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二战时期英美在印度问题上的分歧

浅析二战时期英美在印度问题上的分歧

浅析二战时期英美在印度问题上的分歧
浅析二战时期英美在印度问题上的分歧

第26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7月 Vol. 26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y 2004

──────────

收稿日期:2004-03-04

作者简介:孙莎岚(1980-),女,四川内江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世界近现代史,指

导老师:何平教授,牛津大学历史博士。 - 71 -

?历史学研究?

浅析二战时期英美在印度问题上的分歧

孙莎岚

(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摘 要:二战时期,英美结成战时同盟,开始步入特殊关系的成形时期。战争初期,印度独立问题的出现成为试探英美同盟坚固程度的试金石。在印度问题上的小分歧最终还是让步于英美战时同盟的这一大背景。

关键词:美国;英国;印度

中图分类号:K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4)04-0071-04

国家之间的特殊关系一般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尽管并未产生同一国际法主体,也未在主权层次形成联合,但因为特殊的历史渊源结为和平共同体,二战时期结成的英美特殊关系就属此例。但这种特殊关系也并非铁板一块,在主体一致的大前提下,英美两国也存在着诸多内部的矛盾。本文试图对二战时期英美在印度问题上出现的分歧来解析这组特殊关系复杂性。

一、美国的介入

在直到二战前的英属印度时代,美国对印度都没有明确的官方政策。二战前美国方面对于印度自由只发表过一篇官方言论,那就是西奥多·罗斯福在1909年1月18日在他的一篇广为宣传的演说中谈到:“在印度我们遇到了历史所提供的一个最伟大的实例,即是欧洲血统的人士在另一个大陆人口稠密的地区达成了成功的治理。…….假使英国人控制被推翻或是撤出,人民大众的情况决不会有过去和目前那样的良好。的确,假使英国人现在从印度撤出了,整个半岛将陷于流血和暴力的混乱中。……凡希望人类幸福的人,人类的真正友人,应该认识英国在印度所做的对于印度是有无限的利益的,为了它的光荣,它的利益和它的文明,我们对于英国统治的安定和永恒应该深表满意。我曾看见许多从印度回国的美国传教士,他们对于英国在印度统治以及过去和现在给予当地人民利益的赞扬,是无以复加的。”[1](P5)

演讲中充满了对英国的溢美之辞,明显地,可以看出美国对印度事务不想过多干预,官员们基本上是乐于见到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当然,另一方面,英国也会施压于美国,防止其插手于印度:“每当政府或是国会的行政部门建议对印采取一种更为积极的策略时,决策机关便会表示对此毫无

兴趣——至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二战前——一旦有迹象

表明美国有扩展利益的倾向,英国政府便会横加干涉。”

[1](P5)

总的说来,从官方层面来看,二战前美国政府基本还是采取疏印近英的策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标志着印美关系将跨入一个重要的新时代,同时也昭示着英国在印度统治的最后时刻。[1](P10)

二战之前,美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远远及不上英国。1913-1914年,美国向印度出口货物量占印度总出口量的2.6%,英国却高达64%,1935-1936年,美国也仅仅上升到6.7%,而英国却仍拥有着35%的份额。在英属印度时期,美国在印度做成的最大的一笔生意就是参与塔塔钢铁厂建设,通过提供设备与专家,美国共获得了六千万先令的收益。[2]

随着欧洲战场形势的日渐恶化,英国日益无暇顾及在印度的利益,美国趁机扩大在印度的输出与输入,加快对印度经济渗透。除租借物资、救济和互助品之外,1940年至1945年的印美贸易的情况如下:[3](P26)

(单位:千美元)

美国对印度的输出 美国对印度的输入 1940年:68 428 1940年:102 204 1941年:89 600 1941年:131 510 1942年:90 521 1942年:105 137 1943年:29 449 1943年:125 837 1944年:49 083 1944年:110 988 1945年:68 496 1945年:146 472 随着英国与美国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两国在对印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在1941-1942年与1944-1945年之间,英国和美国在印度的贸易中所占的百分

第26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

- 72 -

比如下:[2](P30)

(百分比额)

印度的输入:英与美 印度的输出:英与美 1941-1942:21.1 20.1 1941-1942:32.3 19.7 1942-1943:26.8 17.3 1942-1943:30.6 14.8 1943-1944:25.1 15.8 1943-1944:30.4 20.2 1944-1945:19.8 25.7 1944-1945:29.0 21.2 由以上两表可以看出,随着美国在印度的经济力量不断增长,自然地也会要求改善在印度的政治状况以利于其经济势力的延伸。加之日本在远东太平洋肆无忌惮地扩张,直逼印度东部边界,1941年6月打到了近曼尼普尔马的英帕尔。而印度又是中印缅板块中的重要区域,是大量的美国士兵驻扎地和中转站。[1](P11)日本的触角一旦伸及于此,美国利益将会遭受重大的损失,因此美国政府迫切需要印度问题尽快得到解决,以稳定的局势对抗来势汹汹的日本军队。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依靠英国的支持,美国才被许可(虽然是很勉强地)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控制印度的经济”。[3](P31)在1794年,美国通过签订《杰斯协定》

(Jay’s Treaty )从英国手中拿到了在印度从事商贸活动的特权。

[1](P4)有着英美特殊关系的政治背景,我们便能够理解美国在面对印度问题时的那种慎之又慎的心态了。

从文化传统来看,美国自建国以来就是一个倡导民主自由的国家,人民的呼声与舆论压力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政府的政策走向。乔治·艾伦,前美国驻印度大使,在1968年写道:“来自新闻界、国会、传教士、学者和美国的印度民族主义者等各方的压力以及大量官员共同作用督促着美国形成了对印度独立的支持态度。”[1](P8)而且博斯特德罗夫也认为:“在美国,使命神话坚持美国具有一种服务于民主的道德义务。”[4]抱着“输出民主”的信念,美国也会对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给予十分的同情。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因素可以看出,一方面美国各方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利益以及美国自建国以来就持有的民主理念催促着美国干涉印度问题,支持印度的自治斗争;但另一方面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与英国所建立起来的战时同盟却又束缚着美国的手脚,限制着美国在印度问题上能够深入的尺度。

二、英美的分歧

当邱吉尔先生还在野时就对印度的态度极为坚决,1931年1月,在讨论到印度的实际地位时,他对“自治领”的真正定义做了阐释:“我们往往将它——自治领地位——想像为最终的目标,可是除非在一种纯礼节的意义上为了使战争期间印度代表得以出席会议以外,没有一个人猜想过对印度的原则和政策将在我们所预料是合理或有利的任何时期会予以生效的。”在1931年12月,他又重申道:“大多数的社会领袖人物——我在当时是其中之一——对自治领一词发表过言论,我也的确发表过,但我决没有想像,在我们的能预见到的任何时候,印度应该具有加拿大所具有的同样的宪法上的权利和制度……英国若是让印度离开帝国的怀抱,就永远不再成为一个强国了。”[6]由此可以看出这位一直梦想着重建日不落帝国辉煌的最高决策者在面对印度问题时会采取怎样强硬的政策了。

1941年8月14日,英美阿根夏会晤,英美联名发表八点宣言:两国反对不符合有关民族自由表达的愿望的领土变更。但罗斯福的反殖民主义思想未能压倒邱吉尔为英帝国和英国与英联邦的贸易所作安排的强词答辩。很快在9月9日,不肯妥协的邱吉尔就在下议院声明此宣言并不适用于印度。这一声明表明英国对印度的政策并未改变。此番言论在印度民族主义人士中引起了强烈的不满。10月3日,旁遮普省的穆斯林领袖西开答·海特·可汉(Sikandar Hyat Khan )在西姆拉的会谈中说道:“邱吉尔先生的声明是有史以来印度所遭到最坚决的一次拒绝。”[6]

“总统对这一人民阵线深表同情。”[7](P148)

在这种危急的

形势下,罗斯福开始向邱吉尔施压,要求英国让步,给予印度更高程度的自治权。如此一来便有了1941年底的《大西洋宪章》:两国尊重各国人民的民族自决权。在罗斯福的理念中,这一宪章是为全世界设想的。然而邱吉尔却另有想法:这个民族自决权是不适用于印度的。从这一来一回,我们可以看出英美两国在印度问题上的分歧昭然若揭。

1941年12月,罗斯福冒险向邱吉尔提议把尽可能对印度民族主义者让步作为一项既定方针。邱吉尔对罗斯福插手英国在印度事务的意图反应如此的强烈,以致罗斯福以后在口头上再也未提起此事。然而不甘就此放弃的罗斯福却通过其他途径来干涉此事。1942年他派路易斯·约翰逊上校作为私人代表前往印度,调查有关次大陆的详细局势。此后又派威廉·菲利浦以大使的身份出访印度。[1]尽管这两次出使是非正式形式的外交,但却引起了印度的广泛关注。英国尽管未官方声明反对出使,但很明显地对这一举动感到担心与不满。

另一方面,在1941年8月21日,全印独立联盟主席撒瓦卡(Savarkar)先生电传罗斯福总统,询问美国在战争结束一年内是否会保证印度的自由。他称邱吉尔的直白在玛哈撒布哈意料之中,因为在他们看来,英国一直是在为了其个人利益而战。[6](P148)这表明在部分印度民族主义运动者眼中,美国是值得依靠的伙伴。

中国也通过美国向英国表达了支持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态度。1942年2月,蒋介石总统在访问印度后,直接向罗斯福总统与美国驻华大使交换了他对印度严峻政治与军事形势的看法,并认为英国亟需采取行动解决印度的政治危机。蒋还要求驻英大使将其看法转交给邱吉尔。1942年7月25日,蒋两次追发密电于罗斯福总统,认为美国应建议英

孙莎岚:浅析二战时期英美在印度问题上的分歧

- 73 -

印寻求合适的途径来解决冲突。罗将此电传于邱吉尔,但邱吉尔认为蒋对局势的估计并不准确,他希望能劝阻中国停止有关印度事务的活动,并要求总统以后应避免加诸此种压力于英国。[7]

从以上一段外交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支持印度独立的态度已经深入人心了,而且罗斯福愿意接受蒋的建议将其看法呈交给邱吉尔,也表明了他与蒋在对待印度这一问题上是站在同一立场的。此外,在美国国会中也存在着一股相当大的势力支持印度实现自治。在1942年2月25日的一份备忘录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国会的立场:“今早在对外关系委员会上出现强烈的反英情绪。……我们应该要求给予印度自治地位,让印度人民参战的惟一方法就是让他们为印度而战。……美国有必要让英帝国明白只有接受甘地提出的政治条件才能成就在印度的逐日事业。”[8]

而英国方面却认为美国对印度问题太过敏感,情况并非如美国国内所想。在邱吉尔看来,印度问题的关键并非是缺乏足够的作战人员,主要问题在于训练与装备。这是因为“在印度的志愿兵中有大概75%是穆斯林,其中有半数甚至只有12%对国大党表示同情。在印度,穆斯林的人口超过1亿,来自北方省份的士兵大都对国大党发起的运动抱有反感。而中部与南方的居民则无力参加战斗。因而首相不会采取任何有可能离间穆斯林的政治措施。”[7](P608)

这样一来,一方面是美国缘于多方利益试图干涉印度问题,另一方面基于英国压力又略显犹豫。两相权宜也就造成了美国在对待印度问题上采取了小心翼翼的干涉态度。

罗斯福就印度形势向邱吉尔提出了他的建议,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这封电报的开头是致前海军人员,并附加注明纯私人电报,也就是说这并非代表官方言论,只是罗斯福的个人意见。在电报的一开头,罗斯福便很客气提到:“我对印度问题极其关心,我很感激你经常让我与它保持接触。正如你能了解的,对提出任何建议我都无自信。”从信的一开始我们便可以看到罗斯福的措词是相当的谨慎的,生怕触怒了火大的邱吉尔。紧接着,这位总统便提出他对印度未来的构想:“我曾经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并且希望我所提出的新想法会对你有所帮助。在1775年到1783年的革命时期,英国殖民地共有十三个州,这些各自独立的主权州之间形成巨大的混乱。到1783年革命结束时,十三个主权州根据《联邦条例》联合在一起,这种明显的临时性的政府继续行使权力,直到从经验、考验和错误中能形成一个永久性的联邦。这不过只是我一个想法,建议在印度也建立一个所谓‘临时政府’,由少数代表领导,其中包括不同的阶级、职业、宗教和地区——这个领导的团体将被承认为临时自治领政府。”[9](P402-403)而邱吉尔却认为这一提议并不可行,原因在于:“它说明了在不同的时代和实际情况几乎完全不相同的背景之下比较的困难,以及对任何表面相似之处

加以应用,对指导战争的危险。”[10](P214)

1942年3月8日,日军攻至仰光,印度形势进一步恶化。英国若想在印度组织起有效的防卫,必须设法打破政治上的僵局。最后政府决定派克里普斯爵士赴印与印度各派领袖直接对话,共商解决印度问题。这一举措意义极为重大,充分显示了英国对印度的重视程度。

3月22日,克里普斯调查团到达德里。英国的建议仍是战后假如由立宪会议提出要求,英国政府将授予印度完全独立,然而国大党却表示不能接受英国的提议。4月11日,在国大党主席致克里普斯的信中要求必须立即成立国民政府,在不改变宪法的前提之下,在协议中明确地保证并指出新政府将照一个自由政府一般地行使职权,它的成员将作为一个立宪政府中的内阁成员。然而英国并不接受他们的条件,国大党表示在英国拒绝他们要求的情况下,要印度人民参战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克里普斯调查团的到达并未带来印度局势的好转,这却让美国方面坐不住了。1942年4月3日,罗斯福总统的私人代表兼经济使团首脑路易斯·约翰森上校抵达新德里,带来了总统致未署名的印度领导人的信函。也许如纽约时报所称这个未署名的领导人指的是尼赫鲁,而约翰森的出现仅仅是一巧合;或是在28日克里普斯回国后向下议院报告说这是一次计划中的会晤,对于这一问题,今天我们已经无法搞清了。

为了打破僵局,约翰森一到德里便展开了积极的活动,约见了克里普斯、印度总督、尼赫鲁以及其他重要人物。尽管这次出行是一次非正式的外交行为,但据斯塔阿玛雅观察,“经过一个星期,事件的关键人物看起来是由克里普斯转为约翰森,重心从伦敦移向了纽约,从邱吉尔转向罗斯福。”[6](P178)

此时罗斯福的亲密助手也被派往伦敦,及时向邱吉尔传达罗斯福的意愿,以促成克里普斯在印度谈判的顺利达成。在4月11日,罗斯福在致霍普金斯的电文中再三嘱咐“必须尽一切努力避免谈判破裂”。并提到现在美国国内的反英情绪相当危险,在他们看来是“尽管印度人民心甘情愿地把陆海军防卫的控制权委托给英国当局,但英国政府却不愿把自治权交给印度,僵局因此而产生”。罗斯福进一步阐述形势的严峻,“要是由于像美国人所见到的那种问题而听任当前的谈判破裂,要是在此之后日本得以成功地侵入印度,以及随之而来的我方陆海军的严重失利,那么,美国舆论中不平的反应就势将难以估计”。[9](P446)

不论罗斯福政府怎样努力,英印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立场互不让步,克里普斯最终还是谈判失败了。但随后不久,中途岛战役的胜利,大大缓解了英美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压力,美国政府对印度的关心也不大热切了。

三、双方的妥协

回顾英美双方在印度问题上的分歧的妥协,之中有一个

第26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

- 74 -

极为重要的大背景就是在法西斯威胁的前提下形成的英美战时同盟,这一特殊关系是指导英美外交政策的风向标,战时的一切政策走向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一中心而定。因而这一分歧只是在大合作的前提下的一个小冲突,这点矛盾最终是不能伤害到英美合作这一关键。对于这一点,两国领导人深有体会。

在罗斯福向邱吉尔提出他对印度问题的建议的结尾,他强调“看在上帝的份上,千万不要将我扯进去。严格地说,这件事情与我无关,无非因为它是你我正在进行着的成功的

战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已。”

[9](P404)

他之所以会插手印度问题“根本关怀并不在于印度的独立,甚至也不是预防在亚洲的暂时失败,如果这会导致危害英美合作的话。保持稳定的、

能顺利进行工作的英美同盟,”

[11](P70)

这才是罗斯福的当务之急。而他之所以如此着急要求克里普斯要尽量避免谈判失败

也是为了向美国公众表明英国态度的诚恳:“如果你(指邱吉尔)已经竭尽全力,而克里普斯仍然达不成协议,那么,至少在这个问题上你会得到美国舆论的同情,认为英国政府已经向印度人民提供了公平而真诚的建议,如此一来,失败

的责任显然不在于英国政府,而在于印度人了。”[9](P447)

而另

一方面邱吉尔则更是惟恐这一分歧会危及他们的联盟事业。如果可以平息美国人民的对立情绪的话,他甚至愿意“退隐家园”。

经历了二战血雨腥风的洗礼,英美特殊关系最终还是在枪林弹雨中稳固了下来,印度问题可谓是检验这一战时同盟的“试金石”。验证的结果便是在法西斯危险全球民主的大背景下,英美两国基于同一利益必然要在各自利益上相互迁就,以结成牢固的战时同盟。两国之间部分的利益冲突势必得服从于合作的这个大前提,这是世界局势所趋。

参考文献:

[1] Ajoy Sinha. Indo-US Relations[M]. Patna: Janaki Prakashan, 1994.

[2] V . D. Chopra. Pentagon Shadow Over India[M]. New Delhi: Patriot Publishers, 1985. [3] 纳塔拉詹.美国阴影笼罩印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4. [4] 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413. [5]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580.

[6] K.P.Bhagat. A Decade of Indo-British Relations 1937-1947[M]. Bombay: Popular Book Depot, 1959. 147.

[7]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1942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The Far East)[Z]. Washington: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60.596.

[8]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1942(China)[Z].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56.761.

[9] Warren F. Kimball. Churchill & Roosevelt: The Complete Correspondence(Alliance Emerging, October 1933-Novermber 1942)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4.

[10] Winston S. Churchill.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Hinge of Fate[M]. Boston: Horghton Mifflin Company, 214. [11] 【美】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On Divarications about India between the U.K. and the U.S.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SUN Sha-l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ichuan University, Sichuan Chengdu 610064, China)

Abstract: During World War II, UK and US allied and began to enter step into their specially intimate rel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war, the problem of India independence became a touchstone on their relation. Small divarications on India eventually conceded to the great background of war allies.

Key words: US; UK; India

责任编辑、校对:马桂秋

英语国家概况美国部分精讲系列

英语国家概况美国部分精讲系列 Chapter: 13 geography 地理位置 1.Alaska and Hawaii are the two newest states in American.Alaska northwestern Can ada,and Hawaii lies in the central Pacific. 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是最近加入美国的两个新州.阿拉斯加在加拿大的西北部,夏威夷位邻中太平洋.(本细节还有考“一句话简答”的可能) 2.The U.S has a land area of 9.3 million square kilometres.It is the fourth largest co untry in the world in size after Russia,Canada and China. 就面积而言,美国是世界第四大国,就人口而言,美国是世界是第三大国. 3.Of all states of American,Alaska is the lagest in area and Rhode Island the smalles t.But on the mainland Texas is the largest sate of the country. 所有州中,阿拉斯加是面积最大的州,罗得岛最小,在美国大陆,最大的州是得克萨斯州. 4.The Rockies,the backbone of the North American Continent,is also known as the C ontinental Divide. 落基山脉是北美大陆的脊梁,也被成为大陆分水岭. 5.The two main mountain ranges in American are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and the Rocky mountains. The Appalachians run slightly from the northeast to southwest and the Rocky mountains run slightly from the northwest to southeast. 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落基山脉是美国的两座大山脉.(本细节有考“一句话简答题”的可能)

人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练习题(含解析)

人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练习题(含解析)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从哪一领域开始?欧洲联合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盟扩大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什么? 【答案】(1)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目的: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经济;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可知阿登纳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其目的是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根据材料二“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等相关经济组织的建立,可知欧洲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欧洲实现联合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由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可知,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点睛】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共体拟议创建过程中,曾积极邀请英国参加,但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组织了一个“小自由贸易区”(也称七国自由贸易区)……在两大经济集团的抗衡发展中,七国集团显然不敌欧共体。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面对严峻的现实,英国政府于1961年8月要求加入欧共体。但法国总统戴高乐运用否决权拒绝了英国的申请。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1973年1月,欧共体接纳了英国。 材料二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材料三如果说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QQ群”,美国是群主。随着美国特朋普总统上台、英国脱欧,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前这个“QQ群”有散群的危险。 ——以上材料均据新华网、央广新闻等网站资料整理请回答 (1)据材料一,英国对加入欧共体持何种态度?概括英国最终被欧共体接纳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该“QQ群”是否有“散群”的危险?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1)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3)有;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题干“20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英国拒绝加入欧共体,而自1961年开始英国开始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依据题干“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面对严峻的现实,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依据题干“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依据题干“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与全球战略

电影中展现的美国史 系别:计算机系 班级:师范二班 学号:2013151217 姓名:孙长青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与全球战略 摘要;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其次,二战后,西欧受到重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成由美国和苏联主导的两极格局。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使得美国致力于构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和政治体系,制定全球争霸战略。 关键词;美国经济二战后全球战略 一、战后的美国经济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第一,美国的经济发展。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对新科技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就主动出面承担起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 第二,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首先,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战后美国经济增长

英美特殊关系

<著者>=姚雷 <中文文摘>=本文主要用国家利益的概念,从考察英美“特殊关系"的历史发展入手,揭示了“特殊关系”的实质,论证了“特殊关系”并非国际关系领域里一个永恒的特征,从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利益是决定一国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国家实力则是实现其对外目标,维护国家利益的手段。 全文包括:导言、正文、结论等。导言考释了“特殊关系”的概念,指出其历史特征是战时联盟的产物,其本质特征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特定利益的产物。 正文由三章组成,主要内容如下: 1、二战结束直到五十年代中期,“特殊关系"的现实表现是竞争与合作并存。 “特殊关系”是不平等双方的结合,美国是战后两极体制下的一极,英国是充满大国意识并企图维持大国地位的二流国家。战时联盟的友谊,美国对欧洲的战略设计及其世界战略目标的需求,英国残存的世界影响及其恢复本身地位的远景规划,共同的西方价值体系,促使“特殊关系”在这一时期程度不同的表现在许多领域。然而,对利益筛取的不同及国家实力的差异又使“特殊关系”始终与竞争相伴。本文主要从经济、军事安全和战略协调及区域选择上展示了这种合作与竞争关系。 伴随着世界政治力量的不断整合,英美双方利益追求和国家实力的变化,“特殊关系”在沿着合作的基线走了一程后,最终在一方国家实力膨胀、一方实力急剧衰微,于利益和目标不一致时破裂。苏伊士危机印证了这一点。 2、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末,“特殊关系”的基本特征是淡化。 多极格局最终成为这一时期国际政治的特征,美国意识到了自身实力的相对衰落,用灵活的手段,标以缓和的形式替代咄咄逼人的遏制模式,谋求不变的全球利益。与欧洲建立了新的伙伴关系,强调美欧日的合作。英国也最终意识到其可悲的二流地位,毅然转向欧洲。这就意味着英国的利益选择在欧洲,其为美国担负世界义务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英国沦为欧洲一员,丧失了在欧美矛盾中灵活选择的余地;增强了英国地位,继续发挥欧美之间桥梁的作用。表明维系英美“特殊关系”的利益共同点进一步受到局限,甚至基本只体现在防御合作上。伴随着利益选择的限制,“特殊关系”在这一经历了麦克米伦时代的修补,威尔逊时代的过渡和希思时代的“自然关系”三次演变。 3、撒切尔时代是“特殊关系”重新升温的时代。 八十、九十年代的英美关系在部分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秉承了历史上双边关系较为密切的传统,加之里根、撒切尔夫人作为国际政治中的特殊个人对于协调国家间相互关系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使本已“自然"的关系重新“特殊”起来,“特殊关系”在这一时期具体表现为“非凡的联盟”。 冷战结束使得以遏制苏联为部分存在基础的“特殊关系"失去了目标,类似里根与撒切尔夫人般亲密的关系在新一代领导实之间未能形成。“特殊关系"的实质内容在进一步被削弱。 结论部分对“特就关系"做出了战略定位:(1)区域选择重点在欧洲;(2)并非国际关系领域里一个永久的特征。并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前瞻性地透析了“特殊关系”的未来发展轨迹;发展道路不会平坦,受制于利益的调控,竞争仍然存在,但主线是合作。 本文最后尝试印证这样一个主题:国家间的相互关系是各自国家利益的根本反映,国家实力是实现其国家利益、对外目标的手段。没有永久的盟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利益是永久的和不变的。 <英文文摘>=The dissertation systemically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from the view of national interest. It reveals the nature of the

American History 英美概况美国历史

American History ?I. America in the colonial era ?II.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III. The Civil War ?IV. America during the two World Wars I. America in the colonial era ?Who were the very first Americans? ?Who was the first one discovering the new continent? ?After whom was the new continent named? I. America in the colonial era ?1.The very first Americans were Indians. ●They created their civilization, known as Maya civilization, dominating Mexico and Central America from 4th to the 10th centuries. ●They were the descendants of the Mongoloid (蒙古人种的) people in Asia. ●About 20,000 years ago, they traveled to the North American continent across the Bering Strait (白令海峡). ?2. Christopher Columbus is believed to have discovered America. ●In 1492, Christopher Columbus discovered America. However, he believed he had reached India and called the natives Indians. ?In 1500, Amerigo Vespucci, an Italian navigator, also under the Spanish flag, drew the conclusion that what he found was a new continent. 3.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onies ?Since the America was found, the Spanish established many colonies: Florida, Los Angeles, and San Francisco. ?In 1588, the Spanish Armada was defeated by the English navy,which put England in a better position to provide support for its New World colonies. 3.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onies ?Between 1607 and 1733 the British established 13 colonies along the east coast of North America. ?These 13 colonies were established in different patterns: ●crown colonies ( 直辖殖民地), ●proprietary colonies ( 业主殖民地), ●charter colonies ( 特许公司殖民地), ●self-governing or compact colonies ( 自治殖民地或契约殖民地). ?1) The first successful English colony in North America was founded at Jamestown, Virginia , in 1607. ?2) In 1620, a group of Pilgrims sailed to the New World in a ship called Mayflower. They arrived at Plymouth, and built the New Plymouth colony in New England. These Pilgrims drew up the epoch-making Mayflower Compact (五月花契约), which was signed by all adult males on the ship. 3.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onies ?3) From 1630 to 1643, some 200 ships transported over 20,000 Englishmen to the Massachusetts Bay colony. ?Plymouth remained a separate colony until 1691 when it was combined with Massachusetts Bay colony. Puritans ?People who criticized or wished to "purify" the Church of England. ?"Puritan" refers to two distinct groups: ?"separating" Puritans, radical Protestants, such as the Plymouth colonists, the pilgrims, who believed that the Church of England was corrupt and that true Christians must separate themselves from it; and ?“non-separating” Puritans, such as the colonists who settled the Massachusetts Bay Colony, who believed in

14 二战后多元化建筑思潮

二战后多元化建筑思潮 结构主义哲学: 1)阿姆斯特丹儿童之家: 由荷兰建筑师凡·艾克主持设计。 儿童之家的空间形式与组合形态属“多簇式”,即把一个个标准化的单元按功能要求、结构、设备与施工的可能性组成一簇簇形式近似的小组。儿童之家的功能要求复杂、空间性质多样且大小不一,建筑师以其在空间组织上严谨的逻辑性,将建筑组成为一个具有“迷宫似的清晰”的既分又合的统一体,奠定了后来被称为结构主义哲学的设计观念与方法。 2)中央贝赫保险公司总部大楼: 由荷兰著名建筑师赫茨贝格主持设计,被认为是表现结构主义哲学最成功的实例。 ①建筑由无数个平面呈正方形、结构构件标准化的单元组合而成。 ②结构体系是钢筋混凝土框架填以混凝土砌块,楼板与屋面均为预制,空调系统与结构系统结合。 ③结构的支撑点没有放置在单元的四角,而是放置在四个边长当中,因此各个单元转角处可以自由地向外开敞,以此建立一种与众不同的具有向社会开放意识的办公空间。 粗野主义倾向: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主要流行于欧洲的建筑设计倾向。名称最初由英国史密斯夫妇提出,有时被理解为一种艺术形式。 ①粗野主义经常采用混凝土,把最毛糙的方面暴露出来,夸大那些沉重的构件,并把它们冷酷地碰撞在一起; ②其美学根源是战前现代建筑中功能、材料与结构在战后的夸张表现。 粗野主义作为一种建筑倾向,对现代建筑思潮演变起了较大的作用。 1)莱斯特大学工程馆: 莱斯特大学工程馆由英国著名建筑师詹姆斯·斯特林主持设计。工程馆由教学主楼和大型厂房两部分组成。其外部体量组合极具变化: ①阶梯教室顶部如同“牛腿”一样直接伸出两个立面的外墙,不作任何装饰处理,表现出功能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②教学楼部分做成玻璃盒子状,高高地伸向空中,顶部用红砖墙收住。 ③实验室部分相对封闭,开着凸出于墙外的三角形高窗。 ④厂房水平展开,屋顶设计成一系列45°水平斜置的柱形玻璃天窗。 莱斯特大学工程馆遵循着讲究功能、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基本原则。突出了建筑形体和丰富的室内空间组合。 典雅主义倾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官方建筑主要思潮。致力于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讲求钢筋混凝土梁柱在形式上的精美。 代表人物:菲利浦·约翰逊、斯通、雅马萨奇 代表作品:谢尔登艺术纪念馆、纽约林肯文化中心 作为一种风格,典雅主义虽然存在许多肤浅的粗制滥造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是功能、艺术与技术均能兼顾,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的作品。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 1)谢尔登艺术纪念馆: 由美国的著名建筑大师菲利普·约翰逊主持设计,是典雅主义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①纪念馆为对称式布局,平面呈简洁的长方形,首层横向布置的楼梯打破了大厅的单调感,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单元过关检测(五) 第五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政治

单元过关检测(五) (建议用时:60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扬州模拟)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的丧失,不仅对于他们(指希腊),而且对于全世界,都是一场灾难。那些正在竭力维护自由和独立的毗邻民族,很快就会为之气馁,还可能陷于失败。”他的目的是() A.改变美欧结盟的外交政策 B.展示美国急剧膨胀的实力 C.在全球范围内遏制共产主义 D.反对苏联组织军事同盟 解析:选C。从材料“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的丧失,不仅对于他们(指希腊),而且对于全世界,都是一场灾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故C项正确。 2.(2020·南京诊断)下表反映的是新时期中国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主要观点。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 B.“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C.美苏对峙的主要内容是“冷战” D.“冷战”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解析:选B。根据表格可知,有的学者认为“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期间,还有学者认为“冷战”是美苏主导下的多国参与的政治斗争,由此可推知“冷战”是多种因素推动形成的,B项正确。 3.1948年6月7日,美、英、法、比、荷、卢六国在伦敦会议上就建立联邦德国政府达成了协议,规定美英占区与法占区协调经济政策,统一对外贸易,实行币制改革并参加马歇尔计划,还规定9月1日在三个占领区内召开制宪会议。据此推知,二战后()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C.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D.美苏“冷战”对峙加剧 解析:选D。题干反映的主要是恢复德国的经济,将之作为对抗苏联的桥头堡,这说明美苏“冷战”对峙加剧,故选D项;欧洲一体化开始于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贸易保护主义,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协调的是世界货币、金融问题,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 4.(2020·常州一模)1957年苏联《真理报》称:“人造地球卫星将打开星际旅行之门,很显然,这一切都应归功于新时代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他们使人类之梦想成真。”当年苏联先于美国发射人造卫星。这说明() A.苏联国家制度适应时代发展 B.改革使苏联经济追赶上美国 C.国家利益之争影响科学技术 D.社会主义阵营实力不断提升 解析:选C。1957年属于美苏冷战时期,苏联先于美国发射卫星,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维护其国家利益,这说明国家利益之争影响科学技术,故选C项。 5.(2020·石家庄二模)图一和图二分别为1956年和1970年欧洲冷战示意图。

美国二战后社会发展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与全球战略 摘要;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其次,二战后,西欧受到重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成由美国和苏联主导的两极格局。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使得美国致力于构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和政治体系,制定全球争霸战略。 关键词;美国经济二战后全球战略 1战后的美国经济 1.1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1.1.1美国的经济发展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

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对新科技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就主动出面承担起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 1.1.2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首先,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 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

英美概况美国部分整理

America The Founding of Colonies殖民地的建立 First Inhabitants:American Indians Discovery of the New World: 1492 Christopher Columbus →the discoverer of America (Italian)Spanish Queen’ s support 1501-2 Amerigo Vespucci →the new land was name after him as America. reached the mouth of Amazon River America—the New World Europe—the Old World 13 colonies: New England Colonies: Mid Atlantic Colonies: Southern Colonies: Massachusetts →(2nd colony,1620)New York Maryland New Hampshire Pennsylvania Virginia →(1st colony,1607)Rhode Island Delaware North Carolina Connecticut South Carolina Georgia →(the last colony,1733)New England Region(6个): Massachusetts, Rhode Island, Connecticut, New Hampshire, Maine and Vermont 建立原因: Virginia, 1607 Virginia Company For foreign expansion as a way of easing religious dispute and economic distress in England 105 men (no women) Jamestown in honor of the king Massachusetts In 1620 102 Puritans (“Pilgrim Fathers”), in Mayflower, from Plymouth in England to America First in Plymouth (today’s Massachusetts); and then Boston Seek religious freedom Mayflower Compact <五月花号公约>:self-government Hardships when arrived the help of the Indians Thanksgiving Day to thank the Indians and the God for protection The next three colonies Rhode Island, Connecticut, New Hampshire Reasons: 1. religious disputes and struggles in Massachusetts intensified 2. more immigrants

欧洲新轴心与英美特殊关系概要

欧洲新轴心与英美特殊关系 英国新首相布朗就任后打破惯例,首次出访的是德法,而不是美国,被认为是英法德力图构建欧洲新轴心的标志。虽然这次访问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我们还不能因此得出英法德三国新轴心已经建立的结论,但仔细分析近年来三国内外政策的变化和大国格局的演变,还是能感受到欧洲新轴心的轮廓在逐步浮现。 建立三国轴心的前奏 伊拉克战争前后,在施罗德、希拉克、普京“三巨头”推动下,欧洲形成了事实上的法德俄战略轴心,与“两布情结”下的英美特殊关系形成了对立。从2005年默克尔取代施罗德开始,法德俄轴心已经荡然无存。随着法国总统萨科齐和英国首相布朗先后上台,新“三巨头”开始掌舵欧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英法德关系能否改善并进而建立欧洲新轴心的猜测。 在上半年默克尔担当欧盟轮值主席期间,三国共同推动完成了两件大事,表明了三国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 一是今年春季,三国积极推动欧盟峰会通过了关于“三个20%”的大气减排目标,而且还步调一致地在八国峰会上劝说美日等国通过了关于同意考虑在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一半的建议。这说明,三国在气候变化、环保、对非援助、全球减贫等诸多全球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 第二件事情是6月三国共同推动通过了简化版的欧盟条约,激活了几乎胎死腹中的欧盟宪章条约,推动欧盟一体化进程继续前进。这说明三国在推动处于十字路口的欧盟内部改革和加强欧盟团结方面具有共同关切。 前几年,英法德一直没能建立真正的欧洲新轴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三国在伊拉克问题和对美关系上存在严重分歧。但今天,我们都可以看到,有些因素冲击着英美特殊关系。 布莱尔过于亲美和在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激起民愤,其在位时期的经济成就也最终未能挽救其下台的命运。布朗为在下次大选中保住“相印”,必须重塑形象,回应国内日益上升的反美情绪,适当与美拉开距离。 布朗上台以来的种种迹象表明,美英特殊关系已经出现裂痕。布朗新内阁中许多成员对美都不太感冒。布朗新外交国务大臣在首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含糊地称,英国的外交政策应超越“英美特殊关系”。而作为布朗的密友、新任国际开发大臣亚历山大则在美国外交学会发表演讲时,公开批评美国的大棒政策和单边主义。这恐怕不是这些大臣个人观点的发泄,而是布朗内阁调整对美政策前的一种“试探”和“风向”。

_三环外交_与战后初期英美特殊关系_张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apital N ormal University  2004年增刊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三环外交”与战后初期英美特殊关系 张 瑾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系,北京 100089) 摘 要: 本文从“三环外交”和英美特殊关系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入手,介绍战后 初期英美特殊关系在经济领域、联合抗苏以及建立西方国家联盟等方面的表现。英美特殊关系成为“三环外交”基石的原因,是英美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双方的亲密合作,联合起来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蔓延的共同渴望以及战后英国实力下降等等。英国将英美特殊关系作为“三环外交”的基石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战后初期英美关系中也存在着矛盾。 关键词: “三环外交”;英国;美国;英美特殊关系;丘吉尔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4)增刊-0139-05 收稿日期:2004-06-10 作者简介:张瑾(1982-),女,汉族,湖南长沙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①Alex May ,Britain and Europe since 1945,London and New Y ork ,1999,p.91 “三环外交”是丘吉尔为二战后的英国构想出 来的外交战略基本原则,对战后英国外交政策产生过深远影响。本文试从战后初期英美特殊关系入手来探讨“三环外交”政策。 一、“三环外交”、英美特殊关系的 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由旧格局向新格局转化,各种国际力量分化组合,形成新的力量对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既是英国光荣的顶点,又是它衰落的新起点。英国政治家丘吉尔为恢复大英帝国昔日的荣耀,在被动中争取最大限度的主动,在1948年10月9日的保守党年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三环外交”政策。他指出:“在自由和民主国家中存在着三个大环:英帝国、英语世界和联合起来的欧洲。你们可以看到,我们是在这三环每个环里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事实 上,我们正处在三环的连接点上。”① 这一政策可以概括为三个大圆环,即同时兼顾英国与英联邦关系、英美关系、英国与西欧关系。在三个大圆环 中,英国是在三环的每个环内都有份的唯一国家, 位于三个圆环的相交点。 “三环外交”是战后英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英国目前外交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丘吉尔构想“三环外交”政策的目的不外乎如下几点:其一,力图通过建立英美“特殊关系”,争取与美国平起平坐,继续维持自己世界大国的形象;其二,稳定和控制住殖民地这个阵脚,利用英联邦来维系殖民利益;其三,利用联合起来的欧洲,与美苏相抗衡,进而主宰欧洲。总之,力图使英国处在“三环”的中心,从而再现昔日大英帝国在世界上的强国地位。 英美特殊关系是三环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英国深知,仅仅依靠自己和西欧联合起来的力量,预防德国的东山再起尚可,但要应付来自苏联的强大挑战则不堪其任。只有将美国的力量与英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使“三环外交”真正奏效,可以说英美特殊关系是“三环外交”的支柱。 其实早在1935年,当时的英国首相鲍尔温就在艾伯特大厅演说中展望了英美联合的前景:“我 9 31

二战后美国各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启示

考点:二战后美国各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启示 1.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时期发展特点 原因 20世纪50— 60年代 持续发展,出现战后的繁 荣。 美国经济实力强大;战后广阔的国际市场;新 科技的推动;稳定的政局, 20世纪70年 代 经济地位下降,进入“滞胀” 时期 中东石油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经 济受到严重打击。 20世纪80 年代中后期 经济形势逐渐好转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20世纪90年 代 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 时代。 改革社会经济;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 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2.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利用科技创新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要调整经济政策,防范经济危机;注意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合理配置;要有稳定的国内环境等。 例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 ①新经济时代②迅速繁荣时期③持续调整时期④危机和滞胀时期 A.④①②③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②④③① 答案:D 解析:题中所述的发展时期,具体时间分别是:①新经济时代——20世纪90年代;②迅速繁荣时期——20世纪50—60年代;③持续调整时期——20世纪80 年代中后期;④危机和滞胀时期——20世纪70年代。故选D。 例题2下列图表中,最能反映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答案:A 解析: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总体上是发展上升,但20世纪70年代出现危机,进入滞胀时期,经济发展下降,之后再缓慢回升,图示A反映了这一状况,故选A。 1.以下表格反映的是战后哪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情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西部和南部发展尤为迅速。 20世纪70年代出现负增长和“滞涨”现象。 20世纪80年代经济好转,但负担加重。 20世纪90年代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国家。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苏联 2.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处于() A.持续发展时期 B.危机时期 C.调整时期 D.新经济时代 3.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政治经济实力大增 D.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4.分析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以下说法不相适应的是() A.要利用高新科技推动经济的发展 B.要不断地调整经济政策 C.要实现从农业到工业发展的转型 D.要有稳定的国内环境

英美概况 美国篇

一、概况 1.50 States Its forty-eight contiguous states and Washington, D.C., the capital district, lie between the Pacific and Atlantic Oceans, bordered by Canada to the north and Mexico to the south. The state of Alaska is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continent, with Canada to the east and Russia to the west across the Bering Strait. The state of Hawaii is an archipelago in the mid-Pacific. The country also possesses several territories in the Caribbean and Pacific. 2.Races and Population 在东部时间2006年10月17日早晨7点46分,美国人口总数突破三亿大关,这是美国人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3.06188亿(2009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3名,次于中国、印度) 3.The Composition of American Population 1)The Majority:the descendants of immigrants from European countries, such as France, Germany, Italy, Ireland, and Spain;“Pilgrim Fathers”;Potato famine 2)The Minorities:The African Americans: black slaves from Africa;Indians: the number of native Americans has been falling, no more than a million;The Hispanics: immigrants or descendents of immigrants from Latin America, such as Cuba and Mexico (Mexicans are the most numerous among them);Asian-Americans, from China, Japan and Korea;More than a million Chinese-Americans, most of whom live in Hawaii, on the West Coast and in some big cities;5 million Jews in America, many of whom went there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and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America. 3)“The Melting Pot”:It means immigrants from different na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mixed to make up the American nation.“old immigrants”: came to America before 1860;“new immigrants”, after 1860.The Immigration Quota Law was passed by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in 1924. 二、Early History 1.Columbus:1492 Christopher Columbus arrived at Salvador Island, thus discovered the “New World”.(Amerigo V espucci: named “America”) 2.The first English permanent settlement:1607 The first group of English colonies came to America and built their settlement of Charleston which later was expanded into the first English colony known as Virginia. 3.Pilgrim Fathers:1620 Some English immigrants (Puritans) sailed into Plymouth on a ship called the “Mayflower”.102 Puritans, 60 days.Mayflower Compact, “one man one vote”, “one-man rule” 4.The values of Puritans:hard work; commercial success;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5.Thanksgiving:1621 Thanksgiving Day was first celebrated by the pilgrims of the Plymouth Colony. 三、American Revolutionar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