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职实践课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高职实践课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高职实践课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高职实践课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1高职实践课程设计系统

1.1第一阶段———引

首先是“引”,该阶段是在课程开始时为学生“画饼”,使学生对课程的目标与意义有整体的把握。对于这部分的课程建设包括职业岗位内容设计和课程设计2部分。职业岗位内容设计是指确定该门课程在职业岗位上的需求,也是明确该门课程的存在意义,通过调研,确定学习该门课程能够胜何种岗位的何种工作,这就明确了整个课程的驱动任务。将这部分调研得来的数据填入系统,就形成了该门课程的课程目标与意义,也是该门任务驱动课程的总任务,并以此为背景产生满足行业一线工作要求的课程综合案例。在此基础上,分解岗位工作为若干工作过程,并以此将整个大任务划分为不同的子任务,并对这些子任务所对应的岗位工作分解为分步工作过程进行描述填入系统,以此完成课程的总体设计。通过这种方法完成的课程设计不论是从教还是学的角度,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从教的角度,教师可以通过该阶段课程建设工作全面掌握课程授课内容与难度,并深入行业一线,摸清工作岗位与课程的联系。从学的角度,学生通过该阶段学习了解自己的职业生涯,可以有的放矢,有利于课程的学习。

1.2第二阶段———追

其次是“追”,追是在“引”阶段所设计的课程总体任务与子任务的基础上,对每个任务进行量化处理,该过程是把每个小任务分解为:项目引入、项目相关任务讲解、任务演示、任务操作与完成、任务考核共5个过程,将子任务的数据录入系统,并针对每个子任务设定考核点,检查阶段成果,巩固阶段学习成果。其中项目引入是结合工作岗位,描述该岗位需要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完成的任务,使学生了解任务的意义,使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思考如何来做;项目相关任务讲解是对任务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任务涉及的理论知识与行业规范,结合知识点与规范,让学生思考如何完

成任务;任务演示,是教师在引发学生对任务的思考后,演示任务完成的关键方法与步骤,阐述任务完成要注意的行业规范;任务的操作与完成过程要求学生根据任务需求,遵循行业规范完成该项实践任务;任务考核,是教师根据行业规范与任务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每个任务考核成绩计入总成绩,最终产生该门课程总成绩,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学习过程的考核。该阶段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督导作用,着重要注意对任务的考核量化,对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学生,每节课量化的考核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对于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能够提高自学的学习效率。

1.3第三阶段———推

最后是“推”,与第二阶段不同的是,该阶段是以鼓励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注重继续教育,在课程进行过程中要求教师对课程知识的扩展提供方向与学习资源,并对课程结束后开展后续的教育。每个专业都会有不同的工作岗位,而每个工作岗位对于每门课程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的拓展方向要明确,为学生的课余学习提供方向性的指导意见,该阶段课程设计要求输入系统不同岗位的扩展方向与学习包,例如:在Linux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中的Apache 服务器管理这个任务的课程设计时,指明网络管理员岗位拓展方向为A-pache服务器安全与性能管理配置;网络程序员岗位拓展方向为Apache服务PHP与Mysql服务管理,指明方向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学习包,在学习包中包含该方向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拓展知识。对于课程结束后的后续教育或终身教育,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教师的精力有限,对于同一门课程多个学期授课会积累大量的学生,如果单靠教师会非常吃力,特别是就业后的学生所涉及的问题将可能更专业、深度更大。针对这个问题,本阶段所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技术论坛的形式,将该多个学校该门课程的学生加入论坛,完成大量学生的积累。用师兄带师弟的方式,积累大量的资源,同时引入成长机制,将论坛分为不同级别,通过学习与发帖提高自身级别,这就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论坛中都能够不断成长,让“新手”学生从开始学习课程到就业进入岗位角色,再到成为行业专家都有学习的空

间。这个阶段吸引就业的同学尤为重要,同学在就业后更能够接触到行业一线和前沿技术,这部分成长起来的专家在论坛中既可以提高同学对课程的掌握,同时有利于通过这部分学生及时修改课程目标与任务,保证课程具有先进性与实用性,与前沿技术保持一致,最终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达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连接。

2结语

自2012年至今,基于“引、追、推”实践教学方法的高职实践课课程设计系统已经先后在4所院校、5门实践课程中应用,其中《Web 综合实战》《组网技术》《Linux网络操作系统》效果较为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取得长足进步,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自学能力、团队意识等都有很大程度进步。截至目前,学生获得省级一等奖两次,国家二等奖一次。这也间接说明该课程设计方法确实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

高职院校毕业实践论文-高职毕业综合实践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毕业实践论文- 高职毕业综合实践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摘要]文章以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为例,通过分析高职毕业综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从整体式设计、阶段性推进和过程化管理三个方面对高职毕业综合实践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创新 以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为主要手段的高职毕业综合实践,是高职院校整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前对其专业知识学习和工作技能的一次大检阅、总考核,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后一课。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实践锻炼和最终就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职毕业综合实践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通常将毕业综合实践列为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块来实施,经过两年或两年 半的理论学习后,学校给学生下发毕业实习指导书和毕业论文指导书,安排毕业实习和毕业 论文的撰写任务。毕业实习通常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由学生自主确定实习单位,学校定期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检查和指导,管理较为松散。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要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指导教师也主要通过网络对学生论文进行修改和指导。最后,学生在毕业前返校进行论文答辩。整个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一,相当数量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去实习,而是找个相关单位在实习鉴定表上盖个章交差了事。其二,论文学术性与实习的实践性脱节,实习对论文的撰写几乎没有推动作用,无法引起学生重视。其三,由于没有前期的训练和准备,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撰写很茫然,加之网络资源的便利,论文抄袭和拼凑现象较为普遍,毕业论文质量低下。其四,毕业答辩主要对学生的论文就题论题地进行提问,学生背一背论文就可以应付,对学生实践 能力的提高和就业几乎没有任何帮助。这些弊端使得高职毕业综合实践没有能够起到应有的教学作用,最终只是学生毕业前得到的一个空洞的分数。 究其原因,固然有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论文选题不恰当、指导渠道不畅、学生基础不够、时间仓促等现实原因,但目前高职毕业综合实践所采用的终结式考核方式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只有对高职毕业综合实践进行整体式设计、阶段性推进和过程化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高职毕业综合实践体系“有名无实”的现状,使其真正发挥教学“风向标”和就业“快车道”的作用。 二、高职毕业综合实践创新思路 (一)整体式设计 传统的高职毕业综合实践处于各环节的割裂状态,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与课程教学之间,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之间,论文答辩与就业之间彼此互不干连,甚至相互矛盾,缺乏整体性和 连贯性。以旅游英语专业为例,多数高职院校利用最后一年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训练,并在此期间撰写毕业论文。由于毕业综合实践与前期的课程教学脱节,使得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缺少了必要的前期准备。分散的实习地点,使教师的指导不直接、不顺畅,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毕业论文多以本科式的“学术性”英语文学评论、英语知识性和文化性主题为主,这与顶岗实习的岗位实践毫无关联。一方面实践的成果无法在论文中体现,另一方面论文也得不到实践的支持,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对高职毕业综合实践进行整体式设计,就是从前期准备、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论文答辩到就业一体化设计,使前后目标一致,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完整实践体系,实现从入口到出口的顺畅通道,最终指向“就业”这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设计与实践初探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设计与实践初探 [摘要]文章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设计为例,分别从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教学内容、组织课程内容、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四个方面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进行课程设计的方法及要点。 [关键词]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实践 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动态优化过程,它涉及两个层次:一是从宏观上来说就是课程开发,也就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包括课程整体结构和具体结构。课程整体结构即课程方案的设计,课程具体结构即课程标准和课程教材的设计。二是从微观上来说就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具体分析一门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在整个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决定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其设计的原则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突出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实现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本文以“单片机应用技术”为例来阐述一门课程设计的要点。 一、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在职业能力和知识认知上要达到的具体标准,主要包括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教学的“龙头”,又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和论证。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1.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一门课程究竟要实现哪些职业能力目标,必须以专业相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应深入相应职业岗位,考察其职业活动,结合区域经济需求,认真做好职业岗位需求的分析论证。同时,对职业活动的实地考察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定期跟踪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变化发展的情况,并及时在课程目标中予以反馈。 2.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是课程的最终受益者和检验者,确定课程目标时要关注学习者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包括学生的基础、先续课学习及掌握情况、知识经验、发展需要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课程目标,做到因材施教,按需定目标。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财务管理论文】

张莹 [摘要]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蓬勃兴起,急需培养大量具有较高素质、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结合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中的权重、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教学中的课程设置,对该院4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提出了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行在校识岗、实训周跟岗和实习企业顶岗的三段式实践教学改革模式,并制定弹性实践教学计划,学校要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师资的培养。力求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适应旅游人才市场需要、面向基层岗位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04-0184-0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也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机构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有很多课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符合现代职教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职业技能实践比重太少,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培养出与市场需求零距离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针对这个问题,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于年 1日— 10日对年—年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中的权重、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教学中的课程设置。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探索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调查数据情况分析 (一)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权重情况 通过本次数据分析,实践课程在专业课程权重中,毕业生认为专业课理论高于实践的占32%;理论较多,实践除了实习还有其他的短期实训等形式的比例为26%;理论和实践并重,并有多样化的实训方式和途径的比例占34%。分析其原因,屆学生大多选择理论高于实践,- 届选择理论较多,届毕业生则选择理论与实践并重,从这个时间段节点我们可以看出,该院在实践课程设置正在由原有的重理论而轻实践,向理论与实践并重转变,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在专业课程开设方面,经过调整后的课程,80%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课程的开设与工作岗位达到了无缝对接,保持同步或基本同步。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专业技能证较高,根据此次调研统计,调查人员中导游证获得率达到100%,餐厅服务员证获证率34%,客房服务员证获证率20%,做到了“人人有证,一人多证”,拓宽学生的就业出路。 在实践活动对毕业生工作能力提升影响方面,根据数据统计,毕业生认为专业见习实践活动对能力的提升达到46%,短期训练为42%,毕业实习占34%。从这三组数据充分肯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的前瞻性,在实践课程设置中,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来加强实践教学,第一方面校内进行为期两周“职业能力实训”,让身处校园的学生对岗

高职实践课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高职实践课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高职实践课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1高职实践课程设计系统 1.1第一阶段———引 首先是“引”,该阶段是在课程开始时为学生“画饼”,使学生对课程的目标与意义有整体的把握。对于这部分的课程建设包括职业岗位内容设计和课程设计2部分。职业岗位内容设计是指确定该门课程在职业岗位上的需求,也是明确该门课程的存在意义,通过调研,确定学习该门课程能够胜何种岗位的何种工作,这就明确了整个课程的驱动任务。将这部分调研得来的数据填入系统,就形成了该门课程的课程目标与意义,也是该门任务驱动课程的总任务,并以此为背景产生满足行业一线工作要求的课程综合案例。在此基础上,分解岗位工作为若干工作过程,并以此将整个大任务划分为不同的子任务,并对这些子任务所对应的岗位工作分解为分步工作过程进行描述填入系统,以此完成课程的总体设计。通过这种方法完成的课程设计不论是从教还是学的角度,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从教的角度,教师可以通过该阶段课程建设工作全面掌握课程授课内容与难度,并深入行业一线,摸清工作岗位与课程的联系。从学的角度,学生通过该阶段学习了解自己的职业生涯,可以有的放矢,有利于课程的学习。 1.2第二阶段———追 其次是“追”,追是在“引”阶段所设计的课程总体任务与子任务的基础上,对每个任务进行量化处理,该过程是把每个小任务分解为:项目引入、项目相关任务讲解、任务演示、任务操作与完成、任务考核共5个过程,将子任务的数据录入系统,并针对每个子任务设定考核点,检查阶段成果,巩固阶段学习成果。其中项目引入是结合工作岗位,描述该岗位需要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完成的任务,使学生了解任务的意义,使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思考如何来做;项目相关任务讲解是对任务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任务涉及的理论知识与行业规范,结合知识点与规范,让学生思考如何完

实践教学论文共5篇(完整版)

实践教学论文共5篇 第1篇:实践教学论文给大家带来实践教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1重视“引入门”,激发学习动力 长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实践教学能不能顺利开展下去、能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至关重要。所谓“引入门”,就是在实践教学的初始阶段,通过具体指导,手把手地帮助学生完成一个基础实验,让学生熟悉实验的软、硬件环境,充分了解和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简单体验实验成功的“快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开展实践项目的欲望和激情。“引入门”阶段要实现两个目的: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即将进行的实践项目“有用”“有意思”;二是打消学生的'顾虑,让学生感觉到“我能”,避免出现因“妄自菲薄”或“望而却步”而放弃的现象。对处在入门阶段的学生而言,实践项目往往具有一定难度。例如,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要求学生用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实现一个控制器,并在实验台上调试通过;在操作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要求学生基于一段教学用操作系统源码片段,通过添加或完善其中的某些模块,实现一个小型的操作系统。这些项目不仅要求学生比较透彻地了解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而且对其他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比较高,工程实践的工作量也比较大。在布置这些实践项目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惊讶、惶恐,担心做不出来。 引导学生敢于尝试,不能简单地靠说教,要通过一定的步骤、方

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通常的做法是设计一个与最终要求紧密联系但又相对简单的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动手完成。例如,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针对硬布线控制器设计这一实践教学内容,我们首先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算术逻辑单元,实现简单的加、减、与、或、移位等运算。为了减轻学生的压力,我们首先给学生一个设计样例,其中已经实现了“加”操作,引导学生利用EDA平台完成样例的调试,观察设计结果的实验现象;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增加其他操作,并尝试调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了硬件描述语言、EDA设计等实践项目必需的技能,同时,通过设计实现基本的算术逻辑单元,让学生相信自己通过一定的努力也可以顺利实现。通过逐步导引,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保持对整个实践项目、整个课程的浓厚兴趣和不断探究的动力,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强调“扶上马”,指导实践方法 所谓“扶上马”,是通过对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的合理组织,利用一定的步骤、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分解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步骤,掌握实验方法,创造性地完成实验项目。在该阶段,学生虽然对实验环境、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有所了解,但对如何分析解决实验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不得其法,因此,老师需要结合具体问题,协助解决。“引入门”是为了让学生“愿意做”“敢去做”“,扶上马”则是帮助学生学会“怎么做”。好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项目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典范。在教

高职院校楼宇智能化技术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

高职院校楼宇智能化技术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 一、引言 楼宇智能化系统是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相结合的社会发展产物。近年来楼宇智能化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旺盛,亟需大批高技能型智能楼宇专业人才。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1+X”个证书制度改革为培养目的,通过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对楼宇智能化实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并结合《智能楼宇管理师》职业资格标准,设计以现代职业能力为培养目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楼宇智能化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智能楼宇专业人才。 二、课程现状 《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是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自动化设备、机电一体化、智能楼宇建筑等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该课程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过程中没有系统学习相关实践操作技能,毕业后不能及时胜任相关工作岗位,为此如何将该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针对当前智能楼宇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结合目前人才需求通过实践课程体系设计与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开发楼宇智能化实践课程体系,培养以智能楼宇系统设计、安装、调试、维护、改造、运行和销售等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为该楼宇智能化相关专业课程学生的就业打下基础。 三、课程体系建构 实践课程体系设计首先要对智能楼宇行业和楼宇生产企业进行深度调研,与行业、企业专家和骨干教师确定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岗位职能要求和主要工作任务,并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归纳,同时参照行业、企业相关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考核标准,对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等层层递进的方式,构建与行业、企业岗位相对接的实践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如下表1所

高职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探讨

高职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探讨 近年来,高职院校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目前高职教育中综合实训课程建设存在对其重视不足,内容设置及标准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导致现有高职院校中也出现了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需求脱节的情况。这不仅影响学生就业,影响高职院校的生存及发展,同时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市场人才紧缺。因此,探寻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提高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水平的路径,是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别墅设计综合实训课程建设分析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等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为生存、发展,都致力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但仍然出现了应届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的情况。为探寻原由,本文以我院开设的小别墅设计综合实训课程为例来进行研究。 在通过对建筑企业及本学院现有及往届学生进行调研后发现以下问题: 1.學生专业基础薄弱 小别墅综合实训必须在学生掌握了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建筑结构,软件运用等专业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但在通过对实训中学生的表现和调研发现,58%的学生在小别墅设计中,遇到的难题都来自于基础知识缺乏。且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各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等都将不是手工可以完成的,必须借助计算机。而在建筑行业,设计、施工、后期维护修改等数据一旦能通过计算机共享,将会为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做出很大贡献。在此趋势下,建筑类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中,各计算机软件运用能力将成为基本技能。同时调研数据显示:100%的建筑企业要求学生具备CAD软件运用能力;83%要求学生具备天正建筑软件运用能力,但学生现有基本软件运用能力满足需求的不足60%。 2.学生独立性有待提高 综合实训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基础上,培养及锻炼其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际工作解决问题能力等职业能力。其过程中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应该是作为顾问的角色出现,在学生出现问题无法解决或工作方向出现偏差时,站出来给出意见、辅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或做方向引导的。但在小别墅设计实训过程中,学生太过依赖老师,甚至有20%的学生没有老师在旁指导就根本无法进行设计。 3.学生自我认识不准确 专业理论基础学习阶段,由于学生对岗位、行业了解不多,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评价只停留在课程分数,不能对自己有准确的认识,导致学生综合实训开始之

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和教育。课程思政作为高职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生目标、人生价值、 人生观念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设 计的研究与实践,探讨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理念,从而有效地进行思想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已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是 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强调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旨在为社会经济发展输 送一流专业人才。然而,高职教育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需把职业道德、职业 精神、职业素质等方面纳入考虑范围。因此,加强课程思政教育非常必要。 二、理论探讨 课程思政是高职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包括课程思政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三部分。 具体来说: 1. 目标: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2. 内容:课程思政内容涉及学科知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多个方面,要求符合本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体现时代特色和发展方向。 3. 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途径,如社会实践、案例分析、思辨讨论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想交流和辩论,提高教学实效。 三、设计与实践 1. 课程思政的目标设计 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传承国家文化,传播基本价值观念; (2)引领思想方向,培养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传递专业知识,掌握实用的专业技能; (4)强化职业素质,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理念; (5)鼓励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学习策略研究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学习策略研究[摘要]以提高高职实践环节教学质量为目的,以问卷调查法对某高职学院学 生基于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的学习策略应用情况展开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高职生普遍能接受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论文)学习方式,但网络环境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学习策略水平偏低。加强学习策略培训、优化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和教学策略、创新教学评价有助于发展高职生基于网络的学习策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教学质量。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学习策略高职 一、引言 学习策略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越来越重视学习策略,研究成果呈上升趋势,但国外学者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比较全面深入。Rebecca Oxford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促进习得、存储、提取和使用信息而采取的措施,可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成功的学习者会采用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需要和学习阶段的学习策略。O’Malley Chamot 认为学习策略是个体学习者用来帮助他们理解、学习或记忆新信息的特别的思想或行动。他根据信息处理理论将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用于评价、管理、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是学习者利用认知处理学习的知识,通过对学习的规划、监控和评估等手段来调节学习;认知策略用于学习活动之中,是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记忆、理解,进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步骤和策略;社会/情感策略知识为学习者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是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合作时所使用的方法和策略。元认知策略高于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研究采纳O’Malley & Chamot的分类方法,参照Oxford的学习策略量表编制调查问卷,对某高职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学习策略的应用情况展开调查和分析。 二、研究方法过程 1.研究问题。(1)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学习策略使用现状。(2)如何提高网络课程毕业设计(论文)学习策略水平。 2.研究对象。某高职学院2010、2011届商务英语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涉外旅游专业202名毕业班学生。年龄从21~24岁不等。调查时间为两段,分别为2010年5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及2011年5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与信息技术科学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与信息技术科学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科学与艺术设计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 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 模式正在面临挑战和改变。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 要环节,急需与信息技术科学进行有机结合,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 求。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普及和进步,信息技术科学在艺术设计教 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数字化工具和软件,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 理解和实践艺术设计的理念,提高作品创作的效率和质量。信息技术 还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平台,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丰 富。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与信息技术科学整合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难题。如何有效融合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深入探讨 和解决。通过本篇文章的探索与实践,希望能为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 信息化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

艺术设计教学与信息技术科学整合的研究意义在于提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而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的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和实用的学习体验。艺术设计教学与信息技术科学整合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深入探索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与信息技术科学整合的路径和方式,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字数:200】 2. 正文 2.1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现状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可以说是受到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影响,越来越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也逐渐成为学生选择的热门专业之一。 目前,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学校会设置丰富多样的实践课程,如平面设计、立体造型、色彩构成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实践,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学情现状-制作艺术论文-艺术论文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学情现状-制作艺术论文-艺术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本校学生和现有文献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调研高职生设计伦理方面的学情现状。通过问卷式调研、访谈式调研、NVi-vo质性分析三种分析策略,分析影响高职生学情状态因素。指出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厘清高职生的设立伦理学情状态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是颇具价值的路径之选。 关键词:高职生;学情状态;设计伦理;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命题。针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设计伦理在学生心里的内化,能够使学生建立“为了什么而设计”、“怎样的设计是具有人文关怀的”等素养上的思考。因而,在当代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

程中,对设计伦理的引入和重视是设计类课程实现课程思政的一个有效途径。课程改革以来,“以学定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等理念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而在真正的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思政相关的学情的重要作用并没有被真正的重视起来。部分教师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并未真正将学情分析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在课堂的思政融入过程中存在教案、学案、课件的使用与具体学情不相适应,教学目标、教学起点和要求定位不恰当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本文通过问卷式调研、访谈式调研、NVivo质性分析三种分析策略,以本校学生和现有文献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设计伦理因素在高职生中的学情现状,指出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厘清高职生的设立伦理学情状态提供分析路径,为高职设计专业教师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是“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 1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的学情状态,主要关注处于设计伦理的视角下的观测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设计伦理这一概念的现有认知基础,表现

高职生综合训练与实践创新型课程设计探讨论文

高职生综合训练与实践创新型课程设计探讨论文 高职生综合训练与实践创新型课程设计探讨论文 摘要:三年制高职生专业技术课程学习在第五学期就基本结束,即将顶岗实习而进入就业准备阶段。针对就业前学生实际的知识掌握、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技能状况,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使之全面提高技术技能水平,达到用人单位和企业的基本要求。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专业技术课程结束后、顶岗实习前,在毕业班学生开设“综合训练与实践”创新型课程;并在总结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该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实施方法等进行了设计与研究。 关键词:高职生;就业准备;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设计;创新 一、引言 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是职业院校的基础工作。以课程为基础单元,按照职业教育规律科学有序排列而构建起的课程体系及实施,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1-3]。鉴于就业单位和企业的多样性,潜在就业岗位的复杂性,为追求和发挥学校最大的育才职能,对适合的专业,开设“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使学生接受一次综合的能力强化训练和工程实践,才能充分地做好就业准备。鉴于创新特和实用要求,需要对“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设计理念、深度开发、教学实施、资源条件配置等等,进行认真探索和研究。 二、设置“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基于对现实的学生学业进度安排、就业前实际专业能力、毕业前签订就业协议的进程、学生顶岗实习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等实际情况的分析,针对学生就业前的准备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提出来的。 (一)学生就业市场的新要求 学生往往在毕业前就确定了就业单位甚至是具体岗位。但是,学生是否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呢?从现行的教育进程和计划看,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安排。毕业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按照学校规定和企业预计的时间表进入企业。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真实

课题研究论文: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

85965 职业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 高等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塑造职业素养,高职类院校十分重视实训室建设和实训教学环节,实训教学课时一般占较大的比例,如北京政法职业学院B类课程实训课时占课程总学时50%以上,C类课程甚至达到100%。笔者从事多门B类课程、C类课程的一线教学工作,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训教学经验。 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训室授课,教师既要完成规定的实训教学任务,又要完成学生、课堂和设备的管理任务,一旦出现设备故障,又需要消耗额外的时间进行处理。所以,实训室授课经常容易存在一些问题。 1.实训室氛围松散,不利于课堂秩序的维持 由于实训室摆放了大量的设备,这些设备会阻挡学生的视线或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了一种松散的氛围。

每个实训台前有多名学生在操作,加上各种仪表和工具箱,有限的空间显得拥挤和凌乱,增加了课堂管理的难度。 2.如果实训课的容量和难度安排不适,也容易使课堂秩序陷入混乱 如果实训任务比较简单,学生完成实验以后会无所事事。反之,如果实训任务安排过于繁重,会出现多组学生争先恐后咨询教师的局面。教师就可能一直忙于一组一组地辅导学生,从而无暇顾及课堂管理,使课堂陷入混乱的局面。实训中难免有一些学生会偷懒或者滥竽充数,倘若教师监督不充分,这些学生就得不到充分训练。 3.实训室授课如何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通常学生在实训室只想动手实操,不喜欢听教师讲解。可是如果不能清楚领会实训原理就动手实验,就会出现学生虽然照猫画虎完成实验,但是对实验原理不理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实训之前对实训任务进行交代和分析,实训之中进行指导和把控,实训之后进行总结和归纳,这些“讲”都是十分必要的。 改进实训教学效果的探索

高职课程设计教学论文

高职课程设计教学论文 [摘要]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对推动教学改革、积极落实素质教育有着关键的作用。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立足点,保证学生能够在接受完学校的教育之后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在社会的不同岗位以及行业中充分地发挥个人的作用以及价值。为了能够真正地促进教学改革,我国许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采取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立足于这一现实情况,积极地分析该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教学之中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设计;高职院校;教学研究 一、高职院校学生对专业课学习兴趣问题的分析 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学生除了需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积极地在实践过程中了解专业素养培养的相关要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备受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青睐以及欢迎。但是结合本文的实践调查可以看出,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个人的专业缺乏一定的认识,同时大部分的学生不太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之中缺乏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这一点导致许多学生只注重个人动手能力的提升,忽略了理论知识的积累以及学习,在课堂中极易开小差,不认真听讲。不可否认,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是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的,只有坚持正确理论的指导才能够保障实践学习的有效落实,即使个人的实践动手能力再强,如果没有较为坚实的理论作为支撑,就难以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只是在实践的过程之中生搬硬套,无法更好地进行创新以及创造。另外,对我国高职院校来说,在

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也必须注重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之间的有效结合,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真正地为社会培养出技能型操作型应用型以及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教学环节之中的重点以及核心,课程设计能够实现实践与理论之间的有效结合,在不同的专业课程设计的过程之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有效的重难点分析,根据某一个设计题目的设置要求严格按照教学大纲,通过确定方案的形式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保证学生能够对自身的专业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的问题分析以及解决能力。 二、“课程设计”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及教育的过程之中必须要以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核心,团队精神以及协作精神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程设计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我高职院校老师采取分组比赛以及分组教学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组划分,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专业实践,通过不断的实践以及动手操作来提高个人的综合学习成绩。另外老师还会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公开表扬,通过这种形式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由此可以看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能够真正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动手实践操作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内部的分工以及协作来积极地掌握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操作要求。(二)促进网络平台的运用。在网络化时代之中,网络平台开始与高职院校教育实践以及学生的学习相结合,为了能够充分地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老师开始将课程设计与网络平台的运用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鼓

教学设计课题研究论文(五篇):药剂学课程信息化实训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古诗词专题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研究论文(五篇) 内容提要: 1、药剂学课程信息化实训教学设计 2、高中语文古诗词专题阅读教学设计 3、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4、心理学课程实践应用性教学设计 5、核算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全文总字数:16747 字 篇一:药剂学课程信息化实训教学设计 药剂学课程信息化实训教学设计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专强的实用性职业技术人才,故而高职课程中实训课程尤为重要。在药剂学中摇摆式颗粒机是实训课程里固体制剂制备所用到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制粒。本文通过信息化实训教学设计的实例,展现了引入信息化手段后的实训教学方式,使摇摆式颗粒机的使用这一实训课更符合实践教学要求,以期能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摇摆式颗粒机实训教学信息化 1教学基本情况 颗粒机的使用这一内容属于高职药学相关专业药剂学课程,授课对象一般是大二年级学生,通过大一时期对于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

基本理论的学习与基本操作技能的积累,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设备认识的理论和基本操作的能力,但对于知识的关联性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实训课程内容选自由吕立华主编的高职高专“十三五”药剂学规划教材,其中固体制剂的制备是药剂学学习的核心部分,包括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常用剂型。根据固体制剂的一般制备过程的前续工艺(粉碎———过筛———混合———制粒)来分析,制粒之后可通过不同的方式生成颗粒剂、胶囊剂或者片剂,故而制粒这个步骤是固体制剂的关键工序。而制粒的方法有挤压制粒、搅拌制粒、沸腾制粒和流化床制粒,在学生实训课程中,挤压制粒是最容易操作也易于实现的实训方式,此方法所用的设备就是摇摆式颗粒机。因此学习摇摆式颗粒机的使用不仅是完成制粒的实训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制粒实训,学习到制粒的方法与要求,认识到固体制剂制备知识的连接性,综合分析制粒结果造成的原因。至此该信息化实训教学中知识目标即是理解制粒的目的,熟悉颗粒机的使用步骤,设定的技能目标是能熟练组装颗粒机的筛网,并能独立使用颗粒机,通过完成实训达到规范生产性行为,适应企业化的安全生产要求,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的素质目标。同时确定的实训重点是理解制粒的方法和要求以及了解颗粒机的结构并规范使用,而能独立安装、拆卸颗粒机的筛网和综合分析颗粒机的制粒效果则是本次内容的难点。 2教学设计思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