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拓展数学思维数学教案

拓展数学思维数学教案

拓展数学思维数学教案

教案一:数字迷宫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并理解数字迷宫的概念和背后的数学原理。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准备:

1. 数字迷宫游戏的规则和示例。

2. 笔和纸。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介绍数字迷宫的概念和背后的数学原理。数字迷宫是一种由数字和数学运算组成的谜题,要求玩家通过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找到通往终点的路径。

2. 游戏规则:

解释数字迷宫的游戏规则,并提供一个示例供学生理解。游戏开始时,学生需要选择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并在数字迷宫中使用加法、减法、乘法或除法,通过操作数字,找到能够达到终点的路径。

3. 指导练习:

提供几个简单的数字迷宫给学生进行尝试,引导他们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鼓励学生在纸上做一些记录和演算,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过程。

4. 拓展练习:

逐渐增加数字迷宫的难度,让学生在更复杂的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在困难的情况下找到解题的方法。

5. 总结和讨论:

与学生一起回顾和总结解题的方法和策略,讨论数字迷宫背后的数学原理。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和解题过程,并互相学习和借鉴。

四、巩固练习:

让学生在课后自行寻找数字迷宫的相关练习并尝试解答。鼓励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保持耐心和坚持,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数字迷宫,与同学交流并互相挑战。

教案二:折纸几何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折纸几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折纸纸张和剪刀。

2. 角度测量器和直尺。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介绍折纸几何的概念和应用,让学生了解折纸几何对于构建图形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 基本折法:

向学生展示一些基本的折纸几何方法,如折叠平行线段、点的对称折叠和角的折叠等。让学生跟随示例进行实践,并鼓励他们尝试自己设计折纸形状。

3. 构建几何图形:

提供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和矩形等,让学生使用折纸纸张构建相应的形状。鼓励学生在折叠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几何知识和空间想象力。

4. 折纸挑战:

给学生提供一些较为复杂的折纸几何挑战,如构建五角星、立体多面体等。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折纸方法和策略。

5. 总结和展示:

与学生一起回顾折纸几何的学习过程,总结学生们的发现和经验。鼓励学生展示他们所构建的折纸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心得和体会。

四、巩固练习: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尝试更多的折纸几何挑战,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成果。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与他人交流和学习。

五、教学延伸:

引导学生将折纸几何应用到生活中,如设计折纸礼物包装、建模和展示等。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以上是一个关于拓展数学思维的数学教案,通过数字迷宫和折纸几何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实践和合作,学生将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空间想象力解决问题,并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成果。

小学奥数思维拓展教案

小学奥数思维拓展教案 教案主题:小学奥数思维拓展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拓展数学思维并提高其综合运用能力; 2. 帮助学生将数学中的规律归纳总结,形成数学思维的框架;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奥数思维训练:介绍并训练一两种常见的奥数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应对奥数类问题; 2. 数字的玄妙:通过发现数字间的规律或奇妙的特性,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兴趣; 3. 数学拼图:让学生通过拼图的方式练习数学运算、归纳和推理。

教学过程: 1. 奥数思维训练 (1)讲解奥数思维。奥数思维是指通过巧妙的思维方法和技巧来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考方式。 (2)介绍两种奥数思维方法:变态猜想法和取巧法。通过实例演示这两种方法的应用过程,并让学生尝试自己使用这两种方法。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老师提供的一些数学问题中,运用奥数思维方法,尝试解决问题。 2. 数字的玄妙 (1)通过让学生猜数字或观察数字规律的方式,激发他们对于数字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数字间的规律或奇妙的特性,培养他们的数感和数学思维。 (3)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3. 数学拼图 (1)讲解数学拼图。数学拼图是指将一些图形进行拼合,以训练学生的空间感知和逻辑推理能力。 (2)让学生通过拼图的方式练习数学运算、归纳和推理。 (3)通过难度逐渐递增的数学拼图,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耐心和坚韧精神。 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和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2. 交互式教学法。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授课中来,增强记忆和理解。 3. 游戏化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增强学生的兴趣。 教学评价: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填数游戏》教案练习

填数游戏 专题分析: 填数时,要求我们仔细观察,确定图形中关键的位置应填几,一般是图形的顶点及中间位置。同时,要将所填的空与所提供的数字联系起来,一般要先计算所填数字的综合与所提供数字的和之差,从而确定关键位置应填几,依次类推…… 例1:在下图中分别填入1-9,使两条直线上五个数的和相等,和是多少呢? 【思路导航】可以把1-9中间的5填到中心的○内,剩下八个数,一大一小,搭配成和都是10的四组,这样两条直线上五个数的和都是5+10×2=25。 例2:把数字1-8 分别填入下图的小圆圈内,使每个五边形上五个数的和都等于20。 【思路导航】题目中所有8个数字的和是1+2+3+4+5+6+7+8=36,题中要是每个五边形上五个数的和等于20,那么两个五边形上数字的综合是20×2=40.两个五边形上的数字总和比8个数的和多40-36=4.多4的原因是图中中间两个 圆圈的数字算了两次,即多算了一次。1-8 中只有1和3的和为4,所以先确定关键的中间两个圆圈中,一个填1,一个填3.20-(1+3)=16,16可以分成16=2+6+8,16=4+5+7.所以本题应该这样填。 例3:在图中填入2-9,使没边3个数的和等于15。

拓展训练: 1、(1)在下图中填入2-10,使横(2)把1,4,7,10,13,16, 行、竖行中的五个数的和相同,和是多 19七个数填入图中7个圈中, 少呢?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2、(1)将数字1-6填如下图的小圆(2)把5,6,7,8,9,10这六 圈内,使每个大圈上的四个数字之和都个数填入下图三角形三条边是15。的○内,使得每条边上的三 个数和是21。 3、把1-8填入下图中,使每边三 4、把1-9这九个数填入下 个数的和等于13。图中,使三角形每条边上四个的 和等于19。且有一个顶点的数 5、把1-10这几个数填入下图中,使每个正方形顶点圆圈内四个数时候都相等,而且最大,这个和汉斯多少?

数学思维训练教案3篇

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第一篇:数学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引言:数学思维是指运用逻辑、抽象、归纳、推理等思维方式解决与数学相关的问题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思维已经成为综合素质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数学思维的训练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数学思维训练对学习的帮助 1. 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规律,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2. 培养逻辑思维 数学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增强自信心 通过数学思维训练,学生可以不断掌握新的数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二、数学思维训练的方法 1. 数学竞赛 参加数学竞赛是一种很好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可以让学生接触更高难度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数学游戏 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 探究与实践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结论:数学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综合素质的 有效途径,学校和家长应该重视数学思维训练,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 第二篇:如何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引言: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正确的 数学思维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综合素质,那么如何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呢? 一、提升数学思维的方式 1. 独立思考 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寻找解题 方法和答案,避免给出过多的提示和答案,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2. 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分享,解决问 题过程中相互启发。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 数学竞赛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后,可以参加数学竞赛, 提高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比如,高中阶段的数学竞赛或初中阶段的奥数竞赛。 二、数学思维训练的注意事项 1. 细心认真 在做数学题目时,要认真审题,仔细理解问题的含义, 以防出现疏漏或误解。对于各种收到误导的问题,要显出警惕。 2. 坚持不懈

拓展数学思维数学教案

拓展数学思维数学教案 教案一:数字迷宫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并理解数字迷宫的概念和背后的数学原理。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准备: 1. 数字迷宫游戏的规则和示例。 2. 笔和纸。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介绍数字迷宫的概念和背后的数学原理。数字迷宫是一种由数字和数学运算组成的谜题,要求玩家通过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找到通往终点的路径。 2. 游戏规则: 解释数字迷宫的游戏规则,并提供一个示例供学生理解。游戏开始时,学生需要选择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并在数字迷宫中使用加法、减法、乘法或除法,通过操作数字,找到能够达到终点的路径。

3. 指导练习: 提供几个简单的数字迷宫给学生进行尝试,引导他们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鼓励学生在纸上做一些记录和演算,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过程。 4. 拓展练习: 逐渐增加数字迷宫的难度,让学生在更复杂的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在困难的情况下找到解题的方法。 5. 总结和讨论: 与学生一起回顾和总结解题的方法和策略,讨论数字迷宫背后的数学原理。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和解题过程,并互相学习和借鉴。 四、巩固练习: 让学生在课后自行寻找数字迷宫的相关练习并尝试解答。鼓励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保持耐心和坚持,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数字迷宫,与同学交流并互相挑战。 教案二:折纸几何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折纸几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折纸纸张和剪刀。 2. 角度测量器和直尺。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介绍折纸几何的概念和应用,让学生了解折纸几何对于构建图形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 基本折法: 向学生展示一些基本的折纸几何方法,如折叠平行线段、点的对称折叠和角的折叠等。让学生跟随示例进行实践,并鼓励他们尝试自己设计折纸形状。 3. 构建几何图形: 提供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和矩形等,让学生使用折纸纸张构建相应的形状。鼓励学生在折叠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几何知识和空间想象力。 4. 折纸挑战:

一年级上册数学思维拓展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思维拓展教学计划 一、课程介绍 为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本课程在教学中组织富有成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数学思维能力专项训练。数学思维训练,旨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选择适当的训练材料,围绕一个项目进行训练。训练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出一个结果,引出一个结论,而是突出训练中的思维过程,即分析过程、概括过程、推理过程和化归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二、指导思想 展示数学的神奇智慧和艺术般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奇妙的数学世界之中。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为了让学生有效掌握基础知识,同时也照顾稍微好一点的学生,因此以教学基础知识为主,同时穿插少量有一定难度的训练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课堂纪律也是比较重要的。 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就数的认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但倒数却有很多孩子不怎么流利。一方面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学生学习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在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

思维拓展二年级数学教案

思维拓展二年级数学教案 思维拓展二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 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一)复习铺垫:(出示题目) 1. 计算: 40+6×8 70-5×4 2. 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创设情境,聊天导入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了,又是一年新的开始,小刺猬也有了一个新的生意,瞧,它的鲜花店开张啦。(出示教材情景图)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 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2.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刚才我们对花店里的花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你能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 大家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我们要知道什么条件?

4. 针对第一种方法,重点讲述: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意义上来多说。)重点强调。 5. 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钱?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 在大部分学生计算好以后,组织汇报。 6. 及时总结: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组织智力大闯关: 第一关:(分男女生比赛) 4+24÷8 5-8÷4 72÷8-3 36+81÷9 45+8×4 80-6×8 指名学生说运算顺序,叫6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第二关:森林医生:书上练一练:3题。 第三关:解决问题:书上练一练:1、2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思维拓展二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三种角的特点,会辨认直角、钝角、锐角,能够尺子画角。 2、渗透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能在生活中找出三种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与直角比较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老师穿西服(很多角)出现在课堂上,今天老师带了一个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到教室里,这个老朋友就在老师的衣服上,请你仔细观察。 1、让学生说说角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都有些什么特点。

数学思维拓展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学思维拓展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学思维拓展——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案一:数字拓展与逻辑推理(总时间:40分钟) 1. 学习目标: - 能够通过观察数字的特征,发现数字之间的规律; - 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解决一些数字问题;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重点: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教学准备: - 讲台、黑板、粉笔; - 数字卡片或纸张,上面写有一些数字。 4. 教学步骤: a) 数字观察(5分钟) -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或纸张,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数字,思考数字之间是否存在规律。 b) 数字游戏(15分钟)

- 教师提出一些数字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规律进行推理,找出正确的答案。 c) 小组合作(15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予一些数字问题,要求小组成员合作解答,并写出解题思路。 d) 总结讨论(5分钟) -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到的数字规律和解题思路,强调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 - 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数字,寻找数字之间的规律,并写下自己的发现。 教案二: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探索(总时间:45分钟) 1. 学习目标: - 能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并了解其特征和性质; -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索几何图形的规律。 2. 教学重点: -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了解; - 通过实践和观察探索几何图形的规律。

3. 教学准备: - 讲台、黑板、粉笔; - 几何图形卡片或纸张。 4. 教学步骤: a) 图形展示(5分钟) - 教师出示几何图形卡片或纸张,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形状、边数等特征。 b) 图形分类(10分钟) - 学生自主或分组活动,将几何图形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和特征。 c) 图形探索(15分钟) - 学生观察和实践,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规律,例如边的数量、对称性等。 d) 总结讨论(10分钟) -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强调几何图形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 - 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几何图形,写下自己对图形特征和性质的认识。

小学数学拓展思维教案

小学数学拓展思维教案教案题目:乘法口诀表的探究 【教学目标】 1. 了解乘法口诀表的基本知识; 2. 能够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表; 3.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背诵乘法口诀表; 2. 能够应用乘法口诀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技巧。 【教学准备】

1. 乘法口诀表; 2. 小型黑板和粉笔; 3. 乘法口诀表的电子版。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口诀表,我们知道,数学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在这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乘法口诀表的基本知识。 2. 教师出示乘法口诀表,简要介绍其规律和特点。 二、讲授(15分钟) 1. 问答环节:教师询问学生每一个数字在表中的位置、每一列数字的规律以及其中的奥秘。 2. 黑板练习:教师在小黑板上写出如下算术题,然后请学生出题,并利用乘法口诀表进行检验。 (1)7×6=(2)8×9=(3)9×9=(4)4×8=

3. 设计练习:教师在电子版乘法口诀表上标记变色的数字,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快速统计出有多少个数字被标记。 三、实践(25分钟) 1. 个人训练:教师发放练习册,要求学生根据练习册上给出的算术题进行计算,并且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例如5分钟)完成尽可能多的题目。 2. 随堂检测:教师进行抽查,查看学生对乘法口诀表的掌握情况。 3. 小组竞赛: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位学生备战。教师随机从乘法口诀表中抽取一串数字(例如3、4、5、6、7、8),要求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根据这些数字完成相应的乘法计算,并且找到乘积数的总和。每一轮比赛进行一分钟,最多进行5轮,胜者由乘积数的总和决定。 四、总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应用乘法口诀表解决乘法计算,你们掌握得如何?

数学思维拓展教案

数学思维拓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理解数学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认识不同的数学思维模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3.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数学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2. 数学思维的拓展方法; 3. 数学思维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 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或者给学生出一道思维题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数学思维的兴趣。例如:小明花了10元买了苹果和梨,其中每个苹果的价格是0.8元,每个梨的价格是1.2元,那么小明买了几个苹果和几个梨? 【探究】

2. 理解数学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通过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思考数学思维的概念和特点。可以对学生提问:什么是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有哪些特点?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并展示他们的答案。 3. 认识不同的数学思维模式 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数学思维模式,例如: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等。通过讲解和举例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不同的数学思维模式。 4. 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和思维训练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给学生出一道数学题,要求他们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去解答,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创新解法。 【拓展】 5. 数学思维的应用实例 通过介绍一些数学思维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培养学生将数学思维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数学思维在物理、经济学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学思维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总结】 6. 总结归纳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回顾学生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请其他同学给出解决方法,以此强化学生对数学思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策略 1. 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情景教学策略:通过情景创设和案例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3. 实践活动策略:通过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巩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估 本节课的评估方式主要有两种: 1.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成果展示; 2. 学生个人完成的实际问题解析。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数学思维的理解和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对数学思维的引导和培养,增加更多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更多的数学思维应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数学思维拓展教案

数学思维拓展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拓展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 1.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3.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数学拓展教材; 2.准备相关的拓展题目; 3.课堂准备白板和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节:引入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并讨论什么是数学思维。 第二节:数学思维培养

1.教师给学生提供一道拓展性数学题目,并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背后的数学思维; 2.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发现数学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思考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联系与区别; 4.教师通过示范,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第三节:问题解决能力提升 1.教师给学生提供一系列挑战性问题,要求学生一定时间内解决; 2.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提供各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总结与拓展 1.学生回顾数学思维的培养过程,总结方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数学思维运用到其他学科中; 3.提供更多的数学拓展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思维方式,以及他们对数学思维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来评价教学效果。同时,可以设计小组活动或者个人作业来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拓展阅读: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数学思维拓展的书籍和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总结: 通过本次数学思维拓展教案的开展,学生在课程中得到了数学思维的拓展和培养,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思维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在以后的课堂中继续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类问题。

数学思维拓展教案

数学思维拓展教案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数学思维的重要性,了解数学思维的基本特点,掌握数学思维拓展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和基本特点。 2. 数学思维拓展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1. 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思维的兴趣。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给了他3个苹果,小明吃了2个苹果,那他现在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找到正确答案。 2. 观察与发现(10分钟)

展示一些数学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例如:正方形 的四条边相等,长方形的相邻两条边相等等。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存 在的各种规律,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3. 探究与实践(25分钟)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道数学问题,利用数学 思维解决,并将解题过程和结果用报告形式呈现。然后,各小组互相 交流和展示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4. 思维拓展(25分钟) 教师讲解数学思维拓展的方法和技巧。包括逻辑推理、归纳与演绎、抽象与特殊、联想与类比等。通过具体例子和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这 些方法和技巧解决数学问题。 5. 归纳总结(10分钟) 学生和教师共同归纳总结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和基本特点,以及数学 思维拓展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并写出解 题思路和过程。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和基本特点有了初步 的了解,并学会了一些数学思维拓展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分组活动和

小学数学思维拓展教案

小学数学思维拓展教案 一、教学背景与学情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拓展学生的 数学思维,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水平。 然而,由于现行小学数学教学大多依然注重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 机械记忆,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培养。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一 些有趣而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拓展其数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4.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如何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 本教案将采取启发引导法和探究式教学法,并以小组合作学习的 形式进行。 一、启发引导 1. 引入新课: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思维的重 要性和意义,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 培养观察力:提供一些有趣的数学图形或问题,引导学生观 察并提出相关的猜测,倡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发现问题的规律。 3. 提高思考能力:设计一些思维导图、填字游戏、数学推理题 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推理来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探究式学习 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道数学难题进 行探究解决,要求小组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共同解 决问题。 2. 组内分享:每个小组将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思路进行分享,让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思考。 3. 整合总结:根据各组的分享,引导学生总结问题的解决方法 和思考过程,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深化。 五、教学评价

数学思维拓展教案

数学思维拓展教案 1. 引言 数学思维是指通过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来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的能力。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 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教案旨在提供一系列活动和方法,以帮助学生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 活动1:迷题挑战 目标:通过解决迷题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求解能力。 步骤: 1. 准备一系列数学迷题,并确保每个迷题都具有一定难度。 2. 将学生 分为小组,并向每个小组提供一个迷题。 3. 学生团队合作,尝试分析和解决所给的迷题。鼓励他们使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4. 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分享他们找到的解决方案。 5. 对于每个迷题,进行讨论和反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 3. 活动2:数学游戏 目标:通过数学游戏帮助学生巩固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 维和创造力。 步骤: 1. 准备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例如数独、九宫格等。 2.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数学游戏。 3. 学生团队合作,尝试解决游戏中的问题。鼓励他们思考不同角度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4. 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分享

他们找到的解决方案。 5. 对于每个游戏,进行讨论和反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策略和技巧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4. 活动3:实际应用 目标:通过实际情境来应用数学知识,并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 题求解能力。 步骤: 1. 设计一系列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例如购物折扣、旅行路线等。 2. 将学生分为小组,并随机分配一个实际应用场景给每个小组。 3. 学生团队合作,分析并解决所给的数学问题。鼓励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思维策略。 4. 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分享他们找到的解决方案和推理过程。 5. 对于每个场景,进行讨论和反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维能力。5. 结束语 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和方法,学生将能够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并培养批 判性思维、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在今后的 学习和生活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持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建议教 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更多类似的活动,并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热爱。

二年级数学思维校本课程教案

课次 1 内容主题比比眼力 学习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养成善于和同学合作,共同讨论和探索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思维碰碰碰 游戏:找不同。 出示例题1,下面一组图中,有一个与其他不同,你能找到它吗? 认识什么叫“重叠”? 游戏:找相同。 出示例题2: 游戏:找变化。 出示例题3: 二、巩固练习 1、小试身手 2、泉水叮咚 3、思绪漂流 三、总结 师:今天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知道了一个图形的一些小秘密,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善于观察,发现,做学习数学的小主人.

课次 2 内容主题火眼金睛 学习目标1、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趣的合作互动,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3、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 小朋友,当图形的变化越来越复杂,你还能一下子看出它的变化规律吗?谁才是真正的火眼金睛? 二、典型例题: 例1:把A、B两个图形重叠后,变成了下边的哪个图形? 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A图中,左上角有两个横着的点,B图中左下角有两个竖着的点,右下角有两个横着的点。把这两个图形重叠后,点的个数和方向不会变。 所以,还应该是左上角有两个横着的点,左下角有两个竖着的点,右下角有两个横着的点,也就是变成了图②. 例2:把A、B两个图形重叠后,变成了下边的哪个图形? 新图形是由两个图形重叠而成的。A图和B图的阴影部分都在正中间,所以重叠后成为③. 例3:我和同学们做游戏时,不小心把新衣服弄破了一块,你能帮我妈妈挑选一块合适的布吗? 三、巩固练习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通过对图形的仔细观察、反复比较、大胆猜测、严格检验和不断修正等思考程序,就能发现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得出正确的答案。教学过程: 例1下图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找出它的变化规律后,试填出所缺少的图形。 解: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三个小图形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它们的排列顺序。还可以发现,从第一行变到第二行,每个小图形都往右移动了一个图形的位置,而且第一行最左边的图形占了 第二行最右边的位置。所以第三行“?”处应填: 例3下图的一组图形的“?”应填什么样的图形? 解:每行的第一和第二个平移重叠后变成第 三个图形。可见第三行“?”处为: 教学反思: 课题:改变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的运算顺序可使 计算显得非常巧妙

教学过程: 例1计算 10-9+8-7+6-5+4-3+2-1 解:这题如果从左到右按顺序进行加减运算,是能够得出正确结果的。但因为算式较长,多次加减又繁又慢且容易出错。如果改变一下运算顺序,先减后加,就使运算显得非常“漂亮”。下式括号中的算式表示先算。 10-9+8-7+6-5+4-3+2-1 10-9)+(8-7)+(6-5)+(4-3)+(2-1) 1+1+1+1+1=5 教学反思: 课题:速算与巧算(一) 教学目标:1、改变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 2、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一、凑十法:同学们已经知道,下面的五组成对的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1+9=102+8=103+7=104+6=10 5+5=10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计算又快又准。例1计算1+2+3+4+5+6+7+8+9+10解:关于这道题,固然可以从左往右逐步相加:

三年级数学拓展教案(通用8篇)

三年级数学拓展教案(通用8篇) 三年级数学拓展教案篇1 1、活动一——转盘(五分钟) 同学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转盘)现在老师想转动它,大家猜一猜指针最有可能停在哪种颜色上?(学生说)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转动转盘,验证。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转盘,想不想再猜一猜?(出示两个转盘,学生观察,判断) 班内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说可能性大的原因。 设计意图:在判断的基础上说明理由,是锻炼孩子判断说理的能力,初步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某些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会不同,同时体会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活动二——抛纸杯(十二分钟) 1)问:老师这里有一个纸杯,如果老师把纸杯抛出去,掉到桌面上,大家猜一猜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猜,引导学生补充完整三种情况)2)问:出现这三种情况的可能性一样大吗?(学生猜) 3)师: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抛纸杯,验证一下。 活动要求: A、先独立活动,每人抛5次,把抛的结果记录在抛纸杯表格中。 B、抛完以后,小组长汇总,把你们小组出现每种情况的次数进行合计。

C、组长统计完以后,观察组长记录的表格,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D、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小伙伴之间的合作,仔细观察,认真操作,认真记录。 4)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到小组中,指导学生的活动。 5)班内反馈。 A、请学生在班内说说自己的发现,用出现次数的多少来证明可能性的大小。 B、看到这种情况,你有问题吗?(如果学生提不出,教师问)为什么纸杯躺着的可能性大呢?(让学生说说) C、与我们的猜测怎么样?看来,同学们的猜测能力很棒! 过渡语:我们平时都玩过纸牌,现面咱们看一看纸牌中有没有我们要研究的可能性。 3、活动三——摸纸牌(六分钟) 第一步:摸纸牌 1)教师出示盒子,内装1黑桃2红桃。“盒子里有1张黑桃,2张红桃,任意摸出一张,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那种花色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2)盒里再加3张梅花。“如果老师再放入3张梅花,任意摸出一张牌,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那种花色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为什么” (出现三种可能性与牌的颜色有关) 第二步:讨论 师:大家看,现在盒子里的牌,怎么样?(2黑桃2红桃)如果老师要摸出两张牌,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