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参照物选择之策略

参照物选择之策略

参照物选择之策略
参照物选择之策略

参照物选择之策略浅析

摘要:参照物在中学物理中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概念,正确的理解参照物的定义和特性,是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

关键词:参照物特性定义

参照物在中学物理中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概念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学生学起来有时感到很疑惑,在一些题目中也不能很好的选取正确是参照物,从而给他的判断或计算带来麻烦,例如,毛泽东诗词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参照物的选择问题,许多学生错选了地球为参照物。再如,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歌的前两句歌词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歌词各是以什么为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的?常常有学生选错了参照物。产生此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是没有正确的理解参照物的定义和特性。

首先,要充分理解、掌握定义。教材中给出了参照物的定义,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的,要看是以那个物体为标准。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对于参照物,要注意以下两点: 1. 判断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另外的哪个物体作标准。2.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

参照物选择的几个原则

参照物选择的几个原则 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蒋长春 我们要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或怎样运动时,必须要事先选择一个假定为不动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参照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只有选定了参照物,我们才可以假想自己就站在参照物上去观察,也才能确定其它物体的运动状态.那么,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该如何选择参照物呢?从运动学角度看,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而且所选的参照物都是平权的,但对于同一个物体运动状态的研究,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往往描述的运动情况不同.对一个具体的运动学问题,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合适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通常我们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选择. 一、“一般性”原则. 所谓“一般性”原则是指在描述地面上以及地面附近的物体运动状态时,一般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或默认地面为参照物. 我们生活在地面上,日常描述某个物体运动状态时,其实早已把地面作为“自然参照物”,而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比如“骏马奔驰”、“飞机起飞”、“滚滚长江东逝水”、“北风吹,雁雪纷纷”、“太阳东升西落”、“巍巍青山,岿然不动”、“地球同步卫星”等等.对我们来说,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描述地面上以及地面附近的大多数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更符合我们的日常认知. 例1如图所示,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歌的前两句歌词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歌词中的“竹排”是以为参照物的,“青山”是以为参照物的. 解析:本题中涉及到竹排、青山等物体.在第一句话 中,研究对象是竹排,若以另一物体青山作标准,竹排是 运动的(江中游),所以青山是参照物;在第二句话中, 研究对象是青山,若以另一物体竹排作标准,青山是运动的(两岸走),所以竹排是参照物.我们一般认为竹排运动是理所当然的,因为竹排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而说青山运动,有点匪夷所思,因为青山选择的参照物不是地面而是竹排,不符合我们的日常认知.如果都选地面作为参照物,那么竹排是运动的、青山是静止的.歌词中,只不过是词作者巧妙地将“青山”与“竹排”互为参照物,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题答题技巧和练习

单选题解题方法和指导 1、直接选定法。 即直接利用相关语法知识,通过题干中的已供信息,捕捉到解题线索,从而得出答案的解题方法。如: 1)-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Jane? -Oh, my mother asks me some food for supper. A buy B to buy C buys D buying 2) We have worked for three hours. Now let ' s stop ___ a rest. A had B have C to have D having 3) This is a big class and ___ of the students are girls. A two third B second three C two thirds D two three 4) - I ' ve had eno ugh bread ,would you like ______ . A a few more B one more C another more D some more 此法主要用于较简单的试题,但必须要求对基本知识点,语法点熟练掌握。 2、关键词暗示法。 题目中的关键词对于快速而准确的判定答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找到句中的关键词,也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如: 1) He has never been to Beijing before, ____ ? A has he B hasn' t he C did he D does he 2) -What did you see, Mary? -I saw a lot of trees on _____________ of the lake. A either side B all sides C .both sides D other sides 3) We have got two TV sets, but ____ works well. A any B both C neither D either 4) It___ ten years since we last ________ in Beijing. A was, met B has been, met C was, meet D is , meet 3、类推比较法如果对题目的备选答案没有十分把握或把握很小,不妨利用“如果A 对,那么B 也对”的类推法,从而将AB予以否定,如: 1) Who s the woman over there? - She is a ________ A teacher B a friend of mine C a famous actress D fourteen years old 2) Could you tell me when Tom _____ here ? A got to B arrived in C reached D reached to 4、前后照应法 解题时,为了透彻理解,要联系上下文,捕捉隐含信息,方能准确找出答案,此方法多用于两个以上句子或对话形式命题的题目。如: 1 )-Which would you like, coffee or milk? - __________ , I just want to have some hot water. A Either B Both C Neither D All 2) - Tom didn 't go to school this morning, didn 't he? - _____ , though he didn 't feel well.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学会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 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 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 2. 让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 系,感受转化的应用价值。 3. 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 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 学生探索怎样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交流,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水彩笔、文具等。 教学过程 一、 初步交流,确定策略 1. 出示例1的两个图形。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图形,独立思考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2 ?小组交流想法。 学生可能有两种想法: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后再比较。 ⑵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将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规则图形,再比较它们的面积。 引入:看来运用转化的方法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转 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 探究新知 教学例1。 师:怎样把这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呢?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学生交流。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为什么要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 学生回答:原来的图形比较复杂, 不容易看出每个图形的面积, 不便于直接比较面积的大小。 转化成长方形后容易看出每个图形的面积,也就便于比较了。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学生发言,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师:这些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都是把新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或已经会解决的问题。 (板书:未知--已知) 教师小结:转化是一种常见的、 极其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我们以往的学习中经常用到 这一策略分析并解决问题。以后再遇到一个陌生问题时,你会怎样想? 三、 巩固运用 . 1 .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1) 出示方格纸上的图形,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 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 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 转化)

参照物 题目练习

1.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 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这里所 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 参照物 。 2.“神舟六号”飞船升空时,以固定在飞船外的摄像头为参照物,飞船是 静止 ; 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 运动 。 3.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如图3-20所示,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静止____的(填 “静止”或“运动”)如果战斗机在3s 内飞行了0.6km,则它的速度是_______200________m/s 4.观察图3-21甲可知汽车做 匀速 直线运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图 3-21乙),可知苹果做 变速 直线运动。 2.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 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 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的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 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C ) A .孙悟空 B .平台 C .飘动的白云 D .烟雾 3.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A .水 B .桥 C .人 D .地面 4.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 B .所说的参照物就是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仅是以它作为研究其它物体运动的标准 C .自然界无所谓运动和静止 D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往往以地球为参照物,因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2.为了实现全球快速、简捷地通信,人类发射了各种各样的通信卫星,同步通信卫星是其 中最重要的一种.同步通信卫星:( B ) A .在高空静止不动 B. 相对于地球静止 C .相对于月亮静止 D .相对于太阳静止 5. 判断下述几个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A ) A 、太阳从东方升起 B 、月亮躲进云里 C 、客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 D 、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向北运动 8.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在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跃进.相对于___地面___,它们都在运动, 相对于_ 袋鼠妈妈_____,小袋鼠是静止的. 图 3-20 图3-21

政治答题技巧方法汇总

政治答题方法与策略 一、单项选择题 1.答题步骤(三看) 1)先看材料 2)再审(看)设问 3)针对设问结合材料寻找(看)唯一正确答案 2.常见错误 1)选项本身正确,但与材料和设问无直接关系,不选。--排异法 2)选项中出现两项以上符合题意或都不完全符合题意的,这时要“好中选优””--最佳选项法 3)从近年中考情况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书本知识要理解到位,不要因材料的内容而误导。--夯实双基法 4)其他方法: ①注意备选选项用词的妥当性,带有绝对语气地选项应酌情考虑 ②看题目与答案、答案与答案之间的关系【如积极和消极、矛盾、选择、递进、包含、并列、因果等】 ③做完后检查,将题目和答案连起来念一遍,找语感。 ④看材料最后一句的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做3个角度)和主体(谁、国家、政府、某人) ⑤千万不要犯经验主义错误,每一道都应该看完全,越有把握的题,越要注意

二、主观题的一般方法: 总的方法: 1.审材料:熟读材料,概括提练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联系教材或考纲,找出材料内容与教材或考纲相关的知识或考点。(重中之重) 3.理清思路,根据问题组织答案。 ①所出问题不管如何千变万化、花样翻新,不外乎四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综合型。 ②组织答案不管怎么复杂麻烦,也不外乎三个方面的来源:教材、背景材料、时政生活。 [基本思路:看设问→看材料画关键词→归纳中心→回归课本→筛选知识→写出观点] 简答题答题步骤:结合材料,针对设问,回归课本知识,问什么,答什么,不需要展开。即:问是什么,归纳材料的中心意思;问为什么,答所问问题的原因、作用或意义等;问怎么做,答所问问题的做法;问综合型问题根据问题与分数要求回答上述三个问题中的二--三个方面。【注意:概念型题不管多少分,问什么就答什么;开放性题,有多少分,就写多少点,几分一般意味着要答几点】 分析说明题步骤:【分值高,能力要求也高。一般要求考生结合背景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是什么——要求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材料的主要意思。一般要借助标点符号(;。)分清材料讲了几层意思,借用材料中的标题、关键词或中心句子来组织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0页例9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例9教学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教材创设“用纸箱装菠萝够不够装”的问题情境,在“阅读理解”环节,让学生关注并理解“够装”的含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分析与解答”环节,通过小精灵的提问:“需要精确计算吗?”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策略:估算。并展现了两种估算方法,体现估算策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在“回顾与反思”环节,检验和强调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合理性,再次体会估算策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二)核心能力 通过独立解决、交流讨论、回顾反思等环节,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体会估算的价值,提高估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体会估算的价值,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策略。 2.通过讨论交流,体会用估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能够灵活选择估算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难点: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我身边的估算。 联系你的生活,举出一个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课上与同学分享。 (二)课堂设计 1.复习交流,引入新课 (1)估算,并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278÷9≈ 461÷5≈ 579÷9≈

188÷9≈ 390÷8≈ 635÷8≈ (2)交流课前作业,分享生活中关于除法估算的例子。 师: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用估算解决比较方便,如够不够,能不能等等。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2. 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师:小美家里的菠萝今年大丰收,网上订单一个接一个。 瞧,小美的父母在给菠萝装箱时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帮她解决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观察情境图,都有哪些信息?她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知道了一共摘了182个菠萝,每箱装8个,一共有18个纸箱。要解决的问题是够装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小美家装菠萝”的情境,拉近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以人物对话的方式提供信息和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2)分析与解答: ①策略选择: 师:“够装”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明确:“够装”的意思,就是看看能否把菠萝全部装下。 师:需要精确计算吗? 预设:不需要精确计算,只需要知道18个纸箱能不能装下,所以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来解决。 ②估算方法: 师:那该怎么估算呢? 自主探究:学生自己在演草纸上尝试自己进行估算。 组织汇报,交流算法:学生代表在黑板上板书自己的估算方法,全班交流估算方法。 重点交流两种方法: a乘法估算:20×8≈160(个),用20个纸箱只能装160个,18个纸箱肯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教材中提到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企业组织信息的特点:社会性、流动性、不规则性、连续性、浓缩性、替代性 企业组织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基本原则: 1、准确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针对性原则 4、及时性原则 5、适用性原则 6、经济性原则 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方法 (一)档案记录法 (二)调查研究法 1、询问法 (1)当面询问法。适用:采集内容比较复杂,要求比较细致的信息。 (2)电话调查法. 适用:采集一些简单信息。 (3)会议调查询问法。适用:学者、专家或企业高层人士 (4)邮寄调查法。适用:采集内容比较简单,答题要求不高,时限较长的调查。 (5)问卷调查法。适用:费用适中,回收率较高,效果良好。 2、观察法 (1)直接观察法。适用:采集内容复杂多变,被调查者比较集中,被调查内容固定但调查地点可变的调查。 (2)行为记录法。适用:采集内容复杂多变,被调查者比较集中,调查地点固定的调查。 第一单元劳动定额的基本形式 劳动定额的种类 (一)按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分类 1、时间定额 2、产量定额 3、看管定额 4、服务定额 5、工作定额 6、人员定额 7、其他形式的劳动定额(二)按劳动定额的实施范围分类 1、统一定额 2、企业定额 3、一次性定额 (三)按劳动定额的用途分类 1、现行定额 2、计划定额 3、设计定额 4、不变定额 (四)按劳动定额编制的综合程度分类 1、时间定额 2、产量定额 (五)按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分类 1、经验估工定额 2、统计定额 3、技术定额 4、类推比较定额 (六)按照劳动定额水平的高低分类 1、先进定额 2、平均先进或先进合理的定额 3、落后定额 第二单元劳动定额及其管理制度 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 1、经验估工法 2、统计分析法(重点看下面) 3、类推比较法:做法:(1)把产品结构和工艺相同的零件或工序进行分组排列,在各组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 零件,并根据直径、长度、精度、重量等影响工时消耗的因素,按照工序制定出典型定额标准。 (2)根据典型定额来类推比较,制定同类型相似零件的工序定额。 4、技术定额法。步骤:1、分解工序;2、分析设备状况;3、分析生产组织与劳动组织;4现场观察和分析计算。 第一单元工作岗位调查方式 工作岗位研究的特点:1、对象性 2、系统性 3、综合性 4、应用性 5、科学性 工作岗位研究的原则 1、系统的原则。任何一个系统都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整体性; 2、目的性; 3、相关性; 4、环境适应性 2、能级的原则。工作岗位能级从高到底,可区分四大层次: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 3、标准化原则。标准化表现为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统化等多中形式和方法。 4、最优化原则。从中优选出成本费用底、效用信度较高的方法。

中考英语单项选择题解题技巧.doc

初中中考英语单项选择题解题技巧 【解指技巧】 单项选择是一种容量大、考查面广的题型。它可集中考查词法、句法、语法知识。因此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单项选择是必不可少的题型。 要做好单项选择题,首先必须熟练掌握句型、固定搭配、习惯用法、语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还应该了解一些解题技巧,提高解题的综合能力。 解答单项选择题,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 :阅读审题——观察分析——选择判断——复查验证。 1. 阅读审题 :首先要默读试题中的英语句子,了解空格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句子缺少什么成份,初步确定一个答案的范围。根据备选答案二者结合起来就会大致明白考查什么。例如 : He goes to work by bus . A. So do I B. I so do C. I do so D. So am I 默读此题后,就不难知道,此题缺少的是一个跟前句有关的一个句子;再根据选项就会清楚此题是考查副词“so”一词的用法(前边的情况也适于另一个人或物),只能选A。 2. 观察分析 :这是一个快速而又严密的思维过程。要求将试题中所提供的条件和备选答案的情况结合起来去分析、推理、排除那些明显不符合试题,甚至本身就有错的各选项目,再在剩余的备选中比较分析。例如 : Wang Fang is young,but she plays ping-pong her mother. A. as good as B. as well as C. as better as D. as best as 根据观察分析就会清楚,C、D两项本身就不能成立,应先排除,只能在A、B两项中选。 3. 选择判断 :在分析句子和备选答案的基础上,经过反复验证,选出一个使句子语法正确、语意通顺,附合逻辑道理的答案。 就上例所示,先排除了C、D,就在A、B两者中选。因句中“play”为一个行为动词,需用一个副词来修饰,故应选择B。 4. 复查验证 :将所选答案放在句中空格处再默读全句。首先看是否顺口,再在读法、意思和逻辑关系上推敲一下,完全符合条件则可放心。 这就是做单项选择题的总过程。其次,事实上大多数同学在许多情况下靠语感选择答案,所谓语感就是平时知识的积累,是技巧的熟练,就是读来顺口、有把握。特别是情景反应式选择题运用此法效果更佳。例如 : 1)—“Happy New Year!” —“”. A. Happy New Year, too B. Thank you very much C. You’re right D. The same to you 根据平时练习的情景对话,一读就会感到D是正确的。 2)—“Mum,can I watch TV now?” —No,you must finish your homework first. A. doing B. do C. to do D. done

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1) 知识点: 1.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 2.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3.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4.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一.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 2.提高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例1:40个同学分成了两组做游戏,如果从第一组调4人到第二组,那么两组的人数就相等了。原来的两组各有多少人? 根据题意,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有两点:1,是根据给出的条件计算出现在两组各有多少人;二是从现在两组各有的人数,倒过来推算出原来两组各有多少人? 【完全解答】 40= ÷(个) 2 20 20+4=24(个) 第一组 20-4=16(个) 第二组 答:原来的第一组有24人,第二组有16人。 举一反三:

1:小红和小明共有16张邮票,如果小红给小明2张,那么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原来两人各有多少张? 2:甲乙丙三堆黄沙共72吨,如果甲堆,乙堆各给6吨给丙堆,三堆就同样重了,原来的甲乙丙各有黄沙多少吨? 例2:车上原来有一些乘客,到和平桥站下去了12人,到十字街站又上来了17人,现在车上共有52人,车上原来有多少人? 思路:现在车上共有52人--->十字街站没有上来17人—>和平桥站没有下去12人——>原来有多少人? 【完全解答】 52-17+12=47人。 答:车上原有47人。 举一反三: 1.三(7)班图书角有一些书,先被同学们借出了8本,后来又被借出了26本,这时还剩24本,图书角原来多少本书? 2.商场有一些电视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还剩200台,商场原有电视机多少台? 二.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1,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知识点1:两个量是倍数关系的替换 例1:买1张桌子和4把椅子共用去120元,已知一把椅子的价钱是1,求每把桌子和每把椅子各多少元? 一张桌子的 2

参照物练习题含答案

9.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 10.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 11.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 12. 不变,沿着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13. 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 14.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做参照物。 15.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16.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17.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的。 18.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月亮在云间穿行,这时我们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9.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它绕地心旋转一周需________h。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相对于() A.参照物 B.太阳系 C.太阳 D.地球 2.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高山 C.飞机 D.白云 3.坐在直升飞机上的驾驶员看见高楼楼顶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飞机() A.向下运动 B.已向上运动 C.静止不动 D.水平运动 4.课本中所述的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子弹的条件是() A.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相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B.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C.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下列各运动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A.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B.铅球在地面上沿直线滚动至静止 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参照物(含答案)-竞赛-培优

I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冬天冷风从正北方向吹来,一位学生骑自行车由西向东行驶,他会感到() A.风从左前方吹来B.风从右前方吹来C.风从左后方吹来D.风从右后方吹来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解答:解:由生活经验可知,冬天冷风从正北方向吹来,风向吹向南方,以这位学生骑自行车为参照物,这位学生由西向东行驶,他会感到风从左前方吹来. 故选A.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A、B两辆车以相同速度v0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A车在前,B车在后.在两车上有甲、乙两人分别用皮球瞄准对方,同时以相对自身为2v0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如不考虑皮球的竖直下落及空气阻力,则() A.甲先被击中B.乙先被击中 C.两人同时被击中D.皮球可以击中乙而不能击中甲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选择两车作为参照系,这时两车相对静止,两人也相对静止,两人抛球速度相同,就像在地面上两人分别用皮球(相同的速度)瞄准对方,故应同时击中. 解答:解:两车速度相同、同向行驶,两车相对静止,若以车为参照物,两人相对静止.两人以相对自身为2v0的初速度水平射出,两人同时被击中.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了解与掌握,分析得出两车相对静止、两人相对静止是本题的关键.

2020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汇总

2020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汇总 1.最佳型(程度型选择题) 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特点是题肢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最突出”、“根本”、“主导”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因果型 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泪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在解题时需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

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四是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②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同学们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3.否定型(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否定型选择题首先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选择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docx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选择合适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过程,形成相应的策略意识。 2.使学生在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体会画图、转化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实用价值,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逐步形成乐于和同伴合作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灵活运用学过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学过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展开联想,说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1)果园里苹果树与梨树棵数的比是4:3。 (2)一瓶果汁,喝了。 根据上面的分数与比,你能想到些什么? 要求学生由题中的已知条件展开联想,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用分数和比等形式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小结: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这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2.揭示课题,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今天的学习任务是选择合适的问题转化策略,把一个陌生的、较难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会解答的问题。 二、交流共享 1.出示例题,要求学生围绕导学单自主探索研究。 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小组合作,围绕导学单自学 导学单: (1)认真读题,弄清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根据题中的关键句分析数量关系。 (2)独立想一想可以应用什么策略解决,试着列式解答,并进行检验。 (3)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说说解决时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 (4)在组长的安排下,各组整理好不同的方法,准备大组交流。 2.交流学习收获,完善认知结构。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各自的想法。 大家可能有的方法如下: 方法1:画线段图,看出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利用女生人数21人,先求出总人数,再求出男生人数。 方法2:把“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转化成男、女生人数的比是2:3,按比例分配求出男生人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练习题 一、填空题(35分) 1.物理学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 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 5.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通讯卫星相对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人们常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自转着,“公转”是以为参照物,自转又是以为参照物. 6.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为参照物,他们都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的. 7.“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为参照物的. 8.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 9.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 10.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 11. 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 12.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做参照物。 13.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1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的。15.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月亮在云间穿行,这时我们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16.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

参照物和古诗词问题赏析

长度测量常见的几种特殊方法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工具有钢卷尺、三角尺、直尺,而像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密仪器并不常用。当我们手边测量工具仅有直尺和三角尺时,而测量的对象却是不规则(或者非直线形)物体,用常规方法不能直接测出其长度,现举一些长度测量常见的特殊方法,有利于学生扩展视野,提高兴趣,活跃思维。 1.化曲为直法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较短的曲线。 具体做法:把棉线的起点放在曲线的一端点处,让它顺着曲线弯曲,标出曲线另一端点在棉线处的记号作为终点,然后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起点至终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长度。 实例:测圆形空碗的碗口边缘的长度、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硬币的周长、圆柱的周长、胸围、腰围等。 2.滚轮法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比较长的曲线。 具体做法:用一轮子,先测出其直径,后求出其周长,再将轮沿曲线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最后将轮的周长与轮滚动的圈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曲线的长度。 实例:测操场跑道的长度、测一个椭圆形花坛的周长。 3.辅助法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部分形状规则的物体,某些长度端点位置模糊,或不易确定。 具体做法:用刻度尺将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从而直接测出该长度。如图所示(注意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夹住物体,并与刻度尺垂直)。 实例:测硬币、球、圆柱的直径,圆锥的高、人的身高等。 4.累积法 适用范围: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 具体做法: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用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大量,不仅可以便于测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 实例:测一张纸的厚度,可将100张叠起来测量,除以100算出平均数。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将细铜线密绕在铅笔上,用总宽度除以匝数算出铜线的直径。

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答题技巧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答题技巧》的内容,具体内容:英语单项选择题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语言应用能力的一种基本题型。下面是我为你整理关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1. 找准关键词语有时题干中带有对解题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 英语单项选择题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语言应用能力的一种基本题型。下面是我为你整理关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 找准关键词语 有时题干中带有对解题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如果能迅速找准这些词语,再结合各选项的意义和特点,就能很快选出正确答案。例如: The Foreign Minister said, "_______ our hope that the two sideswill work towards peace." A. This is B. There is C. That is D. It is 解析:在名词性从句中,that既无词义,也不作句子成分,连接一个句子成分完整的陈述句。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特别是that的暗示,可判断题干为一个含有主语从句的复合句,句首的it为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为其后的that从句,故最佳答案为D。 2. 分析句子结构 有些试题的考点本来十分简单,但命题者却通过使用定语从句,或者将我们熟悉的固定词组有意拆分,重新组合,使我们在结构上产生错觉,出现迷惑。这时,我们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仔细分析句子的结构,就会拨开迷雾。

例如: We keep in touch _____ writing often。 A. with B. of C. on D. by 解析:许多同学根据 keep in touch with(与....。.保持联系)这一搭配推断出此题应选A。但是选A错了,因为套此搭配此句意思不通,正确答案应是D,by 表示方式,bywriting 意为"通过写信",全句意为"我们通过经常写信保持联系"。请再看两例: (1) Weve talked a lot _____ cars. What about trains? A. of B. with C. about D. in 解析:由于受 a lot of 这一常用结构的影响,许多同学毫不犹豫地选了A,但是错了。原因是:若选 of,a lot of cars即为动词 talk 的宾语,但事实上,动词 talk 是不及物动词。正确答案是C,句中的a lot是修饰动词 talked的状语,talk about才是一个动词短语。全句意为"我们对汽车已谈了不少,现在谈谈火车怎么样?" (2) We all regarded the poor old man ____sympathy。 A. as B. with C. of D. by 解析:许多同学一看到句中的 regard 和选项中的 as,马上就联想到regard ... as.。.(把....。.看作....。.)这一搭配,从而断定此题应选A。错了,原因是将此搭配套入原句,句子意思不通。正确答案是B,句意为"我们大家都很同情这位老人"。 3. 适当转换句式 有时将题干的句式转换成自己更熟悉的句式,就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比如将疑问句、强调句、感叹句或倒装句改为陈述句,将被动句改为主动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策略解决问题苏教版

选择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例1,练一练,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在不断练习和反思中,感受运用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3.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了解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学会假设和调整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教学难点: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整理策略 出示:甲是乙的5/6,丙是乙的1/6,丙是甲的()。 师:这里用了3个分数来表示甲、乙、丙三者之间的关系。你能用一个简单的方式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地表示出来吗?(画图,连比) 师:同学们在表示三者关系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常用的策略?(画图和转化)谈话: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了不用的策略来理解并表示甲、乙、丙的关系。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数学都教学一种策略,你们知道我们学了哪些策略?(学生可能已经忘记,教师帮助回顾整理:依次是分析量关系的“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图整理”,还有“枚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策略) 提问:这些策略你们都学会了吗?今天我们将合理的选择这些策略来解决新的问题,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转化的策略) 二.合作探究,运用策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 学生读题 谈话:这是一个稍复杂的分数问题,根据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5,你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小组交流方法。 汇报交流情况:(学生遇到困难可作适当的引导。) ①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理解2/3这 个分数的意义,可以画线段图,看出男生人数是美 术组总人数的2/5。原来的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 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2/5,女生人数 是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这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②根据分数2/3的意义,可以推理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男生、

机械运动与参照物习题和答案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 一、填空题(35分) 1.物理学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 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 5.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通讯卫星相对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人们常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自转着,“公转”是以为参照物,自转又是以为参照物. 6.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为参照物,他们都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的. 7.“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为参照物的. 8.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 9.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 10.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 11. 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 12.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做参照物。 13.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1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的。15.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月亮在云间穿行,这时我们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16.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必须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 2.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 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 5.我们说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种运动是相对的. () 6.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可以任意选择某一物体为参照物,但它一定要是静止的.() 7.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也有一定的原则,必须使研究的问题尽量简单. () 8.物体甲绕物体己做圆周运动,由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始终没变,所以甲没有作机械运动.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相对于() A.参照物 B.太阳系 C.太阳 D.地球 2.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高山 C.飞机 D.白云 3.坐在直升飞机上的驾驶员看见高楼楼顶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飞机() A.向下运动 B.已向上运动 C.静止不动 D.水平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