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统编三上阅读策略单元教材解读汇报与教学建议

统编三上阅读策略单元教材解读汇报与教学建议

统编三上阅读策略单元

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一、统编教材设置阅读策略单元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策略主要包括预测、连结、提问、图像化、推论、自我监控等等。中高年级:强化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养成。三年级起的编排:

教材中的其他阅读策略:

复述: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二年级,借助图片等讲故事;

三年级,详细复述;

四年级,简要复述;

五年级:创造性地复述。

默读:

课程标准

一、二年级,重点训练朗读正确,二年级开始练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三、四年级,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逐步提高默读速度,做到一边读一边想;

五、六年级,重点训练提高默读速度,学习扫读等。

二、三上阅读策略单元——“猜测与推想”教材解读(12、13、14课)

推测策略单元教材编排的独具匠心

预测阅读策略教学尝试

1.直接解释:介绍将要阅读的材料中,需要使用哪一种策略,什么时候使用,该如何使用(明确策略的有效性及使用过程)

2.示范作用:采用出声思考的形式,让学生示范自己使用该策略。(使学生认识策略的可操作性;)

3.指导练习:指导学生进行由简至难的练习,逐渐减少指导数量;(通过练习逐步掌握该阅读策略;)

4.独立练习:学生独自完成阅读和阅读策略的使用;(通过练习逐步掌握该阅读策略;)

5.总结反馈:再次向学生明确简述策略的操作步骤,该策略在其他情景下使用;(明确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性和迁移性)。

预测策略指的是读者在阅读中根据文本的线索、自身的背景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对文本的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人物命运、作者观点等方面进行自主的假设,并在阅读过各中寻找文本信息来验证自己已有的假设,如此反复假设、验证,不断推进阅读。

阅读线索——形成假设——寻找资料检验假设——形成新的假设

三、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建议

1. 激活原有知识,产生阅读期待

(例:看图猜成语——猜测与推想,不是胡猜,是有依据地猜,是阅读时的法宝)

2. 充分呈现学生推想的过程,丰富认知图式

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它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念

联系细节线索,预测故事情节——如:依据题目、插图、关键词句等预测文章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投入到自主阅读中。

联系生活经验,预测文章内容——如: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节,对文章走向进行预测。读者可以根据已有的信息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推测,从字里行间领会作者文章的主旨,促进理解文章内容。

联系知识经验,预测文章结构——如:根据先前阅读的知识经验(文章结构意识)预测。三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较低年级有大辐度的提升。

提供表达范例:

我读到______,就猜到了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进行文章批注)

3.善待学生的“错误”,尊重学生的个性推想

4.发挥教师引导者作用,激发学生自我修正

(听教师讲故事的结尾,看看自己的预测和故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5.在丰富的实践中运用,

可以根据这些书名,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些什么?(根据封面、名字……)推荐书目:《躲猫猫大王》……《帽子的秘密》《团圆》《小灵通漫游

未来》

可以根据推荐书目,预测一下你可能最喜欢哪本书?

三年级下册预测阅读策略运用举例(寓言……故事……)

在实际的阅读中采用多种策略配合的方式:连结、图像化、提问……本单元使用的思考:

文本的呈现方式:基于学生真实的思维经历,引导学生回顾思维的过程。避免提前阅读文本,在两篇略读课文的教学中,要避免只关注未完成故事结尾的预测,忽视交流阅读思考的过程。

精读课文中的“旁批“的呈现时机和使用:

借助旁批学习伙伴的思维过程,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阅读行为。避免一边读课文,一边读旁批。使学生丧失阅读乐趣,丧失思考空间。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阅读策略单元的“奠基之旅”

——三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板块教学设想

树立方法意识,将方法的学习与运用贯穿整个单元。

将方法指导有机融入教学过程。

三上策略单元:预测

语文要素:

1.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

2.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3.尝试续编故事。

一、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1.预测策略在口语交际中的意义和价值:

(1)强化运用

(2)助推“预测”

2.确定交际话题:(学生有话可说,每人都有自己的名字)

(1)和同学交流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可以是关于自己名字的,也可以是关于其他人名字的。

(2)听同学讲的时候,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讲的人提出来,进一步了解

(3)和同学交流之后,回家给家里人说说,你从同学的讲述里知道了哪些新鲜事。

3.明确交际目标

(交谈、倾听、应对、转述,是口语交际目标)

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运用预测策略,猜测别人的名字

4.教学设想

关键词:预测、讲述、回应

(1)名人名字猜猜猜

²读故事,猜人名——李花怒放一树白(李白)

²看提示,猜人名——郭沫若、聂耳

中国人的“名字”单姓——复姓;单名——双名——三字名;名字里的“名”,每一个字,单独或组合都可以表达一定的意思,也可能和

“姓”连起来理解。(预测的依据、方法)

(2)我的名字有故事

第一环节:

请A同学先说出自己的名字,让大家猜一猜,自己的名字有什么含义或来历?

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猜测,也可以评价,B同学的猜测是否有道理。(多向互动)

A同学听到B同学的猜测,要礼貌地回应猜对了还是猜错了,如果猜错了,可以提示某些信息,让同学再猜

A同学完整清楚地讲述自己的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听的同学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同学提出来,进一步了解。

第二环节:

出示部分同学的名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名字猜一猜,形成自主互动。对同一个名字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补充自己的猜想,形成多向互动。

注意:预测不是乱猜,而是有依据地猜。猜测的内容可能跟名字的实际意思一样,也可能不一样,只要有依据就值得肯定,甚至可以赋予名字新的含义。

(3)亲友名字有故事

讲述亲友中特别有意思的名字的故事。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提出来进一步了解。

(4)“名字”里的故事

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起名字,因为名字是一个人的名片,体现了一个

人的喜好、性格、品行、文化背景等,同时也受时代的影响。如:新中国成立初期:

……

名字也受生活环境、地域文化的影响。

²评选“最美名字”“最有文化的名字”

²给自己起一个笔名。

²回家给家里人说说,从同学的讲述中知道了哪些新鲜事。

课内——课外

课堂——生活

二、习作:《续写故事》

预测策略在习作中的实践

1.习作内容:下面的图讲了什么事情?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请你接着把故事写完。

2教学目标:

看图,把故事编完整。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表达自信。

3.教学设想:

(1)图上讲了什么事情:

图1:哪些人物?重点人物是谁?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是怎样的?根据图画和生活经验,猜测他们还会说什么?

图2:根据图画人物的表情、动作,猜测人物没有说完的话是佬以?

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2)续编故事

图3,4:根据生活经验猜测:人物会说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3)会想、会说是不是就会写呢?不一定

写作教学在课堂上的主要落点,应该是真实而具体的文体教学。

1.图上的内容用对话交代事情的起因。

2.续写的故事以两个主要人物的对话展开。

3.习作指导从两条线展开,一是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猜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二是利用课文中的范例指导学生写好对话。

(4)创造性使用教材

三、语文园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统编义务教育三年级语文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统编义务教育三年级语文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重要性:一个国家实施什么课程,使用什么教材,反映并决定了这个国家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能够培养什么样的人,直接关系到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与发展,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国家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2010年出生的孩子,百年后几岁,他们承担着建设国家的重任。在这么强的意识形态下,咱们的小小教材承担着沉甸甸的重任。 第一部分教材整体结构与内容 小学阶段有两个坎:第一个坎就是幼小衔接,第二个坎是三年级,这是一个坡,学习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学习重点,思维水平相对较低。三年级阅读习作比重增大,对思维水平、学习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习作从写话上升到习作,要求300 个字,所以我们要从心理上关注三年级的特殊性。 一、教材体系结构 本册教材共几个单元?发现教材有什么样的变化?除选文的变化外,有没有发现某个单元的编排方式发生了变化? 1. 有两个特殊单元:第4单元是策略单元。第5单元是习作单元;

2.单元编排方式跟过去有区别吗?单元前面编排单元导语。 (我们可以称之为导语页、单元页、篇章页) 3.阅读单元内部有变化吗?在部编一、二年级全部都是精读课文,在三年级开始就分精读课和略读课。 4.语文园地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出示低段的语文园地,中段语文园地(从三年级开始一直到六年级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是每个单元必有的)。 二、各板块的内容及教学任务 (一)识写与写字 1.课标在低段对识字写字提出的要求是: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课标在中段对识字写字的要求是: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三年级上册和下册,识字写字均是250个。比起二年级上下册认450、写250个字的任务来说,三年级识字写字不再是主要任务,但250个要认的字中,多音字明显增多。三年级上册多音字爆发式增

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3篇

统编本“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 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了三种特殊学习单元,即习作单元(每册教材一个,共八个)、策略单元(每个年级上册一个,共四个)、 综合性学习单元(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各一个)。习作单元是为了 探索构建相对独立的作文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策略单元主要指向常用阅读策略的学习和运用;综合性学习单元既充分体现语文是母语学习,又体现了整合的理念。本文主要探讨策略单元的理解和教学实践思路。 先来聊聊一个概念:策略。人们常常在文章中使用这样的概念组合”策略与方法“,但儿乎没有谁在文章中将”策略”与”方法”区分开来阐述清楚,仿佛这两个概念是一体或者一致的。问题是,如果这两个概念是一致的,为什么不只用其中一个,非得两个一起用呢?那么,策略与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昵?査阅《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策略”用作名词时,意思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方法”是指咲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初读这两个概念的词典解释,不好判断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细细推敲,似乎“策略”里应该引领和包括”方法“,”策略“指向“方针”,“方法” 指向“门路、程序气再请教能力不俗的”度娘。并没有找到更清晰明确的解释;将概念加上相同的限制词“阅读“,也没见到对“阅读策略” 和“阅读方法”的比较分析。笔者不揣浅陋,根据词典中的解释,结合统编版教材中“策略单元”要学习的阅读策略,以为“策略”是方向性的, ”方法”是具体解决问题的路径。比如,”预测”是策略,这一策略的落实靠的是具体的方法,有根据重要内容信息进行预测、根据故事线索预测、发现故事发展逻辑进行预测、综合内容信息进行预测等不同方法。 回到策略单元理解和教学的探讨。 常用的阅读策略,大概有“预测与推演““启动先备知识““视觉化" 自我监控””连结”“提问题””总结”“综合与评价”等。统编版教材四个年级编排的四个策略单元,分别指向”预测””提问题““提高阅读速度””选择阅读方法“,后两种都可以归入”自我监控”。这是小学生阅读实践中需要经常运用的几种阅读策略,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效率都十分重要。 策略单元的教学是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服务的,教师应该从学生成长需要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精选文档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小学阅读教学的实际,引导学生在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中习得一些基础、有用的阅读策略,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学会阅读。从三年级上册起,统编教材独立设置阅读策略单元。单元内一般安排三到四篇课文,前一两篇课文进行策略的展示与指导,后两篇课文具有练习的性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策略。课后题与“交流平台〞等则对这些策略进行梳理、总结,并指导学生拓展、迁移。 一、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 三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是统编教材在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 个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使其成为积极的阅读者。本单元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体现如下特点。 〔一〕引导有意识阅读,体会阅读乐趣 预测是一种自然存在的阅读心理。儿童在阅读的时候,都会无意识地运用这一策略。本单元的编排目的是引导学生将这种无意识的阅读心理,转变为一种有意识的阅读技能,并能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主动地进行运用。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呵护并激发学生阅读的初始期待,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预测之后的验证,

会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趣味和快乐。在这有意识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阅读的积极参与者,还是阅读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二〕有层次、有梯度地呈现学习内容 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的学习,本单元编排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不会叫的狗》三篇童话,分别讲述了“已经活了一百多岁的老屋因为帮助别人而总也倒不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在有意无意之中帮助了他人〞 和“一条不会叫的狗身处逆境却不言放弃,坚持完善自己〞这样三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富有童趣的故事。其中,以反复结构来叙述的故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用旁批的方式示X了预测的过程,提示学生可以依据标题、图画和情节来预测故事后面的内容或结局。这篇课文的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要关注课文的旁批,在阅读后和同学交流“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预测〞,也为学生边阅读边预测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引,并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预测不是无端猜测,需要有文本内容的支持,需要结合生活经验作出有根据的判断;预测没有对错之分;要在阅读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预测。 后两篇课文也是典型的可预测文本。《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省略了结尾,《不会叫的狗》原文的三种结局也未完整呈现,为预测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这样编排的用意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已学“预测〞的一般方法尝试猜测故事结局,在“读到……我想……是因为……〞等形式的阅读交流分享中,充分展现自己预

统编版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解读和教学建议

统编版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解读和教学建议 作者:沈成 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2020年第11期 一、要点解读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以“祖国河山”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现代文,三首诗歌。其中有描写山水美景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有表现海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南国美丽风光的《海滨小城》;还有展现北国四季迷人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写景文,并从中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富饶的西沙群岛》在文中以泡泡的形式提示学生关注关键语句。《海滨小城》的课后题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语句。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重点讨论、梳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词句段运用”安排了围绕一个句子说一段话的练习,层层递进地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其实就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阅读方法在习作中的运用,形成了“由读到写”的学习路径。在本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文后都出现了“小练笔”。由课内阅读到课后练笔,再到习作训练,聚焦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梯次凸显重点、逐步突破难点,最终实现“一单元一得”。 二、教学建议 小学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阶段。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乐写易写,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本单元的内容充分体现了由读到写、读写结合的编排原则,是一个比较容易让学生习得写作技能的主题单元。基于此,在本单元教学中,教者就要注意加强阅读方法的迁移与运用,重视阅读与习作的联系。 1.精准目标,有梯度。 要想有效夯实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进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对每一课教学目标的确立,也应该是在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的条件下梯度上升地进行语文要素的学习训练。笔者认为,在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中,训练目标应该是:能发现第五自然段是围绕关键语“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初步认识什么是关键语句。这个目标是让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 作者:韩宇哲 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2020年第10期 要点解读: 本单元是统编版教材的第一个阅读策略单元,以“预测”为主题,编排了一篇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两篇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以及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习作“续写故事”和“语文园地四”。《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写一间老屋在准备倒下时,分别答应小猫、老母鸡、小蜘蛛的请求,给予它们帮助而总也倒不了的故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讲了一个神奇的故事:胡萝卜先生漏刮的一根胡子因为蘸到了果酱而越长越长,充当着放风筝的线等对别人有帮助的事物;《不会叫的狗》里的那只狗因为不会叫,所以学着小公鸡、杜鹃叫,最后却弄巧成拙,差点被猎人射杀。三篇课文都是童话故事,前两篇是我国的童话故事,后一篇是意大利的童话故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第一篇是物与动物之间的故事,第二篇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第三篇是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故事;第一篇是完整的故事,学习预测的基本方法,后两篇没有结尾,需要运用预测方法,有依据地预测合理的结局。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猜测与推想,使我们的阅读之旅充满了乐趣”。其一,“猜测与推想”为我们诠释了“预测”的内涵和路径,猜测侧重于主观的猜,推想则是有根据、有逻辑的;教学中既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发展其想象力,又要引领学生掌握推测的方法,提升其探究力。其二,“乐趣”为我们明确了教学设计的方针,乐趣是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内驱力,也是使用“预测”进行阅读的价值。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围绕“预测”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二是“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三是“尝试续编故事”。前两个要素指向策略的学习,后一个要素则是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指向策略的运用。 本单元的编写架构采用了递进式,突出了实践训练的“一课一得”“得得相连”。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要尝试建立预测意识,学会基本的预测方法;教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要练习无依据地猜测和有依据地推测故事发展经过,敢于大胆质疑和探究;教学《不会叫的狗》,要练习预测故事合理的结局,在整体意识的驱动下不断调整和反思预测结果。这三篇课文的编排方式,很好地体现了统编教材“讲练结合”的编写思路,在最后用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和习作“续写故事”实现了“预测”的迁移运用。我们只有清晰了解这个框架,才能做好教学设计,让学和习在教学中真正地发生。 教学建议:

统编义务教育三年级语文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统编义务教育三年级语文教材解读及教学 建议 在小学阶段,识字和写字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在课标中,对于识字和写字的要求是:学生要喜欢研究汉字,有主动识字和写字的愿望。学生需要认识常用汉字约1600个左右, 其中800个左右需要会写。学生需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学生需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生需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学生需要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生需要研究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与作 在小学三年级,阅读作比重增大,对思维水平、研究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作从写话上升到作,要求300个字。因此,我们需要从心理上关注三年级的特殊性。在教材中,有两个特殊单元:第4单元是策略单元,第5单元是作单元。单元编排

方式也有所不同,单元前面编排单元导语,我们可以称之为导语页、单元页、篇章页。在阅读单元内部也有变化,在部编一、二年级全部都是精读课文,在三年级开始就分精读课和略读课。此外,语文园地也发生了变化,从低段的语文园地到中段语文园地(从三年级开始一直到六年级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是每个单元必有的)。 总之,教材的内容和体系结构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教材的变化和特殊性,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两部分。精读课是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仔细思考、逐句翻译,掌握课文的细节和主旨。略读课是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注重语音语调、语境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流畅度。这样的分段教学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不同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3.课文内容。第二学段的课文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涵盖了 历史、文化、科技、环保等多个方面,既有经典名篇,也有现代文学作品。同时,课文中融入了更多的情感元素和人文关怀,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解读和教学建议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单元解读和教学建议 一、要点解读 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编排了《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三篇课文,语言各具特色,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大自然的声音》通过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生动描写,表现了用心体验大自然的妙趣;《父亲、树林和鸟》通过童年时代父亲和“我”的对话,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带刺的朋友》描绘了一只聪明伶俐的小刺猬,体现了对小动物的喜爱。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第二学段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把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要联系前后相关学习内容,做到学段统整。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习过“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这一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能主动理解这些词句,交流阅读感受并主动积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的学习是在此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生动的语言”,同时也为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以及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等语文要素的学习做铺垫,打基础。 课后习题是教材显性地体现教材编者编写意图的教学资源,语文要素的达成可以通过课后习题的教学得以落实。本单元的3篇课文课后练习题设计非常精妙,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体会生动的语言。比如,《大自然的声音》习题1“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背诵第2~3自然段。”引导学生读中体会生动的语言,背诵生动语段;《父亲、树林和鸟》习题3“读句子,说说加点的部分给你什么感受,然后选择一句抄下来。”中引导学生感受句子中的修饰词、叠词的使用,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带刺的朋友》习题3“读下面的句子,看看‘我’对刺猬的称呼有什么不同,从中体会‘我’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体会称呼变化中蕴含的情味。《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感受顶真句独特的语言现象,并能接着往下续说。纵观整单元对习题的设计,重在阅读中感受生动语言,在感受中推进积累,在积累中内化表达,在表达中实践运用。

统编本教材阅读策略单元解读及教学建议

统编本教材阅读策略单元解读及教学建议 作者:王艳青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2022年第02期 阅读策略的形成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使其向纵深发展并成为积极的阅读者。统编本教材突破了传统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从三年级开始,以预测、提问、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有目的地阅读四种基本的阅读策略为主线,编写了序列阅读策略单元。如何破解阅读策略单元的密码,借助这类特殊单元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策略?笔者尝试从单元解读和教学建议两个维度作如下思考。 一、对阅读策略单元的解读 1.阅读策略单元的内容安排 纵观统编本教材,不难发现,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三年级开始,在上册中选取了四种阅读策略来编写策略单元。具体安排如下:三年级上册——预测,四年级上册——提问,五年级上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六年级上册——有目的地阅读。这四种阅读策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呈阶梯式序列化分布。 2.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 阅读策略单元的编写结构与普通阅读单元基本相似,都是由导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几个部分组成。但也有不同。 (1)单元主题安排不同。统编本教材普通单元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展开,所选编的课文都围绕该单元共同的人文主题,同时也共同承载着这个单元的语用主题。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所选编的课文是《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和《灯光》。这四篇课文都是革命题材类文章,紧扣该单元的人文主题。这个单元的语用主题有两个:一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二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一次活动。所以这四篇课文都涉及了点面结合方法的运用。

阅读策略与习作单元教材解读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阅读策略与习作单元解读由于与以前的教材变化较大,所以今天我在这儿再重复也算强调几点。 一、教科书的编写思路 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 从三年级上册教科书开始,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每个单元设有“导语”,每一个单元导语里,左上角是人文主题,右下角是语文要素。语文要素的概念定义为“语文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它包括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等,“语文要素”是单元教学的主线、明线。在单元导语中明确语文要素;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贯穿着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某些单元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还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个单元形成一个系统。 2、强化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从三年级上册教科书开始安排略读课文,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快乐读书吧”,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快乐读书吧”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3、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集中体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每个单元的“交流平台”,都聚焦学习方法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提取可迁移运用的方法,总结出一些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在练习活动中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教科书中的每一个练习活动,往往不只是简单提出一个学习要求,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某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也是方法运用的过程。这些练习活动蕴含的学习方法,都可以举一反三地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和表达实践。 4、凸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教科书着力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论是练习活动的设计,还是语文园地的内容安排,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语文,突显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 二、本次教材的编排关于统编教科书特殊单元——阅读策略单元与习作单元的教学建议 为让学生获得必要的阅读策略、习作能力,统编教科书突破了传统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专门编写了两种特殊形式的单元: 1.阅读策略单元。阅读策略是指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任务、目标及阅读材料的特点等因素所选用的促进有效阅读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根据有关的阅读教学理论成果,从中年级开始,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编写阅读策略单元,以引导学生获得必要的阅读策略,成长为积极的阅读者。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阅读策略,预测 一、教材和丛书分析 1.教材分析 语文统编教材从三年级起,每年级上册安排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分别是:三年级上册“预测”,四年级上册“提问”,五年级上册“提高阅读的速度”,六年级上册“有目的地阅读”。本单元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第一个阅读策略,预测。 围绕这一阅读策略,教材编排了3篇寓意深刻、富有童趣的故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写了老屋相继为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遮风挡雨、坚持不倒的故事,赞扬了老屋助人为乐、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品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写了胡萝卜先生漏刮了一根胡子,小男孩用它来做风筝线,鸟太太用它来当晾尿布的绳子……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童话世界的神奇。《小狗学叫》讲述了一条不会叫的小狗的奇特经历,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事物都有自身的特点,千万别生搬硬套。3篇课文的编排旨意是让学生在猜测与推想中体会阅读的乐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①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②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③尝试续编故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精读课文,也是学习预测的第一篇课文,有着示范引领的作用。课文的旁批呈现了预测的思考过程,提示学生可以依据标题、插图、细节和生活经验来预测故事情节或结局;课后习题也总结了预测的依据。由此,我们要读懂编排意图:首先,结合文本知道什么是预测;其次,借助旁批了解如何预测;再次,伴随着阅读,进行预测实践;最后,根据课后练习,较为系

统地整理有关预测的依据和方法。《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小狗学叫》是略读课文,在本单元中起到引导学生运用方法、练习预测的作用。两篇 文章都要求预测结局,却各有侧重。《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虽说是略读 课文,但是与以前的略读课文有所不同,其阅读提示和课后习题中的要求 是鼓励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练习预测,并提示学生尝试体验“修正预测”, 同学们可以从预测的内容、依据、修正预测的体验等方面展开交流。《小 狗学叫》侧重通过呈现三种不完整的结局,训练学生运用方法独立进行预 测的能力,让学生懂得角度不同,预测的结局不同,文本体现的价值也不同。3篇课文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是有梯度的:先学法,再实践训 练预测并尝试有理有据地续编结尾,然后多角度编写结尾。整个过程由扶 到放,从教读到自读,再辐射到课外阅读,鼓励学生感受猜测与推想的乐趣,懂得预测有据、预测有法,提升阅读判断力和想象力。3篇课文,为 了凸显“预测”阅读策略的教学主线,课前不要求预习,以确保课堂教学 中预测的趣味性和真实性。老师在组织教学时也要特别注意突出“预测” 策略,充分关注并让学生呈现推想的过程。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提示“你的名字里也许饱含着他们对你的 期待,说不定还藏着一个故事呢”。这也是“预测”在口语交际中的运用。口语交际中的表述,带有预测性质与实际练习的意味,如猜想名字中蕴含 的长辈期待、包含的汉字文化、寄寓的真情等。 因此,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所包含的语文要素,在实际教学中要有所体现。 习作“续写故事”是先看图,在对故事情节理解的基础上,再对故事 结尾进行推想与合理预测。教材中明确提出能修改习作的要求,这也是检

统编本“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以统编本三年级

统编本“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以统编本三年级上册“预测”单元为例 作者:李作芳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第10期 “阅读策略单元”的独立设置,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创新。笔者拟从阅读策 略的概念内涵、阅读策略单元的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阅读策略”的概念内涵 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对“策略”一词的解释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 和斗争方式”。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明确目的,二是有具体行动的安排,三是行动随情 况的变化而调整。笔者认为:阅读策略,是指为达到一定的阅读目的而实行的阅读活动,这项 阅读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行动安排,还会随不同情况而变化。 “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有所不同。阅读方法是指具体的方法,阅读策略则是对 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阅读策略的使用具有整合性、选择性和灵活性。读者要根据阅读目的与 文本材料的不同,灵活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并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阅读方法,来帮助自己阅读。阅读策略是建立在阅读方法之上的,但不是阅读方法的简单叠加,而是对阅读方法起着指导和 调控作用。 二、“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每学年独立设置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即三年 级“预测”、四年级拟设置“提问”、五年级拟设置“有一定速度阅读”、六年级拟设置“有 目的地阅读”。“阅读策略单元”的设置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单元独立设置——让阅读策略课程目标更明晰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阅读策略”的课程目标基本上是比较虚化的存在,教师阅读 教学目标中鲜见关于“阅读策略”目标的描述及达成的有效方法。少数在语文教学上有一定前 瞻性认识的教师,可能会在日常教学中结合相关文本的教学,穿插、渗透一些阅读策略的学习 活动,但这基本上是零散的、碎片化的,随意性也比较强。 “阅读策略”之所以在以往教学实际中被“虚化”,笔者认为,一方面这些课程目标 深藏于课标之中。它在课标的表述中多以学段的“课程目标”出现,而不是以某一年级具体的“课程内容”出现,因此就缺少了鲜明的指向性。一方面各版本教材也少有专门的阅读策略学 习内容,每个年段“阅读策略”的课程内容需要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研读教科书时自行梳理、提炼,再落实到教学中,这就容易造成“阅读策略”课程目标在教学中被虚化或随意化处理。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独立设置四个“阅读策略单元”,观照了课标的要求,将“阅读 策略”课程目标具化为课程内容,凸显了“阅读策略”这一课程目标的系统性、阶段性和科学性,让阅读策略编排变“无”为“有”,变“随意”为“有意”,变“模糊”为“清晰”,让 课程目标看得见、摸得着,增强了课程目标的指向性、指导性、操作性。 2.单元整体设计——让阅读策略教学内容更聚焦

部编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建议

部编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建议 部编版教材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在编写的过程中精心地设置了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在感受、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积累阅读策略,并对其进行灵活运用,学会阅读。部编版教材在每一个年级中所呈现的阅读策略是不一样的,以三年级为例,其在上册书中是围绕“预测”策略。要想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有效发挥此单元的价值,我们首先要清楚其编写特点,以此为基础探寻应用对策。 一、部编版教材三年级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 三年级上册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阅读方法,养成运用阅读策略,自主阅读的意识。本单元所展现的阅读策略是:预测。在分析教材文本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具有这样的特点: 1.引导有意识阅读 众所周知,阅读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心理。小学生在阅读书目的过程中,其总是发挥无意识的作用,对文本内容进行感知。随着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增长,学生需要从无意识阅读过渡到有意识阅读中。所以,本单元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了“预测”此阅读策略,试图借此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有意识阅读,获取阅读技能, 以此不断地提升阅读能力。 2.有层次呈现内容

对于“预测”而言,小学生是极为模糊的。立足学生的此发展特点,部编版教材先为我们呈现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文本,以此引导教师带领学生合作阅读文本,对预测策略进行运用,从而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接着设置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不会叫的狗》这两篇内容,引导学生借助所积累的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预测”,从而实现有意识的阅读。 二、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建议 立足以上所分析的部编版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的编写特点,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 L引导学生猜测阅读,享受阅读乐趣 就部编版语文教材而言,其在阅读策略单元,之所以会先为我们呈现具有阅读价值的文本,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体会阅读,并在品析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知文本内涵,掌握阅读策略,从而使此策略进行灵活运用,自主阅读练习价值的文本,实现学以致用,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据此编排,我在组织此单元教学活动的时候,首先会根据单元阅读策略,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经历阅读策略的形成与使用,为其自主运用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三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为我们呈现了《总也到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不会叫的狗》这三篇文章。其中,第一篇具有指导价值,后两篇则具有练习价值。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 我以第一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预测。具体地,我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初,立足文本主题向学生提出了这

统编三上阅读策略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三上阅读策略单元 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一、统编教材设置阅读策略单元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策略主要包括预测、连结、提问、图像化、推论、自我监控等等. 中高年级:强化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养成.三年级起的编排: 教材中的其他阅读策略: 复述: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二年级,借助图片等讲故事; 三年级,详细复述; 四年级,简要复述; 五年级:创造性地复述. 默读: 课程标准 一、二年级,重点训练朗读正确,二年级开始练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三、四年级,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逐步提高默读速度,做到一边读一边想; 五、六年级,重点训练提高默读速度,学习扫读等。 二、三上阅读策略单元——“猜测与推想”教材解读(12、13、14课)推测策略单元教材编排的独具匠心 预测阅读策略教学尝试 1.直接解释:介绍将要阅读的材料中,需要使用哪一种策略,什么时候使用,该如何使用(明确策略的有效性及使用过程) 2.示范作用:采用出声思考的形式,让学生示范自己使用该策略。(使学生认识策略的可操作性;) 3。指导练习:指导学生进行由简至难的练习,逐渐减少指导数量;(通过练习逐步掌握该阅读策略;) 4。独立练习:学生独自完成阅读和阅读策略的使用;(通过练习逐步掌握该阅读策略;) 5。总结反馈:再次向学生明确简述策略的操作步骤,该策略在其他情景下使用;(明确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性和迁移性). 预测策略指的是读者在阅读中根据文本的线索、自身的背景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对文本的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人物命运、作者观点等方面进行自主的假设,并在阅读过各中寻找文本信息来验证自己已有

胡凤琴:部编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建议

胡凤琴:部编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建议阅读教学建议 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课文类型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类,阅读教学也相应有了精读课和略读课两种课型。三上册共27篇课文,其中精读20篇、略读7篇。接下来,分别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快乐读书吧”以及特殊的“预测策略单元”谈阅读教学建议,“习作单元”课文的功能及教学建议放在“习作”中谈。 (一)精读课文 1.解读文本,提高欣赏水平 统编教材的选文非常注重经典性和育人价值,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同时也体现时代特点与现代意识,深受老师和学生喜欢。 二年级下册有篇课文《小毛虫》,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的故事,讲述一只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羽化成蝶的过程。浙江有位教师在课前对学生做了调查:说说喜欢这篇课文的理由。 三年级上册教材入选了很多名家作品。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水平,准确把握文本的特点,选择契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段目标的教学内容。解读文本应该经历“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身份。 如果读每一个文本,教师都经历“读者、教师、学生”三重角色,阅读教学会更符合常普通读者的阅读习惯,也更能体现儿童立场。 2.用好课后题,体现教学价值 三年级上册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基本通过精读课文的课后

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和语文园地的各个板块体现、落实。 精读课文的教学要特别关注课后思考练习题,每一题都是努力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出题,大致从三个维度编写。 理解与交流: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特点、交流阅读感受等题型,旨在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文章内涵的领悟把握。 积累与运用:包括朗读、默读,篇章、段落、词句的积累、背诵和摘抄,有特色的句式与段式的仿写、小练笔等题型,旨在引导学生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活动。 三年级上册共27篇课文,“朗读课文”安排了21次,“默读课文”安排了11次,对篇章、段落、词句的背诵和摘抄共安排了7次,有特色的句式与段式的仿写、小练笔等题型安排了7次。 拓展与实践:关注与社会生活、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有的还与“阅读链接”“资料袋”“快乐读书吧”等栏目相结合,作适当的拓展、延伸。 精读课文的课后思考练习题中包含着丰富的编者意图和详细的教学重难点安排,教学中要用好,充分体现课后题的教学价值。 (1)落实语文要素的载体 如,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以各种方法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朗读背诵相关语段,积累喜欢的语句。课后思考练习题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体

统编本“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多篇

统编本“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多篇 统编本“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1 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了三种特殊学习单元,即习作单元(每册教材一个,共八个)、策略单元(每个年级上册一个,共四个)、综合性学习单元(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各一个)。习作单元是为了探索构建相对独立的作文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策略单元主要指向常用阅读策略的学习和运用;综合性学习单元既充分体现语文是母语学习,又体现了整合的理念。本文主要探讨策略单元的理解和教学实践思路。 先来聊聊一个概念:策略。人们常常在文章中使用这样的概念组合——“策略与方法”,但几乎没有谁在文章中将“策略”与“方法”区分开来阐述清楚,仿佛这两个概念是一体或者一致的。问题是,如果这两个概念是一致的,为什么不只用其中一个,非得两个一起用呢?那么,策略与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策略”用作名词时,意思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方法”是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初读这两个概念的词典解释,不好判断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细细推敲,似乎“策略”里应该引领和包括“方法”,“策略”指向“方针”,“方法”指向“门路、程序”。再请教能力不俗的“度娘”,并没有找到更清晰明确的解释;将概念加上相同的限制词“阅读”,也没见到对“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的比较分析。笔者不揣浅陋,根据词

典中的解释,结合统编版教材中“策略单元”要学习的阅读策略,以为“策略”是方向性的,“方法”是具体解决问题的路径。比如,“预测”是策略,这一策略的落实靠的是具体的方法,有根据重要内容信息进行预测、根据故事线索预测、发现故事发展逻辑进行预测、综合内容信息进行预测等不同方法。 回到策略单元理解和教学的探讨。 常用的阅读策略,大概有“预测与推演”“启动先备知识”“视觉化”“自我监控”“连结”“提问题”“总结”“综合与评价”等。统编版教材四个年级编排的四个策略单元,分别指向“预测”“提问题”“提高阅读速度”“选择阅读方法”,后两种都可以归入“自我监控”。这是小学生阅读实践中需要经常运用的几种阅读策略,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效率都十分重要。 策略单元的教学是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服务的,教师应该从学生成长需要的角度来理解策略单元的学习价值。落实策略单元的教学实践,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这样几点: 其一,学生学习任何一种阅读策略,都不是零起点。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三四年的甚至四五年的阅读经验,他们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开启阅读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在实践某些阅读策略了,只是可能没有过有意识的总结(没有启动元认知)而已。学生一二年级阅读绘本,便常常运用到预测策略,教师教学这一策略单元之前,应该了解真实的学情,帮助学生启动先备知识,在原有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实践运用,使策略清晰起来,让策略运用转化为习惯、能力。“提问题”“提高阅读速度”“选择阅读方法”等阅读策略的学习,学生同样都有过相关的经验,如果教师不顾学生的已

统编本“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3篇

统编本“阅读策略单元”编写特点与教学建 议3篇 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了三种特殊学习单元,即习作单元(每册教材一个,共八个)、策略单元(每个年级上册一个,共四个)、综合性学习单元(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各一个)。习作单元是为了探索构建相对独立的作文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策略单元主要指向常用阅读策略的学习和运用;综合性学习单元既充分体现语文是母语学习,又体现了整合的理念。本文主要探讨策略单元的理解和教学实践思路。 先来聊聊一个概念:策略。人们常常在文章中使用这样的概念组合"策略与方法",但几乎没有谁在文章中将"策略"与"方法"区分开来阐述清楚,仿佛这两个概念是一体或者一致的。问题是,如果这两个概念是一致的,为什么不只用其中一个,非得两个一起用呢?那么,策略与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策略"用作名词时,意思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方法"是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初读这两个概念的词典解释,不好判断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细细推敲,似乎"策略"里应该引领和包括"方法","策略"指向"方针","方法"指向"门路、程序"。再请教能力不俗的"度娘",并没有找到更清晰明确的解释;将概念加上相同的限制词"阅读",也没见到对"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的比较分析。笔者不揣浅陋,根据词典中的解释,结合统编版教材中"策略单元"要学习的阅读策略,以为"策略"是方向性的,

"方法"是具体解决问题的路径。比如,"预测"是策略,这一策略的落实靠的是具体的方法,有根据重要内容信息进行预测、根据故事线索预测、发现故事发展逻辑进行预测、综合内容信息进行预测等不同方法。 回到策略单元理解和教学的探讨。 常用的阅读策略,大概有"预测与推演""启动先备知识""视觉化""自我监控""连结""提问题""总结""综合与评价"等。统编版教材四个年级编排的四个策略单元,分别指向"预测""提问题""提高阅读速度""选择阅读方法",后两种都可以归入"自我监控"。这是小学生阅读实践中需要经常运用的几种阅读策略,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效率都十分重要。 策略单元的教学是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服务的,教师应该从学生成长需要的角度来理解策略单元的学习价值。落实策略单元的教学实践,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这样几点: 其一,学生学习任何一种阅读策略,都不是零起点。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三四年的甚至四五年的阅读经验,他们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开启阅读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在实践某些阅读策略了,只是可能没有过有意识的总结(没有启动元认知)而已。学生一二年级阅读绘本,便常常运用到预测策略,教师教学这一策略单元之前,应该了解真实的学情,帮助学生启动先备知识,在原有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实践运用,使策略清晰起来,让策略运用转化为习惯、能力。"提问题""提高阅读速度""选择阅读方法"等阅读策略的学习,学生同样都有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给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教学反思 年幼的我们,好奇地陪伴孙悟空在取经路上斩妖除魔,疑惑地跟随长鼻子木偶匹诺曹经历百般奇遇,欣喜地追随凡尔纳在两万里海底尽情遨游。在那散发着墨香的书籍的陪伴下,我们一路成长,一路收获,开始了新的学习之旅。 走进本单元,让我们边读故事边预测:老屋是怎样不厌其烦地为小动物提供帮助;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为大家提供了哪些便利与帮助;不会叫的小狗在嘲笑声中坚持不懈地跟随哪些动物学叫。多么美好的阅读体验呀!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本套教材首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应有别于常规单元。具体在教学时,一是不要求预习,二是更强调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三是要有单元整组教学的意识,按序分解教学梯度,层层推进。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唤醒学生的预测意识,提升他们的预测能力,使他们了解预测的角度,明白预测的价值和意义,并能在实践中积极运用。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课文总也倒不了 的老屋 2~3 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预测,明白预测要 有一定的依据;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胡萝卜先生 的长胡子 1~2 预测故事的内容,根据实际内容及时修 正自己的想法;尝试根据题目预测故事内容。小狗学叫1~2 预测故事的结局,并与原文进行比较, 体会预测的多样性;能运用预测策略阅读课 外书。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 事 1 能把了解的信息说清楚;认真倾听,有 礼貌地回应;能向家人转述同学名字的故事。 习作续写故事 2 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巩固修改符号的用法。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解读各单元解读与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设计) ★一个思维导图看清第一单元全貌 ★怎样进行单元解读和教学设计 ●单元解读路径:从整体到局部【整体把握单元内有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梳理不同板块内容,关注重点读写目标,理清板块之间在目标落实上的联系→大体掌握每一项具体学习内容及承载的学习目标,创造性梳理内容学习先后的逻辑顺序(参看思维导图)→按照重新组织的学习顺序,细致解读每项学习内容】 ●关于“双线组织”:双线指的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严格来讲,人文主题没办法成为一条“线”,只能是一个一个的点,是“立德树人”的一个个成长点,它们没有先后序列关系,很难从人文主题上梳理出逻辑关联性和层次性。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人文就自自然然存在于母语学习当中,不必特别为其安排学习内容和活动。语文要素包括知识、能力、方法、策略、习惯等多个方面,教材已经在每个单元的导读(导学)中明确列出,主要突出了读和写这两条轨道。读写能力的形成,由易到难,由散点到综合,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所以解读一个单元时,要明确它在整本书、整个学期(学年段)中的位置,也就是要“思前想后”。

●解读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1、怎样理解在三年级一开始就安排校园主题单元?三年级的学生与一二年级相比,对校园的理解有什么区别?2、这个单元里的三篇文章除了落实语文学习的常规目标和单元重点学习目标外,还有哪些发展性学习价值?如有没有必要向学生推介吴然的作品,要不要读一读泰戈尔的《新月集》。3、这个单元的学习可以并应该为师生带来一段怎样的教室课程生活?4、这段课程生活的评价量规是怎样的?需要哪些学习证据作为学习评价的依据? ●教学设计理念:以学为中心;运用系统思维;建构有联系的课程生活(不是简单的读与写的联系,而是多维度的联系,课内与课外、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做到母语教育“为儿童全生活着想”。)。 ●教学设计愿景:清晰的学习目标达成路线图;创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室课程生活。 ★单元整组解读 一、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单元 首先,这是新学段(第二学段)的起点。看新学段的第一个单元有什么特点,最好与二年级下册的教材做一下比较。通过比较,有这样几点值得关注。一是单元开篇多了一页单元导读,这导读是给老师看的,更是给学生看的,让学生明白这个单元要学什么,要达成怎样的学习目标。二是习作单独作为一个板块呈现,不再如二年级那样将“写话”放在语文园地当中。三是课文分为了两类: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四是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被“交流平台”取代,不再安排“我爱阅读”。作为教师,这些变化都要看得见,而且要在第一个单元——新的语文课程生活开启的时候,对这些变化进行思考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些变化的母语学习发展价值在哪里? 第一个变化,我觉得它契合了学生对学习意义的自我建构的需要。学生走过了低年级的浪漫,开始向比较理性的自我认知过渡,在学习上,应该逐渐学会根据具体的目标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老师把目标藏着掖着的学习,即使有趣,对于学习主体而言,始终是盲目的,是不会有自我管理活动生发和参与的。这一变化是我个人最欣赏的。我在自己的教室课程探索和实践中,就已经在这方面尝试了好几年——每周会为学生提供一份“母语学习周计划”,让学生清楚接下来的一周要学什么和达到哪些具体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就鞥明明白白地展开学习活动,就能有目标地管理自己的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