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文学与音乐相互影响探析

文学与音乐相互影响探析

文学与音乐相互影响探析
文学与音乐相互影响探析

文学与音乐相互影响探析

摘要:文学与音乐关系密切,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发展。本文从文学与音乐内外两方面相互影响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文学;音乐;相互影响

在艺术领域中,普遍存在着各门类之间相互联系和融通的现象。伴随着自身的发展,不同门类之间互相吸收、互相利用,互相促进,甚至重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门新的艺术。罗曼·罗兰就曾在《音乐在通史上的地位》一文中指出:“事实上,各种艺术经常互相影响,彼此交流,或者由于自然演化而越出自己的范畴,侵入相近的艺术领域。”“各种艺术之间并非像许多理论家所声称的那样壁垒森严,经常有一种艺术在向另一种艺术开放门户,各种艺术都会蔓延,在别的艺术中得到高超的造诣。”[1]

一、文学与音乐的外在的影响

(一)内容方面

第一,音乐作品中的文学。在音乐史上,有不少音乐作品直接取材于文学作品。世界名曲往往是由文学作品启发灵感,得到素材,或者干脆直接取名诗为歌词,为它谱曲。莎士比亚的许多戏剧作品都被作曲家们纷纷搬上歌剧舞台和交响乐坛。如李斯特的交响诗《哈姆雷特》、威尔第的歌剧《奥赛罗》等等。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作曲家若斯坎经常从歌词的声调和节奏中提炼出音乐作品的动机。歌德《野玫瑰》、《五月之歌》、《欢会与离别》等被同时代的德国音乐家舒伯特、贝多芬谱上曲子,广为流传。柏辽兹根据歌德叙事诗创作的交响乐《浮士德的沉沦》,李姆斯基.萨科夫根据《天方夜谭》创作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席勒《欢乐颂》被贝多芬用在《第九交响曲》中,传唱世界:“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特别是在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的音乐中,这类作品的数量相当多。在我国比较熟悉的有我国50年代由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近年来屡次在国内外获奖的青年作曲家谭盾创作的交响曲《离骚》、弦乐四重奏《风雅颂》等等都取材于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这类音乐作品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以音乐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性为出发点,从文学原作中提炼必要的过程和冲突作为音乐构思的基本线索,或者从文学原著中提炼它的精神实质作为音乐构思的基础[2]。

克列姆辽夫指出:我们在声乐的全部广泛的领域中(歌剧清唱剧大合唱歌曲浪漫曲)看到音乐和语言的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有了歌词,声乐作品就有了特殊的可能,不仅用形象(音乐的和文学的)而且用言词的概念去影响听众。当然,也如他所认为的,这还仅仅是外在的关系。

第二、文学作品中的音乐。在文学作品中,经常把音乐当作描写对象,以音乐作为塑造人物的工具,用音乐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中国古典文学中有为数甚多“以文述乐”的作品,白居易是一典型。据初步统计,白居易描写同音乐有关的诗歌有100多首,大量的诗篇以优美传神的文字表达了他爱乐、奏乐、赏乐、品乐、评乐的丰富思想和情感。他有着丰富的音乐实践,会弹琴弹筝。歌舞评论《霓裳羽衣舞歌》、声乐评论《杨柳枝二十韵))、器乐评论《琵琶行》等等,所涉及的乐器及其演奏有琵琶、筝、琴、笛、草巢、五弦、芦管、磐。李硕的《琴歌》、《听董大弹胡茄》都是中国描写音乐的名作。而世界文坛上可举的例子就更多。德国狂飘突进时代的小说家汉因斯在他的《贺亨塔尔的希尔德加德》里专谈音乐,以整部门艺术以及其完美的作品作为特定的题材。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克罗采奏鸣曲》中有贝多芬的音乐,《童年》中有《热情》,《家庭幸福》中有《月光》,《复活》中男主人公听《命运》。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有两部小说是关于音乐的:《马西弥拉·道尼》、《冈巴拉)),后

一部作品在音乐作曲和烹调技巧之间作了一番惊人的对比。

对于德国伟大小说家托马斯.曼的小说创作来说,音乐具有双重意义:他不仅自觉地借鉴音乐的形式结构和创作方法,而且经常把音乐作为他的重要创作题材。他的《浮士德博士》就是由一位友人讲述的德国作曲家阿德里安.莱弗金的一生。据托马斯.曼后来发表的日记披露,莱弗金的思想、气质、经历以及他变成痴呆等细节取材于哲学家一音乐家尼采的传记,而小说中对现代音乐的看法则出自阿多尔诺的音乐哲学。乔伊斯所有作品,更是从不放过利用音乐和歌曲的机会,而且音乐素材作为写作材料历来在他的笔记本上占有醒目比重。在《尤利西斯》和《为芬尼根守灵》里,他的这个特别嗜好和特殊才能得到了不加遏制的展示。因此,正如乔伊斯评论家指出的,对于那些于音乐有特别兴趣和欣赏能力的读者而言,读乔伊斯会有意外的收获与快乐。

(二)文体方面

第一、与文学有关的几种音乐体裁。1.歌剧和歌曲的起源。歌剧是戏剧和音乐的结合,歌曲是音乐与诗歌的结合。歌曲和歌剧虽然是综合性的艺术,但是在艺术分类上,它们归类于音乐。歌剧中的音乐总是围绕着戏剧的发展线索,歌剧之戏剧性的发展的每一个关头又以音乐的高潮为标志[3]。2.来源于文学作品的标题音乐。标题音乐就是依照一标题而作曲,在曲中用音描写标题所示的内容。标题乐之高级者称为“音诗”、“音画”、“交响诗”。贝多芬的作品中九大交响乐中有三曲是有标题的,即第三名为“英雄交响乐”,第五名为“命运交响乐”,第六名为“田园交响乐”。 3.非文学题材的标题交响音诗和交响乐。虽然这类作品并不直接取材于某部文学作品,但是作曲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一些文学性的记录作为作曲构思的基础。有些作曲家虽然在创作时没有写下文学依据,但作品完成以后却补写了一段详细的文字解释,用以表明自己的创作思路和作品的文学性内容。一些音乐作品并没有叙事性的文学内容,但却含有某种诗意,即通过抒情暗示某个特定的主题,特别是在交响音诗当中,这种诗意性的表现尤为明显。4.无词歌和叙事曲。无词歌和叙事曲是两种特殊的器乐体裁,它们虽然不带标题,却含有丰富的文学性内容。人们一般把无词歌比作抒情小诗,把叙事曲比作长篇叙事诗。无词歌和叙事诗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特有的体裁。它们一方面背离了古典器乐曲严格的结构限制,另一方面又与19世纪的标题器乐曲截然不同。标题器乐曲中的文学性内容基本上被限制在某一个特定的范围之内,而无词歌和叙事曲中所包含的文学性内容则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它可以给听众广泛的想象和联想。

第二、文学的四种基本类别与音乐结合。1.诗与音乐结合—诗歌与词。诗乐本来同源,后来分离独立,然后再次结合,其中有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原始时期的诗乐一体是质朴的,不自觉的,艺术性不够完善,后来在由分离到再次结合的发展过程中,其艺术性愈来愈完善。诗与音乐的结合,使诗音乐化,音乐诗化。作为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流派,象征主义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感受。2.戏剧与音乐结合—歌剧。在西欧文学中,古代剧场上演悲剧是以合唱的形式相配合的,而流传至今的叙事诗,则是民间艺人代代相传吟唱的记录。近代欧洲歌剧的兴起,是文学与音乐联姻的结果。音乐与文学结合之后,又被演剧所利用,希腊古代的悲剧,便是音乐与演剧的最古的结合,剧中主要人物的对话都用韵文,合了音乐的旋律而唱。3.散文与音乐—音乐散文。散文与乐直接结合不多,也不明显,但是文字本身的音律节奏存在,文章的音乐性也就存在。音乐性也影响了我国散文的发展,表现为我国名家的散文,不是通过无声的阅读而必须通过诵读,才能领会其妙处。钱穆说:“中国古文,字句章节,长短曲折,亦皆存有音乐妙理,非精究熟玩者不能知。今人务求变文言为白话,但白话中亦有语气,有音节,亦同寓音乐妙理,不可不知。”[4]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经典篇目《荷塘月色》、《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4.小说与音乐—音乐小说无论中外,

小说这种文体在古代都不发达,地位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丰富,篇幅短小的诗词文己经无法描绘,小说才随之兴盛发展成熟。小说初时是一种说书艺术,而古代印刷出版技术不够发展,文学主要靠口头相传,所以与乐结合紧密,韵律和谐,便于口耳相传。我国说书艺术要使用韵文,特别是受到变文的影响,在中间往往会插入韵文。只是到了现代,由于印刷出版技术的发展,流传方式的改变,小说才彻底摆脱了音乐的束缚。但是这里说彻底摆脱音乐束缚,只是说明创作主体的自由度与体裁特征,却不影响创作主体自觉地在叙事艺术中注入音乐感。小说叙述往往通过音乐的曲调来点染人物心理和环境,烘托出一种特殊的隐秘状态、神秘气氛。这在《红楼梦》、《老残游记》里都有十分著名的段落。至于“音乐小说”概念的提出,应该是从罗曼·罗兰的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伟大的作品于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将音乐、历史、文学融为一体,被人称为“音乐史诗体小说”。除了《约翰·克利斯朵夫》以外,很多作家并未宣称自己的小说是“音乐小说”,但是其中所蕴含的音乐性仍是不可忽视的。霍夫曼写过许多音乐小说,如:《雄猫穆尔的生活感观及乐队指挥约翰内斯·克莱斯勒的传记片段》、《唐磺》、《格鲁克骑士》、《男爵德·B的琴弓或小提琴课》。

二、文学与音乐的内在的影响

(一)思潮方面

在各门艺术之间,文艺思潮的互相影响有很多,此处略举几例音乐与文学的互相影响。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应客观现实时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作为一种文学思潮,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多个国家。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德影响和推动下,浪漫主义作为一个遍及欧洲各地的有纲领、有理论基础的文学艺术家群体或称流派正式形成。在文学中,有英国的雪莱和拜伦,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波兰的密茨凯维奇和斯洛瓦茨基,匈牙利的裴多菲,俄国的普希金和早期的莱蒙托夫和雷烈耶夫等:在音乐中,有德国的叔伯特、瓦格纳,匈牙利的李斯特,法国的柏辽兹,俄国的维尔斯托夫斯基、鲁宾斯坦等。在德国,让·保尔、史莱格尔兄弟、瓦肯罗德尔、诺瓦利斯等一批文学家成为19世纪德国浪漫派的核心人物,他们对德国中古民间传说的搜集整理,诗歌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和抒发的思想感情都对德奥作曲家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浪漫主义音乐在强调对主观感情,尤其是对爱情这最强烈和个性化情感德表述中,自传性的、侧重心理变化的抒情性特征十分明显,同时如何获得公众的理解也是作曲家的追求。他们不同程度地倾心于标题音乐,其构思常常以文学、诗歌等其他姊妹艺术的内容为基础,甚至为强调表现意图而添加明确的标题。

(二)理论方面

音乐不仅为文学创作,而且也为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提供灵感和模式。在理论方面,文学与音乐互相影响渗透,中国古代的文论与乐论原本不可分,很多现代文学理论术语是由音乐术语而来。

第一、中国古代密不可分的文论与乐论。中国三千年的文学史,是一部音乐的文学史。诗乐原为一体,从文学的定义开始,论文学与论音乐的文章就总是混合在一起。中国最早的文学定义,始于《尚书》的二十四个字:“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在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檀弓》、《礼记》、《乐记》、《毛诗序》等中的几段话,都是把诗歌、音乐、舞蹈三者合为一体进行评论。

第二、由音乐术语而来的一些现代文学理论术语。从音乐术语而来的现代文学理论术语比较多,例如重复、主题、荒诞、转调、抒情、配器法、音乐化、对位等。下面以重复、主题为例。重复—原是音乐作品的特质,不仅重复使用主题、动机,大段的重复更是使一般听者能对流动的音乐加以记忆。文学中的反复是为突出某种思想,强调某种意思,有意识地重复使用,可以强调重点,抒发强烈的感情,也可增强叙述的条例性和节奏感,显示行文的层

次性。主题--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作为音乐术语,指具有相对完整和独立意义的乐曲旋律。主题有其自己的特性,能表达一定思想感情、性格特点,并可以用作乐曲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梁辑译.罗曼·罗兰文钞[N].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向晓林.诗乐合璧相得益彰--文学与音乐相互渗透及影响[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罗祖文.论歌剧中音乐与文学的互渗及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1)【4】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N].长沙:岳麓书社1986

【5】郭平.魏晋风度与音乐[N]..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论中国古代音乐与文学二者之关系

姓名:万石正学号:1002405015 班级:汉语言文学五班 论中国古代音乐与文学之关系 自古,中国音乐与文学便有密切联系。在中国上古文学的文艺实践中,诗、乐、舞三者,乐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是三者的核心。所以,我国古代所讲的“乐”,常常不是单指音乐,而是包括了诗、乐、舞在内的。 中国古代诗歌最早也是从音乐中脱胎出来,如《诗经》中就有很多的诗歌是直接采自民间的歌谣,而我国南方楚国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楚辞”,亦是发轫于巫术,而巫术直接通过音乐与舞蹈来表演。 在《尚书·尧典》中曾记载着舜的话:“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里的“典乐”,即是包括了诗歌在内的,实际上也还有舞蹈。后来《礼记·乐记》中曾对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状况作了一个理论性的总结:“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而在我国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封建社会里,“音乐”与“文学”更是不可分割的,统治者们在强调音乐的娱乐功能的同时,更强调其教化作用。毛诗大序中曾讲到:“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

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从这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可以起到补察时政,教化人心的巨大功用。并且,我们也可以了解到,那时的乐并不只是简单的艺术,不止是一种美的享受,它要求人们从内心很自觉的去服从礼的规定,控制好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心悦诚服的按照礼的规定来实行应该有的行为举止。 到了魏晋时期,音乐与文学无论是在演奏形式上,还是在创作的技巧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魏晋是我国历史上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时代,但恰恰是这样特殊的环境,使得任宦失意的文人寄情于音乐,产生了一批文人音乐家——蔡邕、蔡琰父女、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等等,他们在中国的学化和音乐史上都写下了不同凡响的一页。 所谓文人音乐家,就既是文人,又是音乐家。他们并不以音乐为业,但恰恰又是这些文人音乐家,打破了音乐困于某种技艺的局限,把深的哲理、丰富的想像、创新的技巧注入音乐创作与演奏之中。他们具备博古通今的知识,流畅犀利的文笔,又善于从理论的角度去探索和研究音乐技术的作用规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赋予了音乐更加深沉的美魂,把音乐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生活在魏、晋之际的,便是这一时期文人音乐家的杰出代表。 阮籍(210—263)是三国时代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曾任步兵校尉,后世称阮步兵。他的八十二首五言咏杯诗、散文《大人先生传》、音乐《乐论》等,是他在音乐、文学方面的代表作。阮籍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古典文学知识:《西游记》 全国通用

西游记 咱们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叫“文以载道,歌以咏志,学以致用”,写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写诗歌是为了咏叹志向,学习也是为了能够实际应用。所以,时间一长,在咱们中国人心里,就有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学什么东西,做什么事,都会自然而然地想一下这个东西有什么用!没有用的,或者是短期没有用的,就不去学,不去做。这种“务实”,就让我们的人生在很多时候失去了乐趣。就拿文学来讲,被人们视为正统的,都是那些板着脸一本正经的,给你讲道理的。那些比如神话故事啦,神魔小说啦,武侠小说啦之类的,就都是不入流的,不登大雅之堂的,就算你写的再好也是这样。 说到神魔小说,首先要提的就是《西游记》。这是咱们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和《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四大名著。 《西游记》应该是咱们最熟悉的名著了。因为咱们从小时候开始,电视剧也好,动画片也好,都被它轰炸过无数次了。然而,我们看的这些,其实都是经过改编的。关于《西游记》,咱们还有很多的知识要了解。 话说唐朝的时候,有个著名的高僧,叫玄奘。这位高僧,又叫“三藏法师”。什么是三藏法师呢?这是对精通佛教圣典中的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他就是《西游记》中的唐僧,在书里,也叫唐三藏,唐玄奘。 唐玄奘没有出家的时候,姓陈,他的祖宗,以后咱们在课本上也会见到,是谁呢?就是《陈太丘与友期》中的陈太丘。他 13 岁正式出家,在长时间研究佛学的过程中,发现各个教派之间的学说有很多分歧,就决定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 贞观元年,他一个人出发,一路向西,走了五万里路,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到达了印度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得了真经。在那烂陀寺,玄奘认真学习,成为了著名的高僧。在一场由 3000 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参加的佛学辩论中,选择任凭别人提问,都一一化解,没有人难得倒他,这让他在当地名声大震。后来,他带着这种荣誉回到了唐朝,同时带回来的,还有 657 部佛经。他回来的时候,唐太宗亲自接见了他,并给他很高的评价。

音乐作品形象的分析及其作用(一)

音乐作品形象的分析及其作用(一) 摘要:技校音乐教学实践证实了技校的学生更需要通过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来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音乐作品的形象分析是培养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对如何把握音乐作品形象分析以及分类和作用加以阐述,说明和强调技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音乐审美能力;音乐作品形象;感悟;技校音乐教学 技校的学生虽不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但他们有着更广泛的音乐兴趣和爱好,要努力发现他们心灵深处最有活力的音符,是技校音乐教师的重要职责.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涵盖很多方面和环节,而音乐作品的形象分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把握好这个环节,使作品的形象对学生产生震撼,对其成长中的心灵就会产生一次美的洗礼. 一、音乐感悟能力的培养是形象分析的前提 音乐感悟能力是学生对音乐语言的在感性理解认识的基础上获得某种情绪体验,将这种体验与自身的经验相结合,生发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引起自身情感共鸣,再通过相关音乐知识的积累,进一步了解和体验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 在指导学生体验音乐情感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去追求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力求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综合体验. 最后,要求学生总结对乐曲作较为完整的理解认识,使学生对该首作品的感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初步感悟到每一音乐作品展示的形象,再通过反复欣赏或表演多次感悟,这样作品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感受形象的影响力,理解形象的时代意义. 感悟能力的培养与文化修养、阅历、职业等都有密切关系。培养音乐感悟能力,首先要重视音乐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美国的艺术课程标准多处有强调音乐知识技能重要性的地方,瑞士的奥尔夫教学法、日本的铃木教学法也都始终贯穿着音乐知识技能教学。音乐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对音乐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这具体涉及到旋律、节奏、和声、曲式、力度、音色等基本音乐知识及其运用。仅凭对于音乐的原始本能体验,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作支撑,就没有真正的感悟基础,更谈不上对形象的认识.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

当文学遇上音乐 有人说音乐与文学是缪斯女神神殿里最为璀璨的明珠。自人类文明起始,它们就相依相存,推动人类从低级走向高级,从蒙昧走向文明。我们知道无论是中国文化中“琴棋书画”的和韵,还是西方代表艺术高峰的悲剧作品,无不融合着音乐与文学的冲撞与力量。可以说音乐不能传达语言的意念,但却能比语言更有力地传达语言音调的音,文学不能表达音乐所富有的音韵,但却能够给予它更神奇的色彩,音乐让文学跳跃起来,文学让音乐有那种跃然纸上的感觉。 要谈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我们就必须明白它们所包含的意义,什么是文学?文学就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什么是音乐?音乐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去描述的艺术。它拥有变幻莫测的节奏,绚丽多彩的旋律,由无数个音符组成了音乐。天地间所有的声音都是音乐,有些没有深度,没有精髓,却富有感情。音乐可以改变人的心情,或喜或哀。真正懂得音乐的人,乐歌就在他的心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们的思想、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奏和旋律。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宋代郑樵说——“夫乐之本在诗,诗之本在声……而声之本在兴,鸟兽草木乃发兴之本。”又曰:“诗为声也,不为文也……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诗者乐章也。”又曰:“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又曰:“诗三百篇皆可歌可诵可舞可弦,大师世守其业以教国子,自成童至既冠皆往习焉,诵之则习其文,歌之则识其声,舞之则见其容,弦之则寓其意……后之弦歌与舞者皆废,直诵其文而已,且不能言其义,故论者多失诗之意。” 明代章潢说——“乐可易言乎?诵之歌之弦之舞之,皆足以成节奏,而要之声诗其本乎!仲尼闻韶,闻此者也;季札观乐,观此者也。……尝考之古之达乐有三,曰风,曰雅,曰颂,而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皆主此以成乐均者也,信乎乐非外乎声诗也。虞帝命夔典乐教胄,不过曰:汝闻音律出纳五官,而《周官·大司乐》所掌歌奏,征诸《虞谟》《商颂》,较若画一,然则乐以诗为本,诗以乐为用,自古迄今,其义未有改矣。”又说:“自诗官不采言,乐官不被律,而声诗之学称贱业焉。故杜氏有曰:汉制氏世业,但能纪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言知声诗而不知义也。齐、鲁、毛、韩诸家,以序说相雄长,以义理相授受,而经生学者始不识诗,言知义而不知声诗也。夫德为乐心,声为乐体,义为乐精,得诗则声有所依,得声则诗有所被,知声诗而不知义,尚可备登歌充庭舞;彼知义而不知诗者,穷极物情,工则工矣,而丝簧弗协,将焉用之?甚矣声诗不可不讲也!” 由上可见在中国古代对于文学与音乐的界限其实并不明显,几千年的诗歌史其实也就是一部音乐史而到了中国的近现代,音乐则更紧密的和文学连在了一起,而内容也发生了急剧

浅谈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一)

浅谈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一) 音乐作品有没有内容,音乐内容是何种音乐本质的美学问题,一直是两种音乐美学思想争论的焦点。这同中外美学界对美的本质的争论是一致的。凡是主张美存在于主体的主观心灵的美学派别,就认为音乐根源于主体的主观世界,反映的是自我。黑格尔从“美是理念”的美学观出发,主张:“音乐表现的是只有完全无对象(无形的)的内心生活……完全空洞的‘我’,没有内容的自我。”①他所说的“自我”,实则是“理念”,音乐反映的是“理念”,黑格尔的音乐美学观,正是他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反映。 19世纪,奥地利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明确提出:“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②他将音乐本身流动的旋律归结为音乐的内容,以音乐的形式代替了音乐的内容,实质上,是取消了音乐的内容。笔者认为,汉斯立克的“为音乐而音乐”的形式主义的音乐美学观,显然是接受了康德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否定了音乐内容的审美意义,否定了音乐同客观现实的必然联系。 在我国战国时期成书的古籍《乐记》,充满着唯物主义精神,其音乐美学思想十分宝贵。《乐记》的开篇就阐明了音乐产生的根源:“凡音之声,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③“人心”——“感于物”——“形于声”,这就是音乐产生的过程。由于人的内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激起某种情感而发出了“声”(音乐)。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主体的内心世界,受到了客观事物的撞击而震响了心弦,激起了思想情感,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基于这一唯物主义的音乐美学思想。《乐记》进一步阐释了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美学问题。“乐者,心之动也。声音,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④音乐是表现内心感受的,乐音是音乐的现象,节奏、乐音的变化是乐音的组合。制乐的人,要表现内心感受的音乐形象,要对乐音的组合,节奏的安排等进行精心的设计与组织。“心之动”“乐之象”是指音乐的内容;“文采节奏”“治其饰”是指音乐的形式。 唯物主义美学认为,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音乐通过乐音的组合,流动的旋律,借助听赏者的想象间接反映客观现实,即使表现某种思想情感的抒情性音乐,也是主体有感于客观事物而激起的,从思想情感的折光中映现客观事物。 音乐内容,是音乐家集中现实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生活,经过美学理想的筛选,审美情感的浸透,精心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它凝结着音乐家的世界观、美学思想、鲜明的爱憎、创作技巧和心血。音乐形象是音乐家的“自我”同经过提炼的客观事物相结合的产物,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听觉艺术形态。 抒情性的音乐作品,其内容就是情感内容,音乐形象就是情感形象。 叙事性的音乐作品,其内容就是作品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图景。 音乐家赋予作品的思想与情感内容是作品的灵魂与生命,是构成音乐作品的第一要素。但是,音乐内容是无形的、无声的,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只有依存音乐形式中,隐含在乐音组合中,才能存在。音乐内容只有通过完美的音乐形式才能得到表现,才能为人们所听赏。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无法分开的,离开形式,音乐就不存在,离开内容,形式只是一堆无生命的音符,毫无欣赏意义。分析内容,离不开形式;分析形式,离不开内容。只不过有所侧重罢了。音乐形式虽然是第二义的,但是,它是音乐之为听觉艺术的最本质的独有的特征。没有音乐形式就没有音乐。在音乐领域里,可能存在没有内容的劣品,但不存在没有形式的音乐。只有音乐内容配以相应的音乐形式,才构成完整的音乐作品。

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

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近年来似乎已成了“显学”,在诗、词、曲,以至《诗》、赋的学术会上,每每要提到这个问题,作为专题的学术会,也许今天是第一次吧。参加者这么多,而且有许多中青年学者,是很使人兴奋的。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但是,“诗歌”这个词语中本身就包含了“音乐”,所以这个提法是不是可以修正一下?或者可以说:“诗歌中诗与乐的关系”,或者直接说:“诗与乐的关系”。我个人则习惯于分为两句来说,一句是:“歌唱中‘文’与‘乐’的关系”——歌唱,就是“文”与“乐”的结合;再一句是:“韵文与音乐的关系”——虽然任何韵文(甚至散文)都可以付诸歌唱,但是在现实中,是有一些韵文体裁及作品并不为歌唱而写作。 我读过一些有关的文著,参加过多次有关的学术会,可以说,都是这个内容即 探讨“韵文与音乐的关系”;相应地,所有这些文著的作者、这些学术会的发起者主持者和几乎全部的参加者都是“文界”的学者。譬如关于所谓“声诗”、关于“词与音乐的关系”等,都是文界人士提出并予以研究的。这个课题,当然不只对于文界,同样地也应对于乐界。音乐界,也有研究“乐”与“文”的关系的,但主要是在今天创作歌曲时“音乐形象”与“歌词意境”或“旋律”与“语音”的关系之类;很少进入到像文界研究“文、乐关系”的广度和深度,至少没有充分展开我国民族音乐与传统韵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出现这个现象也是自然的。我国是“诗文之邦”,几千年来,民族传统韵文发展的高度和深度,远胜于音乐——这是我国与外国譬如欧洲诸国很不同的历史实际。也许只消看一个现象就可明白大概:歌唱是“文、乐”的结合,在我国是把其中的“乐”遗(忘、舍)弃了而成为留传千古的“(韵)文”——“诗”、骚、赋、乐府、诗、词、(南北)曲等;而欧洲诸国呢?则可以将歌唱中的“文(词)”丢在一边而把其中的“乐”独立出来成为器乐曲(这种情形只出现于我国的“琴”,但是,琴恰恰不在我们研究范围之内)。在我国,韵文形成有如上所述 的众多文体的篇章构成和句式、格律结构;音乐呢?似乎从未产生过“乐体”、“乐式”的观念(古代没有);而欧洲恰相反,乐体、乐式,从乐句、乐段、和声、对位到乐章、乐曲、交响曲、歌剧等,规范而且完整,而其“文(词)”呢?除所谓“十四行诗”之外,他们的韵文是没有(形成)确定、规范的”文体”的。是不是这样呢?

音乐是如何表现文学性内容的

音乐是如何表现文学性内容 09级音乐表演班薛友坤 090544043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然而又可以怎样通过音乐来表现出文学性内容呢? 音乐与文学从表面上看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艺类型,音乐通过音响的组合达到表现的目的,而文学的表现目的则通过语言的手段去达到。但是,语言与音响在表现形态上又有某种一致性,都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然而又可以怎样通过音乐来表现出文学性内容呢? 文学性,是显著但不是本质的特点。报告文学多种表达方式共用,叙述和描写并重,在既不虚构又不夸张的前提下,对大量材料进行巧妙的概括和提炼,运用形象的语言、精巧的结构,也可以适当运用曲折的情节,并采用各种文学艺术手法反映社会上的人物和事件。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实例来证明,来阐释音乐是如何表现文学性内容的。 大家所熟知的悲剧小说《茶花女》是法国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他为了与同名作家的父亲作区别,多称小仲马。他本身是法国剧作家、小说家。《茶花女》是小仲马的代表作。《茶花女》亦是朱塞佩·威尔第作曲的三幕歌剧。意大利文剧本由皮亚威编写,改编自亚历山大·仲马于1848年出版的小说《茶花女》。歌剧于1853年3月6日在威尼斯凤凰歌剧院首演。作品名称"La traviata"译作“流浪的妇人”,或“失落的人”。 这本小说讲诉的是巴黎上流社会的一位年轻貌美的名妓玛格丽特为青年阿尔芒的真挚爱情所感动,毅然离开社交生活,与阿尔芒同居乡间。阿尔芒之父责备玛格丽特毁了儿子的前程,玛格丽特被迫返回巴黎重操旧业。阿尔芒盛怒之下,在社交场合当众羞辱她。玛格丽特一病不起,含泪而死。阿尔芒读了玛格丽特的遗书,方知真相,追悔莫及。

文学与音乐相互影响探析

文学与音乐相互影响探析 摘要:文学与音乐关系密切,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发展。本文从文学与音乐内外两方面相互影响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文学;音乐;相互影响 在艺术领域中,普遍存在着各门类之间相互联系和融通的现象。伴随着自身的发展,不同门类之间互相吸收、互相利用,互相促进,甚至重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门新的艺术。罗曼·罗兰就曾在《音乐在通史上的地位》一文中指出:“事实上,各种艺术经常互相影响,彼此交流,或者由于自然演化而越出自己的范畴,侵入相近的艺术领域。”“各种艺术之间并非像许多理论家所声称的那样壁垒森严,经常有一种艺术在向另一种艺术开放门户,各种艺术都会蔓延,在别的艺术中得到高超的造诣。”[1] 一、文学与音乐的外在的影响 (一)内容方面 第一,音乐作品中的文学。在音乐史上,有不少音乐作品直接取材于文学作品。世界名曲往往是由文学作品启发灵感,得到素材,或者干脆直接取名诗为歌词,为它谱曲。莎士比亚的许多戏剧作品都被作曲家们纷纷搬上歌剧舞台和交响乐坛。如李斯特的交响诗《哈姆雷特》、威尔第的歌剧《奥赛罗》等等。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作曲家若斯坎经常从歌词的声调和节奏中提炼出音乐作品的动机。歌德《野玫瑰》、《五月之歌》、《欢会与离别》等被同时代的德国音乐家舒伯特、贝多芬谱上曲子,广为流传。柏辽兹根据歌德叙事诗创作的交响乐《浮士德的沉沦》,李姆斯基.萨科夫根据《天方夜谭》创作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席勒《欢乐颂》被贝多芬用在《第九交响曲》中,传唱世界:“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特别是在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的音乐中,这类作品的数量相当多。在我国比较熟悉的有我国50年代由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近年来屡次在国内外获奖的青年作曲家谭盾创作的交响曲《离骚》、弦乐四重奏《风雅颂》等等都取材于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这类音乐作品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以音乐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性为出发点,从文学原作中提炼必要的过程和冲突作为音乐构思的基本线索,或者从文学原著中提炼它的精神实质作为音乐构思的基础[2]。 克列姆辽夫指出:我们在声乐的全部广泛的领域中(歌剧清唱剧大合唱歌曲浪漫曲)看到音乐和语言的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有了歌词,声乐作品就有了特殊的可能,不仅用形象(音乐的和文学的)而且用言词的概念去影响听众。当然,也如他所认为的,这还仅仅是外在的关系。 第二、文学作品中的音乐。在文学作品中,经常把音乐当作描写对象,以音乐作为塑造人物的工具,用音乐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中国古典文学中有为数甚多“以文述乐”的作品,白居易是一典型。据初步统计,白居易描写同音乐有关的诗歌有100多首,大量的诗篇以优美传神的文字表达了他爱乐、奏乐、赏乐、品乐、评乐的丰富思想和情感。他有着丰富的音乐实践,会弹琴弹筝。歌舞评论《霓裳羽衣舞歌》、声乐评论《杨柳枝二十韵))、器乐评论《琵琶行》等等,所涉及的乐器及其演奏有琵琶、筝、琴、笛、草巢、五弦、芦管、磐。李硕的《琴歌》、《听董大弹胡茄》都是中国描写音乐的名作。而世界文坛上可举的例子就更多。德国狂飘突进时代的小说家汉因斯在他的《贺亨塔尔的希尔德加德》里专谈音乐,以整部门艺术以及其完美的作品作为特定的题材。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克罗采奏鸣曲》中有贝多芬的音乐,《童年》中有《热情》,《家庭幸福》中有《月光》,《复活》中男主人公听《命运》。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有两部小说是关于音乐的:《马西弥拉·道尼》、《冈巴拉)),后

文学与音乐的关系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 音乐是文学思想的拓展和延伸,文学又是对音乐艺术的解读和诠释。作为两种不同却又十分相近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常常能从文学作品中感受到字里行间的音韵美,又能在音乐的律动中,通过听觉感受对文学形式加以解读和诠释,感受文学的哲理性思想。不仅如此,音乐和文学有很多时候还是被结合在一起,统一在某一个新的艺术作品之中,例如歌曲、电影、广播影视作品等等。“词曲联袂亦为歌”。音乐和文学水乳交融、完美结合,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恐怕非歌曲莫属。 以《小河淌水》歌曲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 《小河淌水》是黎英海根据云南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它的歌词和旋律基本是按照民歌原来的风貌保留了下来,而钢琴伴奏部分则是作曲家后来编配的。其歌词借月光,流水和清风,表达出妹妹在月夜的深山里,盼望阿哥前来相会的无限柔情。歌词描写的画面和意境十分优美。如果尝试着把歌词作为一个诗歌小段来朗诵也相当不错,我们可以从它文字的节律中,从它的平仄四声中,从它的抑扬起伏

间感受到一种音韵的律动,再加上其中“阿妹”的那种情感表达,可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种音乐性的诉说。可以说,这首歌的歌词本身就已经是具备较强音乐性的文学作品了。 《小河淌水》是一首云南民歌,是音乐工作者到云南采风的时候发现、记录并改编的。因此,这首歌的旋律和音调极具云南地方特色。 《小河淌水》运用了中国五声调式中的羽调式,这也是作曲家在整理编配的时候进行的适当调整。歌曲的旋律紧紧契合了地方语言文字的声腔音调和语句的抑扬顿挫,因此极具云南地方特色,且清丽流畅、婉转动人、十分柔美。由于采取的是中国民族调式,符合民歌的特色,当然也在最大程度上赋予了这首经过重新编配的云南民歌以原始民歌的独特魅力。由于旋律和歌词的完美结合,使这首歌的旋律十分贴切地符合了歌词中蕴含的音律,升华了原来那种简单的吆喝和呼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这首歌的旋律是具有文学审美性的。当然,表达情感是每一首歌曲的必然,正是因为有了旋律的牵引,“阿妹思念阿哥”的情感在这首歌曲中才得以更好的表现和升华。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古典文学知识:苏轼(下) 全国通用

苏轼(下) 来到黄州的时候,从仕途上来讲,苏轼是到了人生的低谷。然而,按照道家的理论,“祸 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不幸之中, 也有着些许的幸运,这幸运,就是苏轼在文学 作品上的大爆发。 当时的黄州,还只是长江边上的一个 小城镇,苏轼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城外得到 了十多亩土地,他在这里建了几间房子,开 垦了土地,种了树,养了鱼。虽然生活上比 较贫苦了,但是,精神上却没有看出一点点消沉的样子。因为自己的家在个小山坡上,他给自己起了个“东坡居士”的号,本来只是间小小的草房,他也给起了个雅号叫“雪堂”,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样子。而且,苏轼还专门为自己的房子写了篇《雪堂记》,开始就说: 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於四壁之间,无容隙也。 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 者。苏子居之,真得其所居者 也。 在这里,苏轼交了很多的朋友:有和尚、有农夫,自然,更多的还是文人。他有个朋友叫陈季常,因为在家里有点怕老婆,苏轼就给他写了首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

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从这首开玩笑的诗中,外卖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此时并没有因为之前的打击而沉沦,此时的他,心态还是很好的,至少,表面上是这样。也因为这首诗,人们知道了“河东狮孔”是怕老婆的代称了,也让他这个朋友,成了千古闻名的红人了。 当然,苏轼并非只是写写这些玩笑之作,他的代表作,基本上都是出现在黄州这个时期。比如咱们最熟悉的他的豪放词的代表作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那一年的七月十六日晚上,苏轼和几个朋友来到江上游玩。这时候清风在江面上缓缓吹来,水面平静无波。几个朋友喝酒吟诗很是快乐。他们看到东山上升起了一轮明月,白色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水光月光雾气连在一起。如此美景,有酒怎么能没有诗呢?于是,有人吹箫,有人唱诗,苏轼想起了几百年前的赤壁之战,曹操也好,周瑜也罢,都曾经建功立业,青史留名。而自己,空有才华却在这黄州做起了农夫,心中感慨油然而发,就写下了那篇著名的《前赤壁赋》,咱们节选几段来感受一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páo zūn 以相

文学与音乐的关系

文学与音乐的关系 有人说音乐与文学是缪斯女神神殿里最为璀璨的明珠,自人类文明起始,它们就相依相存,推动人类从低级走向高级,从蒙昧走向文明。 我们知道无论是中国文化中“琴棋书画”的和韵,还是西方代表艺术高峰的悲剧作品,无不融合着音乐与文学的冲撞与力量。可以说音乐不能传达语言的意念,但却能比语言更有力地传达语言音调的音,文学不能表达音乐所富有的音韵,但却能够给予它更神奇的色彩,音乐让文学跳跃起来,文学让音乐有那种跃然纸上的感觉。 要谈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我们就必须明白它们所包含的意义,什么是文学?文学就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 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什么是音乐?音乐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去描述的艺术。它拥有变幻莫测的节奏,绚丽多彩的旋律,由无数个音符组成了音乐。天地间所有的声音都是音乐,有些没有深度,没有精髓,却富有

感情。音乐可以改变人的心情,或喜或哀。真正懂得音乐的人,乐歌就在他的心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们的思想、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奏和旋律。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宋代郑樵说——“夫乐之本在诗,诗之本在声……而声之本在兴,鸟兽草木乃发兴之本。”又曰:“诗为声也,不为文也……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诗者乐章也。”又曰:“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又曰:“诗三百篇皆可歌可诵可舞可弦,大师世守其业以教国子,自成童至既冠皆往习焉,诵之则习其文,歌之则识其声,舞之则见其容,弦之则寓其意……后之弦歌与舞者皆废,直诵其文而已,且不能言其义,故论者多失诗之意。”明代章潢说——“乐可易言乎?诵之歌之弦之舞之,皆足以成节奏,而要之声诗其本乎!仲尼闻韶,闻此者也;季札观乐,观此者也。尝考之古之达乐有三,曰风,曰雅,曰颂,而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皆主此以成乐均者也,信乎乐非外乎声诗也。虞帝命夔典乐教胄,不过曰:汝闻音律出纳五官,而《周官·大司乐》所掌歌奏,征诸《虞谟》《商颂》,较若画一,然则乐以诗为本,诗以乐为用,自古迄今,其义未有改矣。”又说:“自诗官不采言,乐官不被律,而声诗之学称贱业焉。故杜氏有曰:汉制氏世业,但能纪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

唐代文学与音乐诗的关系

唐代文学与音乐诗的关系 诗歌与音乐是姊妹艺术,二者在塑造形象,反映现实方面,既有相接近的一面,又各有一定的特殊性。前者为语言的艺术,主要通过语言和用以解释概念的词汇、言语以塑造形象,抒写感情;后者为声音艺术,主要依靠乐音的高下、长短、轻重、徐急以及音色等表现手段,依靠单音在单位时间中运动发展所造成的各种节奏、和声,构成旋律,形成音响结构,进行乐音造型,以表达性情,描写对象。二者通过各自特殊的方式作用于现实世界,各有其不同的审美判断和社会功能。 作为文化艺术在各个领域都达到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高峰的唐代,诗歌和音乐更是水乳交融,可以这么说,研究唐代音乐离不开唐诗,而研究唐诗,也不可避免要接触许多音乐问题。 我们知道,音乐和诗一样,起源于生活、起源于劳动。在春秋战国以前,诗、乐、舞三者还是不分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三者逐渐分开,但是关系仍旧紧密,汉武帝时期的乐府诗,便是大量整理以供皇家演唱之用的。这些歌词都是汉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了唐代,音乐和诗歌在各自历史上的这个鼎盛时期,更是以新的、高级的形式,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何唐代文学和音乐关系如此紧密呢?我认为有文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有当时宫廷贵族的需求等诸多主观客观因素。下面我就着重从这几个方面来谈: 首先,先从唐代诗歌本身的特点来谈谈她和音乐的关系。我们知道,唐代诗歌本身具有格律化、音乐性,以及从字词自身的特点就足以表明唐代诗歌与音乐有相通之处。 语言文字发展到了唐代,早已有汉字的四个声调,而音乐中有宫商角藢等音阶的不同。这就使得诗歌中具有"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的特点。 唐诗本身也具有音乐化的特点。以节奏徐疾、音韵铿锵的诗句来绘声绘色地描写音乐舞蹈,正如前人所赞美的"柳荫春莺""情致曲尽"达到了艺术描写上的高度成就。在其为数众多的音乐评论诗中,我们不仅听到了抑扬顿挫、转换韵调的流丽旋律,而且看到了虹裳霞披、飘然转旋的优美舞姿。描写音乐中,有音调、音色、音景和应用技巧的变化,有力度、速度的表情要素,而且意境深刻、气氛浓郁。 唐诗本身还有格律化的特点,人的语音本来就符合五音,音律是根据人的语音产生的。对于构成文章关键的词语,要求应符合音律。在唐代,诗人们开始按照"宫羽相变,低昂(间)节,前有浮声,后须切响"等方法来创作作品。这就使得"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quot;等诗句听起来和谐上口、悦耳动听。 另外,唐诗中的律诗和绝句还有短小精悍、流畅明快、语浅意深、形象鲜明、声韵起伏、节奏清楚这些特点。这正和唐代音乐中通过声音表现作者及表演者的观点的曲谱不宜太长,必须力求短小等特点不谋而合。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从唐代诗歌本身的特点来看,唐诗和音乐的关系相当的密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古典文学知识:《西游记》 全国通用

《西游记》 咱们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叫“文以载道,歌以咏志,学以致用”,写文章是为了说明 道理,写诗歌是为了咏叹志向,学习也是为了能够实际应用。所以,时间一长,在咱们中国 人心里,就有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学什么东西,做什么事,都会自然而然地想一下这个 东西有什么用!没有用的,或者是短期没有用的,就不去学,不去做。这种“务实”,就让 我们的人生在很多时候失去了乐趣。就拿文学来讲,被人们视为正统的,都是那些板着脸一 本正经的,给你讲道理的。那些比如神话故事啦,神魔小说啦,武侠小说啦之类 的,就都是不入流的,不登大雅之堂的,就算你写的再好也是这样。 说到神魔小说,首先要提的就是《西游记》。这是咱们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 长篇神魔小说。和《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四大名著。 《西游记》应该是咱们最熟悉的名著了。因为咱们从小时候开始,电视剧也好,动画 片也好,都被它轰炸过无数次了。然而,我们看的这些,其实都是经过改编的。关于《西 游记》,咱们还有很多的知识要了解。 话说唐朝的时候,有个著名的高僧,叫玄奘。这位高僧,又叫“三藏法师”。什么是三 藏法师呢?这是对精通佛教圣典中的经、律、论三 藏者的尊称。他就是《西游记》中的唐僧,在书里, 也叫唐三藏,唐玄奘。 唐玄奘没有出家的时候,姓陈,他的祖宗,以 后咱们在课本上也会见到,是谁呢?就是《陈太丘 与友期》中的陈太丘。他13 岁正式出家,在长时 间研究佛学的过程中,发现各个教派之间的学说有 很多分歧,就决定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唐太宗

贞观元年,他一个人出发,一路向西,走了五万里路,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到达了印度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得了真经。在那烂陀寺,玄奘认真学习,成为了著名的高僧。在一场由 3000 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参加的佛学辩论中,选择任凭别人提问,都一一化解,没有人难得倒他,这让他在当地名声大震。后来,他带着这种荣誉回到了唐朝,同时带回来的,还有 657 部佛经。他回来的时候,唐太宗亲自接见了他,并给他很高的评价。 后来玄奘专心翻译 佛经,并在大慈恩寺里 讲经传道。也就是在这 个时候,根据唐玄奘口 述,他的弟子辩机写作 了著名的《大唐西域 记》。这本书中综叙了贞观元年至贞观十九年玄奘西行的所见所闻。记述了玄奘亲自经历的和听说的100 多个城邦、地区、国家的概况,有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但是这本书,是一个地理书,虽然里面有传说有故事,但是,跟《西游记》不是一回事,只能说,是小 说的起源。 后来,有人在玄奘取经故事的基础 上,创作出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在这 本书里,已经有了故事的基本轮廓。后 来,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越来越丰富,到 了明朝,吴承恩先生终于根据这个故事,

浅谈音乐与文学的关系

浅谈中国文学与音乐的关系 【摘要】音乐和文学是艺术领域主要表现形式,千百年来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歌曲中和歌词中,音乐与文学共同完成艺术的审美过程。他们是各自为依托、相辅相成的。我们通过对音乐与文学关系的进一步探讨,结合歌曲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音乐,提高我们的修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音乐文学歌曲关系 音乐与文学自古以来就有着共同渊源的说法,从艺术的产生及发展历程来看,文学和音乐几乎是一块孕育、一齐诞生的孪生姐妹。养育她们的母亲,就是人类的劳动和生活。文学是音乐植根的土壤;音乐是文学的翅膀。诗歌诗歌,诗是文学,歌是音乐。下面就来简单讨论下他们的联系。 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 中国文学大部分是以传唱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其中最早的文学---《诗经》,他们既是“诗”也是“歌”,“诗歌”是一体的。其中的《国风》原本就是各地的民歌,《颂》是祭祀时的乐歌。如《伐檀》一诗,运用了反复迭唱的手法, 描写了奴隶们在为奴隶主制作新车的劳动过程中, 边歌边咏, 冷嘲热讽地表达了他们对奴隶主的愤怒反抗之情。它既是歌又是诗, 既含有文学又含有音乐。 接下来主要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屈原的《楚辞》。它是屈原在长期流放生活中,向民间学习,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

楚辞是诗,也是歌,是和当时南方的民间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在《离骚》中唱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他对人民深切的同情。《九歌》是屈原在南方民歌的基础之上创作的一套祭神的乐歌,从音乐的形式来看,已经有了“乱”(乐曲高潮)、“少歌”(小高潮)、和“倡”(不同乐曲曲调的过渡乐句)。历史发展到汉代时,建安诗人支撑了建安风骨,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抒发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苍凉的感慨;《长歌行》中为“少壮不努力”的人勾勒出“老大徒伤悲”的无奈。《乐府诗集》中的歌、行、引、曲都是文字以音乐为载体的不同形式,“竹林七贤”也是用音乐来抒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苦闷。 时间推进到唐代,音乐与文学的高度结合使我们睁大了眼睛,使我们心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对琵琶女的精湛技艺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其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诗句成为描绘音乐的经典名句,那个“低眉信手续续弹”的女子“初为《霓裳》后《六幺》”。到了宋代,更出现了诗与歌高度结合的产物——词。以词牌为例,念奴娇是大家都熟知的词牌,因为都能吟颂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名句。再如:水调歌头这个词牌,调与歌两个字都反映了宋词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体。 音乐与文学的结合经过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到了元代即成为杂

音乐中的文学性与文学中的音乐性

2011年6月皖西学院学报Jun.,2011第27卷第3期Jo urnal o f West Anhui U niv er sity Vo l.27NO.3 音乐中的文学性与文学中的音乐性 方婷 (上海市黄浦区业余大学(大同学院),上海200011) 摘要:音乐和文字是姊妹艺术,两宗艺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得益彰。/音乐中的文学性与文学中的音乐性0是必然的客观事实。音乐属表演艺术,必须通过演唱、演奏,才能为听众所感受而产生艺术效果。音乐如离开了文学,就难以独木支撑音乐大厦,文学如缺少音乐语言则变成枯涩无味的、干巴巴的文字堆砌。因此,音乐中文学的渗透为音乐添置了理性的思考;文学中有了音乐因而也闪烁出韵律和节奏的美。它们的联姻使双方都得到提升和深化,艺术的美也在这渗透中释放出迷人的异彩。 关键词:音乐中的文学性;文学中的音乐性;音乐;表演艺术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735(2011)03-0149-05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它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艺术形象,主要通过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音乐起源于劳动,来自于民间,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音乐可分为两大类,即声乐和器乐。因此,音乐属表演艺术,必须通过演唱、演奏,才能为听众所感受而产生艺术效果。 由于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演唱者或演奏者,不仅可以通过旋律、节奏、节拍、和声、配乐、复调等手法把作者的情感传递给听众,同时还可以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听众,从而使他们产生共鸣,对他们的情绪起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尤其是与文学相结合的声乐,这种作用能够迅速地、直接地引起人们的情感反应,支配人的感情,进而产生难以预料的艺术效果。 一、音乐中的文学性 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祖先的祭祀、对劳动胜利的欢庆,,,于是便产生了为祭祀而歌舞的音乐舞蹈。这种音乐舞蹈,实际为音乐、诗歌、舞蹈的结合。后来诗歌逐渐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成为文学最早的体裁。尽管诗歌由发展到独立,但它和音乐仍有紧密联系,是声乐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我们试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国的音乐与诗歌的关系。 (一)声乐中的诗 所谓声乐,即按谱唱词的歌唱。我国古代的歌词,一般都为/诗0,诗的文学语言更能凸显乐曲的主题,使人们听觉的感受更直接,更明确;反之乐曲又可以拔高/诗0本身的效果。这种互补关系从我国先秦到唐宋的诗歌、音乐中不难得到证实。 1、先秦的诗歌)))5诗经6 5诗经6原先全是乐歌,它的编排就是按照乐曲的不同分为/风0、/雅0、/颂0三类。/风0有十五国风,是周代民歌的总称,属于地方乐曲,共一百六十篇;/雅0有大雅、小雅,属朝廷的/正乐0,共一百零五篇;/颂0有周颂、鲁颂、商颂,属于伴舞的祭歌,共四十篇。 我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为诗歌0 (当然现在的诗一般都称诗歌了),而现存的5诗经6只有文字没有乐曲,能否称/诗歌0呢?据司马迁5史记#孔子世家6中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仪,,三五百篇,孔子皆弦歌之。0就是说孔子在编订5诗经6时,删去其重复的,存留的三百零五篇,全部都弹唱过。刘勰在5文心雕龙#乐府6中认为:/诗为乐心0,/乐辞曰诗0。对此,郑樵说得最为明白:/夫乐之本在诗,诗之本在声。0这就清楚地说明了/乐0是为了/礼0的需要,而诗的收编是和作/乐0结合的。事实说明,5诗经6三百零五篇皆为合乐的诗歌,也就是说先秦的音乐与文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 2、汉乐府 /乐府是创始于秦,重建于西汉初的政府音乐机构。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下令将乐府加以改组,改组 149 *收稿日期:2011-02-22 作者简介:方婷(1964-),女,上海人,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文学与音乐的关系

文学与音乐的关系 【摘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音乐与文学已无处不在。抛开音乐与文学的具体表现方式和材质,从整体的感情组织和美学原则上分析,它们有着许多共同属性。 【关键词】音乐;文学;联系;结合 讲到文学与音乐,先从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说起,它无论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在中国音乐史上,都具有着无可替代的第一个高峰期的地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它既是我国古代民间和文人创作的诗歌类文学作品,同时也是音乐作品既歌曲或“乐舞”的歌词。它既是一部文学作品,同样也是一部音乐作品。 而在西方,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无论是广为传颂的史诗巨作《罗马史诗》,还是大量产生于民间的情歌、酒歌、赞歌等等,全都同时具有着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的双重属性,而且,由于人类记录音乐的手段、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它们又同样都是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得以流传下来的。所有这些事实都充分证明,文学与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能够进入文学史的范畴,也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够进入音乐史,如果那样的话,在当代教育中也不会将文学与音乐分为独立的两个专业了。 文学与音乐的关系紧密联系的时期大概该归属于我国历史上的宋朝,大约在这一时期,存在着好多业已定型的曲子,人们只要按照曲牌划定的规矩创作出歌词(也即所谓“填词”),一首新歌曲就诞生了。在这方面,苏轼、辛弃疾、岳飞、柳咏以及稍早一些的唐朝李白等很多著名诗人都是高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这些流传千古的古词在当时都有着自己的曲子,是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典型。但另一方面,这并不说明作为音乐作品的歌曲的创作可以曲在后词在先,因为,首先毫无疑问,由于最初词和曲浑然一体的一首特殊的、具体的歌曲得以流行,一个以后被用来“填词”的曲牌才固定下来,其次就中国古代的文学样式来说,“词”不过是“诗”的另一种叫法而已,它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到了现代,文学与音乐又显得相对比较独立。现代文学偏向于小说和散文创作,更注重理性和逻辑思辨,即使是诗歌也以现代诗为主,不讲究古诗的那种对偶、押韵等手法,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情景描写。而现代音乐也主要是流行音乐,曲风或轻快、或压抑、或摇滚、或抒情,在确定好曲的时候,词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作为快餐文化的一种,现代人更喜欢朗朗上口、容易记住的词,而不喜欢含蓄或绕口的词句,即使是作为更为高级的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