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cf15940061.html,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张连堂吴广裕吴晓玲林树青

来源:《高教学刊》2020年第08期

摘; 要:依照国家建设需求,本着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术应用人才为宗旨,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模式、运行机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管理等角度出发,探索全新的改革方案,供业内人士共同思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8-0117-0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China's construction, the goal of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are training high -quality and high-tech applied talents, these people are at the forefront of production and service and;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combining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ing mode, operating mechanism,theoretical teach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an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has conceived a boldly and resolutely reform plan, offering it to the industry to discuss together.

Key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 quality education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强化应用型高校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和地区走向繁荣昌盛的捷径,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定位于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形式上多种多样,虽然大家都在积极向高技术人才的培育目标努力,但是许多院校的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只是在学术性本科院校的传统套路框架内修修补补,其本质不变,极不适应自身的培养目标,依然不能使得学生学有所用、满足国家建设生产一线的用人需求[1],笔者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一、重构教学模式,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传教式教学方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进行师生双向选择结合,教师和学生1:n无交叉、无遗漏的精准“无缝对接”。

(一)改变以课程知识体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驱动式培养方案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 个基本问题 陈小虎杨祥 一、引言 从20 世纪末到21 世纪初,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飞跃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大幅度增加,接受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利益主体的多元性、生产目的和消费需求的多层多类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必须紧密跟进,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以及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需要,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供了土壤和历史机遇。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规模和质量需求、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自1999 年开始,高等教育较快速地展开了扩招,同时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应时而生。截止2012 年,我国新建(或新升格)本科院校已达325所、独立学院303 所,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全国本科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含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生力量。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到2020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高等教育还要新增650 万以上的学生,新增规模的主体要由新建本科院校以及今后新建的本科院校来承担。由于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纲要》提出的毛入学率40%只是一个最低标准,多数省市都会超出这个比率。北京、上海、天津毛入学率2005 年已经超过50%,达到普及化标准了,有一批省份在2015 年毛入学率也会超过或达到50%。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序幕已经拉开了。普及化的到来迫切需要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承担,也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的主力军。 新建本科院校分布范围广,从中心城市到少数县级城市,其中60%以上在地市级城市。生源大部分来自地方,管理上以省市为主,有一部分为民办新建本科院校。特殊的发展历程决定了这些学校的办学使命是以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根本宗旨(或主体任务)。因此,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实践高校四大职能、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上应有很多不同特征或更加鲜明的目标特征指向。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数据看,与老本科院校相比,整体上毕业生的质量指标没有一项指标比老本科院校好,少数新建本科院校比较好。这整体上说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尚未能办出特色,没有真正办出应用型本科应有的质量水平或特色指向。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还不成熟,类型不明显,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到实践还有较大距离。尽管个别学校比较成功,有了自己的特色,但整体上还未成为一个类型,尚不成型。 因而,《纲要》第22 条、第31 条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引导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出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树立多样化人才观,系统化人才观,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等。这是方向性指引,为新建本

应用型本科转型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与教学型本科院校的比较分析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传统本科院校发展特征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这种教育要求既具备高等教育的共性特征,又区别于一般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及高职高专。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强调能力培养,突出“应用性和实际性”,注重体现服务地方性经济;与高职高专相比,它不仅有技术的操作训练,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积淀,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与传统研究型、教学型高等院校相比较,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如下特征。 1、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功能 大学的三大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高等院校在建设目标和投入上可以且应该有所区分和侧重。重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属于精英教育,通过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进行知识创造,引领科学知识传播和前沿发展,服务社会高层次需求。重点高校具备这种发展模式的资金、人才方面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应用型本科院校包括传统地方转型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以实施应用技术教育为特征,在师资和投入的条件限制下,不可能过多注重学术水平和知识创新,应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实用新技术的创新并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应主要定位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科学研究的职能定位在应用技术水平和新技术开发、推广和投产。 2、服务区域经济为主要使命 重点研究型高校因其自身功能定位和学生来源的差异在社会服务方面具有更强的辐射性和较广的涵盖范围。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应用技术教育模式下主要服务与区域或行业经济,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凸显服务功能,专业设置不能再以学科理论为主要依据,而应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强化专业的服务和应用功能。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应用性等多方面特征,新建本科院校更具开放性,在学校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面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更易于捕捉新的发展机遇。依据新建本科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办学定位和办学资源等客观条件将交叉学科

教学改革思路

教学改革思路(杜方) 一、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采取阶梯式培养模式,各教学单元皆为同一个目标服务――培养学生的就业上岗能力和文化素质。阶梯式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1、第一层次:基础模式(服务于第二层次) 主要开设文化课(如:大学语文、财经应用文、数学、英语、形式政策、毛泽东思想概论、公关礼仪、演讲与口才、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应用基础课(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珠算、点钞等),一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另一方面培养其一些进行后续教育的基本技能。 2、第二层次:技能层次(服务于第三层次) 1)专业技能 主要开设专业技能课的基础课程,如审计专业:开设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中国税收、纳税申报、经济法、审计基础等,使学生掌握一些专业基本技能。 2)辅助技能 主要开设初级会计电算化、中级会计电算化、Excel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等。做好经济业务手工处理与计算机处理对接的准备工作。 3、第三层次:专业核心层次 主要开设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审计等课程,使具备学生正确使用、处理,正确分析财务信息的能力。 4、第四层次:实践层次 1)学生在仿真实训室中模拟实习 2)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二、各专业自成体系,建议组织编写配套的系列教材 每一个专业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组织上应自成一体,以突出专业的独立性,充分体现专业特色;配套的教材应由浅入深为不同的阶层服务。

三、建立基础建立相应的教学团队 以专业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教学团队,组织开展日常教学工作,如教学经验的定期交流、教学检查、集体备课,同时制定相应的制度加管理。 四、建立专业学术团队 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建立专业学术团队――“三人团”,研究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而这项工作不仅要以制度进行管理,而且要在经济上给予坚实可靠的保障,否则专业团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深化应用型本科内涵意识,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水平

深化应用型本科内涵意识,提升体育学院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水平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经历了一段持续迅猛的发展时期,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群众对于接受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大提高。基于这一形势,原来的地方院校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进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指引下,不断升级重组。这些院校把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建校的根本立足点,为地方建设输送了大批高级人才,为当地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高校建设,特别是地方院校的建设速度得到空前提高的同时,教育质量——这一对于高等教育更为核心的问题却日益受到社会的关切和质疑。从教育部对地方院校办学水平的评估结果来看。虽然,地方院校在办学的质量和水平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诸如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模式等问题上还存在着重视不够、思路不清的问题。因此,对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研究,明确人才培养内容,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地方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应用型人才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分为以学术性为主的研究型人才、以转化、实践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和以技能性为主的实用型人才三种类型。学术研究型人才是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了知识而寻求知识,在其所属的学科专业领域内追求精、深、专的知识背景,并能做出批判性思考;应用型人才则不一定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是需要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注重知识,更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用型人才则主要是指技能型人才,更注重实际操作,简单而言就是指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工人。 2、应用型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及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本科院校。主要是指在20世纪 90 年代末,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国家通过整合、共建将一批办学条件较好的地方性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升格形式多采用独立升格或几所专科学校合并升格。升格后院校多采取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习惯上称这种升格院校为新建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和老牌院校错位竞争,开拓发展的空间,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习惯上称这些新建本科院校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2020年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2020年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省市教育部门关于“教学改革”工作的精神,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实施科学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特制定“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思路。 二、具体实施 1、组织学习培训。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策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开阔教师眼界,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课改意识,提高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 2、开展“有效教学在课堂”的系列活动。首先把“人人上一节好课”活动与领导推门听课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好课率。其次通过校内研讨课、公开课、优质课等努力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教学模式。最后是加大科研奖励力度,努力形成研究有效教学的科研氛围。 3、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学校将加大对教学管理的常规监控,推行精细化管理。首先是不断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集体备课、学案检查、作业辅导检查等制度,加大集体备课、导学案、听课和评课的检查力度。其次是完善学情调查制度,每两个月定期进行学情调查,求精、求细、求实,实现全方位覆盖,从各个环节监控课堂教学。 4、开展读书活动,不断丰富教师的知识面。结合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在学期初下发教师理论学习要求和读书指导计划,公布教师读书推荐目录,制定理论学习笔记检查办法,让教师读书成为常态化,努力营造书香校园。 5、改革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以《新课程标准》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参照外地可行经验,经过反复研讨,制定出符合课改要求和校情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方案实施计划阶段 (一)第一阶段:制定计划、学习动员,课改启动阶段。组织教师学习先关理论、案例,为改革实施做好准备,进行教学模式改变的初步尝试。 1、加强课改理论培训,全面、系统介绍教研室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外地先进学校的课堂改革经验,提高全体教师的课改意识。 2、学生动员,让学生理解学校和教师的课改意图,积极进行配合。 3、开展有效教学在课堂的系列活动,营造课改的氛围,初步探索课改模式。 4、课堂教学模式与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借鉴阶段。组织部分教师到课改较好的学校观摩学习。 (二)第二阶段:课改实验阶段。 1、借鉴外校经验,尝试构建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办学模式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开展“2+2”分段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方案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农业、商贸业、生产制造业和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物流人才不仅需要懂得所属模块的专业知识,还要对整个行业所涉及到的其他专业技能有深刻的运用。这无疑是对物流行业人才储备量和综合素质的严峻挑战。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领域每年需要新增就业人员约140万人,所需专业人才缺口较大。此外,现今物流企业有将近2500万的从业人员,这些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为27.25%,具有中级职称的仅占3.6%,远低于全国各行业平均水平。物流行业人才需求总量不断增加,需求层次差异日益显著,从高端的物流规划设计人员,到中层物流管理人员及基层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物流业高中低端人才全面紧缺。因此,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以及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和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建设依据 职业教育应当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实现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依据教育部的指导意见,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设置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是解决物流业高中低端人才全面紧缺问题的重要举措。 1.教育部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应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应用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积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所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除目前已经存在的中职、高职层次外,还应向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层次延伸,既满足人们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要求,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科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

本科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山西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大力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机制创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组织实施“长治学院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 的客观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强化特色,注重内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是高校中心工作、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的教育理念,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发展观,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服务意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科学办学理念,按照“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强化重点与特色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促进我校本科教育规模、质量、特色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地方特 色鲜明的综合性教学型院校。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质量工程,使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点突破,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办学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形成重视教学工作、重视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通过3-5年的努力,使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转型发展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转型发展[摘要]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结构及多 元化构成。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中的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范围狭窄、高层次体育人才匮乏,体育师资队伍的评价机制不尽合理,技术技能实践型体育教师缺乏的瓶颈,提出以现代职业教育为导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优先考虑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同时兼顾科研能力;引培并举,加强高层次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导,推动青年体育教师的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师资转型发展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求 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快速扩招,到2012年,我国新建(新升格)本科院校达325所,独立学院303所,在校本科生人数占全国本科生在校人数的50%以上,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新建本科院校60%以上集中在地市级城市,管理上以省市共管为主,生源大部分来自地方,特殊的发展历程决定了这批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由于其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高度契合性及鲜明的发展指向,这批高校被称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历经十余年的探索实践,从合并组建、稳步发展逐步走向凝练特色、快速发展,初步得到社会认可。然而,麦可思研究院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数据显示,①与老本科院校相比,整体毕业生的质量指标没有一项比老本科院校好。②表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并没有真正办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有的质量水平和特色,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1—2020年)》第二十二条明确提出: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促进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出特色。这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和动力。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时,特别提及“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2014年3月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得到确认,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类型转,而现在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③地方本科院校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 发展应用技术型院校是大势所趋,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结构及多元化构成。狭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指教师既要具备教师资格,又要具备职业资格,但学术型体系下发展而来的教师构成多样,有科研型、教学型、教学科研型、技能型等,一刀切要求所有教师均为双师型、“通”“专”结合不太现实;但可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等提出此类要求,而其他教师则兼顾多元,以个人特色在专业团队平台上发挥个人优势。师资队伍的多元化构成包含两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和解决策略 大冶三中石福广 摘要:在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全国上下一片“减负”声中,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既要做到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还要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差,是大家所公认的,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呢?这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上来。我一直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对农村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一些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厌学情绪严重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全是。在二十多年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生涯中,我一直不断的探讨研究,努力寻求解决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办法,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及亲身体会,提出一些有效的办法和措施。 一、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剖析 1、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运用“学导结合”教学模式己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应用,如今教师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等,更加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及高效课堂的有效性。 2、努力解决数学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急功近利和狭隘性、效率低、质量差。教师们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向着应急和实用的功利方向发展,进而导致数学课堂教学的狭隘性。主要表现在: (1)在教学目标上,存在围绕考试目标确定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学目标比较单一,仅“双基”目标比较明确,能力目标模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虚化甚至缺失。 (2)在题海战术上。教师大量布置作业,试卷满天飞。教师不加选择地抛给学生做,学生做得天昏地暗,漫无目的地做,一题接一题地做。学生成为做题机器,思想麻木,甚至晚上要做到十二点,哪有时间归纳做题的方法、技巧。同类题的分析比较,教师认为题目做得多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高职高专部分)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等文件精神,深入实施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实践工程,推动我省高职教育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拟组织申报2012年度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广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全面提升我省高职教育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实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引导和推进我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解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实践问题,培育教学成果,努力推进我省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立项范围 2012年度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按A、B、C类项目,重点支持各高职院校围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建设与立项。 (一)A类项目。根据我厅“十二五”工作部署和重点工作,拟在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制定、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保障平台建设等方面面向全省高职院校招标。 (二)B类项目。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为主要内容,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三)C类项目。以高职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为主要内容。 具体范围见附件:2012年度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指南。 三、项目条件 (一)基本条件:1.项目理念先进。项目能把握理论与改革实践前沿,符合改革与发展趋势,体现当前国家对高职要求。2.基础条件扎实。有校级以上重点项目立项与研究实践的基础,团队结构合理,项目获得充裕的经费支持。3.方案科学合理。项目实施方案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强。4.预期效益明显。项目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预期效果显著,在省内高职院校中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5.保障体系健全。学校每年开展校级教改项目立项建设工作,制定教改项目实施奖励管理办法,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本校教师开展教改实践项目。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开题报告书

项目编号:103443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开题报告书 项目类别一般项目 项目名称高职院校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组织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项目主持人_ 徐江涛 起止时间__ 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_ 学校名称_____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______ _ 通讯地址_ 重庆市沙坪坝区上桥一村 邮政编码400037 联系电话_ 65210591 ________ E-mail 填表时间_____ _ 2010 年 11 月________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印 制

一、开题会议简况 1.开题时间:2010 年 12 月 23 日 2.开题地点: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3.评议专家 施金良(专家组组长)教授重庆科技学院教务处处长韩 西教授重庆交通大学实验教学及设备管理处处长冉学农 副教授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丛连钢副教授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 李北平教授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质与测绘工程学院4.参加人员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亚杭、教务处处长唐继红,学院教务处 相关人员。 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 徐江涛(项目主持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数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刘琼荪重庆大学数理学院,教授,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重庆赛区组委会秘书 郭思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数学教研室,讲师燕 长轩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数学教研室,讲师陈善 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数学教研室,讲师罗淑君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数学教研室,副教授徐敏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数学教研室,副教授张婧怡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讲师陆海重庆电子工程职业 学院数学教研室主任,讲师

最新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尤其是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2.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源泉。教师的课堂讲授能否适应学生的需要和如何组织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是影响课堂效益的关键因素。从我们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看,教师以讲代学、满堂灌、重复讲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讲授不适合学生需求,效率低,造成课堂时间的严重浪费,学生很少有自主学习时间,只能被动接受被动应付,这样的讲授势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课业负担加重。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所以,结合实际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3.研读英语新课标,推动、实施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以小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小学生成长特点,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把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改革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

根本,以科研为手段,以课题为载体,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教师、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品质。推动我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质量再上新台阶。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积极稳妥,精心指导,循序渐进,确保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取得实际效果。秉承“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的原则,“为每个学生未来幸福奠基”。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背景 (一)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启发与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从而丰富教学内容,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共发展。 (二)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有“一言堂”、“满堂灌”现象。 2.由于客观因素,学生中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知识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等现象。 3.在备课方面,同科教师各自为战,集体备课形式多,实效少,对教材和学生的开发不够彻底、全面;对新课标的把握不到位;过分依赖教学参考和教辅资料。

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案

教学变革的总体思路与实施计划 令狐采学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以满足社会成长和企业立异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新的需求为目标,坚持以办事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和办法,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变革的实际情况,进行校企合作,探索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教学模式变革,增进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2.教学变革的目标 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开发,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与执业资格标准相融合,具有立异性的教育教学模式体系和教学实施、管理及评价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不竭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主要内容 1.变革教学结构 修改了以往教学结构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而招致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别离,课程内容与岗位实际脱离的状况。为适应学生就业和可继续成长的需求,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了职业人才生长规律、理论实践一体化等原则。 2.变革理论教学 在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贯穿“护理法度”的教学办法,向学生教授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课程重点包含: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全面评估成人的健康状况,进行护理评估,阐发护理诊断、护理办法及专科护理技术操纵等。此教学理念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办法和手段,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管饭的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法,角色饰演法,直观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灵活、生动的教学办法,是学生从主动学习变成主动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立异思维能力。同时,积极采取多媒体网络教学技术进行教学,使用配套的CAI教学课件,充分阐扬各种多媒体的方法,增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总结每年职业资格考试教导的经验与重案内容并填充到日常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3.变革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措施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措施 传统的以学科为体系的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信息化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以传统的专业课程结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更难以满足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现代企业的需要,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最终影响学校的发展。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形势下,中职学校要走出发展困境,就必须创新教学观念,调整培养目标,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指导思想 1、调整培养目标,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开 展模块教学,强化项目训练。 2、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别采用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现阶段中职学校的生源普遍较差,而且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和统一标准的考核办法,难以适应学生的实际要求。根据新生入学考试成绩,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形式,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改变考核方式,制订相应的分层考核标准,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把同一专业划分为多个发展模块,让学生选择感兴 趣的模块加强学习,开展模块教学。 设置专业模块,有学生自己选择,将通过第二课堂、选修的形式来加强模块教学,让学生学有所长。在开展模块教学的同时,结合中职学校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行的考核形式,针对职业技能考核的实践操作项目,开展项目实训教学。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还要根据考核题库开设实训项目,有利于把企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学有所用。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1 、优化教学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成功;让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2、优化教学目标:坚持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创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朱科蓉①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具有“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特点,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整合优化学科专业基础课,开发面向行业与地方的特色课程,以能力为主线构建实践课程,选修课程的模式化,将创业课程融入整个课程体系当中。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由地方政府管理,以地方财政拨款或集资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生源和分配大部分来自本地区,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校;其基本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具有“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特点。即在给予学生足够的学科基础知识,尤其是跨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要把专业应用能力作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起点,将专业应用能力的特征指标转换成课程体系、内容,要围绕专业应用能力设置理论课与实践课,使学生既能直接就业,又不缺乏发展后劲。其中“依托学科”是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与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根本区别,“面向应用”是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与研究型本科课程体系的根本区别。课程体系改革是为了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与建设。地方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如下: 一、公共基础课:加强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要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要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公共基础课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工具方法课(包括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语文等)和通识选修课。在这些公共基础课中,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必须开设外,其它的公共基础课完全由高校自主决定。高校开设哪些公共基础课,每门公共基础课的学分、学时是多少,都应该取决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比如生物技术专业,北京大学开设了高等数学8学分、大学物理8学分、物理实验4学分;北京联合大学开设了高等数学8学分、大学物理4学分、没有开设物理实验。两所院校在大学物理与物理实验课程开设学分与学时的差异,是源于两所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差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作者:张霞,陈秀 来源:《师资建设》 2009年第10期 应用型人才培养对高等数学教学提出的总体要求应当是:体现应用办学定位、服务应用培养方案和加强应用能力 培养。根据这些要求,我们确定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实现一个目标、转变两种导向、坚持三个结合、开放四个领域、培养五种能力。 1、实现一个目标。就是构建适应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等数学教学体系,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 2、转变两种导向。就是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功能定位,由重视体系完整的学科导向,向重视社会需求的专业导向转变。对高等数学课程的评价标准,由重视考试成绩的应试导向,向重视数学应用的能力导向转变。 3、坚持三个结合。就是在处理课程与专业的关系时,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突出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的多样性需求。在处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时,坚持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突出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特别 是解决具有学生所学专业背景的实际问题。在处理课程考核标准与学生学习能力关系时,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突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训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4、开放四个领域。就是吸纳更多有专业背景的教师参与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建设开放的应用型教师队伍。采用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案例充实教学内容,建设开放的应用型内容体系。使用更多的讨论、启发、合作等教学方式丰 富课堂教学,建设开放的应用型互动课堂。采取形式多样的应用型过程考核方法,建设开放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5、培养五种能力。就是通过分析具有专业背景或实际生活背景的数学案例,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计算实验、体验实验、应用实验等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软件来 实现数学目标的能力。通过应用型的互动课堂,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学习,合 作完成一些小的课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和撰写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8期)

深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及措施

第一初级中学深化教学改革 实施方案及措施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我校把教改放在学校工作的核心位置,精心组织真抓实干,一切围绕教改,一切服从和服务于教改而开展。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本学期,我们将结合学校实际,确立明确的目标,制定相应实施措施,积极稳妥地开展教改工作:以全力打造高效集体备课既形成高质量导学案为目的,以实效的课堂模式改革为重点,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教学目标去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落实责任制。 1、领导包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间参与其中,适时监督和评价,确保集体备课质量。 2、严格个案、导学案审核程序,审核领导要严格把关,确保导学案质量。 (二)、建立课改示范教师机制。为使课改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并且有一个质的飞跃,学校实行课改示范教师机制。学校的教改工作将以此为突破口,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教改示范教师尽快成长,使各种课型导学案的编写及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特色,以此带动教改全面实效进行。 (三)、以个案为先导,以集体研讨为主导,全面建设高效集体备课。新学期,我校将以教师个案为先导,在集体备课中,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深钻细研教材,广泛搜集有关的教学资料,对本章节的内容有全面整体的把握,进而找出各个知识要点及主要问题,明确知识点,整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形成个案,个案中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部分要有明确的内容,并且个案要充分考虑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体现自己创造性的教学设想。具体要求是:教师要提前一周把下周的教学内容全部形成个案,并在集体备课前由主管领导签字通过后方可使用。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将坚持以集体研讨为主导,每周仍坚持两次集体备课,初次集体研讨定方向;二次集体研讨定细节,并且通过二次备课,最终形成高质量导学案:能

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

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 自评报告 浙江树人学院 二o—年-一月 目录 一、应用型院校建设的总体情况 (1)

(一)学校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 (1) (二)应用型院校建设的基本思路 (2) 二、应用型院校建设的主要成效 (4) (一)产教融合,深化专业、课程的应用性改造 (4) 1、优化专业布局,推进专业应用性改造 (4) 2、推进课堂创新,深化应用性课程改革 (6) 3、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7) 4、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9) (二)机制融合,共建协同创新育人平台 (11) 1、深化协同育人,大力推进行业学院建设 (11) 2、加强校企合作,积极组建订单班、虚拟班 (11) 3、拓展校地合作,加强校政校行合作育人 (12) 4、加强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12) (三)师资融合,打造“千百”工程 (13) 1、“引培聘”并重,逐步优化师资结构 (13) 2、打造“千百”工程,培养“双师双能型”师资 (14) (四)学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初显 (15) 1、实施“双轮驱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15) 2、鼓励科技活动,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17) 三、应用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8) (一)专业应用性建设与改造有待深化 (19) (二)师资队伍服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有待提升 (20) (三)合作育人仍不够深入,优质实践基地仍显不足 (21) (四)适应应用型建设的评价考核、质量监控尚未成熟 (22) 四、今后工作的主要思路 (23) (一)以行业学院为龙头,深化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23) (二)紧密对接产业(行业),持续推进专业应用性改造 (24) (三)落实“千百工程”,推进“双师双能型”师资建设 (24) (四)实施“双轮驱动”,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25) 五、特色与示范 (25) (一)服务产业需求,推进行业学院建设 (25) (二)创新合作模式,“四轮驱动”架构初成 (26) (三)推进“六个共同”,创新协同育人途径 (28) (四)服务人才培养,行业学院成效初显 (29) 实现“四个融合”,全面推进应用型院校建设——浙江树人大学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自评报告 学校自2015 年底入选浙江省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院校后,进一步制定完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2015年11月16日 17:52教育部网站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主要从四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发展改革的十四项主要任务。以下为权威图解和全文大放送!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下简称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转型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必须采取有力举措破解转型发展改革中顶层设计不够、改革动力不足、体制束缚太多等突出问题。特别是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教学改革规划

人文社科系2007—2010教学改革 总体规划 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结合我系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总结以往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突破口,达到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 二、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以教育教学研究为动力,提高教师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水平,优化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运用信息教育技术手段,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努力构建“三全”育人模式和“六结合”教学模式。“三全”育人模式指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六结合”教学模式指: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二是第一课

堂和第二、三课堂(网上课堂)结合,三是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四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五是教学与科研结合,六是教师讲授与学生小组自主学习结合。努力使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在重庆市高校中处于前列。 (二)构建“两结合”的人文教育模式。实施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开展大学生分阶段修身计划,从知识和能力上同时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实行本科专业、辅修专业、选修课三位一体人文教育模式,开设人文素质百家讲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构建医校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立班、系、校三级心理保健网络,实行医校结合,与重庆市心理卫生中心的医生开展合作,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社会工作专业坚持以全面优化课程体系为基础,加强基础性与强调适应性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按照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面向、加强素质培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稳步推进课程体系的整合。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在2006级进行试验的基础上,2007年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一次局部调整,2008年对人才培养计划做一次系统调整,对所有必修课、选修课内容进行讲授顺序调整、内容整合与合并,避免重复,保证先修与后续课程的内容衔接,使人才培养计划能够适应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在社会工作06级实行导师制,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和沟通。 (五)法律教育要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法律援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模拟法庭、法庭参观、普法宣传等实践教学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