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及对策

摘要: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近年来,在各地大学生中发生的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几种现象,并探索了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道德失范现象对策

一、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敲响社会道德建设警钟

1、社会公德失范现象

2013年3月2日,据济南时报报道,在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校区,为了自己准备考研时能有如意的座位,不少学生用“占座锁”、“毒标语”标记各自“地盘”。尽管这种情况只是在少数学生中发生,但从中仍可透视出整个社会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情况,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类似情况的发生。

首先是功利化的理想追求。以往的大学生在谈及读书与理想的时候会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现在的部分大学生更多的是将实现理想与只是局限于自身状态的改变或是获得一些可以预见的现实利益,而不是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样的理想显然不能发挥大学生应当传递的正能量。

其次是公共意识逐渐淡漠化。这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完全从个人的主观意志出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学习纪律散漫,经常迟到、旷课,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服从学校老师管教。这种“绝对自由”必然损害到他人利益。同时,校园内散落在路边的垃圾、食堂出现的插队、教室里随处可见的“课桌文化”等现象,也都是大学生公共意识淡漠的集中反映。

2、家庭美德失范现象

不久前,一位母亲到远隔千里的大学去看望自己的孩子,而这个大学生就因为担心自己衣着破旧的母亲被外人看到后笑话,生生将来探望自己的母亲拦在了校门口。亲人相见不见应有的嘘寒问暖,有的只是冷漠的拒绝和伤害。这个大学生没有拿自己母亲带给他的粽子,原因仍是怕同学看到了自己家里的贫困,伤心的母亲最后自己孤身一人含泪离开了学校。

家庭责任是指个人作为家庭成员而应为家庭的维系和发展所尽的职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既在“家庭”之中,又在“家庭”之外。因为他们并未完全独立,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情感上,都依赖于自己所在的家庭;但同时他们绝大多数远离父母,长时间在校园生活,而且独立性日渐增强。作为半独立的社会人,大学生们相对于社会和学校来说,家庭对其影响越来越弱,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在对家庭的依赖性减弱的同时,对家庭的那份责任感也逐渐淡漠了。有的同学甚至数月都不和家里人联系,或者只是在需要经济支持时才联系。

3、学习道德失范现象

能够经历高考等层层选拔进入大学,大学生们可以说在学习能力方面都没有更多的问题。作为学术界的一只新鲜力量,大学生们在校学习的道德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了未来学术道德的发展方向。尽管大多数的大学生们都会在大学中充分珍惜美好的求学岁月,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经受不住外界的诱惑,产生了一系列道德失范的问题,迟到早退、上课聊天甚至逃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据调查,承认自己在大学期间有迟到早退情况的学生人数,要比没有这类情况发生的学生人数还多。

同时,在当今的大学校园,学术不端行为也是另一种学习道德失范的现象。学术不端是指剽窃、抄袭、占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伪造、修改研究数据等学术腐败行为。这是一种浮躁的心态下形成的社会产物。同时由于当今制度的原因,学术论文的发表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往往与升学、就业等人生转折点联系得十分紧密。尽管社会和学校一再出台制度打击、制止学术不端行为,但仍旧有很多学生为之铤而走险。据调查,有 9.7%的大学生认为这一行为很

正常,有 69.5%的大学生认为只要把握好度即可。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成为了一种论文写作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这必须引起相关方面足够的重视。

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现象及对策探究

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现象及对策探究 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承载着大学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水平;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将来的前途和命运。新形势下,有少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导致伦理道德缺失现象的发生。如何有效地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是摆在所有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的类型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但仍有少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主要有以下类型: 1.公德意识缺乏 公德意识是指大学生在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和公共财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素质。少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公德意识缺乏。随地吐痰、乱扔杂物、课堂上手机铃声响起、图书馆自习室占座、买饭不排队、“课桌文化”、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宿舍“长流水”、教室“长明灯”等现象比较普遍。 2.诚信意识淡薄 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承的道德规范。生活阅历相对较少的大学生还不能完全了解诚信品质对一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对因诚信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了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产生。考试作弊、抄袭论文、恶意拖欠学费、欠贷不还、制造虚假履历、网络道德失范等现象屡屡在校园里出现。 3.信仰迷惘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宗教或某种主义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将其奉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规则。从总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对未来、社会、职业、生活充满向往。也有少数大学生信仰模糊,他们的信仰明显地呈现出多元性、波动性、盲目性、模仿性和迷信性等特点。在大学校园里,自由主义、存在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都有一定的市场,

浅谈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网络道德失范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伴随着网络的普遍使用,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凸显出来。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 1.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为网络道德失范提供了可能。首先,网络的非中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导致网络道德环境中,充满了各种与我国传统道德相冲突的“异质”道德,强烈冲击着现实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其次,网络的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弱化了大学生内在的道德信念,导致道德主体感淡漠。网络是一个失去了某些强制“他律”因素的自由空间,是一个淡化了社会背景、“社会控制因素”的虚拟社会,在网络环境中缺少社会舆论的监督,使“他律”作用下降,容易诱发道德行为的失控。再次,网络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失范行为,为大学生提供了不良的榜样示范。而众多负面“榜样”的频繁出现,恶化了网络环境,加剧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 2.网络德育的滞后是导致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因素。首先,网络德育在许多学校是“盲点”、“空白”。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中学时就已“触网”,但多数人在中学时并未接受过网络德育。进人大学后,许多高校的网络德育仍然处在缺失状态,没有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教育和引导,致使他们在网上的不道德行为得不到及时教

育和控制。其次,一些已经开展网络德育课程的高校,由于沿用现实社会德育的传统模式来解决网络道德问题,缺乏针对性,使教育的力度和效果不尽如人意。再次,网络德育中教育者丧失了教育优势,缺乏预见性。在现实社会中,对于既有道德,教育者往往先于学生认识、体验、实践,因而教育者能够预见处理学生在品德发展中的矛盾,保持一定的教育优势。而网络德育并非如此。网络正处于发展中,网络道德的诸多方面都不确定。教育者与学生同时经历这个发展过程,教育者无法达到现实社会德育中所具有的那种优先性和主动性,更为被动的是相当多的教育者对于网络知识的了解和运用网络技术的水平还远远低于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学生)。这就大大增加了网络德育的难度,削弱了网络德育效果。 3.西方道德的浸染和网络信息的泛滥催化了网络道德失范。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迎合了大学生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满足了他们反抗权威的叛逆性和摆脱束缚、发展个性的心理需求,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西方国家自然会把网络视为实现其道德渗透,侵蚀我国主流价值观,实现“西化”、“分化”的主要途径。同时,信息网络技术的滥用威胁着人们的道德伦理。网络环境的不可控制性从信息质量上污染了道德环境,大量的信息垃圾对人们的思想构成了严重侵蚀。 4.个体自身发展的限制成为网络道德失范的又一成因。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虽然他们在生理方面已完全成熟,但是心理的发展并不同步,无论是社会认知、情感成熟,还是自我意识,都处在

浅析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及对策

摘要: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近年来,在各地大学生中发生的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几种现象,并探索了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道德失范现象对策 一、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敲响社会道德建设警钟 1、社会公德失范现象 2013年3月2日,据济南时报报道,在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校区,为了自己准备考研时能有如意的座位,不少学生用“占座锁”、“毒标语”标记各自“地盘”。尽管这种情况只是在少数学生中发生,但从中仍可透视出整个社会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情况,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类似情况的发生。 首先是功利化的理想追求。以往的大学生在谈及读书与理想的时候会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现在的部分大学生更多的是将实现理想与只是局限于自身状态的改变或是获得一些可以预见的现实利益,而不是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样的理想显然不能发挥大学生应当传递的正能量。 其次是公共意识逐渐淡漠化。这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完全从个人的主观意志出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学习纪律散漫,经常迟到、旷课,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服从学校老师管教。这种“绝对自由”必然损害到他人利益。同时,校园内散落在路边的垃圾、食堂出现的插队、教室里随处可见的“课桌文化”等现象,也都是大学生公共意识淡漠的集中反映。 2、家庭美德失范现象 不久前,一位母亲到远隔千里的大学去看望自己的孩子,而这个大学生就因为担心自己衣着破旧的母亲被外人看到后笑话,生生将来探望自己的母亲拦在了校门口。亲人相见不见应有的嘘寒问暖,有的只是冷漠的拒绝和伤害。这个大学生没有拿自己母亲带给他的粽子,原因仍是怕同学看到了自己家里的贫困,伤心的母亲最后自己孤身一人含泪离开了学校。 家庭责任是指个人作为家庭成员而应为家庭的维系和发展所尽的职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既在“家庭”之中,又在“家庭”之外。因为他们并未完全独立,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情感上,都依赖于自己所在的家庭;但同时他们绝大多数远离父母,长时间在校园生活,而且独立性日渐增强。作为半独立的社会人,大学生们相对于社会和学校来说,家庭对其影响越来越弱,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在对家庭的依赖性减弱的同时,对家庭的那份责任感也逐渐淡漠了。有的同学甚至数月都不和家里人联系,或者只是在需要经济支持时才联系。 3、学习道德失范现象 能够经历高考等层层选拔进入大学,大学生们可以说在学习能力方面都没有更多的问题。作为学术界的一只新鲜力量,大学生们在校学习的道德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了未来学术道德的发展方向。尽管大多数的大学生们都会在大学中充分珍惜美好的求学岁月,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经受不住外界的诱惑,产生了一系列道德失范的问题,迟到早退、上课聊天甚至逃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据调查,承认自己在大学期间有迟到早退情况的学生人数,要比没有这类情况发生的学生人数还多。 同时,在当今的大学校园,学术不端行为也是另一种学习道德失范的现象。学术不端是指剽窃、抄袭、占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伪造、修改研究数据等学术腐败行为。这是一种浮躁的心态下形成的社会产物。同时由于当今制度的原因,学术论文的发表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往往与升学、就业等人生转折点联系得十分紧密。尽管社会和学校一再出台制度打击、制止学术不端行为,但仍旧有很多学生为之铤而走险。据调查,有 9.7%的大学生认为这一行为很

大学生论文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论文:浅论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大学生论文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论文:浅论大学生网络生活 中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危害性是十分严重的。对此,教师、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正确的矫正对策,必须改革现行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式,必须加强立法和监管,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营造一种文明、健康、安全的网络生活环境和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科学对于伦理来说属于中立的一种智力工作。一方面新技术的使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利;另一方面也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所形成的虚拟化社区呈现着一种“数字化”生存方式,网络社会日益凸现的“黄色风暴”、“网络犯罪”、“人际疏离”、“情感冲突”、“信息霸权”等道德失范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学界多从网络道德问题的现象描述着眼,从网络技术本身的特点和道德主体的规范及道德教育等方面展开分析,本文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探寻有效的矫正对策,为实现大学生网络生活道德体系重新建构而

创造条件。 一、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表现 (一)网上聊天语言失范,网络交友心理失衡,在亦虚亦幻的浪漫中行为失控 网络语言有自己独特的“规则”。除具有形象便捷的特点外,网络语言更多的戏谑与粗俗,逐渐失去原有的语言规范。大学生上网聊天的目的多数是交友,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决定了交友对象的不可确定性,而大学生他们渴望接触更多的人,体验各种新奇的感觉,在制度化的校园和有规律的家庭生活里很难得到满足。 (二)开放与封闭、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带来危害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但从其作为虚拟世界的角度看,它又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网络世界中人与人交往与现实社会相比,具有交往范围更广、关系更加平等等优点,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相互沟通。通过网络有机会认识陌生人,与志趣相投的人交流。这种虚拟世界比现实世界自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创造网络中的自我角色或欺骗他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这种网络交流的匿名性使大学生面对的是缺乏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和人格、交往情境双重分裂的环境、氛围,容易使大学生患上“网络

学生失范行为解决措施

学生失范行为解决措施 一、前言 学生失范行为是指在校园内或校外发生的不符合学校规章制度和社会 公德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违反纪律、违法犯罪、欺凌等。这些行为 不仅会影响到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还会对校园安全和秩序造成不 良影响。因此,针对学生失范行为,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和处理。 二、预防措施 1.加强教育宣传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组织文艺活动、举办讲座等形式,向学 生普及法律知识和社会公德,并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建立规章制度 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项管理措施和惩罚标准,并加 强对规章制度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同时,要求每位学生在入学时签署 承诺书,承诺遵守校规。 3.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 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同时,家长要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

子在校表现和情况,并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三、处理措施 1.教育谈话 对于一些轻微的失范行为,可以采取教育谈话的方式进行处理。教育 谈话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2.课外劳动 对于一些较为严重但不涉及违法犯罪的失范行为,可以采取课外劳动 的方式进行处理。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或校内劳动实践等形式,让 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通过劳动来弥补过错。 3.停学留校 对于一些严重违反规定但尚未涉及违法犯罪的失范行为,可以采取停 学留校的方式进行处理。在此期间,要求学生认真反思自己的错误, 并接受心理辅导和帮助。 4.移交公安机关 对于涉及违法犯罪的失范行为,学校应当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同时,要求学生配合调查,并接受法律制裁。 四、总结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现状分析及对策-2019年教育文档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现状分析及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 1.贪图享受、相互攀比大多数的大学生的家庭一般并不富裕,但部分学生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而是把父母的血汗钱任意挥霍。有些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向家长要钱购买各种电子产品,以在同学们面前显摆,满足其不健康心理的需求;有些学生不是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比吃比穿上,学生父母按计划给足了生活费,但学生自己却不能按计划开支,反而时常向同学借钱消费,这给父母增加了不小的经济负担;还有些学生不顾家庭实际情况,与别人攀比追求时尚品牌。 2.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现在有不少学生存在着过于浓厚的自我中心观念,凡事都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却置别人的需求于度外,更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精神。他们不关心他人痛痒,要求所有的人都以他为中心,他们只要集体照顾,却不讲集体纪律,不能服从他人和集体的要求。这些学生强烈希望别人尊重他,却不知道自己首先也要尊重别人。总之,这些学生自我意识过浓,已走向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面。 3.意志脆弱,心理素质差 部分学生沉迷网吧而难于自拔,许多学生因为上网已造成

学业荒废,思想道德品质滑坡。加之来自学校、家庭的压力,对于这些社会阅历不深的青年,一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便无所适从,表现出焦虑、烦躁、恐慌、易怒等种种不良情绪。面临压力,他们往往是意志消沉,容易盲从,逃学,甚至弃学。 4.读书观越来越功利化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他们认识到读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读书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能够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他们把读书与功利化的目标联系在一起,认为毕业后可挣更多的钱,获取更多的利益就是人生的唯一目标,因此他们的学习目的越来越功利化。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的根源 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多数家庭的教育可以分 为以下几种类型:(1)“溺爱型”,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由于老人对孩子过分地关心和呵护,造成了孩子自私自利、好逸恶劳、专横霸道的恶习。(2)“棍棒型”,由于父母性格暴躁或家庭贫困,有的家长对子女教育方法极其简单,与孩子没有交流,容易造成学生人格自卑、心理扭曲、报复心重。(3)“放任型”,不少家长或许是工作繁忙,或许是性格的原因,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也不与学校教师联系和沟通,这样的家庭的孩子往往是非辨别能力较差,容易上当受骗而走上歧途。 无论以上哪种教育类型,都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造成其思想道德水平的低下。还有,大多数家长误以为教育

极少数大学生思想道德不健康状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极少数大学生思想道德不健康状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就部分高校极少数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弱点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高校德育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但是,我们也看到,极少数学生综合素质偏差,思想品德上的缺点明显暴露出来。本文就部分高校极少数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弱点做以下分析,并找出思想素质差的原因及如何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措施,并加以论述。 一、极少数学生思想道德不健康现状分析 1.在世界观方面,胸无远志,缺乏奋斗目标,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 2.在人生观方面,没有抱负,看不清自己的前途,得过且过,碌碌无为,虚度光阴,有自卑感,常有自暴自弃的现象。 3.在价值观方面,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有奉献精神,自私自利,漠视他人。 4.在道德观方面,对如何做人的道理知之甚少,言语粗俗,师长观念淡薄。对老师的教导,职能部门的管理,持一种厌烦、逆反的心理。 5.在劳动观方面,怕苦、怕累、怕脏、不肯出力,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 6.在学习方面庸懒,畏难、厌学情绪明显。有的学生经常迟到,上课睡觉,讲脏话;作业不想做就不做。自甘平庸,不思上进,没有时代紧迫感和危机感。 7.在生活方面,贪图安逸,讲攀比,摆阔气,摒弃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8.在行为规范方面,缺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修养,无组织纪律观念,甚至沉溺于网络游戏。 9.在择业观念方面,眼高手低,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 种种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缺乏坚定的信念,缺乏责任感,缺乏自制力,幼稚,自私,颓废,等等。 二、学生思想素质差的原因 1.社会原因 网络时代,使他们耳闻目睹了许多光怪陆离的不良社会现象,对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很大的冲击。面对激烈的升学就业竞争,产生痛苦、失望、自卑,导致其人性的扭曲,人格堕落。 2.家庭原因 一部分家长在孩子有问题时不能正确面对;不是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找原因,而是唠叨、训斥,甚至棍棒教育。也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地娇惯和放纵,造成了孩子的过分“自私”。像喝酒、吸烟、讲脏话等不良的现象,许多学生是从家长那里学来的。 3.学校原因 我们的教育沿袭了传统的“高分教育”,而忽视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德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教育的要求,其最大的特点是控制性和封闭性。 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措施 1.引导学生树立理想,面对现实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才能产生惊人的毅力。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教育他们认识自己,避免心理的不平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缺失现状分析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缺失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使命。要求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高尚的道德素质。但是在一些大学生群体中还存在着缺少社会公德、贪图安逸、缺乏诚信、以自我为中心等道德缺失的现象。这些问题主要由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大学生自身方面等原因造成。因此应采取加强社会道德建设、重视道德教育、改进校园管理、提升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等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素质;缺失;对策 1.当前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状 1.1缺乏社会公德意识 当前一些大学生缺乏社会公德意识,可以从大学校园里的一些现象中体现出来,乱扔垃圾、乱涂乱画、铺张浪费、破坏公共设施等现象随处可见。 1.2价值观扭曲,功利思想强 改革开放以后,“个人主义”和“金钱至上”的思想竟成为一些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许多学生没有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攀比之风越来越重,自己拿着家里的钱却盲目高消费,甚至还有“卖肾买苹果手机”、“上大学买苹果三件套逼哭家长”这样的事情存在。这反映了当前大学生浮躁盲目的心理,想着别人没有的我得有,别人有的我更要有。 1.3行为失范,缺乏诚信 大学生忘记了学习的初衷,把时间用在逛街和玩网络游戏上,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上课睡觉、玩手机、大声喧哗、东张西望、迟到早退、旷课的情况屡屡出现。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公共场合也存在行为失范,大声喧哗、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给旁人造成了不良影响。。有些大学生没有诚实信用观念。在学习方面表现为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和论文。在日常行为方面则表现在同学之间说话做事不守信用,借钱不还等。 1.4以自我为中心,缺少集体观念 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到了大学这个集体环境仍然带着这样的思想,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和团结同学,缺少集体观念。 2.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对策

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共3页文档

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原因及对策剖析目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主流是多数学生在道德认知上,道德意识清晰,道德判断准确度高,具有高尚道德追求,向往理想道德境界,道德行为呈良性发展趋势。但在部分学生身上也出现了不同理度道德滑坡、是非观念混淆、公德意识薄弱现象。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还存在着明显落差,这样负而效应影响正冲击着旅游专业学生,所以,2009年04月在张家界才发生了游客被杨姓女导游扇耳光殴打事件。如何才能在整个旅游行化建立起良好职业道德规范,是我们高等旅游院校急需考虑与解决重点问题。 1 当前旅游专业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剖析 (1)行为自觉性欠佳。人是名符其实社会生物,任何人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杜会与群体,离不开与他人与社会交往。很多学生对一些基本礼仪礼节缺失与某些优秀品质如诚实守信、爱憎分明缺乏说明许多学生还缺乏基本诚信道德。很多学生公德行为产生,要受管理威慑与环环境影响,即执法者在场,以及有周围人监督,是学生公德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素。这说明有一部分学生公德水平不定期处于他律水平,在行为时更多考虑不是自己行为是否道德,而是是否会受到惩罚。 (2)行为自律性不强。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范围内所应遵守行为规范总与。单纯说服教育往往难以抵御旅游行业一些不良思想与行为对学生侵蚀。虽然很多学生在充分肯定职业道德重要性同时,自身却存在着行为自律性不强现象。一些学生虽然认为热情而周到地为游客提供服务也是导游人员应职业道德,但还有一部分人表示自己在将来实际工作中可能难以做到。显然,高校旅游专业学生对旅游行业职业道德认识情况不容乐观,自律性不强。 (3)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集体主义观念弱化。道德基本问题是义与利关系问题,以社会为本位还是以个人为本位是社会文明重要内容之一。在处理公与私、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旅游院校学生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个性化更加明显,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特点。 2 旅游专业学生存在不良道德素质原因剖析 (1)经济市场化。经济市场化使得公民传统文明意识日渐淡溥。不文明价值现念、生活方式与伦理道德思想以不同方式越来越普遍地影响着高校学生道德生活。不同思想观念相互激荡、相互影响,多元经济与文化不可避免地对高校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2)互联网冲击。在校园,网络已成为旅游专业学生生活一个重要内容,并极大地改变着他们生活状况。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拓展了学生思维与交往空间,使他们视野空前开阔,交往水平得以跃升;另一方面,它无序化、无控制、自由化倾向,给旅游院校提出了新难题。因此,加强旅游院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3)家长自身素质与家长教育重心偏移影响。很多学生家长中,大学文化程度并不多,与子女沟通交往能力不强。父母是孩子一面镜子,孩子则是父母影子,家长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健康成长。此外,社会上很多家庭对子女学习成绩比较重视,但是对子女道德情感养成却非常忽视。家庭教育中德育其实已经被智育或更加具有功利性质教育职能所代替。 (4)社会对道德“集体冷漠症”。“见死不救”与围观者袖手旁观是典型社会“集体冷漠症”表现,而类似“集体冷漠症”近年来屡见不鲜,并呈现愈演愈烈趋势。主要原因是随着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受社会上逐渐增多道德失范与不良思潮影响,一些人明哲保身,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没有好处事一概不做,金钱至上观念流行,道德滑坡严重。此外,“责任分散效应”在起作用。在许多人在场情况下,帮助求助者责任就可以由众人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旁观者容易产生“我不去救,让别人去救”心理,从而加剧了“集体冷漠”。 (5)道德教育方法形式化与道德教育内容理论化。这种教育形式,一方面无视学生需要与兴趣,另一方面与现实社会生活无关。高等旅游院校道德教育教科书与其他高校教科书尽管版本不一样,但是内容基本雷同,极具理论化。与在游院校学生思想实际,形势变化有相当距离。市场经济发震与改革开放深入给社会道德领域带来很大冲击,引发许多道德困惑,但教科书上往往不能很好地加以解答,这使得道德教育过于表

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思考

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思考当代大学生进入大学可谓是宽进严出,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并不会严格把关,所以有些大学生虽然成绩很好,但是道德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大学中迟到早退,点名代到、抄袭作业、缺乏公德心等现象屡见不鲜。而且有些独生子女更是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对老师也不尊重。这些问题,有些人不以为然,但是这恰恰是最重要的问题,必须改正才能显示出大学生的高尚的道德修养品质。 大学生道德修养失范的问题与自身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首先,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其次,道德修养文化底蕴差;最后,网络中的道德失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来自社会、家庭、学校、自身四方面.在现在的社会中,人们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但对诸如“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旨在达到何种目的”等更为本源性的问题却很少做进一步的追问.如果我们不能从理性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那么我以为,一种缺失了思想根基的道德教育实践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何谓思想道德修养?就是指理论水平、知识水平、思想水平、品德水平、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和政绩观,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大学生作为一个快踏出社会的群体,理应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事业。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危机深深地担忧,对于这种现象,形成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社会共识,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当今大学独生子女很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狭

隘、唯我独尊的习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制的建立、国际交流带来不同文化的碰撞、现代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大众传播手段的广泛运用等等,这些剧烈的变化正在猛烈地撞击着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深刻影响着学子们的行为,因此加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二十一世纪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国内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消极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致使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了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有竞争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惟利是图、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致使"个人奋斗、自我实现”成为不少学生的价值取向. 有些大学生的在上课的时候行为甚至很过分,据有些老师透露,上课的时候,一位女同学“大方”地坐在了一位男同学的腿上.这还不算,上课时,班上的某几个同学还在嚼着口香糖,并毫无顾忌地嚼出声来.更有甚者,冬天,有的同学晚上怕冻着,就不去厕所小便,在寝室内用矿泉水瓶子方便,完了就放在门口,让宿舍清洁工收拾。还有些大学生,出现考生抄袭现象。这都说明有些大学生身上存在着很大的道德修养问题。 面对二十一世纪,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长期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首要的就是转变思想。 大学生进行自我修养,贵在自觉.如果没有修养的自觉要求,那就根本不可能进行真正的自我修养。大学生进行自我修养,首先必须有这种自觉的要求,即要有自觉性。自觉性,在修养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它既表

大学生诚信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大学生诚信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1 原因: 近年来,大学生诚信道德失范的现象日益突出,伤害着公共道德 核心价值以及社会稳定,成为一个令社会担忧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深入探究主要原因是首要的步骤。 首先,社会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社会 发展与完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矛盾。大学生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接 受教育,也多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某些学生由于家庭贫穷,负担 过重;而另一些学生因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习惯于放纵自己,因此也 更容易走上失范的道路。 其次,现行的升学机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现代社会对大学生 尤为重视,但这也给大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不少学生为了追求自 己的梦想,轻视诚信。这不仅丧失了他们的道德底线,而且也掩盖了 他们的良知。 最后,诸多社会现象也催生了大学生失范行为。如当今社会许多 抢手的职业,重视数据谎言,个性化宣传,虚假广告,不断地植入着 不道德的信念,很多大学生受到这种信息的影响,终于越走越远。 2 对策: 面对大学生失范的情况,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采取一 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加强道德教育和管理,以遏制和消除这一现象。

首先,学校应深入开展道德模范树立活动,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诚信道德培养体系。学校要加强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学习积极乐观、廉洁诚实、尊重他人、崇尚正义的核心价值。 其次,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把法治教育纳入大学生的教育计划,使学生充分了解法律、尊重法律,提高法治素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学生准确得正确对待法律法规提供正确的方向感。 最后,政府与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在宣传贯彻党的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基础上,以实际行动督促人们崇尚诚实、守规矩、实现真正的诚信,让大学生们也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尊敬和信任。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希望,期望他们能够秉持优良的道德操守,做到自上而下建立起一种真正诚实守信的氛围,从而使社会得到发展。

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公德意识,表现为功利主义的道德倾向、自律性较差、诚信观念淡化、缺乏协作意识等。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主要是:加强大学生自我修养;发挥家庭对社会公德的引导作用;重视品德教育,创新教学方式;完善社会公德示范机制;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保障社会公德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表现;原因;对策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全体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多,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性能。【1】 一、大学生缺乏社会公德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日益普及和深化,国民教育水平整体上得到提升,大多数公民道德文化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由于市场经济潮流的影响,一些违背社会整体文明进步趋势的现象任然存在。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社会公德意识,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道德观念薄弱,社会公德意识缺乏,表现出一些有违公德的社会现象。 1、功利主义的道德方向 功利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会束缚学生的思想,使其心理倾向向自我利益倾斜。当大学生的活动动机仅仅围绕着自身功利旋转时,外在的社会利益就会在他的视野之外。【2】大学生从功利主义的视角出发,把个人利益看成是至关重要的必将导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滋生,将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忽视社会道德,造成社会道德意识淡化。 2、自律性较差,行为容易失范 有一定比例的高校大学生有上课迟到、早退、无故不到、课堂纪律较差、肆意喧哗、随处乱扔乱画等失德现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知道自己的行为有违公德,由于缺乏自律精神和习惯使然使其屡屡出现这类现象,再加上没有正视和面对自己的错误,也不愿听取他人教诲,所以失范行为不得纠正。 3、知行不一,诚信观念淡化 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但就个别学生和个体行为来说言行不一,往往是光说不做。诚信观念较弱,不遵循规则办事,比如每次考试之前学校都让学生签订考试承诺,但仍有不少学生作弊,在他们的思想里诚信观念逐渐淡化,往往是说的和实际做的不一致。 4、缺乏协作意识 与自身、他人、集体、社会、自然的协作意识缺乏,大学生普遍存在认同危机,他们心智不全,处世不深,三观未定型,主观随意性较强,很容易用主观理想来反映客观现实,一旦出现与自己想法不一致的想象,就会行为失调,不由自己做主。大学人际关系困惑以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价值取向直接证明他们缺乏协作与集体意识,他们不能很好地实现其知识技能、政治、道德和角色的社会化。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知识教育得到重视,但是在校园和教室里到处可以看到不文明的现象。 5、社会公德意识淡化 一些学生对爱国、守法、遵守社会道德思想等观念不以为然,无视他们的公众形象,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比如公共卫生、秩序、财产等意识薄弱等。在校园里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现象经常发生,尤其是在举办大型活动或是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随处可见。其次,不按时上课,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遵守公共秩序规则,不排队、插队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大多数学生不爱护公共财产,在课桌、墙上乱刻乱画,浪费水、电等行为不绝如缕。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及对策 摘要:道德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本文主要探讨了当代大学生道德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问题对策 随着改革的继续推进,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拷问着人们的道德,大学生对待道德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诸多困惑。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即诚、信、礼、义、忠、孝、廉、耻抛之脑后。这些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必须牢牢把握的理念。我们当代大学生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弘扬传统、律己为民。 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社会生活的一些领域、一些人群中包括大学生确实存在着“不明是非、不辨善恶、不分美丑,把庸俗当高尚、把腐朽当神奇、把谬误当真理” [1]。这些现象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格格不入,与文明社会风尚极不协调,与弘扬传统文化更是背道而驰。 ﹙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问题 1、穿衣打扮盲目夸张追求时尚。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极少数大学生的穿着打扮与自己的身份及其不相符。一些学生甚至扭曲了自我。“服饰要同人的年龄、职业、性格、教养相称,保持表里统一”。“郭沫若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是思想的象征。’‘服饰的选择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的支配,同人的性格教养分不开,商业市场上那些穿金戴银、珠光宝气的女子大多是文化层次不高,而又是腰缠万贯的经商者。其实,这种浓妆艳抹,正透露出他们教养不高的弱点,俗而不美。正像达芬奇说过:美貌的青年穿戴过分反而折损了他们的美’” [2]。当代的大学生故应讲究时尚,然而过分的夸张是自我的扭曲,是被时代牵着鼻子走,成了时代不堪的一面。 2、游戏爱情。爱情的道德基础是: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部分大学生的爱情观是模糊的,理论是错误的,行为是可耻的,后果是有害的。他们把爱情要么看作是游戏、捉迷藏,要么是爱情至上。沉湎于爱情,荒废了学业,谈恋爱也不顾及场合,甚至在课堂上搂搂抱抱,可谓伤风败俗。 3、忘记了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我们美丽而文明的校园里,还可以看见有的大学生边吃食品边扔垃圾,却丝毫不觉得脸红和羞耻,细节彰显个人品德。其他还有用水、用电、吃饭浪费等现象也存在。 4、部分当代大学生运用网络方面不够自律。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而部分大学生沉迷于淫秽、色情、暴力、迷信不能自拔,甚至传播黄色文化。严重的伤害了身心的的健康。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及对策

在现在的社会中常见的网络不良现象有:传播网络病毒、骚扰破坏程序、侵犯他人隐私、追逐网上情色、恶意攻击他人、利用网络弄虚作假、网络成瘾这几种。随着网络的越来愈普及,网络道德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和亟待解决。那么网络道德问题都有哪些危害呢?总结之后我发现,网络道德的危害可以总结为一下条:追逐个性自我,人格发展易位是非标准淡化,价值观念错位 人际交往障碍,道德情感冷漠道德责任减弱,诚信评价降低 社会化被减弱,学生素质渐降 而对于网络道德,我认为最需要改变和提高的是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因为大学生是以后社会的脊梁柱。所以这也让我们更加注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的失范主要可以总结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类:客观原因:第一、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虚拟性容易造成人的非理性化倾向,有些人在网络中隐藏真实身份,做出有违道德标准的行为。 第二、多元化和异质性的信息影响。大学生思想尚不成熟,所以当他们面对异质的文化和价值观时,总是不知如何选择,以致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最终实施了不当的网络行为。 第三、网络道德教育的缺失。一些高校在向大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出现了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络技术教育脱节,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法律法规教育和道德方面的理性疏导。 第四、社会环境的复杂也是引发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社会上的道德原则、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有着更加广泛、更为直接的影响。 主观原因:首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内心矛盾冲突较为严重,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一些行为,这与他们的高学历、高文化水平形成强烈比照,

以致出现行为失当的表现。 其次,大学生喜欢接受新奇的事物,并敢于在行为上标新立异,但对于冗杂的网络信息,他们往往难以判断真伪、善恶。一部分大学生正是由于新鲜感或不自觉才在网络上接触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出于好奇心、征服欲和找寻刺激才逐步迷恋网络游戏,加上本身自控力较弱便长期沉溺,并导致网络成瘾。 再次,需要情感的宣泄与沟通。大学生追求自由、平等的沟通方式,并迫切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同,网络恰恰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行为调解方式,是通过人们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来逐步实现的。道德不是通过让人盲从权威或屈从现实而实现的,而是通过加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来培养德行,从而来提高人的道德境界的。所以,一些大学生就会出现在网络生活中道德感减弱的状况。因此,要提倡将“慎独”的修身方法,运用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解决学生道德感缺失、价值观念偏移、不良道德行为增多等诸多问题。 提高个体的道德自律,加强个体“慎独”精神 人作为理性存在物而具有意志自由,而自律意识是达到网络伦理道德诉求的最基本条件,自律性的终极体现即为“慎独”。独处时仍要一丝不苟地坚守道德准则,只有把握“慎独”的具体修养方法,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才能够逐渐达到网络社会提出的道德要求。“慎独”的修养方法,既要文明言语,又要规范行为;应该合理欲念,同时谨慎分辨;不但慎重交友,且要内省自身;注意防微杜渐,做到严格自律。 谨慎自己的网络言行

浅析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教育对策

浅析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教育对策 二十世纪末,计算机网络在全球迅猛的发展,已成为了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是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人群之一,互联网已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学习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们正充分享受着互联网所带给他们的便利:实时快捷的通讯,不远千里一样可以完成面对面的实时交流;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关注民生、了解社会;数不尽的共享资料,大大开扩了视野; 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但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在悄悄的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尤其是引起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1、网络诚信正在逐步丢失。 网络世界由于缺乏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使一些不讲信用、不讲良心、相互欺骗的行为得以存在。通过对部分大学生的了解,他们大多数表示,不会相信网络上的人,在网络交流中不会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他们想方设法的隐藏自己,随意作假,更有甚者对自己在网上的骗人经过大肆鼓吹宣扬,认为自己是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2、“黑客文化”在大学生中受到广泛的欢迎。 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存在恶意制造、传播病毒和非法入侵他人计算机的行为。当代的大学生对“黑客”的起源一般都不甚了解,他们认为可以攻击他人机器,或给他人制造麻烦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于是他们就模仿黑客,非法入侵政府、企业、学校或个人的电脑系统,安装木马后门,传播病毒,修改主页,使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3、网络犯罪的滋生。 在网上世界中,传统道德的约束力、法律的权威性均被弱化。在现实生活中遵纪守法的大学生一旦进入了有着高度自由的网络,就像一匹匹拖缰的野马,在网络世界中任意驰骋。据报道,湖北省黄石高等专平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王群在2001年8月以“花花公卞”的网名,先后侵入“中巨大冶”、“科技之光”、“黄石热线”等网站,涂改网站主页,导致这4家网站无法正常运行。而校方提供给司法部门的材料却称:“王群同学入校两年,学习刻苦,学习能力强,为人忠厚诚实,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无违纪记录。”可见这些在现实社会中遵纪守法的好学生,一旦失去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就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4、恶意传播网上的不良信息甚至反动信息。 同于网络世界的疆域性不明显,使得黄色及反社会的信息,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无障碍地传播着。据有关调查,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探析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探析 摘要:中国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通常存在盲目崇拜、用语低俗、沉溺游戏、诚信缺失、侵犯版权等道德失范现象,这主要是由大学生自身特性、网络社会特性、虚拟与现实的道德背离、网络法律缺乏、网络伦理教育缺位等原因造成的。为避免此类网络失范现象的出现,就必须开展校内外文化活动,建立网络技术监督机制,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成因;对策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开启了数字化生存的生活方式,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交往的平台,从而形成了以平等性、自由性、虚拟性等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一种新型社会结构。而传统道德是以现实社会为根基的,难以适应当今网络社会的发展步伐,结果导致网络社会中出现一些语言低俗、污染信息、欺诈欺骗、黑客崇拜等道德失范现象。这类现象在互联网的主力军——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而,完全有必要系统梳理和全面探析大学生网络失范现象,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准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和谐网络社会的构建。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表现 (一)盲目网络崇拜 在现实社会中,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通常要受到其生活环境的主流文化影响,所推重的理想生活模式和学习典范基本上都与主流价值观相应,并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而网络的应用则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网进”了虚拟空间中。这势必形成不同文化之间的道德冲突问题。与传统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道德显然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点与趋势…。如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就需要具有一定道德抉择能力,而这正是处于从青年向成年过渡阶段大学生所欠缺的。一些大学生极易把一些存有争议的甚至是非合理的现象误认为是合理现象,而对之倍加推重和崇拜。比如,网络黑客就通常成为大学生的崇拜对象。不可否认,网络黑客具有很强的网络技术知识,他们可以轻松地破译网络软件密码,轻而易举地进入他人的私人空间。但是,这种无视他人隐私权的侵权行为无疑既不合理又不合法,更不值得效仿。 (二)网络用语低俗 人并非生活在孤岛中的鲁滨孙,而是社会的产物,必然要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个体都要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具有一定社会身份,彼此之间的交流是面对面的直接境遇交往。迫于传统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参与交往的个体会比较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般不会使用粗鲁的语言去激怒和伤害对方。而一旦进入到网络社会,人们主要是借助QQ、电子邮件、微博等交往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这在本质上是一种“人-机-人”的间接交

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屡屡在大学生身上出现,造成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主是多方面的,对此,文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树立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深化学校德育课改革、加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注重家庭教育和网络对学生道德习惯的影响等。 标签:道德失范原因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正在对大学生的道德和道德教育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但是在一些大学生的身上,却屡屡出现一些道德失范现象。这些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深思。笔者作为一名一线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就大学生当前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当前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所在 (一)道德观念模糊,社会公德意识差 在现代社会,网络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种思想意识发展迅速,不同文化与观念之间的融合与冲突,使人们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对于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来说,在面对良莠不齐的思想观念时,部分大学生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道德意识淡薄,社会公德意识差。胡斌在闹市街头的飙车行为就是一起典型的无视公共秩序,肆意践踏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这与人们印象中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大学生形象有很大出入。 (二)职业道德失范现象较为普遍 在大学期间,学生的职业有两种:主业学习,辅业工作。就学习而言,当前部分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浮躁、应付和弄虚作假的现象。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考上大学之后就应该松一口气,拿文凭是念大学的最终目的,平时学不学无所谓,所以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睡大觉、逛街、打扑克、打麻将、谈恋爱、上网聊天、打游戏、做生意等上面。到期末考试时,由于平时在学习上投入不够,临考时准备不足,又怕考试不及格,于是便产生了作弊的行为,甚至“考试作弊已成为现在高校中较为普遍的现象”[1]。这些都说明了新形势下部分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道德和良好的学风。辅业主要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做的有经济回报的课余兼职工作,在兼职工作中,部分学生存在着敷衍、拈轻怕重和投机取巧的心理。 另外,大学生在求职时所暴露出来的不道德现象也令人忧虑。如在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发现同一所高校竟有近百名学生会副主席”[2],这些不诚信的行为已经严重的影响到大学生的整体形象。以至于出现用人单位对“学生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