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精神及躯体的共病相关因素分析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精神及躯体的共病相关因素分析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精神及躯体的共病相关因素分析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常常伴随着各种躯体症状和共病。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精神和躯体的共病相关因素。

一、精神共病

1.1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常见共病,其患病率高达40%~60%。焦虑症状可能出现在双相症状发作期间或发作后,也可能出现在与情感障碍症状无关的时间。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包括紧张、焦虑、恐惧、易激惹和难以入睡等。

人格障碍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常见共病,其患病率高达50%以上。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包括边缘型、双重性格型、自闭症型和强迫症型等。人格障碍可能会增加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情复杂性和治疗难度。

1.3 酒精和药物滥用

酒精和药物滥用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常见共病。大约6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曾经或正在滥用酒精或药物。酒精和药物滥用可能会加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情和影响治疗效果。

二、躯体共病

2.1 冠心病

冠心病是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躯体疾病之一。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患上冠心病。冠心病可能会给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带来心脏痛、呼吸急促、乏力等不适感。

2.2 糖尿病

2.3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疾病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常见共病。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可能会干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和行为,使病情更加复杂。

总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精神和躯体的共病是不可避免的,可能会增加病情的复杂性和治疗难度。因此,医生和患者应该高度重视相关的共病因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管理措施,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要点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要点 1 双相障碍概要 1.1 疾病概念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也称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 随着双相谱系障碍(bipolar spectrum disorder)日益获得认可,除传统意义上双相障碍Ⅰ型和Ⅱ型外,“阈下双相障碍(subthreshold bipolar disorder)”、甚至情绪不稳或烦躁等亦被归入双相谱系障碍。 躁狂发作被疏漏,尤其是轻躁狂未被正确识别是造成双相障碍漏诊或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流行病学概况 1.2.1 国外双相障碍患病情况 1.2.2 中国双相障碍患病情况

目前,我国对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问题还缺乏系统的调查。从现有资料看来,我国不同地区双相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患病率相差悬殊。 1.2.3 双相障碍发病危险因素 1.2.3.1 年龄 双相障碍主要发病于成人早期。一般而言,双相障碍的发病年龄早于抑郁障碍。 1.2.3.2 性别 双相障碍I型男女患病机会均等,性别比约为1:1;而快速循环、双相障碍Ⅱ型则以女性多见。 1.2.3.3 地域、种族和文化 与抑郁障碍不同,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的种族与文化背景之间,双相障碍的发病率、患病率和表现形式等都非常相似。 1.2.3.4 季节

部分双相障碍患者的发作形式可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即初冬(10~11月)为抑郁发作,而夏季(5~7月)出现躁狂发作。 1.2.3.5 社会经济状况 与抑郁障碍多见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人群不同,双相障碍发病似乎与社会经济状况缺乏明显的关系。 1.2.3.6 婚姻及家庭因素 与普通人群相比,双相障碍在离婚或独居者中更常见,双相障碍患者离婚率比普通人群高3倍以上。 1.2.3.7 人格特征 虽然有较多的证据显示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对于抑郁的发病有预测作用,但目前仍缺乏证据显示有特定人格特质对于双相障碍的发病有影响,仍需要更多的研究。 1.2.3.8 代谢综合征

双相情感障碍与其他精神疾病的共病性分析

双相情感障碍与其他精神疾病的共病性分析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在情感和行为 方面经历了极端的波动。与其他精神疾病相比,双相情感障碍与许多其他疾病存在共病性,这意味着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精神疾病的风险更高。本文将探讨双相情感障碍与其他精神疾病的共病性,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首先,双相情感障碍与抑郁症(Depression)之间存在显著的共病性。研究表明,超过6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他们的生命中至少有一次经历了抑郁症发作。这两种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复杂的,因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在情感和行为上经历了两个极端:抑郁和Mania(躁狂)。这可能导致他们更容易陷入抑郁状态,而 抑郁症的症状又可能引发双相情感障碍的Mania发作。 其次,双相情感障碍与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s)之间也存在共病性。焦虑 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经历了持续的不安和担忧。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有高达50%也患有焦虑症。这可能是因为焦虑和Mania之间存在一定的 关联,患者可能在Mania发作期间经历焦虑症状,而在抑郁期间则更容易出现焦 虑情绪。 此外,双相情感障碍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之间也存在共病性。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障碍,但它 也可能在成年期持续存在。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同时患有ADHD。这可能是因为两种疾病都与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有关,尤其是多巴胺和 去甲肾上腺素。这些神经递质的异常可能导致情绪和注意力的问题。 此外,双相情感障碍与药物滥用也存在共病性。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滥用药物或酒精。这可能是因为患者试图通过药物来缓解他们的情绪波动和不适感。然而,药物滥用只会加剧他们的症状,并增加治疗的复杂性。

双相情感障碍: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

双相情感障碍: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 文:Kate Chang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是被上紧了发条的玩具,放手后在旋转或翻跟头,不停在动,别人都太慢了,跟不上我。一旦停下来就会感到浑身不自在,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那样。” ——精力旺盛 “我可以兴高采烈且联想翩翩,但是最微不足道的事儿就会让我爆发。情绪很愉悦的我喝一杯茶时,如果这杯茶不如我预想的那样热,我就会尖叫、诅咒。我的情绪特别反复无常,我对自己的心境感到害怕。” ——愉悦开心,心境变化多端 “我生气时任何人最好不要和我抬杠,我感到自己有摧毁一切东西和所有人的冲动,每一件鸡毛蒜皮的事儿都会激怒我,我痛恨所有人,我痛恨我的生活,我想以某种十分惹人注目的方式了断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愤怒,像烈火一样燃烧着我的心。” ——冲动暴躁、自杀想法 “一切事物都显得多余,勾不起一丝兴趣。我脑海中有个声音在那反反复复地说我是一个糟糕的人,生活只剩下痛苦,没勇气面对自己的问题,也没能力完成自己的目标,真是一团糟。” ——绝望感、抑郁 在这个抑郁症还没被人们广泛且正确地认识的时代,提到“双相障碍”,很多人更是觉得陌生和古怪。 “一段时间会表现出躁狂的行为,极度快乐又极其敏感,思维跳跃,精力旺盛到仿佛睡眠都是多余的存在,过一段时间却又感到极其沮丧、孤僻、想死,心情和情绪会发生跌宕起伏的极端变化。” 双相情感障碍(BPD)是指有躁狂或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 这种“教科书”式的描述,让双相障碍的诊断看起来很容易。 但事实却是,当人们首次出现抑郁或者躁狂症状发作后,有的要

滞后八年左右的时间才首次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并得到对症的治疗。 01 双相障碍为何难以被确诊? 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通常认为,双相障碍是一系列必须成群出现的症状(每次不止出现一种症状),并且症状们往往要持续一段时间,经历发作阶段、症状最严重阶段和恢复阶段。(所以,哪怕你也曾在晚上刷完沙雕微博又感叹人生虚无,也并不意味着你就是双相)但是就像很多医生对身体疾病诊断实操时的感觉一样:患者不会按照教科书上写的那样标准地去生病。 双相障碍的患者的躁狂或者抑郁的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的可能几天,长的能持续几个月。抑郁和躁狂状态会交替在病程中出现,有的人甚至在一天中出现如此交替,被认为是“快速循环型”的发病状态。 双相障碍发作也不会在一夜之间形成,而躁狂或抑郁的严重程度也会因人而有很大不同。很多患者会分阶段地加速进入躁狂状态,而有的患者会螺旋式地陷入抑郁状态,尽管抑郁的状态也很少是泾渭分明的。 对某些患者来说,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之间的时间段内不会有症状,但有的患者在这两个发作之间的时间段会有前面的发作所遗留下来的症状,如睡眠障碍、正在形成中的急躁、抑郁或轻躁狂的症状。 双相障碍还可能与其他心理问题、精神疾病存在共病的情况,诊断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也算是个“磨人的小妖精“了,不容易。 02 双相障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双相障碍发生的因素可以分为导致双相障碍发作的原发性因素,和疾病首发后就会影响其进展的继发性因素,这两类因素未必相同。 而相同的因素或许会在双相障碍的发作阶段与进展阶段发挥不同程度的影响。 具体而言,这种疾病最初受到遗传因素的明显影响。有的人生来携带的基因中就有潜在的生物化学紊乱。

双相障碍的基本概述及治疗

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也称双相情感障碍,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一段时间,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提示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对本病的发生有明显影响。 (一)遗传与环境因素 1.家系研究双相障碍患者的生物学亲属的患病风险明显增加,患病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风险也越高,以及有早发遗传现象即发病年龄逐代提早、疾病严重性逐代增加。 2.双生子与寄养子研究研究发现双相障碍的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其中同卵双生子同病一致率为60%~70%,而异卵双生子为20%。寄养子研究也显示,患有心境障碍的亲生父母所生寄养子的患病率高于正常亲生父母所生寄养子的患病率。这些研究充分说明了遗传因素在心境障碍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影响远甚于环境因素。 3.分子遗传学研究心境障碍的疾病基因或易感基因尚需深入研究。分子遗传学研究涉及多条染色体和基因,虽然有不少阳性发现,但目前尚缺乏肯定的研究证据。候选基因研究也未能证实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多巴胺受体基因、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多巴胺B羟化酶基因、

5-羟色胺受体基因、单胺氧化酶基因等与本病的明确相关性。 4.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提示,应激、负性生活事件(如丧偶、离婚、婚姻不和谐、失业、严重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息重病或突然病故)及社会经济状况缺乏等因素与本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关系。激性生活事件与心境障碍,尤其与抑郁发作的关系较为密切。 (二)神经生化因素 一些研究初步证实了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及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可能与双相障碍的发生有关,证据主要来源于精神药理学研究资料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 1.5-羟色胺(5-H)假说,该假说认为5-HT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5-HT功能活动增高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阻滞5-HT回收的药物(如选择性5-H再摄取抑制剂)、抑制5-HT降解的药物(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5-HT的前体色氨酸和5-羟色氨酸均具有抗抑郁作用;而选择性或非选择性5-HT耗竭剂(对氯苯丙氨酸与利血平)可导致抑郁。一些抑郁发作患者脑脊液中5-HT的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含量降低,浓度越低,抑郁程度越重,伴自杀行为者比无自杀企图者更低;抑郁发作患者和自杀患者的尸脑研究也发现5-HT或5-羟吲哚乙酸的含量降低。 2.去甲肾上腺素假说该假说认为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NE功能动增高能与躁狂发作有关。阻滞NE回收的药物具有抗抑郁作用;酪氨酸羟化酶抑制剂c-甲基酪氨酸可以控制躁狂发作,并可导致轻度抑郁或抑郁障碍状恶化;利血平可以耗竭突触间隙的NE

双相情感障碍社会心理论文

双相情感障碍社会心理论文 一、心理因素 1.认知方式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认知方式和过程的研究有两个主要的 理论观点: 1.1单相抑郁障碍认知模型假设:适合不良的认知模式在个体遭受有 压力的生活事件时,导致了抑郁的易感性。适合不良的认知模式包括:用消极的方式(包含无望感)来推断事件的原因、后果和自我价值的理论。Beck(1967,1987)提出了消极的自我模式,功能失调的态度和社 会型自主人格模式。这种适合不良的认知方式增加负性生活事件所遇 到的负面评价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对于自我和人生观的绝望和负面的 看法,最终导致抑郁症状。 1.2心理学上的“躁狂防御模型”假设:精神动力学的观点认为,抑 郁的认知方式与躁狂/轻躁狂存有着潜在的相关性,夸张的躁狂表现是 一种防御机制或是潜意识对抑郁倾向的逆反应。该假设由Abraham于1911年提出,经过Dooley(1921)、Rado(1928)、Freeman(1971)、Klein(1994)的持续完善,并由Neale(1988)做出了认知行为方面的更新。该假设认为,生活事件能够视为对患者脆弱的自尊的潜在威胁, 躁狂者是用过度感觉良好的方式来防御潜意识的抑郁认知进入意识。 所以,躁狂并不是抑郁的对立面,在认知上更像是它的同类。从这个 角度来看,因为抑郁症和躁狂症均涉及类似的负面认知风格,情感发 作类型的决定因素是相关的生活事件和患者对于无助感、自尊受挫的 应对模式。个体使用认知的防御来应对自尊收到的威胁和随后而来的 无助感,当防御失败就会导致抑郁症的结果。对于冲动性的认知方式,Kagan等1964年提出的沉思—冲动型(reflectivity-Impulsivity, 简称R-I)认知方式,主要指在不确定条件下,个体做出决定时速度 上的差异。根据这个理论,消极的自尊导致了高水平的冲动,与恐惧 相关的情况使冲动增加。 2.成长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养育方式和儿童期受虐史两部分。

双相情感障碍与其他心理疾病的关联

双相情感障碍与其他心理疾病的关联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特点是情绪波动剧烈,从极度兴奋和活跃的情绪状态(称为躁狂)到极度低落和消沉的情绪状态(称为抑郁)。这种疾病不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还与其他心理疾病存在一定的关联。 首先,双相情感障碍与抑郁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持续的低落情绪、失去兴趣和快乐感,以及自卑、无助等负面情绪。与双相情感障碍不同的是,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状态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躁狂期。然而,一些研究发现,约有5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疾病的早期会经历抑郁症状,这可能使得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其次,双相情感障碍与焦虑症也存在一定的关联。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过度担心、紧张和恐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躁狂期可能会表现出焦虑症状,如过度活跃、冲动和易怒。而在抑郁期,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自责和恐惧,这与焦虑症的症状相似。因此,双相情感障碍和焦虑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共同症状的情况。 此外,双相情感障碍还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有一定的关联。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一些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儿童时期就表现出ADHD的症状。这可能意味着ADHD和双相情感障碍之间存在着共同的遗传和神经生物学机制。 最后,双相情感障碍与酒精和药物滥用也存在一定的关联。一些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滥用酒精和药物,这可能是为了缓解他们的情绪波动和焦虑症状。然而,这种滥用行为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症状,并导致其他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的出现。

重性抑郁障碍与双相障碍患者躯体疾病共病调查

重性抑郁障碍与双相障碍患者躯体疾病共病调查 肖春兰;方贻儒;李则挚;汪作为;黄乐萍;王亚光 【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4(024)001 【摘要】目的:了解重性抑郁障碍 (MDD) 与双相障碍(BD)患者躯体疾病共病情况.方法:对141例MDD和 52 例BD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躯体疾病调查及精神疾病评估.结果:MDD和BD患者躯体疾病的共病率分别为68.1%、46.2 %,共病的躯体疾病以慢性病为主,依次为高血压、慢性胃炎、腰椎间盘突出、糖尿病.与非共病患者比较,共病患者年龄及起病年龄大,精神疾病复发次数多(P<0.05或P< 0.01).MDD共病患者自杀意念风险明显增加(P<0.01).结论:较高龄及较高龄起病的MDD、BD患者更易共病慢性躯体疾病.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肖春兰;方贻儒;李则挚;汪作为;黄乐萍;王亚光 【作者单位】200083,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200083,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200083,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200083,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4 【相关文献】

1.重性抑郁障碍与双相障碍患者的共病研究 [J], 毕见好;高丽静;于忠霞 2.重性抑郁障碍或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发作伴随躁狂症状的临床特征 [J], 胡希文;杨永秀;郭玉娟;谭忠林 3.重性抑郁障碍与双相障碍患者的共病研究 [J], 肖春兰;方贻儒;汪作为;黄乐萍;王亚光;朱光;介勇;蒋学萍;罗碧明 4.综合医院就诊患者躯体疾病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的现状调查 [J], 刘传新;段明君;李斌;谢玲;杨彦春 5.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比较 [J], 余姝;王强;邓伟;何宗岭;罗微;胡雅岚;李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相情感障碍健康指导内容

双相情感障碍健康指导内容 双相情感障碍健康指导内容 一、认识双相情感障碍 1、双相情感障碍是什么?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简称BD)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又叫双相精神障碍、双相情感性障碍,临床表现为“双极”状态,即精神病又病变、情绪高涨又沉沦、心情热烈又冷漠之间的极端反复。 2、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是什么?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源于遗传和家庭环境因素以及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再加上身体和心理压力,使得有感情障碍的患者行为不稳定,情绪变化很大,常常出现强烈的抑郁、敌意、焦虑等情绪波动。 二、双相情感障碍的早期征兆 1、心理状态变化频繁:一旦出现病情,患者的情绪变化很快,经常会变得无缘无故地兴奋或者伤心难过,情绪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又能立刻变化。 2、思维模式变化:在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时,患者常觉得自己思维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对事情的思考模式有很大变化,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比较抽象的想法,这种患者的想法经常会变得幻想。 三、双相情感障碍治疗 1、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多以药物治疗为主,抗抑郁

药和抗敌对药都是较常见的治疗药物,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情绪变化; 2、心理治疗:也有使用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改善自身心理状态, 比如:认知行为疗法(CBT)、深层行为疗法(DBT)等,都可以帮助 患者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减少作坊思维的出现; 3、个体辅导:个体辅导可以通过专业的辅导师进行,帮助患者 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学会正确地应对情绪波动等问题。 四、双相情感障碍的健康指导 1、养成规律的作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需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定时睡觉,每天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不抽烟,减少咖啡因的摄入,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 2、做好心理调适:需要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情绪,比如学会正确 处理抑郁、焦虑、敌对的情绪,要学会放松自己,增强自信心,及时求助,处理好压力。 3、合理应用药物: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合理 应用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减少药量,需要按照医生建议每天规律服药,由医生来调整药量,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 概述: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特征为患者情感波动幅度较大,交替出现抑郁和躁狂两种状态。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以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管理的水平。 一、定义 双相情感障碍指的是患者在生理、情感和认知等多个方面出现异常变化,交替表现为抑郁和躁狂的周期性情感状态。 二、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五版(CCMD-5)的诊断标准,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 1. 抑郁期症状: - 持续的抑郁心境 - 对平日感兴趣或愉悦的事物明显丧失兴趣或愉悦感 - 失眠或过度睡眠 - 负罪感或自责感 - 注意力不集中或决策困难

- 意欲降低或疲乏感 - 减少或增加食欲 2. 躁狂期症状: - 持续心境持高或愉悦 - 高度自信或自大 - 思维跳跃或话语过多 - 躁动不安或过度活跃 - 注意力不集中或决策冲动 - 失眠或减少需要睡眠 - 不适当或过分增加的活动 三、治疗原则 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程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以提高疗效和预防复发。 3. 早期干预:在症状出现早期尽早进行干预,有助于减轻病情和改善预后。

四、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中,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包括锂盐、抗癫痫药物、抗 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具体选择药物应根据患者的症状、病程 以及患者个体化的因素而定。 五、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常用的心理治疗 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BT)、插入治疗(IPSRT)和家庭治疗等。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管理情绪、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战胜心理困扰。 六、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和预防复发中具有重要作用。 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远离不良嗜好、进行有氧运动、避免剧 烈运动等。 七、康复管理 康复管理包括定期复诊、药物管理、心理支持和社会康复等。患者 应参与康复管理计划,遵守医生的治疗建议,并积极参与家庭和社区 的康复服务。 结论: 通过本指南,医务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 和治疗指南,以提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精神 障碍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促进公众对精神健康的认识和

双相情感障碍与身体健康问题的关联性

双相情感障碍与身体健康问题的关联性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严重的情感障碍,其特征是情绪的极 端波动,包括情绪低落期和情绪高涨期。这种疾病不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与身体健康问题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本文将探讨双相情感障碍与身体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双相情感障碍与睡眠问题密切相关。患者在情绪低落期常常会出现失眠、早醒等睡眠问题,而在情绪高涨期则可能出现失眠或过度睡眠的情况。长期的睡眠问题会导致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以及认知能力下降等一系列身体健康问题。因此,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刺激性物质的摄入(如咖啡因、酒精等),以及进行放松训练等方式来改善睡眠质量。 其次,双相情感障碍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的关联。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 患者患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更高。这可能与情绪波动导致的生理变化有关,如情绪低落期患者常常出现应激反应增加、心率加快等生理变化,而情绪高涨期则可能出现过度活动、高能耗等情况。因此,及时识别和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同时采取积极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措施,如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此外,双相情感障碍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也备受关注。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与心 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症状集合,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更容易患上代谢综合征,这可能与患者在情绪低落期常常出现食欲增加、进食过量等行为有关。因此,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进行适度的运动非常重要。此外,定期体检、监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也是预防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最后,双相情感障碍还与自杀行为密切相关。患者在情绪低落期时常常出现自 杀念头和自杀行为,而在情绪高涨期则可能出现冲动行为和危险行为。自杀行为不

双相情感障碍的大脑神经机制研究

双相情感障碍的大脑神经机制研究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特点是情绪波动剧烈,包括情绪高涨(称为躁狂)和情绪低落(称为抑郁)。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交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理解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机制,许多研究人员从大脑神经机制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神经递质的变化 神经递质是大脑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化学物质,它们在神经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在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表明多巴胺和谷氨酸这两种神经递质的异常变化与情绪波动有关。 1. 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与奖赏和动机有关的神经递质。在躁狂期,患者的多巴胺水平升高,导致他们感到兴奋和冲动。而在抑郁期,多巴胺水平下降,导致他们感到消沉和乏力。 2. 谷氨酸: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研究发现,在躁狂期,患者的谷氨酸水平升高,导致他们情绪高涨和兴奋。而在抑郁期,谷氨酸水平下降,导致他们情绪低落和消沉。 二、脑区功能异常 通过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研究人员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特定脑区的功能存在异常。 1. 前额叶皮层:前额叶皮层是大脑皮层中的一个重要区域,与情绪调节和决策制定密切相关。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躁狂期时,前额叶皮层活动增强,导致他们冲动和情绪高涨。而抑郁期时,前额叶皮层活动减弱,导致他们情绪低落和决策困难。

2. 扣带回:扣带回是大脑中连接不同脑区的重要纤维束之一。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扣带回存在结构和功能异常,这可能导致不同脑区之间的信息传递受到干扰,从而影响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三、遗传因素的影响 双相情感障碍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该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1. 基因突变:一些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基因存在突变,这些基因与神经递质的合成、传递以及脑区功能等方面有关。这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神经递质不平衡和脑区功能异常,从而增加了患者患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 2. 环境与基因相互作用:除了基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早期遭受创伤、药物滥用、睡眠不足等环境因素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风险增加相关。同时,环境因素还可以与基因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患病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与多巴胺和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的异常变化、特定脑区功能异常以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该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然而,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仍然复杂且多样,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更为深入的机制,以便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管理策略。

双相情感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研究进展

双相情感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研究进展 摘要:双相情感障碍可共病多种精神疾病,共病使得症状加重,同时也使得症 状多样化的呈现,也很容易漏诊以及误诊。本项研究进行分析双相情感障碍常见 的几种共病疾病,以最新研究进展的角度进行探究,辅助临床尽早的对于共病疾 病识别,并减少或者避免误诊,对患者落实早期的规范化的治疗。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共病;精神疾病;进展 双相情感障碍为临床上的一类心境障碍,一方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另一 方面又有抑郁发作,在精神科属于多发的以及常见疾病,而且此疾病具有较高的 致残率以及复发率、病死率特点,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命质量。相较于单 一疾病而言,共病患者的病程更长,临床症状较重,同时具有较重的社会功能损 害性特征,由于预后效果较差,所以会相应的产生自杀风险[1-2]。所以,积极的 研究共病,对维护患者治疗安全可靠性、有效的评估治疗难度、疾病的预后等等,可产生重要的依据。 一、焦虑症 有相关的共病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概具有74.9%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终 生共病焦虑障碍的情况,双相Ⅰ型终生共病率是86%,双相Ⅱ型终生共病率是89%,阈下双相终生共病率是63%。国外的学者分析52个基于观察的精神病人 群研究,结果表明,双相情感障碍中具有43%的焦虑障碍的终生流行率,最为常 见的就是惊恐障碍,具有近17%的共病率,之后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共病率14%)、社交焦虑障碍(共病率13%)[3-5]。其他的包括了双相情感障碍和创伤 后应激障碍、广场恐怖症、强迫症以及单一恐惧症。针对共病的机制的研究,有 一种分期模式,即焦虑障碍表现是高危青少年的精神病理的早期表现,能够向着 双相情感障碍的方向发展。双相情感障碍共病焦虑症者,发病的年龄是相对较早的,会降低恢复的可能性,而且缓解时间短暂,往往伴随较高的自杀率。治疗焦 虑症的主要举措就是抗抑郁药物,但是会影响到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程。所以,双 相情感障碍跟焦虑障碍的共病率是较高的,双相情感障碍早期临床症状中,焦虑 症状就是重要的一种[6-7]。 二、共病物质依赖 美国共病调查结果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共病物质使用障碍具有较大的比重, 大概是42%。我国学者研究显示,通过再诊断120例酒精依赖患者,发现了具有58例(48.33%)病患是共病双相情感障碍者。现下精神病学领域在研究酒依赖 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关系方面,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论,其中的一个观点就是二元论,即认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共病属于两者分别当作一独立疾病的方式,在 同一病患临床相中进行共存,另一种观点就是一元论,即两者共病属于一种跟单 纯双相情感障碍和酒依赖不同的独立疾病实体[8-10]。但是酗酒之前有双相情感 障碍发作史以及情感障碍的家族史,在戒酒之后出现躁狂症状、抑郁症状未显著 程度的改善、加重躁狂或者抑郁情况属于公认的观点,都应该考虑到双相情感障 碍与酒精引发精神障碍的共病。酒精滥用可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感症状产 生严重的影响,因为5-HT系统功能异常紧密的关联于负性情感以及大量的饮酒,存在酒精依赖抑郁者的5-HT功能,明显的低于无酒依赖抑郁症者。 三、共病人格障碍和共病强迫障碍 Brieger 等的研究结果显示,非双相心境障碍者中,大概具有12%的比重是合并边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双相障碍

精神障碍诊断规范(2023版)—双相障碍 一、概述 双相障碍(bipolar d isorder,BD)也称双相情感障碍,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旳一类心境障碍。经典体现为心境高涨、精力旺盛和活动增长(躁狂或轻躁狂)与心境低落、爱好减少、精力减少和活动减少(抑郁)反复或交替发作,可伴有幻觉、妄想或紧张症等精神病性症状及强迫、焦急症状,也可与代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物质使用障碍、焦急障碍、强迫障碍和人格障碍等共病。双相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高共病率、低龄化和慢性化等特点,初次发作常在20 岁之前,终身患病率为 1.5%~6.4%。 双相障碍旳诊断重要根据临床现象学,确诊需要对旳识别“情感不稳定”等关键症状,及其病程具有“发作性、波动性”等特性。双相障碍临床体现旳多形性与多变性易导致误诊或漏诊,近 70%旳双相障碍患者曾被误诊为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障碍、焦急障碍、精神分裂症、人格

障碍、物质使用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 治疗前需要筛查甲状腺功能、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以及氧化应激损失指标、女性卵巢B 超等。 心境稳定剂是治疗双相障碍旳基础药物,一般指锂盐与丙戊酸盐等抗惊厥药。广义心境稳定剂也包括具有心境稳定作用旳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临床上,从发病到接受心境稳定剂系统治疗期间,超过 60% 旳患者有 2 次以上旳治疗方案变更,尤其多见抗抑郁药旳不妥使用,这将会导致治疗无效、混合发作或者循环加紧。 双相障碍通过合理治疗可以有效得到缓和,缓和期患者旳社会功

能基本恢复。不过,双相障碍患者复发率高,约 40%旳患者在 1 年内复发,约73%旳患者在5 年内复发。双相障碍患者终身心境发作平均约9 次,每2 年左右发作1 次。维持期治疗采用心境稳定剂联合心理治疗,并加强社会支持,对防止复发有重要作用。 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 双相障碍旳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其发病与遗传原因、环境原因亲密有关。双相障碍有明显旳家族汇集性,遗传度高达 80%。脑影像学研究发现,患者额叶、基底节、扣带回、杏仁核、海马等脑区有关神经环路功能异常;多种神经递质,包括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胆碱、谷氨酸、γ-氨基丁酸、神经肽等功能异常与心境发作有关;细胞膜离子通路(如双相障碍患者钙离子通路存在功能变化);双相障碍患者也常出现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素/性腺轴等神经内分泌异常变化。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家族、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也参与了双相障碍旳病理过程。此外,心理社会原因如生活事件可促使双相障碍发生。

精神卫生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

精神卫生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 一、概述 双相情感障碍也称双相障碍,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的常见精神障碍。常与焦虑共症状,共病物质滥用,也可以出现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一般呈反复发作性病程,躁狂/轻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混合特征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一段时间,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病程多型演变,发作性、循环往复性、混合迁延性、潮起潮落式,病程不一而足。间歇期或长或短,间歇期社会功能相对恢复正常,但也可有社会功能损害;多次反复发作后会出现发作频率加快、病情越发复杂等现象。 二、临床表现 双相障碍典型临床表现可有抑郁发作、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几种形式。 (一)抑郁发作 典型的抑郁发作,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为减退“三低”症状为特征,伴有认知功能减退和躯体症状。 1.情绪低落抑郁发作最主要的、原发的症状。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从轻度的闷闷不乐到严重的痛不欲生、悲观绝XX可以出现。兴趣缺乏、愉快感缺失,对任何事情都

提不起兴趣。典型的抑郁发作有晨重夜轻的节律特点。 2.思维迟缓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感觉脑子像生锈的机器,临床上表现为主动言语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无法交流。 3.认知功能损害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减弱,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思维灵活性减退。 4.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而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为动作行为缓慢,生活被动、懒散、日常生活需要督促。不想做事,疏远亲友,回避社交。 患者也可能出现一些精神运动性改变、生物学症状及精神病性症状。 5.精神运动性改变 (1)焦虑:焦虑与抑郁常常伴发,表现为莫名其妙地紧张、担心、坐立不安,甚至恐惧。可伴发一些躯体症状,如:心跳加快、尿频、出汗等。 (2)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迟滞表现为活动减少,动作缓慢,工作效率下降,严重者可表现为木僵或亚木僵状态。激越患者则与之相反,脑中反复思考一些没有目的的事情,思维内容无条理,大脑持续处于紧张状态。由于无法集中注意力来思考一个问题,实际上,思维效率下降,表现为紧张、烦躁不安、难以控制自己,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