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篇绪论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3、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研究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研究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普通性、多科性、历史性、理论性

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研究、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2.研究、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3.研究、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0、研究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5.相互依赖性6.控制性

13、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

(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管理理论丛林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6.研究型组织管理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利用标准化的工具、呆板和材料,并使作业情况标准化。4.实行有差此外计件工资制。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6.把计划职能同履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历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7.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破例原则。

3、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中管理的十四原则:1.分工2.职权与职责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个人报酬8.集中化9.等级链10.秩序11.公正12.任用期稳定13.首创精神14.集体精神

5、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1.明确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4.职业管理人员5.遵守规则和纪律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

6、梅奥—霍桑试验的结论: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4.存在着霍桑效应

7、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范围:1.个体行为2.整体行为3.组织行为

8、3C环境—企业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1.变化2.顾客3.竞争

9、战略管理的特点:1.系统性2.长远预期性3.对外抗争性4.灵活应变性

10、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1、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实事的管理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12、卓越绩效标准的核心价值观:1.领导作用2.以顾客为导向3.有组织的和个人的进修4.尊重员工和协作伙伴5.灵敏性6.存眷将来7.管理创新8.基于事实的管理9.大众义务与公民义务10.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11.系统观点

(三)管理环境、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1、普通情况因素:1.经济情况2.政治和法律情况3.社会文化情况4.科技情况5.环球化情况

2、具体情况因素:1.顾客2.供给商3.合作者4.其他因素

3、外部组织环境的类型:1.简单和稳定的环境2.复杂和稳定的环境3.简单和动态的环境4.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4、社会义务:是指组织在遵守、保护和改良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5、管理道德:组织的管理者做出决策或采纳行动所依据的准则。

第二篇计划工作

(四)计划工作概述

1、计划工作:即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和主观大概,经由过程科学的预测,提出在将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5W1H: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如何做。

3、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1.目的性2.主导性3.普遍性4.经济性

4、计划工作的意义: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革带来的问题2.有利于管理职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3.有利于更经济的进行管理4.有利于控制

5、计划按表现方式分类:1.目的或使命2.目标3.战略4.政策5.程序6.规则7.规划8.预算

6、计划工作的程序:1.估量机遇2.确定目标3.确定前提条件4.确定可供挑选的方案5.评价各种方案6.挑选方案7.制订派生计划8.用预算方式使计划数字化

7、计划工作的原理:1.限定因素原理2.许诺原理3.灵活性原理4.改变航道原理

8、限制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能了解和找到对达到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能准确、客观的挑选可行性方案。

9、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实现目标的大概性就越小。

10、灵活性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中表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将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就越小。

11、改变航道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的越多,管理者定期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重新制订计划就越重要。

(五)目标与战略

1、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2、目标的SMART特性: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可以度量或测量;可以实现;目标之间相互关联;时间限定。

3、目标的性质:1.目标可分为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2.目标的纵向性(即目标是分层次的)3.目标的网络化 4.目标的多样性5.目标的时间性6.目标的可考核性

4、目标的作用: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2.激励作用3.凝聚作用4.是考核管理职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

5、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职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6、目标管理的特点: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2.组织实施3.检查和评价

7、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的不够2.没有把指导方针向拟定目标的管理人员讲清楚3.目标难以确定4.目标一般是短期的5.不灵活的危险

8、企业核心能力:是指合作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合作优势的枢纽。

9、企业核心能力表现在:1.具有建立电子商务搜集和系统的机能2.迅速把新产物投入市场的能力3.更好的售后服务能力4.生产制造高质量产物的技能5.开发产物特性方面的创新能力6.对市场变革做出快速反映7.准确迅速满足顾客订单的系统8.整合各种技术创新产物的技能

10、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都应当有一个使命。

11、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目标和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

12、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

13、三种竞争战略:1.总成本领先战略:主导思想是以低成本取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2.差异化战略:使企业在行业中别具一格,具有独创性,并利用差别化建立竞争优势。3.集中化战略:主攻某个特殊的细分市场或某种特殊的产品。

(六)预测与决策

1、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指计划在实施工程中预期的内外部环境。它包括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政治的、和文化道德等外界环境因素,企业的现有生产技术条件等内部因素。

2、预测:指对将来情况所做出的估量。

3、预测的作用:1.帮助我们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确定性2.使计划的预期目标同可能变化的周围环境与经济条件保持一致

3.事先了解计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结果

4、预测的步骤:1.提出课题和任务2.调查、搜集和整理资料3.建立预测模型4.确定预测方法5.评定预测结果6.将预测结果交付决策

5、决策:是决策者经过各种考虑和比较之后,对应当做怎么和应当怎么做所作的决定。

6、决策的地位和作用:1.决策是管理的基础2.决策是各级各类管理者的首要工作

7、正确决策的特征:1.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2.以了解和掌握息为基础3.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4.对控制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估5.追求最可能的优化效应

8、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1.例行问题:是重复出现的、日常的管理问题。2.例外问题:是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完全清楚、结构上不甚分明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9、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1.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2.非程序化决策表现为决策的新颖、无结构,具有不寻常影响,处理这类问题没有固定方法。

10、决策有效性的标准(三种决策类别):1.最优决策(理性决策)2.满意决策(有限理性决策)3.合理决策

11、满足最优决策的条件:1.问题清楚明确2.目标单一明确(利润最大化)3.所有方案已知4.偏好清楚、一致、稳定5.没有成本时间约束

12、预测的方法:1.外推法2.因果法3.直观法(如德尔菲法)

13、德尔菲法要点:1.记名投寄征询意见2.统计归纳3.沟通反馈意见4.多次反复

14、主观决策法:指用心理学、社会学的成就,直接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历,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和资料,提出决策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并做出评价和挑选。

15、计量决策法:是建立在数学工具基础上的决策方法,它把决策的变量与变量、变量与目标用数学式表示出来,然后根据决策条件,通过计算求得答案。

第三篇组织工作

(七)组织工作的含义

1、组织工作:就是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工程。

2、组织布局:是组织中分别、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门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接洽方式和相互干系。

3、组织工作的内容:1.组织职位设计2.组织布局纵向分别3.组织布局横行分别4.职权配制5.组织布局的协调6.组织布局的调整

4、组织工作的特点:1.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2.组织工作是静态的3.组织工作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5、影响组织布局挑选的因素:1.技术2.外界情况3.组织的规模4.组织的生命周期5.组织的战略

6、组织工作的原理:1.目标统一原理2.分工协作原理3.管理宽度原理4.责权一致原理5.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6.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

7、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个人的贡献越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合理有效。

8、分工协作原理:是指组织结构越能反映出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要的各项任务和工作分工,以及相互间的协调,组织结构就越精干高效。

9、管理宽度原理:是指组织中管理者监督统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适当,就越能够保证组织的有用运行。

10、责权一致原理:是指在组织结构设计中,职位的职权和职责越相对一致,组织结构就越有效。

11、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对组织中职权的集权与分权的干系,处理的越适中,就越有利于组织的有用运行。

12、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是指越能在组织布局的稳定性与适应性之间取得平衡,就越能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行。

1、职位设计:就是将若干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2、专业化分工的优缺点:优点:1.有利于提高人员的工作熟练程度2.有利于减少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3.有利于使用专用设备和减少人员培训的要求缺点:员工因工作单调乏味,产生厌烦和不满情绪,影响了总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为避免过度专业化分工,职位设计的做法:1.职位扩大化2.职位轮换3.职位丰富化4.工作团队

4、职位设计的要求:均衡的满足顾客、雇员和组织的利益。

5、层次产生的原因:如果管辖的人数超过人的精力与时间允许的范围,管理的效率将下降。此时需要增加一个管理层次,通过委派工作给下一级管理者而减轻负担。如此下去,便形成了有层次的结构。

6、扁平布局的优缺点:长处:有利于缩短上上级距离,密切上上级之间的干系,息纵向流通快,管理费用低,被管理者有较大的自在性和创造性,因而有满足感,也有利于挑选和培训下属。缺点:上上级协调较差,同级间相互沟通困难。

7、高耸布局的优缺点:长处:管理严密,分工细致明白,上上级易于协调。缺点:1.协调工作增加。2.设备与开支、时间与精力增加。3.上上级的意见沟通和交流受阻。4.上层对下层的控制困难。5.由于管理严密,影响上级职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8、管理宽度:是指管理者有效的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

10、部门划分的方法及其优缺点:1.按人数划分2.按时间划分3.按职能划分。

优点:能充分发挥专业职能,有利于实现目标;简化了训练工作,加强了上层控制手段。

缺点:专业人员对其他领域不了解;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困难。

4.按产物分别。长处:有利于发挥专用设备效益;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技能和专业知识;有利于部门协调。缺点:要求更多的人具有全面管理的能力;产物部门独立性强,整体性差;增加了主管部门协调、控制的困难

5.按地区分别。长处:有利于改良地区的协调;有利于培养人才。缺点:需要更多具有全面管理能力的人才;增加了主管部门控制的困难;地区部门之间不易协调

6.按服务对象分别

7.按设备分别长处: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

11、部门划分的原则:1.力求最少2.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3.确保目标的实现4.指派平衡5.检查部门分设

12、直线型组织布局的特点:1.组织中每一位管理者对其直接下属有直接职权2.组织中每一个人只能向一位直接上级报告3.管理者在其统领范围内有绝对或完全的职权

13、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1.结构比较简单2.责任与职权明确

缺点:1.组织规模较大、业务复杂时,管理职能由一个人承担比较困难。2.当全能管理者离职时,很难找到适当的人去替代。3.部门间协调性差。

14、直线—参谋型组织布局的特点:1.按组织职能分别部门,设置机构,实行专业分工。组织实行统一指挥。2.把组织管理机构和职员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指挥部门和职员,一类是参谋部门和职员。3.组织布局实行高度集权。

15、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优点:1.各级直线管理者都有相应的参谋和助手,能够进行有效管理。2.每个部门都由直线人员统一指挥,满足了现代组织活动统一指挥和实行严格责任制度的要求。缺点:1.下级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2.部门之间互通情报少,不能集思广益做出决策。

3.参谋部门和直线部门目标不一致时,上层主管协调工作量大。

4.难于从组织内部培养熟悉全面情况的管理人员。

5.组织系统适应性差,因循守旧,对新情况不能做出及时反映。

16、事业部制组织布局的特点:集中政策,分散经营。即集中领导下进行分权管理。

17、矩阵结构的优缺点:优点:灵活性、适应性强。缺点:1.稳定性差。2.由于受双重领导,当两个意见不一致时,会使工作无所适从。

(九)组织中的职权配制

1、职权的类型:1.直线职权2.参谋职权3.职能职权

2、直线职权:是某项职位或部门所具有的包括做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利,即指挥权。

3、参谋职权:是某项职位或部门所具有的辅助性职权,包括提供征询、建议等。

4、职能职权:是某项职位或部门所拥有的原属于直线管理者的那部分权力,大部分由业务或参谋部门的负责人行使。

5、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的干系:参谋是为直线主管提供息、出策划策、配合主管工作的。发挥参谋作用时,参谋应独立提出建议,直线主管不为参谋左右。

6、授权:是指上级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利,使上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相称的自立权、行动权。

7、授权的步调:第一步:将任务委派给接受授权的下属,并明白应当取得的成果。第二步:将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职权授予下属。第三步:使下属承担起所对接受的任务、成果要求和职权的义务。

8、组织中的职权分裂:是指解决一个问题或做出一项决策必须汇总两个或更多的管理者的职权才能实现。

9、有用授权的要求:1.要有善于接受不同意见的态度2.要有放手的态度3.要允许别人犯错误4.要善于赖上级5.要善于适度控制

10、集权:权利集中到较高的管理层次。

11、分权:职权分散到整个组织中。

12、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致:1.决策的数目2.决策的重要性及其影响面3.决策审批手续的繁简程度

13、集权制组织的特点:1.决策权大多集中在高层领导2.对下级的控制较多3.统一经营4.统一核算

14、分权制组织的特点:1.中下层有较多的决策权2.上级控制较多,往往以完成目标为限3.在统一规划下可独立经营4.独立核算,有一定的财务支配权

15、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1.决策的重要性2.高层对一致性的方针政策的偏好3.组织的规模4.组织的历史5.最高主管的人生观6.获得管理人才的难易程度7.手段8.营运的分散化9.组织的变动程度10.外界环境的影响

16、活性化:是指员工参与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意味着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员工在规定的限度内拥有做出决

定和采取行动的知识、技能、职权以及意愿,同时他们对自己行动的后果以及对企业的成功又有高度责任感。

17、管理者在活性化组织中的作用:1.管理层必须明确组织的使命和价值观,设定组织的目标和战略,并使之得到广泛的共享和认同。2.管理层还须对组织加以适当的构造和部署,以保证其战略的实现,要让每个人在组织中都有自己的位置。

18、实现员工活性化的途径:1.营造促进活性化的文化2.组织职位的成功设计3.选拔适合活性化文化的员工4.对员工进行不懈的培训和教育5.建立促进活性化的考核评价制度

19、委员会管理:是指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权交给两位以上的管理者,也就是把权力分散到一个集体中去。

20、委员会管理的优点:1.集思广益2.协调3.防止职权过于集中4.下级参与管理5.加强沟通6.代表集团利益7.有利于管理者的成长

21、委员会管理的缺点:1.耗费时间且成本高2.妥协与犹豫不决3.职责分离4.一个人或少数人占支配地位

22、个人管理的优缺点:优点:责任明确,行动迅速,效率较高。缺点:个人的知识、智力、才能有限,难免有考虑不周之处。

23、董事会的职能:1.受托管理2.决策企业公司的目标3.挑选总经理4.核实计划与检查成果5.批准预算6.维持公司长期稳定7.决定利润分配8.通过有见解的咨询来检查计划与经营情况

(十)组织变革

1、组织变革的动因:组织的外部情况和内部条件的变革。

2、组织变革的领域:1.布局2.技术3.职员

3、组织变革的阻力:1.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2.对于可能失去个人利益的恐惧3.不认为变革符合组织的最佳利益

4、减少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1.确保达成配合的变革愿望2.沟通变革的目的性和重要性3.认识到变革的情感影响4.理解变革的各方面影响5.沟通即将变革和不会变革的部分6.树立幻想的行为模式7.提供有用的反馈、合理的报酬和适当的结果8.对阻力做出同等的反映9.灵活、耐心和支持

5、过程:质量由职员、机械、材料、方法、情况等因素决定,这一因素的组合叫做过程。

6、实现六西格玛目标的六步法:1.确定你所提供的产物或服务是什么。2.明白你的顾客是谁,他们的需要是什么。3.为了向顾客提供他们惬意的产物和服务,你需要什么。4.明白

你的过程。5.纠正过程中的错误,杜绝无用功。6.对过程进行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确保改进的持续进行。

7、业务过程再造(BPR):为了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实现剧烈的改进,而对业务过程的根本的再思考和激进的再设计。

8、业务流程再造的特点:1.思维模式的彻底改变2.以过程为中心进行系统改造3.创造性的应用息技术

第四篇职员配备工作

(十一)人员配备工作概述

1、人员配备:是指对管理者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拔、培训和考评,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2、职员配备的重要性:1.职员配备是组织有用活动的保证2.职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

3、人员配备的原理:1.职务要求明确原理2.责权利一致原理3.公平竞争原理4.用人之长原理5.不断培养原理

4、职务要求明白原理:是指对主管职务及其相应职员的要求越明白,培训和评价管理者的方法越美满,管理者工作的质量也就越有保证。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篇绪论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3、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研究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研究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普通性、多科性、历史性、理论性

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研究、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2.研究、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3.研究、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0、研究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5.相互依赖性6.控制性 13、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目标管理:是指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分解目标、落实措施、安排进度以及通过自我控制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并对成果严格考核的一种现代科学管理方法。 2、分权: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3、控制: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以计划为依据制定控制标准,由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实际执行活动进行检查、监督、衡量实际工作绩效找出偏差,并根据偏差或调整实际工作活动或调整既定标准,使两者相吻合的过程。 4、沟通:就是信息交流,是指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容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容体或对象做出相应反应的过程。 5、组织: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人类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为实现群体的共同目标而彼此分工协作形成的实体;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指为了实现群体的共同目标,设计组织结构、配备人员、明确分工协作关系及方式的过程。 6、管理:管理就是人们确立组织目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行为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既定目标的动态活动过程。 7、领导:就是影响群体或组织成员,使其为确定与实现组织或群体目标而做出努力和贡献的过程。 8、激励:激励是为了特定目的而去影响人们的内在需要或动机,从而强化、引导或改变人们行为的反复过程。 9、头脑风暴:通常是将对解决某一问题有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在完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 10、计划:狭义:管理者对未来行动方案所做的谋划和安排;广义:管理者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三个紧密衔接的工作过程。 11、管理幅度:一个领导者能够效地指导下级的人数。 12、决策: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提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依据评定准则和标准,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进行分析、判断并实施的管理过程。 13、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井活动。 14.德尔菲法:以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的意见,组织预测小组对每一轮的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后作为参考再发给各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以提出新的论证。 二、问答题 1.什么是计划和计划工作?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答:计划:狭义:管理者对未来行动方案所做的谋划和安排;广义:管理者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三个紧密衔接的工作过程。 计划工作:广义: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紧密衔接的工作过程。 计划的内容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谁去做?在哪里做?怎样做?简称为“5W1H”。 2.计划有哪些特征?如何理解计划的重要性? 答:特征:1.预见性2.针对性3.可行性4.约束性 3.计划有哪几种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志,可将计划分为不同种类。 答:(一)按照计划的期限分类可将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二)按计划的组织层次分类,可将计划分为高层管理计划、中层管理计划和基层管理计(三)按计划的内容分类,可将计划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四)按企业的职能分类可将计划分为销售计划、生产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财务计划、人力资源计划等。(五)按计划范围的广度分类可将计划分为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 4.简述制定计划的步骤。 答:一、机会分析二、确定目标三、确定计划前提四、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五、评价各种备选方案六、选择方案七、制定派生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完整版本

第一篇基础篇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识记: (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2)管理的特征: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不同于作业活动;②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以人为本;③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3)管理的职能(更改):四职能:计划、组织(将人员配备涵盖在内)、领导、控制。 (4)管理者: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5)管理者的分类:高层、中层、基层 (6)管理者的角色(新增):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对此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所要担当的角色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他认为实际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在扮演十种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可概括为决策制定、信息传递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的角色。 1)决策制定方面 ①企业家角色,管理者积极利用外部机会,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开拓新市场时; ②混乱驾驭者角色,当管理者处理冲突或问题、调解各种争端时; ③资源分配者角色,管理者合理分配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时; ④谈判者角色,当管理者为了组织的利益和其他组织或个人进行讨价还价、商定成交条件时。 2)信息传递方面 ①监听者角色。管理者通过各种媒介寻求和获取信息以便更好的了解组织和环境时。 ②传播者角色。管理者将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组织成员时。 ③发言人角色。管理者向外界,如股东、消费者、公众、政府发布组织的有关信息时。 3)人际关系方面 ①挂名首脑角色:管理者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业务时,如参加社会活动、宴请重要客户、带领有关领导参观企业。 ②领导者角色。管理者激励、指导员工时。 ③联络人角色。管理者与内部人员进行沟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时。 (7)管理者的技能(新增): ①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熟练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如工程、计算机科学、财务、营销等。技术技能包括: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技巧,程序、方法、操作与工具运用熟练程度等。技术技能是管理者对相应专业领域进行有效管理所必备的技能。管理者虽不能完全做到内行、专家,但必须懂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这些技能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要直接处理雇员的工作。 ②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人际能力对于现代管理者,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基本功,没有人际技能的管理者是不可能做好管理工作的。

《管理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大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的性质与特征 1、管理的含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管理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普适性、可重复性,能够被学习和继承;管理的艺术性:管理实践可依据管理情境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3、管理者的层次: 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企业的现行政策,并计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层管理者:执行企业组织政策,指挥一线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工作。 基层管理者:一般只限于督导操作人员的工作,不会指挥其他管理人员。 4、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5、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1)角色: 正

(2)技能:1)概念技能: 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 2)人际技能: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 事的能力 3)技术技能: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1)定额管理-- 动作研究和工时研究 (2)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材料等)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科学挑选和培训工人 (4)差别计件工资制一①通过实践和动作研究来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工资定额②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定额。 5)计划与执行分开

6)职能工长制(7)例外管理 (8)“大饼”原理强调管理的核心是一场“精神革命”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1)概括了企业的经营活动6 种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活动 (2)管理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3)14 项管理原则(Principles of management)(4)提出“法约尔跳板”原理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三种权力): (1)权力论 传统的权力 神授的权力(超凡权力) 合理合法的权力--- 组织的基础 (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特征 4、霍桑实验和人际关系理论:霍桑效应:由“受注意了”所引起的效应。 1)工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 人有物质和金钱上的需求,还有精神和社会上的需求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管理者要树立新型的领导方式,注重提高职工的满足感。 5、西蒙的决策理论: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完整版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 第一篇总论填空题 1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世界上既不存在无目的的管理,也不可能实现无管理的目标。 2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 3 ?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4?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力相联系,是社会化大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的客观要求,这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所共有的,不随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变更而变更,不以人的主观意志、立场观点的转移而转移,具有客观必然性。 5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体现着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随着人的主观意志、立场观点的不同而转移,随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具有特殊性。 6 ?按照所采用的手段,将管理方法分为(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和技术方法。 7 ?按照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管理方法可以划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 8 ?管理中的法律方法的强制性是指法律、法规一经制定就要执行,各个企业、单位以至每个公民都必 须毫无例外地遵守。否则,要受到国家(强制力量)的惩处。 9?管理中的(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使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和影响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 10. 管理中的经济方法就是通过科学的(利益机制)引导人们去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从而引导人们的行为。 11. 行政方法的实质是通过组织中的(职务和职位)来讲行管理,它是一切正规组织所不可缺少的一种管理方法。 12. 组织的上级对下级采用行政手段,一般是命令与强制性的,并不遵守(等价交换)原则,也不一定考虑价值补偿,很难讨价还价。 13?管理中的(经济)方法承认组织和个人有平等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并要采取一系列的法规、手段保护人们在经济利益方面的公平、合理。 14. 经济方法、手段往往对应明确而具体的经济利益,必须(量化)才能实施。 15. 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16. 管理学研究方法中的(归纳法)就是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 17?系统的集合性是指,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构成。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为(要素)或元素。 18?系统是由各个要素结合而成的,这就是系统特征的(集合性)特征。 19. 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这就是系统的(层次性)特征。 20. 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系统的(.相关性)特征。 21 ?系统相关性特征的一方面,表现为子系统同系统的关系,系统的存在和发展,是子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因而各子系统本身的发展,就要受到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表现为系统内部(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关系。 22. 系统特征的(目的性)表现为系统就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设计建立,又是为实现某种目的而运作的。 23. 系统的(整体性原理)指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梳理考试重点归纳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梳理考试重点归纳 (一)管理与管理学 1. 识记: (1) 管理的概念:(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 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 管理的基本职能:(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 领会: (1)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 P5)管理学的一般规律。 (2) 管理二重性:(蔡P15)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 社会属性。 (3)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 P3) 科学性:A 、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 B 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识记: (1) 霍桑试(实)验:(P18)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 1924—— 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 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 《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 (4) A 、人际角色: E 、信息角色: C 决策角色: (5) 管理者的角色: a 代表人 a 监督人 a 企业家 管理者的技能: (P7) b 领导者 b 传播者 b 冲突管理者 (P8) a 技术技c 联络者; c 发言人; c 资源分配者 b 人际技能 d 谈判者 c 概念技能

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自考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已整理过)

自考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已整理过) 前言 管理学是我们创新管理理念的理论依据,对于想要从事领导和管理工作的人来说,掌握管理学原理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关于自考管理学原理的复习资料,已经整理过,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管理概述 1.1 管理初探 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指通过规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手段,协调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等,以达到组织目标的一种综合性社会行为。 管理的特点 1.系统性 2.多元性 3.实践性 4.目的性 5.灵活性 1.2 管理理论 经典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2.行政管理理论 3.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1.行为科学理论 2.系统理论 3.信息管理理论 4.综合管理理论

第二章管理者 2.1 管理者简介 管理者是指目标、责任、资源、时间等方面受到约束,在组织中进行管理活动的人员。 2.2 管理者的职责 1.制定组织目标和计划 2.组织和分配资源 3.领导和激励下属 4.控制和改进绩效 2.3 管理者的能力 1.技术能力 2.人际能力 3.感性能力 4.心理能力 第三章组织与创新 3.1 组织基础 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指根据某种目标和任务,将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等进行有意识地优化、协调和利用,形成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实现组织的目标。 组织的特点 1.目标性 2.体系性 3.系统性 4.开放性 3.2 创新管理 创新的内涵和特点 创新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改造和变革,创造新的方法、理念、品牌、技术等,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创新管理的目标和框架 创新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创新,提高创新质量和效率。创新管理的核心框架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信息创新和文化创新等。 后记 以上就是关于自考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的整理。希望能够对正在备考的朋友有所帮助。同时,通过学习和领悟这些内容,我们也能够更好地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曹老师辅导的《管理学原理》考前重点复习资料

曹老师辅导的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考前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管理突破:指通过解决组织的慢性问题,增强组织素质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人才生命周期:人才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引入阶段、成长阶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主管人员培训应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霍桑实验: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美国有关研究人员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强化: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 零期预算: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 管理道德: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 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为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 直线职权:指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作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 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涡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沟通:指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 社会责任: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义务。 系统: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控制工作:指管理者通过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重新拟订标准,对下发工作成交进行测量、评价和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预算: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个时期的计划,也就是用财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表明预期结果。 简答题 1、计划工作程序: ①估量机会②确定目标③确定前提条件④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⑤评价各种方案⑥选择方案⑦制订派生计划⑧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2、内部提升制优缺点: 优点:1.由于对机构中的人员有较充实可靠的资料,可了解候选人的优缺点,以判断是否适合新的工作。2.组织内成员对组织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解,能较快地胜任工作。3.可激励组织成员的进取心,努力充实提高本身的知识和技能。4.工作有变换机会,可提高组织成员的兴趣和士气,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5.可使过去对组织成员的训练投资获得回收,并判断其效益如何。 缺点:1.所能提供的人员有限,尤其是关键的管理者,当组织内有大量空缺职位时,往往会发生“表黄不接”的情况。2.会造成“近亲繁殖”。3.组织内没有被提升到的人的积极性将会受到挫伤。 3、简述实现“管理突破过程”的步骤 实现“管理突破过程”的步骤:论证必要性;组织落实;进行“诊断”;治疗过程;克服阻力;在新的水平上控制。 4、领导工作的影响力来源于哪里?

2023年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旳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用权在这一环境中工作旳人们可以用尽量少旳支出,实现既定旳目旳。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置、领导、控制等五项;管理层次为:上中下三层。 ●管理学旳内容: 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旳,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2)从历史旳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旳形成与演变过程 3) 从管理者旳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来系统研究管理活动旳原理、规律和措施。 ●管理及其性质ﻫ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到达组织目旳,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故意识、有组织、不停地进行旳协调活动 性质:1、管理旳二重性,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旳科学性,管理旳科学性是指管理伙为一种活动过程,期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旳客观规律3、管理旳艺术性,管理旳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旳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所谓管理艺术。 ●管理理论旳形成与发展 管理学形成与发展大体可分为: 1)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旳过程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旳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2) 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0-50年代;梅奥霍桑试验

3) 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过程学派;社会合作学派(巴纳德);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马斯洛);群体行为学派(梅奥,克里斯);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塔维斯托克研究所);决策理论学派(西蒙);沟通中心学派(纽曼);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卢桑斯)ﻫ4)学习型组织理论: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BPR、标杆超越法 ●法约尔旳过程管理理论旳十四原则ﻫ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酬劳;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作用期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霍桑试验内容包括: 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旳访问与普查;线圈装配工试验; 霍桑试验旳结论:ﻫ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旳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旳满足度;存在着霍桑效应。 管理过程学派旳基本观点是: 1) 管理是一种过程;2)管理过程旳职能有五个:计划、组织、人员配置、指挥和控制;ﻫ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第二章计划 ●计划工作旳详细含义(5W1H): 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讨论为何Why要做,确定何时When做、何地Where做、何人Wh o做,以及怎样How做. ●计划工作旳基本特性:ﻫ目旳性;主导性;普遍性;经济性。

《管理学原理》 复习资料

1、成功地履行管理职能最基本的要求是()。 A . 德才兼备 B . 具有管理能力 C . 强烈的管理愿望 D . 符合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要求 参考答案:C 2、根据格拉丘纳斯的上下级关系理论,管理宽度以算术级数增加时,主管人员与其下属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将以()。 A . 算术级数增加 B . 算术级数减少 C . 几何级数增加 D . 几何级数减少 参考答案:C 3、管理的核心是()。 A . 决策 B . 领导 C . 激励 D . 处理好人际关系 参考答案:D 4、“没有实践便无所谓管理”是指管理学哪一特征?() A . 应用性 B . 综合性 C . 复杂性 D . 独立性 参考答案:A 5、具有领先性的管理职能是()。 A . 决策 B . 计划 C . 领导 D . 组织 参考答案:B 6、中层管理者比低层管理者更多的依靠()。 A . 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 . 个人权力与技术职能 C . 人际关系与技术技能 D . 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技能 参考答案:A 7、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 A . 计划 B . 控制 C . 协调 D . 指挥 参考答案:A 8、使科学、技巧、艺术和人的属性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有机结合起来的是()。 A . 领导与指导工作 B . 组织工作 C . 控制工作 D . 计划工作 参考答案:A 9、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 A . 管理的实践性 B . 管理的复杂性 C . 管理的科学性 D . 管理的变动性 参考答案:A 10、管理过程中的其他职能都只有在()确定了目标以后才能进行。 A . 计划职能 B . 组织职能 C . 领导职能 D . 决策职能 参考答案:A 11、美国麦格雷戈教授认为,如果人的本性是坏的,则管理中需要采用()。 A . X理论 B . Y理论 C . 超Y理论 D . Z理论 参考答案:A 12、在梅奥的霍桑实验中,()发现车间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 A . 群体实验 B . 照明实验 C . 访谈实验 D . 福利实验 参考答案:A 13、孔茨提出“管理学丛林”,把管理学派划分为11个,以下不属于孔茨划分的学派的是()。 A . 以孔茨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 B . 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 C . 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经理角色学派 D . 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 参考答案:C 14、法约尔认为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A .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的学者是() A. 赫伯特•A•西蒙 B. 托尼•布洛克特 C. 弗里蒙特•E•卡斯特 D. 小詹姆斯•H•唐纳利 2.由于泰罗对管理思想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因而被管理学界称为()。 A.科学管理之父B.人事管理之父C.经营管理之父D.组织管理之父 3.某大学规定,学生每门课程在一学期内如果五次缺勤,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没有资格参加考试,必须重修。开学两个月,张某已经缺勤三次。明天又是这门课程上课了,不巧,张某十分崇拜的歌星来本地举办演唱会。上课还是听歌星唱歌,张某有些犯难了。张某找来几个要好的同学商量,他们根据授课教师点名的频次、明天可能上课的人数、老师的授课内容等多方面因素推断,认为明天老师点名的可能性不大,张某决定去听歌星唱歌。张某所做的决策属于()。 A.不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群体决策D.跟踪决策 4.针对当前形形色色的管理现象,某公司的一位老处长深有感触地说:"有的人拥有磨盘大的权力拣不起一粒芝麻,而有的人仅有芝麻大的权力却能推动磨盘。"这句话反映的情况说明()。 A.非正式组织越来越盛行,并且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B.非正式权力所产生的影响比正式权力所产生的影响力小 C.非正式权力所产生的影响力有时会大于正式权力所产生的影响力 D.这里所描述的只是一种偶然的管理现象,并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 5.企业在市场需求高峰到来之前添置设备、安排人员、加大生产量的行动属于()。 A.前馈控制B.反馈控制C.现场控制D.成本控制 6.对于一个拥有100名操作者的组织,若基层管理者的平均管理幅度为10,中高层管理者的平均管理幅度为5,那么共需要()名管理者。 A.11 B.12 C.13 D.14 7.《孙子兵法》是一部不朽的军事著作,时至今日,对企业经营战略仍有重要指导作用。孙子认为:作战的势态可分奇正两种,但由正变奇、由奇变正则是无穷无尽的。他指出"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而取胜者,谓之神"。从管理角度看,这一描述更符合()。 A.权责对等原则B.系统理论原则C.权变理论原则D.统一指挥原则 8.古人所说的"运筹帷幄"是对管理当中哪个职能的最形象的概括?() A.计划工作B.组织活动C.领导工作D.控制活动 9.“管理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这句话体现了管理的() A. 技术属性 B. 人文属性 C. 自然属性 D. 社会属性 10.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这说明管理学具有() A. 一般性 B. 多科性 C. 历史性 D. 实践性 11.“系统特性中有效的管理总能带来‘1+1>2’的效果”指的是系统的() A. 控制性 B. 目的性 C. 整体性 D. 开放性 12.有这样一个小企业的老板,他视员工如兄弟,强调"有福共享,有难同当",并把这种思路贯穿于管理工作中。当企业的收入高时,他便多发奖金给大家;一旦企业产品销售状况不好,他就少发甚至不发奖金。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大家只是愿意"有福共享",而不愿"有难同当"。在有难时甚至还有员工离开公司,或将联系到的业务转给别的企业,自己从中拿提成。这位老板有些不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汇编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管理突破:指通过解决组织的慢性问题,增强组织素质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人才生命周期:人才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引入阶段、成长阶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主管人员培训应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霍桑实验: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美国有关研究人员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强化: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 零期预算: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 管理道德: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 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为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直线职权:指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作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 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涡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沟通:指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 社会责任: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义务。系统: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控制工作:指管理者通过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重新拟订标准,对下发工作成交进行测量、评价和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预算: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个时期的计划,也就是用财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表明预期结果。 简答题1、计划工作程序: ①估量机会②确定目标③确定前提条件④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⑤评价各种方案⑥选择方案⑦制订派生计划⑧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2、内部提升制优缺点: 优点:1.由于对机构中的人员有较充实可靠的资料,可了解候选人的优缺点,以判断是否适合新的工作。2.组织内成员对组织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解,能较快地胜任工作。3.可激励组织成员的进取心,努力充实提高本身的知识和技能。4.工作有变换机会,可提高组织成员的兴趣和士气,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5.可使过去对组织成员的训练投资获得回收,并判断其效益如何。缺点:1.所能提供的人员有限,尤其是关键的管理者,当组织内有大量空缺职位时,往往会发生“表黄不接”的情况。2.会造成“近亲繁殖”。3.组织内没有被提升到的人的积极性将会受到挫伤。 3、简述实现“管理突破过程”的步骤 实现“管理突破过程”的步骤:论证必要性;组织落实;进行“诊断”;治疗过程;克服阻力;在新的水平上控制。 4、领导工作的影响力来源于哪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的正式的权力或职位的权力,一类称为个人的权力或非职位的权力。职位的权力又分为奖赏权力、强制的权力和合法的权力;个人的权力又分为专家的权力和榜样的权力。奖赏的权力是通过给予别人期望得到的东西来影响他们的行为的能力;强制的权力是通过惩罚来影响别人的行为的能力;合法的权力是指一般人都认为主管人员有权命令或批示下属的工作;专家的权力是个人通过别人需要的知识、经验或消息来影响别人行为的能力;榜样的权力是指利用别人对自己的认同而影响他们行为的能力。 5、组织工作的内容①职位和岗位设计,②组织结构纵向划分③组织结构的横向划分④职权配置⑤纵横两个方面对组织结构进行协调和整和⑥组织变革 6、扁平结构优缺点:扁平的结构的优点(ACD)有利于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信息纵向流通快,管理费用低,而且由于管理宽度大,被管理者有较大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因则有满足感,同时也有得选择和培训下属人员。缺点:但由于不能严密的监督下级,上下级协调较差,管理宽度加大,也增加了同级间相互沟通的困难。 7、有效激励的要求:坚持物质利益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随机制宜,创造激励条件;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作用。 8、科学管理理论要点:科学管理的中心总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人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9、组织工作的基本原理:目标统一原理;分工协作原理;管理宽度管理;责权一致原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理;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 10、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又称管理幅度,是指管理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 ①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②对问题的种类。③织沟通的类型及方法。④授权。⑤计划。⑥组织的稳定性也影响着管理宽度。 11、控制工作的要求:控制系统应切合管理者的个别情况;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控制工作应具有灵活性;控制工作应讲究经济效益;控制工作应有纠正措施;控制工作应具有全局观点;控制工作应面向未来。 12、学习型组织的特点:要有领导远见;要讲求战略;组织结构扁平或水平化;信息在组织内分享;活性化;要有强的组织文化 13、团队给个人带来的好处:问题解决技能的提高;个人交往能力的提高;对业务过程理解的加深;培养未来领导角色的新技能;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满足感和认同感;感觉自己参与团队完成的事情远远大于个人所能等. 14、非正式沟通的特点:①消息越新鲜,人们谈论得就越多,②对人们工作有影响的,最容易招致人们谈论,③最为人们所熟悉者,最多为人们谈论,④在工作上有关系的人,往往容易被牵扯到同一传闻中去,⑤在工作中接触多的人,最可能被牵扯到同一传闻中去。 15、目标管理的特点:目标管理工作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强调“自我控制”。促使下放权力。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还力求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更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以增强员工的工作满足感。 16、霍桑试验的阶段及结论:阶段:1、工场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3、大规模的访问与普查。4、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结论: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4、存在着霍桑效应 论述题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及评价: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为了提高劳动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人各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7、行职能工长制。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评价: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在20世纪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影响很大。但总的来说,研究的范围始终没有超出劳动作业的技术过程,没有超出车间管理的范围。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1 1.直接改变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实力为目的的项目活动称之为“制定战略” 2.战略制定通常包括战略分析,战略设计,以及战略部署和展开等环节。 3.制定战略的核心是要正确地提出和回答问题。 4.外部环境分析包括一般环境分析和产业环境分析。一般外部环境或宏观环境,是指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或威胁的主要社会因素,对所有企业都会产生影响。一般环境分析又简称为PEST分析,即政治与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技术因素。产业环境是对企业经营活动有直接影响的外部环境。主要的分析内容和方法有产业组织分析,市场细分和竞争对手分析。 5.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核心能力表现在: ①具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和系统的技能 ②迅速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能力 ③更好的售后服务能力

④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技能力 ⑤开发产品特性方面的创新能力 ⑥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⑦准确迅速满足顾客定单的系统⑧整体各种技术创造新产品的技能等。 6.战略分析就是要理清企业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回避威胁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发挥优势,为制定战略打下良好的基础。 7.战略设计与展开: ①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都应当由一个使命。使命表明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什么 ②目标 ③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 ④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 ⑤项目

⑥预算:作为一种计划,是以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报告书,它也可以称之为“数字化”的计划 ⑦程序:规定了如何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方法 ⑧规则:是针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允许或不允许采取特定行动的规定。 8.波特提出三种竞争战略: ①总成本领先战略,是以低成本取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麦当劳) ②差异化战略(方式:树立名牌形象、设计产品技术特点、性能特点和在顾客服务上别具一格等) ③集中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细分市场或某一种特殊的产品。这一战略的前提是:企业业务的专一化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超过那些有较宽业务范围的竞争对手。) 9.识别和确定企业使命是高层管理者的首要职责 10.管理程序化水平是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2

管理学原理复习材料资料

管理学原理 一、填空题 1、对高层的管理者来讲,其管理技能顺序排列的要求是:(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2、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的是:(科学管理理论). 3、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保健品市场的兴起是由于人们观念的变化引起的,这一因素属于外部环境因素中的:(社会因素)。 4、一般而言,非程序化决策的决策者主要是:(高层管理者)。 5、强调在制定计划时要留有余地,不能满打满算地作原理是:(灵活性原理)。 6、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宽度和组织层次呈:(反比关系)。 7、出现多头领导、会出多门,导致下级无所适从等现象是违背了组织设计的哪一原则?(统一指挥原则)。 8、一家产品单一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客户和分支机构,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考虑按哪种因素进行部门划分?(地区)。 9、有效控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及时性原则,重点原则,经济性原则,弹性原则)。 10、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11、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马斯洛). 12、沟通网络形式中,最能使组织士气高昂的沟通网络形式是(全通道式沟通)。 13、人际沟通中会受到各种“噪音干扰”的影响,这里所指的“噪音干扰"可能来自于(沟通的全过程)。 14、质量处李处长在生产现场中发现一个工人没有按照作业规范操作,他立即上前去制止。这种控制方式属于(现场控制)。 15、管理控制始于(确立标准)。 16、对整个组织负有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是:(高层管理者)。 17、提出标准化原理的学者是:(泰勒)。 18、计算机、网络及通讯业的兴起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些因素属于名部环境因素中的(技术环境). 19、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理念层)。 20、道德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原则层)。 21、盈亏平衡分析法属于下列哪种决策类型(风险型决策). 22、具有“分段编制,近细远粗"特点的计划方法是(滚动计划法). 23、将几个部门合并在一起,减少管理层次,拓宽管理幅度使组织扁平化的变革是(结构变革)。 24、某医院院长退休后感慨人走茶凉,这说明他在职时拥有的是一种(职位权力). 25、工作指示、命令会议纪要年度报告属于(下行沟通)。 26、计划的基本特点有:目的性,首位性,特殊性,适应性,经济性。 二、多项选择题 1、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定性决策方法包括:(头脑网暴法、名义群体法、德尔菲法、电子会议法)。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相关概念举例 1.管理幅度 2.决策 3.管理 4.非正式组织 5.组织 6.计划职能 8.直线职能制结构 9、管理层次 10、领导 11、沟通 12、激励 13、正强化 二、单项选择题举例 ⒈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持这一定义的国外学者是( D ) A 彼得·德鲁克 B 泰罗 C 哈罗德·孔茨 D法约尔 2.部门化原则是组织设计遵循的重要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组织划分部门的依据通常包括( A ) A 职能部门化、产品或服务部门化、地域部门化、顾客部门化、流程部门化 B 职能部门化、产品或服务部门化、地域部门化、流程部门化 C 职能部门化、地域部门化、顾客部门化、流程部门化 D 职能部门化、产品或服务部门化、业务部门化、顾客部门化、流程部门化 3.万向集团公司既有汽车零部件业务,又有投资银行、汽车租赁、酒店服务等业务,不同业务市场差别很大。即使汽车零部件业务,也有国内公司和美国、英国公司等地域差别。最适合万向公司发展业务的组织结构是( D ) A 职能型组织结构 B 网络型组织结构 C 矩阵型组织结构 D 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4.被管理学界称为“现代管理之父”是 ( A ) A 彼得·德鲁克 B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 C 迈克尔·波特 D 哈罗德·孔茨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的须序为 ( B )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社交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 C.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 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社交需要 6.以下哪种组织结构的成员存在接受双重领导的问题 ( D ) A. 直线型 B. 直线参谋型 C. 事业部制 D. 矩阵型 7.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和组织层次呈 ( C ) A.正比关系 B.指数关系 C.反比关系 D.相关关系 8.你认为防止不利于或有碍于组织目标实现的小道消息传播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 A. 加强和疏通正式渠道,及时传递正道消息 B. 切断小道消息的传播渠道 C. 严厉处置小道消息信息散布者 D. 严厉处置小道消息传播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