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热射病诊治

热射病诊治

热射病诊治
热射病诊治

《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2015)要点

1 概述

热射病(heat stroke,HS)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高强度体力运动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意识障碍、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肝损害、急性肾损害等多器官多系统损伤的极其严重的临床综合征。EHS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达50%以上。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尤其是在夏季参训的官兵和运动员。一旦怀疑参训官兵发生EHS,即应转送至后方医院治疗。

热适应(heat adaptation)是指长期在热环境中生活人群的热耐受能力比短期进入热环境人员明显增强的生物学现象,是经过若干代的适应作用,对热气候建立起来的稳定的协调关系。热适应不仅限于生理功能方面,在机体外形、器官结构方面也有相应的变化,具有稳固的基因基础,具备可遗传的特点,因此又称生物性热适应。

习服(acclimatization)是训练与运动生理学范畴的重要概念,指人员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状态。

热习服(heat acclimatization)是后天获得的、机体对热环境刺激的保护性生理反应,又称获得性热适应或生理性热适应。热习服具有可产生、可加强、可脱失的特点。热习服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医学监测下,使有关人员对热环境达到更为适应状态的过程。

脱习服(deacclimatization)是指一旦热刺激作用停止,热耐受能力会逐渐减弱,恢复到习服前水平。

2 热射病流行病学特点

2.1 热射病发病特点热射病发病与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无风环境。

2.2 易感因素

个体因素:①发热,感冒,胃肠炎,腹泻,呕吐;②脱水;③睡眠不足;④缺乏热习服训练;⑤肥胖;⑥低血钾。

环境因素:训练场地热负荷过重,强烈的太阳直射。

组织因素:与体能不相适应的训练计划,不适当的训练和休息周期,补水不足。

易感因素的叠加,增加了热射病的严重程度,并与预后相关。

2.3 训练强度未进行过热习服的官兵在炎热夏季实施5公里越野训练,是发生劳力型热射病的最主要原因。

3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3.1 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降温,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3.2 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躺解衣,降温,补充水和盐分,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3 重症中暑

3.3.1 热痉挛是一种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可能与钠盐丢失相关。热痉挛常发生于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运动量过大时,大量出汗且仅补水者。

临床表现:于训练中或训练后出现短暂性、间歇发作的肌肉抽动。热痉挛有时易与热衰竭时过度通气致手足抽搐相混淆,后者常出现手足痉挛和四肢末端及口周麻木。

救治原则: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补充盐水或饮用电解质溶液可迅速缓解热痉挛症状。轻症者可口服补液盐,脱水者应静脉输注生理(0.9%NaCl溶液),并做好积极转运准备。

3.3.2 热衰竭指热应激后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热应激情况下,体液、体钠丢失过多,水电解质紊乱,但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

临床表现: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下降、恶心和呕吐,有时可表现出肌肉痉挛、体位性眩晕和晕厥。体温升高,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如得不到及时诊治,可发展为热射病。故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比积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肝功能异常,肌酸激酶增高。

救治原则:①迅速降温;②当血容量严重减少、电解质紊乱时需静脉输液。如果血压随体位波动,应继续补充生理盐水直到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余失液量可在48h内缓慢补充,过快纠正高钠血症可引起脑水肿,导致意识障碍或癫痫发作。

3.3.3 热射病热射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无汗、昏迷。发病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3.3.3.1 劳力型热射病见于健康年轻人(如参加训练的官兵),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忽感

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头晕、反应迟钝,或忽然晕倒、神志不清,伴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40℃以上,出现谵妄、嗜睡和昏迷。皮肤干热,面色潮红或苍白,开始大汗、冷汗,继而无汗,心动过速、休克等。

劳力型热射病在热射病基础上伴有严重的横纹肌溶解,故急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急性肝损害、DIC出现早,在发病后十几小时甚至几小时即可出现,病情恶化快,病死率极高。

劳力型热射病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

(1)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早期即可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特征为躁动、谵妄和昏迷。还可出现其他神经学异常表现,包括行为怪异、角弓反张、幻觉、去大脑强直、小脑功能障碍等。

(2)凝血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皮肤淤斑、穿刺点出血及淤斑、结膜出血、黑便、血便、咯血、血尿、心肌出血、颅内出血等。合并DIC 提示预后不良。

(3)肝功能损害。重度肝损害是劳力型热射病的一个固有特征。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在发病后迅速升高,第3~4天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而胆红素的升高相对滞后,通常在热射病发病后24~72h开始升高。

(4)肾功能损害。多与横纹肌溶解有关。表现为少尿、无尿,尿色深,为浓茶色或酱油色尿。25%~30%的劳力型热射病患者和5%的经典型热射病患者出现急性少尿型肾衰竭。

(5)呼吸功能不全。早期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6)急性胃肠功能损害。腹痛、腹泻、水样便、消化道出血较常见。

(7)心血管功能不全。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速(心率大于130次/min)、心律失常等。

(8)横纹肌溶解。表现为肌肉酸痛、僵硬,肌无力、茶色尿,酱油尿,后期可出现肌肿胀、骨筋膜室综合征。

3.3.3.2 经典型热射病见于年老、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般为逐渐起病。前驱症状不易发现,1~2d后症状加重,出现神志模糊、谵妄、昏迷等,或有大小便失禁,体温高,可达40~42℃,可有心衰、肾衰等表现。

4 实验室检查

4.1 血常规发病早期因脱水致血液浓缩可出现血红蛋白(Hb)升高、红细胞比积(Hct)增加,血小

2015 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

?指南与共识?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 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 中暑;诊断;治疗;医疗准则 [中图分类号] R594.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码] 0577-7402(2015)01-0001-07 [DOI] 10.11855/j.issn.0577-7402.2015.01.01 1 概述 热射病(heat stroke,HS)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高强度体力运动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意识障碍、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肝损害、急性肾损害等多器官多系统损伤的极其严重的临床综合征。EHS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达50%以上。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尤其是在夏季参训的官兵和运动员。一旦怀疑参训官兵发生EHS,即应转送至后方医院治疗。 热适应(heat adaptation)是指长期在热环境中生活人群的热耐受能力比短期进入热环境人员明显增强的生物学现象,是经过若干代的适应作用,对热气候建立起来的稳定的协调关系。热适应不仅限于生理功能方面,在机体外形、器官结构方面也有相应的变化,具有稳固的基因基础,具备可遗传的特点,因此又称生物性热适应。 习服(acclimatization)是训练与运动生理学范畴的重要概念,指人员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状态。 热习服(heat acclimatization)是后天获得的、机体对热环境刺激的保护性生理反应,又称获得性热适应或生理性热适应。热习服具有可产生、可加强、可脱失的特点。热习服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医学监测下,使有关人员对热环境达到更为适应状态的过程。 脱习服(deacclimatization)是指一旦热刺激作用停止,热耐受能力会逐渐减弱,恢复到习服前水平。 2 热射病流行病学特点 2.1 热射病发病特点 热射病发病与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无风环境。 中暑的气象阈值:日平均气温>30℃或相对湿度>73%。当气温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时,中暑发生率明显增加;日最高气温≥37℃时中暑人数急剧增加。 热指数:是应用温度和湿度运算得出的数值,和热射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性。当热指数>41,热射病发病率增高;当热指数>54,极易发生热射病(图1)。 2.2 易感因素 个体因素:①发热,感冒,胃肠炎,腹泻,呕吐;②脱水;③睡眠不足;④缺乏热习服训练;⑤肥胖;⑥低血钾。 环境因素:训练场地热负荷过重,强烈的太阳直射。 组织因素:与体能不相适应的训练计划,不适当的训练和休息周期,补水不足。 易感因素的叠加,增加了热射病的严重程度,并与预后相关。 2.3 训练强度 未进行过热习服的官兵在炎热夏季实施5公里越野训练,是发生劳力型热射病的最主要原因。 3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

2019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2019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热射病(heat stroke,HS)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热射病的发病率和危害性可能远超预期。调查资料显示,在高强度运动中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是热射病而非心血管意外;而由热射病导致的死亡可能超过所有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总和。 1.概述 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表现为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统称为热致疾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热致疾病类型,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热射病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classic heat stroke,CHS)和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 2.流行病学 根据国外有限的调查资料,CHS在夏季热浪期间人群发病率为

(17.6~26.5)/10万,住院病死率为14%~65%,ICU患者病死率>60%;EHS在劳力型热致疾病患者中所占比例为8.6%~18%,合并低血压时病死率>30%。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时间和地域报道的热射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差别很大,可能不具有可比性。导致这些差别的可能原因包括:①环境因素(如热浪强度及持续时间)差异;②体力活动的强度不同;③执行了不同的诊断标准;④早期现场处置是否恰当。另外,CHS具有更高的病死率,可能与其已存在的基础疾病有关。 3.热射病的表现 3.1 不同类型热射病的表现 3.1.1 CHS 致热源主要来自外部环境(如热浪),见于年老、年幼、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般为逐渐起病。前驱症状不易被发现,1~2d 症状加重,出现意识模糊、谵妄、昏迷等,体温升高达40~42℃,常伴有大小便失禁、心力衰竭、肾衰竭等表现。 3.1.2 EHS 见于健康年轻人(如部队官兵、运动员、消防队员、建筑工人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突感全身不适,如极度疲劳、持续头痛、运动不协调、行为不当、判断力受损、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晕厥等,可伴有大量出汗或无汗,

热射病诊治

《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2015)要点 1 概述 热射病(heat stroke,HS)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高强度体力运动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意识障碍、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肝损害、急性肾损害等多器官多系统损伤的极其严重的临床综合征。EHS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达50%以上。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尤其是在夏季参训的官兵和运动员。一旦怀疑参训官兵发生EHS,即应转送至后方医院治疗。 热适应(heat adaptation)是指长期在热环境中生活人群的热耐受能力比短期进入热环境人员明显增强的生物学现象,是经过若干代的适应作用,对热气候建立起来的稳定的协调关系。热适应不仅限于生理功能方面,在机体外形、器官结构方面也有相应的变化,具有稳固的基因基础,具备可遗传的特点,因此又称生物性热适应。

习服(acclimatization)是训练与运动生理学范畴的重要概念,指人员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状态。 热习服(heat acclimatization)是后天获得的、机体对热环境刺激的保护性生理反应,又称获得性热适应或生理性热适应。热习服具有可产生、可加强、可脱失的特点。热习服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医学监测下,使有关人员对热环境达到更为适应状态的过程。 脱习服(deacclimatization)是指一旦热刺激作用停止,热耐受能力会逐渐减弱,恢复到习服前水平。 2 热射病流行病学特点 2.1 热射病发病特点热射病发病与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无风环境。 2.2 易感因素 个体因素:①发热,感冒,胃肠炎,腹泻,呕吐;②脱水;③睡眠不足;④缺乏热习服训练;⑤肥胖;⑥低血钾。 环境因素:训练场地热负荷过重,强烈的太阳直射。 组织因素:与体能不相适应的训练计划,不适当的训练和休息周期,补水不足。 易感因素的叠加,增加了热射病的严重程度,并与预后相关。

热射病的几个治疗要点

热射病的几个治疗要点 暑期天气炎热,热射病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等多器官系统损害的临床综合征。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死亡率高达50%以上。 热射病早期有效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有效治疗三个关键点:迅速降低核心温度、血液净化和防治DIC。救治具体措施应遵循“九早一禁”的原则,即早降温、早扩容、早血液净化、早镇静、早气管插管、早纠正凝血功能紊乱、早抗感染、早肠内营养、早免疫调理,在凝血功能紊乱期禁止手术。热射病的治疗中有几个治疗要点在临床救治中尤其需注意: 1、降温:快速降温是治疗的首要措施,病死率与体温过高的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如果降温延迟,死亡率明显增加。当患者脱离高温环境后立即开始降温,并持续监测体温。 2、循环监测与液体复苏:应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气分析、每小时尿量和中心静脉压(CVP)。液体复苏时首选晶体液,如生理盐水,输液速度控制在使尿量保持200~300ml/h;可进行碱化尿液治疗,即适度补充碳酸氢钠使尿pH值保持大于6.5。 3、纠正凝血功能紊乱:尽早给予补充凝血底物(如补充新鲜血浆、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冷沉淀等),以纠正凝血功能。 4、镇静镇痛:热射病患者会出现躁动、抽搐,选择作用快、效力强、副作用少的镇静药如丙泊酚、苯二氮卓类药物。 5、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指征为①意识障碍;②气道分泌物多,且排痰障碍; ③大量误吸;④深镇静状态;⑤呼吸衰竭,PO2<60mmHg,且氧合状况有进行性恶化趋势;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对液体输注及血管活性药物反应欠佳。 6、血液净化:具备以下一条可考虑血液净化,如有以下两条或两条以上者应立刻进行血液净化:①一般物理降温方法无效且体温持续高于40℃且超过2小时;②合并多脏器损伤或出现MODS;③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④血钾>6.5mmo/L; ⑤少尿、无尿,或难以控制的容量超负荷;⑥CK> 5000U/L,或上升速度超过1倍/12h;⑦高分解代谢状态:肌酐每日递增>44.2μmol/L,BUN>3.57mmol/L;⑧难以纠正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⑨严重感染、脓毒血症。 7、抗感染:热射病治疗应早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有感染,及时留取相关标本做涂片、培养,调整抗生素。 8、肠内营养:如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稳定且无消化道出血及麻痹性肠梗阻时,尽早给予肠内营养。不能经口进食者选择管饲途径(鼻胃/鼻空肠)建立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尽量满足患者机体所需,可起到增强免疫力、促进患者恢复的效果。

热射病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热射病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护理常规】 1.立即置患者于通风、阴凉或有空调的环境(温度宜20~25℃),取平卧位休息。 2.立即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对症处理。 3.给予物理降温,头部置冰帽或冰枕,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放置冰袋;全身用冰水擦拭。遵医嘱药物降温。 4.严格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等变化。采取降温措施后,至少每30分钟测量肛温1次并记录。如果肛温降至38℃,并维持体温不回升,暂停降温;如降温过程中,患者出现昏迷、呼吸抑制、血压明显下降,应停止降温。 5.对于病情危重者,给予心电监护,记录24h出入量。 6.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7.供给高蛋白质、高热量、丰富维生素的饮食。 8.高热、抽搐、昏迷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惊厥护理常规、昏迷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预防是关键,要加强锻炼,改善劳动条件做好防暑降温,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 2.饮食指导鼓励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质饮食。 3.心理指导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康复指导告知其家属配合做好降温的重要性。勤给予患者翻身、换衣服,防的发生。 5.复诊须知避免高温下、通风不良处强体力劳动,避免穿不透气的衣服劳动,进食含钠饮料以不断补充水、电解质的丧失。当高温下作业无法避免时,需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措施,尽可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和钠。有易患倾向者应避免从事高温下工作。再次出现虚脱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中暑病人的护理32838

模块三损伤、中毒病人的护理 任务九中暑病人的护理 【复习提问】 1.酒精中毒兴奋期乙醇浓度达到多少? 答:11mmol/L 2.共济失调的表现? 答:肌肉运动不协调,行动笨拙,眼球震颤 【新课导入】 【案例】(图片) 李先生, 54岁,建筑工人,在高温闷热的夏天室外工作,全身乏力,继而体温升高T:40.5℃并伴皮肤干热,无汗、谵妄和抽搐,脉速,血压下降,呼吸浅快等表现,急诊就诊。 临床诊断为:热射病(中暑高热)伴休克 思考: 1. 为该患者降温首选的方法是? 2. 请说出停止降温的指征?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 专业职业能力:具备为不同类型中暑患者选取适宜物理降温方法的能力;具备正确使用氯丙嗪为患者进行药物降温的能力。 2. 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并能区分不同中暑类型的典型临床表现以及相应治疗原则并掌握主要护理措施。 3. 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新课讲解】 一、定义(图片) 中暑是指高温或烈日曝晒等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体热平衡失调、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或脑组织细胞受损而致的一组急性临床综合征。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图片) (一)病因 1. 环境因素在高温(>35℃)、烈日暴晒环境下劳动或环境温度虽未达高温,但空气中湿度大且通风不良时从事重体力劳动也易中暑。 2.诱发因素年老体弱、产妇、慢性疾病患者,睡眠不足、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

大、过度疲劳等易诱发中暑。

(二)发病机制 正常人的体温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产热和散热处于平衡状态,维持体温在37℃左右。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及蒸发,以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体表温度时,通过辐射、传导及对流散热发生困难,人体只能借助于汗液蒸发进行散热,有时机体产热增加大量出汗不足以散热;或空气中湿度大,通风不良以及汗腺功能障碍,如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广泛皮肤烧伤后搬痕形成等使出汗减少散热受阻;对热的适应能力下降,以上情况均可造成体内热的积蓄,引起中暑。 三、临床表现(图片) (一)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定时间后,大量出汗、口渴、头晕头昏、胸闷、全身疲乏,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38℃)如能及时转移到通风处安静休息,适当补充水盐,短时间可恢复正常。 (二)轻度中暑除上述表现加重外,体温升高到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面色苍白,全身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率增快等周围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如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在数小时内恢复。 (三)重度中暑 1. 热衰竭(中暑衰竭)为最常见的类型。由于大量出汗导致水、盐丢失,外周血管扩张引起血容量不足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主要表现皮肤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血压下降、昏厥或意识模糊,体内多无过量热蓄积,体温基本正常。常发生于老年人、产妇及尚未能适应高温气候和环境者。 2. 热痉挛(中暑痉挛)大量出汗后大量饮水,盐分补充不足,使血中钠、氯浓度降低,病人常感到四肢无力,阵发性肌肉痉挛和疼痛,常呈对称性,以腓肠肌痉挛最为多见,体温多正常。多见于健康青壮年。 3.日射病由于烈日暴晒或强烈热辐射作用于头部,病人出现剧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呕吐、烦躁不安。严重时发生昏迷、惊厥。脑组织温度可达到40~42℃,但体温不一定升高。在烈日下劳动时间过长,但又没有防护措施者易发生。 4.热射病(中暑高热)在高温环境下,产热过多散热不足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导致汗闭,使体温迅速升高发生热射病。早期表现头疼、头昏、全身乏力、多汗,不久体温迅速升高达40℃以上,出现颜面潮红、皮肤干燥无汗、神志渐转模糊、谵妄、昏迷,可伴抽搐,,严重者出现休克、脑水肿、肺水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本型特点为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为严重类型。多见于老年人。

热射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热射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热射病是指在高温高湿的天气下,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降,引起肌肉温度升高,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出现发热、哮喘、呼吸困难、血压升高、呼吸衰竭等病症。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该病对患者的身体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还需早发现早治疗。 热射病的西医治疗: 1.体外降温 旨在迅速降低深部体温。脱去患者衣服,吹送凉风并喷以凉水或以凉湿床单包裹全身。以冰水浸泡治疗已不再推荐,因发生低血压和寒战的并发症较多。但如其他方法无法降温时,亦可考虑此方法,但此时需要监测深部体温,一旦低于38.5℃时需停止冰水降温,以防体温过低。 2.体内降温 体外降温无效者,用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腹膜腔灌洗或血液透析,或将自体血液体外冷却后回输体内降温。 3.药物降温 氯丙嗪有调节体温中枢的功能,扩张血管、松弛肌肉和降低氧耗的作用。患者出现寒战时可应用氯丙嗪静脉输注,并同时监测血压。 4.对症治疗 昏迷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和褥疮,须加强护理。提供必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以促使患者恢复,保持呼吸道畅通,给予吸氧。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补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促发心力衰竭,发生心力衰竭予以快速效应的洋地黄制剂。应用升压药纠正休克。甘露醇脱水防治脑水肿。激素对治疗肺水肿、脑水肿等有一定疗效,但计量过大易并发感染,并针对各种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热射病的中医治疗: 1.刺血疗法 取穴部位:大椎、曲池、十宣、曲泽、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热退汗出,诸症消失。 2.穴位按摩疗法 轻症中暑,可取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拇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毫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3.擦药疗法 用风油精把手涂湿或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八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原文地址:https://www.sodocs.net/doc/4417875438.html,/zhongshu/2014/0807/188910.html

快速掌握热射病诊治:40℃不再是必要条件!

快速掌握热射病诊治:40℃不再是必要条件! 导语 谈一谈热射病的诊治。 一、诊断 目前,国际上关于热射病的诊断仍缺乏统一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做出临床诊断。 病史信息: ①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 ②高强度运动。 临床表现: 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如昏迷、抽搐、谵妄、行为异常等); ②核心温度超过40℃; ③多器官(≥2个)功能损伤表现; ④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DIC。

由病史信息中任意一条加上临床表现中的任意一条,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应考虑热射病的诊断。 2015版诊断标准回顾: 特别强调的是,患者从轻症中暑进展至热射病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连续过程,应在发现异常的第一时间启动干预治疗,而不应在确立“热射病”诊断之后再进行治疗。 2019版专家共识不再把核心温度作为临床诊断的必要条件,目的是避免因为“诊断”的问题而延误必要的降温治疗。这绝不意味着体温这一指标不重要,体温仍然是评价热射病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如果条件允许,应尽快获取患者的体温,最好是核心温度,建议以直肠温度作为核心温度的标准。如果患者从病史到临床表现均符合热射病,则不能仅仅因为体温(包括核心温度)未超过40℃而排除热射病。 二、鉴别诊断 多数热射病患者以意识状态改变伴高热为首发症状,同时合并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的相应症状,临床上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病、脑炎、脑膜炎、癫痫等。

感染性疾病 热射病易被误诊为感染性疾病导致的休克、多器官功能损害等,但后者多有感染病灶的相应表现、感染指标异常及影像学改变等,而前者有其特定的病史和易感因素,需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查体等加以鉴别。 代谢障碍性疾病 低血糖昏迷、高渗昏迷、肝性脑病、尿毒症性脑病等。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恶性高热 一种亚临床遗传性肌肉病,即患者平时无异常表现,在全麻过程中接触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如氟烷、安氟醚、异氟醚等)和去极化肌松药(琥珀酰胆碱)后出现骨骼肌强直性收缩,产生大量能量,导致体温持续快速增高,在没有特异性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一般的临床降温措施难以控制体温的增高,最终可导致患者死亡。恶性高热通过病史易鉴别。 三、院内治疗 2015年版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对于热射病的具体救治措施归纳为"九早一禁",即早降温、早扩容、早血液净化、早镇静、早气

部队热射病防治教案(专业版)

部队热射病防治 同志们,大家好: 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关于热射病的防治。↓大家都知道,近十几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的温度也是越来越高,由高温引发的疾病危害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随着当前练兵备战的持续深入推进,训练强度增加,部队官兵面临热致疾病风险也是越来越高,如果预防不当出现热射病的几率也是越来越大。 ↓我主要想从3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一是什么是热射病;二是现场急救的重点和方法;三是热射病的预防。↓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热射病? 大家可以先想一想:我知道什么是热射病吗?热射病有什么危害呢?热射病和中暑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对以上3个问题一片迷茫、知之不多的话,没关系,因为不了解这些问题的也不只你一个。↓我这里有两组数据,分别是对基层部队官兵的调查,关于热射病核心知识正确率和知晓情况都不是很理想。但我相信只要大家今天能够认真仔细听,就一定能够帮你解答掉其中的一些疑问。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概念:中暑。中暑,就是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如果你感觉上面这段话专业性太强,不好理解的话,我简单地给它翻译一下:↓中暑,

一言以蔽之,就是体温升高了,要把器官烧熟啦! ↓中暑还表现为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统称为热致疾病。先兆中暑(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轻症中暑(出现先兆中暑症状,并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呼吸急促、胸闷加剧;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体温往往在38℃以上)和重症中暑↓(热射病就是一种最严重的中暑,是由于暴露在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导致的,核心温度>40℃,出现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如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病死率随受损系统器官数目的增多而上升,至6个系统器官衰竭的时候,病死率可达100%,见图表)。 ↓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不同,又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经典型热射病一般多见于老弱病残孕,部队官兵不是易感群体,这里不过多展开描述。我们重点来了解一下劳力型热射病。劳力型热射病一般常见于年轻人(如部队官兵、运动员、消防队员、建筑工人等),是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由于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引发的突然晕倒、抽搐或昏迷,常伴有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体温可迅速升高至40℃以上,并且很快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具有发展速度快,死亡率更高的特点(可达80%左右)。 ↓通过以上的介绍,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个提法没有,就是

1例热射病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护理

1例热射病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护理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高湿等恶劣天气强度的逐渐增加,热射病(heat stroke,HS)这一严重症状也逐渐增多,且临床中此类病例的死亡率高[1]。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即使及时治疗,其病死率仍高达10%~50%[2]。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急症患者常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异常,横纹肌溶解,在后期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竭、肝衰竭或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我科成功救治1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的热射病患者,结合所复习文献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入院前8h在下午烈日下劳动后,再进行越野跑步中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逐渐瘫倒在地,出现呼喊不应、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无肢体抽搐、二便失禁。当地卫生队查体温41.7℃,血压100/64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mm,对光反射迟钝,给予激素、甘露醇静脉注射、镇静、冰袋降温、酒精擦浴等治疗后稍安静,但仍呼喊不应。急诊当地县医院测血压80/36mmHg,心率100次/min,呼吸急促,行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血常规:WBC4.6G/L、RBC4.2T/L、HGB122G/L、PLT63G/L;电解质:正常;予以物理降温、补液、升血压、脱水等处理,渐出现呻吟、肢体抽搐、躁动,静注安定注射液及肌注鲁米那,渐出现血压仍不升、尿量减少、喷射样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多次,量少,予以导尿,并出现大便失禁,大便稀溏,量多,腥臭,病情危重,拟”热射病、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收住我科。 2 急救治疗与护理 2.1早降温高温对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是热射病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机制[3]。患者入科时体温为41.3℃,入科后积极降温治疗,接诊后将室内温度调节至22℃,给予冰毯机、冰帽、冰袋放置腋窝、髂窝、腘窝等大动脉流经处,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给冬眠合剂(氯丙嗪25mg、异丙嗪25mg、哌替啶50mg)。入科后1h体温降至40℃。 2.2早行持续血液净化(CBP)入科后即给予股静脉血滤管植入术,实施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根据患者的血气分析及生化检查结果,调整置换液中的电解质含量;术后采用普通肝素抗凝。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压不稳定时,给予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 2.3早镇静患者入科时患者呈昏迷状,出现呻吟、肢体抽搐、躁动,给予静滴安定注射液及肌注鲁米那持续镇静3~5d。 2.4早扩容患者入科时有低血压休克表现,给予羟乙基扩容、生脉升压。 2.5早抗凝当体温超过43℃~44℃可直接激活血小板凝集反应,引起不可

热射病

中暑和热射病概述 ---警惕夏季训练杀手 随着夏季的到来,天气比较炎热,部队训练和考核强度不断加大,官兵容易在训练时出现中暑等身体不适。特别是近几年来,部队出 现严重中暑(热射病)甚至中暑致人死亡事故呈现多发、高发趋势。今天就中暑和热射病的防治相关知识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中暑和热射病的概念和临床表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的概念。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及 无风环境中,因体温调节障碍、水和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的相关 临床表现的疾病。中暑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几种: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 热射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加重的。 我们来学习它们都有什么临床表现。当你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出 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 调等症状的时候,就可能出现了中暑的情况。这时体温正常或略有 升高。这是就应该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十几分 钟内即可恢复。 在出现先兆中暑症状的基础上,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就是轻症 中暑:1、面色潮红、皮肤灼热;2. 呼吸急促、胸闷加剧; 3. 脉 搏细弱,血压下降; 4. 体温往往在38℃以上。正确的处置办法 就是: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 恢复。轻症之前的中暑我们都可以补充水和电解质,注意休息。 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就会出现重症中暑。首先是热痉挛,出现 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痉挛和疼痛,俗称“抽筋”以四肢肌肉多见, 可自行缓解。但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抽筋都是中暑引起的。 再者热衰竭常发生于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晕厥等休克表现此时体温升高大于38.5℃。 最后就是热射病,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跟我 们有关的就是劳力性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热急症。症状特点:高 热(一般>40℃)、无汗、昏迷为主要表现(三联症)。发病早期有 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躁动不安、神志模糊、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可发生心脑肾等多脏器功能障碍。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死亡率高达40-50%。资料显示 病死率随受损系统器官数目的增多而上升,有6个系统器官衰竭时,病死率就达100%。 为什么热射病发生会那么重?一是高热。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 为40.6-41.4℃。体温在41.6-42℃时,可持续45min-8h。高热持续>42 ℃,超过2-4h,常导致休克及严重并发症。如果热量不能

中暑病人的护理

中暑病人的护理 一、中暑概念: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或烈日暴晒引起体温调节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 根据发病机制不同,中暑分为热射病、热衰竭和热痉挛、日射病四种。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1、环境因素在高温(室温35℃)、烈日暴晒环境下劳动;若环境温度偏高,但空气中湿度又大,通风不良时从事重体力劳动也易中暑。 2、诱发因素年老体弱、产妇、慢性疾病患者,睡眠不足、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疲劳等易诱发中暑。 (二)发病机制: 正常人的体温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产热和散热处于平衡状态,维持体温在37℃左右。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及蒸发,以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体表温度时,通过辐射、传导及对流散热发生困难,人体只能借助于汗液蒸发进行散热,有时大量出汗不足以散热,或空气中湿度大,通风不良时,出汗减少使散热受阻。以上情况均可造成体内热的积蓄,引起中暑。 高热对人体系统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体温调节障碍在高温环境下,产热过多散热不足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导致汗闭,使体温迅速升高发生热射病。 2、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高温对中枢神经系统起抑制作用,使病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四肢无力。烈日或高热辐射长时间作用于头部,可穿透头皮和颅骨引起脑组织损伤、充血。大脑温度可达到40~42℃,体温不一定升高称为日射病。

3、心脏负担加重散热时皮肤血管扩张,血液重新分配,血流加速,心排出量增加,而且大量出汗引起血液浓缩及粘稠度增高,均造成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导致心排出量降低。 4、水、盐代谢紊乱高温工作出汗是主要的散热途径,而汗液中氯化钠含量为0.3%~0.5%,排汗增多引起盐及水丢失,导致脱水,此时血管扩张,血容量更加不足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的症状称为热衰竭;丢失盐过多且补充不足引起肌肉痉挛,可发生热痉挛。 三、中暑的临床表现: (一)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定时间后,大量出汗、口渴、头晕头昏、胸闷、全身疲乏,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37.5℃)如能及时转移到通风处安静休息,适当补充水盐,短时间可恢复正常。 (二)轻度中暑除上述表现加重外,体温升高到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面色苍白,全身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率增快等周围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如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在数小时内恢复。 (三)重度中暑 1、热衰竭(中暑衰竭)为最常见的类型。常发生于老年人、产妇及尚未能适应高温气候和环境者。由于大量出汗导致水、盐丢失,外周血管扩张引起血容量不足。主要表现皮肤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血压下降、昏厥或意识模糊,体内多无过量热蓄积,体温基本正常。 2、热痉挛(中暑痉挛)大量出汗后大量饮水,盐分补充不足,使血中钠、氯浓度降低,病人常感到四肢无力,阵发性肌肉痉挛和疼痛,常呈对称性,以腓肠肌痉挛最为多见,体温多正常。 3、日射病由于烈日暴晒或强烈热辐射作用于头部,病人出现剧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呕吐、烦躁不安。严重时发生昏迷、惊厥。体温多不升高。

中暑病人的护理

中暑病人的护理 一、中暑概念: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或烈日暴晒引起体温调节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根据发病机制不同,中暑分为热射病、热衰竭和热痉挛、日射病四种。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1、环境因素在高温(室温35℃)、烈日暴晒环境下劳动;若环境温度偏高,但空气中湿度又大,通风不良时从事重体力劳动也易中暑。2、诱发因素年老体弱、产妇、慢性疾病患者,睡眠不足、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疲劳等易诱发中暑。(二)发病机制:正常人的体温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产热和散热处于平衡状态,维持体温在37℃左右。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及蒸发,以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体表温度时,通过辐射、传导及对流散热发生困难,人体只能借助于汗液蒸发进行散热,有时大量出汗不足以散热,或空气中湿度大,通风不良时,出汗减少使散热受阻。以上情况均可造成体内热的积蓄,引起中暑。 高热对人体系统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体温调节障碍在高温环境下,产热过多散热不足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导致汗闭,使体温迅速升高发生热射病。2、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高温对中枢神经系统起抑制作用,使病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四肢无力。烈日或高热辐射长时间作用于头部,可穿透头皮和颅骨引起脑组织损伤、充血。大脑温度可达到40~42℃,体温不一定升高称为日射病。3、心脏负担加重散热时皮肤血管扩张,血液重新分配,血流加速,心排出量增加,而且大量出汗引起血液浓缩及粘稠度增高,均造成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导致心排出量降低。4、水、盐代谢紊乱高温工作出汗是主要的散热途径,而汗液中氯化钠含量为0.3%~0.5%,排汗增多引起盐及水丢失,导致脱水,此时血管扩张,血容量更加不足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的症状称为热衰竭;丢失盐过多且补充不足引起肌肉痉挛,可发生热痉挛。 三、中暑的临床表现:(一)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定时间后,大量出汗、口渴、头晕头昏、胸闷、全身疲乏,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37.5℃)如能及时转移到通风处安静休息,适当补充水盐,短时间可恢复正常。(二)轻度中暑除上述表现加重外,体温升高到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面色苍白,全身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率增快等周围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如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在数小时内恢复。(三)重度中暑1、热衰竭(中暑衰竭)为最常见的类型。常发生于老年人、产妇及尚未能适应高温气候和环境者。由于大量出汗导致水、盐丢失,外周血管扩张引起血容量不足。主要表现皮肤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血压下降、昏厥或意识模糊,体内多无过量热蓄积,体温基本正常。2、热痉挛(中暑痉挛)大量出汗后大量饮水,盐分补充不足,使血中钠、氯浓度降低,病人常感到四肢无力,阵发性肌肉痉挛和疼痛,常呈对称性,以腓肠肌痉挛最为多见,体温多正常。3、日射病由于烈日暴晒或强烈热辐射作用于头部,病人出现剧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呕吐、烦躁不安。严重时发生昏迷、惊厥。体温多不升高。4、热射病(又称中暑高热)早期表现头疼、头昏、全身乏力、多汗,不久体温迅速升高,可达40℃以上,出现颜面潮红、皮肤干燥无汗、神志渐转模糊、谵妄、昏迷,可伴抽搐,,严重者出现休克、脑水肿、肺水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本型特点为高热、无汗和昏迷,为严重类型。四、辅助检查热射病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尿常规可见蛋白及管型,血尿素氮、乳酸脱氢酶等增高。热痉挛血清钠、氯降

热射病专家共识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9) 热射病(heat stroke,HS)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热射病的发病率和危害性可能远超预期。调查资料显示,在高强度运动中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是热射病而非心血管意外;而由热射病导致的死亡可能超过所有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总和。 1.概述 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表现为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统称为热致疾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热致疾病类型,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热射病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classic heat stroke,CHS)和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 2.流行病学 根据国外有限的调查资料,CHS在夏季热浪期间人群发病率为(17.6~26.5)/10万,住院病死率为14%~65%,ICU患者病死率>60%;EHS在劳力型热致疾

病患者中所占比例为8.6%~18%,合并低血压时病死率>30%。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时间和地域报道的热射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差别很大,可能不具有可比性。导致这些差别的可能原因包括:①环境因素(如热浪强度及持续时间)差异;②体力活动的强度不同;③执行了不同的诊断标准;④早期现场处置是否恰当。另外,CHS具有更高的病死率,可能与其已存在的基础疾病有关。 3.热射病的表现 3.1 不同类型热射病的表现 3.1.1 CHS 致热源主要来自外部环境(如热浪),见于年老、年幼、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般为逐渐起病。前驱症状不易被发现,1~2d症状加重,出现意识模糊、谵妄、昏迷等,体温升高达40~42℃,常伴有大小便失禁、心力衰竭、肾衰竭等表现。 3.1.2 EHS 见于健康年轻人(如部队官兵、运动员、消防队员、建筑工人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突感全身不适,如极度疲劳、持续头痛、运动不协调、行为不当、判断力受损、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晕厥等,可伴有大量出汗或无汗,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40℃以上,出现谵妄、癫发作、意识水平下降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表现。也有患

5例越野训练致热射病的护理

5例越野训练致热射病的护理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诊,伴有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甚至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对机体造成广泛的损伤,其病死率较高。因此,早期诊断、快速降温及各脏器的对症治疗、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标签:热射病;急救;护理 热射病的定义为核心体温高于40℃,伴有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谵妄、惊厥或昏迷[1]。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越野训练致热射病是由于产热与散热,氧供与氧耗失衡,造成高热,缺氧双重损害,累及血管、脑、肺、心、肝、肾、横纹肌、血液等器官,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10%~50%[2],我院今年收治5例越野训练致热射病患者,经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相同病例,均为男性,年龄19~23岁,均因越野训练后出现四肢抽搐或伴昏倒,现场初步降温处理后急诊入院。在急诊抢救室给予冰袋、冷水擦浴、补液等处理后迅速转入ICU。体温37.6~41.5℃,心率90~130次/min,血压100~120/70~80mmHg,呼吸22~35次/min,皮肤绯红,面灼热,无汗,5例均有头痛、头晕、呕吐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样,其中2例神志清,2例嗜睡,呼之能应,1例神志恍惚,烦躁不安,入院后2h出现大小便失禁。 1.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4例,肌酸激酶升高4例,凝血异常5例,尿酸升高5例,肌酐、尿素升高1例,肌红蛋白升高4例,降钙素原升高5例,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4例,24h后肝酶谱升高4例。 2 急救护理 2.1降温降温的速度与预后密切相关,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3],通常在1h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8.9℃以下,降温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2.1.1物理降温将室内温度调至20~25℃,有助于患者体温尽快恢复正常,迅速退去患者身上衣物,用冷水擦拭全身皮肤,头置冰帽及四肢大血管处放置冰块,降温过程中,翻身、按摩受压部位1次/h,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及冻伤的发生。 2.2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保持有效循环一般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必要时可做深静脉置管,及时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内环境紊乱。根据医嘱积极配合抗炎、保肝、营养支持治疗。在输液过程中,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等调整输液量

6例热射病的急救护理与体会

6例热射病的急救护理与体会 发表时间:2016-10-20T16:44:01.4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作者:翁敏敏 [导读] 通畅在1小时内直肠温度降至38.0℃,室温调节在2 0℃~2 4℃,降温措施包括物理和药物降温。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215400 【摘要】;热射病是一种急症,是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表现为高热(>40℃)和神志障碍[1]热射病预后严重,病死率达5%~30%[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人群,故及时有效降温是抢救热射病患者的关键,正确预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措施得当,可提高热射病的治愈率。我科在2 01 6年6—7月间共抢救热射病 6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在43-65岁之间,在高温下工作者5例,未出门家中无空调等降温措施1例。 1 .2临床症状与体征就诊时伴有高热且有神志障碍,排除其他疾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肛温在 4O℃~42℃),呕吐、腹泻,少尿或无尿,低血压,呼吸急促,皮肤出现干燥、无汗。本组其中2例出现神志模糊,有抽搐,另外4例神志清楚无躁动不安。; 1例血压降低,最低达 81/ 44 mmHg 1.3实验室检查 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肌肝、尿素氮升高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 2例肌酸激酶升高, 4例白细胞升高。 2 急救护理 2.1降温降温的速度决定患者的预后。通畅在1小时内直肠温度降至38.0℃,室温调节在2 0℃~2 4℃,降温措施包括物理和药物降温2.1.1物理降温患者置于2 0℃~2 4℃左右室温环境中,在头部、腋下、腹股沟处放置冰袋 ,为防止局部皮肤冻伤 ,最好冰与皮肤间隔一层湿布 , 同时用冷水或酒精全身擦浴。 2.1.2 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同时使用,科防止肌肉震颤,减少机体分解代谢,从而减少机体产热,扩张周围血管,利于散热。对于抽搐者肌肉注射氯丙嗪和异丙嗪,有调节体温中枢,扩张血管,松弛肌肉,但低血压患者禁用。2.2 吸氧及保持呼吸道畅通尽快给予高流量吸氧,可提高治愈率,减少意识障碍、谵妄和烦躁不安的发生,并保持呼吸道畅通,是赢得抢救成功的第一步。 2.3 建立静脉通路一般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使抢救药物得要及时使用。 2.4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早发现、早抢救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全面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节律与频率、缺氧状况、尿量、皮肤有无出血情况;注意观察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观察体温波动等。随时监测生命体征,掌握病情进展,便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5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发生误吸;观察并记录尿量,注意有无休克及监测肾功能;观察皮肤瘀斑及瘀点,口腔、鼻腔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情况,为防治DI C提供信息。 3. 一般护理 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定时通风换气。保持患者皮肤、床铺清洁、干燥、衣着宽松柔软,每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皮肤受压处。部分患者腹泻较严重时注意做好肛周皮肤的护理。另外据资料报道,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有40%~70%可导致皮肤有从发绀到坏死的病理改变,如此时局部有刺激性液体渗漏,患者又无意识表达,局部组织将受到持续性刺激,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3]。故我们在观察液体时,要更认真细致,避免液体外渗。 4. 心理护理 热射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是广泛而弥漫性的,导致部分患者睡眠质量差,易做恶梦,并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我们要随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患者多交流,努力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心态。 5结果 6例均治愈出院 7 护理体会 热射病患者人院时病情凶险,随时有生命危险,此时护理重点以抢救生命为主,在病情稍稳定后,做好病情观察,防误吸、DI C、急性肾功能衰竭等[4];待患者完全清醒,护理重点就转移到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上。热射病是重危急症,即使抢救成功后也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肝肾功能损害,所以预防是关键:( 1) 加强锻炼,提高机体耐热能力,循序渐进进行耐热适应训练,热射病在夏天热浪期多见,持续 7~1 4 d后反而减少;( 2) 宣传中暑的防护知识,做好高温环境下的防暑降温工作及中暑后的初步处理。 参考文献: [1]韦红;1例重症热射病昏迷患者的护理[J];现代护理;2013年06期 [2]廖南波;肖传玲;;23例热射病的急救护理及预防[J];吉林医学;2010年26期 [3] 焦德让;张赛;;热射病15例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1年01期 [4]练红;王密芳;曹拂晓;;热射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0年18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