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的护理措施

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的护理措施

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的护理措施

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的护理措施

脑血管意外是高血压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在我国高血压死亡原因中居首位。临床上在早诊断、早治疗的基础上,若能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将对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病人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本院于2003年12月~2005年12月间,共收治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23例,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结果死亡6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3例,轻残5例,痊愈8例。现将护理措施总结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3例,男21例,女2例,年龄55~79岁,平均64.3岁。高血压病史4~38年,平均1

2.4年。

1.2 临床特点脑出血14例,脑梗死9例,均由CT明确诊断。嗜睡3例,浅昏迷3例,深昏迷8例,一侧瞳孔散大6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

2.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1)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神志、瞳孔、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2)准确记录出入液量。(3)吸氧,鼻导管持续氧流量3~4L/min.(4)防褥疮,防坠床等。

2.2 脑血管意外特殊观察及护理(1)脑出血急性期绝对卧床。(2)保持安静,减少搬动,头部抬高并敷冰袋保持局部低温,减少出血,降低脑代谢率。(3)熟知颅内压增高、脑梗死、脑出血及脑疝的临床特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处理。(4)呕吐时头偏一侧,防误吸,注意是否为喷射状。(5)了解头痛的程度及变化。

2.3 用药期间的护理(1)观测血压,不能降得过快、过低,特别是行静脉降压的时候[1],以免影响头部血供,加重脑组织缺氧、损伤。(2)保证脱水剂快速输入,并注意各种脱水剂交替运用及时间间隔,以达到持续、平稳降颅压的效果。(3)加强巡视,特别是用药的前十几分钟内。(4)观察24h尿量,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5)准确记录出入量,避免发生水、电解质紊乱。(6)准确掌握用药情况及判断

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特别是针对部分烦躁而应用镇静剂的患者。仔细鉴别患者病情变化还是药物作用结果。(7)经常更换输液部位,避免发生静脉炎。

2.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掌握脑水肿程度和及脑疝临床特征[2],做好开颅准备(如头部备皮、配血等)。(2)防肺部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必要时气管切开。(3)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保证制酸、护胃药物及时、足量的应用,密切观察鼻胃管及便血情况。(4)多器官功能衰竭,应持续心电监护,动态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发现异常及时处理。(5)防下肢深部血栓形成,抬高下肢,病情稳定时可加强肢体主、被动活动。

2.5 心理护理(1)治疗中应轻声细语,动作轻柔,紧凑而不慌乱,以免引起患者恐慌,加重心理负担。(2)掌握患者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除恐惧、悲观情绪。(3)及时告知病情及转归情况,使其对治疗充满信心,取得合作。

2.6 康复护理(1)急性期良肢位摆放,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改善预后。(2)稳定期监测血压,血压不平稳时,只翻身不拍背,血压平稳后,每2h翻身拍背一次。(3)病情允许时及早予高压氧治疗,能促进脑恢复,提高生存质量[3]。(4)早期康复训练,可在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h 后即可选择性开始,如发音、面部肌群活动、吞咽动作等。

高血压的护理及并发症

---------------------------------------------------------------最新资料推荐------------------------------------------------------ 高血压的护理及并发症 高血压的护理及并发症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1.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病人,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 严重的高血压病人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在医院内进行观察。 2.心理护理病人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 因此,对待病人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 根据病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同时,让病人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病人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参与自身治疗护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指导病人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3.饮食护理应选用低盐、低热能、低脂、低胆固醇的清淡易消化饮食。 鼓励病人多食水果、蔬菜、戒烟、控制饮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1 / 4

对服用排钾利尿剂的病人应注意补充含钾高的食物如蘑菇、香蕉、橘子等。 肥胖者应限制热能摄入,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之内。 4.病情观察对血压持续增高的病人,应每日测量血压 2~3 次,并做好记录,必要时测立、坐、卧位血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 如血压波动过大,要警惕脑出血的发生。 如在血压急剧增高的同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应考虑高血压脑病的发生。 如出现端坐呼吸、喘憋、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 出现上述各种表现时均应立即送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5.用药护理服用降压约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同时,密切观察疗效,如血压下降过快,应调整药物剂量。 在血压长期控制稳定后,可按医嘱逐渐减量,不得随意停药。 某些降压药物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在服药后应卧床 2~3 小时,必要时协助病人起床,待其坐起片刻,无异常后,方可下床活动。 另外,在变换体位时也应动作应缓慢,以免发生意外。 有些降压药可引起水钠渚留。 因此,需每日测体重,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水肿情况,注意保持出入量的平衡。 根据高血压的危害,现把高血压易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分类

脑出血患者护理计划

脑出血患者护理计划 脑出血是由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头痛;②生活自理能力缺陷;③语言沟通障碍;④肢体活动障碍;⑤有误吸的危险;⑥有发生压疮的危险;⑦潜在并发症——脑疝。 一、头痛 【相关因素】 颅内出血、水肿。 颅内压增高。 【护理目标】病人叙述疼痛减轻。病人叙说疼痛消失,感觉舒适。 【护理措施】 1.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耐心向病人解释头痛的原因:颅内出血、水肿致颅高压引起头痛,并向病人仔细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取得病人配合。 3.提供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环境,避免环境刺激,加重头痛。 4.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5.各项护理操作动作应轻柔,以免加重病人疼痛。 6.减少探视人员,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时间。 7.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如甘露醇、速尿)和止痛剂。 8.给药半小时后观察头痛有无缓解,无缓解时应通知医师。 9.认真观察病人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程度及伴随症状等,并作好记录,报告医师。 【重点评价】病人能否述说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程度及伴随症状。病人能否针对头痛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头痛是否减轻或消失。 二、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相关因素] 偏瘫。

体力不支,虚弱。 认知障碍。 [护理目标]病人卧床期间感到清洁舒适,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病人能进行自理活动,如梳头、洗脸、入厕、穿衣等。病人恢复到原来的日常生活自理水平。 [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完成自理活动,鼓励病人寻求帮助。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方便病人随时取用。 3.呼叫器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铃声立即予以答复。 4.恢复期鼓励病人独立完成生活自理活动,以增进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以适应回归家庭和社会的需要,提高生存质量。 5.卧床期间协助病人完成生活护理: 6.穿衣/修饰自理缺陷:①指导病人穿衣时先穿患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②鼓励病人穿较宽松柔软的衣服,使穿脱方便和穿着舒服。③穿不用系带的鞋。④给病人换衣裤时,注意用屏风遮挡,并可适当摇高床头,需要时帮助病人。 7.卫生/沐浴自理缺陷:①帮助病人完成晨、晚间护理,协助病人洗脸、刷牙、漱 口、梳头、剪指(趾)甲。②洗澡时需有家属或陪护人员在场,给予适当的帮助。 ③必要时给予床上擦浴,关好门窗,调节室温。④出汗多时,及时擦洗,更换干净衣裤。 8.入厕自理缺陷:①入厕时需有人陪护,给予必要的帮助。②手纸放在病人伸手可及之处,必要时帮助病人穿脱衣服。③入厕时注意安全,防止跌倒。④鼓励病人尽可能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⑤必要时给予便器,协助其在床上排便。 9.进食自理缺陷:①保持进行食场所安静、清洁,进食时避免更换床单、清扫床单等护理活动。②给病人充足的进食时间,进食速度宜慢。③有吞咽困难的病人,宜进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④对不能由口进食的病人必要时给予鼻饲流质,并每天口腔护理2次。⑤尽可能鼓励病人用健侧手进食。 [重点评价]病人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床单位是否清洁、舒适。 病人自理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能进行哪些自理活动。病人能否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三、语言沟通障碍[相关因素]失语症。

高血压脑出血注意事项

锻炼方法 开始时做深呼吸及简单的主动运动,着重偏瘫一侧手脚的伸展运动:肩外展、上肢伸展、下肢弯曲。运动间隙用枕垫、木架维持肢体功能位,防止上肢屈曲、足下垂等畸形。可逐步增加坐、立、行走练习,进行正确步态行走、上下楼。注意加强保护,防止跌伤等意外。上肢活动功能初步恢复后,着重做爬墙、抓放物品、盘核桃等运动,加强自理能力练习:进餐、梳洗、穿脱衣等。情况进一步好转,可进行写字、编织、园艺等劳动治疗。 注意事项 1.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特别是发病2周内,应尽量减少探望,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各种不良情绪影响。 2.绝对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向左右转动,应避免过度搬动或抬高头部,四肢可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翻动,每2小时一次,不必过分紧张。大小便须在床上进行,不可自行下床解便,以防再次出血的意外发生。 3.有些病员会出现烦躁不安、躁动的症状,对这样的病员人们会采取约束带、床档等保护措施,这样可防止病员自行拔除输液管或胃管、坠床等不必要的意外。可能有些家属于心不忍,理解家属的心情。一旦病情稳定,不再烦躁后,人们就会立即撤离对躯体的约束,但床档还需时时加护,特别是有气垫床的病人,严防坠床。希望大家能配合。 4.病程中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疼,例如头部胀痛、针刺样痛、剧烈疼痛等,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人们会予以合理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好转,头疼会逐渐消失,因此您不必过度紧张,要学会分散注意力。如在治疗过程中,仍觉得痛得很厉害,不能耐受,请及时通知人们,以便医生能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5.老年病人,心脑血管老化、脆性程度高,季节变化易诱发疾病。长期卧床易肺部感染,痰多不易咳出,药物祛痰,加强翻身、拍背,使痰液松动咳出,减轻肺部感染。无力咳痰者,采取吸痰措施,望能配合。 6.长期卧床,皮肤受压超过2小时,易发生褥疮,应加强翻身。按摩受压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肢体放置功能位,防畸形。 7.饮食:要营养丰富、低脂、清淡软食,如鸡蛋、豆制品等。进食困难者,可头偏向一侧,喂食速度慢,避免交谈,防呛咳、窒息。 8.保持大便通畅,可食用香蕉、蜂蜜,多进水,加强适度翻身,按摩腹部,减少便秘发生。病人数天未解便或排便不畅,可使用缓泄剂,诱导排便。禁忌用力屏气排便,防再次脑出血。 9.恢复期据医嘱摇高床头10~15○,后按耐受及适应程度逐渐摇高床头至半卧位,每天30分钟、1~2小时不等。 10.高血压是本病常见诱因。服用降压药物要按时定量,不随意增减药量,防血压骤升骤降,加重病情。 11.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血压、血脂等,适当体育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病人饮食 首先,应限制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肥肉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硬化;可采用植物油,如豆油、茶油、芝麻油、花生油等,因其中所含不饱和脂肪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及转化为胆汁酸,从而达到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推迟和减轻动脉硬化目的。

高血压护理措施

【高血压护理措施】 1、健康教育:护士应多向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并发症的处理,服用药物的注忌事项及副作用; 2、心理护理:老年高血压病与情绪紧张、环境不良刺激等因素有关,患者多有焦躁、抑郁、易激动等心理特点,不良的情绪对高血压的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易形成负面的影响,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患者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精神因素与疾病形成的关系、教会患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方式,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心理调节,提高心里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尽量避免高血压诱发因素,以维持血压的稳定,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3、饮食指导:合理饮食是高血压病治疗的基础,对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对患者进行合理饮食指导,控制总热量摄入,适当增加有氧运动。以低盐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多食含碘和维生素C食品; 4、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充分认识到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及控制危险因素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制定个体化作息时间表,保持运动与休息平衡,保证充足睡眠; 5、药物治疗与护理:老年人高血压的降压原则是控制剂量,缓慢降压,即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由于老年的合并有脑、肾等器官动脉硬化性疾病,加之循环调节机能减弱,体液量减少,降压治疗时极易出现过度降低的副作用。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观察,熟悉各种降压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毒副作用,应针对性做好预防措施,指导患者遵医嘱合理用药,同时应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所服药物的注意事项及副作用,并学会应对处理方法,有针对性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让患者发挥自身潜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躯体痛苦和心理压力。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措施 心理疗法:由于许多突发性耳聋患者对此病的恐慌,产生心理应激反应,表现出焦虑、恐惧、急躁、易怒等情绪。要安慰患者,主动安慰、关心、同情患者,使其了解疾病的原因并积极治疗。 远离噪音:注意身体保健避免长期接触噪声,预防老年性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现高频听阈下降,应在医师指导下服降胆固醇药、血管扩张剂及维生素A、维生素D及维生素E。 忌烟戒酒:要劝导患者戒烟、戒酒和少喝浓茶、咖啡之类食物。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原则四:饮食护理:吃高蛋白、低盐、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饮水不宜过多。

脑血管意外的急救

脑血管意外的急救 概述: 脑血管意外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常见的病例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紧急情况,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脑部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判断意识状态: 1. 意识清醒:患者能够与他人进行正常交流,表情自然,语言流利。 2. 意识模糊:患者可能表现出思维迟缓、语言不连贯或困惑。 3. 意识丧失:患者无法与他人进行交流,无法响应外界刺激。 二、急救措施: 1. 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患者的症状和所在位置,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平放在硬板上,保持头部与躯干的一条直线,保持呼吸道通畅。 3. 保持体温稳定:将患者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避免过度受凉或过度受热。 4. 卧床休息:将患者安置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避免过度活动。 5.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体温、血压、心率等重要指标的变化情况。 三、药物治疗: 1. 纠正高血压: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可以给予降压药物,如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

2. 溶栓治疗:对于脑梗塞患者,如果符合溶栓治疗的条件,可以给予溶栓药物,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3. 抗凝治疗:对于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可以给予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阿司匹林。 4. 控制脑水肿:对于脑出血患者,可以给予脱水药物,如甘露醇或呋塞米。 四、康复护理: 1. 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饮食方案,避免高盐、高脂肪 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2. 运动康复: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合的运动康复计划,包括适当的锻 炼和物理治疗。 3. 心理疏导: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4.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脑部影像学检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注意事项: 1. 避免剧烈运动:患者在急性期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脑部损伤。 2. 坚持药物治疗: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遵循医嘱,不可随意 停药。 3. 定期复诊:患者应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检查和指导,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4. 家属关注:患者的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照顾。 六、急救后的预后: 脑血管意外的预后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 康复情况等。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高血压的护理措施

高血压的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①保证身心健康与适当的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安排合适的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气功,不易登高,提取重物,剧烈运动。 ②保证病室安静,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紧张,情绪激动,不规律服药。 ③避免潜在的危险如剧烈运动,迅速改变体位,防止跌倒,受伤。 2、合理的饮食 ①减轻体重; ②减少钠盐的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6克; ③补充钙和钾盐,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喝牛奶; ④减少脂肪的摄入⑤限制饮酒。 二、病情观察 1、血压及生命体征的监测 评估病人的头痛,头晕程度,是否伴有眼花,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 2、严密观察并发症征象 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咳嗽,视力,语音能力,肢体活动障碍等急

性脑血管疾病的表现,观察尿量有无水肿及肾功能衰竭。 3、防止低血压反应,避免受伤 指导病人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澡,病人有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时应嘱其卧床休息。 三、用药的护理 1、观察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利尿剂时注意补钾观察尿量,β受体阻滞剂观察心率,是否有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硝苯地平可使头痛,面色潮红,下肢水肿,心动过速等反应 2、用药的注意事项 减压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取头低脚高位,外出时应有人陪伴。 四、心理护理 指导病人减轻压力,保持身心平衡,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 五、高血压急症的护理 1、定期监测血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大汗,视力模糊,面色及神志改变,肢体运动障碍时应立即通知医生。 2、一旦发生高血压急症,应立即卧床休息,抬高床头,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和不必要的活动,做好生活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

高血压个案护理

高血压个案护理 一、概述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高血压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但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脏病、中风、肾脏疾病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因此,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个案护理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全面照顾的重要部分,包括提供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监督等多个方面。 二、个案护理 1、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以提高他们的认知和理解。同时,要强调定期监测血压的重要性,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寻求医疗帮助的必要性。 2、生活方式干预: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度饮酒、吸烟、不健康的饮食等。鼓励他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定期锻炼、减少盐的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等。 3、药物治疗监督:确保患者按时服药,提供药物治疗监督,并教育他们关于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同时,要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心理社会支持: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有很大影响。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疾病的压力和困扰,以及提供社会支持,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关心。 5、并发症预防:教育患者关于高血压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如定期检查眼睛、肾脏等,以及在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 三、结论 高血压个案护理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通过提供全面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监督以及心理社会支持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然而,护理高血压患者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以便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引言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管理血压,以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个案护理是一种针对单个患者的全面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本文将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

高血压的护理措施

高血压的护理措施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除了药物治疗外,护理措施对于高血压的控制和管理也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一、合理饮食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该以低盐、低脂、低热量、高纤维为主,适当控制饮食的总量,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和脂肪。同时,多食用富含钾、镁、钙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芹菜、菠菜、花生等,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血压。 二、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降低体重,改善心肺功能,从而降低血压。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慢跑等。但是,运动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避免剧烈运动或者过度运动。 三、控制情绪 情绪波动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尽量保持平静、放松的心态,避免过度兴奋或者激动。同时,应该避免吸烟和过度饮

酒。 四、定期监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以便及时发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建议每天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并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 五、遵医嘱服药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患者应该按时服药,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者停药。同时,应该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应该及时就医。 六、注意睡眠 充足的睡眠对于高血压的控制也非常重要。建议每晚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并尽量避免夜间醒来后难以入睡的情况。 高血压的护理措施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情绪、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和注意睡眠等方面。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妊娠高血压的护理措施

妊娠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期疾病,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针对妊娠高血压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是关于妊娠高血压的护理措施的介绍。 一、定期监测血压 妊娠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以便及时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并采取相应措施。通常建议每天测量一次血压,并记录血压值。如果发现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二、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妊娠高血压患者应该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避免过多的油腻食物和加工食品。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低脂肪的蛋白质。 2、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压,增强身体素质。建议进行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3、充足睡眠: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妊娠高血压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三、心理护理

脑血管意外的护理

脑血管意外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二临床表现 三护理问题 四护理目标 五护理措施 六健康宣教 七现场救护 脑血管意外亦称脑卒中或脑中风。分为出血性及缺血性两类。脑血管病不仅 死 亡率高,致残率也很高。主要致残表现是偏瘫、言语障碍。脑出血多发生在白天活动时,如情绪激动、大量饮酒、过度劳累等。发病前少数人有头晕、头痛、鼻出血等先兆症状,病人突晕倒,迅速出现昏迷,面色潮红、口眼歪斜、目光呆滞、言语不利、偏瘫、小便失禁等,部分病人还出现喷射状呕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塞三种类型,一般多发生在睡眠或安静状态下,病人常有头痛、头晕、肢体发麻、沉重感或不同程度的瘫痪。由于脑血管疾病大多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且家中发生居多,若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病情很快恶化,危及生命。 脑出血不同的症状表现: (1)内囊出血:是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对侧“三偏”(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内囊出血病辑范围较大,神经损害症状较重。但若出血偏于

内囊外侧,主要损害外囊部位,则临床症状多较轻些,多无意识障碍,偏瘫也轻,预后较好。 (2)丘脑出血:如属一侧丘脑出血,且出血量较少时,表现对侧轻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特别是本体感觉障碍明显。如果出血量大,受损部位波及对侧丘脑及丘脑下部,则出现呕吐咖啡样物,呕吐频繁呈喷射状,且有多尿、尿糖、四肢瘫痪、双眼向鼻尖注视等症。病情往往危重,预后不好。 (3)脑叶出血:也称为皮质下白质出血,可发生于任何脑叶。除表现头痛、呕吐外,不同脑叶的出血,临床表现亦有不同。如额叶出血可出现精神症 状,如烦躁不安、疑虑,对侧偏瘫、运动性失语等;顶叶出血则出现对侧感觉障碍;颞叶出血可出现感觉性失语、精神症状等;枕叶出血则以偏盲最为常见。脑叶出血一般症状均略轻些,预后相对较好。 (4)桥脑出血:桥脑是脑干出血的好发部位。早期表现病处侧面瘫,对侧肢体摊,称为交叉性瘫。这是桥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如果出血量大,则影响对侧,出现四肢瘫、瞳孔缩小、高热、昏迷等症;如果血液破入第四脑室则出现抽搐、呼吸不规则等严重症状,预后多不好; (5)小脑出血:若出血量少,临床表现常常是先出现头晕,继则有剧烈头痛、频 繁呕吐、走路不稳、讲话不清;如果出血量大,压迫延髓生命中枢,严重者可突然死亡。 (6)脑室出血: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脑室出血为脑室内脉络丛破裂出血,较为少见。继发性者是由于脑内出血量大,穿破脑实质流入脑室。临床表现为呕吐、多汗、皮肤发紫或苍白。发病后1~2小时便陷入深昏迷、高热、四肢瘫或呈强直性抽搐、血压不稳、呼吸不规律等。病情多为严重,预后不良。 护理问题

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的护理措施

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的护理措施 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的护理措施 脑血管意外是高血压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在我国高血压死亡原因中居首位。临床上在早诊断、早治疗的基础上,若能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将对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病人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本院于2003年12月~2005年12月间,共收治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23例,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结果死亡6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3例,轻残5例,痊愈8例。现将护理措施总结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3例,男21例,女2例,年龄55~79岁,平均64.3岁。高血压病史4~38年,平均1 2.4年。 1.2 临床特点脑出血14例,脑梗死9例,均由CT明确诊断。嗜睡3例,浅昏迷3例,深昏迷8例,一侧瞳孔散大6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 2.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1)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神志、瞳孔、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2)准确记录出入液量。(3)吸氧,鼻导管持续氧流量3~4L/min.(4)防褥疮,防坠床等。 2.2 脑血管意外特殊观察及护理(1)脑出血急性期绝对卧床。(2)保持安静,减少搬动,头部抬高并敷冰袋保持局部低温,减少出血,降低脑代谢率。(3)熟知颅内压增高、脑梗死、脑出血及脑疝的临床特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处理。(4)呕吐时头偏一侧,防误吸,注意是否为喷射状。(5)了解头痛的程度及变化。 2.3 用药期间的护理(1)观测血压,不能降得过快、过低,特别是行静脉降压的时候[1],以免影响头部血供,加重脑组织缺氧、损伤。(2)保证脱水剂快速输入,并注意各种脱水剂交替运用及时间间隔,以达到持续、平稳降颅压的效果。(3)加强巡视,特别是用药的前十几分钟内。(4)观察24h尿量,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5)准确记录出入量,避免发生水、电解质紊乱。(6)准确掌握用药情况及判断

高血压护理的方法

高血压护理的方法 高血压护理的方法 【一】高血压护理的方法 1、适量运动,运动方式运动可加强心脏功能,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使副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脉率减慢,血压保持正常稳定。运动可使血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增高,防止高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 所以老年高血压病人应根据其年龄、性别、身体状况、锻炼基础、兴趣爱好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决定或选择运动方式。适宜老年人锻炼的项目有散步、慢跑、游戏、太极拳、气功、跳舞等,运动时应注意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 2、合理膳食,限制食盐过多。摄人钠盐可引起体内水钠潴留,血容量加大,血管壁平滑肌钠水平增高,又可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使血管收缩反应增强,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病人必须严格限制钠盐的摄人,另外,过多的摄盐会影响降压药的效果,老年人不宜食咸菜和腌制品。 3、限制饱和脂肪酸、胆固醇摄入,减轻体重。肥胖是高血压、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等首要致病危险因素,对于肥胖或超重的老年高血压病人,限制能量的摄人,减少饱和脂肪酸、胆固醇摄人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少吃猪肉、动物内脏、糖类和甜食,清淡饮食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 此外,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还有很多的方面,这就需要患者本人及家人,都应该要多方面的考虑该怎么护理高血压患者,使他们尽可能的免受伤害。 【二】高血压的治疗与护理 第一:高血压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为高压超过一百四,低压超过九十,但是一次的测试并不能完全的确诊,一次可能会存在误差,建议患者在测量的时候,听从医生的建议,多测量几次,以避免所产生的误差。 第二:对于高血压的护理,最主要的还是控制血压,很多患者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可能有高血压,可能是曾经出现过头疼,头晕,耳鸣,恶心,甚至晕倒的症状之后,才发现自己是因为高血压,而产生了这些症状。

高血压护理常规

高血压病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1.1、针对病人性格特征及有关社会心理因素,帮助患者调节负性情绪,教会其训练自我控制能力. 1.2、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补充适量蛋白质,戒烟酒、咖啡、浓茶及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1.3、防止便秘,必要时给与润滑剂或轻泻剂. 1.4、一、二级高血压患者保证充足睡眠,不能作重体力劳动;血压持续升高,伴有心、肾、脑并发症者,应卧床休息. 2.病情观察及护理 2.1、监测血压:每日1-2次,如测出血压过高收缩压≥200mmHg、过低舒张压≤60mmHg,升降幅度过大>40mmHg,立即告知医生. 2.2、观察症状:如发现血压急剧升高,并伴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面色潮红、视力模糊、心悸、气促、失语偏瘫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同时备好降压药物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用药护理: 使用降压药后应定时测量血压以判断疗效,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避免急性低血压反应. 3.1、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等应注意检测血钾浓度,酌情补钾. 3.2、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比索洛儿等应观察其抑制心肌收缩力、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掩盖低血糖症状心悸、血脂升高等不良反应;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等应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3.3、使用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应观察有无头痛、头晕、面潮红、胫前、踝部等外周水肿、反射性心动过速等;使用地尔硫卓合贝爽应观察有无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3.4、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疏甲丙脯酸、福辛普利等应观察有无头晕、乏力、咳嗽、肾功能损害等. 3.5、使用血管扩张剂硝普钠时,从小剂量开始,不可与其他药物配伍,配制后4小时内使用,滴注宜避光,根据血压调节给药速度.用药期间须严密监测血压、血浆氰化物浓度,注意观察有无低血压、头痛、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等症状. 4.健康教育: 4.1、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和稳定情绪,避免紧张焦虑及不良刺激,指导使用放松技术如音乐治疗、缓慢呼吸等. 4.2、食盐3-5g/d,少吃动物内脏,戒烟酒及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含钾食物如香蕉、土豆等. 4.3、注意劳逸结合,根据年龄、病情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当运动中出现头晕、心悸、气急等症状时应就地休息. 4.4、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随意增减药量而影响疗效或突然停药而致反弹性高血压. 4.5、教导病人或家属测量定时血压并记录,定期到医院复查,不适随诊. 附录一、高血压诊断标准附表 2003年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第七次报告JNC-7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最新指南.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急诊护理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急诊护理 急性脑血管意外是指在数分钟内或数小时内由于颅内动脉和(或)静脉破裂或阻塞等 原因造成脑组织灌注不畅或缺血缺氧,引起的意识障碍、肢体麻木、言语障碍、眼球偏斜、瞳孔大小不等、肢体瘫痪等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一、迅速评估病情 护士应及时进行病情评估,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检查结果、神志、语言、 肢体运动等情况,并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电图、血糖、血氧饱和度等,以及进行必 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变部位和类型,制定相应护理方案。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常常存在呼吸道受阻风险,护士应 及时评估呼吸道通畅情况,采取适当的呼吸支持措施,如氧气吸入、引流、体位调整等,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维持氧合状态。 三、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急性脑血管意外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合理控制血压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 重要。护士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包括口服或静脉给药降压药物、调整体位、限制液体摄入等。同时,也应注意避免过度控制血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步调整。 四、维持液体平衡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脑水肿,容易导致颅内压升高。护士应加强 监测患者的液体入量和出量情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液体治疗,避免液体过多 过少,维持液体平衡。 五、注意预防感染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易出现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肺炎等,并发症 严重,应注意预防。护士应加强患者的清洁护理,避免留置尿管时间过长,定期更换体位,防止压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是复杂的,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地学习 和掌握新的护理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预后。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研究新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研究新进展 【摘要】由于社会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目前我国患有高血压疾病的居民 数量正在以较快的速度逐年递增。高血压导致脑内细小动脉发生病变,患者在过 度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血压会出现剧烈的升高,从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最 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脑出血。本文旨在对关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并发症预 防护理措施进行综述研究。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护理综述 当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即为血压,当这种压力出现持续 高于正常值的现象时称为高血压。我国对高血压患病率的调查显示,每三个成年 人中即有一人为高血压患者,且该病的患病率仍在持续增高。高血压早期表现为 头晕头痛、心慌等不典型症状,易被忽视,如长期发展未能有效控制将会造成人 体内脏腑、心脏、脑血管的损伤,其中因脑血管破裂造成脑出血的患者死亡率极高。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仍有较大的感染、再出血等风险。而采取有效的护 理干预能够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1.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见并发症 高血压脑出血常见并发症包括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肢体静脉血栓形成、 偏瘫或肢体感觉障碍、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局部压疮等。 1.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术后患者易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 而发生术后再出血现象;因术后昏迷长期卧床、无法活动造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局部压疮;因异物或呕吐物误吸入肺内造成肺部感染;因神经受损出现胃酸大量 分泌造成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或肢体障碍。这些并发症极大危害了患者的健康,对 脑出血术后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行预防十分重要。

急性脑出血预防及护理

急性脑出血预防及护理 急性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脑部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出血从 而压迫脑组织,使脑组织出现水肿甚至是坏死的情况发生,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 命安全,必须及时进行抢救。发生急性脑出血通常是与心脑血管疾病出现病理性 变化有极大的关系,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 这些疾病会引起血管病变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逐渐出现老化。有这些基础疾 病的人们一旦出现情绪激动、过度紧张以及过度劳累时就容易诱发急性脑出血。 突出表现为突然瘫倒、口歪眼斜、说话含糊不清、呕吐以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既然急性脑出血疾病这么的可怕,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护 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1.急性脑出血的预防 1.1保持大便畅通 日常中注意保持大便畅通,切勿用力过度排便,容易引发血管破裂。在饮食 中要增加粗粮以及粗纤维的含量,多吃蔬菜、水果,保证每天足够的饮水量,可 以有效使粪便得到软化,帮助排便,以免出现因排便困难,排便过度用力致使血 压升高,造成血管破裂出血。 1.2劳逸结合 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注意劳逸结合,切勿使自己过度劳累,保证 足够的睡眠以及休息时间,养成良好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习惯。同时还应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并保持平和稳定,情绪起伏过大,会造成血压起伏过大, 出现血压不稳的情况。患者应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特别是面临重大事件时要保持冷静,避免情绪过度激动,防止血压出现突增的情况。

生活工作压力过大或是超负荷工作都会诱发脑出血。所以要学会适当为自己 减压,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参加体力劳动还是参加脑力劳动时都要量力 而行,避免出现过度劳累的情况发生,影响身体健康。 1.3日常中需要注意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注意,做任何事情时都不可过于急躁,动作缓慢些为好,不如蹲下、起立、弯腰、卧床、改变体位等,还有在起身时可采用头低位及眼睛 下方式慢慢起身,切勿出现猛然改变体位的动作,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控制体重,其中男性肥胖的脑出血发生率是正常体重的3.6倍,而女性肥胖脑出血的发生率 是正常体重的1.7倍。 1.4控制好基础疾病 特别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按时 吃药接受治疗,并定期接受检测,稳定好病情,才能防止出现脑出血疾病。特别 是有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遵医嘱有规律的按时服药,保持正常、稳定的血压状态,防止出现血液反跳以及过度的波动。 特别是中年人要定期进行体检,来监控血压以及血液的粘稠度,以便可以尽 早的发现身体中的异常情况,及时做好预防和治疗措施,将疾病扼杀在萌芽之中,关爱自己,为自己的身体保驾护航。 1.5注意饮食 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采用低脂肪、低盐分、以及低糖分的饮食原则。多 吃当季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鱼类、坚果类、乳制品等对身体有益的食物。少 吃辛辣刺激不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多食用动物脂肪以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1.6戒烟酒 吸烟饮酒都有害身体健康,过量的吸烟饮酒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变化,会 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还会引起血管痉挛等多种不良的影响。特别是有高

脑血管意外病人的护理

脑血管意外病人的护理 神经呼吸科 什么是脑血管意外 亦称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的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的分类 缺血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的预兆 (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 (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 (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 (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 (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 (10)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 (11)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12)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 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可干预的 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肥胖 吸烟与酗酒 不可干预 年龄 性别 脑卒中的护理 急性期 恢复期 饮食护理 心理护理 家属护理配合 脑卒中的护理(急性期) 1、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神志、生命体征、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如有意识障碍加重、 头痛剧烈、瞳孔大小不等、血压升高、呼吸、脉搏慢,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 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2、急性期绝对卧床脑梗塞着取平卧位头部禁用冰袋,防止血管收缩,血流缓慢而使脑血流

减少;脑出血者床头太高15-30度,24-48小时避免搬动;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卧床4-6周,复发者延长8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头部可给予冰袋冷敷减少出血。 3、预防关节挛缩变形及废用性肌萎缩: (1)保持关节功能位置,预防关节畸形。 (2)定时翻身,更换体位。侧卧时必须将偏瘫的上下肢置于体上,以免受压。 (3)床上被动活动。主要防止肌萎缩及足膝关节变形。脑梗塞病人若无意识障碍,则在发病后次日即开始,脑出血病人宜在病情稳定后进行。膝关节运动的伸展 和髋关节的的内收外旋及上肢的关节运动等,这样方能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 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足趾训练的初期可由医师或家属帮助进行,用双手握住 患者对足趾屈、伸的感觉。每次做20次,每日训练2-3次。当患者能够感到足 趾屈、伸位置后,在治疗师或家属的帮助下,逐渐促进患者加大自主运动的力 量,完成足趾屈伸及踝关节背曲动作,然后带动整个足的背曲,这个过程需要 每日坚持,循序渐进,患者及家属都要有耐心。 (4)按摩。给患侧上下肢轻柔而有节律的按摩使其放松,按摩胸大肌,以减轻其痉挛性收缩,以免防碍肩关节活动。 4、预防感染: (1)预防呼吸道感染。除每2小时更换体位拍背外,要注意病人的口腔清洁,使患者头侧卧,口角处偏低,枕部稍高,使口腔唾液顺流而出或以吸痰器吸出防止吸入性肺炎。 (2)预防泌尿系感染。尿潴留病人留置导尿按护理常规处理 (3)预防深部静脉炎。将患肢抬高,按摩患侧肢体,避免患侧下肢输液,如发生静脉炎可做理疗,亦可使用弹力裤或弹力绷带 (4)预防皮肤感染,预防褥疮 5消化道的护理 包括鼻饲病人的管理(胃管、鼻饲液) 便秘的处理(药物、饮食、护理措施) 6病人抽搐是注意保护病人的安全 7应用抗凝纤溶药物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脑卒中的护理(恢复期) 帮助知道病人由卧位—坐位—立位—站位—行走 1自我运动训练: ①指导患者健肢主动运动和健肢协助患者被动活动。 ②鼓励病人联系翻身及向上下、左右移动身躯。翻身或移动身体时用健侧抓住床边或床 栏杆,或在他人协助下联系起坐。 ③练习腰背肌、腹肌。让病人下肢自由伸屈、立膝、扭动骨盆“拱桥样”运动,下肢抬 起离开床面,由开始坚持数秒钟到增加时间再缩短卧位时间。 2坐地耐力训练: 为早日离床做准备。长期卧床全身状况不佳或高龄患者,突然坐起可以发生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眩晕等不适症状。为避免发生以上症状,可由护理人员辅助坐起,一般使用活动靠背床进行训练。床头角度可从30度开始,每天增加5~10度,到80度为止,每天摇起坐时间从5分钟增加到30分钟,直至60分钟,训练10天以后,增加每天坐起次数,及坐起时间,经靠背坐有一定耐力后改为不用靠背架独立坐起。病人也可借助于扶栏杆或拉绳子或自己健手支撑独立坐起的方法。又可由床上过渡到床边和椅子上和轮椅上独立坐起,又可增加病人的活动场所到户外活动

高血压病人护理

高血压病的护理 一、血压分类和定义高血压定义为,在非药物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未标准。以上标准适用于任何年龄的成年男性和女性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可能的发病因素有:一循环摄入盐较多、精神过度紧张、体重超重等。 2、发病机制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目前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较肯定的 有以下几个环节: (1)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高血压病中占主导地位,反复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心排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2)各种原因引起肾性水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机体为避免心排出量增高,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可使血压增高。 (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调,可使肾上腺髓质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导致①直接收缩小动脉平滑肌,外阻增加②使交感神经冲动增加③使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水钠潴留;以上均使血压增高。 (4)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各种原因引起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可致细胞内钠、钙离子浓度升高,膜电位降低,激活细胞兴奋-收缩耦联,使血管收缩反应性增高和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血管阻力增大。 (5)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常与向心性肥胖、血脂异常、葡萄糖耐量异常并存,病人空腹和(或)葡萄糖负荷时血浆胰岛素浓度增高的征象。 三、临床表现 症状 (1)一般表现:起病缓慢,常有头晕、头痛、耳鸣、颈部紧板、眼花、乏力、失 眠,有时可有心悸心前区不适感等症状,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但约有1/5的 (2)并发症:血压持续升高,造成脑、心、肾、眼底等损伤,出现相应表现。

(3)预后:根据高血压水平和危险因素决定预后,见表 四、辅助检查相关检查有助于发现相关的危险因素、病情程度和靶器官损 害。 1、尿常规 2、血生化检查血糖、血脂、肾功能、血尿酸、血电解质。 3、检查眼底 4、心电图、超声心电图 五治疗原则使血压下降、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是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目的。 1.改善生活行为①减轻体重,尽量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kg/㎡。②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③补充钙和钾盐。④减少脂肪摄入。⑤戒烟、限制饮酒。⑥增加活动。 2.药物治疗 降压药应用基本原则:使用降压药物应遵循以下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及个体化。 (1)利尿药:常用呋塞米20~40mg,1~2次/日,主要不良反应有电解质紊乱和高尿酸血症。 (2)β受体阻滞剂:常用阿替洛尔50~200mg,1~2次/日,主要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和支气管收缩,阻塞性支气管疾病患者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常用硝苯地平5~20mg,3次/日,维拉帕米40~120mg,3次/日,主要不良反应有颜面潮红,头痛,长期服用硝苯地平可出现胫前水肿。(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常用卡托普利12.5~25mg,2~3次/日,主要不良反应有干咳、味觉异常、皮疹等。 (5)α1受体阻滞剂:常用哌唑嗪0.5mg,2次/日,逐渐增至5mg/次,主要不良反应有心悸、头痛、嗜睡。 六护理措施 1、促进身心休息,提高机体活动能力轻度高血压可通过调整生活节奏、良好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而恢复正常。故高血压初期可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避免重体力活动,保证足够的睡眠。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的病人应卧床休息,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兴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