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山西经济日报转型跨越一年间特别报道

山西经济日报转型跨越一年间特别报道

山西经济日报转型跨越一年间特别报道
山西经济日报转型跨越一年间特别报道

山西经济日报转型跨越一年间特别报道

转型跨越中的晋中智慧(步伐)

本报记者巩国强郑亦工郝光明实习记者王蕾

晋中的状态

8月初,到晋中,感受着那里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最先打电话联系的是平遥县长卫明喜,想采访招商引资。可是一连几天都无法确定见面的时间,他总是说今天还在忙,改日再说,直到记者离开晋中也没有见到他。但最后一天,电话那头,疲倦的他突然是那样的兴奋:“我这几天一直在谈一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今天终于签约了。”

这是一个有着北京798艺术区味道的项目,将利用废弃的平遥柴油机厂厂房,把一年一度的平遥摄影节永久留下。同时,在省委书记袁纯清与晋中市委书记张璞、市长吴清海的关心下,张艺谋的创作团队正在筹划推出大型实景演出剧《印象平遥》。

“将来我们的游客可以翻一番,我们把吃住行游娱购的要素健全后,1亿元的门票收入就可以带来10亿元的旅游综合收入。”卫明喜还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总投资80亿元的四个工业项目已经在平遥开工,建成之后,可以贡献产值200亿元,利税20亿元。

“‘十二五’期间,我们平遥翻一番胜券在握,翻两番大有希望。”

谈到招商引资,兴奋的不仅仅是卫明喜,当榆次区委书记孙光堂一项一项地讲述着五个百亿产业项目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时,他的眼睛闪着明亮的光。“我们不仅外出招商,同时也促进本地企业发展,太重榆液工业园、经纬纺机工业园、百城电动汽车工业园都是高端项目,是产业带动大的项目。”

当灵石县书记杨洪谈到东方希望铝业和聚义煤焦化两个超三百亿元投资的工业项目时,记者都不禁为灵石的发展兴奋起来。“我们也在发展旅游产业,目标是做成山西游客的集散地,当五座五星级酒店建成后,绵山、平遥的客人就都会住到灵石来……灵石的目标就是全省四化建设的‘样板间’。”

而投资300亿元的中煤能源化工工业园区、国电新能源风电等大项目扬起了寿阳县“十二五”工业强势崛起的龙头。“转型跨越,项目为王。有了这些大项目支撑,寿阳县‘十二五'末进军全省‘十强’就有了十足的底气”寿阳县委书记王继堂对“十二五”目标充满信心。

在左权,县委书记王兵细数“十二五”发展:随着华能左权大电厂、潞安集团金属镁、西安泽城水电等一批大项目的落地投产,左权县“十二五”的目标是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再造两个左权”……

相互较劲儿大概是晋中干部的一个特点。记者所到之地,深刻地感受到晋中干部在转型发展上互相比较、暗中竞赛、当仁不让的氛围,这恐怕与晋中市搞的干部集中观摩学习有着直接关系。一连十几天,市委书记张璞带队到各县看转型项目,然后集中点评,这种借鉴省委书记袁纯清工作方式的做法,让晋中干部倍感压力。

“谁也有个面子,哪个甘当落后?我们也组织干部企业家外出学习,要把别人好的做法引到介休来。”介休市长王怀民对记者说。“好几个城市都想成为大太原都市圈南部的中心区域城市,介休能不能成为区域中心,关键要靠干。我总在想如何发展的问题,想得兴奋了有时候晚上都睡不着。”

与祁县县长张鹏的面对面采访也很匆忙。记者去的前一天,他刚刚谈成一个铬铁合金加工的项目落户祁县,星期天则开始飞广州、北京、南京跑招商引资项目,“张璞书记要求我们县长要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外招商,我以后得有一段时间长期在外面工作了。”张鹏笑着说,“祁县虽然没有多少资源,但是我们有交通区位优势,我们一样可以做好转型发展的大文章。”

在晋中土地上驱车穿行,记者一直在想,晋中的干部队伍是怎样的一支队伍。突然间想到电视《亮剑》里的李云龙攻打凭险拒守的日军山田大队的镜头,面对那场恶战,李云龙队伍里包括马夫都要嗷嗷

叫着往前冲。只有嗷嗷叫的队伍,才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晋中的干部队伍,被市委市政府“拧”出了这种状态。

“这种状态,也来自于省委省政府的期许。在接受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采访时,袁书记说投资晋中就是投资太原。他给我们对全世界做了这么大的广告,我们自然要干出个名堂。”晋中市委书记张璞如是说。

晋中的胸襟

每天去那片将不再属于自己的地里看看,刘金明的心才能踏实。想起当时刚刚听说附近因为要建项目占用自己土地时的不满,到如今自己天天盼着项目建起来,他还是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转变。

刘金明是灵石县南关镇逍遥村的村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几十年来他唯一维持生计的方式,就是老老实实种地。

几个月前,当得知家门口要建一个铝工业园区,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被纳入园区范围时,刘金明很不满。“没有地,我一家老小怎么生活?工业园,污染严重的话对人体有害又怎么办?”刘金明和乡亲们一起表示出了对这个项目的质疑。

然而,就在不久后,有关部门邀请刘金明等当地百姓,观摩了这个名叫东方希望的企业在河南三门峡同类项目以及在本地的项目规划后,这个看似很难解决的问题就这样化解了,刘金明和不少当地老

百姓由衷地改变了想法,转而支持工业园快快建起来。

用刘金明的话来说:“这么大的厂,将来每天进出上千辆车,我就是在附近开个店卖卖水、卖卖香烟的,也要比自己种地强多少倍啊。”

目前,这个投资340亿元的东方希望铝工业循环经济园的一期300万吨氢氧化铝、40万吨4A沸石等已在省发改委立项。建成后,这将成为同行业省内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的大型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最让逍遥村村民惊叹的,还是该集团在河南三门峡项目的厂区环境,由于该集团狠抓节能与环保,满眼的绿色彻底颠覆了村民们脑海中固有的观念:原来工业园也可以这么环保!

“我们看中该项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它的节能降耗做得彻底,通过拉伸内部产业链,能不断降低生产成本、节能减排。”灵石县县委书记杨洪说,“转型发展,‘转’的就是传统产业的新突破。”

目前,除了东方希望铝工业循环经济园外,灵石县另外一个投资超三百亿的聚义千万吨煤焦化循环经济园也已步入正轨,焦化项目场地平整正在进行中。刚刚投产运行的煤矸石多孔烧结砖及利用余热发电项目不仅填补了我国窑炉余热发电的空白,而且使园区向千万吨煤焦化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聚义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一个集煤、焦、化、电、材于一体的大型循环经济园区,规划年产焦炭1080万吨。整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成投产后,产值可以达到647亿元,年创利税40亿元,可以安排就业8000多人。下游产业链条延伸为煤气系列、焦油系列、苯系列和矸石利用系列,共13个项目,总投资将达到350亿元。

去年6月,省委书记袁纯清在晋中调研时曾指出,要成为一个最具活力的经济带和城市群,首先必须要有强大的工业支撑。有强大的工业品以后,才能有相关服务业的衍生。

如今,一年过去了,大型航母级企业和循环工业园区相配套,已经成为晋中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显著特点:阳煤昔阳40万吨电石、平遥煤化集团年产2万吨导光板、中煤集团寿阳煤化工、灵石东方希望铝工业循环经济园、上海百成投资有限公司纯电动汽车、中航工业(晋中)新能源特种装备及车辆科技产业基地、太重榆次液压公司高性能液压产品自主化产业基地项目……这一批大项目的落地生根,是晋中实施转型跨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战略的具体体现,也成为实现晋中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的重要内容。

坚持大产业支撑、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晋中的胸襟,已在“百亿产业、百亿集群、百亿园区、百亿企业”等“四个”百亿工程的大背景下,越发显得博大、宽广。

晋中的锦囊

2008年的冬天,晋中市榆次区北田镇的村民赵庆丰站在他的百亩红枣种植基地前,兴致勃勃地跟旁人描绘着他的红枣开发计划。

就在那之前几个星期,赵庆丰与他人合办的枣业有限公司在改进生产设备时,资金周转出现了困难,于是,他找到了当地的小额贷款公司,交齐全部资料,前后不到五分钟时间,就贷到了12万元。

如今在晋中,像赵庆丰这样受益于小额贷款的农民及中小企业主已越来越多。

“作为中国金融之乡、票号的发祥地,晋中大力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历史渊源的。”说起金融,在张璞看来,昔日的辉煌更是今天晋中不断赶超发展的一种动力,“我们的一切努力,都在于使金融生态环境成为晋中经济更有活力的关键、晋中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从而构成吸引更多金融资源的前提条件。”

没有一个好的金融环境,没有一个好的资金流,没有一个好的金融洼地,晋中实现赶超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近年来,晋中市的金融生态环境日新月异。

2005年,晋中率先在平遥组建了最早的两个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

2007年底,晋中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晋中市人民政府金融办;

此外,祁县东观镇东砲村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

2009年,在祁县试点的农村小额支付村村通获得成功,这个被称为农民的“电子钱包”项目现已覆盖晋中全市;

2010年,村镇银行“启航”,中小企业、农民和个体工商户融资又添新渠道;

截至目前,晋中有36家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23个亿;不到5年的时间,引进了浦发、兴业、华夏三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成为全省之最;农村信用社转制商业银行的呼之欲出,金融业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又将大大增强;全市中小企业积极对接天津股权交易所,探索股权融资

晋中要将“票号故里”打造为金融“洼地”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

晋中的“锦囊妙计”,在土地问题上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前往各地采访,在好项目纷纷有意进驻三晋大地的同时,也时常听到项目建设用地资源紧张的声音。

没有土地,好项目就无法落地,土地问题成为制约项目建成的关键,如何才能解决?各家有各家的高招。

在灵石县聚义圪坮工业园,园区办公室主任何淑琴告诉记者,就在几年前,我们脚下约1000亩左右的大片平坦土地还只是沟宽只有

30米左右的大山沟。

2008年年底,她和几个同事穿着雨鞋,带着帐篷、被褥、煤气罐进入山里,进行了前期勘察工作,11月5日,大型机械开进了山里,开始“劈山造地。”

“我们是先找一个平面,然后开始削河道两边的山,削下的土往起垫,削一层垫一层,就形成了这个平台”。虽然人工造地成本很大,但荒地、小地审批起来速度快,这就为建设赢得了先机。

晋中市委书记张璞在看到这片大山中的园区时当即吟出:“工业发展疑无路,大山深处有新园。”

谈起土地问题,榆次区区委书记孙光堂深有感触:“出现问题不能总想着抱怨问题,必须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榆次区主要是大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争取让其进入省重点工程名录,借助重点工程的建设优惠政策解决土地问题。

介休市长王怀民则略显自豪:“今年,我们将通过城乡用地置换,复垦一千亩;通过造地新增加一千亩;通过盘活存量土地转化一千亩,仅这一年就能解决3000亩土地。”

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随着各县土地问题的“解锁”,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好项目“瞄准”了晋中,晋中也随之吸引了更多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晋中的坐标

今年7月1日,在省城太榆路上的许西收费站出现了这样的景象:收费亭人去屋空,窗口贴上了封条,收费通道上车辆飞速通过。

在18年的运营后,许西收费站终于退出历史舞台,也给太榆同城化留下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晋中的坐标很特殊,它坐落于我省正中心位置,是全省的交通枢纽和太原的南门户。南同蒲铁路、太焦铁路、阳涉铁路南北纵穿,石太铁路东西横贯。晋中有太原——旧关、大同——运城、太原——长治3条高速公路和108国道、208国道、207国道、307国道以及12条省级公路南北交织,东西穿梭,构成网状,交通十分便利。

然而,太原和晋中,这些年来就像一对情感纠结的爱人,“恋爱”谈得并不容易。从上世纪90年代“太榆一体化”设想进入理论界的视野,到2007年“太榆同城化”写入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再到如今太原晋中同城化提速升温……期间的聚散离合一言难尽。

太原与晋中,名义上虽相隔25公里,但两城的建设已连为一体:太原要想扛起山西经济“带头大哥”、中部地区“北引擎”的大旗,必然要向南与晋中融合;晋中要想更上一层楼,走在兄弟城市的前列,也必须借力省城的区位优势。两家“联姻”,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无可争议。

“从我刚上班开始,就已经听说了要构建‘太榆同城化’,如今十年过去了,才看到了实现的希望。”榆次区新闻中心主任王冬青深有感触地说,“如今榆次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如果太榆同城能够早日实现,相信对我们全省的经济发展都是一次大的跨越和提升。”

“我省要发展,就要坚持‘大太原’战略。”谈起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榆次区高校新区项目建设领导组办公室主任智景林深有感触,“十年来,太榆同城一直没有一个好的切入点,如今,大学城的介入对榆次经济的发展将起到一个长久的、略显缓慢但又强有力的‘助推力’,也成为实现太榆同城化的‘加速器’。”

“‘分则俱损,合则双赢。’这是社会各界对于‘太榆同城化’的共识。”榆次区区委书记孙光堂说。

最具有“试金石”意义的事件,就是901路汽车。这趟山西省内惟一的城际公交车于2002年相互开通,目前日运营车辆80台次,日客流量3万余人次。901路像是一座桥梁,密集地连接着太原晋中两地群众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交流,也让更多的投资者和开发商将目光投向晋中。

晋中市某房地产公司张经理称,晋中楼市近几年的几次飞跃,都与太原市场量价齐升、产品升级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榆次,深受太原人青睐的几个已经交房的楼盘,空置率很高,长年无人。”张经理表示,从产业布局和政策导向来看,晋中市榆次区已是太原众多开发商下一步开发的目标所向。而榆次所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也和北京燕郊开发之初基本一样,那就是避免单一的房地产开发带来的“睡城”问题,让产业先行,让居住在那里的人也能够工作在那里。而高校新校区——大学城的引入,将能够从人才问题入手,很好地协调上述矛盾和问题。

虽然最忙的时候每天要工作到晚上1、2点,但谈起大学城的建设现状,智景林的脸上仍有掩饰不住的兴奋:“现在路网工程已经全面开工,在现场已经能看出路型了。区域的电力建设也已开工,河道治理规划省里已经批下来了,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建围墙了,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形成一个建设的高潮。”

目前,晋中市城区实施的“北进、西联、南扩、东延”扩城计划,已铺开总投资百亿元的57项市政重点工程,北部新城启动区、山西高校新校区、晋商公园、龙湖立交、龙城高速等一批重大标志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的步伐不断加快,2011年由此成为晋中市历年来工程最多、投资额最大的一年。

晋中的土壤

“今年又将是一个好收成。”

在祁县古县镇闫漫村见到酥梨种植户闫锁林时,他指着漫山遍野的梨树兴奋地说。

祁县是全国享有盛名的优质酥梨生产基地,拥有“酥梨之乡”的美称。它地处黄土高原,四季变化分明,温差较大。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上温差大、日照长的自然环境,培育了祁县酥梨绝妙的风味,梨面光洁、果肉细腻、口感可口成为其闻名于世的资本。

如今的闫漫村,家家户户都在种酥梨,香甜的酥梨也带给闫漫村民“甜蜜的事业”,2010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1万4千元。

“与全省其它县相比,祁县的财政收入属于中等偏低,但祁县的农民人均收入在全省排第五。”祁县县长张鹏侃侃而谈,“为了让农民增收,我们通过为农民的土地改进和增加配套设施等措施,实行‘土地整理’,配套设施完备了、先进了,土地也就增收了,到目前我们在土地整理上已经投入2000万元,今年我们的目标是,不用老百姓花一分钱的基础上,再给老百姓整理20万亩土地。”

谈到去年的收成时,闫锁林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6万元,比前年净增12000元。”满脸笑意的闫锁林,成为晋中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全省第一的一个缩影。

“晋中市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明显地方特色且久负盛名的‘土特产’有很多。”晋中市市长吴清海介绍道,

“为推动地方特色产品,帮助农民致富,早在2002年,晋中市政府就大力开展地理标志保护工作。”

目前,在全省10个地理标志产品中,晋中市就占到山西地理标志产品的一半,包括了平遥牛肉、山西老陈醋、太谷壶瓶枣、祁县酥梨以及左权绵核桃。据统计,晋中市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产值累计近15亿元,年增收超过1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全省第一。这个第一委实来之不易。

如今,晋中的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更加迅速。为推进晋中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示范区工程的30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仅2011年上半年就完成各类投资4.1亿元。

榆次区丰润泽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丰润泽的大棚里,随处可以见到让你意想不到的东西:种在墙上的芹菜、吊在天花板上的“空中红薯”、单株累计产量可达3000公斤的番茄树、最大可重达200公斤的“巨人南瓜”……而这些依靠现代农业的“科技力量”而产生的“稀有景观”,让每一个前来参观的人都啧啧称奇。

走进一排排红顶白墙的日光温室区,看到了近20个整洁漂亮的温室里“装满”了从荷兰、以色列等农业大国引进的优良蔬菜品种和高科技技术。经过2年的试验,这里的技术人员基本掌握了这些高科

技技术,并将尽快推广给周边农民。

他们的做法也验证了丰润泽的宗旨——“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

新材料应用、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示范、新农民培训是晋中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思路,用发展工业的模式来指导现代农业生产,是晋中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根植于晋中大地的现代农业,正以全面推进项目建设为契机,扬起产业化发展的风帆走出晋中,走向全国,享誉世界。

晋中的传承

晋中是明清时期晋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享誉国内外、驰骋商界五百年晋商创业的中心地带。无数的创业传奇、深厚的晋商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历史的积淀,培育了晋中人探求晋商成功之道、重视现代企业家队伍建设的传统,这种传统,对于借鉴和传承晋商文化,重振现代晋商雄风,促进晋中大跨越、大发展大有裨益。

4月的晋中大地,草长莺飞。榆次北山煤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收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包裹。他仔细拆开包装,映入眼帘的是一本崭新的书籍——《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

原来,这是榆次区政府为当地企业家报名加入的“卓越企业家读

书会”寄来的推荐新书。

“在长期进行企业家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家越来越重视学习,大部分企业家个人学习能力明显强于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榆次区区委书记孙光堂说,“只有企业家先学好到先进的知识和理念,才能更有效地将个人学习能力传递给企业组织,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这也是我们重视与企业家沟通、鼓励企业家不断提升自我的初衷。”

近段时间,只要有人去办公室里,山西金恒仕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秀忠总要拿出一枚沉甸甸的纯金奖牌让人“参观”。

这枚金牌是他在今年年初举行的榆次区委、区政府经济工作会议上获得的奖品。和他一道摘得金牌的,是榆次区刚刚评出的20位“功勋企业家”。

这些金牌每枚的造价约5万元,在精美的包装盒外面还刻有金牌获得者的名字。虽然对于一个实体企业家来说,5万元并非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但政府对他们的这份“重视”,却让这金牌的“含金量”高出许多倍去。

“企业是榆次的衣食父母,企业家是榆次发展的有功之臣。”这是孙光堂常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榆次,二十个功勋企业家是拥有正科级待遇的。每次开重要会议,榆次区政府都会通知这20位企业

家参加,并把他们的座签放在最前面。

的确,转型发展离不开企业,企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企业家,换言之,企业家们就是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带头人,时时处处体现出对企业家的关爱,才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王道”。

政府与企业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对企业家表示出支持和关爱,带给企业家们的远远不仅仅是感动。介休市的一位民营企业家告诉记者:“政府高看我们搞企业的,在全社会形成了对我们企业家厚爱三分的氛围,让我们在受宠之余,更是要下定决心用良知经营企业,用人格对待企业,全力用心将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得人者兴,失人者衰。重视人才,善用人才是晋商辉煌百年的重要原因,也是如今晋中在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培育优秀人才群体的一项成功实践。事实证明,只有不断加强与企业家的沟通、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才能让人才“蓄水池”真正活起来,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活力和新鲜血液。

晋中的根基

对于残疾人张永华来说,住进了政府建设的经济适用房,是他此生中的一件大喜事。

在晋中市城区东盛花园,晋中经济适用住房发展有限公司在此配套有15套廉租房,已住进15户廉租房住户,张永华就是其中一户。

在这两室一厅的房间内,南北通透、宽敞明亮,虽然家具陈设有些简单朴素,但整个房间显得温馨舒适。

张永华告诉记者,在住进廉租房之前,他们一家3口和自己的父母五口人挤在40平方米的“蜗居”里度日。2007年的一天,晋纺社区的一位干部热心地告诉他,晋中也要推行廉租房制度了,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于2007年9月递交了申请。

2008年1月,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到他家进行调查,在核实张家的生活状况之后,便把张家列入了廉租房住户之列,并在《晋中日报》刊登了公示。2008年6月,张永华拿到了东盛花园廉租房的钥匙。

在晋中,享受到廉租房的市民还有不少,45岁的闫建东也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每月每平方米租金只有1.5元,我这套70多平方米的月租金也就100元多点。这样好的房子,市场上租金至少四五百元,别说买了,我以前租都租不起。”

说到动情处,闫建东满怀感激之情:“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的关怀,我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一旦收入多起来,我就能早日搬出廉租房,让更需要的人搬进来。”

为了让老百姓家家尽早有个“安乐窝”,各县也在积极行动着。6月26日,介休市2011年保障性住房正式开工,市长王怀民在启动

仪式上指出,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从今年开始,介休市将全面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十二五”期间,要让全市所有困难群众实现住房保障的“应保尽保”。

当日开工的裕康嘉苑三期和安康嘉苑两个项目,总占地162亩,投资4.3亿元,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3146套,建筑面积19.9万平米。9月底前,介休市今年的保障性住房将全部开工建设,12月底确保60%以上的工程竣工。

就在记者发稿前不久,从祁县又传来好消息,该县已启动投资4亿元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规划占地105亩,共建16.3万余平方米,预计明年10月完工。项目建成后能提供2000余套住房,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所需。

正如晋中市长吴清海所言,当人们迈过吃饱穿暖、衣食无忧的生存线,下一个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就是安居——住得好,是有一个相对宽松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面对城市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进一步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更是让社会和谐、百姓幸福、转型跨越发展能够坚实稳定的“根基”所在。相信随着各级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力度的逐年加大和住房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圆上安居梦。

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让百姓过上好生活。晋中的转型跨越,在实践着这一朴素而深远的目标。

采访札记

标题晋中的智慧(创新是灵魂)

郑亦工

晋中是晋商的故里,晋商的辉煌,凭借的是创新,是智慧。比如票号,比如顶身股制度,都是用创新的手段,解决了发展中的问题,引领风气之先。

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工作,遇到困难是难免的,解决问题,也需要创新型的开拓。

在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在晋商的土地上,人们用创新的手段解决问题。

转型发展需要项目支撑,项目落地,需要土地保证。在晋中各县市,大家在用创新的方式解决这一瓶颈问题。在灵石,聚义工业园用劈山造地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他们在偏远山沟里开出2千多亩平地,蔚为壮观。企业有关人士告诉笔者,灵石多山少地,很难满足项目用地的需求。他们如此造地,成本比征地低,而且少了征地中的各种麻烦。灵石在争做转型发展的“样板间”,笔者以为,这种办法是“样板间”里的一个看点。

以转型发展为主线

以转型发展为主线 为实现山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努力奋斗 ——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7月29日) 袁纯清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召开的。 省委认为,山西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着眼“十二五”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从山西省情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必须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动员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信心,埋头苦干,为开创富民强省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省委、省政府提出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把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作为战略重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合山西实际。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回升稳步向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要成果,煤

炭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循环经济迈出坚实步伐,节能减排得到切实加强,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交通、水利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得到缓解;城乡统筹取得新进展,“三农”工作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以“五大惠民工程”和农村“五个全覆盖”为重点的民生关怀成效明显,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以强有力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扭转了一度时期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发挥了首都“护城河”作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得到加强,文化建设步伐加快,推出一批有影响的力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干部作风有了新的转变,基层党建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健全,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新进展。今年上半年,大部分经济指标恢复或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步入稳定较快增长区间。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山西欠发达的省情没有改变,山西转型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山西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面临巨大压力,与全省人民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我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发展不足。纵向比成绩明显,横向比差距不断拉大,一些经济总量长期排后于山西的省份这几年超越了我们。“十五”末的2005年,山西GDP在全国排第16位;2009年排全国第

转型跨越谋发展演讲稿

转型跨越谋发展演讲稿 转型跨越谋发展演讲稿 市环保局马继鹏“转变作风促发展,创先争优做表率”。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学习先进,创先争优,从我做起。话题很老,但不过时。他对我们广大党员和群众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前一段时间,我们许多同志都去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影片满怀深情地告诉我们沈浩同志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动人故事,真实、生动地刻画了沈浩同志“做官先做人”的崇高追寻,塑造了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光辉形象,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有机结合的主旋律影片。通过观看《第一书记》,我们的灵魂再次被触动,心灵再次被洗礼,思想进一步得到升华。201X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动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屋内去世,年仅46岁。从201X年至201X年两任村官,他和百姓面对面,肩并肩共同走过了六载,6年来,一个不算短的时光,能透释的问题太多了。是他的心系群众获取了人们的爱戴?还是他的先人后己换来了百姓的信任?或许以上的因素都有吧。6年里,他荣获的各种荣誉称号数也数不清。他的事迹,并无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但他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时刻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事事处处都在体现着有别于一般群众的先进性。用群众的话说,沈书记是一个:

“干事、公道,值得信赖的当家人”。多年来,沈浩书记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心中时刻装着那些需要帮助的村民和村里的集体事业,用满腔的热情和赤胆的忠诚践行着“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他知道: “群众利益无小事,心中只要有群众,才能为群众办实 事。”“农村不是没有事可做,问题是你有没有去做,你去认真做了,农村就有做不完的事。”他是这样说的,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他也是这样做的。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无数这样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环保工作者。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无私无畏,默默奉献。他们经常超负荷工作,晚上加班是常事,即使是节假日也不休息;他们做事像木工一样精细,但从不叫苦,不抱怨,也不计较报酬;他们每给公众的一分服务,就要付出十分的汗水和努力,力争做到便捷、高效,干一行爱一行,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极至,在爱岗敬业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最终他们赢得了同行的掌声,赢得了同事的尊重,赢得了公众的笑脸,也赢得了今天环保事业蒸蒸日上的荣誉。谢谢大家。 附送: 转正自我总结 转正自我总结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三个月的试用期已接近尾声。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在一个收获的季节,我荣幸的踏进了一个新欣向荣、朝气蓬勃的企业——****。成

十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

十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山西日报(山西日报20100721期——山西日报20100731期) 在2010年7月29日下午举行的山西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新当选的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在讲话中提到:?我们必须以无畏的胆略和务实的举措,从煤炭依赖、政府依赖、计划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封闭守成,小农意识,畏难情绪中解放出来……要牢牢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布局各项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让想干发展的人有舞台,让干好发展的人有回报,形成人人想发展,个个谋发展,处处干发展的浓厚氛围,要牢牢树立转型跨越是山西发展必由之路的思想。 解放思想放胆争先——一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关键看有没有胆气,敢不敢干……一定要敢往大处想,敢往大处做。? ?面对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敢于争先,立足本地打造企业平台,眼睛向外拓展发展空间……? 一个多月来,省委书记袁纯清走遍了三晋大地,从南到北,从东

到西,一路走、一路问,一边看、一边想,一面听、一面讲,其中解放思想是他反复提到的话题。 对于山西这样一个内陆省份、能源资源大省,解放思想远比占有技术更为重要,远比拥有资金更为珍贵。强调解放思想,抓准了山西的要害,抓住了制约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 改革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社会中每一次大的发展变迁,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思想解放了,经济社会发展就快,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幅度就大;而思想观念受到束缚,经济社会发展就慢,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就难以有效提高。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解放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激发内在动力的过程,就是释放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也必将成为山西今后一段时间和?十二五?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过程。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 现在山西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和机遇期,经济要转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发展要跨越是山西面临的最紧迫的课题,也是山西3400万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福祉所在!而要在转型发展中实现新的跨越,就必须破除僵化保守、阻碍发展的思想。山西发展所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成就,都与解放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山西发展的差距和不足,也无不与思想还不够解放紧密关联。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与发展较快的省市比较,山西在发展方式、社会事业、创新能力、对外开放、利用外资以及发展环境等诸

最新形势与政策——山西转型发展资料

《形势与政策》调研论文 故乡的腾飞 ——山西省的转型发展 院系:社会管理学院 班级:11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 组别:第四组

小组成员 写在前面的话 我们小组的成员中有两个是从山西省来的。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巨大变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于是我们小组经过讨论最终决定选择以他们的故乡变化为背景,以他们的视角为基础,再通过我们共同查资料,共同文成本篇调研论文。这也是我们小组与其他小组相比最大的闪光点。

摘要 山西作为国内最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的发展长期“一煤独大”,制约着其延伸产业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山西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跨越是必然趋势。这关系着全省大型煤炭企业的发展方向,也关系山西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 去年,山西省被国务院授予了资源转型开发特区。从近几年山西省的资源整合,煤炭业的逐步发展,环保技术的大力跟进,我们可以看到山西省的跨越式发展真的是激动人心的。 山西省经过了那一系列改革,天变蓝了,水变清了,树变绿了,这些可喜的变化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到自豪与骄傲! 【关键词】:山西省转型发展可喜变化故乡腾飞

目录 一.印象中的旧山西 (5) 二.山西省进行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5) 三.山西省转型发展的方向——以煤为基多元发展 (7) 四.放眼观未来——从“十二五”规划中看未来变化 (11)

一. 印象中的旧山西 小时候的记忆里,山西是一个贫穷到骨子里的小地方。尽管有很多人认为山西煤老板多,有钱人多,但是实际上煤老板仅仅是社会中的极小极小的一部分,大多数人们还是生活在贫困之中的。由于烧煤的缘故,山西的环境污染相当厉害,印象中山西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白天见不着蓝天白云,夜晚也看不到星星月亮。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因为要烧暖气,整个城市的污染仿佛更严重了,空气中的灰尘也多了起来。所以冬季里呼吸道疾病也就突然增加了起来。 如果把山西放到全国省区市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大格局中,山西对外开放的步子还是明显小、明显慢。“十五”末期,山西实际利用外资在中部6省排在倒数第一。2009年,山西实际利用外资13.5亿美元,按照商务部口径为4.93亿美元,无论哪个口径在中部排位都是垫底。再与周边省区同年利用外资数据相比,陕西15.1亿美元,内蒙古29.84亿美元,河北36.9亿美元,河南48亿美元,山西也还是处于末位。必须老老实实承认,在新一轮的开放进程中,山西的的确确是落后了 二.山西省进行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第一,激烈的竞争迫使我们跨越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部地区迅速崛起,西部省区你追我赶。这几年山西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兄弟省市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一个

企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根本在人才

企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根本在人才 摘要:摘要: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才已成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企业只有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才能有效地避免人才流失,减少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风险。 关键词:关键词:人力资源企业发展职业规划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瞬息万变和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才已成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企业在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步伐的过程中,必须扎实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因此,企业只有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才能有效地避免人才流失,减少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风险,立足或拔萃于业间。 自古就有道,“贤才,国之宝也”,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一种战略资源,是人才战略的本质。把人才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对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作出重大的、宏观的、全局性的构想和安排。人才战略的核心是培养人、吸引人、使用人、发掘人,“得人才者得天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就需要企业、慧眼识珠辨贤才、运筹帷幄用贤才。 转型跨越根本在人才,慧眼识珠辨贤才。没有优秀的人才,就不会有优秀的企业。所以企业要有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让每一个员工都感到企业有希望、有发展、有方向,让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的明确的工作(任务)目标,并尽可能地考虑下面两点:一是要考虑员工的兴趣和特长,二是要考虑有一定的创新和挑战性。另外,基层企业也要帮助人才保持并不断提升其能力,并在企业内部建立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以实现其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管理是实现员工和企业双赢的重要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从员工层面上讲,使员工借助职业生涯规划,准确认识自我,确定职业目标并采取行动实现目标的过程;从企业层面上讲,企业借助职业生涯管理帮助员工确定个人在本企业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员工提供相应培训机会,使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职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建立起企业与员工间的双赢关系,实现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1、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员工潜力的发挥,有利于企业实现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让员工参与公司决策,为其提供一个晋升的平台,协调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这不仅有助于增加企业的稳定性和凝聚力,也会更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对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企业能达到自身人力资源需求与员工职业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和引人、育人、留人的企业氛围。因为,企业职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帮助员工的职业发展,提高员工认同度,降低员工流失率,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达到企业生存发展的目标。 2.体系是保障。在任何社会、任何体制下,个人职业设计更为重要,它是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真正动力和加速器。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你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生涯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 3.培训是组织与员工为提高员工知识、技能和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努力的过程。企业人才培训是企业综合能力提升、向前发展的动力。人才培训要体现企业发展和员工自身发展两方面的需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特别要注重对年轻员工的培养。培训是企业给予人才的一种福利,一个不能提高人才的技能和观念,没有人才发展机会的企业是很难留住人才的。人力资源是高增值性资源,它能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补偿和发展。只要他们在企业工作的时间愈长,企业得到的回报就愈大。 4.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目标体系,帮助每个职员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做好职员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把企业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变成人力资本,企业才能最终实现未来的愿

山西地税转型跨越发展大讨论发言稿

山西地税转型跨越发展大讨论发言稿 怀仁地税局陈 先谈谈对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认识。转型跨越发展,一场山西人敢问“路在何方”的突围之战。有两个原因造成。 1、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山西的资源型经济是粗放型的,生态破坏相当严重,解放以来共采煤120亿吨,每采1吨煤要破坏2.5吨水,目前为止山西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西1/8的国土面积。痛定思痛,山西要改变“利润在沿海,代价在山西”的发展困境。 2、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要鉴戒辽宁阜新教训,阜新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能源工业基地之一。曾经是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的阜新海洲矿因资源枯竭而申请破产。全市80万人,有20万人下岗。19万人月收入在156元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山西预计到2020年将有近三分之一的地方国有矿井资源枯竭,减产1亿吨。我们不能再走阜新之路。 山西之所以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开始之后的第9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唯一一个省级试验区。我想,就是要保证山西一旦地下没挖的,还要手里有花的。 下面,我再谈谈对解放思想的认识,我觉得地税部门要重视两个观念。 1、敢为天下先。改革开放30年,山西这个资源大省还是欠发达省份,与周边的内蒙差距日益拉大。显然不是资源问题,而是思想观念束缚较重。个别同志工作中,总想着要把自己的工作思路停靠在上级的工作思路下。工作起来缺乏棱角。从袁纯清书记推荐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中我学习到,基层工作者要“具备这样一种品质,那就是主动”、“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这样才能高质量地服务和促进全省转型跨越发展。 2、价值高于位置。每一份工作都是一次修行的机会,我建议地税人的要树立“价值高于位置”的思想。铁打的营盘,首先要有铁打的兵。如果一个单位里都抢好位置,站在前面的精神,站在后面的松垮,是没有战斗力的。为此,上级部门多重视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给站得较远的靠后的多些关注,开发出他们的优点,及时地调整他们的位置。让最基层人员愿意在基层干,感觉干得有价值,有出路。 大税收,应主要体现在科学管理上;大服务,就是要服务纳税人,服务当地经济。我还想谈谈工作上的一些建议:

推动山西经济转型发展论文

摘要:山西作为资源型省份,主要依靠煤炭发家。但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终有开采完的一天,那是山西又该如何生存发展?因此,为了山西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建立起促进山西转型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促进山西转型发展。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让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提高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山西经济转型发展。 关键字:转型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昔日的山西,500年逞强世界。而今山西面临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但综该试验区的设立为我们重振往日雄风提供宝贵机遇。因此,如何实现一个能源大省转型发展是最关键最紧迫的问题,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 山西作为资源型省份,建立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但煤炭的不可再生的特性,随着煤炭开采量的逐年攀升而日益显露。为了山西经济长远发展,需要我们敢于创新,改善产业发展环境,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在资源型地区建立优化产业布局的协调促进机制。要振兴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以旅游业为重点的产业开放工程,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转移承接工程,以文化产业为重点的文化强省工程,让人才引领山西转型跨越,让高新技术产业助推山西转型跨越。 首先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农业的战略地位。目前,我省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在从传统工业产业独占天下向支柱产业多元化转变,从粗放落后的发展方式,向节约集约绿色的发展方

式转变。农业农村为实现这种转型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平台,同时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更为实现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然而,山西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必须坚定地走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路子,充分利用我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气候类型,培育创新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同时更要搞活农产品流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向纵深发展,促进优势基地建设,扶植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要用现代理念,现代科技,现代经营来改造传统农业。要依靠文化渗透提升农业产业内涵,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发展,依靠品牌效应打响国内市场,使现代农业真正走出一条弘扬传统之路,特色发展之路,耦合创新之路,积极鼓励资源型企业转产兴办农产品加工,加快我省转型发展步伐。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遗产使山西成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大省。新的历史机遇为山西旅游由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的转变提供了绝佳时机。山西将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确定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旅游业被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引领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有计划有策略地打造山西旅游品牌,加大旅游品牌的宣传。加快旅游产业的调整,打造旅游产业王牌:一是以那些重点旅游景区为主,向周围辐射,开开发新景点。一方面通过方便的交通拉近各旅游点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形成旅游网络;另一方面要用内容上的内在联系和文化上的一脉相承,使他们成为文化产品链。二是对景店进行整理和修补;三是要大力挖掘各名胜古迹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精

山西煤炭业转型发展

山西煤炭业转型发展 ——互联网思维1.为什么要转型? 1.1 中国经济中高速发展成为经济新常态 新常态下,与煤炭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的挑战,普遍出现产能过剩、价格下滑、增长乏力等现象,对煤炭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煤炭行业进入需求增速放缓期、过剩产能和库存消化期、环境制约强化期、结构调整攻坚期,依靠数量、速度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结束,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1.2 不断收紧的环保政策对煤炭消费提出了减量化要求 近几年来,雾霾问题备受关注,国家不断收紧相关环保政策,对煤炭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2014年,国家相继出台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和《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 —2020年)》。要求实行煤炭消费目标责任管理,严控煤炭消费总量,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及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上耗煤项目,要严格实行煤炭消耗等量或减量替代政策。对运距超过600 km 的商品煤要求更加严格,并对汞、砷、磷、氯、氟5种有毒有害元素指标做了相应规定。到2020年,力争使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62%以内,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60%以上。新出台的《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焦化、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等四大领域将节约煤炭消费8000万t;到2020年,这一目标将达到1.6亿t以上。可以预见,由于防治大气污染需要,煤炭消费减量化将成为长期趋势。 1.3 国家能源战略和新能源革命带来的挑战 201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提出要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加快构建低碳、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t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t左右;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行动计划》强调: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降低煤炭消费比重。 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风电、核电、水电、太阳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不断提升。可以预见,在未来20~30年,新能源将不断挤占煤炭产业的市场份额,煤炭产业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将受到挑战。 1.4 “一带一路”战略引发的深刻影响 在“一带一路”战略总体框架下,相继签订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和中俄煤炭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印尼、菲律宾、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煤炭将以较低关税或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无疑将对中国煤炭市场和本土煤炭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巨大的机遇。 1.5 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 预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动趋势更加严峻,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达到巅峰,并在2030年前后大幅度下降。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中国到2030年,将会出现多达2450万人的劳动力短缺。煤炭行业作为危险度相对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和行业自身吸引力的影响,目前煤炭产业已面临招工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将会长期存在。 当今时代的变革新浪潮正在快速兴起,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席卷而来,互联网十的时代己经来临。互联网不是技术,她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是一个颠覆传统的新观念,是一场全新的思维革命。互联网思维将秉承“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宗旨,改造和颠覆传统工业思维“集中、等级、控制、独享”的规则。互联网的出现并快速传播应用其意义非常重大而深远,是革命性的。她对煤炭企业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她又给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和变革要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和需要紧迫破解的大命题。对此,本文从互联网重多思维中选择五个关联视角点,对接煤炭企业助推其转型发展。 一、树立用户思维,寻找危害企业生存的短板

坚定信念立足岗位我为转型跨越做贡献

坚定信念立足岗位,为转型跨越发展做贡献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坚定信念立足岗位,我为转型跨越做贡献”。 化工企业从基建到试生产的转型期是整体项目建设初步完结和试生产工作全面准备和开展的关键阶段,在这样一个关系到我公司生产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我们更应坚定信念、理解转型、认同转型、支持转型和参与转型,从而增强我们年轻一代对转型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投身到转型发展中,提高转型执行力。从自身而言,需要做到立足本职,加强学习,寻求创新,以实际行动投身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中。 提高认识,坚定信念。当历史的车轮,沉重而又义无反顾地驶入21世纪的门槛。神州大地,群芳斗艳。从08年澳运会和10年的世博会,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让我们看到了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国家、单位、个人,跟不上这种变化,处境就会很危险,甚至会因为激烈的竞争而被淘汰。而转型则是十字路口上通向远方的一条光明大道,“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机遇。然而我们怎样利用好把握好这个机遇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青年人在转型这个关口上提高认识,坚定信念,转变观念,从自身做起,使自己适应转型后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加强学习,完善自我。学习是创新的源泉,没有学习,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加强转型跨越相关知识、加强安全、环保知识的学

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古人云:学习是内修身、外立业的法宝,学以致用,用有所成,把学习各种知识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争创一流业绩,为我公司转型跨越做贡献。 爱岗敬业,服务企业。敬业是创新的原动力,不论是一个时代还是一个企业,敬业的人越多,敬业精神越强,这个时代进步就越快,这个民族发展就越迅速。所以说,敬业是创新、改革、发展的原动力。爱岗敬业体现在每一个平凡的工作日,专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从岗位做起,踏踏实实,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好务,为转型跨越做贡献。 “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海者获蛟龙。”在我公司从基本建设向试生产转型跨越发展的大潮中,我们应坚定信念,当立足岗位,放眼未来,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全面提高自身自觉性、主动性,形成凡事先人一步、胜人一筹、快人一拍的工作作风,自我加压,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为东鑫垣公司转型跨越发展添砖加瓦。 青春,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黄金岁月。飞扬的青春带给我们奋进的勇气,带给我们创造的激情。回首往昔,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富强,一代又一代青年勇立时代的风尖浪口,前仆后继,锐意进取,拼搏奉献,创造了辉煌的青春业绩。作为安环部的一名员工,我们的责任最重的就是对员工的安全负责,对企业的安全负责。因为/我们只有真正站在员工的角度,我们的企业才能够茁壮成长、我们的企业才能够迅速发展。今天,我愿以“铺路石”的精神,带着光荣与梦想,再次出发,去拥抱

山西惟有通过全面转型才能实现跨越发展

山西惟有通过全面转型才能实现跨越发展。为什么? 转型发展是世界潮流。跨越发展的真谛,就是以科学转型为"跳板",探求一种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与长远兼顾、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可以说:跨越是目的,转型是手段。纵观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跨越进步,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大转型:英国依靠技术进步转向工业立国,成为跨越两个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领头羊;上世纪80年代,美国把信息技术转向民用领域,一举成为信息时代最大赢家......目前,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孕育重大变革,新一轮产业调整、升级和转型势不可挡。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下,山西必须抓住这次世界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以大转型促进大跨越。转型发展是国家取向。近年来,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并将在"十二五"规划中成为制定政策和布局项目的战略重点。在此背景下,各省区市之间一场新的发展赛跑,围绕转型发展全面展开。山西只有奋力加快转型,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才可能在新一轮"赛跑"中成为"黑马"。 转型发展是山西主题。能源重、化工轻;采冶重、制造轻;生产重、服务轻;材料重、加工轻--作为能源资源大省,山西的产业结构长期不合理。而且,在现有增长模式下,山西省的经济增速越高,结构重型化、不协调、不安全的问题越突出,发展的成本、代价和难度越增大。鉴于此,山西不转型就没有发展、没有和谐,也没有民生的改善。惟有转型的文章做好了,山西跨越发展的目标最终才能实现。 山西实现转型发展如何破题? 只有转型发展,才能实现发展的跨越。那么,山西转型发展的大文章该如何破题?

对此,袁纯清在讲话中有着精辟的论述:"转型发展不是推倒重来,是对原有发展的扬弃,是一个整合、提升、深化、创新的过程,是发展的发展。" 这番话观点新颖,内涵丰富,引人深思。 的确,转型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脱离现实谈发展,不切实际谋转型,就是建"空中楼阁",注定难成大业。以煤为例,山西"因煤而困",但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因此,山西的转型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围绕煤来展开和推进。但与过去不同的是,我们须充分认识到煤炭不仅是能源资源,也是碳材料资源,更是重要资本;不仅要挖好煤,更要用好煤;不仅要做好煤炭本身的文章,更要做好煤炭延伸发展的文章;不仅要开发好地下资源,更要开发好地上资源。 正是在这种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袁纯清紧密结合省情,指出了山西转型发展的重点:"推动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开采、初步加工向资源深度开发、深度加工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传统产业一枝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最终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袁纯清代表省委提出的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总定位,振奋人心,引人遐想。 转型正当其时,跨越前景灿烂--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 如何解释拉美陷阱? 拉美国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实现了人均GDP3000美元,但由于未能及时转

山西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研究

山西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研究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我国目前已进入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期,转型跨越发展更是山西县域经济的主旋律。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2010年12月国家正式批准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使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历史必然。2011年2月25日,山西省县域经济暨农村工作会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更是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全方位的部署,以转型跨越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抓手,县域经济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本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与城市经济相对应的基本经济单元,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以县级政权为主体优化配置资源、获取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当前,县域经济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经济、农业经济、传统经济,而是重要的板块经济、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县域经济是省域经济的基本单元,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根本性,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实现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基本前提。 二、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意义与长期效应 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长期效应就在于将从根本上彻底改

变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将传统的单纯依赖煤炭经济那种拼资源、拼环境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科学发展方式上来、将传统农业、服务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和新型服务业,“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和物流运输、旅游商贸、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的重大提升,将县域经济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将对山西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产生长期效应,再造一个新山西就立足于县域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 山西是历史文化大省、煤炭资源大省和特色农产品大省,90%的国土面积在县域,73%的人口在县域,2010年,全省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58%以上,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全省经济的发展,没有县域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就没有全省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找准着力点,重点突破,推动县域经济向产业经济集中、向工业经济集中、向城镇经济集中,才能加快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不仅是既要培育一批有活力、发展快、个性强的特色县,而且是要打造一批国家百强县、中部百强县。所以,“十二五”要实现农民收入翻番、再造一个新山西,关键在县域经济,难点在县域经济,潜力也在县域经济。 三、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1. 特色化发展的原则。县域经济依托自己的条件和发展优势,实现特色化发展,要以新型工业、特色现代农业、特色旅游和商贸物流服务业,实现县域经济的转型跨越。 2. 坚持城镇化推动战略。县域城镇化的核心,是实施“大县城”战略、带动人口和产业聚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第三产业增长,形成县域经济的

以优质服务提升企业品牌以服务转型实现跨越发展

以优质服务体现企业价值,以服务转型实现企业跨越发展服务转型,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课题,是每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战略选择。成功的企业能够在环境的变化当中看到发展的方向,若以传统的思想观念束缚着企业的思路,则会制约着一些组织的发展。 而形成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服务组织是一个企业服务转型的前提,在积极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必须首先主动形成服务组织。在服务部门增强的同时,也必须优化人力资源,从而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服务创新体系。在服务体系形成之后,要着力于打造自主的服务品牌,推动企业服务转型。重点梳理本企业主流核心业务,根据企业业务重心,打造服务品牌的基本流程,从而使企业能简单有效地走向服务品牌建设之道。同时要在打造服务品牌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创新在服务转型中的重大意义,坚持创新与改进双管齐下,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未来。 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无论规模大小与业务的覆盖程度,都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即如何改善现有服务的品质,和如何通过创新服务来开拓新的市场?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企业文化、战略、组织和员工行为的系统转变。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服务的概念正在发生改变——服务已经不再是某个部门的职责,而应是企业整体关注的对象;服务部门不再是传统的成本中心,而是成为企业重要的利润中心;服务不再局限于售后环节,而是渗透到设计、制造、销售等各个领域,服务转型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无论企业整体还是企业员工个人,都要对服务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要向服务环节要利润。在企业价值链所包括的“研发一采购

一生产一营销一销售一服务”众多环节中,服务是企业价值链上最靠近消费者的一环,对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培养客户的忠诚度至关重要。通过服务环节,可以让公司的产品增值,消费者实现价值最大化。因此,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升级,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融合日益深化,集中表现为服务业向制造业的渗透,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直接作用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很多企业依托制造业拓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企业再造和并购重组,从销售产品发展成为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部分制造企业向服务提供商转型,实现了“制造企业服务化”。制造业服务化能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服务通常比物品有更高的利润,并能提供更稳定的收益来源。通过产品服务增值正成为许多优秀公司进行扩张的重要战略选择,产品服务已超越了“售后服务”的含义,成为企业产品价值链上一个重要的增值环节。 商业竞争的真正的含意是以创造客户价值为主题的竞赛,客户要的是“好处”而不是“物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顾客不再满足于物品本身,需要与物品相伴随的服务来获取“好处”。把提供物重新界定为“产品——服务”,符合了顾客的期望,才有助于满足顾客的需求。 让产品具有服务价值。在传统制造业企业,利润最终是通过产品出货量、销售价格、生产和销售成本来实现。然而,现代的制造业企业则是在向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走产品带动服务用户的模式,利用产品用户带动其他联动服务,同时通过服务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价值含量,从而带动产品走向更高的利润区域。 依托服务卖产品。正如营销专家所说,营销不但要建立产品流通渠道、信息渠道,还要建立服务渠道,并且产品渠道建到哪

农村信用社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径

农村信用社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径 站在“十二五”发展的历史起点,省委袁纯清书记发出了“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为实现山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努力奋斗”的重要号召,为全省“十二五”发展勾勒出了一幅宏伟亮丽、波澜壮阔的转型跨越发展新蓝图、新画卷。省信用联社提出了“三个转变”重要经营理念和“强服务、促转型、谋跨越”的改革发展“九字方针”,成为指导全省农信社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方法论。那么,作为全省业务规模最大、机构人员最多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如何发挥其重要的金融支撑作用,在支持服务转型跨越发展中建功立业。笔者就此,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些浅见认识。 一、解放思想,大胆实践,营造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新环境 转型跨越,思想先行。省委袁纯清书记讲到,思想的大门打不开,发展的大门也打不开。思想不解放,思想不转型,转型跨越的步子就迈不开。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从农信社来讲,不仅是支持服务地方经济转型跨越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农信社自身新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把思想融入到支持服务转型跨越的大潮中去。要突破思维定势,切实转变和纠正满足现状、得过且过、按部就班、闯劲不足等陈旧思想,支持敢想、敢干、敢冒、敢闯,提倡先行先试、创新发展。要在理念上创新跟进,进一步拓展延伸“三个转变”经营理念,由被动转型向主动转型转变,由以自身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要通过思想转型、理念创新,在内部营造一个敢想敢干谋发展、敢闯敢试谋发展、超常加力谋发展、真抓实干谋发展的新氛围、新环境。 二、紧贴需求,调整投向,瞄准支持转型、服务跨越的新方向 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转型跨越发展工作重点,是农信社金融服务的范围与重点。对此,要围绕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发展重点,积极调整信贷投向,选准五个支持重点:一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根据全省制定的建设三大农业经济区、十大农产品基地、六大优势产业的发展目标,持续实施“支农惠民行动计划”,支持发展特色、高效、生态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特别是重点支持一批特色明显、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实现普惠增收。二是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发展绿色信贷,扶持低碳经济。重点支持全省确定的循环经济试点县。三是支持生态环保建设。重点支持“一市一河”环境整治工程,支持县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利建设,促进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四是支持民生领域发展。重点支持省政府“513”工程企业和“三

山西省转型跨越式发展对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分析

山西省转型跨越式发展对中部崛起 的战略意义分析 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是中央政府继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全面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意见。自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获得了持续较快发展,2004~2007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保持16%以上的增速。2008年,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下,中部各个省份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加紧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生产总值增速仍达到了12.2%,同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整个中部地区的地位凸显无遗。 山西省作为中部六省之一(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煤炭和其他矿产资源,是整个中部崛起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一直在进行大踏步的发展,尤以工业中建立在资源优势基础上的重型工业结构最为突出,充分发展和巩固了其作为全国能源基地的地位。从整体上看,山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符合经济状态的比较优势,不仅能够带动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可以为全国经济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持,因此其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中部崛起战略能否顺利实现。 一、总论 (一)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的32年,开创了山西国民经济发展史上的最佳时期,期间GDP总量由1980年的108.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358.3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64%(按可比价格计算)1,完成了山西经济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尤其自2004年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来,山西的经济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为中部地区乃至我国的GDP增长贡献了力量。 2 1 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山西统计年鉴2010》,2010年7月, https://www.sodocs.net/doc/725676970.html,/kns55/navi/result.aspx?id=N2010120028&file=N2010120028000011&floor=1 2 窦志达、董晓玲:《山西经济发展八大趋势》,转自山西统计信息网,2006年11月8日, https://www.sodocs.net/doc/725676970.html,,2005年以后数据根据历年《山西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对标一流找差距 转型跨越谋发展

对标一流找差距转型跨越谋发展 ——在东曲街道党工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3月28日) 闫新义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街道党工委(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上级有关精神,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进一步凝聚全街道方方面面的力量,鼓足干劲、奋勇争先,全面推进东曲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新的突破、新的跨越。刚才,李书记对搞好今年的组织、宣传、统战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王主任与各有关单位签订了《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我与26个基层党支部签订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2010年工作简要回顾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六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围绕“抓党建、促改革、保稳定、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围绕一个目标,实施六项工程,打造三大品牌,构建和谐东曲”的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扎实苦干,全面完成了经济、政治、社会各项事业的目标任务。街道多项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部分工作得到了太原市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1、重点建设项目全速推进。 一是长峪沟社区居民搬迁安臵工程全面完成。工程总预算3285.81万元,总建筑面积31330平方米,共建7层楼房4栋、25个单元,安臵搬迁居民350户。11月17日,市领导郭建发、段永生、高保民等领导出席小区入住典礼仪式并为其进行了剪彩。 二是东曲市场中心大棚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市场内部配备了现代化的物业设施,内设大型发电机和中央空调,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可提供就业岗位170余个,预计今年6月可投入使用。

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发布日期:2010年10月15日 山西省委、省政府9月30日颁布了《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我省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定实施《人才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对《人才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人才规划纲要》,深刻理解《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新思路新理念,深刻理解我省人才发展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把《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为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为转型跨越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6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人才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我省制定实施了《山西省2006—2010年人才开发工作规划》,着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党管人才格局基本形成,人才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人才市场体系逐步健全,人才资源规模有所扩大,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人才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才队伍总量不足;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新兴产业创业型领军人才严重匮乏;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人才环境不优,选用人才机制不够健全,人才流失现象仍然存在,引进人才方面仍需加强,等等。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国家、地区、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都是人才的竞争。未来5-10年,是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把山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特别需要各类人才去引领、去支撑、去奋斗。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是优秀人才发挥作用的主战场,是吸引凝聚人才的大舞台,要求我们必须在人才开发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在人才政策、环境上不断优化。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才战略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努力开创我省人才事业新局面,尽快形成我省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为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撑。 二、人才发展的总体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