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

[摘要] 从“适应”、“选择”的视角来探讨翻译理论问题是对翻译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 目前尚未见有人从这个视角系统

探讨翻译理论的研究。本文借鉴其它临近学科领域相关的研究思路, 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

原理和思想, 解释和描述了译文产生的翻译过程, 探索了“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

[关键词] 适应; 选择; 译论; 哲理

1 引言

“适者生存”(亦称“自然选择”)是达尔文生物进

化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1859 年, 查尔斯〓达

尔文发表了他的《物种起源》(T he O rigin of

Species: T he O rigin of Species by M eans of N atu2

ral S election or the P reservation of Favored R aces

in the S truggle f or lif e)。这是“一本近代生物学最

具决定性的开山之作, 也是对人类整个意识形态领

域产生深远影响的雄辩式巨著”(叶笃庄等, 1998: 封

页)。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内容上来看大体上包含

生物变异(mutation)、生存适应(adaptation)、物种

进化(evolution)三个最基本的概念。

“适应”与“选择”是“调节人类行为的基本机制”

(Lopreato & Crippen, 1999: 85)。正是由于这个原

因, 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

而且在与翻译学研究相邻的其它人文科学和社会科

学等各领域里, 都有着多方面的关注和研究。

文化学家普金森(H. Perkinson) 1995 年在其

专著《事物如何优化——从说话、写作、印刷到文化

转变》(H ow T hings Got B etter: Speech, W riting,

P rinting, and Cultural Change)中指出,“文化转变

也是达尔文主义的”。他认为, 人类创造的文化总是

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所有文化都是在对现有文

化的改进和完善过程中转变(Perkinson, 1995: xii)。

还有学者认为“文化改变是由文化演化而致”(cul2

tural change is w rought by cultural evolution )

(Dawkins, 1976; Chesterman, 1997: 6)。

社会学家娄普里托(J. Lopreato)和克里潘(T.

Crippen)曾说过, 达尔文等人所做的工作, 是在自然

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建立“桥梁”。“被世人广泛理解

的达尔文主义将证明是研究人类社会及其它物种行

为的主要关键。在人类行为研究中运用达尔文的学

说已成为一个十分明显的发展方向”(Lopreato&

Crippen, 1999: 85)。

人类学家图比(Tooby)和科斯米德(Cosm ides)

(1992: 54255) 在他们关于《文化的心理学基础》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Culture)的论文中强

调, 正是由于一系列的适应才构建了种种的机制

(mechanism s), 并由这些机制“调节人类的行为”;

“适应即选择的积累结果”(Lopreato& Crippen,

1999: 92)。

哲学家和符号学家查尔斯〓皮尔士(Charles

S. Peirce)在近半个世纪的探索中, 进化思想是他科

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他说,“知识的增长

是由于某些解释意义的做法具有‘优性’(goodness)

和‘活性’(1ivelin ess) (用达尔文的术语即: 适应、生

存), 而其它的做法则无果”(Gorlée,1994: 230)。

语用学家耶夫〓维索尔伦(Jef V erschuren) 在

他的《作为语言适应理论的语用学》(P ragm atics as

a T heory of L inguistic A dap tation) 一书中指出, 语言适应即指语言适应环境, 或者环境适应语言, 或者

两者同时相互适应。恰当的、成功的交流既是适应的

过程, 又是适应的结果。言语交际实际上就是在不断

地适应(V erschueren, 1987)。

其它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 例如

在意识形态研究方面的《达尔文与现代世界观》

(D arw in and the M odern W orld V iew ) (Greene, 1961)、社会学研究方面的《进化理论: 通往未来之

道》(Evolutionary T heory: Paths into the Future) (Pollard, 1984); 神学研究方面的《进化世界的神创

〓1〓

论》( T heology of Creation in an Evolutionary

W orld) (Schm itz2M oormann & Salmon, 1997)、哲学

研究方面的《创造进化论》(王珍丽等, 1989)、文化学

研究方面的《文化进化导论》(吕斌, 1994)、语言学研

究方面的《从进化视角看语言中的语言》(L an2

guages w ithin L anguage: A n Evolutive A pp roach) (Ivan, 2001)等。

翻译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沟通

和交流的桥梁和媒介。从学科的角度来讲, 探讨翻译

活动基本规律的翻译理论研究应当属于人文社会科

学的范畴, 上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及其成果,

从一定意义上说, 也可以看作是对本文借用“适应

选择”学说来探讨翻译适应选择论(参见第4 节)的

可行性提供了依据和支持。

2 翻译活动与生物界的关联

我们知道, 翻译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与人类社会

的进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自从操着不同语言的

人类有了相互交流的需要, 为克服语言的障碍而寻

求人类心灵沟通的努力就已经凭借翻译而实实在在

地存在着”(许钧、唐瑾, 2002: 2)。翻译活动存在的前

提, 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翻译是不同语言信

息的转换, 这种转换本身也是一种符号活动。“人类

创造文化依赖于符号活动。人就是进行符号活动的

动物”(R.巴特语, 见王学文译, 1987, 15)。

鉴于翻译是语言的转换, 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

分; 文化是人类交际活动的积淀, 而人类又是生物界

的一部分, 这样一来, 我们便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很有

意义的内在联系:

图1 翻译活动与生物界之间的互联关系

图1 表明, 作为人类行为的翻译活动, 与生物界

的活动, 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总体上是关联

的和通融的。既然翻译活动是人类交际行为的一部

分, 又和生物界的活动是关联的和通融的, 那么, 这

种关联性和通融性就为适合于生物界的基本规律也

同样适用于翻译活动提供了一种可能。

尽管以上的简析和图标只是粗略地勾画了翻译

活动与生物界之间的互联的关系, 然而, 这一点对本

文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原因是: 有了翻译活动和生物

界活动之间的这种关联和通融, 也就有了本文研究

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基本思

想来探讨翻译活动规律的前提。

事实上, 人类行为与自然界内在联系和通融的

情形已早有论述, 如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和符号学家

查尔斯〓桑德〓皮尔士(Charles S. Peirce) 就曾说

过: 人类思维的认知过程是“自然化了的”(natural2

ized), 可以适用于自然界的现象;“思维本身是一种

与自然界所有活动形式具有相同特性的活动”

与(Gorlée,1994: 48249)。人类学家凯斯(R. K eesing) 指出:“人类学家可以同时将人类视为生物机体和文

化产物, 是文化性和生物行为互动且互补的, 兼从生

态系统和社会系统来看人类, 因此可以对人类状况

的演化提出广泛的透视”(凯斯, 2001; 张恭启等,

2001: 11)。中国大陆哲学理论学者钱津认为,“人类

本身是属于自然的”;“每一个人都是与自然相通的,

以有限的方式与无限的存在相通”(钱津, 2001: 1,

206)。另一位中国大陆理论语言学者钱冠连得出的

研究结论是:“语言与人类生存方式是互相包含的”,

“人类生存方式与人类语言是全息的”(钱冠连,

2002: 133)。中国台湾也有学者提出:“就科学知识的

探索而言, 人和大自然其实是以相互对等的地位进

行互动, 都具有主动和被动的双重、互补的特性”(詹

志禹等, 2002: 9)。甚至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也

有类似的论述: 他曾经建议“翻译理论可以分为具有

两重性的普遍性理论和相对性理论(universalist

and relativist theories) (1975: 235)。更为概括地说, 这两种观念似乎与人类用来适应环境的两种基本做

法是一致的”(L ance & J acky, 1991: 34)。

可以看出, 前面阐述的翻译活动与生物界之间

的互联关系, 以及上述不同学科的学者关于自然生

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互动、互补特征的描写, 对于

本文运用达尔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基本思想

解释翻译活动的研究来说, 可以说既是一种参照, 又

是一种支持。

3 “适应选择”学说对翻译活动的解释

“自然选择”(亦称“适者生存”)是达尔文生物进

化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适应选择”学说。这

一学说的实质是: 任何生命体都具有适应自然环境

的能力, 生命体只有适应了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繁

衍; 或者说, 任何生命体的生存和繁衍都是接受自然

的选择、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生命体适应自然环境

的基本规律是: 汰弱留强、适者生存。这就是适应、生

〓2〓

存的自然法则。

所谓“自然选择”,简单地说, 就是生命体要“适

应”自然环境、要接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再简单一点,

“选择”就是能“支配”,“适应”就是受“制约”。

如果将“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运用到翻译中

去, 就是: 译者(译品)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 要接受

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根据这一基本原理, 我们便可

以对译者产生译文的翻译过程作出如下的解释。

译文的产生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即

“自然”选择译者和“自然”选择译文。这里所说的“自

然”指的是“翻译生态环境”;而“翻译生态环境”则指

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 即语言、交际、

文化、社会, 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

体。翻译生态环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

的多种因素的集合。

根据“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在第一个“自然”

选择译者的阶段里, 重点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

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同时, 这个阶段也可以看

作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 即译者适应。

进一步根据“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在第二个

“自然”选择译文的阶段里, 重点是以译者为典型要

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换句话说, 这个阶

段就是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选择, 而

选择的结果就产生了译文。

在上述运用“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对翻译过程

的解释中, 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是译者。由于第一个

阶段的翻译生态环境是“选择译者”,因此这一阶段

中的翻译生态环境中是不包括译者的。但是, 在第二

个阶段里, 由于译者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这时的译者

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泛指的“译者”(a trans2

lator), 而已经是一个“接受了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

或曰“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的制约的”、特定的“译

者”(the translator), 因此, 这时的译者就不仅仅是

能够产生译文的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一般成员, 而是

已经成了翻译生态环境的“典型要件”,可以说已经

能够体现、以至代表翻译生态环境来实施对译文的

选择。可以看出, 这里的译者具有动态的“双重”身

份: 一方面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制约, 另一方

面又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与操

纵。

译者的这种“双重”身份, 如果用数学语言来说

就是: 在译者适应的第一个阶段, 翻译生态环境

(HJ)是自变量(或称“独立”变量), 译者(YZ)是因变

量(或称“依赖”变量), YZ 是HJ 的函数(即: YZ=

f (HJ))。而在译者选择的第二个阶段, 翻译生态环

境(HJ)仍是自变量, 译文(YW )则是因变量。由于译

文(YW )是译者(YZ)的函数(即: YW = g (YZ)), 所

以译文(YW ) 就是翻译生态环境(HJ) 的复合函数(compound function, 即: YW = g [f (HJ) ]), 其中, 译者(YZ)是中间变量(medium variable)。但正如上

文所述, 由于在翻译过程第二阶段里的译者已经能

够体现和代表翻译生态环境, 因此, 在这个阶段里,

译者(YZ)成了自变量, 译文(YW )是因变量, YW 是

YZ 的函数(即: YW = g (YZ))。这样解释的结果就

是: 译者相对于翻译生态环境来说是因变量; 而相对

译文来说, 又成为了自变量。

这段解释的数学表达式为:

HJ

f

YZ

g

YW

“事物总是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的, 其主观、客观

角色定位是一种相对状态”(刘祖培, 2002: 196)。事

实也正是如此。上述这种“双重”身份现象在译者身

上的体现是充分的、普遍的。例如, 通常所说的译者

既是原文的“读者”、又是译文的“作者”;译者既是

“奴仆”、又是“主人”;既是原文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译文信息的“发送者”等等, 以上种种说法都可以

说是译者这种“双重”身份的不同表达形式。

究其原因, 这类现象应该不难解释。从根本上

说, 当我们谈论“自然选择”的时候, 也不能忽视另外

一个事实: 即作为一种有理性的高级动物, 人类本身

也是自然界的成员, 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因此“自然

选择”其实也已经包括了人类自己的选择。正可谓

“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大自然中发生的事情, 属于大自

然的一部分”;“人的行为代表的是大自然”(钱津,

2001: 1, 206)。而且, 自然界中, 虽然所有的生物都不例外地需要适应自然环境, 但是, 人类与其它生物对

自然的适应又有区别:“动物是被动地适应自然; 而

人类是主动地改造自然”(据中国中央电视台二零零

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播出的《科技博览》); 是“人类的

理性选择”(同上, 2001: 27) ——既是“适应者”、又是“选择者”或“改造者”——人类本身就有双重的、乃

至多重的身份, 更何况在翻译过程中的译者呢。

“理性选择”、“主动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人类独

具的行为特征, 这一点对本课题来说是有意义的。笔

者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

问题已专题探讨(参见《中国翻译》2004 年第3 期),

因此对这一点此处不再细述。

由于生物体(动物和植物)都要适应自然生态环

境, 要接受“自然选择”;而译者和译品也都要适应翻

〓3〓

译生态环境, 也都要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 因

此, 就这一点来看, 两者的确有相通的和类似的情

形。这也表明, 运用适用于生物界的法则来解释包括

翻译行为在内的人类行为是可行的。

但是, 笔者同时也注意到了自然法则, 特别是

“汰弱留强”法则在生物界和翻译界之间又有一定的

区别。这就是: 自然界里的物种(动物和植物)适应自

然环境、接受“自然选择”的“淘汰”是绝对的, 是生物

物种意义上的“绝迹”、“消失”、“灭绝”,例如恐龙的灭绝、南极狼的绝迹、种子蕨的消失等等。然而, 翻译

界里译者译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接受翻译生态环

境选择的“淘汰”则是相对的, 是人类行为意义上的

“失意”、“落选”、“舍去”、“取代”、“未中”、“失落”等等。这就是说, 翻译活动中译者译品的所谓“适”或

“不适”、“强”或“弱”,都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同时, 不同的译本、不同的译文, 由于它们适应了不同

的翻译目的、不同的读者对象, 因而又有可能共生共

存。这也是生物界和翻译界在“适应”、“选择”、“淘

汰”等方面的区别所在。

由以上阐述可以看到, 运用“自然选择”的基本

原理来解释译者产生译文的翻译过程, 翻译就可以

视为译者的适应和译者的选择活动。同时, 对于翻译

过程来说, 只有译者和译文才需要接受翻译生态环

境的选择。而翻译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译品是译者

价值的体现; 译者的“生存”质量或“生存”状态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生产的译品。从这个意义上说,

译者和译品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也正是因

为这种关系, 使得译者和译品在“自然选择”、“适者

生存”的法则面前, 利害一致。从这个视角来看, 我们

可以说, 译者和译品共同遵循着“适者生存”的自然

法则。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来看, 翻译就是译者

的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被翻译生态环境因素所左

右的选择活动。这样的选择发生在翻译活动的各个

方面, 存在于翻译过程的各个阶段, 出现在翻译转换

的各个层次。这种选择背后的机制和动机, 就正是

“适者生存”、“汰弱留强”。

应当指出的是, 从“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视角

来探讨翻译活动, 其重要性在于: 一方面, 它不仅为

“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翻译观提供了哲学依据和理

论基石; 更为重要的, 运用“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在

解释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时, 形似“外部环境”决定

——译者须适应环境; 实则“内部因素”决定——译

者的自我选择。译者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是一种“选择

性”的适应, 对译文的产生, 是一种“适应性”的选择,

而无论是适应、还是选择, 皆是由译者做出的选择。

于是, 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适应和译者的选择便在“自

然选择”原理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契合。

4 结论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简述和分析可以看出, 本文

借用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来

对翻译研究进行探索是可行的。一方面, 由于翻译活

动与生物界之间是通融的、相互关联的, 而生物界遵

循着“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因此这就为“适应选

择”学说适用于解释翻译活动提供一种可能。另一方

面,“自然选择”基本原理也能够自圆其说地解释译

者产生译文的翻译过程。再者, 不仅“适应选择”学

说广泛应用于许多自然科学、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

研究, 就是在翻译界,“适应”和“选择”的客观现象也

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综合以上各点可以表明, 借用达尔文的“适应

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可以作为探索翻译理

论的指导, 这样做能够为构建“翻译适应选择论”提

供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同时, 运用“适应选择”学

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 从适应和选择的视角来解释

翻译活动和翻译过程也是可行的。

朱纯深在论述翻译理论的“特色”时曾指出:“一

个理论, 强调其个性和独创性, 证明其结构有个可依

托的基本体系, 是该理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2001: 8)。袁莉在构想翻译主体研究时也认为:“这

是一个多少带有哲学和思辨意味的选题, 必须借助

于某一足够成熟、且自身极富渗透力的理论体系来

加以深入地研究和探讨”(2002:402)。这些学者的论

述表明, 寻求一个普适性较强的哲学理论作为基石,

对于翻译理论建构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近年来在这方面作了专题的研究, 并试图

构建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胡庚申,

2001: 3; 2002: 98; 2003: 2832291; 2004: 9215)。现将

笔者依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

发展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本体作如下的表述:

本论基本理念: 翻译即适应与选择; 最佳翻译是

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累

计结果; 对于译者, 适者生存、发展; 对于译文, 适者

生存、生效。本论对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译者适应翻

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本论的译评标准: 多维转换

程度、读者反馈、译者素质; 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

择度”最高的翻译。

〓4〓

参考文献:

[ 1 ] 巴特. 董学文, 王葵译. 符号学美学[M ].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 2 ] 达尔文. 叶笃庄, 周建人, 方宗熙译. 物种起源[M ]. 台北: 商务印书馆, 1988.

[ 3 ] 胡庚申. 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C ]. 国际译联第三届

亚州翻译家论坛宣读, 香港, 2001.

[ 4 ] 胡庚申. 译论的繁荣、困惑与探索[J ]. 翻译季刊, 2002, (3): 802104.

[ 5 ] 胡庚申. 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 中国翻译, 2004, (3): 9215.

[ 6 ] 凯斯. 张恭启, 于嘉云译. 人类学绪论[M ]台北: 巨

流图书有限公司, 2001.

[ 7 ] 钱冠连. 语言全息论[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 8 ] 钱津. 生存的选择[M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2001.

[ 9 ] 许钧, 唐瑾. 翻译: 崇高的事业(代前言), 巴别塔

文丛[M ].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10] 严复译著, 冯君豪注解. 天演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M ].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

[11] 袁莉. 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 载张柏然、许钧

(主编):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译学研究[M ]. 北京: 商务

印书馆, 2002: 3972409.

[12] 詹志禹. 建构论: 理论基础与教育应用[M ]. 台北: 正

中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2.

[13] 朱纯深. 翻译探微: 语言〓文本〓诗学[M ]. 台北: 书

林出版有限公司, 2000.

[14] Chesterman, A. M em es of T ranslation: T he Sp read

of Ideas in T ranslation T heory. Am 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Benjam ins, 1997.

[15] Darw in, C. T he O rig in of Species. Introduced by

L. M atthew s & F. R. S. Harrison. London:M. M.

Dent & SonsL td. 197.

[16] Hu, Gengshen.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2

lection. Perspectives: S tud ies in T ranslatology, vol.

11, No. 4, 2832291, 2003.

[17] Lance, H. &M. Jacky. R edef ining T ranslation:

The Variational Approach.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18] Lopreato, J. & T. Crippen. Crisis in S ociology:

The Need for Darw in. New Brunsw ick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9.

[19] Perkinson, H. J. H ow T hings Got B etter: Speech,

W riting, P rinting, and Cultural Change. W estport

Connecticut London: Bergin & Garvey, 1995.

[20] Corlée,L.S em iotics and the P roblem of T ranslation:

w ith Special R ef erence to the S em iotics of Charles S.

Peirce. Am sterdam A tlanta: Editions Rodopi B.

V. , 1994.

[21] Verschueren, J. P ragm atics as a T heory of L inguis2

tic A dap tation. IPrA Working Document 1, 1987.

Theoretical Props of th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HU Geng2sheng

(Dept. of Foreign Langnages, Tsinghua U 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In light of the studies onDarw inian evolutionary idea of natural selection carried out in many related areas, the au2

thor i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props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The production of

texts is also interpreted and described from the new perspective.

[Key words] adaptation; selection; translation theory; theoretical prop

“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专家委员会”成立

9 月16 日,“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专家委员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立, 这是国内首个这类性质的专家委员

会。这个委员会由英语语言学、汉语语言学、汉英翻译学、法学、社会学专家共26 人组成, 其中包括外藉人士4 名。

委员会主要有四大职能: 制定规则、审核名称、协调处理分歧以及为社会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目前, 第一次全体委员会

议已经审议通过了《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基本规则》。《规则》确定了中文英译的普遍原则: 专名音译和通名意译。比

如, 静安宾馆译为“Jing'an Hotel”,前一个词属于专有名词所以音译, 后一个词属于通用名词所以意译。当然, 普遍规则之外也

有例外, 比如,“长城饭店”中的“长城”是专有名词, 但是特定的专有名词, 因此还是译为“GreatW all”。

普遍适用的规则制订后,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确定分领域(行业)的英译规范, 这需要花更多的时

间, 因为情况更具体、更复

杂。“分领域”包括上海的路名、旅游景点标志、市政公用服务设施(如电话亭、厕所、停车库等)、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名称、

文化体育场所以及流动性较大的大型国际会展、公益广告上出现的中文英译。而在以上类别之中, 又以路名翻译的情况最复

杂、难度最大。据了解, 专家委员会成员在对各类英译进行审议时, 将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

则, 各抒己见、充分讨论, 要有2 3

以上的专家认可才能通过。

翻译哲学

“翻译哲学”这个概念是近年才出现的,准确地说,是黄忠廉①先生在1998年第1期《外语研究》上首问“什么是翻译哲学”而开始的。当然,对翻译活动的哲学思考是更早一些的:稍远一点,约半个世纪前,先后有艾思奇(1937②)、贺麟(1940③)、陈康(1942④)、朱光潜(1944⑤)、金岳霖(1948⑥/1983)等数位哲学家对翻译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哲学思辨;近十年,柯飞(1987⑦/1996⑧)、孙致礼(1996⑨)、但冰洁(1996[10])、阎德胜(1997[11])、刘邦凡(1998[12])、杨炳钧(1998[12])等人都对翻译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哲学思考。但总的来讲,尽管半个世纪前关于翻译的哲学思考就已引起几位哲学泰斗的重视,可“翻译哲学”并没有形成气候。近年来,对翻译进行过哲学思考的几人还都是搞语言研究的,足见,“翻译哲学”还是“小菜一碟”,没有引起哲学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因 此,数十年前哲学家倡导并身体力行对翻译的哲学认识,足见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当然,搞语言的人(包括搞翻译的人)对翻译搞哲学认识并不是没有长处的,事实上,在某些方面的确是有先见之明的,单就他们对语言及语言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的熟悉程度而言就是如此。搞哲学的人去研究翻译哲学,其重大的长处(对比于纯粹只从事过语言及语言翻译的人)就在于他们多一些哲学的技巧与思辨。因此,搞语言的人与搞哲学的人联合起来,(如果有一些既搞语言,尤其是搞语言翻译的,又搞哲学的人,那另当别论),才是振兴翻译哲学研究的最佳选择。 五十年前哲学家们对翻译的哲学思辨并没有产生持久的回应,原因是多方面的,恐怕社会变革而带来的学术转移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而近几年来,语言翻译界的人士回忆起翻译哲学来,原因也不外三点:一是改革开发的深入使学术研究掀起对以往学术成果的回忆与再现,产生新一轮的学术转移;二是近二十年来改革开放后的语言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的哲学认识的必然;三是西方语言哲学在国内广泛的传播与发展,为翻译的哲学认识提供直接的借鉴。总之,翻译哲学不是泊来品,而是一个地道的中国货。而这地道的中国货也必须要“卖”出去、走出国门的。因为只有“卖”了出去,才能让外国人认识它,才能使“翻译哲学”走向世界,才能使“翻译哲学国际化”。要把这个地道的中国货“卖”出去,首先要取一个洋名,不要让外国人来个先“注册”。我们取的名是Translation-philosophy(简称Trans-philosophy),而不是Philosophy of Translation。因为,我们主张,翻译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需要研究翻译的意义(价值)、真理、必然性、可能性、社会性、文化性等一般性质;需要形成关于翻译的一般理论,这些理论具有哲学的意义与功能,有助于哲学问题解决。同时我们也主张,翻译哲学也是一内容提要:“翻译哲学”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学术新概念,围绕这一概念本文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讨论,给出:翻译哲学就是关于翻译、翻译理论的精深分析及其总和的一般的看法。翻译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翻译和翻译理论。翻译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译者思维与文本之间的关系问题。翻译哲学的根本任务是确立译者思维与文本、译者与原文之间的关系。理论探讨个方法论和认识论,具有深刻的方法功能,要研究翻译的实际运用过程,对翻译在言语活动和语言实践的作用与性质作实际的尽可能详尽的分析(精深的分析就是哲学)。弄清翻译的意义(价值)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保证用正确的语言去实现翻译,以免除由于误用语言而造成翻译失败及其由此而造成的种种无休止的争论。另外,我们还主张,翻译哲学不仅仅针对不同语言间的翻译活动,而且针对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时代或地域而不得不进行的翻译工作,例如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和汉语方言与通用汉语的转译,以及同一语言或符合系统的不同形式之间所作的解释(interpretation)或翻译工作,例如把三段论的AAA式变成一个含具体语言的推理形式,又如通常语言中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即”等等语句都属于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的翻译问题。 二 尽管如此,我们在谈论“翻译哲学”时,首先是把它作为哲学来论的。什么是哲学呢?这是我们必须表明的态度。事实上,凡属搞哲学的人都可能面临这个问题,只不过有些人(而且历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汉英旅游翻译

2007年6月第4卷第6期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un.2007Vol.4No.6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汉英旅游翻译 曹志艳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摘 要:本文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指导,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汉英旅游翻译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阐明译 者应在翻译过程中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不同层次作出适应性选择转换,灵活运用方法与策略,这是提高旅游翻译质量,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旅游翻译;翻译适应选择论;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一、引言 当前,世界各国正共同经历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4年全世界跨国旅游者数量已高达5.46亿,并且预计2010年将增至9.37亿人。国际旅游是各国人民进行友好交往的有效途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是旅游资源大国,同时也将是旅游客源大国,而旅游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影响着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随着中国加入WTO和2008北京奥运的到来,中国会迎接越来越多的全世界游客。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景很广阔,旅游翻译的好坏对提升我国旅游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因此,重视旅游资料的翻译,使旅游经济的发展更加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二、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适应选择论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在其2004年所著《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中有详细论述。作者阐述的要点是“译者为中心”,从译者的角度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这个定义表明了翻译活动中无论是“适应”还是“选择”,都是由“译者”完成的:适应是译者的选择性适应;选择是译者的适应性选择;译者集适应与选择于一身。虽然作者、读者等诸‘者’对译者的翻译选择会起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但是他们不是翻译过程本身的操作者,不直接参与具体的翻译活动。 翻译活动不是简单的文本之间语言代码的转换,而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过程,这些背景因素使译者产生独特的翻译态度,随着译者态度的变化,翻译策略的选择随之改变。一方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这些“适应”和“选择”的不同表现是致使不同译文出现的原因;另一方面,翻译策略选择的差异也反过来反映了译者所处文化背景的时代特点,从而折射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演变。 三、翻译适应选择论对旅游翻译的启示 旅游翻译是外国游客认识了解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它涉及地理位置、 交通情况、旅游广告、景点介绍、民族美食、民俗风情等,更重要的是积淀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底蕴。旅游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介绍自然风景,吸引外国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传播中国文化。同时,外国游客通过欣赏自然风景、了解中华文化,也能丰富自己的思想。这些无疑是对译者提出的极高要求。如果译者不能作出正确的适应性选择,缺乏跨文化意识,用词不当、文化错位等,会致使旅游翻译出现问题,翻译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外国旅游者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不完整甚至存在误区。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本翻译原则可概括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原则上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地适应,继而依此作出适应性地选择转换。适应选择论的翻译方法,简略的概括为“三维转换”,即“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译者对于旅游资料不是简单的字面翻译,表象文字的吻合,而应该是信息和语言内涵上的一致。译者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出发,不断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提高自身语言能力,采用多种翻译方法,把握旅游资料翻译的基本标准,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交际性,使译文能够被外国游客看懂并为他们所接受,同时又必须对信息进行适当调整,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增强译文的可理解性,缩短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所产生的障碍和距离,尽可能的宣传中国文化。 (一)译者对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者要进行有效的翻译,首先必须熟悉两种语言系统。由于中外历史背景不同、国情不一样、生活方式大相径庭,这些都造成了语言的差异。翻译工作者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英汉语功底,注意吸收各种新知识,深入了解所译的内容,尽量让译品正确、得体、保证质量。译者素质高,译品质量才会好。不注意这些,仅仅用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机械地用外文套中文,对号入座,就会出现误译。 以旅游中常见的地名翻译为例,一般来说,地名的翻译须遵照“音译为主,适当意译”和“约定俗成”的原则,根据不同类别的地名和交际功能的要求,翻译时采用音译、意译、和音意双译三种不同的方法。(包惠南,2004:134-135)关于什么情况

2019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9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研历年真题一定要用好,研究好。结合大纲和真题来选择辅导用书是最明智的。本文带大家回顾2019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参考答案及解析: Part C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arefully and then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gments into Chinese. Your translation should be written neatly on the ANSWER SHEET. (10 points) It was only after I started to write a weekly column about the medical journals, and began to read scientific papers from beginning to end, that I realised just how bad much of the medical literature frequently was. I came to recognise various signs of a bad paper: the kind of paper that purports to show that people who eat more than one kilo of broccoli a week were 1.17 times more likely than those who eat less to suffer late in life from pernicious anaemia. (46) 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this kind of nonsense in the medical journals which, when taken up by broadcasters and the lay press, generates both health scares and short-lived dietary enthusiasms. Why is so much bad science published? A recent paper, titled “The Natural Selection of Bad Science”, published on the Royal Society’s open science website, attempts to answer this intriguing and important question. It says that the problem is not merely that people do bad science, but that our current system of career advancement positively encourages it. What is important is not truth, but publication, which has become almost an end in itself. There has been a kind of inflationary process at work: (47) nowadays anyone applying for a research post has to have published twice the number of papers that would have been required for the same post only 10 years ago. Never mind the quality, then, count the number. (48)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curb this tendency, for example, by trying to incorporate some measure of quality as well as quantity int o the assessment of an applicant’s papers. This is the famed citation index, that is to say the number of times a paper has been quoted elsewhere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the assumption being that an important paper will be cited more often than one of small account. (49) This would be reasonable if it were not for the fact that scientists can easily arrange to cite themselves in their future publications, or get associates to do so for them in return for similar favours. Boiling down an individual’s o utput to simple metrics, such as number of publications or journal impacts, entails considerable savings in time, energy and ambiguity. Unfortunately, the long-term costs of using simple quantitative metrics to assess researcher merit are likely to be quite great. (50) If we are serious about ensuring that our science is both meaningful and reproducible, we must ensure that our institutions encourage that kind of science. 46-50参考答案及解析:

康德社会哲学翻译

3. Social Contract Kant provides two distinct discussions of social contract. One concerns property and will be treated in more detail in section 5 below. The second discussion of social contract comes in the essay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context of an a priori restriction on the legitimate policies the sovereign may pursue. The sovereign must recognize the “original contract” as an idea of reason that forces the sovereign to “give his laws in such a way that they could have arisen from the united will of a whole people and to regard each subject, insofar as he wants to be a citizen, as if he has joined in voting for such a will” (8:297). This original contract, Kant stresses, is only an idea of reason and not a historical event. Any rights and duties stemming from an original contract do so not because of any particular historical provenance, but because of the rightful relations embodied in the original contract. No empirical act, as a historical act would be, could be the foundation of any rightful duties or rights. The idea of an original contract limits the sovereign as legislator. No law may be promulgated that “a whole people could not possibly give its consent to” (8:297). The consent at issue, however, is also not an empirical consent based upon any actual act. The set of actual particular desires of citizens is not the basis of determining whether they could possibly consent to a law. Rather, the kind of possibility at issue is one of rational possible unanimity based upon fair distributions of burdens and rights in abstraction from empirical facts or desires. Kant's two examples both exemplify this consideration of possible rational unanimity. His first example is a law that would provide hereditary privileges to members of a certain class of subjects. This law would be unjust because it would be irrational for those who would not be members of this class to agree to accept fewer privileges than members of the class. One might say that no possible empirical information could cause all individuals to agree to this law. Kant's second example concerns a war tax. If the tax is administered fairly, it would not be unjust. Kant adds that even if the actual citizens opposed the war, the war tax would be just because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war is being waged for legitimate reasons that the state but not the citizens know about. Here possible empirical information might cause all citizens to approve the law. In both these examples, the conception of “possible consent” abstracts from actual desires individual citizens have. The possible consent is not based upon a hypothetical vote given actual preferences but is based on a rational conception of agreement given any possible empirical information. Kant's view is similar to the social contract theory of Hobbes in a few important respects. The social contract is not a historical document and does not involve a historical act. In fact it can be dangerous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state to even search history for such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of state power (6:318). The current state must be understood, regardless of its origin, to embody the social contact. The social contract is a rational justification for state power, not a result of actual deal-making among individuals or between them and a government. Another link to Hobbes is that the social contract is not voluntary. Individuals may be forced into the civil condition

860中国哲学

860 529 2012北大860中国哲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虚壹而静 2.人副天数 3崇本息末 4.理一分殊 5.淮南格物 二、简答 1.老子无为思想 2.韩非子法家思想 3.郭象独化论 4.王阳明知行合一 三、论述 1.张载气本论 2.朱子理气观 2011年北大628外国哲学综合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 1.忠恕 2.四端 3.一物两体

4.理一分殊 5.四句教 6.尚同 7.能必附其所 8.大故、小故 9.坐忘 10.四法界 二、论述 试述郭象的独化论 2011年857中哲 一、名词解释(6*5) 1.玄德 2.守母存子 3.一物两体 4.淮南格物说 5.质测与通几 二、论述(30*4) 1.后期墨家对于辩论的看法 2.僧肇对般若空宗三家义的批评及其不真空论 3.朱熹关于太极与四德的看法 4.黄宗羲的理气论与“盈天地皆心”

2011年中哲/2010年859 一、名词解释(15×4=20) 1、正名 2、玄览 3、三表 4、四端说 5、静因之道 6、坐忘 7、大故、小故 8、十翼 9、三统、三正 10、崇本息末 11、四法界 12、四句教 13、淮南格物说 14、质测、通几 15、能必副其所 二、简答题(5×10=50) 1、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2、郭象的独化论 3、僧肇的物不迁论 4、张载的太虚即气

5、程颐对格物的解释 三、论述题(2×20=40) 1、详论朱陆之争的思想内涵 2、试论明代的气本论思 2009年中国哲学史 一、名解: 1.先知先觉 2.心斋 3.二柄 4.越名教而任自然 5.太虚即气 6.致良知 二、简答: 1.试述荀子批判孟子性善说的主要内容。 2.韩非子论法与术之区别。 3.慧能“无念为宗”的主要内容。 4.戴震论理欲关系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三、论述: 1.以王弼.裴頠和郭象为例,说明魏晋玄学的有无问题。 2.试论朱熹与陆九渊主要思想区别。

重要哲学术语英汉对照

certainty 确定性 chaos theory 混沌理论 class 总纲、类 clearness and distinctness 清楚与明晰 cogito ergo sum 我思故我在 concept 概念 consciousness 意识 consent 同意 consequentialism 效果论 conservative 保守的 consistency 一致性,相容性 constructivism 建构主义 contents of consciousness 意识的内容 contingentnecessary distinction 偶然-必然的区分 continuum 连续体 continuum hypothesis 连续性假说 contradiction 矛盾(律) conventionalism 约定论 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 反事实的条件句 criterion 准则,标准 critique 批判,批评 Dasein 此在,定在

deconstruction 解构主义 defeasible 可以废除的 definite description 限定摹状词 deontology 义务论 dialectic 辩证法 didactic 说教的 dualism 二元论 egoism 自我主义、利己主义 eliminative materialism 消除性的唯物主义 empiricism 经验主义 Enlightenment 启蒙运动(思想) entailment 蕴含 essence 本质 ethical intuition 伦理直观 ethical naturalism 伦理的自然主义 eudaimonia 幸福主义 event 事件、事变 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 进化认识论 expert system 专门体系 explanation 解释 fallibilism 谬误论 family resemblance 家族相似

哲学翻译词汇整理

哲学翻译词汇整理 一.哲学家名称 Acient Greek philosophers pythagoras n. 毕达哥拉斯(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 Socrates n.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 Plato 柏拉图 Aristotles亚里斯多德 Leucippus流西普斯 Democritus 德谟克利特 Epicurus 伊壁鸠鲁(公元前341-270) Italian philosophers Petrarch彼特拉克(意)(1304~1374) Bruno (Giordano) (意)布鲁诺(1548年-1600) Galileo伽利略(意)(1564~1642) (Niccolo) Machiavelli马基雅维里(意)(1469—1527) Polish philosophers Copernicus哥白尼(波兰)(1473~1543) German philosophers Kant: 康德(德) Nietzsche n. 尼采(德,1844-1900) (Ludwig) Feuerbach 费尔巴哈 (Arthur) Schopenhauer 叔本华 Hegel: 黑格尔,Hegelian,黑格尔的 The Young Hegelians 青年黑格尔学派 Marx 马克思 Engels 恩格斯 English and Scottish philosophers Francis Bacon 培根(英)(1561—1626) John Locke 洛克(英) Thomas Hobbes托马斯.霍布斯(英) Adam Smith 亚当.斯密斯(苏格兰) David Hume 休谟(苏格兰) Thomas Malthus托马斯.马尔萨斯 Isaac Newton艾萨克.牛顿 (Bertrand) Russell 罗素 Ricardo 李嘉图 French Philosophers (Rene) Descartes笛卡尔(法) Cartesian adj.笛卡尔的 (Baruch) Spinoza 斯宾诺莎(法) (Denis) Diderot 狄德罗(法) (Charles) Montesquieu 孟德斯鸠(法)(1689年至1755年),

译著_朝花夕拾_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翻译分析

2010年8月 Journal of G uangdong U ni vers ity o f Techno l ogy(Soci a l Sciences Editi on) Aug .2010 收稿日期:2010 01 02 作者简介:车明明(1965 ),女,汉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化与翻译。 译著 朝花夕拾 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翻译分析 车明明 李忠玉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 要:文章拟从一全新的视角,即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多维度的适应与选择,以译品 朝花夕拾 为例,对杨宪 益、戴乃迭对该书的翻译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译作的成功和译者做到了多维度适应性选择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鲁迅作品 朝花夕拾 汉译英 杨宪益 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生态环境 多维适应性选择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623X (2010)04 0073 04 一、引言 朝花夕拾 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写于1926 年2月至11月间,共10篇。 鲁迅的文章素以犀利深刻著称,含有丰富的思想和意蕴,且语言洗练、富含古今文化。译其作品无疑对译者是一挑战,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成功地翻译了鲁迅全集。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 祝福 等6篇鲁迅小说均作为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中国文学?课程教材。对于杨先生的翻译成就, 中国翻译词典 作了权威评价:!杨宪益系我国当代成就卓著的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自20世纪40年代起,他即与夫人密切合作,译出了大量卷帙浩繁的经典名著,将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逐一向外国推介,同时,因他精通多种外文,又把世界各国的文学瑰宝,译介给中国读者,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1] 2004年胡庚申博士在其著作 翻译适应选择论 中提出了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学说,把达尔文的生物!适应、选择?学说引入了翻译界,指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及最终译文的结果。!翻译适应选择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翻译做出了宏观的解释,以!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为其核心内容,用自然界的互连规律、!汰弱留强?的自然法则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对翻译过程进行解释和阐述,证明!适应、选择?学说确实可以用来解释和阐述翻译活动的本质、过程、翻译的原则、方法和译评标准。该学说认为翻译实质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原则是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在翻译方法上,译者要重点关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 度?最高的翻译。 [2] 二、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3] 同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一样,翻译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N ida 在他的 翻译新视角 (A Fresh Look at Translation)论文中说过,翻译过程中的!译者要做出成千上万次的涉及选择与处理的决定,以适应另一种文化,适应另一种语言,适应不同 的编辑和出版商,最后还要适应读者群。?[4] 可以这样说,从所译文本的取材到译语词汇句式的运用,翻译行为的每一个阶段无不涉及对多种选择的确定。在选取源语材料时,需要确定材料选自的国别、原作者、具体文本等,选取材料后,译者即面临对自身文化立场、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总之,无论是!译什么?,还是!怎么译?,都涉及译者如何选择。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杨宪益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 1.译者对作者、读者、委托者等外部需要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作品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译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翻译观。1951年杨宪益夫妇接到中国外文出版社的邀请来到北京,当时外文出版社(现中国外文局前身)刚刚创立英文版 中国文学 杂志,这标志着向西方社会系统介绍中国文学作品的开始。鲁迅是中国的民族魂,杨宪益本人非常喜爱这位作家,翻译了包括 朝花夕拾 在内的鲁迅的

(英语)英语翻译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含解析

(英语)英语翻译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含解析 一、高中英语翻译 1.高中英语翻译题: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given in the brackets. 1.美食是人们造访上海的乐趣之一。(visit) 2.街头艺术家运用创意将鲜艳明亮的色彩带进了老社区。(bring) 3.在你生命中,如果有一个人你需要对他说对不起,那么就去向他道歉吧。(apology)4.这个游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what) 5.申请材料需要精心准备,这样你心仪的学校才会对你的能力有全面、准确地了解。(in order that) 【答案】 1.Delicious food is one of the pleasures when people visit Shanghai. 2.Street artists bring bright and vivid colors into older neighborhoods with originality 3.If there is someone to whom you need say sorry in your life, make an apology to him. 4.What makes this game peculiar lies in that it teaches kids how to handle the problems in real life. 5.The applications should be carefully prepared in order that the school you like can have an overall and accurate knowledge of your abilities. 【解析】 【分析】 1.本句重点考察两个知识点。一个是乐趣之一,说明此处的乐趣应该用复数,必须是可数名词,因此选择pleasure。另一个是题目中给出的visit,需要谨慎处理,是用做动词还是名词。此处我们给出一个时间状语从句when people visit Shanghai,同时还可使用其他从句进行处理。所以答案是Delicious food is one of the pleasures when people visit Shanghai. 2.本题难度不大,重点是明亮的色彩的表达,可以使用bright colors, 也可以使用bright and vivid colors. 所以答案是Street artists bring bright and vivid colors into older neighborhoods with originality 3.本题考查there be + 定语从句从而构成条件状语从句。另外考察“道歉”用“make apology to sb.”。所以答案是If there is someone to whom you need say sorry in your life, make an apology to him. 4.本题考察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以及“be peculiar to”的用法。所以答案是What makes this game peculiar lies in that it teaches kids how to handle the problems in real life. 5.本题主要考固定词组的掌握,为了使用in order that引导出的目的状语从句。另外也考查 preferred school,have…knowledge/ understanding of…,overall,accurate等。所以答案是The applications should be carefully prepared in order that the school you like can have an overall and accurate knowledge of your abilities. 【考点定位】翻译句子

13年翻译真题 哲学

一、中译英 中国哲学的精神 冯友兰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儿童入学,首先教他们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新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课本。有时候,儿童刚刚开始识字,就读一种课本,名叫《三字经》.每句三个宇,偶句押韵,朗诵起来便于记忆。这本书实际上是个识字课本,就是它,开头两句也是“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孟子哲学的基本观念之一。 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渗透中国人的生活,就觉得儒家是宗教。可是实事求是地说,儒家并不比柏拉图或亚力士多德的学说更像宗教。“四书”诚然曾经是中国人的“圣经”,但是“四书”里没有创世纪,也没有讲天堂、地狱。 当然,哲学、宗教都是多义的名词。对于不同的人,哲学、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人们谈到哲学或宗教时,心中所想的与之相关的观念,可能大不相同。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哲学家必须进行哲学化;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 这种思想,所以谓之反思的,因为它以人生为对象。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都是从这个类型的思想产生的。宇宙论的产生,是因为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是人生戏剧演出的舞台。知识论的出现,是因为思想本身就是知识。照西方某些哲学家所说,为了思想,我们必须首先明了我们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我们对人生开始思想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思想我们的思想”。 凡此种种“论”,都是反思的思想的产物。就连人生的概念本身,宇宙的概念本身,知识的概念本身,也都是反思的思想的产物。无论我们是否思人生,是否谈人生,我们都是在人生之中。也无论我们是否思宇宙,是否谈宇宙,我们都是宇宙的一部分。不过哲学家说宇宙,物理学家也说宇宙,他们心中所指的并不相同。哲学家所说的宇宙是一切存在之全,相当于古代中国哲学家惠施所说的“大一”,其定义是“至大无外”。所以每个人、每个事物都应当看作宇宙的部分。当一个人思想宇宙的时候,他是在反思地思想。 二、英译中死活传不上来怎么回事,只好附件了…… 顺便说一下今年综英题型:

中国哲学史翻译题库

中国哲学史翻译题库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原意为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在我幼年那时候,人们不用服兵役;在我成年这岁月,各种苦难竟齐集.长睡但把嘴闭起! 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遇到该喝酒的时候就要喝酒,碰到要高声歌唱的时候便权且高声歌唱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古时候,包牺氏作为天下的君王,仰头观察天象,低头观察地理,观看鸟兽的斑纹和土地所宜,近处取自于自身,远处取自于万物,于是开始创作八卦,用来领会神明的道

德,用来表达万物的情状。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此不蔽之福也孔子仁德明智而且不被蒙蔽,所以多方学习,集其大成而足以用来辅助古代圣王的政治原则。只有孔子这一派掌握了周备全面的道,推崇并运用它,而不被成见旧习所蒙蔽。所以他的德行与周公相等同,名声和三代开国之王相并列,这就是不被蒙蔽的幸福啊。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陈良出生于楚国,爱好周公、孔子的学说,到北边的中原地区来学习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证,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说:“卫君等待老师去治理国政,老师打算先从哪儿入手呢?” 孔子说:“必须辨正名称!”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

英语翻译试题选

英语翻译试题选 1. 我们刚要开始比赛就下起了雨。(be about to) We were about to start the race when it rained. 2. 北方冬季寒冷,而相比之下南方却相当温暖。(in contrast) In winter, it’s cold in the north. In contrast, it’s pretty warm in the south. 3. 约翰没来是因为生病了,而你的情况却不同。(in one’s case) John was absent because he was ill, but it was different in your case. 4. 关于你的请求,我恐怕无法马上给予答复。(with regard to) With regard to your request, I’m afraid I can’t give you an immediate reply. 1. 等他到机场时,飞机已经起飞了。( by the time) By the time he arrived at the airport, the plane had taken off. 2. 在校园里,车速被限制在每小时10英里。( be limited to ) On campus, the car speed is limited to 10 miles per hour. 3. 这对双胞胎姐妹(twin sisters)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依赖父母,另一个却很自立。( one one’s own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in sisters is that one is dependent on her parents, and the other is on her own. 4. 一方面汽车有用,可另一方面也造成污染。(pollution),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one hand, cars are useful,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y cause pollution. 1. 房子着火了,里面的人面临着死亡的危险。(in danger of) The house was on fire and the people inside were in danger of losing their lives. 2. 他买不起这么好的房子。(afford to do) He cannot afford to buy such a nice house. 3. 这个主意听起来也许有些怪,不过还真有点道理。(make sense) Although this idea may sound strange, it does make sense. 4. 约翰看起来是个好人。即便如此,我还是不信 任他。(even so) John seems (to be) a nice person. Even so, I don’t trust him. 1. 如果他一开始谈论过去,你就永远都没法从他那儿脱身。(get away fr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