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司马光《资治通鉴》

今天我们接讲宋代第二部史学名著,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上面从太史公《史记》下来,中国有了所谓纪传体的正史,这以后,编年体孔子《春秋》比较在中国史书里的地位是在正史之下了。可是不断还有人写编年体,如在汉代就有荀悦的《汉纪》,南朝有袁宏《后汉纪》,这两书一路传下到现在,而且荀悦《汉纪》是很出名的。此外还不断有。在《唐书·艺文志》里,编年史有四十一家,九百四十七卷,也不算少了。可是还有不在这里面的,如梁武帝曾叫他群臣写一部编年的通史,卷帙很大,后来没有传。就是《唐书·艺文志》里这四十一家的编年史,传的也不多。直要到宋代司马温公出来写成《资治通鉴》,才是等于孔子《春秋》以及《左传》以下第一部最成功最像样的编年史。以后的史家,特别看重此书,所以常称“两司马”,一个是司马迁、一个是司马光。

《通鉴》共两百九十四卷,上面并不直接《左传》,实际上也等于是直接《左传》,下面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除掉本书两百九十四卷以外,还有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目录是所谓“年经国纬”,实际上学,的《史记》的表,预备我们容易查。考异三十卷,现在附在《通鉴》本书里面。有些是这书这样讲,那书那样讲,下了考据工夫来定其得失。这书是司马光奉诏编集的,开始在宋仁宗时,他编了八卷,叫做《通志》。后来宋神宗要他继续编下去,直到他编成,神宗赐书名为《资治通鉴》。说他对政治上有帮助,可资以治国。

司马光编集此书,朝廷许他“自辟官属”,又许他借用政府馆阁藏书,最后又许他“以书局自随”。司马光脱离了中央政府,去到别处,这个书局也可以跟着他跑。所以这书虽不是一部官修书,但是由政府诏修,并用大力资助。

司马温公编集这部《资治通鉴》,特别重要帮他的有三人:一是刘恕(贡父),一是刘恕(道原),一是范祖禹(纯父)。这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当然特别是史学了。照从前说法,两汉是刘恕帮忙,三国下来一路到隋这一段是刘道原的工作,唐五代是范祖禹的工作。他们三人,或许刘贡父责任更大些,此外两人助编部分,刘贡父也预闻到。此书自宋神宗命他续编起,到全书完成,前后十七年。尚有仁宗时开始的战国一段,《通志》八卷,前后共花了十九年。这一工作,实在是相当繁重。待全书编完,原稿保留在那里,共有两屋子。黄鲁直(山谷)说他曾去看过,在洛阳的两屋子草稿,他看了几百卷,没有一个字是草写的,可见当时所花工夫之审慎而认真。司马温公自己说:他自限三天删定一卷。若今天有事中断,明后天定要补足。他又说:我生平精力尽于此书。他先要他三位助手先写一个“长编”,把一切材料都编进,最后的删定则是他自己的责任。有与范内翰祖禹论修书帖,详细说明怎样的修法。先编集一切有关材料。实际上从前人写历史,都是——样,必先汇集史料。如其发生问题,互有异同,就要考异工夫。在作长编之前,还有草卷。由草卷而长编,而考异,大概这三人都参加工作。最后删定,就由司马温公自己一人任之。所以这部书虽是四人合作,实际上等于司马温公一人工力。因为最后的决定在他,这里要,那里不要,都是他一个人的眼光和见解。

这一书,大家知道,当然绝大部分是根据十七史来,把纪传体删改为编年体。其实根据正史外,还添进很多书。宋代高似孙写了一书名《史略》,他曾查考《资治通鉴》参据各书,除正史外,还有两百二十多家。高似孙自己说:他前后花了七年工夫去查考每一条史料,把来开一目录。这些添进的部分,却多见《通鉴》之着意处。王船山曾说:《通鉴》能于十七史之外,旁搜纤悉,以序治忽,以别贤奸,以参离合,以通原委,盖得之百家之支说者为多。这是说:政事之治乱,人物之贤奸,事情之原委离合,往往在添进去的那些小文字中见出。若譬温公《通鉴》如绣成的鸳鸯,船山这番话,却把绣鸳鸯的针法线路指点出来了。我们要研读《通鉴》,船山的话,不失为一绝大的指示。

但诸位试想,一部十七史一千三百六十多年,他只用两百九十四卷都拿来写下,可见他的重要工作,不是在添进史料,更重要是在删去史料。但在他删去很多史料以外,还添上两百几十种书的新材料进去,这工夫当然是极大的了。善读《通鉴》者,正贵能在其删去处添进处注意,细看他删与添之所以然,才能了解到《通鉴》一书之大处与深处。

然而真讲起来,他所更重要的还是在删掉史料方面。因为在宋仁宗时,他开始写《通志》八卷,本名其书为《编集历代君臣事迹》,这是全部《资治通鉴》最重要的重心。不关这重心的他当然不要。如讲制度,我们上一次讲过杜佑《通典》,他的主要内容,当然在君臣事迹里边也可有,因一切制度都是历代君臣讨论定下,但《通鉴》的重要处则不在制度方面。又如各正史中《艺文志》《地理志》《礼志》《乐志》等所收,《通鉴》都不要。因此书所重,只是讲历代的君臣事迹。我们且先讲《资治通鉴》所不要的东西。有人说:《通鉴》不载文人,又如在《东汉书》里有很多隐士高士之类,他多不载,这

也不能怪。他书的原来重心是要写“历代君臣事迹”,都与政府有关系的。亦有许多大学者,根本没有进政做事,或是个隐士,或是个文人,当然他书里没有。特别给人家注意的,如他书里没有屈原。直到今·天,屈原在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高,屈原的文学,温公《通鉴》当然可以不要,但屈原有—-段时间与闻楚国的外交,特别是同张仪争议这—件事,温公《通鉴》也都没有。《左传》也不载颜渊,那是为编年史体例所限,但屈原究与颜渊不同。今人因《通鉴》不载屈原,遂疑屈原尤其人,那就更不对了。其次如鲁仲连,在战国时,鲁仲连从没有做过官,但“义不帝秦”这一个故事很是重要。鲁仲连在中国历史亡的地位也很高。后人时常称道他。只看《文选》里所收许多咏史诗,多有歌咏到鲁仲连的,这人好像是为后来人特别看重的人物,而《通鉴》里也没有。又如汉初的商山四皓,《史记》—上说:汉高祖要废太子惠帝,张良设法教太子去请当时隐居商山的四个老人,到太于宫里作客,有——天给高祖看见了,从此就知道太:子不可废。这个商山四皓的故事,也是直到今天为大家所传诵,可是《通鉴》里也没有。又如汉景帝时吴楚—匕国造反,汉朝派周亚夫带了军队去征讨,在路上见到剧孟,周亚夫说:我得到此人,这问题就解决了。剧孟是在太史公《史记·游侠列传》里边的人,他在当时势力影响之大,也是轰动——时的人物,但是《通鉴》里又没有。又如东汉光武帝有一同学严光,光武做了皇帝,就物色严光,请他来,又请他住在宫里,和光武同睡一床,睡中严光把脚放上光武肚子上去,明天主天文的官,因看天上星象获知此事,光武既不以严光为罪,严光也终辞光武归隐。固然夜看天象一节有不可信,而严光之终辞归隐,则其事可信。这个故事,极为后世传诵,但《通鉴》里也没有。像此之类,我们历史上很多故事,所谓“脍炙人口”的,《通鉴》多删去。唐代玄宗时,要姚崇做宰相,姚崇先提出了十件事情,所谓“十事开说”,他要皇帝先接受他这番意见,这也是一篇大文章,但《通鉴》里也没有。后人说,温公“不采俊伟卓异之说”。凡属后人所喜欢讲的那些“俊伟卓异之说”,往往温公都删了。姚崇提出十大事,对于当时现实政治并无发生很大关系。对现实政治有关的,如唐初魏征的谏书,又如后来陆贽的奏议,《通鉴》里都载得很详。他不仅依照着新旧《唐书》,还另外去翻着魏征陆贽的原书,直从原书里去采材料。可见司马温公写《通鉴》,他自己有一个主张和标准。要的便要,不要的便不要。可是在他不要的中间,如一部《通鉴》里没有屈原,总觉得是一件憾事。后世相传,屈原投水死节,温公或许不看重这事,但屈原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人物,他的《离骚》直到现在被一辈文学家传诵,他劝楚怀王不要听张仪的话,有关战国大局,温公《通鉴》里没有他,也没有说出其所以然。其他诸人,虽说有些对当时实际政治并无具体影响,但在当时乃及后世的政治和社会上,在心理方面、风气方面,无形影响也甚大。温公《通鉴》里不载,所以引起了后人的注意和讨论。

温公《通鉴》另有些地方使后人不满,如他特别看重了扬雄荀或,便是一例。当然《通鉴》短处决不止此。不过我们对于一书,只能多采其长,不当专指其短。一书总有缺点,也是举不尽举。我们试再举一例。汉初晁错的《贤良对策》,《史记》《汉书》都有,但温公《通鉴》一字不着。董仲舒《对策》,《通鉴》载得很详。这种地方,可见温公是有其别择之用心的。等如他不采姚崇的十事开说,而于魏征陆贽的奏议则采录极详。所以我们读一书,要了解此书精神所在。任何书不会都使人全体满意。我们做学问读书,要能采其长,不是要索其瑕疵,来批评它的缺点。今天我们则反其道而行之,不懂得一书长处,而喜欢来找它短处。或许所找出的也并不是它短处。特别如讲《通鉴》里的所谓“正统论”。中国历史上早有正统论,我们前面已讲过。《通鉴》在三国时以魏为正统,后人多致不满,如诸葛亮人寇围祁山之记载等。陈寿《三国志》固是以魏为主,但书名《三国志》,平称《魏志》《吴志》《蜀志》,也不能说它定是尊魏。在《魏志》太和五年有诸葛亮入寇一条,在《魏志》叙魏事,自应如此下笔。《通鉴》太和五年“汉丞相亮帅诸军入寇”,明是跟着陈寿《三国志》来。不过陈寿《三国志》是秃头的,说“诸葛亮人寇”,《通鉴》加上“汉丞相”三字,并不称他为“蜀”,这是对了。所以这一条的笔法,亦很难辩其是非得失。《魏志》又有一条说:“诸葛亮出斜谷,屯渭南”,而《通鉴》青龙二年却说:“亮悉犬众十万由斜谷人寇”,是陈寿《魏志》里没有写“人寇”,而温公《通鉴》反写了“入寇”字眼,就引起了后来朱子写《通鉴纲目》之动机。像此之类的事情还有,三国时孔融死了,范蔚宗《后汉书·献帝纪》“建安十三年曹操杀大中大夫孔融,夷其族”。这一年是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若孔融犯罪,应是犯了汉朝的罪,而范书却说:曹操杀孔融,这是所谓据事直书,杀孔融者实不是汉献帝,而是曹操。而在《通鉴》里却说:“大中大夫孔融弃市”。我们单看这条,当然觉得是《后汉书》好过了《通鉴》。《通鉴》里又有——条,献帝建安十八年,五月丙申,以冀州十郡封曹操为魏公。一路向下,《通鉴》就称他“魏公”,不再称“曹操”。若照《后汉书》看,不是汉献帝封曹操做魏公,乃是曹操自封为魏公,两书笔法大不同。显然又是《后汉书》好过了《通鉴》。又如班固《汉书》,汉平帝封王莽为安汉公,但下面都只写“王莽”,不写“安汉公”。这因班固是东汉初年人,王莽已失败而死,班氏当然不称他“安汉公”,以后也不称他帝。但王莽曹操向来为后人相提并论,如说曹操司马懿——样,而温公在《通鉴》里却说,曹操的天下是自己打来,不是取之于汉,这未免不足以服后世人之心。温公在当时,又另有—件事使后人觉来怪。温公不喜欢孟子,因孟子说齐国可以王天下,温公很不赞成此说法。在温公一意提倡尊

君,拥护统——的中央政府,在五代十国以后,再能有宋代之—·统,在历史上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无怪宋儒要对此尽力卫护。但温公究不免视此过重,虽然在三国时,实际上并未统—·,而《通鉴》定要推魏做正统,又反对孟子以齐王的意见,特著《疑孟》一书。在他是——个极端主张尊君的,主张尊君,为要维护大一统的政府,这是我们该对他了解的。然而终不免有过分处,不能得后世同情。《通鉴》里还有很多例可商量。如记年号,一个皇帝在一年中间改年号的很多,不是定到明年开始改,而《通鉴》所记年号,都以最后一个做决定,这样就有很多毛病。如在十月十一月改的年号,而《通鉴》却提前在—月二月就都用这新年号了,这样就容易把事情弄乱。以上我举出几点《通鉴》为后人批评的地方,一是有好多事删除不入《通鉴》,二是《通鉴》的正统观,三是他的年号记载等,有不能叫人满意的。

·、

其次再讲到《通鉴考异》。我常说有写史,有考史,有评史,《通鉴》这三部分都完备。他的三十卷《考异》,有的考得非常精细。此一部分,甚为后人看重。但我在此,不拟举例细讲。说到评史,从前正史上有“赞”、有“论”,《通鉴》里常见有“臣光曰”,对——人一事有评论。他因此书是献给朝廷的,故自称臣光。《通鉴》一开始就是周命魏赵韩三家为诸侯,上接《左传》,中间还缺了几十年。《通鉴》为何不从《左传》直接写下,他自谦不敢接《春秋》。但为何挑着这一年开始?因温公认为这是一件大事,乃当时天下之大变,从此周朝就再不能和春秋时代之东周王室相比。下面便有“臣光曰”一篇长论,畅发其义。在当时,魏赵韩三家实际已成为诸侯,晋国早已分掉,东周天子的承认不承认,似乎无关系。承认了,他是诸侯,不承认,他也还是诸侯,可是我们直到今天,却感觉司马温公这——‘篇长论,还是非常有眼光,有意义的。我们今天都要讲承认现实,当道义法律屈服:厂事实势利之下时,公开地承认便是屈服,要正义昭彰,则惟有不屈服,不承认。我们上二面讲孔子《春秋》,已经讲过这—·层。这是中国文化传统中—…项极伟大的精神。所以在史学上必要争正统,到今天我们还是要争,而如东周君之命魏赵韩,三家为诸侯这是大不该。温公选此年作为他《通鉴》的开始,而便有—篇很长的“臣光曰”大议论,我们到今渎来,正可觉得他的写史,所占的地位是极伟大、精神是极高远的。近代学人看不起“臣光曰”,那只是眼光短浅,对温公用意深长处不了解。

我们再举…-—例。《通鉴》第二百九十…卷“五代周世宗”时,那年冯道死了。五代八姓十三君,实是乱世之极。冯道迭做历朝大臣,自称“长乐老”。他——辈子富贵、得意,人人推尊他,认为了不起。直到宋朝,还如此。如范质是宋朝大臣,却称赞冯道,说是“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范质也不是个坏人,而那时早已是宋朝的天下了,但正义未显,冯道依然受人崇拜。直要到欧阳修出来修《新五代史》,才把冯道大大批评了——番、第二人接起的,就是司马温公。在《通鉴》冯道死的那年,他就全部抄下了欧阳修《新五代史》里—篇批评冯道的文章,下面再加“臣光曰”,自己又——篇大文章,再加批评,直到今天,冯道为人,才算论定。这也算是当时—‘个大是非,我们该提出注意。《通鉴》里温公—切批评,当然电有的地方为后人不满意的。如温公辨才—与德,未免太看重了德而不看重才。有才固不能没有德,但有德也不应无才,两面不能太偏,但《通鉴》中有些评论,我们究不该全把现代人眼光束反对,,现代人往往看不起《通鉴》中那些“臣光曰”,所以我今天也特地要同诸位—一讲。我们学历史的,不仅要能考史,还要能写史,也要能评史。对历史要能有见解,能批评。

再说到司马温公之写史。诸位当知,把纪传体正史改成编年体,这里面有许多困难很要费工夫的。如《三国志·赤壁之战》,牵涉到三个国家,文章该从哪里写起?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鲁肃、周瑜,有关系的人多得很,《通鉴》写赤壁之战,开始从鲁肃同孙权讲话开始。鲁肃说:现在事情很紧张,我请到荆州去看看刘备方面怎样态度,再决定我们对付曹操的策略,诸位读了《通鉴》,才知鲁肃是当时很有眼光的一个大人物,他到了荆州,诸葛亮才跟着到吴国来,下面吴国才决定同刘备联合抗拒曹操。赤壁一战以后,就成为三国鼎立。鲁肃是此转变中一枢纽。可笑的是后来明代人的《三国演义》,全把史实写错了,诸葛亮也不成为一个诸葛亮,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最无用的愚人,给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上。周瑜应是个英雄,而《演义》里也写得他十分可怜。诸位若看王船山《读通鉴论》,他极论当时人才,懂得国际局面天下大势的,在蜀有一个诸葛亮,在吴有一个鲁肃,在魏有一个曹操。因在吴在蜀有诸葛亮与鲁肃两人,吴蜀才能联合起来抵御北方。到了鲁肃一死,在吴国方面,就再没有人懂得此大形势。而刘备派关羽守荆州,关羽也不懂天下大势重要所在。他去荆州,诸葛亮告诉他“北拒魏东联吴”六个字,乃他一意拒魏而不懂得要联吴。以后吴蜀失和,吕蒙渡江,关羽死了,从此吴蜀对立,刘备就自己去征吴,又失败了。诸葛亮重来联吴,实因非此不足以拒魏。王船山此一看法,非常深刻。其实《通鉴)上早已写得明明白白,船山也只是读《通鉴》而有得。诸位读书,应懂得像此般用心,自己见解慢慢也就高了,才能来讨论上下古今,自己也变为一个有用的人。千万不能照现在的读书法,只拣一个题目找材料,自己的见识学问不得长进。此

是读书做学问一最大分歧点。诸位读书又应有一种无所为心理,只求细心欣赏。如读《通鉴》赤壁之战那一节,试去把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曹操传》、《孙权传》、《周瑜传》、《鲁肃传》有关各篇分从四面看,看能拼出怎么样一段事迹来,如此始能兼通编年史与纪传史双方体例与各自的得失长短。

我又特别喜欢读《通鉴》写安史之乱这一节。安禄山史思明的军队,打进唐朝的两京以后,当时李泌有一个主张,且暂不要用力收复两京,只佯作攻势,可使安史军队常在这东西两京一带作防。然后从陕北秘密派军队渡河直捣其后方,去攻安禄山史思明的老巢三镇,三镇既下,他在前线的军队可以不战自溃。若如此作战,以下唐代便可没有藩镇之祸。但唐肃宗觉得老皇帝还在,他急得要拿下长安、洛阳,收复两京,才可告无罪于天下。不悟取下长安,安史军队还可退到洛阳。取下洛阳,安史军队还可退回北方。下面就变成了一个苟安之局。在当时,李泌这番话,也许是一番空理论,并未见之事实,而温公《通鉴》却把这番理论详细记下,正为这番理论影响到唐代此下大局面。此处可见温公史识了不起,他才把此一番并未见之事实的空理论详细记下。如姚崇十事,温公不取,而李邺侯的这番理论,他却取了。这番理论,只在《李邺侯家传》中,而不见于新旧《唐书》。温公《通鉴》取材之博,用意之精,有如此。宜乎这一部《通鉴》,成为宋以下一部极伟大的史书。只举如上面赤壁之战安史之乱的事,便可见得。

再说到南宋时,有朱子起来作《通鉴纲目》,又有袁枢来写《通鉴纪事本末》,这两部书,我们下面还要讲。到元代有王应麟,有书名《玉海》,书里面有一部《通鉴答问》,可见王应麟对《通鉴》也是用过很大工夫的。在王应麟同时有胡三省,他一生就注了一部《通鉴》。现在我们读《通鉴》,都是胡注本。后来到了明代,有严衍,写了一部《资治通鉴补》,此书也是很花工夫的,其实也等于是《通鉴》的另—番注。我们从这许多方面,可以看到《通鉴》—书对将来的影响,所以此书直到清代乃至今天,还是一部学历史的人所必读的书。而后人要想写《续资治通鉴》,却始终写不出一部可以接得上温公《通鉴》的。清代已有不少人下工夫,到今天,我们能不能再有人来写一部《续通鉴》呢?我们当从宋元明清直写到现代,这也是一番了不得的大工作,我想一时绝对没有这样的人来胜任此工作。因我们今天的史学,已经到了一个极衰微的状态之下了。

我刚才讲的王船山《读通鉴论》,也是一部很了不得的好书。特别是在清末民初,这部书大家非常看重。我有一位朋友,是留学法国的,他年龄比我大。抗战时,有一次,我们同住在重庆,我的《国史大纲》初出版。我上午有课,他读我《国史大纲》。吃了饭,两人午睡后,出外散步,便讨论我的《国史大纲》。他忽然背起《读通鉴论》,我十分惊讶地说:你怎么还记得能背。他说:他年轻时读过。他留法回来,是一个老教授,但所教不是历史课程。此时他已过六十,他还都记得能背幼年所诵,这真使我吃了一大惊。在清末民初那时,凡是开新风气的人,几乎没有人不读《读通鉴论》。从民国以来到现在,六十年中间,一切都大变了,《读通鉴论》便少人理会。但《读通鉴论》实是一部好书,值得读。诸位治史学,更不可不一看。我希望慢慢能有少数人起来,再改变风气,能把史学再重新开发出一条新路。特别像我这两次讲到的像欧阳修、司马光,特别在五代史里讲到冯道,司马光亲自把欧阳修的批评抄进他的书,抄了又自己再加批评,其他温公《通鉴》里五代一段,抄欧阳修的不止一处,屡见有“欧阳修曰”的评语。民初以来,大家看不起欧阳修《新五代史》,认为材料少,要研究五代,应看《1日五代史》,这种见解,我认为有些不妥。《旧五代史》里材料尽多,但我们读了引日五代史》还该读《新五代史》。否则像冯道其人,或许还是中国历史上——个人人物,受人敬羡,此下也变不出宋朝,变不出此下的中国。诸位要知道,宋明两代,虽经亡国之祸,异族入主,其间可歌可泣的史事着实多。不能不说欧阳司马两位史家有他们的影响。我怕我们此下,又要变成五代,冯道的时代又来了,欧阳司马为宋代开出新史学,也只是少数。人在努力,我盼今后也有人来努力,开出新路,让我们这个史学能对国家民族将来有——番大贡献。所以我要说唐代无史学,而宋代的新史学实是了不得。我们即以此两人为例,便可见当时新史学精神所在。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摘自: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三联出版社

《资治通鉴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 原文: 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 伤!”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度曰:陛下方 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矜。”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退,谓左右曰:裴度爱我终切。”明日,改禹锡连州刺史。 宗元善为文,尝作《梓人传》,以为:梓人①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 ②、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指麾众工,各趋其事,不胜任者退之。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万国既理,而谈者独称伊、傅、周、召③,其百执事之勤劳不得纪焉。或者不知体要,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听听④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是不知相道者也。” 译文: 王叔文一党中获罪贬官的人们,已经十年没有酌情迁官。有些怜惜他们的才华而打算逐渐提升他们的主持政务的官员,主张将他们全部传召到京城来,谏官们争着陈说这种做法是不适当的,宪宗与武元衡也讨厌他们。三月,乙酉 (十四日),宪宗将他们全部任命为偏远各州的刺史,虽然官职提升了,所在地却更加遥远了。永州司马柳宗元出任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出任播州刺史。柳宗元说:播州不是人居留的地方,而刘禹锡的母亲尚在高堂,万万没有让母子二人一同前往的道理。”他打算向朝廷请求,愿意让自己由柳州改任播州。 适值御史中丞裴度也为刘禹锡进言说:刘禹锡诚然有罪,但是他的母亲年事已 高,与自己的儿子去作永别,实在使人哀伤!”宪宗说:作为人子,尤其应该使 自己行为谨慎,不要给亲人留下忧患。如此说来,刘属锡也是甚可责难的啊。”裴度说:陛下正在侍奉太后,恐怕在刘禹锡那里也应予以怜悯。”宪宗过了许久才说:朕说的话,是只责备作儿子的罢了,但是并不打算使他的母亲伤心。”退下来后,宪宗对周围的人说:裴度对朕爱得深切啊。”第二天,刘属锡便被改任 为连州刺史了。 柳宗元又曾撰写《种树郭橐驼传》说:郭橐驼种植的树木,没有不成活、不 繁茂的。有人问他其中的道理,郭橐驼回答说:我本人并不能够使树木延长寿 命并且生长繁盛。大凡树木的本性,树根喜欢舒展,喜欢让人培上旧土。将树木种植好后,不需挪动它,不需为它担心,离幵它后,便不用再去看管它。裁种树木时,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将树木放入土中后,就象将它抛弃了似的,这就使树木的天性得以保全,使树木的本性得到发展了。别的种植树木的人们就不是这样了,他们使树木的根部拳

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四卷(唐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四卷(唐纪)原文 第一百九十四卷(唐纪) 唐纪十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下贞观六年(壬辰、632)唐纪十唐太宗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 [1]春,正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乙卯朔(初一),出现日食。 [2]癸酉,静州獠反,将军李子和讨平之。 [2]癸酉(十九日),静州獠民反叛,将军李子和率兵征讨平定。 [3]文武官复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义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邪!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之巅,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群臣犹请之不已,上亦欲从之,魏徵独以为不可。上曰:公不欲朕封禅者,以功未高邪?曰:高矣!德未厚邪?曰:厚矣!中国未安邪?曰:安矣!四夷未服邪?曰:服矣!年谷未丰邪?曰:丰矣!符瑞未至邪?曰:至矣!然则何为不可封禅?对曰:陛下虽有此六者,然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廪尚虚,而车驾东巡,千乘万骑,其供顿劳费,未易任也。且陛下封禅,则万国咸集,远夷君长,皆当扈从;今自伊、洛以东至于海、岱,烟火尚希,灌莽极目,此乃引戎狄入腹中,示之以虚弱也。况赏赍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

年,不偿百姓之劳;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会河南、北数州大水,事遂寝。 [3]文武百官又请行封禅大礼,太宗说:你们都认为登泰山封禅是帝王的盛举,朕不以为然,如果天下安定,百姓家家富足,即使不去封禅,又有什么伤害呢?从前秦始皇行封禅礼,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代岂能认为文帝的贤德不如秦始皇吗!而且侍奉上天扫地而祭祀,何必要去登泰山之顶峰,封筑几尺的泥土,然后才算展示其诚心敬意呢!群臣还是不停地请求,太宗也想听从此意见,惟独魏徵认为不可。太宗说:你不想让朕去泰山封禅,认为朕的功劳不够高吗?魏徵答道:够高了!德行不厚吗?答道:很厚了!大唐不安定吗?答道:安定!四方夷族未归服吗?答道:归服了。年成没丰收吗?答道:丰收了!符瑞没有到吗?答道:到了!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行封禅礼?答道:陛下虽然有上述六点理由,然而承接隋亡大乱之后,户口没有恢复,国家府库粮仓还很空虚,而陛下的车驾东去泰山,大量的骑兵车辇,其劳顿耗费,必然难以承担。而且陛下封禅泰山,则各国君主咸集,远方夷族首领跟从,如今从伊水、洛水东到大海、泰山,人烟稀少,满目草木丛生,这是引戎狄进入大唐腹地,并展示我方的虚弱。况且赏赐供给无数,也不能满足这些远方人的欲望;几年免除徭役,也不能补偿老百姓的劳苦。象这样崇尚虚名而实际对百姓有害的政策,陛下怎么能采用呢。正赶上南北地区数州县发大水,于是就停止封禅事。 [4]上将幸九成宫,通直散骑常侍姚思廉谏。上曰:朕有气疾,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九卷(唐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九卷(唐纪)原文 唐纪四十五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四建中四年(癸亥、783) 唐纪四十五唐德宗建中四年(癸亥,公元783年) [1]十一月,乙亥,以陇州为奉义军,擢皋为节度使。又使中使刘海广许皋凤翔节度使;皋斩之。 [1]十一月,乙亥(初二),朝廷将陇州改名为奉义军,提升韦皋为节度使。朱又指使中使刘海广许诺韦皋担任凤翔节度使,韦皋将来使斩杀了。 [2]灵武留后杜希全、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会渭北节度使李建徽合兵万人入援,将至奉天,上召将相议道所从出。关播、浑曰:漠谷道险狭,恐为贼所邀。不若自乾陵北过,附柏城而行,营于城东北鸡子堆,与城中掎角相应,且分贼势。卢杞曰:漠谷道近,若为贼所邀,则城中出兵应接可也。傥出乾陵,恐惊陵寝。曰:自攻城,斩乾陵松柏,以夜继昼,其惊多矣。今城中危急,诸道救兵未至,惟希全等来,所系非轻,若得营据要地,则可破也。杞曰:陛下行师,岂比逆贼!若令希全等过之,是自惊陵寝。上乃命希全等自漠谷进。丙子,希全等军至漠谷,果为贼所邀,乘高以大弩、巨石击之,死伤甚众;城中出兵应接,为贼所败。是夕,四军溃,退保州。阅其辎重于城下,从官相视失色。休颜,夏州人也。 [2]灵武留后杜希全、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会同

渭北节度使李建徽,合兵一万人,前来救援。在将要到达奉天时,德宗召集大将和宰相商议援兵的行军路线。关播、浑说:漠谷的道路险要狭窄,恐怕会被敌军拦击。不如从乾陵北面经过,贴着柏城行进,在城东北鸡子堆扎营,这样可与城中军队内外呼应,夹击敌军,而且还会分去敌军一部分兵势。卢杞说:漠谷的道路较近,倘若援军被敌军拦击,城中出兵接应援军就行了。倘若从乾陵过来,恐怕要惊动陵墓寝庙。浑说:自从朱攻打奉天城以来,砍伐乾陵的松柏,夜以继日,这对陵墓寝庙的惊动,已经够多的了。现在城中形势危急,各道救兵还未到来,只有杜希全等人来了,他们所关系到的情势并非无足轻重,如果能够占据重要地点扎营,朱便可以被攻破了。卢杞说:陛下调动军队岂能和叛逆的寇贼相比!如果让杜希全等人的军队从乾陵通过,那便是我军自行惊动陵墓寝庙了。于是,德宗命令杜希全等人由漠谷进军。丙子(初三),杜希全等人的军队来到漠谷,果然被敌军所拦击。敌军用大弩和巨石居高临下地攻击援军,援军死伤很多,城中出兵接应援军,又被敌军打败。当天傍晚,杜希全等人所率四支军队溃散了,只好退保州。朱到城下来视察援军弃下的辎重,随从的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不为之大惊失色。戴休颜是夏州人。 攻城益急,穿堑环之。移帐于乾陵,下视城中,动静皆见之,时遣使环城招诱士民,笑其不识天命。 朱攻打奉天城愈发急迫,他凿通沟堑,将全城环绕起来。朱将军帐迁移到乾陵,由此向下察看城中的动静虚实,全都能够看清。朱还不时派人环绕着奉天城引诱城中的将士和百姓,嘲笑他们看不清天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作文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作文 在我国史书的档案中,有一部与《史记》齐名的史学巨著,它就是《资治通鉴》。上至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六十余年的历史,按照《左传》的体例,被编写成了一部二百九十四卷的编年体历史巨著。它的作者??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是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公元一零一九年,司马光出生在一个富贵家庭。因为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正在做光山县令,于是被联名“光”。司马光从小就喜欢读史,特别是《左氏春秋》,他能够把全书的所有内容一字不落地背下来。 司马光在对历史的研究中觉得当时缺少一部完整、系统、简明的通史著作,于是,公元一零六三年,在仁宗皇帝赵祯的启示下,司马光决定着手编写通史。公元一零一四年,司马光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资治通鉴》的前八卷。同年,宋英宗让司马光在崇书院编写本书,崇文院是全国藏书最多的地方,一些外面已近失传了的书在这里就能找到,由此可以看来,宋代皇帝很支持司马光。 又过了三年,宋神宗即位,又一次鼓励他继续完成这项工作,为这本书定了书名,叫做《资治通鉴》,并对他说:“?要为《资治通鉴》作序,告诫后代君王和官吏,要把《资治通鉴》作为治理国家的镜子,每日进度,不能忘历史教训。”

《资治通鉴》对关系到国家治乱的农民起义和民族战争,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对各个王朝统治人民的经验和教训,书中更为重视。司马光对历历代统治者如何作用贤才,如何做到奖罚分明,都作为成功的经验加以叙述。甚至对历史上国君的荒淫、残暴,以及统治阶级的种种倒行逆施,也有一定的揭露和谴责。对历史上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既肯定了他们的历史功绩,也毫不隐瞒他们的过失。 经过前后十九年的精心编纂,一零八四年,司马光终于完成了这部光辉的史学巨著。

资治通鉴翻译版全文.doc

本部网络版《资治通鉴》原文部分,主要参照光绪刻本《资治通鉴》影印件予以校对,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资治通鉴翻译版全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资治通鉴翻译版全文 王闻其贤,欲见之。非为韩使于秦,因上书说王du曰“今秦地方数千里,师名百万,号令赏罚,天下不如。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从之计,大王诚听臣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戒为王谋不忠者也。”王悦之,未任用。李斯嫉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法诛之。”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令早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王后悔,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秦王嬴政听说韩非是个德才兼备的人,便想约见他。韩非正好作为韩国的使者来到秦国,就趁机写信呈给嬴政,劝说道“现今秦国的疆域方圆数千里,军队号称百万,号令森严,赏罚公平,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上。而我鲁莽地冒死渴求见您一面,是想说一说破坏各国合纵联盟的计略。您若真能听从我的主张,那么,您如果不能一举拆散天下的合纵联盟,战领赵国,灭亡韩国,使楚国、魏国臣服,齐国、燕国归顺,不能令秦国确立霸主的威名,使四周邻国的国君前来

朝拜,就请您把我杀了在全国示众,以此告诫那些为君主出谋划策不忠诚的人。”嬴政读后,心中颇为喜悦,但一时还没有任用他。李斯很崐忌妒韩非,便对嬴政说“韩非是韩国的一个公子,如今您想吞并各国,韩非最终还是要为韩国利益着想,而不会为秦国尽心效力的,这也是人之常情。现在您不用他,而让他在秦国长期逗留后再放他回去,这不啻是自留后患啊。还不如依法将他除掉算了。”秦王政认为李斯说得有理,便把韩非交司法官吏治罪。李斯又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让他及早自杀。韩非试图亲自向秦王嬴政陈述冤情,但却无法见到秦王。不久,秦王政有些后悔,就派人去赦免韩非,可是韩非已经死了。 ●周纪一〔起著雍摄提格(戊寅),尽玄黓困敦(壬子),凡三十五年。〕 〔〖胡三省注〗《尔雅》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彊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是为岁阳。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掩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是为岁阴。周纪分注“起著雍摄提格”,起戊寅也。“尽玄黓困敦”,尽壬子也。阏,读如字,《史记》作“焉”,于乾翻。著,陈如翻。雍,于容翻。黓,逸职翻。单阏,上音丹,又特连翻;下乌葛翻,又于连翻。牂,作郎翻。涒,吐魂翻。滩,吐丹翻。困敦,音顿。杜预《世族谱》曰周,黄帝之苗裔,姬姓。后稷之后,封于邰;及夏衰,稷子不窋窜于西戎。至十二代孙太王,避狄迁岐;至孙文王受命,武王克商而有天下。自武王至平王凡十三世,自平王至威烈王又十八世,自威烈王至赧王又五世。张守节曰因太王居周原,国号曰

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卷(宋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卷(宋纪)原文 第一百二十卷(宋纪) 宋纪二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元年(甲子、424) 宋纪二宋文帝元嘉元年(甲子,公元424年) [1]春,正月,魏改元始光。 [1]春季,正月,北魏改年号为始光。 [2]丙寅,魏安定殇王弥卒。 [2]丙寅(初四),北魏安定殇王拓跋弥去世。 [3]营阳王居丧无礼,好与左右狎昵,游戏无度。特进致仕范泰上封事曰:伏闻陛下时在后园,颇习武备,鼓在宫,声闻于外。黩武掖庭之内,喧哗省闼之间,非徒不足以威四夷,祗生远近之怪。陛下践阼,委政宰臣,实同高宗谅暗之美;而更亲狎小人,惧非社稷至计,经世之道也。不听。泰,宁之子也。 [3]营阳王刘义符在为其父宋武帝刘裕服丧期间,喜欢与左右侍从亲昵轻佻,嬉戏游乐,不能自我节制。以特进衔退休的范泰呈上一本用皂囊封板的奏章,说:我听说陛下常常在后园习武练功,鼓虽在宫中,鼓声却远传宫外,在禁宫深院,打闹砍杀,又在朝廷各部公堂之间,喧哗嘶喊。如此,则不但不能威服四方夷族,而只能使远近各邦觉得怪诞不经。陛下即位以来,把政务都交给了宰相大臣,实际上同商朝的高宗武丁一样,有着服丧期间闭口不言的美誉。想不到您

却与小人亲近,恐怕这不是治理国家的好办法和维持世的好策略。刘义符没有理会范泰的劝告。范泰是范宁的儿子。 南豫州刺史庐陵王义真,警悟爱文义,而性轻易,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慧琳道人情好款密。常云: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都督。灵运,玄之孙也,性褊傲,不遵法度;朝廷但以文义处之,不以为有实用。灵运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常怀愤邑。延之,含之曾孙也,嗜酒放纵。 刘宋南豫州刺史庐陵王刘义真,聪睿敏捷,喜爱文学,但是性情轻浮,常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以及慧琳道人等情投意合,过从甚密。刘义真曾经说:有朝一日我当上皇帝,就任命谢灵运、颜延之任宰相,慧琳道人为西豫州都督。谢灵运是谢玄的孙子,性情傲慢偏激,不遵守法令及世俗的约束。当时朝廷只把他放在文学侍从之臣的位置上,却不认为他有从事实际工作的才干。而谢灵运却自认为他的才能应该参与朝廷机要,因而常常愤愤不平。颜延之是颜含的曾孙,喜爱饮酒,放荡不羁。 徐羡之等恶义真与灵运等游,义真故吏范晏从容戒之,义真曰:灵运空疏,延之隘薄,魏文帝所谓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者也;但性情所得,未能忘言于悟赏耳。于是羡之等以为灵运、延之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出灵运为永嘉太守,延之为始安太守。 司空徐羡之等对刘义真与谢灵运的交游,十分厌恶。刘义真的旧部范晏曾婉言规劝刘义真,刘义真说:谢灵运思想空疏不切实际,颜延之心胸狭窄,见识浅薄,正如魏文帝曹丕所说的古今文人,多

司马光写《通鉴》

王安石罢相以后,宋神宗还把王安石定下的新法维持了将近十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死,年才十岁的太子赵煦(音xù)即位,就是宋哲宗。哲宗年幼,由他祖母高太后临朝。高太后是一向反对新法的。她一临朝,就把反对新法最激烈的司马光召到东京担任宰相。 司马光是当时最有名望的大臣,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的名声,从他幼小的时候已经开始传开了。他七岁那年,就开始专心读书。不论是大伏暑天,或者数九寒冬,他总捧着书不放,有时候连吃饭喝水都忘了。他不但读书用功,而且很机灵。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子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一面哭喊,一面往外跑,找大人来救。司马光不慌不忙,顺手从地上拾起一块大石块,使尽力气朝水缸砸去。“砰”的一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这件偶然的事情,使幼小的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宋神宗在位的时候,司马光担任翰林学士。司马光和王安石本来是要好的朋友,后来王安石主张改革,司马光思想保守,两个人就谈不到一块儿去了。 王安石做了宰相以后,提出的一件件改革措施,司马光没有一件不反对。有一次,司马光向宋神宗提出要求取消青苗法,同时,以老朋友的资格,写了一封信,责备王安石侵犯其他官员的职权,惹是生非,搜刮财富,还拒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王安石写了一封回信,对司马光的四条责难针锋相对地作了反驳。信里说:我受皇上的命令,改革法制,怎能说我侵犯别人职权;为国家办事,怎能说我惹是生非;为天下理财,怎能说是搜刮财富;驳斥错误的言论,怎能说拒绝意见。 司马光接到回信,气得要命。但是眼看王安石有皇帝撑腰,也无可奈何。最后,他辞去朝廷职务,离开京城,到了洛阳,表示不愿过问政事,关起门来写书了。 原来,司马光对历史很有研究,他认为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通晓从古以来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兴盛、衰亡的经验教训。他又觉得,从上古到五代,历史书实在太多,做皇帝的人没有那么多时间看。于是,他很早就动手编写一本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书。宋英宗在位的时候,他把一部分稿子献给朝廷。宋英宗觉得这本书对巩固王朝统治有好处,十分赞赏这项工作,专门为他设立一个编写机构,叫他继续编下去。 宋神宗即位以后,司马光又把编好的一部分献给宋神宗。 宋神宗并不信司马光的政治主张,但是对司马光编书却十分支持。他把自己年轻时候收藏的二千四百卷书都送给司马光,要他好好完成这部著作。还亲自为这本书起了个书名,叫《资治通鉴》(“资治”就是能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意思)。 司马光罢官回到洛阳之后,就专心写《资治通鉴》,一共花了十九年时间,才把这部著作完成。这部书按历史年代编写,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到五代时期公元959年,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 为了写这一部巨大篇幅的著作,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资料,除了采用历代的正史之外,还参看各种历史著作三百多种。据说,这部书写成的时候,原稿足足堆放了两间屋子。由于它的材料丰富、剪裁恰当和考证严格,加上文字精练生动,所以成为我国史学史上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它对于后来的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八卷(唐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八卷(唐纪)原文 唐纪三十四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上之下至德元载(丙申、756) 唐纪三十四唐肃宗至德元载(丙申,公元756年) [1]五月,丁巳,炅众溃,走保南阳,贼就围之。太常卿张荐夷陵太守虢王巨有勇略,上征吴王祗为太仆卿,以巨为陈留谯郡太守、河南节度使,兼统岭南节度使何履光、黔中节度使赵国珍、南阳节度使鲁炅。国珍,本柯夷也。戊辰,巨引兵自蓝田出,趣南阳。贼闻之,解围走。 [1]五月丁巳(初四),鲁炅兵败,退守南阳,被叛军包围。太常卿张推荐说夷陵太守虢王李巨有勇有谋,玄宗就征召吴王李祗为太仆卿,任命虢王李巨为陈留及谯郡太守、河南节度使,并统领岭南节度使何履光、黔中节度使赵国珍和南阳节度使鲁炅。赵国珍本是柯地方的夷人。戊辰(十五日),李巨率兵从蓝田出发,向南阳进军。叛军得知后,解围而去。 [2]令狐潮复引兵攻雍丘。潮与张巡有旧,于城下相劳苦如平生,潮因说巡曰:天下事去矣,足下坚守危城,欲谁为乎?巡曰: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今日之举,忠义何在!潮惭而退。 [2]令狐潮又率兵来攻打雍丘。令狐潮与张巡有交情,二人就在城下像平时见面那样互相问候,令狐潮借机对张巡说:现在唐朝的

大势已去,您还在为谁苦守危城呢?张巡说:你平常总是说自己如何忠义,而现在这种叛逆行为那有一点忠义的味道!令狐潮听后惭愧而退。 [3]郭子仪、李光弼还常,史思明收散卒数万踵其后。子仪选骁骑更挑战,三日,至行唐,贼疲,乃退。子仪乘之,又败之于沙河。蔡希德至洛阳,安禄山复使将步骑二万人北就思明,又使牛廷发范阳等郡兵万余人助思明,合五万余人,而同罗、曳落河居五分之一。子仪至恒阳,思明随至,子仪深沟高垒以待之;贼来则守,去则追之,昼则耀兵,夜斫其营,贼不得休息。数日,子仪、光弼议曰:贼倦矣,可以出战。壬午,战于嘉山,大破之,斩首四万级,捕虏千余人。思明坠马,露髻跣足步走,至暮,杖折枪归营,奔于博陵;光弼就围之,军声大振。于是河北十余郡皆杀贼守将而降。渔阳路再绝,贼往来者皆轻骑窃过,多为官军所获,将士家在渔阳者无不摇心。 [3]郭子仪与李光弼率兵退回常山,史思明又收罗散兵数万随后追击,郭子仪挑选骁勇善战的骑兵轮番挑战,三天以后,到了行唐县,叛军因疲劳无力再战,才退兵。郭子仪乘机出击,又败叛军于沙河县。蔡希德到了洛阳,安禄山又让他率领步、骑兵二万人向北靠近史思明,并派牛廷发范阳等郡兵一万多人增援史思明,合兵共五万多人,其中同罗、曳落河精兵占五分之一。郭子仪抵达恒阳,史思明也率兵追到,郭子仪依靠深沟高垒,以逸待劳,叛军来攻就固守,撤兵就追击,白天以大兵向叛军炫耀武力,夜里则派部队袭击敌营,使叛军不得安宁。这样持续了数天,郭子仪与李光弼商议说:叛军已经疲劳,可以出

作文-历史故事: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历史故事: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王安石罢相以后,宋神宗还把王安石定下的新法维持了将近十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死,年才十岁的太子赵煦即位,就是宋哲宗。哲宗年幼,由他祖母高太后临朝。高太后是一向反对新法的。她一临朝,就把反对新法最激烈的司马光召到东京担任宰相。 司马光是当时最有名望的大臣,陕州夏县人。他的名声,从他幼小的时候已经开始传开了。他七岁那年,就开始专心读书。不论是大伏暑天,或者数九寒冬,他总捧着书不放,有时候连吃饭喝水都忘了。他不但读书用功,而且很机灵。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子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一面哭喊,一面往外跑,找大人来救。司马光不慌不忙,顺手从地上拾起一块大石块,使尽力气朝水缸砸去。“砰”的一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这件偶然的事情,使幼小的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宋神宗在位的时候,司马光担任翰林学士。司马光和王安石本来是要好的朋友,后来王安石主张改革,司马光思想保守,两个人就谈不到一块儿去了。

王安石做了宰相以后,提出的一件件改革措施,司马光没有一件不反对。有一次,司马光向宋神宗提出要求取消青苗法,同时,以老朋友的资格,写了一封信,责备王安石侵犯其他官员的职权,惹是生非,搜刮财富,还拒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王安石写了一封回信,对司马光的四条责难针锋相对地作了反驳。信里说:我受皇上的命令,改革法制,怎能说我侵犯别人职权;为国家办事,怎能说我惹是生非;为天下理财,怎能说是搜刮财富;驳斥错误的言论,怎能说拒绝意见。 司马光接到回信,气得要命。但是眼看王安石有皇帝撑腰,也无可奈何。最后,他辞去朝廷职务,离开京城,到了洛阳,表示不愿过问政事,关起门来写书了。 原来,司马光对历史很有研究,他认为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通晓从古以来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兴盛、衰亡的经验教训。他又觉得,从上古到五代,历史书实在太多,做皇帝的人没有那么多时间看。于是,他很早就动手编写一本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书。宋英宗在位的时候,他把一部分稿子献给朝廷。宋英宗觉得这本书对巩固王朝统治有好处,十分赞赏这项工作,专门为他设立一个编写机构,叫他继续编下去。 宋神宗即位以后,司马光又把编好的一部分献给宋神宗。 宋神宗并不信司马光的政治主张,但是对司马光编书却

谈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谈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尤佳 07编辑出版班 宋代是我国编辑出版的壮大时期,期间有许多影响编辑出版事业的成果,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蜀浙闽三大刻书中心的形成,官刻私刻坊刻三大系统的建立等等,在图书编纂活动中,有宋初的四部大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还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学习。北宋时代,在中唐以来长期混战之后,实现了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繁荣了学术文化;同时,内政多弊,御戎不力,“积贫积弱”,局势不稳。这是一个有生气的时代,又是一个很苦闷的时代,是个前进的时代,又是个软弱的时代。当时,君主将相,志士仁人,平民百姓,多在考虑如何生活,寻找出路。于是,有主张以“柔道”治天下,说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有立志改革,而实行变法的;有生活困苦,被逼铤而走险,起义造反的。掌握文化知识的人们,特别是历史学家,如欧阳修、司马光、范祖禹等,往往面对现实而回顾历史,企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历史,为了有资于治国安邦,更好地解决现实矛盾,司马光等人就编写了《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作为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之典范,以其文笔精湛流畅,内容丰富详实,录事求实考信,思想博大精深而蜚声中外,倍受后人推崇。该书记载上自周烈王32年(公元前403年),下止后周显德6年(公元595年)共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历史巨著中,司马光着眼于为政方略得失,前世之兴衰隆替,集兴邦之略,匡君之言,为臣之道,善治之规于一体;融语言艺术性、生动性、思想性与深刻性于一炉,前承古人,后照来者,在我国史学上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其艺术价值大致有三个方面: 其一,治史严谨、典范之作。司马光在他的《司马光进书表》中说:“臣今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便是他为人做事,治史为学的真实写照。他搜集正史、杂史、诸子、小说“浩如烟海”;而辨其精髓,去其糟粕,真正做到“抉擿幽隐,校计毫厘”的程度。其二,史学巨著,文采飞扬。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描写战争,继承《左传》又超过《左传》,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淮西之战都描写得十分生动,惊心动魄。如淝水之战东晋出奇制胜,写谢安得驿书“了无喜色”,“围棋如故”,“过户限,不觉履齿之折”,虽然只三言两语,却把谢安沉静及内心之狂喜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拍案叫绝。其三,据实直书,不讳尊者。《资治通鉴》不为尊者讳,对皇帝的丑行往往据实录之,无所掩饰。如“晋纪”中写贾后的淫荡,“唐纪”中写唐玄宗的奢靡,均符合史实。 但由于司马光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在对待农民起义问题上,其立场与观点大有问题。它把历代农民起义均称为“贼”或“寇”。另外,在体例上也有失当的地方,如年号问题,在封建社会,一年往往有几个不同的年号,司马光只采用后一个年号,而其他年号一概不提,这就使读者对在这之前的年号无从知晓,给阅读带来不方便。 不论如何,我们不可否认,《资治通鉴》的著述意义,已远远超过作者的本意,它不仅为统治者提供“资治”的借鉴,也给全社会提供了借鉴。 能成功的编纂出《资治通鉴》,我想这与编辑的个人品质是离不开的。我们小时候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都为他的聪明所赞叹。但其实少年司马光并不是那样资质聪慧的,他不是神童,也不是天才,他缺乏王安石那种过目不忘的才气,他的学识渊博全靠惊人的刻苦

资治通鉴第六十八卷(汉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六十八卷(汉纪)原文 第六十八卷(汉纪) 汉纪六十孝献皇帝癸建安二十二年(丁酉、217) 汉纪六十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丁酉,公元217年) [1]春,正月,魏王操军居巢,孙权保濡须,二月,操进攻之。 [1]春季,正月,魏王曹操驻军居巢,孙权守卫濡须。二月,曹操向濡须进攻。 初,右护军蒋钦屯宣城,芜湖令徐盛收钦屯吏,表斩之。及权在濡须,钦与吕蒙持诸军节度,钦每称徐盛之善。权问之,钦曰:盛忠而勤强,有胆略器用,好万人督也。今大事未定,臣当助国求才,岂敢挟私恨以蔽贤乎?权善之。 当初,孙权的右护军蒋钦驻屯宣城,芜湖令徐盛逮捕了蒋钦的属吏,并上表将他斩首。及至孙权在濡须时,蒋钦和吕蒙负责指挥各路军队,蒋钦每每称赞徐盛的优点。孙权问蒋钦为什么称赞徐盛,蒋钦回答:徐盛忠诚、勤勉、贤强,有胆略,有器度,是个统帅万人的杰出将领。如今事业尚未成功,臣下我应当帮助国家访求人才,怎么敢怀着私人怨恨而遮蔽贤能呢?孙权对此非常赞赏。 三月,操引军还,留伏波将军夏侯都督曹仁、张辽等二十六军屯居巢。权令都尉徐详诣操请降,操报使修好,誓重结婚。权留平虏将军周泰督濡须;朱然、徐盛等皆在所部,以泰寒门,不服。权会诸

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泰辄记昔战斗处以对,毕,使复服;权把其臂流涕曰:幼平,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坐罢,住驾,使泰以兵马道从,鸣鼓角作鼓吹而出;于是盛等乃服。 三月,曹操率军撤回,留下伏波将军夏侯统领曹仁、张辽等二十六支部队驻守居巢。孙权让都尉徐详到曹操那里请求投降;曹操派使者回复,愿意建立友好关系,发誓与孙权重结姻亲。孙权留平虏将军周泰统领濡须守军,朱然、徐盛等人都成了周泰的部下,他们认为周泰出身寒微,心中不服。孙权召集各位将领,大摆酒宴,奏乐畅饮。在酒席上孙权让周泰解开衣服,用手指着他身上的伤痕,询问受伤经过,周泰对那些战斗地点全都记得,依次回答。讲完,孙权要他重新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臂,淌着泪说:周泰,你为了我孙氏兄弟,像熊和虎一样勇猛作战,不顾惜自己的身体性命,受伤数十处,肌肤像刀刻划过一样,我又怎么忍心不把你看作亲骨肉,委以统帅兵马的重任!宴席散后,孙权暂留,让周泰以兵马开路、护卫,擂鼓鸣号,奏起军乐,走出了军营。于是,徐盛等人才服从周泰指挥。 [2]夏,四月,诏魏王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 [2]夏季,四月,献帝下诏:魏王曹操可用皇帝专用的旌旗,出入同帝王一样称警跸,实行戒严和清道。 [3]六月,魏以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 [3]六月,魏任命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史。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进<资治通鉴>表》 臣先奉敕编集历代君臣事迹,又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鉴》,今已了毕者。伏念臣性识愚鲁,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独于前史,粗尝尽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厌。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几,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上起战国,不终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 《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 《通鉴》征引史料极为丰富,除十七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异处,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为《考异》。《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史料价值最高。 《通鉴》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于叙事外,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

资治通鉴第六十四卷(汉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六十四卷(汉纪)原文 第六十四卷(汉纪) 汉纪五十六孝献皇帝已建安六年(辛巳、201) 汉纪五十六汉献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 [1]春,三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1]春季,三月,丁卯(疑误),出现日食。 [2]曹操就谷于安民。以袁绍新破,欲以其间击刘表。荀曰:绍既新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欲远师江、汉,若绍收其余烬,乘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操乃止。夏,四月,操场兵河上,击袁绍仓亭军,破之。秋,九月,操还许。 [2]曹操率军移驻到粮食丰足的安民地区。曹操认为袁绍才被击败,打算利用这个间隙去进攻刘表。荀说:袁绍刚吃了一场败仗,军心涣散,应该乘他尚未摆脱困境之机,一扫而平。而您却要远征、汉水之间,如果袁绍收拾残部,乘虚从后面突袭,则您的事业将付诸流水。曹操便停止了远征荆州的打算。夏季,四月,曹操率军沿行进,炫耀军威,进攻袁绍驻在仓亭的军队,打败袁绍军。秋季,九月,曹操回到许都。 [3]操自击刘备于汝南,备奔刘表,龚都等皆散。表闻备至,自出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备在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慨然流涕。表怪,问备,备曰:平常身不离鞍,髀肉皆

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如流,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3]曹操亲自率军到汝南进攻刘备,刘备败走,到荆州投靠刘表,龚都等人都四散而逃。刘表听到刘备来的消息,亲自到郊外来迎接,用上宾的礼节接待刘备,又给刘备增加一些部队,让刘备驻扎在新野。刘备在荆州住几年。曾有一次,他在会见刘表时起身上厕所,感慨地流下泪来。刘表感到奇怪,问他是什么原因,刘备说:我平常身不离马鞍,大腿内侧没有什么肉。如今不再骑马,大腿内侧长出了肉。日月如同流水,人已经快老了,但功业没有建立,所以悲伤。 [4]曹操遣夏侯渊、张辽围昌于东海,数月,粮尽,议引军还。辽谓渊曰: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辄属目视辽,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乃使谓曰:公有命,使辽传之。果下与辽语。辽为说操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乃许降。辽遂单身上三公,入家,拜妻子。欢喜,随辽诣操;操遣还。 [4]曹操派遣夏侯渊、张辽率军在东海围攻昌,数月未能攻下,曹军粮草已尽,将领们商议撤军。张辽对夏侯渊说:几天以来,我每次巡视阵地,昌的目光总追随着我,而且他们的箭也比以前射得更少。这必定是昌心中犹豫,所以未尽全力作战。我准备引动他交谈,或许能诱使他归降。于是,张辽派人对昌说:曹公有命令,让张辽传达给你。昌果然下城与张辽交谈。张辽向他盛赞曹操的谋略武功,说曹操正广施恩德,招纳四方豪杰,先归附的可受到重赏。昌便答应

《资治通鉴》序原文

《资治通鉴》序原文 《》序原文及 宋神宗 原文: 朕惟(想,思考)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故能刚健笃实,辉光日新①。《书》亦曰:王,人求多闻,时惟(愿,希望)建事。《》、《书》、《春秋》,皆所以明乎得失之迹,存王道之正,垂鉴于后世者也。 chou,缀集:连缀汇集。多用于著述、编辑)石室金匮之书,据左氏《国语》,推《世本》、《》、《楚汉春秋》,采经摭(zh ,采集)传,罔罗天下放失(轶)旧闻,考之行事,驰骋上下数千载间,首记轩辕,至于麟止②,作为纪、表、世家、书、传,后之述者不能易此体也。惟其是非不谬于圣人,褒贬出於至当,则良史之材矣。 若稽古英考③,留神载籍,万机之下,未尝废卷。尝命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事迹,俾就祕阁翻阅,给吏史笔札,起周威烈王,讫于五代。光之志以为周积衰,王室徵,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平王东迁,齐、楚、秦、晋始大,桓、文更霸,犹讬尊王为辞以服天下;威烈王自陪臣命韩、赵、魏为诸侯,周虽未灭,王制尽矣!此亦古人述作造端立意之所繇也。其所载明君、良臣,切摩(切磋)治道,议论之精语,德刑之善制,天人相与之际,休咎庶证(吉凶、善恶各

种现象)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规模利害之效,良将之方略,循吏之条敎,断之以邪正,要之於治忽,辞令渊厚之体,箴谏深切之义,良谓备焉。凡十六代,勒成二百九十六卷,列于户牖之间而尽古今之统,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是亦典刑之总会,策牍之渊林矣。 《诗》云: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故赐书名曰《资治通鉴》以著朕之志焉耳。 【注解】①刚健笃实,辉光日新:《易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高亨注:天之道刚健,之性厚实,天光山色,相映成辉,日日有新气象。后常指一个人在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日有长进。 ②至于麟止:到西汉发现麒麟为止。③英考:(宋神宗)已故父皇英宗。 译文: 我想君子多熟悉前人的言论行事,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所以能够在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天天有长进。《》也说:作为君王,应个个力求博学多闻,时刻想到有所建树。《》、《尚书》、《春秋》,都是用来阐明得失的规律、存守王道的正统、给后代留下借鉴和训诫的作品。 汉代司马迁缀集皇家石室和金柜里的典籍,根据左丘明《国语》,推究《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等,博采经籍,摭(zh )取传记,收集天下轶事旧闻,考证它们(轶事旧闻)是否属实,纵横驰骋于上下数千年间,开篇记载黄帝轩辕氏,直到西汉发现麒麟为止,创作记、表、世家、书、传,使后世撰述历史的人都不能改变这种体

部编版语文三上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家世代为宦,父亲司马池为宋仁宗宝元庆历间名臣,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生以清直仁厚享有盛誉。司马光受家庭熏陶,笃诚好学。7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15岁时所写文章,时人称之“文辞纯浑,有西汉风”,20岁时中进士甲第,可谓功名早成。但他并不以此“矜夸满志,昆明于物,如谓大下莫己若也”,而是豪迈地提出:“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这些话反映了青年司马光的胸怀与胆识,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不求虚名。因此,步入仕途后的司马光,继续广泛深入地学习,音乐、律历、天文、术数无所不通,其中最用心力的是对经学与史学的研究,尤其对古籍阅读极广,考察极细,可谓通习知晓,烂熟于胸。他随读随作札记,仅26岁一年所写读史札记,便多达30来篇,就中萌发了删削卷帙浩繁的古史成一部编年体通史的著史想法,以方便阅读,而更为深沉的动力,则是封建政治的需要。 司马光通过编纂史著,从历史的成败兴亡中,提取治国的借鉴,“使观者自责善恶得失”。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命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的编写,大致分三个步骤:首先,排列丛

目;然后,编写长编;最后,删改定稿。一、二两步,在主编司马光指导下由助手完成,第三步则完全由主编一人完成。全书的发凡起例由主编拿出后,编写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和原则,司马光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严格的选材。丛目、长编的取材尽量广泛,提出“宁失于繁,毋失于略”,所选史料内容则着重在国家兴亡、政策得失、君臣道德等方面,目的在提供治国借鉴,反映生民休戚。这样,所收史料除正史之外,诸如稗官野史、百家谱录、总集别集、传状碑志等总数不下300多种。长编长达6500多卷,3000多万字。 第二,精心的考异。只有真实才有价值,只有有价值才能具备借鉴作用。任何史家著史都要对史料进行考异,而司马光除将考异所选史料收入正文之外,又将各种不同的说法和鉴别理由加以逐条说明,著成《通鉴考异》30卷,与“通鉴”一起奉上。由于考异中“抉择幽隐,校计毫厘”的严谨态度,大大增强了史著的可靠性、真实性,“通鉴”以信史著称,离不开“考异”的辅翼作用。而这种著史方式,为后世史家沿用,清代以考证史实见长的乾嘉学派,正是沿着这条路子发展起来的。 第三,编制目录。《资治通鉴》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史实,是一部总计294卷的长篇巨著,为翻检方便,于修史同时编写《通鉴目录》30卷,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因按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四卷(晋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四卷(晋纪)原文 第一百零四卷(晋纪) 晋纪二十六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元年(丙子、376) 晋纪二十六晋孝武帝太元元年(丙子,公元376年) [1]春,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皇太后下诏归政,复称崇德太后。甲辰,大赦,改元。丙午,帝始临朝。以会稽内史郗为镇军大将军、都督浙江东五郡诸军事;徐州刺史桓冲为车骑将军、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诸军事,自京口徙镇姑孰。谢安欲以王蕴为方伯,故先解冲徐州。乙卯,加谢安中书监,录事。 [1]春季,正月,壬寅朔(初一),东晋孝武帝加冠,皇太后下达诏令,将朝政归还给他,自己恢复崇德太后的称号。甲辰(初三),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太元。丙午(初五),孝武帝开始临朝主持国政。任命会稽内史郗为镇军大将军、都督浙江东五郡诸军事;任命徐州刺史桓冲为车骑将军、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诸军事,从京口调到姑孰镇守。谢安想让王蕴做地方长官,所以先解除桓冲在徐州的职务。乙卯(十四),让谢安担任中书监,录尚书事。 [2]二月,辛卯,秦王坚下诏曰:朕闻王者劳于求贤,逸于得士,斯言何其验也。往得丞相,常谓帝王易为。自丞相违世,须发中白,每一念之,不觉酸恸。今天下既无丞相,或政教沦替,可分遣侍臣周巡郡县,问民疾苦。

[2]二月,辛卯(二十一日),前秦王苻坚下达诏令说:朕听说作为帝王,应该在搜求贤能的人时辛劳,得到合适的人才后就省心省力了。这话多么符合实际呀!过去我得到了丞相王猛,经常说帝王非常容易做。自从丞相去世以后,我已经操劳得胡须头发都半白了,每当想到王猛,酸楚悲痛就油然而生。如今天下既然失去丞相,政事教化或许会陷于沦废,可以分派侍臣周游巡视各郡县,询问民间疾苦。 [3]三月,秦兵寇南乡,拔之,蛮三万户降秦。 [3]三月,前秦的军队进犯南乡,攻下该地,山蛮民众三万户投降前秦。 [4]夏,五月,甲寅,大赦。 [4]夏季,五月,甲寅(十五日),东晋实行大赦。 [5]初,张天锡之杀张邕也,刘肃及安定梁皆有功,二人由是有宠,赐姓张氏,以为己子,使预政事。天锡荒于酒色,不亲庶务,黜世子大怀而立嬖妾之子大豫,以焦氏为左夫人,人情愤怨;从弟从事中郎宪舆榇切谏,不听。 当初,张天锡诛杀张邕的时候,刘肃以及安定人梁景全都有功,他们二人因此得宠,被赐姓张氏,张天锡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儿子,让他们参与政事。张天锡沉湎于酒色,不亲自处理政务,废黜了世子张大怀,改立宠妾焦氏的儿子张大豫为世子,以焦氏作为左夫人,人们心里都很怨恨愤怒。堂弟从事中郎张宪用车拉着棺材,以死劝谏,张天锡也不听从。 秦王坚下诏曰:张天锡虽称藩受位,然臣道未纯,可遣使持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