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12月12卷6期>文章> 文章详情罗春明黄希庭

文章介绍了宽恕在汉语、圣经和新约中的含义并对宽恕的操作性定义进行了讨论。简要阐述了宽恕研究中常用的三种研究方法——叙事法、问卷法和实验法。最后阐述了共情、责任归因、侵犯的后果及道歉、人际关系、人格、文化背景对宽恕的影响。

【关键词】宽恕,共情,叙事法,认知函数

宽恕(forgiveness)长期以来都是东西方哲学和神学探讨的一个主要课题,只是在最近的几十年,心理学家才开始研究宽恕这种心理现象。虽然宽恕的定义、宽恕的过程及宽恕的合理性尚存在着争论,但临床心理学家已出版了不少个案研究,表明宽恕的干预在临床上是很有助益的——它能有效地解决人们的抑郁、自责、后悔、内疚、愤怒、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问题,治疗那些在未成年时受过性虐待及无法接受父母或亲人的死亡的求治者,也有助于解决人格障碍、酗酒者家庭、婚姻关系破裂等问题,甚至还有人发现宽恕的干预可以减轻癌症患者的心理压力[1]。鉴于国内对该领域的介绍和研究还很少,本文拟对宽恕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作一初步的阐述。

1 何谓宽恕

在汉语中,“宽恕”与“恕道”同义,它是中国传统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忠恕之道”的思想,把“忠”与“恕”相联系。他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释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以仁》)。在孔子看来,忠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尽心尽力对待别人;恕是推己及人,把他人与自己看成是同等的、平等的,把他人当作和自己一样对待,是自我与他人间的一种善意的共存意识。同时,孔子认为恕道的代表人物是“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的伯夷与叔齐(《理伦》),所以其弟子曾子也用“犯而不校”来概括恕道的内涵与特点(《泰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宽恕指宽容饶恕[2],宽容指宽大能容人、有气量;饶恕则指免予责备或惩罚。

在西方,最早阐释宽恕的文献可能是希伯来圣经和新约。希伯来圣经中的宽恕包含nasa、calacb和kapbar,意为神的宽恕,指上帝对罪人的罪恶的监视、保密、净化或消除。新约中的宽恕来源于希腊文apbiemi、apoluo、cbarizomai和agape,意为上帝消除、放弃、赦免对罪人的惩罚,同时恢复罪人同自己的和谐关系及满足自己对罪人的无条件的爱[3]。

心理学文献一般将宽恕定义为:宽恕涉及到两个人,其中的一个人在心理、情感、身体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个人的深度而持久的伤害;宽恕是使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不再渴望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过程[1]。

要对宽恕进行心理学的研究,就必须给宽恕下操作性定义。Pingleton[4]把宽恕定义为受害者受到伤害后放弃报复和惩罚侵犯者的需求。Hargrave[5]认为宽恕就是受害者不再憎恨侵犯者。North[6]认为宽恕是受害者消除对侵犯者的愤怒和憎恨,并以同情、仁慈和爱的方式来对待他/她的过程。这些定义关注受害者受到伤害后对待侵犯者的态度及情绪的变化。Enright及其同事[7]扩展了North[6]的定义,认为宽恕应包含受害者对侵犯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三方面,而North [6]的定义中只涉及宽恕的情绪反应方面。因此,他们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在受到不公正的伤害后,其对侵犯者的负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消失,并出现正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过程。McCullough[8]等的定义以共情、利他和迁就理论为基础,认为宽恕是促使受害者对侵犯者产生共情的一系列的动机变化过程,该过程降低了

受害者报复和疏远侵犯者的动机,增强了受害者善待侵犯者的动机,并促使受害者与侵犯者和解。他们同时指出宽恕并不是动机,而是一个亲社会动机的变化过程。上述定义中,后两个定义较可操作且也较为综合;已有不少实证研究使用这两个操作性定义。

2 宽恕的研究方法

目前,宽恕的心理学研究主要采用叙事法、问卷法和实验法。

2.1 叙事法

叙事法就是让被试叙述某些与侵犯有关的事件,要求被试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意义的方面在故事中详细描述出来,然后由研究者对其进行内容分析。Zechmeister等[9]用此种方法做过一项研究。在研究中,主试要求被试叙述两个亲自经历的与侵犯有关的事件,在其中的一个事件中,被试是受害者;在另一个事件中,被试是侵犯者。主试要求被试详细叙述这两个事件,并描述每个事件是否被宽恕。之后,再完成一个共情测验。被试完成所有实验作业后,把报告的材料装入一个信封,由主试转交给研究者。然后,研究者请两位编码员各自评定下列变量:侵犯是否严重、侵犯是否值得指责、对自己的威胁、时间坐标、侵犯所产生的后果、侵犯行为的意向、受害者的情绪反应、共情和宽恕。在单独评定结束后,如果他们在评定上有差异再对内容进行讨论,直到取得一致为止,从而增加评定的客观性和信度,再以事件中的受害者与侵犯者角色,事件是否被宽恕,评定的变量是否出现为指标对结果做卡方分析,从而得出结果。

叙事法要求被试对自己描述的事件的重要性和意义性方面进行主观描述,它有助于理解被试为何这样描述事件的动机。因此,事件的客观真实性不如报告本身重要。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编码员对事件叙述内容的分析是否准确及其分析的准确程度如何。

2.2 问卷法

用问卷法来研究宽恕主要是解决怎样测量宽恕的问题。目前这类测量工具比较多。从内容维度来看,宽恕的测量可分为对具体的侵犯的测量;宽恕自己与宽恕他人的测量;宽恕倾向的测量;从方向维度来看,宽恕的测量可分为受害者者给予宽恕及侵犯者寻求宽恕的测量;从评定的方法维度来看,可分为自陈报告、同伴报告、旁观者报告、以及对受害者行为的测量[10]。三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多种不同形式的问卷。

当前,宽恕研究中用得最多的问卷有两类。一类是测量受害者对某个人的某次侵犯的宽恕,其指导语大都为“我们想请您回忆一个人,这个人(他/她)在过去的某个时候伤害过您。这个时候,请您设法回忆他/她及您们之间所发生这件事情。可能您不止受过一个人的伤害。但在回答下面的问题时,请您只考虑其中的一个人”。评分一般都采用利克特式五点量表法。代表性的问卷有与侵犯有关的人际动机问卷(Tansgression-Related Interpersonal Motivations Inventory)和Enright宽恕问卷(Enright Forgiveness Inventory)[10]。另一类问卷是测量宽恕倾向,其指导语大都为“想象下面的场景发生在你身上,根据每个场景所提供的信息,考虑你将宽恕侵犯过你的这个人的可能性”。评分一般都采用利克特式五点量表法。代表性的量表为宽恕意愿量表(Willingness to Forgive Scale),其中的一个项目为“如果陌生人闯入你的房间偷了你很多钱,你宽恕他的可能性是极有可能、较有可能、有可能、可能性很小、根本不可能”[10]。

2.3 实验法

目前,宽恕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认知函数的研究和宽恕干预的研究。

认知函数研究的基本目的是确定支配信息加工的心理认知法则。宽恕的认知函数研究则是要确定精确描述各影响因素与宽恕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整合法则,探索人们在做出宽恕判断时是怎样对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的。这种整合的法则大都采用简单的代数运算(如,求平均数与总和)来描述[11,12]。Girard等[11]采用此方法研究过宽恕的结构,目的是确定宽恕整合规则——总和或平均法则。实验材料是用卡片呈现的64个事件。事件之一如下:

Marie-Noelle 与Josiane两姐妹同在一家公司工作。姐姐Josiance在公司工作几年了,要求部门主管提升自己。妹妹Marie-Noelle健谈,无意中泄露了Josiane的职业生活中的某些不好的信息。部门主管听到这些信息后,开始怀疑Josiane的工作绩效并拒绝提升她。看到这种结果,Marie-Noelle感到极为后悔,对发生的事情感到非常抱歉并要求Josiane宽恕自己。Josiane的一个非常了解Marie-Noelle的好朋友也要求Josiane宽恕Marie-Noelle。之后,Josiane要求另一部门的主管给自己提升并如愿以偿,且留在该部门工作,即当前工作的岗位。现在,假如你是Josiane,你会宽恕Marie-Noelle吗?

同该例子一样,这64个事件由六个因素的不同水平的组合而构成。这些因素及其水平分别为,关系的亲密程度(兄弟姐妹与同事);行为的意向(有明确目的与无目的);行为后果的严重程度(中度后果与严重后果);对行为的道歉或悔悟(道歉与未道歉);后果的消除程度(后果仍影响受害者与后果已被消除)。这些因素反映了宽恕的原因和在哪些条件下可能更容易宽恕。被试根据每个故事下方的一个12等级的量尺评定自己做出宽恕判断的可能性,量尺左边为“绝对不会”,右边为“绝对会”。结果的分析是对这些赋值的数据进行多因素的方差分析,考察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宽恕干预的研究主要考察宽恕干预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实验前先招聘在某方面存在宽恕问题的被试。将被试分成干预组与控制组,对干预组进行干预后比较两组在健康方面的差异。有些研究中,在干预组完成干预后,控制组也接受干预治疗。Coyle等[13]采用此方法考察过宽恕干预对因伴侣决定堕胎而受到伤害的男性的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中把此类10位男性被试随机分成宽恕干预组与控制组。干预组被试依次接受12周、每周90分钟的单独干预。研究中对干预组被试的宽恕、状态愤怒、状态焦虑和悲伤都做了前测与后测。在干预组被试完成干预后,控制组被试开始进行相同的干预,干预后也测量了他们的宽恕、状态愤怒、状态焦虑和悲伤水平。研究结果是比较两组被试在干预前后的与健康有关的各种变量的关系。

上述三种方法中,叙事法的主要价值在于有助于确定影响宽恕的主要因素及各种因素的出现与否对宽恕的影响,它有助于探明人们宽恕的动机;问卷法主要是解决宽恕水平的评定,它有助于进行宽恕的实证研究以及不同研究间的比较;实验法中的认知函数的研究主要是确定影响宽恕的各因素间的内在关系,宽恕的干预研究则主要是验证宽恕干预在临床上的效果。其实,这三种方法是相互联系的,问卷编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叙事法研究基础上进行的,而宽恕的认知函数的研究也要在叙事法确定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宽恕干预研究中干预影响宽恕的程度的评估则要用到问卷法。

3 影响宽恕的主要因素

已有的研究对宽恕的影响因素做过比较深入的探讨[11,12]。此处仅从共情、社会认知、侵犯的后果和道歉、人际关系、人格、社会文化背景等六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宽恕的因素。

3.1 共情对宽恕的影响

共情是指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当前情绪体验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对助人等许多利他行为有促进作用,因而也被认为是促进宽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McCullough等[8]研究过亲密人际关系中的宽恕。他们做过两项研究,研究I发现共情可以直接影响宽恕,还发现道歉对宽恕的间接影响也是经由共情而达成的。研究II对被试进行共情教育和宽恕的临床干预,结果也发现共情与宽恕间有着紧密的联系。McCullough等[14]的研究考察过共情、道歉、深思熟虑以及与人际关系亲密程度有关的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共情对宽恕有直接影响,道歉、关系的亲密程度对宽恕的间接影响都是经由共情达成的。Zechmeister等[9]用叙事法做的研究发现高特质共情的受害者会对侵犯做好的归因和描述,产生情境性共情会使受害者宽恕侵犯者;侵犯者对受害者的共情则可能会导致侵犯者无法宽恕他/她自己的侵犯行为。

3.2 责任归因对宽恕的影响

影响宽恕的责任归因因素是指受害者对侵犯产生的原因解释。Fincham等[15]的研究发现责任归因既可以直接影响宽恕也可以经由情境性共情和负面情绪反应而间接影响宽恕。McCullough等[16]的研究将宽恕分成倾向性宽恕与状态性宽恕,并发现责任归因与克制呈负相关,且会直接影响倾向性宽恕。高共情者把责任归于自己,并较容易体验到状态性宽恕。也有研究发现对侵犯的思虑会直接影响宽恕[14],这可能是因为对侵犯的回忆和思虑会使人对侵犯产生痛苦,从而产生回避和/或寻求报复的动机。

3.3 侵犯的后果及道歉对宽恕的影响

侵犯的后果包括后果的严重程度及后果消除的程度(后果是否仍然对受害者有影响)。研究表明侵犯的后果的消除程度与宽恕呈正相关,在控制了其它的影响因素的条件下,侵犯后果消除得越彻底,就越容易得到宽恕[11,12]。也有研究表明侵犯越严重,就越难以得到宽恕。McCullough等的研究发现,侵犯的严重程度会直接影响宽恕中的慈善(benevolence)动机[16]。侵犯者的道歉等寻求宽恕的方式也会影响宽恕。研究表明道歉既可以直接影响宽恕,也可以通过共情而间接影响宽恕[8,14]。

3.4 人际关系对宽恕的影响

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承担义务的人际关系,是宽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与宽恕呈正相关[13],亲密、承担义务的人际关系中的一方会更愿意宽恕对方。McCullough等[14]的研究发现被描述为满意且承担义务的夫妻关系与宽恕呈显著正相关。这种人际关系对宽恕的影响,可以通过思虑和共情间接影响宽恕,还可以先通过道歉再通过共情影响宽恕。Finkel等[17]对人际关系中的承担义务关系与宽恕做过研究,结果发现承担义务关系中的维持关系的意图而不是长期定向和心理依恋与宽恕有密切的联系。亲密人际关系中的一方较愿意宽恕对方可能是由于这种关系把受害者和侵犯者的某些利益融合在一起了,从而驱使受害者通过忽略伤害以最大可能来维持此种关系,促使受害者较愿意宽恕对方。

3.5 人格对宽恕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发现宽恕受人格特征的影响。Brown[18]在一项为探讨自编的宽恕倾向问卷(Tendency to Forgive,TTF)的聚敛效度与区分效度的研究中检验过宽恕倾向与大五人格问卷(Big Five Inventory,BFI)的各维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宽恕倾向与宜人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与外倾性无显著相关。Berry[19]等的研究也用大五人格问卷来检验自编的宽恕倾向问卷(Transgression Narrative Test of Forgiveness,TNTF)的区分效度与聚敛效度,结果发现宽恕倾向与宜人性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与神经质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而与谨慎性、外倾性、开放性无显著相关。McCullough等[20]的研究也发现大五模型中的宜人性能直接影响宽恕中的报复、回避和仁慈动机,而神经质则只能通过受害者对侵犯的严重程度的认知间接影响回避和仁慈动机。

3.6 文化背景对宽恕的影响

个人的文化背景也影响着人的宽恕的产生,已有研究发现东西方文化对宽恕的理解存在着差异[21]。宽恕自己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中被认为是必要的,而在东方集体主义的文化中被认为是不合理的;这在西方宽恕自己是通过个人领悟、专业咨询的途径而达成,而在东方则是通过群体的叙述、仪式和象征而达成的[22]。

也有研究表明宽恕不受文化影响。Vinsonneau等[23]对分别来自西欧和非洲马格里布(Maghreb)地区的203名15~16岁的青少年做过一项实验研究。实验材料为48张描述青少年间打架事件的卡片。这些呈现卡片分别包含五个变量的不同水平的信息即(2×2×2×2×3)设计:侵犯者的出身(基督徒与穆斯林信徒),受害者的出身(基督徒与穆斯林信徒),行为意向(有意与无意),道歉(道歉与未道歉),后果的消除(完全、部分、完全没有)。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宽恕意愿的平均水平有差异,但不是很明显的;宽恕要受道歉因素的影

响,并非是无条件的;他们认为可以宽恕不同出身的人。Azar等[24]对来自黎巴嫩的六个不同社区的成年人做过研究,目的是检验宽恕的影响因素对于不同社区和出身的人的宽恕意愿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实验材料是24个故事,它们分别由伤害的意向(有意与无意)、后果的消除(完全、部分、完全没有)、与侵犯者的宗教的相似性(相同与不同)、侵犯者的道歉(有与无)这四个变量的不同水平的组合即(2×3×2×2)设计而成。研究结果发现被试的宽恕意愿的平均水平都较高且几乎相等;宗教的相似性对宽恕意愿的影响很小;道歉因素对宽恕意愿有着重要的影响。

4 问题与小结

宽恕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但两者存在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中“恕道”侧重于从“修身”的角度来看待宽恕,把它看作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人际观或方法准则,它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forgiveness”,即强调宽恕在解决人际冲突中的作用。宽恕的各种操作性定义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有些定义可能与诸如自愿牺牲(willing to sacrifice)、助人等概念相混淆。

叙事法主要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它有助于对宽恕的内涵及其过程进行更深入的理解。问卷法主要包括测量受害者对某个人的某次侵犯的宽恕和宽恕倾向的测量。受害者对某个人的某次侵犯的宽恕的测量要求被试者回忆自己亲历的侵犯性事件,所以如果被试的数量足够大时,就基本上能够对人际间的所有侵犯性事件的宽恕进行测量。它的潜在的假设是不同侵犯性事件的宽恕过程是相同的,而且个体间不存在差异。因此,它能比较好地测量出人们的宽恕水平。宽恕倾向的测量测量被试者对于假定的侵犯的反应。由于这些侵犯性事件很多都是假定的,被试者并未有过真实体验,所以被试不一定按自己的真实想法来回答问卷,而更可能按社会的期望来完成问卷,这可能是这方面的问卷只有一个维度的原因。当前,宽恕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探讨宽恕的影响因素和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一是探讨宽恕的临床干预效果。对宽恕的内在结构及其本性方面的实验研究却很少。

已有的研究大都认为共情是影响宽恕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宽恕,而且是很多影响宽恕的因素的中介变量[8,14]。宽恕的临床干预研究也发现共情是宽恕产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25],因此,共情也可能是宽恕的一个重要成分,而不是外在于宽恕的影响因素,这需要以后的研究来进行验证。另外,宽恕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复杂,除了上面这些主要的因素外,对行为意向的解释、对后果的严重性的认知、对侵犯行为能否避免等的认知因素也会影响宽恕[11,12]。

【参考文献】[1] Denton R T, Martin, M W. Defining forgiveness: An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process and rol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1998, 26(4): 281~292

[2]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 第2版. 北京:商务印书管,1993. 658

[3] Kaminer D, Stein D J, Mbanga I, Zungu-Dirwayi N. Forgiveness: 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theoretical models. Psychiatry, 2000, 63(4): 344~357

[4] Pingleton J P. Why we don’t forgive: A biblical and object relations theoretical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failures in the forgiveness process.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 1997, 25: 403~413

[5] Hargrave T D, Sells J N. The development of a forgiveness scale.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1997, 23(1): 41~53

[6] North J. Wrongdoing and forgiveness. Philosophy, 1987, 62: 336~352

[7] Enright R D, the Human Development Study Group. The moral development of forgiveness. In: Kurtines W, Gerwitz J (Eds.). Handbook of moral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Erlbaum, 1991. 123~152

[8] McCullough M E, Worthington E L, Rachal K C. Interpersonal forgiving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7, 73: 321~336

[9] Zechmeister J S, Romero C. Victim and offender accounts of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s of forgiveness and unforgiv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2(4): 675~686

[10] Rye M S, Loiacono D N, Folic C D, Olszewski B T. Evaluation of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wo forgiveness scales. Current Psychology, 2001, 20(3): 260~277

[11] Girard M, Mullet E. Propensity to forgive in adolescents, young adults, older adults, and elderly people.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997, 4: 209~220

[12] Girard M, Mullet E, Callahan S. Mathematics of Forgive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2, 115(3): 351~371

[13] Coyle C T, Enright R D. Forgiveness intervention with post-abortion me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97, 65: 1042~1046

[14] McCullough M E, Rachal K C, Sandage S J, Worthington E L Jr, Brown S W, Hight T L. Interpersonal forgiving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I. Theoretical elaboration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5: 1586~1603

[15] Fincham F D, Paleari F G, Regalia C. Forgiveness in marriage: The role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attribution, and empathy. Personal Relationships,2002, 9: 27~37

[16] McCullough M E, Fincham F D, Tsang J. Forgiveness, forbearance, and time: The temporal unfolding of transgression-related interpersonal motiv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4(3): 540~557

[17] Finkel E J, Rusbult C E, Kumashiro M, Hannon P A. Dealing with betrayal in close relationships: does commitment promote forgiv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2(6): 956~974

[18] Brown R P.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tendency to forgive: construct validity and links with depress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3, 29(6): 759~771

[19] Berry J W, Worthington E L Jr, Parrott L III, O’Connor L E, Wade N G. Dispositional forgivingness: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transgression narrative test of forgivenes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1, 27(10): 1277~1290

[20] McCullough M E, Hoyt W T. Transgression-related motivational dispositions: personality substrates of forgiveness and their links to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2, 28(11): 1556~1573

[21] Gassin E A. 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 from an eastern orthodox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 2001, 29(3): 187~200

[22] Sandage S J, Wiens T W. Contextualizing models of humility of forgiveness: A reply to Gassin.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 2001, 29(3): 201~224

[23] Vinsonneau G, Mullet G. Willingness to Forgive Among Young Adolescents: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Different Cultural Origins Living in Fr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oup Tensions, 2001, 30(3): 267~278

[24] Azar F, Mullet E. 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 among Lebanese: A six -confession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oup Tension, 2001, 30(2): 161~181

[25] Enright RD, the Human Development Study Group. Counseling within the Forgiveness Triad: On forgiving, receiving forgiveness, and self-forgiveness. Counseling and Values, 1995, 40: 107~126

[宽恕,当代,心理学]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 宽恕(forgiveness)一直被看作为是一个宗教而不是科学研究的课题,直到20世纪后期 这种看法才开始发生改变[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种对于宽恕研究的兴趣在西方的学 术界中正在迅速增加,尤其在哲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它的理论和应用前景正日益凸显出来。 一、宽恕的哲学解读 有关宽恕的心理学研究与其在哲学上的研究紧密相关,因此,要想了解宽恕的心理学含义,首先必须对它的哲学渊源做一番探讨。哲学之所以对于宽恕产生兴趣,主要就是因为看到它在人际交往中所具有的道德影响意义[2]。对于宽恕的哲学研究通常涉及有关宽恕是否 应该被看作为是一种美德,以及如何利用宽恕来消除相互间的怨恨这样的问题[3][4]。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西方哲学界一直存在着一种倾向于强调道德原则的主导位置和轻视道德体验和道德态度的争论。换言之,这种哲学倾向更多关心对道德“存在”的研究,而不太重视道德“行动”。不过,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争论的结果,在客观上它最终却导致了一种更看重宽恕行动的“德行理论”的兴起[5]。 其实,大部分的研究者都相信人际间的宽恕与和解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其中,道德到底是如何被表达出来的。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个问题在西方的学术界依然存在争论,不过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看法。 决定与自主之间的冲突是哲学界在看待宽恕问题上的重要论争之一。传统的决定论相信过去的状态决定了一个特定的未来。任何现在的真实与合理必定是由于过去的真实与合理所决定,逻辑的与自然的法则是最为重要的法则。按照这种决定论的观点去推论,实际上,没有人能够去控制任何事情,因此,也没有任何人需要在任何事情上承担道德的责任。如果这种决定论的思想是合理的,那么,人们的行为就不存在对错之分,人们也无须要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6]。与此同时,自主论的倡导者们则强调虽然宽恕是一种自然现实, 但它毕竟不能等同于实际的现实世界。尽管决定论在现实世界中有它的合理性,但问题在于它否认个人的责任,一个具有绝对自主的人意味着它能够在一定的时间里选择做出任何相应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可以自由地去判断一定行为的道德意义[7]。由此也不 难看出,从本原上讲,宽恕作为一种道德媒介,本身即具有道德意义。 当同时有一个受害者和一个冒犯者存在时,而且这个冒犯者的冒犯行为显然不合理的情况下,宽恕完全有可能被看作为是一种道德媒介。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指向冒犯者的感受一定是消极的,因为冒犯者给他带来了伤害。受害者同时也很想努力把这种消极体验去除掉,这些失败的体验给个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当个体体验到了自尊的丧失时。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个体忘记这种不快的体验,才有可能做到宽恕别人。但如果在不依赖任何外部帮助的情况下,受害者想要放弃这种不愉快的经验通常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到。Haber相信“宽恕是单方面的”[8],在宽恕中只存在着一个单一的倾向,那就是由宽恕者做出宽恕。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个体是因为一个错误的理由而做出宽恕的话,他

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格式要求 (1)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 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申请学位: 学士学位 院 系: 专 姓 学 二〇 年 月 日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一直是图书情报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点,信息标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全部宋体小四不用加粗,行距为固定值26磅。 文献综述整体字 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 序号用 1 1.1 1.1.1 2 2.1 这样的格式写,要 顶格写,标号跟后面的标题用两个 空格隔开,最多有 三级标题

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和外部环境,人们也逐步探讨新的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本综述通过对2000 年以来该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对我国现阶段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1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 1.1 观念方面的障碍 图书情报界虽然在理论上认可了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但顽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仍有着巨大的支配力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意识薄弱,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精神,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李家清认为这种认识上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小农经济自我封闭观念的影响,各图书馆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各自为政,我行我素;二是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只愿共享,不愿共建;三是受重藏轻用思想的影响,对资源共享不积极、不热心[1]。徐加杰则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部分领导把“资源共享”当作解决经费困难的权宜之计,只注重大馆的发展投入和资源建设,没有考虑众多中、小馆的想法;二是由于中、小馆没有得到重视和投入支撑,而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抱着观望态度,指望所有的问题都通过大馆的资源共享来解决[2]。这些观念的存在自然地影响到共享活动的健康发展,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 1.2 管理体制和有关法规方面的障碍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要求高度的整体化,但由于我国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严重制约着我国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刘广利认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分成公共、科研、高校等几个系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造成文献资源建设平行分散、重复浪费。没有统一的协作协调方案,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缺乏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动力机制[3]。徐加杰也认为高校、公共、科研三大系统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实践了多年,因始终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进行组织或协调,实施起来障碍重重[2]。而“现行的一些条例、法规,都是按系统颁布的,客观上加深了各自为政,强化了条块壁垒,往往会给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和网络建设带来了障碍”[4]。同

学会宽容(4.1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学会宽容——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设计意图:现在大多数小学生是倍受父母骄宠的宠儿,较为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滋长着他们骄纵任性的行为作风。因此,在一个班集体里,同学之间缺乏相互宽容的合作精神,往往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告状"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平时的事件处理中培养学生学会宽容,使学生能与他人和睦相处,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增强宽容意识感。 2、理解宽容,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忍让为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宽容,在体验中感悟宽容,在感悟中升华宽容,懂得宽容是一种爱,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德。 活动重点:通过心理操练,初步培养学生宽容的心理品质。 活动难点:理解宽容的重要意义。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真善美的小世界》 2、小慧的故事 3、收集有关宽容的格言警句。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学生依次入场坐好。 2、导言: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吗?歌名叫什么?(生答:真善美的小世界)要实现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就需要依靠我们去创造,要创造这样一个世界就必须拥有人生的智慧,而智慧是多种多样的。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看看故事中的人物拥有什么样的智慧。 3、出示六尺巷图片,同时介绍图片,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六尺巷的来历吗?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回答之后进一步请同学们思考:是什么力量使张英的家人和他的邻居转变了态度?教师小结,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学会宽容。 〔联系生活实际,引出宽容的概念。通过形象生动的历史故事,认识和感受宽容的涵义。〕

二、实例剖析 小慧的故事 小婷是班里的一名贫困生。再过几天就是小婷的生日了,小慧和几个同学在商量要送她点小礼物,使她感受到同学的爱心和关怀。这天,她们正在商量这事,小婷突然推门进来,大家都不说话了。小婷进门的瞬间隐约听到她们在说有关自己的事,见大家都不说了,便误以为是她们在背后议论自己,心中很不悦。便说:“有什么话当面说,别底下嘀嘀咭咭。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说完就摔门出去了。圆圆生气地要追出去与她理论,小慧拦住了她。生日那天,小婷照样收到了小慧她们的礼物。微笑之中,小婷眼里闪烁着泪花,那是感激,更是愧疚。 1、分组讨论 ①这则典故给你什么启示? ②你以前有过对人无法宽容的事情吗?你能勇敢地说出来给大家听,让大家共同分享吗? ③你认为要学会宽容,应当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 (三)联系实际 1.放生活小品录像(在班级里,两个学生因挤占桌椅而发生矛盾,互不相让的事) 2.学生自由谈对这件事的看法和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发生在你身边的学些宽容的事、格言警句来谈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 〔通过师生共同分析问题,探讨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学生进行宽容心理的操练。〕 〔本环节力求使学生在活动过程当中进一步认识宽容的作用。在学生互相调节当中,疏通心理障碍,增进友谊,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联系实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互动交流 过渡语:老师发现,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用到了一些格言警句。人类文明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由人类知识和智慧凝结而成的格言警句,就像一盏

自我宽忍定律:我们总是很轻易就原谅自己

自我宽忍定律:我们总是很轻易就原谅自己 生活中,处处可见这样的埋怨:孩子对父母说:“要不是你们当初非要给我报这个破专业,我至于到现在还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吗?”父亲对母亲说:“要不是你从小这么惯着他,他能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吗?”女朋友对男朋友说:“要不是你这么没本事,我至于天天挤地铁、穿廉价衣服吗?”…… 人性有个根深蒂固的特点,就是容易发现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而对自己的不足和错误,要么转嫁他人,要么视而不见。即便看到自己的错误、缺点,也总是可以轻易地原谅。 现实生活中,很多纷争都是由我们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却非得让对方承认错误而引起的。殊不知,这种长期的自我宽恕,很容易成为自我放纵,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有一位要远行的小沙弥,出门没走多远,就被一位身材魁梧的男人撞了个趔趄,不仅被撞得鼻青脸肿,还被旁边的树枝划破了手掌。男人怕小沙弥赖上他,就先开口埋怨:“你没长眼睛啊?” 没想到,小沙弥既没有说话,也没有怪罪男人,只是笑了笑。男人面有愧色地问道:“我撞了你,你就一点都不生气?”小炒弥平静地说:“生气有什么用呢?生气又不能让身上的疼消减轻半分,只能激化心中的怨气。如果我对你恶言相向,或动用武力,即便打赢了你,也会种下恶缘,到头来输掉的还是我自己呀。”他甚至还为男人开脱道:“若是我选择走别的路,或是早出来或晚出来一分钟,都会避免相撞。” 男从听了小沙弥的话,惭愧地连忙道歉,还记下了小沙弥的联系方式。 几个月后的一天,小沙弥突然收到男人寄来的2000元钱和一封感谢信。 原来,男人只顾事业而冷淡了娇妻,结果造成家人不和、后院失火。在得知妻子出轨后,他顿时怒火中烧、报复心起,冲进厨房拿起菜刀,想将妻子杀掉。但就在他举起菜刀的一刹那,突然想起了小沙弥的那一段话。心想,事情已经发生了,杀了对方反而会让事态更糟糕。 于是,他放下菜刀,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是自己忙于事业,冷淡了妻子,这一切明明是自己造成的,怎么可以怨恨妻子呢? 此后,他不管事业多忙,都要抽出时间陪妻子,两个人感情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 男人很感谢小沙弥让他学会了用宽恕的心态处理人际冲突,从而赢得了美满的家庭。为了表示谢意,他特地寄了那2000元钱和那封感谢信。 很轻易地就原谅自己,是人的一种天性,是人性趋乐避苦、趋利避害的本质使然。在人们的心中,认为犯了错就要接受惩罚,为了避免惩罚就会先把责任推一边去,或者干脆不承认。如果说自我保护是人类的天性,自恋是人类的秉性,那么人类就应该像事例中的男人那样,在后天多培养宽容和体谅他人的能力。 《菜根译》里说:“人之过误宜想,而在己则可不想;已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贵已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意思就是说,对待自己要严苛,对待别人要宽容。对自己过于放纵、宽恕,只能让自己的惰性越来越大,错误越来越多;而对别人过于苛责,只能给自己徒增麻烦和烦恼,让自己越来越不招人喜欢。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想己之心恕人。”这不仅需要自我反省的态度,还需要挑战自尊的勇气,更需要不断地叩击灵魂,把自己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与人与事参照,经常分析鉴别,从思想深处切切实实把看人与省已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突破自我宽恕定律,在人际交往中,更好地进步和完善自我,达到化隔饲为理解,化矛盾为情谊,变错误为机遇,变不足为优势的目的。

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 院 系: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姓名 职称 二〇 年 月 日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一直是图书情报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和外部环境,人们也逐步探讨新的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本综述通过对2000 年以来该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对我国现阶段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1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 1.1 观念方面的障碍 图书情报界虽然在理论上认可了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但顽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仍有着巨大的支配力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意识薄弱,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精神,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李家清认为这种认识上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小农经济自我封闭观念的影响,各图书馆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各自为政,我行我素;二是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只愿共享,不愿共建;三是受重藏轻用思想的影响,对资源共享不积极、不热心[1] 。徐加杰则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部分领导把“资源共享”当作解决经费困难的权宜之计,只注重大馆的发展投入和资源建设,没有考虑众多中、小馆的想法;二是由于中、小馆没有得到重视和投入支撑,而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抱着观望态度,指望所有的问题都通过大馆的资源共享来解决[2] 。这些观念的存在自然地影响到共享活动的健康发展,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 1.2 管理体制和有关法规方面的障碍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要求高度的整体化,但由于我国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严重制约着我国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刘广利认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分成公共、科研、高校等几个系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造成文献资源建设平行分散、重复浪费。没有统一的协作协调方案, 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缺乏馆际协作与资源共标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全部宋体小四不用加粗,行距为固定值26磅。 文献综述整体字 数要求不少于 3000字 序号用 1 1.1 1.1.1 2 2.1 这样的格式写,要 顶格写,标号跟后 面的标题用两个 空格隔开,最多有 三级标题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推荐)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 宽恕(forgiveness)长期以来都是东西方哲学和神学探讨的一个主要课题,只是在最近的几十年,心理学家才开始研究宽恕这种心理现象。虽然宽恕的定义、宽恕的过程及宽恕的合理性尚存在着争论,但临床心理学家已出版了不少个案研究,表明宽恕的干预在临床上是很有助益的——它能有效地解决人们的抑郁、自责、后悔、内疚、愤怒、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问题,治疗那些在未成年时受过性虐待及无法接受父母或亲人的死亡的求治者,也有助于解决人格障碍、酗酒者家庭、婚姻关系破裂等问题。本文拟对宽恕的界定、与道德的关系、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作一初步的阐述。 1.何谓宽恕 1.1.宽恕的界定 在汉语中,“宽恕”与“恕道”同义,它是中国传统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忠恕之道”的思想,把“忠”与“恕”相联系。他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释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以仁》)。在孔子看来,忠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尽心尽力对待别人;恕是推己及人,把他人与自己看成是同等的、平等的,把他人当作和自己一样对待,是自我与他人间的一种善意的共存意识。同时,孔子认为恕道的代表人物是“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的伯夷与叔齐(《理伦》),所以其弟子曾子也用“犯而不校”来概括恕道的内涵与特点(《泰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宽恕指宽容饶恕,宽容指宽大能容人、有气量;饶恕则指免予责备或惩罚。 在西方,最早阐释宽恕的文献可能是希伯来圣经和新约。希伯来圣经中的宽恕包含 nasa、calacb 和kapbar,意为神的宽恕,指上帝对罪人的罪恶的监视、保密、净化或消除。新约中的宽恕来源于希腊文 apbiemi、apoluo、cbarizomai 和agape,意为上帝消除、放弃、赦免对罪人的惩罚,同时恢复罪人同自己的和谐关系及满足自己对罪人的无条件的爱。 心理学文献一般将宽恕定义为:宽恕涉及到两个人,其中的一个人在心理、情感、身体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个人的深度而持久的伤害;宽恕是使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不再渴望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过程。 要对宽恕进行心理学的研究,就必须给宽恕下操作性定义。Pingleton把宽恕定义为受害者受到伤害后放弃报复和惩罚侵犯者的需求。Hargrave认为宽恕就是受害者不再憎恨侵犯者。North认为宽恕是受害者消除对侵犯者的愤怒和憎恨,并以同情、仁慈和爱的方式来对待他/她的过程。这些定义关注受害者受到伤害后对待侵犯者的态度及情绪的变化。Enright及其同事扩展了North的定义,认为宽恕应包含受害者对侵犯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三方面,而 North 的定义中只涉及宽恕的情绪反应方面。因此,他们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在受到不公正的伤害后,其对侵犯者的负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消失,并出现正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过程。McCullough等的定义以共情、利他和迁就理论为基础,认为宽恕是促使受害者对侵犯者产生共情的一系列的动机变化过程,该过程降低了受害者报复和疏远侵犯者的动机,增强了受害者善待侵犯者的动机,并促使受害者与侵犯者和解。他们同时指出宽恕并不是动机,而是一个亲社会动机的变化过程。上述定义中,后两个定义较可操

宽容议论文(20篇)

宽容议论文(20篇) 宽容议论文第1篇: 古希腊贤人以往说过:“宽容是美德中最绚丽的花朵。”而在中国古人看来,宽容是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我看来,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质,这种品质要求人“悦人、纳人、容人。”宽容是炎炎夏日的一阵凉风,给人以透彻心扉的清爽;宽容又是北风凛凛的寒冬里一炉旺盛的炭火,让人从心底里感觉到一股股暖流,宽容是最崇高的品德。 宽容不是一味的退让,委曲求全。如果你的左脸被人打了一拳,并且刚好你是基督教徒,你肯定会伸出右脸让人再打;而如果你是伊斯兰教徒,你必会还他一拳;但如果你被打之后,你义正辞严地指责他的过错,然后走开,你肯定是儒学家学子。如果真如仁家所提倡的一味退让的仁和宽容,那么宽容就失去了意义。宽容就是懦弱,胆怯。宽容是有条件的。 宽容不是不顾是非。二战期间德国医生海尔曼医术精湛,为人和善,曾为一个到他诊所偷东西的小偷治病,又不计前嫌地治好了多年前的情敌,这情敌差点让他用古老的方式决斗,但他坚守医生的天职“救死扶伤”,救了他。然而有一天他看到了一个身犯滔天罪行的盖世太保被抬进了他的诊所,这次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开始手术,而是支开了医护,将手术刀直接插入他的心脏,在纳粹法庭法官说他没有遵守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时,他却说:“此刻,最高的天职就是反法西斯。这才是真正的宽容:能宽容错误,但绝不

宽容罪恶。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就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清朝大学士张英的家人以往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张英修书一封主动让家人让出三尺宅基地,结果便流传下来了“六尺巷”的故事。若没有蔺相如将心比心的宽容,又怎会有负荆请罪的一美谈呢宽容需要想人所想,需人所需。 宽容是一朵在美德中绽放的花朵。宽容使我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和谐,宽容是大同社会的要求,但宽容不是无限制的退却,宽容是有原则的。我要做到“以宽待人”,“以直报怨”,坚信“唯宽服人”。 宽容议论文第2篇: 宽容是冬日里的一团篝火,在冷冽的寒风温暖你我,宽容是夜空中的一首歌谣,在孤独寂寞中的夜里陪伴你我;宽容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在绝望的时刻,给予你我期望,让我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的是人的胸怀。”聪明人将理智的行为以种种行式表此刻生活的各个片段,在这其中,有一种理智叫宽容。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宽容背后的那种感恩,也没有什么可 以比及一颗充满理智和宽容的心。 相传周定王元年,楚庄王平定叛乱大捷,特宴请众将,百官,并让爱妾许姬敬兴。突然一阵狂风将所有的蜡烛吹灭。黑暗中,一个人拉住许姬的衣袖调情,许姬不许,顺手扯下

宽容的心态

宽容的心态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宽容是一种胸怀,大度。一个不懂得宽容别人的人,他的周围步步都是危机,生活处处受制。 宽容是一种教育。它比惩罚更容易让人接受,当一个人犯错时,如果只懂得一味地去惩罚或责骂,所得到的将是被记恨,更不用谈改过。 宽容是一种礼让。自私的人,只懂得斤斤计较,无利不起早,最后往往得到的只是一棵树,而失去了整个森林。当发生争执时,我们不妨礼让一下,就算争个头破血流,无非只图一时爽快。相反,目光放长远一些,别做那些无谓的争执,既节约了争执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他人的好感。让人一句,得人一助。 宽容是一种美德。当我们宽容别人的时候,对自己却是一种忍耐,过程或许很痛苦,但结果却是甜蜜的。一个人想为人所尊重,首先要学会宽厚待人,多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 宽容是一种幸福。夫妻生活中,需要的是互相宽容,一方的斥责,换来的是另一方的反击。每个人都会在心底的潜意思里,认为自己不会错,当别人指责我们时,这是对我们的智商、尊严、虚荣心的一种打击,这时我们会奋起反击。所以一方有错,另一方要学会宽容、忍让,仔细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有错呢?不妨化指责为鼓励,这样对方才会感激你,才会改过。 宽容是一种力量。当你宽厚待人时,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结果。宽容能够使逆境变成顺境,能够化敌为友。 宽容是一种礼貌。当别人有恩于我们时,我们要永远记得;当别人伤害我们时,过后我们要忘记。 宽容是一种智慧。当别人攻击我们时,反击只会恶化,当我们宽容时,攻击就会化解,“谣言止于智者”。 宽容是一种对比。“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前者宽容,后者量小。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宽广,他的度量就有多大。 宽容更是一种人际关系学。只有懂得宽容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感激、回报。“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告诉我们要学会宽恕你的仇人,只想着报仇,只会无止无尽。 当你想让别人按照你的意思做或改变别人时,切勿采用强迫、命令的方法。别人不仅不会听从你,反而会对你产生厌恶。即使按照你说的做,也不会心甘情愿,只会虚与委蛇,马虎办事,更谈不上尽力,要知道‘强扭的瓜不甜’的道理。只有当你宽厚的对待别人时,别人才会自愿的帮助你。当你想改变别人时,要先学会改变自己。 “多宽恕别人,少宽恕自己”,这是对自己心态的一种磨练,更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一个大度的人,更容易左右逢源,为他人所喜欢。 一生学做人,有位哲人说过:做人的极致是平淡。 做人需要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来学。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或是人生任何的时刻,都需要不

厌恶心理研究综述

厌恶心理研究综述 苟勇 摘要:厌恶是人类六种情绪之一,可能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情绪。然而,厌恶和其他情绪相比又有些奇特,厌恶具有高度的文化烙印和强烈遗传特性。本文通过对厌恶基本概念的认识,分析了厌恶心理研究的现状,并对厌恶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的最新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厌恶习得性脑岛 厌恶是什么?厌恶是一种情绪,也是最神秘的一种情绪。厌恶来自于习得性,并最终成为我们关于自身脆弱和有限的生命的独有认识。任何触发厌恶的事物,从各种物质、人体结构,再到我们世界观被粉碎,都可以引发我们的厌恶。所有厌恶都会引起回避,但特定的、转瞬即逝的厌恶感是不能被制约的。厌恶可以是明显的、内在的和简单的,或者是抽象的、哲学的和复杂的。﹝1﹞1厌恶的定义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厌恶(disgust)是远古人类在疾病、资源缺乏等适应性压力下,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进化心理机制。也有学者认为,厌恶是一种内脏情绪,有特定的面部表情,生理体验和行为倾向。厌恶是有同情心和文明的人的副产品,厌恶具有高度的文化烙印和鲜明的个体特征,厌恶也具有强烈的遗传性,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家庭的厌恶对象可能代代相传。 2研究现状

2.1厌恶的研究方法 2.1.1观察法。观察法为行为假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例如,通过观察2~3岁儿童群体对厌恶的人或物的反应,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区分儿童厌恶情绪表现方式。观察被试者的日常行为和饮食习惯,记录厌恶对象名称。分析出厌恶的事物往往没有普遍性,但是每个事物可以划分成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基本无素,每个元素都构成了厌恶情绪的一个层面。 2.1.2实验法。厌恶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厌恶量表研究和厌恶认知干预的研究。厌恶量表由心理学家(Jonathan Haidt)在读博士期间开发的,它被应用于实验及临床测验,量表中可以回答你的忍耐恶心事物程度。同时也可以让你知道哪些具体的事物,对被试者有多大“杀伤力”。厌恶的认知干预研究主要是确定精确描述各影响因素与厌恶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整合法则,该方法旨在确定影响厌恶各因素间的内在关系。 2.2厌恶心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不同学者对引起厌恶心理的因素有不同看法,角度也是多方面的,大体上认为厌恶从一种简单的机制进化而来,它帮助我们避免吞咽毒药,警告我们远离一些危害。厌恶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情感。它取决于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和在社会群体中理解互惠的重要性,同样地,我们对于疾病感到厌恶并回避它,因为这会有损我们的健康。 2.2.1厌恶心理受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心理学

第一单元:精神分析理论 创始人:弗洛伊德(S.Frued, 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 2.1 简介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于一个犹太籍的商人家庭。 188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882-1885年从事脑解剖学研究。 1886-1938年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病,与精神病学家布洛伊尔合作,用催眠术医治并研究癔病。 1885——1886年间,先去巴黎就学于当时著名精神病专家沙可,后赴南锡参观催眠疗法。回维也纳后认识到催眠法的局限性。 1892年创造精神分析(自由联想法)。 1990年出版《梦的分析》,精神分析学正式形成。 1895年后改用自己独创的精神分析或自由联想法。先用催眠术,后改用宣泄法治疗病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他不断修订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提出了自恋、生和死的本能及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结构论等重要理论。 《梦的解析》等著作 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性学三论》、《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文明及其缺憾》等。弗洛伊德1900年发表的《梦的解析》,被誉为是改变人类历史的书。该书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2.2、精神分析学派的特点: 基础:从精神病治疗实践中产生 对象:主要研究失常的和变态行为的病人 内容:主要研究潜意识、动机、情欲、人格等深深一层次的内容,故称深层心理学(depth psychology) 方法:主要采用临床研 精神分析学说的五个主要观点

2.3精神分析学说的五个主要观点 一、关于心理结构(意识层次结构): 人类的心理分为潜意识(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 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变成意识的心理过程,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使症状消失。 二、关于人格结构 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相互关系形成人格动力结构,三种力量维持平衡则心理正常,否则失常。 三、关于心理动力 心理动力---人的本能。包括:性本能、营养本能。两者的复合体。 在人的性后面有一种潜力、动力,驱使人去寻求快感,这种力被称为“利比多”,是一种驱使人寻求各种感官快乐的心理能量。 另一种说法:人有保存自己、种系延续的“生本能”;有攻击、侵略等行为的“死本能”。 四、关于心理发展 发展观点——心理性欲发展学说:人生性欲发展分不同阶段,这一过程,如果不能顺利进行,在某阶段受挫或从高阶段倒退回低级阶段则会造成心理异常,并成为各种神经症和精神病的根源。 口欲期(0-1岁):其快乐满足来自唇、口、手指 肛欲期(2-3岁):快乐来自排便,肌肉紧张的控制 恋母期及生殖器期(4-5岁):快乐来自生殖部位的刺激和幻想,恋母或恋父潜伏期(6-11岁):兴趣转向外部,转向应付环境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生殖期(12岁以后):兴趣逐渐转向异性,通过正常的两性交往和通过正常的性行为获得快感。 五、关于适应问题 1.变相宣泄 “自我”、“本我”、“超我”相互之间总是会有距离的, “本我”要练就一套应对功夫,甚至改变存在或表达自己的模式,以求得到满足,现实不行就通过梦。如不行,则会产生焦虑。

我懂得了宽容(作文12篇)

《我懂得了宽容》 我懂得了宽容作文(一): 我懂得了宽容250字 马克吐温说过:一只脚落在了一朵紫罗兰上,紫罗兰却把花香留在了那脚后跟,这就是宽容。宽容两字映入眼帘,但宽容到底是什么呢?我陷入了深思。 我们曾学过这样一篇课文,叫《负荆请罪》,讲述了廉颇向被他多次羞辱却不与之斤斤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受到宽恕,与蔺相如誓言共保赵国的事。蔺相如应对廉颇的无理取闹,只是一笑而过。廉颇也为蔺相如的宽宏超多而惭愧,负荆请罪。他们合力更是为赵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不就证明了退一步海阔天空便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吗?也证明,宽容对于社会的和谐是极其重要的。 不仅仅是课文,在我们身边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我懂得了宽容。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儿而产生矛盾。 学会宽容吧!海纳百川,厚德载物,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我想:世界会因此而更加美丽。 我懂得了宽容作文(二): 我懂得了宽容600字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爸爸妈妈把他们所有的爱和心血都倾注在我身上。由于我从小过惯了没人跟我争抢的生活,这导致我变得很自私,从来不懂得关心别人。 虽然我没有弟弟妹妹,可我有一个小我一岁的表妹,她也是独生女,有着跟我相似的脾气。我俩虽不在一齐,可每逢回姥姥家还是要见她。几乎每次,我们俩都因为争东西而吵的不可开交。家长也拿我们毫无办法,久而久之,家长为了战争不再发生,也渐渐不让我们俩见面了。 可再一次暑假,我们俩难得又在姥姥家碰面了。可能因为长时间不见,我们俩一见面居然和平地在一齐吃午饭,这让大家也松了一口气,我们俩好在没有再吵起来。 可好景不长,下午,妈妈带我们俩出去逛街。我们俩又出奇般的喜欢上同一件衣服,可那件衣服只有一件了,所以我们俩这天注定有一个人不能拥有这件衣服。妈妈也很为难,她问我俩其中一人可不能够换件,我们俩纷纷说不。 我的火气又渐渐地上来了,干什么都要跟我争!我以为表妹又要开始准备给我吵,于是,我就做好了迎战的准备并且想了一大堆我非要这件衣服的歪理由。可谁知,表妹突然开口了:姐姐,你真的很喜欢这件衣服对吗?我声音不友善地说:是的,你想抢,直说,别这样问!可妹妹却说:姐姐,这件衣服我不要了。你平常轻易不会来,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我怎样会给你抢呢?我一听到这话,一向被自私冰封的心有了许多的感动,我对她说:谢谢,下次我让给你!不用等下次了!这话是妈妈说的。妈妈把那件衣服买给了妹妹,这让我更加气愤也不禁疑惑:以前妈妈不是这样的啊? 妈妈回家严厉地指责我,指责我没有姐姐的宽容和大度,还要妹妹让这我!听了这番话,我感到无限的惭愧与自责,虽说我和妹妹经常谁也不让谁,可仔细回忆起来,有那么几次,还是妹妹迁就我啊!

研究论文文献综述的写法详细介绍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1.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5.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三、综述的内容要求 6.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7.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8.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心理健康教案学会宽容

学生心理辅导教案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 四年级——党梦妮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心胸狭窄给自己带来的不良情绪,理解宽容的实质是为了让自己快乐。 2、通过参与活动,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老师以及 他人和谐相处。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当你在写作业时不小心把钢笔水洒到同桌身上时,当你在课间不小心把别人的课本碰到地上时,当你在倒加餐时不小心把汤洒在别人桌子上时,当你下楼梯不小心撞到别人时,你最希望对方怎样对待你? 2、俄罗斯的屠格涅夫说过这样一句话:“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所以,我们要想得到对方的谅解和宽容,就要将心比心,首先要自己学会宽容(板书:学会宽容)。 二、小故事中悟道理 1、先讲两个小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长老搬走了椅子,凭感觉在这儿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眼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原来他跳在长老的身上,后者是用

脊梁来承接他的。小和尚怆惶离去,这以后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等候着长老的发落。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儿没提及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通过刻苦的修炼,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成为这儿的长老。 2、交流讨论。 (1)故事讲完了,在主人公――大学士张英、寺院里的长老身上,我们会看到 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2)因为大学士张英的宽容,换来了什么结果?如果张英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 场官司,赢回三尺宅基地,结果会怎样? (3)因为寺院长老的宽容,换来了什么结果?如果长者用寺规惩戒小和尚,结 果会怎样? 三、联系生活想对策 1、吐露心声――在生活中,当别人无意中伤害到你时,你有没有不够宽容的时候? 2、总结为人处世心胸狭窄的后果: (1)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可能从此以后就少了一个好朋友。 (2)影响自己的情绪,损害身体健康。和别人发生冲突之后,即便自己占了上 风,心里也不会痛快。心胸狭窄,不仅影响自己的情绪,也影响自己的学习,长期如此,还会对自己生理上造成影响,损害身体健康。 3、转念一想――还是刚才的问题,如果换个角度,应该怎样处理,结果会怎样? 4、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学会宽容,就要学会忍让、学会道歉、学会忘记(板书)。 5、我的发现――像这样宽容地对待同学,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宽恕心理学的研究综述调查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a13043253.html, 宽恕心理学的研究综述调查分析 作者:吴守义 来源:《新疆预防医学》2013年第03期 【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65(2013)-09-0221-03 【摘要】目的对宽恕心理研究的介绍有利于反省目前宽恕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探讨其拓展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结论文章回顾近年来的有关文献,报告了宽恕的概念、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宽恕与心理健康及群际关系方面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宽恕;心理健康;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有关宽恕心理的研究论文报告逐渐大量涌现,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在对宽恕概念的界定、影响因素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国内研究者傅宏[1-2]、罗春明[3]等对宽恕心理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宽恕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也对人们日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产生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宽恕的概念、研究方法、相关因素、宽恕与心理健康及群际关系等方面进行介绍。 1宽恕的概念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宽恕的含义也有着不同的理解。Enright[4]及其同事从受害者对侵 犯者的知、情、行三个方面分析,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受到不公正伤害后,受害者对侵犯者的负性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积极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过程。Pingleton[5]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受到伤害后放弃报复侵犯者的念头。Hargrave[6]认为宽恕就是受害者不再憎恨侵犯者。North[7]认为宽恕是受害者消除对侵犯者的愤怒和憎恨,并以同情、仁慈和爱的方式来对待他/她的过程。Mocullough[8]等人对宽恕的界定与Enright相似,他们认为宽恕是一种亲社会动机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受害者对侵犯者产生共情,与此同时,受害者就逐渐减弱了对侵犯者报复和惩罚的动机。心理学文献对宽恕的定义:宽恕涉及两个人,一个人在心理、情感、身体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个人深度而持久的伤害,宽恕是要把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放弃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心理过程[9]。对于宽恕的解 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研究者普遍都强调它的宽容、饶恕、积极情绪的特征[4-9]。 在中国传统的伦理学范畴中,“宽恕”如同“恕道”,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及其弟子在《论语.以任》、《理伦》、《泰伯》中都曾提及宽容、忠恕的思想[3]。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恕道”侧重于从“修身”的角度解释宽恕,把宽恕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人际观和方法,强调宽恕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因此它还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forgiveness"。在宽恕的心理学研究中,不同的学者对宽恕的定义,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有研究者将其定义为:受到伤害的个体通常会与他人反抗,而宽恕就是停止抵抗,并且无条件地把作为“人”加以认同和接纳[10]。

由三个宽恕模型看宽恕研究新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2010, Vol. 18, No. 5, 734–740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由三个宽恕模型看宽恕研究新进展 马洁郑全全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杭州 310028) 摘要西方学者已普遍接受宽恕的本质即为亲社会性动机转变过程。从这一取向出发, 介绍Worthington提出的宽恕压力应对模型、Koutsos等人提出的人际间相关变量模型以及Hall和Fincham 提出的自我宽恕模型这三个模型。三个模型从三个不同角度对宽恕的动机转变观点提供支持, 通过论述三个模型之间的关系, 对宽恕的动机转变观点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同时在宽恕模型论述中总结分析近年来宽恕的认知加工、人际相关变量的作用以及自我宽恕方面的研究进展等。最后对宽恕在西方以及我国的研究进行回顾, 指出中西方宽恕研究发展中存在的研究不全面、缺乏理论支持等问题。 关键词亲社会性动机转变; 个性倾向性宽恕; 情境性宽恕 分类号 R395; C91 在中国传统思想里, 宽恕(forgiveness)是一种美德, “以和为贵”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态度。但个体社会生活中总避免不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遭遇到不同程度的侵犯或者伤害, 宽恕研究领域正是关注于个体对类似事件发生后的认知及反应过程。可以看到, 早在18世纪哲学著作中就有过对宽恕的论述, 但理论观点多以宗教信仰为核心 (张宁, 2001)。直到20世纪90年代, 宽恕才因道德研究正式走入心理学的视线(岑国帧, 1998), 早期阶段的研究重心为宽恕概念及临床干预方法的争论, 缺乏实证性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各种宽恕量表的开发(如Wade的量表), 宽恕研究范畴也逐渐从宽恕的定义、发展阶段以及临床干预手段等方面扩展到宽恕的认知变量、社会关系变量、神经生理等方面, 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 宽恕概念发展 有关宽恕的比较清晰的心理学概念最早由Enright于1991年提出, 他认为“宽恕是指面对冒犯者的不公平行为时, 对冒犯者施以同情和爱” (Enright, 1991)。Enright这一定义首次将宽恕归属于一种心理过程而非心理状态, 强调情绪及认知转变, 但这一界定缺乏对宽恕的人际间特征与个体内特征的整合。1995年Robert首次提出宽 收稿时间: 2009-11-03 通讯作者: 郑全全, E-mail: qqzheng@https://www.sodocs.net/doc/a13043253.html, 恕倾向(forgivingness)这一概念, 他认为, “宽恕倾向指基于个体特性的原因, 在被冒犯时, 个体会以一种善意的、仁慈的方式来中止自身的愤怒” (Allemand, 2008)。Robert这一界定指出宽恕个体差异性的存在, 认为特定个体在面对不同情境中具有一致的宽恕倾向。 Gottman等人在亲密关系中的动机理论中提出在冒犯行为产生后, 被冒犯者的反应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属于正当的愤怒(如悲伤、愤怒和谴责等), 另一方面则是受到攻击及伤害的反应(无辜的受害、害怕以及担心等)。McCullough与Worthington等人以此为基础提出具体的动机分类观点, 认为冒犯行为产生后被冒犯者会产生对冒犯者的两种不同动机: 回避动机与报复动机。宽恕过程就是被冒犯者对冒犯者的回避动机与报复动机减少的亲社会动机改变过程, 回避与报复动机越强烈, 被冒犯者的宽恕行为产生的可能性越小(McCullough, Worthington, & Rache, 1997; McCullough et al., 1998)。McCullough在2000年的综述文献中提出宽恕的本质为“发生在个体内的, 对人际间冒犯行为的亲社会的动机性转变”(McCullough, 2000)。目前心理学界也普遍肯定McCullough等人的观点, 认为宽恕的核心概念是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的, 冒犯行为产生之后被冒犯者对冒犯者的亲社会动机转变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