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培训经费管理制度(通用1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培训经费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培训经费管理制度篇1

一、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不断改善安全培训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切实保障培训经费的合理使用,促进安全生产的稳步发展。

二、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足额提取及合理使用

1、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要足额提取,专款专用。根据财建【2006】317号和永煤控股【2011】324号文件要求,按照工资总额的2.5%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严禁挪作他用。

2、教育培训经费必须严格管理,专款专用,提高职工教育经费的投资效益。当年节余的部分可按有关文件规定,结转到下一年使用。

三、教育培训经费使用范围包括:

(一)上岗和转岗培训;

(二)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

(三)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

(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五)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六)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

(七)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

(八)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

(九)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

(十)职工技能比赛等考试、考核工作的命题、评卷、监考的考务酬

金;

(十一)各类培训中发生的兼课教师津贴、带徒费、教材稿酬、外聘教师的考务酬金、食宿费;

(十二)培训发生的培训费、教材费、资料费、实习指导费;

(十三)不属于固定资产的教具和教学设备购置费,教学设备维修费,职工教育理论研究费等;

(十四)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

四、培训费报销标准:

⑴经批准参加的各种委外培训发生的培训费、资料费等,予以报销,但无故中止学习和未取得培训合格证书者,上述费用自理。委外培训取得的相应证件须交回培训中心原(复)印件一份。

⑵凡部室级以下涉外培训(含技术比武、取证培训、考察学习)工作结束后,必须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以及有关领导批示,报经公司培训中心审批核验后,方可逐级履行报销程序。

五、培训兼职津贴及酬金:

(一)各种培训班聘请单位在职职工及离、退休人员授课津贴标准:特级160元∕学时;高级110元∕学时;一级80元∕学时;二级55元∕学时,三级40元∕学时,没有培训师职称的公司领导按有职称公司领导最低职称发放津贴;没有培训师职称的部室正副职按三级培训师职称发放津贴。

(二)对于20学时以上的安全和岗位技能培训应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束后由培训中心向学员下发反映层培训效果评估表,由学员对培训教师授课效果情况进行评估,学员效果反馈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全额发放教师津贴,达到80分以上(含80分)的发放讲课津贴的60%,低于80分的不予发放津贴。

(二)编写教材酬金标准:编写职工培训教材或课件酬金按每套50---100元支付。审稿费按编写教材的50%支付,校稿费按编写教材的20%支付。对在培训教学中未按教材或课件内容授课的,从授课津贴中扣除50—100元。

(三)考务酬金:凡经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比赛等考试考核工作的命题、阅卷、监考酬金的支付标准:标准试卷(含标准答案、评比标准)

每套支付酬金50元,阅卷、监考按30元∕课时支付。

六、有关要求:

1、财务部应建立月、季、年(含半年)职工培训教育经费提取使用台账,每月初5日前对台帐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2、财务部每月26日向安全培训中心报送培训经费月度提取数额和月度发生数额,人力资源部报送月度工资总额。

3、凡涉及培训教育经费支出项目,必须经主管培训领导或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履行有关手续。

4、对不按照制度执行的,给予责任单位负责人根据情节给予50—100元的罚款。

培训经费管理制度篇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加强和规范培训费支出管理,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节约培训费开支,参照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和省公务员局《关于印发〈江苏省省级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苏财行〔2014〕32号)规定,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级机关,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法院和检察院机关、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机关,以及参照国家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培训,是指各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使用财政资金在境内举办的三个月以内的岗位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初任培训等。

第四条各单位举办培训应当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则,实行单位内部统一管理,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培训质量,节约培训资源,提高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第二章计划管理

第五条建立培训计划编报和审批制度。各单位尽早制订下一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名称、对象、内容、时间、地点、参训人数、所需

经费及列支渠道等),经单位财务部门审核经费预算后列入部门预算,报单位领导办公会议或党组(党委)会议批准后施行。

第六条年度培训计划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得调整。因工作需要确需临时增加培训及调整预算的,报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审批。

第三章开支范围和标准

第七条培训费是指各单位开展培训直接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住宿费、伙食费、培训场地费、讲课费、培训资料费、交通费、其他费用。

(一)住宿费是指参训人员及工作人员培训期间发生的租住房间的费用。

(二)伙食费是指参训人员及工作人员培训期间发生的用餐费用。

(三)培训场地费是指用于培训的会议室或教室租金。

(四)讲课费是指聘请师资授课所支付的必要报酬。

(五)培训资料费是指培训期间必要的资料及办公用品费。

(六)交通费是指用于接送以及统一组织的与培训有关的考察、调研等发生的交通支出。

(七)其他费用是指现场教学费、文体活动费、医药费以及授课教师交通、食宿等支出。

第八条培训费实行综合定额标准、总额控制。综合定额最高不超过以下标准:

综合定额标准是培训费开支的上限,各项费用之间可以调剂使用。不安排住宿的,综合定额标准按扣除住宿费后的标准核定。各单位应在综合定额标准以内结算报销。

赴外地培训,或培训期间赴外地考察、调研的,在综合定额标准以外,苏州地区以外往返交通费按规定据实列支。

30天以内的(含30天)培训按照综合定额标准控制;超过30天的培训,按照综合定额标准的80%控制。上述天数含报到撤离时间,报到和撤离时间分别不得超过1天。

第九条讲课费执行以下标准(税后):

(一)副高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每半天最高不超过1000元;

(二)正高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每半天最高不超过2000元;

(三)院士、全国知名专家每半天一般不超过3000元。

其他人员讲课参照上述标准执行。

第四章培训组织

第十条各单位开展培训应当在开支范围和标准内,原则上应择优选择党校、行政学院、部门行业所属培训机构、高校培训基地以及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培训机构承担培训项目。单位内部具备培训条件的,应当充分利用内部场所。无法承接的培训应在苏州市党政机关会议定点饭店内举办。

第十一条组织培训的工作人员控制在参训人员数量的5%以内,最多不超过5人。

第十二条严禁借培训名义安排公款旅游;严禁借培训名义组织会餐或安排宴请;严禁组织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严禁使用培训费购置电脑、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固定资产以及开支与培训无关的其他费用;严禁在培训费中列支公务接待费、会议费;严禁套取培训费设立“小金库”。

培训住宿不得安排套房,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培训用餐不得上高档菜肴,不得提供烟酒;培训期间不得发放文件包和笔;7日以内的培训不得组织调研、考察、参观。

第十三条各单位组织培训应尽量利用网络、视频等信息化手段,大力推行干部选学、在职自学等方式,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

第五章报销结算

第十四条举办单位在培训结束后及时办理报销手续,应当提供培训通知(包括培训班名称、对象、内容、时间、地点等基本要素)、实际参训人员签到表、讲课费签收单以及培训机构出具的原始明细单据等凭证。各单位财务部门要认真把关,严格按照规定审核培训费开支,在规定标准内支付培训费。对未履行审批程序的培训,以及超范围、超标准等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各项开支不得予以报销。

第十五条除讲课金、小额零星开支外,培训费用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管理的有关制度执行,采用银行转账或公务卡方式结

算,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第十六条培训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在各单位日常公用经费或专项经费中列支,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或摊派培训费用。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各单位应当将培训的项目、内容、人数、经费等情况,以适当方式进行公开。

第十八条各单位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将上年度培训计划实际执行情况(包括培训名称、主要内容、时间、地点、培训对象及人数、工作人员数、经费开支及列支渠道、培训成效等)报送同级组织、人社、财政部门。

第十九条市组织、人社、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对各单位培训活动和培训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一)培训计划的编报是否符合规定;

(二)培训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三)培训费报销和支付是否符合规定;

(四)是否存在虚报培训费用的行为;

(五)是否存在转嫁、摊派培训费用的行为;

(六)是否存在向参训人员乱收费的行为;

(七)是否存在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二十条对于检查中发现的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由市组织、人社、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责令改正,追回资金,并予以通报;相关责任人员,所在单位按规定予以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各单位可以按照本办法规定,结合单位业务特点和工作实际,制定培训费管理具体规定。

第二十二条市委组织部组织的调训和统一培训,不适用本办法。

第二十三条不参照国家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培训学校经费管理制度

培训学校经费管理制度 培训学校经费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培训学校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培训学校正常运转,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培训学校经费管理制度是培训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适用于所有培训学校的各类经费管理。 第三条经费管理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发挥经费的作用,保障培训学校的正常运转,提高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四条培训学校经费包括拨款、收入、汇款三大类。拨款是指上级机构给予的公共财政拨款、助学金、教育经费等,收入包括学费、培训费、兼职收入等,汇款指学校通过财务渠道进行的转账或汇款。 第五条培训学校经费管理应遵循规范、合法、公正、安全、经济的原则,并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 第六条培训学校应建立健全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经费管理的基本职责和权限,明确经费管理的程序和要求,确保经费管理的科学规范。

第七条培训学校应加强对经费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第八条培训学校要将经费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责任范围,加强领导对经费管理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第九条对经费管理违规行为的处理,参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学校规定予以处理,如涉及违法行为,将移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二章拨款管理 第十条培训学校应按照财政拨付经费使用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合理安排拨款使用,确保拨款的合规性和有效使用。 第十一条培训学校应建立健全拨款管理制度,明确拨款使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拨款使用的规范性和规则性。 第十二条培训学校接受拨款后,应当及时核对到账情况,确保拨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三条培训学校拨款使用应按照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安排拨款的使用,不得超出经费预算金额。 第十四条培训学校拨款使用应符合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不得进行违规挪用、私分、占用、截留、套取等行为。

培训费用管理制度

培训费用管理制度 培训是组织中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升员工能力、促进团队合作、推动组织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培训活动往往涉及到一定的费用支出,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费用管理制度,既能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又能控制费用的合理性,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费用申请和预算 1. 培训需求评估:各部门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及时发现和总结培训需求,并提出培训计划。 2. 培训费用申请:培训计划得到批准后,相关负责人需向财务部门递交培训费用申请表,包括培训项目、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参训人员名单等详细信息。 3. 费用预算:财务部门根据培训计划和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费用预算,并在预算中考虑各项费用因素,比如培训费用、差旅费、住宿费等。 二、费用支付和报销 1. 培训费用支付:财务部门按照培训费用申请表中的信息,及时支付培训费用给培训机构或供应商。

2. 差旅费和住宿费支付:如果培训地点不在本地,参训人员产生差 旅费和住宿费时,需要按照公司差旅及住宿费用报销制度进行支付和 报销。 3. 培训费用报销:参训人员按照公司费用报销制度,提供相应的费 用凭证和报销申请,由财务部门及时审核并支付报销款项。 三、费用核算和控制 1. 培训费用核算:财务部门对每笔培训费用进行详细核算,包括费 用明细、费用归属部门、培训效果评估等。 2. 培训费用控制:财务部门定期对培训费用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及时发现培训费用的变动趋势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3. 培训效果评估:财务部门与各部门联动,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并与培训费用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的培训计划和费用预算提供参考 依据。 四、费用政策和监督 1. 费用政策制定: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费用政策,并向全体员工进行宣导和培训,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2. 费用监督机制:公司应建立相应的内部监督机制,以保障培训费 用的合规性和合理性。同时,鼓励员工举报费用违规行为,并对相关 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五、费用报告和总结

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规范和加强公司的培训经费管理,提高培训经费利用效率,公司特制定本制度。 二、培训经费管理的基本原则 1. 把培训经费纳入公司预算体系,按照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有关规定,严格管理。 2. 严格经费审批程序,实行项目制管理,确保培训经费合理、规范和有效使用。 3. 加强对培训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监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止挥霍浪费。 4. 加强培训成果的评价,强化对培训效果的跟踪和评估。 5. 培训经费收支要做好会计核算与监督工作,确保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6. 培训部门必须严格依照相关管理规定,用好每一分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 三、经费编制 1. 每年年初,各部门培训负责人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时,根据各部门和员工的实际需要, 编制本部门的培训经费预算。 2. 培训部门对培训经费的需求进行逐项核定,确定每项培训活动所需的经费总额。 3. 培训部门要结合公司的整体财务情况和发展规划,对年度培训经费进行综合考虑和调整。 4. 培训经费编制应符合财务制度的规定,坚持严格审核和公开透明原则,确保各项经费预 算科学、合理、合法。 四、经费使用 1. 培训经费使用应以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为基础,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符 合公司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 2. 培训经费使用应严格按照预算编制制度和审批程序进行,不得擅自挪用、挥霍浪费。 3. 培训经费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确保经费使用合法、透明和规范。 4. 培训经费使用应强调经济、务实,节约开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确保培训活动的质量 和效果。 五、经费管理

1. 培训经费管理应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控和核算工作,实行专人负责、专项核算,加强内 部审计和监督。 2. 培训经费管理应建立健全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培训经费的安全和 有效使用。 3. 培训经费管理部门要对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汇总和报表,向公司领导和相关部 门进行通报和汇报。 4. 培训经费管理部门要对培训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 出改进措施。 六、经费监督 1. 公司领导要对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加强对培训经费使用的审计和评估 工作。 2. 公司领导要对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建议, 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 公司领导要对培训经费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经费管理工作进行指导 和监督。 4. 公司领导要对培训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汇总和分析,向公司全体员工分享经验和教训,加强对培训经费使用的宣传和教育。 七、经费评估 1. 培训部门要对每项培训活动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和汇总,提交培训经费使用情 况的报告。 2. 培训部门要对每项培训活动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核算和分析,评估培训活动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培训部门要对每项培训活动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提出经费使用的改进建议 和措施。 4. 培训部门要对每项培训活动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追踪,对培训活动的经费使用情 况进行回顾和总结。 八、附则 在制定本制度时,公司应充分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员工 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员工的参与和支持度。

教师培训经费使用制度

教师培训经费使用制度 教师培训经费使用制度是指学校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而设 立的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规定。这项制度的目的是合理利用教育资源, 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促进学校教学与发展。以下是一份关于教师培训经 费使用制度的详细说明。 一、经费保障 1.学校应将每年的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确保按时拨付。 2.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师培训经费的规模和比例。 3.学校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特别项目经费,如国外培训、高级研修班等。 二、申请程序 1.教师需填写详细的培训申请表,包括培训项目、内容、目标、计划等。 2.教师应在培训申请前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包括个人参加培训的意 见及工作安排。 3.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评审委员会,对申请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培 训项目的实用性、紧迫性、师资专业化水平等。 4.评审委员会应及时完成评审工作,并将评审结果反馈给申请者。 三、培训范围和方式 1.培训范围包括教育教学、学科专业、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 2.培训方式可以是集中培训、个别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

3.培训内容可以是相关的课程学习、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研讨会、学科竞赛等。 四、使用原则和限制 1.教师培训经费应主要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能力,不得私自挪用或滥用。 2.培训经费使用应遵循公开、透明、公正的原则,不得有不当利用、浪费等情况。 3.禁止使用培训经费用于教师的个人消费或购买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4.特殊项目经费应符合教师培训的实际需要,不得用于个别教师的特殊需求。 五、经费报销和监督 1.教师培训经费的使用需要有完整的购买、报销流程,包括发票、报销单据等。 2.学校设立专门的经费审核制度,对教师培训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和审核,确保合理使用。 3.学校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培训质量评估和效果跟踪,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六、评估和总结 1.教师培训结束后,学校应组织评估活动,对培训的内容、效果和意义进行评估。

学校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学校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学校培训经费管理,合理、规范使用培训经费,加强对培训经费的监督和管理,提高经费使用绩效,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管理范围内的培训经费管理工作。 第三条培训经费指用于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等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训、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 需要的费用。 第四条学校培训经费管理应严格依法依规,经济合理、节约用人、科学管理、公开透明。 第五条学校培训经费应当根据培训实际需求和预算拨款确定,不得私自挪用、挤占、截留。 第六条学校应当设立培训经费专用管理账户,财务收支必须按照规定进出,不得挤占、截留。 第七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培训经费管理工作机构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倡导廉洁 诚实的培训经费管理风气。 第八条学校应当加强对培训经费的监督和考核,建立健全培训经费的使用和绩效评估制度。 第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培训经费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培训经费使用合规性的审 计和监督。 第十条学校应当坚决纠正违反培训经费管理规定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第二章经费预算 第十一条学校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经费预算,明确各项培训经费的用途和分配标准。 第十二条培训经费的预算编制应当充分听取相关工作单位的意见,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科 学性。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加强对培训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调整预算安排,确保 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建立预算绩效评估制度,对培训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 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第三章经费使用管理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严格控制培训经费的使用,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根据培训实际需要和预算安排,合理安排培训经费的使用。

培训资金管理制度

培训资金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规范和加强培训资金的管理,保障培训经费的合理使用和审核流程的规范化,制定本资金管理制度。 二、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 1、合法合规原则。资金使用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范进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合理有效原则。资金使用必须符合培训计划的实际需求,不得浪费和滥用,确保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3、审慎节约原则。资金使用必须审慎慎重,做到节约使用,严守成本控制。 4、公开透明原则。资金使用必须公开透明,确保资金使用过程的公开公平,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三、资金管理的主体 1、资金管理部门 负责资金的筹措、分配、使用、监督和考核等工作。 2、部门主管 负责本部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需对资金使用进行合理的预算和安排,并确保资金使用符合相关规定。 3、资金使用人员 负责资金的使用,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的使用和填报相关报销资料。 四、资金管理的范围 资金管理范围包括培训经费、培训补贴、培训活动支出等。 五、资金管理流程 1、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由资金管理部门负责,需提前做出详细的预算和计划,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申请和审批。 2、资金分配

资金分配由资金管理部门根据各部门的培训计划和需求,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安排,需做好资金的预留和安全控制。 3、资金使用 资金使用人员需按照相关规定使用资金,需填写资金使用申请,并经部门主管审批后方可使用,需保留好相应的票据和相关报销文件。 4、资金监督 资金管理部门负责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检查,对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理。 5、资金审批 资金使用需经过资金管理部门和相关领导的审批,确保资金使用合理有效。 6、资金考核 资金管理部门负责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考核和总结,对资金使用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评价。 七、资金管理的制度和制度的执行 资金管理部门需建立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对培训资金的使用、审批、报销等流程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并严格执行,确保资金管理的公开透明和合理有效。 八、违反资金管理制度的处理措施 对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资金管理部门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九、资金结余的处理方式 资金结余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资金管理部门负责对资金结余的使用进行规范指导,确保结余资金的安全使用。 十、附则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如有问题和变化,需及时调整和通知相关部门。

企业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企业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第一条总则 为了规范企业培训经费的管理,合理利用经费资源,提高企业培训效果,制定本制度。 第三条经费申请和审批程序 1.培训经费需经过培训负责人提出申请,由培训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拨付。 2.经费申请需提交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经费预算等相关文件,经过审核通过后方可审批拨款。 第四条培训经费的使用原则 1.经费使用必须与企业培训计划相符,比例合理。 2.经费使用应以节约为原则,适度控制开支。 3.经费使用应公开透明,接受审计监督。 第五条经费使用范围 1.培训师费用:包括内部培训师和外部培训师的费用。 2.培训场地费用:包括培训厅、会议室等场地租赁费用。 3.培训教材费用:包括培训所需教材和资料等费用。 4.培训设备费用:包括用于培训的电脑、投影仪等费用。 5.培训交通费用:包括参加培训人员的差旅费用。

6.其他相关费用:根据实际情况可按需使用。 第六条经费使用标准 1.培训师费用不得超过每小时200元。 2.培训场地费用按照市场价格支付。 3.培训教材费用根据实际需要按次收费。 4.培训设备费用应根据设备使用时间和品质合理支付。 5.培训交通费用按照企业差旅标准支付。 6.其他相关费用须经过审批才能支付。 第七条经费使用登记和报销 1.培训经费使用需填写经费使用登记表,由培训负责人审核和签字。 2.经费报销需提供相关费用凭证,经过培训负责人审核后,由财务部门进行核销。 第八条经费管理责任 1.培训负责人对经费的使用负有主要责任,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规定执行。 2.经费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经费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3.财务部门负责对经费使用进行审核和核销。 第九条经费的监督和审计 1.对经费使用进行定期抽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教师培训经费是学校为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投入的经费,是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保障。为了保证教师培训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学校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培训经费的申请与审批 教师培训经费的申请与审批是教师培训经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经费管理部门,负责教师培训经费的申请与审批工作。教师在参加培训前,应当填写培训经费申请表,并提供相关培训计划、资料等。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和教师的专业需求,审核培训经费的合理性、必要性和有效性,并确定是否予以批准。二、培训经费的管理与监督 教师培训经费的管理与监督是保证经费使用合规的关键环节。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培训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经费的使用范围、标准和流程。经费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培训经费的监督与核查,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对于超出预算或有问题的经费,应当及时进行追责和处理,确保经费使用符合规定并取得预期的培训效果。 三、培训经费的使用与报销 教师培训经费的使用与报销是培训经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培训结束后,教师应当按照培训经费管理制度的要求,及时提供相关培训证明、发票等材料,并填写报销表。经费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流程和程序,对教师的报销申请进行审核和审批,并及时进行经费的拨付。

四、培训经费的考核与评估 教师培训经费的考核与评估是检验经费使用效果的重要手段。学校应当建立培训经费使用效果的考核与评估机制,对教师培训的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通过考核与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对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 总之,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对于保证教师培训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管理非常重要。同时,学校还应当加强对教师培训经费的使用效果的考核和评估,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只有做好教师培训经费的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培训经费的作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使用及管理办法

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使用及管理办法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应该合理规划和使用教师培训经费,确保经费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以下是 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使用及管理的一些办法。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 1.根据教师培训的规模和需求,制定全年的培训经费预算。该预算应 涵盖教师培训的各个方面,包括培训费用、交通费、住宿费、教材费等。 2.合理分配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经费,确保每个学校的培训需求能够得 到满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学校规模和实际需求,确定每所学校的 培训经费额度。 3.制定经费使用的细则和标准,明确培训经费可以使用的范围和限额。特别是在教材费、住宿费等方面,应有明确的使用标准和凭证要求。 二、培训需求评估与规划 1.制定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评估和规划制度,定期组织对教师的培训 需求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各学校和各科目的培训需求。 2.根据调查和研究结果,制定教师培训规划,明确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时间,并将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3.统筹安排教师培训资源,确保培训满足不同学校和不同教师的需求。特别是对于一线教师,应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三、规范经费使用流程

1.制定培训经费使用流程,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权限。包括经费申请、使用、结算等环节,以及审批和监督机制。 2.严格执行经费报销制度,要求教师提供准确的消费凭证,确保经费 使用的合规性和合理性。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财务审核机制,加强对经费 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3.加强财务监管,确保经费使用的公开透明。教育行政部门应主动公 布每年的教师培训经费预算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强培训效果评估 1.建立教师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及时了解培训的实际效果和问题。可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评价、专家评估等形式对教师培训进行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安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 效性。同时,对于效果不佳的培训,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将培训效果纳入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对于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 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总结起来,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的使用及管理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建立培训需求评估和规划制度,规范经费使用流程,加强培训效果评估。通过以上办法,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培训经费的作用,提升中小学教 师的专业水平,推动教育的发展。

学校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学校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学校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 为了规范学校培训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合理安排培训经费的支出,提高培训效果和经费利用效率,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级各类培训项目的经费支出和管理。 三、经费来源 1.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学校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拨专项培训经费。 2. 自筹经费:学校部门或个人通过各种途径自愿出资支持培训活动,可申请报销。 四、经费申请和审批 1. 培训活动的经费申请: (1)培训项目组填写经费申请表,包括培训项目名称、培训时间、参训人数、预计经费支出等。 (2)经费申请表需由培训项目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提交给学校行政部门审批。 (3)审批流程:行政部门审核→财务审批。 2. 经费审批: (1)经费审批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2)审批人员应根据培训项目的实际需要和学校财务状况,进行合理的审批。 五、经费执行和管理 1. 经费使用: (1)经费使用应符合培训项目的实际需要,不得擅自调整使用计划。 (2)经费支出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财务规定执行,不得存在超支等违规行为。 2. 经费报销: (1)报销申请:培训项目组填写报销申请表,附上经费使用明细和相关票据,并由培训项目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提交给行政部门进行审核。 (2)报销标准:按照学校相关财务标准执行。 (3)报销审批:行政部门审核→财务审批。 3. 经费监督: (1)学校设立培训经费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培训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2)监督报告:监督小组应定期向学校领导报告培训经费使用和管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 (3)学校领导应对监督报告进行审阅,并按照需要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六、经费公开 学校应定期公开本制度的实施情况和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接

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使用及管理办法

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使用及管理办法 二、使用规定 1.优先满足教师培训需求:经费应首先用于满足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包括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教育、学科知识与能力 提升等方面。 2.分配公平合理:经费分配应按照学校师生人数、教师工作年限和教 师培训需求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得到平等的培训机会。 3.经费使用计划:各学校应组织编制年度培训经费使用计划,详细列 明培训项目、经费用途、预算金额等,并按照计划进行培训经费的使用。 4.培训费的管理:培训费应向教师直接发放,不得挂账或以其他形式 代替发放。学校应建立有效的费用管理制度,监督和控制培训经费的使用。 5.鼓励创新:支持教师自主创新,并鼓励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学 术交流和教学比赛等,经费可以用于支持教师参与这些活动和项目。 三、审批程序 1.培训计划编制:学校应组织教师培训需求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编制 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等,并报教育部门备案。 2.经费使用申请:由学校培训管理部门或培训师资队伍发展委员会负 责向教育部门提出经费使用申请,申请中应包括培训项目、经费用途及预 算金额等。

3.审批程序:教育部门对经费使用申请进行审查,并根据经费的合理性、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经费按照规定流转到学校账 户进行使用。 四、管理办法 为了确保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的科学管理,需要建立以下管理办法: 1.建立培训经费管理制度:明确培训经费的使用范围、使用规定、审 批程序、审批权限等,并将制度向全校教师宣传和推广,增强大家的培训 经费管理意识。 2.加强经费监督和审计:学校应建立经费监督制度,定期对经费使用 进行审计,并对发现问题、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和处理,确保经费的合法性 和合理性。 3.培训成果评估:学校应建立中小学教师培训成果评估机制,对教师 通过培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估和考核,确保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4.加强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的管 理平台,实现培训经费的在线审批、监督和使用情况的实时查询,提高管 理效率。

培训中心经费收支管理制度

培训中心经费收支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规范培训中心的经费收支管理,维护财务秩序,提高经费利用效率,确保财务安全,经培训中心领导班子研究,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收入管理 (一)收入来源 1. 学员培训费:包括学员的学费、教材费、实验费等; 2. 政府拨款补助:包括各级政府的资助和扶持经费; 3. 其他收入:包括培训中心的自有资金收入和其他可能取得的收入。 (二)收入登记 1. 其他收入要及时登记入账,资金来源要填写明确; 2. 学员培训费收入要按照学员名单一一登记,并填写收款人、日期、金额等信息; 3. 政府拨款补助要按照相关规定登记入账。 (三)收入管理 1. 财务人员负责收款,收入金额以现金或银行转账方式入账; 2. 收款后要及时填写收入登记表,备存相关收款凭证; 3. 不得私分公款,收入不得挪作他用。 三、支出管理 (一)支出范围 1. 师资费用:包括培训师的工资、差旅费、培训费用等; 2. 教材费用:包括培训中心所使用的各类教材费用; 3. 实验费用:包括所需的各类实验器材费用; 4. 日常管理费用:包括培训中心的日常水电费、物业费、办公用品费等; 5. 其他支出:包括培训中心的其他日常支出。 (二)支出管理

1. 支出由财务人员负责支付,必须凭有效的支出凭证; 2. 支出必须有支出经费管理人员的审批,确保支出合规、合理; 3. 支出凭证上必须填写支出事由、金额、领用人等信息,备存相关支出凭证; 4. 支出应当及时做好支付登记,并按照支出类别进行归档备查。 四、资金监管 (一)资金监管 1. 定期检查资金账目,确保收支对账无误; 2. 对重要资金操作要进行二次复核,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可靠; 3. 单次支出金额较大的资金操作需备有相应的审批文件,并由相关部门或财务人员复核; 4. 禁止将公款私存或挪作他用,不得将资金存放于个人账户。 (二)资金使用 1. 资金使用应按照培训中心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进行; 2. 资金使用应符合预算,不得超支; 3. 对资金使用方案要及时备案,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4. 对资金使用情况要定期进行审查和检查,公开透明。 五、经费报告 (一)报告形式 1. 经费报告采用文字和财务报表相结合的形式呈现; 2. 报告内容包括经费收支情况、资金使用情况、收入来源、支出用途等。 (二)报送时间 1. 按照相关规定的定期时间报送; 2. 在收到相关部门的要求报送经费报告时,要按时按质报送。 (三)报送对象 1. 经费报告的报送对象包括涉及的上级管理部门、审计机关等; 2. 对于内部部门间的经费报告也要进行相应的报送。

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是针对学校教师参加培训活动所产生经费支出 的管理规定,旨在保证教师培训经费的合理使用和透明度,提高教师培训 效果和学校教学质量。本制度将从经费申请、使用、报销等方面进行详细 规定,以确保教师培训经费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一、经费申请篇: 1.教师培训活动的预算应提前编制,明确列出培训费用、差旅费用、 住宿费用、餐费等明细,根据培训内容和规模进行科学合理的预估。 2.经费申请应提交给学校教务处或者人事处,申请材料包括培训计划、费用预算表、参训教师名单等,需由培训负责人签署并附上所在学院的意见。 3.经费申请经评审通过后,学校教务处或者人事处将向申请人发放经费,并进行详细记录。 二、经费使用篇: 1.教师培训活动产生的经费应按照使用目的和预算进行合理使用,不 得违规挪用或私分。 2.培训活动所需要的各项具体费用应按照预算指标进行使用,必要时 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整,并及时向学校教务处或人事处报备。 3.经费使用应保持合理性和透明度,必须提供相关凭证,如发票、付 款凭证等。 4.培训班费、参会费、学习材料费等费用应按照实际报销,超出预算 的部分必须有审核人员的签字同意。

三、报销篇: 1.教师应在培训结束后的15个工作日内,将相关费用的报销单据提交给学校财务处,报销单据应包括发票、报销清单、培训活动相关证明文件等。 2.学校财务处须审核报销单据的合法性和准确性,核实与培训活动相关的费用,确保不超过预算范围。 3.报销单据经学校财务处审批通过后,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将经费返还给教师个人或单位,并开具相应的发票。 4.财务处应定期对教师培训经费进行核对和统计,确保教师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和报销情况的准确性。 四、违规处理篇: 1.如发现教师在申请、使用、报销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追责处理,追回违规使用的经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2.教师培训经费管理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虚报费用、挪用经费、私自报销、报销假发票等违法行为。 以上所述为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进行细化和完善,并加强对教师培训经费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教师的培训经费得到合理利用和最大化效益。

科研人员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科研人员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1. 培训目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科研人员培训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提高科研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2. 培训经费来源 培训经费主要来源于科研项目的项目经费预算,也可以通过其他合法渠道进行筹措。各科研项目组需提前申请培训经费,并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进行合理使用和管理。 3. 培训经费使用范围 培训经费可用于以下方面: - 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和讲座 - 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活动 - 参加专业培训和讲座课程 - 购买相关研究资料和教材 - 其他与科研人员能力提升和研究相关的支出 4. 培训经费管理流程

1. 培训需求申请:科研人员所在项目组提出培训需求,并向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说明培训内容、时间、地点和预计费用等相关信息。 2. 申请审批:项目负责人对培训需求进行评估,并决定是否批准申请。若批准,项目负责人需将相关信息上报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备案。 3. 经费拨付:科研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将相应培训经费拨付到项目组指定账户。 4. 经费使用:项目组根据培训计划和预算,在规定范围内合理使用培训经费,并及时记录相关支出和票据。 5. 经费报销:培训结束后,项目组需按照相关规定提供完整的报销材料,提交经费报销申请,并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6. 经费审计:科研管理部门有权对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核实培训经费的合理性和使用效果。 5. 培训经费管理责任 - 项目负责人应对项目组的培训需求进行评估和审批,并确保培训经费的合理使用。 - 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培训经费的拨付,并进行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

- 科研人员应合理安排培训计划,妥善使用培训经费,提高研究效果并为科研工作做好准备。 6. 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科研人员应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培训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对违规使用和浪费培训经费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处理。 以上为《科研人员培训经费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能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工作提供指导和规范。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及时向科研管理部门反馈。

公司培训经费管理规定

公司培训经费管理规定 公司培训经费管理规定 为了提高公司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公司决定制定本公司培训经费管理规定,确保公司培训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一、培训经费的来源和分配 1.培训经费的来源:公司每年将按照财务预算安排足够数量的资金作为培训经费,由财务部门进行统筹管理。 2.培训经费的分配:全年培训经费根据不同部门的培训需求、人员规模、培训项目的复杂程度和预计的效益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分配,具体的分配方案由各部门提出, 并报经公司领导审核。 二、报名及费用报销程序 1.报名程序:员工有意向参加培训需在规定通知期内书面报名,报名内容必须包括: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培训课程名称、培训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信息,并 经所属部门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审核确认,方可报名参加培训。 2.费用报销程序:完成培训后员工须在规定时间内向财务部提交以下报销材料:培训费用收据、培训证书、交通费票据及住宿费发票等相关材料,经财务部审核确认后,以个人报销、部门集中报销的方式进行报销。 三、培训费用标准及实行办法 1.培训费用标准:公司按照不同的培训项目、培训等级和培训机构的不同制定出一定的培训费用标准,员工参加培训时按照公司标准支付相应的费用。 2.实行办法:对于员工参加公司内部培训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参加公司外部培训活动的员工不得申请培训费用报销。 四、培训制度管理及效益考核 1.培训制度管理: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将积极落实公司领导的有关培训方案,定期进行人员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并对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实施效 果等进行监督和管理。 2.效益考核:公司将按照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根据员工在培训过程中所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在工作中做到何种程度进行效益考核。对于培训效益好的,公司

公司员工培训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

公司员工培训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 目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员工培训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确保经费合理有效地利用,提高员工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发展。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培训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包括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 经费申请和审批 1. 员工需提前向部门主管提交经费申请,说明培训内容、费用预算、培训时间等相关信息。 2. 部门主管审核经费申请,确保申请内容符合公司培训计划和预算,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批。

3. 审批通过后,员工应按照培训计划和预算进行培训安排和费用使用。 经费使用限制 1. 员工培训经费仅限用于与工作相关的培训活动,包括技能培训、业务培训、管理培训等。 2. 培训经费不得用于个人私人旅游、娱乐活动或其他与工作无关的费用。 3. 培训经费不得用于购买任何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规定的物品或服务。 经费报销和核算 1. 员工完成培训后,需提供培训证明、费用等相关文件,向财务部门申请经费报销。 2. 财务部门对经费报销申请进行审核,确保相关文件齐全、合规,并按照公司财务制度进行核算。 3. 经费报销审批通过后,财务部门将及时安排经费支付。

经费管理和监督 1. 公司设立培训经费专项账户,将员工培训经费存入该账户, 并专款专用。 2. 财务部门负责对培训经费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经费使用合规、准确。 3. 定期进行经费使用情况的统计和报告,向公司领导层汇报, 以便进行决策和优化。 违规处理 任何故意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警告、扣发薪资、停止培训资格等,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结论 公司员工培训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经费合理有效地利用,提高员工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员工应遵守相关规定,正确使用 和报销培训经费,共同促进公司的持续发展。

培训经费制度

培训经费制度 培训经费制度是为了提高员工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而设立的。下面是企业制定的培训经费制度,旨在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培训经费。 一、经费来源: 1.企业每年按照总预算的10%作为培训经费。 2.其他收入来源,如企业利润分成、员工个人缴纳的培训费。 二、经费使用原则: 1.全员受益原则:培训经费用于全员培训,不得用于个别员工。 2.合理安排原则:根据各部门和岗位需要,合理安排培训计划 和经费使用。 3.优先保障原则:对于重要岗位和关键人员的培训,优先考虑 经费支持。 4.公开公平原则:培训计划和经费使用情况应公开透明,确保 公平竞争。 三、经费使用方式: 1.开展内部培训:公司组织内部专家或外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2.参加外部培训:员工可根据工作需要申请参加相关培训课程,参加费用由企业承担。 3.购买培训资料:企业可购买相关书籍、教材、教具等培训资 料供员工使用。

4.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鼓励员工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提高专业水平。 四、培训申请和审批流程: 1.员工向所在部门提出培训申请,包括培训内容、费用预算、培训机构等信息。 2.所在部门审核培训申请,根据培训经费预算和实际情况进行审批。 3.审批通过后,由所在部门将培训计划和费用预算上报至人力资源部门。 4.人力资源部门根据总预算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安排。 五、经费使用监督: 1.费用报销:员工参加培训后,需按照公司规定的报销流程进行费用报销。 2.经费结余:每年底剩余的培训经费将纳入下一年的经费预算中,优先用于新的培训计划。 3.定期公示:公司定期公示培训经费使用情况,接受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和评议。 总之,培训经费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合理的培训经费制度,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培训经费,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竞争力,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2023年培训经费管理制度_培训经费管理制度规定

2023年培训经费管理制度_培训经费管理制度规 定 培训经费管理制度篇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加强和规范培训费支出管理,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节约培训费开支,参照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和省公务员局《关于印发〈江苏省省级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苏财行〔〕32号)规定,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级机关,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法院和检察院机关、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机关,以及参照国家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培训,是指各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使用财政资金在境内举办的三个月以内的岗位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初任培训等。 第四条各单位举办培训应当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则,实行单位内部统一管理,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培训质量,节约培训资源,提高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第二章计划管理 第五条建立培训计划编报和审批制度。各单位尽早制订下一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名称、对象、内容、时间、地点、参训人数、所需经费及列支渠道等),经单位财务部门审核经费预算后列入部门预算,报单位领导办公会议或党组(党委)会议批准后施行。

第六条年度培训计划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得调整。因工作需要确需临时增加培训及调整预算的,报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审批。 第三章开支范围和标准 第七条培训费是指各单位开展培训直接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住宿费、伙食费、培训场地费、讲课费、培训资料费、交通费、其他费用。 (一)住宿费是指参训人员及工作人员培训期间发生的租住房间的费用。 (二)伙食费是指参训人员及工作人员培训期间发生的用餐费用。 (三)培训场地费是指用于培训的会议室或教室租金。 (四)讲课费是指聘请师资授课所支付的必要报酬。 (五)培训资料费是指培训期间必要的资料及办公用品费。 (六)交通费是指用于接送以及统一组织的与培训有关的考察、调研等发生的交通支出。 (七)其他费用是指现场教学费、文体活动费、医药费以及授课教师交通、食宿等支出。 第八条培训费实行综合定额标准、总额控制。综合定额最高不超过以下标准: 综合定额标准是培训费开支的上限,各项费用之间可以调剂使用。不安排住宿的,综合定额标准按扣除住宿费后的标准核定。各单位应在综合定额标准以内结算报销。 赴外地培训,或培训期间赴外地考察、调研的,在综合定额标准以外,苏州地区以外往返交通费按规定据实列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