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名单

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名单

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名单
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名单

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名单

(普通本科院校21所,独立学院25所)

南京审计学院南京工程学院

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

三江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无锡太湖学院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常熟理工学院

淮海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

淮阴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

盐城工学院泰州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警官学院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应用型本科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法

应用型本科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密集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担负着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生产者,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技能性决定着教师发展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不断获取新兴的实用性知识,紧密结合实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讲课与生产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能不断通过科研、产品研发来反哺教学,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具有创新能力,既成为理论的专家,又成为实践的能手。 1.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应用型本科确实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崭新的内容,许多地方院校纷纷提出了应用型定位,注重培养适应工农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好多应用型本科是几所学校合并或者是职业性专科院校升级而成,专业缺少科学

的合理布局,甚至许多地方明显还有高职的影子,师资队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专业发展不均衡严重制约学校的发展。 由于多校合并,专业分布、生师比非常不均衡,甚至趋高低两极之势。有的专业生师比偏低,一些教师长期课少或无课,造成师资浪费;有的专业生师比偏高的,造成一些班级外聘教师多,许多教师超负荷工作,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配备的不均衡,使老教师对青年教师不能进行很好帮带,教师的教学、科研成长缺少肥厚的土壤,教学发展也受到制约和影响。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影响学校发展后劲。 从专科到本科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量的增加,而且是一个质的飞跃,需要强劲的超越,必须有优良的师资,才有坚强的发展后劲。但许多应用本科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年龄结构不合理,有青黄不接现象。教师年龄正常的比例结构应该是宝塔形,许多新的应用本科缺少30-40岁中间的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青黄不接,一些老教师对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掌握不够,个别新教师高学历、低能力,而起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中年教师队伍人数较少,整个队伍年龄出现失调。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 个基本问题 陈小虎杨祥 一、引言 从20 世纪末到21 世纪初,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飞跃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大幅度增加,接受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利益主体的多元性、生产目的和消费需求的多层多类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必须紧密跟进,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以及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需要,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供了土壤和历史机遇。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规模和质量需求、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自1999 年开始,高等教育较快速地展开了扩招,同时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应时而生。截止2012 年,我国新建(或新升格)本科院校已达325所、独立学院303 所,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全国本科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含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生力量。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到2020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高等教育还要新增650 万以上的学生,新增规模的主体要由新建本科院校以及今后新建的本科院校来承担。由于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纲要》提出的毛入学率40%只是一个最低标准,多数省市都会超出这个比率。北京、上海、天津毛入学率2005 年已经超过50%,达到普及化标准了,有一批省份在2015 年毛入学率也会超过或达到50%。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序幕已经拉开了。普及化的到来迫切需要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承担,也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的主力军。 新建本科院校分布范围广,从中心城市到少数县级城市,其中60%以上在地市级城市。生源大部分来自地方,管理上以省市为主,有一部分为民办新建本科院校。特殊的发展历程决定了这些学校的办学使命是以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根本宗旨(或主体任务)。因此,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实践高校四大职能、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上应有很多不同特征或更加鲜明的目标特征指向。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数据看,与老本科院校相比,整体上毕业生的质量指标没有一项指标比老本科院校好,少数新建本科院校比较好。这整体上说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尚未能办出特色,没有真正办出应用型本科应有的质量水平或特色指向。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还不成熟,类型不明显,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到实践还有较大距离。尽管个别学校比较成功,有了自己的特色,但整体上还未成为一个类型,尚不成型。 因而,《纲要》第22 条、第31 条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引导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出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树立多样化人才观,系统化人才观,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等。这是方向性指引,为新建本

应用型本科转型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与教学型本科院校的比较分析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传统本科院校发展特征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这种教育要求既具备高等教育的共性特征,又区别于一般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及高职高专。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强调能力培养,突出“应用性和实际性”,注重体现服务地方性经济;与高职高专相比,它不仅有技术的操作训练,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积淀,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与传统研究型、教学型高等院校相比较,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如下特征。 1、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功能 大学的三大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高等院校在建设目标和投入上可以且应该有所区分和侧重。重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属于精英教育,通过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进行知识创造,引领科学知识传播和前沿发展,服务社会高层次需求。重点高校具备这种发展模式的资金、人才方面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应用型本科院校包括传统地方转型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以实施应用技术教育为特征,在师资和投入的条件限制下,不可能过多注重学术水平和知识创新,应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实用新技术的创新并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应主要定位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科学研究的职能定位在应用技术水平和新技术开发、推广和投产。 2、服务区域经济为主要使命 重点研究型高校因其自身功能定位和学生来源的差异在社会服务方面具有更强的辐射性和较广的涵盖范围。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应用技术教育模式下主要服务与区域或行业经济,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凸显服务功能,专业设置不能再以学科理论为主要依据,而应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强化专业的服务和应用功能。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应用性等多方面特征,新建本科院校更具开放性,在学校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面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更易于捕捉新的发展机遇。依据新建本科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办学定位和办学资源等客观条件将交叉学科

全国最新二本三本高校名单:

全国最新二本三本高校名单:

代号院校名称理工类文史类 0060 解放军理工大学555 2080 上海师范大学541 2110 武汉科技大学517 2240 江西农业大学517 501 244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544 2442 徐州师范大学517 500 2470 西北师范大学518 2480 河北科技大学529 2490 河北师范大学517 500 2500 长江大学520 502 2510 山西医科大学517 500 2520 山西师范大学517 500 2540 沈阳医学院521 2580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517 500 2630 辽宁师范大学517 503 2650 河南农业大学517

2680 山东经济学院517 500 2740 山东建筑大学524 500 2750 贵州师范大学517 500 2790 首都体育学院517 506 2820 甘肃中医学院517 2850 贵阳中医学院517 500 2870 云南农业大学517 500 2880 昆明医学院517 2910 云南财经大学530 509 2920 青海大学517 500 2930 青海师范大学517 500 2940 青海民族学院517 500 2950 宁夏医学院517 2960 广州大学542 2980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543 2990 新疆财经大学517 500 3000 西安科技大学530 500 3001 内蒙古财经学院517 500 3002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543 3008 厦门理工学院535 502 3010 山东科技大学540 3011 金陵科技学院517 500 3017 南京晓庄学院517 500 3020 天津农学院517 3030 河南理工大学517 500 3032 山东体育学院517 500 3034 广州医学院543 3036 吉林医药学院517 3042 广东警官学院517 500 3043 云南警官学院517 500 3050 湖南科技大学528 506 3060 黑龙江科技学院517 500 3080 华北煤炭医学院517 500 3090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517 500 3110 三峡大学(面向全省)524 507三峡大学(面向宜昌市)519 504 3130 西安体育学院500 3140 沈阳体育学院517 3150 成都体育学院517 500 3160 武汉体育学院517 500 3170 西南石油大学535 500 3180 新疆医科大学517 3190 西安石油大学531 500 3200 沈阳化工学院520 3210 江汉大学(面向全省)527 510江汉大学(面向武汉市)517 503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研究与对策建议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研究与对策建议 摘要:本文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现状入手进行剖析,紧扣“纲要”精神,提出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与相应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对策;研究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现状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规模的急剧增长,学科专业数量的快速,增加,其师资队伍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 1、总体数量不能较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中国高等教育近10余年来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全国在校大学生数量从1998年的623万发展到2009年的2826万,而在岗的教师数量却没有按这样的速度同步增长。教师的总体数量明显不足。过去几十人的课堂,现在变成了上百人甚至几百人,使得课堂提问、师生互动难以操作,不仅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影响,而且课外答疑、作业批改等环节也变成了粗放式。在教师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上,普遍出现一个教师负责的学生人数过多,指导不到位的问题。这种情况在地方本科院校更加明显与突出。 2、师资队伍结构制约队伍的健康快速发展 为了缓解生师比过高的问题,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引进了大量的青年教师,从而使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过大,总体结构不尽合理。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18岁以下教师平均占59.7%,35岁以下教师占47.7%,教师队伍年轻化的特点十分突出。这些青年教师都是在急需教学人手的情况下被引进的,所以一般都没有经过助教的环节而直接走上讲台授课,所以缺乏应有的教学经验,难免会影响教学质量。

深化应用型本科内涵意识,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水平

深化应用型本科内涵意识,提升体育学院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水平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经历了一段持续迅猛的发展时期,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群众对于接受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大提高。基于这一形势,原来的地方院校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进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指引下,不断升级重组。这些院校把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建校的根本立足点,为地方建设输送了大批高级人才,为当地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高校建设,特别是地方院校的建设速度得到空前提高的同时,教育质量——这一对于高等教育更为核心的问题却日益受到社会的关切和质疑。从教育部对地方院校办学水平的评估结果来看。虽然,地方院校在办学的质量和水平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诸如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模式等问题上还存在着重视不够、思路不清的问题。因此,对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研究,明确人才培养内容,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地方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应用型人才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分为以学术性为主的研究型人才、以转化、实践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和以技能性为主的实用型人才三种类型。学术研究型人才是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了知识而寻求知识,在其所属的学科专业领域内追求精、深、专的知识背景,并能做出批判性思考;应用型人才则不一定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是需要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注重知识,更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用型人才则主要是指技能型人才,更注重实际操作,简单而言就是指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工人。 2、应用型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及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本科院校。主要是指在20世纪 90 年代末,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国家通过整合、共建将一批办学条件较好的地方性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升格形式多采用独立升格或几所专科学校合并升格。升格后院校多采取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习惯上称这种升格院校为新建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和老牌院校错位竞争,开拓发展的空间,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习惯上称这些新建本科院校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办学模式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开展“2+2”分段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方案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农业、商贸业、生产制造业和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物流人才不仅需要懂得所属模块的专业知识,还要对整个行业所涉及到的其他专业技能有深刻的运用。这无疑是对物流行业人才储备量和综合素质的严峻挑战。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领域每年需要新增就业人员约140万人,所需专业人才缺口较大。此外,现今物流企业有将近2500万的从业人员,这些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为27.25%,具有中级职称的仅占3.6%,远低于全国各行业平均水平。物流行业人才需求总量不断增加,需求层次差异日益显著,从高端的物流规划设计人员,到中层物流管理人员及基层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物流业高中低端人才全面紧缺。因此,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以及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和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建设依据 职业教育应当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实现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依据教育部的指导意见,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设置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是解决物流业高中低端人才全面紧缺问题的重要举措。 1.教育部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应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应用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积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所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除目前已经存在的中职、高职层次外,还应向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层次延伸,既满足人们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要求,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转型发展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转型发展[摘要]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结构及多 元化构成。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中的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范围狭窄、高层次体育人才匮乏,体育师资队伍的评价机制不尽合理,技术技能实践型体育教师缺乏的瓶颈,提出以现代职业教育为导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优先考虑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同时兼顾科研能力;引培并举,加强高层次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导,推动青年体育教师的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师资转型发展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求 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快速扩招,到2012年,我国新建(新升格)本科院校达325所,独立学院303所,在校本科生人数占全国本科生在校人数的50%以上,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新建本科院校60%以上集中在地市级城市,管理上以省市共管为主,生源大部分来自地方,特殊的发展历程决定了这批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由于其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高度契合性及鲜明的发展指向,这批高校被称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历经十余年的探索实践,从合并组建、稳步发展逐步走向凝练特色、快速发展,初步得到社会认可。然而,麦可思研究院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数据显示,①与老本科院校相比,整体毕业生的质量指标没有一项比老本科院校好。②表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并没有真正办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有的质量水平和特色,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1—2020年)》第二十二条明确提出: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促进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出特色。这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和动力。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时,特别提及“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2014年3月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得到确认,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类型转,而现在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③地方本科院校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 发展应用技术型院校是大势所趋,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结构及多元化构成。狭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指教师既要具备教师资格,又要具备职业资格,但学术型体系下发展而来的教师构成多样,有科研型、教学型、教学科研型、技能型等,一刀切要求所有教师均为双师型、“通”“专”结合不太现实;但可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等提出此类要求,而其他教师则兼顾多元,以个人特色在专业团队平台上发挥个人优势。师资队伍的多元化构成包含两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摘要】在当期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特别是以应用型专业为培养目标的民办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从目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的现状来看,就业层次、就业质量还有待提高,亟需引起高校、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调查我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看出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就业现状,由此进行分析,探究其原因,思考针对问题采取对应措施,从而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就业层次较低 从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从事一线技术类的占49%,从事服务经营类的占21%,从事管理销售类的占14%,从事文职类的占5%,其他种类的占11%,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学生都是以应用型的人才,毕业生往往以从事技术类的蓝领为主的岗位。而这与高校学生工作者,管理工作者以及大学生家长和个人对大学生本身的期望有一定的距离。

(二)就业稳定性较低 随着这些年来的高校招生政策和高校办学定位的变化,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出现持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高校大学生供给的大幅度增加和就业机会的相对削减。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是不是都是合理的、应用型的,经过调查发现,部分专业存在严重滞后、不适应市场变化等问题;在就业政策问题上,在追求就业率这单一目标的政策影响下,先就业再择业,签订灵活的就业合同已经成为许多院校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受到当前国家经济转型的影响,竞争压力大导致岗位的供应比不上毕业生的数量,因而在大学毕业生最初就业的阶段,企业单位提供的薪资水平较低,大学生为了能就业一般都会接受,特别是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毕业生来说,更容易接受。但当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因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原因,就会导致频繁跳槽的现象。 (三)就业率较低 很多应用型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应付上一级就业部门的检查或为了对外宣传的需要,而强制要求大学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或者灵活就业协议,以造成就业的假象。在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这种现象存在比较突出。通过调研显示,灵活就业协议占到就业率的30%,这部分的大学毕业生无形中成为了“被就业”的对象,实际上高校就业率偏低。

全国各省市一本大学名单

全国各省市一本大学名单 北京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石油大学 上海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 天津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省: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吉林省: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 江苏省: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南大学 浙江省:浙江大学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省: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省: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 山东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河南省:郑州大学 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省: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 广东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 重庆市: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 四川省: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云南省:云南大学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陕西科技大学 甘肃省:兰州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 全国重点大学名录重点综合大学(17所) 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湘潭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 重点理工院校(52所) 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学院北京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建筑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东北大学石油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吉林工业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燕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气象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江苏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长春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工业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南大学 ) 重点农业院校(9所) 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 重点医药院校(6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 重点林业院校(1所) 北京林业大学 重点财经院校(1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重点艺术院校(1所) 中央音乐学院 重点体育院校(1所) ! 北京体育大学 重点民族院校(1所) 中央民族大学 重点外语院校(2所)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思考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了系统讨论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行状况,然后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旨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带來重大作用。 标签: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引言: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实现院校跨越式发展都需要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支撑。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注重鼓励教师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的方式方法,要敢于尝试,反常规的进行教学改革,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有效教育方向。 一、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程,不管从院校的规模方面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前提是院校要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师资队伍建设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师资队伍的结构比例不符合常理,创新水平不够。 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在师资队伍的人数方面没有得到妥善的安排,教师在面对如此艰巨任务的情况下,在教学工作方面必然会有所疲乏,教学质量的低下是显而易见的,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我国本科院校中的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比较缺乏,教师队伍过于年轻化,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造成各个学科教学质量、科学研究力量薄弱,不利于师资队伍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现在本科院校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会在短时间内壮大教师队伍,这就造成了学历和年龄结构不合理,影响师资队伍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2.创新创业的观念不强。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以及自身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会单纯的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只是看学生是否对知识有了充分的掌握,没有重视学生兴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再加上教学的内容时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没有注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特点,教学的内容比较落后,对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另外,部分教师参与的科研项目比较少,教师创新能力不够,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下转第7页) 摘要随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程加快,师资队伍建设要尽量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还要适应相对稳定的发展需要,通过引人“双师型”素质师资,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主要通过兼职形式,聘请具备教师素质、教学能力,特别是实际工作能力强的兼职教师来解决实践能力教学的急需。兼职教师来源可以是科研院所、相近院校,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骨干。本文在界定“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应用型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政策制度失衡、激励机制缺乏、兼职渠道不畅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ual -Qualification"Teaching Staff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 //Lu Wei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applied personnel training,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should not only try to meet the actual teaching demand,but also adapt to the relatively stable development need.By introducing "dual -qualification"teachers,the structure of teacher team can be improved.Part-time teachers can be the backbon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similar institutions and enterprises.Based in the definition of "dual-qualification"teacher,this paper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 -ermeasure. Key words applied college;dual -qualification teachers;con -struction teaching staff Author 's address Department of Personnel,Shanghai Universi -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201701,Shanghai,China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求不断增强,高等教育也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在此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作为一个教育概念开始提出,并被付诸实践。应用型高校一般指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校。 1“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应用型人才,他们 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等,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一大批熟悉业务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概念第一次被明确提出是在1990年12月5日的《中国教育报》上刊登的上海冶金专科学校王义澄先生的《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的文章里。本文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既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良好的身心素质,又具有行业、职业素养,同时具有解决职业岗位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联系和规律,而且还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应的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 2存在的问题 “双师型”教师是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应用型高校的办学之本,“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决定着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然而,当前我国双师型教师培养仍存在如下问题: 2.1培训政策失衡,培养规划欠妥,学校失去主动权“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离不开政府和社会政策的支持。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培训还是一种政府行为,师资培训规划由教育行政和主管部门制定,师资培训机构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建设、领导和管理,高校在教师培训中的职责就是根据上级主管们的统一培训要求,以名额、任务的形式将培训活动分派到教师,参加培训的教师接受统一步调和内容授课,培训者凭借其专家的身份在培训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负责知识传授。 2.2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积极性不高 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时间投入不足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由于高校教师师资队伍总体数量的不足,大量的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去完成,致使无法安排更多的教师到其他企事业单位或实务部门参加产学研践习。由于政府政策上对“双师型”教师队伍没有硬性要求,以至于高校在“双师型”教师发展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另外,高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工资待遇上没有特殊补贴,在工作环境、评优评奖、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上没有优先照顾等,从而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2.3“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兼职渠道不畅 尽管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政府、高校等对“双师型”教师没有形成完善合理的政策支持体系,因此一些高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也遇到了很多实际的困难,导致具备“双师 (上海政法学院人事处 上海201701) 中图分类号:G4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2)24-0005-02 5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朱科蓉①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具有“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特点,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整合优化学科专业基础课,开发面向行业与地方的特色课程,以能力为主线构建实践课程,选修课程的模式化,将创业课程融入整个课程体系当中。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由地方政府管理,以地方财政拨款或集资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生源和分配大部分来自本地区,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校;其基本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具有“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特点。即在给予学生足够的学科基础知识,尤其是跨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要把专业应用能力作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起点,将专业应用能力的特征指标转换成课程体系、内容,要围绕专业应用能力设置理论课与实践课,使学生既能直接就业,又不缺乏发展后劲。其中“依托学科”是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与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根本区别,“面向应用”是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与研究型本科课程体系的根本区别。课程体系改革是为了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与建设。地方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如下: 一、公共基础课:加强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要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要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公共基础课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工具方法课(包括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语文等)和通识选修课。在这些公共基础课中,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必须开设外,其它的公共基础课完全由高校自主决定。高校开设哪些公共基础课,每门公共基础课的学分、学时是多少,都应该取决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比如生物技术专业,北京大学开设了高等数学8学分、大学物理8学分、物理实验4学分;北京联合大学开设了高等数学8学分、大学物理4学分、没有开设物理实验。两所院校在大学物理与物理实验课程开设学分与学时的差异,是源于两所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差

南京本科院校名单

南京本科院校名单 一本 1.南京大学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东南大学 4中国药科大学 5河海大学 6南京师范大学 7南京审计学院 8南京理工大学 9南京邮电大学 二本 1南京农业大学 2南京林业大学 3南京医科大学 4南京工业大学 5南京财经大学 6南京艺术学院 7南京邮电大学 8南京理工大学 9江苏警官学院 三本 1.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计算机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土木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建筑与艺术系电气工程系化工与制药工程系 2.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院系:商学院人文学院园艺系动物科学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 信息技术学院艺术系综合系国际技术学院 专业:会计学| 会计(会计与审计)| 金融(银行经营方向)| 市场营销/商务英语| 市场营销| 商务管理| 会计(国际会计)| 电子商务|

3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经管系人文系计算机系电光系机械系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自动化系、英语系、经济系、管理系、民用航空系、数理力学系、艺术系、 5.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文化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6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7.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8.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药学、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 9.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药学,制药工程(中药.生物),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护理学。 1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11.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信息工程,英语,微电子学,自动化,光电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12.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指导课全程化设置探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指导课全程化设置探析 就业指导课是高校的重要课程之一。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就业指导课也成为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重要手段,成为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生涯的重要方式。在充分分析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全程化构建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全程化构建的思路对策。 标签: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指导课;全程化设置 就业指导课是高校的重要课程之一。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就业指导课也成为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重要手段,成为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生涯的重要方式。尤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从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规格、培养层次、服务岗位面向等,与其他类型的本科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其教育是以就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1],因此,就业指导课设置合理与否,开设的效果如何,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乃至学校的发展定位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工作,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重点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为此,各高校都纷纷开设就业指导课,让辅导员或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的管理人员为即将就业的学生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经验上的传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掌握一定的就业常识和技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助学生一臂之力[2]。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指导课主要特征 (一)均开设就业指导课 与其他类型高校一样,应用型本科院校均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开设就业指导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选择有利于发挥个人才能和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因此,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多为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导向、职业发展、传递就业信息等方面知识。但是就业指导课多数采用集体统一指导,统一教材,集中对毕业生进行授课,针对毕业生个人的个性化指导不足。 (二)授课对象以毕业生为主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以毕业生为主,而学生的就业观念形成是一个过程,覆盖大学学习的整个过程,特别是就业能力的积累更是这样。很多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无法真正体现出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或是毕业后不适应职场生活,这都是因为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只是在毕业时才“临时抱佛脚”,缺少从新生开始并贯穿整个大学培养过程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

应用型本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应用型本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工作,是增强学院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本文拟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应用型本科这种新的教育类型对教师的要求,并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标签:应用型本科“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层次,对于人才的培养更注重实践和应用,同时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的方式。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数是由办学基础较好的专科院校升格而成,然而,办学层次的提高并不代表办学水平的自然增强。如何实现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过渡,保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真正实现办学内涵的提升,是摆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但是这些院校的师资队伍整体比较薄弱,因此,如何打造一支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师资队伍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及其对教师的要求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变化,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对其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它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模式上,应该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特殊的学校定位对教师提出了特殊的素质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除了具备普通本科院校教师必备的素质外,还要具备技术操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特有的素质要求,可以说,具备“双师素质”是应用型本科教师适应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特点需要所决定的,“双师型”师资的特点是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 2 应用型本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2.1 更新观念,确定“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是由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决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在发展上必须贯彻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既要重视应用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也要重视解决问题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在于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指导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促进师资队伍由“教学型”向“应用型”的转变。 2.2 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

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 自评报告 浙江树人学院 二o—年-一月 目录 一、应用型院校建设的总体情况 (1)

(一)学校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 (1) (二)应用型院校建设的基本思路 (2) 二、应用型院校建设的主要成效 (4) (一)产教融合,深化专业、课程的应用性改造 (4) 1、优化专业布局,推进专业应用性改造 (4) 2、推进课堂创新,深化应用性课程改革 (6) 3、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7) 4、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9) (二)机制融合,共建协同创新育人平台 (11) 1、深化协同育人,大力推进行业学院建设 (11) 2、加强校企合作,积极组建订单班、虚拟班 (11) 3、拓展校地合作,加强校政校行合作育人 (12) 4、加强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12) (三)师资融合,打造“千百”工程 (13) 1、“引培聘”并重,逐步优化师资结构 (13) 2、打造“千百”工程,培养“双师双能型”师资 (14) (四)学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初显 (15) 1、实施“双轮驱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15) 2、鼓励科技活动,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17) 三、应用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8) (一)专业应用性建设与改造有待深化 (19) (二)师资队伍服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有待提升 (20) (三)合作育人仍不够深入,优质实践基地仍显不足 (21) (四)适应应用型建设的评价考核、质量监控尚未成熟 (22) 四、今后工作的主要思路 (23) (一)以行业学院为龙头,深化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23) (二)紧密对接产业(行业),持续推进专业应用性改造 (24) (三)落实“千百工程”,推进“双师双能型”师资建设 (24) (四)实施“双轮驱动”,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25) 五、特色与示范 (25) (一)服务产业需求,推进行业学院建设 (25) (二)创新合作模式,“四轮驱动”架构初成 (26) (三)推进“六个共同”,创新协同育人途径 (28) (四)服务人才培养,行业学院成效初显 (29) 实现“四个融合”,全面推进应用型院校建设——浙江树人大学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自评报告 学校自2015 年底入选浙江省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院校后,进一步制定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