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格里格简介

格里格简介

格里格简介
格里格简介

格里格简介

挪威最杰出的作曲家。生于卑尔根,15岁时去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去哥本哈根从加德为师。1864年结识了作曲家里夏德·诺德拉克后,共同从事研究挪威民间音乐的工作。1867年创办了挪威音乐学校,根据挪威诗词创作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抒情歌曲,整理改编民间歌曲。其妻歌唱家尼娜是他作品最好的解释者。他能巧妙地将主题用古典结构形式和现实的传统音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它与真正的民间音乐难以分辨。

格里格一生经历了挪威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年代,具有进步的民主爱国思想。他沿着布尔、诺拉克等人开创的道路,努力钻研民间音乐,作曲家L.M.林德曼搜集出版的《挪威山区民间曲调》《挪威民间叙事曲曲调》等集子,成为他创作的音调源泉。在创作实践中,他借鉴欧洲各国音乐传统,特别是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成果,通过对民族历史的歌颂,对祖国大自然和民间生活的艺术感受,创作出具有挪威民族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音乐。

浅析格里格钢琴作品《安妮特拉舞曲》

浅析格里格钢琴作品《安妮特拉舞曲》 爱德华·格里格,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乐曲:序曲《秋天》、《培尔·金特》组曲,弦乐组《从霍尔贝格时代》;钢琴曲:《e小调奏鸣曲》、《抒情曲》10册;合唱《在南方一座修道院门前》;戏剧音乐《西古尔德·约萨法尔》等。而1874-1875年间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幻想诗剧《培尔﹒金特》所写的配乐《安妮特拉舞曲》也深受广大音乐学习者的喜爱,在这篇文章里就来对这首作品《安妮特拉舞曲》加以分析。 一、人物背景及作品简介 作者爱德华·格里格(1843~1907),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被誉为抒情诗人、“北方的肖邦”。他在6岁时开始接受音乐启蒙教育,跟他的母亲学习钢琴。后经小提琴家布尔推荐,于1858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进行专业学习,1862年毕业后在卑尔根举行了首次作品音乐会,并多次到英、法、德、意等国举行作品音乐会,并于1890年被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曾先后获得英国剑桥大学音乐名誉博士衔和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名誉博士衔。 本首作品《安妮特拉舞曲》是格里格在1874-1875年间应邀为易卜生的幻想诗剧《培尔·金特》所写的配乐。主题描述的故事是在一座阿拉伯酋长的帐篷里面,一位年轻貌美的阿拉伯酋长的女儿安妮特拉爱上了一位年轻的男子,正在用自己热情的舞蹈对这位已婚男子培尔·金特献媚的画面。 二、曲式分析 (一)调式调性 此曲是A和声小调,而A和声小调的特点是神秘、柔美,具有一定的民族风味。 (二)织体

这首作品多用跳跃的单音和柱式和弦。如引子部分后四个小节左手就是单音的跳跃,第7~14小节左手织体又成为单音与柱式和弦的变换跳跃,紧接着第15~21小节是单音三度或二度的级进跳跃。B段与A1段之间十六小节的连接部分织体结构上也是柱式和弦与单音做支撑的,但是这部分织体结构上与前面两个乐段却有很多的变化,加入了第三声部,而且中声部不仅只是柱式和弦而且还有卡农式的模仿旋律。 (三)节奏 这首作品是具有东方风味的马祖卡舞曲。3/4拍节奏的强弱规律在玛祖卡中不再是强、弱、弱,而是强拍落在第二拍或者第三拍上,而这首《安妮特拉舞曲》是把重音落在了第三拍上,给人一种新鲜还带有俏皮的听觉感受,既妩媚又狡猾,虚虚实实的感觉,勾勒出了一幅安妮特拉翩翩起舞的画面。 三、演奏技巧 (一)跳音的处理。此曲属于马祖卡舞曲,在本首作品《安妮特拉舞曲》中,很多地方的旋律都是在跳跃中进行的。 (二)附点音符的处理。弹奏时应该在长音上深入,指尖一定要在琴键上站稳,扣紧,不能掉,力量是向前走的,要往前推;在短时值的音符上要轻巧带过,就像弹奏有小连线的音乐时第一个音落下去,第二个音要提起来,用二音连线的弹奏方法来处理。 (三)装饰音的处理。在乐曲中装饰音是很常见的,也是有各种各样的弹奏方法,有些装饰音要求弹奏时要平均到被装饰音的时值里面。而本首作品里面的装饰音有两种形式一种是tr,多出现在小节的第三拍,而第三拍是本首曲子的强拍,弹奏时不用太多,可以强调但不占时值,轻巧、快速带过。 (四)踏板的使用。在乐曲中踏板经常会用到,不同的乐曲有不同的踏板使用方法,不同风格的乐曲也会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有些乐曲里面内容比较丰富,这首乐曲的整个气氛都是比较活跃跳动性很强,舞蹈性很强,因此在踏板的使用上要特别地注意,这首乐曲要使用音

天天猜电影所有答案欧美电影欧美偶像答案

天天猜电影所有答案欧美电影欧美偶像答案为各位玩家带来 ,希望对各位玩家有所帮助。 天天猜电影欧美电影偶像答案 阿诺德施瓦辛格 克拉克盖博 莱昂纳多 玛丽莲梦露 莫妮卡贝鲁奇 娜塔莉波特曼 汤姆汉克斯 汤姆克鲁斯 威尔史密斯 小罗伯特唐尼 休杰克曼 安吉丽娜朱莉 约翰尼德普

奥黛丽赫本 奥兰多布鲁姆布拉德皮特 费雯丽 凯瑟琳泽塔琼斯凯特温丝莱特剪刀手爱德华穿普拉达的女王七宗罪 老雷斯的故事怪兽大战外星人绿野仙踪 机器人与弗兰克摩登时代 后天 幸福终点站 小飞侠 地狱男爵 泰迪熊 蓝精灵 穿靴子的猫 波普先生的企鹅罪恶之城 飞跃疯人院 霍顿与无名氏公民凯恩 海洋

沉默的羔羊 怪兽电力公司 换子疑云 辛普森一家 天生一对 兵临城下 落水狗 致命ID 超人 绿灯侠 好家伙 夺宝奇兵 国王的演讲 超级无敌掌门狗 速度与激情 云图 X战警 环形使者 饥饿游戏 楚门的世界 恋恋笔记本 拯救大兵瑞恩 美食总动员 金刚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达芬奇密码 独立日

禁闭岛 穆赫兰道 蝴蝶效应 恐怖游轮 万能钥匙 这个杀手不太冷 两小无猜 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初恋次 爱在黄昏破晓前 猫鼠游戏 ET 午夜巴塞罗那 迷失东京 英国病人 天生杀人狂 V字仇杀队 朱诺 重返岁 初恋这件小事 敢死队 死寂 人工智能 猜火车 林中小屋 第六感

暖暖内含光 跳出我天地 海盗电台 真爱至上 青春 公主日记 闻香识女人 爱丽丝梦游仙境无敌破坏王 疯狂原始人 海底总动员 蓝莓之夜 当幸福来敲门放牛班的春天诺丁山 迫在眉睫 心灵捕手 卡萨布兰卡 兰戈 发胶 八月迷情 飞屋环游记 星球大战 银翼杀手 两杆大烟枪 玩具总动员

王尔德童话魅力剖析

王尔德童话魅力剖析 摘要:王尔德童话以其唯美浪漫的特点为读者喜爱。本文从荣格心理分析学出发,分析王尔德童话中的男性和女性原型,揭示王尔德以童话形式表达的价值观,剖析其童话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王尔德童话荣格心理分析学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以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于世。他创作了9篇童话,结集为《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和《石榴屋》两部童话集。这两部童话集从此奠定了王尔德在童话领域不亚于安徒生的地位。 一、王尔德童话研究阶段 近两个世纪以来,王尔德童话研究主要集中在唯美主义研究、文本意象解读及童话特点分析方面。直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学者克里弗顿·施耐德采用容格心理分析学分析王尔德童话,王尔德童话的魅力才得以在心理学层次得以深层解读。 1.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中期 维多利亚时代的欧洲,物质世界空前的丰富,历史进入了科学万能和实证时代,传统价值观开始动摇。此阶段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讽喻和说教分析。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中期阶段的评论家们一方面赞美王尔德的作品“如诗般的语言,犹如宝石般剔透的英语”[1](p59),一面对其将讽刺说教隐于童话中的手段表示赞赏“年级稍轻的孩子可以欣赏童话的美而不会被说教烦扰,而年长些的孩子可以从中获益。”[1](p60) 2. 20世纪中后期:70至80年代 伊莎贝尔·默瑞和杰克·泽弗斯从美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分析,着重关注王尔德在童话中凸显的唯美主义思想。在王尔德的童话世界里,无论是动植物的语言,还是描述性文字,都是用诗一般的语言雕琢,呈现出优美的意境:“但她还是唱出最后的歌声,白色的残月听见后,似乎忘记了黎明,在天空踟蹰着。那玫瑰花凝神战栗着,在清冷的晓风里瓣瓣开放。”[2](p15)王尔德在作品的形式上所运用的铺张、华美而浪漫的文风恰与童话文体的超现实性统一成为和谐绮丽,诗意奇妙的一体。 3. 20世纪90年代:荣格心理学分析 王尔德这位生活在“维多利亚衰退期”的特立独行的作家敏锐地感受到这时代的矛盾——“彷徨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死,另一个却没有力量诞生”。正是基于这种对维多利亚价值观道德观的挑战,基于对人性层面众多共同问题的思

王尔德人物介绍

奥斯卡·王尔德 (英国作家、诗人、散文家)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19世纪出生在英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1] 人物生平 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 的次子。他的父亲威廉姆·王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诗人与作家。 1864年,王尔德就读位于恩尼斯其林的普托拉皇家学校,在男孩间并不特别受欢迎。在校期间,他钟情于花朵,落日与希腊文学。虽然经常被老师斥为怠惰,但他在此校最后一年仍获得代表古典文学成绩最佳荣誉的普托拉金质奖章。[3] 1871年,以17岁之龄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奖学金。他在这所学校遇见马哈菲教授,教授对王尔德一生有相当影响。多年后,他还回忆说马哈菲“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是个善于运用辩才与生动字眼的艺术家。”[3] 王尔德自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毕业后,获得全额文学奖学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学习。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在出版首本《诗集》后,他在文坛开始崭露头角,并来到伦敦发展。虽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获得一个文学奖项,但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的他在伦敦社交界已经小有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1875年,王尔德在暑假期间到意大利旅游,并仕写卜早期诗作之一《圣米尼亚托》《SanMiniato》),不过这首诗要到数年后才得以出版。1877年,王尔德与另外两位年轻人陪马哈菲教授一同到希腊旅游,为希腊的自然景致和精美建筑倾倒,以致于流连忘返,延误了上课。回到牛津后他被校方罚款45英镑,次年罚款因他学业的优异而返还。1878年,王尔德在牛津就读的最后一年极为风光,不但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也以诗作《1876年在牛津大学。 拉芬纳》赢得校内一项诗歌比赛。得奖的诗作由学校出资付梓,成为王尔德第一本出版的作品。王尔德从牛津搬到伦敦,自称为唯美主义的教授。1880年,此时王尔德已经在伦敦社交圈崭露头角,《笨拙》杂志开始拿他的外表开玩笑。他的第一出剧作《薇拉》于同年完成,但没有大的反响,最后也因政治原因并未在伦敦上演。1881年,由吉尔伯特与沙利文所写的唯美主义幽默短剧《佩心丝》无意之间为王尔德带来不好的名声。王尔德诗集于同年出版,可能是诗人自费发行。[3] 1882年,王尔德在美国作了一个精彩的巡回讲座,两年后他与康斯坦斯·劳埃德(Constance Lloyd)恋爱成婚,两个儿子西里尔(Cyril)与维维安(Vyvyan)亦分别在1885年与1886年出生。[2] 1887年,王尔德成为一家名叫《妇女世界》(原名叫《淑女世界》,王尔

王尔德

已为您跳转到本词条,精确匹配的词条为王尔德。奥斯卡·王尔德 百科名片 奥斯卡·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生于1854年,卒于1900年,为剧作家、诗人、散文家,19世纪与萧伯纳齐名的英国才子。他的戏剧、诗作、小说则留给后人许多惯用语,如:活得快乐,就是最好的报复。中文名:奥斯卡·王尔德 外文名:Oscar Wilde 别名:奥斯卡·怀尔德 国籍:英国 出生地:爱尔兰都柏林 出生日期:1854年10月16日 逝世日期:1900年11月30日 职业:艺术剧作家 毕业院校:都柏林圣三一学院 主要成就: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

代表作品: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骇世之作《狱中记》最为著名。 人物生平 王尔德 王尔德奥斯卡·王尔德,全名奥斯卡·芬葛·欧佛雷泰·威尔斯·王尔德。(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 )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又译奥斯卡·怀尔德)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英国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童话家。《典雅》杂志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 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他的父亲威廉姆·怀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诗人与作家。 王尔德自幼便显示很高的天赋,他精通法语、德语和古典文学。 王尔德自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毕

业后,获得奖学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学习。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 在出版首本《诗集》后,他在文坛开始崭露头角,并来到伦敦发展。虽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获得一个文学奖项,但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的他在伦敦社交界已经小有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 奥斯卡·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1882年,王尔德在美国作了一个精彩的巡回讲座,两年后他与康斯坦斯·劳埃德(Constance Lloyd)成婚,两个儿子西里尔(Cyril)与维维恩(Vyvyan)亦分别在1885年与1886年出生。 1887年,王尔德成为一家妇女杂志的执行总编辑,在杂志上发表了他的一些小说、评论和诗。王尔德的作品以其词藻华美、立意新颖和观点鲜明闻名,

导演的必修课丨八本书助你成为更好的导演

导演的必修课丨八本书助你成为更好的导演 IP火热的年代,一个不留神就能发现,作家、诗人、画家、摇滚歌手等等之前所处行业看起来和影像艺术毫不相干的人,纷纷拉起大旗拍电影了。无论这电影是上亿投资的宏篇巨制,还是文艺青年的小打小闹,在男女主角之外,受关注度最高的,对影片的整体质量所担责任最大的,无疑是掌舵的导演。 希区柯克、杨德昌这样的天才导演的出现,让我们更加确认了好的导演不一定非要科班出身,然而上天赏饭才华加身毕竟难得一遇。除了令人信服的阅片量积累,基本的电影知识也是一个称职的导演所必须掌握的。 接下来将从「大导演自述」「教你当导演」「导演谈导演」三个部分,给大家推荐几本导演类图书佳作。 大导演自述首先想向大家推荐的是《在好莱坞图谋不轨:伯顿谈伯顿》蒂姆·伯顿是个怪胎!朋友总是急着离他而去,好像闻到了“给我死远点”的气息。他常常看着天上的飞机,目测尾气排放时间;或者拔出自己的智齿,把血滴满整个走廊。伯顿迷茫到不知道自己是谁,却在恐怖电影的怪兽身上找到了共鸣……这是一本蒂姆·伯顿独家授权的导演自述,全景展现了伯顿成长轨迹及《剪刀手爱德华》《科学怪狗》《大鱼》《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等影片创作过程,以及与德普、

薇诺娜·赖徳、海伦娜·卡特等人的合作细节,更有百余张伯顿手绘的珍贵插图。全书像一把通往神秘王国的钥匙,带我们寻访冒险伯顿的异想世界。历时十七年采访整理而成,黄金搭档约翰尼·德普两度作序推荐,这本书称得上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伯顿访谈录了。后浪这次的简体中文版,也是先于港台出版社,中文世界首次引进出版。 第二本书,来自著名作者型导演胡金铨——《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这本书是两位日本电影学者山田洋一、宇田川幸洋模仿《特吕弗对话希区柯克》一书的作法,对胡金铨进行了累计超过30个小时的采访,事无巨细一一访问了胡导的生平和影片,从而集成的导演访谈书。1998年香港出了中译本,2015年后浪首次引进大陆版,当年就在豆瓣年度榜单中,以高分口碑名列影视艺术榜第一名。@magasa老师也曾不吝盛赞此书,称其不仅是关于胡导最好的书,甚至也是最好的导演访谈书之一。这本书表面上是访谈录,实则更像胡金铨导演的口述传记,感觉胡导本人就在你对面坐着聊天儿,聊到兴头上常哈哈大笑,坦荡率真。除了北京时期的童年趣事,他还讲述了在香港做电影学徒的生涯,与电影师傅严俊、把兄弟李翰祥等人的结识交往,做演员、美工的经验,以及后来到台湾后、在美国的经历,去韩国、日本拍电影的往事。问得好,答得详,渊知博闻,满肚子的典故和见识,读罢此书,很难不成为胡导的迷妹迷弟啊,跪!

王尔德《温夫人的扇子》中女性的道德观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彼得潘》中彼得潘形象分析 2 英美日常交际礼仪对比分析 3 从时代背景看《唐璜》中个人主义到人道主义的升华 4 论模糊语言在广告英语中的功能与运用 5 中医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过去与现在 6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 7 美国宗教文化及价值观在其外交政策中的体现 8 星巴克营销策略研究 9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白之语用学分析 10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11 英语俚语翻译研究 12 从语言角度分析面子理论在英语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13 美的遗失与幻灭——论托妮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世界 14 对目前金融危机的分析 15 英汉称谓语对比研究 16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s Middle School 17 我对直译和意译的看法 18 浅析中英恭维语 19 广播英语的语言学分析 20 英汉新闻语篇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21 Study of Themes of George Bernard Shaw’s Social Problem Plays 22 模糊语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用研究 23 《白噪音》的后现代特色 24 《水浒传》两个英译本中称谓语的翻译对比研究 25 顺应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 26 克莱夫?斯坦普斯?路易斯对《圣经》寓言的应用及意义研究——以《纳尼亚传奇》为例 27 解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 28 《哈利波特》系列里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二元对立分析 29 功能对等与商务信函翻译 30 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俄狄浦斯的影响 31 分析《玫瑰色茶杯》中的女性主义 32 A Study of Mark Twain’s Rhetorical Devices: Irony and Humor in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33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在英译汉语菜名中的应用 34 应酬语的中英文比较 35 从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委婉语翻译 36 挣扎与妥协——浅析达洛维夫人的内心矛盾 37 “黑人会飞”——托妮?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神话研究 38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9 论《双城记》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40 Existentialism in Pride and Prejudice 41 《太阳照样升起》内外的迷惘一代

王尔德思想

王尔德眼中的艺术与生活 摘要: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观在《》中有具体的体现,主要有艺术与形式、艺术与生活、艺术与道德等。本文通过《》揭示了王尔德艺术观中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展现王尔德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王尔德;艺术;生活;道连·葛雷的画像 唯美主义是19世纪后期以法国为中心而波及到整个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宣扬“艺术至上”。一般认为,唯美主义作为一个自觉的运动,起始于戈蒂耶。戈蒂耶曾为其艺术完全不具有实用价值的主张作过巧妙的辩护(见《莫班小姐·序言》),后来波德莱尔、福楼拜、马拉美等作家进一步发展了戈蒂耶的观点。王尔德是后期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博取唯美主义众家之说,融会前人思考的成果,形成了自己的唯美主义文艺思想。在艺术与人生的关系上,王尔德与西方的传统美学观不同,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一、王尔德眼中的艺术与生活 关于艺术与生活,王尔德认为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生活,它是破坏艺术的溶化剂,是蹂躏其家园的敌人。王尔德的这种观点与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美学观念是背道而驰的。柏拉图曾说过,一切艺术都是对自然的模仿,从荷马起,一切诗人都是模仿者,他形成了“理念模仿”。之后,作为柏拉图学生的亚里士多德客观地探讨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形成了自己完整、系统化的“模仿说”。他在《诗学》中说过:“模仿出于我们的天性”,他肯定了艺术模仿的真实性,认为艺术真实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真实,并且高于生活真实。王尔德在《谎言的衰朽》中这样说道:“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发明一个典型,生活就设法去模仿它,在通俗的形式中复制它,就如一位有魄力的出版家那样。”也就是说,在王尔德的眼中,有了哈姆莱特的悲观情绪,才有了现代的悲观思想;有了巴尔扎克笔下青年野心家的形象,19世纪法国社会才会出现野心家模仿者。他指出,生活总是不断向艺术学习,因此,生活是艺术最好的学生、唯一的学生。他举例说,古希腊人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向艺术学习。他们在新房里放上赫尔墨斯或者阿波罗的雕像,使新娘有可能生养出同艺术品那样可爱的孩子。王尔德的观点与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不同,他主张人生艺术化,而不是艺术化人生。 王尔德对现实生活的厌恶还波及到了客观的自然界,王尔德认为“自然模仿艺术”。他的这一观点是从惠斯勒那里秉承而来的。惠斯勒“艺术家要高于自然”的观点被王尔德发挥得淋漓尽致。王尔德在《谎言的衰朽》的开篇就指出:自然在构思上存在不足,单调、乏味、粗俗,令人不舒服。“比如在观看一个风景的时候,我无法不看到其缺陷。”因此,王尔德认为艺术根本就不应该摹仿自然。相反,倒是自然应该摹仿艺术,而实际上自然就没有停止过对于艺术的摹仿。 二、王尔德文艺观在《道连·葛雷的画像》中的具体体现 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讲述了道连从天真无邪到自我毁灭的过程。主人公道连是一个单纯、俊美、善良的贵族青年,他受到画家泽尔·霍尔渥德的崇拜。出于对美的追求,画家为道林画了逼真的肖像画。在亨利·沃登勋爵的教唆下,道林意识到自己的美,不想让自己的美貌逝去,动情之下的道林许下诺言“如果我能够永远年轻,而让这幅画像去变老,要什么我都给!是的,任何代价我都愿意付!我愿意拿我的灵魂去交换!”这是个荒唐的祈祷,在世人看来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但是王尔德偏偏就塑造了这样形象。曾有人说《道连·葛雷的画像》人物在“生活中遇不到”时,王尔德振振有词地反击:“假如那些人物是在生活中可以发现的,那也就不值得我来描写了。……文学之美妙,就在于能使不存在的人物生存。”小说中,本来应该代表生活的真实的道连,丝毫不留岁月的痕迹,青春俊美;但是本应代表艺术的画像,真实记录了道连的一生,逐渐堕落、衰老。二者完全颠倒过来,不可思议。小

格里格人物介绍

人物简介 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 1843年6月15日格里格生于卑尔根的商人家庭,1907年9月4日卒于同地。6岁随母学钢琴,得到音乐启蒙教育。经著名小提琴家O.布尔推荐,1858~1862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在卑尔根举行首次作品音乐会。1863~1866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活动,与挪威民族音乐的倡导者音乐家R.诺拉克等人共创“尤特皮”音乐社,创作并介绍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民族音乐。回国后,为建立挪威民族乐派积极展开音乐活动。1871年创立克里斯蒂安尼亚(今挪威首都奥斯陆)音乐协会,曾任该协会爱乐乐团和卑尔根“和谐”合唱团指挥,并多次到英、法、德、意等国举行作品音乐会。1874年被政府授予终身年俸,1890年被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曾先后获英国剑桥大学和牛律大学授予的音乐名誉博士衔。逝世时,挪威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创作简介 格里格一生经历了挪威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年代,具有进步的民主爱国思想。他沿着布尔、诺拉克等人开创的道路,努力钻研民间音乐,作曲家L.M.林德曼搜集出版的《挪威山区民间曲调》《挪威民间叙事曲曲调》等集子,成为他创作的音调源泉。在创作实践中,他借鉴欧洲各国音乐传统,特别是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成果,通过对民族历史的歌颂,对祖国大自然和民间生活的艺术感受,创作出具有挪威民族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音乐。 他的创作主要是钢琴抒情小品和声乐作品(包括百余首抒情独唱曲)。如歌曲《来自祖国》(1894),以淳朴的民间曲调,表达了对祖国真挚的感情,钢琴曲《祖国之歌》(1868),以古挪威民间叙事歌的庄严风格,赞颂了民族历史的光荣,诗人比昂松特为此曲配上《前进!这是我们先辈们的战斗呼唤》的诗篇,借颂扬祖先的业绩,为现实的民族独立斗争呐喊。在合唱《水手之歌》(1868)、《乡土在望》(1870)和许多民族题材的作品里,都以鲜明的民族情调表达了维护民族尊严和争取独立的愿望,适应了当时挪威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在格里格的创作题材中,最突出的是以音乐表现了北国挪威壮丽、俊秀的自然风貌,农村山区的民间生活和童话传说中的奇幻形象。如以民间歌曲、舞曲为素材写的钢琴曲《挪威民间生活素描》(1871)、《挪威农民舞曲》(1903)等,特别是最能代表他的创作特点的钢琴抒情小品(共66首,分别编为10集发表)。在这些作品里,通过民间音调和精雕细刻的艺术提炼,借景物抒情,把挪威的大自然和民间生活乃至神话世界,都描绘成一幅幅色彩瑰丽、风格质朴的音乐水彩画。其中,出色地再现了挪威民间节日和农村婚礼的欢乐场面,响彻着典型的挪威民间舞曲哈林、斯普林的热情奔放和活泼的旋律,艺术地模拟出西部峡湾地区民间提琴手拉奏的五度和弦音响和山区牧民的牧牛歌调,也生动地刻划了民间童话里山妖、

浅谈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的主要内涵并举例

论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内涵 唯美主义思想产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是当时流行于英国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技巧美、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 追求单纯的美感, 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 才是艺术的真谛。这种思想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强调超然于生活的所谓纯粹的美, 颠倒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一味追求艺术的技巧和形式美, 反对艺术上的功利主义。 王尔德深受罗斯金的美术观点及佩特唯美主义的影响, 最终成为英国美学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对美的主张不论何时都是奉行不悖。他的唯美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活模仿艺术。现实主义者通常认为, 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是生活的反映。但王尔德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这是王尔德最具独创性和悖论性的思想之一。他说生活模仿艺术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艺术模仿生活的程度。在他看来,生活往往要借助艺术才能更完美地表现自己, 或者说人们往往是通过艺术才能更好地认识生活。例如,自然界中的花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并不认为它很美,但是当它被艺术描绘或渲染后,人们在头脑中就有了花原来是这样美的印象,人们才懂得了花是有实实在在的意义的也就是它很美。通过这种艺术加工的方式培养了人们的审美感受,从而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花的美丽,体现了生活对艺术的模仿。 第二、艺术应该脱离人生,艺术不应该模仿人生。王尔德对英国社会的市侩哲学和虚伪道德深恶痛绝, 他认为人生是不完美的、丑陋的,因此他要用艺术的“美”来同鄙俗现实中的“丑”相对抗。但是他并不是完全否决人生和生活,他认为在某种情况下,艺术是可以把生活作为一部分原料的,但是必须经过重新加工再创造。例如,莫里哀最著名的代表作《伪君子》中有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既有像答尔丢夫那样的虚伪无耻的教徒,也有像奥尔恭那样的愚蠢可笑的资产阶级,更有像桃丽娜那样机智灵敏的仆人。《伪君子》中的人物有很大部分是对现实人物的映射,达到了对现实社会批判的效果。但是在王尔德看来这是丑陋的、低俗的,作品不应该立足于现实而写,更不能去反应现实,他主张应该把这些丑陋的东西进行重新加工创造变成美,这就是所谓的艺术就是谎言。他在他的作品

浅析王尔德童话特征

浅析王尔德童话的特征 汉语言文学11级四班陈慧 摘要:王尔德是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英国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童话家。他的童话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上乘,可以与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相媲美,王尔德童话具有其独特的风格魅力。本文着重从王尔德童话作品的语言风格及人物形象分析王尔德童话的主要艺术特征。 关键词:王尔德童话浪漫主义社会批判宗教 王尔德的童话具有鲜明的特征性,他的童话是唯美梦幻的,同时具有深厚的社会同情心,极具社会批判性,同时也将深刻的宗教意味与之结合起来。本文着重从王尔德的童话人物形象分析王尔德作品的艺术特征。 唯美主义是19 世纪后期流行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其中,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他是唯美主义创作的实践者,又是唯美主义理论的倡导者。王尔德被捕也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唯美运动的结束标志。王尔德认为艺术强调对美本身的追求和创造,反对功利性,为了艺术而艺术。认为艺术作为艺术本身,不具备体现现实的作用。这一主张决定了王尔德作品必然呈现出艺术美,形式美,纯粹感官享受的特征。 王尔德童话作品中的唯美首先体现在他对人物外貌的详细描写。比如说在《快乐王子》一文中,他对王子的描写:“快乐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根高大的石柱上面。他浑身上下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1]相比格林童话中《青蛙王子》中的描写:“谁知他一落地,已不再是什么青蛙,却一下子变成了一位王子:一位两眼炯炯有神、满面笑容的王子。”[2]王尔德的描写是逼真,具体,栩栩如生的,在对小王子雕像的详细描写中,人们可以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小王子的模样,从而奠定了下文中小王子形象的基调。即,华丽,纯粹,凄美,脆弱。而格林兄弟对于青蛙王子的描写则趋向于简化。这样的王子并不具有太大的特性,他的外貌细节对于故事发展不具有影响力。又比如在《星孩》中,星孩是“又白又娇嫩,像上等的象牙一样,他的鬈发又像黄水仙的花环,他的嘴唇像红色花瓣,他的眼睛像清水河畔的紫罗兰,他的身体像还没有人来割过的田地上的水仙。”这样极具浪漫色彩的比喻,生动的描绘出人物极具灵气的美,这种美直接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梦幻而神圣的梦境中,体现了作者的细腻而独特的审美。另一方面,详细生动的人物描写有助于帮助读者在脑海中架构独立于现实的童话世界。 另一方面,对人物至真至爱的追求也是王尔德童话唯美的重要特征。这些拥有绝美外貌的人物同时也具备一颗善良的,具有大众怜悯情怀的心灵,他们不仅外貌华美而且具备基督式的自我牺牲精神。王尔德在童话中所歌颂的是一种绝对完美的人物,是肉体上的极致与灵魂上的极致的统一。快乐王子快乐王子和少年国王就是这样的形象,他们不单拥有外表上的美丽,更在心里面拥有高贵的爱,快乐王子开始拥有耀眼的外表,但当他看到人间的苦难的时候,他把自己身上每一部分,那些名贵的宝石甚至他的眼睛,都一一送给穷人。少年国王喜欢奢华的装饰品,当他知道他那穿着加冕的美丽皇袍是通过穷人受苦而得来的时候,他舍弃了华丽的外表,穿上了牧童的衣服。他们都是王尔德所赞美的人物形象。而星

从格里格作品中对民间音乐元素的运用看其创作观的形成_以钢琴作品_幽默曲_为例

中国音乐(季刊)2011年第2期 CHINESEMUSIC 一 1862春天,19岁的格里格以优异的成绩从莱比锡音乐学院毕业, 5月,他回到了故乡卑尔根并于5月21日举行了毕业之后在家乡的第一场个人音乐会,音乐会获得了成功。这一时期整个挪威形势动荡,音乐发展不景气,卑尔根仅有的音乐组织———和谐音乐协会也是业余性质的,挪威剧院也因为经济的原因于1863年停业,即使首都克里斯蒂安尼亚的专业音乐也处于滞后的局面。[1]但是, 19世纪挪威文艺的发展已呈现出追求民族风格的趋势,挪威进步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开始将目光投向民间,去学习掌握民间史诗、神话及歌舞等,使得19世纪中叶的挪威文学、戏剧、美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两位文学巨匠易卜生①和比昂森②的现实主义创作使挪威文学发展至高峰。相应的,在挪威民间音乐方面也涌现了一批音乐家,如曾经出版《古 今挪威山歌曲调》的林德曼(Ludvig M athias Lindeman )、小提琴家布尔(Ole Bull )、作曲家科耶鲁尔夫(Halfdan Kjerulf )等。在格里格的青年时期,虽然专业音乐并不是特别活跃,但民间蕴藏着丰厚的音乐宝藏:民歌广泛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民间乐器丰富多彩;民间舞蹈盛行并经常是婚庆仪式的一部分。③挪威民间音乐元素同格里格在莱比锡音乐学院所获得的作曲技术相比,在音调、节奏、曲式和音响学等方面有不同的美学原则。[2]尽管科耶鲁尔夫和布尔已经在创作中注意到了对挪威民间音乐素材的运用,但格里格感到这还 远远不够,[3] 所以,在1862年夏天随父亲及哥哥赴巴 黎、伦敦旅行期间,格里格做出了到国外继续学习的决 定。[4]1862年7月12日,格里格上书国王申请到丹麦首 都哥本哈根进修,1863年4月,在父亲的帮助下,格里格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哥本哈根。[5] 从格里格作品中对民间音乐元素的 运用看其创作观的形成 詳王晓云 摘要: 作为19世纪后半叶挪威著名的民族主义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E dvar d G r i eg,1843-1907)在继承德国古典及浪漫主义音乐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将挪威民间音乐有机地融入其中,创作出具有挪威民族风格的艺术音乐。作曲家在他的创作早期———哥本哈根时期就确立了自己的创作方向并产生出了他的第一批杰作,钢琴作品《幽默曲》(O p.6)作为其中之一尤为引人注目,它是格里格第一次在作品中集中而大量地运用挪威民间音乐素材从而第一次鲜明地展示了其创作理念的作品。本文通过研究此作品, 揭示其在格里格创作生涯中的重要意义。关键词: 格里格;民间音乐;《幽默曲》中图分类号: J 62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9923(2011)02-0117-06收稿日期:2010-06-28 作者简介:王晓云(1975-),女,山西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讲师,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导师:杨静茂)。 ———以钢琴作品《幽默曲》为例 ·117·

如果不考虑收入和面子,你最想做什么工作

如果不考虑收入和面子,你最想做什么工作 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了养家糊口? 为了打发时间? 不管怎样,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少有人的工作是自己发自内心喜爱的。 因为我们要考虑工资,能否养家糊口。 要考虑工作的体面层度,否则一个博士生去扫大街,会让人贻笑大方。 还要考虑能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个有研究天分的人不去做研究,在家当家庭主妇,大多数人会说是在浪费资源。 如果可以抛开一切,不考虑收入,不考虑面子,只考虑自己喜欢不喜欢,自己舒不舒服。你最想做什么工作呢?

@花椰菜 我特别喜欢说话,有时候和朋友能聊好几个小时还意犹未尽,所以如果抛开一切,我最想做一个配料师。 就是专业陪人家聊天的,听人家吐槽,我就帮着一起吐槽,听人家炫耀,我就配合着羡慕,听人家矫情,我就配合着说“我懂你”。 感觉有点爽诶! @123木头人 我非常喜欢宠物,所以我最喜欢的工作是帮人家遛宠物,只要是毛绒绒的宠物,我都可以溜,没有毛的,那就算了吧。 @剪刀手爱德华 我想做一个理发师,只剪头发,不做造型的理发师,因为我觉得咔嚓咔嚓剪头发的感觉非常的爽,有种毁灭的快感,哈哈。 @隔壁阿毛

我想当一个化妆模特,让化妆师在我脸上画出各种妆容。 我非常羡慕那些化妆化的好的男生女生,偏偏自己是个手残党,自己画不好,又没钱请化妆师,当一个化妆模特最棒,天天有人给免费化妆。 @我怎么这么好看 我想开一家小小的花店,每天就侍弄侍弄花,给花浇浇水,客人来了就认真给客人介绍每一种花,希望我卖出去的花能够温暖他人。 @相思病深度患者 我想开挖土机,每天开着挖土机到处挖挖挖,一爪下去就是一个大坑,偶尔还去给小朋友们进行一场挖土机汇报演出。 毕竟,挖土机是每个小男孩心里的梦。 @不吃人的黑山老妖 从小到大,最羡慕的职业就是看门大爷,每天坐在小房子里,偶尔还能打个盹,冬天天气晴朗时,还能搬个椅子在外面晒着太阳看报纸,手边放着保温杯,时不时喝一口。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人物介绍

人物介绍 奥斯卡·王尔德,又译奥斯卡·怀尔德,全名奥斯卡·芬葛·欧佛雷泰·威尔斯·王尔德(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英国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童话家。《典雅》杂志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他一生只有9篇童话作品。[1] 王尔德自幼便显示很高的天赋,他精通法语、德语和古典文学。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他的父亲威廉姆·怀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诗人与作家。 王尔德自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毕业后,在出版首本《诗集》后,他在文坛开始崭露头角,并来到伦敦发展。虽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获得一个文学奖项,但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的他在伦敦社交界已经小有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得奖学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学习。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 他是是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19世纪与萧伯纳齐名的英国才子,他一生中就写过九篇童话,但每一篇都是精华,他的童话作品可以与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相媲美,童话集有,《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石榴屋》(又称《石榴之家》),最著名的童话为《巨人的花园》《快乐王子》《夜莺与红玫瑰》在王尔德的墓碑上,他被誉为“才子和戏剧家”。是的,最体现王尔德才华的,不是童话,也不是短片小说,而是《道连·格雷的画像》等长篇小说,以及《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莎乐美》等戏剧作品,其戏剧作品堪称一时之绝唱

格里格人物介绍

人物簡介 愛德華·格裏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紀下半葉挪威民族樂派代表人物。1843年6月15日格裏格生於卑爾根的商人家庭,1907年9月4日卒於同地。6歲隨母學鋼琴,得到音樂啟蒙教育。經著名小提琴家O.布爾推薦,1858~1862年在萊比錫音樂學院學習。畢業後,在卑爾根舉行首次作品音樂會。1863~1866年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活動,與挪威民族音樂的宣導者音樂家R.諾拉克等人共創“尤特皮”音樂社,創作並介紹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民族音樂。回國後,為建立挪威民族樂派積極展開音樂活動。1871年創立克裏斯蒂安尼亞(今挪威首都奧斯陸)音樂協會,曾任該協會愛樂樂團和卑爾根“和諧”合唱團指揮,並多次到英、法、德、意等國舉行作品音樂會。1874年被政府授予終身年俸,1890年被選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曾先後獲英國劍橋大學和牛律大學授予的音樂名譽博士銜。逝世時,挪威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 創作簡介 格裏格一生經歷了挪威民族獨立運動高漲的年代,具有進步的民主愛國思想。他沿著布爾、諾拉克等人開創的道路,努力鑽研民間音樂,作曲家L.M.林德曼搜集出版的《挪威山區民間曲調》《挪威民間敘事曲曲調》等集子,成為他創作的音調源泉。在創作實踐中,他借鑒歐洲各國音樂傳統,特別是19世紀以來浪漫主義音樂發展的成果,通過對民族歷史的歌頌,對祖國大自然和民間生活的藝術感受,創作出具有挪威民族特色和濃厚鄉土氣息的音樂。

他的創作主要是鋼琴抒情小品和聲樂作品(包括百餘首抒情獨唱曲)。如歌曲《來自祖國》(1894),以淳樸的民間曲調,表達了對祖國真摯的感情,鋼琴曲《祖國之歌》(1868),以古挪威民間敘事歌的莊嚴風格,讚頌了民族歷史的光榮,詩人比昂松特為此曲配上《前進!這是我們先輩們的戰鬥呼喚》的詩篇,借頌揚祖先的業績,為現實的民族獨立鬥爭呐喊。在合唱《水手之歌》(1868)、《鄉土在望》(1870)和許多民族題材的作品裏,都以鮮明的民族情調表達了維護民族尊嚴和爭取獨立的願望,適應了當時挪威歷史發展的潮流,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意義。 在格裏格的創作題材中,最突出的是以音樂表現了北國挪威壯麗、俊秀的自然風貌,農村山區的民間生活和童話傳說中的奇幻形象。如以民間歌曲、舞曲為素材寫的鋼琴曲《挪威民間生活素描》(1871)、《挪威農民舞曲》(1903)等,特別是最能代表他的創作特點的鋼琴抒情小品(共66首,分別編為10集發表)。在這些作品裏,通過民間音調和精雕細刻的藝術提煉,借景物抒情,把挪威的大自然和民間生活乃至神話世界,都描繪成一幅幅色彩瑰麗、風格質樸的音樂水彩畫。其中,出色地再現了挪威民間節日和農村婚禮的歡樂場面,響徹著典型的挪威民間舞曲哈林、斯普林的熱情奔放和活潑的旋律,藝術地模擬出西部峽灣地區民間提琴手拉奏的五度和絃音響和山區牧民的牧牛歌調,也生動地刻劃了民間童話裏山妖、風精、侏儒等奇幻形象。在民族風格的探索上(如民間樂匯、調式的運用、民族色彩性的和聲配置、民間舞曲特定的節奏音型等),都取得了豐富的經驗。

疯狂猜图电影电视攻略 所有电影电视答案大全

疯狂猜图电影电视攻略所有电影电视答案大全疯狂猜图是一款移动平台上的国产解谜猜图游戏,本作侧重于休闲和互动性,适合打发闲暇的时间。另外,游戏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疯狂猜图的题目涉及面广,含盖了人物、电影电视、名人明星、公司品牌、游戏等多方面。 疯狂猜图安卓版下载 疯狂猜图iPhone版免费下载 疯狂猜图攻略之电影电视答案影视类答案介绍

19 电影&电视 lost 20 电影&电视阿凡达 21 电影&电视阿甘正传 22 电影&电视爱丽丝梦游仙境 23 电影&电视沉默的羔羊 24 电影&电视达芬奇密码 25 电影&电视大卫科波菲尔 26 电影&电视盗梦空间 27 电影&电视丁丁历险记 28 电影&电视独立日 29 电影&电视断背山 30 电影&电视二十八天后 31 电影&电视飞屋环游记 32 电影&电视绯闻女孩 33 电影&电视风云 34 电影&电视功夫梦 35 电影&电视功夫熊猫 36 电影&电视国王的演讲 37 电影&电视憨厚先生 38 电影&电视汉尼拔 39 电影&电视黑客帝国 40 电影&电视黑夜传说 41 电影&电视黑鹰坠落 42 电影&电视机器战警 43 电影&电视剪刀手爱德华 44 电影&电视角斗士 45 电影&电视金刚

47 电影&电视老友记 48 电影&电视雷神 49 电影&电视里约大冒险 50 电影&电视绿灯侠 51 电影&电视马达加斯加 52 电影&电视霹雳娇娃 53 电影&电视千与千寻 54 电影&电视三个傻瓜 55 电影&电视闪电侠 56 电影&电视神奇四侠 57 电影&电视生活大爆炸 58 电影&电视狮子王 59 电影&电视史密斯夫妇 60 电影&电视特洛伊 61 电影&电视天使爱美丽 62 电影&电视铁甲钢拳 63 电影&电视小羊肖恩 64 电影&电视星际迷航 65 电影&电视星际争霸 66 电影&电视驯龙高手 67 电影&电视艺妓回忆录 68 电影&电视异形 69 电影&电视音乐之声 70 电影&电视勇敢的心 71 电影&电视欲望都市 72 电影&电视珍珠港 73 电影&电视拯救大兵瑞恩

30个英国名人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他亦跟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及欧里庇得斯,合称为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 艾萨克.牛顿(1643—1727),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R.Darwin,1809.2.12—1882.4.19),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珀西·比希·雪莱(Percy·Bysshe·Shelley,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简称雪莱,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1965),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塔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都德Alphonse Daudet (1840~1897) 法国小说家。1866年以发表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成名。《磨坊书简》发表两年后,都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1874年的《小弗洛蒙特和大黎斯雷》让他成为当时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等作品都已成为世界文学的珍品。1897年都德去世,葬入巴黎拉雪兹公墓。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