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印后加工复习

印后加工复习

第一章

1、印后加工:将经过印刷的承印物加工成人们所需要的形态或符合使用性能的生产过程。

2、印后加工在印刷生产中的用:装配、整理、装饰和美化

3、印后加工分类:印刷品表面整饰加工、成型加工和功能性加工。

第二章

1、覆膜(贴膜、过塑、贴塑):通过某种方式将塑料薄膜与纸印刷品贴合在一起的工艺。

作用:①增强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度;

②图文颜色更鲜艳,富有立体感;

③改善印品的耐磨性、防水、防污、耐折、耐化学腐蚀等作用;

④提高印品的艺术效果、延长产品的寿命。

2、覆膜原理:将粘合剂涂布塑料薄膜表面,再由复合装置将塑料薄膜与印刷品进行复合,最后获得纸塑合一的产品。

3、覆膜方法:预涂覆膜、即涂覆膜(干式覆膜、湿式覆膜)

干式覆膜:在塑料薄膜上涂布一层粘合剂,经干燥烘道蒸发除去溶剂后在热压状态下与纸印品粘合成覆膜产品。印品输入

工艺流程:工艺准备薄膜放卷涂布粘合剂烘干复合复卷定型分切成品

试样检测

4、覆膜材料主要包括:粘合剂、塑料薄膜、纸张

5、对粘合剂的要求:(1)无色透明;(2)良好的粘合性能和持久的粘合力;(3)耐高温、抗低温、耐酸碱性好;(4)韧性好。

6、粘合剂的组成:主体材料、溶剂、助剂

7、溶剂型粘合剂可用于干式覆膜和预涂膜覆膜。

8、覆膜工艺对塑料薄膜的质量要求:a、厚度以0.01~0.02mm之间为宜;

b、表面张力应达到4×10-2N/m,以便有较好的湿润性和粘合性能;

c、透明度越高越好,以保证被覆盖的印刷品有最佳的清晰度,透光率通常在92~93%之间;

d、良好的耐光性;

e、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柔韧特性;

f、几何尺寸要稳定,常用吸湿膨胀系数、热膨胀系数、热变形温度等指标来表示;

g、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h、外观膜面应平整、干净;

i、厚薄均匀。

9、印刷对覆膜的影响?

10、影响覆膜的工艺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

1、上光:在印刷品表面涂敷(或喷、或印)上一层无色透明的涂料,经流平、干燥以后,在印刷品的表面形成薄而均匀的透明光亮层的加工技术。

2、上光作用:①对印品表面起保护作用,改善印品的使用性能;

②增强印品的外观效果,提升档次和增加附加值。

3、上光原理

利用上光涂料在印刷品表面的流平特性,改变纸张表面呈现光泽的特性。

4、流平:涂料首先在印品表面形成许多条痕(沟痕、条纹、凹陷),但很短暂,湿涂层的流平性使条痕很快就消失的现象。

5、上光的分类:①按上光机与印刷机的关系分;②按涂料干燥机理分;③按产品类型分;

④按印品输入方式分

6、上光工艺:普通上光、压光上光、UV上光。

7、普通上光的工艺流程:送纸(自动或手动)—涂布上光涂料—干燥

8、UV上光的固化机理:

[PI] 紫外线 [PI*]

光引发剂—————激发态光引发剂—[游离基或离子]—[游离基或离子]+[低聚物]

[聚合物]

+ [单体]—固化涂层

9、UV上光的工艺流程:送纸(自动或手动)——涂布UV涂料——固化

10、压光:在涂料上光的基础上,把有涂层的印品通过压光机上的不锈钢光带与滚筒加热加压、冷却、剥离,使印刷品表面的膜层形成镜面的高光泽效果。

11、压光的工艺流程:涂布底胶—涂布压光涂料—热压—冷却剥离—成品

12、上光涂料的种类:氧化聚合型(油型)、溶剂挥发型、光固化型(如UV上光涂料)、热固化型、水性上光涂料

13、上光涂料组成:主剂+助剂(改善上光涂料的理化性能和工艺特性的辅助物质)+溶剂(作用:分散、溶解、稀释主剂和助剂)

14、UV上光油的组成:预聚物+活性单体+光引发剂+助剂

15、影响上光涂布质量的因素

①印刷品的上光适性,承印物表面平滑度↑→上光涂布的效果↑;油墨颗粒↓→光油流平性↑,形成的膜层平滑度↑。

②上光涂料的性能,表面张力值:小→润湿、附着、浸透性好,流平成光滑而均匀的膜面;溶剂的挥发性:挥发速度太快,会使涂料层来不及流平成均匀的膜面。

③涂布工艺因素,机速↑→流平时间↓→涂层↑→干燥的时间↑、温度↑;机速↓→流平时间↑→涂层↓→干燥时间↓、干燥温度↓。

作业:分析比较上光与覆膜的异同

第四章

1、模切工艺: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以钢刀片排成模或在钢板、筒体上雕刻成模,在模切机上通过压力作用,将印刷品或其它板状坯料轧切成所需形状和一定规格的工艺。

2、压痕工艺:利用压线刀(钢线)或压线模,通过压力在板料上压出线痕,或利用滚线轮在板料上滚出线痕,以便板料能按预定位置进行弯折成型(纸盒、纸箱)的工艺。

3、模切压痕的作用:①使产品达到设计的尺寸、形状;②加强包装装潢产品的艺术效果、增加它的使用价值和销售价值。

4、加工对象:包装纸盒、纸箱、书封面、商标、标牌、标签、旅游纪念品等纸制产品的模切压痕,及皮革、塑料制品的模切压痕。

5、模压原理: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将钢刀4(模切刀)和钢线2 (压痕线)或钢模排成模切压痕版(模压版,阳模),将模压版装到模压机上,将待加工的印品放在阴模8(压板)上,使阴阳模接触加压,在压力作用下,将纸板坯料轧切成型并压出折叠线或其它模纹。

6、制作模压版所用的材料:钢刀、钢线、衬空材料及橡皮(或海棉)等。

7、衬空材料:用来固紧及确定钢刀、钢线在模压版中位置的材料。

8、模切压痕版的分类:按衬空材料分(金属类、非金属类)、按模压版的组装方式分(整体

式模压版、组装式模压版)、按模压版的形状分(平面型、滚筒型)

9、常用的钢刀刀片高度为23.8mm,

常用钢刀的厚度为0.71mm,也有0.53mm、1.05mm、1.42mm、2.13mm

10、模压方式:压切式(有硬切法和软切法)和剪切式。

11、压痕底模:固定在压印底板上,用于压痕

12、模压版的版面设计任务:

①模压版面的大小的确定;

②确定模压版的种类;

③选择模版所用材料及规格;

④模版的格位应与印刷格位相符;

⑤工作部分应居于模版的中央位置;

⑥刀口以尽量少拼接、接口位置要适当;

⑦版面刀线要对直,纵横刀线互成直角并与模版侧边平行,断刀、断线要对齐。

13、模切压痕版胶合板料制版工艺流程:制作底版——侧切钢刀、钢线——成型刀口——排刀拼版——检查核对——固刀——压印样张——存版待用

14、排刀:将加工成型的钢刀、钢线按版面规定要求用衬空材料拼装组合成模压版的工艺过程。

15、拼版:将若干个模切版块拼装成整个模切版

16、模切压痕工艺流程:领取和检验模切版——粘贴橡皮或海棉——制作或铺压痕线——装版——确定规矩——试压模切——调整压力——正式模切——整理清废——成品检查

17、粘橡皮塞或海绵胶作用:橡皮或海绵胶粘塞在模版主要钢刀刃的两侧,利用它们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可将模切分离后的纸板从刃口部推出,以保证模切时走纸顺畅。橡皮应高出刀口1.2mm左右,橡皮越软它的高度越高。海绵胶应高出刃口3-5mm。

18、粘橡皮塞或海绵胶注意:橡皮塞或海绵胶应离钢刀两边1~1.5mm的距离,不能紧靠刀身安装,否则会使模切切口起毛不光滑。模切机的速度越高,橡皮或海棉的硬度应越大。19、调整版面压力:

老虎机:垫纸。平压平自动模切机:调斜铁。圆压圆自动模切机:调滚筒之间的中心距离。

20、模压设备的主要组成:模切版和压切机构。

21、类型:平压平、圆压平和圆压圆

22、模切压痕位置不准确,产生原因:①排刀位置与印刷产品不相符;②模切与印刷的格位未对正;③纸板叼口规矩不一,使模切中输纸位置不一致;④操作中纸板变形或伸长,套印不准。

解决办法:根据产品要求,重新校正模版,套正印刷与模切格位;调整模切输纸定位规矩,使其输纸位置保持一致;减少印刷和材料本身缺陷对模切质量的影响。

23、模切刃口不光,产生原因:①钢刀质量不良,刃口不锋利,模切适性差;钢刀刃口磨损严重,未及时更换;②机器压力不够;模切压力调整时,钢刀处垫纸处理不当,模切时压力不适;③钢刀两边的海绵胶离钢刀太近。

排除方法:根据模切纸板的不同性能,选用不同质量特性的钢刀,提高其模切适性;经常检查钢刀刃口及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新的钢刀;适当增加模切机的模切压力;重新调整钢刀压力并更换垫纸;重新调整海棉的位置。

24、模切后纸板粘连刀版,原因:①刀口周围填塞的橡皮过稀,引起回弹力不足,或橡皮硬、中、软性的性能选用不合适;②钢刀刃口不锋利,纸张厚度过大,引起夹刀或模切时压力过大。

处理方法:可根据模版钢刀分布情况,合理选用不同硬度的橡皮,注意粘塞时要疏密分布适

度;适当调整模切压力,必要时更换钢刀。

25、折叠成型时,纸板折痕处开裂,原因:①若是纸板外侧开裂,则是压痕过深或压痕宽度不够;②若是纸板内侧开裂,则为模压压痕力过大,折叠太深。

处理方法:可适当减少钢线垫纸厚度;根据纸板厚度将压痕线加宽;适当减小模切机的压力;改用高度稍低一些的钢线。

26、压痕线不规则,原因:①钢线对应的压痕模上的压痕槽留得太宽,纸板压痕时位置不定;

②钢线压痕模的槽深不足,槽形角度不规范,出现多余的圆角;③排刀、固刀紧度不合适,钢钱太紧,底部不能同压板平面实现理想接触,压痕时易出现扭动,而钢线太松,压痕时易窜动。

排除办法:更换钢线压痕模,将压痕模的槽留得窄一点;增加压痕槽的深度,修整槽角;排刀固刀时其紧度应适宜。

第五章

1、复合加工:将两层及两层以上的薄膜基材粘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新材料的工艺方法。

2、复合加工目的:改善包装材料的性能,使各单层薄膜的优点都集中到复合薄膜上,成为理想的包装材料。

3、主要的复合方法:干法复合、湿法复合、无溶剂复合、热熔复合、涂覆、挤出复合、共挤出复合等。

4、干法复合:在复合基材上涂布一层粘合剂,经烘道把粘合剂干燥后将两种或数种基材复合在一起的工艺方法。

5、干法复合工艺流程:准备工作——放卷——涂胶——干燥——

复合——冷却收卷——熟化

6、工艺控制要素:①涂布量(未经印刷或印刷面积小的基材,其涂布量为1.5~2.5g/m2;)、

②干燥温度(干燥温度分三段工作区域,从进口到出口温度由低向高逐步增加,即蒸发区为50~60℃、硬化区为60~70℃、排除异味区为70~80℃。总原则:控制干燥后涂层中的残留溶剂量在10mg/m2以下。)、

③复合温度、复合压力(复合温度:透明薄膜50~60℃;铝箔80~ 100℃;其它基材70~80℃。复合压力:一般为0.4~1.2MPa。)、

④熟化温度、时间(熟化温度在50~65℃之间;熟化时间需48h左右。)

7、挤出复合:以聚乙烯树脂(PE)等热塑性塑料作为粘合剂,经挤出机T型模头将经过加热熔融的PE挤出,在其处于熔融状态时涂布在基材上或将两种基材粘合在一起,冷却定型后成为复合薄膜的工艺。

8、挤出复合工艺过程:①单联式:由一台挤出机和复合装置组成,可生产2~3层的复合薄膜。挤出装置

熔融薄膜

放卷→增粘处理→干燥、预热处理→复合→收卷

放卷

②串联式:由2~3台挤出机和复合装置组成,可生产3~7层的复合薄膜。

9、增粘处理方法:a、电晕处理:在电极上施加高频高压电,使电极电晕放电。

b、打底处理:复合前在基材的表面预先涂布一层增粘剂。

c、高温氧化:热融片膜从T型模头的出口流到复合基材上的流下距离中进行空气氧化。

d、臭氧氧化:通过喷嘴喷出高浓度的臭氧,冲击热熔片膜与基材相粘合的一面上,使其充分氧化,保证粘接树脂与基材间的粘合。

e、火焰处理:在PE与纸基的挤出复合中,使纸表面暴露于火焰的直接喷冲之下,使PE与纸基

的粘合性得到改善。

10、挤出复合工艺控制要素:a、挤出温度,一般挤出复合的机头温度为300℃左右,两端的熔融温度应比中心位置高5℃左右。

b、气隙距离,气隙距离一般控制在50~150mm之间。

c、复合速度,挤出复合速度一般控制在150m/min以下,涂层厚度在0.05mm左右。

d、冷却温度,冷却辊表面温度一般为20~35℃。

11、复合基材的种类及特点(ppt选择判断题)

12、复合薄膜结构:由内、中、外或内外层的2~3层基材构成。

13、挤出复合薄膜的结构及材料:结构:由2~7层基材组成,两层复合薄膜、三层复合薄膜、多层挤出复合材料

14、干法复合粘合剂:热固性粘合剂、热塑性粘合剂

15、挤出复合粘合剂;热粘接材料(LDPE )、增粘剂(AC剂或底涂剂,目的:增加挤出复合的粘合强度。)

16、挤出复合机基本组成:放卷、收卷装置、挤出装置、复合装置、切边装置、其它装置。

①挤出装置:作用:将塑料加热并使之熔化,在压力作用下使其通过口模而成为与口模截面相仿的连续体。

组成:挤出机、机头(口模)和辅助设备

挤出机的组成:加热的料筒、螺杆。

挤出机的作用:将热粘接树脂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熔融塑化,并连续地通过T型模头挤出成片状熔融薄膜。

挤出机螺杆的三个工作段:加料段(1,2)→压缩段(3)→匀化段(4)

②复合装置:组成:冷却钢辊10、橡胶辊9 和压辊等。

冷却钢辊:带走熔融片膜的热量,使复合薄膜冷却定型。

橡胶辊的作用:与冷却钢辊一起,给熔融片膜和基材加压,使其成为一体的复合材料。

压辊的作用:对橡胶辊加压和冷却。

17、真空镀膜应用:风味食品、农产品的真空包装,以及药品、化妆品、香烟的包装。大量用作印刷中的烫金材料和商标标签材料等。

18、基材:塑料薄膜、纸张

19、对被镀基材的要求:耐热性好、产生挥发物少、有一定的强度和表面平滑度、对蒸镀层的粘接性良好。

20、真空蒸镀原理:真空蒸镀机的真空度达到1.3×10-2~ 1.3×10-3Pa,给高纯度(99.9%)的铝丝加热到1200℃~1400℃的温度下使之熔化并蒸发成气态铝。气态铝微粒在移动的薄膜基材表面沉积、经冷却还原形成一层连续而光亮的金属铝层。一般镀铝层厚度在25~50nm。

21、蒸镀方法:①直接蒸镀法,被镀基材直接通过真空蒸镀机,将金属铝蒸镀在基材表面而形成镀铝产品。

②转移法,借助载体膜(真空镀铝膜)将金属铝层转移到基材的表面而形成镀铝薄膜。

22、热封工艺的三大因素:①热封温度②热封压力③热封时间

23、制袋工艺其中关键工序是热封。

24、热封方式:边封合、底部封合和双封合

第六章

1、金银墨印刷作用:增强印刷品的艺术效果、提高商品的竞争力、生产效率高、加工周期短、成本较低,经济效益较好。

2、金、银墨印刷的特殊要求:

①图文不宜过多,对于线条、文字不宜过小;

②色序的选择,一般金银墨要在最后一色印,如需在金银色上再印图文时,可在金银印版上将需套印的图文部分设计成空白;

③重视底色印刷,要求底色墨层基础良好;

④实地满版与文字版、线条版最好分别制版、印刷以便于印刷压力控制。

3、印刷底色目的:①提高金银墨的印刷效果和光泽度;

②对金银墨显示何色相定出基调;

③增加金银墨的附着能力;

④填充纸张孔隙、降低纸张对油墨的吸收性。

4、印金墨的底色:用遮盖力强与金色相近的中黄油墨或淡黄色油墨,对于铜版纸最好选用透明黄油墨打底。

印银墨的底色:用白墨或银灰色墨打底。

5、最佳套印条件是待底色墨即将干燥而又未完全干燥时为好。

6、金银墨组成:金粉(或银粉)+连结料+辅助材料

7、电化铝箔结构:电化铝烫印箔由基膜层(片基层)、隔离层(脱离层、剥离层)、保护层(颜色层、染色层)、铝层和胶粘层组成。

8、电化铝箔的适用范围:①对于烫印粗线条和大号文字,要用结构松软的电化铝箔,染色层易与片基分离;

②对于细线条图文及小号文字,要用结构紧硬的电化铝箔,染色层与片基层结合得较牢。

9、电化铝牢度和松紧度的鉴别方法:用透明胶粘电化铝胶粘层或用手揉擦观察染色层的脱落情况。

10、电化铝烫印工艺原理:利用热压的作用将铝层转印到承印物表面。粘接层、脱离层受热熔化,在压力作用下使铝层与基膜层分离而转移到承印物表面。

11、烫印工艺参数:烫印温度(70~180℃)、烫印压力、烫印速度。

12、确定三个工艺参数的一般顺序:速度→压力→温度。

13、电化铝烫印常见故障及处理(见ppt)

14、区分反拉与烫印不上的简单方法:观察烫印后的电化铝胶粘层,若其上留有底色墨层的痕迹,则可断定为反拉。

15、扫金是通过特殊工艺将特种金属粉未附着在商品包装或标签印刷品上的指定部位,实现金光闪烁的仿金效果。

16、冷烫金工艺原理:在无热量的压印滚筒的压力作用下将无粘接层的专用电化铝粘贴在粘合剂上而实现电化铝层的转移。

第七章

1、凹凸压印原理:采用一组图文阴阳对应的凹模版和凸模版,将承印物置于其间,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作用,使印刷品基材发生塑性变形,得到浮雕状的凹凸图文。

2、加工对象:纸张及其制品,厚度为0.3~1mm。

3、工艺流程:印版的制作、凹凸压印、整理包装

4、印版:凹版(阴版)和凸版(阳版或垫版)。

要求:①凹凸版要成套使用;

②两块版有很好的配合精度

5、凹版的作用:压印时的凹版,且是制作凸版的母型。

6、凹版的制作工艺流程:底板准备——压印图文向底板的转移——制作凹版——校对修整

7、制作凹印版:①化学腐蚀法②雕刻法③综合法

8、滴塑技术:根据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粘流性,而在常温下又恢复固态的特性,使用适当的方法和特殊工具,在其呈粘流态时按要求将其塑造成不同形态再固化定型的技术。

第八章

1、装订工艺:即把印张按设计的开本规格折成书帖,再对书帖进行一系列加工和装潢,直至成书的工艺总称。

2、平装书制作的主要工艺流程:

制封面

制书帖(折页)→制书芯(配页、订联)→包封面→烫背→裁切→检查、包装

3、精装书制作的主要工艺流程:

粘贴插页制书壳

↓↓

制书帖→制书芯→书芯加工→上书壳→压槽→检查包装

10、折页:将印张按照页码顺序折叠成书刊开本尺寸的书帖,或将大幅面印张按照要求折成一定规格幅面的工作过程。

11、折页方式:①平行折页:相邻两折的折线都相互平行的折页方法

②垂直折页:每折完一折将书页转动90°再折第二折,使相邻两折的折缝相互垂直的折页方法。③混合折页

12、根据折页的联数,可分为单联和双联

13、配页:把已折好的全书所有的书帖按页码的顺序配齐成册的工艺。

14、分类:配书帖和配书芯。

15、配书芯的方法:①配帖法,按各个书帖的页码顺序,一帖一帖地叠加在一起,使其成为一本书刊的书芯。②套帖法,将一个个书帖按页码顺序套在另一个书帖的外面或里面,使其成为一本书刊的书芯。

16、配页质量的检查:为了防止配帖出差错,印刷时,每帖书页的最外页订口处,按照帖序印上一个小黑方块——折标标记。

17、订书:以订为主,把配好的散书帖或散页,应用各种方法联结,使之成为一本完整书芯的加工过程,又称“订联”。

18、常见的几种订联方法:(1)锁线订,将已经配好的书芯,按顺序用线一帖一帖沿折缝串联起来,并互相锁紧的订联方法。(2)无线胶订,用胶质物质将每一帖书页沿订口相互粘接为一体的固背装订方法。(3)铁丝订

19、扒圆:将书芯的背部做成圆弧形,成为圆背精装书芯的加工。

19、目的:①解决锁线订使书背变厚的问题,平衡锁线书芯的书背和切口处的厚度;

②圆背书芯易于翻阅摊开;

③增强书壳与书芯的连接牢度。

20、机械扒圆的方式:冲圆、扒圆。

21、扒圆原理:两个扒圆辊5 从书芯两侧同时以一定的压力将书夹紧,并按相反方向同时转动一个角度,书芯在扒圆辊的作用下向下移动。

22、起脊:将扒圆后书芯的书背与环衬连接处加工出脊垄,形成沟槽的过程。

23、机械起脊:辊式起脊、起脊块起脊。

24、贴背,即“三粘”:粘纱布、粘堵头布、粘书背纸。

作用:①使书芯的外形固定;②使帖与帖之间、书壳与书帖之间的连接牢度提高;

③使上书壳后的书籍美观耐用。

25、包封面:在订好的书芯上包上纸质封面(骑马订除外)。

26、包封面的方法:①手工包封面,“五合一”包本法:折封面、刷胶、粘封底、包封面、括平。②机器包封面,圆盘式包封面、直线式包封面

27、精装书包封面:主要包括封面的加工、上封面、整形压槽等工序。

28、精装书壳的结构组成:软质裱面材料,里层材料和中径纸

特种印刷试卷复习 2

特种印刷的定义:采用不同于一般的制版、印刷、印后加工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技术的总称。主要特征是区别于普通印刷的特征:概念相对性、印刷工艺的特殊性、承印材料的多样性、印刷设备的专用性、印刷品用途的特殊性。1特种印刷的应用: 特种印刷的应用范围非常广,约占整个印刷的70%,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①工业方面的应用:仪器仪表工业;建筑器材、装饰业;印刷染行业;轻工系统;交通运输器械、通航通行标志等的印刷。适用于上述产品的印刷有喷墨印刷、移印、不干胶印刷、金属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建材印刷、电路板印刷、塑料印刷等。②文化生活方面:工艺美术、仿真文物、版画、油画等;旅游纪念品印刷;浮雕立体装饰品;各种感热、湿、压显示装饰品;各种生活用具、儿童玩具。适用于上述产品的印刷有立体印刷、香味印刷、升华印刷、液晶印刷、珂罗版印刷、喷墨印刷等。③经济活动方面的应用:有价证券、邮票、发票、表格等;防伪标志;商业广告、产品营销;各类卡类。适用于上述产品的印刷有证券印刷、防伪印刷、磁性印刷、全息立体印刷、喷墨印刷等。④在宣传广告方面的应用:城市美化、招贴画的印刷;大型宣传广告的印刷;会议、节庆日大型宣传条幅的印刷。适用于上述产品的印刷有喷墨印刷、纺织品丝印和塑料印刷等。2.喷墨印刷机的组成:由喷墨头、喷墨控制器、承印物驱动机构和系统控制器组成。喷墨印刷系统的组成:喷墨印刷系统由信号输入装置和喷墨印刷机主机组成。喷墨印刷机的分类:连续式:连续偏转墨滴、连续不偏转墨滴、连续阵列、连续区域可调喷墨印刷机间歇(按需)式:热发泡式和微压电式喷墨印刷的应用:可变数据印刷;包装产品上快速打印日期、批号、条码、办公自动化和自动化印刷;数字印刷和打样的主要方法;可在各种承印材料上印刷。喷墨印刷机的应用:喷墨印刷机在国际市场上已有定型产品销售,同时,作为加印装置、印标签装置、打号码装置及地址印刷装置等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一般情况下,喷墨印刷还不能取代其他印刷方式,作为其他印刷机的组成部分或附属装置,以扩大印刷机的使用功能,尚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喷墨印刷机在书刊印刷、报纸印刷、货单、报表单据印刷、包装印刷及办公室自动化印刷设备等方面都可得到广泛应用。连续偏转墨滴喷墨印刷原理:墨流经加压喷出、振动、分解成小墨滴后,经过一电场,由于静电作用,小墨滴在此处可获得电荷。墨滴直行,在通过偏转电磁场时,带电墨滴受到较强的吸引而发生偏转,飞行到承印材料上,形成图文;不带电的墨滴仍直行,将被回收。连续式不偏转墨滴喷墨印刷原理:与偏转墨滴复制技术唯一不同在于偏转的电荷被回收,不偏转的电荷反而直行形成图文。墨滴只能在承印物表面固定位置上成像,为此需要采用多个喷嘴印刷。数字打样与传统打样的区别:①墨与纸的多样性:数字打样一般用专用纸和专用墨,而传统则不统一;②数字打样系统的多样性③色空间转换,RGB、CMYK、Lab④色域压缩:输出设备与扫描仪、显示器色域不同⑤底色去除(UCR):⑥加网类型不同:数字打样加网方式多样如:调频、连续调多级灰度传递技术、调频调幅可变加网等,而传统加网基本为调幅。静电印刷就是不用压力,而用异性电荷相吸的原理来获取图像的印刷方式。目前主要应用在静电制版、静电复印、静电数字印刷。静电印刷的种类:静电印刷主要有静电平版印刷、静电凹版印刷、静电丝网印刷。静电复印机的种类:静电复印机的分类按用途可分四类:办公用复印机、工程图纸复印机、彩色复印机、和特殊用途复印机。立体印刷的基本原理:是模拟人的两眼间距,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将左右像素记录在感光材料上,制版印刷后,在图象上覆盖柱面光栅板,获得有立体感图象的印刷方法,也叫光栅板法。立体印刷的特点:(1)再现物体逼真,立体感强,(2)产品图像清晰、层次丰富,(3)光泽度好,颜色鲜艳,不易褪色。栅距:每光栅的宽度,人眼最小分辨角,分辨率:光栅透镜的柱镜密度(lip),即每英寸内所包括的光栅条数。光栅线数越多,适合近距离看,制作小画面,光栅线数越少,适合远距离看,制作大画面。视角:形成或观察图像时所能允许的观察角度。光栅厚度:一般用材料厚度来表述。曲率半径和光栅厚度:关系式为:R=T(n-1)/n,其中R为曲率半径,T为光栅厚度,

包装印刷复习参考

复习参考 题型:1、名词解释20% 2、填空20% 3、问答30% 4、结构单元画图分析及不同印刷方式特点比较分析30% 复习题: 1、印刷和包装印刷的概念? 印刷:以纸张为承印材料,以凸版、凹版和平版为印版,以传递情报为主要目的,以印刷书刊和报纸为印刷对象的印刷方式称为一般印刷。 包装印刷:包装印刷属于特种印刷的范畴。包装印刷是以美化、介绍、宣传商品为主要目的而采用的印刷方式和印后加工处理技术。包装印刷应用一般印刷的技术成果并在一般印刷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一个新的印刷工业体系,可以理解为包装印刷是以各种包装材料和容器为主要产品的印刷。 2、包装印刷的分类和特点? 分类 1.按印版特征分:凸版印刷(柔性版)、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 2.按用途分:包装装潢印刷,商标标签印刷,标牌印刷,广告印刷,建材印刷,有价证券印刷,其他印刷; 3.按承印物来分:纸张印刷、塑料印刷、薄膜印刷、金属印刷、玻璃印刷、陶瓷印刷、织物印刷等。 4.按承印表面形态分:曲面印刷:移印、软管印刷、玻璃容器印刷、陶瓷印刷、其他印刷等;平面印刷; 5.按印刷原理分:有压印刷、无压印刷、热转印、全息照相印刷、其他印刷; 6.按是否直接来分:直接印刷、间接印刷; 7.按色彩来分:单色印刷、双色印刷和多色印刷; 8.按印刷面数来分:单面印刷、双面印刷。 9.按纸张形式来分:单张纸印刷、卷筒纸印刷。 特点: 一、承印物的多样性 二、印刷方式的适应性 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柔性版印刷,丝网印刷等 三、印刷印后加工适性的复杂性 四、产品的高质量与高效益 3、凸版印刷的特点和类型? 特点:印版的图文着墨部分凸起且在同一平面上,非图文部分凹下可以有深浅。 优点 (1)印迹清晰,墨色饱满(对较为粗糙的纸仍然实用) (2)印刷的版材形式多样,例:木版、铅活字版、铜版、锌版、电镀版等 (3)印刷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例:圆盘机、方箱机等 (4)适合于印刷面积小,数量少,超厚和纸质粗、松、不平整以及塑料等材料

印刷概论1~8章节复习

第一章印刷发展史 一、单选题: 1.是发明印刷的前提。 A.语言的产生 B.文字的产生 C.笔的产生 2.是发明印刷术的物质基础。 A.拓石的产生 B.文字的产生 C.笔、墨、纸的出现 3.是发明印刷的技术条件。 A.盖印与拓石 B.文字的产生 C.墨、纸的产生 4.从现存最早文献和最早的印刷实物来看,我国雕印刷术是在时出现的。 A.唐朝初期 B.宋朝初期 C.唐朝末期 5.毕昇发明了,是我国印刷术又一伟大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A.木活字 B.胶泥活字 C.铅活字 二、填空题: 1.谷登堡在的改进、的应用以及的制造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面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基础。各国学者公认,现代印刷术的创始人是德国的谷登堡。 答案: 一、单选题: 1.B 2。C 3。A 4。A 5。B 二、填空题: 活字材料脂肪性油墨印刷机 第二章印刷概述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透射原稿的是。 A.照片 B.天然色正片 C.印刷品原稿 2.下列不属于连续调原稿的是。 A.照片 B.印刷品原稿 C.国画原稿 3.最为常用的承印物是。 A.皮革 B.玻璃 C.纸张 4.广泛应用于报纸、书刊等纸张印刷中,它占据着印刷工业的主导地位。 A.凸版印刷 B.平版印刷 C.凹版印刷 5.印刷的成品墨色厚实,色彩鲜艳,并具有防伪功能,适合印刷有价证券、精美画册、食品包装等。 A.凸版印刷 B.平版印刷 C.凹版印刷 6.下列哪种原稿最适合做为印刷复制的原稿________。 A.照片 B.天然色正片 C.印刷品原稿 二、填空题: 1.广义的印刷是指从图文载体到印刷成品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和三个阶段。2.是被印刷复制的对象,印刷必须以为基础。 3.制成的印版上吸附油墨的部分为,也称印刷部分,不吸附油墨的部分为,也称为非图文部分。 答案 一、单选题: 1.B 2.B 3.C 4.B 5.C 6.B 二、填空题: 1.印前、印刷、印后 2.原稿、原稿、 3.图文部分、空白部分 第三章印刷媒介 一、单选题: 1.色盲片不能感受________。 A.蓝光 B.青光 C.红光 2.涂布在乳剂层的另一侧,使胶片不发生弯曲的结构是________。 A.防卷曲层 B.防静电层 C.防光晕层

印后加工复习

第一章 1、印后加工:将经过印刷的承印物加工成人们所需要的形态或符合使用性能的生产过程。 2、印后加工在印刷生产中的用:装配、整理、装饰和美化 3、印后加工分类:印刷品表面整饰加工、成型加工和功能性加工。 第二章 1、覆膜(贴膜、过塑、贴塑):通过某种方式将塑料薄膜与纸印刷品贴合在一起的工艺。 作用:①增强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度; ②图文颜色更鲜艳,富有立体感; ③改善印品的耐磨性、防水、防污、耐折、耐化学腐蚀等作用; ④提高印品的艺术效果、延长产品的寿命。 2、覆膜原理:将粘合剂涂布塑料薄膜表面,再由复合装置将塑料薄膜与印刷品进行复合,最后获得纸塑合一的产品。 3、覆膜方法:预涂覆膜、即涂覆膜(干式覆膜、湿式覆膜) 干式覆膜:在塑料薄膜上涂布一层粘合剂,经干燥烘道蒸发除去溶剂后在热压状态下与纸印品粘合成覆膜产品。印品输入 工艺流程:工艺准备薄膜放卷涂布粘合剂烘干复合复卷定型分切成品 试样检测 4、覆膜材料主要包括:粘合剂、塑料薄膜、纸张 5、对粘合剂的要求:(1)无色透明;(2)良好的粘合性能和持久的粘合力;(3)耐高温、抗低温、耐酸碱性好;(4)韧性好。 6、粘合剂的组成:主体材料、溶剂、助剂 7、溶剂型粘合剂可用于干式覆膜和预涂膜覆膜。 8、覆膜工艺对塑料薄膜的质量要求:a、厚度以0.01~0.02mm之间为宜; b、表面张力应达到4×10-2N/m,以便有较好的湿润性和粘合性能; c、透明度越高越好,以保证被覆盖的印刷品有最佳的清晰度,透光率通常在92~93%之间; d、良好的耐光性; e、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柔韧特性; f、几何尺寸要稳定,常用吸湿膨胀系数、热膨胀系数、热变形温度等指标来表示; g、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h、外观膜面应平整、干净; i、厚薄均匀。 9、印刷对覆膜的影响? 10、影响覆膜的工艺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 1、上光:在印刷品表面涂敷(或喷、或印)上一层无色透明的涂料,经流平、干燥以后,在印刷品的表面形成薄而均匀的透明光亮层的加工技术。 2、上光作用:①对印品表面起保护作用,改善印品的使用性能; ②增强印品的外观效果,提升档次和增加附加值。 3、上光原理 利用上光涂料在印刷品表面的流平特性,改变纸张表面呈现光泽的特性。

印刷质量控制与标准化复习提纲

基于密度的印刷质量控制 1.密度测量定义与方法 密度的测量是测量油墨对于照射光谱中光的选择性吸收程度。习惯上的彩色彩色密度是指测量时用红绿蓝三种滤色片测量的青品黄油墨的密度,即其对照射光谱中互补色的选择性吸收程度。 测量方法:在密度计的光电池前面放置互补色滤色片,通过其可测的油墨对光谱中互补色光的吸收控制程度,这时密度计显示的密度值就反应了油墨对照射光谱中补色光的吸收量,即密度值。 2.密度测量的意义及局限性 意义:窄带密度测量主要用于测量网点增大、叠印、墨层厚度及油墨的强度;宽带测量主要用于评价色相、灰度、透明度和校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致;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表征从胶片到印版、印刷的输入输出关系;提供过程控制的定量数据。 局限性:仅测量部分打印质量;可能不符合视觉判断;密度测量光的吸收而不是颜色;仪器之间的一致性差,这是由于光源、光电倍增管和滤色片之间光谱特性上的差异造成的;密度计不能提供与人眼灵敏度相关的心理物理测量;密度测量不能以某种形式跟CIE*表色系统相关联。 3.实地密度的应用及意义 实地密度是100%网点的密度,可反映印刷复制的阶调范围、墨量大小等。 根据实地密度控制油墨量:在纸张的叼口或拖梢部位印刷实地色块作为测标,每隔10cm左右循环一次,实地密度的标准数据因所用纸张及有关印刷条件不同而不同,一般参考数据是黄墨0.9-1.1,;品红墨1.3-1.6;青墨1.5-2.0。公差范围也因为质量要求不同而不同,通常±0.05。 4.最佳实地密度是如何获取 利用相对反差与墨层厚度的关系曲线,相对反差最大时的密度为最佳实地密度,阶调转移也处于最佳状态。 5.网点扩大的定义 制版和印刷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网点尺寸和形状改变的现象,它使印刷品实际产生的网点百分比比人们所期望的网点百分比要大。 6.网点扩大的计算方法 % Dot Gain = % Paper Dot - % Film Dot (1-10-Dt)/(1-10-Ds)-(1-10-Dt)

《印刷概论》课程标准

重庆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 印刷概论 课 程 标 准 2018年7月10日

目录 一、课程介绍--------------------------------------------------------------------1 (一)前言-----------------------------------------------------------------------1 (二)课程性质-----------------------------------------------------------------1 (三)课程基本理念-----------------------------------------------------------2 (四)课程设计思路-----------------------------------------------------------3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3 (一)印刷概论课程总目标--------------------------------------------------3 (二)印刷概论课程内容与目标--------------------------------------------4 三、实施与建议-----------------------------------------------------------------8 (一)教学建议-----------------------------------------------------------------9 (二)评价建议-----------------------------------------------------------------9 (三)教材编写建议-----------------------------------------------------------9 (四)学科阅读书目推荐建议-----------------------------------------------9

印刷概论 复习资料

1.印刷: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 工艺技术。广: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的总称。狭:将印版上的图文信息所黏附的色料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工艺技术。 数字印刷:将数字信息代替传统的模拟信息直接转换成印刷品。 印刷品生产的五个工艺过程:原稿的选择和设计、原版制作、印版制作、印刷、印后加工。 2.印刷五要素:原稿、印版、油墨、承印物、印刷机械。 3.雕版印刷术:在整块木板上刻出所需要的文字或图像,经刷墨、 铺纸、加压得到所需复制品的一种工艺方法。 套版:将一张原稿分成几块印版,用不同颜色的色料,分别套印在同一张纸面上。 短版:把原稿按不同的颜色,分别雕刻成若干块印版,印墨时有深有浅,然后叠印在同一张纸面上。 4.网屏:是将连续图像拍摄或拷贝分解成可印刷复制的网点或网穴 的加网工具。 制版照相用网屏分投影网屏(玻璃网屏)和接触网屏(软片网屏),点间距相等,大小不同,得到调幅网点。网屏的粗细以单位面积内刻线数的多少来表示,单位为:线/厘米或线/英寸。 5.图形:由人工或计算机构造的,是具有某种形体特征的视觉信息 体。(矢量)图像:由一系列具有不同灰度值的像素点组成的,又称点阵图。(位图) 6.形成颜色的四大要素:光、与光相互作用的物体、人眼、大脑。 物体呈色原因:物体对光作选择性吸收。 颜色恒定:观察者在照明和观察条件发生一定变化时,人眼对周围环境及物体的颜色感觉保持相对稳定的特性。 7.色光加色法: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光混合呈现出一种色光的效果。 凡是两种色光相加,呈现白光时,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红青、绿品红、蓝黄)特点:混合后色光亮度等于原有色光的亮度和; 混合后色光饱和度低于原有色光成分的饱和度。 8.色料减色法:从复合光中减去一种或几种单色光而得到色光的效 果。色料三原色中的某一种颜色的色料与其他色料混合成黑色,则这两种色料为互补色。(红绿、黄蓝、青红) 9.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 色相:指从物体反射或透过物体传播的颜色。(H) 明度:色彩明暗程度的性质。(V)0%为黑、100%为白 饱和度:色彩的纯度,饱和状态。(C) 同色异谱:颜色的外貌相同,但光谱组成不同的颜色。 阶调:图像信息还原中,一个亮度均匀的面积的光学表现。 层次:图像中从亮调到暗调之间的一系列密度等级,它表示图像的深浅浓淡变化。 10.色彩管理是使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在生产系统中自动统一的管理 和调整颜色,保证在整个过程中颜色的一致性。 色彩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不同输入设备间的色彩匹配。 色彩管理三步骤(三要素):校准、特性化、转换。 校准是按照设备的工作参数对设备进行调整。 特性化是确定校准后设备的色彩空间,建立相应的特性参数文件。 转换是在经校准并特性化后的设备间进行色彩转换以达到最佳色彩匹配。 11.字的大小:号制和点制1P=0.35mm=1.4J 1T=1K=0.25mm=0.714点 12.黑版:用来补偿图像暗调的不足,增大图像的反差,在图像中起 骨架作用。只有在中间调和暗调部分出现黑版。目的是用来代替黄、品红、青三色叠印非彩色成分。

印刷概论复习知识点

印刷概论复习知识点 1、what is graphic communication? Graphic Communication is a combination of art and science. It requires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It has been traditionally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Prepress Press and Post-press. 网目调:Halftone 印量:Run Length 2、印刷用途分类:商业印刷、包装印刷、出版印刷。 3、雕版印刷:阳文反写到阳文正写是我国印刷术的最早形式。 4、我国印刷技术的发明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人和事?①东汉105年,蔡伦发明纸。②宋代毕昇发明胶泥活字(比西方早400年)③公元1297-1298年王祯发明木活字、转轮排字架④王选发明汉字激光拍照系统。 5、古登堡对印刷技术的发展做了哪些重要的贡献?①以字母为活字,创造金属自摸。②应用压印原理制成简单的木板印刷机。③创造金属字模使铅活字规格得到严格控制,便于排版。 6、印刷技术发明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社会基础分别是什么? 物质基础:纸笔墨的发明 技术基础:印章、拓石、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的应用 社会基础:唐朝时期社会稳定、人民安定、经济发展、国家繁荣,人民的物质生活较富足,进而人民的精神需求提高,唐时用于佛经、诗集等的传播。 7、广义印刷:排版+印刷+印后加工即印前印刷印后加工 印刷是以一定的方法对原稿图文进行大量复制的技术 8、压力原理是传统印刷的基础,但不需要印刷压力的印刷方法为:静电印刷、喷墨印刷。不需要印版的印刷方法:直接印刷:CTP 9、印刷的5要素:原稿、印版、承印物、油墨、印刷机械。 10、图像原稿的种类:绘画原稿、照相原稿、印刷品原稿、电子

印后加工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古籍装订方法有哪些? 2、描述书籍的结构? 3、什么是书刊的开本?32开的书籍如何定义? 4、书刊印刷品如何分类? 5、描述卷轴卷的装订形式? 第二章 6、什么是裁切? 7、裁切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8、在印刷上,单张纸裁切机多采用什么方式裁切,其裁切力最小?简单描述。 9、什么是卷筒纸的横向裁切?多采用什么原理的裁切? 10、裁切时,控制哪些参数来保证裁切精度? 11、书帖裁切的类型有哪些? 第三章 12、什么是折页?折页有哪几种方式?其特点是什么? 13、试述折页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14、影响折页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15、折页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16、折32开双联书帖时,采用什么折页方式?需折几次? 17、折页机的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第四章 18、什么叫配页?配页有几种方式?如何选用? 19、试述衬页的类型、特点及选用。 20、插页有哪几种类型? 21、影响配页生产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22、常用配页检查方法? 23、影响衬页粘接牢度和使用寿命的因素有哪些? 24、为什么要进行上蜡和浆背? 第五章 25、常用的书芯订连方法有哪些?特点? 26、锁线订有哪几种方式?简单描述。 27、什么是无线胶订?无线胶订原理和方式? 28、影响无线胶订牢度因素有哪些? 29、什么是塑料线烫订?有什么特点? 30、影响锁线订牢度的因素有哪些? 第六章 31、平装封面包裹形式有哪些? 32、什么是烫背?有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33、平装书刊包封面质量要求? 34、平装书刊成品质量要求? 第七章 35、精装工艺和平装工艺有什么区别? 36、什么叫扒圆、起脊?其工作原理及特点是什么? 37、精装书壳有哪几种类型?

印刷概论复习 印刷工程导论思考题答案

印刷工程导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印刷综述 1.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有哪些记录文字的方法? 答: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图画、文字。 2.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有哪些文字复制方法? 答:印章、拓石。 3.简述从雕版印刷到彩色套版的发展过程? 答:(1)雕版印刷:产生:唐初(公元7世纪) 工艺:木板(一定厚度、大小)---刷浆糊---反贴原稿(薄而透明的纸上)---刻去非图文部分---印版----印版上墨---铺纸----刷印----揭下 (2)套版印刷:14世纪发明,源于朱墨本同一幅面上印两色以上的印刷方式(只套不叠)用于印刷文字书籍 (3)鋀版印刷:17世纪发明根据原稿设色的深浅浓淡和阴阳背向不同分色,刻成多块印版,依据色调套印或叠印。用于复制图画。 4.活字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第一阶段:宋毕升发明胶泥活字 工艺:制活字,排版,印刷(原理同铅活字印刷)第二阶段:元初(13世纪70年代)锡活字。 第三阶段:元(1297-1298)王桢发明木活字,轮转排字架。 第四阶段:15世纪末铜活字(晚于朝鲜1403)。 第五阶段:15世末16世初铅活字(晚于朝鲜1436,欧洲1450)。 5.谷登堡对近代印刷术有哪些贡献?

答:(1)以字母为活字。 (2)应用压印原理制成简单的木质印刷机 ——为印刷机械化开创了道路。 (3)创造金属字模使活字规格得到严格控制,便于排版。 6.什么是短版? 答:短板印刷又称数字印刷,是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数据化,并将数字文件直接转换成印刷品的一种印刷方式。数字印刷过程中不需要印版和压力。 7.什么是印刷?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印版上图文信息部分所粘附的色料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工艺技术。 传统印刷中需要印版和压力,且压力原理是传统印刷的基础。而数字印刷不需要印版和压力。 8.常规印刷的五大要素是什么?在印刷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答:(1)原稿:原稿是印刷复制的对象,是载有需要印刷复制的图文信息的实物或记录媒体。原稿是制版、印刷的信息源和依据,是制版和印刷的基础。(2)印版:印版是用于传递印刷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信息载体。其着墨部分称为图文(印刷)部分,不着墨部分称为非图文(空白)部分。 (3)印刷油墨:油墨是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资。 (4)承印物:承印物是能够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 (5)印刷机:印刷机是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设备的总称。 9.常规印刷按印刷版结构分类,可以分成那几类? 答: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孔版印刷。 10.四大印刷方式的印版各有何特点? 答:(1)凸版印刷:印刷部分高于空白部分,印刷部分在同一平面。

包装印刷复习题

1.原稿按印刷复制原理如何分类?并指出相应的典型代表.(填空)答:1线画原稿:无连续调的层次变化,如黑白文字稿,表格,色块图案. 2连续调原稿⑴单色连续调原稿:具有浓厚层次变化的单色原稿,黑白人物照片。⑵彩色连续调原稿:具有浓淡层次变化的彩色原稿,彩色风景照片。 2.印刷机按机构结构特点分为哪3类?各有何特点? 答:①平压平式:版台和压印机构都是平面状,印刷压力呈压印面形式,所需压力大,印刷速度慢;②圆压平式:版台是平面的,压印机构是圆的,印刷压力呈压印线形式,印刷压力相对较小,速度较平压平快;③圆压圆式:版台和压印机构都是圆的,印刷压力呈压印线形式,印刷压力小,速度快; 3.印刷工艺按印版的版面结构分为哪4类?其印版有何表面特征?(填空)答:①凹版印刷:图文部分凹下,空白部分凸起并在同一平面或同一半径弧面上。②凸版印刷:空白部分凹下,图文部分凸起并在同一平面或同一半径弧面上。③平板印刷:图文部分与空白部分几乎处于同一平面的印版,图文部分具有亲油性,空白部分具有亲水性。④孔版印刷:图文部分由可以将油墨漏印至承印物上的孔洞组成,而空白部分则不能透过油墨。 4.什么是直接印刷与间接印刷?(填空) 答:直接印刷:指印版直接与承印物接触,印版油墨直接转移到承印物上,所需印刷压力相对较大,印版上图文是反像,如凸、凹、丝印。间接印刷:指印刷油墨先转移到中间载体上,在转移到承印物上,所需印刷压力相对较小,印版上图文是正像,如胶印 5.什么是油墨转移方程?(填空) 答:油墨转移方程:是对油墨转移过程进行定量描述分析的解析表达式,建立了转移墨量与印版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1.纸张、油墨主要的印刷适性有那些?说明纸张的表面强度,含水量及油墨的触变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问答) 答:纸张主要的印刷适性有纸张的丝缕、抗张强度、含水量、吸墨量、酸碱性。油墨的印刷适性有黏度、粘着性、触变性、干燥性。对印刷品质的影响:①纸张的表面强度:指纸张在印刷过程中,纸张受到油墨剥离张力作用,具有的抗掉粉、掉毛、起泡以及撕裂的性能。在高速印刷印刷机印刷或高黏度油墨印刷时,要选用表面强度大的纸张印刷,否则发生纸张掉毛、掉粉的故障,从纸面上脱落下来的细小纤维、填料、涂料粒子易堵塞印版上图文的网纹或堆积在橡皮布上,引起“糊版”,使印版的印刷力下降。②含水量:纸张含水量的变化会引起纸张的变形,造成纸张的“纸病”。③油墨的触变性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油墨经搅拌或施加机械外力后,流动性得不到改善,黏度下降;静置后,流动性又变得不好,粘度上升,这种性质就是油墨的触变性。油墨的触变性不良,在印刷过程中会发生“下墨不畅”,穿墨不均匀,网点严重扩大等印刷故障。 2.印刷色序的确定原则有哪些? 答:原则:①按原稿内容和特点安排色序。②按油墨粘度安排色序:先印粘度高的黑或青,后印粘度低的黄③按墨层厚度安排色序④按油墨透明度安排色序⑤按油墨明度安排色序:先印明度低的黑或青,后印明度高的黄。 3.连续调图像的明暗层次在印刷时可以通过哪两种方法来实现?凹版印刷是如何体现的?(问答) 答:一种是利用油墨层厚度的变化,如:凹版印刷。一种是利用网点覆 盖率。如,凸,平,孔版印刷等。凹版印刷:是利用墨层厚度变化来体 现的,暗部凹印深,墨层厚;亮部凹陷浅,墨层薄,凹陷深度连续变化

包装印刷复习题目(有答案)

包装印刷复习题目(有答案) 1、(1)分色的基本原理:使用红、绿、蓝滤色片,对原稿反射或透射的色光进行选择性透过和吸收,制作色光三原色的补色版(即黄、品红、青分色片)。当用白光照射原稿时,原稿可以反射或透射出各种颜色。使用红滤色片,只能通过从原稿上反射或透射的红光,使感光材料感光,形成高密度区域,而原稿山反射或透射的蓝光和绿光被吸收,感光材料不能发生光化学反应。原稿上的绿光和蓝光为色料的青色,所以用红滤色片分色得到的是青阴片。绿滤色片:品红阴片,蓝滤色片:黄阴片。 (2)专色和原色的区别: (3)专色的特点:①不透明性②准确性③表现色域宽④实地性 2、(1)网点的作用:在印刷复制彩色图像时,原稿的层次和色彩是依靠各色网点的叠印完成的,在色彩合成中网点的排列会出现并列、叠合等情况。网点套印在彩色合成时有两种情况:叠合与并列。网点叠合:遵循减色混合原理,网点并列:遵循色光减色法和加色混合原理 (2)加网的方式和各自特点:①调幅加网:网点面积岁图像的深浅变化,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固定,网点按行列排布②调频加网:网点面积固定,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随图像的深浅变化,网点在微观上呈现随机分布③调幅/调频混合加网:网点面积和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都随图像的深浅变化 3、(1)胶印的特点:①使用润版液②间接印刷,有橡皮滚筒③空白和图文同时受压,平均压力小,速度快④线划和网点易扩大⑤墨层平薄⑥工艺简单,成本低,工期短 (2)胶印的工艺流程:印刷前准备、安装印刷、试印刷、正式印刷、印后加工处理 4、阳图PS版的制版工艺:曝光、显影、除脏、修版、烤版、涂显影墨、上胶 5、凹版印刷印版的分类及其特点:①照相凹版(影写版):网点大

印刷工程-《印后加工工艺》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 平版胶印机为了得到印版滚筒、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 间无滑移的滚压状态,三滚筒的包衬半径关系一般 为()。 A. R印=R橡>R压=R节 B. R印>R橡=R压=R节 C. R印>R压>R橡=R节 D. R印=R压>R橡=R节 2. J2108机印版图文宽度为540mm,印张上有两色在周 向方向上套准误差为0.3mm,滚筒的节圆直径为 300mm,要使两图套准,印版滚筒衬垫增减量应是()mm。 A. 0.16 B. 0.08 C. 0.04 D. 0.02 3. 以锌版为版基的平版印刷,常用磷酸和()作缓冲 剂来保持润湿液PH值的相对稳定。 A. 乙醇 B. 硝酸铵 C. 硝酸钾

D. 磷酸二氢铵 4. 油墨印不到承印物上,或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油墨非常 少的印刷故障是()。 A. 水大 B. 脱墨 C. 乳化墨 D. 晶化 5. 用筒径仪测量滚筒的实际包衬厚度,从筒径仪表头上 直接读出的数据是()。 A. 缩径量 B. 超肩铁量 C. 滚枕间隙 D. 实际包衬厚度 6. 油包水程度轻微的乳化油墨,粘度略有降低,改善了 油墨的(),有利于油墨转移。 A. 粘度 B. 含水量 C. 流动性 D. 触变性 7. 某胶印机橡皮滚筒的滚枕直径为175mm,筒体直径为 171.5mm,则该机滚筒的包衬性质为()包衬。

A. 硬性 B. 中性偏软 C. 中性偏硬 D. 软性 DBDBB CA 二填空题 11. 凹版印刷多采用_________安装刮墨刀。 12. 贮墨系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 13. 能量高的表面吸附_________低的液体。 14. 称为_________ 15. 从能量角度讲,金属固体为__________表面 11 正向 12 k 13表面张力 14润湿方程 15高能 三判断题 16. 纸张如按涂布分类的话一般分为胶版纸和铜版纸。 ()

数字工作流程复习摘要

数字工作流程复习摘要 1.PDF特点: PDF文档具有完整性 PDF文档具有压缩性 PDF具有平台无关性 PDF文档的稳定性 可编辑性 扩展性 PDF文件制作的方法:ACROBAT生成,DITILLER转PS为PDF ,应用程序直接生成。 2. PDF/X-1a档案是正常的PDF1.3或1.4档案,再加上一些限制条款: 所有字体和图像必须进行内嵌 所有的色彩资料必须是灰阶、CMYK或命名的特别色, 不容许OPI 不能包含音乐、电影或不可列印的说明(Annotations) PDF档案内如果有说明(便签),它们必须位于出血区外 代碼不可包含表单或JavaScript代码 只支援有限数量的压缩演算法 不能使用加密 不能使用浓度转换曲线(Transfer curves) ,不允许包括传递函数和加网参数 不支持色彩管理流程,但可包含设备特征文件 PDF/X-3的特点: 欧洲使用较多,适用于数字印刷流程 支持除CMYK、专色外,与设备无关的LAB、CalRGB和CalGray色彩模式 支持色彩管理流程 所有字体内嵌 包括陷印和成品尺寸的参数 不允许包含传递函数和加网线数 PDF/X -2主要用于商业和包装印刷行业 3.计算机集成印刷系统的核心是信息流和系统集成两大要素,其中,信息流的组织和管理依赖于数字工作流程。 4. CIP4(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or Integration of processes Prepress,Press and Postpress),意即“印前、印刷、印后集成的国际合作”。该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制定一些标准格式,以数据化工艺流程的概念提高印品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5.JDF联盟与CIP3联盟达成协议,联盟合并并由原来CIP3加入JDF后成为CIP4联盟。 6.节点采用XML语言编码。节点分为四个类型: 过程节点:定义专门的生产工艺(过程) 过程组节点:用于描述多个生产步骤,一个过程节点定义印刷作业的最小工作单位,不能嵌套下一级节点。 组合节点:定义工作流程的多个独立生产步骤;

包装印刷复习题目(有答案)

1、(1)分色的基本原理:使用红、绿、蓝滤色片,对原稿反射或透射的色光进行选择性透过和吸收,制作色光三原色的补色版(即黄、品红、青分色片)。当用白光照射原稿时,原稿可以反射或透射出各种颜色。使用红滤色片,只能通过从原稿上反射或透射的红光,使感光材料感光,形成高密度区域,而原稿山反射或透射的蓝光和绿光被吸收,感光材料不能发生光化学反应。原稿上的绿光和蓝光为色料的青色,所以用红滤色片分色得到的是青阴片。绿滤色片:品红阴片,蓝滤色片:黄阴片。 (2)专色和原色的区别: (3)专色的特点:①不透明性②准确性③表现色域宽④实地性 2、(1)网点的作用:在印刷复制彩色图像时,原稿的层次和色彩是依靠各色网点的叠印完成的,在色彩合成中网点的排列会出现并列、叠合等情况。网点套印在彩色合成时有两种情况:叠合与并列。网点叠合:遵循减色混合原理,网点并列:遵循色光减色法和加色混合原理 (2)加网的方式和各自特点:①调幅加网:网点面积岁图像的深浅变化,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固定,网点按行列排布②调频加网:网点面积固定,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随图像的深浅变化,网点在微观上呈现随机分布③调幅/调频混合加网:网点面积和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都随图像的深浅变化 3、(1)胶印的特点:①使用润版液②间接印刷,有橡皮滚筒③空白和图文同时受压,平均压力小,速度快④线划和网点易扩大⑤墨层平薄⑥工艺简单,成本低,工期短 (2)胶印的工艺流程:印刷前准备、安装印刷、试印刷、正式印刷、印后加工处理 4、阳图PS版的制版工艺:曝光、显影、除脏、修版、烤版、涂显影墨、上胶 5、凹版印刷印版的分类及其特点:①照相凹版(影写版):网点大小相同深浅不同,通过墨层厚度变化体现层次②照相加网凹版:网点深浅相同大小不同,通过着墨面积的变化体现层次③道尔金照相加网凹版:网点深浅大小都变化,通过着墨面积和墨层厚度变化体现层次。 6、凹版印刷层次的表现方式:①墨层厚度:用墨层厚度表现的画面阶调呈连续调,墨色较厚实,阶调丰富,暗调部分的层次表现优越。凹版的表面结构特点来自于墨穴的不同深度,墨层厚的部分网穴深,薄的部分网穴浅。②网点的百分比:当墨层厚薄一致时,墨层的单位覆盖面积越大,网点百分比就越高,表现的阶调就深;网点覆盖面积越小,网点百分比就越低,表现的阶调就浅。③墨层厚度和网点百分比:印刷品画面暗调、颜色深的部分墨层厚,网点覆盖面积大;淡调部分的墨层薄,网点覆盖面积小,整个画面呈网目调,但是由于凹版网穴深度不同,印刷品画面层次丰富,墨色厚实。 7、(1)柔性版印刷定义:使用柔性印版,通过网纹传墨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 (2)柔性版印刷特点:①承印材料广泛:可承印不同厚度的纸张和纸板,各种塑料薄膜,铝箔以及金属镀膜,不干胶纸,玻璃纸,金属箔等。②柔性印版使用高分子树脂材料,具有柔软可弯曲弹性的特点。印版耐印力较高,印刷压力较轻,特别适用于瓦楞纸板印刷。③使用新型水性油墨和紫外油墨,既符合环保,又满足食品药品烟酒化妆品等商品的包装要求。 ④生产周期短、效率高:柔性版制版周期短、上版简单,可进行双面和多色印刷⑤采用短墨路系统、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⑥印品质量好、层次丰富、色彩鲜明、墨层饱满。 (3)柔性版印刷工艺要求:广义来说分为印前(设计、分色出片、制版)、印刷和印后加工三大部分。主要工艺流程:印前设计及图文处理→分色出片→印版制作→贴版、打样→印刷→模切等印后加工 8、(1)柔性印刷机的主要类型①按印刷幅面宽度分:窄幅柔印机和宽幅柔印机。幅面宽度小于600mm—窄幅柔印机,大于600mm—宽幅柔印机②按印刷机组的排列形式来分:机组式、卫星式、叠层式 (2)柔性印刷机主要结构:①开卷供料部:即柔性版印刷机的输纸部分,作用是使卷筒纸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题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题 1.加色法和减色法的定义、原理及颜色合成规律 答:①加色法是指将色光中的红、绿、蓝不同比例的进行互相混合,从而产生出新的颜色的方法,具体原理是色光混合原理,等量红光与绿光混合得到黄色,等量绿光和蓝光混合得到青色,等量红光和蓝光相加产生品红,而三者等量混合得到白光.②减色法是指利用不同颜料和染料对色光的反射作用,将品红、黄、青颜料不同比例混合从而呈现各种色彩的方法。每一种颜料都具有反射一定色光和吸收其余色光的物理特性,即非发光体出现的色彩是从白光中吸收了某些色光而形成的.三颜料等量混合后为黑色。 2.在四色印刷中,CMY合成灰平衡有什么规律? 答:C、M、Y三原色油墨叠印或以一定比例的网点面积百分率套印能够获得中性灰色,但较于灰色还是有差别.主要在于油墨误差和人眼视觉的误差,例如C墨中带有些许品红,M墨中带有少许黄色,人的视觉对M、Y色墨较为敏感,而对C墨较为迟钝。则在三原色的网点面积配比,C版要大于M、Y版的网点面积。 3.在四色印刷中,黑版起到什么作用?只用CMY三色是否可以并说明理由。 答:实际生产过程中黑色油墨是黄、品、青的补充.这也是为什么不能只是单纯的使用C、M、Y进行调图的原因.主要的理由有如下四点:①生产的C、M、Y油墨不是纯色的。②油墨的转移与叠印不完全,不得不用黑色补充。例如青色的网点面积占30%,而剩余70%为空白,

黑色的油墨可以很好地进行补充。③油墨的吸收和反射不完全。C、M、Y进行调图颜色为两单黑,补充黑色油墨后为丰富黑。④CMY三种油墨等量混合可得K,引入K可以降低成本节省油墨。⑤可以减少印刷套印难度和误差,提高印刷质量。 4.什么是灰平衡?为什么在四色印刷里用CMY三原色按照不同比例能叠印出各种颜色,为什么还需要黑版k?请说明理由。 答:黄、品、青三种不同颜色按不同的网点面积率在印刷品上生成中性灰即为灰平衡。CMY三原色按照不同比例能叠印出各种颜色,但仍需要引入K,其原因在于①叠印率不可能达到100%②CMY三种油墨本身的纯度不纯会产生误差③CMY三种油墨等量混合可得K,引入K 可以降低成本节省油墨④可提高印刷质量、减少套印误差。 5。在数码印刷里,静电印刷、喷墨印刷和热升华印刷的原理有何区别? 答:静电印刷是指在硒或氧化锌的版面上吸附专为静电制版用的粉墨,运用油水相拒的方法,制成图文处亲油,非图文处亲水的静电印版,再进行印刷,其印版可以多次成像,图像不能记录,每印刷一次,可重复成像印版的图像消失,再印刷必须重新成像。而喷墨印刷由计算机直接控制某些装置,数据输入与印刷可不在同一地点进行,数字化信号可通过电子技术做远距离传输,指挥异地的喷墨印刷机操作,然后将油墨直接喷在承印物上成像,完成印刷,中间没有任何形式的印版。热升华印刷则是利用热能将藏色带上的颜料转印到打印介质上,并可以通过把半导体加热元件调节出的不同温度来控制色彩的比例

印刷概论复习资料

印刷概论复习总结 (*^^*) 第一章.印刷综论 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载物上的工艺技术。按复制方式可分为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 传统印刷:主要工艺流程,原稿—制版—印刷—印后加工 印刷要素:原稿,印版,承载物,印刷油墨,印刷机械 原稿:是印刷复制的对象,是载有需要印刷复制的图文信息的实物或记录媒体。 原稿的分类:按原稿的内容分类,文字原稿、图像原稿 按载体的特性来分,反射原稿、透射原稿 按色彩来分,彩色原稿和黑白原稿 按原稿的形式分,硬件原稿和电子原稿 印刷的分类:按照有无印版可以分为无印版或电子印版的数字印刷和采用印版的传统有版印刷, 有印版印刷按版面图文部分与空白部分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凸版印刷:凸版印刷的图文部分处于同一平面,且高于空白部分;主要用于书刊报纸印刷。 1、印刷品的特点:印刷品的纸背有轻微印痕凸起,线条或网点边缘部份整齐,并且印墨在中心部分显得浅淡,凸起的印纹边缘受压较重,因而有轻微的印痕凸起。 2、印刷特点:墨色较浓厚(墨层厚度约为7μm)。可印刷于较粗糙的承印物。色调再现性一般。 3、应用范围:商标、包装装

潢印刷、报纸印刷等。4、印刷原理:凸版印刷――凸版印刷原理:印刷机的给墨装置先使油墨分配均匀,然后通过墨辊将油墨转移到印版上。凸版上的图文部分远高于非图文部分,因此,油墨只能转移到印版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给纸机构将纸输送到印刷部件,在印刷压力作用下,印版图文部分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从而完成一次印刷品的印刷。 凸版印刷――柔性版印刷原理:墨斗中的油墨,在柔性版印刷部件中的网纹辊的作用下,网纹辊网穴和网纹辊的表面都带上了印刷油墨。网纹辊表面的油墨在刮墨刀的作用下被刮去,这样,油墨只存在网纹辊的网穴中。网穴中的油墨在压力的作用下,转移到柔性印版上。最后,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将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 平版印刷:图文部分与空白部分无明显高低之分。 1、印刷品的特点:线条或网点的中心部分墨色较浓,边缘不够整齐,而且又没有堆起的现象。在印版上有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的部分都是平坦的,而在边缘部分因受到水的侵蚀,而显得不平坦。 2、印刷特点:色调再现性好,印刷质量好。成本低。印刷幅面大。墨层厚度较薄(约为1~2μm),颜色较浅。 3、应用范围:书刊、画报、宣传画、商标、挂历、地图等 4、印刷原理:采用油水不相溶原理来完成印刷的。 首先由印版部件的供水装置向印版的非图文部分供水,从而保护了印版的非图文部分不受油墨的侵湿。由印刷部件的供墨装置向

装订工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装订工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印刷业管理条例》中其他印刷品,包括出版物、文件、资料、图表、票证、证件、名片等。 对 错(正确答案) 2. 印刷企业内部培训资料、书籍和手册的印装,无需办理《印刷经营许可证》。 对 错(正确答案) 3. 国家标准在书刊印刷品抽样检查中,批质量用每百单位产品合格品数表示。 对 错(正确答案) 4. 书刊印刷品的价值一定是依靠印后装订出的成品来体现。 对(正确答案) 错 5. 图书内文的顺序是扉页、前言、目录、正文、后记、版权页。 对 错(正确答案) 6. 印后加工是使经印刷的印张获得最终所要求形态和使用性能的生产技术总称。 对(正确答案) 错 7. 印后加工产品的生产方法具有多样性特点,涉及书籍、报纸、标签、耗材等。

错(正确答案) 8. 在实际生产中很多装订质量事故隐患在装订前就已存在了。 对(正确答案) 错 9. 书籍和本册的加工次序是先装后订。 对 错(正确答案) 10. 装订机械设备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使用性能。 对(正确答案) 错 11. 书刊装订设备的布局应与工艺流程顺序相适应,但与操作便捷性无关。对 错(正确答案) 12. 活页装的优点是页面增减十分方便,翻页后平展性好。 对(正确答案) 错 13. 一本书页数的多少决定了它是一本厚书,还是一本薄书。 对(正确答案) 错 14. 护封是包在书刊或小册子封面的外面,主要起着保护封面和广告作用。对(正确答案) 错 15. 装订机械具有品种多、机械结构复杂及动作简单等特点。 对 错(正确答案) 16. 纸张有尺寸、重量、类型的区别。 对(正确答案)

17. 手工造纸和机器造纸都会有直丝缕和横丝缕之分。 对 错(正确答案) 18. 任何纸张的含水量均随空气相对湿度的提高而减少。 对 错(正确答案) 19. 静电一般发生在天气干燥,纸张在输送过程中,因磨擦产生的静电积聚所致。 对(正确答案) 错 20. 单面切纸机是印刷业用途最广泛,也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对(正确答案) 错 21. 裁切硬性纸张时,应加大压纸器的压力。 对 错(正确答案) 22. 同一方向上的多次平行裁切应尽可能在推纸器的一次移动中完成。 对(正确答案) 错 23. 裁切刀片刃角越大越锋利。 对 错(正确答案) 24. 切纸机由前后机架、刀门组成龙门式主体。 对(正确答案) 错 25. 复合运动的切纸机,裁刀下落与刀条接触时刀刃平行于工作台面。 对(正确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