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子政务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一、适用对象

适用于网络教育本(专)科层次学生。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研究以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为时代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政府的管理和服务的一门新兴课程。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建设“电子政府”已成为世界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显著标志。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电子政务建设将会极大地提高政府部门管理与服务社会的效率和效能。

课程重点讲述了政府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完善自身的功能、确立政府的定位,通过信息技术挖掘和发现社会需求,并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办公效率和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也讲述了电子政务安全的防范和控制。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实践,这样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就不是死的知识,也为在教学和今后的实践过程中灵活地运用电子政务的理论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发展状况,了解相关的信息技术的一般知识,认识和掌握知识经济时代政府各种管理和服务变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既懂得如何做好政府经济工作,又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督政府的职能。同时,课程教学为规划和设计电子政务系统提供了基本的建设理念,勾勒出电子政务系统的架构,学生可以以电子政务的实现基础为背景,了解电子政务的规划思想和方法,了解电子政务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

四、教材及学时安排

教材:金江军,《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

五、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求:

掌握:电子政务概念、模式

理解:推行电子政务的意义

了解:电子政务的相关概念;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内容要点:

1.1 电子政务及其相关概念

1.2 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

1.3 电子政务的意义与影响

第二章国外电子政务进展与启示

教学要求:

了解: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的电子政务进展情况

理解:国外电子政务的进展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有何启示

内容要点:

2.1 美国电子政务进展情况

2.2 加拿大电子政务进展情况

2.3 欧盟电子政务进展情况

2.4 澳大利亚电子政务进展情况

2.5 亚洲国家电子政务进展情况

第三章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对策

教学要求:

了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经历的阶段,发展的现状

理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

掌握: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

内容要点:

3.1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3.2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经验

3.3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问题

3.4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和对策

第四章电子政务信息基础设施

教学要求:

掌握: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的区别;电子政务四大基础信息库的内容;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的概念;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的组成;灾难备份系统的组成;

理解: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概念;政府数据中心的概念

了解:云计算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

内容要点:

4.1 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

4.2 电子政务数据基础设施

4.3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4.4 云计算与政府云

第五章电子政务重大工程项目

教学要求:

了解:中国电子政务“十二金工程”

理解: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电子政务重大工程

内容要点:

5.1 经济调节类的电子政务重大工程

5.2 市场监管类的电子政务重大工程

5.3 社会管理类的电子政务重大工程

5.4 公共服务类的电子政务重大工程

第六章政府门户网站与网站群

教学要求:

理解:政府门户网站的基本功能;目前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了解:发达国家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普遍做法

掌握:如何建设好政府网站群

内容要点:

6.1 政府门户网站概述

6.2 国内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情况

6.3 国外政府网站最佳实践

6.4 国内政府门户网站典型案例

6.5 政府网站群

第七章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

教学要求:

理解: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概念;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与规划的区别;中美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差异

掌握: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包含的内容;地方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设计方法

内容要点:

7.1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概述

7.2 国外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概览

7.3 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7.4 地方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设计方法

7.5 电子政务战略规划

第八章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教学要求:

掌握:协同政务的概念;开展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意义

理解: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方法与案例

内容要点:

8.1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背景与意义

8.2 协同政务

8.3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推进策略与典型案例

第九章电子政务建设与运维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外包商选择的方式

理解:外包的概念;电子政务项目监理的含义与内容;政府IT治理与IT服务管理的含义

掌握: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的内容;电子政务产品与服务的采购流程

内容要点:

9.1 电子政务外包

9.2 电子政务项目管理与监理

9.3 电子政务产品与服务采购

9.4 政府IT治理与IT服务管理

第十章电子政务评估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电子政务评估的类型、评估的方法;电子政务评估层次;政府门户网站评估方法

理解:国内外电子政务评估现状

内容要点:

10.1 电子政务评估概述

10.2 电子政务评估现状

10.3 电子政务评估层次

10.4 政府门户网站评估方法

第十一章电子政务保障措施

教学要求:

掌握:电子政务组织机构的设置;电子政务立法与管理制度的建设情;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包括的内容

理解:政府CIO的职责;电子政务项目融资方法

了解:公务员电子政务培训内容

内容要点:

11.1 电子政务的组织机构

11.2 电子政务的立法与管理制度

11.3 电子政务的资金投入

11.4 电子政务的人才队伍

11.5 电子政务的标准规范

第十二章城市管理信息化

教学要求:

掌握:城市管理的概念;空间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城市应急管理的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方式理解:数字城管系统包括的内容;城市地下空间管理信息化

内容要点:

12.1 城市管理概述

12.2 空间信息技术及其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2.3 城市应急管理信息化

12.4 数字城管系统

12.5 城市地下空间管理信息化

12.6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化

第十三章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

教学要求:

掌握: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概念和主要观点;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理解: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开展行政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方式了解:社会网络在沟通民意方面的作用

内容要点:

1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13.2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

13.3 行政服务中心与政府呼叫中心

13.4 直通民意与网络问政

第十四章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

掌握: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概念;政府资源规划的内容;政务流程再造的含义理解:企业家政府的含义;政府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政府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内容要点:

14.1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企业家政府

14.2 从企业资源规划到政府资源规划

14.3 从业务流程再造到政务流程再造

14.4 政府客户关系管理

14.5 政府供应链管理

第十五章智慧政府

教学要求:

掌握:智慧政府的概念;物联网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理解:政府部门开展知识管理的方式;发展政务智能的方式

内容要点:

15.1 智慧政府的由来与内涵

15.2 物联网技术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15.3 从商务智能到政务智能

15.4 知识管理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性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必修课程 学分:2 学时:2周 授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专科专业 预修课程:《机械制图》,《高等数学》,《材料与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对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的一次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理解并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在接触和了解工程技术实际(如工程设计方法、工程设计资料等)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设计方法训练,以达到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基本要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质上是进行机构运动简图的设计。因此,它的基本要求是:提出设计方案、选用机构类型及其组合,确定运动学尺寸、进行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等等。完成必要的计算机三维绘图或编程、图纸绘制和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作图求解或解析的方法均可采用。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1.主要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内容可根据专业要求从以下项目中选定: (1)运动方案设计 (a)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b)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 (c)机械执行机构的选择和评定(连杆机构的设计及分析、凸轮机构设计、齿轮机构或轮系设计、其它基本机构设计); (d)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e)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选择和评定; (2)执行机构尺寸设计

(a)执行机构各部分尺寸设计; (b)机构运动简图; (c)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 (d)机械动力性能的分析计算。 (3)编写设计说明书。 (4)答辩。 2.时间安排:在机械原理课程和其它先修课程完成后,安排2周时间进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三、指导方式: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四、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根据设计图和设计说明书及答辩进行成绩评定,不再考试。 2.成绩评定:由1~2名教师组成答辩小组,对学生完成的设计图和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进行提问,并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以及设计内容,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进行评分。 五、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牛鸣岐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郑文纬主编.《机械原理》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3]孙桓主编.《机械原理》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朱理主编.《机械原理》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大纲撰写人签字:学院章 学院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2

作业提交2 1. ()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是 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形态。 (A) 数字政府 (B) 虚拟政府 (C) 智慧政府 (D) 泛在政府 [参考答案:C] 分值:5 2. 电子政务工程中,选择硬件设备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 国产优先原则 (B) 最新技术原则 (C) 逐步到位原则 (D) 适可而止原则 [参考答案:B] 分值:5 3. 下列关于电子政务项目监理的认识不准确的是() (A) 项目监理是国际上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一种通行惯例

(B) 项目监理过程应该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中 (C) 电子政务项目立项阶段可以不需要进行监理 (D) 电子政务项目监理能够协调和保障政府部门与承建方进行成功的合作。 [参考答案:C] 分值:5 4. 我国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模式不包括() (A) 集权模式 (B) 联动模式 (C) 代理模式 (D) 授权模式 [参考答案:B] 分值:5 5. 政务流程再造运用现代公共行政学理论和(),对政府部门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 彻底重建 (A) 信息化手段 (B) 市场手段

(C) 行政手段 (D) 服务意识 [参考答案:A] 分值:5 6. 政府CIO的职责不包括() (A) 组织制定本地区(部门)的信息化政策文件 (B) 提出本地区(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财政资金预算建议 (C) 组织审定重大信息化项目方法并组织实施 (D) 具体开发信息系统 [参考答案:D] 分值:5 7. ()工程是国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外经济贸易和相关领域的标准化、规范化、科 学化、网络化管理的国家信息化重点系统工程。 (A) 金卡 (B) 金关 (C) 金宏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 106032101 2.课程中文名称:管理学原理 3.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Science 4.课程总学时数: 51 5.课程学分数: 3 6.授课对象:财务管理、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 7.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管理学原理》是我院经济类和管理类各专业的共同专业基础课,也是考研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教育部制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又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或管理原理学。 本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对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以及管理职能有一个比较全面地、概括地了解和掌握。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增强管理能力。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理论性、系统性与实践应用性的结合,针对我国的管理实践,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管理经验。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明确企业或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熟悉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类工商企业和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三、学时分配

机械制图(含CAD)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含CAD)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Mechanical Drawing 课程编码: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数/学分数:129 实验(上机)学时:33 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运用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 先修课程: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机械制图(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 制定日期:2006年2月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既是培养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正投影法来分析、表达机械工程问题,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它又是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技术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及其有关规定; 2.掌握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3.了解正等轴测图和斜二等轴测图的基本画法; 4.掌握机件的表达方法; 5.掌握中等复杂程度机械图样的绘制和阅读; 6.了解查阅和使用制图有关手册的方法; 7.了解计算机辅助绘图系统的组成和背景知识; 8.掌握AutoCAD的基本绘图技能。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第一学期全为课堂讲授,要求学生自备绘图工具; 第二学期在机房讲授和上机,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四、学时分配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门课采用课堂讲授形式。课堂教学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由于课程内容很多,在整合过程中把部分章节内容的习题课调整到计算机绘图中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用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应用的课堂讲授约占总学时的约45%的时间。习题课与上机操作约占总学时的约55%的时间。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在学习了机械原理课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和创新设计能力、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实际中各种机构设计和分析能力服务的。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常用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具有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的初步能力。 1) 通过课程设计大跨度的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完整的概念,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的能力; 2) 通过对某些机构的发明构思,锻炼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 3) 通过对设计方案中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技术资料、运算和绘图的能力; 4) 通过对课程设计中某些计算内容编程上机运算,使学生更清楚认识计算机在工程设计中的意义,提高他们利用计算机的能力。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机械原理等。

后续课程:机械设计、专业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毕业设计等。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孙桓主编.《机械原理》(第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 陆凤仪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 3. 师忠秀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六、课程设计进度表 七、教学方法 本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课堂讲解和设计过程的现场指导相结合,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使学生具备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本课程是在机械原理课程结束后的一个综合训练环节,要多练多想,运用一般的机械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机构和机器的具体设计与分析问题。 2.学生完成本课程须耗费的时间 为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投入全部精力到为期1周的课程设计中,达到具备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的目标。 3.学生的上课、讨论、计算说明书等方面的要求 认真听好设计指导课,做好笔记,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在设计过程中,主动与老师探讨问题;针对课程设计题,积极思考,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计算能力。设计完成后,提交合格的设计图纸和课程设计说明书。

《管理学原理(双语)》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双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0108 开课院系: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必修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 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 管理、金融工程 课内总学时:54 学分:6 实验学时:课内上机学时: 先修课程: 执笔:贾振全审阅:高俊山 一、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工作的特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以及主要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管理过程各项职能的运作程序以及常用的管理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一些企业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本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学生在学习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外文专业书籍与文献的能力以及在专业领域使用外文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也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重点: 本课程主要介绍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与架构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 2.课程难点: 管理理论实际上是对成功管理者的成功经验的总结。管理学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准备大量的案例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并组织学生利用相关知识积极参与讨论。同时,由于采用双语教学的授课方式,如何使学生真正做到能够运用外语来学习专业知识也是本课程的难点所在。 3.能力培养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1)利用管理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外语运用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 课堂教学(54学时,讲授内容依课堂进度会有所微调,另每章均配有各种形式的案例以辅助课堂教学) 1.管理与管理者(6学时) 1.1 组织、管理与管理者的概念 1.2 管理的本质:管理职能与过程,管理角色模型,管理的普适性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 了解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了解研究机构结构的目的。 理解运动副、运动链、机构的概念。 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掌握机构的组成原理和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 本章重点:运动副、运动链、机构的物理概念。机构自由度计算。 本章难点:平面机构低副代替高副法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了解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掌握速度瞬心法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 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 *用解析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讲授) 本章重点:三心定理及应用 本章难点: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加速度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及其设计的基本问题。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的条件、压

力角和传动角、急回特性、机构的死点等主要特性。 掌握用图解法对刚体导引机构、函数机构(包括按急回特性)的设计方法,了解函数机构的解析法设计、轨迹机构和用连杆图谱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方法。 本章重点:平面连杆机构的主要工作特性 本章难点:按巳知运动规律设计平面连杆机构 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应用 了解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了解从动件的基本运动规律,包括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余弦加速运动规律、正弦加速运动规律。 掌握用作图法设计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 了解解析法设计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 了解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的确定。 本章重点:作图法设计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 本章难点:求作凸轮压力角 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了解齿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 掌握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渐开线及其性质。 掌握渐开线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及标准齿轮的尺寸。 掌握直齿圆柱渐开线齿轮传动:正确啮合条件、可分性、重合度、无侧隙啮合条件和齿廓工作段。 了解渐开线齿轮的切制原理、根切现象、无根切现象的最少齿数。 掌握齿轮变位的原理、最小变位系数、无侧隙啮合方程和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 了解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齿廓的形成,端面、法面及轴面参数,正确啮合条件,基本尺寸计算,当量齿数,重合度、主要特点。 了解蜗轮蜗杆机构:形成、分类、正确啮合条件、主要参数和特点。 了解直齿圆锥齿轮传动:齿廓的形成、背锥、当量齿数和基本尺寸计算。 本章重点:平面直齿传动原理及尺寸计算 本章难点:变位齿轮传动 第六章轮系及其设计

《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课程综合自测题2(试卷与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考卷(A2卷) (20 年至20 学年度第 学期) 考试时间 年 月 日(90分钟) 课程 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 教师签名 钟毅 [注意: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和判断题(将下列各题正确的番号填入下面的表格内,每题2分,共50分。) 1. ( )是指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特征的政府。 A. 数字政府 B. 虚拟政府 C. 泛在政府 D. 移动电子政府 2.( )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主线,是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取得实效的关键。 A .完善的基础设施 B.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C. 健全的法律法规 D. 规范的管理体制 3.电子政务服务架构由服务领域、( )和服务项三个层次构成。 A .服务类型 B . 服务部门 C .服务流程 D .服务规范 4.电子政务评估层次不包括( )。 A. 国家级 B. 区域级 C. 部门级 D. 项目级 5.( )是党政机关对外服务网络,通过防火墙与国际互联网逻辑隔离。 A. 政务内网 B. 政务外网 C. 业务网 D. 公众网 6. 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不包括( )。 A .公钥基础设施 B .网络基础设施 C. 授权管理基础设施 D .密钥管理基础设施 7.( )工程是国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外经济贸易和相关领域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网络化管理的国家信息化重点系统工程。 A. 金税 B. 金宏 C. 金关 D. 金卡 8.根据评估侧重点不同,可以把电子政务评估分为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和( )。 A.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B. 电子政务系统评估 C. 电子政务网络评估 D. 电子政务安全评估 9.新公共服务理论用( )的假设来看待公民。 A .经济人 B .社会人 C .顾客 D .市场人 10.一般来说,“智慧政府”包括( )等四大领域。 A. 智能办公、智能监管、智能服务、智能决策 B. 智能反应、智能监管、智能服务、智能决策 C. 智能办公、智能反应、智能服务、智能决策 D. 智能办公、智能监管、智能服务、智能反应 11.政府门户网站一般具有( )等基本功能。 A .信息公开、网上办事、网上互动 B .信息资源管理、网上办事、网上互动 C .信息公开、信息资源管理、网上互动 D .信息公开、网上办事、信息资源管理 12.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内容不包括( )。 A .项目建议书 B. 可行性研究报告 C. 投资概算报告 D. 咨询服务报告 13.空间信息技术不包括( )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C. 搜索引擎技术 D.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14.物联网的技术架构由( )组成。 A. 传输层、网络层、应用层 B. 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C. 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 D. 感知层、网络层、传输层 15.我国规模最大的、应用面最广的第一个跨部门的大型国家级基础信息库是( )。 A .人口基础信息库 B. 法人基础信息库 C. 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 D. 宏观经济信息库 16. 狭义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行政管理。 A.正确 B.错误 17. 协同政务就是“一站式服务”。 A.正确 B.错误 18. 项目监理过程应该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中。 A.正确 B.错误 19.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是实现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重要基础。 A.正确 B.错误 20.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采用BOT 模式是解决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A.正确 B.错误 21. 政府CIO 的职责包括组织制定本地区(部门)的信息化政策文件。 A.正确 B.错误 22. PMI 是PKI 的核心机构。 A.正确 B.错误 23. 电子政务项目管理活动包括项目监理。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班号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教学中心_________________ ……………… …… … … … … …密………………… …… … … … … ……封……………… …… … … …线… … … …… … … ……………………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和复习目标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300001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学时/学分:48学时/3分学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 适用专业:管理类、经济类各专业 开课系或教研室: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管理系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四年的学习中,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管理思维模式、具备基本管理技能的作用。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重要的思想观点、管理的基本过程、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其它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时分配:课程教学环节中包括理论课42学时、课堂实践6学时。 2、教学方法:以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为主,适当设置课堂讨论、课堂实践。 3、考核方式:平时考核+闭卷考试 4、成绩评定:出勤、平时表现(15%)+平时作业成绩及表现(15%)+期末考试成绩(70%)。 5、课堂要求:按时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积极参与案例讨论,按时完成作业。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理解管理的含义、管理的性质、管理者角色的变化,管理者的职能定位、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了解管理的要素、管理学特点、管理的意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管理学性质及对象、管理学科体系结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管理的含义、性质、作用 2、难点: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1、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管理的含义,管理的要素,管理学特点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内容包括:机械 图样的绘制与识读基础、机械图样的表达、机械图样的识读、计算 机绘图基础等。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基本的绘图 技能,具有一定的识读机械图样能力和初步的图示表达能力,通过 学习计算机绘图的初步知识,能够绘制简单的图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包括想象该零件的结构形状;了解图样中有关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 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符号及其含义。了解零件测绘的一 般方法。 (2)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部件装配图。包括了解装配图的画法规定和特殊表达方法;分析装配图中各零件的形状轮廓 以及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配合性质和连接形式等。能绘 制简单的装配图。 (3)在教师指导下,能独立操作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简单的图样。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考虑到技工学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简单到复杂,逐 步掌握投影理论知识,建立空间概念,完成由物画图到由 图到想物的两次转化,达到熟练地运用“形体分析法”和 “画形分析法”识读机械图样的教学目的。 (2)根据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以识读为主,识读和绘图相结合,以绘图促识图的原则。由于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必须充分注意讲和练的结 合,制图教学与生产实习相结合,要尽量利用与本专业有 关的零部件图例或实物组织教学。 (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计算机绘图正在逐步取代手工尺规绘图。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手作图训练, 适当减少尺规绘图的工作量。 (4)制图国家标准是绘制技术图样的技术法规,是制图教学内容的根本依据。教学中应努力树立并逐步强化学生的标准 化意识。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机制Z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环节类别:课程设计学分:1 周数:1 面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程代码: F10004 先开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 课程性质:必修课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机械产品种类日益增多,自动化程度愈来愈高。这就要求设计者除综合应用各类典型机构的作用外,还要根据使用要求和功能分析,设计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优良、工作可靠、适用性强的机械系统。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在机械原理课程学习后进行的全面、系统、深入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创新设计及进行机构分析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针对某种简单机器进行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包括机器功能分析、工艺动作过程确定、执行机构选择、机械运动方案评定、机构尺度综合等。通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所学机械原理的知识和理论,培养开发创新机械的能力,实现用图解法进行机构的分析计算的基本要求,完成机械运动方案和机构设计。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通过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使学生融会贯通机械原理的理论和机构结构、运动分析、动力分析的方法;熟悉各类常用机构的类型、特点及设计要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完成机械系统整体分析和设计,提高运算、绘图及及查阅有关资料的能力,编写说明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表达能力。此外,还应加强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具备工程的观点,养成综合分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和科学的、一丝不苟的作风。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工科院校学生在大学期间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的第一次比较全面、具有实际内容和意义的课程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机械原理知识和技能,并将其系统化;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并在机构分析与综合

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3

作业提交 3
1. 与传统电子政务相比,“智慧政府”具有透彻感知、快速反应、( )、科学决策等特征。
(A) 智能监管
(B) 智能办公
(C) 知识管理
(D) 主动服务
[参考答案:D] 分值:5
0
得分:

系统自动批改于 2018 年 2 月 27 日 10 点 40 分
2. 下列关于电子政务项目融资中的 BOT 模式,描述不准确的是( )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采用 BOT 模式是解决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资金短缺的有效
(A) 途径之一
(B) BOT 模式由承建商、经营商和用户组成一个股份组织
(C) BOT 模式需要政府部门直接进行资金投入
(D) BOT 模式是指“建设-经营-转让”模式
[参考答案:C] 分值:5
0
得分:

系统自动批改于 2018 年 2 月 27 日 10 点 40 分
3. ( )是 PKI 的核心机构 (A) PMI

(B) KMI
(C) CA 认证中心
(D) DAT
[参考答案:C] 分值:5
0
得分:

系统自动批改于 2018 年 2 月 27 日 10 点 40 分
4. 电子政务评估层次不包括( ) (A) 区域级
(B) 项目级
(C) 部门级
(D) 国家级
[参考答案:D] 分值:5
0
得分:

系统自动批改于 2018 年 2 月 27 日 10 点 40 分
5. 电子政务服务架构由服务领域、( )和服务项三个层次构成。 (A) 服务规范
(B) 服务部门 (C) 服务流程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三年制专科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 管理学原理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共48学时。考试课。3学分。 管理学原理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达到能够运用所学的管理学原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学理论的演变过程;管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内容。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技巧与方法;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组织文化与决策过程。 3.熟练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与功能。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参考教材 先修课程:无 教材名称:《管理学原理》,王春利、李大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参考资料:《管理学》,邢以群,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管理学原理》,杨文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管理学》,徐国华,赵平,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三、课程内容 绪论 1.管理的定义 2.管理的性质 3.管理学的结构和内容 第一章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主要内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发展以及对管理学的贡献;西方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霍桑实验;人际关系理论阶段:X理论、Y理论、Z理论;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管理过程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学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与案例学派、权责理论学派;中国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国外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重点:霍桑实验;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与案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 难点:X理论、Y理论、Z理论。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掌握各历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及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获得读图和绘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能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能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图样。 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形成由图形想象物体、以图形表现物体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规范的制图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获取、处理和表达技术信息,并能适应制图技术和标准变化的需要;通过制图实践培养制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综合实践模块和选学模块三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不少于72学时。 2. 综合实践模块是本课程的综合应用部分,以测绘教学为主。 3. 选学模块是由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的实际需要自主确定的选择性内容。 各模块中标“*”的内容,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安排教学。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础模块

续表

续表

续表 综合实践模块

选学模块 五、教学实施(一)学时安排建议

x2040631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x2040631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英文名称: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课程编号:x2040631 学时数:72 其中实践学时数: 8 课外学时数:0 学分数:4.5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一、课程简介 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方向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研究内容是有关机械的一些最基本的原理及常用机构的分析与综合方法,主要包括:机构结构分析的基本知识;机构的运动分析方法;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常用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连杆机构等)的分析与设计;机械传动系统运动方案的设计等。 通过《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常用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能够使用上述方法分析现有实际机械产品的结构合理性,分析其运动和动力性能;掌握机械设计时,机构的选型、组合、变异及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等问题,训练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查阅相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拟定机械系统方案的能力。学习本课程可以为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机械设计、机械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

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一)绪论 1. 了解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及内容,掌握机器、机构、机械的概念。 2. 了解学习机械原理的目的及方法,了解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现状。 (二)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 了解机构运动简图的概念及其作用,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2. 掌握运动副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重点),熟练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重点)。 3. 掌握机构的组成原理,掌握基本杆组的概念及平面机构的结构分类方法。 (三)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 掌握用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 2. 掌握同一构件上两点之间的运动关系以及两构件上重合点之间的运动关系,熟练掌握用矢量方程图解法进行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重点、难点)。 3. 了解用矢量方程解析法进行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四)平面机构力分析 了解平面机构力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掌握构件惯性力的确定方法(一般力学方法)及构件组的静定条件,掌握用图解法进行平面Ⅱ级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重点)。 (五)机械效率、摩擦与自锁 1. 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理解理想机械的意义,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2. 了解总反力、摩擦角、摩擦圆的概念;掌握平面机构运动副中摩擦的分析方法;熟练掌握用图解法对平面机构进行考虑摩擦时的受力分析(重点)。 3. 掌握自锁的概念和条件。 (六)机械的平衡 了解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内容;掌握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七)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1. 了解机械运转的三个阶段,了解机械产生速度波动的原因。 2. 掌握等效质量、等效转动惯量和等效力、等效力矩的概念;掌握机械运动方程式的求解方法。 3. 掌握机械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掌握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飞轮设计)。 (八)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20春期末考试.doc

1.德国电子政务的技术核心是() A.柏林-波恩信息协会 B.德国21世纪协会 C.电子与通讯技术局 D.政府信息技术理事会 【参考答案】: A 2.()标志着北京市正式启动了电子政务工程。 A.北京之窗 B.首都之窗 C.数字北京 D.网上北京 【参考答案】: B 3.()已经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关键所在。 A.目标明确 B.资源整合 C.注重实效 D.保障有力 【参考答案】: B 4.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是() A.工作流管理系统软件 B.工作流执行服务 C.客户应用管理 D.数据储存 【参考答案】: B 5.项目目标中目标大三角是指() A.系统-组织-人员 B.质量-进度-费用 C.系统-环境-组织 D.组织-质量-费用 【参考答案】: A 6.各国电子政务发展实践形成一种共识,其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 () A.政府依法行政 B.改革政府体制 C.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推动 D.信息化技术

7.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方针是() A.统一协调、联合建设 B.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C.统一标准、注重质量 D.互联互通、高度共享 【参考答案】: B 8.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 A.20世纪80年代初 B.20世纪80年代中期 C.20世纪80年代末 期 D.20世纪90年代 【参考答案】: D 9.()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卡工程 D.三金工程 【参考答案】: D 10.工作流联盟成立于()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参考答案】: A 11.下列关于电子政务与家庭信息化的说法那个正确?() A.电子政务是家庭信息化的前提 B.家庭信息化是电子政务的前提 C.电子政务为家庭信息化提供了保障 D.家庭信息化为电子政务提供了基础 【参考答案】: B 12.GRM与CRM 的本质区别是() A.CRM是赢利组织的管理手段,政府不以赢利为目的 B.服务对象不 同 C.服务手段不同 D.服务理念不同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其研究对象是一般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社会上的管理活动虽然十分复杂,性质多样,但是这些表面复杂多样的管理活动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性,即本质规律。《管理学原理》就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的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寻找客观规律,总结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用于指导管理实践。 本课程适用对象为管理类所有专业和经济类专业学生,总学时为64学时 二、课程内容概述: 《管理学原理》课程主要是由低向高从二个层次来阐述:第一层次是管理的内涵,包括管理入门、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管理环境与道德;第二层次是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创新等管理的职能活动。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习管理的兴趣,了解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熟悉基本的管理工作程序,掌握基本的管理工具、方法,运用基本的管理知识解释现实中的管理现象,运用基本的管理知识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 四、教学方法 1、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积极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式教学、团队学习、专家现场授课、学生课堂演讲等教学方式。 2、注重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模拟实践教学的形式。即在课堂内或校园内,引入管理要素,建立仿真环境,营造管理情景,使学生向实际管理者那样进行模拟决策。具体形式主要有:模拟公司系列实训、调查与访问、岗位见习、校园体验、管理游戏等。 3、教师及时向学生推荐扩充性学习材料(包括相关学术论文、理论前沿跟踪、企业经营管理实例、各类的相关参考书籍等)并指导学生阅读学习,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五、课程考核方式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计划学时:20 实践学时:4 课程类型:院级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 制订时间:2008年5月1日 审定时间: 2008 年月日 修订时间及次数:2008年月日第次修订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学科专业基础课,本教学大纲是按照《管理学原理》课程设置的要求,结合实际应用于全院各专业专科教育的特点编写而成,因此作为一门院选课。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是系统研究管理知识的一门科学与艺术,它由一系列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和方法构成,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实践及经验在理论上系统反映和总结,同时又对管理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着重了解和掌握现代管理学的框架结构;了解管理学思想发展史中的主要学派、重要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理解管理学各领域中的基本概念;系统地把握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重要性及其内在联系;熟悉履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本程序和原则;掌握主要理论及其在管理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并熟练地运用管理学中的各种分类方法和计划、决策、控制中的常用方法。 二、课程特色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思考讨论、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强化了他们的管理体验,激活他们的管理思维。 本课程还积极关注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注重切合我国国情和我国企业管理实际的教材与案例库建设,及时跟踪国内企业经营管理的前沿问题,大量选用了有本土特色的教学案例和素材进行教学。 三、知识能力培养目标 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使学生掌握两大基础(管理基础知识与先进理念),培养学生四大关键能力。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本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青岛胶南珠山职业学校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课程类型: 技术基础课适用专业:机电、汽修主撰人:刘巧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同时又是一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图样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本课程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构形设计能力和计算机设计绘图能力,并能学习、贯彻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手工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方面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理解并掌握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 2. 理解并掌握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画法; 3. 掌握常用件和标准件的规定画法、标记及有关标准表格的查用; 4. 掌握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及标注法,能用公差标准、手册等正确标注零件图和装配图; 5.了解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和装配图的识读。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的理论水平和所具备的实践动手能力。 1.通过学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应熟悉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学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方法,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绘制出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的图样。初步掌握徒手绘制草图的技能。

2.正投影法基本原理是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正投影作图基础、组合体及其尺寸标注,应掌握运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形体的图示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3.能阅读和绘制中等以上复杂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4.能遵守《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会查阅有关图样涉及的标准结构、标准件以及《尺寸公差》等国家标准。 三、学时分配 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0学时) (一)教学目标 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平面图形画法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二)教学重点 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及线段分析。 (三)教学内容 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绘图工具和绘图方法。 3.几何作图。 第2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4学时) (一)教学目标 掌握三视图的等量关系和方位关系,充分理解点、线、面的三面投影规律并会应用投影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点、直线、平面的三面投影规律及应用。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学时数:32 学分数:2 适用专业:非经管学生 执笔者:王清娥 审核人:张建国 编制日期:2011年4月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管理类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在第二学期开出,是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启蒙课程。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系统了解与掌握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与思维方法,并受到分析管理问题的方法训练,从而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运营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论与规律; (二)了解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前沿与动态; (三)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发现、思考、分析组织与管理问题; (四)通过接受案例分析方法训练,学会运用管理案例分析方法。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管理者与管理 一、管理者与组织 1.管理者与操作者 2.组织的特征 二、管理和管理者 1.管理及其职能 2.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3.亨利·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4.不同层次管理者的管理技巧 三、管理者与企业家的区别 四、为什么要学习管理

一、早期的管理 二、古典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2.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3.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三、管理的定量学派 1.运筹学 2.管理科学 四、近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和趋向一体化 1、过程方法:基于管理职能的连续循环 2、系统方法:系统的类型 3、权变方法:权变因素 五、管理学发展的当前趋势与问题 1.管理的全球化 2.管理道德问题 3.激励、创新和变革 4.全面质量管理 5.授权 6.工作人员多样化与两极化 第三章组织文化与组织环境 一、管理万能论与象征论 1、管理万能论 2、管理象征论 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及其来源;强文化与弱文化 2、构成组织文化的10个特征 3、文化如何约束管理者的行为 三、组织环境 1.什么是组织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