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ppt

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ppt

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ppt

ppt简介:

《挑山工》是冯骥才写的一篇文章,是一篇传统课文。课文讲的是挑山工登山,虽然身担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揭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ppt内容: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挑山工》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挑山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泰、杖”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默读课文,能说出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默读课文,感受挑山工踏踏实实、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能说出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2.联系上下文,感受挑山工踏踏实实、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感受挑山工踏踏实实、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东岳泰山吗?课件出示泰山的图片。 2.泰山以它奇特的景象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而作者来到泰山,让他难以忘怀的不是壮丽的景色,而是一位挑山工,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家冯骥才先生一起到泰山去了解挑山工。 3.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欣赏泰山的图片,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继续学习课文作铺垫。 二、初读课文,明白大意。 1.默读课文,要求: (1)默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和同桌讨论。

(2)在每一个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2.交流自学效果。 (1)出示会认字。 泰、杖、敞、拘、蕴。 指名读一读,集体正音。 重点指导朗读:“杖、敞”是翘舌音。 (2)小组讨论,你用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几个字? 预设: 生1:“杖、拘”是形声字,只要知道声旁和形旁就很容记住它们。 生2:我喜欢用组词的方法记忆生字,比如:泰山、手杖、敞开、拘束、蕴含。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经验出发,运用多种方法掌握字的读音,为学习课文作铺垫。 三、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也可以默读,注意默读时要做到:不动嘴,不指读。既然是默默地读,就不能动嘴出声,也不能用手指着读,这两条是默读的基本要求。 2.师:通过读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是挑山工吗?(肩挑重物上山的人) 3.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泰山是一座怎样的山?谁知道?(生根据自己的积累回答) 预设: 生1:泰山是五岳之首,很雄伟。 生2:泰山有“十八盘”,很陡。 4.在这样雄伟而陡峭的山路上,行走都很难,更别说肩挑重物往上攀登了,可想而知会更难。 5.那么在泰山上做挑山工,他们要走什么样的路线? 课件出示书上描写折尺形路线的语句: 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 课件播放挑山工登山时的视频。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折尺形路线,然后设疑,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求知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 挑山工》教案及反思

25*挑山工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学习挑山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语言运用: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思维能力:理解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哲理。 审美创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一心向着目标出发,专心致志,一往无前。【课前解析】 关注作者:冯骥才,1942 年 2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当代作家、社会活动家。著 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散文《挑山工》,中篇小说《袖鞭》;散文集《灵魂不能下跪》《爱犬的天堂》;文集《绵山神佛造像上品》;小说散文集《散花》;学术著作《消逝的花样》等。 关注课文:《挑山工》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写“我”在登山时碰到了一位挑山工,发 现他虽身挑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慢,最终先到达山顶。从中悟出人生 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泰、仗、敞、拘、蕴”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而先登山顶”的行动中,学习挑山工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地向上攀登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学习挑山工奋力攀登的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 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仔细看看课本插图,图中人物在做什么?他就是挑山工,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吧!

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挑山工,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观察图片,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 (1)教师播放范读,感悟句子的魅力。 (2)教师提出要求: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课后生字,然后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3)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2.学习字词 (出示课件5)出示第一组认字词语:泰山tài 竹杖zhàng 敞chǎng开拘jū束包蕴yùn (1)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学会识字方法:(出示课件6)熟字带生字。例如:春与泰,比较两字之间的字形上不同。(出示课件7)加偏旁识记。例如:句+扌组成“拘”;丈+木组成“杖”。 (3)(出示课件8)识字游戏:挑一挑,指名读、开火车读并随机正音:泰山竹杖 敞开包蕴 (出示课件9)出示第二组词语解释:拘束心悦诚服包蕴耽误 (1)教师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呢? 预设1(出示课件10):我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例如:心悦诚服指诚心诚意地佩服或服从;拘束指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预设2:我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例如:包蕴近义词为包含、蕴涵;耽误近义词为耽搁、延误。 (设计意图:出示本课的难理解的词语,便于学生用较短的时间掌握这些词语,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同时,还可以学到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引出出示要求(出示课件1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几次遇到挑山工? 预设:遇见了3次。在第3自然第一次是“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个挑山工”;第二次是“我们发现那个挑山工就坐在对面的草地上抽烟”;第三次是“我们看见有个人在那株姿态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子,那正是他”。 2.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12):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遇到挑山工的?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名师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第25课挑山工 内容分析 《挑山工》记叙了作者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从而悟出一个生活的哲理:做事不应干干停停、三心二意、应该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扎扎实实做下去只要这样做,就一定能达到预定的目的。课文重点叙述了“我”的一次登山经历,具体写了一位挑山工。通过动作、外貌、语言的具体描写,刻画出挑山工的精神品格,呈现了挑山工认真、勤恳的形象。语文要素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泰、杖”等5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挑山工朴素话语中所蕴含的哲理。 过程与方法 结合阅读提示整体感知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朗读中感受挑山工身上认准目标、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以及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挑山工朴素话语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图片 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文图片,说一说从这幅图画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呢?这是当代作家冯骥才攀登泰山后所画的一幅画,一次登山,终生难忘。这节课,就让我们随同作者一起登泰山,走近挑山工,感受挑山工带给作者的震撼。 【设计意图】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看到图画后的感受,进而为课文的学习埋下伏笔,要潜移默化地指导提炼作者信息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提炼主要信息的能力。 二、品读文本。 1.通过阅读提示,你了解了哪些阅读方面的信息?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想一想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挑山工登山和游人登山有什么区别? (2)作者说“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找出山民说的那几句话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其中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3. 引导交流:挑山工挑货登山时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特点的? (1)指名读句子。 登山的时候,他们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到台阶,还可以省些力气。 预设:第1句描述挑山工挑货登山的姿态,作者抓住两条胳膊的分工与动作,写出其协调的美;第2、3句描述挑山工挑货上山的步行方向,作者用“折尺”作比,形象地写出曲折向上的特点,又细致描写了在这“折尺”线路上行走的特点:第4句科学地分析了这样登山的优越性;方便、省力。 (2)分析相同点和不同点。 挑山工游人 登山的目的送战游玩 不同点:登山的负担挑重物轻装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5挑山工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5挑山工 老师通过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挑山工》的教学,使学生懂得课文内蕴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执著追求的情感。店铺在此整理了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挑山工》,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挑山工》原文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两头垂下几根绳子,挂着沉甸甸的物品。登山的时候,他们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保持身体平衡。他们的路线是折尺形的--先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台阶,就到了台的右侧;便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次转身,扁担换一次肩。他们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台阶上,还可以省些力气。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上直下,膝头是受不住的。但是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线加长。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奇怪的是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你轻快地从他们身边越过,以为把他们甩在后边很远了。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或者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或者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洗脚,他们就会不声不响地从你身旁走过,悄悄地走到你的前头去了。等你发现,你会大吃一惊,以为他们是像仙人那样腾云驾雾赶上来的。 有一次,我同几个画友去泰山写生,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个挑山工,矮个子,脸儿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大约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他扁担一头拴着几张木凳子,另一头捆着五六个青皮西瓜。我们很快就越过了他。到了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道前,我们累了,舒开身子躺在一块被山风吹得干干净净的大石头上歇歇脚。我们发现那个挑山工就坐在对面的草茵上抽烟。随后,我们跟他差不多同时起程,很快就把他甩在后边了,直到看不见他。我们爬上半山的五松亭,看见在那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4.挑山工(课堂实录)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4.挑山工(课堂实录) 24.《挑山工》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挑山工》是科教版第八册的课文,本文记叙了作者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从而悟出一个生活的哲理: 做事不应干干停停、三心二意、应该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扎扎实实做下去,只要这样做,就一定能达到预定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本课7个生字,增识2个字,理解新词,达到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读读议议、圈圈、画画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作者抓住给人以启示为重点写人写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做事情要一心向着目标、专心致志、一往无前。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2、懂得作者是怎样把这个哲理一层层有条理地表达出来的。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展示、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泰山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山岳,有许多人前来游览,在游览的同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奋力前行,他们就是挑山工。 师:板书课题——挑山工 师:多媒体展示挑山工奋力攀登的情景。 师:这些挑山工登山时比游人多走一倍的路程,而却比游人先达到顶点,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看书。 [点评:多媒体展示,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中,引发了学生对文章内

容的极大关注,调动了他门主动参与的情感,激发了他们读的浓厚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自由读文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1:挑山工是帮助游人挑东西的人。 生2:挑山工比游人先到山顶。 生3:挑山工比游人走的路程大约多一倍。 ……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不懂,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吗? 生1:挑山工说的那段话蕴含着什么哲理? 生2: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 生3:为什么挑山工的速度不比游人慢? 生4:“因为我需要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5:为什么挑山工的牙齿很白? 师:第5个问题,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山民们喝泉水,牙齿都很白”,就解决了。对前四个问题我们先“存”起来, 在深入研究课文中解决。 [点评:“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从质疑问难开始,来自学生的问题,比老师提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为下一教学步骤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经常要求学生学有所问,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品质。] 三、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教学第一部分 师:“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 生:边读边画出描写挑山工登山的句子。 师:让提出“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的那个学生回答。 生:挑山工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

名师原创连载,转载必究 统编版四语下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持续更新中) 25*挑山工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挑山工一心向着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 2.理解挑山工的话,懂得只要一心向着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就能后来者居上的道理。 3.学习本课抓住人物外貌和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学习本课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1.我会读。 二类字:tài zhàng chǎng jū yùn 泰.山竹杖.敞.开拘.束包蕴. 易错音:泰.山(tài tèi)竹杖.(zàng zhàng)敞.开(cǎng chǎng)拘.束(jū jǖ)包蕴.(yùn wnù)扁担.( dān dàn) 拴.着(suān shuān)耽.误(dān zhěn)黑黝黝 ..(yōu yǒu)平衡.( hén héng ) 歇.脚(xī xiē) 挑.山工(tiāo tiǎo) 答案:tài zhàng chǎng jū yùn dān shuān dān Yǒu héng xiē tiāo 多音字:挑tiāo(挑水、挑战、挑山工) tiǎo(挑刺、挑拨、挑战) 担dàn(重担、挑担、一担水) dān(扁担、担心、担当) 2.我能理解。 饱览:看个够。 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开。 写生:对着实物或风景绘画。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 光溜溜:形容光滑的样子。 题句:游览时为留纪念而写的语句。 黑黝黝:形容乌黑发亮。 沉甸甸:形容物体因重量过重,像要掉下来的样子。

心悦.诚服:悦:愉快、高兴。诚:真心、诚心。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 不声不响:指不说话;不出声。 意味深长:意味:情调,趣味。长:久远。指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不解之.谜:之,的。没有解开、没弄明白的疑问。 腾云驾雾:腾:乘;驾:乘。腾云驾雾:原指传说中仙人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腾,本文写挑山工原本落在游客身后,现在却突然赶到前边,于是“我”联想到仙人腾云驾雾。 ★近义词:曲折—弯曲随处一到处拘束—约束平衡—平稳 喧闹一热闹包蕴一包含哲理一道理壮丽一雄伟 轻快一轻盈惊异一惊奇得意一骄傲心悦诚服——心服口服 ★反义词:拘束一自然曲折—平坦憨厚一一狡诈健美一衰弱 陡直一平缓朴素—华丽奇特—平淡心悦诚服——愤愤不平 ★人物外貌:浓眉大眼慈眉善目气宇轩昂英姿飒爽 一表人才风度翩翩衣冠楚楚青面獠牙 膀大腰园披头散发相貌堂堂闭月羞花 文章共7个自然段,先介绍泰山的挑山工,提出一个疑问,再写“我”对挑山工的观察,解决疑问;最后写“我”的感悟。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在泰山上有许多的挑山工,他们挑着重担,走的路比游人多一倍,但是,奇怪的是他们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写“我”用亲眼所见的事实,证实挑山工速度果然不比游人慢,又通过与挑山工谈话,弄清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从挑山工的形象与话语中受到启发教育。这一段是“感悟”。 1.《挑山工》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在登山时碰到了一位挑山工,发现他虽身挑重物,

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挑山工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25*挑山工 “挑山”中识攀登之人,“言行”外悟人生之理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认识“泰、杖、敞、拘、蕴”等5个生字。 2.默读课文,梳理信息,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情境,比对表格,理解挑山工语言中隐含的深刻哲理。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情境说话等,体悟挑山工向着目标,脚踏实地向上攀登的精神力量,并从中受到激励和启迪。 【设计理念】 适体而教——《挑山工》是作家冯骥才的一篇写人叙事散文,通过叙述自己与挑山工的相遇,解答了对挑山工关于上山的疑惑,感悟到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的道理。文章结构清晰,寓意明了,便于学生把握文脉,把握主要内容。 单元定位——《挑山工》是部编本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均是以“人物品质”为主题,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质。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本,发现人物的品质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并能够受到人物品格的感染。 以学定教——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方法,侧重情感的体会。本单元侧重人物品质的感受。教学要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出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关键语句;另外,教学中适当对相关背景资料作针对性地补充,扫除学生的阅读障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板块一赏画入文,初识人物 1.出示插图,复习学法 出示课文中“哈尔威船长”和“黄继光”的人物图像,回顾之前是如何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和《黄继光》这两篇课文的。 回顾单元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相关知识

《挑山工》是冯骥才在1981年写的泰山见闻之一,也是泰山题材的著名散文之一。1983年选入全国高中语文课本,后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学者王克煜将这篇散文和姚鼐的《登泰山记》、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杨朔的《泰山极顶》并称为现代泰山四大著名散文。就是因为这一篇散文竟使著名作家冯骥才成为泰安市的荣誉市民。他在文中没有着墨于泰山的雄姿和胜景,而是把目光投向挑货上山的山民,描绘了他们艰辛的劳作和惊人的毅力,赞颂了挑山工坚韧不拔的攀登精神。同样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干什么事,只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往前走, 就能到达目的地。 入选教材 这篇散文曾获“全国优秀散文奖”,自1983年选入语文课本以来,每年有上千万的孩子读过它,并从中受到砥砺。至今累计已近2亿人。据本地旅游系统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都是通过读《挑山工》这篇散文知道泰山的。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孩子因此而到泰山来旅游,成为泰山长年不断的客源。 一篇散文在少年儿童中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实属罕见。冯骥才因此被泰安市实验学校聘请为少先队名誉辅导员。在受聘仪式上,冯骥才为孩子们写下四个大字:“爱我泰山”。 丹青献泰安 冯骥才对泰山的认知和感情亦从孩提时代开始。他的外祖父是山东济宁人,在清末曾任武官,常与好友康有为同游泰山。从祖辈口中,冯骥才听到很多关于泰山的故事。这座大山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青年时代,冯骥才学习绘画时,曾到泰山去写生,给他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挑山工。自泰山返回家后,他就创作了一幅画——在陡直而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被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却一步步、不声不响、坚韧地向上攀登。 多年来,冯骥才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不肯换掉。这幅心爱的画作在唐山大地震中不幸被毁。之后,冯骥才又重新画了一幅。这幅佳作曾多次在画展上亮相,很多收藏家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挑山工》教案与教学反思

25* 挑山工

三、深化明理,感悟人生 1.作家冯骥才的泰山一游,深深地为挑山工的执着所感动,一起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作者仅仅想为我们展现一幅画吗?他最想让我们看到挑山工的什么精神? 生1: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努力的精神。 生2:明确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地向前的精神。 3.由事悟理是本文写法上的特点,课文读到这儿,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预设:我懂得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踏踏实实,坚持到底,这样人生才会美好、充实而有意义。 四、点明中心,结束全文 愿每个人心中都珍藏一幅挑山工的图画,愿挑山工的精神能激励每一个能感受到它的人。 【板书设计】 25* 挑山工 三遇三见:山下回马岭五松亭 路程多一倍步步踩实脚踏实地 速度并不慢一个劲往前走坚持不懈【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时,我利用质疑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读中悟,悟中读、以读促写”的方法下领悟课文内容。在组织学生学习“三遇三见”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相应答案。并指导学生从读学写,做到促写。通过训练学生运用关联词语,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能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为学生写作打下基础。接着组织学生边读边感悟理解,品味挑山工话语,体会挑山工精神的内涵,达到深化主题,明确人生哲理的作用。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虽然有可圈可点之处,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激情过于泛滥。挑山工应该是比较朴实的,学生泛读他的话时,声音过于激昂,不符合人物性格。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相应的读书方式和情感。

制定学习计划有什么好处? 一、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目标不是什么花瓶,你需要制定计划,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去实现它。通过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使自己达到目标,也使自己明确每一个任务的目的。 二、促使自己实行计划。学习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它总是在引诱你去偷懒。制定学习计划,可以促使你按照计划实行任务,排除困难和干扰。 三、实行计划是意志力的体现。持实行计划可以磨练你的.意志力,而意志力经过磨练,你的学习收获又会更一步提升。这些进步只会能使你更有自信心,取得更好的成功。 四、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按照计划行事,能使自己的学习生活节奏分明。从而,该学习时能安心学习,玩的时候能开心地玩。久而久之,所有这些都会形成自觉行动,成为好的学习习惯。 五、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合理的计划安排使你更有效的利用时间。你会知道多玩一个小时就会有哪项任务不会完成,这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影响。有了计划,每一步行动都很明确,也不要总是花费心思考虑等下该学什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挑山工》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挑山工》知识点 教材分析: 《挑山工》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写“我”在登山时碰到了一位挑山工,发现他虽身挑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慢,最终先到达山顶。从中悟出人生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作者简介: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浙江宁波人,祖籍浙江慈溪。当代作家、画家。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作)、《神灯》;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神鞭》;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 相关背景: 泰山,五岳中的东岳,又称岱山、岱宗。泰山东西长约200千米,南北宽约50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以北。泰山突兀(wù)峻拔、雄伟壮丽。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均在此封禅,祭告天地。作者介绍: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 我会认: 泰:tài(泰山、泰国、国泰民安) 杖:zhàng(竹杖、木杖,杖刑)

敞:chǎng(宽敞、敞亮、敞开) 拘:jū(拘束、拘留、拘谨) 蕴:yùn(蕴含、蕴藏、意蕴) 多音字:挑:tiǎo (挑战)tiāo(挑水) 担:dàn(一担)dān(担当) 近义词: 曲折—弯曲随处一到处拘束—约束 平衡—平稳喧闹一热闹包蕴一包含 哲理一道理壮丽一雄伟轻快一轻盈 惊异一惊奇得意一骄傲 反义词: 拘束一自然曲折—平坦憨厚一一狡诈 健美一衰弱陡直一平缓朴素—华丽奇特—平淡理解词语: 【饱览】充分地看;尽情地观赏。 【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开。 【写生】对着实物或风景绘画。 【心悦诚服】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 【光溜溜】形容光滑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 【沉甸甸】形容物体因重量过重,像要掉下来的样子。

四年级语文:《挑山工》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四年级语文:《挑山工》教学设 计(课堂实录)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四年级语文:《挑山工》教学设计(课堂实 录)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挑山工,从其登山中感受并学习其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学习作者通过写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挑山工,从其登山中感受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具文字图象等课件 程序设计 一.引入(3分钟) 师: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常年奔走在交通不便的山区,靠着自

己的一副肩膀和两条腿给别人挑货上山,用以维持自己的生活。他们就是------(生答挑山工,师板书课题) 师:有见过或听说过挑山工吗?说说你知道的挑山工的情况(指名)。 师:作家冯骥才在泰山游览时就曾经见过这么一个挑山工,回来以后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挑山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文章,相信读完课文我们会对挑山工有更多的认识。请大家读课题。(生读) 二.初知(5分钟) 师:首先一起来读读课文,翻书92页,以你喜欢的方式把课文字音读准,句子读通,不会读读不通的地方可以多试几次,还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明白的孩子请坐直。好,现在开始。(生读,师巡视并相机指导有困难的孩子读书) 师:读得真认真啊。那么在刚才的读书中你都遇到了课文中的哪些人物呢?(生集体答议)而他们,都在做着同样的事,那就是-----(生答登山)。

2021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25 挑山工 教学设计

25 挑山工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挑山工》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写“我”在登山时碰到了一位挑山工,发现他虽身挑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慢,最终先到达山顶。从中悟出人生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作者介绍】 冯骥才,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当代作家、社会活动家。 1961年,毕业于塘沽第一中学。1962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画作和美术评论文章。1974年,与李定兴合著长篇小说《义和拳》。1979年,发表小说《铺花的歧路》《啊!》《雕花烟斗》。1980年,凭借《雕花烟斗》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1年,发表散文《挑山工》。1982年,任天津作家协会副主席;同年,发表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1984年,发表小说《雪夜来客》《神鞭》。1986年,中篇小说《神鞭》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年,任第七届政协委员;同年,出版散文集《珍珠鸟》。1988年,当选为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天津文联主席。1995年,当选国际民间艺术组织东亚副主席;同年,出版小说《石头说话》。1998年,凭借小说《石头说话》获第六届十月文学奖。2000年出版小说集《俗世奇人》。2003年,出版散文随笔集《倾听俄罗斯》、画集《名家·名品》。2006年,完成艺术理论专著《文人画辩》。2007年,出版散文集《灵魂不能下跪》《爱犬的天堂》。2009年,出版文集《绵山神佛造像上品》、小说散文集《散花》、学术著作《消逝的花样》。2011年2月,出版《冯骥才画集》。2012年9月,出版文集《冯骥才课文》。2016年出版小说集《俗世奇人》(足本)。2018年,出版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挑山工与折尺形路 春天,阳光灿烂的日子,父亲和女儿兴致勃勃地登泰山。从未登过山的女儿对山上的一切都很新奇。她雀跃般前前后后、来来往往地奔跑,好奇地采摘(zhāi)着五颜六色的野花。但不久,女儿累了,这时,一伙伙背着沉重物品的挑山工从他们面前走过,女儿发现挑山工们虽然背(bēi)负沉重,但并不显累,这是为什么? 父亲看出女儿的疑(yí)问说:“第一,挑山工长年累月地挑山,得到了锻炼;第二,挑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挑山工》教学设计

年级四年级下册单元 第七 单元课 时 第一、 二课 时 设计 者 单位 审核 者 学习任务平凡人生不平凡的品格(挑山工)+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二 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梳理信息,能说出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理解“挑山工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而走到游人前面”的原因。 2.联系上下文,结合情境,比对表格,理解明晰挑山工语言的隐含的深刻哲理。 3.借助画作内容想象、情境说话、诗句题名等,使学生体悟挑山工向着目标,步步踩实向上攀登的精神的激励力量,并从中受到感染启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单、共学单、延学单 情景导入:出示“哈尔威船长”和“黄继光”的名片,学生介绍两位人物的事件与品质。学生回顾前两节所学,体会通过任务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种感受人物的品质。今天我们学着运用这种方法,把视角从大人物的身上转换到一位小人物的身上——挑山工(板题) 学习活动一:初识闪光之人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标准) 了解挑山工 挑山工到底是个怎样的职业?他们又是怎样登山的呢?我们先来完成略读提示的第一个任务。根据课文信息,完善挑山 工的名片 小组合作梳理主要信 息,形成对挑山工的 初印象。 学习活动二:闪光之点“路线、外貌、语言”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评价标准)

展开集体交流: 1、登山动作:圈画出挑山工挑货登山的动作,理解词语意思:“搭”“甩”“起步”“登上”“转身”“斜行”“换肩”等结合“语文园地七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关注连续动词并。 2、行走路线:什么是折尺形?学生动手画一画挑山工的行走路线 3、第三自然段,画出挑山工的外貌,从挑山工的外貌说明什么。结合“语文园地七识字加油站”学习描述人的品质、心情、外貌,表示人物的心理状态或品格特点的词语。 4、挑山工走得真的比游人快吗?寻找答案,聚集语言:出示挑山工的第5自然段的挑山工那段朴素的话语。1、演示挑山工的动作, 有条理地说说挑山工是 怎么登山的 2、学生动手画一画挑山 工的行走路线 3、讨论:挑山工为什么 要走折尺形路线?有什 么优缺点? 4、小组讨论略读提示“这 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 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 哲理”,包含着怎样的哲 理? 本环节通过感知一些 优美句子的特点,了 解挑山工的登山路线 及登山快的原因。通 过一系列连贯动词, 引导学生通过侧面发 映人物特点 学习活动三:品读闪光之画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评价标准) 1.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内容,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 么? 2.讨论:为什么要画的是背影,而不画正面形象?为什么画的是上山路,而不是下山路?发现、讨论这篇文章为了 揭示这个道理是采用了 什么写法?(借人的故事 来说理) 为了挖掘文本的丰厚 意象,显化文本的表 达效果,对画作内容 进行阐释、评价、鉴 赏、创意表达、联结 比较,这样的语文实 践学生能推此及彼, 对“挑山工精神”有更 深远、更广泛的理解, 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学 习的价值。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5 挑山工(学习单教案)

25*挑山工 1.认识“泰、杖”等5个生字。 2.能结合课文,说出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挑山工话中包含的哲理。 能结合课文,说出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挑山工的话中包含的哲理。 品词析句合作探究诵读感悟 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 1课时 课型:新授执行时间:月日执教: 板块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师:(播放一段关于泰山挑山工的视频)刚才视频中的这座山可不是一般的山, 而是素有“五岳之首”之称的泰山。课前同学们已经收集了一些关于泰山的资 料,谁来给我们分享一下呢?(出示课前预学单第3题,指名汇报,再出示预 设答案相机补充。)

师:大家收集了很多关于泰山的资料,对泰山也有了一些了解。在刚才的视频中,你们看到那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路上奋力前行的人了吗? 生:看到了。 师:他们就是挑山工。(师板书课题)你们知道挑山工是干什么的吗? 生:他们是肩挑货物上山、下山的人。 师:没错,“挑山工”在本文指的就是为别人往山上、山下挑货物、行李的人。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课件出示冯骥才的简介) 板块二检查预习,梳理课文 师: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课前预学单第1题中的词语。(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师:你们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出示课前预学单第2题,生交流预习成果,并核对答案。) 师: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中导学单的活动一。 活动一:提炼信息,梳理全文。 (生读,完成活动一。) 师:大家都填得差不多了。我们现在一起来看活动一的这个思维导图吧!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