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英国圈地运动介绍

英国圈地运动介绍

英国圈地运动介绍

第一种:小块零散土地的集中

英国中世纪的时候形成一种敞田制,就是地的肥瘦、远近、干湿都不同,为了公平分配,给你一小块肥的、一小块瘦的、一小块远的、一小块近的……,于是你有几块小土地,但并不连在一起,而是散落在各个地方,和别人的土地混在一起,这样分散的小块土地,

被称为条田。条田当然不利于个人耕种,所以大家就互相协商对换或买卖,使土地集中,

这样的圈地完全是自发自愿的。

第二种:对公荒地的圈占

首先要知道,古代英国和古代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体制。中国是皇帝一家独大,其他无

论地主还是农民都是小的;而英国是地方领主权力大,王权较弱。那时候的英国,领主占

有他管辖区域内的土地,除了各级领主自己经营的土地外,其它土地给农民租种,成为农

民的份地。这两种土地之外还有一些公用地和森林沼泽

等荒地,这些公地和荒地法律上当然也是领主的,但实际上是公用或无主的。当大

块的土地紧缺时,大家就打上了这些公地和荒地的主意,领主或佃农都有圈占为己用的行为,在土地不缺的地方,这种占用也相安无事,但是在一些土地紧缺的地方,就不能随意

占了,佃农和领主们就要互相协议,比如领主要占一块,就给佃农一些补偿。在实际操作

过程中,大多数就这样通过协议、在王室和领主的法律框架内圈占了,但也有少数补偿不

到位或者不补偿就强占的,引起了暴力冲突。

第三种:议会圈地

君主立宪后,英国的王权和领主权都衰落了,议会成了最高权力机构。于是议会制订

了圈地的法律,这个法律就接近现代意义的法律了。就是想圈地,那么按国家而不是王室

和领主的法律来。这时候英国才是第一次出现了有政府背景的圈地。但20世纪的研究普

遍认为,议会圈地的规模和效用并不大。

第四种:打破租约的圈地

英国的市场经济兴起之前,村社中是领主有地——农民租地的形式,这种形式约定俗成,形成了事实上的佃户长期固定的使用土地。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这种旧的租约

受到了“价高者得”的冲击,有人比如要养羊的愿意掏更多地租,地主也乐意租给他们。

但是原来的佃户不答应,于是就出现了被暴力驱赶的情形。所谓“羊吃人”的血腥暴力,

仅仅是适用于这种打破租约的圈地。当然暴力的范围和程度有没有我们通常讲的那么严重,是另一回事了。

中世纪圈地运动

中世纪的欧洲,在西起英格兰,东至乌拉尔山,南迄比利牛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北

至丹麦和瑞典南部的广大平原上,大体都盛行敞地制。敞地制起源于农村公社的土地形式。每年收割后,庄园主和教堂的条田、农民的份地都按惯例撤除各自设置的篱笆、栅栏等物,敞开作为公共牧场。敞地以外的公有地名为庄园主所有,实属农民共有。田地的分散给农

民的耕种和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在12世纪中叶,英国就有人将分散在各片大田的

条形地通过交换而合并起来。这种趋势在盛行敞地制的各国都是共同的,只有先后之别。13世纪,英国庄园主根据《默顿法令》,圈占公有地以至份地。在14、15世纪农奴制解

体过程中,圈地现象愈演愈烈。

15世纪末至17世纪末的英国圈地运动

15世纪末叶、16世纪初叶,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

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往往10英亩牧场的收益超过20英

亩的耕地。英国圈地运动最早从工商业较发达的东南部农村开始。地主贵族最初圈占公有地,后来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

在宗教改革中,国王把没收的教会领地赐给亲信宠臣,或卖给乡绅、土地投机家、市民、商人和工场主。他们变成新贵族,也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根据1630年和1631年

的调查报告,莱斯特郡在两年内圈地10万英亩,约占该郡土地

2%。大部圈占地变成牧场。主要的圈占者是乡绅。1485~1550年他们在莱斯特郡圈地的面积占圈地总面积的60%。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

端悲惨的境地。t.莫尔在《乌托邦》1516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圈地运动数字分解

圈地运动数字分解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主义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它发生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英国,是指富有的地主和资本家通过法律手段将农民的共有土地划分为私有土地,以便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土地。这个过程中,很多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和生计,而富有的地主则获得了更多的土地和财富。这场运动对英国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字分解是一种将数字分解为其组成部分的方法。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数字分解的方式来分析圈地运动,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一、背景 圈地运动发生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英国,这个时期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农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英国的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产量大幅增加,价格下降,农业成为了英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时,英国的工业也迅速发展,对原材料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种植粮食和饲料,以满足工业和城市的需求。因此,富有的地主和资本家希望通过圈地运动将农民的共有土地划分为私有土地,以便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土地。 二、原因 圈地运动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英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使得农民的土地不再足够满足市场需求。其次,英国工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种植粮食和饲料,以满足工业和城市的需

求。第三,富有的地主和资本家希望通过圈地运动将农民的共有土地划分为私有土地,以便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土地。最后,政府也希望通过圈地运动来提高国家的农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 三、过程 圈地运动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法律手段将农民的共有土地划分为私有土地。这个阶段主要发生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包括了一系列的土地法案和土地法令。这些法案和法令 通过议会的批准,使得地主和资本家可以通过购买、租赁或强制征收等手段获得更多的土地。 第二阶段是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这个阶段主要发生在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期。在这个时期,英国出现了一系列的农业革新,包括新的种植技术、化肥和农业机械的使用,这些革新使得土地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农业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增加。 第三阶段是通过向城市提供廉价的粮食和饲料来支持工业和城 市的发展。这个阶段主要发生在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在这个时期,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对粮食和饲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圈地运动使得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提高,粮食和饲料的价格也大幅降低,这有利于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四、影响 圈地运动对英国的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圈地运动使得富有的地主和资本家获得了更多的土地和财富,而很多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和生计。这导致了英国农村社会的分化和贫富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5.3原始资料:英国的圈地运动

课文注释:英国的圈地运动 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手段。随着英国羊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对羊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1430~1540年一百多年间,羊毛价格上涨了两倍,①养羊业成为最有利可图的生产部门。因此,15世纪时,英国耕地价格最低,牧场价格是它的两倍,草地价格是它的三倍。16世纪的农学家图塞尔认为:1英亩牧场的收益甚至超过3英亩的耕地。许多贵族领主为了追逐利润,便采用赤裸裸的暴力手段把农民从土地上驱逐出去,把土地用篱笆或壕沟圈占起来,饲养羊群。这一剥夺农民的过程,自15世纪最后30年起至19世纪初,一直延续了三百多年。圈地运动有两个高潮,一个是15世纪后半叶至17世纪末,另一个高潮是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最初被圈占的是农民历来公用的森林、草地、池沼等,后来扩及农民的耕地。1485~1517年,英国24个郡中共圈地101 293英亩,其中可耕地占13.2%,转化成牧场的各种土地占56.2%,本来就是牧场而加以圈围的占30.6%。16世纪末,被圈占的土地已有68万英亩。地主把圈占的土地或自己经营,或出租给租地农场主,雇用少数的牧羊人,放牧数以千计的羊群。对于剥削者来说,经营牧场既省钱款又省劳力,原需20人耕种的土地,改为牧场后只需一个牧羊人,而牧羊人的工资额又是所有农村劳工中最低微的。当时流行这样一句话:“绵羊的蹄子把沙子变成黄金。” 圈地运动的重要后果是加剧了农村的阶级分化,与市场有联系的新贵族和租地农场主增加了土地和货币收入,而大批农民则被赶出家园,流离失所,因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出卖变成雇佣劳动者。这就为资本主义生产创造了必要条件。 被剥夺生产资料的农民,挣扎在饥饿线上。16世纪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先驱者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对圈地运动的暴行曾作了深刻的揭露:“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现在变成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从此“羊吃人”这个词成为圈地运动的别称。

近代早期英国的圈地运动与制度变迁

近代早期英国的圈地运动与制度变迁 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英国有别于欧洲大陆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史学对圈地基本上持负面评价,无论是托马斯•莫尔还是马克思,都猛烈批评圈地对农民的掠夺和剥削。 但是,随着二十世纪下半叶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传统的历史结论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同样,圈地运动被赋予了新的解释,获得了新的评价。 诺斯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1]P5可以说,圈地运动就是这样一种活动。 (一)圈地运动的历史背景 圈地运动历经四百多年,从都铎王朝初期一直持续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大体上以“光荣革命”前后为界,可以分为早期圈地,即地主和农民自发进行的圈地和晚期圈地,又称议会圈地。 为什么会有圈地?这与英国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土地制度密切相关。13世纪末14世纪初,英国经历了一个由劳役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的过程,到了世纪,农村人口的绝大多数已经是自由的租佃农了。 但是,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即农民的“份地制”和“敞田制”。份地制也就是农民不完全的,有条件的土地占有制度。这种占有制由租约固定下来,若干年甚至一代数代不变。这种情况妨碍贵族地主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自由处置土地,或者改变经营方式,也妨碍农民自由处置自己的人身,能够随意把商品带到任何一个可以找到市场的地方去。[2] P36 敞田制由无数条田构成,每块条田的面积都不大,一家一户的土地分散到几个地方,不便于耕作,又浪费时间和劳动力。保尔•芒图指出:[3] P115 从前的农人同其周围的人都如此紧密地连结着,所以如果没有他们的协助或未得到他们的同意就不能干任何事情。他的土地同他们的土地那样错综复杂地混在一起,以致于需要农人的长期习惯和可靠的记忆才能一眼就认出这是谁家的土地。……如果每个业主都要独立的行动,那么这种不方便的错综复杂就会恶化成完全的混乱。这种极端的分成小块的情况就会产生不合理的后果: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按照共同规则的耕作。 可以看出,这样的土地制度保留了相当多的封建因素,完全不符合近代化大农业的发展要求,不利于农业新产品的引进和新技术的推广。 当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还很缓慢,工商业与农业的矛盾还不很突出时,落后的土地制度还有生存的空间,而一旦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农业生产跟不上工商业的步伐时,这样的土地制度变只能为历史所淘汰了。 16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英国人口持续增长,而以伦敦为代表的城市发展更是引人注目。人口的迅猛发展与农业生产的相对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粮食和畜产品的强大需求与农村供应能力的十分有限造成了强烈的反差,并导致了物价的普遍上涨。从16世纪初的1501—1510年到17世纪中叶的1651—1660年,英国食品价格上涨了6倍(物价指数从116跃升到687),同期工业品的价格上涨了3倍。(物价指数从95跃升到327)[4]P55 15世纪以前,英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对外出口以原材料为主,特别是羊毛。但到了15世纪中叶,情况发生了变化。根据海关账册记载,在1446

英国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 运动背景 1、毛纺制呢业的迅猛发展。15世纪后,英国毛纺制呢业迅猛发展,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使养羊变得有利可图,但需要大片的土地。于是,贵族们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发展养羊业。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急剧扩大,从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推动了养羊业的发展。 3、英国大量公有土地的存在。在英国,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没有固定的主人。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将其变为牧场。 4、利润的刺激。英国的封建的习惯地租与资本主义地租之间的差别极大,使地主看到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比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更为有利可图,从而刺激了圈地运动的发展。 5、政府支持的结果。政府总的来说是支持圈地运动的。如1593年,国会废除反圈地法令,引起了圈地狂潮。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不再反对圈地,从1688年起,政府公开支持圈地。 编辑本段经济影响 1、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实现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使农民越来越少,失去土地的农民部分成为农场的雇佣工人流入城市,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大量的自由劳动者。同时,圈地运动也使家庭手工业被破坏,为工业扩大了国内市场,从而大大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发展,使英国成为17、18世纪欧洲商业的领头羊。 2、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首先是土地所有制变化:圈地运动摧毁了小农经济,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大农业,使农村由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将其是经营方式的改变:土地被围圈以后,农业资本家办起农场或牧场,雇佣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进行生产。那些将土地出租给资本家的贵族,所得到的不再是封建的地租,而是资本主义的利润。过去的贵族变成了新贵族,农民则变成了农业工人,从而使农村得以资本主义化。 3、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土地的集中,大部分领主更愿意投资新的农作物,追加好的肥料,使用更好的工具,改革排水系统,采用先进的耕作方式,提高产量。 4、加快了英国城镇的进程。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移居城市以及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的城镇数量大量增加。如圈地运动开始后居住在1万人以上的城镇居民占英国人口的比例从3.1%上升到8.8%。

英国圈地运动的真相与启示

近日以拆掉农村的平房院子、圈占宅基地为特点的新一轮“圈地运动”,又把圈地这个老话题推到台前。不管是哪一轮大拆大圈,始终有一种振振有词的说法:不拆不圈怎么发展!?而作为这种说法的最佳例证,英国的圈地运动又被屡屡提起。问题是,英国的圈地运动真的可以证明,大拆大圈是发展的“必经阶段”? 英国圈地运动的四种类型 对英国的圈地运动不能一概而论 经常看到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文章说到英国的圈地运动,讲出来的情形却大不相同。其实未必是谁错了谁对了,而在于圈地运动本就不能一概而论。

从时间上看,可以称为圈地运动的土地集中从13世纪就开始,到1876年英国议会颁布法令禁止圈地终止,跨越600多年;从类型上看,也是五花八门,主要的大类就可以分为4种。 第一种:小块零散土地的集中 英国中世纪的时候形成一种敞田制,就是地的肥瘦、远近、干湿都不同,为了公平分配,给你一小块肥的、一小块瘦的、一小块远的、一小块近的……,于是你有几块小土地,但并不连在一起,而是散落在各个地方,和别人的土地混在一起,这样分散的小块土地,被称为条田。条田当然不利于个人耕种,所以大家就互相协商对换或买卖,使土地集中,这样的圈地完全是自发自愿的。 第二种:对公荒地的圈占 首先要知道,古代英国和古代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体制。中国是皇帝一家独大,其他无论地主还是农民都是小的;而英国是地方领主权力大,王权较弱。那时候的英国,领主占有他管辖区域内的土地,除了各级领主自己经营的土地外,其它土地给农民租种,成为农民的份地。这两种土地之外还有一些公用地和森林沼泽等荒地,这些公地和荒地法律上当然也是领主的,但实际上是公用或无主的。当大块的土地紧缺时,大家就打上了这些公地和荒地的主意,领主或佃农都有圈占为己用的行为,在土地不缺的地方,这种占用也相安无事,但是在一些土地紧缺的地方,就不能随意占了,佃农和领主们就要互相协议,比如领主要占一块,就给佃农一些补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就这样通过协议、在(王室和领主的)法律框架内圈占了,但也有少数补偿不到位或者不补偿就强占的,引起了暴力冲突。 第三种:议会圈地 君主立宪后,英国的王权和领主权都衰落了,议会成了最高权力机构。于是议会制订了圈地的法律,这个法律就接近现代意义的法律了。就是想圈地,那么按国家(而不是王室和领主)的法律来。这时候英国才是第一次出现了有政府背景的圈地。但20世纪的研究普遍认为,议会圈地的规模和效用并不大。 第四种:打破租约的圈地 英国的市场经济兴起之前,村社中是领主有地——农民租地的形式,这种形式约定俗成,形成了事实上的佃户长期固定的使用土地。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这种旧的租约受到了“价高者得”的冲击,有人(比如要养羊的)愿意掏更多地租,地主也乐意租给他们。但是原来的佃户不答应,于是就出现了被暴力驱赶的情形。所谓“羊吃人”的血腥暴力,仅仅是适用于这种打破租约的圈地。当然暴力的范围和程度有没有我们通常讲的那么严重,是另一回事了。 英国圈地运动的特点

英国圈地运动中的三种转变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英国圈地运动中的三种转变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英国圈地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纪前后,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先后共经历了六百年左右,对于英国的整个经济社会结构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是学术界就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影响产生了争论。传统的理论认为,圈地运动剥夺了农民的土地,为大工业的发展所必须的自由劳动力市场创造了条件,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前提之一。新的观点认为,圈地运动虽然将农民与生产资料相脱离,但是农民并未从农村进入城市,成为工业革命劳动力的主要来源。试图通过对已有观点的探讨,并提出圈地运动中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变和思想的转变为英国工业革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英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标签:圈地运动;工业革命;三种转变 一、英国圈地运动的背景 (一)英国圈地运动前的土地制度以及农村社会结构 圈地运动与英国早期的土地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圈地运动开始的十四世纪前后,英国的土地制度主要以敞田制为基础。所谓敞田制就是将土地分为无数条田,每块条田的面积不大,并按照耕地的肥瘦、远近、干湿平均分配给农民。导致每户农民分到的土地可能分散在几个地方,不便于耕作,浪费时间和劳动力。 圈地运动中,英国农村的农民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自由持有农(freeholder)。自由持有农拥有自己的土地,土地权利受国王法庭的保护,相对自由,只需向领主交少量的地租,不承担封建义务。第二,公簿持有农。以领主法庭文件作为领有份地的依据,受领主法庭的管辖,除缴纳定额地租外还须承担一些封建义务。与自由持有农不同的是,公簿持有农的土地并不属于农民自己,而是属于领主,领主可以随意的收回土地或将农民赶出土地,这就导致了公簿持有农成为了圈地运动的最大受害者。第三,租契持有农。承租土地的农户,包括小租地农和大租地农场主。对于圈地运动前期,英国农村社会的结构比例,我们可从陶尼德研究中得出大致的数字。陶尼对亨利八世(1509—1547)至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统治时期的庄园中的农民身份进行定量分析,他从英格兰各地抽样研究了118个庄园档案资料,结果是这些庄园共有农民约6 203人,其中习惯租佃农(其中绝大部分为公簿持有农)3 793人,占农民总数的61.1%;自由持有农1 213人,占19.5%;租地农785人,占12.6%;不可确定身份的人416人,占6.7%。由此可知,公薄持有农占当时农民总数的2/3左右,是英国社会的基本群众。 (二)英国圈地运动的过程 英国圈地运动一般分为两个阶段,既早期圈地运动与晚期圈地运动。各个时期圈地的目的、规模、特点以及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都不同,因此对农民的影响

圈地运动的过程介绍

圈地运动的过程介绍 圈地运动指的是在农奴制渐渐开始解体的时候出现的一种运动,资产阶级将土地从本来拥有他们的农民争夺过来,将他们驱逐出去后把土地的拥有权收到自己的手中,在此之后他们再将这些土地圈定起来形成私人的农场或者牧场。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 圈地运动时间发生在哪年 在〔英国〕曾经出现过很多资产阶级占有农民原有土地的现象,他们将农民从原来拥有的土地上驱逐出去,然后将他们的拥有权、使用权以及畜牧权全部剥夺,让土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然后将这些土地圈定起来,变成自己私人拥有的牧场或者农场,人们将这些行动成为圈地运动,而圈地运动时间也受到了社会进展因素的影响,那么圈地运动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呢? 圈地运动时间还要从中世纪开始说起,当时从英国开始许多地区都实行了敞地的制度,这是一种从农村的公社演化而来的新形式。每当土地进行收割之后,人们的条田以及农民的土地都会根据习惯接触自己建立的各种阻挡装置,在敞开之后成为公共的自然牧区。而除去这些敞开的土地其余地区名义上都是庄园主们的土地,可是事实上照旧是属于农民共同拥有。然而这些土地却让治理者十分的不方便,于是在12世纪的时候英国就出现将土地交换之后合并在一起。那个时候各个地区都是十分盛行的,然而到了14世纪之后农奴制出现了解体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

间出现了圈地运动,并且演化的更加激烈。 也就是说圈地运动的时间是在14、15世纪的时候,在此之后的15世纪中期以及16世纪之后,英国的贸易进展的更加快速,之后各个地区都出现了圈地运动,并且渐渐演化到其他GJ,圈地运动的时间也开始无限期的延长。 圈地运动的过程介绍 圈地运动的过程还要从中世纪开始说起,当时许多地区都实行着敞地制度,也就是说在农作物完成收割之后,各种条田和农民的土地都会根据习惯撤掉之前所设立的一些障碍物,将全部的土地进行敞开的防止,出去这些敞开的土地之外,其余的土地名义上是庄园主拥有的,可是事实上却是农民的。但是这种分散的形式让治理者觉得特别的不方便。 所以在十二世纪的时候英国就出现一些人将这些土地进行交换,然后再全部合并起来。在十三世纪的时候本来交换的土地被GJ的法令所影响,地主阶级开始圈定一些公有的土地,在圈地运动的过程进展到十四世纪的时候圈地运动开始进展的更加激烈了。 圈地运动的过程在十五世纪末期的时候,〔欧洲〕出现了一条新的航路,这条航路胜利的让英国对外的贸易变得更加快速,这也更好的刺激畜牧业的进展和羊毛的价格的上调,从今之后畜牧业开始变得特别的火爆,这时候圈地运动已经进展为国王将土地占据之后会赏给自己的宠信的臣子,或者直接卖给私人。这些

英国圈地运动的名词解释

英国圈地运动的名词解释 英国圈地运动,又称为圈地革命,指的是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英国乡 村地区大规模的土地私有化和农村社会形态的巨大变革。这一运动对于英国现代工业革命的推动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将对英国圈地运动进行详细解释和探究。 一、背景与动因 1. 农业革命:18世纪后半叶,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作物的改良以及养殖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农民从农村迁往城市的趋势加剧。这使得土地的租金和价值迅速上涨,促使地主们积极寻求圈地提高农业产出。 2.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崛起和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社会的转型。工 厂需求大量劳动力,人们涌向城市,导致农业的荒芜与农民的失业。地主们寻求私有化土地并进行大规模圈地,以创造更多的利润和市场。 3. 达额法与地主压迫:达额法限制了农民的权益,导致农业生产无法充分发展,农民的生活条件恶化。地主们则利用较为宽松的法规,通过圈地来驱逐农民,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 二、圈地运动的过程 1. 圈地的方法:圈地运动通过几种方法来实现。最早的是通过法律手段,如 议会法令和私人法令来实施圈地。然后,地主们开始通过购买农民的土地或者通过法庭判决来侵占农民的土地。后来,还出现了暴力手段,一些地主组织雇佣暴徒帮助他们在农村进行圈地。 2. 圈地的影响:圈地运动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们失去了 自己的土地和以往的自给自足生产方式,被迫成为佃农、雇佣工人或者迁移到城市

从事工业生产。地主们则进一步加强了对土地的控制,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农村的人口由此急剧下降,导致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三、圈地运动的影响 1. 社会分化与农民贫困:圈地运动加剧了农民的贫困和社会的分化。失去土 地的农民只能以佃农或雇佣工人的身份工作,生活条件恶劣,生计难以维持。地主阶级则成为了土地的独有主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加剧了贫富差距。 2. 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圈地运动加速了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产业革命。通过 集约化农业生产,农业产出得到了极大提高,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食品和原材料。这也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 城市化与工业革命:圈地运动导致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迅速扩张。城市工厂的需求增长,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起来。这对英国社会经济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英国圈地运动是一场对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的运动。 它通过强制性的土地私有化、驱逐农民并集中土地资源,为英国现代工业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并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革。同时,它也导致了农民贫困化和农村衰落,加速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对于理解英国历史和现代社会的变迁,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

英国圈地运动的背景

英国圈地运动的背景 毛纺制呢业的迅猛发展。15世纪后,英国毛纺制呢业迅猛发展,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使养羊变得有利可图,但需要大片的土地。于是,贵族们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发展养羊业。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急剧扩大,从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推动了养羊业的发展。 英国大量公有土地的存在。在英国,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没有固定的主人。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将其变为牧场。 利润的刺激。英国的封建的习惯地租与资本主义地租之间的差别极大,使地主看到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比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更为有利可图,从而刺激了圈地运动的发展。 政府支持的结果。政府总的来说是支持圈地运动的。如1593年,国会废除反圈地法令,引起了圈地狂潮。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不再反对圈地,从1688年起,政府公开支持圈地。 15世纪末开始的大规模圈地运动,到17世纪上期仍在进行。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由于工业的发展及城市的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了,原料、粮食价格上涨。15世纪末,市场上羊毛价格上涨时,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起来用以养羊。第二,资本主义地租比封建地租更有利于资本家对农民进行剥削。第三,伴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市场价格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农业劳动的市场价格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土地所有者往往把土地改作他用,这会比出租换取小额租金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这样,英国贵族迫不及待的掀起了圈地狂潮。 从根本上说,圈地是为了增加农业生产,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圈地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为了更有效地耕作而将小块土地合并,使耕地连成一片,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营变为集中统一的经营,使用雇工劳动,从事农业技术的改良。二是扩大农场,圈占大片土地做牧场。三是开辟领主的私人园囿、猎场和体育竞技场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英国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发生的一场重大社会运动,旨在改变 土地的使用与所有权。该运动始于18世纪的英国,当时农民群众争夺 土地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场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英国农村社会 结构,并对英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18世纪初,农业是英国社会的主要经济活动。然而,封建制 度限制了农民的土地使用和所有权。大多数土地由贵族和地主拥有, 而农民只能以佃农的身份种植土地,并向地主支付租金。这种分配方 式导致了农民被迫生活在贫困中,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农田来生存, 而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的工作技术的进步,农民渴望建立 自己的农田。然而,土地所有权的分配制度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于是,农民们开始发起圈地运动,希望通过分割和重新分配土地来改善自己 的生活状况。 圈地运动的核心目标是将公共土地分割给农民个体,使他们能够 拥有和耕种自己的农田。在这场运动中,许多农民携带工具,组织起来,试图争夺和分割大片土地。这导致了一系列的地方性冲突和骚乱,引起了当局和地主的重视。 圈地运动的活动加剧了社会的紧张局势,尤其是在人口增长和农 村贫困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当时,富有的地主和贵族试图通过议 会法律来限制圈地运动的影响,并维护他们的特权地位。 尽管圈地运动并没有完全改变土地制度,但它对英国农村社会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民们的抗议和行动迫使政府和地主们采取了一些 补偿措施,以缓解农民的贫困状况。政府通过通过立法限制圈地的规 模和方式,以保护农民的利益。此外,圈地运动还促使了农业技术的 进一步改进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然而,圈地运动也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随着大量土地被分割和 私有化,农民之间的社群感减弱,农村社会的凝聚力下降。农村社区

圈地运动的简介时间背景

圈地运动的简介|时间|背景 在英国14世纪之后因为圈地运动许多农民开始不断的失去土地,他们没有了耕种或者畜牧的土地后,生活的非常凄惨困苦,这些都是因为圈地运动所带领的恶劣影响。那么圈地运动是什么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圈地运动简介 关于圈地运动是什么这个问题还要从14世纪开始说起,那个时候农奴制度开始逐渐解体,在这个过程中英国地区新兴起来的资产阶级和一些贵族人士为了自己的利益,用各种暴力方式将土地的拥有者,也就是农民们从这些土地上驱赶出去,将他们的土地占领到自己的手中,让农民们再也没有了这些土地的使用和拥有的权利,并且抑制或者解除之前所设定的耕地或者畜牧的权利,然后将这些争夺而来的土地圈起来,变成自己私人拥有的牧场或者农场。根据这场行动的方式人们称这些行动为圈地运动。 另外圈地运动也包括四个不同的种类,分别是零散的土地变为集中的形式出现、对公共的荒地也进行圈定,还有还有议会形式的圈定和破除租约的圈定形式。这四种不同的类型几乎是当时英国出现的所有圈地运动的种类,后面两种形式影响和作用都比较小,但是还是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英国出现的圈地运动后来也逐渐发展到其他的国家,对很多国家都造成恶劣影响。 圈地运动时间 圈地运动时间还要从中世纪开始说起,当时从英国开始很多地区都实行了敞地的制度,这是一种从农村的公社演变而来的新形式。每当土地进行收割之后,人们的条田以及农民的土地都会按照习惯接触自己建立的各种阻挡装置,在敞开之后成为公共的天然牧区。而除去这些敞开的土地其余地区名义上都是庄园主们的土地,可是实际上依旧是属于农民共同拥有。然而这些土地却让管理者十分的不方便,于是在12世纪的时候英国就出现将土地交换之后合并在一起。那个时候各个地区都是十分盛行的,然而到了14世纪之后农奴制出现了解体的

英国圈地运动的成因及其影响

论英国圈地运动的成因及影响 ——与中国式圈地运动的不同 学号:10313331 姓名:郭娟芬 摘要:在14、15世纪英国的农奴制解体过程中,兴起了圈地运动。这场运动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为英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20世纪末中国式的圈地运动促进了房价的上涨,是人民生活贫富差距扩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两场圈地运动,产生了不同的两种 结局。 关键词:英国圈地运动中国式圈地运动成因影响比较 5个世纪之隔,文化间的差异,使两个不同的国度——英国,中国产生了两场不同的圈地运动。一场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另一场最终却遭到政府的反对。在这里我们将对两场圈地运动的成因、影响进行讨论,区分两者的不同。 一、英国圈地运动概括 在14、15世纪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规模也最大。封建制度时期,英国就已存在大规模圈地运动。 15世纪末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正处在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大大发展,羊毛出口和毛纺织业兴旺发达,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殖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往往10英亩牧场的收益超过20英亩的耕地。于是在工商业发达的英国东南部农村地主首先开始圈占土地,最初贵族地主之圈占公有土地,后来又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此后一些贵族也加入圈地行列。1485-1550年他们在莱斯特郡圈地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0%。莫尔在《乌托邦》(1516)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羊是温顺的动物,在英国这个奇异的国度里,羊能吃人)。许多小农的土地被圈占,农民不得不远走他乡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 16、17世纪,英国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城市兴起,对农产品的需求大增,圈地运动进一步高涨,特别是1688年以后,英国政府制定大量的立法公开支持圈地,使圈地运动以合法的形式进行,规模更大,据不完全统计,通过这些圈地,英国有六百多万英亩土地被圈占。工业革命开始后,城市人口剧增,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贵族地主为了生产更多的肉类和粮食供应城市,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加速进行圈地,出现圈地建立大农场的热潮。 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有关圈地运动的法案,共批准圈占269万公顷共耕地和公有地。而《公有地围圈法》的通过导致出现更大规模用暴力把农民共同使用的公有地(农民对公有地有使用权,而西方法律中使用权也是一种财产权)强行夺走、然后据为私有的圈地运动。仅“1801年到1831年农村居民被夺走350多万英亩公有地,农村居民却未得到过一文钱的补偿。”通过此种“私有化”,大量农民的财产权──土地使用权被强行剥夺,农民同自己的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