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全面小康标准及由来

全面小康标准及由来

全面小康标准及由来
全面小康标准及由来

全面小康的十项基本标准

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认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目前,我国大学入学率为11%到2020隼有可能达到25%。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95%以上。

小康基本标准

(此系基本标准,非全面标准,目前全国除第3、6、16条外,其余均已达

到)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尔系数50%;

(10)成人识字率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总体小康"离"全面小康"有多远

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十六大报告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那么,总体上的小康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多远?

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提出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标准,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6项指标。据国家统计局介绍,到2000年,这16项指标中,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三项指标外,其他13项指标均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国家统计局用综合评分方法进行测算,2000年,为96%,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 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上的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

更加殷实、宽裕。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到2000年,我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

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惠及十几亿人口,所有现在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都要努力争取尽快达到。就消除城乡差距而言,二十年后基本实现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0%,降低到30%。

从生活水平总体上的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是继续消除局部贫困的阶段,是逐步提高小康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阶段,是由片面发展逐步转向全面发展

的阶段。它所指向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小康的由来及在中国的发展

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尽管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但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却影响深远,盛行千年而不衰,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国情,放眼发展大势,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

邓小平最早提出“小康”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

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984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邓小平文选》第3卷64页

十二大首次使用“小康”概念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总体小康生活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1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中共十三大报告

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

划的建议》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详细的描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

——中共十五大报告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

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中共十六大报告

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及监测方法

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及监测方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为了科学地监测和评价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推动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与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局成立联合课题组,深入基层调研,多次召开国务院有关部门专家或领导参加的咨询会和论证会,也征求了全国200多位县委书记、县(市)长的意见,共同研究制定了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并就目前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进程、难点和对策进行了研究,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大的复合系统,因此,对全面小康社会进行评价并不是一个或几个指标所能反映和涵盖了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 一、五个设计原则 设计农村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农村全面小康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全面客观地反映全面小康的科学内涵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这是整个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和根本依据。 (二)系统性原则。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从系统整体出

发,要求各个指标能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全面、科学、准确地覆盖和描述小康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根据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将整个农村领域看作为一个大的系统,下面分为人口、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生活质量等6个不同领域的子系统。其中,农民的生活质量子系统是目标系统,人口发展、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治文明系统等作为投入要素系统,决定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高低。 (三)层次性原则。这是系统性原则的延续,主要是指各子系统具体指标设置时要注意指标的级数和配合,一级指标和次级指标不要出现在同一级系统中。农村全面小康评价系统可分为四层:第一层是总目标层--小康指数层;第二层是子系统发展指数层;第三层是各子系统的构成要素层;第四层是构成要素层下的监测指标层。这是以后综合评价中层次分析法运用的基础。 (四)相对独立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相对独立,相互配合,避免信息重复。 (五)可操作性原则。所选择的指标概念要完整,内涵要明确,易于为社会各界接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和统计监测中具有可操作性。 二、18个评价指标

2020放飞中国梦聚力奔小康作文5篇

2020放飞中国梦聚力奔小康作文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放飞中国梦聚力奔小康作文1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摘自《礼记》 古有陶渊明之桃花源,今有新社会之小康。没错!古已有此所想,今我们应来建设。古不仅有桃花源,更有大同社会。何为大同?大同即“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自抗战胜利后,我们的祖国便日益走向富强,人们对于生活的品质也逐渐增高,可是,在我的所了解中,大部分人只是在追求物质上的品质罢了,而对于社会道德理论与精神上的所给,我感到并不是提升多少,例如:平时闲来无事到公园里散步,你经常能见到如下场景:公园建筑上各式各形的涂鸦,地上凌乱不堪的垃圾,随意走到一处,一句污辱性词汇便进入你的耳,真可谓是大煞风景。 如上,当今社会,我们做到了什么是“小康”,什么是“大同”吗?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小康”社会指的不仅是老百姓们吃得好,穿得暖,更重要的是指人们都和谐相处,有公德心,有高尚的道德,正如古文中,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所写的桃花源林,那里就是一个永无纷争,永世和平的圣地,人们道德高尚,和谐相处,这也是与我们现代所想的“小康”社会相同啊!古人有想无行动,而我们有行动却想得不够好,所以我们要承今时之优势,吸前人之经验,两者

结合,才能共创“小康”。 现在的人,大多都是十分自私,心里只想着自己,不顾他人,有的人甚至为了经济上的一些暴利,伤害了道德心与公德心,这样的人,适合“小康”社会?我想,这样的人想能在一个黑暗的地方生存,那里永不见天日,充满着自私、仇恨、报复、犯罪…… 我心中的小康,那就是一个如桃花源林般的美,人人都如“大同社区”所描写的那般;使老人们能够有一个安享晚年,受到天伦之乐的好去处,让他们不孤单,不寂寞地在人生画上一个句号,让有才能的人去为社会做奉献,去帮助这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进步。富强而至于我们,当务之急是应该好好读书,答报父母,长大后,去为社会做贡献,用我们所学的文化知识去贡献我们的祖国,让人人都在这个“小康”上得到光明。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我们要继“前人之车”,续后生精华,用文化知识去筑建整个“小康”,用道德去完善它,用爱去完善它! 放飞中国梦聚力奔小康作文2 去年过年我到奶奶家拜年,奶奶高兴得抓住我的手,乐得嘴都合不起来了,而且还不停地说:“现在生活好了,每个人都奔向小康了。”奶奶说:“在她们生活的那会儿,住的都是草房,一到下雨天,就到处漏雨。那时只要有自行车就算有钱人了,虽然学费便宜的只要几元钱,但还是有人上不起学……” 哎,那会儿可真苦啊!现在的我们可以用电脑写作业;可以用手机玩qq;可以用耳机听音乐……现在,保暖已不是穿衣服的标准,色泽

全面小康建设标准

全面小康建设标准 国家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从十个方面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标志。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4美元。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发展速度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过去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倍。预计今后20年,我国经济将继续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能够保持过去20年的增长势头,到2020年达到18840元,可以稍微超过小康指标。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过去2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了3.5倍,其中近10年增长1.6倍,到2000年为2253元。可以预计,今后20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民收入有可能增长3.2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达到7210元,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所缩小。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近10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下降了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正处于新的升级过程中。2000年,全国恩格尔系数为46%。预计到2010年下降到40%,2020年前后下降到35%左右。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近10年每人年均增加0.5平方米,2000年达到19平方米。预计2020年可以超过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我国近10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2000年为36.2%。今后20年,我国将坚持城镇化战略,工业化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每年可以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0年达到56%。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到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约为4.2%左右,其中城镇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为9.7%。这几年,计算机普及率呈现加快提高的趋势,到2020年可以基本实现计算机普及率20%的目标。

追梦2020共奔小康作文五篇汇总

追梦2020共奔小康作文五篇 小康代表着温馨美满,为的是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人们向往小康生活,非常期待哦!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追梦共奔小康作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追梦共奔小康作文(一) 中国梦和党的十_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紧密相联的到2020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时候,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这样伟大的目标和任务,需要一个核心概念来阐述它,也需要有一面精神旗帜来激励人民的斗志,激发社会正能量;而中国梦的提出,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感召力,中国梦昭示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血气、一种骨气、一种志气! 中国梦一经提出,立即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共鸣,从报纸荧屏到街头巷尾,从QQ群到微博,中国梦成为激荡神州大地、承载亿万海内外儿女梦想和重托的热门词汇。 中国梦引发“世界回响”——成为许多国家政要、学者和媒体谈论的焦点。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说中国梦不是政治口号,它勾画出了一个完全可以实现

的愿景,很值得非洲学习。 美国未来学家、《中国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指出强大的中国领导层,以及受过良好教育的众多党员,正利用千载难逢的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中国梦。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国政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亚力山大·拉林说,中国梦准确地阐释了当今人类的理想与追求,具有普遍性。 德国汉学家、民族学家南因果博士认为无论是中国领导人还是民众,都对中国梦充满期待。中国梦是属于世界的,也是由亿万个普通中国人的个人梦想汇集而成的。 美国《新闻周刊》载文称,中国梦会产生深远影响,将“重振中国光辉史”。英国《金融时报》则刊文称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命运。 追梦共奔小康作文(二) 天,暗了,我的思绪随着朦胧的月色飘向了远处,梦里,一片喧嚣打破了我原本寂静的意境,身体飘起来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 小康社会的指标分为四个方面: 经济主题: 第一项指标:人均GDP。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实现这一目标,GDP必须保持年均7.2%的速度。按照汇率法计算,2020年,人均GDP可能在4000—5000美元。2000年中国人均GDP为7078元,按当年汇率折算约为856美元。 第二项指标: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根据国际经验,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时,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可以达到60%左右。综上,我们估计,2020年,我国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可望达到60%以上。 第三项指标:恩格尔系数。1980-2000年,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56.9%下降到39.4%,年均下降0.9个百分点左右;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61.8%下降到49.1%,年均下降0.6个百分点左右。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均将继续下降。(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第四项指标:城乡居民收入。可以估计,在2020年GDP翻两番之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是2000年的3倍左右。 社会主题: 第五项指标:基尼系数。我国将加大对于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预计在未来20年中,我国的基尼系数将呈下降趋势,2020年,有可能下降到0.4以下。(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

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第六项指标: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为全体国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包括基本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险。2020年,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应达到100%。 第七项指标: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国将全面实现9年义务教育,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可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同时,其他各种形式的教育也将得到较快发展。2020年,我国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应达到10年。 第八项指标:出生时预期寿命。根据世界银行《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2000年低收入国家的出生时预期寿命为59岁,中低收入国家为64岁,中等收入国家为69岁,高收入国家为78岁。我国新阶段为71.4岁,明显高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估计,2020年我国的预期寿命可达到75岁。 第九项指标:文教体卫增加值比重。2000年,我国文教体卫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3.6%,文化产业比较落后。据估算,至2020年,我国文教体卫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可达到10%。 第十项指标:犯罪率。2000年我国平均万人中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29起,2020年应降至15起/万人以下。 第十一项指标:日均消费性支出小于5元的人口比重。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2020年,城乡贫困人口日均消费支出均不应低于按目前价格计算的5元。因此,我们设定,2020年我国日均消费支出小于5元的人口比重应降到0。 2

最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课标内容: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教学目标: 1、体验达到总体小康的自豪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感。 2、学会综合评价社会发展状况,尝试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教材内容要点:1、全面小康的蓝图;2、奔向全面小康 教学重难点: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目标 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放歌曲〈〈好日子〉〉后,请学生说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想? 教师:对家乡的发展,同学们都感到很振奋,但其实我们这儿的变化只是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小小缩影。今天我们将一起共同去了解我人伟大祖国近几十年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和辉煌成就,了解我们家乡在国家的宏伟目标的带动下发生的巨大变化。 引入本课课题:全面小康的蓝图 二、讲解新课 (一)小康目标的提出 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第一个◆下的楷体字,思考并讨论三个问题: (1)是谁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 (2)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明确:邓小平在1979年首先提出,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小康社会,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根据中国国情,这个小康的标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1000美元。 (二)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意义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的第二个◆的内容,了解《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 我们来概括一下《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的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明确:这一标准包括经济方面、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还有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 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经过艰辛地努力,使数以亿计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大家认为这一重大变化又有何重大意义呢? 明确: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我国现代化第一步、第二步的历史性跨越,体现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体现了全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这一事实也向全世界有力地证明:发展中国家只要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人善于制定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有关方针政策,并举国一致地加以执行,就一定能在不长的历史时期中改变自己贫穷落后的面貌。 (三)、品味小康

2021携手奋斗奔小康主题作文范文

2021携手奋斗奔小康主题作文范文 2021年,这将是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实现之年。这一年,必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光辉一笔!下面作者整理2021携手奋斗奔小康主题作文,欢迎阅读。 携手奋斗奔小康作文 从公元前至解放前就有无数的人们盼望能过上衣食无忧、宽裕、美好平等的生活。经过几十代人的拼搏,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的领导下,经过了几十年的奋斗我们国家的人们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已经迈进小康社会。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有些地方作的还不够,需要我们加倍的努力。 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大幅提高,要想算上真正的小康社会必须注重精神文明的提高。有一次,我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一位20多岁的阿姨领着一条小狗散步,突然小狗停下来随地大小便,那阿姨赶忙拿出备用的袋子把小狗的垃圾装起来带走了。如果我们都能像阿姨那样做,平时注意保持我们的环境,那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美好。而阴暗面在我们的周围还存在不少的,就在前几天我通过新闻得知医院里住着一位仅四个月大的女婴,满身伤痕、两条腿已被打断,经过调查发现,狠心下此毒手的人竟是孩子的亲生父母,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他们连禽兽都不如。相信法律会制裁他们的。因此我们的文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多发扬那位阿姨的精神,少一些坏人,那小康社会就会快完成。让我们共同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携手奋斗奔小康作文 可以这么说,纳税这个词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最近,我舅爷爷买了一辆大排量的汽车——“梦迪欧”。爸爸说:“听说以后汽车还要降价,你干嘛那么急啊?还可以等等嘛。”可过过了10天,舅爷爷兴冲冲地来到了我们家,兴奋的说:“瞧瞧,你们还说会便宜,可现在呢国家出台大排量汽车要征消费税,这辆车子涨了好几万!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收税,我说:“妈妈,国家为什么要收税啊?”妈妈笑

如何理解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与联系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1.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也就是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是将目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成为更高水平、内容比较全面、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2.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 3. 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 两者的联系表现为:1. 二者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二步到第三部的战略阶段,通处于小康社会。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基点的,是总体小康的进一步发展,是高水平、发展均衡的小康。 3. 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中。总体上的小康水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有的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

进一步的目标,是需要我们努力去实现的。 十七大的新要求及其认识: 1.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针对性。比如,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表明我们党更加重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加突出全面小康社会的自然与环境内涵。这五个方面的新要求,表明我们追求的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更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目标。这一新的更高要求,使“全面建设”的内容更加完备,特点更加鲜明,描述更加具体,蓝图更加清晰。当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并不能一蹴而就。它有许许多多实在的“指标”,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 根据"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从总体小康水平到全面小康的20年间,我国的经济总量将翻两番,但根据GDP增长和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关系测算,届时农民可支配收入只能增长1.5倍左右,人均接近6000元。人均6000元以上农民的消费结构与2000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非常接近,也靠近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的平均消费结构(据测算,三者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0.37、0.39和0.34),这说明人均6000元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能够使农民享有全面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生活质量。因此,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定在6000元以上。要实现这个目标,今后20年农民收入每年要平均增长5%以上,而1990-2000年农民收入的平均增速只有4.5%,从近两年农民增收形势看,仍没有根本扭转农民收入增速下降的趋势。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的目标其实是个不低的目标。 (二)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低于35% 目前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在40%左右,第二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不低于35%,两项合计在75%以上,而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多数低于25%。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滞留在农业上的

劳动力转移难度很大,因此达到工业化成熟阶段时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应比国际上的一般标准要低一些,农业劳动力比重可能要高于25%。但也不能过高,否则不能称之为工业化成熟社会。我们认为这一目标值确定为35%以下为宜。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为50%,今后平均每年要下降近1个百分点。2000年,、、的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已在20%以下。省农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已下降到38%。因此,实现这一目标虽然压力很大,但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三)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35%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时,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而基本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标志是城镇人口超过农村。目前世界平均城市化率已达到47%,已有80个国家和地区其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为66%,其下游国家也多在55%以上。我国长期以来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率一直偏低,我们认为,到2020年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时,全国城镇化水平应达到50%以上。小城镇是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途径。根据近年人口转移的地域分布特点,要实现全国城镇化率50%的目标,我们测算大约65%、约1.7亿左右的农村人口将转移到小城镇,届时农村小城镇人口规模将由2000年的1.6亿增加到3.5亿,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将由16%提高到35%,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宣传标语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全面达小康,全力保增长”进程! 2、万众一心,奋力拼搏,确保 2011 年东台顺利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3、你出力,我出力,小康东台大家齐努力! 4、决胜小康,人人有责;验收成功,在你在我! 5、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了解小康,参与小康,认可小康! 6、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7、不愁吃,不愁穿,衣食无忧就是小康! 8、全民共建小康社会,全民共享小康幸福! 9、学习先进,提升能力,决胜小康! 10、共创小康新生活,共建和谐新东台! 11、了解小康,参与小康,感知小康,认可小康! 12、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奔小康! 13、手牵手共建小康,心连心同创和谐! 14、小康东台蓝图,你我携手共绘! 15、小康创建,党员先行;创建成功,在你在我! 16、全党动员,全员发动,全民参与,确保东台2011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1、加快经济发展夯实小康物质基础 2、实施富民工程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3、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倡导共谋共建共享小康 4、万众一心奋力拚搏力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万众一心团结奋进建成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 6、努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7、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城乡面貌 8、和谐文明小康东台 9、全面奔小康建设新东台 10、共建小康社会群众多得实惠 11、了解小康认识小康共享小康认可小康 12、万人帮万户携手奔小康 13、打造法治东台创建平安东台 14、全民参与奔小康家喻户晓达小康 15、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为建设全面小康而奋斗 16、鼓足干劲咬定目标圆满建成小康东台 17、建设全面小康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18、上下联动全面发动打赢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战” 19、齐心协力尽心尽力确保小康指标和群众认可度“双达标” 20、关注民生共享成果提高全面小康认可度 21、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2、践行“三个代表”力争“两个率先” 2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4、争创“两个率先”建设富裕和谐新东台 25、争创两率先建设新东台 26、全民共建小康社会全民共享小康幸福 27、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奔小康 28、首季开门红全力奔小康 29、以人为本富民优先 30、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31、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32、推进改革创新增添发展活力 33、经济社会协调共建富裕和谐全面发展 34、共同关注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真切感受全面小康建设成果 35、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 36、共创小康新生活共建和谐新东台 37、认识小康感受小康了解小康

2020年我们的小康生活是这样的

2020年我们的小康生活是这样的: 一、任何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没有生活能力的人政府会保障其正常生活,能享受公正的医药和教育; 二、任何人(特别是最贫困的弱势群体)能呼吸到没有污染的空气,能渴到没有污染的水,能吃到没有污染的食物; 三、任何人(特别是最贫困的弱势群体)能享受免费医疗; 四、任何人(特别是最贫困的弱势群体)能享受12年免费义务教育,每生每年高等教育的支出不超过全国人平年纯收入的50%; 五、最贫困的弱势人群其住房面积人平不少20平方米; 六、失业人群其年人平社会保障收入不少于全国人平年纯收入的60%; 七、最贫困的弱势人群其年人平养老金不少于全国人平年纯收入的60%; 八、农民都参加普选,可以选举自己满意的村级和乡镇领导; 九、交通安全、煤矿安全、工程安全、商品安全特别是食物、药品安全等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十、违法犯罪率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十一、人均寿命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小康的来由:“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 这是“小康”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出现。《辞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 2、“小康”的引人:是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注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实际勾画了中国1980年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道路,不仅预言了中国发展所能实现的目标,还确定了分步实施步骤,十六大报告对于今后20年的描绘,正是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把他的规划的第三步加以具体化。 3、小康的标准和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 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这十六个指标把小康的基本标准设定为:(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 (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用综合评分方法对这十六个指标进行测算,根据其结果我们可以豪迈地向世界宣布:一个12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新的世纪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有两点: 第一、首先是范围不一样。上个世纪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建设小康重点在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决不是单纯的物质文明,还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百年追梦,奔小康作文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奔向新生活 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十里铺五二班薛天义人呀!就应该有梦想.。不管你的梦想离你有多远,你都应该向着梦想拼搏和奋斗,努力将他实现。 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人生将会变成一口枯井,生活平淡,没有任何意义 梦想是阳光的,它帮助人们照亮前方的道路,让人们面对快乐的人生,愉快的度过每一天。 梦想是坚强的,遇到任何事情都不会低头,永远坚强的面对生活,面对未来。 就拿武术演员李连杰来说吧!它在7岁就已经登台表演了。在1974年,高烧三十七度的他,都带病参加少年组全国武术人生轨迹大赛连夺三冠!在1975年全国运动会上,12岁的李连杰,参加成年比赛,竟然获得全能冠军!1979年,在第四届全运动会上,李连杰双膝筋骨粗隆,后筋错位,但他却依然坚持比赛,而且还获得了5块金牌。 你们看李连杰带病都去参赛,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的拼搏着,不管前方是好是坏,都努力的前进。 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因为有梦想,人们才能活得有滋有味,人们才能尝到酸、甜、苦、辣、咸这5种味道。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武术演员,想要将武术传播到全世界去,让武术发扬光大。

白杨树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它不管在哪都能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他总会站的那么直,那么坚强,不动摇。让我们的梦想比白杨树还要坚强吧! 从今以后,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坚持不懈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梦想照耀中国吧!“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让我们一起向着“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目标前进!前进!

小康生活的标准是什么

一[小康生活的标准是什么]中国小康社会的标准 中国小康社会的标准 我们现在提出来的小康标准,都是以进入小康社会为标准而设定的,实际上相当于进入小康社会的门槛。那么,20年后中国的小康社会的标准怎样界定呢?十六大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国家统计局的专家分析,按照这一目标,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2000年价格计算)将超过35万亿元。21世纪头20年,中国经济将保持18%的增长速度。对于人均增长目标,曾培炎在十六大的记者招待会上谈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那么,2020年的小康社会标准,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 需要说明的是,小康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但应该有相应的国际参照标准。中国社科院的有关研究人员曾经把小康生活水平界定为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国家统计局小康课题组也把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设定为我国居民小康生活水平的起点标准。按照国家统计局小康课题组的研究,小康社会起点水平人均GNP800美元是这样确定的按当时的汇率水平,80年代初期,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NP的下限值是450美元,上限值是4500美元,其中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人均800美元,这就是我国在19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达到小康水平的依据。该课题组还采用综合指数法,把全国小康标准与世界中等收入、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进行定量比较,进一步研究确定,小康的起点水平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 我们认为,由于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世界银行对国际上三个档次国家的标准不断提升,所以,小康社会起点水平的国际对照标准也应该相应调整。不应该把800美元固定下来,而应该根据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具体的数值上作相应调整。 但是,据世界银行《1998/99年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按汇率法计算,低收入国家为785美元及其以下,中等收入国家786~9655美元;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为人均GNP为1230美元。据该发展报告统计,1997年我国人均GNP为860美元,刚刚跨入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但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还差三分之一的距离。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在整体上终于摘下了“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帽子,跃入世界中下收入国家的行列,但人均GNP水平尚达不到原定的小康社会起点水平的国际对照标准,就是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除去统计方面的因素,根据目前的情况,可以把中国小康社会的起点加以调整,就是下调,把标准界定为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起点水平,而不是平均水平,这样做既符合中国国情,也大体上与国际标准接轨。 那么,2020年中国的小康社会的标准怎样界定呢?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我们曾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来中国的发展水平做过国际比较,基本结论是1955年,我国处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到2000年底,可以达到下中等收入国家起点水平;21世纪20年代,可以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达到英克尔斯现代化国家标准,初步实现现代

小康的量化标准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下) (五)全面小康的量化标准 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完成后,面临的就是全面小康的量化标准——各指标全面小康标准数值的确定问题。下面是作者在这方面的初步尝试。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我国人均GDP为854美元。十六大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据此发展速度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确定为全面小康的经济标准,这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标志。 2.恩格尔系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我国恩格尔系数的全面小康标准为不高于40%。 3.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参照世界各国人均居住情况,并考虑到中国人多地少等基本国情,作者认为全面小康的人均居住标准不宜定得过高(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以不低于25平方米/人为宜。 4.平均预期寿命。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公布的数字,1999年全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6.7岁,其中高收入、中等收入与低收入国家分别为78.0岁、69.5岁和59.4岁。考虑到未来20年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可能增长与目前我国的实际,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的全面小康标准定为不低于75岁为宜。 5.高中入学率。“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因而我国高中入学率的全面小康标准定为不低于90%。 6.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比例)。“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的提高”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依据世界城市化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可能变动趋势,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我国城市化率的全面小康标准定为不低于50%。 7.非农劳动力比例。小康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工业化不仅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而且改变了劳动者的职业结构,非农劳动力比例上升贯穿于现代化的全过程。劳动者职业结构的变化是更深刻的社会变迁,也更具有时代意义。同时,城市化与非农化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缩小贫富差距的有效措施。因此,根据我国目前非农化发展水平及其未来可能的变动趋势,确定我国全面小康的非农劳动力比例为不低于85%。 8.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测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国际上对基尼系数取值的

关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生活,是中国老百姓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而小康社会,则是中国共产党苦苦奋斗、孜孜追求、一心想为老百姓创造的一种幸福社会。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为此,党中央在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任务和总体要求,为我们描画了今后二十年的幸福生活,这是全党的共同任务,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农村党员责任更是重大,因为农村党员是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领头羊,只有农民实现了全面小康,全国人民才能算得上实现了全面小康。 一、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是一个历史范畴。指的是财产丰富、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状态。尽管这种社会理想从来没有实现过,但在中国老百姓中却影响深远,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 实际上,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的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在旧社会,人们对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的理解就是吃饱穿暖住好房子,根本不敢奢望上学读书干大事业。新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小康标准越来越高,万元户甚至十几万元户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人们不仅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更加注重文化和精神上的享受。而且由于经济发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评判标准。因此党中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让人们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还要享受丰富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不仅仅让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实现宽裕的小康目标,还要让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也实现宽裕的小康目标;不仅让城市居民过上小康生活,更要让广大农村群众也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那么,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指标是什么呢?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它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资源环境六个方面的18项指标: 一是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或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二是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35%。 三是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35%。 四是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0%。 五是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60%。 六是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4人。 七是农村居民基尼系数达到0.3-0.4。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 八是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 九是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5岁。 十是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0%,这个“恩格尔系数”,反映居民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及质量的重要指标,它等于居民用于食物消费的支出与总消费支出之比。 十一是农民居住质量指数≧75%。 十二是农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7%。 十三是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60%。 十四是农民对村政务公开满意度≧85%。 十五是农民对社会安全满意度≧85%。

全面小康标准及由来

全面小康的十项基本标准 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认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目前,我国大学入学率为11%到2020隼有可能达到25%。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95%以上。

小康基本标准 (此系基本标准,非全面标准,目前全国除第3、6、16条外,其余均已达 到)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尔系数50%; (10)成人识字率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总体小康"离"全面小康"有多远 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十六大报告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那么,总体上的小康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多远? 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提出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标准,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6项指标。据国家统计局介绍,到2000年,这16项指标中,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三项指标外,其他13项指标均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国家统计局用综合评分方法进行测算,2000年,为96%,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 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上的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作为一个比较落后和欠发达的农业县份来说,按照十六大确立的宏伟目标,我们的任务更加艰巨,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我市农村小康建设的现状怎样,还存在哪些问题,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带着这些问题与思考,我们依托市委党校社会实践基地,深入到双山、茂林、王奔、卧虎、玻璃山等几个乡镇87个村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小康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调查的情况看,按照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基本标准规定的16个具体指标,除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和农村居民使用安全卫生水的普及率尚有较大差距外,其它11项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农村小康生活的目标要求,但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解决起来难度较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的结构性因素在增大。 一是农村三次产业发展极不协调。一产不稳,二产、三产没有或极不发达,农村经济实际上就是农业经济,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第一产业,立足于当地资源的乡村工业几乎没有,服务业也是凤毛麟角或发育迟缓。喊了十几年的“三业”并举,实则还是单元经济。从几个乡镇三次产业比例结构看,更说明了这一问题。 正是由于三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仍然停留在农牧业生产领域,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业发展它业是个沉重的话题。 二是农产品品质结构不优。市场经济已进入买方市场,对传统农业同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效农业是方向,而从调查的情况看却恰恰相反,我们的农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如何把农产品的品质结构调优、调强、做大,虽然都有所思考,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成效不大。 三是农民的需求结构质量不高。对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和劳务的需要在种类上和数量上的比例反映出需求结构质量的高低。从调查情况看,农民吃、穿和部分用的需求基本满足后,在以住、行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性消费为重点的需求结构升级中困难增大,表现为农民需求的低水平和消费观念的落后,其根源就在于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基础设施及服务保障功能不配套、不健全。而需求结构升级遇阻又反过来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 2、农业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民收入下降幅度较大。 从调查情况看,除茂林镇外,1997年为历史人均收入最高的一年,平均人均纯收入达2200元,最高的达2800元。之后,由于连年干旱,造成了粮食作物的大幅度减产和生产投入的增加,人均收入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到去年,所调查村人均收入最高的茂林孟益村也不过2000元,最少的双山三合村人均收入才500—600元,平均人均收入1400元,比1997年平均下降了36个百分点。除少数农民外,80%以上的农民再生产须靠贷款来解 决。造成农民收入逐年下降的因素固然很多,仅从农业内部来看,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靠天吃饭”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或解决得不好,加之耕作粗放、手段落后、科技入户率低等等。 3、村级集体经济非常薄弱。 在调查的87个村中,仅有15个村无外债,其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欠债的问题,这也是目前村级组织存在的共性问题。其中有个村欠外债高达320万元,农民人均欠外债约1500元。沉重的外债压得村干部喘不过气来,集体经济无项目,无收入来源,偿还债务将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正是由于村级集体经济的薄弱,村干部即使想为群众办些好事,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村级组织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明显,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动员和凝聚广大群众的力量,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来,从村级组织看底气不足。 4、缺乏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中介组织或经纪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