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代城市审美文化的主要形态

现代城市审美文化的主要形态

现代城市审美文化的主要形态
现代城市审美文化的主要形态

第26卷 第4期 河 北 工 程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V o.l 26 N o .42009年12月 Journa l of H ebe i U n i ve rs i ty of Eng inee ri ng (So cia l Sc ience Editi on) D ec .2009

[收稿日期]2009-10-23

[基金项目]2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08JJ D751077)

[作者简介]李萍(1975-),女,江苏常州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讲师,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比较美学与跨文化研究。

现代城市审美文化的主要形态

李 萍

1,2

(1.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州213001;2.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3)

[摘 要]在城市的影响日趋深入的社会背景下,关于城市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也日渐浓厚,

文章将审美文化放在城市这一特殊环境内进行研究,针对现代城市这一综合性的、广阔而复杂的研究对象,尝试提出了从物质形式、行为状态、精神存在这三个方面来概括城市审美文化的主要形态,并对每一种形态进行了具体的类别划分,从而使城市审美文化的形态既有各自的确定内容和适当的容量又具有开放性。以期推进美学领域对城市文化的整体关注与城市审美文化的研究进程。

[关键词]城市;审美文化;审美文化形态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477(2009)04-0113-03

相对于国内外城市文化研究的热潮,城市审美文化的研究相对单一、零散。国内对城市审美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多散见于文化学、城市美学、城市规划、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社会学、城市精神等著作中,对城市审美文化的理论范畴或者以城市为整体进行审美把握的研究目前正在探索过程中。在西方,也没有对城市审美文化所进行的专门系统研究。最早研究城市的科学是从建筑学派生出来的城市规划学。到了19世纪9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们就对城市文化产生了研究兴趣。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努力探索,使城市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从各自的学科特点展开了对城市的研究,这使城市研究开始进入多学科综合的新阶段。然而,在西方,美学家们对城市的整体性关注明显不足,对城市审美文化的范畴和理论研究也是比较滞后。关于城市美、城市审美等相关内容的研究也是散见于城市文化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形象、城市设计与规划的著作中,以及对城市审美文化现象如城市文学艺术、城市建筑雕塑、城市环境、 田园城市 等方面进行的单一性研究中。

以上研究的不足,一方面是城市审美文化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本身还处在发展和建设阶段,另一方面是城市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广阔而又复杂的空间范围,其审美现象的存在有着太多的形态,不易总体把握和阐释。广义的城市审美文化形态不仅包括高楼、道路、广场、车流、灯饰等触目可及的城市表征,也包括 美食 、 时装 、 康居 、 靓车 等已经成为市民日常生活审美文化的内容,更不用说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城市精神、大众传媒等领域存在的文化现象。基于此,本文尝试将城市审美文化的各种具体形态进行由表及里、由分散到集中的整理、分析和描述,以助于深化对城市审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城市文化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类方式。我们对

城市审美文化的具体形态亦可以从物质形式、行为状态

和精神存在三个方面进行归结和分析。

一、城市审美文化的物质形式

城市最直观的存在形式是物质的,高楼、道路、广场、车流、灯饰等触目可及的东西是城市的表征,也是城市与乡村最直观的区别。城市审美文化最常见的现象如古老建筑的历史感、新兴建筑的现代感,园林的人工美、山水的自然美,也都依存于城市的物质形式。作为城市文化最基本实用的物质形式,其文化性和审美性是必须具备的特性。一方面它应当是 文化的 ,城市文化的物质具象应具有文化的基本属性,即便它只从属于城市文化的最细小的一个末枝;另一方面,它应当是 审美的 。不管它为了生活的审美而创造,还是为了精神的愉悦而创造,只要它客观上成为了审美的对象,都应当是 审美的 。在城市的范围内,具备了 文化性 和 审美性 特征的物质形态,就是城市文化的物质具象。然而城市文化的物质形式仍然涉及面太广,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类别划分。根据城市审美文化的特性和具体事物的相似的审美特征,可以把人文景观的、自然生态的和市民生活的文化现象归结成类进行研究,即 城市人文景观审美文化 、 自然生态审美文化 、 市民生活审美文化 ,从而使城市审美文化物质形式的分类既有各自的确定内容和适当的容量又具有开放性。具体来说, 人文景观审美文化 包括对城市建筑、雕塑、广场、街区、灯饰、空间布局等人文景观文化的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以建筑为例,有代表性的城市建筑能够映射出城市的历史与整体审美倾向,凸现城市风格。北京四合院的 方 、 正 ,江南特有的粉墙黛瓦,悉尼的歌剧院,巴黎的艾菲尔铁塔,这些建筑承载了城市的丰厚文化,它们独特的外观和内涵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也使城市本身更具魅力与个性。 自然生态审美文化

河 北 工 程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第4期

则是对城市区域内的园林景观、山水景观、生态绿地等所做的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中国的城市园林景观向来强调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既要竹影参差、花香暗度,又有春水绿波、池鱼可数。依山傍水更是一个城市的骄傲。比如 据龙蟠虎踞之雄,依负山带江之胜的南京;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常熟;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的桂林。 市民生活审美文化涉及的是,市民的衣食住行即服饰、饮食、居室、代步工具等,这也是城市审美文化物质形式的重要方面。如今, 美食、 时装、 康居、 靓车等字眼已经成为城市市民审美生活的一部分,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史无前例地渗透到普通市民的生活之中,从而使其成为城市审美文化的一部分。

二、城市审美文化的行为状态

城市审美文化行为状态的实现者是城市形形色色、具有不同审美倾向的群体。传统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阶级(层)划分方法早已无法概括城市审美文化行为状态实现者的各类群体。有论者将城市审美文化行为状态的实现者群体分为白领阶层、蓝领阶层和农民阶层。同时又强调,当代城市审美文化的问题十分复杂,尤其是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人们的许多观念还处在转变的过程中,缺乏稳定性和成熟性。这种区分只是大致的,不能排除例外现象。显然,这种区分还忽视了其他因素对城市人的文化行为的影响。我们认为,综合年龄、性别、教育、职业、家庭、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城市审美文化行为状态实现者的不同审美要求、审美趣味和审美特点,可以初步将城市审美文化行为状态实现者划分为 直观行为状态群体、 趣味行为状态群体和 艺术行为状态群体三个层次。每一个群体会有颇具共性的行为状态,不同的群体也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状态。 直观行为状态群体一般职业偏重于体力劳动,收入较低,受教育程度不高,交际不广,闲暇时间较少,从而形成这一群体的审美行为状态处于基本生活上的简单提高。 趣味行为状态群体一般职业稳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中等,有一定的闲暇时间和较为固定的交际圈和活动方式,其审美特点是追求时尚,有较为敏锐的感受力、准确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创造力和对时尚潮流的把握能力,他们的审美趣味广泛多样,审美视界开阔、包容,相应地他们的审美参与态度表现得积极主动、审美追求显得自由开放。 艺术行为状态群体一般有着特殊的职业,或从事文学艺术创作与研究,或从事政治、哲学宗教等精神领域的研究,收入较高,受教育程度较高。其同类的交际圈能够覆盖全国甚至国际范围,诸如各类艺术家、学者、政治家等,他们往往是城市审美文化的高级创造者、批评者、总结者和规划者,他们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理想,恪守自己的创造精神,不断将城市审美文化推向更高境界,维护着城市审美文化高雅的艺术性、可贵的独创性和强烈的审美感染力。当然,上述三类群体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线,而是在市民生活和文化活动中有着交流渗透和影响关系,只是其转化和渗透的程度不尽相同。

三、城市审美文化的精神存在

相对于城市审美文化的物质形式和人的行为状态,城市审美文化的精神存在乃是非具象的、不易直观把握的,但又是对于市民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精神特质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把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城市精神、大众传媒等领域存在的文化现象当成城市文化的精神存在形式。这种精神存在来源于两个层面的精神需求:一是在市民层面上,当代都市人的生活是紧张的,拼搏的,甚至残酷的。在强大的竞争压力面前,人人自危,鲜有闲暇时间来考虑活着的价值、生存的意义等支撑人心灵的问题,于是,现代人的生活越发平面化、碎片化。都市人悲哀地发现,他们外在的痛苦与无奈、内在的孤独与无助,恰恰是因为他们内心缺少根本性的东西,缺少终极的精神支撑。发展是为了发财,但发财后的心态依然空虚。人为物所累既是满足,更是痛苦。这种种现象表明,人类最多样最难满足的永恒需求,还是在精神方面,人不可能在物质的享受中获得最终的幸福与安宁。于是,城市人努力在精神领域探寻完美而坚韧的自我,而人最坚韧伟大的力量莫过于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使人获得价值、尊严和个性的自由发展。二是在时代精神和城市精神的层面上,在当代城市的 物欲化面前,究竟什么是时代的精神要求,如何继承传统和树立新的精神价值,似乎所有人都明白,又难以轻易做到。旧的信仰已然倒塌,新的统一的城市道德伦理又难以建构。如何从精神层面上来塑造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提升城市的文化魅力,进而努力形成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个性。这是很多城市领导者都努力追求的方向。譬如适时讨论确定城市精神的文字表述,用具有历史传统和时代特征的城市精神来体现城市整体的价值追求,规范和引领市民的行为,形成一个城市特有的精神气质。这样两个方面的精神需求都要求城市文化在精神层面上发挥积极的、润物无声的作用。

在城市这一地域和人文范围内,审美文化有着十分典型的特征,城市审美文化的诸多方面和成果在人类的审美文化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顺应着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需求,我们将更加重视城市审美文化理论建设问题。本文仅仅对城市审美文化进行形态的归结和讨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进一步对城市审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主体和客体、特征和功能等范畴开展基础性研究。唯有如此,才能细化并深化城市审美文化研究,总结城市审美文化的历史和现状;也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完善城市审美文化的理论体系,推进城市审美文化的应用实践。

114

第4期李萍:现代城市审美文化的主要形态

[参考文献]

[1][德]帕克.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

[M].宋俊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

[2]牛凤瑞.城市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297.

[3]罗筠筠.梦幻之城!!!当代城市审美文化的批评性考察

[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5.

[责任编辑:陶爱新]

The mai n patterns of aest hetic cult ure in modern cities

LI Ping1,2

(1.Coll ege of Hu m an iti es,Ji angsu T eache rs U n i versity of T echno l ogy,Chang z hou213001,Ch i na;

2.Co llege of Hu m an iti es,Be iji ng Language and Cu lt ure U n i versity,Beiji ng100083,Ch i na)

Abstract:U nder the social backg r ound o f the deep i n fluence of cities,the acade m ic at m osphere about t h e urban research is beco m ing more and m ore strong.I n th is paper,aest h etic culture is st u died i n the specia l env iro m ent of cities.Accor d i n g to this co m prehensive,br oad and co mp li c ated research subject ofmoder n c ities,the paper tri e s to su mm arize the m a i n patter ns o f cities?aest h etic cu lture fro m the three aspects ofm ateria l for m s,behav ior states and the ex istence of spirits, and specifically c lassifies each of these patter ns,thus m aking the patter ns of the c ities?aesthetic culture have t h eir o wn definite contents,proper capac ity as w ell as be i n g open.The authors l o ok for w ar d to pr o m ote the overall concern of aes thetic field to cities culture and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the aest h etic cu lture of cities.

K ey words:c ities;aesthetic cu lture;the patter ns of aesthetic cu lture

(上接第103页)

(七)在教学、训练和群体等工作中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加强对体育设施与器材的维护、维修和管理,使损坏或丢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降低 内耗不仅可以节省部分开支,而且还可以提高体育设施与器材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八)改变现行的体育竞赛组织办法,充分调动各系(部)及单项体育协会等组织竞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坚持以体育部组织大型比赛为主、以各系(部)及单项体育协会组织小型比赛为辅的竞赛组织办法,既保障了大型比赛活动的顺利举行,又促进了灵活多样小型比赛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牛振喜,任远.制约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与

对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8.

[责任编辑:王云江]

On the multichannel of s ports f undi ng in higher educational i nstit utions

W EN Y an

(Sports D epart m ent,H ebe iU n i versity o f Eng i neer i ng,H andan056038,Ch i na)

Abst ract:By usi n g literature m ethod and log ical approach,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 m o f fund i n g sho rtage i n sports deve l o pm ent i n h i g her educati o na l i n stitutions i n soc ialist m ar ket econo m y,m akes c l e ar t h e author?s attitude tow ards t h is prob le m,and put for w ard counter m easures to so l v e th i s proble m.

K ey w ords:m arket econo m y;co llege sports;the m ain confusion;sports f u nding;counter m easures

115

如何看待审美文化和大众文化

如何看待审美文化和大众文化 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异同,缺一个可不可以? 就其内涵来说,当代审美文化恰恰只是一种“小众文化”,它的生产者、制作者恰恰不是“大众”而只是“小众”,只是在人口数量上所占比例极小的制作人、策划人、广告商和经纪人,而大众只是其推销和牟利的对象。虽然大众在市场上作为买方常常倍受逢迎、倍受奉承,但在文化上恰恰不具主动性和支配权。 如今人们所说的“大众”已不是往常所说的“工农大众”,而主要是指现代都市大众,是指那些生活在现代都市之中、或受到现代都市化进程影响的乡镇和农村的社会人口,其人多势众,但成分复杂、界限模糊、情况多变,完全不是“工农兵”等概念所能涵盖。 大众文化是社会全面发展、综合进步的结果。从大众文化的产生看,它有赖于3个基本条件:一是商品经济的相对发达,这是经济条件;二是言论出版自由的保障和社会观念的普遍开放,这是政治条件;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和渠道的形成,这是技术条件。而当代和当前大众文化之所以呈现前所未有的普及浪潮及强劲的发展势头,是由于在这3个基本条件上又增加了新的因素。在经济条件上,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一体化趋势打破了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壁垒,而横向交流中首先和直接的交流是大众文化的交流。在政治条件上,社会生活日趋民主开放,社会文化信息激增,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在技术条件上,在广播电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卫星、电脑和因特网,形成全球信息一体化的传播网络。这种信息一体化不仅是跨地域的,也是跨阶层的,百万富翁与平民、政治文化精英与寻常百姓,都收看同样的电视节目和电视转播,在电脑面前人人平等,结果是阶层特征淡化,文化朝雅俗共赏的方向发展。 大众文化是反映最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和取向,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的文化。这里的“大众”兼有数量、时间和空间的3种规定性。其一是数量庞大,大众文化大量复制,消费对象或受众人数众多,与象牙塔上曲高和寡的所谓“文化精品”截然不同;其二是时间迅速,影视文化代替了印刷文化的主宰地位,大众文化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广泛传播,使过去对文化消费的“读”和“想”变成了“看”与“听”,在极短的时间内甚至几乎是同时被人们迅速认同和接受;其三是空间广阔,大众文化辐射范围宽广,冲破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因素造成的障碍,跨越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地域等等的界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雅俗共赏。而大众文化中的“文化”,无疑是广义的文化概念,即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在内的广泛的社会文化。 大众文化是以消费为中心,以大众传媒市场流行为走向,以文化时尚为内容,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文化样式。商业性、流行性和庞杂性是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商业性。大众文化的商品性能压倒非商品性能,直接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是要市场上的大众拿钱购买和消费的。这就决定了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即它是商业性文化。 第二,流行性。大众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最新文化时尚的表现。只有流行才有市场,流行性是大众文化生命力之所在。“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没几年”,正是大众文化流行性的写照。 第三,庞杂性。由于大众文化在构成上的复杂性,以及产生大众文化的社会复杂性,使得大众文化先天带有自发和盲目的成分,具有庞杂性的特征。 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打破了文化阶层对文化的垄断这种文化特权现象,使文化从文化的金字塔里走出来,走向民间,走向广场,走向家庭,与亿万普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直接的关系,成为他们的日常活动,使文化(特别是狭义的文化艺术)摆脱了过去那种只依附于极少数人的寄生性,而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性。

浅谈城市生态公园的审美与文化

浅谈城市生态公园的审美与文化 ——以孝感槐荫公园为例 摘要:“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与自然和祖辈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当代生态环境意识的崛起,天人合一的创想与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给城市景观设计带来新的构思——生态景观。以下我以孝感槐荫公园为例,从孝感地域特色出发,探索生态、文化与园林景观的关系,对生态景观的审美与文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态设计景观设计人文文化地域文化 风景资源具有的独特环境特征和生态功能,蕴涵着无形的文脉和人类漫长时间跨度内形成的历史轨迹,更是风景资源内孕育着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能,我们对风景资源要倍加珍惜。 一.生态设计 城市建设中,既有生态问题,也有文态问题,还有生态与文态相结合的问题。所谓生态,主要是讲人与环境的关系---这当然很重要,但在讲究生态时,要全面考虑园林网络系统对市民工作和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不能只讲生态,而很少讲文态;也不应相反,即只抓文态,不管生态,而要把两者融会贯通,巧妙地结合起来。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提高或保持)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破坏,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首先,设计应重点考虑地域性。地域性包含了传统乡土文化、土地资源等要素。无论是自然生态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而形成的,设计应重点考虑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开发利用的过程就是资源减少的过程,应在节约的前提下把已开发的项目做精,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可再生资源的效能。其次,设计应以顺应自然资源的循环为出发点,任何对自然资源的断章取义的设计手段都是对生态的破坏,设计应符合生态群落的自我调节功能。生态设计是使环境走向生态化并趋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生态设计要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才能创造宜人的人居与游憩环境。 中国园林景观师承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战国时的管子提出“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理念。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推崇“人杰地灵”,“景物因人成胜”。这其中包含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画论所遵循的“外师造化,内发心源”,是以自然山水为创作模型。中国园林景观滋生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亦是模仿自然山水景观或直接经营自然山水,其许多的美学思想就来源于画论。更由于白居易、文征明等诗人画家亲自参与造园活动,于园林中应用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使中国园林带有浓厚的诗情画意色彩。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尊崇自然、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使文人园林形成了特有的恬静淡雅的气质,即“意”的确立。中国园林注重情景交融,“情”即“意”,情由意生;“景”即“境”,景由境成。而“意境”正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宗旨。 二.生态与人文文化的结合 城市建设中,既有生态问题,也有文态问题,还有生态与文态相结合的问题。所谓生态,主要是讲人与环境的关系---这当然很重要,但在讲究生态时,要全面考虑园林网络系统对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以杭州为例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杭州案例研究 现代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城市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三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失去了可识别的身份,众多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古老建筑在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潮流中轰然倒地。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城市营造者的眼中沦丧。而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危机感与日俱增,缺乏地域文化的城市也使得居民缺乏城市认同感。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和发扬建筑的文化特性,是值得城市居民和城市营造者深思的。 一、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缺失 1.1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 任何建筑都和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精神的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以及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一直作为基本的建筑理念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使中国建筑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理性精神。 这种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理应得到继承与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西方文化思想的强势冲击,加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正确的应对策略,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冲击下变为了弱势。中国当下建筑,大都沿袭西方建筑的模式,摩天大楼、欧陆风情随处可见,一些标志性建筑以其新颖和现代的造型刺激着人们的眼球,然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却缺失了。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浩瀚如海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城市建筑的文化遗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不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面貌,延续城市的历史生命,对当下城市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建设中,这方面的工作却做得不够。当年梁思成谈北京城的规划与建筑时,曾感叹“伟大的北京城墙”被人们所忽视,他说,北京城墙的产

关于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树立文化城市理念 城市价值何在?城市如何建设?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是随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而不断深化和丰富的。 从“功能城市”上升到“文化城市”,“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理念的最高境界。在西方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为适应加快扩大城镇承载能力的迫切需要,1933 年国际建协发布以“功能城市”为主题的《雅典宪章》,以物质空间为主体的功能主义的城镇建设主流思想随之长期控制世界。功能主义忽视人的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没有解决好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随着“城市病”的不断蔓延、加剧和扩散,人们逐渐把视角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对城市建设形成了注重人文生态和文化空间的社会文化理念;1938年L·芒福德出版《城市文化》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如何发展的深思;1985年欧盟提出“文化城市”概念,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理念形成潮流;1999年的《北京宪章》、2007年的《城市文化北京宣言》,都强调“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文化城市”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最先进理念。 从“物质家园”上升到“精神家园”,“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价值追求的基本趋势。什么样的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归结起来,就是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城市;就是既能为人们身体的幸福栖居提供物质空间,又能为人们心灵的幸福栖息提供文化空间的城市。确立“文化城市”目标、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国际潮流,“文化变成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我国也大力促进“文化城市”和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对发展作出“文化定位”或者提出“文化城市”目标,城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出保存城市记忆、体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已经成为一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从注重物质建设上升到注重文化建设,以“文化城市”理念引领我省城镇化发展。我省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城镇化不应仅仅是“量”的扩大,更应该是“质”的飞跃。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先进理论,认真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

(完整版)西方审美文化史复习题

绪论 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创立了美学(Aesthetik)这门学科,他因此而被称为“美学之父”。 2.审美文化 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美和享受美的一种特殊社会活动,是一种能够对社会成员发挥精神教化作用的特殊意识形态方式。 3.审美文化的研究对象 ?美:美的产生、美的特征、美的分类等美学原理 ?美感:人的审美心理 ?艺术:神话、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文学等 4.西方审美文化史分期 古希腊罗马审美文化 中世纪审美文化 近代审美文化 现代、后现代审美文化 第一讲古希腊审美文化 一、古希腊审美文化产生的背景 有以下几点原因,造成了希腊特定的美学风格: 1、自然地理条件的作用: (1)自然:希腊可耕地少,条件艰苦,造成人民独立、自由的个性; (2)地理:有无数优良的港湾,地处三大洲交点,适于航海、商业贸易。海洋的影响,使人们必须关心自然规律,以便海上行船和贸易,所以,希腊人追求科学和理性,注重发挥个体的作用,形成了强烈的个体意识和理性精神。 2、奴隶制经济和城邦的影响: 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城邦的出现,为美学产生、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3.文化环境的影响: 希腊宗教是美学思想形成的土壤,神话是美学思想的源头。 二、古希腊神话与美学观念的关系 希腊宗教、神话和美学关系十分密切。如果说,美学是审美意识的理论形态,那么神话则是审美意识的形象的直观的表达。 1、神是美的化身。 在希腊神话中,我们看到美神阿弗洛狄特(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文艺之神阿波罗等的美丽形象,神本身就是美的化身。 2、神话故事是美学作品的源头。古希腊悲剧、文学、艺术作品以神为原型。 三、希腊宗教、神话的特点

浅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浅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以电影《黄土地》为例 摘要:《黄土地》是导演陈凯歌的代表作之一,其思想深刻、意蕴深远,是中国不可多得的艺术片,通过对这部电影的镜头、场景、画面、造型、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和“意境说”的审美思想。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价值。 关键词:审美文化黄土地天人合一意境说 诞生于 19 世纪末、崛起兴盛于 20 世纪的电影经过百年历史的发展,凭着现代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以它生动逼真的视觉形象向我们展示着这个变幻多姿的世界,并在展现视觉形象的同时触动着我们的灵魂,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 自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由此拉开了中国电影史的大幕。中国电影在中国传统审美的背景和基础上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尤其在改革开放后,传统的审美文化在影视创作中显示着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一、“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儒家学派审美的最高境界。这种观点萌芽于西周时期的天命论。战国时期,孟子和庄子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这种观点。再经过各朝各代的发展,到了宋代以后,天人合一的观点几乎为各派哲学家所接受。 “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种天人和谐的审美境界,在人与自然亲密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关的文化心理。这是人们以诗意的情怀去体悟自然的结果。自然万物是怡情悦性的对象,人们可以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中国美学正是从“天人合一”的生命情调中,即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中寻求美。用生命的意识去审美,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思维方式。在审美的层面上,人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而是人即自然,自然即人。 1984年拍摄的电影《黄土地》,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开山之作。同时,《黄

浅析影响城市家具的审美要素

浅析影响城市家具的审美要素 发表时间:2012-07-09T10:50:01.233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5月(下)供稿作者:党媛 [导读] 城市家具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景观的一种,城市形象的有形代表。 党媛(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重庆 400715) 中图分类号:TS664.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5-0106-01 摘要:城市家具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景观的一种,城市形象的有形代表。本文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影响城市家具的审美要素。 关键词:城市家具;审美体验;重要因素;自然与人 在现实社会中,文化环境、自然及人文环境、功能是影响城市家具审美三个主要要素。 一、城市环境家具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景观的一种,城市形象的有形代表。它既具备使用机能,还能通过审美体验对城市的文化形态及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予以影响及反映,在城市空间环境中起到链接人与环境、传递城市文化信息和体现城市环境品质的作用,所以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它们的可使用性。只有立足于审美体验基础之上的设计,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环境家具“公共性”和“交流性”的纽带作用,才能充分表现城市环境家具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才能与公共环境中的其他景观相辅相成,构筑严格且完整的整体环境意象。所以说,审美体验在城市环境家具建设规划期具有指导性意义,是设计阶段的依据,评价阶段的重要尺度。 二、城市环境景观家具所处的环境、所要体现的功能、以及所要面对的人群,是复杂、多维、多样的,所以说公众对城市环境景观家具的审美体验,也不是单纯性、唯一性、封闭式的。 1.现时社会文化背景。 现时社会文化背景是指城市环境景观家具所处的社会思想意识、社会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观念、科学技术水品等文化背景。现时社会文化环境不但有时代性,还有地域性。“现时”的概念,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积淀而来——即使是飞速发展中的现代城市,它仍旧有着自己的历史,并在历史进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地域文化,并在现时代依旧发挥重要作用。对一个聚居地的感知与认识,取决于空间的形态与品质。最简单的感受形式就是“地方特色”。城市景观中地域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是否清晰可认、可读、可意向,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审美体验及其评价。不同的地域文化以其独特风貌,对内显现出巨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对外展露出极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所以,优秀的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家具视觉形象表现,不可能不考虑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商业步行街是城市的商业文化名片,是城市繁荣的象征。世界著名步行街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品味。在中国,像北京前门步行街、广州上下九步行街、长沙黄兴路步行街等等,街内的城市公共环境家具设计注入了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对提升城市文化底蕴与艺术品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实社会文化环境对环境景观家具的审美体验的影响,不但包含了相对稳定的地域文化的影响,还包含了时时演变、进化中的社会思想意识(包括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等。城市规划者(代表政府)、设计师、市民在共建理想城市环境景观家具时,现时社会文化会具体反映到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家具的各视觉形象要素上。从中国城市环境景观家具的发展变化,能看到清晰的受现实社会文化背景影响的一面。如:中国古时延续了几千年的王权统治,无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以市民为中心的公共设计,所谓的公共家具大多来源于个体的需要、个体的提供,所以展现出杂乱无章、个人化较强的面貌,没有“公共性”可言;城市环境景观家具表达了孕育它们的社会文化,现时社会文化反映着人们的审美需求。城市环境景观家具“设计应尊重场所的内在精神,体现城市的风格”。才能建造出公众审美体验所指向的“公众整体环境意象”。 2.自然与人文环境。 卡尔松论建筑鉴赏时说:鉴赏那件作品本身就是在鉴赏它的位置,鉴赏它的相配,关于它是相配或者如果他相配,它如何相配,鉴赏逐渐让人意识到。这里说的“位置”,“相配”,指的是环境及与环境的搭配。理想的城市环境景观家具蓝图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映衬,离不开人文景观的装配。自然地貌的高低起伏、蜿蜒曲直,限定了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家具的基本空间形式,如:高低错落、起伏、排列的设计。而现代城市对整体环境意象的追求,也要求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家具的造型、色彩、装饰、材料,与其所在的人文环境氛围相衬。所以说,一个整体的环境意象是通过环境内的所有要素共同作用结果。北京前门大街步行街是现存的集中体现古都风貌和北京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区域,是老北京市井风貌、史迹文物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修缮后的前门大街以传统商业、历史文化的集聚为特色,体现传统与时尚的交汇融合。道路两侧的路灯采取仿古外观,拨浪鼓造型、鸟笼样式的路灯,店铺前的花盆、垃圾箱的设计也颇具匠心,具有浓郁老北京特色,与街两旁的老北京建筑相映成趣。这些都体现出人文景观对城市环境景观家具的限定。英国的布莱顿是个非常美丽的滨海小镇,城市环境景观家具采用了大量与大海戚戚相关的形态,如珍珠、船、波浪造型,蓝绿色调,鹅卵石材料等等,它们与自然环境大海相呼应,互融合,使自然环境在人文环境中得以延伸。这是自然环境制约城市环境景观家具形态的典型范例。 三、功能 城市环境景观家具的视觉形象表现及其审美体验,不但受自身功能的影响,还不能脱离具体城市公共场所所设定的功能而论。关于功能与美,爱默生认为,实际上在功能的领域,美建立在必需的基础之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首次提出的“宜居城市”概念,被评为“2005年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的10件大事”。这个概念的提出,要求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除合乎基本使用功能目标外,还需要这些场所及其场所内的所有物件具有“美”的形态,来达到人们物质满足与精神愉悦的统一,以获得“宜居”的整体环境意象。由此可知,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家具的功能就包含了基本使用功能、美化装饰功能、环境意象功能几个层面。对城市公共环境家具的审美体验,开始于场所感。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功能设定。场所内的公共环境景观家具,也因此会有不同的规划方式,以不同的形态与形式出现,营造出不同的审美体验氛围,以符合不同的使用功能、精神功能。这种形态与形式“以人为本”的功能形态设计。由于场所的功能往往有预先的设定,城市公共环境空间中的公共环境景观家具,其实用功能、人文功能实际变成了一种媒介和审美体验者并入一个内在、生动的场所体验活动过程中。这其中,审美体验感知、社会相关的、人的自我实现综合发展成为一个文化环境,这些要素在环境中不仅相互包含且变得不可分割。因此,功能是与城市环境景观家具的视觉形象表现及其审美体验休戚相关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 现实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地域文化和时时演进中的社会思想意识、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影响或是改变了人们对城市环境景观家具的需求及审美观念,所以现实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城市环境景观家具审美体验结果的重要因素;自然与人文环境是影响要素之二,一个整体的环境意象是通过环境内的所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功能是影响要素之三,不同场所有不同功能,场所内的环境景观家

意识形态领域

意识形态领域 意识形态领域是意识形态方面、范畴、范围内的精神层次的概念,属上层建筑,重点在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依据这个定义,它有三个特征:第一是群体性,即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已被某个群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其行动;第二是系统性,即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形成了体系;第三是历史性,即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中文名: 意识形态领域 核心内容: 价值观 范围: 意识形态方面、范畴 属: 上层建筑 目录 11概念内涵 22当前问题 33解决方法 44精神需求 概念内涵 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意识形态有很多不同的领域,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知识论的、伦理的等等。 在社会研究中,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组用来解释社会应当如何运作的观念与原则,并且提供了某些社会秩序的蓝图。政治意识形态大量关注如何划分权力,以及这些权力应该被运用在哪些目的上。比如说,20世纪中最具有影响力与最被清楚界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之一就是共产主义,它是以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说为其基础。其他的例子有:无政府主义、资本主义、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企业自由主义(corporateliberalism)、基督民主主义(christian-democracy)、法西斯主义、君主主义、民族主义、纳粹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social- democracy)。「系统意识形态」(systematic ideology)是指将意识型态当作意识形态来进行研究(而非研究个别的意识形态)。(参见条目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型态。)意识形态受欢迎的程度有部份原因是受到道德事业家(moral entrepreneur)的影响,他们常常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政治意识形态是指提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河南理工大学选修课——影视文学欣赏答案

影视文学欣赏复习试题 一、影视的主要镜头与景别 景别可具体划分为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六种。 1、大全景一般用来表现远离摄影机的环境全貌,展示人物及其周围广阔的空间环境,自然景色和群众活动大场面的镜头画面。 2、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动作,在电视剧中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全景画面,主要表现人物全身,活动范围较大,体型、衣着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较清楚,环境、道具看的明白,通常在拍内景时,作为摄像的总角度的景别。 3、画框下边卡在膝盖左右部位或场景局部的画面成为中景画面 4、拍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成为近景。近景的屏幕形象是近距离观察人物的体现,所以近景能清楚地看清人物细微动作。也是人物之间进行感情交流的景别。近景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刻画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景别。 5、画面的下边框在成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其他被摄对象的局部称为特写镜头。特写镜头被摄对象充满画面,比近景更加接近观众。特写镜头提示信息,营造悬念,能细微地表现人物面部表情,刻画人物,表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它具有生活中不常见的特殊的视觉感受。主要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背景处于次要地位,甚至消失。 6、大特写仅仅在景框中包含人物面部的局部,或突出某一拍摄对象的局部。一个人的头部充满银幕的镜头就被成为特写镜头,如果把摄影机推的更近,让演员的眼睛就充满银幕的镜头就成为大特写镜头。大特写的作用和特写镜头是相同的,只不过在艺术效果上更加强烈。在一些惊愫片中比较常见。 二、电影《藤条》 韩国感人亲情电影《藤条》(又名《回初礼》)拍摄于2011年,讲述了一个不良老爸和模范女儿之间的温馨故事,电影中既有大人与孩子间的斗智斗勇,又有传统礼仪与现代思想间的冲突较量,更有父女之间的那种难以割舍的亲情与感动。 三、影视的画面处理技巧 淡入:又称渐显。指下一段戏的第一个镜头光度由零度逐渐增至正常的强度,有如舞台的“幕启”。 淡出:又称渐隐。指上一段戏的最后一个镜头由正常的光度,逐渐变暗到零度,有如舞台的“幕落”。 化:又称“溶”,是指前一个画面刚刚消失,第二个画面又同时涌现,二者是在“溶”的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趋势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趋势 (一)审美文化走向大众化 随着信息科技的普及和高速发展,人们能接触到的世界变得更加广泛,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了解到的观念更加全面,同时也意味当代的美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他需要去迎合大众的口味,满足商业、公共等方面的需求,这是由人们在物质方面得到满足的同时追求精神层面的要求所造成的。 可能有人很难理解这句话,简单的来说,审美文化在过去就像是奢侈品一般的定位,它属于高雅经典的意识形态,但是现在,人们在各个方面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要求时候,那么就要想要享受层面的东西,就像你现在想要买一件东西,一定不会说能用就行,还会挑挑看看那些商品符合你的审美观,或者说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能够吸引你,这就是审美文化的大众化,生产力的解放也将审美文化变成了“日用品”。 现代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再加上国家大力发展经济,那么中国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这种状况,理所当然,审美文化也更侧重于迎合市民社会的与审美趣味和世俗化生活,虽然我个人认为审美的发展是一条抛物线,最后还是会回到与原来相似却有不同的情况,但显然在抛物线未到达最高点之前他是不会落下的。不管怎样,审美文化从高雅的圣坛走下,融入到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却迎合大众的喜好、情趣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似乎看起来比其呆在“书架上”更具有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我想这一趋势西方国家早就经历过并且到现在还在持续着,这几乎是随着经济发展会必然遇到的的一个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总结一下中国审美文化大众化的原因:1.人们的精神需求2.商品经济的刺激(二)审美文化走向个性化 DIY是do it yourself的缩写,他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个人爱好,也可以被认为使人们的某种潜在追求,你是否已经不满足和他人拥有一样的东西,想要加入一些自己的特色,这就是人性的需求。 上面我们已经说到,中国审美文化已经走向大众化,那么人性或者说个性方面的需求也是大众的需求,审美文化理当满足,这一点是必然的人们在接触到大量信息冲击的同时,个人的特性也渐渐凸显出来,一窝蜂的追求现象虽然还有,但我们已经厌倦千篇一律,想要来点符合自己特性和欲望的,所以类似“私人订制”一类的行为开始出现。现在还只是初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这一方面的需求会不断的被扩大,我想在将来这是具有鲜明个人主义的审美文化,同样的道理,中国在接受、学习、模仿、借鉴西方审美模式的同时也应该保留,更应该发扬自己的民族特性,最民族的东西才具有世界性,一旦中国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民族性,那么中国的审美文化就会贬的一文不值,因为他只剩下了抄袭和模仿,再有没有创新的潜力和可能,所以民族个性化的审美发展也会是中国未来审美文化的一个趋势。其实不难理解,用通俗的话来讲,既要保持和国际接轨,又要不是去自我,相反还要彰显个性,就像老师总对个性独立鲜明的学生有印象一样,不想被埋在众人之中,那么中国的审美文化也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大众审美文化

查理德。汉密尔顿曾说,大众文化,它是通俗的,短命的,消费型的,廉价的,大批生产的,年轻的,诙谐的,色情的,机智而有魅力的恢弘壮举。 什么是审美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审美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特征 大众审美趣味的发展规律总是以“出走、回归”和更高层次的“再出走、再回归”的循环往复方式为基本特征的。全球化的结果除了在全世界造成消费主义领衔主演的惊人相似性和单调感之外(如肯德基、牛仔装、好莱坞等等),别无其他。这种相似性在逐渐失去它的新奇性魅力之后,必然导致审美趣味的“回归”。 选美大赛是一个最容易了解大众审美标准的渠道。就拿最具代表性的“韩国小姐”选美大赛来说吧。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微胖的身材和带有东方人特有的温柔神韵的所谓富家小姐形象最为大家所推崇。可如今,只有那些身材纤瘦和拥有西方人特征的选手才有可能戴上桂冠。 对大众审美文化的特征,已取得了如下共识。 一、相当多的名之曰大众审美文化者,具有反传统审美的特点。按传统观点,审美总是具有某种超越具体物质功利的性质,如马克思所说,商人看不到矿物的审美价值;而大众审美文化却常常伴之以功利目的——制作者以物质利益为动力,消费者也总是在欣赏对象上着力寻求娱乐的满足甚至官能刺激。文艺在这里重又变成了工具:以往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政治说教的工具,现在是单纯娱乐和满足官能刺激的工具。 二、它具有通常所谓的“快餐性”。它是一次性消费,“吃”完就甩。它不求恒久,只求瞬间;它不求深层情感的陶冶,只求表层官能的满足。 三、它往往带有反艺术的特点,这在某些先锋美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四、这种大众审美文化在某种意义上确有人文精神的失落,因为,在其中,有时候贬低了“人”,而高扬了“物”。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大众审美文化(包括大众文艺)并不都负面的东西,相当多的大众文艺作品是有品味的。 形成原因 从直观来看影响大众审美的基本要素是:1. 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工艺等。 2. 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 3. 形状独特而美观的。 二、艺术设计是通过何种方式,如何来影响了大众的审美取向对于艺术设计,通常是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影

意识形态学习材料

小孟镇小学支部 意识形态专题学习学习材料 2016.2.5 意识形态,属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不同。 意识形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孔狄亚克的学生特拉西创制了“意识形态”这一新概念,试图为一切观念的产生提供一个真正科学的哲学基础?[1]??。拿破仑称帝之际,发现欧陆的哲学家多数对他有所批评,高傲的拿破仑遂以“意识形态家”轻蔑地称呼他们,之后在言语的使用上,“意识形态”偶尔会表现出负面的意涵。在广义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系谱上,其可追溯至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高贵谎言”(the noble lie)的思想。 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如世界观),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定义下的意识形态,参见本词条“作为一种社会再造工具的意识形态”一节)。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神秘特

殊的意识形态)、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它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意识形态按其阶级内容和它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即生产关系可分为:奴隶主意识形态、封建主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 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集中反映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每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复杂的,往往存在3种不同的体系: ①反映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②反映已被消灭的旧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残余。 ③反映现存社会里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为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新的意识形态。 特征 1.现实性 意识形态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但并不是纯粹空洞的东西。它有指向性,总是指向现实。无论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还是居非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精编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 一、城市形象系统的内涵 所谓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的整体形状和特征,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它是从本城的各种要素中抽象出来的,外界可以识别并能留传下去的标识系统与标志景观,以及信息符号。城市精神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而且从社会、历史、文化上升到了更高一个层次,是一种与城市同命运、与市民同呼吸的精神力量,是城市形象的“发动机”。城市形象是公众对一个城市的总体印象的感知与印象的综合评价。其内容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包括城市建筑、城市交通道路、城市公共绿地、城市主题公园、城市广场等等。软件系统包括城市政府行为、市民行为、城市文明、城市理念等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都是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城市的形象是可以构建的,也是可以传播的,因此,城市形象是一个系统、有其科学内涵。 城市形象系统的范畴。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才有可能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城市形象建设是一个新、同,是因为城市形象本身就是由系统构成

的。正如企业形象系统一样,城市形象包括城市理念系统、城市行为系统、城市视觉系统。 城市理念系统。正如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其经营理念一样,好的城市也是这样。城市理念系统是城市想象系统的灵魂。是一个特定城市的精神支柱,也是其历史不断发展的信念所在。其内容可以是城市精神生活所提炼的理念信条,可以是城市发展哲学的高度概括,也可以是城市历史风云和发展传统所凝聚的民风和市民精神的写照。她如源泉,可以渗透到城市的各行各业;她是氛围,可以弥漫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比如,延安的“延安精神”、深圳的“时间就是金钱”、大连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佳”,都可以看作是这类感受的典型。从总体上说,城市的理念成为城市整体存在的社会意义。古代城市是为统治者存在的,例如皇宫,他一直都是处于这个城市的中心位置。皇城居中本身就是一种理念。那么,现代城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为了少数人而存在还是为整体居民而存在呢这些问题摆到了现代人的面前,特别是文化与经济发展为一体的趋势下,城市的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理念是城市本身的价值观及城市居民的价值趋向。城市理念系统包括了城市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意义,也包括了城市发展的最终定位,城市理念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价值观念与发展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一)

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一) 中国古代美学具有独特的概念和价值体系,多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沿用西方的美学理论和标准对之予以解释和评判,但都不能真正领悟其内在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中国古代美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中国文化的特点,才可能更好的领悟和解释中国古代美学的内在价值和其独特性。 一、一分为三的哲学观 中国古代美学的许多概念的提出,都是基于“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中国古代哲学观。这种“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不同于西方的一分为二哲学观。西方的一分为二的哲学观强调矛盾两极的对立、斗争和转化。这种一分为二的哲学观,认为对立、斗争是主要的、绝对的,事物的发展就是矛盾的两极对立、斗争的结果。因此,矛盾的两极的和谐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不同。一分为三的哲学观认为,世间万物由阴、阳、中和三种形态组合,但它强调的是守住中庸,扬弃两极,与西方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相反,它认为矛盾的两极都是片面的、暂时的,只有“中庸”、“中和”才是真实的、理性的、永恒的、长久的。例如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历史上有“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但“天人合一”是主要的、基本的。是天人合一扬弃天人相分,天人相斗。与西方一分为二的哲学观不同,中国的一分为三的哲学观,从不认为是对立两极推动万事万物的发展,相反它认为是“中和”这种第三种形态产生、孕育万物,正所谓: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无限。在这种“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指导下,中国美学一直紧守和沿用“中和”美学原则,无论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伦规范准则的确立,以及艺术自身的虚与实、形式与内容,都始终按照这种“过犹不及”的中和原则予以塑造。由于受“中和”的哲学观的影响,中国美学的概念更多的是功能性的,而不是特质性的,这点有别于西方,西方一直在思索寻找各门艺术自身的特质,例如绘画、雕塑、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均有较明晰的分野和界限,而中国却从未寻找这种特质,各门艺术都是相关联的存在的,例如诗歌的韵律美的讲究,使中国诗歌与音乐一直相连;同时诗歌与绘画相连,中国古代的文人画,都是提倡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并且诗歌直接与书法相联系,字画是联为一体的,中国国画线条艺术也与书法艺术直接相关;同样,诗也与舞蹈、戏剧、雕塑、建筑等都相关联,反之,这些艺术部类,也与自身以外的其它艺术部类紧密相连,它们是融为一体的。它们是功能性存在,而不是特质性的存在。 二、历史主义传统 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义意识和传统,同样中国古代美学也不例外。这种状况用中国人自身的话语来形容,也就是“厚古薄今”。这种历史主义的思维逻辑,带给中华文化以下特点:一是经验的理性。中国人文文化几乎都是经验性的积累,它们是案例式的,百科全书式的,它们没有发展成西方的所谓“规则、规律”式的科学的抽象演绎,没有发展成西方的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但它们却发展成“经验的理性”、

旅游文化与审美

其中以自然环境说影响最大。文化是在一定地理条件下人类社会实践(劳动、社会分工、学习、教育等)作用的结晶。⑴地理环境是文化生成的重要外因;⑵劳动和分工是文化产生的重要内因;⑶群体生活、实践和创造、学习和效仿、传授和教育、交流与融合、历史基础等也是文化生成的原因或影响因 游者;⑵旅游审美客体:是指旅游审美行为所及的客体,具体地说,就是具有审美价值属性(即符合“美的法则”)并与主体结成一定审美关系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⑶旅游审美关系:是指在旅游活动中,主体的审美需要、审美结构与客 ⑴自然审美文化:以大自然为载体的审美文化,也可谓之 造过程,旅游者所到之处,必然会以审美的态度观察、体验这些美,由此形成一种社会审美文化形态;⑶艺术审美文化:是指旅游者与作为旅游审美客体的各种 ⑴悦耳悦目:以悦耳、悦目为主的全部审美感官为体 透过眼前或耳边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形象,领悟到审美对象某些较为深刻的意蕴,获得审美感受和情感升华;⑶悦志悦神:主体在观赏审美对象时,经由感知、想象、情感尤其是理解等心理活动,从而唤起的那 感受自然与人的心情的契合⑵山水审美偏爱不同:中:阴柔美形态、虚幻景;西:阳刚美形态、险峻美⑶山水审美情趣不同: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情景交融,讲究“物我合一”;西:虽然也讲究人的心情与自然的契合,但是将人与景置于不同的位置进行“对接”,互作观照⑷山水景观的人文性表现不同:中:特色点化、诗文的描绘、神话故事与传说的渲染、与宗教的结合,多是歌颂勇敢、智慧和战胜邪恶;西:戏剧、小说描绘的环境和传说依附,多带有传奇和悲壮的 中国园林的分类:⑴按归属分类:①皇家园林:特点是规模较大、气势恢宏、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