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和施工缝区别

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和施工缝区别

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和施工缝区别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目的是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伸缩缝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防震缝: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隔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独立的防震单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而产生破坏。基础可不断开。

防震缝

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有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一”。

重点:区别“变形缝”和“施工缝”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或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对于楼梯的施工缝通常的做法是:梁、板施工缝留在小跨1/3跨处,柱的施工缝留在楼面梁下50mm处,柱子的施工缝之所以留在此处,最大一个原因是方便施工,楼梯按理留在1/3净跨处,但是,实际操作留在梯梁根部的不是没有,

主要因为梯板斜向施工缝不易处理好,我们专门进行过比较,发现留在1/3处大部分梯板都出现缝隙,而留在梁根部,反而没有,这和施工单位水平,施工操作工艺有很大关系,虽然规范说应留在剪力弯矩较小处,但是毕竟是理论上的东西。我们单位曾经因为这事,和质检站监理,专门用几栋一模一样建筑物做过试验,并且是不同施工单位,还有同一施工单位,进行过比较。主要是施工工艺达不到要求,而没有办法采取的措施。

楼梯施工缝留设位置

楼梯施工缝

施工缝, 变形缝的区别

变形缝、施工缝和后浇带的区别: 和后浇带、变形缝及施工缝的区别 浇带 浇带是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 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带部位的混凝土应用微膨胀,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浇带的作用 解决沉降差。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力。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2)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3)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小温度收缩影响。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

二、变形缝 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统称为变形缝。通常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被用作将房屋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从而消除沉降差、温度和收缩应力以及体型复杂对结构带来的危害。 1、伸缩缝 伸缩缝指的是为适应材料胀缩变形对结构的影响而在结构中设置的间隙。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 分。 伸缩缝即温度缝,是在建筑物的平面尺寸较大时,为释放结构中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干缩而产生的内力而设置的。 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房屋因气候变化而产生裂缝。其做法为: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从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建筑物基础因其埋在地下受温度变化影响小,不必断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厘米到3厘米,缝内填保温材料。设置伸缩缝的方法,通常是采用在伸缩缝处设置双墙或双柱的构造,将上部结构断开,分成独立的结构单元。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伸缩缝的宽度应符合防震缝宽度的要求。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结构体系施工方法最大间距(m) 框架现浇55 剪力墙现浇45

后浇带、伸缩缝、施工缝、结构缝、沉降缝的区别

后浇带、伸缩缝、施工缝、结构缝、沉降缝的区别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 还可以减小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温度应力,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L: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 可见,除了施工缝,其余两种缝均是真实存在的缝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各种缝区别

后浇带、伸缩缝、沉降缝的区别 1.后浇带 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还可以减小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温度应力。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2.施工缝 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筑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3.沉降缝 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4.伸缩缝 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此有专门规定。可见,除了施工缝,其余两种缝均是真实存在的缝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规定: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宽度都必须满足抗震缝宽度的规定。所谓抗震缝,是因为建筑物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而对结构抗震不利,而设缝将结构分为若干部分。 概括如下: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 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伸缩缝: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原则及规定

在总体布置中,为了消除结构不规则,收缩,和温度应力,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变形破坏有害影响,可设置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将房 屋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 需要慎之又慎。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 ①伸缩缝 设置部位:伸缩缝由基础以上设置.设置间距与屋顶和楼板类型有关,最大间距一般为50~7 5m。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 ②沉降缝

设置部位: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的转角处;建筑物高度或荷载差异较大处;结构类型或基础类型不同处;地基土层有不均匀沉降处;不同时间内修建的房屋各连接部位。 设置要求:其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一般为20~30mm,在软弱地基上五层以上的建筑其缝宽应适当增加。沉降缝处的上部结构和基础必须完全断开。沉降缝由地基条件决定,其宽度应该符合防震缝的最小宽度的要求. ③防震缝 设置要求:防震缝的宽度与建筑的层数及结构类型有关.防震缝应有一定的宽度,否则在地震时相邻部分会互相碰撞而破坏.伸缩缝的间距要符合要求,宽度不小于防震缝的宽度. 下面是一个关于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详细介绍。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叫做伸缩逢。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使各部分都有伸缩的余地。变形主要是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所以伸缩缝又称温度缝。建筑物上设置单个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建筑材料、结构形式、使用情况、施工条件以及当地气温和湿度变化等因素确定,砖石结构为100~150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为35~75米,无筋混凝土为10~20米,宽度20mm ~30 mm。各种结构的设计规范中都有相应的规定。

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的联系及区别

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的联系及区别 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温度缝)、沉降缝及防震缝。 变形缝,按地质情况和结构特点(超过规定的物理长度及不同高度、单位荷载、动力或振动荷载、热力或冷荷载等),为防止相互干扰而造成结构性破坏而采取的分离措施。 伸缩缝是考虑建筑物过长,当温度变化时埋设在土内墙基础或柱下条形基础或箱型基础等下部结构受温度变形的影响小,这样上部结构下面部分受约束影响较上面的大,因此当温度变化时将可能导致上部结构的裂缝,设置伸缩缝可保证主要受力构件不致因温度应力损坏。桥梁结构中伸缩缝可防止温度应力在超静定结构中产生过大的附加应力,导致结构损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设置伸缩缝可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开裂。总之,伸缩缝是为了减小温度应力的不良影响而在荷载较小处设置。 沉降缝是为了防止地基沉降不均匀而导致上部结构裂缝或破坏而设置的,例如在层高相差较多,或地基土不均匀或新旧建筑连接等情况下,一般都要设置沉降缝。沉降缝需将基础断开,但伸缩缝则可不断开,因此沉降缝也可做伸缩缝。 防震缝是为防止两部分上部结构的刚度不同而在地震中的振动频率和变形不一致而引起较严重的震害,在平面布置复杂、房屋高差大和刚度悬殊时都应设置防震缝。防震缝应有足够的宽度,否则反而因房屋两部分振周期和相位角不同而引起它们的碰撞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伸缩缝,为防止热胀、冷缩而造成结构性破坏而采取的隔离措施。 施工缝,由于混凝土结构的复杂性,而采取的在施工便利又不影响到结构的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由施工技术而留下的临时施工面。 它们之间的区别。 变形缝主要防止几个结构在不同方位产生的位移时,不会对结构产生破坏力; 伸缩缝主要防止几个结构在相对方向产生位移时(主要是热胀冷缩作用),不对结构产生破坏力; 施工缝是为了更好地的保证结构的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为完成复杂的结构而留下的临时施工面。 变形缝、伸缩缝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必须有,必须做资料;施工缝根据结构具体情况可有可无,一般情况下,不用做资料。

施工缝、沉降缝、伸缩缝、湿接缝

施工缝【construction joint】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沉降缝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当一幢建筑物建造在不同土质且性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或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较大,以及相邻墙体基础埋深相差悬殊时,为防止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以至发生错动开裂,应在差异处设置贯通的垂直缝隙,将建筑物划分若干个可以自由沉降的独立单元。沉降缝同伸缩缝的显著区别在于沉降缝是从建筑物基础到屋顶全部贯通。沉降缝宽度与地基性质和建筑高度有关沉降缝的构造与伸缩缝基本相同,但盖缝的作法,必须保证相邻两个独立单元能自由沉降。 伸缩缝【expansion joint】指的是为适应材料胀缩变形对结构的影响而在结构中设置的间隙。 伸缩缝又称温度缝,是建筑工程常用名词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房屋因气候变化而产生裂缝。其做法为: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从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建筑物基础因其埋在地下受温度变化影响小,不必断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厘米到3厘米,缝内填保温材料,两条伸缩缝的间距在建筑结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湿接缝概述

湿接缝:指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分块预制,悬臂拚装成大跨度连续梁,梁体间采用现浇混凝土把梁块连成整体的接缝。 湿接缝干接缝概述 干接缝:预制好的砼用特殊的黏合剂粘上的在干接缝施工中,节段之间一般选用无溶剂型环氧树脂胶结剂将相邻的2块梁段粘结成一个整体,它主要起润滑、锚栓、防水、传递应力等作用。 湿接缝湿接缝与干接缝 预应力混凝土梁体段间的接缝主要分干接缝和湿接缝,在不会出现冰冻稳定或使用了体外索时,可采用干接缝,干接缝比湿接缝安装要快.预制节段采用干接 缝不能实现完全水密封性,会影响后继预应力压浆的质量,降低了预应力索的防腐效果.因此,在雨水区及沿海区域一般都采用湿接缝,它不仅适于体内索,也适于体外索.湿接缝能弥补节段接合面的细小缺陷,密封性好,能有效防止水汽入侵。干接缝不能承受任何拉力;湿接缝可承受一定拉力。

后浇带、伸缩缝、施工缝、结构缝、沉降缝真正区别

后浇带、伸缩缝、施工缝、结构缝、沉降缝、抗震缝的区别 同学们经常混淆这几种缝,现把这几种份从定义上,外形上给予区别。 后浇带: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结构缝:个人觉得应该是沉降伸缩抗震缝的统称。 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 概括如下: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伸缩缝: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 参考资料:《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

关于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的有关知识.

关于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的有关知识 施工缝、后浇带只是临时性的存在于结构中,待到一定时间随着后续砼的浇筑,我们肉眼根本看不到缝隙的存在,但是如果这些部位处理不好,会对我们结构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变形缝则在结构中永久的保留了下去,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从而满足我们的使用功能。下面就结合工程实践以及理论知识,简单介绍一下有关各种变形缝、施工缝以及后浇带的相关知识。 1. 变形缝 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通过预留构造缝的方法将结构划分为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够自由独立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构造缝成为变形缝。 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1.1伸缩缝 1.1.1 定义 伸缩缝是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出现裂缝或破坏,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的垂直缝隙。 1.1.2 设置原则 建筑中必须设置伸缩缝的情况主要有三类:一是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二是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三是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 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1.1.3 构造做法 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40mm,通常采用30mm。 (1)墙体伸缩缝构造: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2)楼地板伸缩缝构造: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

施工缝、沉降缝、伸缩缝的区别

什么叫施工缝?什么又叫沉降缝、伸缩缝?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 可见,除了施工缝,其余两种缝均是真实存在的缝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宽度都必须满足抗震缝宽度的规定。所谓抗震缝,是因为建筑物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而对结构抗震不利,而设缝将结构分为若干部分。 概括如下: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伸缩缝: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 参考资料:《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施工缝、沉降缝、伸缩缝的概念

施工缝【construction joint】 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 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 是因后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 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 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根据规范《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第8.6条混凝土施 工缝与后浇带 8.6.1施工缝和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施工缝和后浇带 宜留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受力复杂的结构构件或有防水抗 渗要求的结构构件,施工缝留设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8.6.2水平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墙施工缝可留设在基础、楼层结构顶面,柱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0mm~100mm,墙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0mm~ 300mm; 2 柱、墙施工缝也可留设在楼层结构底面,施工缝与结构下表面的距离宜为0mm~50mm;当板下有梁托时,可留设在梁托下0mm~20mm; 3 高度较大的柱、墙、梁以及厚度较大的基础可根据施工需要在其中部留设水平施工缝;必要时,可对配筋进行调整,并应征得设计单位认可; 4 特殊结构部位留设水平施工缝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8.6.3 垂直施工缝和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设在次梁跨度中间的1/3 范围内; 2 单向板施工缝应留设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 3 楼梯梯段施工缝宜设置在梯段板跨度端部的1/3 范围内; 4 墙的施工缝宜设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也可留设在纵横交接处; 5 后浇带留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6 特殊结构部位留设垂直施工缝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8.6.4 设备基础施工缝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施工缝应低于地脚螺栓底端,与地脚螺栓底端的距离应大于150mm;当地脚螺栓直径小于30mm 时,水平施工缝可留设在深度不小于地脚螺栓埋入 混凝土部分总长度的3/4 处; 2 垂直施工缝与地脚螺栓中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250mm,且不应小于螺栓直 径的5 倍。 8.6.5 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施工缝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施工缝,其高低接合处应留设成台阶形,台阶的高 宽比不应大于1.0; 2 在水平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地脚螺栓进行一次复核校 正; 3 垂直施工缝或台阶形施工缝的垂直面处应加插钢筋,插筋数量和规格应 由设计确定;

沉降缝、伸缩缝、变形缝、施工缝的区别

概念: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 可见,除了施工缝,其余两种缝均是真实存在的缝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宽度都必须满足抗震缝宽度的规定。所谓抗震缝,是因为建筑物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而对结构抗震不利,而设缝将结构分为若干部分。 概括如下: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伸缩缝: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 变形缝:将建筑物用垂直的缝分为几个单独部分,使各部分能独立变形。这种垂直分开的缝称为变形缝。

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和施工缝区别

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和施工缝差别 建筑物在外界要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致使开裂甚至损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类状况而预留的结构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要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往常在建筑物适合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大将房子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别成几个独立的部分。目的是为战胜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 的缝,基础可不停开。 伸缩缝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别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 因地基压缩性差别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平均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平均,防止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整分开。 防震缝: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开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独立的防震单元,防止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而产生损坏。基础可不停开。 防震缝 在抗震布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知足抗震缝要求。有好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一” 。 要点:差别“变形缝”和“施工缝”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或遇到施工工艺的限制,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其实不是一种真切存在的“缝” ,而应当是一个面。它不过因后浇注混凝土超出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联合面,该联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联合面简单出现各样隐患及质量问题,所以,不一样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办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关于楼梯的施工缝往常的做法是:梁、板施工缝留在小跨 1/3 跨处,柱的施工缝留在楼面梁下 50mm处,柱子的施工缝之所以留在此处,最大一个原由是方便施工,楼梯按理留在 1/3 净跨处,可是,实质操作留在梯梁根部的不是没有,

建筑中的各种缝

建筑中的各种缝 一、定义 1.施工缝 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⑴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 柱帽的下面. ⑵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当板下 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⑶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⑷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 围内. ⑸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⑹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楼梯上三步的位置,并垂直于踏步板. ⑺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mm的竖壁上. ⑻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 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2. 变形缝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1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垂直缝隙,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差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从基础顶面至屋顶延结构断开. 2沉降缝:指同一建筑物高低相差悬殊,上部荷载分布不均匀,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时,为避免不均匀沉降使墙体或其它结构部位开裂而设置的建筑构造缝.沉降缝把建筑物划分成几个段落,自成系统,从基础、墙体、楼板到房顶各不连接.缝宽一般为30~70毫米.将建筑物或构筑物从基础至顶部完全分隔成段的竖直缝.借以避免

建筑专业名词解释(散水、泛水、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施工缝、勒脚、踢脚线、女儿墙)

一些专业名词解释: 散水、泛水、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施工缝、勒脚、踢脚线、女儿墙 散水: 指房屋周围保护墙基,分散雨水远离墙脚的保护层,一般宽度在800mm左右。有砖铺散水、现浇细石混凝土和混凝土散水等几种。这样容易使地基更容易沉降,简单来说不做散水那今后房子的墙壁更容易有裂缝. 从墙根往外一般有半米的水泥地。 房子周围或看看随便一栋楼周围自墙根向外一米左右是不是一个水泥结构的地面.那就是散水。很多建筑物都有 顾名思义“散水”上边向下掉水它可以向外散水 建筑物四周,围绕着建筑物的那一圈室外地坪的,散水的做法很多,不一定是水泥做的。 “散水”是设在外墙四周的倾斜护坡,坡度一般为3%-5%,宽度一般为0.6米—1米,其目的是迅速将地表水排离,避免勒脚和下部砌体受水。 散水的构造: 1.60厚C15混凝土撒1:1水泥砂子,压实赶光 2.150厚3:7灰土垫层,超出散水外缘500mm. 3.素土夯实向外坡6%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 ”踢脚线”、“踢脚板”是墙面贴近地板的部分有一圈大约5~10cm高的裙板,目的是人走到墙边时防止鞋子踢脏白墙,另外摆放家具是也可以防止家具贴墙过近毁坏墙面; “内墙裙"是指室内墙裙,墙裙的作用与护墙板、踢脚板类似,只不过是高度一般是1~2米左右至地面的部分. 泛水 泛水:

fàn shuǐ 1。古水名。故道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久湮。2.古水名。故道在今山东省曹县北,从古济水分出,东北流至定陶县北.注入古菏泽.久湮. 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种防水工艺,通俗的说其实就是在墙与屋面,也就是在所有的需要防水处理的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说白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墙角包住. 和散水不同 其构造要点及做法为: (1)降屋面的卷材继续铺至垂直墙面上,形成卷材防水,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 (2)在屋面与垂直女儿墙面的交接缝处,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或45度斜面,上刷卷材胶粘剂,使卷材胶粘密实,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断,并加铺一层卷材。 (3)做好泛水上口的卷材收头固定,防止卷材在垂直墙面上下滑。一般做法是:在垂直墙中凿出通长的凹槽,降卷材收头压入凹槽内,用防水压条钉压后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外抹水泥砂浆保护.凹槽上部的墙体亦应做防水处理. 通俗解释:泛水是指屋面女儿墙、挑檐或高低屋面墙体的防水做法,其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女儿墙、挑檐、高低屋面墙不受雨水冲刷,以及保护屋面其余地方的防水层(不至于进水). 泛水一般是在屋顶,屋顶和女儿墙的交接处做的!防治雨水渗漏,散水是在一层室外!也就是室外标高+_0。000的做的一个坡度在2%左右的大概一米宽的沿建筑物外围一圈的防治雨水从建筑物与地坪之间的缝隙渗漏!一般散水与勒脚相连! 伸缩缝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joint 为减轻材料胀缩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而在建筑物中预先设置的间隙. 沉降缝settlement joint 为减轻地基不均匀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而在建筑物中预先设置的间隙. 防震缝aseismic joint 为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的间隙。 施工缝construction joint 当混凝土施工时,由于技术上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一次连续灌注时,而在结构的规定位置留置的搭接面或后浇带.

建筑中的各种缝

建筑中的各种缝 一、定义 1•施工缝 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 间,而与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 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⑴ 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⑵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当板下有 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⑶ 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⑷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 ⑸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⑹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楼梯上三步的位置,并垂直于踏步板。 ⑺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mm的竖壁上。 ⑻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 按设计要求留设。 2.变形缝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 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1)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垂直缝隙,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差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从基础顶面至屋 顶延结构断开。 (2 )沉降缝:指同一建筑物高低相差悬殊,上部荷载分布不均匀,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时,为避免不均匀沉降使墙体或其它结构部位开裂而设置的建筑构造缝。沉降缝把建筑物划 分成几个段落,自成系统,从基础、墙体、楼板到房顶各不连接。缝宽一般为30〜70毫米。将建筑物或构筑物从基础至顶部完全分隔成段的竖直缝。借以避免各段不均匀下沉而产生裂 缝。通常设置在建筑高低、荷载或地基承载力差别很大的各部分之间,以及在新旧建筑的联 接处。 (3)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隔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独立的防震单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 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而产生破坏。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4条规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宜避免采用本规范第 3.4节规定的不规则建筑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当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工程中常见的变形缝、结构缝

工程中的变形缝、结构缝 一、按功能,可分为以下十种类型: 1.膨胀缝(伸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膨胀(伸长)变形的结构缝; 2.收缩缝(缩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收缩(变短)变形的结构缝; 3.沉降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变形差的结构缝; 4.抗震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强迫移位时,能够消解、缓和结构不同部分碰撞损坏的结构缝; 5.体型缝:结构形状或体量发生突变时,将结构在体型突变处分割为不同部分而设置的结构缝; 6.局部缝:在结构形状突变的部位,为缓和应力集中影响而设置的局部结构缝; 7.控制缝:在结构容易发生裂缝的部位,通过预先设置薄弱截面或其它措施,主动引导裂缝出现并加以控制的缝; 8.拼接缝:预制构件装配连接时,拼接处所形成的缝; 9.施工缝:混凝土浇筑体量较大时,按预定位置划分不同的施工浇筑区域,接槎出所形成的缝; 10.界面缝: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建筑构件,不同建筑材料之间在界面上所形成的缝。

二、按做法,可分为以下七种类型: 1.全部断开的缝:将结构分割成完全独立的若干部分; 2.上部断开的缝:基础部分相连而上部结构断开所形成的缝; 3.局部断开的缝:结构局部在一定范围内,分割所形成的缝; 4.钢筋断开、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不考虑传递内力的预制构件之间的拼接缝; 5.钢筋后连接、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施工阶段不考虑传力,后用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实现钢筋连接形成整体而可以传递内力的缝; 6.钢筋连通、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从受力上按整体考虑,但在施工时混凝土在此接槎而形成的施工缝; 7.钢筋和混凝土连续、后期引导出现的缝:通过在预定部位削弱截面或采取其他措施引导产生并加以控制的缝。 (常见的几种) 1、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气候的冷热变化会使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产生胀缩变形,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都会由于这种胀缩而出现墙体开裂甚至破坏。因此,把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设置伸缩缝分割成若干个区段,保证各段自由胀缩,从而避免墙体的开裂。伸缩缝缝宽20~30mm,内填弹性保温材料。 在桥涵混凝土防撞护栏设计中因钢筋混凝土浇筑长度不一会隔比例适当的地方设计一条或几条伸缩缝以防止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因自然、外界、钢筋混凝土本身的力学条件产生不均匀的断裂或缝隙。

各类施工缝的异同

1、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构造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保存一定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构造。 还可以减小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温度应力,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根底及L:部构造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构造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构造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到达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构造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沉降缝:上部构造各局部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构造分为几局部,使其每一局部的沉降比拟均匀,防止在构造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伸缩缝:假设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构造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构造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局部,该缝即为温度

缝。对不同的构造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标准?混凝土构造设计标准?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 可见,除了施工缝,其余两种缝均是真实存在的缝隙。?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01规定: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宽度都必须满足抗震缝宽度的规定。所谓抗震缝,是因为建筑物平面不规那么,或竖向不规那么,而对构造抗震不利,而设缝将构造分为假设干局部。 概括如下: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方案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构造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沉降缝:为克制构造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须从根底到上部构造完全分开;伸缩缝:为克制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缝,根底可不断开; 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那么,以期有利于构造抗震而设置的缝,根底可不断开。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 参考资料:?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 后浇带: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 伸缩缝:假设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构造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构造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局部,该缝即为温度缝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