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区域不均衡发展

区域不均衡发展

区域不均衡发展
区域不均衡发展

张颢瀚,又名张曾芳,经济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江苏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兼职教授。著有《中国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对策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论》、《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力基础》、《韩国文化模式与现代化》等,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工作之余毕十年精力主持编纂完成《古诗词赋观止》一书。

记者:中央确定了下世纪中叶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由于我国各个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要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区域差距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区域差距是否具有必然性呢?

张颢翰(以下简称张):我国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由区域间发展条件的不平衡决定的。各个地区之间,由于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交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产业基础等差异,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基础和条件,由此必然形成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

记者:既然区域间不平衡是一种必然现象,那么我国这种不平衡状态是否会长期存在?今后发展的差距是否会不断扩大?

张:首先,区域间不平衡发展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表现。近现代各国经济的发展一般都经过工业化起步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处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与工业化加速阶段的两个区域,不平衡发展一般会有扩大趋势。但是这里的扩大是共同发展基础上的相对差距扩大,不是绝对差距扩大。目前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基本属于这种情况。处在加速发展与稳定发展阶段的地区之间,两者的差距可能逐步缩小,西方发达国家多经过了这一阶段,我国尚未进入这一阶段。其次应看到不同体制、不同资源配置方式对区域差距的不同影响。在单一市场机制下,由于市场以效益为导向,落后地区的投资效益相对较低,单纯的市场调节必然加剧不平衡。在单纯的计划体制下,通过行政的强制手段,一味追求平均,一平二调,可以解决不平衡问题,但其结果是抑制了双方的共同发展。比较适合的方式是以效益为导向,以市场为基础,政府进行适度的调控,使不同地区能够在不平衡中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记者:在不平衡中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一个比较具体也是十分

复杂的问题。能否就这一问题谈谈看法?

张:区域的发展从地域结构上看也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发展问题,作为西部地区在发展战略上应当注重加强城市的中心功能,充分发挥城市在一个大的区域中的增长极功能,发挥城市的辐射、推动作用。其次应当从不同层次区域中心功能的角度加强县城与乡镇的建设,加速中西部县、镇的发展,使大、中城市依托小城镇对四周形成梯度辐射传导。就中西部的差距来看,主要在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问题。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与农村的城镇化,根据中国的国情,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乡镇企业发展。

记者:有人提出乡镇企业是一个历史概念,随着现在进行的企业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将成为历史,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张:我以为,在我国发展总体进程中,乡镇企业是一个与中国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过程。我国农村人口多、底子薄;在农村实现现代化就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城镇化,实现农村这“两化”

需要长期的巨大的投资,依靠城市积累投资似不可能,只能主要依靠

农村自己。由于产业投资效益的差别,要在我国多数农村推进“两化”的实现,就不能忽视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业的反哺,对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内在关联和长期支持,是城市经济无法取代的。因地制宜发展乡镇企业,并注重体制上的不断更新与技术上的创新,是一个与农村现代化并行的过程,只有农村实现了现代化,乡镇企业才有可能成为历史。

记者:在区域共同发展中,政府担负着重要职能,政府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

张:各级政府有不同职能,中央政府在制定全国宏观战略和政策时,应当对东部沿海地区进一步放开搞活,以增强发展能力,并以此作为对中西部地区支持的经济基础。中央对中西部地区,应在基础建设与发展教育等方面重点支持,在财税政策上适度倾斜,重在提高中西部的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苛求缩小差别。对于中西部地方政府来说,我以为应当在发动、助动、制动和主动上下功夫。发动就是制定好本地区发展规划,注重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引导,调动各方面

的积极性;助动就是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在战略政策的实

施中积极推进;制动就是对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和现象要及时

制止和控制;主动就是在推进本地区发展中,政府应积极主动地出主意、想办法,走在群众前面。江苏省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推

进后进地区发展;云南省实施全省农业科技电脑专家系统,推进农业

科技发展,都产生了显著效益。在后进地区发展中还有一个关键,就

是要充分发掘两种资源潜力,发挥两种资源效益。

记者:何谓“两种资源”?

张:从广义上看,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都可以作为资

源看待和利用,这些资源有自然性资源,有社会性资源;有有形资源,也有无形资源。前者可以包括土地、矿产和劳动力等,后者可以包括

科技、文化、观念和体制、政策等。如何充分发掘这两种资源,使资

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在制定发展战略中,后

进地区注意到了如何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性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

发挥其效益还不够;科技、文化、观念、体制和政策这些无形资源,

对经济社会发展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上更加长久地发挥作用,

目前尚未从资源角度引起重视。后进地区的文化观念一般较落后,需

要开发,需要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体制的改革可以解放生产力,大

有开发潜力;中央给予后进地区许多政策,是无成本资源,可以利用,特别是这些政策可以转化为本地区的具体政策,变为无成本的“再生

资源”,可以大力挖掘利用。两种资源都有极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过程中,关键

是要解放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制度创新,注意发挥优势与特色,不断开拓、开放。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一种规律现象。这是因为社会经济系统本身就是一种非平衡态系统。由于某些区域在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文历史等方面存在着禀赋上的差异,不同区域之间发展的初始条件本身就是不均衡的。在此认识基础上,西方学者提出了一系列非均衡理论,如冈纳·缨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农的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等。这些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事实上,地域较大的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似乎找不到均衡发展的先例,象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这样的强国,也都是从非均衡发展开始的。

改革开放后,我国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也选择了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我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使东部沿海地区得到率先发展,其示范和带动作用是历史性的。但在这一过程中,区域经济差距被人为拉大,并且超出了“适度”的范围,协调发展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的提出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也是非均衡发展的第二部战略。然而,我们应当看到,区域经济的势能一旦形成,从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转移的难度将会变得很大。这些年国家在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上不可谓不重视,但并无大的起色。究其原因,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但在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路径依赖”

是阻碍经济协调发展的隐性因素,其影响具有持续性。因此,我们在平衡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此问题应有充分的认识和积极的对策。

所谓“路径依赖”,又可称为路径依赖性,它的特定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特征,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路径依赖问题首先由保罗·大卫在1985年提出,而后W·马兰·阿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技术演进中的路径依赖的系统思想。后来,道格拉斯·诺斯将前人有关这方面的思想拓展到社会制度变迁领域,从而建立起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其主要思想是制度变迁如同技术演进一样,也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强化。所以,“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主观抉择,是各种制度模式和经济运行方式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制度是经济发展中的内生变量,经济发展是制度的函数,各要素之间只有通过制度才能发挥作用。制度是最重要的要素,直接决定其他要素的配置和整体效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国内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表面上看是经济上的差距,实质上却是制度上的差异(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通过区域制度的非均衡性安排来实现的。这种非均衡发展的结果,拉大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差距,更是制度变迁路径和速率上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形成对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持续的:

首先,在初始条件上,以吴越文化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和制度条件率先进行了制度的转型,这种制度创新的初始选择在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下使之迅速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形成了创新和发展互动的路径依赖惯性特征。通过这些制度创新活动,不仅获得了制度和市场优势,形成先入为主的市场地位,而且还获得了市场知识和思想观念创新的“累积效应”。而内陆地区由于受地理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在缺乏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压力和内生性制度需求的情况下,制度被长期锁定,形成了对原有制度的路径依赖惰性特征。这种初始状态下的制度选择所导致的两种路径依赖一旦形成,区域制度环境的差异将不断拉大,难以逆转。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落后恰好是经济落后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最难改变的因素。

第二,关于报酬递增来源的理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要素投入减少但产出依然递增的解释。若按照报酬递减的理论,那些经过几百年发展的发达国家,其经济发展应该受到要素投入的限制。但事实上,发达国家的经济仍然在增长,而且与不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在拉大。从中国的地区差异看,沿海发达地区继续作为全国的经济增长引擎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报酬递增是发达经济保持优势地位的理论依据,以此为基础的增长理论也可以称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学”。因此,报酬递增规律也是经济学的客观规律之一。造成报酬递增的原因可以通过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来解释。人们观察到,在产出的增长中有越来越大的一个部分不能由投入的有形要素所解释,经济学家把这个部分称作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一个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起的作用越大,其可持续性就越强。全要素生产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根本来源应当是制度的创新。报酬递增规律告诉我们,区域经济可以通过对制度的不断创新来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制度创新导致报酬递增这种良性循环关系本身就是一种路径依赖。

第三,报酬递增规律从另一个侧面也告诉我们,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我们传统观念上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而是制度。在市场条件下,制度环境可以看作是固定要素,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不可复制性;而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为流动要素。在区域经济竞争中,流动要素必然流向市场环境好、收益高、制度成本低的地区,从而产生产生循环

累积因果论中要素的“回流效应”,即极化效应。从改革开放以来,这些要素向东部沿海地区的流动从未停止过。制度环境的差异越大,这种流动就越强。发达国家(尤其美国)就是以其制度优势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获取顶极人才,以保证其国力不衰。在我国,这种不对称的生产要素流动,使流出地为流入地负担成本,在产品价格与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不同步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剧了内陆地区利益的流失,形成了地区间的“马太效应”。

按照传统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目前尚未产生循环累积因果论中的“扩散效应”和不平衡增长论中的“涓滴效应”,梯度推移理论中的从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转移目前也未自然发生。在市场制度下这种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一是生产要素的“回流效应”所产生的报酬递增的临界点未到来;二是通过制度和技术的联合创新促使全要素生产率得以提高,使报酬递增得以持续。因此,目前依靠市场机制无力改变非均衡发展中的路径依赖,全面协调发展的提出和实施只能依靠政府之手。

第四,在现有政治体制下,政治资源的区域分配不均衡所导致的路径依赖的影响也将长期存在。我国政治资源与经济资源的分配是一致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在改革开放之初,政府以计划经济手段在东部沿海地区创建市场经济模型,并赋予其优惠的政策、制度创新的探索和试错权利。同级行政区的领导在国家政治活动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在国家政策制定和讨价还价能力等方面均高于内陆地区。这种政治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使国家的各种政策长期向东部倾斜,国家重大投融资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严重不均,这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重要物质起点。当先开放地区完成制度转型后,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在与内地发展竞争中更处于优势地位。为维护地方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他们也将极力维护原有的制度安排并对这种非均衡制度安排产生路径依赖,这也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之一。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一种规律,非均衡发展实现后所产生的路径依赖也是一种规律。因此,从非均衡发展到相对均衡和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美国从五大湖向南部和西部的梯度转移经历了几百年;巴西于1960年向内陆迁都至今未能改变严重的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俄罗斯开发东部更是举步维艰。我国的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在市场条件下,地区之间和阶层之间的经济距离一旦拉开,将会得到强化,难以逆转。因为市场的理性选择是嫌贫爱富,个人的理性选择是利益最大化。经济实力的增强必然寻求通过政治途径对既得利益进行制度性保护。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对由非均衡发展向相对均衡和协调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阻力。作为平衡和协调经济发展的主导者——政府,一方面要逆市场方向而做,加大对内地的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作为对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的成本补偿;另一方面,应当在公平的制度环境下,解决路径依赖问题,重点是解决内地的“体制锁定”。由于制度与技术以及利益分配的超稳定均衡,只能依靠外部力量来打破这种均衡状态。诺斯指出,要扭转“路径依赖”和突破原有“体制锁定”状态,必须借助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或依靠政权的变化。也就是说发展所需要的制度和技术创新,应该作为一个外生变量而不是内生变量,由外界强行植入一个新的制度和技术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在发展的过程中再逐步内生化,演变为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政府这两方面工作,前者可喻为输血,后者可喻为造血,二者应同时进行。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和选择

吴文丰

我国从1949年建国到今天,区域政策经过了从均衡发展战略向非均衡发展战略的转变,在参考诸多材料的基础下,将这一转变进行简单梳理,且提出新时期新的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并论证其合理性。

一、均衡发展战略向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变

建国之初至1978年改革开放这一段时间,我国实行的是照搬苏联模式的传统均衡发展战略,主要是围绕中、西部开发展开。既有其当时的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又有其社会主义公平因素和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不正确认识的影响。产生的结果是:对于开发中西部资源、支援东部地区经济建设和增强全国的经济实力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总的效果并不佳,牺牲东部和全国的整体利益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既没有让中西部脱贫,而且限制了东部的发展,浪费了东部的地理人才优势,且对于中西部的投资规划不合理,“山、洞、散”等布局模式,遗留问题颇多。40多年的均衡发展战略,最终以失败告终。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急于寻求新的发展战略,此时也有大量国外先进的经济发展理论传入国内,其中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转变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森的区域成长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国家经济早期发展阶段,区域差距会扩大,倾向于不均衡成长,随后区域将不均衡程度会趋于稳定,当发展成熟之后,区域成长会逐渐缩小,倾向于均衡成长,在这其中极化、扩散效应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种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发展理论。

从国际角度来说,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采用了这一发展战略。举例来说,美国在其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先是发展东北部五大湖地区,然后向中西部、西海岸、南海岸、墨西哥湾转移;日本也是先发展那沿海,然后向腹地推进。

鉴于此,我国开始正式采取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即重点突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一是投资倾斜。向东部沿海的投资比例逐年提高;二是改革开放梯度倾斜。实行先开放沿海,逐步内陆的开放格局;三是政策倾斜。优先发展沿海,实行经济特区等优惠政策。出现的结果也是非常明显的,东部被解放,优势被释放,资源被利用,资金被引进,政策被使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非均衡发展战略的问题和反思

非均衡发展战略产生的成果是巨大,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就可以看

出,这里不太详谈。但是三十年采取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也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失误:

一是区际经济差距全面拉大。西部地区在各指标上全面落后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改革30年中,西部地区的GDP增速慢于东部地区。人均GDP方面,西部地区人均GDP在1952年为全国平均值的69.5%,在1978年下降为约68%,到1998年则进一步下降为57.9%;财政收入占全国比重在在1990~1998年间又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由22.81%下降为18.99%);财政支出占全国的比重在1990~1998年间也明显下降(由29.09%下降为24.09%)。这些比较表明,改革后,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大大加剧了,这种情况在改

革进入中期以后表现得特别明显,西部地区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呈下降趋势。二是地区经济倾斜与产业结构倾斜不协调。产业结构上,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及东部地区相比,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仍然偏高,而且市场化水平低,技术比较落后,广种薄收的传统生产方式仍比较普遍;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近7个和8个百分点,而且主要是资源型与军工型的企业,对整体经济的拉动能力弱,轻工业落后尤其明显,对人民生活改善作用不足;第三产业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最接近,但这并不表明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因为评价产业结构先进与否的标准除了产值指标,还应看其产业内部构成的现代化程度,西部的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传统的商品流通业与旅游业,信息、金融等新型第三产业发展则全面落后,而且由于改革滞后等原因,人员素质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三是区域之间的经济摩擦和碰撞日益加剧。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两个诱因:一是价格体系严重扭曲。长期以来,我国存在价格体系不合理,农副产品、能源、原材料和矿产等初级产品价格偏低,剪刀差严重,造成中西部资源利润流向东部,东部获得了“双重利润”。二是政策上的攀比。东部认为优惠政策促进经济更快发展是必需的,中西部也需要“雪中送炭”,都要求政策上、资金上更多倾斜,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之间的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新战略选择:非均衡协调

战略上的改变必须考虑成熟,而且事关重大,马虎不得。而中国过去的非均衡发展那战略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改变战略成了必须之举。要到共同繁荣、社会和谐的目标,必须认真思考下一步应该采取哪种发展战略。当期,固有的发展模式有两种:

一是均衡发展战略。即均衡分布生产力,特别是工业生产力,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但是这种战略的要求比较高,必须经济成长到一定阶段和发展水平方

可采用。否则,分散财力、人力、物力,发展效果低。不符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是非均衡-均衡发展战略。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所采取的战略,先非均衡,在均衡,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突出的问题是倾斜的尺度过大,东部与总西部差距拉大,西部的生产能力不强,人才外流,基础设施严重短缺和落后,成为我国经济整体实力提升的一个瓶颈,因此调整和完善区域发展战略势在必行。

当前学术界最为推崇的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主要内容是:第一,经济的发展要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而不能平均用力,非均衡系统中需要存在支配性力量和增长极,不同时期要选择不同的重点地区。第二,我国的特殊国情与国外有所差异,尤其是中西部基础较差、发展落后,需要在东部发展的带动下,实现中西部和沿海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摘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如何实现区域经济之间的平衡发展已成为

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典型的地区——粤、苏、浙三省根据各自要素分布的特点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资本密集型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人力资源与外资密集型的工业园模式、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模式。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东北部、中部、西部等各经济区域实现经济发展与赶超战略的关键在于根据自身要素分布的特点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建立起相应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

在实行区域经济差别式发展二十余年来,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拉大。林毅夫、王绍光等学者的研究都证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正呈现扩大趋势。那么,经济发展滞后地区如何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赶超战略呢?本文以此为思路,首先对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思考其他地区的有效借鉴模式。

一、分析框架

本文以Mankiw增长模型为基础,对我国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状况进行考察(1990—2004)。采用C-D生产函数将三要素经济增长模型的人均对数形式表示为:

在式(1)中,对人力资本的测量是分析的难点。本文采用对各类受教育水平进行加权测算,相应权重由主成分分析法加以确定的方法来考察人均人力资本水平。

定义:a0=Ln(A0),yt=(Yt/Lt),kt=Ln(Kt/Lt),ht=Ln(Ht/Lt)。同时,考虑到模型中相关变量具有单期滞后效应,即变量T期值依赖于T-1期值的情况。那么式(1)可表示为:

二、经济发展典型区域的发展模式分析

运用计量模型对经济发展典型的粤、苏、浙三省的全要素生产率状况进行考察。通过三要素模型的长期协整方程,考察各解释变量的长期贡献度水平;通过误差修正方程,分析各解释变量增长率的贡献度水平。经单位根检验表明,三省相关变量数据均为,(1)变量。首先,考察经济发展最为显著的广东省。其协整方程式与误差修正模型表示如下:

式(5)、(6)表明,对广东经济增长的长期水平而言,人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三要素每增长1%,将各自带来人均工业产出增长0.28、0.35、0.37个百分点。在该省经济增长中,对人力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的敏感度要高于对物质资本投入的敏感度。而对短期经济增长而言,人均物质资本投入的增长率和人均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率对人均产出增长率的贡献度分别为0.30和0.16,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人均产出增长率的贡献度为0.056。

其次,我们考察江苏省经济增长情况。其协整方程式与相应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式(7)、(8)协整关系意味着,从经济增长的长期角度来看,江苏人均物质资本、人均人力资本和人均劳动等三要素对人均产出的贡献度分别为0.38、0.39和0.23。同时,其技术水平以0.0271的速率作用于经济增长。从经济增长率的角度来看,人均物质资本投入的增长率和人均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率对人均产出增长率的贡献度分别为0.40和0.08。

最后,对浙江省进行考察。考虑到以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为主的浙江省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进步率较低,我们把技术变量中的时间趋势降为较低值:设定5年为一变动水平。运用OLS进行回归,其结果如下:

该模型中,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对产出的贡献度分别为0.42、0.29和0.29。从增长率的角度来看,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度分别为0.33和0.44,表明该省物质资本投入增长率和人力资本投入增长率的贡献度相对都较大。

以上结果有两个特点:一是各要素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有较大的差异;二是每个区域的误差修正模型中各要素的贡献度与相应协整方程中各要素的贡献度往往成反向变动的趋势。何以解释?本文认为这正是体现了各省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

我们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产出水平在三省的横向比较出发来考察这个问题。图1、2、3分别为对数形式的三省人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产出在样本期内变化情况。

先分析三省经济发展中各要素的贡献度趋异问题。各要素贡献度分布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物质资本相对密集的地区,该要素的贡献度相对较小;人力资本相对密集的地区,该要素的贡献度却相对较大。

在物质资本贡献度方面:广东为0.29;江苏为0.38;浙江为0.42。从图1、3可以看出,在样本期内,广东省与苏、浙两省的人均产出水平相差并不大,但其物质资本存量却远高于后两者。因此,广东经济依赖于一种相对的资本密集型增长方式。从广东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以物质资本和技术为发展主导的外资和国有工业企业数占总量的54.10%,其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占总量的比率更是分别高达77.76%和83.81%。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广东物质资本的贡献度相对较小而苏、浙相对较大的现实状况了。

再考虑人力资本的状况。图2中,对三省人力资本的排序水平是:浙江最低,广东居中,江苏最高。根据人力资本贡献度分布的基本原则,我们认为协整方程中人力资本贡献度的拟合值是合理的,即浙江为29%,广东居中为35%,江苏则高达39%。我们再通过三省的实际教育发展水平加以考察。根据相关数据,江苏省劳动力中仅有小学文化水平的比率要比广

东和浙江分别低5%和9%,而其拥有初高中文化水平的比率要比浙江高2.8%、比广东高1%,在高等教育水平方面,江苏、广东在样本前期有较大优势,但后期三省基本上处于持平状态。

其次,我们认为各地区短期模型中各要素的贡献度与相应的长期协整方程中各要素的贡献度反向变动的趋势实际上反映了各省经济增长的深层次发展趋势。

先分析浙江省的情况,其物质资本的存量在样本初期与广东、江苏有一定的差距,但近年来的发展则与其他两省逐渐趋同(图1),而人力资本初始存量尽管较低,但样本期内的绝对增长量却是最显著的(图2),为该要素对数值的1.88个点,远高于江苏和广东的0.88和1.71的水平。这说明,在短期的经济增长中,浙江的物质与人力资本正在日益加速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上文中式(9)的各要素对式(10)的反向修正也表明,浙江工业经济的发展在短期内正从劳动密集方式向以资本、科技为先导的大中型方向发展。

就江苏的情况而言:物质资本的绝对增长量是最为显著的(图1),为该要素对数值的1.91个点;人力资本的绝对增长量却是最低水平(0.88个点)。这实际上体现了江苏经济工业园模式的典型特征。在近十几年中,江苏一直以引进港、台、日等外资为主,结合其在人力资本方面的优势,使其较快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日益

体现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趋势。

广东经济的发展趋势则是另一种模式。从上图1-3可以看出,就生产要素的作用而言,广东经济发展已逐渐不具有特别优势。实际上,广东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式(5)、(6)表明,广东经济增长中技术变化的贡献度都是相当的明显,远高于其他两省的水平。从近期广东实际经济发展来看,其工业企业的数量实际上一直处于减少的趋势,而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后,向集团化和高新技术化的方向发展。

以上分析,使我们较好的实证了传统生产要素对三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差异及相关的现象解析,得出了三要素增长模型下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主要特征:经济发展应当从地区实际条件出发,特别是利用自身要素禀赋上的优势并建立相应的特色工业经济发展模型。

三、经济增长典型模式的特征与其他地区的相应借鉴方式

东部三省经济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典型,关键在于有效利用自身的优势:既指传统的生产要素,也包括制度变革因素;既考虑经济发展初期的优势状态,更分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

广东模式的特点:在对外开放的特殊条件下,高度外向化的广东经济运用其出口导向型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特点,充分发展资本密集型的工业经济。当前,广东经济逐渐从初期依赖资本的状态向以技术和研发为重点的集团化和高新技术化的方向发展。

江苏模式的特点:采用新加坡式的工业园经济,形成了以县域为特点的苏南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是能够带来较小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需要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和引进外资等因素的结合,且难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因而后继发展相对比较乏力。

浙江模式的特点:在初始发展阶段,考虑到资本要素相对缺乏和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状况,大力发展对资本要求比较低或者说固定资产相对较少的中小型劳动力密集型民营加工企业。当前,浙江经济逐渐向以资本、高科技为先导的大中型企业方向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在通过吸引外资和建立工业园区等方式来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更需要根据自身的要素分布优势、经济发展阶段来借鉴经济发展典型地区的发展模式,从而来确立自身相应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

东北部四省区,在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存量方面有较大的优势,而且作为我国主要

的重工业基地,各种矿产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比较完善。因此,就经济增长的短期赶超战略而言,借鉴广东模式,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工业经济应当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先方向。在目前国家已提出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情况下,实践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对原有国有大中型工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结构重组,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它们恢复活力,并引导它们走出口导向型的国际化道路。

对中部地区的各省份而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他们的主要优势,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人均水平都相对偏低。因此,我们认为中部发展的重点应当摆放在浙江模式的中小型民营工业经济方面。因为中小型民营经济体主要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而对物质和人力资本的要求比较低,这样有效的利用自身优势,同时规避了比较薄弱的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模式改变了原来的国有经济主导发展模式,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对西部各省区而言,把二元式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城乡平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短期内实施经济增长赶超战略的关键。目前,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工业经济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已逐渐显现。因此,在发展工业经济中,一方面,学习浙江模式,发展各具特色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和加工工业,充分开展该地区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边境贸易,使自身的区位优势得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发展;另一方面,坚持国有工矿企业的重工业发展道路,并通过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来提高经济效益。

本篇文章来源于「学习啦」https://www.sodocs.net/doc/fc14903474.html, 原文链接地址:https://www.sodocs.net/doc/fc14903474.html,/lunwen/Economics/1509.html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表面看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金融发展中的问题造成的,但从我国内部看,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影响我们应对危机、解除困境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三十年中,沿海地区依靠扩大开放,依赖国外市场,大幅度提高了自己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但同时,由于过度依赖外部市场,忽略自身产业结构提升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改造步伐,使得东部地区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始终处于产业结构的末端,其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东部地区的发展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大,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经济发展的环境、资源成本越来越搞;另一方面,在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但由于地区之间缺乏合理的分工,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良好的互动发展格局没有形成,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及资源加工型的产业不能合理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加快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解决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我国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区域差距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加速扩大的势头有所减缓,但区域间人均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过大,而且呈继续扩大的态势。

从东中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水平来看,1978年东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是西部地区的1.86倍、中部地区的1.56倍,到2007年分别扩大到2.39倍和2.05倍。东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50.31%、29.06%和20.63%变为59.27%、23.36%和17.37%,东部地区比重不断上升,中西部地区相对下降。

居民收入水平的区域差距虽然小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但也呈扩大趋势。1978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西部的1.1倍,是中部地区的1.2倍,到2007年,分别扩大到倍1.5和1.46倍。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扩大的幅度大于城镇,表明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是区域收入差距的主要方面。

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到各种社会福利,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还要扩大。因为一方面城市居民享受的各种福利性补贴无法统计,如教育、住房、医疗,以及公共品的消费,比如用电、公交等,实际收入被低估;而另一方面农民收入可能被高估,如果扣除农民收入中不可交易的实物性收入,以及农民收入中要用于第二年生产的生产资料,其收入更低。

二是特殊类型区域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老少边穷地区贫困问题依然突出。我国592

个国家扶贫重点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容易脱贫的地区基本脱贫,继续扶贫攻坚的难度越来越大。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生产方式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解决温饱难度大,脱贫任务十分艰巨。由于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财力不足,基本公共服务短缺,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喝水难、看电视难、听广播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社会公平,还可能形成贫困的代际传递。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压力大。近年来,我国三分之二的矿山进入中老年期,四分之一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由于经济严重依赖资源开采和加工,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滞后,伴随着资源型产业萎缩和经济增速下滑,职工下岗失业问题十分突出。由于贫困率高和贫困人口的聚集,社会矛盾突出,群体性上访事件不断出现。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突出。我国落后地区往往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部分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原因及人为的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增加了这类地区发展的难度。这类地区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需要更加关注缩小公共服务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更加强调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是区域无序开发问题突出。由于财政体制、政绩考核制度等原因,我国一些地区不顾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盲目发展加工业,造成地区间产业结构雷同,不合理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十分突出,加剧了资源环境压力和发展方式转型的步伐。表现在:

其一,在不具有优势的地区竞相发展价高利大的加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如在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发展高耗水产业,在能源短缺地区发展高耗能产业,在环境容量已经不足的地区继续发展高污染产业。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短期的地区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四分之一,但由于在该地区大规模发展高耗水的钢铁、氧化铝、水泥、铁合金等重工业项目,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大范围的地下漏斗,甚至部分地区出现沉降。东南沿海地

区能源供应十分紧张,但一些地区不顾其制约,仍大量引进高耗能产业,只好从远距离调运能源资源。近年来又出现了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石油化工产业的趋势,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巨大的挑战。

其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显示,全国主要工业品有80%以上生产能力过剩或者严重过剩。以钢铁工业为例,2007年我国钢铁产量已经达到4.89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6%,但布局分散、集中度低、国际竞争力不强。此外,在汽车、石化、有色金属、建材等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复建设的问题。

其三,区域合理分工格局尚未形成。由于长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使得东部沿海部分地区过度依赖外部市场,忽视产业升级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单纯依靠廉价的劳动和土地要素维持了一段时间的高增长,但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其弊端凸显,而中西部地区丰富的劳动力、矿产、土地资源,却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资源价格不合理等因素也难以发挥作用。面对金融危机,适时加快各地区结构调整步伐,有利于加快建立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

四是协调区域间关系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固然有自然、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但根本原因在于区域协调体制与机制的不健全。表现在:

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机制具有使要素价格和要素收益均等化的作用,当发达地区的水、土地、劳动、能源、环境及其他资源价格上涨、收益下降时,资金必然流向这些要素价格较低的欠发达地区,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要素价格还没有充分反映其稀缺程度,特别是多数发达地区对土地费用等要素价格进行补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金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由于户籍、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不能充分地在地区间自由流动,难以形成区域间合理的竞争关系,发达地区利用了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但没有付出应有的社保、教育等成本。资源价格偏低,既造成对资源的过度需求和浪费,又误导一些地区盲目发展高耗能、资源性产品。

财税体制仍需完善。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清,基层政府财力薄弱,造成欠发达地区政府难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对经济基础薄弱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专项转移支付名目繁多,但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偏小,不能满足和适应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要求。2006年我国中央对地方发挥均等化功能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仅占全部转移支付总额的11.3%。

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尚不健全。实施区域管理和区域规划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各类规划之间如区域规划、行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缺乏法律支撑下的协调机制,因此造成“规划规划、墙上挂挂”,区域规划的内容在实际管理中无法落到实处。区域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出多门,机构职能交叉重叠,资金多头分散,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和稳定的资金渠道。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步伐,包括加强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以及推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建设等。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

李晓燕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8(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摘要: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文章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现状,探析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平衡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对策建议

一、我国区域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区域原因和国家在东、中、西部地区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造成了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具体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教育水平和区域科技发展水平进行。

1.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看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统计,200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4万元,按目前汇率折算接近I800美元。不过,不同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水平差距较大.其中东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为2.37万元,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高124%、155%和49%。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省份为上

海,达到了51 429元人民币(约6 600美元),已达到中上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5 340美元);而最低的贵州省仅为5 206元人民币(约670美元),仍处于世界上低收人国家水平(人均GDP450

美元),还不到中下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约1 480美元)的一半。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近10倍。从总体上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地区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2.从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看

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素质产生巨大差距。特别是西部地区,劳动者素质整体上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从2003年的统计情况看,我国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数为114 500人,其中东部为41 490人,占36.2%,中部地区为31 135人,占27.2%,西部地区为41 876人,占36.6%。而大专以上的人口中,东部地区为72 999人,占46.2%,中部地区为61 796人,占39.1%,西部为23 195人,占14.7%,东部与中西部尤其是西部的差距巨大。从东中西部人才的学历结构来看,东中西部也有很大的差异,西部地区高学历人才的比重低于全国和东部的平均水平,而中等以下学历人才的比重高于全国及东部地区。再从教育经费投入情况来看,2003年东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是29 358 218元,占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额的53.6%;中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额为13 496 729元,占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额的24.6%,是东部地区教育经费投人额的45.9%;而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额为11 945 330元,只占全国教育经费投

入总额的21.8%,是东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额的40.7%。因此,从总体上可以看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相差较大,与人力资本投入有密切的关系。

3.从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看

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科学技区的科技水平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根本。我国东中西部的科技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也有显著的区别。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R&D经费支出方面看,2003年,东部地区R&D投入是1 094.7亿元,是西部地区223亿元的7倍还多,是中部地区244.8亿元的近7倍。从2003年各地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情况来看,全国2003年各地区专利申请量为231 292项,其中东部地区为171 874项,占74.3%;中部地区为34 042项,占14.7%;西部地区25 376项,占11.0%。由此可见,2003年申请的专利绝大部分在东部地区,说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从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来看,2003年底,我国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 993 619人,其中东部优7 667 168人,占40.4%,中部有6 164 362人,占32.5%,西部5 162 089人,占27.1%。无论是从相对人员数量上还是绝对人员数量上来说,中西部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都低于东部地区所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数。

二、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根源

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

东部地区面临海洋,地势平缓,有良好的农业生成条件,水产品、石油、铁矿、盐等资源丰富,这一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龙头作用。中部地区位于内陆,北有高原,南有丘陵,众多平原分布其中,属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占有全国80%的煤炭储存量,重工业基础较好,地理上承东启西。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地势较高,地形复杂,高原、盆地、沙漠、草原相间,大部分地区高寒、缺水,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西部地区开发历史较晚经济发展和技术管理水平等远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中西部地区地质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西部地区,生存环境极为恶劣,既不利于人类居住,也不利于农业生产,是贫困地区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

2.国家政策制度上的倾斜

首先,国家在制度创新资源配置方面的倾向。只有改革,才能促进发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渐进式的改革路径是以点带面,制度创新的试点都安排在东部。中央设置经济特区是根据地理位置和当时的国情考虑的。我国重大的经济制度变革,是中央在东部先设置经济特区,授予这些特区制度创新的试点权,然后再向全国推广完成。借助制度创新,东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向了经济腾飞。其次是国家对外开放政策方面的倾向。1980年到1984年,国家批准广东、厦门经济沿海14个东部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和沿海14

学校均衡发展宣传标语-教育均衡发展宣传标语

学校均衡发展宣传标语|教育均衡发展宣传 标语 【宣传标语】 教育均衡,即教育均衡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范文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教育均衡发展宣传标语,供大家参考选择。 教育均衡发展宣传标语(1) 1、让每一个学生受教育机会均等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均衡为先。 3、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4、推进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 5、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 6、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强化社会公平和-谐。

7、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平教育人人受益 8、推进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区 9、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0、改善民生从教育突破,发展教育从均衡抓起。 11、强化教育”第一战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12、全员动员,努力攻坚,发展教育,改善民生。 13、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开创教育现代化新局面 14、千秋基业,教育为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15、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16、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均衡发展

17、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教育公平 18、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努力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9、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教育均衡发展学生人人平等 教育均衡发展宣传标语(2) 1、推进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均衡为先 3、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4、关爱留守少儿童共享教育阳光 5、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 6、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强化社会公平和-谐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化何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化何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迫在眉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的主旋律。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命题,教育信息化是被动等待,还是主动承担起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使命?论坛期间,本刊部专门采访了辽宁沈阳的带队、辽宁沈阳电教馆黄艳老师,江苏金坛的带队、江苏金坛市教育研训中心王志忠老师,广东顺德的带队、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教育信息中心张英华老师。他们不仅与我们分享了参加论坛的收获,而且也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这三个区域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特色和亮点,渐渐地对上面的问题有了答案…… 论坛报告对于启发您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开拓创新工作中有何 借鉴意义? 黄艳:中央电教馆王晓芜副馆长在报告中提出教育信息化下一步工作要着重关注学生发展,要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自主学习等方面下工夫,在倡导和鼓励各地区在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环境等方面,我们有着深切的认同感。王馆长的这一观点为我们在教育信息化建?发展方向、创新模式等方面开阔了眼界。今年我们即将启动建? 下一代互联网体验中心,已?计了几个体验模块,并计划扩展到200

个交互式在线教室和更多的多媒体教室,在不增加更多投资的情况下,丰富原有教室的功能。希望这种尝试,能够帮助孩子更早地感知新技术,了解社会发展。 余胜泉教授提出的从关注基础?施的信息化到关注教师与学生 的信息化发展,从关注技术应用的表面转向促进各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提高等等,这正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在“十二五”期间要关注的工作重点。目前,我们最大感受是,教育信息化工作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以往是上级施压逼着教师用,现在基本是堂堂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应用模式。然而目前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应用还是普遍简单,要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层次的整合,真正为教育内涵发展服务,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王志忠:余教授的论述确实高屋建瓴,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当 前正在兴起的数字校园建?与发展的思考与关注。数字校园建?不同于过去的学校信息化工作,而是一种发展与提升。数字校园建?不再是 单纯地引入、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而是注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转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一理念支持下,我们在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方面也将要产生明显的改变,例如不断追逐、学习最新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能否有效应用适合的技术,让学校的师生去生产信息、消费信息才是重要的且常态性的工作。

坚持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取向

坚持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取向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和实践非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经济驶入了快车道。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我国取得的成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对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思考和研讨。也许非均衡发展战略给我们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我们还是认为,非均衡发展作为一种运作理念和机制,不仅体现了区域空间差别存在的客观性,而且表征了对这种区域空间差别调节的主动性,也正是非均衡发展的作用,促成了区域经济社会从非均衡逐步走向均衡,从不和谐逐步走向和谐。因此,应坚持把非均衡发展及其战略选择作为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经济战略;动态均衡;和谐发展 赫希曼的非均衡发展理论把非均衡看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现实的存在方式。他认为,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只能在有条件的某些地域出现,区域经济增长将会形成空间集聚。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思路是以非均衡发展为手段,最终促成和实现均衡发展目标。邓小平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出发点,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非均衡发展理论。我们认为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思路是以非均衡发展为手段,最终促成和实现均衡发展目标。目前我国出现的种种问题并不只是由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的,而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现状和国情的特殊性使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现条件畸形化所导致的,因此,我们提倡区域间根据自身条件非均衡发展。 一、对非均衡发展的认识误区 我国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经济社会现象,诸如两极分化、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一些问题。甚至,有些人认为非均衡发展战略有悖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非均衡发展战略是一种发展手段,社会主义利用非均衡发展的战略,实际上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之所以出现人们对非均衡发展的否定性认识,主要是由于对于非均衡发展战略没有全面的认识,导致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1.对发展战略认识的片面性、局部性、短期性 无论是国外的非均衡发展理论还是我国所特有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其所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邓小平应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把非均衡发展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依据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点面结合、“台阶式”发展等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这些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计算方式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计算方式 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适龄儿童中在小学就读人数/适龄儿童人口总数×100% 说明:1、适龄儿童人口总数(校外学龄人口数) 、适龄儿童中在小学就读人数(在校学龄人口数)以国家统一编制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 (基础综 3121)填报数据和要求为准。小学适龄儿童年龄全省除市各区县为 6-11 岁,其余各市州目前暂为 7-12 岁,逐步过渡到6-11 岁。 2、在申报适龄儿童入学率时,适龄儿童中在小学就读人数可以将“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填报的学龄人口在校生数据减去同一级全日制小学在校生的辖区外户籍学龄人口在校生加上辖区户籍在外地同一级全日制小学上学的在校生人数加以说明。在辖区外同一级小学就学的学龄人口在校生需要取证,否则不能视为学龄人口在校生计入适龄儿童中在小学就读人数。 3、适龄儿童中小学已毕业在校外或在中学上学的在校生和原已入学而现在辍学在小学校外的适龄儿童不能计入适龄儿童中在小学就读人数。 二、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适龄少年中在初中就读人数/适龄少年人口总数×100% 说明:1、适龄少年人口总数(校外学龄人口数) 、适龄少年中在初中就读人数(在校学龄人口数)以国家统一编制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 (基础综 3131)填报数据和要求为准。初中适龄少年全省除市各区县为 12-14 岁,其余各市州目前暂为 13-15 岁,逐步过渡到12-14 岁。 2、在申报适龄少年入学率时,适龄少年中在初中就读人数可以将“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填报的学龄人口在校生数据减去同一级全日制初中阶段学校在校生的辖区外户籍学龄人口在校生加上辖区户籍在外地同一级全日制初中阶段学校上学的在校生人数加以说明。在辖区外同一级初中阶段学校就学的学龄人口在校生需要取证,否则不

宣传语的写法

宣传标语的写法 标语最基本的特征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和鼓动性。要做到语言简洁,就得注意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选用、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逻辑事理的表达。具体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字数要适中。 由于受特定场合和表达手段以及信息接受者层次的限制,标语不能使用较长的句子。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是标语语言简洁的基本要求。标语一般是写在纸上或写在墙上或写在布上的,为了醒目,字体一般较大,由于考虑到人们的视线所及,一般字数不宜过多。如果一条标语的字数太多,几十个字甚至上百字,书写者太麻烦,读者读起来也费劲。如“宁等十分,不抢一秒”短短八个字,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如果在考试中检测拟写标语,肯定会有字数的要求;如果试题没有对字数提出明确的要求,考生就应该注意所拟的标语字数不宜过多。 2.内容要积极。 张贴标语的目的是营造气氛、制造声势、宣传群众并鼓舞群众、调动大家的参与性。所以,凡是与此相悖的任何做法都是徒劳的。在拟写标语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心系标语的受众,根据表达的目的来使用语言。值得强调的是标语的内容一定要积极健康,既要亲切、友善,为大多数受众喜闻乐见,又要清新明快、生动活泼有文采,确实起到营造气氛鼓舞士气的作用。如宣传合作医疗的“你帮我帮政府帮,合作医疗保健康”“合作医疗进万家,农民健康需要它”;宣传经济普查的“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盘点过去,把握现在,指点未来”“求真求实求发展,利国利民利未来”等等,内容积极健康,引人向上。 3.用语要通俗。 既然标语非常讲究实用性,就要考虑到不同读者群的文化水准、思想状况、生活经历甚至身份、地位等,所拟标语就应该尽可能地照顾一般水准的读者群,而不去考虑更高一层的读者群。这样,在词语的选用上,就要做到通俗易懂、鲜明准确、亲切感人、生动活泼,同时力避华丽的词藻,尤其是多义 词,因多义词(包括短语)的不同理解能够导致语言歧义。值得注意的是,标语毕竟是为了营造气氛调动参与者积极性的,因此,在语言上还要尽量做到生动形象有文采,确实给人爽心悦目之感,至少是让人们喜闻乐见,而避免死板、陈旧。如宣传环境保护的“保持环境卫生,共建美丽家园”“美化环境,就是美化我们的心灵”; 就通俗易懂又鲜明准确,告诉大家起来保护城市的环境卫生。 4.句式要整齐。 标语的接受对象一般是明确的,所以,在句式上,一般使用简单单句的无主句,多为动宾结构,而少用复杂的主谓语句。标语的句子结构一般比较整齐,即使是较长的句子,也多为字数较少结构较简单的整句,像对比、对偶性的句子和简单的排比句。 5.修辞要鲜明。 标语的受众,一般来讲是事先就十分明确的,所以,标语应该考虑受众的大众性,即尽可能地考虑为大多数受众所接受。那么,比较冷僻的修辞手法就不宜使用,像通感、仿词、借喻等。同时标语的内容一定要真实、切忌浮夸,因此标语中一般不可以使用夸张、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但是,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明喻、暗喻、比拟、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是可以使用的,运用得好还能收到比较好的表达效果。 如义务献血的标语“真情流淌,血脉相通”“民族在奉献中崛起,生命在热血里绵延”等就运用了对偶:“献出的血有限,献出的爱无限”“鲜血诚宝贵,救人品更高”“好人献上一滴血,病者除却万分忧”等通过鲜明的对比,给人深刻的印象和启示:“但愿人长久,热血注心田”是化用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类语句为人熟知,让人感到亲切:“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血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应该认

对均衡发展自评情况的通报及整改建议

对均衡发展自评情况的通报及整改建议 一、自评情况简要通报 (一)基本情况:根据垣曲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组的日程安排,3月24日-4月4日,县教育局组织均衡办、基教股、人事股、后勤办、电教馆、政教股、督导室等相关人员,在张斌副局长的带领下,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均衡发展达标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评。从整体情况看,绝大多数学校领导都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能对学校初评中发现的问题积极予以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略)。 (二)存在问题:一是个别校长认识不到位,思路不清晰,汇报不简练;二是个别学校的校园规划不合理,专用教室有缺额;三是部分学校的仪器设备摆放不科学、数量有缺失;四是多数学校的校园监控和班班通并未开通,形同虚设;五是多数农村小学教师配备不合理,没有做到专科专用;六是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能正常开展,甚至有严重的教学责任事件发生(如公示差生名单、实行月考等);七是校园文化教育氛围不浓,文化主题不鲜明;八是档案建设不规范,虚假资料泛滥,应付现象严重。 二、对主要问题的整改建议 (一)均衡发展是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项标志性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拿在手上。首先校长必须思路清晰、汇报利落(方言重者可配解说员)。学校简介举例:①性质及誉称

1-2句:说清寄宿制、走读式、县直、农村;哪一级的示范校、文明校(按校牌)。②规模轨制2-3句:学校轨制为(单轨不说);现有教学班、在校生、目前最大班额;现有专任教师,生师比为:③建校时间、学校布局3-4句:我校兴(新)建于哪年,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各是多少(移初等应说明县政府投入情况);学校布局规划为:应按方位说清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及实践基地等。④专用教室和功能室概述一句。⑤办学宗旨(思路)、校训、校风1-2句。⑥校园文化建设主题1-2句,应与学校的办学宗旨、校训,教学资源,校园、楼道及班级文化布臵相适合,1-2句。 (二)个别小学的校园布局规划必须大动手术,一步到位。必须划清教学区与生活区。各类用房的门牌标志必须规范,并及时换新。如图书室、阅览室,理化生(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各类教学仪器、器材室;行政办公室(校长室、督学室等);教学办公室(政教处、教导处),少队活动室(社团办公室),档案资料室;卫生室/保健室、心理咨询室(初中);教师休息室、传达值宿室、开水房、总务仓库等。 (三)对各科教学仪器、器材、图书的管理必须严格规范。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一是管理人员随意更换,业务不熟;二是不能认真落实财产移交手续,部分教学仪器设备,尤其是工具类器械,数量短缺严重或是早已丢失;三是设备摆放不合理,甚至杂乱无序。因此要求各校在配备管理人员时必须慎重,要尽可能的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方案

昭阳街道中心小学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力度,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方案。 二、基本情况 昭阳街道中心小学始建于1999年,辖10个自然村。目前,有16个教学班,学生611名、教职工24人。全校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校园硬件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学校先后被授予“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济宁市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雷锋精神学习基地”、“济宁市实验室建设规范化学校”、“济宁市体卫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济宁市中小学校本研究实验学校”、“济宁市师德先进单位”、“济宁市绿色学校”、“济宁市雏鹰大队”、“济宁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多次为国家科技部办公厅、济宁市关工委、微山县教体局提供教育教学会议现场,管理经验也多次在微山县教育网,微山县人代会上报道。目前的中心小学已实现了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素质教育优良化,学校办学特色化。 我们始终以创一流小学为目标,以德育工作为中心,强化内部管理,在德育、教科研、特色学校创建、校园文化建设上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短短十六年,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县的前列,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建校十七年来,我校一直重视软硬件建设。在“学校发展第一个五年规划中(1999-2004)”,经政府投资,为我校改扩建危房近2000平方米,硬化了路面,绿化美化了校园,藏书近万册,教学仪器达到了农村小学配备标准,健全了各功能室,“四机一幕”率先进入课堂,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巩固了两基成果。 为巩固成果、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在“学校二五及三五发展规划中(2005-2009及2010-2014)”,政府持续加大对我校教育投资力度,配备了多功能阶梯教室、德育室、微机室、多媒体电教室、实验室、劳技室、舞蹈室、音乐室、科学探究实验室、校园网等,又扩建了标准塑胶操场,教室、办公室配备了空调、班班通等教学设备,图书配备达到26669册。在此基础上,我校相继通过了“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省级教学示范学校”“四星

班级均衡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

班级均衡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 田宝华 “择班”,是当前教育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学校时常遇到的一个难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学校管理中一些“不道德”甚至“反道德”的做法所致。它所反映的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问题——校内班级均衡问题。 所谓班级均衡,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一个学生表现、发挥、发展的机会,最终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获得成功的发展。如果把区域教育比作一个生命体的话,那么,学校就是构成机体的组织,班级则是细胞。细胞是生命体的最小组成单位,是完成生命功能的最小功能单位,是组成生命的基础。只有细胞的健康发育,才会有组织和生命体的鲜活与健康。因此,只有班级的均衡发展,才能最终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应该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均衡分班,实现生源均衡,满足师生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二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构建积极、和谐、健康向上的班级学习生态。三是构建道德课堂,创新学习方式,促进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业共同进步。 均衡生源,平行分班,实现学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心理安全和心理平衡,满足师生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根据马斯洛人类需求理论,只有学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满足了心理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自尊的需要等这些基本的心理需求之后,才会融入集体,热爱集体,从而产生维护集体荣誉的冲动与行为。任何以“对学生负责”、“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之名,行分“重点班”之实,人为地把学生和教师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都会对学生和教师的心灵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从而失去积极向上的心理基础。因此,均衡生源,平行分班,是实现班级均衡的前提和基础。均衡分班,不仅仅以学生的学业程度为依据,而且应包括家庭背景、品行基础以及男女比例等等,都是必须参考的重要因素。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构建积极、和谐、健康向上的班级学习生态。所谓班级文化,就是师生在共同的班级学习、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特有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精神富有和精神成长。她是班级的“灵魂”所在,班主任应该把“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打造班级文化精神”作为其工作的第一要务;各学科任课教师也应该把自己当做任课班集体的一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生自己更是应该积极、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创新_钟有林

2009/1 40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创新 钟有林 李霁友 摘 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综述熊彼特创新理论、弗朗索斯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赫希曼的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弗农的梯度推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以及国内对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的研究现状,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分析,体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应用与创新。 关键词:非均衡状态;区域经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 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 (2009)1-040-02 作 者:钟有林,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李霁友,东华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上海,200051 一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创新理论,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将创新理论引入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个波段一个波段的起伏现状,整体经济的增长通过某一个时段创新成功的企业或地区的“创新———模仿———均衡———再创新———再模仿———均衡”的运行方式来实现。[1] 因此,经济的增长是一种螺旋式、非均衡状态的增长方式。熊彼特将实现经济增长的诱因归结为技术的进步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的贡献在于从正面认识到了由创新引起的“不均衡状态”可以实现经济增长,认识到经济的增长必须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并且感悟“创新”成功的企业或产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经济效应,这为后来的产业集群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弗朗索斯的“增长极”。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斯佩鲁(F r a n c o i s .P e r r o u x )在《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一文中正式提出的“增长极”理论。[2] 该理论认为,经济空间存在着若干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增长极,经济的增长并非在均衡状态下发展,而是在“中心”或“极”的作用下首先在某一点上取得突破,实现增长,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佩鲁将增长极分为两类:一类是厂商或企业,另一类是产业。此后,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J .R .B o u d v i l l e )《区域经济规划问题》(1957)和《国土整治和发展极》(1972)中提出“区域增长极”概念, [3] 将增 长极概念从经济空间转向地理空间,认为增长极存在“市场机 制下的增长极”和“计划机制下的增长”二种,实现了从经济理论向经济政策的转变,取得区域经济学和中观经济学的理论突破。增长极理论主张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应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区位,使增长点的经济实力增强,同周边区域经济形成一个“位势差”,增长点再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媒介力量引导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从总体上看是建立在发达市场经济机制的背景之上的,所以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和城市体系发育比较成熟,具有便捷的交通通讯联系,产业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关联效应,各中心之间也有较强的空间相互作用,引进一个新的增长极,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区域乘数,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相反,后发区域最大的弱点就是产业之间缺乏联系效应,加上落后的基础设施,引进的增长极很有可能成为区域经济中的“孤岛”,更不可能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4] (三)缪尔达尔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缪尔达尔在《经 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1957)和《亚洲戏剧:各国贫困问题考察》(1968)等文章中提出“回波”和“扩散”概念,形成“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框架。 [5][6] 缪尔达尔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动态 实现的过程,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运动和效应。一是“回波效应”,即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阻碍作用或不利影响,促使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的“回流”和“聚集”,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距。二是“扩散效应”,即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期,必须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扩散,从而产生有利的影响。同时,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回波效应总是先于扩散效应,市场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经济差距,因此,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永远存在。在此基础上,缪尔达尔进一步提出强化国家干预的作用,这一观点成为后来许多国家制订宏观经济政策时的理论依据。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过分强调发展对于“不平衡”的依赖,这一点是不足取的。 (四)赫希曼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缪尔达尔的理论为后来者赫希曼(A .H i r s c h m a n )所继承,后者提出了区域非 均衡增长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7] 赫强调指出,经济增 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在巨大的集聚经济效应作用下,要素将向该地区集聚,使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加速,最终形成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核心区。与核心区相对应,周边和落后地区称为边缘区。经济增长产生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同时存在,同时起作用,但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极化效应占支配地位,并进而提出了“边际不平衡增长理论”。与佩鲁不同而与缪尔达尔相似的是,赫希曼主张政府的积极干预。赫希曼认为,尽管经济增长的聚集将首先加大地区间的经济差异,但长期的地理渗透效应将足以减少这种差

如何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如何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 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近年来,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党和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5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来。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均衡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强调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规划纲要》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内校际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辐射面窄等。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一是“提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 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缩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

创建文明单位宣传标语

创建文明单位宣传标语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市民“八不”行为规范: 不讲粗话脏话不违禁吸烟 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 不违反交通规则不相信迷信 不参与赌博不奢侈浪费 社会公德: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只言片语体现修养,小事细节彰显文明 德育贵在修身,文明贵在行动 至真至善,做追求真理、传承人类文明的引领者; 致美致用,做树立新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者 正人先正己,立教先立德 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综合类 创建文明企业,构建和谐单位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单位;以德管理,彰显文明新风关注自己一举一动,创建你我美好单位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创优良学风,做文明员工 创文明环境,建美好单位 树文明新风,展企业风采 只言片语体现修养,小事细节彰显文明 德育贵在修身,文明贵在行动 至真至善,做追求真理、传承人类文明的引领者; 致美致用,做树立新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者 正人先正己,立教先立德 创建文明县城,构建和谐社会。 争创全省文明县城,建设温馨美好家园。 争创全省文明县城,努力构建和谐太湖。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争创全省文明县城。 城市环境就是投资环境,城市形象就是市民形象。 创建全省文明县城是每个市民共有的责任。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了你我健康,请不要随地吐痰。 保持文明形象,请文明着装和使用文明用语 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 践行“八荣八耻”,争做文明市民。 践行“八荣八耻”,提高市民素质。 倡导文明行为,构建和谐太湖。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倡导良好社会风尚。 弘扬文明礼仪风范,倡导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日,民盟雅安市委、雅安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组织部分教育专家对义务制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专题讨论。大家认为,近年来,各级政府重视义务教育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等规章制度,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本解决了教育普及的问题,进入了追求质量的阶段。在这个高考决定命运的时代,为了让子女获得优质教育,不少家长不惜以高昂的代价送子女到成都、绵阳甚至更远的地方求学。先是高中,继而初中,现已发展到小学高年级阶段,先是城镇,现已发展到了农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就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不能满足群众对高水平教育的需求。如何培育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正确处理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和促进教育均衡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成因分析导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在投入、师资、管理三方面。 (一)投入总量不足

一是投入经费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表现在生均公用经费缺口大,部分县级政府没有按照省政府的规定比例全额配套资金之农村学校学,加生数少,公用经费仅能维持一般的日常开支,要修缮或更新教育设施就难以办到,致使一些教育教学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根本谈不上优质教育。二是是教师收入低,导致一些优秀教师流向外地任教、调入其他单位或考取公务员,致使本地优秀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三是基础设施不足。除几所重点学校以外,大部分学校资源严重短缺,一些农村学校连普通教学使用的录音机、幻灯机等基本设备都不够,要想配齐电脑这些现代教学设施更是遥遥无期。学校运转举步维艰,不必说发展。 (二)投入不均衡过去几年中,教育资源持续不断地向城区集中,城区资源向重点学校倾斜,从而拉大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一是教师配置不均衡。城乡之间、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间教师的素质、待遇均有很大的差距,一些优秀教师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提高自己的收入,不断向强校、向城区流动。这种优质教师资源单向流动的现象,使校际间的教师力量配备差距扩大。二是办学水平、教育质量不均衡。农村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及音、体、美教师不足,设备不全,课时安排不足,必要的课外和社会实践活动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用教室准备要求

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专用教室准备要求 一、根据冀教基【2011】32号文件精神,对照基本办学条件,配足配齐各专用教室及仪器器材。小学初中仪器器材按照河北省2007年配备目录执行。 二、按省市教育信息化要求,达到装备学生用计算机,生机比10:1,每间计算机教室按最大班额每人一台的基础上还需:教师人手一机;班班多媒体;光纤接入带宽大于10M。 三、图书馆面积达标,布局合理,达到生均册数,小学最低25册,初中40册,高中50册。按中图法分类贴签上架,建议实现信息化管理。 附:专用教室准备要求 一、各专用教室共性要求 1.各室之间布局合理,整洁安静,气氛浓厚。(各教室对应的科学家美术家等画像和教室的标语口号自行安排)各专用教室前张贴管理教师简历和照片。 2.有消防、防盗措施,地面及墙裙易清洁、防腐。 3.各种器材存放科学、整齐、合理并保持清洁。设备资源使用率高,有规范记录(文字和电子)。 4.各种管理制度规则齐全上墙。 5.机构与制度建设:建立领导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种规章制度健全。 6.账目管理:有总账及各种明细账,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文字和电子) 二、各专用教室的个别要求 (一)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 面积要求:实验室省标准最大班容量生均1.8平米,市要求城市初中小学82平米、农村初中72平米、农村小学75平米;仪器室54平米;准备室18平米。 1.仪器室:(1)依据《河北省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一条龙顺序摆放,有橱签和标签并保持清洁。(2)说明书收齐集中管理。(3)新配备挂图实行画轴式管理。特殊仪器(或药品)安排专柜。(4)设置自制教具橱柜,并有教师自制教具和学生科技创新作品。(5)实验(最低也要按照教育局下发的中小学必做实验项目)开出率分组实验达到95%以上、演示实验100%,适时抽查几节实验课(省评估也可能抽查师生做实验);有2013年以来的演示和分组实验通知单、危险品使用记录、低值易耗品使用记录、教学仪器损坏丢失赔偿记录、教学仪器维护维修记录、教学仪器借用登记、学生实验报告等。各种记录要详实,让相关教师把关。 2.实验室:有数量足够的实验桌凳,水电实际到位,有灭火装置(灭火器、沙袋等)。 3.准备室:有准备台、保健箱、资料柜、维修工具、水源等。(我县学校基本没有准备室,只能解释和仪器室、实验室合并)

(企业管理战略)区域不均衡发展资料

张颢瀚,又名张曾芳,经济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江苏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兼职教授。著有《中国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对策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论》、《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力基础》、《韩国文化模式与现代化》等,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工作之余毕十年精力主持编纂完成《古诗词赋观止》一书。 记者:中央确定了下世纪中叶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由于我国各个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要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区域差距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区域差距是否具有必然性呢? 张颢翰(以下简称张):我国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由区域间发展条件的不平衡决定的。各个地区之间,由于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交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产业基础等差异,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基础和条件,由此必然形成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 记者:既然区域间不平衡是一种必然现象,那么我国这种不平衡状态是否会长期存在?今后发展的差距是否会不断扩大? 张:首先,区域间不平衡发展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表现。近现代各国经济的发展一般都经过工业化起步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处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与工业化加速阶段的两个区域,不平衡发展一般会有扩大趋势。但是这里的扩大是共同发展基础上的相对差距扩大,不是绝对差距扩大。目前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发

展基本属于这种情况。处在加速发展与稳定发展阶段的地区之间,两者的差距可能逐步缩小,西方发达国家多经过了这一阶段,我国尚未进入这一阶段。其次应看到不同体制、不同资源配置方式对区域差距的不同影响。在单一市场机制下,由于市场以效益为导向,落后地区的投资效益相对较低,单纯的市场调节必然加剧不平衡。在单纯的计划体制下,通过行政的强制手段,一味追求平均,一平二调,可以解决不平衡问题,但其结果是抑制了双方的共同发展。比较适合的方式是以效益为导向,以市场为基础,政府进行适度的调控,使不同地区能够在不平衡中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记者:在不平衡中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一个比较具体也是十分复杂的问题。能否就这一问题谈谈看法? 张:区域的发展从地域结构上看也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发展问题,作为西部地区在发展战略上应当注重加强城市的中心功能,充分发挥城市在一个大的区域中的增长极功能,发挥城市的辐射、推动作用。其次应当从不同层次区域中心功能的角度加强县城与乡镇的建设,加速中西部县、镇的发展,使大、中城市依托小城镇对四周形成梯度辐射传导。就中西部的差距来看,主要在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问题。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与农村的城镇化,根据中国的国情,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乡镇企业发展。 记者:有人提出乡镇企业是一个历史概念,随着现在进行的企业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将成为历史,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与原则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缩小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发展得重要手段。作为公共品得义务教育,其均衡发展得内涵有着内在得独特性,就是一个包括了区域均衡、学校均衡、个体发展均衡以及投入均衡、产出均衡等复杂得、多层次得概念。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坚持平等原则、弱势补偿原则、受教育者利益最大化原则、社会参与原则与效率原则。 什么就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得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得,就是义务教育发展得不均衡。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得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与普及性,就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得领域。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得关键。近年来,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得同时,党与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5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来。2 006年修订得《中华人民共与国义务教育法》将均衡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强调各级政府得法定义务。《规划纲要》提出用10年左右得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得目标与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内校际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辐射面窄等。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得权利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基本公共

教育服务均等化,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一就是“提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得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得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得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得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二就是“缩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得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与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得支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与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得格局。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很多地方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成都积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广东省开展“千校扶千校”活动,组织发达地区10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收到良好效果。三就是“重配置”。合理配置资源就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根本措施。陕西吴起县投入5亿多元统一全县建校标准,实现了办学条件均等化;安徽铜陵市鼓励教师跨校兼课、兼职,促进了高水平教师资源共享。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与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与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与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四就

法制宣传标语口号(完整版)

法制宣传标语口号 法制宣传标语口号 第一篇: 法制宣传标语口号备选 1、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2、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3、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4、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5、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6、增强宪法意识,推进依法治县 7、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9、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1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 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1 2、学法用法,依法维权 1 3、增强法制观念建设法治政府 1 4、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1 5、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 6、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 7、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1 8、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1 9、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2 1、普及法律知识构建和谐社会 2 2、法制宣传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2 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2 4、增强公民宪法意识提高公民法律素养 2 5、弘扬法治文化传播法治文明 2 6、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加速实现奋力崛起 2

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2 8、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 9、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30、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3 1、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 3 2、人人学法用法个个懂法护法 3 3、守法律己依法办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 3 4、普法教育你我他法治建设靠大家 3 5、弘扬法治,崇尚文明,做诚信守法好市民 3 6、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水平 3 7、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3 8、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 9、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重要性思考建议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乡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都要统筹规划,实现均衡发展;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特别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二 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革,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着,这一切归根结底依靠的是教育培养的高素质科技人员和广大劳动者。正如邓小平所言:“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的发展。”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对人 类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生产力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比物质生产力显得更为重要。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影响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和重要支撑。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是社会进步的保障,其均衡发展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更为重要的是公民依法享有基本人权的问题。就是要切实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公平权利,使每个公民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为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然而,由于各地经济社会文化的长期不平衡发展,加上义务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的地方化,以及某些政策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基础教育领域的非均衡发展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二、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表现在:从空间结构看,反映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具有不同经济背景的家庭之间,具有不同学习潜质的学生之间所得到的教育资源以及所受到的教育对待的差异的存在与扩大;从时间进程看,表现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方面。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两个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从教育供给的角度看,我国是一个具有超大规模教育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供给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将长期存在;而从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看,长期以来,我国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着明显的失衡现象。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政性 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基于国际标准提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