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1

第一条

为加强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学装备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据卫生部2010年颁布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和要求,由医院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为确保进入临床使用的医学装备合法、安全、有效,对首次进入我院使用的医学装备严格按照《医用耗材新产品购置使用准入制度》及《医学装备购置管理制度》中的要求准入,对器械的采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采购规范、入口统一、渠道合法、手续齐全,将医学装备采购情况及时做好对内公开,对在用大型及生命急救支持类设备每年要进行评价论证,对医用耗材使用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监测提出意见及时更新。

第三条

对设备及耗材依据《医学装备验收与领用管理制度》、《医学装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医学装备报废管理制度》、《医用耗材入库验收制度》、《医用耗材发放领用制度》、《植入性医用材料专项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专项管理制度》的要求,作好安装验收、出入库、维护保养及报废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对医学装备采购、评价、验收等过程中形成的报告、合同、评价记录等文件进行建档和妥善保存,保存期限为医学装备使用寿命周期

结束后5年以上。

第五条

对从事医学装备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技术职称或者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并获得国家认可的执业技术水平资格。

第六条

对医学装备临床使用技术人员和从事医学装备保障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培训、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新进设备使用前规范化培训,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操作规程等相关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定期检查评价。

第七条

临床使用科室对医学装备应当严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技术规范、规程操作。对产品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应当严格遵守,需向患者说明的事项应当如实告知,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患者。

第八条

医学装备出现故障时使用科室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医疗设备管理科按规定进行检修。经检修达不到临床使用安全标准的医学装备不得再用于临床。

第九条

发生医学装备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及安全事件时临床科室应及时处理并上报设备科和药剂科,再由药剂科上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十条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专项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耗材相关资质进行审核。一次性使用耗材按相关法律规定不得重复使用。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应当严格按照要求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并进行效果监测。医护人员在使用各类医用耗材时应当认真核对其规格、型号、消毒日期、有效日期等不符合使用要求的严禁使用并及时上报药剂科。

第十一条

临床使用的植入与介入类医学装备名称、关键性技术参数及唯一性标识信息应当记录到病历中。

第十二条

制定医学装备安装、验收、使用的相关制度。

第十三条

对在用设备类医学装备的`预防性维护、检测与校准、临床应用效果等信息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以保证在用设备类医学装备处于完好与待用状态,保障所获临床信息的质量。

第十四条

在大型医学装备使用科室的明显位置公示有关医用设备的主要信息,包括医学装备名称、注册证号、规格、生产厂商、启用日期和设备管理人员等内容。

第十五条

遵照医学装备技术指南和有关国家标准与规程由相关科室定期对大型医学装备使用环境进行测试、评估和维护。

第十六条

对于生命支持设备和重要的相关设备制订相应应急备用方案。

第十七条

医学装备保障技术服务全过程及其结果均应当如实记录并存档。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规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

第三条卫生部会同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本着及时性、代表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原则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第四条卫生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综合利用现有监测机构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需要,制定和实施加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的建设规划,建立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本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需要,制定和实施本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规划,建立覆盖各市(地)、县(区),并逐步延伸到农村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第二章监测计划的制定

第五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应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与修订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的需要制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的需要,提出列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建议。建议的内容应包括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有害因素的名称、相关食品类别及检测方法、经费预算等。

第六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负责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需要,提出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建议,于每年6月底前报送卫生部。

卫生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于每年9月底以前制定并印发下年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在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时,应征求行业协会、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专家委员会的意见。

第七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遵循优先选择原则,兼顾常规监测范围和年度重点,将以下情况作为优先监测的内容:

(一)健康危害较大、风险程度较高以及污染水平呈上升趋势的;

(二)易于对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病人造成健康影响的;

(三)流通范围广、消费量大的;

(四)以往在国内导致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受到消费者关注的;

(五)已在国外导致健康危害并有证据表明可能在国内存在的。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

第八条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同时应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实施指南,供相关技术机构参照执行。

第九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应规定监测的内容、任务分工、工作要求、组织保障措施和考核等内容。

第十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应规定统一的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用的评判依据应经卫生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认。

第十一条卫生部根据医疗机构报告的有关疾病信息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进行调整。

第三章监测计划的实施

第十二条承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应由卫生部会同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确定。

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应具备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按照规范进行检验的能力,原则上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非常规的风险监测项目除外)。

第十三条承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实施指南的要求,完成监测计划规定的监测任务,按时向卫生部等下达监测任务的部门报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客观。

第十四条卫生部指定的专门机构负责对承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获得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汇总分析,向卫生部提交数据汇总分析报告。卫生部应及时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通报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商务、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

第十五条卫生部会同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及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控制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同级质量监督、

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地区人口特征、主要生产和消费食物种类、预期的保护水平以及经费支持能力等,制定和实施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方案调整情况报卫生部备案,并向卫生部报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备案情况、风险监测数据分析结果通报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商务、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规定相关术语定义如下:

食源性疾病监测:指通过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对食源性疾病及其致病因素的报告、调查和检测等收集的人群食源性疾病发病信息。

食品污染:指根据国际食品安全管理的一般规则,在食品生产、加工或流通等过程中因非故意原因进入食品的外来污染物,一般包括金属污染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超范围或超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真菌毒素以及致病微生物、寄生虫等。

食品中有害因素:指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除了食品污染以外的其他可能途径进入食品的有害因素,包括自然存在的有害物、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以及被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第十八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3

1 目的

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原料、辅料(含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出厂产品所发生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3 程序

3.1 在超出关键限值条件下生产的产品由关键控制点监视人员直接识别潜在不安全产品,对其进行标识和隔离。

3.2 不符合操作前提方案条件下生产的产品,现场生产人员先行将其标识和隔离。通知质检人员评价不符合的原因和对由此对食品安全造成的后果,满足如下情况的取消标识和隔离,否则应更改标识为潜在不安全产品。

a)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已降至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b)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进入食品链前将降至确定的可接受水平;

c)尽管不符合,但产品仍能满足相关食品安全危害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3.3 对潜在不安全产品由质检员从如下方面获得证据可作为安全产品放行,否则应作为不合格产品处理:

a)除监视系统外的其他证据证实控制措施有效;

b)证据显示,特定产品的控制措施的整体作用达到预期效果(即达到确定的可接受水平);

c)充分抽样、分析和(或)充分的验证结果证实受影响的批次产品符合被怀疑失控的食品安全危害确定的可接受水平。

3.4当认定为不安全产品时

a)出现的批量不合格品或异常不合格产品,由质检员填写《不合格品评审记录》,上报总经理,处置方案经总经理批准后,由生产部实施;处置方案有报废、移作他用、返工、让步放行等;返工产品应重新进行检验;让步放行产品应详细记录,并应单独存放和标识;

b)当发现个别不合格品,由生产部确认后作出处置,处置方案有:报废、移作他用、返工,并应在相应的检验记录上作详细记录;返工产品应重新进行检验。

c)报废产品需放置到报废区,按规定作好标识,由生产部负责具体实施。

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

为加强风险管理和岗位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一、合用范围 合用于现场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价与控制,合用于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以及重大危(wei)险源的风险管理。 二、职责 1、安质部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确定内部风险评价准则,考核、验收各单位风险评价、控制效果。 2、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建立、更新重大危(wei)险源档案,负责各级风险的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价更新。 3、各级岗位人员应参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 三、风险评价活动的实施步骤 1、采集识别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有关规定,组织员工学习与之相关的内容。 2、以班组为单位对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3、以岗位为单位采集整理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结果及控制措施,逐级进行审核签字后,提交本单位评价组织。

4、评价组织成员通过定性或者定量评价,确定评价目标的风险等级。 5、辨识出的重大危(wei)险源,评价组织成员必须实施现场检查,明确危(wei)险有害因素。 6、评价组织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7、各单位根据评价结果,分析风险控制管理等级,分级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实施和管理。 四、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 1、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 2、控制措施应包括: (1)工程技术措施,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装备,实现本质安全; (2)管理措施,学习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规范安全管理; (3)教育措施,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达到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的目的; (4)个体防护措施,根据岗位职业卫生需要配备防护用品,保证防护用品质量,减少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 五、风险等级的分级管理 1、确定为巨大风险、重大风险等级的,由公司进行管理。各单位逐级审核风险控制措施,由公司主管领导最终签字确认。生产

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办法

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办法 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办法(通用8篇) 为加强风险管理和岗位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发生,应制定规范的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办法篇1 一、为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明确安全风险的辨识范围、方法、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流程,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以预防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评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全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并严格监督落实。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方针、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检查审核与评审。安全风险预控责任体系应符合“PDCA”的运行模式。 注:PDCA分别表示: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改进)。 三、风险预控管理流程 (一)危险源辨识。 1、年度危险源辨识 (1)每年底由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队进行一次重点对瓦斯、水、火、粉尘、顶板及提升运输系统,爆破、机电运输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一次全面安全风险辨识; (2)危险源辨识前由培训中心组织全体职工对相关知识进行培训; (3)辨识范围要覆盖全矿所有生产及辅助系统作业场所、工序、流程; (4)各相关业务科室要对本科室负责的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对危险源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

①危险源辨识可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也可由各相关业务科室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并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确认后实施; ②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③采掘系统、机电运输系统、“一通三防”系统等应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2、专项危险源辨识 (1)专项危险源辨识前由专项危险源辨识组织人安排相关科室组织相关职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3)辨识范围要覆盖所有涉及到的生产及辅助系统作业场所、工序、流程; (4)各相关业务科室要对本科室负责的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对危险源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 ①危险源辨识采用的方法和程序要与现场实际相符,具体由各相关业务科室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并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确认后实施; ②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③采掘系统、机电运输系统、“一通三防”系统等应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5)新采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业务科室重点对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1次专项辨识; 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进行重点对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重大灾害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1次专项辨识; 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综采工作面初放、收尾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复产前,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1 第一条 为加强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学装备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据卫生部2010年颁布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和要求,由医院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为确保进入临床使用的医学装备合法、安全、有效,对首次进入我院使用的医学装备严格按照《医用耗材新产品购置使用准入制度》及《医学装备购置管理制度》中的要求准入,对器械的采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采购规范、入口统一、渠道合法、手续齐全,将医学装备采购情况及时做好对内公开,对在用大型及生命急救支持类设备每年要进行评价论证,对医用耗材使用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监测提出意见及时更新。 第三条 对设备及耗材依据《医学装备验收与领用管理制度》、《医学装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医学装备报废管理制度》、《医用耗材入库验收制度》、《医用耗材发放领用制度》、《植入性医用材料专项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专项管理制度》的要求,作好安装验收、出入库、维护保养及报废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对医学装备采购、评价、验收等过程中形成的报告、合同、评价记录等文件进行建档和妥善保存,保存期限为医学装备使用寿命周期

结束后5年以上。 第五条 对从事医学装备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技术职称或者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并获得国家认可的执业技术水平资格。 第六条 对医学装备临床使用技术人员和从事医学装备保障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培训、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新进设备使用前规范化培训,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操作规程等相关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定期检查评价。 第七条 临床使用科室对医学装备应当严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技术规范、规程操作。对产品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应当严格遵守,需向患者说明的事项应当如实告知,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患者。 第八条 医学装备出现故障时使用科室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医疗设备管理科按规定进行检修。经检修达不到临床使用安全标准的医学装备不得再用于临床。 第九条 发生医学装备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及安全事件时临床科室应及时处理并上报设备科和药剂科,再由药剂科上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十条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专项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耗材相关资质进行审核。一次性使用耗材按相关法律规定不得重复使用。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应当严格按照要求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并进行效果监测。医护人员在使用各类医用耗材时应当认真核对其规格、型号、消毒日期、有效日期等不符合使用要求的严禁使用并及时上报药剂科。 第十一条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通用8篇)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篇1 一、各施工队在施工场地尤其是在交通路口要配齐各种醒目安全标志,如有损坏,及时报告综合办公室。如安全标志不齐,对负责人处以50元罚款。 二、上班前,严禁喝酒。违者责令退出工地,处以20元的罚款并扣发当天工资、奖金。 三、上班时,必须带安全帽,佩带上岗证及统一服饰,高空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全带。违者处以20元罚款,并责令其按要求佩带整齐后再上班。 四、各队、处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有违反者,罚款20元,如因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人身伤亡,责任自负,并对负责人处以100—500元罚款。对直接现任责任者扣发全年奖金,并给予行政处罚,直到追究法律责任。 五、汽油及氧气、乙炔的仓库必须配好灭火器(且必须保证正常使用),严禁在操作现场吸烟,如因吸烟或电器焊操作不当引起火灾,对当事人和队、处负责人处以火灾损失的20%罚款,并给予行政处分。 六、严格按《用电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非专业电工不得私自接电;电缆必须埋在地面70cm以下或高出地面3m以上,配电盘要安全可靠,如有违者,扣发该队、处20元/次;统一配置的配电盘必须爱惜使用,不用时随手关闭,如不关闭扣发使用者20元/次。 七、机械操作人员根据《机械管理规定》定期对机械进行保养、检修和维护。如因操作不当,保养不到位而造成的损失,对操作人员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制度1 为全面辨识生产中的各种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并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危险源辨识、评估、监测 1、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 2、发生事故(包括未遂)、出现重大不符合项时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3、对危险源进行监测,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二、风险预警、控制 1、采取措施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使管理层和责任人能够及时获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2、建立程序以确保风险管理标准、风险管理措施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与执行,以实现对风险的控制。 三、风险保障管理 1、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组织机构; 2、建立健全与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制度;

四、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 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和梳理,制订员岗位规范和控制措施,以实现人员准入、培训、监督全过程的流程管理。 五、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建立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程序,对生产全过程安全要素进行有效管理。 六、检查 对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进行检查,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制度2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完善和规范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明确各级管控职责,增强事故防控能力,降低安全风险,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控的职责、风险辨识和评估及考核等要求,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大连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规范。 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遵循“统一领导、科学评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是一种旨在保护组织免受安全威胁和风险的制度。它是一个结构化的框架,用于识别、评估和处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安全风险。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组织的资产、人员和声誉不受到损害,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财务和法律风险。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通常由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构成: 1. 安全政策和目标:安全政策是组织在保护其资产和利益方面的指导方针。它应明确规定组织对安全的承诺,并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指导原则。 2. 风险评估和管理:风险评估是识别和分析可能对组织造成威胁的潜在风险的过程。这包括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其对组织的潜在影响和可能性。风险管理是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过程。 3. 安全控制措施:安全控制措施是组织采取的措施,以减轻或消除安全风险。这包括物理控制措施(如安全门、监控系统等)、技术控制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和行为控制措施(如培训、准入控制等)。 4. 事件响应和恢复:事件响应是指在发生安全事件时采取的紧急措施,以最小化损失并恢复正常运营。这包括建立应急响应计划、培训响应团队、实施事件监测和报告机制等。 5. 审计和监测:审计和监测是确保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这包括定期进行安全审计、监测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并对风险评估和事件响应进行持续改进。 6. 培训和意识提高:培训和意识提高是确保组织成员了解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他们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这包括提供安全意识培训、定期组织安全演习和推广安全文化等。

为了确保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组织应确保制度的适应性、可持续性 和持续改进。这需要定期评估和更新安全政策、风险评估和管理方法、安全控制措施和事件响应计划,并与相关利益相关者合作,共同推动安全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 总结起来,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是一个综合的框架,旨在保护组织免受安全威胁 和风险的影响。它涵盖了安全政策和目标的制定、风险评估和管理、安全控制措施的实施、事件响应和恢复、审计和监测以及培训和意识提高等方面。通过建立和执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组织可以更好地管理安全风险,保护自身利益,并确保业务的持续运营。

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理制度 一、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理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控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从而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本文将对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 包括其含义、目的、内容及实施步骤等。 二、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理制度的含义 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理制度是一种对企业进行整体风险评估的管理方案,旨在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范和管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 率和影响。其实现的过程包括辨识、评估、控制和监测四个环节。 三、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理制度的目的 1. 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 通过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管理控制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 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 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理制度能够加强企业对安全管理的重视,促进企业内部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提高组织机构的管理水平和响应能力。 3. 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 通过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降低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四、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理制度的内容 1. 安全风险辨识 安全风险辨识是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第一步,其目的是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和标准,对企业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以便及时采取 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 安全风险评估

在对潜在风险进行辨识后,需要对它们进行评估。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潜在风险的危害程度,以及可能带来的潜在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评估结果将作为企业制定控制 措施和采取相应应对的依据。 3. 安全风险控制 安全风险控制是一种必要措施,其目的是最大程度的减少或消除潜在风险的危害,保护企业的资产和员工的安全。在确定潜在风险的危害程度和评估结果后,应根据不 同风险的特殊性质,选取不同的控制措施进行安全风险控制。 4. 安全风险监测 安全风险监测是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为了监测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持续改进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控制措 施和管理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监测方案,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监测和检测。 五、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 1. 企业风险辨识 企业应承认是否存在风险,在工作场所和生产场所准确地确定潜在风险,以保护员工、企业和与企业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安全。 2. 风险评估 在风险方面,企业应收集必要的风险信息,对企业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估,最终确定应对措施。 3. 控制风险 企业应当确定控制风险的措施,尽可能的控制、减轻或删除风险,以确保员工、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的安全。 4. 监测风险 企业应监测风险管理措施的效果,并在必要时进行更正、更新或增强。监控过程应考虑评估和评估的结果,并确定和更新必要的控制程序。 六、结论 建立和实施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理制度不仅是企业防范安全风险的有效手段,更可以提高组织整体的安全意识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要做好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 理制度,需要有足够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才能取得最终的成效。

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三篇

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三篇 篇一: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方针,全面加强风险预控,规范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有效遏制和坚决防范事故,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本标准由xx公司标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xx公司安全监察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安全监察部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xxx 本标准审核人:xxx 本标准审定人:xxx 本标准批准人:xxx 本标准委托安全监察部负责解释。 1、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现场以及所辖的多经企业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以及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管理(包含危险点分析与预控管理)。 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十三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XX〕3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XX〕11号)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企业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国能安全〔20XX〕1号)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XXXX)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xxxx公司电力企业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重点要求》(20XX版) 《xxxx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暂行规定(20XX年版)》 3、定义 3.1本制度中的“安全生产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3.2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3.3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4、风险预控管理 4.1 组织机构与职责 4.1.1公司安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生产副总经理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是一项旨在保障组织安全的重要措施。该制度的目的是识别、评估和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安全风险,以减少潜在的威胁和损害。下面将详细介绍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标准格式,包括制度概述、责任分工、流程步骤和监督评估等方面。 一、制度概述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组织的人员、资产和信息免受潜在的威胁和损害。 该制度的实施将帮助组织建立一个系统化的安全风险管理框架,以保护组织的利益和声誉。 二、责任分工 1. 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安全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2. 安全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安全风险管理计划,包括风险评估、风 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工作。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在自己的部门内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并确保员工遵 守相关政策和流程。 三、流程步骤 1. 风险识别:通过对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可以 采用SWOT分析、PESTEL分析等方法。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和紧急程 度等方面。可以使用风险矩阵或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估。

3. 风险控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或减轻风险的影响程度。可以采用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缓解等策略。 4. 风险监测:定期对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 可以采用关键绩效指标和风险指标等进行监测。 5. 风险应急: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包括应急响应流程、人员培训和演练等。 四、监督评估 1. 内部审核:由内部审核人员对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审核, 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外部审计:定期邀请第三方机构对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审计,确保其符合 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3. 绩效评估:通过制定关键绩效指标和风险指标来评估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及时调整和改进制度。 总结: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是保障组织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识别、评估和管理安全风险,可以减少潜在的威胁和损害。该制度的标准格式包括制度概述、责任分工、流程步骤和监督评估等方面。高层管理人员、安全风险管理部门和各部门负责人在制度的实施中扮演重要角色。流程步骤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应急。监督评估包括内部审核、外部审计和绩效评估等。通过严格执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组织可以有效保护其人员、资产和信息的安全。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安全运营,预防和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制定和实施的一套规范和程序。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目的和背景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组织的人员、财产和声誉免受潜在的安全 风险的威胁。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可以识别、评估和控制安全风险,提高组织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1. 安全风险管理政策 安全风险管理政策是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明确了组织对安全风险管理 的态度和原则。该政策应包括以下内容: - 组织的安全目标和原则 - 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和权限 - 安全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流程 - 安全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机制 2. 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是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组织应通过以下步骤来进 行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 确定安全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目标 - 收集和分析相关的安全风险信息

- 评估安全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 制定安全风险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3. 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 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的发生和影响。组织应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 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和岗位,明确责任和权限 -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 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 -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 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 4. 安全风险监控与改进 安全风险监控与改进是为了确保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组织应建立相应的监控机制,包括但不限于: - 设立安全风险管理绩效指标和评估方法 - 定期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绩效评估 - 分析评估结果,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 - 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实施情况 三、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推广 为了确保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推广,组织应采取以下措施: 1. 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一、背景介绍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组织在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而制定的 一套规范和流程。该制度旨在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的安全风险,以减少事故和损失的发生,并确保员工、客户和其他相关方的安全。 二、目的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组织在运营过程中能够及时识别和应对各类安 全风险,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维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三、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组织内的所有部门和员工,涵盖组织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活动。 四、责任和职权 1. 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推动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并确保资源的充分 投入。 2. 安全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具体规定,并组织实 施相关培训和宣传工作。 3. 各部门负责按照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并定期报告安全风险管理的情况。 4. 所有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要求,并积极参与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五、安全风险管理流程

1. 风险识别和评估 a. 针对组织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和评估。 b. 采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对各类风险进行量化和定级,确定其对组织的影 响程度和可能性。 c.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包括风险避免、风 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 2. 风险控制和监测 a. 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b. 制定和执行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员工按照规定操作,减少人 为因素引发的事故风险。 c. 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风险的变化和动态,采取相应的措施 进行控制和修正。 3. 事故应急管理 a. 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和应急响应流程。 b. 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c. 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教训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4. 安全培训和宣传 a. 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b. 制定宣传计划,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 六、监督和改进 1. 安全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一、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1.保护员工安全:企业或组织要切实履行保护员工安全的责任,制定 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员工伤害和死亡的风险。 2.保护资产安全:企业或组织拥有大量的资产,包括设备、机器、财务、信息等,这些资产需要被保护,以免受到损害和盗窃。通过实施安全 风险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护资产的安全。 3.遵守法律法规:企业或组织必须合法经营,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 法规。制定和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可以确保企业或组织符合相关的法 律法规要求,避免受到罚款和处罚。 4.保护企业声誉:事故的发生和员工的伤亡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不良 影响,可能导致客户和投资者对企业的失去信任。制定和实施安全风险管 理制度,可以降低事故风险,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 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内容 1.安全管理人员和责任:明确企业或组织的安全管理人员,并指定他 们的职责和权力。 2.安全目标和政策:制定明确的安全目标和政策,确保员工和资产的 安全。 3.安全培训和教育:提供员工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使他们具备应 对安全风险的能力。

4.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定期评估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5.事故报告和调查:要求员工及时报告事故和危险情况,进行相关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 6.应急计划和演练:制定应急计划和演练方案,以应对突发情况和灾害。 7.安全设施和装备:确保安全设施和装备的有效运行和维护,包括消防设备、安全标识等。 8.安全监督和检查:建立安全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的有效实施。 三、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 1.制定制度方针和目标:明确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方针和目标,确保其与企业或组织的整体战略和目标相一致。 2.人员组织安排:指定专人负责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和落实。 3.建立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确定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方法和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等环节。 4.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制定明确具体的安全规章制度,包括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等。 5.培训和教育: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理制度完整版

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理制度完整版 一、安全风险辨识 1.建立安全风险辨识的责任制,明确安全风险辨识的主要责任人和辅 助责任人。 2.制定安全风险辨识的工作计划,明确辨识的时间节点和辨识的对象。 4.对所辨识到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确定其危害程度和可能发 生的概率,并制定风险评估表。 5.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高风险的风险进行重点分析,并制定相应的 管控措施。 6.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辨识的复评,及时发现新出现的风险和变化的风险,并进行合理调整。 二、安全风险管控 1.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风险管控计划,明确管控的目标、时间节 点和责任人。 2.确保管控措施的可行性,包括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可行性。 3.采用多层次的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隔离、技术防范和管理 控制。 4.建立安全培训和宣传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5.建立安全巡逻和检查制度,定期对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 巡逻。

6.将安全风险管控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将相关责任人的安全管理绩效 与薪酬挂钩。 三、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建立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制,明确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和辅助 责任人。 2.制定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计划,明确安全风险管理的时间节点和管 理的对象。 3.建立安全风险管理的流程和制度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安全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安全通报等。 4.建立安全风险管理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安全管理工 作的协调和合作。 5.定期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的绩效评估,追踪和评估安全管理工作的实 施和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6.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安全风险管理的情况和工作成效,接受监督和 检查。 7.对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问题进行总结和整改,并建立相应 的学习和改进机制。 通过建立完整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理制度,企业可以全面识别和评 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针对高风险制定具体的管控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安 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同时,制度的建立也能够明确责任人和工 作流程,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为加强风险管理和岗位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发生,应制定规范的安全风险管控制度。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安全风险管控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安全风险管控制度篇1 一、坚决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各种质量管理文件、规程、规范和标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二、保证产品质量,由主管厂长牵头,分管技术厂长和生产厂长组成的质量安全领导组,由质量管理室负责实施质量管理相关工作,按照相关要求做好日常工作。 三、进行经常性的产品质量知识教育,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实行生产、检验、监管现场三同时制度。对于关键工序、关键岗位,单位相关领导和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以及职能部门到现场进行指挥和技术督导。 四、现场产品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工艺规范要求层层落实,保证每道工序的加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坚持做到每个分项、分部加工质量自检自查,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不符合要求的不处理好决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五、严格把好材料进出质量关,所有材料、配件、设备使用前必须获得职能部门检测同意或标定,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进入加工现场。 六、建立健全技术资料档案制度,专人负责整理工程技术资料,认真按照验收室要求,及时作好相关记录。将产品资料分类整理保管好,随时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 七、对违反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的人,将按不同程度给予批评处理和罚款教育,并追究其责任。对发生质量事故的当事人和责任人,将按有关规定程序追究其责任并做出处理。

八、员工培训工作力求做到“三化三实”即“多样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实际、实用、实效”。做到需要和常态化。 九、教育培训计划应有针对性的科学安排培训。职工应按时参加培训,做到一岗不缺、一人不漏,切实做到全面、全员、全过程管理。 十、每次课程结束后,将安排考试。考试的形式为书面答卷结合口头问答及岗位抽查。岗位抽查指项目部就所讲授的培训内容是否被学员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行随机考核。 十一、凡每次考试不及格者,不得上岗。待重考合格后,重新上岗。考证优秀者将视情况予以奖励。 十二、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产品质量的原则,每个工位、每道工序、每个环节实施前,技术部必须进行技术交底。 十三、对相关安全工序,紧紧抓住机车“八防”要求,严格对高风险环节、关键岗位、重要工种的风险控制。 十四、关键岗位包括:检查、轮对压装、焊接、探伤、试验等。 十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本单位由质量管理室负责实施对安全问题的快速报告、快速响应、快速阻断。 十六、建立产品应急处置预案,对单位产品相关安全问题进行,不间断监控,对影响机车整体安全问题的产品,及时有效的与收件单位进行协商。对相关问题进行快速解决。 十七、本制度于发布之日起执行。 安全风险管控制度篇2 为防止网络突发事件,保证信息安全问题及时响应,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主要立足于防范和消除以下危害情况的出现: 1、校园网主页被恶意纂改。 2、交互式栏目发表反政府、分裂国家和色情内容。 3、校园网用户发布或阅读反政府、分裂国家、色情言论。 二、防范立足于技术,以相应的技术设施及安全的设置以保障网络安全,同时实行专人定时巡查和监督信息传输。 三、若主页被恶意更改,应立即停止主页服务并恢复正确内容,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篇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风险管理,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承受度和风险应对策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风险是指公司经营活动中与公司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包括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本制度所称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基于事实的信息进行分析,就如何处理特定风险以及如何选择风险应对策略进行科学决策。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三条各部门为公司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责任机构,具体职责: (一)对公司经营活动中的风险进行识别; (二) 对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辨识评估出风险等级并将中、高风险以书面形式上报公司管理层,上报内容应包括:风险发生地、发生原因、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拟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三) 执行审批后的风险应对预案,并及时反馈风险的应对、解决结果; (四) 对识别的风险进行监控,发生变化时重新评估,并根据新辨识评估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应的处理; (五) 年中、年度对风险评估管理工作进行总结。 第四条公司企划部门为公司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具体职责: (一)负责制定公司的风险评估方案; (二)负责组建风险评估工作小组; (三)负责审核风险清单、应对预案;

(四)拟定公司风险评估报告,上报公司管理层。 (五)负责建立经营环境监控体系,切实监控并记录内、外部经营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以修正风险识别与评估。 (六)负责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求各具体部门定期提供数据,进行指标分析;对于超过风险预警值的指标,应确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五条财务部门的风险评估 (一)负责建立流程识别和应对会计法规、准则、制度的变化,评估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二)负责建立沟通渠道和流程参与公司业务操作流程的变化,评估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第六条公司管理层主要职责为: (一)审定公司各部门风险管理工作职责; (二)批准风险应对预案; (三)研究、确定公司重大风险事项及应对预案; (四)审定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公司风险管理方面的报告,并报董事会审议。 第七条董事会负责审议公司管理层提交的公司风险评估报告报告,批准风险管理其他重大事项。 第三章风险评估的频率 第八条风险评估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评估的频率。 第九条当出现下述情况时,应考虑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一)企业经营模式发生重大变动; (二)企业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发生重大变动; (三)关键人员变动; (四)企业所适用的会计准则发生重大变动;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什么是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正常运营中,通过建立和完善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机制,通过风险分析与评估的方法识别企业存在的安全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应对措施,以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与稳定。 为什么需要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企业在日常运营中会遇到各种安全风险,例如内部人为操作错误、网络攻击、自然灾害等。若没有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和措施,这些风险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导致市场信誉度下降,公司运营受到重大影响,给企业带来长期不利影响。因此,企业要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风险评估和分析 企业应该对内部及外部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可能风险,并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等指标对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安全管理机制 企业应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确保该制度能够落实到位。包括: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责任制等。 控制要点 企业应该针对制定的风险管理计划,制定具体的控制要点,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安全管控,可以有技术防范措施、人员管理措施等。 应急预案 企业应该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事件。包括:安全漏洞发现的处理流程、非正常操作的处理方式等,确保在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及时控制和消除风险,保障企业的安全。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流程 企业在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时,应该逐步进行,如下所示:

确定安全管理范围和目标 企业应该初步确定需要管理的范围和目标,对内部和外部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列举,以便后续进行详细评估。 风险评估 企业应该详细分析确定评估风险,评估标准和指标,制定风险测量工具,获得风险汇总报告,并对风险进行分类。 制定管控策略和预案 企业应该根据风险分类制定相应的管控策略和应急预案,确保管理措施能够有效落实。 实施和监测 企业应该实施风险管理计划,按计划执行各项措施,同时对管理措施进行监测和调整,确保计划能够按照预期执行。 结语 企业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但一旦能够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措施,就能够提高企业安全性,降低风险,确保长期稳定经营。企业需要意识到,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风险的产生和消失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风险管理应该保持持续性,随时调整和完善。给企业未来的稳定运营带来更多的保障。

安全风险管控制度范文(4篇)

安全风险管控制度范文 各(区)队、科室: 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集团公司要求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业务科室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____机构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组长:矿长、党委书记常务副组长:安全副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开拓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生活副矿长经营副矿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成员:安全副总通风副总采煤副总开拓副总 机电副总电气副总地质副总副总会计师采煤助理开拓助理运输助理、安全助理、机电助理、调度室主任、安监站第一副站长、职业健康办主任、技术科科长、通风区区长、地质科科长、机电科科长、防尘区区长、培训科科长、宣传部部长、搬家办主任、考核办主任、工资科科长、九宫派出所所长等。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____

(二)领导组职责 1、矿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安全副矿长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 3、各副矿长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专业副总工程师及业务科室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5、区队负责人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6、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三)办公室职责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负责检查、督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实施情况,具体职责如下: 1、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管控措施以及层级责任、考核奖惩等内容; 2、制定安全风险辨识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 3、指导、督促各科室、区(队)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____相关人员对全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5、承办上级部门和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评估方法 (一)综合辨识程序 1、年度辨识评估 每年由矿长亲自____,制定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方案,抽调各系统技术人员和专家,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