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土地利用规划》教学大纲

《土地利用规划》教学大纲

《土地利用规划》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本课程教学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1:了解有关土地资源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土地资源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土地资源特性与土地利用管理和开发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各专项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课程目标2: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种农业生产用地规

划、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规划;

课程目标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着重掌握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等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内容的设计技巧和方法,练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包括各种新技术和新的资源管理、新标准、土地管理新政策在土地利用规划设计方案中的应用等内容。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实际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土地规划设计人才。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如下表所示:

对一个毕业要求有强支撑。

三、理论教学内容

四、课程考核与成绩评价

(一)考核内容与评价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如下:

总评成绩100分=闭卷考试成绩+过程考核成绩

1)闭卷考试:根据课程教学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能反映学生的分析问题、自主学习等能力;考核内容与类型应能支撑课程目标的达成。

2)过程考核: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课堂研讨活动等。

(一)过程考核评分标准

五、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如下:

本门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卷面成绩总分A(满分55%)+课堂表现分数B(满分15%)+课后作业C (满分15%)+课堂研讨D(满分15%)

六、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工

[1]王万茂,王群.《土地利用规划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08【参考教材】:

⑴田莉、张书海.《土地利用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07

⑵韩志刚.《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出版社.2021.11

⑶胡光伟.《土地利用规划》.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22.11

土地资源管理-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课程编号:MAGT3744 学时:32 (理论学时:30,试验学时:2) 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公管学院本科生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刘黎明主编:《土地资源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2]濮励杰,彭补拙主编:《土地资源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王秋兵主编:《土地资源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4]王万茂主编:《土地资源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性质:专业基础课 目的:本课程着眼于社会或政府如何确立和巩固现行社会经济基础制度相适应的土地占有方式,调整土地关系;如何采取经济、法律、行政与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利用进行规划、控制、调节、监督和组织,实现土地资源既公平又有效的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土地管理的原理,内容和方法。在吸收当代较成熟的管理理论和最新颁布的有关土地的政策、法规,以及土地管理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土地管理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增加土地管理案例分析和操作实务,以期学生在掌握土地管理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简介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增强国土资源忧患意识是每个公共管理学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素质。本课程在深入分析土地资源管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了土地资源管理的地租理论,土地利用理论和土地经济理论等,详细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权利登记,统计等管理方法,全面介绍了建设用地管理,耕地保护管理和土地市场管理的理论知识,探讨了土地管理体制和土地管理的政策和法规等。 三、教学基本要求 1. 系统掌握土地资源管理中各章节的基本概念; 2. 熟悉产权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 理解地籍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工作方法和步骤; 4. 了解建设用地管理、耕地保护管理和土地市场管理以及土地管理的相关主题的理论知识; 5. 了解我国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基本特点,树立生态管理、可持续发展思想;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绪论 1. 我国土地资源及其特点 2. 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研究方法 3. 土地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土地管理学》教学大纲

《土地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土地管理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增强应用土地以及相关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并解决土地相关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学习有关的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土地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独立阐明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运用这些基本原理来研究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的土地关系和土地利用规律。培养学生从土地现象和实际生活中提出(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包括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土地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科学,其内容是后续的土地以及房地产相关专业课程的良好基础。 四、主要教学方法 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相应的习题和课堂讨论。 五、考核方式 本课为考试课,其中考试(笔试闭卷)占60%、平时成绩占40%。 六、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土地经济学》毕宝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七、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4学时) §1-1 土地的基本概念 §1-2 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3 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 §1-4 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要求: 1.掌握:土地和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土地的双重属性、功能和基本特性以及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土地管理原理(4学时) §2-1 人本管理原理 §2-2 系统管理原理 §2-3 动态管理原理 §2-4 管理效益原理

要求: 1.理解:土地管理四大原理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1学时) §3-1 土地管理目标的设置 §3-2 土地管理的组织设计 §3-3 土地管理职能运作 要求: 1.了解:土地管理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 第四章地籍管理(6学时) §4-1 地籍管理概述 §4-2 土地调查 §4-3 土地分等定级 §4-4 土地登记 §4-5 土地统计 §4-6 地籍档案管理 要求: 1.掌握:地籍和地籍管理的概念、分类、土地调查的内容、地籍调查的单元和内容;土地分等定级的原则和方法体系、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原则、方法和体系、城镇土地定级程序、定级因素选择及权重的确定、土地定级单元的划分、土地定级因素分值的计算和土地级别初步划分。 2.理解:土地登记的概念、类型和原则、内容、程序,土地变更登记的内容、程序以及国外及地区土地登记制度和土地统计的概念。 3.了解:地籍的作用、内容、原则、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成果、农用地分等定级以及地籍档案管理的一般流程。 第五章土地权属管理(6学时) §5-1 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 §5-2 土地权属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5-3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确认 §5-4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 §5-5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 §5-6 土地征用 §5-7 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 要求: 1.掌握: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和出租的概念、特征、原则、出让年限、方式和程序;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概念及作用、法律规定、抵押合同的相关事项;土地征用的概念、特征、特点、程序、征地补偿与安置标准、征用土地与农用地转用的审批权限。 2.理解: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及其管理和土地权属纠纷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调处的原则和依据以及程序。 3.了解:我国现行的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产权的涵义和基本特性;我国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涵义、主体、客体和内容以及土地权属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土地利用与规划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土地利用与规划 课程总学时42 课程学分5 课程分类专业教育课 适用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先修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管理学等 课程内容简介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也是土壤学、资源环境管理等专业的重要骨干课程。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土地利用以及土地规划发展历史、现状、研究实践的进展和发展趋势。重点讲授土地规划的基础理论;从土地规划思想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土地规划的哲学观以及自然-空间一人类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思想。分别选取代表性规划内容,介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规划模式、规划内容和编制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配合课程讲授,安排了大量的实验、实习内容。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讲授部分 第一章第一节课程简介 第二节什么是土地利用 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要做什么 第五节如何学习土地利用与规划 第二章土地与土地利用 * 第一节土地及其特征 * 土地的概念土地的特征 * 第二节土地利用与控制 * * 土地利用及其发展 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几个概念 土地利用控制 * 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 * * * 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 土地利用规划的类型 第三章土地利用系统 * 第一节土地利用系统描述 * 土地利用系统 土地利用系统的特性 * 第二节土地利用过程 生态过程

(二)实验、实习部分 本地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调查 目的:在学习相关内容后,通过该实践,学生能更好地关注土地利用的现实状况。 内容:通过直接观察,区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选择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典型样本;总结、描述其用地特征,并拍照。 要求: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找到符合下列要求的土地利用类型,描述其特征,拍摄照片,并填写下表。至少要完成8种类型。 本地典型土地利用系统描述 目的:在学习相关内容后,通过本次实践,使同学们能更好地关注土地利用系统。 内容:通过直接观察,找出当地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资本情况; 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劳动情况;总结、描述其特征,分析其构成要素; 要求: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找出本地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并根据土地利用系统的构成,描述其特征,分析其构成要素。 本省土地利用系统分析 目的:在学习相关内容后,通过本次实践,使同学们能更好地关注土地利用的现实状况。 实践原理。目前,各省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并公布实施。通过阅读本省土地利用规划报告,可以了解本省的土地利用系统及分析结果,并根据给定材料进行分析训练。 内容:找到本省的土地利用规划;阅读本省土地利用规划报告,找出土地利用现状、人口与土地利用需求的情况;根据教学内容,进一步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人口预测与土地利用需求预测的方法;根据给定材料,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人口预测与土地利用需求预测;填写相关表格,完成相关报告。 要求:同学们找出本省的土地利用规划,根据教学内容,进一步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人口预测与土地利用需求预测的方法;根据给定的背景材料,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人口预测与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土地利用规划学 总学时(学分):63 ,其中讲授45 学时,实验18 学时,课程实习 6 天面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土地利用规划是一项多部门,多学科,多时序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法学以及农业、畜牧、农机、水利、城镇建设等部门和土壤、气象、植物、水文、水文地质、地貌等学科,同时还涉及遥感、航测、工程测量、地图编制、计算机应用等技术。因此,它既有属于软科学的一面,又有属于工程技术的一面,既包含社会科学的内容,又包含自然科学的内容,属于应用性综合边缘学科。 本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编制方法,使之具有应用现代技术和方法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能力。课程重点是土地利用规划总论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题研究,难点是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确定规划方案和实施,在内容深度上,侧重于规划编制方法、原理和程序上。与相关课程如《国土规划》、《土地管理》、《土地资源学》、《地籍管理》等课程在课程体系上加以区别,明晰了土地利用规划的主体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涉及的基本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和编制方法。 2、通过学习,锻炼学生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国情,使学生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节约土地、充分利用土地、使规划符合实际,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增强。 3、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龙头”,如何在市场经济、土地资源与资产并重、土地用途管制、耕地动态平衡等新形势要求情况下,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是目前土地利用规划着重应该研究的问题。 4、同时,使学生应用现代新技术(如计算机、GIS和RS等),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土地资源学LandResource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 总学时:48(实验学时:0授课学时:48上机学时:0)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土地资源学是为公共管理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土地相关概念及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类型划分,理解掌握并能实际运用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以及工作方法和步骤;熟悉土地调查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理解土地人口承载力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应用领域。了解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整理,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等相关内容。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1.绪论(3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和土地资源概念、特性以及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重点与难点:土地特性及土地资源学研究方法。 2.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分析(4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自然构成的几大要素:气候、地学、水文、植被、土壤。 重点与难点:理解各自然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3.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要素分析(4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间的联系,理解土地价值和价格内涵及土地产权制度,掌握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理解土地价值和价格内涵。 4.土地和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4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类型及其划分、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以及土地类型的演替,根据实际情况能够识别土地类型。 重点与难点:掌握土地类型的划分及其地带性分布规律。 5.土地资源调查(4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土地资源条件调查和现状调查的内容和工作程序,掌握现代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利用,能够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实际调查工作。

《土地利用规划》教学大纲

《土地利用规划》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本课程教学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1:了解有关土地资源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土地资源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土地资源特性与土地利用管理和开发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各专项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课程目标2: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种农业生产用地规

划、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规划; 课程目标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着重掌握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等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内容的设计技巧和方法,练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包括各种新技术和新的资源管理、新标准、土地管理新政策在土地利用规划设计方案中的应用等内容。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实际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土地规划设计人才。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如下表所示: 对一个毕业要求有强支撑。 三、理论教学内容

四、课程考核与成绩评价 (一)考核内容与评价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如下: 总评成绩100分=闭卷考试成绩+过程考核成绩 1)闭卷考试:根据课程教学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能反映学生的分析问题、自主学习等能力;考核内容与类型应能支撑课程目标的达成。 2)过程考核: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课堂研讨活动等。 (一)过程考核评分标准

五、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 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如下: 本门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卷面成绩总分A(满分55%)+课堂表现分数B(满分15%)+课后作业C (满分15%)+课堂研讨D(满分15%) 六、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工

土地资源管理资料-土地利用规划教学大纲(南农)

土地利用规划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着重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合理组织这一特殊矛盾的综合性学科。土地利用规划学中包括经济、自然和技术三方面的内容,是以经济为主导,自然是基础,技术是手段,是一门运用众多学科知识,以解决人地矛盾,合理利用土地这种复杂问题的综合学科。本学科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骨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内容和方法,学会如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各种生物产品的需求,以及土地的自然、经济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科学的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安排各业土地利用。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为学生学习专业的其它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概念、任务和内容、体系和程序、理论和原则;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人口、土地需求量预测以及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方法,了解土地保护、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整治等土地利用专项规划,重点掌握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原则、对象、程序和技术要点;另外,对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内容以及规划的方法和实施也要有所了解。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篇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土地与土地利用 一、土地的概念 二、土地的功能 三、土地的特性 四、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化 五、土地利用的概念 六、土地利用系统的特征、结构和功能 习题要点:土地的概念、土地的功能、土地的特性、土地利用的概念 第二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一、规划的概念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 三、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对象 习题要点: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 一、我国土地资源概况 二、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存在问题 习题要点:我国土地资源概况、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 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一、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21版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21版课程教学大 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本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 2.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和制度;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土地资源管理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 1.土地资源管理基础:包括土地资源类型、特点、利用状况等; 2.土地调查与评价:包括土地调查的方法、技术、成果及应用; 3.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 4.土地开发与整治:包括土地开发的方式、方法、效益评估和保护; 5.土地利用变化与保护:包括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6.土地管理制度与政策:包括土地管理制度的演变、

改革和发展方向,以及相关政策措施。 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能够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土地资源管理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将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 《土地资源管理》XXX出版社XXX 本课程推荐使用以下教材: 主编,同时也可参考其他相关教材和文献。 七、教学课时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为X学时,其中课堂讲授X学时,案例分析X学时,小组讨论X学时,实地调查X学时。

《土地利用规划与村镇建设》教学大纲

《土地利用规划与村镇建设》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使学员对土地利用规划与村镇建设的理论体系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使学员掌握土地利用规划与村镇建设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相关政策;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利用规划与村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为在土地利用规划及村镇建设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夯实基础。 二、教学要求 学员在课前做好预习,认真阅读指定教材及辅助材料,及时查看阅读总校版、分校版网上内容,遇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以便及时解决问题,上课做好课堂笔记。 三、教学重点 中国土壤的基本特征:土地利用指导原则与目标任务; 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土地资源三个特性;景观建设学原理与方法;乡镇公共中心布局与规划;居住用地规划;村镇绿化规划。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中国的地形及土壤基本特征 10学时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中国的山脉系统

第三节中国的平原、高原、盆地 第四节中国土壤的形成因素 第二章土地资源特性与土地利用管理10学时第一节土地资源及其功能 第二节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与土地利用 第三节土地资源的社会特性与土地利用 第四节土地资源的经济特性与土地利用 第五节合理利用土地与土地利用的持续性 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0学时 第一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性质和内容 第二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第三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第四节县(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 第五节土地评价 第四章土地利用基础知识 10学时

第一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第二节土地利用指导原则与目标任务 第三节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第四节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第五章建筑风水文化10学时 第一节风水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风水与中国人的居住环境观 第三节景观建筑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四节建筑风水文化与建筑设计关系 第六章村镇规划资料工作5学时第一节村镇规划的资料内容 第二节村镇规划资料工作 第三节村镇规划资料整理及分析 第七章村镇总体规划10学时 第一节乡(镇)域规划

土地规划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规划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土地规划与利用/Land using and planning 课程编码:07442610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范围:03地理信息系统 学分数:2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地图学》 学时数:36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 课外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制订日期:2003年 制订单位:广州大学理学院地理系审核者:夏丽华 执笔者:冯艳芬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地理信息系统最早的应用领域是土地资源管理,因此开设《土地规划与利用》课程有利于扩展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知识面。该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四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任限课,主要的作用是增加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在特定领域“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主要任务是在了解土地调查与土地评价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土地总体规划项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不同区域土地规划的特点。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对土地管理学科有个基本的认识,能将所学的专业技能灵活应用在土地规划与利用的工作中。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下:掌握土地调查与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地权管理与地籍管理内容,牢固掌握土地总体规划项目的方法,理解不同区域土地规划的特点。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以多媒体讲授为主,对课程内容采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保证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90%。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学生在一年级已学习了《自然地理学》,了解了土地及土壤的基础知识,《地图学》及《地图编制与设计》课程的学习,则有利于“土地规划与利用”成果图的制作。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林增杰,严星.《土地管理与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教学参考书: 1.冯玉华,贾生华.《土地经济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2.陆红生.《土地管理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 3.张小华.《土地行政法》.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 第1章绪论

《土地利用规划》教学大纲

《土地利用规划》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也可作为其它专业的选修课或拓展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内容和方法,为管好用好土地,搞好土地利用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介绍与土地利用规划有关的土地和土地资源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各种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内容和技术方法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了解有关土地资源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土地资源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土地资源特性与土地利用管理和开发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各专项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种农业生产用地规划、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规划;重点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种农用地规划、的原则和各种用地类型对土地条件的要求。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要求。 第二部分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初步方案 一、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学时为5。学时分配如下:

二、教材 文字教材:按照学校教材建设有关规定及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编写。 音像教材:为重点讲授型,以文字教材作依据,重点讲授学习方法及各章的重点和难点,运用适当的素材和手段,尽可能的形象化。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绪论(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土地的基本概念 一、土地的概念 二、土地与土地资源的概念区别 三、土地与国土的概念区别 四、土壤与土地的概念区别 第二节土地资源的特性与功能 一、土地资源的特性 二、土地资源的功能

《土地利用规划学》教学大纲

《土地利用规划学》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模块必修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结合的特征。土地利用规划也是其他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必要基础,是各地国土部门开展的核心工作之一,是进行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依据。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框架、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通过实验达到初步解决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本课程以讲授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主,知识和方法要紧密结合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规划行业进展。 2.在理论讲授中,应充分利用实例精讲基本内容,应阐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果。 3.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充分利用实验课程强化学生对土地利用规划基本方法的应用能力。 4.在应用本大纲进行教学时,应保证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而对体系安排、课时分配、章节划分及教学方式等则可依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实验教学;以教师引导为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考核方式 考试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二、大纲内容 第一章导论 1.土地与土地利用 2.规划和土地规划 3.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4.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 说明与要求: (1)掌握土地、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 (2)熟悉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体系; (3)理解土地利用规划程序和内容。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原则 1.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 2.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 说明与要求:

土地评价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评价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n11091820 课程名称:土地评价与管理(Land Assessment and Land Management) 学时:72 (理论54+实验18)学分:3.5 适用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开课学期:5 开课部门: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土地资源学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蒙吉军—《土地评价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11年 陆红生—《土地管理学总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吴次芳—《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的特性和我国土地的基本状况,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和土地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且能够对具体的案例进行评价。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土地的概念以及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 2、掌握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市场管理和耕地保护管理的相关内容。 3、了解土地估价的概念。 4、掌握土地估价的程序和方法,并且能够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强化对理论的理解 2、加强案例教学 五、教学内容 绪论 1.基本内容 土地的概念、土地的性质、土地的功能、土地与相关概念辨析、土地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研究的意义 2.教学基本要求 正确理解土地的概念,掌握土地的特性与功能,掌握土地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3.教学重点难点 土地的概念与特性、土地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4.教学建议 课堂讲授为主,探讨、讨论为辅 第一章:土地评价要素选择 1.基本内容 土地构成要素与其农业利用、土地构成要素与城市用地发展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掌握其与土地质量、土地性质、土地用途的关系3.教学重点难点 土地的概念与特性、土地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611127课程名称:土地资源学 英文名称:Land Resource Science开课学期:第二学期学时/学分:48/3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开课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地理科学(选修)、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选修)选用教材:王秋兵主编:《土地资源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1.《土地资源学》,刘黎明主编,2001,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土地资源学》,陈百明主编,2008,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简介: 土地资源学是以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以人地关系为研究主线,是研究土地资源的气候学、 地学、土壤学等自然条件及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性、土地资源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地资源分 类体系、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分析等的原理、方法和 模式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协调人地关系,说明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揭示土地 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学习该 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和分异规律,熟悉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掌握 分析和评价土地资源的主要方法理论,并进行生产潜力分析。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s: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course is land resources directed by the main clue of human-land relationship. Land Resource Science studies on the natur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about the climatology, dialect geography, and agrology so as to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methods, and models that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ocial economic features of land, distribution of land resources, land classification, land investigation, land evaluation, land production potential forces and population capacity. The course emphasizes recogniz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society and considering how to manage that relationship to illustrate contradi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land using. Land Resource Science prepares students to inventory and analysis of land resource information using tools and to integrate the information with management concerns for informed land resource use and decision-making. This course also enables students to explore China landscape and its natural resources.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是土地资源这一自然一经济综合体,研究其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 调查与评价、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问题的综合学科。 在课程内容上,根据学科开展现状,明确和规范土地资源方面一些基本概念,如土地、土地 资源、土地资源类型及土地资源的各个组成要素等,同时加强了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些新的研 究内容和方法的介绍,如土地退化、土地生态设计、土地整理、区域土地资源开发、耕地质量管 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内容。 三、教学基本要求: 《土地资源学》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概论课,是学习其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同时及时了解学科的最新前沿,培养学生土地资源方面的基本专业素质。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习E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习E教学大纲 1.教学单位名称 地球科学学院 2.实践环节名称 专业实习E 3.实践环节代码 614152 4.实践环节学时 2周 5.实践环节学分 2学分 6.实践环节性质 必修 7.实践环节开设学期 第六学期 8.实践环节面向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9.实践环节教学目的与任务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管理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三年级专业实习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全面了解土地信息与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应用开发的全过程,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以适应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本专业学生的要求。 10.教学基本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教学基本要求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完成从土地利用基础数据信息的处理、利用到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土地定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等全过程的专业基本训练。 (1)掌握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籍图进行土地利用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及采集的基本要求; (2)掌握土地利用相关图件基础数据误差校正的方法,及在校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掌握土地利用图件处理中基础数据处理及投影变换的基本方法; (4)熟悉土地图件的拼接方法、土地利用图库的管理方法; (5)熟悉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挂接方法,及空间数据库的处理方法; (6)了解数据字典建立的技术方法,了解接图表、全境文件的内涵及建立方法; (7)了解土地利用数据库、地籍库、土地定级、土地规划等专业软件的应用基本原理及技术流程。 (8)实习结束提交实习报告。 教学基本内容 (1)实习生编写实习计划; (2)基本数据处理

国土空间规划 教学大纲

《国土空间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空间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多规合一形成的新型规划,在理论上对其如何解读,在实践中如何将其开展?本课程作为一门前瞻性的课程,将带领同学们思索与探讨如何实现旧的多规向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之转型。 (二)课程目标: 国土空间规划是土地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将从规划的逻辑、本质与原理出发,结合新时代新发展需求,演绎国土空间规划的原则与导向、模式与体系、技术方法与实施以及其差异化开展方式,致力于推动新理论与新知识的传播、培养能够服务于国家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型规划人才。 课程分目标1: 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理论的学习,掌握现代管理学、城市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课程目标2: 通过国土空间规划方法的学习,具备现代城市管理的基本能力。 课程目标3: 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培养能在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以及城市社区管理领域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 第1讲课程导学与课程引入(从土地利用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2学时) 讲解课程的性质与内容,课程的考核方式等,使学生清楚课程的总体安排。讲述国家最新的战略导向,从土地利用规划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变化 第2讲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概念(2学时)

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概念,时间和时代性、可持续和竞争力、目标、政策和管制;产权、市场和利益;人类行为和有限理性;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等 第3讲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2学时) 国土空间规划理论、规划原则、逻辑起点、思想基础、理论发展等 第4讲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方法(2学时) 国土空间规划基础方法、空间分析技术、决策方法等 第5讲国土空间总体规划(4学时) 总体规划概述、关键问题、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 国土空间总图规划的空间组织、分类分区、方案编制等 第6讲国土空间专项规划(4学时) 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基本概念和类型、生态保育规划 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交通港口规划、水利工程规划、国土整治规划 第7讲城市地区空间规划(4学时) 城市地区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空间结构优化、城市地区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 以上海市为例,讲述上海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及其思考和探索,作为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两规合一”的典型区域,具有极好的示范作用,可从案例整体理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第8讲乡村地区空间规划(4学时) 乡村地区的概念和特性、乡村地区空间规划的逻辑、原则目标、工作内容等;乡村地区空间规划的技术模式、案例分析 第9讲国土空间单元和详细规划(2学时) 单元和详细规划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程序方法等 第10讲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管与课程总结(4学时) 实施监管的概念、政策工具、监管体系、评估和修改等 期中考试小组汇报(2学时),社会实践(2学时),期末考试(2学时)

《土地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89023 课程名称:土地管理学 英文名称:Basis of Land 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54 学分:3 适用对象:土地管理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管理学 二、课程简介 《土地管理学》是管理科学中介于土地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学科。《土地管理学》研究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论,相关法规的法理解释及其适用,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等管理手段在土地管理实践中的综合运用,以及如何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活动的各种土地问题,如何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土地管理原理、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和土地信息管理等。 Land management is an intersected course between Land Science and Management Science. The matter what this course studies on as follow: the principle theory for land management, the cont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lated law and rule, the methods that used in land management, how to analysis and solve that land matters, how to organize the utilization of land and how to improve the profit of land utilization.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s the principle of land management, the general process of land management, Cadastral management, the management of land right, the management of land utilization, the market management of urban land, the management of land information and so 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土地管理学》是将整个土地管理过程以及管理过程中的一切职能,经济、法律、技术、行政等各种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学科,是介于土地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学科,是土地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将土地管理理论、相关法规和土地管理实践融为一体,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相关法规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等问题。结合课程内容,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国情,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能够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现对学生在知识、能力、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Land Resources Science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知识目标:掌握土地和土地资源的概念及其差异,掌握土地和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以及土地和土地资源的类型,了解国内外土地资源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 — 1 —

向,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治理措施。对土地科学、土地工作有一个较完整的概括性认识。 (二)能力目标:熟悉土地调查的基本理论、程序与方法,理解掌握并能实际运用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以及工作方法和步骤;理解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理论的基本含义和应用领域,并能进行单项区域承载力及时,提高以及实际工作能力。 (三)素质目标:为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经济学、土地信息系统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技能。 三、基本要求 (一)了解国内外土地资源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向,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治理措施。对土地科学、土地工作有一个较完整的概括性认识。 (二)理解土地资源调查的步骤、方法及可能产出的成果,理解并能运用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以及工作方法和步骤;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理论的基本含义和应用领域。 (三)掌握土地、土地资源、土地类型的概念及其与相似概念差异;掌握土地和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以及土地和土地资源的类型。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4学时) 第一节土地与土地资源的概念 一、土地的概念 二、土地资源的概念 第二节土地的属性 一、土地的资源属性 二、土地的资产属性 三、土地的生态属性 四、土地的工程属性 五、土地的社会属性 — 2 —

六、土地的权籍属性 第三节土地利用 一、土地利用的概念 二、合理利用土地 三、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土地资源利用学与其他学科关系 一、土地资源利用学的概念 二、与其他学科关系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五节土地资源学的发展概况(自学) 知识点: 掌握土地、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的概念;熟悉土地的各种属性特征;了解土地资源利用学研究的内容、理论、方法,了解土地资源利用学在土地科学中的位置、作用、重要性。 重点、难点及作业 1、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学的概念。 2、土地与土壤、土地与国土、土地与景观概念的辨析。 3、土地的特性(资源特性、资产特性、生态特性、工程特性、社会性、权属特性)。 4、土地资源学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5、土地资源学研究的目的、内容、特点、理论(结构-功能理论)、方法。 6、国内外土地资源学发展概况、研究趋势(考研)、研究任务。 第二章土地资源自然构成要素(2学时) 第一节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一、光照资源 二、热量资源 三、降水资源 — 3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