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pt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pt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背景介绍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1900年至1901年间,由英、美、法、俄、德、日、意、奥等八国联合进攻中国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义和团运动。

二、引发战争的原因

自19世纪末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行为越来越频繁。在此背景下,慈禧太后下令设立了义和团,旨在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然而,由于义和团组织的激进性,导致他们不仅攻击了外国人,也残酷地屠杀了中国境内的基督教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

这一行为引起了八国联军的强烈不满,八国联军决定出兵讨伐义和团,以确保外国人在中国的利益和安全。

三、战争过程

八国联军于1900年进攻中国,他们以武力威胁,迫使中国政府接受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并迫使中国支付巨额赔偿

款。此次战争导致了数万中国人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极为严重的破坏。

四、对中国的影响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战后,中国政府对外交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保护国家利益和维护国家安全。

此外,这场战争还加剧了中国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为后

来的辛亥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兴起埋下了伏笔,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五、战争的启示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我们要认识到外部势力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威胁,加强国家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意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

同时,这场战争也提醒我们要尊重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国际间的和平与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世界。

六、结论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黑暗的经历,战

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然而,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并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以实现中国的繁荣和发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pt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背景介绍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1900年至1901年间,由英、美、法、俄、德、日、意、奥等八国联合进攻中国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义和团运动。 二、引发战争的原因 自19世纪末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行为越来越频繁。在此背景下,慈禧太后下令设立了义和团,旨在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然而,由于义和团组织的激进性,导致他们不仅攻击了外国人,也残酷地屠杀了中国境内的基督教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 这一行为引起了八国联军的强烈不满,八国联军决定出兵讨伐义和团,以确保外国人在中国的利益和安全。 三、战争过程 八国联军于1900年进攻中国,他们以武力威胁,迫使中国政府接受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并迫使中国支付巨额赔偿

款。此次战争导致了数万中国人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极为严重的破坏。 四、对中国的影响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战后,中国政府对外交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保护国家利益和维护国家安全。 此外,这场战争还加剧了中国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为后 来的辛亥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兴起埋下了伏笔,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五、战争的启示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我们要认识到外部势力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威胁,加强国家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意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 同时,这场战争也提醒我们要尊重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国际间的和平与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世界。

六、结论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黑暗的经历,战 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然而,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并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以实现中国的繁荣和发展。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近代外交史笔记素材新人教版课件

近代外交史笔记 第一章,西力东渐与清朝前期的中外关系 问题1:澳门被占领的过程? 答:1619年葡萄牙派使比留斯访华,希望同中国建立通商关系,遭到明政府的拒绝;1535年葡萄牙商人用重金贿赂地方官员,把澳门开辟为通商地;1554年贿赂广东官员,得到在澳门租地搭棚,存放货物的权力;1614年,明朝政府允许葡人居留澳门;1623年,葡萄牙任命了首任澳门总督。 问题2:《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时间,意义? 答: 1689年9月7日,中俄双方在尼布楚签订《尼布楚条约》,规定了两国的东部国界等事宜。 《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正式缔结的第一个条约,是双方经过平等协商、中方做出重大让步的结果,《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流域的领土主权,一度遏制了沙俄殖民主义者对该地区的扩张。 问题3:鸦片战争前,清朝政府处理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处理对外关系事务的机构是什么? 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内莫非王民”的思想,对外实行宗藩体系和闭关锁国政策。 处理涉及外国事务的机构是礼部和理藩院。礼部负责处理有关南部和海外各国的事务,理藩院最初负责蒙古事务,后来也负责同北部诸国的关系。 第二章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外交活动 问题4:鸦片战争的原因? 答:到了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但在跟中国的正常贸易中,由于中国实行的是小家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英国的工业产品并无需求,而英国则在中国大量进口茶叶,瓷器丝绸等货物,导致巨额的贸易逆差。 为了在中国赚钱,英国商人大量向中国贩卖鸦片,获取巨额暴利。鸦片贸易使中国大量白银外流,造成政府财政上的困难和社会的不安,清政府开始严厉禁烟,但都未取得良好效果,1839年林则徐被任命为亲差大臣前往广州处理禁烟事宜。1840年1月5日,清政府断绝同英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英国则决定通过武力来解决通商问题。 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对华战争,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问题5:英国向中国派遣的第一位外交官是谁? 答:1834年英国政府派遣律劳卑为驻华商务监督,管理英国在华上让人,并负责与清政府进行有关交涉,这是英国政府最早派来中国的外交官。 问题6:鸦片战争的经过? 答:1840年6月英国对清政府宣战;1841年1月,清朝政府对英宣战;1842年8月29日,中英双方在停泊于南京江面上的英船上签署了《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 问题7:《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意义? 答:条约主要有5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分别是:1)中国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贸易;2)割让香港;3)赔款2100万元;4)协定关税;5)废除公行制度,允许英商同任何人贸易。 1843年7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其主要内容有:1)领事裁判权;2)片面最惠国待遇;3)低关税,英国货物的进出口关税一般为值百抽五;4)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永久居住;5)外国军舰得常驻中国港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的兴起、八国联军入侵、八国联军的滔天罪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重点和难点:《辛丑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 导入新课:21世纪的钟声敲响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地提高,以至于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而在20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么,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这场战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板书课题) 一、八国联军的入侵: 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哪些租借地和势力范围?)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中国出现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1、入侵的目的:扑灭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2、八国联军的入侵: (1)组成: (2)路线:大沽-天津-北京 1900年6月,英、美、法、俄、德、意、日、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由西摩尔率领的侵略军,沿途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阻击,。乘火车从天津到北京只需几个小时的路程,侵略者费了四天的时间才走了全程的一半--到达廊坊车站。6月14日,义和团攻进这座车站,杀死侵略军多人。几天以后,义和团再向据守在廊坊的侵略军猛攻,歼敌几十人。侵略军被迫撤退到杨村车站,又遭到义和团的狙击,死伤几十人。侵略军沿运河向天津逃命,直到26日,才在俄国援军的帮助下,逃回天津租界,死伤三百人。后来西摩尔回忆这件事说:"义和团所用设为西式枪炮。则所率联军必全体覆没。"当西摩尔联军在廊坊受阻时,八国联军30多艘军舰准备进攻大沽炮台,联合舰队向大沽守将罗荣光发出最后通谍,威迫中国守军交出炮台。罗荣光严词拒绝。侵略军向大沽炮台发起进攻,罗荣光率部英勇抵抗,敌人死伤260多人,击沉击伤敌舰6艘,6个小时之后,大沽炮台失守,天津门户被打开。侵略军增兵至2万人左右,大举向天津进犯,义和团猛烈的打击敌人,在战斗中,守卫天津的将领聂士成阵亡,天津很快陷落。大沽炮台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后,6月21日清政府被迫宣战。在北京,义和团民向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发动猛烈进攻,烧毁比、奥、荷、意四国使馆。清政府虽然向各国宣战,但是没有真正抵抗的决心。慈禧太后很快就下令停止攻击使馆,继而派人给使馆送去米面、蔬菜、瓜果等物品。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9月下旬,德国元帅瓦德西任联军总司令,增兵至10万,继续扩大侵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出示康有为1899年写下的诗句: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是马关。分析诗句中作者的心情:悲伤、痛苦。思考:康有为途径日本马关时,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签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出示漫画及《时局图》及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简表。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新的世纪即将到来,而中国人还没有从甲午中日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一场新的灾难再次降临到了中国人的头上。这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人民群众保家园—---义和团的兴起和发展 展示:民间反帝爱国图片——义和团运动.结合材料: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原因、性质。 其实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时,主要用了三种手段就是鸦片、枪炮、十字架。“鸦片”我们不难理解,列强通过向中国输入鸦片,使得中国白银外流,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枪炮”我们也知道每次列强的侵华战争都是以坚船利炮来打开中国的大门。这里的“十字架”就是指洋教的传入,列强在思想文化上对中国的入侵。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伴随经济侵略和政治侵略的同时,精神侵略也汹涌而来,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这些传教士披着合法的外衣,猖狂的欺压中国的百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就这样开始了。由于清政府的镇压,义和团在山东无法立足,开始向北发展,进入京津地区。(设计意图:义和团的兴起和发展是为后面讲八国联军侵华做的铺垫,通过图片、史料,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二、外国入侵失家园—---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教师过渡:由于义和团势力的发展,他们砸教堂、拆铁道、围攻使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利益,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极大仇视和恐慌。帝国主义列强联合起来组成八国联军,于1900年6月直接出兵疯狂绞杀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通过学习下面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的人神共愤的罪行。 刚才我们了解了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维护其在中国利益,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八国联军由哪八国国家组成?说出八国联军的侵华路线。看图片,说出顺序。 教师:强调廊坊大捷,廊坊大捷的胜利有什么意义?廊坊阻击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廊坊阻击战义和团虽然取得了大捷。但仍然没有阻止侵略军攻占天津和北京。在廊坊阻击战的同时,集结在大沽口外的各国舰队夺取了大沽炮台,天津门户洞开。八国联军源源登陆,随后攻占天津。慈禧太后急忙派人向列强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沿运河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图片)教师:历史常常惊人的相似。请同学们想一下,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有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也是最高统治者出逃。下面请同学们回忆、讨论:这是哪一次战争?学生:这场战争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后,火烧圆明园,使闻名世界的皇家园林付之一炬。(问题探究一:)在四十年中列强两次攻破京城,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这一方面表明了列强的船坚炮利,另一方面又说明了清王朝的腐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两次攻破京城都与清政府的腐败、妥协有很大关系。清政府的这种腐败、妥协,只能给中国带来灾难。(问题探究二:)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如何才能洗刷掉这段耻辱的历史? 只有国家富强,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才能洗刷这段屈辱的历史。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经济发展,国防力量强大了,才能避免这种历史的重演。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发展了,经济才能发展。国家力量壮大了,才不会受外来势力的压迫。教育是科技的先导,首先要重视教育,只有具备了大量人才,国家才有希望,人民才不会受苦。还是社会制度和政策起重要作用。近代中国,也不是没有人才,但是腐败的社会制度和妥协退让的政策埋没了这些人才。因此,改变社会制度,也是避免列强入侵的一种方法。(设计意图:通过两次帝国主义入侵北京的事件,领悟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通过两个探究题目的设计,培养学生利用历史史料归纳升华问题的能力。)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又犯下了怎样的罪行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图片)更加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设计意图:设计学生自学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肮脏的目的,血腥的手段。通过影片、图片和史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卖国求荣毁家园—---《辛丑条约》的签订 虽然八国联军所犯的罪行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危害很大,罄竹难书但在当时,真正对中国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影响深远的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详细内容。《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签约对象分别是什么?主要内容,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你能谈谈这个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哪些危害吗? 教师:时间:1901年。旧历辛丑年,所以叫《辛丑条约》国家:同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国家,除出兵中国的美、日、法、俄、英、德、意、奥八国之外,还有荷兰、比利时、西班牙三国,共十一国。三个国家是跟着捞油水的。这再次说明:落后就要挨打 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你能谈谈这个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哪些危害吗?教师:我们来逐条分析其危害 经济方面: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做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这比过去所有的不平等条约里的赔款加起来还多。列强为了惩罚以义和团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竟然推算到中国人口的数字,强迫每个中国人交1两白银作为罚金,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庚子大赔款”这是列强对中国空前规模的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而且规定了还款的日期,不能太早还。以海关税收作为担保。那就是说,如果不能按时付清赔款,海关税收就会落到外国人手里。那也就意味着海关成了清政府为外国人办的收税机关,在为外国人赚钱,中国主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外交方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使馆界”的设立,实际上是一个“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在使馆区监控下,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完全处于洋人控制之下,成为“洋人的朝廷” 政治方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我们知道,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是爱国的行为,那么当时的清政府作为一国的最高政府,不仅不支持群众的爱国运动,反而严禁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反抗,中国人民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军事方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这等于自己解除武装,京津地区从渤海湾到北京城的通道完全处于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之下,从此北京大门洞开,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这样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外国侵略者控制了京津地区,国内一旦有反帝活动,帝国主义就可以派兵迅速镇压,在军事上失去自主权。

八年级上册历史 八国联军侵华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899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 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2 000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率领,由天津向北京进犯,在被义和团围困。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并到处烧杀掠夺,无恶不作。 2.西摩尔廊坊北京 3.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等八国签订了《》,其主要内容是:①经济:清政府赔偿白银亿两,以税收作担保;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军事:清政府拆毁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到铁路沿线要地。④外交:划定北京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中国完全沦为。 3.辛丑条约4.5 海关大沽北京山海关东交民巷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例1.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点拨:这是一道综合性问答题,教材中对义和团讲的比较粗略,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并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意义,从而归纳出答案要点。 答案:失败原因:(1)义和团面临的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它是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的。(2)义和团是农民自发的斗争,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提不出正确的纲领和策略,斗争中又缺乏统一的严密组织。 1.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大国运动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从() A.参加者的阶级属性B.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打击 C.对西方文明的态度D.活动时间的长短 1.C点拨:两者都是农民运动,有很多相似点,但也有很多不同点。这道题是要选出最主要的不同点,从提供的答案看似乎是选D,但两者最主要的不同是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而太平天国主张同外国平等往来。 例2.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 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 D.保证禁止中国人民参加一切反帝活动 2.《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D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的理解。A、B、C、D分别是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影响的叙述,用排除法可以确定本题答案为D。 练习 l.1900年春,联合发动侵华战争的是() A.英法联军B.美英联军C.八国联军D.联合国家军队 2.八国联军中的“八国”是指() A.俄、英、美、日、德、意、奥、法 B.俄、意、美、日、德、奥、法、葡 C.俄、英、美、日、德、法、意、荷

第12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基础知识梳理: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对中国侵略蓄谋已久。(2)朝鲜:1894年,爆发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 (3)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2.概况: (1)开始的标志:1894年7月丰岛海战 (2)过程 1894年9月平壤战役(回族左宝贵) 黄海海战(“致远号”邓世昌)——北洋海军主力尚存,日军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1895年1月威海战役——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3)清政府态度:避战求和 3.结果:清军惨败,签订《马关条约》 (1)时间:1895年4月 (2)内容:记忆方法一二三四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军军费两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3)影响: ①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 二、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②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根本目的:列强瓜分中国。

直接目的:列强镇压义和团运动。 2.、概况 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略战争;义和团进行了天津、北京保卫战;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劫,罪行累累。3、结果: 1.时间:1901年1月签订了《辛丑条约》 2.内容:“外商带钱进宾(兵)馆” ①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 做抵押; ②在北京东郊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③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④惩办义和团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①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讲课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河北省卢龙县卢龙镇中学胡秀红 教学目标 了解:义和团运动地兴起和发展,八国联军侵华地基本史实 掌握:《辛丑条约》地签订及内容,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地危害教学重点 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和《辛丑条约》地内容. 教学难点 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和《辛丑条约》地内容. 教学方法 阅读理解法.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描述八国联军在中国地侵略罪行地文字,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侵略者地强盗面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比较分析法.对于《辛丑条约》地内容,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对条约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再指导学生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地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地严重危害性地认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归纳法.对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地理解,可以对近代主要条约进行归纳来帮助理解. 课前准备: 收集义和团运动资料,讲廊坊大捷地故事 学生 多媒体课件、义和团视频、八国联军侵华地罪行视频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幻灯片:温故知新:步入近代,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些大规模地侵华战争?甲午中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地狂潮,幻灯片:请看这幅《时局图》,也叫《禽兽图》.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历史进入了世纪,新世纪地到来并没有给中国带来丝毫地喜悦,西方列强给中国带来了一份不堪入目地礼物,那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地签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出示幻灯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学习新课: 幻灯片:思考:应该从哪几个要素去分析一场战争呢?生:原因、时间、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 好,我们先了解这场战争地原因.首先看视频资料: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地原因是什么?看后总结: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幻灯片:八国联军入侵路线图:大沽——天津——廊坊大捷——北京,学生讲廊坊大捷地故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幻灯片:想一想:下列西摩尔地话说明了什么? “设使义和团所用武器皆为西式枪炮,则联军必遭全军覆没之命运.”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廊坊狙击战地胜利,沉重打击了侵略者地气焰,粉碎了“西方军队无敌”地神话.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识点

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兴起时间、地点:1898山东。 2、领导阶级:农民阶级 3、兴起原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 猖狂的欺压中国人民 4、口号:扶清灭洋 5、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6、发展: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 7、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6----1901 2、八国:英美俄日法徳意奥 3、原因: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 略势力。 4、目的: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5、经过: (1)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人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到天津,进犯北京。 (2)各国舰队夺取大沽炮台,攻占天津后攻占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6、结果:1901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7、性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列强为实现他们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联合发动的一场空前野蛮、残酷的暴行。 8、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廊坊狙击战的胜利,挫败了西摩尔进犯北京的计划,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 9、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教训,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中外烦的势力的联合镇压,主观原因是义和团运功是农民的自发斗争,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提不出正确的纲领和策略。缺乏严密的组织,斗争手段、武器装备落后,迷信色彩浓重,这都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反映。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单纯的农民斗争不可能挽救中国。农民既无法摧毁封建制度,也不能阻止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中国革命的任务要靠新的阶级力量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完成。 意义: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迫使列强不得不放弃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二推行“以华治华”的策略,继续扶植清政府作为侵略工具。同时,义和团运动也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三、《辛丑条约》 1、时间:1901年 2、双方:清政府-----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 3、性质: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4、内容:

专题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专题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导学目标 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2、了解义和团兴起的经过; 3、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二、学习流程 自主突破一:瓜分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列强通过、、、等四种形式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自主突破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根据课文P20页的内容,完成下表中的有关内容: 2、义和团的主体成分包括:A、B、 3、1900年8月,八国联军占领(城市),慈禧太后挟持(皇帝)西逃。 在中国近代史的战争中,北京曾经两次被列强占领,你知道是哪两次战争吗? 变式练习一 单项选择题: 1、义和团运动的主体是() ①失业民众②资产阶级③地主阶级④下层百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高密市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2、1900年8月,北京陷落时,慈禧太后挟持与之一起仓皇西逃的皇帝是() A、咸丰帝 B、同治帝 C、宣统帝 D、光绪帝 3、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曾经攻陷北京的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自主突破三:《辛丑条约》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1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时间是在哪一年? 2、《辛丑条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对这个条约,主要记住三个内容) A、清政府赔款: B、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 C、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3、《辛丑条约》具有哪些危害? 变式练习二 单项选择题: 1、《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华工具的一项内容是() A、赔款4.5亿两白银 B、严禁中国民众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 C、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并由各国派兵常驻 2、规定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伊犁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向列强保证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人物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光绪帝 D、慈禧太后 常考知识点及应用典型题 一、一次运动:义和团运动 应用举例: 1、义和团运动的主体是() ①失业民众②资产阶级③地主阶级④下层百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高密市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二、一个条约:《辛丑条约》 应用举例: 考法A:(条约内容) 1、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 A、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严禁中国民众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 (高密市2003——200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考法B:(条约名称) 2、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 B、《伊犁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高密市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三、一个影响:《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 应用举例: 考法A:(条约名称) 1、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被完全确定下来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高密市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下列哪一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伊犁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高密市2002——200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基础知识: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掌握《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能力训练综合理解:甲午战争引发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借口绞杀义和团出兵侵华,结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讨论分析《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02年前的国耻与苦难,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坚决反抗外侵的优良传统 思想意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有野蛮残暴的殖民掠夺性质,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抗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 教学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教学难点:《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9——20页本目的内容,并在《中国历史填充图册》第9页中,用笔描出八国联军的进攻路线。(可在原线旁另画一条平行线条) 指导学生联系地7页图文,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在班级内交流: 1、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的情况有哪些不同?联军名称侵略国占领年代清朝帝、后英法联军英、法1860年咸丰、慈禧 八国联军英、法、俄、美等1900年光绪、慈禧 2、根据课本20页“动脑筋”:请你根据这些图片叙述当年八国联军的罪行。

(可自由发挥和互相补正,但应控制在3人次以内) 二、《辛丑条约》 学生阅读21——22页课文(包括小字)、插图、“自由阅读卡”等,思考回答: 1、分别指出《辛丑条约》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各有什么规定?(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条约具体内容来感知“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其条款) 2、22页“活动与探究1?议一议”:《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有道理吗?(有)为什么?(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掠夺更加疯狂,清政府几乎成为列强向中国人民征收“战争赔款”的代理机构;帝国主义列强武装控制了清朝都城北京,清政府必须为帝国主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他们完全成了列强的忠实走狗。) 3、22页“活动与探究2?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使馆界”同今天的使馆区有什么不同?(“使馆界”形同“国中之国”,界内外国人犹如“太上皇”,中国政府无全无权过问其事务;“使馆区”虽然仍是外国使节居住的专门地区,但它完全处于中国政府的管辖之下。)、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南北两端分别在哪里?(洛阳、余杭、涿郡) 5、根据第21页“动脑筋”:《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它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要求学生正确指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反复讲练,让学生理解“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完全陷入……”这些词语所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内容:历史科第一章(单元)第 4 课 课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向清政府进行的又一次穷凶极恶的敲诈勒索;真正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 的道理,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我们应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2、知识目标: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这一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 3、能力目标: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制作简易展版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反思启示,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比较表对比分析、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学重点: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教学难点:理解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图片展示、问题探究、启发引导、分组合作、归纳总结学法指导:自主收集、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列表归纳、比较反思 教学准备:电脑、投影仪;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自学指导(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尊严再一次遭到破坏。由于社会制度的落后,清王朝的腐败,虽然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但中国的民族危机仍然全面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能够自己通过阅读、观看影视作品等方式独立地了解一些历史事件的大致情况,但是仅局限于感性认识,缺乏理性的认识。由于本课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既有识记层次的要求,又有运用层次的要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在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的同时,深入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八国联军侵华资料

[编辑本段] 背景:自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而随着战争赔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负,终于引起了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内忧外患,无力抵抗,因此西方列强更加放肆,趁火打劫,妄图吞霸中国 慈禧太后与洋人之仇:1898年,光绪帝任用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戊戌变法,因与保守派对立而失败。慈禧镇压维新运动,软禁光绪帝于瀛台。各国同情维新派,协助康有为、梁启超逃离中国,而慈禧欲废黜光绪帝,但因遭各国反对而不敢付诸行动,令她怀恨在心。加上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纷纷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也增长了慈禧的仇外情绪。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的影响;凡事都有两面性的,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件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看圆明园和故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被掠到海外的国宝不知有多少!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故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的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也正是由于中国的被侵略,让中国理所当然站在正义的一方,在两次大战中不至于沦为世界所不齿的邪恶轴心国。 战后条约《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政府在民众的压力下,表面上向列强各国“宣战”,暗地里却破坏义和团运动,向侵略军妥协投降。1900年7月14日天津失陷后,清政府8月7日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正式向外国列强求和。 1900年12月,列强各国(除了出兵的八国外,又加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三国)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后又订立详细条款,于1901年9月7日在北京正式签字。《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惩办“得罪”列强的官员;派亲王、大臣到德国、日本赔罪;清政府明令禁止中国人建立和参加抵抗侵略军的各种组织;赔款4.5亿两白银,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付清,本息9.8亿两白银;在北京东交民巷一带设使馆区,各国可在使馆区驻兵,中国人不准在区内居住;平毁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炮台;各国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起因】由于西方传教士、教民与一般民众的冲突、帝后党争等等的因素所引起的义和团运动,导致部分中国民众袭击在华的外国人。而清廷政府面对列强要求剿灭义和团的态度又暧昧不明,因此几个列强国家决定由自己出兵镇压义和团。不过一般认为这些列强国家出兵中国的动机并不单纯,除了维护本国在华人士的权益之外,亦有趁机剥削、掠夺中国权益的目的。 【经过】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2日集兵二万自天津沿运河两岸进发,在廊坊受义和团围攻,(史称廊坊大捷)兵败后加大兵力一举占领廊坊,8月14日凌晨来到北京城外向北京发起总攻,至16日晚基本占领北京全城。慈禧太后、光绪帝和亲贵大臣遂逃往西安,而派奕劻和李鸿章与联军谈和。9月德国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被推为联军总司令来华。联军陆续增至十万,由京津出兵,分侵山海关、保定、正定以至山西境内。此间,俄国又单独调集步骑兵十七万,分六路侵占中国东北。12月联军提出《议和大纲》,迫使清政府全盘接受,并于1901年9月7日签署了《辛丑条约》。后八国联军除留一部常驻京津、津榆两线,其余撤兵回国。 【后果与影响】八国联军军事行动,以清政府与总共十一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为终,其中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四亿五千万即当时中国总人口,以示每人一两,达羞辱中国人之意),分三十九年付清,被称为庚子赔款。联军占领北京后,对北京皇城、衙门、官府大肆掠夺,因而造成大量中国文物和文化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习目标]: 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定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与国难 [学习重难点] 重点: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难点:《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导学案] [学前准备]:《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自主学习新知](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从1898年起兴起的民间组织________,掀起了_________运动。1900年春发展到 _______地区。斗争矛头直指___________侵略势力。 2.1900年6月,英、美、____、____、法、德、_____、_____八国联军由___________率领,由大沽经天津进犯_____。___月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_________仓皇出逃。八国联军在北京到处___________。 3.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偿白银_______两,以_______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政府拆毁____________,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____________________沿线要地;划定_____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4 .《辛丑条约》签订后,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_______,严重损害了中国的 ________,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_______________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 【合作与探究】: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学生先分组讨论,再各组推荐代表发言,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率领八国联军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的英国海军司令是() A.瓦德西 B.西摩尔 C.克林德 D.华尔 2.下列关于八国联军侵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八国联军包括西班牙和荷兰军队 B.曾在廊坊遇到顽强阻击

八国联军侵华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1、背景:(1)日本在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持续膨胀,侵华预谋已久; (2)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3)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过程: (1)1894年7月,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日本偷袭,挑起战争。 (2)1894年9月,中日海军在旅顺展开决战。 3、结果:1895年,清政府被迫接受了丧权辱国的 。 (条约规定:(1)中国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3)开放重庆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4)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4、影响: (1)中国:①列强侵略势力深入;②外国资本防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巨额战争赔款使中国财政不堪重负;④宣告了的破产;⑤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首先实行了军事改革;⑥各阶层展开各种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 (2)日本:促动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

(3)国际:①列强在远东矛盾激化;②“三国干涉还辽”拉开列强的序幕。 对该影响的进一步理解: (1)对中国国内局势: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中国的国际地位骤然下降,民族危机愈益深重; ②促使中华民族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③清政府开始变革军事制度,中国近代军事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2)对日本:通过战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迅速提升,成为亚洲强国。 (3)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①日本占领台湾,获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资本主义经济更加迅速的发展起来,并进一步扩军备战,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②日本的崛起改变了远东地区英、俄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③列强在远东的角逐日趋激烈,预示着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时代的到来。 (二)义和团运动(1900—1901年)

初中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初中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初中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2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和《辛丑条约》。 本课难点:1、《辛丑条约》的签订时间和主要内容 2、《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 3目标分析。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及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迹。八国联军的暴行。《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2)、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使用对比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 (3)、思想觉悟目标:使学生能关心国家大事,增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感和热情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本节内容,采用了讲述法、提问法、图示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等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为避免不稳定性,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师可通过多设置探究式问题,发掘学生

八年级上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点击下载:本课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斗争目标。 2.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3.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内容。 4.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从中引导学生分析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从而得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中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与国难。 2.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教学重点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辛丑条约》。 ●教学难点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教学方法 1.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从而导入新课。 2.比较分析法。对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对条约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再指导学生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

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的严重危害性的认识。 3.导入法。义和团运动中,流传有大量的歌、谣、诗等形式的宣传材料,可以借此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4.复习比较法。1900年慈禧挟光绪西逃,是继四十年前(1860年)英法联军占北京后,北京城又一次为列强所占领。可以通过比较这两段历史让学生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5.阅读理解法。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描述八国联军在中国的侵略罪行的文字,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侵略者的强盗面目。 6.音像辅助法。可以增强直观效果。 7.归纳法。对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理解,可以对近代主要条约进行归纳来帮助理解。 ●教具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过“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我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是中国失败,日本胜利。这场战争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而告结束。下面,请同学们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投影显示]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增辟通商口岸。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严重地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是继1842年割香港岛给英国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