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2章新媒体研究的理论模型

第2章新媒体研究的理论模型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均面向大众传媒组织,培养能够适应大众传媒的需求与变革,从事大众传媒的信息建构与传播以及媒介经营与管理等等业务的媒体从业者。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具有创造性策略和构思的专业的职业化的媒体新人。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熟悉新兴媒体的特点及其运作规律是必须的,因此开设了《新媒体概论》这一课程。 二、课程目标 对传统的大众传播而言,新媒体的发展是无法回避的。对于传媒行业从业者来说,了解新媒体,熟悉新媒体,学会使用新媒体,不但是必须的,而且是必备的。结合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编导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需求,该课程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在介绍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侧重于新媒体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结合现实资料,进行逻辑推理,科学预测的能力。 三、教学课时分配表 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48课时。具体学时分配参照下表: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一)教学目的 介绍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的技术依托,剖析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探讨新媒体的社会影响。以这几个点为核心对新媒体进行宏观的、总体的介绍,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时数 理论讲授学时:2 (三)教学内容 1.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2.新媒体的优势 3.新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

(四)作业 谈谈怎么看待柯达破产? 第二章新媒体的类型和形态 (一)教学目的 介绍新媒体给新闻传播理论带来的影响,重点分析创新扩散理论。(二)教学时数 理论讲授学时:2 (三)教学内容 1.新媒体给新闻传播理论带来的影响 2.新媒体研究理论模型 第三章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 (一)教学目的 阐释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理论,分析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二)教学时数 理论讲授学时:2 (三)教学内容 1.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理论 2.网民的基本特征分析 3.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 (四)作业 分析创新扩散理论模型与中国特有的“2000万现象”的关联。 第四章新媒体的类型 (一)教学目的 了解新媒体中网络传播的类型,掌握网络中的大众传播发展历程,掌握web2.0特征。

新媒体研究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新媒体研究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代码: 1404403 课程学时:30 学分: 2 适用专业:新闻学 开课时间:四年级一学期开课单位:文学院 大纲执笔人:刘荣大纲审定人:刘汉光 本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具有创造性策略和构思的专业的职业化的媒体新人。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对传统媒体已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熟悉新兴媒体的特点及其运作规律是必须的。作为新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它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等特色的课程。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在理论讲解中将运用大量鲜活的案例加以辅助。具体基本要求有: 1.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结合现实资料,理解媒体发展的现状。 2、理解新媒体的发展在媒介产业的地位及对媒介产业的影响; 3、掌握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的基础知识; 4、理解新媒体的发展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5、理解新媒体管理的有关问题; 6、理解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Web2.0时代新媒体的主要形态、特征。 2.教学难点:新媒体的经营模式、管理需求,结合具体案例展开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2、老师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 3、基础知识与重点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 第1章新媒体导论理解 2 第1节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第2节新媒体的优势 第3节新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 第2章新媒体研究的理论模型掌握 2

第1节新媒体给新闻传播理论带来的影响 第2节新媒体研究理论模型 第3章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 第1节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理论 第2节网民的基本特征分析——由精英走向大众化 第3节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 第2单元新媒体的类型和形态 第4章新媒体的类型理解 2 第1节网络人际传播 第2节网络群体传播与网络组织传播 第3节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4节Web2.0 第5章Web1.0时代新媒体的主要形态掌握 2 第1节搜索引擎 第2节门户网站 第3节垂直网站 第4节电子商务网站 第6章博客掌握 2 第1节博客的特点 第2节微博 第7章社交网站掌握 2 第1节社交网站的概念、特点及其发展 第2节社交网站对传播的影响 第3节社交网站带来的一些问题 第8章视频网站掌握 2 第1节视频网站的概念及特点 第2节视频网站的发展历史 第3节视频网站对传播行业的影响 第3单元新媒体管理 第9章新媒体的宏观管理理解 2 第1节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 第2节新媒体的管理对策 第3节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双刃性

新媒体概论全书考点总结

第一单元新媒体概论基础 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1.数字出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出版方 式。 2.数字出版的主要特征: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传播渠道网络化。 3.新媒体的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海量 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特征,起本质特征就是技术上的数字化。 4.数字电视:又被称为数位电视或数码电视。 5.智能电视:就就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电视,其本质就是计算机的一种新形态。 6.目前的新媒体包括互联网与移动媒体。 7.智能手机的本质特征就是:在硬件上具有CPU,在软件上具有操作系统。 8.新媒体的定义: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 9.数字出版的影响:(1)对人类的知识传播与信息交流方式产生了影响。(2)对人类的阅读行为 与阅读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3)对社会文化的整合与传承提出了挑战。 10.截止到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6、95亿。 ·新媒体的优势 1.从传播学分类来瞧,目前较为同行的就是将传播类型分为五类:内性传播(自我传播或自身 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新媒体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融为一 体,就是一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类型。 2.新媒体的基本技术特征就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就是互动性。 3.新媒体的优势:(1)新媒体传播就是一种数字化传播,传播与更新速度更快、成本低。(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3)零成本全球传播。(4)搜索便捷。(5)多媒体传播。(6)超文本。(7)互动性。 ·新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 ☆1、改变现有传播格局: (1)形成新的交流环境。信息的传播空间发生了变化,传播机构与个体受众的区别缩小了,静态信息接收方式向动态信息接收方式转变。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第一单元新媒体理论基础 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第一节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1.“新媒体”一词源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1967)。 2. 3. 4. 5. 6. 7. 8. 第二节 9.超文本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二章 第一节 1. 2. 3.议程设置功能议程设置功能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那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4.网络与传统媒体进议程设置的区别?P30 ①网络议程设置具有“非强制性” ②网络中传播者的多元和难以控制限制了议程设置的效果 5.分析新媒体带来的社会控制的弱化?P31 第二节新媒体研究理论模型 7.创新扩散理论模型P37 创新扩散理论创新扩散理论是美国学者罗杰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侧重于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8.创新扩散的过程: ①获知:接触创新并略知其如何运作 ②说服:有关创新的态度形成 ③决定:确定采用或拒绝一项创新活动 ④实施:投入创新运用 ⑤确认:强化或撤回关于创新的决定 9.技术接纳模型P39-P40 10.计划行为理论模型P41 第三章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 第一节 1.接近权 者巴隆。 2. ① ② ③ 3. 4. 第二节 第三节 5. 6. 7. 第四章新媒体的类型 第一节网络人际传播 1.网络人际传播的形式:在互联网上,人和人的互动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形式进行。 第二节网络群体传播与网络组织传播 2.网络群体传播网络群体传播是临时松散的非正式群体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活动,如BBS、同学录等。 3.网络组织传播网络组织传播是指正式组织内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传播活动,如企业内部局域网。 4.社交网站社交网站英文缩写为SNS,起源与美国,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中国新媒体研究回顾

中国新媒体研究回顾 陈玉霞 一.新媒体研究的初期(从1986年至1999年)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初期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新媒体关注程度不高 1986年,《外语电化教学》发表的冈村二郎先生《视听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地位》一文是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第一篇文章,并从此揭开了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序幕。在此之后的14年,关于新媒体研究的文章陆续发表。根据对中国全文数据库的检索,从1986年至1999年的14年间,共发表新媒体研究的文章45篇,平均每年大约发表3篇。无论学界还是业界对新媒体这个新生事物关注相对较少。 2.中国新媒体研究始于对国外新媒体的引介 在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初始阶段,以对国外新媒体的引介文章居多。其中,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方晓虹对日本作者冈村二郎《视听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地位》一文的翻译。1987年《外语电化教学》又发表了方晓虹翻译的日本学者伊佐治大陆《新媒体时代的学校》一文。林青华1991年在《南风窗》发表了《日美新媒体争夺战》一文,对日本和美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媒体的竞争进行了分析。1999年《国际新闻界》杂志发表了美国作者戴安娜·斯多佛,迪 [内容提要] 从1986年至今,中国新媒体的研究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在这25年里,中国新媒体发展历经起伏跌宕,最终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那么,新媒体研究又呈现了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笔者通过对25年来中国新媒体研究历史的回顾和梳理,总结其中的成就与不足,为今后新媒体的研究提供借鉴和方向。 [关键词] 新媒体 研究 回顾 灵哈斯《新媒体技术对美国华文媒体的影响》一文。 3.新媒体的定义、特征、应用与影响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内容 在新媒体研究的初始阶段,不同研究者对新媒体的理解比较混乱,卡拉OK、电子传单、DVD、挂历、风筝广告都曾经被称之为“新媒体”,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中国兴起并产生影响,新媒体成为网络媒体的代名词。陈晓宁的《试论新媒体》是中国新媒体研究初创期试图对新媒体进行系统研究的深度论文,该文对作为新媒体形式的网络媒体进行了定义,并对其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卜卫的《新媒体对教育的挑战》,闵大洪的《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新闻媒体网站电子论坛刍议》分别论述了新媒体对教育、电子论坛对公众言论的影响。 4.在传播学框架下展开对新媒体理论的探讨 随着互联网引进,学者们开始将这一新的媒体形态纳入传播学框架下进行分析。如卜卫认为, 网络传播的多媒体和交互性的特征会提升受众的地位, 传播学需要考虑更多的社会和技术因素。陈力丹则认为,因特网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这将迫使传播理论作重大调整。但网络传播的控制结构并没有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37-1330/G4(2012)1-014-5

新媒体研究的进路与成果

新媒体研究的进路与成果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 引领受众研究沟通传媒价值 Media Industry's Preferred Research Partner

电视与互联网(两屏)同源研究IPTV用户点播及回看行为节目分析互动电视回路数据研究 多进路的新媒体研究

数字时代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三网融合推动IPTV、数字电视用户快速增长 媒体用户规模(亿人) –电视覆盖: 超过13亿人口 –有线电视: 全球1/3家庭 注:以上数据均为2011年网络最新公布数据,其中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均按第6次人口普查的家庭户规模3.1进行了户到人的转换,供参考

从数字机顶盒中提取的海量数据流,能够记录电视家庭户的频道收视行为和电视互动服务使用情况,是数字电视新媒体环境下重要的受众调查解决方案之一。 回路数据 (Return Path Data) 数字化电视环境下的受众调查方式 CSM基于回路数据的IPTV、数字电视用户收视研究 自2008年始与IPTV运营商合作,开展基于回路数据的家庭户收视研究, 分析基于家庭户水平的收视情况和多元增值业务应用情况, 作为传统个人收视率调查的有效补充。

CSM 外方母公司KANTAR-回路数据研究的全球领先者 南非 2009年开始,4,000南非 多选公司 (Multichoice )用户 英国 2005年开始,SkyView 样户 中40,000 家庭户 美国 2006年开始,查特(Charter )洛 杉矶,300,000 家庭户;2007年开始,DirecTV 高级服务;康卡斯特亨茨维尔,2008年开始 提供定址广告; 2008年开始,DirectView 100,000 家庭户 美国 2005年开始,海洋时代华纳(Oceanic Time Warner ), 200,000 家庭户 新西兰 2007年开始,6,500 Sky 用户 韩国 2008年开始,韩国电信,10,000 家庭户 澳大利亚 2009年开始,10,000 Foxtel/Austar 用户 中国 央视-索福瑞 2008年在中国开始测试

新媒体用户研究第五章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矛盾的新媒体用户 第一节个性化还是社会化? 一、信息消费的个性化趋向及其支持机制 1.个性化信息: ①获取:网站或客户端服务的提供者通过技术了解个体用户的需求偏好及行为特点,为用户推送信息;通过社会化媒体中的社会关系,即通过他人的筛选,来获得个性化信息满足。 ②个性化信息的缺陷:使个人局限在个人偏好里,共同话题减少,社会整合出现障碍。 ③启示:对于信息分发者而言,在满足个性的同时,应该提供公共信息的供给,保持个性信息与公告信息的平衡。 二、信息消费的社会化的加剧 1.网络信息消费的社会化 ①含义:个人信息消费行为与社会化信息消费行为融合,形成强大的社会效应;作为个体的网民受到社会氛围影响。 ②表现: 1)个体的信息消费行为汇聚成社会行为并作用于信息生产。点击率评论形成传播效果评估的指标反过来影响信息生产,这种指标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一个动态过程。 2)用户间的相互引导会对用户信息消费产生重要影响。信息超载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寻找显而易见的信息,朋友圈、问答、知乎等平台不仅带来了信息的分享,也促成了人们的相互信息引导。 信息消费的群体性氛围影响着个体态度与行为并形成群体效应。人们对信息的最终评价,往往不是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而是与他人互动的一种结果。 ③作用:网络信息消费也会成为个体能量聚合为社会能量的一个重要方式。李佳琦和朱广权的合作为湖北拼单聚集了网友的正能量为湖北拼单。 第二节主动还是被动? 一、新传播模式赋予的主动性与人的本性固有的被动性 1.新技术赋予的主动性与人被动性的矛盾 ①新传播模式下用户的主动性。 进入新媒体时代,用户的选择以及媒介消费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更多的自主性。新媒体的互动技术使用户的主动性提升,用户可以建构自己的网络信息,特别是对于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会呈现出很强的主动性。 ②人的本性中固有的被动性。 1)“懒惰”带来的被动性。人们总是原意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报偿,特别是在信息过载的情况下。依赖他人和系统,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方式。当然在有报偿的情况下,用户会积极改变自己的懒惰型性。比如:B站的视频剪辑和美妆视频,用户为了获取硬币积极尝试视频拍摄,制作高质量的内容。 2)惯性左右下的被动性。新媒体用户具有很强的惯性,人们容易被自己的习惯所左右。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