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双相障碍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双相障碍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双相障碍

一、概述

双相障碍(bipolar d isorder,BD)也称双相情感障碍,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典型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旺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与心境低落、兴趣减少、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反复或交替发作,可伴有幻觉、妄想或紧张症等精神病性症状及强迫、焦虑症状,也可与代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物质使用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和人格障碍等共病。双相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高共病率、低龄化和慢性化等特点,首次发作常在20 岁之前,终生患病率为 1.5%~6.4%。

双相障碍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现象学,确诊需要正确识别“情感不稳定”等核心症状,及其病程具有“发作性、波动性”等特征。双相障碍临床表现的多形性与多变性易导致误诊或漏诊,近 70%的双相障碍患者曾被误诊为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物质使用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

治疗前需要筛查甲状腺功能、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以及氧化应激损失指标、女性卵巢B 超等。

心境稳定剂是治疗双相障碍的基础药物,通常指锂盐与丙戊酸盐等抗惊厥药。广义心境稳定剂也包括具有心境稳定作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临床上,从发病到接受心境稳定剂系统治疗期间,超过 60%

的患者有 2 次以上的治疗方案变更,尤其多见抗抑郁药的不当使用,这将会导致治疗无效、混合发作或者循环加快。

双相障碍经过合理治疗可以有效得到缓解,缓解期患者的社会功

能基本恢复。但是,双相障碍患者复发率高,约 40%的患者在 1 年内复发,约73%的患者在5 年内复发。双相障碍患者终生心境发作平均约9 次,每2 年左右发作1 次。维持期治疗采取心境稳定剂联合心理治疗,并加强社会支持,对预防复发有重要作用。

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

双相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双相障碍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度高达 80%。脑影像学研究发现,患者额叶、基底节、扣带回、杏仁核、海马等脑区相关神经环路功能异常;多种神经递质,包括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胆碱、谷氨酸、γ-氨基丁酸、神经肽等功能异常与心境发作有关;细胞膜离子通路(如双相障碍患者钙离子通路存在功能改变);双相障碍患者也常出现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素/性腺轴等神经内分泌异常改变。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家族、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也参与了双相障碍的病理过程。此外,心理社会因素如生活事件可促使双相障碍发生。

三、临床特征与评估

(一)临床特征

双相障碍的临床评估需结合纵向变化与横断面表现,以明确患者“过去”的表现和“现在”的状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过去”指患者的病史,全面收集纵向病程中抑郁发作、轻躁狂

/躁狂发作史等相关资料。以下 6 个方面需重点关注:①发病年龄:

首次发作常在20 岁之前;②情感症状:抑郁或躁狂、轻躁狂症状群;

③治疗反应:使用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的治疗效应;

④共病史:排除躯体疾病或药物所致的可能性;⑤个人史:评估生活

状况和个性特征(环性气质、精力旺盛气质);⑥家族史:心境障碍家

族史,尤其是近亲属罹患双相障碍、阈下抑郁或轻躁狂发作病史。

“现在”指评估患者的当前状态,包括:①感知觉;②思维:思维

奔逸或迟钝、妄想,以及强迫观念等;③情感症状;④认知功能:决

策能力下降等;⑤意志力和自知力:包括冲动、非理性行为等。此外,应评估患者的非典型特征和自杀风险,非典型特征包括突显的焦虑和激

越症状、疲乏无力、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躁狂混合状态等。

(二)评估

判断患者是否罹患双相障碍需综合评估,包括:①多层面病史收集:病史采集来源于患者本人叙述及知情人观察的内容,横断面症状和纵向病程等方面;②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双相障碍的诊断目前尚无特异性生物标记物,检查结果宜结合病史排除躯体疾病或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情感障碍;③精神检查:包括通过晤谈了解患者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以及在自然状态下观察患者的外表、行为、言

语等表现,以了解其内在精神活动,两者缺一不可;④ 症状评定:评估躁狂常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和 Bech-Rafaelsen 躁狂量表(BRMS)。评估轻躁狂常用 32 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和心境障碍问卷(MDQ)。评估抑郁常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蒙哥马利-艾森伯格抑郁量表(MADRS)、抑郁自评量表(SDS),也可以用双极性指数量表(BPx)及临床实用 DSM-5(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5 版)抑郁伴混合特征量表(CUDOS-M)评估其特征。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双相障碍包括 4 种情感发作类型:躁狂、轻躁狂、混合、抑郁发作。

4 种情感发作的诊断要点如下:

1.躁狂发作:至少1 周内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存在以下所列的两组症状:以高涨、易激惹、自大为特征的极端心境状态,不同心境状态之间快速改变;活动增多或主观体验到精力旺盛。同时,有数条与患者一贯行为方式或主观体验不同的其他临床症状:更健谈或言语急迫;意念飘忽、联想加快或思维奔逸;过度自信或夸大,在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患者中,可表现为夸大妄想;睡眠需要减少;注意力分散;冲动或鲁莽行为;性欲增强,社交活动或目的指向性活动增多等。

2.轻躁狂发作:症状与躁狂发作一致,与躁狂发作的鉴别点包括:

①不伴精神病性症状;②不伴社会功能严重损害;③不需要住院治疗,轻躁狂的病程标准在ICD-11 中为“数日”,DSM-5 则明确为4 天。

3.混合发作:至少1 周内每天的大多数时间里,躁狂症状与抑郁症状均存在且均突出,或躁狂症状与抑郁症状两者快速转换。

4.抑郁发作: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 ICD-11 诊断要点同抑郁障碍的抑郁发作(详见第五章)。

ICD-11 将双相障碍主要分为双相障碍Ⅰ型(bipolar disorder typeⅠ,BD-Ⅰ)、双相障碍Ⅱ型(bipolar disorder typeⅡ,BD- Ⅱ)和环性心境障碍。双相障碍Ⅰ型的诊断要点为至少符合 1 次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标准之要件。双相障碍Ⅱ型的诊断要点包括:①病程中至少出现1 次轻躁狂发作和1 次抑郁发作;②不符合躁狂或混合发作的诊断标准。环性心境障碍的诊断要点包括:长期(≥2年)心境不稳定,表现为大量轻躁狂期和抑郁期;轻躁狂期的严重程度或病程可能满足或不满足诊断要求,抑郁期的严重程度和病程不满足诊断要求;从未出现稳定的缓解期(持续时间≥2个月);无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史。

(二)鉴别诊断

双相障碍由于临床表现多变且有多组临床症状,需要鉴别的疾病较多。

1.抑郁障碍(单相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指只有抑郁发作、而无确切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史的心境障碍。大部分双相障碍患者首次心境发作通常是抑郁,在未发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史时,将抑郁发作患者诊断为抑郁障碍符合诊断原则,虽然部分患者在之后改诊为双相障碍。目前诊断标准未区分抑郁障碍与双相障碍的抑郁发作,但二者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往往发作频繁、急性起病或快速缓解、首发年龄小(通常小于 20 岁),具有情感波动性、伴精神病性症状、非典型症状、激越、自伤、共病、双相障碍

家族史等。评估轻躁狂症状自评量表

2.器质性精神障碍

某些躯体或脑部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脑外伤或肿瘤、癫痫等)

及药物(如皮质醇、抗结核药及抗肿瘤药等)可导致患者出现情感症状。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情绪不稳定等心境发作与原发病密切相关,详细的病史,体格、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3.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可诱发抑郁、轻躁狂甚至躁狂症状,该病与双相障碍关系复杂,二者有很高的共病率。鉴别主要依据病史、精神活性物质定性及体格检查(可有阳性体征)。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患者出现心境发作需待戒除精神活性物质后再次评估其心境,若仍存在症状则可诊断双相障碍;相反,则考虑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

4.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常存在于心境发作期间,若心境发作缓解后精神病性症状随之消失,则诊断为双相障碍伴精神病性症状;相反,应考虑为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出现情感症状、甚或心境发作,但若心境发作不满足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的诊断要求,则仍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5.人格障碍

情感不稳定性人格障碍容易与双相障碍相混淆,两者常共病。人格障碍常起病于儿童期或青春期早期,持续进展,而双相障碍多起病于青春期后期或成年初期,临床表现呈间歇性,心境稳定剂治疗有效,缓解期可基本恢复正常。若考虑人格障碍,采集病史时应仔细评估其成长及人际关系史等以资鉴别。

五、治疗原则与常用药物

(一)双相障碍Ⅰ型的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须遵循充分评估与量化监测、综合治疗、积极处理共病及患者共同参与原则。

充分评估与量化监测包括:定期应用实验室检查及评定量表量化监测治疗反应与耐受性、安全性、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及药物经济负担。

综合治疗指在药物足量、足疗程治疗基础上,综合运用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等措施,以提高疗效和改善依从性、减少自杀和攻击行为发生。

共病会造成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更低,功能损害更重,故应积极处理共病。例如,双相障碍患者罹患焦虑障碍的风险高达45%,会显著影响其康复、增加消极与复发风险。因此,除心境症状外,双相障碍伴有的焦虑症状同样应给予充分评估。同时,需要让患者共同

参与,尽快缓解症状。

急性期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和缩短病程,一般治疗时间为 6~8 周,然后需要巩固治疗以防止症状复燃、促使社会功能的恢复,巩固治疗时间至少抑郁发作 4~6 个月、躁狂或混合性发作 2~3 个月。

1.躁狂发作

(1)药物治疗。用于躁狂发作治疗的药物,包括锂盐、丙戊酸盐、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帕利哌酮、利培酮、齐拉西酮和氯氮平等)。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氯丙嗪、奋乃静等)可作为二线选择。综合考虑对治疗起效时间的需求、患者既往单药治疗的效果、躁狂发作严重程度、对联合治疗的安全性与耐受性、患者个人意愿等因素,选择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在治疗1~2 周后应评估疗效及耐受性,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若患者拒绝服药、激越症状严重或口服治疗无法安全可靠给药,可以考虑短期肌内注射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䓬类药物。可使用锂盐和丙戊酸盐,应监测血药浓度,急性期治疗建议有效血锂浓度为 0.8~1.2 mmol/L、丙戊酸浓度为 50~100 ug/ml。

(2)非药物治疗。对于躁狂症状严重、存在高度自杀风险及攻

击风险、伴有明显精神病性症状者,可以考虑电抽搐

治疗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心理治疗及其他物理治疗对躁狂发作的疗效证据不足。

2.抑郁发作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对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不可或缺。锂盐、抗惊厥药物(拉莫三嗪、丙戊酸盐)、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喹硫平、鲁拉西酮、奥氮平等)可用于双相抑郁急性期治疗。血锂浓度建议 0.6~1.2 mmol/L。若患者对单药治疗疗效不佳,可以考虑上述

药物联合治疗,也可以在锂盐/丙戊酸盐/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充分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安非他酮、阿戈美拉汀。使用抗抑郁药须监测转躁及快速循环的风险,以下情况应避免使用或慎用:既往有抗抑郁药诱发躁狂/轻躁狂发作史、混合发作或以混合状态为主要表现、近期出现快速循环特征等。务必强调,双相障碍患者不应采用抗抑郁药单药治疗。

(2)非药物治疗。对于难治性及需要快速起效的患者,如严重抑郁伴显著自杀风险、紧张症、伴精神病性症状和需快速起效以控制精神症状,以及妊娠期严重抑郁发作(系统评估,权衡利弊),可以考虑使用ECT。联合社会心理干预对双相抑郁患者有益,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和人际与社会节律治疗对双相抑郁有证据表明有效,选择时应基于个体情况及需求。

3.混合发作

(1)药物治疗。双相障碍混合发作的治疗尚缺乏充分的循证证据。抗惊厥药(丙戊酸盐、卡马西平等)、锂盐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帕利哌酮、阿立哌唑等)可用于双相障碍混合发作的初始治疗,若疗效不佳建议使用丙戊酸盐/锂盐联合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可恶化抑郁症状,抗抑郁药或可加剧激越与易激惹,这两类药物不建议用于混合发作治疗。

(2)非药物治疗。ECT 能够有效缓解混合发作患者的情感症状,尤其适用于药物治疗不佳的严重患者。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人际与社会节律治疗等社会心理干预对混合发作患者有一定获益。

(二)双相障碍Ⅰ型的巩固维持期治疗

双相障碍Ⅰ型患者需维持治疗以减少残留症状,预防复燃复发。

由患者及家属(或监护人)与医务人员建立治疗联盟,良好的医患联盟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维持治疗药物选择应考虑患者既往的发作情况及用药史。维持期一般延续急性期有效的治疗方案。随着治疗的继续,在患者心境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或减少药物种类,改变急性期常用的药物联合治疗方案。若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好,不宜过快减量以防止引起患者复燃或复发。可以通过监测血药浓度来辅助确定维持治疗剂量,同时充分考虑患者的耐受性。维持治疗期间,应定期观察患者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泌乳素及体重等指标变化,积极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

1.药物治疗。维持治疗可以单用心境稳定剂(锂盐、丙戊酸盐、拉莫三嗪、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等),也可以单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或者上述二类药物合用。在疗效方面,心境稳定剂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各有特点。锂盐对典型心境发作、有明显缓解期的双相障碍Ⅰ型患者疗效更佳;丙戊酸盐对具混合特征、快速循环特征的患者疗效较佳;拉莫三嗪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治疗及预防效果较好,被推荐用于抑郁发作严重且以抑郁发作为主的双相障碍Ⅰ型患者的维持治疗。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具有明确的心境稳定作用而被推荐于维持治疗。联合用药通常疗效更佳,但在合用药物时,通常某种药物剂量需要小于单一用药的剂量。不推荐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长期用于双相障碍的维持治疗,使用过程中若诱发抑郁症状,更应尽快停用。除考虑患者既往用药史及发作特点,维持期治疗应特别重视患者的耐受性,要评估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由于存在较高的转躁风险,抗抑郁药一般不建议用于双相障碍Ⅰ型患者的维持期。即使某些抑郁发作患者已在急性期使用,维持期也应尽量停用。如果双相障碍Ⅰ型患者有焦虑症状,可予抗焦虑药物。

2.非药物治疗。ECT 能有效用于双相障碍Ⅰ型患者的维持治疗,但需注意不要合并抗惊厥药治疗。心理治疗可用于有需求的双相障碍Ⅰ型患者的维持治疗,治疗技术以正念治疗、人际与社会节律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为宜,良好的心理治疗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稳定患者情绪、提高依从性等有帮助。

(三)双相障碍Ⅱ型的急性期治疗

双相障碍Ⅱ型急性期的治疗目标是尽快控制症状、缩短疾病发作持续时间。需要保证充分治疗,争取病情完全或基本缓解,达到临床治愈,避免症状恶化/波动以及预防自杀。治疗期一般为 6~8 周。在选择药物治疗方案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精神和躯体情况,建立良好的医患同盟,选择疗效确切而潜在风险较小的药物进行初始或优化治疗。药物剂量调整宜遵循个体化原则。与双相障碍Ⅰ型相比,针对双相障碍Ⅱ型的治疗方案及策略的循证证据相对不足。

1.轻躁狂发作

当轻躁狂发作频繁、严重程度或功能损害达到需要治疗的程度时,必须采用适宜的药物治疗,同时应停用使症状恶化或病程延长的药物,包括中枢兴奋剂、抗抑郁药等。药物治疗可使用锂盐、丙戊酸盐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喹硫平、利培酮或齐拉西酮(可用于抑郁和具混合特征的轻躁狂患者);不建议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2.抑郁发作

(1)药物治疗。喹硫平推荐用于双相障碍Ⅱ型抑郁发作急性期的一线治疗。二线治疗包括锂盐(血锂浓度 0.6~1.2 m mol/L)、拉莫三嗪,SSRI 等抗抑郁药可以用于抑郁相(不伴有混合特征)患者。三线治疗选择包括丙戊酸盐、氟西汀(用于抑郁相)或齐拉西酮(针对抑郁和具混合特征的轻躁狂患者)等单药治疗。此外,可以考虑添

加阿戈美拉汀、安非他酮,以及甲状腺素增效治疗。

联合治疗可考虑锂盐+丙戊酸盐、锂盐/丙戊酸盐+SSRI、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喹硫平、奥氮平等)+抗抑郁药、喹硫平+拉莫三嗪。抗抑郁药可用于心境稳定剂单用无效、抑郁症状严重、抑郁发作持续时间长、既往治疗提示能有效抗抑郁的患者。原则上应慎用抗抑郁药,如使用也须和心境稳定剂联合使用。鉴于与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的阴性结果,

不推荐使用帕罗西汀。

(2)非药物治疗。ECT 是二线治疗方案,并且对于难治性患者和

需要快速起效的患者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可与药物联合应用。心

理治疗应在双相障碍患者治疗的不同时期积极进行,给予患者全面支持。联合认知行为治疗、人际与社会节律治疗、正念治疗等心理治疗可能对患者有一定获益。另外,光疗、针灸、瑜伽、锻炼等对患者可能有辅助治疗作用。

(四)双相障碍Ⅱ型的巩固维持期治疗

双相障碍Ⅱ型巩固维持期的治疗建议参考双相障碍Ⅰ型,遵循全面评估与量化监测、综合治疗、积极处理共病及患者共同参与的原则。巩固维持治疗的目的在于处理发作间歇期亚临床症状、防止新的轻躁狂或抑郁发作、维持心境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巩固维持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若辅以心理治疗可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通过定期评估个体治疗过程中的利弊风险,平衡疗效和安全性。如选用具有影响代谢的药物,应给予防治措施,包括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

1.药物治疗。由于双相障碍Ⅱ型仅有抑郁和轻躁狂发作,且抑郁发作

所占的比例远高于轻躁狂,因此双相障碍Ⅱ型巩固维持期治疗的重点在于

预防抑郁发作。喹硫平、锂盐和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可作为一线选择。锂盐

治疗时血锂浓度应维持在与急性期治疗相同的水平,即

0.6~1.2mmol/L。拉莫三嗪的巩固维持剂量应参考急性期治疗剂量。喹硫平联合锂盐治疗、锂盐联合拉莫三嗪治疗、SSRIs 等抗抑郁药单药治疗可作为二线选择。选择抗抑郁药单药治疗时必须慎重,需要加强评估(3~6 个月/次)、预防转相,尤其是那些具有快速循环特征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

2.非药物治疗。对双相障碍Ⅱ型巩固维持期予以物理治疗的临床证据不充分,针对具有快速循环特征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可尝试 ECT 巩固维持治疗。心理治疗在巩固维持治疗期应尽早开展以预防发作,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恢复心理社会功能。

(五)特殊类型

1.环性心境障碍

环性心境障碍是指在至少 2 年病程中的大多数时期内,反复出现轻度心境高涨或低落,但不符合躁狂/轻躁狂或抑郁发作症状标准。其主要特征是持续性心境不稳定,一般开始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

(16~24 岁),常伴有各种焦虑和冲动行为,易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物质使用障碍等共病。症状可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社会功能方面的损害,并增加自杀风险。在有双相障碍阳性家族史的患者中,近1/4 患者存在环性心境障碍。环性心境障碍与环性气质或人格障碍相关,部分患者具有边缘性人格特征,包括心境不稳定、易激惹、人际交往困难以及慢性化病程的特性。药物治疗主要以锂盐和抗惊厥药

(丙戊酸盐、拉莫三嗪)等心境稳定剂为主,应避免使用抗抑郁药。常需结合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疗帮助改善症状,如认知行为疗法。

2.快速循环发作

快速循环发作指患者频繁发作(过去12 个月中有4 次及以上发作),发作可以是躁狂、轻躁狂、抑郁或混合发作,也可以是转相发

作(从某发作相转到另一相)。应排除物质(可卡因、皮质醇等)或其他躯体疾病导致的心境发作。快速循环发作患者的起病年龄更趋年轻化。在双相障碍Ⅰ型患者中有约 1/3 存在快速循环特征。快速循环发作同样具有家族聚集性。快速循环发作者治疗上仍然以锂盐、丙戊酸盐等心境稳定剂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为主,抗抑郁药不仅会诱导轻/ 躁狂的转换,还会加快循环发作的发生,应避免使用。

(六)特殊人群

1.儿童和青少年双相障碍

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参照成人,年龄越小临床特征越不典型,躁狂发作可表现为易激惹、情绪不稳定等,抑郁发作可表现为悲伤、言语和眼神交流少等,应注意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品行障碍等相鉴别。

应遵循充分评估、综合治疗、药物及剂量个体化、全病程治疗的原则。常用药物为心境稳定剂(锂盐、丙戊酸盐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喹硫平、鲁拉西酮、哌罗匹隆等)。体重过低的儿童用药剂量应参照药品说明书。应遵循以低剂量起始、缓慢加量的原则。对有适应证的年长儿童可考虑ECT,年幼儿童则不宜选用。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也被认为是有益的。应注意共病,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物质使用障碍、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2.妊娠和哺乳期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的治疗药物均有可能对胎儿及新生儿产生影响,有可能增加早产及致畸风险,故育龄女性应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妊娠期应避免使用锂盐(D 级)、丙戊酸盐(D 级)和卡马西平(D 级)。如病情确需药物治疗,也应避免妊娠早期使用。

如已妊娠,应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服药和停药的利弊,包括药

物对胎儿的影响及停药复发对母婴的影响。停药妊娠患者应在产后尽快恢复治疗。哺乳期不推荐母乳喂养,尤其是在使用锂盐及拉莫三嗪时。ECT 致畸风险小于药物,必要时可考虑使用。

3.老年期双相障碍

老年期双相障碍包括老年期首发双相障碍及早发的双相障碍患

者进入老龄。其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共病率高,应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和躯体疾病。

对普通人群有效的药物对老年人同样有效,但要考虑年龄增长带来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改变。随着年龄增长,受体可能更敏感,且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能力均较年轻人群下降,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增加。锂盐和丙戊酸盐在大多数指南中仍作为一线推荐,但剂量应减少。药物治疗前需综合评估躯体情况,遵循个体化用药、低剂量起始、分次给药原则,有条件时应监测血药浓度。老年人是合并心血管及糖脂代谢疾病的高发人群,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应注意用药风险,严密监测 QTc 间期、糖脂代谢异常等药物不良反应。

六、疾病管理

双相障碍需要全病程管理,目前双相障碍是我国精神卫生防治网络系统需要报病和管理的六类严重精神障碍之一,同时要注意患者相关法律权益的保护。

急性期主要控制躁狂发作的激越冲动风险及抑郁发作的自杀自伤风险,间歇期患者情绪较一般人群不稳定、可能有亚临床发作,也或出现自杀、冲动、甚至违法等风险行为。由于疾病原因及长期服药等因素(尤其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双相障碍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等躯体疾病的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饮食控制及体

育锻炼。部分双相障碍患者社会功能改善不佳,需要加强康复训练。多数双相障碍患者间歇期社会功能恢复较佳,应鼓励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

1双相障碍的概念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也称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曰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本指南的诊断分类以中国CCMD-3为主。但在CCMD-3中将躁狂症(反复发作的轻躁狂或躁狂症)作为心境障碍中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但在心境障碍的长期自然病程中,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实为少见(约1%),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相似。因此,ICD-l0及DSM-Ⅳ分类系统已将之列入双相障碍。此外,CCMD-3与ICD-10将环性心境障碍与双相障碍分列,置于持续性心境障碍中,但除症状较轻及病期较长外,它与双相障碍无本质区别,在DSM-Ⅳ中已将其列入双相障碍中。由于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系列未设躁狂症及环性心境障碍分册,为读者使用方便,本指南将此二疾病单元也列入双相障碍中一并讨论。但不包括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病程中的双相表现。 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因而,长期以来,本病一直受到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 2.1双相障碍的流行概况 1898年,克雷丕林(Kraepelin)首先提出躁狂与抑郁同属一个精神疾病单元,认为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是其主要特征,并命名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躁郁症)。这是最早的双相概念。1957年,Leorlhard根据长期随访研究资料,将躁狂抑郁症分为单相及双相两个亚组,认为它们可能具有异源性。后来,这一观点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并被反复引用。但20世纪80年代以前,北美精神病学界受Bleuler学术观点的影响,将许多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大多误诊为精神分裂症。至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DSM-Ⅲ将双相障碍病程中伴有短期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或抑郁发作与精神分裂症进行了疾病实质性的区分,对双相障碍的正确认别有利于发现其客观的患病率。 诊断概念的变迁、沿用标准的宽严等都曾影响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此外,随着抑郁障碍患病率的不断增高以及抗抑郁剂的问世及应用,双相障碍的流行情况也在不断变化。因为抗抑郁剂可促发转躁,不少抑郁障碍患者最后转为双相障碍。Altshuler等(1995)调查发现,35%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转发躁狂或轻躁狂而成为双相障碍,由此增加了双相障碍的患病率。 2.1.1国外双相障碍流行状况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3.0%~3.4%,90年代则上升到5.5%~7.8%(Angst,1999)。Goodwin等(1990)报道双相I型患病率为1%,双相I型与Ⅱ型合并为3%,若再加上环性心境障碍则超过4%。双相障碍发病年龄高峰在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男女性别间患病率相近。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内尤其容易发生自杀。有资料显示,本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较一般人群增加20%,约40%的患者同时合并有物质依赖。可见,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心身健康的精神障碍。 2.1.2中国双相障碍流行情况 目前,我国对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问题还缺乏系统的调查。从现有资料看来,我国不同地区双相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患病率相差悬殊。如中国内地12地区(1982)协作调查发现,双相障碍患病率仅为 0.042%(包括仅有躁狂发作者),而台湾省(1982—1987)在0.7%~1.6%之间,香港特区(1993)男性为 1.5%、女性为1.6%。同为华人地区,台湾与香港较接近,但较大陆高出约35倍。这种差别虽可能与经济和社会状况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学的差别。

第五课-六大类精神疾病诊治规范

第一章六大类精神疾病概述 1、精神分裂症 2、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 4、偏执性精神障碍 5、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6、精神发育迟滞 第二章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病人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一、流行病学 在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在1%左右。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高峰集中在成年早期这一年龄段:男性为15~25岁,女性稍晚。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可能因素:遗传因素;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的异常;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子宫内感染与产伤;神经发育病因学假说;社会心理因素等。 三、临床表现 1、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内容多半是争论性的,或评论性的,幻听还可以以思维鸣响的方式表现出来,即患者所进行的思考,都被自己的声音读了出来。 2、思维及思维联想障碍 (1)妄想妄想的荒谬性往往显而易见。 (2)被动体验患者常常会出现精神与躯体活动自主性方面的问题。被动体验常常会与被害妄想联系起来。患者对这种完全陌生的被动体验赋予种种妄想性的解释,如“受到某种射线影响”、“被骗服了某种药物”、“身上被安装了仪器”等等。

(3)思维联想障碍直觉同精神分裂症患者交谈“费劲”。患者在交谈时经常游移于主题之外,尤其是在回答医生的问题时,句句说不到点子上,但句句似乎又都沾点儿边,令听者抓不住要点(思维散漫)。病情严重者言语支离破碎,根本无法交谈(思维破裂)。 (4)思维贫乏根据患者言语的量和言语内容加以判断。语量贫乏,缺乏主动言语,在回答问题时异常简短,多为“是”“否”,很少加以发挥。同时患者在每次应答问题时总要延迟很长时间。即使患者在回答问题时语量足够,内容却含糊、过于概括,传达的信息量十分有限。 3、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迟钝或平淡。 4、意志与行为障碍 (1)意志减退患者在坚持工作、完成学业、料理家务方面有很大困难,往往对自己的前途毫不关心、没有任何打算。 (2)紧张综合征以病人全身肌张力增高而得名,包括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两种状态,两者可交替出现,是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的典型表现。木僵时以缄默、随意运动减少或缺失以及精神运动无反应为特征。木僵病人有时可以突然出现冲动行为,即紧张性兴奋。 四、临床分型 1.偏执型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其临床表现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往往伴有幻觉(特别是幻听)。情感、意志、言语、行为障碍不突出。起病多在30岁以后。这类病人较少出现显著的人格改变和衰退,但幻觉妄想症状长期保留。 2.紧张型以明显的精神运动紊乱为主要的表现。可交替出现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或自动性顺从与违拗。典型表现是病人出现紧张综合征。 3.青春型多于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多在2周之内达到高峰。以情感改变为突出主要表现,情感肤浅、不协调,有时面带微笑,却给人傻气的感觉;有时又态度高傲,显得不可一世;或喜怒无常、扮鬼脸、恶作剧,不分场合与对象,开一些幼稚的玩笑。思维破裂,言语内容松散、不连贯,令人费解,有时会伴有片断的幻觉、妄想。行为不可预测,缺乏目的。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欠佳。

双相障碍(双向情感障碍)中药,西药

双相障碍(双向情感障碍)中药,西药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D)为心境障碍的一种临床亚型,是指既有躁狂发作,也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时,表现为心境高涨,思维奔逸,语言行动增多。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或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为主。严重时也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一般呈躁狂和抑郁反复、交替发作病程,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双相障碍可分为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只要目前或病史中有达到诊断标准的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属于双相Ⅰ型;有反复的抑郁发作及轻躁狂发作,但无躁狂发作属于双相Ⅱ型。反复出现躁狂或抑郁发作而无相反相位发作者,称为单相障碍(unipolar disorder,UPD)。 西方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双相障碍调查资料显示终生患病率为3.0%~3.4%,而90年代为5.5%~7.8%。美国ECA研究认为双相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6%~1.1%(男性0.8%~1.1%,女性0.5%~1.3%),社区样本估计为0.4%~1.6%。1982年国内12地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0.042%,台湾地区为0.7%~1.6%(1982~1987年),香港特区为1.5%~1.6%(1993年)。港台地区与大陆资料相差约35倍,主要原因可能是方法学和诊断标准的差异有关。 双相障碍相当于中医的“癫狂病”。其中躁狂发作相当于中医的“狂病”,抑郁发作时,相当于“郁病”、“癫病”。癫狂病以情感高涨与低落,躁狂与抑郁交替出现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远在两千多年前《内经》就有癫狂专篇,论述该病的病因,《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脉解》曰:“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癫狂疾也”。《素问·阳明脉解》指出:“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为躁狂发作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创制生铁落饮和针灸治疗本病,首创“与背胞以手按之立快”点穴法治疗。此后《难经》对癫与狂病的不同表现加以鉴别。金代张从正、朱丹溪首次提出该病“痰迷心窍”的病因病机学说。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障碍诊疗规范 医务处 2017年1 月

目录 第一章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7) 第一节痴呆 (7) 一、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 (7) 二、血管性痴呆 (7) 三、分类于他处的其他疾病引起的痴呆 (8) 第二节器质性遗忘综合征,非由酒精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 (8) 第三节谵妄,非由酒精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 (8) 第四节脑损害和功能障碍及躯体疾病引起的其他精神障碍 (9) 一、器质性幻觉症、器质性紧张性障碍、器质性妄想性[精神分裂症样]障碍、器质性心境[情感]障碍、器质性焦虑障碍、器质性分离性障碍、器质性情绪不稳定[衰弱]障碍和轻度认知障碍 (9) 二、癫痫性精神病 (9) 第五节脑部疾病、损害和功能障碍引起的人格和行为障碍 (9) 一、器质性人格障碍 (9) 二、脑炎后综合征 (10) 三、脑震荡后综合征 (10) 第二章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11) 第一节使用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11) 一、酒精依赖 (11) 二、急性酒精中毒 (11) 三、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 (12) 第二节使用阿片样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12) 一、阿片类依赖 (12) 二、阿片类药物中毒 (13) 第三节使用大麻类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14) 第四节使用镇静剂或催眠剂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14) 一、苯二氮?类药物依赖 (14) 二、镇静安眠药急性中毒 (14)

第五节使用可卡因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15) 一、可卡因依赖 (15) 二、可卡因急性中毒 (16) 第六节使用其他兴奋剂(包括咖啡因)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16) 一、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 (16) 二、苯丙胺类药物急性中毒 (16) 第七节使用致幻剂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17) 一、氯胺酮急性中毒? (17) 第八节使用烟草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18) 第九节使用挥发性溶剂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18) 第十节使用多种药物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18) 第三章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20) 第一节精神分裂症 (20) 第二节分裂型障碍 (23) 第三节持久的妄想性障碍 (23) 第四节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 (23) 第五节感应性妄想性障碍 (23) 第六节分裂情感性障碍 (24) 第四章心境(情感)障碍 (25) 第一节躁狂发作 (25) 第二节双相情感障碍 (25) 第三节抑郁发作 (26) 第四节复发性抑郁障碍 (28) 第五节持久的心境[情感]障碍 (28) 一、恶劣心境 (28) 二、环性心境 (28) 第五章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 (29) 第一节神经症性障碍 (29)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双相障碍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双相障碍 一、概述 双相障碍(bipolar d isorder,BD)也称双相情感障碍,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典型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旺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与心境低落、兴趣减少、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反复或交替发作,可伴有幻觉、妄想或紧张症等精神病性症状及强迫、焦虑症状,也可与代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物质使用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和人格障碍等共病。双相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高共病率、低龄化和慢性化等特点,首次发作常在20 岁之前,终生患病率为 1.5%~6.4%。 双相障碍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现象学,确诊需要正确识别“情感不稳定”等核心症状,及其病程具有“发作性、波动性”等特征。双相障碍临床表现的多形性与多变性易导致误诊或漏诊,近 70%的双相障碍患者曾被误诊为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物质使用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 治疗前需要筛查甲状腺功能、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以及氧化应激损失指标、女性卵巢B 超等。 心境稳定剂是治疗双相障碍的基础药物,通常指锂盐与丙戊酸盐等抗惊厥药。广义心境稳定剂也包括具有心境稳定作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临床上,从发病到接受心境稳定剂系统治疗期间,超过 60% 的患者有 2 次以上的治疗方案变更,尤其多见抗抑郁药的不当使用,这将会导致治疗无效、混合发作或者循环加快。 双相障碍经过合理治疗可以有效得到缓解,缓解期患者的社会功

能基本恢复。但是,双相障碍患者复发率高,约 40%的患者在 1 年内复发,约73%的患者在5 年内复发。双相障碍患者终生心境发作平均约9 次,每2 年左右发作1 次。维持期治疗采取心境稳定剂联合心理治疗,并加强社会支持,对预防复发有重要作用。 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 双相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双相障碍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度高达 80%。脑影像学研究发现,患者额叶、基底节、扣带回、杏仁核、海马等脑区相关神经环路功能异常;多种神经递质,包括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胆碱、谷氨酸、γ-氨基丁酸、神经肽等功能异常与心境发作有关;细胞膜离子通路(如双相障碍患者钙离子通路存在功能改变);双相障碍患者也常出现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素/性腺轴等神经内分泌异常改变。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家族、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也参与了双相障碍的病理过程。此外,心理社会因素如生活事件可促使双相障碍发生。 三、临床特征与评估 (一)临床特征 双相障碍的临床评估需结合纵向变化与横断面表现,以明确患者“过去”的表现和“现在”的状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过去”指患者的病史,全面收集纵向病程中抑郁发作、轻躁狂 /躁狂发作史等相关资料。以下 6 个方面需重点关注:①发病年龄: 首次发作常在20 岁之前;②情感症状:抑郁或躁狂、轻躁狂症状群; ③治疗反应:使用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的治疗效应; ④共病史:排除躯体疾病或药物所致的可能性;⑤个人史:评估生活

双相情感障碍疗法简介及应用指南

双相情感障碍疗法简介及应用指南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在情绪上经历 了极度的波动,从情绪低落、抑郁到情绪高涨、兴奋,这种情绪波动往往会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交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帮助患者管理和控制这种情绪波动,双相情感障碍疗法被广泛应用。 双相情感障碍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结合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 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基础,常用的药物包括锂盐、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减轻症状,并预防复发。然而,药物治疗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心理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和插入式治疗(Interpersonal Therapy,IPT)等。CBT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消极的思维模 式和行为习惯,来减轻抑郁和控制情绪波动。IPT则注重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通 过提升社交技巧和解决人际冲突,来减少情绪波动的触发因素。 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患者的生活方式也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规律的作 息时间、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维持稳定的情绪状态。此外,避免过度的压力和情绪激动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可以学习一些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冥想等。 在应用双相情感障碍疗法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首先,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症状和生活情况等。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心理治疗方法,并与患者进行详细的讨论和解释。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定期与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当然,双相情感障碍疗法并非万能的,对于一些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其 他治疗方法,如电击疗法或手术治疗等。此外,患者家属的支持和理解也是非常重

双相障碍的基本概述及治疗

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也称双相情感障碍,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一段时间,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提示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对本病的发生有明显影响。 (一)遗传与环境因素 1.家系研究双相障碍患者的生物学亲属的患病风险明显增加,患病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风险也越高,以及有早发遗传现象即发病年龄逐代提早、疾病严重性逐代增加。 2.双生子与寄养子研究研究发现双相障碍的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其中同卵双生子同病一致率为60%~70%,而异卵双生子为20%。寄养子研究也显示,患有心境障碍的亲生父母所生寄养子的患病率高于正常亲生父母所生寄养子的患病率。这些研究充分说明了遗传因素在心境障碍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影响远甚于环境因素。 3.分子遗传学研究心境障碍的疾病基因或易感基因尚需深入研究。分子遗传学研究涉及多条染色体和基因,虽然有不少阳性发现,但目前尚缺乏肯定的研究证据。候选基因研究也未能证实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多巴胺受体基因、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多巴胺B羟化酶基因、

5-羟色胺受体基因、单胺氧化酶基因等与本病的明确相关性。 4.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提示,应激、负性生活事件(如丧偶、离婚、婚姻不和谐、失业、严重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息重病或突然病故)及社会经济状况缺乏等因素与本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关系。激性生活事件与心境障碍,尤其与抑郁发作的关系较为密切。 (二)神经生化因素 一些研究初步证实了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及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可能与双相障碍的发生有关,证据主要来源于精神药理学研究资料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 1.5-羟色胺(5-H)假说,该假说认为5-HT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5-HT功能活动增高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阻滞5-HT回收的药物(如选择性5-H再摄取抑制剂)、抑制5-HT降解的药物(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5-HT的前体色氨酸和5-羟色氨酸均具有抗抑郁作用;而选择性或非选择性5-HT耗竭剂(对氯苯丙氨酸与利血平)可导致抑郁。一些抑郁发作患者脑脊液中5-HT的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含量降低,浓度越低,抑郁程度越重,伴自杀行为者比无自杀企图者更低;抑郁发作患者和自杀患者的尸脑研究也发现5-HT或5-羟吲哚乙酸的含量降低。 2.去甲肾上腺素假说该假说认为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NE功能动增高能与躁狂发作有关。阻滞NE回收的药物具有抗抑郁作用;酪氨酸羟化酶抑制剂c-甲基酪氨酸可以控制躁狂发作,并可导致轻度抑郁或抑郁障碍状恶化;利血平可以耗竭突触间隙的NE

双相障碍 病情说明指导书

双相障碍病情说明指导书 一、双相障碍概述 双相障碍(bipolardisorder,BPD)又称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抑郁症,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精力充沛和活动增加,抑郁发作时表现为情绪低落、精力减退和活动减少等,最典型形式是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具体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生物化学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本病起病年龄早、患病率高、自杀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疾病负担重,需早期积极接受治疗,以避免不良情况发生。 英文名称:bipolar disorder 其它名称: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躁狂抑郁症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与遗传因素有关 发病部位:其他 常见症状:情感高涨或低落、活动增加或减少、精力充沛或减退 主要病因: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事件相关电位检查、量表检查 重要提醒:双相障碍患者可能会有自残、自杀等倾向,因此要尽早积极接受治疗。 临床分类:ICD-11将双相障碍分为两个亚型。 1、双相 I 型(BP-I)只有一次或多次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又有重性抑郁发作,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情感障碍。 2、双相Ⅱ型(BP-Ⅱ)指有明显的抑郁发作,同时有一次或多次轻躁狂发作,但无躁狂发作。

二、双相障碍的发病特点 三、双相障碍的病因 病因总述:病因仍不清楚。大量研究资料提示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等因素都对其发生有明显影响,并且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在双相障碍的病因中,遗传因素是双相障碍最为主要的危险因素,双相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较精神分裂症更为突出。 2、生物学因素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的改变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等,均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3、心理社会因素研究提示,应激、负性生活事件及社会经济状况缺乏等因素与本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关系,如丧偶、离婚、婚姻不和谐、失业、严重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患重病或突然病故。刺激性的生活事件与心境障碍,尤其与抑郁发作的关系较为密切。 危险因素: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双相障碍的发病风险升高: 1、精神压力巨大。 2、酒精滥用或毒品。 3、不合理使用某些抗抑郁药物。 4、已发生双相障碍者在症状消失后随意停药可能造成疾病再次复发。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双相障碍的症状

精神卫生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

精神卫生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 一、概述 双相情感障碍也称双相障碍,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的常见精神障碍。常与焦虑共症状,共病物质滥用,也可以出现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一般呈反复发作性病程,躁狂/轻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混合特征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一段时间,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病程多型演变,发作性、循环往复性、混合迁延性、潮起潮落式,病程不一而足。间歇期或长或短,间歇期社会功能相对恢复正常,但也可有社会功能损害;多次反复发作后会出现发作频率加快、病情越发复杂等现象。 二、临床表现 双相障碍典型临床表现可有抑郁发作、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几种形式。 (一)抑郁发作 典型的抑郁发作,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为减退“三低”症状为特征,伴有认知功能减退和躯体症状。 1.情绪低落抑郁发作最主要的、原发的症状。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从轻度的闷闷不乐到严重的痛不欲生、悲观绝XX可以出现。兴趣缺乏、愉快感缺失,对任何事情都

提不起兴趣。典型的抑郁发作有晨重夜轻的节律特点。 2.思维迟缓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感觉脑子像生锈的机器,临床上表现为主动言语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无法交流。 3.认知功能损害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减弱,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思维灵活性减退。 4.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而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为动作行为缓慢,生活被动、懒散、日常生活需要督促。不想做事,疏远亲友,回避社交。 患者也可能出现一些精神运动性改变、生物学症状及精神病性症状。 5.精神运动性改变 (1)焦虑:焦虑与抑郁常常伴发,表现为莫名其妙地紧张、担心、坐立不安,甚至恐惧。可伴发一些躯体症状,如:心跳加快、尿频、出汗等。 (2)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迟滞表现为活动减少,动作缓慢,工作效率下降,严重者可表现为木僵或亚木僵状态。激越患者则与之相反,脑中反复思考一些没有目的的事情,思维内容无条理,大脑持续处于紧张状态。由于无法集中注意力来思考一个问题,实际上,思维效率下降,表现为紧张、烦躁不安、难以控制自己,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

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精神疾病,患者在情感和心境上经历两种极端的状态:抑郁期和Manic期。国际上常用的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是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0)。 根据DSM-5,以下是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 1. 患者至少在抑郁期和Manic期中各有一个发作。 2. 在Manic期,至少有一个或多个症状持续至少1周的时间(或者导致住院治疗):情绪极度高涨或者易激惹;逐渐增强的能量、活力和目标驱动力;减少睡眠需求;多言多动、话多;精力过剩;冲动行为或过度参与高风险活动;思维加速、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认为极富魅力、权能或潜力。 3. 患者在Manic期和(或)抑郁期中体验到的症状明显影响了工作、学习、社交关系和日常生活。 4. 患者的症状不能被其他心理疾病的原因解释,例如药物滥用等。 根据ICD-10,以下是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

1. 患者至少在抑郁期和Manic期中各有一个发作。 2. 在Manic期,患者有一个或多个持续不少于1周的症状:持续性情绪高涨、幻觉(例如自我认为有超能力或特殊身份)、思维高速、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睡眠需求减少、性行为增加等。 3. 患者在Manic期和(或)抑郁期中的症状明显影响了社交关系、学习或工作。 4. 患者的症状不能被其他心理疾病的原因解释。 以上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般诊断标准,确切的诊断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或精神科专家根据病史、症状和其他相关评估工具进行全面评估。

双相障碍确诊标准

双相障碍确诊标准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特点 是情绪波动剧烈,交替出现抑郁和Mania(躁狂)两种极端情 绪状态。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及早确诊和治疗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双相障碍的确诊标准,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一疾病。 双相障碍的确诊依据主要有两个,分别是情绪波动和Mania 发作。首先,情绪波动是指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明显的情绪变化,交替出现抑郁和Mania状态。抑郁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卑、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而Mania状 态则表现为情绪高涨、过度活跃、自信过度、言语冲动等。这种情绪波动一般持续数天至数周不等。 其次,Mania发作是双相障碍的另一个重要特征。Mania是指 患者情绪极度高涨,伴有明显的活动增加、冲动行为等。在Mania状态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过度乐观、自信过度、话多、 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此外,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冲动购物、不理性投资、性冲动等行为,甚至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除了上述两个主要的确诊标准外,还有一些次要的标准可以辅助确诊双相障碍。其中之一是睡眠障碍。在双相障碍的抑郁期,患者常常出现失眠或睡眠过多的情况;而在Mania期,则可

能出现几乎不需要睡眠的情况。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加速、冲动行为等症状。 除了临床表现外,家族史也是诊断双相障碍的重要依据之一。双相障碍有很强的遗传倾向,如果患者有近亲(如父母、兄弟姐妹)患有双相障碍,那么他们患病的风险将会增加。 最后,确诊双相障碍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物质滥用、药物副作用等都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和Mania状态。因此,在确诊双相障碍之前,医生 通常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心理评估,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 总之,双相障碍的确诊主要依据患者的情绪波动和Mania发作。除了这两个主要标准外,还有一些次要标准可以辅助确诊。此外,家族史和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也是确诊双相障碍的重要依据。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类似症状,请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非常重要。

最新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

(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双相情感障碍也是精神疾病当中的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下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医院专家周文俊为大家解说一下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诊断标准: 一、躁狂发作 (一)症状学标准 1.症状以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 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到需住院或过去有肯定符合标准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且至少有下列症状中四项(若情绪仅为易激惹;则需具有五项):①言语比平时增多,或滔滔不绝。②注意力不集中,随境转移。③意念飘忽,思维奔逸。④自负,自我评价过高。⑤自我感觉良好:感到头脑灵活、身体特别强壮或精力充沛。⑥对睡眠的需要减少。⑦活动增多(包括工作、日常活动、社交及性行为方面)。⑧轻率任性,不顾后果。 (二)严重程度标准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 1.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2.社会能力(指工作、学习、社交或家务能力)明显受损。 3.需立即治疗或住院。 4.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三)排除标准 1.当情绪症状消退后,下列症状继续存在:①与心境不协调的妄想和幻觉。②怪异行为。③“一级症状”。④紧张症状群。 2.情绪症状系附加于精神分裂等其他疾病者。 3.情绪症状系药物、中毒或其他器质性原因所引起。 二、抑郁发作

(一)症状学标准 1.症状以心境抑郁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但在一日内可有晨重晚轻的节律变化。 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需立即治疗或住院者,或过去有肯定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且至少具有下列症状的四项:①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性欲减退。②精力明显减弱,无原因的疲倦,软弱无力。③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④自责或内疚感。⑤思考能力或注意力减退。⑥精神运动迟钝或激越。⑦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⑧食欲减退,体重明显减轻。 (二)严重程度标准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 1.社会能力明显受损。 2.需立即治疗或住院。 3.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三)排除标准同躁狂发作标准中的第(三)项。 三、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两项中的一项:①过去有躁狂发作,本次表现为抑郁发作者;②过去有抑郁发作,本次表现为躁狂发作者。 特别提醒: 1.精神病人要有自信心:心理护理是相当重要的,要自信,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适应疾病,接受疾病,自强自立,努力工作,开心生活,不求所有人理解自己,只要有家人、朋友和医生理解就足够了! 2.生活技能训练:康复期的病人,家人应鼓励病人加强生活技能的训练,帮助病人制定适宜的作息时间表,逐步开始有规律的生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年轻力壮者可参加一些健身活动。切忌整日卧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所事事的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