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千古绝唱《广陵散》赏析

千古绝唱《广陵散》赏析

千古绝唱《广陵散》赏析
千古绝唱《广陵散》赏析

千古绝唱《广陵散》赏析

内容摘要:在琴曲文献中,《广陵散》是一首结构庞大、有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的优秀作品,其音乐上出现了两个主题音调的雏形,旋律哀婉低叹,表现了对聂政悲惨遭遇的同情。乱声、后序是正声的发展延续,音乐进一步展开,拨剌等各种手法的运用造成了热烈辉煌的效果,表现对聂政不屈精神的歌颂。本文对其历史渊源、内容结构和艺术价值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关键字:《广陵散》悲壮基调宏大气势节奏

一、《广陵散》背后的故事

由于《广陵散》的内容、结构、曲风、韵律等各方面的音乐元素都与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有着深刻而本质的关联,所以在对其曲本身作阐述和分析之前,我选择了先对其历史进行追溯。

《广陵散》一曲,渊源已久。东汉末至三国时,《广陵散》已在流行。汉应璩(190~252)与刘孔才的书信中言及“听广陵之清散”。魏嵇康的《琴赋》中提到的琴曲亦有《广陵止息》。据《战国策》及《史记》中记载:韩国大臣严仲子与宰相侠累有宿仇,而聂政与严仲子交好,他为严仲子而刺杀韩相,体现了一种“士为知已者死”的情操。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神奇秘谱》关于此曲的标题就是源于这个故事。东汉蔡邕的《琴操》也谈到与该曲相关的历史故事:战国时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超过了工期还没有完成,就被韩王下令杀害了。当时聂政还未降生,当他长大成人后,就问母亲:“父亲在哪里?”母亲就告诉了他父亲的遭遇。聂政自此立下为父报仇、刺死韩王的誓愿。首次行刺不成,聂政逃到泰山,向一个仙人学琴,历时十年。因怕被人认出,他“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并击落满口牙齿。重归韩国的聂政,已练成绝艺,弹起琴来,观者成行,马牛止听。

消息传到爱好听琴的韩王耳中,他马上召聂政进宫弹琴。聂政将刀藏入琴中,当韩王聚精会神听琴时,拔出刀来,刺死韩王。按当时的规定,杀君之罪,当诛

九族。聂政恐祸及母亲,就拿刀自毁其面,断其形体,所以无人知道刺客是谁。后统治者将聂政暴尸于街市,重金悬赏。一天,有位妇人抱着聂政的尸体哭道:“他就是聂政啊!为父报仇,知道要牵累母亲,所以才自毁其容。我怎能为保一区区女子之身,而不宣扬我儿子的英名呢?”哭着哭着,因冤结陷塞绝脉而死。

尽管史学家们对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是一曲歌颂古代义士的悲歌,是浩如烟海的古代琴曲中最富有斗争性的一首。而这种斗争性和悲壮的情感基调,正是我们赏析这首名曲的基础和归宿。

二、《广陵散》的结构和内容

《广陵散》最早不只是古琴曲,还是被琵琶、笙、笳等乐器演奏的“但曲”。《乐府诗集》将其列为相和歌楚调曲目中,并引有张永《录》的有关记载:“又有但曲七曲:《广陵散》、《黄老弹飞引》、《大胡笳鸣》、《小胡笳鸣》、《鸡游弦》、《流楚》、《窈窕》,并琴、筝、笙、筑之曲。”但所有别的乐器演奏的《广陵散》曲谱都已失传,惟有琴曲保存至今。它的曲调经隋唐李良辅、吕渭等人的加工,逐渐发展成一部规模宏大的作品。

《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朱权《神奇秘谱》,共有四十五段,分为六大部分,即开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后序八段。每段皆冠以小标题,如“取韩”、“呼幽”“冲冠”、“投剑”、“长虹”等,从这些标题判断,《广陵散》的表现内容和聂政刺韩王的故事情节相符。六部分中正声是全曲的主体部分,主题音调充分展现,音乐由低沉忧郁发展到豪迈激昂,采用了拨剌、撮音、泛音等演奏手法,描写聂政由怨恨到愤慨的思想变化过程。开指、小序、大序诸部分是正声的酝酿准备阶段,在音乐上出现了两个主题音调的雏形,旋律哀婉低叹,表现了对聂政悲惨遭遇的同情。乱声、后序是正声的发展延续,音乐进一步展开,拨剌等各种手法的运用造成了热烈辉煌的效果,表现对聂政不屈精神的歌颂。

三、《广陵散》的艺术价值

《广陵散》全曲音乐风格既统一,又有变化,从而更生无穷魅力。北宋《琴书·止息序》对《广陵散》的描写可谓神来之笔:“其怨恨凄恻(感),即如幽冥鬼神之声。邕邕容容,言语清泠。及其怫郁慷慨,又亦隐隐轰轰,风雨亭亭,纷披灿烂,戈矛纵横。”当代琴家李祥霆也在《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研究附录》中称:“情绪大起大落,忽婉转,忽雄奇。其变态之强烈,令听者感到内心冰炭交加,升天坠地。其为音乐艺术,信可如此,而今日之琴曲,唯《广陵散》可当之。”

《广陵散》的结构缜密,气势宏大。古琴是七根弦,在古代第一弦称为君弦,第二弦称为臣弦,广陵散用“慢商调”弹奏,将二弦音高降低与一弦音高相同,强调了宫音的主音效果,此曲历来被认为有反君之意,悠扬之间难抑沉郁凝重,沉郁凝重外又另有超旷飘逸。

我认为,《广陵散》的一二段给人感觉平淡深远,缓缓弹去,细细审之,如元人一幅气运笔墨,若不是细心领略,是无法体会箇中深意的,只会觉得枯燥无味。而在第三四段,则“操弦不谙斯曲,如入山阴道上,而不视其美也”。第五段是静中消遣,平和深邃;第六段则用起伏跌宕的节奏和音韵,显“几带起,几拨刺,臞仙作秋鸿,窃而用之”之意;第七段更是妙不可言,不疾不离,就入乱后,一收痛快;第七段则轻描淡写,趣味无穷深远。韩愈在其文章中盛赞《广陵散》: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又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傍。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广陵散》具有的这种怫郁慷慨、戈矛纵横的斗争精神,使它深受历代追求自由之名士的喜爱。嵇康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人。他是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因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合作,被下令杀害。嵇康以善弹《广陵散》著称,传说他弹此曲是由仙人所授:在一次出游中,嵇康夜宿华阳亭,当他弹琴时,忽然有自称古人的来客求见。两人共谈音律,非常投机,后来仙人索琴弹奏一曲,将其授于嵇康。这首乐曲声调绝伦,它就是《广陵散》。嵇康酷爱《广陵散》,不但从不教人,而且临刑之时,从容不迫,慨然弹奏此曲,把自己的满腹怨恨和对政权统治黑暗

的不满在演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遂成千古佳话。《晋书·嵇康传》载:“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四、小结

正因为《广陵散》描写了以臣弑君的这种斗争精神,而音乐又不具有传统美学思想所要求的“中正平和”之声,所以被历代封建卫道士视为大逆不道而予以谩骂、禁止,唐孙希裕认为《广陵散》有伤国体,将乐谱烧掉。宋朱熹说《广陵散》愤怒燥急,“声最不平和,有臣凌君之意”。但这些都无损于《广陵散》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也阻止不了它的广泛流传。至今,这首能令听者达到“冰炭交加、升天坠地”之境界的琴曲仍是古琴的传统重要曲目之一。

参考引文

【1】嵇康 .琴赋.三国末期

【2】李祥霆.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研究附录. 台北市文建会.民82[1993]

唐诗八首,千古绝唱

八首唐诗,每一首都是千古绝唱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的巅峰是在唐代,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在唐代涌现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他们犹如一颗颗繁星,照耀着中国文学的天空。最好的诗人在唐代,他们留下了一首首精彩绝伦诗,供后世鉴赏学习。现存的唐诗五万多首,两千二百多个诗人。这八首唐诗,每一首都是千古绝唱。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此诗有着“孤篇盖全唐”的美誉,诗人张若虚仅存两首于《全唐诗》中。全诗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四句一韵,结构严谨,字雕句琢,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将对个人生命经验上升到宇宙意识的哲学思考。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诗仙李白内心的直白,当时的李白被诏入京,却没有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郁郁不得志。现实是如此的艰难,每一步走下去都是岐路,充满了挫折,但李白没有悲观到底,喊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给了生命一个希望。 《使至塞上》——王维

广陵散

广陵散 广陵散 时刻:西晋 地方:江南山阴府广陵村 人物: 嵇乌有——竹林七贤嵇康之子,曾在朝为官,后罢官隐居广陵村。 山源——竹林七贤山涛之子,嵇乌有的结拜兄弟,排行老二。 费子虚——武林中人称“飞天侠”,与嵇乌有结拜,排行老三。 钟云——钟子期之子。 田氏——嵇乌有之妻。 琼瑶——与费子虚青梅竹马,两情相笃。 公公、衙役若干 序 [全场打暗蓝色光, 公公:(手捧圣旨,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老皇驾崩,举国哀哀。新君登基,百废待兴。 广开贤路,选贤择能。特命钟云为天下招贤使,替朕遍访贤能。钦此。 钟云:万岁万岁万万岁!(灯光渐明) 公公:钟大人,此行辛苦了。 钟云:为万岁效力,怎敢言苦呢? 公公:钟大人行程可安排妥当? 钟云:公公。 (唱)万岁宠爱交重任, 钟云岂敢别专心。 运筹早已帷幄中, 行程早就安排定。 公公:这样说来,钟大人是胸有成竹了。 钟云:(唱)出关渡河别停蹄, 跋山涉水中原行。 遍访中原十八家, 再渡长江到山阴。 公公:到山阴? 钟云:到山阴! 公公:哦,哦,江南烟柳地,美女声若啼。钟大人文才风流,自然是顺道要去的了。 钟云:公公取笑了 (唱)我去江南非为私, 要去找访一具人。 公公:什么人? 钟云:此人说起来公公也认识的。 公公:咱家也认识的?那到要说来听听。 钟云:(唱)他本是书香门第名门后, 他也曾举孝廉为君效命。

得罪了权贵险伤命, 公公你救他才免刑。 我也曾左打听右打听, 前日才得确切信。 自从罢官万念灰, 隐居山阴广陵村。 若咨询此人他是谁.... 嵇乌有便是他名姓。 公公:哦,原来是嵇乌有啊!乌有我也好些年没有看见了,认真算算也有十年了吧! 钟云:整整十年,那时候我依然太学里的学生呢! 公公:乌有是好人啊!为民请命,别惜得罪权贵。唉!钟大人,你此行能请他出山最好。他别情愿的话,你也别牵强他,顺其自然吧! 钟云:是。 公公:天色别早,钟大人依然在点登程吧! (钟云起程,灯光渐暗) 一 [广陵村,这年的冬天特别冷,这些天又下了几场大雪,山道上人兽绝迹。 [琼瑶在扫掉门前的雪。 琼瑶:(唱)朔风阵阵透骨寒, 山间梨花降纷纷。 庭前扫雪心随风飘, 住帚独立望山径。 子虚啊! 三月期限限已尽, 为何别见你归影? 别知你身在何处漂, 为何别见来音信? 你可知,我日日盼来夜夜等, 望断关山盼归影。 你可知,老大惦念事可成, 二哥盼你急在心? 一家盼你无音信, 远眺关山眼穿尽。 莫非是,求取曲谱倍艰辛, 蹬山涉水奔波行。 莫非是,旅途之中风波生, 羁留中原难回身。 莫非是,风霜雨露狂吹打, 野渡荒村成了病! 拜天拜地拜神灵 保佑我,子虚哥无病无灾,平平安安,一路顺风,早回山阴。

中国古典音乐赏析

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音乐赏析摘要: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国古典音乐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下,跨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浪漫、温馨。《高山流水》是中国十大古典音乐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梅花三弄》、《夕阳箫鼓》、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单单《汉宫秋月》、《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沉浸其中,再加上由传统乐器古筝、古琴、琵琶的演奏,声音优雅,尽现中国韵味之美。 关键词: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传统乐器古筝古琴 1.典故 《高山流水》这首乐曲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传说春秋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后人有诗赞叹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俞伯牙和钟子期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但俞伯牙是晋国的大夫,钟子期却是楚国的樵夫,两人虽然国别不同,地位悬殊,却都精通音律,酷爱琴艺,堪称古代的两位音乐家。两人萍水相逢,即由于“知音”而结交为“契友”。 2.版本派别 作为古筝曲,《高山流水》为代表曲目。但高山流水最普遍的是三个版本,一个是山东筝派,一个是浙江筝派,还有一个就是河南筝派。之所以是三个版本,是因为曲调完全不同,而不是演奏技法的不同。 2.1山东筝派 "齐鲁大板"的山东筝派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刚健有力。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连"托"演奏的下花指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铿锵,深沉,其演奏风格纯朴古雅。 2.2河南筝派 在河南筝中,把这一技巧称为"游摇"。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弹弦时略退少许,迎音迅速滑上,敏越无迹)、小颤(颤音细密紧促)、滑颤(边沿边颤)、大颤(颤幅阔大,动宕有情)等招法最有特色。在演奏风格上,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亦无论曲情的欢快与哀伤,均不着意追求清丽淡雅、纤巧秀美的风格,而以浑厚淳朴见长,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在傅玄《筝赋·序》中对河南筝曲评价是"曲高和寡,妙技难工"。 2.3浙江筝 浙江筝派的曲调优美。在最开始,右手跨三个八度同时表现山的庄严和水的清亮。曲中部右手如水般流畅,左手在低音位置的配合如山耸立其间。后半部用花指不断划奏出流水冲击高山的湍急。最后用泛音结尾,如水滴石般的柔和清脆。 3.《高山流水》谱本 此曲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3.1琴曲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朝《神奇秘谱》,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

古琴名曲赏析

《古琴名曲赏析》心得体会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琴音的低缓悠远、缥缈入无,让人由抚琴听琴而进入一超乎音响之上的“无声之乐”的意境,体验到“希声”“至静之极”的境界;庄子将这种虚静的、通乎天地万物的境界称为“天乐”,“以虚静推

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庄子·天道》)乃是一种天人相和、无言而心悦、超乎音响感受之上的精神境界。在佛家,则称之为“空”的体验、乃是一种“无我之境”。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自古,中国历代文人皆讲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每当文人抑郁不得志之时,通常选择由儒入道,将关注点从纷攘的外界拉回到丰富的内心,逍遥隐逸,寄情山水,亲近广阔的大自然。抚琴作为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令历代文人雅士为之沉醉而解脱释怀。这正如嵇康在《琴赋》当中所言:“物有盛衰,而此(古琴)无变;滋味有猒,而此不勌,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 弹奏之人在古琴朴实低缓而又沉静旷远的音声之中,由躁入静进而物我两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致乐以治心,乐则安,安则久”。古琴艺术之所以能独树一帜而备受推崇,除“琴德最优”外,更由于其音乐的特质能顺乎自然,耐人寻味,符合中华传统文化追求意境、崇尚内在和寓意含蓄的特征,它含藏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而成为人格培养和精神升华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中国民族十大金曲

1、【赛马】(二胡独奏 《赛马》由黄怀海于1959年根据蒙古族民歌《红旗歌》创作的二胡曲,表现背景是内蒙古人民在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上的赛马比赛。此曲将一首仅有四句十六小节的民歌,升华为一首风靡全国,响彻海内外的传世之作,反映了作者创作才华和娴熟演奏技巧。 2、【金蛇狂舞】(民乐合奏) 此曲由聂耳于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易名为家喻户晓的《金蛇狂舞》。并曾作为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背景音乐 3、【欢乐的泼水节】(民乐合奏) 《欢乐的泼水节》是由周成龙、张祖豫共同创作的葫芦丝经典曲目。描绘了云南傣族、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等少数民族欢度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听此曲,不由忆起敬爱的周总理当年参加泼水节与民同乐的情景。 4、【彩云追月】(民乐合奏) 《彩云追月》由任光创作于1935年。1960年,彭修文根据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的乐队编制重新配器,并被评为中国十大民乐名曲。乐曲形象描绘了浩瀚夜空迷人景色。 但尚无经典的也无国家队的民乐合奏MV,遗憾!不过搜集到李云迪和朗朗同奏彩云追月,看一看PK结果谁更牛!。 5、【牧民新歌】(笛子独奏) 《牧民新歌》由著名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于1966年根据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调创作。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亲切感人的旋律、活泼跳动的节奏展现出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和牧场上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MM唐俊乔知名度不高,但其台风抖擞,演技一流,“吹技”绝佳,将中国笛技表现得淋漓尽致,故特作重点推荐。 6、【翠湖春晓】(民乐合奏) 《翠湖春晓》是聂耳以家乡昆明郊外的翠湖风景为背景,根据云南昆明洞经音乐改编而成的民族管弦乐曲。 聂耳名曲佳作超过此曲的很多,翠湖春晓能入选中国民族十大金曲实属不易。网上搜不到精品MV也在所难免 7、【彝族舞曲】(琵琶独奏) 彝族舞曲由王惠然于1965年以彝家山寨迷人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为背景,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和《烟盒舞》创作的琵琵独奏曲。作品后被改编成古筝、三弦、扬琴、阮独奏曲及管弦乐曲,其中殷飚曾将它改编成吉它独奏曲,成为吉它界名曲。 笔者觉得《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主旋律也源自于此。看来非主流往往能淹没和取代原创的、主流的作品。 8、【春节序曲】(民乐合奏) 《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序曲部分,集中表现中国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 1955年—1956年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乐曲是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世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 9、【喜洋洋】(民乐合奏) 《喜洋洋》是刘明源于1958年根据山西民歌《卖膏药》和《碾糕面》改编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此曲是一首雅俗共赏、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轻音乐作品,已成为中国民族轻音乐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搜遍全网找不到国字头演奏的高质量MVc,杯具。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

中国古典音乐十大名曲

中国古典音乐十大名曲 一、《高山流水》 据文献记载,《高山流水》原为一 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 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其中 《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 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 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平 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 国太空探测器的金唱片,于1977年 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 寻找新的“知音”。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风格也完全不 同。 二、《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 息》,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 器乐作品,为汉魏时期相和楚 调但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 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 容弹奏此曲以寄托。据《神奇 秘谱》载录,此曲原是东汉末

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 《神奇秘谱》所载《广陵散》,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共45段。乐曲定弦特别,第二弦与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强烈的音响效果。此曲之所以能跻身十大古曲之一,还得部分归功于嵇康。魏末著名琴家嵇康因反对司马氏的专政而惨遭杀害,在临行前嵇康从容弹奏此曲以为寄托,弹奏完毕他叹息道,《广陵散》今天成为绝响。之后《广陵散》名声大振,人们在理解这首乐曲时又多了一层意义,它蕴涵了一种蔑视权贵、愤恨不平的情绪。 三、《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一 首展景抒怀的琴 曲,又名《雁落平 沙》、《平沙》, 作者传有唐代陈子 昂、宋代毛逊、明 代朱权等,众说不 一。曲谱最早载于 公元1634年(明 末崇祯七年)刊印 的藩王朱常淓纂集 《古音正宗》。此 曲原为四段,在流 传的过程中发展成 六段、七段、八段 等不一。 全曲以水墨画般的笔触,淡远而苍劲地勾勒出大自然寥廓壮丽的秋江景色,表现清浅的沙流,云程万里,天际群雁飞鸣起落的声情。曲意爽朗,乐思开阔,给人以肃穆而又富于生机之感,借鸿雁之高飞远翔,抒发和寄托人们的胸臆,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祖国美丽风光的歌颂与热爱。

千古绝唱的哀怨《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大约作于楚怀王时期屈原遭谗被疏之时,是《楚辞》中影响最大的作品。后世把“骚体”作为《楚辞》类文学作品的代称。关于“离骚”一词的含义众说纷纭,普遍的说法大致有两种:一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解释“离骚者,犹离忧也。”离,是遭受的意思。离骚就是遭受忧愁。二是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中的说法:“离,别也。骚,愁也。”将“离骚”解释为别愁。二说都说得通,也都点出《离骚》即诗人抒写愁怨之作。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美政,但却蒙冤被谮,眼看自己被楚王疏远,排挤出政治舞台,满腔的爱国抱负即将化为泡影,心中充满了无比忧愁、悲苦和愤慨,“发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离骚》这篇震古烁今的不朽诗篇。 《离骚》是一篇体制宏大,气势磅礡的抒情诗,凝聚了屈原一生的理想、追求和痛苦。诗人以波诡云谲、奇丽优柔的笔触,抒写了自己对美政理想的执着索求,和理想幻灭的悲剧历程。展示了一个志行高洁,执着现世,忠贞爱国,“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情操。《离骚》是一篇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抒情作品,它奠定了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受楚地巫文化传统的影响,屈原凭藉其自由奔放的想像力,以其波诡云谲、变化莫测的神来之笔,将神话传说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糅合错综在一起,在幻想与现实的交融中,创造了一个迷离缤纷、高远玄貌的艺术世界。 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为后世开创了新的创作精神。人们常以“风”、“骚”并举,代指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传统。“骚体”成为楚辞体文学的代称,“骚人”、“骚客”也成为文人墨客的代称。《离骚》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开创,其中之一就是比兴手法的发展。比兴手法在《诗经》中还是单纯的触物起兴,而在《离骚》中则形成了一个寄寓深远,绵貌优美的“香草美人”审美意象群。六朝时人刘勰曾有“不有屈原,岂见《离骚》”的评论,如其所言,《离骚》最震撼人心的就是诗人屈原自我崇高人格的充分展现,这是屈原之前的诗作中所没有的。透过《离骚》,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披兰佩蕙,芳洁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刚直不阿,忠贞执着的伟大人格。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九死而未悔。

第一单元1欣赏《流水》2音乐故事《广陵散》-贵州省施秉县第三中学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施秉县第三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教师小组教师 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周第课时累计课时 课题第一单元 1.欣赏《流水》2.音乐故事《广陵散》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来源:Z,xx,https://www.sodocs.net/doc/a016954596.html,] 在欣赏、感受古琴曲《流水》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对古琴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古琴音乐文化的关注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古琴文化、分段聆听、分析乐曲的内涵等方式来感受古琴曲《流水》所描绘的“流水”形象。[来源:学|科|网Z|X|X|K]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琴的悠久历史遗迹相关的典故、传说故事等; 2.初步了解古琴的演奏技法,并感受古琴的音色之美。 教学重点 了解古琴的悠久历史遗迹相关的典故、传说故事等。 教学难点: 1.了解古琴的悠久历史遗迹相关的典故、传说故事等; 2.初步了解古琴的演奏技法,并感受古琴的音色之美。 教学方法及措施: 乐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修订、增减 [来源:学§科§网Z§X§X§K] 新课导入 导入 播放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而歌”的视频片段 1.老师提问:表演中击打的是什么乐曲?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古代乐器? 2.老师播放《流水》音乐片段,并提问:这段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它的历史有多久?

3.师生共同讲述伯牙绝弦的故事,说明“知音”典故的来历以及引申的意义。 课堂发展 一、欣赏古琴曲《流水》[来源:Z#xx#https://www.sodocs.net/doc/a016954596.html,] 1.出示听琴图,提示学生听琴时要“凝神静气”。 2.播放古琴曲《流水》录音,[来源:学科网] 老师提问:这首乐曲经历了梁芹多年无数古琴艺术家的传承,到今天我们还能听到它,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仔细体会,音乐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你有哪些感受? 3.了解中国古典音乐“静--动--静”的特点。 二、音乐故事《广陵散》 1.教师简介《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 乐曲以战国时期聂政刺汉王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一种愤懑情怀。魏晋时期,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权而遭迫害,行刑前从容抚琴,弹奏此曲,以托豪情。 2.聆听全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力度等。[来源:Z_xx_https://www.sodocs.net/doc/a016954596.html,] 3.分组讨论:这首古琴曲是如何讲述聂政刺韩王故事的? [来源:学科网] 三、集体总结《广陵散》与《流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古琴演奏技法上有什么不同。[来源:Z,xx,https://www.sodocs.net/doc/a016954596.html,] 五、小结 古琴艺术代表着中国文人的情致,体现出中国古代音乐高远的意境,是中国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的古琴艺术列入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来源:学科网]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WAV版)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 公认的中国十大名曲烟之蕰:古代十大名曲欣赏 1.高山流水 2.广陵散琴曲 3.平沙落雁 4.梅花三弄 5.十面埋伏 6.夕阳箫鼓 7.渔樵问答 8.胡笳十八拍 9.汉宫秋月 10.阳春白雪一、高山流水 二、广陵散琴曲 三、平沙落雁 四、十面埋伏 五、渔樵问答 六、夕阳箫鼓 七、汉宫秋月 八、梅花三弄 九、阳春白雪 十、胡笳十八拍

1.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谱已增为九段,后琴家多据此谱演奏。 另有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

千古绝唱醒世歌大全太经典了

千古绝唱醒世歌大全·太经典了!!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在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创业常念(十富)谣 一、不辞辛苦走正路,理当富。 二、买卖公平多主顾,忠厚富。 三、听得鸡鸣离床铺,勤奋富。 四、手脚不停理家务,劳动富。 五、当防火盗管门户,谨慎富。 六、不去为非犯法度,守分富。 七、合家大小相帮助,同心富。 八、妻儿贤慧无欺妒,帮家富。 九、教训子孙立门户,传家富。

十、存心积德天加护,为善富。 革除积习(十穷)吟 一、只因放荡不经营,渐渐穷。 二、钱财浪费手头松,容易穷。 三、朝朝睡到日头红,懒惰穷。 四、家有田地不务农,好逸穷。 五、结交豪官做亲翁,攀高穷。 六、好打官司逞英雄,斗气穷。 七、借债纳利装门风,充阔穷。 八、妻孥懒惰子飘蓬,命当穷。 九、子荪结交不良朋,损友穷。 十、好赌贪花捻酒盅,彻底穷。 (长寿十法) 要长寿,多积阴功天保佑。 要长寿,嬉嬉常笑眉莫皱。 要长寿,远离美色如仇寇。 要长寿,三餐量腹依时候。 要长寿,热身莫教风寒受。 要长寿,出言行事俱从厚。 要长寿,大小物命都怜救。

要长寿,书酒花月随前后。要长寿,诸般省俭常念旧。要长寿,上床鼾吁神不漏。 (享福十法) 会享福,存心快乐常知足。会享福,少思少言少色欲。会享福,怡怡静坐无尘俗。会享福,居住朝南精致屋。会享福,清晨一餐滋润粥。会享福,明窗净几娱心目。会享福,满架诗书随意读。会享福,但有隙地栽花竹。会享福,早完赋税免催促。会享福,对酒狂歌田野曲。 不忙歌 知君本不忙,偏说不得闲。二十四小时,八时床上眠;三餐费三时,又用茶和烟,梳洗大小便,总费一时间;出门去应酬,回家对妻谈,

常识积累:中国十大古典名曲

常识积累:中国十大古典名曲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曲中高山流水之意。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一首汉族古琴名曲,属于古代大型琴曲,它最早出现在汉代。其内容向来说法不一,但最多的是将它与《聂政刺韩王》琴曲联系起来。 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

杀韩王的报仇夙愿,为了不连累母亲,自己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汉族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广陵散》在历史上曾绝响一时,建国后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使这首奇妙绝伦的古琴曲音乐又回到了人间。 《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是一首汉族古琴名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 平沙落雁,本是著名的自然景色「潇湘八景」之一。曲中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水墨小品画──黄昏将至,烟波浩淼的洞庭湖边,岸边一带白沙,安详恬静,蒙蒙如霜。一群大雁从远天飞来,在空中徘徊飞鸣,先有几只降落在岸上,仰首与空中的飞翔者相互鸣叫呼应,继而雁群一一敛翅飞落。远望去,雁群丶沙岸丶水波,都在愈来愈浓的暮色中渐渐睡去。 《平沙落雁》虽然出现较晚,却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有近百种琴谱刊载此曲。它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曲调流畅、动听之外,还因为它的表现手法新颖、别致,容易为听众理解。

中国十大名曲赏析

第一首《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接着再现主题,在压缩的音调中,更感旋律婉转动听,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令人寻味。此曲韵味深长,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叠音、打音、颤音等技巧,使乐曲表现更加动人完美。 第二首《春到湘江》湖南特色浓郁。乐曲表现湘江两岸秀美的春光和人们欢欣鼓舞、建设家园的豪情壮志。因子,广阔而富于激情,展现出湘江碧波滚滚、烟雾缭绕的壮美景色。如歌的行板那轻盈的旋律,时而吟唱般低回,时而激扬高歌,甚为柔美动人;中段由羽调式转同宫徵调式,意境清新。欢腾的快板,甚富湖南花鼓戏韵味,热烈中隐有鼓点声声,又有深情交融,洒脱豪放,诙谐乐观的神态跃然笛声里。几翻递升的旋律,如翻似滚把情绪层层推向高潮。演奏宜使柔润与激情交互辉映,以把深切的情谊富有神韵的呈现出来。吐音清秀通畅,干净利索,并注意安排好吸气点。各音区要变换自如,高音要富于共鸣感。 第三首《喜相逢》此曲原为内蒙古一首民间乐曲,后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为过场音乐,用来伴奏戏中角色入洞房、拂试灰尘等动作。改编后,表现一对情人惜别和重逢时的心情。 [一]以散板的形式开始,加之缓慢的速度和滑音等技巧的运用,表现亲人依依惜别时难舍难分的心情。[二]表现久别重逢的喜悦。[三]表现返回家乡时欢欣雀跃的情绪。[四]气氛更为热烈,描绘出全家团聚时的欢乐情景。 第四首《牧笛》作于1958年。是刘森根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写的舞蹈音乐改编的。表现了五十年代农村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可称之为《新小放牛》。清新、明快的引子将人们带到新的农村生活。第一小段小快板表现了男女青年在放牧嬉戏时的快乐心情。第二段慢般优美、动人,抒发的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恋人的热爱。第三段稍快的小快板是第一段小快板旋律的再现和发展。《牧笛》属于北派吐、垛、花、滑的演奏风格,但又与和常见的北派民间演奏风格不同。从技巧上说,乐曲的演奏能随情所至,充分的、恰当的运用了气息控制,深刻的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 第五首《小放牛》为河北民间曲调,刘森改编。朱文昌演奏。流行于河北一带的民间歌舞《小放牛》,原是其中一对男女的对唱曲调,内容描写村姑向牧童问路,牧童姑意为难,考问她的风趣情景。这段旋律带者浓厚的民间色彩,充份表现年青人的天真活泼情绪。《小放牛》的版本很多,演奏的乐器亦各异,很多戏曲也会采用作为唱腔,这个版本是刘森改编,单纯不复杂,较重视乐曲的韵味。 第六首《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70年代由简广易创作的一首笛子独奏曲。乐曲的引子,描绘了宽广辽阔的大草原,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短暂的离调,使动人

千古绝唱经典诗句

千古绝唱经典诗句 代表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经典诗句,堪称千古绝唱!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千古绝唱经典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1.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新唐书》) 2.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3.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4.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5.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6.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7.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8.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9.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10.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千古绝唱经典诗句【热门篇】1.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梅须谦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5. 古来圣贤多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6.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7.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8.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0.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11.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2. 人生结交在始终,莫为升沉中路分。 13.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14.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 15.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16.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7.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8.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19.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20.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千古绝唱经典诗句【精选篇】1.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 2.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3.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叫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4.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5.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如下: 01 高山流水(古筝、古琴) 02 广陵散(古琴) 03 平沙落雁(古琴) 04 梅花三弄(古琴) 05 十面埋伏(琵琶) 06 夕阳箫鼓(琵琶) 07 渔樵问答(古琴) 08 胡笳十八拍(古琴) 09 汉宫秋月(古筝) 10 阳春白雪(琵琶) 中国古琴十大名曲如下: 01 潇湘水云 02 广陵散 03 高山流水 04 渔樵问答 05 平沙落雁 06 阳春白雪 07 胡笳十八拍 08 阳关三叠 09 梅花三弄 10 醉渔唱晚 对于中国古筝十大名曲,却没有较统一的说法。在我们找到的两张《中国古筝十大名曲》和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的《中国十大古筝名家名曲》中,所列曲目都不相同,有些还是现代的古筝曲。不过有五首古筝名曲是公认的: [color=Navy]01 高山流水 02 渔舟唱晚 03 出水莲 04 寒鸦戏水 05 汉宫秋月 大家仔细看看中国古代十大名曲,其中有两首古筝、三首琵琶,其余都是古琴,谁是中国古典乐器之王,就不言而喻了。二胡甚至没有一首入选,最多只能算半首,是因为1929年左右刘天华先生记录了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 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至爱的就是古琴。也许是曲高和寡,懂得古琴、喜欢古琴的不太普遍,但真正代表中国古典音乐最高境界的,就是古琴。美国人曾经在一个探索太空和外星生命的太空探测器中,录制了一张金唱片,收录了人类最有代表性的音乐,其中就收录了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演奏的琴曲《流水》,由此可见古琴在中国古典音乐中的地位。 下面让我们欣赏中国十大古典名曲。如果在线播放不流畅,请下载后欣赏。关于下载:如果你需要下载,可用鼠标对准播放器,单击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即可看到该首音乐的下载地址。 01 高山流水(古筝、古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

《广陵散》赏析

《广陵散》赏析 若是时光可以倒转,那就追溯到东汉末期,若是情感可以重新复原,那就追忆到聂政刺韩。或许,人们只熟知荆轲刺秦,知晓他的决绝,悲痛他的悲痛,甚至对那首“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感慨万千,纵使最后他的失败,却也造就了他流传千古的美名。可是,这世上,若为帝王,谁人又不会担忧天天的暗杀,日日的刺杀呢,聂政不比荆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远比荆轲要柔弱淡雅的多,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他的剑便是琴,十年磨一琴,我曾想问,既然报仇,为何不以十年的苦练剑术换取最后的一搏,却要以如此淡雅的方式来以卵击石,可是,最后他却胜了,胜在了那份淡而处之的态度,他将他所有锋利的凤毛菱角全部磨去,可想而知,十年,夜夜磨心,那种撕心裂肺的疼,一忍便忍了十年。这样一个隐忍于世的人,他的情感到底寄于在了哪里,或许,也就只有那把琴了,五弦,十年,又有那怎样的情感才能奏出后人引以为绝响的乐曲——《广陵散》,它的不羁,它的狂放,就连宋代大儒朱熹也曾愤然指斥:“其声最不和平,有臣凌君之意。”可是,这本就是一曲弑君曲,既然弑君何来和平一说,又何来凌君之意,难道您要在别人杀了您的生身父亲之后,依旧忍气吞声,毫无怨言,那怕是这人是无心的了,哪怕君王又如何,弑父之仇怎可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放下,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

过,我做不到,我想就怕是朱熹本人也是做不到的吧,若还是真做到了,我亦无话可说。《广陵散》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引子、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全曲的主体情绪显得激昂、愤慨。贯穿于“正声”和“乱声”部分。小序和大序部分则在较平稳的气氛中,初听,真是不觉得有丝毫激昂打斗的混乱感,倒是多一分淡雅的味道,不似《十面埋伏》般的一出曲声,便先声夺人,处处危机,又不似《高山流水》般倾泻而出,旨在山水,不在世俗,或许,它仅仅只是在叙述,叙述自己的故事,就如他潜心在琴,苦练十年日复一日磨掉自己的棱角,淡雅的抚琴罢了,纵使偶尔回想起那曾不堪的往事,痛苦的回忆,也只得深深埋藏在心里,这种隐忍的恨,只待最后的那一触即发,这正是为了布置正声和乱声的主调旋律的雏形。正声就开始突出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他虽不如荆轲般刚毅,可是他的不屈的,他的坚毅又低于得了何人,不是不恨,不是不忿,只是未到时候罢了。殆尽,全曲欣赏至此,才恍然它不愧是一曲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那样繁杂错落的曲声咄咄逼人,展现的正是那惊心动魄的场景,即“纷披灿烂,戈矛纵横”的战斗气氛。随后音乐又表现出壮阔豪迈、“怫郁慷慨”的气氛,那是一种最后的诀别,我一直都认为,聂政是淡雅的,可他的淡雅,是表现与人前的,他虽淡雅,并不代表着他就懦弱,若是真

中国十大名曲欣赏

中国十大名曲欣赏 --------------------------------------------------------------------------------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单单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神为之夺,中国韵味之美,由此可见一斑。俞伯牙在江边抚琴,唯钟子期从中听懂山之雄浑、水之幽深;春江明月初升,一叶扁舟,一点渔火,在月下随水漂浮;寒梅迎霜傲雪,疏影弄月,暗香轻度,清奇挺拔;离乡背井的凄凉中夹杂着别子后思念,如泣如诉,身陷十面埋伏,耳听四面楚歌,空有拔山之力,可惜英雄气短,别姬自刎,痛何如哉;秋月秋风秋夜长,之影徘徊思故乡,如此寂寞,卿何以堪;自稽康辞世,从此而绝的广陵散,再现当年聂政刺王的侠肝义胆,今人有兴有幸得见,可谓幸甚。 1、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2、广陵散琴曲 又名《广陵止息》。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但曲之一。稽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现存琴谱最早见於《神

奇秘谱》。又名《广陵止息》。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但曲之一。积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又一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以《神奇秘谱》载录最早。早期并无内容记载,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与正史有出入)。据《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免连累母亲,便毁容自尽。后人曾为古琴曲《广陵散》所加分段标题,有的以与故事相应的情节取名,乐曲所表现的情绪,与这个悲壮的传说也确有不少相通之处。《神奇秘谱》所载《广陵散》,分开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后序(八段)共四十五段。此曲早已绝响,解放后不少琴家才将它译奏出来。乐曲定弦特别,第二弦与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强烈的音响效果。 3、平沙落雁 明朝此曲称《雁落平沙》。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传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敏仲、明代朱权等,众说不一。此曲琴谱最初载于明末《古音正宗》(1634年)。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

中国古典音乐资料

中国十大古曲简介 一、《高山流水》 《列子·汤问》记载:伯雅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了一首高山屹立、气势雄伟得乐曲,钟子期赞赏地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弹了一首惊涛骇浪、汹涌澎湃得曲子,钟子期又说:“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弹奏乐曲《高山流水》得内涵。从此,她们俩人结成了知音,被传为千古佳话。 据文献记载,《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得琴曲。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得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平湖先生演奏得《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得金唱片,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新得“知音”。 二、《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就是我国古代得一首大型器乐作品,为汉魏时期相与楚调但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据《神奇秘谱》载录,此曲原就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得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 《神奇秘谱》所载《广陵散》,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共45段。乐曲定弦特别,第二弦与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强烈得音响效果。此曲之所以能跻身十大古曲之一,还得部分归功于嵇康。魏末著名琴家嵇康因反对司马氏得专政而惨遭杀害,在临行前嵇康从容弹奏此曲以为寄托,弹奏完毕她叹息道,《广陵散》今天成为绝响。之后《广陵散》名声大振,人们在理解这首乐曲时又多了一层意义,它蕴涵了一种蔑视权贵、愤恨不平得情绪。 三、《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就是一首展景抒怀得琴曲,又名《雁落平沙》、《平沙》,作者传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逊、明代朱权等,众说不一。曲谱最早载于公元1634年(明末崇祯七年)刊印得藩王朱常淓纂集《古音正宗》。此曲原为四段,在流传得过程中发展成六段、七段、八段等不一。 全曲以水墨画般得笔触,淡远而苍劲地勾勒出大自然寥廓壮丽得秋江景色,表现清浅得沙流,云程万里,天际群雁飞鸣起落得声情。曲意爽朗,乐思开阔,给人以肃穆而又富于生机之感,借鸿雁之高飞远翔,抒发与寄托人们得胸臆,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祖国美丽风光得歌颂与热

千古绝唱凄苦愁深

千古绝唱凄苦愁深 作者:莫筱莹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8年第9期 李清照《声声慢》这首词写于晚年,当时正值金兵入侵,词人身经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 苦痛,亡国之恨,家破之悲,丧夫之痛,离乱之苦,处境之难,孀居之愁,于是,满腔的愁绪 哀怨,凝结在心头,故而创作出这首传诵千古的名篇。 一、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李清照《声声慢》一文,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可谓一大特色。作者借助“淡酒、晚风、 旧雁、黄花、黄昏”等冷色伤感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凄清悲凉的残秋图,营造了愁苦冷清、悲 怆凄凉的意境,渲染出作者内心无以言说的辛酸、哀愁。暮秋的黄昏,乍暖还寒,词人茕茕孑 立于窗前,风鬟雾鬓,哀叹声声,独自斟酒,独自愁。她仰首望天,看见一群孤雁掠过,不时 发出几声凄厉的悲鸣声,她不禁想起曾与丈夫说过雁足传书,互通音信,然而现在人去楼空, 物是人非,国已破、家已亡、夫已逝,自己孤身漂泊,客居异乡,孤苦无依,不禁泪光迷蒙。 这时,看见窗外的菊花,才发觉花儿早已憔悴损落,落红满地,再无昔日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好不容易熬到天黑,怎奈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地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一滴地洒落在梧桐 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无法抑制的泪水也就随之涌出,打湿了衣襟。如此栩栩如生的画面,这般情景相生的手法,富有韵味、深沉凝重的凄苦愁情,是何等感人至深,怎能不让人为 之动容,为之悲切呢? 二、妙用叠词,平中见奇 《声声慢》一词,开篇作者巧用七组叠词,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唱三叹,回环往复, 富有音乐美,将一位心神不宁、怅然若失、孤寂无依的妇人神态刻画得跃然纸上。虽无一愁字,但字里行间却饱含愁情,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凄苦与沉痛、无助与辛酸。 例如:“寻寻觅觅”四字,情寓于行,主要描写人的动作和神态,流露出词人历经磨难, 心中若有所失,想要寻找一种精神寄托,但又无处可寻、无可奈何的痛彻心扉之哀。“冷冷清清”,既点明了词人闺房独处清冷的环境,又烘托了词人的心境,寻寻觅觅的失望、冷冷清清 的环境,不由自主地让词人感到无限凄苦、忧伤和悲凉。“凄凄惨惨戚戚”是因寻而未得和暮 秋之景所引起的凄楚悲戚之情,是词人坐卧不宁、愁情难解的悲凉心境的形象化描写,传达出 词人内心世界巨大的伤痛。可见,叠词的妙用,由外而内,由浅而深,层层递进,增强了语言 表现力和感染力,生动细致地描绘出词人凄苦愁绪的形成过程,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三、叙写哀婉,层次分明 李清照《声声慢》一词,层次分明,共分为3节9个层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为第一节。“寻寻觅觅”为第一层次;“冷冷清清”为第二层次;“凄凄惨惨戚戚” 为第三层次,叙写心理状态,令人痛彻肺腑,备感凄楚。 从“乍暖还寒时候”到“却是旧时相识”为第二节,也包括了三个层次,人悲,物亦悲, 处处成愁,内心的凄苦愁情可见一斑。“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为第一层,叙写残秋之际,天气骤变,冷暖无常,人最难调养身体。从侧面反映了词人晚年的凄凉。“三杯两盏淡酒,怎 敌他晚来风急”为第二层次,叙写淡酒不敌风寒,饮酒难以排解忧愁。词人本想以酒御寒,借 酒消愁,但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冷风寒意,驱散内心的愁苦,可见词人内心愁 苦之深。“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为第三层次,叙写雁声过耳,悲从中来。端着一 杯淡酒,听到似曾相识的孤雁凄厉悲鸣,词人想起传书给自己的丈夫,但良人已逝,已无家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