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油脂精炼工艺过程及脱色条件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

油脂精炼工艺过程及脱色条件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

油脂精炼工艺过程及脱色条件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

甘光生;曹川;甘征亚;左青

【摘要】目的:研究精炼工序对大豆油脂品质的影响,以及脱色过程中脱色条件对p-茴香胺值的影响,为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精炼工艺过程对油脂品质变化以及脱色条件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分析油脂精炼过程中不同阶段油品的p-茴香胺值、过氧化值(PO V)、酸值的变化,其次以p-茴香胺值作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脱色条件.结果:化学精炼过程中大豆油酸价是不断下降直至稳定,PO V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再降低,精炼后POV最高,经脱色和脱臭后显著降低.脱色油的p-茴香胺值是最高的,脱臭后有所降低.精炼过程对磷脂有显著影响,而对碘值和皂化值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脱色过程中最佳的条件为脱色温度为80℃,脱色时间为25 min,白土用量为2.4%.结论:油脂精炼工艺能够提高大豆油品质,利用p-茴香胺值可确定脱色工序最佳条件,防止油脂的氧化劣变.

【期刊名称】《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2)004

【总页数】6页(P50-55)

【关键词】p-茴香胺值;精炼工艺;白土

【作者】甘光生;曹川;甘征亚;左青

【作者单位】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合肥 230011;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合肥 230011;安徽新荣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88;牧羊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1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2;TQ644

油脂精炼工艺可以去除杂质,提高产品质量,利于安全储存。测定油脂中相关劣变指标可以评价油脂品质的好坏,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p-茴香胺值以及酸值是鉴定油脂品质的重要依据。p-茴香胺值表征油脂中醛、酮、醌等二级产物的多少,其值越高代表油脂劣变越严重。栾霞对ISO中食用油脂的p-茴香胺值测定方法进行验证,并探讨了异辛烷和正己烷对p-茴香胺值测定的影响[1]。张佳欣证明了p-茴香胺值随着储藏时间和储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2]。张来林研究了在贮藏过程中芝麻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和p-茴香胺值都是呈上升趋势,条件不同,趋势不同[3]。而对于油脂精炼工艺过程中p-茴香胺值变化研究目前未见报道,本文通过针对精炼过程中的油品p-茴香胺值[4-6]、过氧化值(POV)和酸值的测定及对比[7-9],进一步证明油脂精炼工艺有利于提高油脂品质,并以p-茴香胺值为指标选择最佳脱色条件,以期为油脂的精炼工艺和脱色条件的选择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材料:脱臭油、脱色油、脱酸油、脱胶油、毛油等油样来自国内某油脂有限公司(2016、2017 年大豆油)。

主要仪器:LP202A型电子天平(江苏常熟市衡器厂)、T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HY5型振荡器(常州国华仪器设备公司)、移液管、容量瓶、比色管等。

主要试剂:醋酸、去CO2蒸馏水、异辛烷、茴香胺试剂、硫代硫酸钠(Na2S2O3)、KI等均为分析纯,购于国药试剂有限公司。

1.2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1.2.1 取样方法油样取样采取输送过程中从管道中扦样。输送过程中,从每罐中制备原始样品的最小量见表1。

表1 从管道中扦样时,原始样品的最小量Table 1 Minimum amount of original sample when sampling from a pipe油罐储量(t)Tank reserves原始样品的最小量(L)Minimum amount of original sample ≤2020~5050~5001510

对液体油脂的分样,可将扦取的样品经过充分摇动、混合均匀后,分取1 kg作为样品备用。

1.2.2 p-茴香胺测定采用GB/T24304-2009方法,在醋酸溶液中,油脂中的醛类化合物和p-茴香胺反应,于350 nm处测定吸光度,得到p-茴香胺值。

计算公式:

A·×[1.2×(A1-A2-A3)]

其中,V为溶解试样的体积,单位为毫升(V=25 mL);m为样品的质量,单位为g;Q为根据p-茴香胺值定义,Q为测定溶液中样品浓度,单位为g/mL;A3为未反应测试溶液吸光度;A1为反应溶液吸光度;A2为空白溶液吸光度;1.2为用1 mL p-茴香胺试剂或冰醋酸溶液稀释测试溶液的校正因子。

1.2.3 POV的测定采用GB/T5009.227-2016方法,用过氧化物相当于碘的质量分数或1 kg样品中活性氧的毫摩尔数表示过氧化值的量。

1.2.4 酸价的测定采用GB/T5009.229-2016方法,以游离脂肪酸发生中和反应所引起的“pH突跃”为依据判定滴定终点,最后通过滴定终点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油脂试样的酸价。

1.2.5 碘值的测定采用GB/T5532-2008方法,有机物不饱和程度的指标,不饱和程度越大,碘值越高。

1.2.6 皂化值的测定采用GB/T5534-2008方法,将1 g油脂皂化所消耗的氢氧化

钾毫克数定义为皂化值。

1.2.7 磷脂的测定采用GB/T5537-2008方法,是油脂分析的指标之一。

1.3 数据处理

作折线图进行比较,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显著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化学精炼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

2.1.1 精炼过程对大豆油酸价的影响对大豆毛油进行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得到成品油,化学精炼过程中大豆油酸价的变化情况(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大豆毛油经过脱酸之后酸价由原来的2.03(KOH)/(mg/g)下降到0.34(KOH)/(mg/g),在后续精炼工艺中酸价变化较小,脱臭油酸价在0.1(KOH)/(mg/g),符合国家标准一级大豆油的标准[10]。

图1 化学精炼过程对大豆油酸价的影响Fig.1 Influence of chemical refining process on acid value of soybean oil

图2 化学精炼过程对大豆油过氧化值和p-茴香胺值的影响Fig.2 Effect of chemical refining process on peroxide value and p-anisidine value of soybean oil

2.1.2 精炼过程对大豆油过氧化值和p-茴香胺值的影响为研究大豆油脂精炼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对大豆毛油的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各个阶段进行了过氧化值和p-茴香胺值的测定(图2)。可以看出POV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碱炼后POV最高,经脱色和脱臭后显著降低。脱色油的p-茴香胺值是最高的,脱臭后有所降低。毛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氧化生成过氧化物分解成较多的烯醛类物质,导致p-茴香胺值较高,经过脱胶环节下降明显,后期上升,脱色后p-茴香胺值达到最高,脱臭后醛类小分子物质会部分蒸馏出而有所降低[11]。

2.1.3 精炼过程对大豆油基本指标的影响在大豆油精炼的过程中磷脂含量在

1.1%~1.8%之间,精炼过程对其有显著影响(表2)。而碘值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皂化值在脱胶、脱酸和脱色阶段有所增加[12],但也没有显著差异这与朱远坤报道的

对杜仲籽油的变化趋势一致[5]。

表2 精炼过程中大豆油基本指标变化Table 2 Changes of basic indexes of soybean oil during refining项目Project毛油Crude oil脱胶油Degummed

oil脱酸油Deacidification oil脱色油Decolorizing oil脱臭油Deodorized oil

碘值(I)(g/100

g)178.14±1.36a173.12±3.6a174.49±7.4a174.09±1.8a174.76±5.6a 皂化值(KOH)(mg/100

g)151.23±1.62a154.32±3.52a154.92±4.42a156.17±5.12a153.18±1.12a 磷脂含量(%)1.72±0.11c1.54±0.07b1.19±0.04a1.13±0.03a1.12±0.03a

2.2 脱色条件对p-茴香胺值的影响

油脂精炼工艺中脱色过程可以去除游离脂肪酸和过氧化物,从而降低酸价和POV。脱色过程会导致p-茴香胺值的显著提高,使油脂的品质变差。因此有必要用p-茴香胺值作为指标来考察脱色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并优化油脂脱色的条件,在脱色工艺中主要影响因素有脱色的温度和时间以及白土的用量(表3)。

表3 试验因素水平表Table 3 Experimental factor level table水平Level因素FactorA脱色温度(℃)B脱色时间(min)C活性白土用量(%) 160202.2 280252.4 3100302.6

2.2.1 白土用量对p-茴香胺值的影响分别选用白土用量2.0%、2.2%、2.4%、2.6%和2.8%,从图3中可以看出白土用量2.4%,p-茴香胺值最低,因此选在脱色过程中选用白土用量2.4%作为最佳的条件。

图3 白土用量对p-茴香胺值测定的影响Fig.3 The effect of white soil

consumption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p-anisidine value

图4 脱色温度对p-茴香胺值测定的影响Fig.4 Effect of decolorization temperature on determination of p-anisidine value

2.2.2 脱色温度对p-茴香胺值的影响从图4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上升,p-茴香胺值是先下降后上升,由于白土吸附是物理吸附,温度增加有利于吸附,但温度的升高会增加油脂的氧化,增大其劣变程度,故选择80 ℃作为最佳脱色的温度。

2.2.3 脱色时间对p-茴香胺值的影响从图5中可以看出随着脱色时间的增加,p-茴香胺值不断下降,25和30 min差别不大,从经济效益考虑,选择25 min作为最佳脱色时间。

图5 脱色时间对p-茴香胺值测定的影响Fig.5 Effect of decolorization time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p-anisidine value

2.2.4 脱色条件的优化脱色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就是白土用量选择,脱色时间,脱色温度,设计采用正交试验(表4)。

表4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Table 4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实验号No.因素FactorABCp-茴香胺值P-anisidine value 11113.71 21223.49 31332.98 42132.69 52212.65 62323.91 73122.89 83234.31 93313.74 K110.189.2910.1 K29.2510.4510.29 K310.9410.639.98 k13.393.103.37 k23.083.483.43 k33.653.543.33 R0.570.440.1 最优方案

A2B1C3

从表4中可以得出最佳的脱色条件为A2、B1、C3,但是试验中A2、B2、C1得出的值最低为2.65,各因素的主次关系是白土的用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对试验进行验证得到条件为脱色温度为80 ℃脱色时间为25 min,白土用量为2.4%时的脱色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测得的p-茴香胺值为2.62。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讨论油脂精炼过程对油脂品质的影响,化学精炼过程中大豆油酸价是不断下降

直至稳定,POV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碱炼后过氧化值最高,经脱色和脱臭后显著降低。脱色油的p-茴香胺值是最高的,脱臭后有所降低。精炼过程对磷脂有显著影响,而对碘值和皂化值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

油脂精炼工艺有利于提高油脂品质,降低酸价、POV,防止品质劣变,油脂精炼工艺中脱色过程可以去除游离脂肪酸和过氧化物[13],从而降低酸价和POV。但脱色过程会导致p-茴香胺值的显著提高,使油脂的品质变差。为把控油脂品质降低p-茴香胺值,对脱色工艺进行优化,因此用p-茴香胺值作为指标来考察脱色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并优化油脂脱色的条件,脱色过程中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脱色温度为80 ℃,脱色时间为25 min,白土用量为2.4%。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栾霞,祖丽亚,樊铁.食用油脂中p-茴香胺值的测定[J].中国油脂,2006,31(11):38-40.

[2] 张佳欣,祖丽亚,段玉权.茴香胺值在植物油储藏中变化的研究[J].粮食储藏,2005(1):38-40.

[3] 张来林,朱庆贺,周杰生,等.不同储藏条件对芝麻制油品质的影响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15,36(2):47-51,57.

[4] 王向云,李桂华,赵芳,等.化学和物理精炼工艺对葡萄籽油氧化劣变品质的影响[J].中国粮

油学报,2015,30(4):86-91.

[5] 朱远坤,张振山,谢庆方,等.精炼工艺对杜仲籽油品质的影响[J].中国油脂,2017,42(12):44-48.

[6] 张红艳.影响动植物油及其制品中过氧化值测定的因素[J].食品安全导刊,2017(21):79-79.

[7] 江莉莉.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高纯度分离技术及山药抗性淀粉制备技术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08.

[8] 周旭.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在葡萄籽油和核桃油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6.

[9] 刘爽爽,赵静静,李平,等.针对酸价过氧化值实验中石油醚的回收与利用研究[J].数码设计,

2017(4):233-235.

[10] 赵宇明,董广彬,李鹏,等.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肉制品酸价的验证实验[J].肉类工业,2017(3):42-46.

[11] 赵宇明,董广彬,李鹏,等.肉及肉制品过氧化值检测新方法的验证[J].肉类工业,2017(2):26-29.

[12] 付恩桃,刘修树,胥振国,等.HPLC法测定多西他赛不同配制方法残留量[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8,32(1):49-53.

[13] 陈庆文,杨积慧,郝自新.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独一味分散片中两种活性成分的含量[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7,31(6):82-85.

大豆油生产工艺

大豆油生产工艺 1.压榨法制油工艺流程 以花生果为例:清理→剥壳→破碎→轧胚→蒸炒→压榨→花生原油(毛油) 2.浸出法制油工艺流程 以大豆为例:清理→破碎→软化→轧胚→浸出→蒸发→汽提→大豆原油(毛油) 3.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原油(毛油)→过滤→水化(脱胶)→碱炼(脱酸)→脱色→脱臭→成品油 油脂精炼 毛油一般指从浸出或压榨工序由植物油料中提取的含有不宜食用(或工业用)的某些杂质的油脂。 毛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除中性油外,毛油中还含有非 甘油酯物质(统称杂质),其种类、性质、状态,大致可分为机械杂质、脂溶性杂质和水溶 性杂质等三大类。 1﹒油脂精炼的目的和方法 (1)油脂精炼的目的油脂精炼,通常是指对毛油进行精制。毛油中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油脂的食用价值和安全贮藏,而且给深加工带来困难,但精炼的目的,又非将油中所有的杂质都除去,而是将其中对食用、贮藏、工业生产等有害无益的杂质除去,如棉酚、蛋白质、磷脂、黏液、水分等都除去,而有益的"杂质",如生育酚等要保留。因此,根据不 同的要求和用途,将不需要的和有害的杂质从油脂中除去,得到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成品油,就是油脂精炼的目的。 (2)油脂精炼的方法根据操作特点和所选用的原料,油脂精炼的方法可大致分为机械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三种。 上述精炼方法往往不能截然分开。有时采用一种方法,同时会产生另一种精炼作用。例如碱炼(中和游离脂肪酸)是典型的化学法,然而,中和反应生产的皂脚能吸附部分色素、粘液和蛋白质等,并一起从油中分离出来。由此可见,碱炼时伴有物理化学过程。 油脂精炼是比较复杂而具有灵活性的工作,必须根据油脂精炼的目的,兼顾技术条件和经济效益,选择合适的精炼方法。 2﹒机械方法 (1)沉淀 K沉淀原理沉淀是利用油和杂质的不同比重,借助重力的作用,达到自然分离二者的一种方法。 L沉淀设备沉淀设备有油池、油槽、油罐、油箱和油桶等容器。 M沉淀方法沉淀时,将毛油置于沉淀设备内,一般在20~30℃温度下静止,使之自然沉

油脂精炼工艺过程及脱色条件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

油脂精炼工艺过程及脱色条件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 甘光生;曹川;甘征亚;左青 【摘要】目的:研究精炼工序对大豆油脂品质的影响,以及脱色过程中脱色条件对p-茴香胺值的影响,为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精炼工艺过程对油脂品质变化以及脱色条件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分析油脂精炼过程中不同阶段油品的p-茴香胺值、过氧化值(PO V)、酸值的变化,其次以p-茴香胺值作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脱色条件.结果:化学精炼过程中大豆油酸价是不断下降直至稳定,PO V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再降低,精炼后POV最高,经脱色和脱臭后显著降低.脱色油的p-茴香胺值是最高的,脱臭后有所降低.精炼过程对磷脂有显著影响,而对碘值和皂化值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脱色过程中最佳的条件为脱色温度为80℃,脱色时间为25 min,白土用量为2.4%.结论:油脂精炼工艺能够提高大豆油品质,利用p-茴香胺值可确定脱色工序最佳条件,防止油脂的氧化劣变. 【期刊名称】《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2)004 【总页数】6页(P50-55) 【关键词】p-茴香胺值;精炼工艺;白土 【作者】甘光生;曹川;甘征亚;左青 【作者单位】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合肥 230011;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合肥 230011;安徽新荣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88;牧羊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1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2;TQ644 油脂精炼工艺可以去除杂质,提高产品质量,利于安全储存。测定油脂中相关劣变指标可以评价油脂品质的好坏,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p-茴香胺值以及酸值是鉴定油脂品质的重要依据。p-茴香胺值表征油脂中醛、酮、醌等二级产物的多少,其值越高代表油脂劣变越严重。栾霞对ISO中食用油脂的p-茴香胺值测定方法进行验证,并探讨了异辛烷和正己烷对p-茴香胺值测定的影响[1]。张佳欣证明了p-茴香胺值随着储藏时间和储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2]。张来林研究了在贮藏过程中芝麻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和p-茴香胺值都是呈上升趋势,条件不同,趋势不同[3]。而对于油脂精炼工艺过程中p-茴香胺值变化研究目前未见报道,本文通过针对精炼过程中的油品p-茴香胺值[4-6]、过氧化值(POV)和酸值的测定及对比[7-9],进一步证明油脂精炼工艺有利于提高油脂品质,并以p-茴香胺值为指标选择最佳脱色条件,以期为油脂的精炼工艺和脱色条件的选择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材料:脱臭油、脱色油、脱酸油、脱胶油、毛油等油样来自国内某油脂有限公司(2016、2017 年大豆油)。 主要仪器:LP202A型电子天平(江苏常熟市衡器厂)、T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HY5型振荡器(常州国华仪器设备公司)、移液管、容量瓶、比色管等。 主要试剂:醋酸、去CO2蒸馏水、异辛烷、茴香胺试剂、硫代硫酸钠(Na2S2O3)、KI等均为分析纯,购于国药试剂有限公司。

精炼工艺对大豆油中微量物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精炼工艺对大豆油中微量物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方冰;魏翠平;王瑛瑶;刘京;段章群;栾霞 【摘要】植物油的精炼过程在除去不利于油脂稳定性的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磷脂及其他影响食用安全和油脂品质的物质同时,也造成油脂中微量营养物质的损失,以及一些新的有害物质的生成。研究了国内5个厂家的大豆油在精炼过程中微量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精炼后大豆油中生育酚及甾醇含量显著降低,分别由26.0~37.4 mg/100 g、402.75~841.92 mg/kg降为15.3~31.3 mg/100 g、291.90~372.50 mg/kg,同时反式脂肪酸、聚合甘油三酯、缩水甘油酯含量分别提高到0.23%~1.85%、0.220%~0.738%、0.40%~2.94%。对精炼各工序中微量物质的含量进行显著性分析发现,除甾醇主要是在碱炼工序损失外,生育酚、反式脂肪酸、聚合甘油三酯及缩水甘油酯变化最显著均在脱臭工序。同时还考察了不同厂家各工序段的工艺参数,以期阐明大豆油精炼过程中微量物质的变化规律,为植物油适度精炼工艺的改进提供依据。%Oil refining not only removes the unstable compounds in oil such as free fatty acids,peroxide and phospholipid those affect the food safety and oil quality,but also leads to the loss of trace nutrients and generation of harmful components. The contents changes of trace substances of soybean oil from do-mestic five manufacturers in the process of refining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ocopherol and sterol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refining,decreasing from 26. 0-37. 4 mg/100 g and 402. 75 -841. 92 mg/kg to 15. 3 -31. 3 mg/100 g and 291. 90 -372. 50 mg/kg, respectively. Meanwhile, the contents of trans fatty acids, polyglycerol triglycerides and glycidyl ester increased, reaching 0. 23% -1. 85%,0. 220% -0. 738% and 0.

大豆油精炼设备工艺及要点

大豆油精炼设备工艺及要点 大豆油是一种常用的食用油,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油脂,具有多种功能 和营养价值。为了提高大豆油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对其进行精炼处理。 下面将介绍大豆油精炼设备的工艺及要点。 1.溶剂提取工艺 大豆油精炼的第一步是进行溶剂提取。这个过程主要是利用有机溶剂,如正己烷,从大豆中提取油脂。大豆经过清理、破碎、烘烤、脱壳等工序后,进入溶剂提取器中。提取后得到的油料混合物称为“浸膏”。溶剂提 取设备的关键是提取器的设计,包括提取器的结构、体积、速度和温度等 因素。合理设计提取器可提高油脂的提取率和提取效果。 2.脱溶剂工艺 脱溶剂是将浸膏中的有机溶剂脱除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用到脱溶剂器,通过加热和蒸发的方式将溶剂从浸膏中蒸发掉。脱溶剂的关键是控制 温度和时间,以及控制蒸发器的排气速度,避免产生溶剂气体的泄漏。 3.脱酸工艺 大豆油中含有一定量的游离脂肪酸,这些脂肪酸会影响油脂的口感和 质量。因此,需要将游离脂肪酸脱去。脱酸是通过碱的中和作用来实现的。在脱酸过程中,将热稀碱溶液加入油中,并通过搅拌和静置使其反应,形 成肥皂。然后,用水洗涤油脂,将其中的肥皂和游离碱洗去,最后获得低 酸值的油脂。脱酸设备的要点在于控制碱水的浓度和用量,以及合理的搅 拌和静置时间。 4.脱胶工艺

大豆油中含有一定量的磷脂,这些磷脂会影响油脂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因此,需要将磷脂脱去。脱胶是通过高温加热和加压处理来实现的。脱胶 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和脱胶时间,以及合理选择脱胶剂,如活性白土。此外,还可通过添加酸来提高脱胶效果。 5.脱臭工艺 大豆油中含有一定量的气味物质,如酸、醛、酮等。为了提高油脂的 口感和质量,需要将气味物质脱去。脱臭是通过蒸汽蒸馏和吹剂脱臭两种 方法来实现的。其中,蒸汽蒸馏是利用水蒸汽将气味物质蒸发掉,吹剂脱 臭是利用惰性气体(如氮气)将气味物质吹走。脱臭设备的关键在于控制 蒸馏温度和物料的层高,以及控制吹剂和物料的接触时间。 以上是大豆油精炼设备的工艺及要点。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仔细控 制各个环节的操作参数,可以提高大豆油的质量和稳定性,满足人们对健 康食品的需求。

食用油脂及食用油脂制品的加工工艺

食用油脂及食用油脂制品的加工工艺 一、食用油脂的加工工艺 食用油脂是由植物油或动物脂肪经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得到的,下面将介绍常见的食用油脂加工工艺。 1. 原料准备:选择优质的植物油或动物脂肪作为原料,并进行初步处理,如去杂质、清洗等。 2. 破碎:将原料经过破碎设备进行破碎,使其颗粒更细小,有利于后续的浸出工艺。 3. 浸出:利用溶剂(一般为食用级的有机溶剂)将破碎后的原料中的油脂浸出,得到浸脂液。 4. 脱溶剂:通过脱溶剂设备将浸脂液中的溶剂进行脱除,得到脱溶剂后的油脂。 5. 脱酸:将脱溶剂后的油脂进行脱酸处理,去除其中的游离脂肪酸、杂质等。 6. 脱色:通过脱色设备将脱酸后的油脂进行脱色处理,使其颜色更加清澈。 7. 脱臭:利用脱臭设备将脱色后的油脂进行脱臭处理,去除其中的异味物质,提高油脂的品质。

8. 精炼:对脱臭后的油脂进行精炼处理,进一步提高其质量,如去除游离脂肪酸、杂质、微量有害物质等。 9. 箱装:将精炼后的油脂进行包装,如桶装、袋装等,以便运输和销售。 二、食用油脂制品的加工工艺 除了食用油脂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制作各种食用油脂制品,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食用油脂制品加工工艺。 1. 食用油:将精炼后的食用油脂进行包装,如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等。 2. 深加工油:在食用油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如橄榄油、亚麻籽油、核桃油等。 3. 植物黄油:将植物油脂进行水解、氢化等处理,使其具有类似黄油的质地和口感。 4. 植物奶油:将植物油脂与水、乳化剂等混合搅拌,使其形成类似奶油的乳状液体。 5. 植物乳酪:将植物油脂与水、乳化剂等混合搅拌,再加入酸奶菌等发酵,制成类似乳酪的制品。 6. 植物黄豆油脂:通过破碎、浸出、脱溶剂、脱酸等工艺,从黄豆

油脂工艺

油脂的制取和加工工艺 油脂工业是我国油粮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农业生产的后续产业,又是食品工业、饲料工业、轻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基础产业,肩负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为国家经济建设积累的双重任务,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油脂的制取 在制取油脂之前,首先需要对油料进行预处理,油料是油脂制取工业的原料,油脂工业通常将含油率高于10%的植物性原料称为油料。 1.1预处理 何为预处理?即油料提油前的一系列处理工序称油料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清理、破碎、软化、轧坯、膨化。不同的油料需要的预处理方式不同,预处理与油料品种有关。比如,大豆的预处理需要清理、破碎、软化、轧坯、膨化,这些完整的过程;而花生的预处理则只需要清理、破碎、轧坯。 1.1.1油料的清理 油料在收货、运输。贮藏过程中,都有可能混上各种杂质。比如在收获时混上植物的根、茎、叶,泥土,瘪粒等,油料一般含杂1~6%,最高10%,这样看来除杂是十分必须的。 除杂的方法有以下 A、利用油籽和杂质在线性尺寸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例:筛选除杂。 B、利用油籽和杂质的比重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例:水选。 C、利用油籽和杂质气体动力学性质差异进行分离;例:风选。 D、利用油籽和杂质机械强度的大小不同进行分离;例:碾磨,撞击,水溶。 E、利用油籽和杂质的导磁性能的差异进行分离;例:磁选。 1.1.2油籽的剥壳及去皮 油籽主要由果仁、皮、壳等所组成;油料的含油脂部位主要集中在果仁之中,壳和皮含较少的油脂,且油脂的质量较低,全籽含油是仁和皮壳的平均含油量。通过剥壳可以提高油脂和饼粕的质量;提高出油率,降低油份损失;提高生产能力,减少设备磨损;使得皮壳便于综合利用。油籽的剥壳方法有,揉搓剥壳、撞击剥壳、挤压剥壳、磨擦剥壳等,可以用圆盘剥壳机、离心剥壳机等进行剥壳。 油料剥壳后需要进行仁壳分离 ,可以用.螺旋筛、.螺旋筛、圆打筛、圆筛等,也可以用籽壳分离机和比重去石机进行分离。 1.1.3油料生坯的制备 生坯制备的步骤: A油籽的破碎,将大颗粒破成小粒度颗粒。 B油籽的软化,对油料进行温度和水分调节 C 油籽的轧坯,将颗粒块油料轧成薄片。 D油料生坯的干燥,对生坯进行干燥,以达到制油工艺的要求。 油料破碎的方法和设备:油料破碎的方法有挤压、碾磨、撞击;油料的破碎设备有,对辊破碎机、圆盘破碎机、锤式破碎。油料的软化需要达到温度和水分的调节要均匀以及油料的硬度要适宜的要求。软化设备有软化螺旋输送机、层式软化锅、卧式软化锅、软化调质塔。 1.1.4油料的轧坯

大豆油生产工艺

大豆油生产工艺 1.压榨法制油工艺流程 2.以花生果为例:清理一剥壳一破碎一轧胚一蒸炒一压榨一花生原油(毛油) 3.2.浸出法制油工艺流程 4.以大豆为例:清理一破碎一软化一轧胚一浸出一蒸发一汽提一大豆原油(毛油) 5.3.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6.原油(毛油)一过滤一水化(脱胶)一碱炼(脱酸)一脱色一脱臭一成品油 油脂精炼 毛油一般指从浸出或压榨工序由植物油料中提取的含有不宜食用(或工业用)的某些杂质的 油脂。 毛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除中性油外,毛油中还含有非 甘油酯物质(统称杂质),其种类、性质、状态,大致可分为机械杂质、脂溶性杂质和水溶性杂质等三大类。 1.油脂精炼的目的和方法 (1)油脂精炼的目的油脂精炼,通常是指对毛油进行精制。毛油中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 油脂的食用价值和安全贮藏,而且给深加工带来困难,但精炼的目的,又非将油中所有的杂 质都除去,而是将其中对食用、贮藏、工业生产等有害无益的杂质除去,如棉酚、蛋白质、磷脂、黏液、水分等都除去,而有益的"杂质",如生育酚等要保留。因此,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用途,将不需要的和有害的杂质从油脂中除去,得到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成品油,就是油 脂精炼的目的。 (2)油脂精炼的方法根据操作特点和所选用的原料,油脂精炼的方法可大致分为机械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三种。

上述精炼方法往往不能截然分开。有时采用一种方法,同时会产生另一种精炼作用。例如碱 炼(中和游离脂肪酸)是典型的化学法,然而,中和反应生产的皂脚能吸附部分色素、粘液 和蛋白质等,并一起从油中分离出来。由此可见,碱炼时伴有物理化学过程。 油脂精炼是比较复杂而具有灵活性的工作,必须根据油脂精炼的目的,兼顾技术条件和经济 效益,选择合适的精炼方法。 2.机械方法 (1)沉淀 K沉淀原理沉淀是利用油和杂质的不同比重,借助重力的作用,达到自然分离二者的一种 方法。 L沉淀设备沉淀设备有油池、油槽、油罐、油箱和油桶等容器。 M沉淀方法沉淀时,将毛油置于沉淀设备内,一般在20〜30c温度下静止,使之自然沉淀。 由于很多杂质的颗粒较小,与油的比重差别不大。因此,杂质的自然沉淀速度很慢。另外, 因油脂的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提高油的温度,可加快某些杂质的沉淀速度。但是, 提高温度也会使磷脂等杂质在油中的溶解度增大而造成分离不完全,故应适可而止。 沉淀法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其所需的时间很长(有时要10多天),又因水和磷 脂等胶体杂质不能完全除去,油脂易产生氧化、水解而增大酸值,影响油脂质量,不仅如此, 它还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所以,这种纯粹的沉淀法,只适用于小规模的乡镇企业。 (2)过滤 K过滤原理过滤是将毛油在一定压力(或负压)和温度下,通过带有毛细孔的介质(滤布),使杂质截留在

典型油脂的精炼工艺

食用植物油脂 食用植物油脂的精炼工艺可分为一般食用油脂精炼、高级食用油脂精炼及特殊油脂精炼,其精炼流程依油脂产品的用途和品质要求而不同,几种主要品级的食用植物油脂精炼流程如下。 (一)一般食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国标二级油(原料油要求色泽浅、酸值低于4、不含污染物)工艺流程(I) I ---------- >脱溶-- ------ 1 毛油一>过滤一>水化脱胶一>真空干燥一>二级食用油 2、国标二级油(原料油为品质较差的毛油,含污染物)工艺流程(II) I ---------- >脱溶T ------- 1 毛油一>过滤一>碱炼脱酸一>水洗一>真空干燥一>二级食用油

3、国标一级油工艺流程 I ---------- >脱溶T ------- 1 毛油一>过滤一>脱胶一>真空干燥一>一级食用油 (二)高级食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精制食用油(含高级烹调油和色拉油)工艺流 毛油一>过滤一>脱胶一>脱酸一>真空干燥一>脱色 ,脱臭一>过滤一>精制食用油 2、精制冷餐油(色拉油)工艺流程 毛油一>过滤一>脱胶一>脱酸一>真空干燥一>脱色 r 脱臭一>脱脂一>精制冷餐油 (三)食品专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过滤一>脱胶一>脱酸一>脱水一»脱色一>氢,后脱色一>分提一>脱臭

食品专用油脂 (一)大豆油、花生油 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是我国大宗油脂。若原料品质好、取油工艺合理,则毛油的品质较好,游离脂肪酸含量一般低于2%,容易精炼。 1、粗炼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 软水 1 ।>脱溶—」 过滤毛油一预热一水化—静置沉降一分离一含水脱胶油一干燥一粗炼食用油 T 1 回收油 < --- 油脚处理«------ 富油油脚 1 贫油油脚 操作条件:滤后毛油含杂不大于0.2%,水化温度90〜95℃, 加水量为毛油胶质含量的3〜3.5倍,水化时间30〜40min,沉降分离时间4 h,干燥温度不低于90℃,操作绝对压力4.0 kPa,若精炼浸出毛油时,脱溶温度160c左右,操作压力不大于4.0kPa,脱溶时间l〜3 h。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是指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工艺操作,对原油脂进行处理,去除杂质,提高油脂的质量和品质。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 油脂的预处理:首先将原油脂经过除杂、去壳、去杂质等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良成分。 2. 粗脂的炼制: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油脂送入炼制设备中,进行蒸煮和脱酸处理。蒸煮过程中,通过加热原油脂使其蒸发掉一部分杂质和水分。脱酸过程中,将蒸煮后的油脂与酸混合,通过酸催化反应去除其中的脂肪酸。 3. 脱色:将经过脱酸处理的油脂送入脱色装置,通过添加活性炭等吸附剂去除其中的色素。在这个过程中,油脂会与吸附剂充分接触,将其中的色素吸附在吸附剂上,从而使油脂变得更加透明。 4. 脱臭:将经过脱色处理的油脂送入脱臭装置。脱臭过程中,通过加热油脂,使其中的揮发性物质蒸发掉。同时,在加热过程中,将油脂与高温的蒸汽直接接触,使其中的气味成分蒸发掉。最终得到无臭的油脂。 5. 水洗:将经过脱臭处理的油脂送入水洗装置。在水洗过程中,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水进一步清洗油脂,将其中水溶性的杂质去除。水洗后的油脂颜色更加清亮。

6. 液-液分离:将洗净的油脂送入液-液分离器中,与一定量的溶剂(如醇类、酯类)进行溶剂萃取。溶剂可以有效分离出其中的脂肪酸、脂肪醇、脂溶性的物质等。 7. 脱溶剂:将经过溶剂萃取的油脂送入脱溶剂装置。在脱溶剂过程中,通过加热油脂,使其中的溶剂挥发掉,从而得到无溶剂的油脂。 8. 精炼油脂的储存与包装:经过以上工艺处理的油脂进行必要的过滤和冷却,然后储存于油罐中,最后根据需要进行包装。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油脂精炼工艺流程。通过逐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良成分,提高油脂的质量和品质。同时,精炼工艺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油脂种类和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食用油的提取与精炼工艺优化

食用油的提取与精炼工艺优化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食品,在现代食品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中,食用油的提取与精炼工艺也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将介绍食用油的提取与精炼工艺,并提出工艺优化的方案,以求提高食用油的品质和加工效率。 一、食用油的提取工艺 食用油的提取通常采用物理压榨和化学浸提两种方法。物理压榨是利用机械力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出,适用于大豆、花生、棕榈等油料的提取。化学浸提则是在油料中添加有机溶剂,通过溶解油脂并蒸发溶剂的方法提取油脂,适用于菜籽、葵花籽等油料的提取。 1. 物理压榨 物理压榨过程中,首先将油料进行破碎,然后进行蒸煮,目的是破坏油料细胞壁,有利于提取油脂。接下来是预压和终压,预压是将破碎后的油料进行蒸汽加热并脱水,压榨出一部分油脂,终压则是将预压过的油料再次进行压榨,以提高油脂的提取率。 2. 化学浸提 化学浸提主要分为溶剂提取和浸提脱脂两个步骤。溶剂提取是将油料和有机溶剂进行混合,通过溶解油脂来实现提取。浸提脱脂则是将溶剂油脂混合物经过蒸发器蒸发,将有机溶剂从油脂中蒸发出去,从而得到纯净的油脂。

二、食用油的精炼工艺 食用油的精炼工艺主要包括去除杂质、脱色和脱臭三个步骤。这些 步骤的目的是提高食用油的纯度和质量。 1. 去除杂质 去除杂质是指将食用油中的杂质如悬浮颗粒、胶质和有害物质等去除。常用的方法有沉淀法、离心法和过滤法。沉淀法是通过沉淀剂与 杂质发生化学反应,使之凝聚成团,然后通过离心或过滤将杂质去除。离心法则是利用离心力使油脂与杂质分离。过滤法利用过滤介质将杂 质拦截,常见的过滤介质有活性炭、硅胶和膜过滤器等。 2. 脱色 脱色是指去除食用油中的色素,提高油脂的透明度。常用的脱色剂 有活性白土、活性炭和硅胶等。脱色过程中,将油脂与脱色剂充分混合,然后通过过滤将脱色剂与油脂分离。 3. 脱臭 脱臭是指去除食用油中的异味和杂质。常见的脱臭方法有蒸汽蒸馏 法和蒸馏柱法。蒸汽蒸馏法是利用蒸汽将油脂中的异味和杂质挥发出去。蒸馏柱法则是通过设立蒸馏柱,利用不同材质的蒸馏板将异味和 杂质分离出去。 三、工艺优化方案 为了提高食用油的品质和加工效率,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案:

(完整版)典型油脂的精炼工艺(1)

(完整版)典型油脂的精炼工艺(1) 食用植物油脂 食用植物油脂的精炼工艺可分为一般食用油脂精炼、高级食用油脂精炼及特殊油脂精炼,其精炼流程依油脂产品的用途和品质要求而不同,几种主要品级的食用植物油脂精炼流程如下。 (一)一般食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国标二级油(原料油要求色泽浅、酸值低于4、不含污染物)工艺流程(Ⅰ) ┌———→脱溶→———┐毛油—→过滤—→水化脱胶—→真空干燥—→二级食用油 2、国标二级油(原料油为品质较差的毛油,含污染物)工艺流程(Ⅱ) ┌———→脱溶→———┐毛油—→过滤—→碱炼脱酸—→水洗—→真空干燥—→二级食用油 3、国标一级油工艺流程 ┌———→脱溶→———┐ 毛油—→过滤—→脱胶—→真空干燥—→一级食用油 (二)高级食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精制食用油(含高级烹调油和色拉油)工艺流 毛油—→过滤—→脱胶—→脱酸—→真空干燥—→脱色—→脱臭—→过滤—→精制食用油 2、精制冷餐油(色拉油)工艺流程 毛油—→过滤—→脱胶—→脱酸—→真空干燥—→脱色—→脱臭—→脱脂—→精制冷餐油 (三)食品专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毛油—→过滤—→脱胶—→脱酸—→脱水—→脱色—→氢化—→后脱色—→分提—→脱臭 ↓ 食品专用油脂

(一)大豆油、花生油 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是我国大宗油脂。若原料品质好、取油工艺合理,则毛油的品质较好,游离脂肪酸含量一般低于2%,容易精炼。 1、粗炼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 软水 ↓┌→脱溶→┑过滤毛油→预热→水化→静置沉降→分离→含水脱胶油→干燥→粗炼食用油 ↑↓ 回收油←——油脚处理←——富油油脚 ↓ 贫油油脚 操作条件:滤后毛油含杂不大于0.2%,水化温度90~95℃,加水量为毛油胶质含量的3~3.5倍,水化时间30~40min,沉降分离时间 4 h,干燥温度不低于90℃,操作绝对压力 4.0 kPa,若精炼浸出毛油时,脱溶温度160℃左右,操作压力不大于4.0kPa,脱溶时间l~3 h。 2、精制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连续脱酸、间歇式脱色脱臭) 磷酸碱液 ↓↓ 过滤毛油—→预热—→混合—→油碱比配—→混合反应—→脱皂—→皂脚 ↓ 过滤←—蒸馏脱臭←—过滤←—吸附脱色←—脱水←—洗涤←—软水 ↓↑↓↑↓ 精制食油水蒸气废白土吸附剂废水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18~22°Bé,超量碱添加量为理论碱量的10%~25%,有时还先添加油量的0.05%~0.20%的磷酸(浓度为85%),脱皂温度70~82℃,洗涤温度95℃左右,软水添加量为油量的10%~20%。吸附脱色温度为

油脂精炼操作方法

油脂精炼操作方法 油脂精炼是指将植物油或动物油进行深加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不溶性物质、酸、碱等有害成分以及改善其色泽、气味、稳定性和口感等性质的工艺过程。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油脂精炼的操作方法。 1. 油脂的脱酸处理:将油脂放入脱酸锅中,加热至90-110,加入适量的酸性物质,如磷酸或硫酸,通过酸将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杂质结合成不溶于油脂中的固体颗粒。然后进行离心分离,将固体颗粒和液体分离。最后用碱中和掉油中的游离酸,使油脂中的酸度下降到合适的范围。 2. 油脂的脱酸沉淀:将酸化处理后的油脂放入脱酸沉淀罐中,加入适量的水,垂直挂装沉淀层或注入聚合凝胶,使微小的杂质颗粒和胶状物团集成大颗粒,利于后续分离。 3. 油脂的脱臭处理:将脱酸沉淀后的油脂放入脱臭锅中,通过加热和低压真空蒸馏的方式,将油中的异味物质、酸值较高的游离脂肪酸、色泽较深的杂质等挥发掉,从而改善油脂的品质。 4. 油脂的脱色处理:将脱臭后的油脂放入脱色罐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白土或者活性炭,搅拌均匀并保持一段时间,使油脂中的色素、杂质等被吸附在白土或活性炭表面,从而达到脱色的目的。然后利用过滤设备去除掉脱色剂及沉淀物,得到净化后的油脂。

5. 油脂的脱水处理:将脱色后的油脂放入脱水罐中,通过低温、真空脱水的方式,将油脂中的水分蒸发掉,以提高油脂的保存质量和抗氧化能力。 6. 油脂的脱蜡处理:将脱水后的油脂放入脱蜡罐中,加热融化油脂中的结晶蜡,然后进行离心分离,将蜡沉淀分离出来,得到不含蜡的油脂。 7. 油脂的冷却和贮存:将脱蜡后的油脂冷却至适宜的温度,然后储存在密闭的容器中,避免光照和氧气的作用,以保持油脂的新鲜度和品质。 油脂精炼操作方法根据油脂的不同种类、原料的质量和使用的设备等因素而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可以分为脱酸、脱酸沉淀、脱臭、脱色、脱水、脱蜡和冷却贮存等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去除油脂中的杂质、不溶性物质、酸、碱等有害成分,改善其口感、稳定性、气味、色泽等性质,从而提高油脂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设备的清洁、操作的规范、温度的控制以及对废弃物的处理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

食用油的加工过程对油品质量的影响

食用油的加工过程对油品质量的影响食用油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其质量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食用油的加工过程直接影响油品的质量,因此,为了确保食用油的品质安全,加工过程需要特别注意。本文将探讨食用油的加工过程对油品质量的影响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1. 原料选择 食用油的原料选择直接决定了最终油品的质量。优质的食用油原料应该是新鲜、无污染的油料,例如非转基因植物油。此外,植物的种类、种植环境和收获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油品的品质。因此,在选取食用油的原料时,应当严格把关,确保原料的优质和安全。 2. 清洗和脱水 在加工过程中,清洗和脱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清洗可以去除原料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保证油品的纯净度。同时,脱水能够有效降低油品的水分含量,增加油品的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在清洗和脱水过程中,应使用适当的清洗剂和脱水方法,避免对油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3. 破碎和压榨 破碎和压榨是榨取食用油的关键步骤。通过破碎和压榨,可以将油料中的油脂分离出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破碎和压榨的温度和压力控制。过高的温度和压力会导致油品的氧化和变质,影响最终油

品的品质。因此,加工厂商应严格控制破碎和压榨的条件,以保证食 用油的质量。 4. 油脂提取 油脂提取是从油料中提取油脂的过程。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压榨和 溶剂提取。压榨法适用于一些低油含量的油料,而溶剂提取法适用于 高油含量的油料。在油脂提取过程中,提取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是关 键因素。提取剂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且提取剂的残留物应该经过 严格控制,以确保油品的纯净度和安全性。 5. 精炼和脱臭 精炼和脱臭是提高食用油品质的重要环节。通过精炼,可以去除油 品中的杂质和不可见的悬浮物,净化油脂。脱臭则能去除油品中的异 味和杂质,提高食用油的口感和品质。在精炼和脱臭过程中,应选取 适合的工艺和设备,确保油品的质量。 6. 氧化稳定剂的添加 由于食用油容易受到氧化的影响,为了延长油品的保质期和稳定性,常常需要在加工过程中添加氧化稳定剂。氧化稳定剂能够有效地抑制 油脂的氧化过程,防止酸败和腐败的产生。但是,必须掌握稳定剂的 添加量,过量添加可能带来其他无益的物质,影响油品的品质。因此,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应严格控制,确保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7. 后续处理和储存

油脂加工过程简介

油脂加工过程简介 近来单位进油,不得已恶补相关知识。原来有人倚靠,自己做的少,总觉得很难,此次逼不得已自力更生,发现果然困难都是纸老虎,只要下定决心去面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原来最要不得的就是畏难情绪啊。 目前,市场上的食用油品种很多,其加工方法也很多,但无论用什么方法生产,毛油必需经过精炼油,达到国家食用油的新标准(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油)才可用于烹调各种食物。由于从油脂原料预处理、榨取或浸出制备的毛油,进一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才能把油脂中除甘油三酸酯以外的所有杂质从油脂中分离出来,从而得到更纯净、更健康的食用油脂。因此,成品油的质量安全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因素有?原料本身就有危害因素,?加工期间新形成的化合物: 如肥皂、氧化产物、氢过氧化物、聚合物及其分解产物、发色体、异构体和高熔点甘三酯,?加工辅料:氢化催化剂、白土、磷酸、金属螯合剂即柠檬酸等,?加工引起的污染物: 水分、微量金属、含碳物质和不溶于油的物质,?植物油加工处理后遭微生物或毒物污染,?油脂包装容器不符合卫生标准等。本文对油脂的制备过程中各工序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对产品质量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及应对错适,以利于生产的控制及产品的质量安全,使人们吃的放心。 1油脂的制备工艺流程 1(1毛油的制备过程 毛油的加工工艺主要有压榨法、浸出法和预榨-浸出法,压榨法又分液压压榨和螺旋压榨。主要流程是:原料清理-脱壳和去壳-破碎-蒸炒-压榨毛油;浸出法是用非极性溶剂(6号溶剂)来溶解油脂,主要流程是:原料清理-脱壳和去壳-破碎-轧坯-溶剂-浸出-毛油,现在比较先进的工工艺中加入了膨化处理,便于出油;预榨浸出是预榨提取一部分油脂,然后再进行溶剂提取。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毛油中含有大

大豆油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安全性质量措施(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大豆油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安全 性质量措施(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大豆油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安全性质量措施 (新版) 大豆油简称豆油,为半干性油,是从大豆油料中提取后精炼制得的。大豆油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酸酯,1分子甘油三酸酯是由1分子甘油和3分子高级脂肪酸形成的中性酯。大豆油中脂肪酸组成主要是亚麻酸51%~57%、油酸32%~35.6%、亚麻酸2%~10%及饱和脂肪酸7%~14%,其中亚麻酸占的比例最大,因此大豆油属于亚麻酸型油脂。大豆油是食用植物油一种,可作为人造奶油、起酥油等的原料油脂。 质量合格的大豆油是澄清透明,无不良气睐,其颜色呈淡黄色,而大豆油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大豆油浑浊不清、颜色深黄、氧化酸败等,其具体表现为理化指标不合格。 大豆油浑浊是由于大豆油不够纯净,其中仍含有很多悬浮杂质,

这些杂质主要包括物理杂质、胶溶性杂质、脂溶性杂质、蜡质及在精炼过程中形成的不溶性杂质。其中物理杂质是由于大豆油的过滤澄清工艺过程进行的不彻底,或是在大豆油生产或贮备过程中,由于设备不够密封,而使物理污染物混入所致,因此,对大豆油的过滤澄清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还要保证大豆油在整个工艺过程中不被二次污染。而胶溶性杂质和脂溶性杂质是由于大豆油在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的工艺过程中处理不彻底造成的,因此要严格控制其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的工艺过程。大豆油中含有少量不能被皂化去除的蜡,这些蜡可使油脂浑浊、透明度下降,而且不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因此有时还要对大豆油进行脱蜡处理。另一个引起大豆油浑浊的因素是精炼过程中形成的不溶性杂质,如油脚、皂脚、白土等,对这些物质的去除主要是利用物理分离方法,如过滤、重力沉降、离心分离等,在实际生产中一定要确定合适的工艺参数,确保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离。 大豆油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酸酯,纯净的甘油三酸酯是无色无味的,大豆油呈现的淡黄色是由于大豆原料中的一些脂溶性色素

油脂精炼技术及工艺

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 一、油脂精炼意义 1.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 2.改善油脂风味 3.改善油脂色泽 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 二、毛油组成成分 毛油中绝大局部为混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 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功不可没〞。 悬浮杂质: 泥沙、料胚粉末、饼渣 水分 胶溶性杂质: 磷脂、蛋白质、糖以及它们的低级分解物脂溶性杂质: 游离脂肪酸〔FFA〕、甾醇、生育酚、色素,脂肪醇,蜡 其它杂质: 毒素、农药 三、脱胶 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质的过程称为脱胶。 1/14

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方法是特殊湿法脱胶,是水化脱胶方法的一种。 油脂水化脱胶的根本原理是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将一定量电解质溶液参加油中,使胶体杂质吸水、凝聚后与油脂别离。 其中胶质中以磷脂为主。在水分很少的情况下,油中的磷脂以内盐结构形式溶解并分散于油中,当水分增多时,它便吸收水分,体积增大,胶体粒子相互吸引,形成较大的胶团,由于比重的差异,从油中可别离出来。 影响水化脱胶的因素 水量 操作温度 混合强度与作用时间 电解质 电解质在脱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中和胶体分散相质点的外表电荷,促使胶体质点凝聚。 磷酸和柠檬酸可促使非水化磷脂转化为水化磷脂。 磷酸、柠檬酸螯合、钝化并脱除与胶体分散相结合在一起的微量金属离子,有利于精炼油气、滋味和氧化稳定性的提高。 使胶粒絮凝紧密,降低絮团含油,加速沉降。 四、脱酸 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 量。种籽的不成熟性,种籽的高破损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尤其在高水分条 件下,对油脂保存十分不利,这样会使得游离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质量,使油脂 的食用品质恶化。脱酸的主要方法为碱炼和蒸馏 2/14

油脂精炼理论

第一部分精炼理论知识 目录 油脂精炼简介 第一章毛油的组分及其性质 一、悬浮杂质 二、水分 三、胶溶性杂质 四、脂溶性杂质 五、多环芳环烃、黄曲霉素及农药 第二章油脂脱胶 一、水化脱胶 二、其他脱胶法 第三章油脂脱酸 一、碱炼脱酸 二、其他脱酸方法(蒸馏脱酸法) 第四章脱色 一、吸附脱色 二、其他脱色法 第五章油脂脱臭 一、油脂脱臭理论 二、影响脱臭效果的因素 三、间歇式脱臭工艺及设备 四、连续式脱臭工艺及设备 五、辅助脱臭设备 第六章脱蜡 一、脱蜡的意义及机理 二、脱蜡工艺 三、脱蜡设备 四、影响脱蜡效果的因素 第七章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流程(自学)

油脂精炼简介 1、油脂精炼的目的:去除杂质,提高产品质量,利于安全储存。 2、要求:根据原油品质和产品质量要求不同,合理选择精炼方法和组合工艺,去除有碍于某种使用目的的非甘油三酸酯成分,并尽量减少中性油和有益成分的损失,提高精炼得率;有利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降低能量消耗。 3、油脂精炼方法:机械方法、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有时一种精炼方法会同时产生几种作用。

第一章毛油的组分及其性质 毛油(粗油、原油)组分:甘油三酸酯-中性油;多种非甘油三酸酯成分-杂质。杂质种类及含量随原料品种、制油方法不同。 一、悬浮杂质 亦称机械杂质,如泥沙、饼粕屑、草杆纤维、铁屑等。可采用重力沉降、离心分离及过滤法从油脂中分离。 二、水分 当油中游离脂肪酸、磷脂等杂质含量较高时,水在油中的溶解度增加、含量增加。 水分超过0.1%,油脂透明度不好,容易导致油品酸败。采用减压干燥的方法脱水。脱水后成品油含水<0.05%。 三、胶溶性杂质 包括磷脂、蛋白质、糖类等。 磷脂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卵磷脂PC)、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PE)、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甘油(PG)及溶血磷脂等。 水化磷脂(HP)含有极性较强的基团,所形成的磷脂为PC、PE、PI、PS。 非水化磷脂(NHP)含有极性较弱的基团,主要形式为磷脂酸(70%以上)和溶血磷脂的钙镁盐(30%)。 水化脱胶:酸性条件下转变为水化磷脂去除。 四、脂溶性杂质 1)游离脂肪酸:一般含量为0.5%~5%,米糠油或棕榈油甚至高达20%左右。 刺激性气味影响油脂风味;使磷脂等胶溶性杂质和脂溶性杂质在油中的溶解度增加;是油脂、磷脂水解的催化剂。 碱炼中和法、水蒸汽蒸馏法去除。 2)甾醇:可在碱炼脱酸、吸附脱色、脱臭时除去。 3)生育酚:富集于脱臭馏出物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