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北京和上海的文化差异

北京和上海的文化差异

北京和上海的文化差异
北京和上海的文化差异

北京和上海的文化差异

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在中国都具有很高的地位,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政治经济中心,上海是我国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多方面因素造就了北京和上海的文化差异,北京人与上海人的性格的不同也体现出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的差异。

从地理位置上看,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与天津相邻,一同被河北省环绕,而上海是一个天然良港,四通八达,背后是整个中国大陆的广阔腹地,面向的又是宽敞的太平洋,对岸便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可以说,上海的地理环境是优越于北京的,因此上海人具有优越感,也秉承了南方人精巧细致的特性,而北京人则是北方文化的代表,性格豪爽大方。

北京的历史最为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地区性政治中心,官绅显贵都在此盘踞,文人雅士也大多云集于此。作为京畿要地,经过历代王朝的营建,北京城内遍布宫廷楼阁、林苑坛殿,宏伟壮丽,使人不得不产生崇敬和畏惧。这种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和北京长期作为国都而形成的特殊氛围,养成了北京人落落大方,注重礼仪,而又保守持重,凡事顶真的性格;造成了既热情礼貌,温良礼让,又以“首都人”自尊自傲,讲究等级,重视尊卑,爱面子的处世态度。北京是各类高等学府和高科技研究所的聚集地,因而北京招揽了全国各地的人士,这种市民结构,形成了北京人兼容并包,宽容大度,豪爽好客的性格。北京由于长期作为首都,浓重深厚的政治色彩,也造就了北京人对国事特别敏感和对政治特别关心的性格特点。这些是上海人所

不具备的。

相比之下,上海文化与北京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开埠后传入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欧美文化等融合而逐步形成,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时尚,区别于中国文化,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后不久,西方列强先后在此圈划“租界”,外国资本和中国买办资本开工厂,设银行,近代工业兴起,工商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大量涌进,使得上海成为我国最典型的工商移民城市。所谓“上海人”,其实很少是真正的上海当地人,绝大多数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上海文化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多,所以说上海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碰撞的交汇点。海派文化和上海的市民性格就是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冲击下逐步形成的。上海即使在国家最封闭的年代里仍然是我国最开放的城市,也是接触和了解关于西方世界的种种信息最多、最快的城市。上海人由于长期受到西方现代化的熏陶,所以机智敏锐,思想开放,敢于弃旧创新,办事注重信誉,注意在社交场合的体面,也十分讲究衣着服饰,但同时又爱竞相攀比,追逐时髦,爱好虚荣,并且有着以衣取人的世故。上海的经济发展迅速,激烈的市场竞争、繁忙紧张的日常生活,使得上海人在生活中多善于精打细算,讲究实惠,力图花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因此他们善于经营,办事精明,这点也成为上海人的突出特点。在5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户口制度的推行和强化,取得或丧失上海籍都成为一件十分了不得的事,从而更强化了上海人自满自足、小看外地人的狭隘意识。

文化差异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 1925美国总理福特访问日本,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受命向美国转播福特在日的一切活动。 在福特访日前两周,CBS谈判人员飞抵东京租用器材、人员、保密系统及电传问题。 美方代表是一位年轻人,雄心勃勃,提出了许多过高的要求,并且直言不讳地表述了自己的意见,而日方代表则沉默寡言,第一轮谈判结束时,双方未达成任何协议。 两天后,CBS一位要员飞抵东京,他首先以个人名义就本公司年轻职员的冒犯行为向日方表示道歉,接着就福特访日一事询问能提供哪些帮助。 日方转变了态度并表示支持,双方迅速达成了协议。 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美国人坦率外露的思维方式和日本人内部思维方式相冲突。 美国人反对过分拘泥于礼仪,办事干净利落,注重实际,语言表达直率,而且耐心不足;日本人讨厌过分施加压力,比较注重资历、地位。 CBS的要员充分掌握了日本人的性格及谈判风格,才促成了谈判的成功案例二: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最初来上海谈判时,正值美国政府要对中国进行制裁,并提出美国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不能提出国产化要求的时候。 但福特汽车公司代表一开始就提出合作期间可考虑50%的国产化要求,通用汽车公司接着在上海谈判时,又主动提出国产化率可从60%开始。 由于他们并未理会其政府的限制,我方代表也充满信心的与其谈判,最终达成协议。

分析: 美国人热情奔放,性急但信心十足、很容易接近,认为自己是谈判高手,希望对方也是谈判高手,含糊隐晦、高深莫测的对手只会让美国人纳闷,只有同样充满信心才能获得对方的好感。 案例三: 美国某公司与河北省某市谈判黑白玻壳项目,由于竞争条件不如日商,谈判失败。 后来中方积极调动美方力量,使其对陕西、河北、河南三省的几个玻壳项目一起承包,最后达成交易,并向中方条件靠拢。 分析: 美国商人喜欢搞全盘平衡的“一揽子”交易,我方积极运用对方力量去促成更大范围内的联合协作,从而减少谈判中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充分了解美国人的特性。 失败案例一: 1992年,我国13名不同专业的专家组成一个代表团,去美国采购约三千万美元的化工设备和技术。 美方自然想方设法令我们满意,其中一项是送给我们每人一个小纪念品。 纪念品的包装很讲究,是一个漂亮的红色盒子,红色代表发达。 可当我们高兴地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当面打开盒子时,每个人的脸色却显得很不自然———里面是一顶高尔夫帽,但颜色却是绿色的。 最后,合同我们没和他们签。 分析: 美国商人的原意是:

初中历史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选择题 1.元谋人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专属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根据考古发现,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 A.300万年 B.170万年 C.70万年 D.20万年 2.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 A.元谋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3.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遗址位于 (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4.“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够打制石器,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 ) A.元谋人 B.现代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5.火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它促进了人类的进化。我们获知北京人会使用火是通过 A.大胆想象 B.神话传说 C.遗骨遗迹 D.历史文献 6.《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道:“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①会制造石器②会种植粟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7.韩非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 兽虫蛇。”由此可见早期人类最需要的是 ( ) A.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 D.过群体生活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 (1)在材料一中所述的险恶环境里,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这对北京人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3)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 体系研究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来源:添加日期:10年08月27日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世界城市大竞争的时代,这意味着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的竞争程度更为激烈,竞争范围更为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与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内容,已经从经济综合竞争力层面逐步扩大到文化竞争力的层面。当国际化大都市的“硬实力”——经济综合竞争力具备了相当的条件时,“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则成为竞争的重要“筹码”。这表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程度,已经从单一指标转向多重指标。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的实际,在城市的经济力、政治力要素指数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最具竞争意义、发展潜力、时效性的要素,往往是城市拥有的文化实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文化既是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精神投影,也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物质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最难以把握却又必须把握的要素,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力要素中将会占很大比重,城市之间新型竞争将基于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的双重博弈。本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有文化竞争力的城市。① 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文化发展体制的现代化。许多发达国家在经历工业文化的长期发展之后,已经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复兴对于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年西欧展开城市复兴运动,其中文化旗舰项目成为城市复兴的重要战略,这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计划包括对一些传统产业已经衰落的城市进行复兴。因为在产业衰落的同时,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均遭到破坏。城市复兴计划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在物质空间、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对城市进行全面改善,使城市的经济活力重生,恢复已失效的社会功能,改善生态平衡与环境质量,并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盛大庆典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文化措施,使这些城市综合提升其文化、经济和城市形象。这一举措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采取经济手段激活城市发展力的同时,国际组织及各国文化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以实现文化的长期与稳定的发展。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会议制定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最终可以用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

文化差异案例分析

成功 案例一: 1925美国总理福特访问日本,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受命向美国转播福特在日的一切活动。在福特访日前两周,CBS谈判人员飞抵东京租用器材、人员、保密系统及电传问题。美方代表是一位年轻人,雄心勃勃,提出了许多过高的要求,并且直言不讳地表述了自己的意见,而日方代表则沉默寡言,第一轮谈判结束时,双方未达成任何协议。两天后,CBS一位要员飞抵东京,他首先以个人名义就本公司年轻职员的冒犯行为向日方表示道歉,接着就福特访日一事询问能提供哪些帮助。日方转变了态度并表示支持,双方迅速达成了协议。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美国人坦率外露的思维方式和日本人内部思维方式相冲突。美国人反对过分拘泥于礼仪,办事干净利落,注重实际,语言表达直率,而且耐心不足;日本人讨厌过分施加压力,比较注重资历、地位。CBS的要员充分掌握了日本人的性格及谈判风格,才促成了谈判的成功 案例二: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最初来上海谈判时,正值美国政府要对中国进行制裁,并提出美国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不能提出国产化要求的时候。但福特汽车公司代表一开始就提出合作期间可考虑50%的国产化要求,通用汽车公司接着在上海谈判时,又主动提出国产化率可从60%开始。由于他们并未理会其政府的限制,我方代表也充满信心的与其谈判,最终达成协议。 分析:美国人热情奔放,性急但信心十足、很容易接近,认为自己是谈判高手,希望对方也是谈判高手,含糊隐晦、高深莫测的对手只会让美国人纳闷,只有同样充满信心才能获得对方的好感。 案例三: 美国某公司与河北省某市谈判黑白玻壳项目,由于竞争条件不如日商,谈判失败。后来中方积极调动美方力量,使其对陕西、河北、河南三省的几个玻壳项目一起承包,最后达成交易,并向中方条件靠拢。 分析:美国商人喜欢搞全盘平衡的“一揽子”交易,我方积极运用对方力量去促成更大范围内的联合协作,从而减少谈判中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充分了解美国人的特性。 失败 案例一:1992年,我国13名不同专业的专家组成一个代表团,去美国采购约三千万美元的化工设备和技术。美方自然想方设法令我们满意,其中一项是送给我们每人一个小纪念品。纪念品的包装很讲究,是一个漂亮的红色盒子,红色代表发达。可当我们高兴地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当面打开盒子时,每个人的脸色却显得很不自然———里面是一顶高尔夫帽,但颜色却是绿色的。最后,合同我们没和他们签。 分析:美国商人的原意是:签完合同后,大伙去打高尔夫。“戴绿帽子”是中国男人最大的忌讳,合同我们没和他们签,不是因为他们“骂”我们,而是因为他们对工作太粗心。连中国男人忌讳“戴绿帽子”都搞不清,怎么能把几千万美元的项目交给他们? 案例二:张先生是位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职于某大公司销售部,工作积极努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 编者按:创新、生态、人文!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展望2040年,上海将成为一座怎样的城市?目前正在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设想。下面我们节选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的部分内容为您一一展现。 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 Striving for the Excellent Global City 城市愿景: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城市性质: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1、城市目标 The Primary Objective 1.1更具竞争力:一座繁荣创新之城GlobalCompetitiveness: a City of Prosperity and Innovation 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为支撑,以建设国际贸易、航运中心为基础,以建设自由贸易区为契机,提升上海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和影响力,建立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门户和国家交通枢纽的功能,强化综合交通的服务能力,提高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辐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上海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支点作用,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吸引创新人才,建立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使上海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和主要科技策源地之一,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城市的全面创新。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生活、出行、交流交往模式,促进城市生活的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智能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建设高效互联的智慧城市。 打造新型产业体系和良好创新体系,充分发掘传统行业、创新经济的增长潜力,实现经济多样化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建设适合各类人才成长创业的宜业城市。

1.1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练)(解析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精选练习 基础篇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出现最早的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前;B项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C项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6000多年前;D项河姆渡居民生活在距今7000多年前。故选B。 2.《北京人的发现:中国重要古人类遗址》中记载:“……对北京人地层中出土的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榛子、胡、桃、榆等植物大量存在……另外,还发现了石球,它们可作为砸击坚果的工具……(遗址)共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上的考古发现不能证明北京人() A.会使用火 B.依靠采集生活 C.会人工取火 D.会制造石器工具 【答案】C 【解析】本题为反向选择题,按题目要求应选择“不能证明”北京人的选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开始使用人工取火,因此C项“会人工取火”是北京人考古发现不能证明的,故选C。 3.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可能会使用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1万年至23万年的北京周口店,会使用天然火,题干描述的就是这一特点,ACD北京人都不会,所以答案选B。 4.某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据此能够判断该远古人类为()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上海人和北京人的对话

上海人和北京人的对话 这些故事,你几无法证实其有,也无法证实其无。甚至有个别北方人造谣言于报纸其它地方人常常会用道听途说来的,丑化上海人的故事,作为送给上海人的见面礼这一天,在外地,几个上海人和北京人相遇。这次也不例外,北京人先讲了一段故事,然后切入话题。 京:听说了吗?中央电视台有一个专栏《话说上海人》。 沪:是吗我们上海人怎么了? 京:你们上海人都特精明。 沪:精明有时也是办事能力,算不了大事。 京:还特小气。 沪:哦,是么,或许。 京:还听说:你们上海男人都特别怕老婆。瞧您这样的,在上海也就是个跪搓衣板的料。 沪:上海现在要找块洗衣板可也不容易。我也听说:你们北方的女人都特别贱,每天挨老公一顿打,吃饭都不上桌,独揽所有的家务活,受多大委屈都不带吭声的。 京:瞧您说的,您把咱们北方都想成张艺谋的电影。北方只有一些落后地区还打老婆。 沪:那么,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京:男人么,应该干点大事,你们上海男人就是办不了大事。 沪:我们上海哪项工作没做好,请您批评。不过我怎么听说:上海去

年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是北京的两倍。 京:你们南方人再能挣钱,也得拿钱给我们白花、白用。说什么都没用。 沪:我还拿钱给我儿子白花、白用;我还拿钱给叫花子白花、白用。你怎么不一块儿说了(现在知道了,为什么上海人这么看不起北京人。)京:你那叫年年纳供、岁岁来朝,懂不。 沪:你当我们是殖民地啊?这个国家换了三代领导人,啥时候轮到您们北方人了。 京:再是南方人也得到北方去住。 沪:首都有什么了不起。当初,周灭了商,为什么在商朝的地盘上造个洛阳,不就是为好驻扎军队,镇住那帮亡国奴。 京:谁是亡国奴。你们上海当初才是洋奴才、殖民地呢?你们上海人奴才?? 沪:如果我没搞错的话,你们北京不就是靠着做满、蒙人的殖民地才当上首都的。 沪:再说了,是谁把中国许多地方变成为殖民地。你不是讲上海人小气么?像北方人西太后袁世凯之类的把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白白给人,这种派头全世界无出其右.我们能学吗? 京:我们北方出大人物,才做得了这个主。你们南方人行吗? 沪:不就是出了几个祸国殃民的封建军伐吗?你就说我们开国元勋、十大元帅中哪几个是北方人。电影里都是,讲话带南方口音的是大人

北京与上海在城市规模

北京与上海在城市规模,城市定位和城市形态的相同点:在全国都是发展较快的大城市,都以建设国际性大都是为目标。 北京与上海在城市规模,城市定位和城市形态的差别: 北京的城市定位:2005年,首次明确北京发展目标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北京的城市规模(面积和人口):北京全市土地面积16410平方公里。其 中平原面积6338平方公里,占38.6%。山区面积10072平方公里,占61.4%。城区面积87.1平方公里。 全市常住人口1,695万人(2008年,比上年末增加62万人,中国省级行政区第26名),全市人口密度1,033人/平方公里(中国省级行政区第4名,次于澳门、香港、上海)。其中户籍人口1229.9万人,外来人口465.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7.4%。市区人口1,012.3万(2007年,中国城市第2名,次于上海),人口密度7,398人/平方公里。全市人口出生率8.32‰,死亡率4.92‰,自然增长率3.4‰(2007年)。北京外来和流动人口超过一亿,居全国之冠。 北京的城市形态:北京属于集中式城市状态,就其道路网形式而言,北京的 道路网为环状形态;城市用地集聚,城市各项用地集中连片发展、便于集中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措施,有利于社会经济活动的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 上海的城市定位:21世纪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化大都市。到2010 年,基本形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化大都市,基本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主体框架;基本形成国际性大城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基本形成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开放态势;基本形成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运作方式;基本形成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文化结构和与国际中心城市相称的健康向上的社会风貌。浦东作为上海现代化的象征,成为开放度最高、体制最新、设施最完善的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区。 上海的城市规模:上海市面积6340.5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千米,东西宽约100千米。其中区域面积5299.29平方千米,县域面积1041.21平方千米。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三个岛屿,其中崇明岛面积1041.21平方千米,是我国的第三大岛。 上海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规模突破2300万,并且上海市人口规模和密度居中国第一,上海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密度继续升高,目前上海人口规模在世界特大城市中位居第6位,在中国位居第一,也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上海常住人口为1640.77万人。上海市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0.06%,但是承载的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1.27%。上海的人口密度高达2588人/平方公里。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课堂实录(附教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课堂实录(附教案) (新教师必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北京人基本概况。 三、教学难点 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过程(课堂实录)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

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新课学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请同学们看看《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教师先介绍有关贾兰坡教授的故事和北京人头盖骨发现、失踪的经过,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入一个考古学知识即只有发现了头盖骨才能复员古代人类的面貌。 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元谋人的相貌不能够复员而北京人可以?请同学们学生阅读教材。 1、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2、距今年代约70万年至20万年。 3、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上海建筑的城市文化

上海建筑的城市文化 建筑见证着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独特而有价值的建筑会为城市增添魅力,一个城市也会因建筑而被后人铭记。上海的建筑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不管是老上海市民生活起居、市井气息浓郁的弄堂里巷,还是见证上世纪20、30年代老上海繁华奢靡的外滩万国建筑群,还是今日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黄浦江两岸的摩天大楼,这些不同时期的建筑见证了上海的城市历史,共同构成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认同,“上海的城市建筑是海派文化的外在形象体现”①,因此风格迥异、各式各样的上海建筑可以说是表征海派文化的符号。 一、市井气息浓郁的弄堂、石库门 弄堂是上海民居的标志,一提起上海,弄堂里巷、石库门便与之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就如同四合院之于北京的意义。可以说,弄堂、石库门是影响上海市民社会生活方式、行为处事方式、风俗习惯最重要的建筑样式之一。这一独特的建筑样式随着上海对外开埠设立租界而日益兴盛,其空间布局和平面设计接近中国传统的江南民宅,但同时也借鉴了西方的联立式住宅方式的建筑,“石库门这种建筑样式,从它诞生年代那一刻起,就烙上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烙印:中西合璧、土洋结合、实惠、功利、精细狭窄,等等,等等”②。后来的石

库门建筑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高度、外形的处理(门框、门楣、山墙)等方面更多地借鉴西方古典的建筑风格而有显著的变化,由此在上世纪20、30年代进入石库门建筑的繁盛时期。 作为上海民居建筑的主要样式,石库门在容纳大量市井小民的同时,还承载着市民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显示了上海市民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生活习俗,包含着在这一空间下长期凝聚而成的情感等文化内涵。在这个独特的民居空间里,上海男男女女演绎着他们各自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弹奏着跌宕起伏的生命乐章。在海派文学作家张爱玲、王安忆等人笔下,石库门民居呈现出上海市民社会独特的生活景观。透过影像和书籍的记载,上海市民的生活众相、悲欢离合慢慢呈现出来。形形色色的居住习俗(“螺蛳壳里做道场”、乘风凉、孵太阳等等),充分利用狭窄空间的弄堂游戏(如滚铁环、刮片、扯铃等等),悠扬动听的弄堂歌谣,温馨朴实、情仇交加的邻里情愫,,共同构成别具一格的石库门文化,成为上海民俗文化的典型。 二、由外滩万国建筑群到浦东陆家嘴建筑群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外滩已成为上海的标志,是外来者透过它观看上海的门孔,也是上海向世人彰显自身实力的有力证明。外滩在上世纪30、40年代见证了上海的繁华奢靡,在当时海派文学、新感觉派小说作家那里,上海,确切一点说,外滩才是最能刺激人的感官和

北京人上海人

北京人和上海人的是是非非,京派与海派之争,久矣。在鲁迅的时代就沸沸扬扬地闹过。北京人与上海人,堪称北人与南人的典型,也是其成功者,但一直似乎都有点互相看不顺眼的意思。北京人和上海人,都是天之骄子,也各有千秋。上海人身上,也不无值得北京人学习的地方。商界的一位高手对我说,他喜欢跟上海人做生意,跟北京人做朋友。 京派与海派■ 洪烛 北京是一座男性化的古都,上海则是一座女性化的新城,正如男性越沧桑越有成熟的魅力,女性越青春越有骄傲的资本。北京与上海,都可以说是性别特征明显的城市,当然,这种特征更多地表现在精神上。北京人的政治情怀和上海人的生意头脑,都可以说是发挥到极致了。北京以政治为中心,上海则以经济为根本,自近代以来,北京的洪钟大吕,和上海的风花雪月,一直形成鲜明的对比。它们也就分别成为中国的北方文化与南方的文化的最佳代表。 在客观形态上,北京是精神的天堂,适合男人胸怀远志、建功立业;上海则是物质的乐园,适宜于女人消费、购物,玩味一番小布尔乔亚的情调,如果说北京的雕梁玉砌间洋溢着英雄主义的空气,令有志者俯仰之间欲闻鸡起舞、技剑四顾,那么上海的灯红酒绿里则洒满浪漫主义的香水味,在霓虹灯下做个冷静的哨兵都很难的,会叫人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 表现在文学上也是如此。二十世纪上半叶,北京出了个老舍,属于土生土长的京味作家;上海也不甘落后,推出了张爱玲,文字的肌理光滑圆润,而又柔若无骨。这是两座城市当时分别推出的文学偶像。男人爱看老舍,女人爱看张爱玲,老舍是粗砺的,符合北人的欣赏趣味,张爱玲则是细腻的,迎合了南方人的审美观点。至于当代,写上海写得最好的还是女作家(甚至给我这样的错觉;上海搞文学的大多是女人,至少在男女比例上是如此)。譬如王安忆,专门为上海的繁华梦写了一阕《长恨歌》,有贵妃伤逝之感。譬如颇与此地风水吻合的所谓“小女人散文”。又譬如以新人类自命的卫慧(代表作就叫《上海宝贝》),还有棉棉…… 在北京文学则一直是男人的霸业,继王蒙、刘心武之后,独领风骚的要算是王朔了,以北京痞子自称,作品也有地域特色,如《顽主》、《动物与凶猛》等。上海人的小说太像轻音乐,受鸳鸯蝴蝶派毒害太深,北京人的小说一向以口语化取胜,很容易改编成电视剧或话剧什么的。仔细比较还能发现:上海制造的小说大都笼罩着悲剧的氛围,北京生产的小说则涂抹喜剧的色彩,连苦难的岁月在记忆中都会变成阳光灿烂的日子。

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17课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考纲要求:民族工业的创建A 重点:近代上海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导入:结合第15课《开埠之前的上海》提问:开埠之前的上海处于怎样的经济地位? 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上海,在开埠之前已有着重要的经济地位,其商贸主要表现在

埠际贸易的发达。但开埠以后的上海,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上海经济的主流,并推动了民族工业和整个城市建设的发展,上海以其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变化,进入了近代大都市的行列。 一.经济的发展 1.19世纪下半叶的上海经济 (1)近代经济起步A.时间:19世纪50年代后

B.表现 a上海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b上海集中了数量众多的洋行、银行、钱庄、栈号等商业贸易组织和机构。(2)经济主流: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性经济(3)民族工业的创建A.原因 a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李鸿章等人在上海举办的民用企业作用巨大;

b依托繁荣的对外贸易,上海民族商业资本迅速积累; c洋货行销的刺激下,上海诞生了仿洋机制品工业,进一步孕育了民族工业的创建; d上海沿海傍江、位居中国东部中间的优越地理位置。 B.时间——19世纪80年代 C.行业——轻工业: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火柴、

卷烟、肥皂等民族资本工厂纷纷建立。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城市 (1)城市地位:跻身世界大都市行列; (2)经济地位:国际资本在中国和远东的汇聚点和世界市场的东亚枢纽;民族工业繁荣,化工、电气等企业成为龙头企业(3)贫富分化严重:富者掠夺成果,贫者难以温饱

二.城市建设的推进1.城市现代化开始 (1)时间:20世纪初(2)标志:道路交通建设的演进 2.城市现代化的发展(1)城市公共照明系统建立 (2)城市供水网络初具规模 三.“大上海计划” 1.雏形:孙中山“上海商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同步试题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同步试卷 潍坊北海学校张小妮 一、选择题 .歌曲《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由此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半坡居民.河姆渡人.北京人.元谋人 考查点: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 答案: 解读:考查学生的记忆以及分析能力,根据教材,本题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某历史兴趣小组计划对我国远古人类遗址进行实地考察,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先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到了() .云南元谋.北京周口店.西安半坡.浙江河姆渡 考查点:中国境内早期人类──元谋人遗址发现的地点。 答案: 解读: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根据教材所学内容,本题选。云南省元谋县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址,发现了元谋人的牙齿化石和使用过的石器化石。 .下列内容与北京人不相符的是() .能够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过着群居生活 .用火取暖,烧烤食物.种植水稻,蒸煮饭 考查点:考查北京人的体貌特征、生产生活情况。 答案: 解读:根据教材的内容: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过着群居生活,能够用火烧烤食物。由此可见,是河姆渡人的生活特征。此外还可以训练学生用排除法来解题。 .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已会建造房屋,种植粮食 考查点: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特征。 答案: 解读:元谋人知道用火,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过着采集、渔猎生活;建造房屋和种植粮食是农耕时代的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特征。因此本题选。 .(年广西桂林中考)在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种植水稻.穿着麻布衣服.烧烤食物 考查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北京人生产生活、用火情况的掌握。 答案: 解读:北京人学会用火,并且保存火种,能够烧烤食物,增强体质的进化。本题选。 .大家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北京人的性格特点

北京人的性格特点(这个我喜欢,大家觉得怎么样?) 身为“首善之区”,棋盘式的城市格局宏伟整齐,城市建设颇有气派,是北方内陆型城市的代表。但气候却较为恶劣,春天沙尘弥漫,夏天酷热难耐,冬天寒流滚滚,惟有秋高气爽,比较可爱。 据说,老派北京人重礼数,善待人,颇有尊贤礼让之风。但现在这种古风似乎已经日趋式微,总的印象是,此地市民身居京畿之地,见多识广,既受官文化熏染,又承八旗子弟余风沐浴,常以“官”的眼光居高临下,又以玩世的心态体味人生。居高,故睥睨世界,纵横捭阖,尤其在“地方上”的人面前,总觉得自己是“中央的人”,就象处长对科长一样,盛气凌人;玩世,故油嘴滑舌,善打哈哈,于是侃爷辈出,背上了“京油子”的恶名。读读王朔的小说,看看冯小刚的电影,一股子“痞气”扑面而来,但它痞得有文化,痞得够味道,说穿了这是北京人的幽默感,一种居高临下,睥睨一切的幽默感。 北京人干什么都带“大”字,官大、街道大、级别大、学问大、还有派头大、口气大、架子大。“大气”可说是北京人的一种普遍特性。他们的生活方式,无不带有“大”的味道:干大事、说大话、讲大道理、讨论大问题,就连聊天,也叫“侃大山”;喝茶,也钟爱“大碗茶”。他们对小打小闹不感兴趣,他们向往的是做“大款”,成“大腕”,最好是当“大官”,所以,有句俗话说“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 北京的文化是兼融的,官方体制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处于一种多层共生状态,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和平共处。各拿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相安无事。在这里,既有林立的高楼,也有古旧的胡同;既有历史悠久的京剧,也有曲高和寡的实验话剧;既有时尚的各类主题酒吧,也有平民化世俗化的茶馆。都市气息和乡土气息如此奇妙地融合在这座城市里,北京人真是做到了从大俗到大雅。 首先北京人大气而不大方。北京人生在皇城根下,信息灵通,一般都十分注重人际关系,见了谁都是一副客客气气的模样。在人群中,北京人起着润滑剂的作用,只要有北京人在就会出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团和气的局面。北京人能说会道,到处都是侃爷,上至国家大政方针,下至明星诽闻小道消息,北京人无所不知,知无不言,和北京人在一起很容易感到身为外地人的孤陋寡闻。生活中的北京人很热心,大事小事都爱搀和,在大学里我们都愿意选北京人当班长或班干部什么的。总的说来北京人是拿得出手的,不愧为京城的子民。 但是如果你把北京人的大气认为是大方,那就大错特错了。北京人对人的帮助多半停留在言语上,很少付诸行动。而要北京人掏腰包的事情他们更不会干。这比起东北人的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北京人的大气略显虚伪,他们有圆滑、世故的一面。 另外,北京人虽然注重人际关系,但也常常会流露出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爱面子是北京人的一大特点。在外地人眼里,仿佛个个北京人的祖上都是老北京城里的皇上爷,其实不过是普通老百姓而已。可是谁叫他们出生在皇城根下,自然比外地人多了几分牛气。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土地使用建筑管理) (2003年10月1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2号发布,自2003 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四章建筑间距 第五章建筑物退让 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和景观控制 第七章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 第八章特定区域 第九章附则 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 表二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表三建筑容积率折减率表 附录一名词解释 附录二计算规则 附录三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本市旧住房综合改造、零星建设工程、临时建设、郊区村民建房等按有关

规定执行。 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适用本规定第八章的规定。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中心城分区规划、新城总体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编制详细规划涉及建筑管理内容的,应当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 (一)居住用地; (二)公共设施用地; (三)工业用地; (四)仓储用地; (五)市政设施用地; (六)绿地。 第五条居住用地(R),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用地。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 (一)第一类居住用地(R1),指以低层住宅为主、建筑密度较低、绿地率较高且环境良好的用地; (二)第二类居住用地(R2),指以多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三)第三类居住用地(R3),指以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的起源;简要了解元谋人的地位和基本情况;重点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形特征及其生活状况。 难点:理解和掌握从元谋人到山顶洞人早期人类的历史知识;初步认识“氏族”这一社会组织形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历史挂图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历史课,对于历史,大家并不陌生,小学的社会课本和日常的电视剧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下面请大家结合自己所接触的历史知识。 世界各国都有关于人类产生的神话传说,中国神话说发娲娘娘用水和黄泥创造了人,西方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历史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我国的历史最早又是由谁创造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页,看《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 师问:1、在我国境内有哪些主要的远古人类遗址? 2、其中已知最早的是哪一人类遗址? (一)元谋人(板书) 展示“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颁布图”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历史地图。 教师:古人类遗址的颁布有什么特点? 教师占点拨:古人类遗址大都集中在大河流流域附近(因为大江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地

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2006-05-22 11:53:07 总则 1. 规划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对“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 (以下简称“本风貌区” )历史风貌的保护,促进风貌区城市更新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结合本风貌区的实际情况,编制《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下简称“本规划” )。 本规划属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为本风貌区内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性保护以及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并指导下一层面修建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方案的编制。 本规划由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负责解释。 2. 主要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 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年 (3) 、《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2003 年 (4)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03 年 (5) 、《上海市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范围》,2003 年 3. 地位和作用

本规划是指导本风貌区保护与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为风貌保护、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依据。 本规划对本风貌区的土地使用、建筑保护与更新、建筑建造、道路交通、绿化与公共空间、市政基础设 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提出具体控制性规定,在本风貌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以及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和各项专业规划时应当遵守本规划的要求。 4. 规划范围 本风貌区规划范围根据2003 年批准的《上海市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范围划示》确定,为黄浦行 政区的人民路—中华路以内区域,总用地面积为199.72 公顷。本规划范围即为本风貌区的范围。 5. 风貌特征 本风貌区是上海中心城内整体性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处以上海传统地域文化为风貌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留存有上海700 多年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蕴藏着各个城市发展时期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历史遗存,集中体现了清末民初以后上海的传统城市生活文化。风貌区边界明确、形态独特,区内街道交错密布、巷弄蜿延曲折、街巷景观多变、建筑类型众多,为典型的自然发展形成的城市格局。区内既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宗教建筑、民居和商业街市,也有近代中西合璧风格的各类建筑物。 6. 功能定位 本风貌区确定为以居住、商业、文化娱乐和旅游观光功能为主体、以上海传统地域文化为风貌特征的城市复合型历史中心地区。本规划着重于全面提升本风貌区的居住品质,强化旅游服务功能,充实商业和文化娱乐功能。 7. 保护原则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习题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女娲 2.北京人距今约()。 A.一百七十万年 B.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C.一万八千年 D.一万年 3.在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A.埃及 B.巴比伦 C.印度 D.中国 4.你如果到北京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你还能()。 A.参观半坡遗址 B.参观河姆渡遗址 C.参观元谋人遗址 D.参观北京人遗址 5.“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北京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6.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 A.群居生活 B.人工取火 C.使用简单语言 D.制造使用简单工具 7.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精制石器 D.自然石块 8.我们现在发现的远古人类的遗物如门齿、头盖骨等是()。 A.深埋于地下的原物 B.化石 C.经过加工的仿制品 D.冷冻的真人 9.人类是由______进化而来的。 A.狒狒 B.大猩猩 C.类人猿 D.普通猴子 10.下列有关北京人的生活情景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使用打制石器B.采集果实和猎取动物 C.用兽皮缝制衣服D.吃上了熟食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B.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C.北京人会人工取火,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D.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没有贫富贵贱差别。 二、材料解析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京人遗址坍塌过半:2003年12月2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牟会宠教授说:“1929年裴先生发现北京人头盖骨时,山顶洞是完整的,而现在有一半多已经露天了。一进洞,很明显地就会看到山顶洞的内顶板、南侧壁的岩石有大量松散的堆积体,遇到稍微剧烈的震动,很容易就塌方。” 材料二:2003年中科院公布了对周口店遗址地质病害调查结果:周口店遗址目前面临全面危机。地震、爆破和火车震动的影响,造成岩石从较陡的斜坡滑落,产生塌方。遗址旁边采石厂的爆破作业,对遗址保护非常不利,周围水泥厂的粉尘容易形成酸雨,侵蚀岩石。过量的开发也使得坡度过大或者洞顶过薄,致使洞顶塌方、斜坡滑落。 材料三:《北京晚报》(2004-05-21)报道:文物保护专家在对北京人遗址存在隐患的各个地点进行了多次勘察的基础上,目前已经制定出抢险方案,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正式启动抢险加固工程。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导致“北京人遗址坍塌过半”的原因中有哪些原因是可以避免的? (2)你觉得有必要对北京人遗址对进行抢险加固工程吗? 参考答案: 一、1.A 2.B 3.D 4.D 5.A 6.B 7.A 8.B 9.C 10.C 11.C 二、12.(1)火车、采石场、水泥厂和过量开发。 (2)无论选择有无必要,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