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胶印油墨的五个重要技术指标简析

胶印油墨的五个重要技术指标简析

胶印油墨的五个重要技术指标简析
胶印油墨的五个重要技术指标简析

胶印油墨的五个重要技术指标简析

油墨的技术指标对印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般地与胶印关系较为密切的技术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油墨的浓度

油墨浓度是颜料含量的指标颜料一般占油墨总量的20%左右。在印刷时油墨浓度大。用同样墨量,印刷品的色就浓,反之,印刷品的色就淡。油墨浓度大,在印刷中用墨量少,则墨层薄,相对干燥就快。尤其是印刷大面积实地时,油墨的浓度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尤为显著。因为使用高浓度油墨印刷时印品墨层薄,固着速度快,可以减少印品粘脏,各色的色平衡也容易调整。

油墨行业通过检测着色力来判断油墨浓度的大小。着色力决定于油墨中颜料对光线吸收与反射的能力。表明了油墨显示颜色能力的强弱。通常用白墨对油墨进行冲淡的方法来测定,所以又称作冲淡强度或冲淡浓度。

(二)油墨的黏性

油墨的黏性是印刷中一个重要指标,它是用油墨粘性仪测试。油墨黏性值的大小是指使黏性仪两个辊子之间油墨膜分离的力的大小。油墨的黏性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印刷的质量。当油墨黏性过大时容易造成传墨不良、转印性差、拉纸毛、套印性差等故障。若黏性过小,则容易造成传墨量过大、网点扩大、油墨乳化、浮脏等故障。

在一定温度下,印刷机速快时选择油墨的粘性不要太大,反之亦然。另外还要根据印刷顺序选择各色油墨的相对黏性大小。正常的条件下,是不需调整油墨粘性的,如需调整可根据其黏性、稠度情况选择助剂。一般黏性大,稠度合适时可用降黏不降稠的助剂进行调整。若黏性大,稠度也大时可用既降黏又降稠的助剂。

(三)油墨的干燥性

胶印油墨在纸上的干燥过程就是油墨从流动性较大的非极性胶状体变成固定状态的过程。一般衡量胶印油墨分两个指标:

1、固着速度它是指油墨从自然流态变成半固态。也就是说印品叠加一定的高度时不粘脏,印刷上叫做初干。油墨的初干是由设计中所选用的树脂结构所决定的。初干干燥时间很短,但未完全干燥。

2、氧化结膜干燥也就是印刷中所讲的彻干。干燥时间较长,一般大于8小时,是完全干燥。油墨的彻干是由干燥剂的种类和用量来决定的,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调整的。

目前胶印油墨都是树脂型,固着速度较快。从理论上讲,初干越快越好,但初干过快会影响印刷品的光泽。胶印机操作者总希望油墨印在纸上很快就干燥,而在墨斗里不干,这是不可能的。一般80%左右的油墨结膜干燥时间在16~30小时之间。如结膜干燥时间太短,容易造成在机器上结皮抱辊,印刷一般铜版纸或长版活,可以选择结膜干燥时间较长的油墨。而对于高级铜版纸、卡纸或短版活,则可选取彻干较快的油墨。

(四)油墨的光泽

油墨的光泽是油墨印样在特定光源、一定角度照射下,正反射的光量与标准板正反射光量之比,用百分比表示。印刷品的光亮程度给人以直接感观印象。一般来说光泽感觉越高印刷效果越好。虽然印刷品的光泽与印刷所用的润湿液、纸张的吸收性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由油墨决定的。油墨的这种性质又主要取决于其中的连结料和颜料。油墨中的连结料和颜料要有很好的印刷适性,另外树脂本身光泽高。这样的油墨印到纸上的图文光泽才高。光泽好的油墨往往初干会稍慢一点。在单色机上套印时光泽大的油墨一定要控制好套印时间,,否则容易出现油墨晶化的现象。

(五)油墨的细度

油墨的细度表示油墨中颜料、填料颗粒大小及在连结料中分布的均匀度。油墨的细度与颜料的性质和颗粒大小有直接的关系。细度越好,油墨的性质越稳定,印出来的产品网点饱满有力。反之在印刷中易出现印版的耐印率低,堆墨、网点空虚、扩展及网点不光洁等弊病。

最新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4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与图书相比,期刊的特点之一是()。 A.顺序编号,连续出版B.便于检索 C.稳定性、系统性强D.信息量大 2.互联网出版物与其他几种出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 A.需要依赖电子计算机B.具有交互功能 C.不需要事先复制就可以发行D.可以在互联网上销售 3.出版物的制作单位是()。 A.通过物化劳动印刷或复制出可以大量传播的出版物的单位 B.能使作品成为最终出版物产品的单位 C.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的桥梁 D.能把精神生产内容制成“母版”供复制单位使用的专门单位 4.我国对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 A.登记制度B.注册制度C.备案制度D.许可制度 5.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的途径之一是()。 A.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编辑、校对工作自动化 B.对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重新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编排等 C.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尽量只使用一个书号 D.充分利用外审力量完成大部分稿件的审稿和加工整理 6.新技术的发展对出版业产生的影响中不包括()。 A.出版物的类型发生重大变化B.出版业的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编辑工作的环节大大简化D.出版业的生产力空前提高 7.唐代的雕版印刷物以()为最多。 A.历书、韵书B.佛经、佛像C.四书五经D.诗词曲选本 8.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铜活字印刷活动是印制()。 A.《大藏经》B.《四库全书》C.《古今图书集成》D.《邸报》 9.我国出版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民办出版机构是()。 A.同文书局B.拜石山房C.墨海书馆D.扫叶山房 10.某文学期刊原为季刊,现拟改为月刊,主办单位应该报()审批。 A.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B.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C.新闻出版总署D.所在地省级文化局和工商管理局 11.一位大学讲师2003年调入某出版社。如果他要担任书稿的责任编辑,就必须()。A.在2003年通过初级或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B.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C.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D.在2003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12.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凡在一个登记期内(),缓登一年。A.有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B.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两年 C.因违法而受到刑事处罚 D.伪造学历和出版专业工作资历证明 13.对未办理备案手续而出版的属于重大选题范围的出版物,无论内容有无问题,首先应该责令出版单位()。

(完整版)胶印油墨结皮现象原因解析

胶印油墨结皮现象原因解析 能够导致油墨结皮的因素有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类:油墨中的燥油含量过高;由于温度原因造成;由于油墨和空气的长时间接触导致。以下我们分别来做一些分析。 1.油墨中的燥油含量过高 一般在制造油墨的过程中或是印刷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失误。添加干燥剂一定要结合印刷条件和环境温度进行适量添加,否则油墨会在你不希望干燥的时候出现干燥(结皮)。至于干燥剂的使用问题,这里不再累述。 2.由于温度原因造成 由温度造成的油墨的结皮,主要是温度高造成的。当温度过高的时候油墨中的不饱和分子活性增强,尤其是表面接触空气的部分更容易在氧的作用下结膜氧化。这里所说的温度高有以下几个方面: a)环境温度过高,根据我们的经验,一般夏天油墨的结皮现象比冬天明显得多,如果在车间没有空调时就表现得更为明显。合理控制工作环境的温度是必要的,一般来说能把车间的温度控制在20℃左

右是比较理想的温度,即能够保证油墨的良好流动性和转移性能,又能够将油墨的结皮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程度。 b)当机器上(如墨辊间)温度过高同样也会使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出现结皮现象。当墨辊间的接触压力过大的时候,温度升高比较明显,这时候油墨很容易在墨斗和墨辊上出现结皮的现象。 准确的调节和控制墨辊间的压力,对于防止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结皮有很重要的意义。 c)从干燥机漏出的空气烘干了油墨的表层,或热风吹到了墨斗里的油墨造成的。 d)还有由机器的其它不正常升温造成的。 3.由于油墨长时间和空气接触造成 油墨中的连结料组分能够和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于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当然就会被氧化,出现结皮现象。一般这种结皮主要有以下几种: a)暂时不用的油墨,裸露在空气中放置,时间一长表面就会出现

UV涂料(油墨)基本知识

UV涂料工艺异常与解决方法 第一部分 UV涂料(油墨)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UV涂料? UV涂料是指紫外光固化树脂涂料(Ultraviolet curing coatings,)即利用紫外线作为固化能源,在常温下快速交联成膜的树脂涂料。UV油墨为印刷用 V固化树脂。 二. UV涂料发展简史 UV涂料是六十年你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德国拜耳(Bayer)九六八年研制开发出第一个UV涂料产品,其商品名称为(Rosdydalay),主要要组成物为不饱和聚酯和苯乙烯。这种类型的光固化树脂固化速度慢,贮存性不好,而且苯乙烯气味.毒性较大。因此,已逐渐被淘汰。但由于其成本低廉,仍有部分市场。七十年代初,美国sun化学公司开发出了丙烯酸酯单体和多功能团丙烯酸酯及各种贮存性良好的光引发齐的陆续商品人,光固化涂料得到了迅猛发展。 三. UV涂料(油墨)的基本组成 UV涂料有六个组成部分 1. 紫外光固化的合成树脂(或齐聚物):包括不饱和聚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醇酸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等。 2. 可紫外光固化的活性稀释剂:活性稀释剂分为单官能度与多官能度两类: A;单官能活性稀释剂主要是苯乙烯.丙烯酸单酯.烯丙基醚类等。其主要作用是作为降粘剂,对涂层性能也有一定影响。 B:多官能活性稀释剂有双官能度.三官能度及多官能度等。其作用是在不使体系的粘度增加的前提下,提高涂膜的交联密度。当然,通过选用不同类型的多官能度活性稀释剂,可以部分改变涂膜的性能。

3. 光引发剂:光引发剂也称光敏剂。光敏剂的作用是在近紫外的激发下产生自由基,它对光敏感而对热稳定。包括芳羰基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等。 4.固体填料:包括颜料,消光粉,耐磨粉等待。 5.涂料助剂:包括流帄剂,消泡剂,分散剂等待。 6.有机溶剂﹕调整粘度光泽度等作用 第二部分 UV涂料各项性能的检测方法,质量缺陷及施工影响 一. 涂料性能 1. 涂料性能 产品外观和透明度试验按GB 1721-79标准行。常见问题有涂料杂质,结块,起皮,填充物沉底严重等。 2. 涂料颜色 产品颜色试验按GB/T 1722-92标准进行。常见问题有颜色变深,变浑浊等。 3.涂料粘度 产品粘度试验按GB/T 1723-93标准进行。一般测量的为相对粘度,数值与温度有关,涂料粘度是指涂料是指涂料的稀.浓程度,一般根据不同的用途及不同的施工方法来设定。调节粘度的方法主要是调节UV树脂与UV稀释剂的比例。由于UV稀释剂同样参与交联成膜,因此,UV涂料的粘度与涂料的因含量没有必然的联。 4.涂料细度 产品细度试验按GB 1724-79(89)标准进行。衡量填充粉料的分散情况。 5.涂料酸值 产品酸值按HG-2-569-77标准进行。 6.涂料固含量 固含量是指涂料不挥发份的含量。其试验方法为:称取0.5g左右样品于养皿中,

信息论基础论文

信息论基础发展史 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是专门研究信息的有效处理和可靠传输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研究通讯和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传递的共同规律以及研究最佳解决信息的获限、度量、变换、储存和传递等问题的基础理论。信息论将信息的传递作为一种统计现象来考虑,给出了估算通信信道容量的方法。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是信息论研究中的两大领域。这两个方面又由信息传输定理、信源-信道隔离定理相互联系。 信息论从诞生到今天,已有五十多年历史,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从长期通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科学,回顾它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知道理论是如何从实践中经过抽象、概括、提高而逐步形成的。它是在长期的通信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通信系统是人类社会的神经系统,即使在原始社会也存在着最简单的通信工具和通信系统,这方面的社会实践是悠久漫长的。电的通信系统(电信系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一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很有意义的历史事实是:当物理学中的电磁理论以及后来的电子学理论一旦有某些进展,很快就会促进电信系统的创造发明或改进。 当法拉第(M.Faraday)于1820年--1830年期间发现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后,不久莫尔斯(F.B.Morse)就建立起电报系统(1832—1835)。1876年,贝尔(A.G.BELL)又发明了电话系统。1864年麦克斯韦(Maxell)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H.Hertz)用实验证明了这一预言。接着1895年英国的马可尼(G.Marconi)和俄国的波波夫(A.C.ΠoΠoB)就发明了无线电通信。本世纪初(1907年),根据电子运动的规律,福雷斯特(1,Forest)发明了能把电磁波

影响印铁油墨颜色变化的因素_印铁联

中国包装报/2009年/2月/23日/第003版 技术 影响印铁油墨颜色变化的因素 印铁联 马口铁印刷中,油墨的调配对正常印刷非常重要,正确的油墨色相对印铁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有重要的意义。马口铁印刷工艺相对于传统纸张印刷较为特殊、复杂。从承印材料上讲,马口铁具有不吸水性;从印刷、制罐工艺上看,印刷前要涂布涂料;从印刷油墨来说,印铁油墨属于热固型油墨,需要高温烘干。印铁的特殊性决定了影响油墨颜色变化的因素较多,以下是马口铁印刷中影响影响油墨颜色变化的主要因素: 一.调配时的影响因素 1.调配时称量不准或者搅拌不均匀 油墨调配就是按照油墨配比称量相应量的各组分原墨,然后放在一起搅拌均匀。目前,一般都是使用电子称进行称量,操作者在称量原墨时,由于称量不准或调配时搅拌不均匀都可能造成印刷时油墨颜色不准,尤其是在调配浅色油墨时,例如粉红色、浅绿色、浅蓝色等。浅色油墨一般都是通过在相应色相的原墨中加入大量的白墨或冲淡剂来调配的,其中原墨所占的比例较小,但在专色墨中的显色作用是很明显的,如果该原墨称量稍不准确,那么此专色墨的色相会受到很大影响。 2.制作标准色稿(打样)时,调配小批量专色墨比例不精确 印铁中,用来指导印刷的标准色稿是由打样制作完成的。打样时所用专色墨是操作者调配的小批量油墨,样稿制作完成后,经客户签字确认即成为指导印刷的标准色稿。一旦客户签字确认,那么该标准色稿上专色的油墨比例就以打样时调配小批量油墨时的比例为准。如果调配小批量油墨时的比例不精确,印刷时调配大批量油墨时颜色差异会很大,这种差异尤其体现在各组分原墨比例相差较大的专色油墨中。例如,黄:品红=100:1、黄:品红:青=100:8:0.3等,如果称量其中1或者0.3比例的油墨时,稍微称量不精确,则调配大批量油墨时的颜色会有较大变化。 3.稀释油(调墨油)加入量过多 印铁油墨具有耐机械加工的特性,在其性质上表现为黏度较高、流动性较小,这对印刷时油墨的转移非常不利。为了改善其印刷适性,往往加入适量(5%以下)的稀释剂来降低油墨粘着性的同时提高流动度。但稀释剂加入量不能过多,因为马口铁印刷完成后要在150℃-80℃的烘炉中烘烤10~15min,在烘烤过程中,稀释剂和油墨一起干燥。如果稀释剂加入过量,则油墨过稀,烘烤后会网点发虚,实地不实,油墨颜色也会随之变化,造成印刷实际颜色与标准色稿有差异。 二.印刷时的影响因素 1.白可丁色相、亮度不一致 马口铁印刷中,涂布白可丁作为底涂的产品占了印铁中的大多数,白可丁作为底涂实际上是模拟纸白的效果。就目前使用的白可丁而言,基本上没有一种是本白,都有偏色。例如黄相可丁、红相可丁、蓝相可丁、红蓝相(紫相)可丁,而且每种白可丁的白度都有差异。这些因素决定了在专色墨调配中不同色相、白度的白可丁对专色墨色相有不同的影响。比如:①在一个偏蓝相或者蓝红相可丁上印刷暖色,印出的的颜色会比油墨本身暗一些;②在一个偏黄相的可丁上印刷绿色,印出的颜色会比油墨本身发黄一些,呈现出黄绿色。 总之,红相专色墨在其补色可丁——蓝相、蓝红相(紫相)可丁上印刷时,印出的颜色会比油墨本身暗一些;绿相专色墨在其补色可丁——红相、蓝红相(紫相)可丁上印刷时,印出的颜色会比油墨本身暗一些;蓝相专色墨在其补色可丁——黄相可丁上印刷时,印出的颜色会比油墨本身

2019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真题-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答案word精品文档14页

2019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造纸术发明以前,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通行时间最长的载体是()。 A.甲骨 B.青铜器 C.竹木简牍 D.缣帛 2.我们现在所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简牍实物产生于()。 A.商代 B.战国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3.在中国造纸术向世界各地传播的历程中,首先传入的国家是()。 A.朝鲜 B.越南 C.印度 D.日本 4.活字发明以后,我国用泥、木、金属对活字印刷进行多方的实验,()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铜活字印书。 A.《宋诸臣奏议》 B.《蔡中郎集》 C.《白氏文集》 D.《元氏长庆集》 5.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有确切刻印日期的印刷品是()。 A.《妙法莲华经》 B.《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C.《陀罗尼经咒》 D.《金刚经》 6.清朝采用木活字印书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印()。 A.《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B.《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C.《康熙字典》 D.《子史精华》 7.政府刻书,又称官刻,是指中央国家机构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等出资或主办的出版印刷业,始于()时期。 A.五代 B.宋代 C.元代 D.唐代 8.我国的活字印刷术是在宋朝发明的,比德国谷腾堡的同样技术早()。 A.300年 B.400年 C.500年 D.1 000年

9.我国报纸印刷的开端出现在()。 A.明初 B.明末 C.清中期 D.清末 10.书籍形式的变革由线装到精装、平装是在()。 A.唐代 B.宋代 C.近代 D.现代 11.宋代官刻机构很多,其中刻书规模数量最大的是()。 A.大理寺 B.进奏院 C.国子监 D.兴文署 12.西洋机械化印刷技术传入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是()。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3.1920年,我国出版了由()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瞿秋白 14.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出版工作,党的主要创建人在党初创时期都曾进行过出 版活动,毛泽东主编了()。 A.《新青年》 B.《共产党》月刊 C.《中国青年》 D.《湘江评论》 15.198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提出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要求,其中的一项是()。 A.放开经营方式,搞活发行渠道 B.放手发动群众,搞活各类书店 C.放开购销形式和发行折扣,搞活购销机制 D.放开管理方式,搞活出版社 16.2019年12月25日发布的《出版管理条例》是由()制定的出版行政法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新闻出版总署 D.新闻出版总署、公安部、文化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17.在《出版管理条例》规定的设立出版单位应具备的条件中,对出版单位的业务范围、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的要求是()。

高亮光胶印油墨组成分析

高亮光胶印油墨组成分析 ?印刷品的光泽性是印刷品的精髓所在印刷包装城,也是衡量印刷品外观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可增加印刷品色彩的鲜艳度,使画面明亮具有质感,而且还能提高印刷品的美观程度,增强印刷品的立体感。 在油墨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网屏,多采用印后加工的方法改善印刷品的光泽度,如覆膜、涂塑、印罩光油等,但这也只限于改善封面的光泽,且增加了印刷成本。要想全面提高印刷品光泽和色彩,必须改进印刷材料本身的光泽情况。提高油墨的光泽也就成了油墨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亮光油墨是一种可提高印刷品光亮程度的高光泽油墨其他包装,其光泽度比一般胶印油墨要高,其饱和度也高。用高亮光油墨印制的画册图像细腻、层次丰富、质感好,而且克服了印刷品色彩发飘的感觉。 本人对高亮光油墨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实验,希望通过对油墨基本组成及印刷适性的分析,能对高亮光油墨在实际中的应用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建议和参考。 一、高亮光胶印油墨的定义商业轮转在中国。 胶印油墨的光泽度是指印刷品表面的油墨通过氧化结膜干燥后包装安全,在光线的照射下,向同一个方向集中反射光线的能力,它反映的是油墨在承印物表面干燥后的光亮程度。 那么,什么是高亮光油墨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油墨术语》中定义:“胶版亮光油墨(high gloss offset ink)”是“印迹具有高度光泽的胶版油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胶印亮光油墨》中规定,胶印亮光油墨系采用合成树脂、干性植物油、高沸点烷烃油、优质颜料和助剂经调配研磨而成的胶状体。胶印四色亮光油墨的光泽度指标如表1所示。 ?高亮光油墨也属于胶印亮光油墨范畴书刊印刷,只是其光泽度要高于亮光油墨。根据实验数据,高亮光油墨的光泽度应在60%以上,在承印物上的光泽度应在35%以上。 深日(DIC)油墨公司出品的高亮光油墨AGH(以下简称“DIC高亮光”)和德国著名品牌BASF高亮光油墨(以下简称“BASF”)是目前优秀的高亮光胶印油墨,深日油墨公司出品的普通亮光快干型油墨(以下简称“DIC”)在普通亮光快干型油墨中也是高档的胶印油墨,在印刷业内有非常好的口碑。本文拟对上述产品进行粗浅的比较和分析印后设备,以探讨高亮光油墨的实际应用。 本文中所提及的数据都是在25℃,湿度60%的条件下通过实验、测试完成的。 二、高亮光胶印油墨的组成 高亮光胶印油墨与一般的胶印油墨一样,也是由连结料、颜料、填充料和助剂组成。 1.连结料 连结料是一种胶黏状流体。其作用是将粉状的颜料等物质混合连结起来海德堡,使之在研磨分散后,形成具有一定流动度的浆状胶黏体。连结料是油墨中的流体组成部分。 连结料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油墨的性能。因为颜料一般是固体粉末,而连结料是具有一定黏度的液体,颜料依靠它的湿润、黏连作用过度包装,而完成在印刷机中的传递转移。在印刷品上,连结料还起着保护墨膜的作用,并且呈现出必要的光泽。 连结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油墨的黏度、黏性、干燥性及流动性质。要想得到高品质的油墨,就必须采用高品质的连结料。如果连结料配制不当或生产工艺有问题,不但得不到色彩鲜艳、光泽优良的印刷品字库,而且还会产生印刷时不下墨、糊版、蹭脏、透

油墨基础知识:色相,遮盖力和着色力

油墨基础知识: 色相遮盖力和着色力 任何一个彩色均由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特性表示,因而在配色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三个因素。尽管理论上说黑色是光线的完全吸收,但黑墨仍然具有光泽。丝印油墨是颜料(色粉)与树脂连结料研磨而成的,颜料的粒子周围包裹着一层近乎透明的树脂油,这层树脂油对光线具有折射及反射作用,因而我们能感觉到黑墨印刷在基材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光泽。在油墨配色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印刷工艺、墨层厚度、印刷基材等条件来决定所用油墨。在选择油墨时,要考虑油墨本身光泽、色相、着色力、遮盖力。 1.光泽既可以用仪器测量,亦可以凭肉眼判断,通常在配色过程中仅凭肉眼观察。光泽实际上指的是油墨印刷样受光照射后向同一个方向反射光线的能力大小的程度。其直接影响印刷品外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同时,在选择油墨时,要分清油墨本身是亮光、半光还是哑光型油墨,避免混合错误。 2.色相是颜色的基本特征,用于质的区别。配色时,首先要考虑色相是否一致,其检测方法通常是通过刮样纸刮色或者进行模拟印刷,凭人的眼睛对标准样和试样进行观察比较。 3.遮盖力是油墨遮盖其底色的程度。遮盖力越好则其透明度越差,透明度高低影响着油墨套色的效率及受印刷基材影响的程度。 4.着色力是表示油墨浓度高低的一种方法。其测定是以一定量的油墨再加入一定数量的标准白油墨冲淡混合后,再进行与标准样比较的方法。差色力强弱反映该墨混色程度,影响着印刷墨膜厚度。 通过颜色鉴定刮色纸做刮色试验(Drowdown),可以比较油墨试样与标准样在光泽、色相、遮盖力三个方面的差异。具体方法: 在鉴定纸左上角放标准油墨,右上角放配色油墨,两者之间大约相距一厘米左右,用刮刀在与刮色纸近乎垂直的角度用力展平薄敷部分和以倾斜角度轻力快速展开厚敷部分。

印铁材质与原理

印铁材质与原理 第一章瓶盖材料概述 瓶盖材料是由素铁、各类涂布材料、印刷油墨、垫片材料等加工组合而成,结合印铁岗位,本教材着重介绍素铁和油墨及印刷辅助材料。 一、素铁 1.素铁种类 瓶盖的素铁以表面镀层分为:镀铬铁、镀锡铁两个大类。其中镀锡铁又按锡层量的多少分为每平方米克重:1.1/1.1、2.8/2.8、1.1/2.8 和11.2/11.2,也就是通常说的10#、25#、10#/25#、和100#锡铁。 1.1 镀铬铁: 1.1.1 基板为冷轧低碳钢,通过电镀方式形成铁的正反表面均有铬的镀层即为 镀铬铁。 1.1.2 铬的镀层由金属铬镀层和铬氧化物镀层两部分组成,与基板直接接触的 镀层为金属铬,表面镀层为铬氧化物镀层。 1.1.3 镀铬铁在印铁涂料的加工性能明显优于镀锡铁,即涂料的附着力好。随 着涂料铁的广泛使用,特别在瓶盖方面,镀铬铁更受人们的重视。 1.2 镀锡铁 1.2.1 基板为冷轧低碳钢,浸到液体锡中电镀而制得镀锡铁。 1.2.2 镀锡层由合金锡、金属锡和氧化层组成,与基板接触的是合金锡,表面 镀层为氧化层。 2.素铁规格: 2.1 素铁厚度: 2.1.1 国内企业一般用铁厚度在0.23mm-0.24mm区间,国际上一般瓶盖用铁厚 度在0.22mm---0.23mm之间; 2.1.2 厚度偏差:同板差不超出规格中心值的4%;

2.2 素铁尺寸: 2.2.1 中度盖用双拼铁703×998mm; 标准盖用双拼铁712×1016(715×1016)mm; 满版用大张铁907×1017.6mm; 2.2.2 允许尺寸偏差:宽度偏差:-0/+3mm ; 长度偏差:-0/+0.4mm; 2.3 素铁形状: 1)长方形; 2)形状偏差:切斜不超过0.06%; 边线镰刀弯1000mm内不超过1mm; 不平度(边浪或腹鼓):钢板长度1000mm不平度应小于3mm; 毛刺:应小于0.02mm。 3.素铁的其它质量指标 3.1 素铁硬度(洛氏硬度): 钢板及钢带的调质度用洛氏硬度(HR30T)的值来表示,我们所用是一次冷轧钢板及钢带。 通常表述为:T-4 61±3 HR30T;T-5 65±3 HR30T;国内用于制盖铁的硬度一般在61-65 HR30T; 3.2 表面油层 钢板及钢带应在镀铬或镀锡层表面涂油,涂油种类通常是DOS油,起润滑剂作用,防止划伤、擦伤、磨伤,还有防锈作用,但如果油层涂得过多,将影响涂印牢度; 3.3 外观质量 适合在整张钢板表面上进行常规的涂布和印刷,不得有下列缺陷: 1)穿透钢板厚度的针孔; 2)超出标准规定的厚度偏差; 3)对使用有影响的伤痕、毛刺、凹坑、折皱、油迹、锈迹等表面缺陷; 4)对使用有影响的形状缺陷:边浪、腹鼓、菱形等; 4.常见的素铁质量问题对瓶盖质量的影响 4.1 素铁形状尺寸偏差对印铁生产的影响: 1)毛边偏差:对咬牙固定铁皮有影响,套印会偏差; 2)不平度偏差:咬牙不紧或偏移,对图案位置有偏差、多套次产品套印有偏差; 3)铁皮长度偏长:反面促销盖印刷基准靠身不动,则反面图案会偏差。

2019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9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1.关于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下面论述准确的是( )。 A.是在企业战略目标指引下,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B.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与一般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同 C.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D.为了取得经营活力,出版业必须以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为目标 答案:C 2.关于出版社经营目标,下面论述准确的是( )。 A.持续扩大出书规模,获取经济利益时出版社经营的基本目标 B.出版社一般以单一利润指标确定为自己的经营目标 C.一个准确的目标有利于卸掉各部门高效率地工作 D.出版社往往把树立品牌作为出版社经营的首要目标 答案:C 3.一个决策者在作任何决策之前都必须( )。 A.目标明确 B. 明确问题 C.收集数据 D. 找出原因 答案:A 4.关于目标管理,下面各项中不准确的是( )。 A.必须坚持“三审制”,不能下放选题的决策权和稿件的终审权 B.目标管理一般分为出版社、部门、个人或项目小组三个不同层次 C.编辑部门实行目标管理在某种水准上就是“个人承包“ D.目标管理制能够调动出版社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效益化 答案:C 5.以下关于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前者强调的是工作的目标和预期的效果,后者强调的是个人在本岗位上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B.前者着眼于出版社的整体工作;后者是将目标落实到个人 C.前者带有一定的微观性,是后者的分解和细化 D.前者的重点在于指标体系的制定和分解,后者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定岗定人 答案:C 6.在出版社中,( )主要适用于编辑部门和出版部门。 A.以计件考核为主的岗位责任制 B.以智能考核为主的岗位责任制 C.定性和定量考核结合的岗位责任制 D.其他 答案:C 7.关于聘用制对出版单位理解管理的作用,以下各项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B.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 C.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关系转变 D.由单位用人单位向国家用人转变 答案:D 8.关于出版社缴纳增值税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是对出版单位取得的收入中增值部分课征的一种税 B.出版社的各种收入都要缴纳增值税 C.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额等于销项增值税额扣除当期累计进项增值税额的差额 D.增值税的计算结果能够为负 答案:B 9.关于图书质量管理,下述不准确的是( )。 A.图书质量管理包括所载内容和编校两个方面

油墨的基础知识

油墨的基础知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油墨,可能是我们的课本、文案等等。油墨用它神奇的法术,变幻出了一个个有趣的文字,汇聚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 油墨的物理性能 不同体系的油墨其性能有的相差较远,其检验指标也有所不同,以胶印油墨为例,如下所述是一些表达其性能的常规项目。 1.细度是指油墨中的颜料、填充料等的最大粒径,以及在连结料中分布的均匀度。 2.透明度指油墨墨膜覆盖在承印材料上,或相迭在另一墨层表面后,其被覆盖所能显现的程度,它是表征油墨墨膜对被覆盖面遮盖力大小的指标,故通常又称为油墨的遮盖力。 3.着色力是指油墨层在承印材料上所能显示颜色强度的能力,它是表征油墨浓度或饱和度的质量指标之一。在胶印过程中,油墨的着色力不仅直接关系着印刷效果和印品质量,而且对于油墨的单位面积用量,关系也十分密切。如选用着色力强的油墨,较着色力弱的油墨耗用量少,又可获得良好的印刷效果。 4.流动度是指油墨在受力后的流动程度。它是用来表征油墨在一定的粘度条件下,墨体所呈现的流动状态和稀稠密现象的,一般地说,油墨的流动度是对粘度、稠度的综合评价。流动度理想的油墨,在墨斗中的流平性和下墨性较好:在墨辊间或印版与橡皮布间的传递、转移性也好;印版和橡皮布上的墨层均匀;印迹墨膜平伏、光洁。流动度太小时,易产生下墨不良;墨层分布不匀等现象,其印迹墨膜表面也会出现波纹。流动度太大时,墨层薄容易造成网点扩大,印迹色泽不浓。普遍采用流动仪测定法。 5.粘度是指油墨流动时的粘滞程度它是表征油墨流体流动的阻力(或内摩擦力)大小的指标。在胶印过程中,一定的粘度是保持油墨正常传递、转移的主要条件,也是决定印迹牢度、清晰度和光泽度的重要条件。油墨粘度过大时,传递、转移困难,使版面墨量不足,造成图文基础裸露形成花版。同样,粘度过大,也易引起纸张拉毛、脱粉现象,或造成印张的剥离。但粘度过小时,则容易产生浮脏,严重时会造成墨体乳化,若使其不能保持正常的传递、转移,并逐渐在墨辊、印版和橡皮布上堆积起颜料颗粒,当堆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糊版。

马口铁的知识

【马口铁- 前言】 马口铁,锡(Sn)和铁(Fe)的合金,其中Sn是镀层,马口铁又叫镀锡铁 (注意区分:白铁,Zn、Fe,其中Zn做镀层,是镀锌铁的俗称) 马口铁是电镀锡薄钢板的俗称,英文缩写为SPTE,是指两面镀有商业纯锡的冷轧低碳薄钢板或钢带。锡主要起防止腐蚀与生锈的作用。它将钢的强度和成型性与锡的耐蚀性、锡焊性和美观的外表结合于一种材料之中,具有耐腐蚀、无毒、强度高、延展性好的特性。 【马口铁- 简介】 马口铁汉英词典解释: ma kou tie 1.tinplate; galvanized iron; tin 什么是马口铁: 马口铁是表面镀有一层锡的铁皮,它不易生锈,又叫镀锡铁。这种镀层钢板在中国很长时间称为“马口铁”,有人认为由于当时制造罐头用的镀锡薄板是从广东省澳门(英文名Macao可读若马口)进口的,所以叫“马口铁”。也有其他说法,如中国过去用这种镀锡薄板制造煤油灯的灯头,形如马口,所以叫“马口铁”。“马口铁”这个名称不确切,因此,1973年中国镀锡薄板会议时已正名为镀锡薄板,正式文件不再使用“马口铁”这个名称。 【马口铁- 合金】 马口铁我我们现在常说的合金的一种。合金的化学特性非常好,能结合两种或多种金属的优点。锡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腐蚀。铁的化学特性不很稳定,易被氧化,但是铁的硬度大,成型性较好。人们常把锡镀在铁皮外面,以防止铁皮的锈蚀。这种穿了锡“衣服”的铁皮,就是大家熟知的“马口铁”。1吨锡可以覆盖7000多平方米的铁片,因此,马口铁很普通,也很便宜。马口铁最大的“主顾”是罐头工业。如果注意保护,马口铁可使用十多年而保持不锈。但是,一旦不小心碰破了锡的“衣服”,铁片便很快被锈蚀(电化学腐蚀),没多久,整张马口铁便布满红棕色的铁锈斑。所以,在使用马口铁时,应注意切勿使锡层破损,也不要使它受潮受热。解放前,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我国连马口铁都得依赖外国进口。“马口铁”这个名字,最初便是由于它是从西藏阿里部马口地方输入(英国经印度从马口输入)而得名的。 【马口铁- 起源】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第一章出版概论 第1节出版活动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在我国最早使用“出版”,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1906年清政府《大清印刷物专律》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编辑、复制、发行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 作品:文字作品、口述、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美术、 建筑作品、摄影、电影、设计图、地图、模型、计算机软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

向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 产力发展 2)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 的发展速度 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增进文化积累 2)推进文化创新

3)促进文化交流 第2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方针原则 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3.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 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5.坚持质量第一:选题对路、内容正确充实,有尽 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学性或艺术性,对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装帧设计 质量、物质生产质量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普通胶印油墨与UV胶印油墨的区别及未来发展

普通胶印油墨与UV胶印油墨的区别及未来发展 目前,胶印技术中既有普通胶印也有UV胶印,既有有水胶印也就无水胶印。在胶印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如果没有及时深入了解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印刷过程中就可能会遇到许多麻烦。本文将详细介绍普通胶印油墨和UV胶印油墨的产品特性、使用上的区别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希望能和同行共同探讨。 普通胶印油墨与UV胶印油墨的区别 普通胶印油墨主要由松香树脂、矿物油、植物油、颜料、填料、氧化干燥剂、助剂等组成,其干燥过程依靠表面氧化结膜、墨层内部连结料渗透和溶剂挥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如图1所示)。这一干燥过程对温度的敏感性不高,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宽。同时,日常照明光源对普通胶印油墨的干燥过程也几乎没有影响,但在运输、使用普通胶印油墨的过程中要避免其与氧气接触时间过久。 UV胶印油墨主要由不饱和树脂、预聚物、光引发剂、稀释剂、颜料、填料、助剂等组成,其固化过程是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光引发剂吸收紫外光的辐射能后分裂成自由基,引发预聚物发生聚合、交联接枝反应,在短时间内固化成三维的网状高分子聚合物,形成硬化膜。这一过程中,紫外光强度决定了UV胶印油墨的固化程度,另外,温度对UV胶印油墨中化学成分的稳定性也有很大影响。因此,UV胶印油墨需要在避光、常温或低温环境下运输、储藏和使用。下面将介绍普通胶印油墨和UV胶印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一些区别。 1.适用胶印机的区别 适用普通胶印油墨的胶印机属于普通胶印机,也常称为标准型胶印机。目前普通胶印机的制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如海德堡、曼罗兰、高宝、小森、三菱等知名厂商生产的普通胶印机在国内都已得到普遍应用,这些胶印机基本都带有红外或热风干燥装置以及喷粉装置,能保证普通胶印油墨的干燥,防止蹭脏。 适用UV胶印油墨的胶印机大致有以下2种。 (1)UV专用胶印机,即每个色组后面带UV灯管或带有可以装UV灯管的模块,并在收纸处安装有UV固化装置。 (2)由普通胶印机改装而成的UV胶印机。该类UV胶印机把普通胶印机的胶辊换成了适合UV胶印的配件,并且通常在收纸部分添加3组UV灯管作为固化装置。但由于这类胶印机的色组间不带UV灯管,在墨层较厚时常会出现固化不良的故障,并且在收纸部分安装UV 灯管会有紫外光外泄的可能性,不太安全。因此使用这类UV胶印机的企业需要在选择UV 胶印油墨的种类时特别注意其固化能力。 除了以上几种胶印机之外,还有一种普通/UV两用型胶印机,其胶辊适合两类油墨的印刷,胶印机上配置了红外、喷粉及UV固化装置,但此类设备的缺点是对UV胶印油墨的印刷适性要求比较高,特别是普通胶印油墨与UV胶印油墨在相互切换初期会存在印刷效果不佳的现象,需要较长的油墨适应过程。另外,此类胶印机胶辊等配件的使用寿命也相对较短。 2.采用印刷色序的区别 四色普通胶印油墨印刷的一般色序为:黑-青-品红-黄。而UV胶印在色序上打破了普通胶印油墨的限制,其可以随意更改色序。原因在于:首先,原则上UV印刷在每个色组后面都应该配备UV固化装置(至少2个色组后需要1组固化装置),因此较快完成固化或基本固化的颜色就不存在串色及反黏问题;其次,UV胶印油墨制造商考虑到UV胶印的特性,对品红、黄、青、黑四色UV油墨的黏度进行了统一控制,不会因印品的特殊需要而设计不同的黏度,但是客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合理添加减黏剂或调墨油对油墨黏度进行适当调

油墨调配基本基础知识

(一)油墨调配的基本知识 油墨调配是一项很细致的技术工作,要在有专用的房间进行,主要是把握好色相以及防止砂尘落入油墨中。 调配油墨的器材与参照物 (1)调墨工作台:坚硬光滑表面的桌子(或石板)即可当作工作台。 (2)调墨刀:二把调墨刀(最好是一宽一窄)可以调匀。 (3)台秤、刮刀、刮样纸张、装墨盘盒。 (4)配方记录每次应该记下各组分及多种添加物的比例 (5)色表(谱) 除了配方外,墨样及打出的样张均应该保存下来。 室内四周应保持整洁,墙壁不能有面积较大的其它鲜明的色彩。因为环境色对正确辨色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色错觉,同是一种灰色的色块,在绿色的环境里偏红,而在红色的环境里却偏青。同一块颜色,周围都是深色,它就 显得偏淡。周围都是淡色,它就显得偏深。因此调配油墨时,无论是观看原稿的 色样,还是调墨后的墨样,都必须避免环境色的影响。 (二)调配专色油墨的方法 对于连续调原稿的复制,必须用网点组合的方法得到。而对于实地原稿,如果用四色网点组合的方法,复制难度极大,复制效果不好,色彩模糊不实,色相 也容易产生偏差,这时就需要按照原稿调配出多种专色来配合印刷。 1、深色油墨的调配 仅用三原色或间色原墨,不加任何冲淡剂来进行油墨调配,统称为深色油墨的调配。深色油墨的调配有以下几个步骤: (1)根据色料减色法成色规律,将原稿色样与色谱对照,分析确定色样中 三原色含量的比例关系,排出主色、辅助色顺序。 (2)选用同型号的三原色油墨备用,精细产品可选用亮光快干油墨,一般 产品可选用树脂型油墨。 (3)确定调配数量后,然后按调配比例,依次从大到小的顺序加放油墨。 先秤取含量最多的主要原色,再秤取含量较少的辅助色,然后分几次将辅助色油墨加入主色油墨中,并调合均匀。 (4)利用三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调配的茶色、假金、赤紫,古铜,橄榄绿 等一系列深淡不等的色相,在调配过程中必须注意色相准确,另外,要掌握好燥油的加放量以及根据不同的色相采用不同的燥油。

第三章 信息论基础知识(Part2)

信息论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信源的数学模型 信源编码定理 信源编码算法 信道容量 通信的容限
第 1 页 2011-2-21

引言
一、信息论的研究范畴 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基本性质及度量方法,研究信息的
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狭义信息论:通信的数学理论,主要研究信息的度量方 法,各种信源、信道的描述和信源、信道的编码定理。 实用信息论:信息传输和处理问题,也就是狭义信息 论方法在调制解调、编码译码以及检测理论等领域的应用。 广义信息论,包括信息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新的应用, 如模式识别、机器翻译、自学习自组织系统、心理学、生物 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一切与信息问题有关的领域。
第 2 页 2011-2-21

二、信息论回答的问题
通信信道中,信息能够可靠传 输的最高速率是多少?
噪声信道编码定理 噪声信道编码定理
信息进行压缩后,依然可以从已压 缩信息中以无差错或低差错恢复的 最低速率是多少?
香农信源编码理论 香农信源编码理论
最佳系统的复杂度是多少?
第 3 页
2011-2-21

三、香农的贡献
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年), 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
创造性的采用概率论的方法来研究通信中的问题,并且对 信息给予了科学的定量描述,第一次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 1948年,《通信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 以及1949年,《噪声下的通信》标志了信息论的创立。 1949年,《保密通信的信息理论》,用信息论的观点对信息保密问题做了 全面的论述,奠定了密码学的基础。 1959年,《保真度准则下的离散信源编码定理》,它是数据压缩的数学基 础,为信源编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61年发表“双路通信信道”,开拓了多用户信息理论(网络信息论)的研 究;
第 4 页 2011-2-21

油墨的知识与太阳油墨一览表

油墨的知识与技巧 油墨是印刷用的着色剂。是一种由颜料微粒均匀地分散在连接料中,具有一定粘性的流体物质。 1.油墨的成分 油墨由颜料、连接料、填料、附加料等组成。 (1)颜料 颜料在油墨中起着显色作用,它又对油墨的一些特性有直接的影响。 颜料是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彩色、黑色或白色的高分散度的粉末,根据其来源与化学组成,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两大类。 ①无机颜料是有色金属的氧化物,或一些金属不溶性的金属盐,无机颜料又分为天然无机颜料和人造无机颜料,天然无机颜料是矿物颜料。 ②有机颜料是有色的有机化合物,也分为天然和合成的两大类。现在常用的是合成有机颜料,有机颜料的品种多,色彩比较齐全,性能优于无机颜料。 染料是有机化合物,它可溶于水,有时也溶解于有机溶剂,从某种染料中能制备出不溶性彩色沉淀物,叫色淀颜料,供制造印刷油墨用。 对印刷油墨中使用的颜料要求颇高,特别是颜色、分散度、耐光牲、透明度等,要求彩色颜料的色调接近光谱颜色,饱和度应尽可能大,三原色油墨所用的品红、青、黄色颜料透明度一定要高,所有颜料不仅要耐水性,而且要迅速而均匀地和连接料结合,颜料的吸油能力不应太大,颜料最好具有耐碱、耐酸、耐醇和耐势等性能。 (2)连接料 连接料是油墨的主要组成成分,起着分散颜料,给予油墨以适当的粘住、流动性和转印性能,以及印刷后通过成膜使颜料固着于印刷品表面的作用。连接料俗称调墨油。 连接料可以由各种物质制成,如各种干性植物油,大都可以用来制造油墨的连接料,矿物油也可制成连接料,溶剂和水,以及各种合成树脂都可用于制成连接料。 油墨的流变性、粘度、中性、酸值、色泽、抗水性以及印刷性能等主要取决于连接料,同一种颜料,使用不同的连接料,可制成不同类型的油墨;而同一种连接料,使用不同的颜料。所制成的仍为同一类型的油墨,因它不能改变油墨的根本性能,所以油墨的质量好坏,除与颜料有关外,主要取决于连接料。(3)填料 填料是白色、透明、半透明或不适明的粉状物质。主要起充填作用,充填颜料部分,适当采用些填料,既可减少颜料用量,降低成本,又可调节油墨的性质,如稀稠、流动性等,也提高配方设计的灵活性。(4)附加料 附加料是在油墨制造,以及在印刷使用中,为改善油墨本身的性能而附加的一些材料。按基本组成配制的油墨,在某些特性方面仍不能满足要求,或者由于条件的变化,而不能满足印刷使用上的要求时,必须加入少量辅助材料来解决。 附加料有许多,如:干燥剂、防干燥剂、冲淡剂、撤粘剂、增塑剂等等。 2.油墨的种类 油墨的种类繁多,可以按各种方法分类: (1)按印刷方式分 ①按版式分有:凸版、平版、凹版,照像凹版、丝网版等用的油墨; ②按印刷方式分有:胶印、直接印刷等用油墨。 (2)按承印物质地分 按承印物质地分有:纸张、金属、塑料、布料等用的油墨。 (3)按干燥形式分 ①按干燥机理分有:渗透干燥型、氧化聚合型、挥发干燥型、光硬化型,热硬化型,冷却固化型等油墨; ②按干燥方法分有:自然干燥型、热风干燥型、红外线干燥型、紫外线干燥型,冷却干燥型等等油墨。(4)按油墨特性分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第一章出版概论 §1.1 出版活动(P1)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古代,人们把出版活动称为“梓行”、“雕印”、“版印”。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 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但却把出版物称为“记载物件”。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出版法》,但未对“出版”下明确定义。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在西方,法语和英语中分别在1330年和1450年有了表示“出版”的词语,他们来源于拉丁语publicare。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P3) 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 如何看待博客出版、微博出版:①具有很强的个体化特征,不具有作为社会化活动的出版的基本属性和功能;②具有一定的出版功能,要引导和规范;③在数字化时代,出版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广泛影响性,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被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一般又称为“稿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P4)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即编辑),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物质生产劳动(即印刷),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是一种兼有文化传播意义的商业劳动(即发行)。 出版物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出版物价值的产生过程:一方面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形成出版物的新增的价值;另一方面,又把作者=编辑的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以及 工具设备和原材料等物化劳动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 发行的目的:①将精神文化内容向社会传播;②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出版物的价值;③依靠商业劳动,能使凝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实现。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必须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P6)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向。主导作用体现在: ⑴通过对出版从业者思想倾向和政治追求的影响来引导出版活动; ⑵运用行政、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手段规制和引导出版活动。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⑴社会文化的发展程度和国民的文化素质状况是出版物总体质量水平的决定因素。 ⑵精神生产所需原料只能来自社会。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