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脑卒中

脑卒中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治疗方式不同。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因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应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

目录

基本信息

别称:脑血管意外

英文名称:cerebral apoplexy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常见症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活动不灵,突然跌到

病因 1.血管性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有小栓子,脱落后导致动脉-动脉栓塞,即缺血性卒中。也可能由于脑血管或血栓出血造成,为出血性卒中。冠心病伴有房颤患者的心脏瓣膜容易发生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后可以堵塞脑血管,也可导致缺血性卒中。其他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中,高血压是中国人群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清晨血压异常升高。研究发现清晨高血压是卒中事件最强的独立预测因子,缺血性卒中在清晨时段发生的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清晨血压每升高10mmHg,卒中风险增加44%。

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狭窄和闭塞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另外,胶原性疾病、高血压病动脉改变、风心病或动脉炎、血液病、代谢病、药物反应、肿瘤、结缔组织病等引起的动脉内膜增生和肥厚,颈动脉外伤,肿瘤压迫颈动脉,小儿颈部淋巴结炎和扁桃体炎伴发的颈动脉血栓,以及先天颈动脉扭曲等,均可引起颈内动脉狭窄和闭塞,或因血管破裂出血引发脑中风。颈椎病骨质增生或颅底陷入压迫椎动脉,也可造成椎动脉缺血。

2.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研究发现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心脏病,与欧美人群相反。

3.不良生活方式通常同时存在多个危险因素,比如吸烟、不健康

的饮食、肥胖、缺乏适量运动、过量饮酒和高同型半胱氨酸;以

及患者自身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都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临床表现:中风的最常见症状为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

到无力,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其他症状包括,突然出现一侧

脸部、手臂或腿麻木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神志迷

茫、说话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物困难;行路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无原因的严重头痛;昏厥等。根据脑动

脉狭窄和闭塞后,神经功能障碍的轻重和症状持续时间,分三

种类型。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颈内动脉缺血表现为,突然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失语,单眼短暂失明等,少有意识障碍。椎动脉缺血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障碍、复视、步态不稳和吞咽困难等。症状持续时间短于2小时,可反复发作,甚至一天数次或数十次。可自行缓解,不留后遗症。脑内无明显梗死灶。

2.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

与TIA基本相同,但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有的患者可达数天或数十天,最后逐渐完全恢复。脑部可有小的梗死灶,大部分为可逆性病变。

3.完全性卒中(CS)

症状较TIA和RIND严重,不断恶化,常有意识障碍。脑部出现明显的梗死灶。神经功能障碍长期不能恢复,完全性卒中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型。

4.脑卒中预兆

研究发现脑卒中常见预兆依次为:

(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

(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

(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

(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

(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

(10)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

(11)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12)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

检查

1.一般检查

通过测量人体身高、体重及血压,科学判断体重是否标准、血压是否正常。

2.内科检查

通过视、触、叩、听,检查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的基本状况,发现常见疾病的相关征兆,或初步排除常见疾病。

3.脑血管造影

显示不同部位脑动脉狭窄、闭塞或扭曲。颈动脉起始段狭窄时,造影摄片时应将颈部包含在内。

4.头颈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

(HRMRI)可以显示颈动脉全程,HRMRI对粥样斑块病理成分的分析更有助。

5.颈动脉B型超声检查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测

为无创检查,可作为诊断颈内动脉起始段和颅内动脉狭窄、闭塞的筛选手段。颈动脉彩超可检测颈动脉结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态、范围、性质、动脉狭窄程度等;早期发现动脉血管病变,为有效预防

和减少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提供客观的血流动力学依据。经颅多普勒了解颅内及颅外各血管、脑动脉环血管及其分支的血流情况,判断有无硬化、狭窄、缺血、畸形、痉挛等血管病变。可对脑血管疾病进行动态监测。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技术

包括神经学检查,电脑断层扫描(多数情况下没有对比增强)或核磁共振,多普勒超声和造影,主要靠临床症状,辅以成像技术。成像技术也可帮助确定卒中的亚型和原因。此外血液测试也可以帮助诊断。

2.症状判别

脑卒中的典型症状仅为头痛、呕吐,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可以通过“FAST”判断法:

F即face(脸),要求患者笑一下,看看患者嘴歪不歪,脑卒中患者的脸部会出现不对称,患者也无法正常露出微笑;

A即arm(胳膊),要求患者举起双手,看患者是否有肢体麻木无力现象;

S即speech(言语),请患者重复说一句话,看是否言语表达困难或者口齿不清;

T即Time(时间),明确记下发病时间,立即送医。

治疗

严重脑卒中可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急性期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卒中可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又根据发生部位有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其特异性的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治疗、早期抗凝和神经保护等,非特异性的治疗包括降压治疗、血糖处理、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管理等。

1.药物治疗

溶栓治疗是目前公认的脑卒中最有效的救治方法,但有严格的时间窗要求(静脉溶栓限定在4.5小时内,动脉溶栓可以适当延长)。

对已有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在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控制应按照脑卒中的指南进行,对慢性或陈旧性脑卒中其血压治疗的目标一般应达到<140/90mmHg,、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其降压目标应达到

<130/80mmHg。对于脑卒中的降压治疗原则是平稳、持久、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尤其是清晨血压。常用的5种降压药物均可通过降压而发挥预防脑卒中或短暂性缺血作用,其中钙离子拮抗剂(CCB)在降低卒中风险方面具有明确的临床证据。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血压水平与不良反应,尽可能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

(160/100mmHg以内)。患者在降压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开始,切忌降

压太快,以防脑供血不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24h内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

已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患者有必要采取以下药物治疗:阿司匹林、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

2.外科手术

(1)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适用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狭窄(狭窄程度超过70%),狭窄部位在下颌骨角以下,手术可及者。颈内动脉完全性闭塞24小时以内亦可考虑手术,闭塞超过24~48小时,已发生脑软化者,不宜手术。

(2)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对预防TIA发作效果较好。可选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吻合,枕动脉—大脑后动脉吻合术等。

预防

对卒中的预防遵循三级预防的策略:一级预防即针对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积极治疗危险因素,同时定期监测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疾病发生;已经证明,禁烟、限制膳食中的盐含量、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有规律地进行身体锻炼、避免过量饮酒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此外,还需要对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采取药物治疗,以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并预防中风。二级预防

即针对已发生过一次或多次卒中的患者,给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病发生,常用的5类降压药均可用于脑卒中二级预防;对已经患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的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这些干预措施与戒烟相结合,往往可以预防近75%的血管性反复发作事件。三级预防即对已患卒中的患者,加强康复护理,防止病情加重。

脑卒中的预防主要是危险因素的防治。

控制血压对卒中预防的效果显著。对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仍然需要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

脑卒中

脑卒中 (一)定义:脑卒中(stroke)或脑血管意外(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CV A),是一组表现为迅速出现的与脑部受累区域相关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急性血管性疾病。包括 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流行病学特点: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 (三)病理生理 1、缺血性卒中:由于局部脑组织血供障碍和受压,病灶中心出现水肿、变性、坏死,瘢痕机化后可形成小腔隙或囊腔,坏死部位可发生小血管破裂出血。 2、出血性卒中:血块会逐渐被吸收,病灶中心周围有一个低密度区域称为“半暗带”,是由于局部组织水肿所致,“半暗带”脑细胞结构保持完整,及时治疗可恢复其功能。 PS:在刚发病时的脑CT上,缺血性脑卒中看不出,出血性脑卒中可见高密度出血灶,因此CT是脑卒中诊断治疗的首要检查。 (四)临床特征:因病变部位而变化。偏瘫是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其他功能障碍包括: 1、失去肢体正常功能:因中枢神经损伤,出现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协同运动) 2、反射亢进:因中枢神经损伤,低级神经中枢失去了控制,正常反射丧失,原始的、异常的反射活动被释放 3、肌张力异常:特定区域损伤后,中枢(皮质)对运动的抑制作用丧失,导致脊髓反射亢进,肌张力异常增高而出现肌痉挛。不同时期肌张力表现可不同。 4、协调运动障碍:由于高级中枢控制异常,肌张力升高等原因,肢体各肌群之间失去了相互协调。 5、平衡功能异常:深感觉、前庭、小脑、椎体外系、反射活动、以及肌群间的相互协作等才能完成。 6、感觉功能障碍: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判断,当个别属性整合起来便构成了事物的整体形象,这就是“知觉”(实体觉)。常见的感觉障碍包括:感觉减退、感觉过敏、感觉倒错、感觉异常等。 7、认知功能障碍 8、语言功能障碍 康复评定 (一)急性期脑损伤严重程度的评定 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用于确定患者有无昏迷及其严重程度。GSC≤8为昏迷状态,是严重的脑损伤;9~12分是中度脑损伤;13~15分是轻度脑损伤。 2、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ESSS):我国制定,用于评定脑卒中损伤程度。最高分45分,0-15分是轻型,16-30分是中型,31-45分是重型。 (二)运动功能评定 1、肌张力及痉挛 2、肌力 3、平衡功能 4、步行能力 5、整体运动功能 6、关节及疼痛等的检查 1、肌张力及痉挛

脑卒中的科普知识

脑卒中的科普知识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疾病导致脑功能突然丧失或部分丧失的病情。它是全球范围内致残和导致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脑卒中的科普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脑卒中至关重要。 1.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是脑血管中发生病变,造成出血或者血流减少导致局部缺血,从而使神经细胞功能发生改变或死亡的一类疾病。脑卒中又分为两类,一类为出血性脑卒中,另一类为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是指血管内壁破裂,血液流向脑组织之间,压迫周围组织,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受损。而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大脑供应血液的动脉发生阻塞,从而导致大脑细胞缺氧,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的丧失。 脑卒中的症状很容易被忽略或与其他疾病混淆,但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可能会减少脑卒中的损害。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包括: - 面部、手臂或腿部的一侧突然出现无力或麻木感觉; - 一侧的眼睛突然失明或出现双眼视物不清; - 突然出现头痛、头晕、说话不清或咬字不清; - 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昏迷、呼吸困难、脉搏迅速等症状。 如果脑卒中的症状不及时得到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运动障碍、语言失调等严重后果。 3. 如何预防脑卒中?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预防脑卒中的方法: - 坚持适量运动,以增强心脏和血管的健康; - 戒烟和减少酒精摄入; - 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 保持健康的体重; - 定期去医院体检,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 注意压力管理,避免遭受情绪压力和心理压力。

如果出现脑卒中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治疗脑卒中的方法包括传统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药物治疗可能是很有效的。例如,血小板抑制剂和抗凝血药物可以帮助减少血栓形成和预防血栓升级。手术治疗通常用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建议医师选择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组织受损。 5. 怎样进行康复训练?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治疗。康复训练旨在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康复过程通常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理疗可以帮助改善肢体的运动能力,言语疗法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语言能力,职业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重获日常生活能力。整个康复过程需要患者和家人的合作和耐心,患者需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同时也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和鼓励。 总之,了解脑卒中的科普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脑卒中非常重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脑卒中。一旦出现脑卒中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接受及时的治疗和康复训练。这些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并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

脑卒中俗称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四高”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世界性问题。据统计,我国脑卒中发病已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00万,其中1/3成为永久性残废,而另外的1/3导致了死亡。 那么,脑卒中可以有效预防吗?它的危害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房颤等,但导致脑卒中最重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就我国而言,减少脑卒中发病率最清晰的路径就是控制高血压,这也是预防脑卒中最重要的可纠正危险因素。国内外许多高血压临床试验也证实,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病危险,而早期、持续、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那么,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是什么呢?诊断高血压须经过多次测量,至少有连续两次收缩压平均值在140毫米汞柱以上,或舒扩张压达到或超过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目前我国人群中高血压患者近9000万,患病率为13.5%。近10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25%,其中以临界高血压人群增加最为明显。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已经证明可以减少脑卒中危险的抗高血压药,积极治疗高血压。治疗高血压的目标是将血压降至小于140/90毫米汞柱,如果能耐受,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一步降低血压水平。除控制血压水平外,还应积极控制脑卒中的其他危险因素,如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调节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控制肥胖者的体重,对高危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等。此外,患者还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减少盐的摄入量,适当增加水果、蔬菜、蛋白质等摄入,适当进行体力运动,减轻超重,保持乐观心情,调节紧张压力等,从而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大连建国医院专家温馨提示:脑卒中的病因多样复杂,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病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病因;脑血管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隙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某些心脏病,如心内膜炎有可能产生附壁性血栓,心动过缓则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代谢病中的糖尿病与脑岌中的关系较密切。此外,脑卒中的诱发因素主要有:情绪急剧变化,如生气、激动等;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用力过猛;气候突变;大便干结;用脑过度;服药不当等 目前,脑血管病在我国已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近年呈上升并有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人群监测结果显示,无论城乡,我国脑血管病近年都已上升为全死因的第一、二位。2004~2005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结果,脑血管病已上升至我国城乡居民死因第一位。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超过20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150万人,得了脑卒中后存活下来的人数多达600~700万。脑血管病也是所有单病种中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在存活的患者中,大约有3/4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随着近年

脑卒中

脑卒中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向大脑输送血液的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CVA)会对大脑组织造成突发性损坏,通常发生在向大脑输送氧气和其它营养物的血管爆裂之时,或发生在血管被血凝块或其它颗粒物质阻塞之时。如果神经细胞缺乏足够的氧气供给,几分钟内就会死亡。接着,受这些神经细胞控制的身体机能也会随之失去作用。由于死亡的大脑细胞无法替换,因此脑卒中造成的后果通常是永久的。患有大血管急性缺血性发作的患者,每小时损失1亿2千万神经细胞、8300亿神经键、和714千米有髓纤维。每分钟有190万神经细胞、140亿神经键、12千米有髓纤维受损。与因大脑老化而产生的神经细胞的正常死亡速率相比,缺血性大脑如果不接受治疗,则每小时老化3.6年。 脑卒中有几种类型? 将脑卒中分成两类: 缺血性脑卒中大约占所有脑卒中的80%。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前者称为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后者称为脑栓塞。出血性脑卒中分为两种亚型:颅内出血(ICH)和蛛网膜下出血(SAH)。出血量决定了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大大高于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预防知识总结

脑卒中预防知识总结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致命疾病,由于一些病因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它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为了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预防知识。本文将总结一些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预防脑卒中。 1. 饮食健康:合理饮食对于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建议食用低盐低脂的健康饮食,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减少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同时,多喝水、适量摄入高纤维食物,有助于降低血脂,控制体重,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2. 健康体重:肥胖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保持健康的体重,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以保持身体健康。 3.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定期测量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4.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的过量摄入都会损害血管健康,增加脑卒中的

风险。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5. 控制血糖:糖尿病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定期检查血糖,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服药,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措施。 6.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7. 控制心理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学会放松和调节情绪,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建议参加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瑜伽、听音乐、与朋友聚会等,有助于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8. 预防中风:中风是脑卒中的一种形式,及时的干预可以挽救生命。了解中风的症状和预警信号,如突然出现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口齿不清、突然视力模糊等,应立即就医,争取最佳的治疗机会。 9. 避免药物滥用:某些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也可能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如长期使用避孕药、非法药物或滥用药物等。在使用药物时,务必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按照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使用。 10. 定期复查:对于已经患有脑卒中的患者来说,定期复查非常重要。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预

脑卒中总结

脑卒中总结 在现代社会中,脑卒中已经成为导致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对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因此对于脑卒中的 预防、治疗和康复,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了解。本文将简要介绍脑 卒中的定义、病因、症状、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对读者有 所启发和帮助。 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而引起的大 脑供血受限或中断,导致脑组织缺氧和坏死。根据研究发现,脑卒中 的主要病因可分为两类: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 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而缺血性脑卒中则是因脑血管阻 塞引起的供血不足。这两种类型的脑卒中都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 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偏瘫、言语障碍、意识丧失等。当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因为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是挽救 患者生命的关键。脑卒中的治疗主要包括急救治疗和后续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急救治疗是为了快速减轻脑组织缺氧,常常包括脑溢血 清除、血压控制、脑脊液引流等措施。而药物治疗则包括抗血小板聚 集药物、抗凝剂、溶栓等药物。此外,康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物理、语言和职业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预防是脑卒中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与脑卒中相关的可控制 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锻炼等。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 持正常体重等,对于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此外,定期体检以及根据 医生的建议进行血脂、血压和血糖的监测也是非常必要的。 脑卒中后的康复是一个持久且耗费心力的过程。康复的目标是帮

助患者恢复尽可能多的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物 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等。物理治疗通过特定的运动和技术手 段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平衡控制。语言治疗则采用特定的技巧 和方法帮助患者改善言语和语言理解能力。职业治疗则着重于帮助患 者重新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 总之,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而且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 在不断增长。对于个体和社会来说,预防脑卒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了解脑卒中的病因、症状、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应对和管理脑卒中。同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也 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有望减少脑卒中的 发病率,降低其对患者和社会的负担,实现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脑卒中

脑卒中药物调研 1脑卒中的危害性日益增加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有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出血性脑卒中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隙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动脉硬化血栓性脑梗死,心源性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根据1984年调查显示,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的发病比例1.25:1,2004年变为6.06:1。脑卒中具有“三高”的特点,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特别是高致残率。 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比美国高出一倍。脑卒中已经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在亚太地区位列第一。在我国参与的世界卫生组织的脑卒中研究数据显示,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在明显上升,几乎以每年增长9%的速率上升。世界卫生组织也因此预测,如果发病率维持不变的话,到2030年我国每年将有400万人死于脑卒中,如果发病率仅增加1%的话,到2030年我国每年将有600万人死于脑卒中。 根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发病率高达120/10万。现幸存中风病人700万,其中450万病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达75%,重度致残者占40%。脑卒中每年导致死亡150 万人,是位居肿瘤之后的城乡居民第二位死因。已得过脑中风的患者,还易再复发,每复发一次,加重一次。(来自百度百科) 根据近几年国内的神经流行病学研究,六城市(哈尔滨,银川,长沙,广州,上海,成都)调查的平均死亡率为116/10万人口/年,21省农村的平均死亡率为142/10万人口/年。(数据来源:中国医学生物信息网)2003年,我国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总费用约200亿元,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直接住院费用就达108亿元。我国脑卒中的死亡率是心肌梗死的4~6倍,带来的经济负担是心肌梗死的10倍。根据北京安贞医院二十年脑卒中病例资料分析,致死性卒中仅占27%,大部分卒中病人存活且遗留偏瘫、失语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残疾。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复发性脑卒中的比例为27%,居世界各国主要城市之首。我国学者对临床资料的分析也表明,门诊的脑卒中患者中约40%为复发病例,25%~33%的脑卒中患者将在3~5年内再次发作。这些数据都反映了脑卒中危害的严重性。 2发病病因 发展中国家大部分的卒中发病原因可能是其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这些因素随着人们采取更都市化的生活方式而日益盛行。(数据来源:LANCET07年6月份综述:脑卒中的救治与长期管理)据文献报道,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狭窄,高胆固醇,左心室肥厚,炎症等均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防治知识讲座

脑卒中防治知识讲座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而引起的脑部供血不足。它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大脑组织损伤甚至死亡。 脑卒中的主要类型 脑卒中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 缺血性脑卒中:这种脑卒中发生时,脑部的血供被中断。最常见的原因是血管阻塞,通常由血栓形成引起。 - 出血性脑卒中:这种脑卒中发生时,脑部的血管破裂导致出血。这可能是由高血压、脑动脉瘤或者其他血管异常引起的。 脑卒中的症状和预防

脑卒中的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或肢体无力、语言困难、视觉问题、头痛和平衡失调等。如果身边有人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预防脑卒中的关键在于控制和管理以下因素: 1. 高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合理饮食、定期锻炼和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 2. 糖尿病:保持血糖水平稳定,定期接受血糖检测、合理饮食和按医嘱使用药物。 3. 高血脂:控制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合理饮食、定期锻炼和按医嘱使用药物。 4. 吸烟和饮酒:戒烟戒酒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5. 合理饮食和定期锻炼:饮食应均衡,减少盐、油脂和糖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取量。定期参加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 急性脑卒中的处理 如果遭遇急性脑卒中,以下步骤很重要:

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医生症状。 2. 平放患者头部,保持舒适。 3. 尽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4. 不要给患者吃任何东西,以免引起呛咳。 5. 如果患者昏迷,将其搁置在侧卧位。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如果我们了解它的原因、症状和预防措施,我们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希望今天的讲座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脑卒中科普

脑卒中科普 1.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就是脑中风、急性脑血管病、脑梗死或脑出血。指不同的病因引起的脑血管病性疾病的总称。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后脑缺血坏死所致,出血性卒中时由于脑血管破裂引起,包括脑实质出血和脑表面血管破裂学出进入大脑外面的蛛网膜下腔里。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是卒中,卒中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本病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家庭带来沉重痛苦。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突然出现的局灶性或全脑的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切排除非血管源性疾病。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不同原因所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细胞坏死,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如头晕、肢体无力、视物不清)的症状。 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我国发病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我国发病率占急性脑血管病的30%,急性期病死率30%-40%。率占急性脑血管病的30%,急性期病死率30%-40%。 1.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1)血管壁病变:以高血压病引起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各种病原菌(细菌、病毒、梅毒)和免疫系统引起动脉炎。还有小部分为先天性血管病和各种原因(插入导管、外伤、颅脑手术、)所致血管损伤。另外还用毒物、恶性肿瘤、药物等所致血管壁损伤。 (2)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如血压的突然变化如忽高忽低,以及心脏射血功能、心脏传导不正常、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及心跳不正常,特别是心房纤颤。

(3)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包括不同原因引起的血液粘稠度增加,另外还有凝血机制异常,特别是应用避孕药物、抗凝剂等。 (4)其他病因:包括脂肪、空气、癌细胞和寄生虫等栓子,脑血管受压、痉挛等。 1.怎么及早识别脑卒中。 研究发现脑卒中先兆多为(1)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无力。(2)头晕,走路不稳买入醉酒状态;(3)说话不清楚,或不能讲话;或听不懂别人讲话。(4)不明原因突然摔倒。(5)头痛,与既往头痛性质和部位不同。(6)突然叫不醒或性格和行为发生变化。(8)全身软弱无力。(9)睡眠比平时明细增多。(11)突然看不清眼前和身边的物体。 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和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时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是指面部,看1张莲,注意观察患者面部表情的变化,是否出现口角歪斜、伸舌偏斜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口水从科技流出; A---Arms是指手臂,查“2”只胳膊;在卒中发生的早期,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肌力下降,让患者双手平举,观察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的现象。

脑卒中的现场急救

脑卒中的现场急救 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一种突发性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脑部血液供应 中断,引起脑细胞死亡。脑卒中是一种紧急情况,及时的现场急救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程度。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现场急救步骤和技巧,以便您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准确应对。 一、现场评估 1.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急救前,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如果现场存在危险 因素,如火灾、交通事故等,应先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自己和患者。 2.判断患者意识状态:与患者进行简单交流,观察其是否清醒。若患者意识不 清或昏迷,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3.检查呼吸和脉搏:观察患者是否有正常的呼吸和脉搏。若患者呼吸困难或无 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二、急救措施 1.保持患者平卧: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床垫或地板上,保持头部和颈部处于中 立位置,避免颈部过度弯曲或过度伸展。 2.解开紧身衣物:解开患者的领带、领口和腰带等紧身衣物,以保证患者呼吸 顺畅。 3.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部轻轻向一侧转动,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或分泌物,以确保呼吸道通畅。 4.保持体温稳定:覆盖患者身体以保持体温稳定。避免使用电热毯等高温设备,以免引起烧伤。

5.拨打急救电话: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前来救助。提供准确的地址和患者病情描述,以便医护人员能够迅速到达现场。 三、急救技巧 1.保持镇定: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和镇定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慌张,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急救,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2.不要给患者进食或喝水: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给予进食或喝水可能导致误吸。应等待医护人员到达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食或喝水。 3.不要移动患者:除非现场有危险因素,否则不要随意移动患者。移动患者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伤害,应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和支持。 4.不要给患者用药:在现场急救过程中,不要给患者随意使用任何药物。药物的使用应该由专业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四、预防脑卒中的措施 1.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及时监测血压并采取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2.改善饮食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3.戒烟限酒:长期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4.保持适度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心血管健康,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指标,及早发现并控制潜在的脑卒中风险因素。

脑卒中健康教育内容

脑卒中健康教育内容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脑组织缺氧、坏死和功能障碍。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因此,脑卒中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脑卒中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和危害。 一、脑卒中的预防 脑卒中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下是一些预防脑卒中的方法: 1.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控制高血压非常重要。可以通过饮食、运动、减轻体重、戒烟等方式来控制高血压。 2.控制血脂:高血脂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控制血脂非常重要。可以通过饮食、运动、减轻体重、戒烟等方式来控制血脂。 3.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戒烟限酒非常重要。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健康、适量

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 二、脑卒中的诊断 脑卒中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危害。以下是一些脑卒中的诊断方法: 1.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从而判断是否患有脑卒中。 2.头颅CT或MRI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脑部情况,从而判断是否患有脑卒中。 3.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颈动脉情况,从而判断是否患有脑卒中。 三、脑卒中的治疗 脑卒中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少脑卒中的危害。以下是一些脑卒中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压、血脂等,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危害。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清除血栓、修复血管等,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危害。

脑卒中健康管理方案

脑卒中健康管理方案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突发性破裂或闭塞而引起的脑功能异常的病症,是 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 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脑卒中,以下是一个脑卒中健康管理方案。 1.生活方式调整 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合理的膳食结构,充足的 睡眠,适量的运动和戒烟限酒等。低盐低脂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应避免高 盐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并多食用富含纤维的水果、蔬菜和粗粮。此外,保持每晚7-8个小时的良好睡眠,每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以及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2.定期药物治疗 脑卒中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药物治疗,包括抗凝血剂、抗栓剂、降压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降低脑 卒中的发生率和再发风险。患者应按照医生嘱咐的剂量和时间规律进行药 物治疗,并定期复诊检查。 3.心理压力管理 4.康复训练 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肢体活 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 疗等。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康复训练项目,并坚持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功能恢复。 5.定期复查

脑卒中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包括血压监测、血脂测定、血糖测定等,以及必要时进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等。定期复查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一个完善的脑卒中健康管理方案应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定期药物治疗、心理压力管理、康复训练和定期复查等方面的内容,旨在降低脑卒中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恢复。同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嘱咐,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管理和控制脑卒中。

脑卒中的分类和分型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事件,通常由脑部血供中断或丧失造成,可能会导致脑组织受损或死亡。脑卒中的分类和分型主要基于其原因和病因,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以下是脑卒中的主要分类和分型: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脑组织缺氧和损害。 •缺血性脑卒中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 a. 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Large Artery Occlusion Stroke):由于大脑主要动脉或其分支的阻塞而引起的脑血供中 断。 • b. 小动脉性脑卒中(Small Vessel Stroke):通常由微小脑血管的堵塞或狭窄导致,也称为微小血管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Hemorrhagic Stroke): •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而导致的出血,使血液进入脑组织。 •出血性脑卒中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 a.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出血发生在脑组织内部,通常由高血压或脑动脉瘤破裂引起。 • b.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出血发生在脑膜下腔,通常由脑动脉瘤破裂引起。 此外,脑卒中还可以根据病因和危险因素进一步分类,例如: •心源性脑卒中(Cardioembolic Stroke):源于心脏问题,如心

房颤动、心瓣膜疾病等,导致心脏中的血栓或栓子脱落并进入脑血管。 •大血管性脑卒中(Large Vessel Stroke):与大脑主要动脉或颈动脉狭窄或阻塞有关。 •小血管性脑卒中(Small Vessel Stroke):与小脑血管的损害或疾病有关,如脑微小血管病变。 •心源性脑卒中(Cryptogenic Stroke):无法确定明确原因的脑卒中。 •转状脑卒中(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短暂的脑卒中症状,通常持续不到24小时,也称为“小卒中”。 脑卒中的分类和分型对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策略的制定都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可能需要不同的医疗干预和护理。如果怀疑患有脑卒中症状,应尽早就医,以获得最佳的治疗和康复机会。

脑卒中科普文

脑卒中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起病很快、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等),而且症状持续24小时以上或可引起死亡的一组疾病的总成(或称综合征)。这类疾病可以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也可以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后脑缺血坏死所致。由于他们在病理和临床上的表现具有许多共同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危险性大,且都表现为脑组织的某个部位的损伤而引起的功能障碍,所以人们经常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脑卒中。2008年我国第三次居民死因抽样调查报告:脑卒中已经成为国民死因的第一位,死亡率是欧美国家的4~5倍,是日本的3.5倍,甚至明显高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其发生率正在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其病死率达20%~30%,3~5年的复发率为25%~33%。目前,我国尚幸存的脑卒中病人约700万,越有450万病人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我国每年花在脑卒中的直接医疗费用超过120亿元,间接费用高达200亿元以上。因此近年来,脑卒中康复已成为康复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2、中医说的“中风”与西医讲的“脑卒中”是一回事吗? 中医“中风”的概念与西医的“脑卒中”有所不同。例如,中医把突然发生“口歪眼斜”的病(即使不是由于脑血管病引起的)统称为“中风”,而在西医看来它们大部分是“面神经麻痹”,因为不是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所以不是西医所说的“脑卒中”。可见,不能完全用中医“中风”的概念理解西医“脑卒中”的概念。在西医临床上,常见的偏瘫、失语等表现的患者多半是因为脑血管病引发的,故临床上把这类的患者称为“脑卒中”或“脑血管病”患者,而不称为“中风”患者。 3、脑卒中有哪些类型? 脑血管病分为两类:脑血管破了(脑出血)或是脑血管堵了(脑梗死或脑栓塞)。脑血管破裂出血又称为“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实质出血和脑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进入大脑外面的蛛网膜下腔里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阻塞后脑缺血所引起的称为“缺血性卒中”,包括血管内壁的病变部位(如脑动脉硬化、动脉炎症等)形成血栓而阻塞脑血管的“脑梗死”或和由于外来的“栓子”(如心脏病)堵塞脑动脉血管而形成的“脑栓塞”。因为这两类脑卒中的病因、病理等各不相同,所以临床上早期的处理也不相同。但在急性期后,由于都是以脑损伤后大致相同的功能障碍为主要康复内容,因此在康复过程中又有大致相同的康复技术和方法。 4、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征有哪些?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有以下特征:①头痛常发生在一侧或头后部:②脖子僵硬:③恶心呕吐:④偶有视觉障碍:⑤昏迷,轻症病人神志可清醒。 5、哪些生活因素与脑卒中相关? 还有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危险因素”值得注意,这些因素只是生活上的小细节,其影响却是全面且深远的。 (1)吸烟、饮酒目前还不十分肯定吸烟是否是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大多数人认为吸烟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吸烟对脑卒中的影响显然远远不如对 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的影响那么大。一般认为饮酒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关系是 称倒U型相关,即少饮酒有益健康,例如:每周一次、每次不超过50毫升,但 是大量或过量酗酒则对健康不利。有人推测脑卒中可能与嗜酒有关,但尚待进一 步证实。 (2)钠盐摄入量“口重”(主要是食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的发生是显著相关的。国内大多数专家认为钠盐摄入量高是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因此,适当地降低食 盐的摄入量至少是一种保护性的措施。可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生,从而减少脑卒中

脑卒中的定义及症状

脑卒中的定义及临床症状 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俗称脑中风,是指各种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及脑部供血受阻,继而导致的脑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如早期及时接受治疗,可减轻脑卒中后遗症。根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卒中的病人达200 万,发病率高达120/10 万。现存脑卒中病人700 多万,其中450 万病人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致残率高达75%。我国每年因脑卒中而死亡的人数约150 万。虽然脑卒中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包括新生儿,但95%的脑卒中发生在45 岁以上,2/3 的脑卒中发生在65 岁以上,脑卒中病人的死亡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因此老龄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已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仍有复发风险,且每复发一次,临床症状加重一次,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复发。在美国,脑卒中是第三大死因,在美国和欧洲是导致成人残疾的首要原因,在世界各地,脑卒中是第二大死因,并可能很快成为死亡的首要原因。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脑卒中后的神经修复的机制研究。 临床表现 脑卒中的症状与受损部位相关,因此症状呈多样性,以猝然昏迷、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在英国,急救护理人员通常使用“脸臂说”测试(FAST 测试),以评估脑卒中的可能性:

●脸——看看脸部是否有任何下垂或肌肉张力丧失; ●臂——要求病人闭眼,伸直手臂30 秒,如果病人发生脑卒中,手臂可能会缓慢下移; ●说——听病人讲话是否含糊,观察他们能否回答简单的问题(你在哪里?你的姓名?今天星期几?)。 如果受影响的部位包括以下三个之一:皮质脑干束、皮质脊髓束和内侧丘系。症状可能包括: ●偏瘫和面部肌肉无力; ●麻木; ●感觉障碍或振动觉减退。 在大多数情况下,症状只影响身体一侧。一侧大脑受累通常影响对侧肢体。不过,有这些症状不一定就证明是脑卒中,因为脊髓病变也能产生类似的症状。 除上所述,脑干有12 对颅神经发出,脑干受累的脑卒中也可能产生以下症状: ●嗅觉、味觉、听觉或视觉改变; ●上睑下垂; ●反射迟钝:咽反射下降或消失,瞳孔对光反应差; ●感觉下降和肌肉无力; ●平衡障碍及眼球震颤; ●呼吸和心率改变; ●胸锁乳突肌肌力差,转颈困难;

脑卒中健康指导内容

脑卒中健康指导内容 脑卒中是指脑部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大脑局部缺氧和萎缩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脑卒中是造成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和治疗脑卒中非常重要。以下是脑卒中健康指导内容。 一、饮食方面 1. 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多食用低脂肪食品,如鱼、瘦肉、蔬菜和水果,尽量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黄油、油炸食品和奶油。 2. 减少盐的摄入量:减少盐的摄入可以降低血压,预防脑卒中。避免食用加盐过多的食物,如腌制食品和咸味零食。 3. 加强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和抗氧化物质,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脑卒中。 4. 控制饮酒量:饮酒可以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建议女性每日饮酒量不超过一份,男性每日饮酒量不超过两份。 二、生活习惯方面 1. 控制体重:肥胖是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2. 保持适当的运动量: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预防脑卒中。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 3. 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可以损害血管壁,增加脑卒中的风险。戒烟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 4.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情绪不稳定、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卒中的风险。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 三、用药方面 1. 高血压患者应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4. 抗血小板药物可预防血小板凝结,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综上所述,脑卒中具有很高的危害性,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用药,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建议每个人都注意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让生活更加健康愉快。

脑卒中科普知识

脑卒中科普知识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但仅仅只有几分钟或数小时的症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脑卒中引起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与受累脑血管的血供区域一致,但出现弥漫性脑功能障碍时,如心跳骤停引起的全脑缺血,则不属于脑卒中的畴。 脑卒中是否可防可治? 脑卒中也是可以预防的。我们要改正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意识地避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另外,对体已经形成的病理变化,如颈动脉斑块造成狭窄等,要引起重视,定期进行脑卒中筛查,及早发现疾病问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脑卒中发生后,脑组织超过一定时间(一般为3小时)即发生坏死,通常无法在有效的时间进行救治。研究显示,只有不到1%的患者(在中国可能不到万分之一)能够及时得到治疗。所以,只要脑卒中发生后能够及时救治,有些患者的病情是完全可以恢复,不留下任何后遗症的。 脑卒中都有哪些名称? 脑卒中名称很多,如“脑中风”、“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病”。患者糊涂了,我究竟患的是什么病呢?其实,他们诊断的都是一个病。由于这个病来势较快,病势险恶,变化多端,犹如自然界的

风一样“善行多变”,所以,中医把这类病称为“脑中风”。由于这种病的发生是脑血管意外地出了毛病,发病突然、难以预料,因此,又叫“脑血管意外”。西医则把它称为“脑血管病”。 脑卒中分哪几类? 脑卒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又叫小脑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是脑组织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损害所致的功能障碍。(2)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和脑栓塞。①脑血栓形成,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脑血管局部病变形成的血凝块堵塞而发病。②脑栓塞,可有多种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诱发。临床上以心脏疾病为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骨折、或外伤后脂肪入血;虫卵或细菌感染;气胸等空气入血,静脉炎形成的栓子等因素,栓塞了脑血管所致。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1)脑出血,系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肿瘤等引起。 (2)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原因有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 脑卒中发病率为什么居高不下? 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这一问题的最主要、最基础的原因。我国居民生活上存有许多误区,如膳食、运动、嗜好等方面。这也是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共同具有的危险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