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五年级科学总复习知识要点

五年级科学总复习知识要点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一、二课: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当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3、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需要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改变的条件

只有一个。

第三课:

1、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2、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说明植

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3、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

光、空间、土壤提供的养料等。

4、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第四课:

1、蚯蚓(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动物对环境有基本需要,如空气、水、空间、食物等。

3、动物在形态、结构、习性上都有它适应环境的本领。

3、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

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

④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

第五课:

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2、(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3、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4、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5、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6、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7、食物链的举例:水田中的5条食物链。

老鹰狗尾草水稻小鸟老鼠蝗虫蛇

①狗尾草→老鼠→蛇→老鹰②狗尾草→蝗虫→小鸟→老鹰

③水稻→老鼠→蛇→老鹰④水稻→蝗虫→小鸟→老鹰⑤水稻→蝗虫→小鸟→蛇→老鹰

第六课:

1、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2、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4、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5、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成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

第八课:

1、草原上的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①草→兔→鹰②草→兔→蛇→鹰③草→蝗虫→鹰

④草→鸟→蛇⑤草→蝗虫→蛇→鹰⑥草→鸟→蛇→鹰

2、在食物链“草→兔→鹰”中,如果:

①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植被遭到破坏,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或荒漠戈壁,整个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遭到破坏。

②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大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

③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兔子会因缺少食物而减少,最后会消失,老鹰也会因食物减少饿死,草原生态失会去平衡逐渐荒漠化……

3、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的减少和草的减少?

答:人类对老鹰、兔子的猎杀导致其减少;环境的恶化,人类过度的放牧导致草的减少。

4、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答: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②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

③保护草原,合理放牧。

④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的动植物。

5、资料库: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1956)年。

光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保护我国现存最大的一片红树林。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长江、黄河、澜沧江

源头的生态系统。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专为保护珍稀动物大熊猫而设立的。

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最大的野生麋鹿保护区。

第二单元《光》

第一课:

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

2、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没燃烧的蜡烛不是光源。

3、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时候,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4、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物体距光源的远近)有关,物体离光源近,影子大;物体离光源远,影子小。

5、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物体不同侧面所得到的影子是(不同的)。

第二课:

1、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长—短—长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西—北—东

4、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5、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

第三课:

1、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

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达到地球约需要(8)分钟。生活中的例子: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立竿见影等

2、

第四课:

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生活中我知道运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有:梳妆镜、倒车镜、额镜、教室涂成白色等等。

2、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造的侦察工具。

第五课:

1、太阳在发出光的同时也产生(热),物体在吸收阳光的同时也吸收(热)。

2、热光源有:太阳(地球最大的热光源)、点燃的蜡烛、白炽灯等

冷光源有:萤火虫、日光灯、水银灯等。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

4、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支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第六课:

1、太阳外部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地球只得到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物体表面

粗糙的比光滑的(升温快);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3、物体受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摆放比倾斜快。

第七、八课:

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2、太阳能的组成:太阳能集热器、保温水箱、连接管道、支架、控制系统。

工作原理:利用集热器吸收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同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通过控制系统放出冷热水。

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原理有关。

3、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

电池板)。

4、太阳能等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结构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科学原理,及

如何方便实用。

教科版 五年级 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五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将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重量变(重),体积变(大),放在水中是(沉),沉浮状况(没有)改变。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在日常生活中,(萝卜)(木块)(泡沫塑料)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浮的,(小石子)(橡皮)(铁块)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沉的。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体积)(材料)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而且方向(相反)。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20、如何测定不规则形状的小石子的体积? 答:在量筒内放入足够的水,读出水的体积,然后将小石子慢慢没入水中,现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数,将两次读数相减所得的体积即为小石子的体积。 21、一杯盐水,一杯清水,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将它们区分开来。 答:(1)把它们蒸干,有固体物留下的是盐水,无残留物的是清水; (2)把一小块马铃薯放进两杯水中,沉的是清水,浮的是盐水。 (3)各取相同多的液体,在天平上称出其重量,然后进行比较

五年级教科版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教科版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1、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 2、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带盖的空瓶。 3、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4、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5、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物体排开的水量大,受 到的浮力就大,排开的水量小,受到的浮力就小 6、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7、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8、“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排开水的体积。 9、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糖浆。因为相同体积的糖浆最重,水第二,油最轻。 10、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11、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二、问答题: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 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 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2、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 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 3、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P16) 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 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4、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P14)(浮在水面上时,泡沫浮力等于重力)(压在水中时,泡沫浮力大 于重力,若一松手,马上就会上浮) 答: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会上浮。 ★5、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P16)

五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沉与浮 一、填空。 1、物体的沉浮与体积大小、(构成的材料)、(重量)、(密度)、(排开的水量)等因素有 关。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体积)和(重量),沉浮情况不会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 小的物体)容易沉。 4、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在水中的体积越大相切容易(浮),它的载重量也随之(增 大)。 6、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7、当物体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 8、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10、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 中(上浮)。 11、阿基米德定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全部或部分’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 所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12、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我们把个

力叫做(水的浮力) 1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有关。 14、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变化。 15、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沉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开状排开的不量(大), 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 16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重量)不变,而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 17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 18、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19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20、比重计应用了(阿基米德)原理。。 21、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装载的货物(也就越多)。 二,问答题。 1,铁块在水中是沉的,为什么钢铁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 答: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2、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物体的沉浮与体积大小、构成的材料、重量、密度、排开的水量等因素有关。3、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体积和重量,沉浮情况不会变。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变化规律? 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当体积相同时,重的物体容易沉,当重量相同时,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答:原因是浮在水面上的是船形,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

五年级科学知识背诵要点

五年级科学知识背诵要点 1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身体在不断变化,但不同阶段生长速度、发育情况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说,三至四年级,男女同学变化差异不明显,而到了四至五年级,女生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男女同学身高、体重方面会出现较大差异。21606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发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并不是从土壤中获得的,而是植物自己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的。 3显微镜由目镜、准焦螺旋、载物台、物镜、反光镜组成,使用显微镜时,要将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然后调节反光镜和准焦螺旋,看清标本。 4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叶的细胞中有许多绿色颗粒,这些绿色颗粒叫做叶绿体。叶绿体是“养料生产车间”。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叶中的叶绿体能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为光合作用。 5由于木质疏密不同和颜色深浅不同,就形成了清晰的圈层纹路,即年轮。一般来说,树木朝南的一面接受的光照更充分,生长速度更快,所以年轮也宽一些。朝北的一面正好相反,因此同一个年轮向南的宽,向北的窄。不同年轮宽窄不一样说明该年份的雨量等气候条件的差异。在温暖湿润的年份,树木生长快年轮宽度大。在寒冷干旱的年份,树木生长慢年轮宽度小。 6蘑菇生长环境:阴暗潮湿。蘑菇有四部分构成:菌盖、菌褶、菌柄、菌丝。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真菌生物还有很多如:木耳、银耳、猴头菇、灵芝等。灵芝表面具有漆状的光泽,他除了能食用外还有药用价值。有的蘑菇能使用,有的蘑菇有毒,误食了有毒的蘑菇就会中毒,甚至死亡。7自然界中除了动物植物和真菌之外还有病毒。常见的细菌有链球菌、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常见的病毒有:非典冠状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艾滋病病毒。有的细菌有益,有的有害。 8常见鸟有:啄木鸟、猫头鹰、麻雀、喜鹊、乌鸦、斑鸠。鹰翅膀长而宽适合在空中翱翔。鸽子翅膀长而窄适于长途滑翔。啄木鸟的翅膀宽而圆,始于空中停留,短程快速飞翔。燕子的翅膀窄而尖适合快速飞行。树林中生活的鸟各有自己的外形特点,这些外形特点都是适合树林的环境,和自己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我们要爱鸟护鸟做鸟类的朋友,为鸟类提供和好的生活环境,制止任何伤害鸟的行为。 9生物之间形成像链环一样的关系称为食物链。植物能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做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他们直接或间接的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消费者。青蛙如果被捕杀,蛇就会缺少食物受到威胁,而害虫因为少了天敌而大量增加庄家就会被害虫吃掉,我们要做到一、不捕食青蛙,二、不破坏他们的生活环境,三、劝说他人不要伤害青蛙。 10鲁班利用茅草获得启示发明了锯子,利用苍耳发明了粘子,鸟的翅膀发明了飞机,鸡蛋发明了薄壳结构屋顶,鱼鳍发明了船桨,蝙蝠发明了雷达。 11常见鱼有:鲫鱼、草鱼、团头鲂、鲢鱼。鱼的外形是流线型的,两头小中间大,鱼的表面有鱼鳞或者粘液,鱼鳃是扇形的羽状暗红色。鱼在游泳时靠躯干和尾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尾鳍控制前进的方向,靠胸鳍、腹鳍、背鳍保持身体平衡。鱼的嘴和鳃盖不停的张合时水从鱼嘴进入再从鳃盖后缘流出这是鱼在靠腮进行呼吸。鱼的共同特点:终生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长有鱼鳞或粘液。鳝鱼、泥鳅都是鱼类。 12青蛙的外形特点:头上有两只园而突出的眼睛,一张又宽又大的嘴,舌头很

五年级科学总复习知识要点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一、二课: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当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3、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需要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改变的条件 只有一个。 第三课: 1、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2、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说明植 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3、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 光、空间、土壤提供的养料等。 4、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第四课: 1、蚯蚓(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动物对环境有基本需要,如空气、水、空间、食物等。 3、动物在形态、结构、习性上都有它适应环境的本领。 3、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 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 ④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 第五课: 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2、(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3、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4、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5、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6、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7、食物链的举例:水田中的5条食物链。 老鹰狗尾草水稻小鸟老鼠蝗虫蛇 ①狗尾草→老鼠→蛇→老鹰②狗尾草→蝗虫→小鸟→老鹰

五年级科学课复习要点总结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一) 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3、研究“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实验中,如果推测“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那么,实验中让种子有水的这组就叫实验组,另一组(得不到水的)就是对照组。 4、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空气、光、适宜的温度、土壤可参照)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放大镜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三粒大小相同绿豆种子 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实验方法:①先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并把它们画下来。 ②准备两个种植盒,在盒内垫上纸巾并按三个洞,再往其中一个盒内的纸巾上滴水,另一个保持干燥。再在盒内纸巾上各放三粒绿豆。用标签标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并把标签贴在种植盒的外面。 ③比较两个种植盒里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现象:实验组盒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盒中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 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二) 1、在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中,我研究的是“种子发芽与的关系。” 2、绿豆种子发芽必需条件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3、绿豆种子发芽过程可分为种子膨大,种皮破裂,出现根,长出叶四个过程。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说一说:研究“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实验计划。) 1、绿豆芽生长需要的条件有:水分、温度、空气、阳光、土壤。 2、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3、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 1、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 2、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3、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 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 ④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 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 1、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3、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5、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6、做对比实验时只有1个条件不同。 7、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如果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8、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9、在生态瓶里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氧气。 10、一定区域里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1、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12、种子发芽的自身条件是完整的活的胚。 第二单元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没燃烧的蜡烛不是光源。 2、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5、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 6、产生影子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和屏。 7、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反射和吸收。 8、颜色深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颜色浅物体反射光的能力

五年级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 1.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2.岩石是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3.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4. 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朝着四面八方的。 5. 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及固体废物污染是当今社会四大环境公害。 6. 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 个星座。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 7. 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的三态:水蒸气、水、冰。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9.保护听力的做法:尽量避开噪声、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巨大声响发生时要张口。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 赫兹。次声波是振动频率低于20 赫兹的一种低频率波。 10.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 1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五年级下册 1.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3.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宽下窄,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5. 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 部分构成。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凸透镜。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眼睛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6.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侦察的仪器,利用潜望镜能在隐蔽的地方清楚地看到敌人阵地的情况。制作潜望镜至少需要2 块镜片。、 9.现代化“眼睛”:电子胃镜、CT 扫描仪等,生命探测仪,太空中有哈勃望远镜。电子胃镜主要由内镜、视频处理器、电视监控

五年级科学知识背诵要点(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知识背诵要点 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在不断的变化,但是不同的让你的生长速度,发育情况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说,三至四年级,男女同学的变化差异不明显,而到了四至五年级,女生的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男女同学的身高、体重方面会出现较大差异。 2、1606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发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并不是从土壤中获得的,而是植物自己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的。 显微镜由目镜、准焦螺旋、载物台、物镜、反光镜组成,使用显微镜时,要将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然后调节反光镜和准焦螺旋,看清标本。 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叶的细胞中有许多绿色的颗粒,这些绿色的颗粒叫做叶绿体。叶绿体是“养料生产车间”。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叶中的叶绿体能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为光合作用。 3、由于木质的疏密不同和颜色的深浅不同,就形成了清晰的圈层纹路,即年轮。一般来说,树木朝南的一面接受的光照更充分,生长速度更快所以年轮也宽一些。朝北的一面正好相反,因此同一个年轮向南的宽,向北的窄。不同的年轮宽窄不一样说明该年份的雨量等气候条件的差异。在温暖湿润的年份,树木生长快年轮宽度大。在寒冷干旱的年份,树木生长慢年轮宽度小。 4、蘑菇生长环境:阴暗潮湿。蘑菇有四部分构成:菌盖、菌褶、菌柄、菌丝。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真菌生物还有很多如:木耳、银耳、猴头菇、灵芝等等。灵芝表面具有漆状的光泽,他除了能食用外还有药用价值。有的蘑菇能使用,有的蘑菇有毒,误食了有毒的蘑菇就会中毒,甚至死亡。自然界中除了动物植物和真菌之外还有病毒。常见的细菌有链球菌、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常见的病毒有:非典冠状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艾滋病病毒。有的细菌有益,有的有害。 5、常见的鸟有:啄木鸟、猫头鹰、麻雀、喜鹊、乌鸦、斑鸠。鹰的翅膀常而宽适合在空中翱翔。鸽子的翅膀常而窄适于长途滑翔。啄木鸟的翅膀宽而园,始于空中停留,短程快速飞翔。燕子的翅膀窄而尖适合快速飞行。树林中生活的鸟它们各有自己的外形特点,这些外形特点都是适合树林的环境和自己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我们要爱鸟护鸟做鸟类的朋友,为鸟类提供和好的生活环境,制止任何伤害鸟的行为。 6、生物之间的生物联系形成像链环一样的关系称为食物链。在食物链中植物能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做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他们直接或间接的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消费者。青蛙如果被捕杀,蛇就会缺少食物受到威胁,而害虫因为少了天敌而大量增加庄家就会被害虫吃掉,我们要做到一、不捕食青蛙,二、不破坏他们的生活环境,三、劝说他人不要伤害青蛙。 7、鲁班利用茅草获得启示发明了锯子,利用苍耳发明了粘子,鸟的翅膀发明了飞机,鸡蛋发明了薄壳结构屋顶,鱼鳍发明了船桨,蝙蝠发明了雷达。 8、常见的鱼有:鲫鱼、草鱼、团头鲂、鲢鱼。鱼的外形是流线型的,两头小中间大,鱼的表面有鱼鳞或者粘液,鱼鳃是扇形的羽状暗红色。鱼在游泳时靠躯干和尾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尾鳍控制前进的方向,靠胸鳍、腹鳍、背鳍保持身体平衡。鱼的嘴和鳃盖不停的张合时水从鱼嘴进入再从鳃盖后缘流出这是鱼在靠腮进行呼吸。鱼的共同特点:终生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长有鱼鳞或粘液。鳝鱼、泥鳅都是鱼类。 9、青蛙的外形特点:头上有两只园而突出的眼睛,一张又宽又大的嘴,舌头很长身体的背上是绿色带深色的条纹,腹部是白色,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脚趾间有蹼,会发出呱呱的声音。青蛙捕虫时弹出舌头把飞虫站住卷回嘴里青蛙的水中运动时蹼足增加阻力使反推力加大加速游泳速度。蛙的一生要经历: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小时候生活在水里用腮呼吸,长大后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蟾蜍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能分泌黏液吃昆虫、蜗牛等小动物对农作物有益。两栖动物的共同特点:身体表面裸露用卵繁殖后代,发育经过变态,小时候生活在水里,长大后大都生活在陆地,大鲵(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 10、龟和鳖的身体分为头和颈、驱赶、四肢、尾巴五个部分。龟的壳比较硬是椭圆形有骨片组成,鳖的壳比较软是卵形的,草质皮肤。龟和鳖的四肢都是粗短强壮适合陆地爬行,趾上有蹼适合在水中游泳,脚趾尖有利爪,主要用于挖掘冬眠。爬行动物一般身体分为:头、颈、驱赶、四肢和尾巴,表面有鳞或甲善于爬行,用卵繁殖。龟、鳖、蛇、壁虎、蜥蜴和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蚂蚁、蚯蚓和蜈蚣都不是爬行动物。 11、池塘中的植物生长形式有:挺水植物(叶比水高,如芦苇和香蒲)浮水植物(叶浮在水面上,如鸭舌草、凤眼莲和睡莲)沉水植物(叶沉入水中,如菹草)。浮萍的根少、小,茎细、短、软,叶大少。 水生植物与它的生长环境有关,改变它的生活环境,它会生长不良或死亡。凤眼莲俗称水葫芦,虽然是一种可作猪饲料或绿肥的水生植物,但由于生命力很强,繁殖迅速,往往弥漫整片整片的区域,危害了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因此是有极大危害的物种之一。 12、水生植物给水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呼吸所需的氧气;而动物给植物提供了呼吸所需的

五年级科学必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必背知识点 一、生物 1. 植物植物植物 - 光合作用原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释放出氧气。 - 植物的繁殖:通过种子繁殖、利用根茎和侧枝繁殖、利用叶片繁殖等方式进行。 -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植物根据环境的不同,适应各种气候、土壤和光照条件。 2. 动物动物动物 - 动物的结构与运动:动物有不同的骨骼和肌肉结构,使其能够进行各种运动。 - 动物的分类:动物可以根据其体内结构和生活性等特点进行分类。 - 动物的生活性:动物根据其食性、活动时间等性进行生活。 二、物理

1. 能量与力能量与力能量与力 - 动能和势能:物体具有动能和势能,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 力和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可以使物体加速、减速或改变方向。 - 机械工作:机械工作是通过力使物体发生位移的过程。 2. 声音和光声音和光声音和光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通过物体的振动产生,通过介质传播。 - 光的传播:光能够直线传播,也能被反射、折射和吸收。 - 颜色与光:可见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 有不同的波长和频率。 三、地理 1. 地球与宇宙地球与宇宙地球与宇宙 -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其中地壳是人 类活动的主要场所。

- 月亮和星星: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星星是遥远的太阳系中的 太阳和行星。 - 季节和气候: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导致季节的变化,气候受地 球自转和倾斜度的影响。 2. 自然资源和环境自然资源和环境自然资源和环境 - 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 资源,人类要合理利用资源。 - 环境保护:保护环境是保护地球资源和人类生活的重要责任,要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 四、化学 1. 物质和变化物质和变化物质和变化 - 物质的三态:物质可以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不同的温度 和压力会引起物质的转变。 - 物质的混合与分离:物质可以通过混合和分离来改变其性质 和形态。 - 酸和碱:酸和碱是化学物质,酸性溶液会酸性反应,碱性溶 液会碱性反应。

五年级科学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1、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改变)。 2、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假如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假如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4、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5、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6、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7、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局部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增大)。 9、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10、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1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2、上浮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3、我们能够感受到浮力的存有,能够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4、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15、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关。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17、液体的性质能够(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8、当液体中溶解了(充足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19、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0、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21、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 第二单元 1、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体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到(保暖)的作用。 2、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5、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持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的(微粒)运动相关。

小学五年级科学必考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科学必考知识点 在小学五年级科学学习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必考的,它们对于学生 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介绍几个 小学五年级科学必考知识点。 1.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不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小学五年级的 学生需要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理解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 和人类生活的作用。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自然环境等。 2. 种子的结构和传播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种子的结构组成,包括种皮、胚珠、种 脐等;了解种子是植物的繁殖方式之一。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种子 的传播方式,如风传、动物传播、自行传播等,并能够举例说明。 3. 物质的三态变化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常见物质的三态转换过程,如水的沸腾、凝固、蒸发等。 4. 简单电路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如电池、导线、开关等,了解电流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实验搭建简单的电路进行验证。 5. 食物链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结构,理解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食物链的形成和传递方式,并且能够举例说明不同食物链之间的关系。 6. 声音的传播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理解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并能够通过实验验证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7. 地球与太阳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理解季节变化的原理。他们还需要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8. 世界七大洲与五大洋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世界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名称和位置,了解每个大洲和大洋所包含的国家和海洋,并能够用地图标示出来。 以上是小学五年级科学必考的一些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力和发现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同学们能够努力

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 知识点:1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2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3、了解病毒是生物中的一类。 练习题: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通过学习;我知道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有流感、非典、麻疹;它们分别是流感病毒、SARS病毒、麻疹病毒引起的。 3、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等才能观察到。 4、细菌一般有杆状、球状、螺旋状3种基本形态。 5、生活中制酸奶、生产沼气、增加土壤肥力、生物制药等都用到细菌。 6、我知道;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有腹泻、痢疾、食物中毒。 7、蘑菇由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5部分组成。 8、生活中的木耳、香菇、蘑菇、金针菇、灵芝5部分组成。 9、蘑菇是依靠地下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10、认识毒蘑菇的方法:一看形状;二看颜色;三看分泌物;四闻气味。 11、蘑菇生活在湿润、氧气充足的环境中。 12、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腐生细菌) 13、夏天;鲜肉腐烂变质是由(腐生细菌)引起的 14、(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的腐烂;最终分解掉。 15、细菌和病毒一样;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16、病毒感染会引发传染病;所以病毒对人体都是有害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举例说明。(不对。病毒不都是有害的;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用来制疫苗。)17、“细菌都是有害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不对;细菌也有很多有利的方面;比如发酵酸奶、促进土壤肥力、生物制药等。) 18、有人说“真菌对人类有益无害”你认为对吗;为什么?(不对;真菌里面的食用菌大多可以食用;但也有少部分有毒。) 第二单元认识自己 知识点:1、了解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统一整体;身体各个部分和器官各负其责;相互密切配合。 2、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3、了解人体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的过程。 4、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意识到个人对身体健康负有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5、知道脑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人体的司令部。 练习题。 1、人体骨骼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头骨、躯干骨、四肢骨。其中;躯干骨又分为胸骨、肋骨、脊柱;四肢骨又分为上肢骨、下肢骨。人体骨骼是由206块骨组成的。

五年级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必记科学知识 1、地球是椭圆性,地球的海陆分布为: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积的71%和29%。 2、地球的内部结构分别为:地壳、地幔、地核。 3、月相的分辨:(右上弦左下弦) 新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 4、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是24小时,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5、四季形成的原因:是地球的公转形成的,北半球一般夏天白昼长,夜晚短;冬季白昼短,夜晚长;南半球则相反。而春秋季节昼夜相等 6、我国(北半球)四季的温度原因:是与太阳直射点有关。也就是直射与斜射的对比原因:春分、秋分太阳直射在赤道《斜射》;夏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直射》;冬至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斜射》。 重点:7、种子的基本结构:分别由种皮、胚轴、胚芽、胚根、子叶组成。 8、种子萌发需要的两个条件:空气和水。 9、认识蚕生长的几个阶段:蚕卵、幼虫、蚕蛹、蚕蛾。 10、植物生长除了需要水分还需要养分。 11、植物在壤土、黏土、沙土中生长的情况对比:壤土最好,沙土最差。 12、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水、养分、空气、阳光、温度等。 13、懂得植物结果的奥秘:摘取雌蕊的花是不能结成果实的。 14、除种子以外有的植物还可以用其他器官繁殖的,例如:竹子、甘蔗 15、简单区分出胎生动物、卵生动物。多数哺乳动物都是胎生动物。 科学知识归纳题 地球与海洋的表面积分别是:地球内部结构是: 太阳对万物有什么重要作用:

()( ) ( ) ( ) ( ) 地球昼夜交替的原因是: 四季变化变化的原因: 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植物生长的规律: 蚕一生经历的阶段: 自己生长发育中身体出现那些变化: 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 什么因素对植物对生长有影响: 豆苗迷宫显示了植物的什么性质: 蚯蚓、麻雀、蚂蚁、青蛙的食物分别是: 动物吃食物有什么作用 雄蕊和雌蕊在开花中有什么作用: 种子有哪些传播方式: 种子繁殖的植物有:器官繁殖的植物: 胎生动物有:卵生动物有: 植物和动物的传播方式:生物繁殖还有什么技术: 1、早期的人类主要依靠(自己的肢体)来完成一些费力费时的劳动。 2、在长期的实践中,人类逐渐学会了使用(简单机械)。 3、当小铁片被用来撬图钉的时候,它就成了一种(简单机械)。 4、(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5、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抬起来。 6、实验中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

五年级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光 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 1.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2.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灯泡、萤火虫、发光鱼等。 3.有些物体自身不能发光,但能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给人感觉很亮,这样的物体不是光源。例如:月亮、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等。 4. 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5.夜空中的星星很多,大多是恒星,恒星能自己发光,所以是光源;有些是行星,行星能反射太阳光但自己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6.没有处在发光状态的物体不是光源。如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 7.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1)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2)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待多久,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 9.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 1.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1)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2)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3)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激光准直、纵队看齐、射击瞄准等。 3. 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当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形成了光斑。 (2)当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后,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没有形成光斑。 (3)实验中要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1.光照射玻璃、纸和书的探索 (1)光能穿过玻璃,能看清玻璃前方物体的细节,像玻璃这样的物体是透明物体。 (2)光能穿过纸,但不能看清纸前方物体的细节,像纸这样的物体是半透明物体。 (3)光不能穿过书,不能看到这本书前方的物体,像书这样的物体是不透明物体。 2.光照射烟雾的探索 (1)在水槽中放入点燃的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用激光笔照射可以看到一道清晰的笔直光束,说明光沿直线传播。(2)烟气阻挡了部分光并将一些光反射到人的眼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道清晰的笔直光束。当烟气越多时,烟气反射的光越多,我们看到的光束也就越清晰。 (3)不能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 3.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但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 4.日食: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日食。 5.月食: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形成月食。 第4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1.观察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发生的变化 (1)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 (2)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 2.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3.铅笔倾斜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因为铅笔反射的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 4.从玻璃鱼缸的一条棱处,透过鱼缸的两个面观察鱼缸中的一条鱼, 看起来是两条鱼。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在两个玻璃面上都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 5.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 (1)潭清疑水浅。(2)海市蜃楼。(3)叉鱼时应瞄准鱼的下方。 (4)近视眼镜、放大镜等透镜。

五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 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17.请你说出两种动物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们混身长满了厚厚的毛,身上有厚厚的脂肪,这样可以适应寒冷的气候,青蛙,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到了秋天,它就会穿到泥土里冬眠,这样它就可以安全的过冬了,来年春天它就会回到地面上来。 18.生态瓶中的生物一定要平衡。 19、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在我国的北方,由于我们人类破坏了生态平衡,特别是草原的生态平衡,至使一些草原沙化,遇到大风就形成了沙尘暴。 20、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21、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养分)、(空间)等。 22、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2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4.①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②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