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4、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5、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课前准备

1、提前一段时间布置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准备“爬山虎”图片。

第一课时

◆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⑴自由读记,读中正音。

⑵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按组听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⑴住宅住址隐蔽隐藏

⑵洞穴倾斜平坦宽敞

⑶均匀重叠空隙痕迹

⑷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⑴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⑵按顺序齐读。

⑶同桌互读,一人随机、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释说话。

⑴提出不懂词语,共同交流解疑。

⑵自由选择几个词说一段话。

◆我的发现

⑴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⑵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⑶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写得这么细致、具体?思考交流。

⑷读“小林”“小东”的话。

◆成语故事

1、写故事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成语含义。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

⑴从“生动传神”及第三自然段的例子,感受画的形象逼真。

⑵文中第二自然段几地四自然段文与可所说的“秘诀”,道出“观察”与其取得成绩的必然联系。

4、说故事。

◆日积月累

1、是呀,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做了细致的观察,编了一首歌。先听老师唱唱。(在原有歌曲中选择合适的曲调)

2、读句正音。

3、仔细读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红似火,满枝黄,雪里藏”等词精炼地概括出花的特点,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而这一切无不缘于细致、长期的观察)

2、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看了这儿的三幅图画,大家都会发觉“细心观察”的感觉真的不错。

2、独立看图,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最感兴趣的一幅图,说说看到了什么,还可告诉同学你是怎样发现的?

3、再次观察其他的几幅图,也许还有奥妙没被发现呢。

4、全班交流评议,谁发现的最多、最有趣,谁讲解的最清楚、最精彩,将获得“独具慧眼”奖。

⑴可以讲讲你最得意的一个发现。

⑵可以讲讲经过同桌提醒后,自己的第二次发现结果及心情。

⑶可以讲讲你和同桌就某一幅图的争论过程。

⑷还可以讲讲第一次看图和第二次看图的不同发现和感受。

5、这三幅图除了带给你视觉上的享受以外,还带给你什么呢?

6、评议“独具慧眼”奖的主人选。

1、拓展:这幅图构思奇妙,用好你的慧眼也许会得到丰收的喜悦。仔细看图,清楚的把自己的发现告诉朋友。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

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渐渐发觉了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

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⑴观察了什么事物,怎样观察的?

⑵有什么新的发现?

⑶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每个人根据这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一个题目。

⑴学生说题目,师整理。

⑵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若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的注意什么呢?讨论明确:

⑴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⑵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如果进行连续观察,坚持写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的进行修改加工。作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⑶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5、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6、学生就某一片交流,共同评议。

2、修改或批改,着重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

第四课时

作文讲评

1、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可选以下几类典型,作为学生评议内容及方向。

⑴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对比。

⑵同一内容描写,粗略与细致的对比。

⑶优秀习作的赏析。

2、根据评议自我修改文稿。

3、誊写习作。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掌握机器人的定义;

2、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3、认识机器人的分类。

能力目标:

1、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带给学生们一把进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钥匙。

2、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及团体协同决策能力,完善自身素质。

(二)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相关知识,破除学生对机器人的神秘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2、本节课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课的内容结构是:教师先播放一些视频、录像等(不同时期的),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有关信息;然后请两个学生说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机器人的样子及其功能等;再请两学生说说不同时期的机器人的差别(外观和功

能上的);最后再逐步的引导出机器人的定义、发展及分类等。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让学生破除机器人的神秘感,归纳总结出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并启发其创新能力。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难点:

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及启发创新。

在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中让学生自己归纳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并联系实际生活启发学生创新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视频及录像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和我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这些视频剪辑(播放视频及录像剪辑)。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回答出机器人)

(二)任务驱动

师:那他们为什么叫机器人呢?

生:先让学生分组各自阐述自己的看法,再将每组学生的想法收集并总结后发言。

师:老师给各组的发言进行点评。(适当时候可以给予回答正确的学生及组以奖励,培养其学习积极性)

(问答互动式,但要注意引导)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好好学习这门课将来你们也可以让机器人为你服务。生活中还有好多事情我们不能去做,但机器人可以做?(举例说明)

生:自由发言。(以下类似问题逐步引导)

(三)小结

1、总结本节课程的内容。

2、互相评价交流,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解学生通过这次课程了解了多少相关知识,是否对机器人的定义、发展等有个初步的了解,为未来教学做好铺垫。)

3、课后任务收集一些关于人工智能的素材。

三、教学总结

1、视频、录像导入课堂。

2、利用视觉的冲击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提问的互动式教学,了解学生思想里所想的事物,给予肯定并逐步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其大胆创新。

4、在教学中培养其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及团体决策能力等,完善学生的自身素质。

教学总结:

在上课之前,我先从网络收集并准备好的“素材”,在网络播放机器人小品片段视频,让学生互相说一说机器人的趣事,学生就显得相当感兴趣,这种方式比较贴近生活的实际,所以学生说起来也相当热烈,争先恐后地向全班学生讲述,内容自然而然地也围绕着机器人展开。之后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让他们来说一说机器人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有不同的形状结构,有程序控制,能自动工作,有行为功能,能自动执行一定的动作,并请大家给它们进行分类(小组竞赛的形式)。所以说起课文的插图也就事半功倍了。最后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自学课件中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在这篇文章,并进行小结发言。这节课教学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

1、播放机器人小品片段视频后,学生想说些什么的时候,我没有去引导学生,以致于学生的回答与我设计此环节所想象的有些出入。

2、在课堂开始之前,没有设置好的教学引入。

3、学生达到了一个热烈的情绪。没能及时引导他们,课堂有点过于热烈。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部编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7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普学网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7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普学 网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篇一 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录像机、彭博士教学软件、液晶投影仪、大屏幕、录像带、多媒体电子教室。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观潮》。(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潮) 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二)汇报交流

1.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预习对这”天下奇观”有何初步的了解? 2.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课本,说说预习时你是怎样给课文分段的?能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吗?(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三)放录像(潮来时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1.过渡:钱塘江大潮气势非凡,那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让人惊心动魄。难怪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汇集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他们争先恐后地早早赶到,盼望一度钱塘江大潮的风采。同学们,你们见过那种景象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一段录像,请同学们戴上耳机,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来初步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四)理解课文内容 过渡:刚才视频上看到的场景,书里也有。我们来看看是哪一段。(学生从阅读中发现是3或4段) 1.学生自读3、4自然段。划出能写出潮来时气势的语句,把不明白的问题用问号标出,对特别喜欢的句子就努力读精彩些。 2.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提问随即板书关键词语) (1)教师通过电化教学帮助学生解疑释惑。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一、教学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本课是第八组课文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教学这篇课文,我觉得本课的设计应该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突显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搜集信息,共同讨论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构建新知,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阅读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资料,培养了学生课前参与的能力,体现了生活中学语文的大语文关。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本课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学生习得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教学时在运用视频资料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及词语辨析训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轻松顺畅,体验也更加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 2、有感请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同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生活吧!(齐读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直奔主题、总体感知课文 师:通过读书你了解到课文的哪句话与课题的意思相同呢? 出示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指名并齐读中心句(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 师评价过渡:那么在这篇文章中呼风唤雨的是谁呢?又是靠什么呼风唤雨的呢? (三)指导精读、积淀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两个问题告诉我们的?(设问) (2)师生对读设问句(师问生答) (3)师:那么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告诉大家?出示重点句子,进行词语的辨析 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篇)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篇)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确保阅读并写出本课的生词和短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事情说清楚,学会质疑。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 读中感悟,读中质疑。 教学过程: 一、课文题目导入 1、(出示题目)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治邺》。 2、老师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的人。 3.看完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西门豹是做什么的?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关于他的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 (2)借助字典和自学的方法,认识字形,注意汉字的书写。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4)标注自然段序号,解决问题:西门豹是干什么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汇报自学成果。 (1)出示生词和短语的卡片,正确读出发音。 注意: ①“扑腾”在句中读轻声。 ②读准“麻烦、收成、跪下”的轻声。 (2)认清字形。 三、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 2、文章着重讲西门豹做了哪几件事呢?(第一件:与老大爷谈话,调查邺田地荒芜原因。第二件:西门豹惩办巫婆和官绅头子。第三件:西门豹带领百姓兴修水利。)

3.能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门豹所做的一切?(彻查,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4、自由读课文,根据事件的发展顺序,你能将文章划分层次吗?(起因:第1~9自然段,调查摸底。经过:第10~15自然段,破除迷信。结果:第16自然段,兴修水利。) 5、分组朗读,你认为文章的哪些内容是重点内容?谈谈理由。(文章的起因与经过是重点内容。由于调查清楚,摸清了情况,才有了西门豹巧妙破除迷信的办法。) 四、引出下节课学习内容 西门豹如何摸清底细,采用什么办法破除迷信将是我们下节课研究的重点。 板书设计: 西门豹治邺 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注意“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和“闹旱灾”中的两个“闹”字在文中的意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其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2、充分朗读,在读中体会感悟,抓住西门豹的言行,领悟出他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体会其非凡的治理才能和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的品质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5 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选篇1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有趣的汉字、词语超市、写字板、阅读欣赏 教学程序: 一、有趣的汉字:了解汉字的多音字。 1.学生读一读各组词,注意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 2.查找工具书,了解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3.积累带有多音字的词语。 二、词语超市。 1.学生读一读与“勇气与正义”有关的成语。 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 三、写字板。 1.学生找到碑中六个字的结构特点和书写时应注意的笔画。 2.学生汇报发现所得。 3.学生写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同桌互评写字情况。

四、阅读欣赏:《儿童和平条约》。 1.学生自学短文,了解短文的内容。 2.学生通过参考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难词的意思。 3.学生交流阅读体验。 4.写一写自己最深的感触。 5.完成词语库的积累。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语文生活(关注世界儿童) 学习程序: 一、提前布置。 学生准备:分组搜集反映世界儿童生活和命运的文字、视听资料。 二、主题班会或出板报。 1.选择口头或书面报告的学生分组完成任务。 2.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互动。 三、活动小结,布置习作。 第三课时 学习要点: 语文生活(习作写信)

学习程序: 一、明确习作要求: 1.回顾活动过程。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把活动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二、学生习作。 教师巡视学生习作情况,随时评价,并及时指导困难生的习作。 第四课时 学习要点: 语文生活(讲评习作) 学习程序: 一、引导学生自评 将你的习作读一读,重点修改不通顺的句子、标点符号,还可以增减一些内容,对文章进行润色。 二、引导学生互评 同桌或好朋友之间交换练习,互相评价。 互评重点:发现对方习作的优点;帮他提建议,如错别字、内容方面等。 三、教师点评 1.教师评介本次习作的整体情况。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10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10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前俯后仰、飒飒、推测”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琥珀形成过程课件。 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琥珀的资料。 2.预习生字词。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 1.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 2.认识琥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识字认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琥珀苍蝇松脂拂拭渗出澎湃黏稠推测淹没晌午逼迫剩余掸翅膀热辣辣 (2)指名读。 ()开火车读。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同学。 (2)边读边画出字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2.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指名读课文,正音。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3.默读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提示: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像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三、了解琥珀的特点。 1、图文对照,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 (1)出示琥珀图,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块琥珀。 (2)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图画内容的语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10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10篇】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 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我”精心驯养失去母亲的小狮子爱尔莎,和它一起生活了三年,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表达了“我”和爱尔莎之间的深厚感情,体现了“我”对爱尔莎的真心爱护。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能正确读写“抚摸、教训、选择、实验、资源”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我”和小狮子的亲密关系。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我”和小狮子的亲密关系,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构想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狮子的习性、分布等知识。教学时,县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谈感受,初步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启发学生通过讨论小狮子生长过程,了解它的生活习性,重点了解“我”怎样关爱小狮子以及把它送回大自然的原因。 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搜集、了解有关狮子的习性、外形、产地等有关知识。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体了解课文记叙顺序。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养过小动物吗?谁能给大家讲讲自己喂养小动物的趣事。(学生自由回答,体会动物与人类之间亲密的关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喂养一只小狮子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激发兴趣,引导质疑。 大家听了老师的介绍,看了课文的题目,心里会想些什么问题?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体了解记叙顺序。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发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的读音。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例文《“护蛋”》,了解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把体验写生动。 2、在参与体验活动的基础上,回味自己在活动过程中行为和心理的发展变化,把过程写具体,把感受写深刻。 教学重难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你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水来时的场景?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沟通,老师及时指导和教导。抓住以下几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词语表达的独特感受。注意读书和读书的结合: (1)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引导学生背诵: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5.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到文中钱塘江的雄伟?读第五段的体会。抓住要点,老师会及时指导: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4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4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能够按照书信的格式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的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确定写给谁,介绍家乡的什么方面。祝贺语的格式。 教学准备: 扬中的风光片 教法学法设计: 本次习作要求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选择一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对于家乡学生并不陌生,家乡的景色、物产等风土人情,特别是家乡最近的变化还是比较熟悉的,教师只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想向别人介绍的就可以了。问题是,此次习作要求是写给远方的亲朋好友,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有问题了。因为学生受阅历的影响,平时并不太了解自己家究竟有哪些远方的亲戚,自己也很少有远方的好友。因为地域的限制,学生们的亲戚绝大多数都在家乡生活、工作,所以,一时之间他们根本想不起来或找到自己写作的对象。对象不明,又怎么可能会针对性地介绍呢?因此,教师要布置学生课前向父母打听自己家的远方亲友的情况,多长时间不回来了等等。对于那些确实没有远方亲友的学生,可以写给其他的人;班上的外地学生可以变通一下,请他们向家乡的亲戚朋友介绍自己现在生活的第二故乡——扬中。书信的格式可以在阅读例文时加以指导,还可以在写完文章后再次点拨。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书信,并且要自己学会写书信,兴致颇高。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难不倒他们,但确定写作对象很犯难。班上十多个外地学生尤其如此。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够读懂例文,领会王磊的家乡迷人的风光和古老的风俗。弄清他写作的重点。明白书信的格式。 2、明确本次习作要求。确定写信的对象。选择写作的重点来介绍家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远方的同学给大家,大家想认识他吗?他就是居住在天山脚下的大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小男孩王磊。你们想了解他的家乡吗?那就让我们来读一读他写给远方的小伙伴李阳的信。 二、学习例文,领悟书信的内容,把握书信的格式。 1、自由读文,思考;在信中,王磊向李阳介绍了他的家乡的哪些方面呢?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名回答。板书:迷人的风光古老的风俗 3、这些地方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王磊是怎样来写的呢?老师建议大家再去读读这封信。 4、指名回答后教师总结:用上平时自己了解的关于家乡特色的材料,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把自己最想介绍给好友的地方:古老的风俗——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4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4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 一、教材简析 《语文园地七》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口语交际与习作: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 2、我的发现:通过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体会到: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日积月累:积累一些古代名句,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 4、展示台: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体验成长的快乐。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前布置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收集资料) 一、引入学习 1、回忆本组课文,围绕“成长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2、谈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 板书题目: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要求 1、自读题目,勾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 2、交流: 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 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 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 三、口语交际 1、认真阅读书中提示,以及《乌塔》、书信,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按要求独立准备,并说给自己听一听。 3、根据选定话题进行分组。 选同一话题的人过多,则可再分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 4、分组交流,要求每人都有机会交流自己的看法。 5、指名在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6、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谈话内容,说给同桌听,注意两人间的交流。 四、引导总结 1、请你来总结这次口语交际活动。

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5篇

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5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1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 〖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生:我去过广州,我爸爸在广州打工。 生:我和爸爸去过远安公园。 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幻灯片: ⑴ 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看样子乌塔的事对同学们的触动还是蛮大的。 课文讲了是什么事呢? 生:课文讲了“我”在罗马下了车,遇到一个叫乌塔的小朋友,她告诉“我”她一个人趁暑假游历了欧洲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希腊,她还告诉“我”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略) (师:如果能抓住要点,简单点说就好了。) 生:课文讲了一个叫乌塔的小朋友一个人在外面旅游。 (师:很精炼。) 生:课文讲了“我”在外国旅游的时候,看到一个小朋友才14岁,就一个人到外国去旅游去了。 (师:很完整。) 师: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些什么感受? 生:乌塔这么小就能一个人出国旅游,太了不起了。 生:好能干啊! 师:是啊,乌塔才14岁,就能一个人出国旅游,可真不简单。可是她不是随便就出国了,她还做了不少的准备呢!同学们在读书过程中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4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 (通用14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形近字、选词填空、气象谚语的学习与积累,感受祖国文字的内涵与底蕴。 2、知道周记是怎样写的,要写些什么内容,培养能力。 3、通过口语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收集、展示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形近字组词,气象谚语的理解。 2、口语训练。 教学准备: 文字课件 教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语海畅游” 1、出示幻灯(形近字)

2、小组交流合作完成。 3、举例子。 4、巩固。 二、选词填空。 1、指名读“安静、宁静、平静” 2、区分三个词的不同。 3、讨论具体做法:(略) 4、幻灯补充练习。 三、积少成多 1、出示古诗《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滩似雪堆。 2、熟读成诵。 3、抽查背诵情况。 4、出示四句气象谚语: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东虹日出西虹雨。 5、朗读成诵。并交流意思。 四、作业布置 1、背诵所学 2、收集气象谚语。 教后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 二、阅读平台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学习这则周记。 2、反馈学习情况:这周记写了什么事情? 3、那么,现在你知道周记该怎么写了吧? 把一周内哪些重要的和有趣的事记下来。写周记要先写上哪一月哪一周。 4、自己体会写法。 三、语文大课堂——我们都是普通话宣传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小组制定计划,做好准备工作。 3、开展宣传活动。 4、交流看法。 5、练笔。 四、作业 1、开展普通话宣传活动。 2、活动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篇2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10个会认字,练习写好8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朗读课文,感受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的特点。 3、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并能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各种品种的竹子的图片,小黑板。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各种品种的竹子,问:你们知道斑竹有何来历吗? 2、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并请同学进行评议。 3、出示小黑板,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1)指名学生认。 (2)开火车认。 (3)齐读。 陡岩楠竹赔偿求婚 亲戚拴牢小鹿出嫁 4、指导写字。注意指导写好“祸”“笋”,不要加笔画、丢笔画。“湾”字指导好各部分占位。 三、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1、小组合作,把课文读通,读准,有感情地读。 2、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3、复述故事。 (1)方法指导。 A.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 B.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抓住体现故事内容的关键词。 C.尽量用自己的话。 (2)听课文录音。 (3)复述故事,师生点评。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性命舍不得祸事拴牢 竹笋水湾天女下凡一株树 2、复述故事。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具有怎样的品质?你是从哪些句段知道的?画一画,读一读。 2、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拔和引导。 (1)说一说斑竹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信誓旦旦辜负窘得发白 ……心像针刺一样…… (3)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段。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人物形象。 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你准备怎么展现他的形象呢?可以与学习同伴合作。(或朗读,或绘画,或表演,或描述等) 四、拓展延伸,创编故事。 松树总是四季常青,这背后有一个怎样的传奇故事呢?学生创编。 五、作业。 1、给家人讲一讲这个美好的传说。 2、推荐阅读《湘妃竹》。 3、完成故事创编。 板书设计: 斑竹姑娘 美丽善良聪明 帮助惩罚 朗巴妈妈土司的儿子及他的两个朋友 勤劳善良愚蠢懒惰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 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口语交际──"未来的…。" ⑵习作──想象作文。 ⑶学习"我的发现"。 ⑷积累名言。 ⑸了解科技新知识。 2、过程与方法: ⑴在交际写作中训练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⑵在积累、了解中扩大语言能力,了解有关科技方面的信息。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分类,再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忙的问题。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过程与方法】 借助工具书理解课题,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就文中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质疑、解疑,培育学生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喜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神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预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创造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幻灯片展现反映不同时代人民生活水平的图片)生活的巨大变化是科学技术不断进展的结果,今日我们来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感受20世纪100年间科学技术的进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全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 1、读第1、2自然段。 (1)联系上下文理解“呼风唤雨”。 ①这个词让你想到谁?(有法术的神仙) ②文中谁“呼风唤雨”?靠的是法术吗?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呼风唤雨”的理解。 (人类利用科学手段能够有条件地支配自然,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2)“创造”与“发觉”有什么区分?(“创造”是指制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发觉”则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讨论探究,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2、重点指导第 3、4自然段。 (1)指出你读后不理解的地方。 ①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予自己的美妙愿望。 a.“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让你想到了谁?他们的哪些本领能反映出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b.“愿望”是什么意思?(盼望将来能到达某种目的的想法) c.这些愿望在20世纪还算是人类的愿望吗?用生活实例来答复。 (卫星可看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飞机可以在云中穿梭,宇宙飞船可以到宇宙中游览……) ②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a.这句诗出自哪儿?是什么意思? b.用在这里想说明什么?(说明白现代科技进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 3、沟通资料,丰富学问,加深熟悉。 (1)从文中找出详细表达科技进展成就巨大的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 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预习: 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读课文五遍以上,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字词和优美句。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

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看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 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5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5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感悟黄河的险恶,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景象,感受驾驭羊皮筏子的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学会网上查看资料。 2、情感和态度目标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只要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准备: 关于黄河、艄公、羊皮筏子的图片、文字资料及黄河、艄公驾驶着筏子漂流在黄河上的视频 设计理念: 1、力求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网络阅读教学,计算机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工具,走向了人机对话的形式。课堂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上网查看有关资料,感受黄河,认识筏子,认识艄公,使学生从网络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学生走进了网络,网络与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呼应起来,使得课堂网络变成学生的精神家园。 2、力求体现“球形教学特色”。*的“球心”是体会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所以在教学中我大胆取舍文本,紧紧扣住文中的中心句,通过情境

展示、拓展阅读、自悟讨论、情感朗读等方法,使学生从黄河的磅礴气势,羊皮筏子的小而轻,乘客的谈笑风生等方面来理解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镇静的风采。 教学过程: 一、多管齐下,感受黄河的壮美 首先让学生在初学课文的基础上,讲出自己心中黄河的印象。(板书黄河) 接着引导学生点击黄河的视频,一边欣赏,一边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词句赞美眼前的黄河 紧接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心中的黄河,指导学生读出黄河的气势,读出黄河的壮观 (简评:这一个环节设计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很自然地由文本走进网络,再由网络走进文本,达到文本和网络的有机结合,同时学生也被充实而又充满情趣的学习活动深深吸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赏读结合,体验筏子的惊险 这个环节分三步进行 1、认识筏子。引导学生点击筏子的图片,一边看筏子,一边说筏子,从而认识水上这一交通工具。 2、文字感受筏子。学习2-5小节,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作者看到筏子后感受的句子,体会作者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这其中抓住重点句“”和一个小小的“啊”字进行品读,感受作者的那份担心、惊讶,体会筏子在黄河上的那份惊险。 3、欣赏筏子。让学生欣赏艄公驾着筏子漂流在黄河上的视频,亲眼目睹筏子在黄河上的惊险。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 2、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4、积累对联。 5、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目标重难点: 习作练习及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能力。 教学时间:4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及习作 (一)口语交际 1、生自由读要求,思考:本次交际的内容是什么?(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 2、生自由分组交流。师提示:要说清这个自然奇观在哪里?奇在何处?最好能说出奇观是怎么形成的。 3、生推荐生一名参加全班交际。 4、全班交流,师生注意评价。生可以提问,也可补充,还可以讨论。 5、全班评议。 (二)习作 1、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2、生审题,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3、生与同桌同学交流。 4、生拟定草稿。 5、师初评: (1)语句通顺。 (2)没有错别字。 (3)有条理,有顺序。 (4)有重点、清楚地介绍。 6、生根据提示,四人小组评议。 7、定稿,抄习作。 二、我的发现 (一)生读对话,反复读。思考: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什么? (二)生反馈 (读文章,边读边想象,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三)师生共同再读《观潮》,边读边想象,争取在头脑中出现画面。 (四)总结 三、日积月累 (一)生自由读,思考: 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吗? (二)生反复读,背自己最喜欢的。 (三)生上台表演。 (四)师生齐读,再背。

四、趣味语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篇二 《桂林山水》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德育目标:通过学文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情景渲染导入课文,如通过图片录像、教师的导语,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接着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指名分段朗读,引读、看画面配音朗读,对课文作整体的感知,奠定情感基调。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或电影、录像;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尔后让学生谈感受。 (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展示风光旖旎的西湖,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平如镜”。)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0篇)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0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篇一 1早晨真好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理解图意 1、仔细看图,说说图画内容。 2、请学生完整地说说图意。 3、课文是怎么描述的?(板书:1早晨真好) 二、初读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先读准生字的读音,再轻声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教学第一小节。 自由读,说说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早晨真好) 2、学习第二小节。 (1)讨论:从哪里可以看出早晨真好? (2)你喜欢课文中的什么事物,请把喜欢的部分读出来。 (3)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朗读: 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体现早晨美丽的景色。 3、自由朗读3、 4、5节。 (1)自由读,说说通过朗读知道了什么?(我们高高兴兴上学校) (2)质疑问难: 什么是一同?他们在做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4、学生练习朗读,读出赞扬的语气。 四、总结 2早晨真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捧着鲜艳飘飘奔跑 闪耀开始小嘴儿红领巾)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生字,说说自己能记住哪些生字?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字可以用换偏旁法,形近字法进行比较识记) 2、重点指导 捧:右边的下面只有两横。 领:左边是个“令:右边是“页”飘:注意与“漂”进行比较。嘴:右边不要写错了。蹦:“足”字旁,右边是个“朋”闪:第一笔是“点”始:左边是“女”,右边不要写成“合”。 三、朗读指导 1、朗读时要读出韵味来,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鸟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读出比喻句子的语调。

2、第2节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体现早晨的美丽景色。 3、第3、 4、5节速度要较快,体现出高兴的心情。 四、做找朋友的游戏反思 3难忘的小诗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一课,我们来学习一个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爷爷有关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 1、提示: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看谁能弄清楚下面的问题: (1)课文为什么样要以“难忘的小诗”为题目?为了一件什么事? (2)朗读小诗以后,“我们”的心里觉得怎么样? (3)结果怎样? 2、学生自读。 3、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用最好的办法识记字形。 三、检查识字情况,老师相机指导 难忘、但是、难免、骂人、注视、不甘示弱,朗读 四、再读课文 1、要求巩固生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注意故事情节是怎么样发展的? 五、注意结构、整体把握 课文从哪到哪写的是“争吵”? 六、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要求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相应的语气。 2、指名读、齐读。 3、小结: 这两自然段写了陶校长处理小磨擦自有办法,到两位同学发生争吵,为后面两首小诗的出现打下埋伏。 七、巩固生字。 重点提示字形中容易写错的地方。 4难忘的小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二、读讲课文 1、学习第3— 6自然段课文 (1)发生争吵以后,陶行知校长是怎样做的? (2)下面请你们自己轻声朗读第3—5自然段。思考:“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3)再读一坊,看看这三自然段你是不是弄懂了意思。 (4)指导:这应该怎么读?轻声地、充满高兴的情绪。“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要读出“同学们”对那位同学的赞美和会心的笑声。 (5)陶行知校长这次没有训斥学生,而是用小诗来教育他们,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6)让我们把这两首小诗再读一遍,你觉得陶行知校长做得对吗?你和小伙伴相处时要怎么样做呢?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 用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生活,学会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感受家的亲情,让学生健康成长。 3、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写作素材,挖掘有价值的典型材料。 【过程与方法】 创设交流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家中的亲情,让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仔细观察家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出真实的感受。 难点 发现和理解生活中亲人的爱,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己的习作。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并写下你的家庭。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可以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想想自己的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 难点 真实感受该怎样去表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小动物,每只小动物都有不同的性格,能体现出你的生活态度,做事原则,人生追求。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你家最像什么样的小动物。 二、明确要求,选择内容

1、明确习作要求。 (1)学生自读教材中的内容,了解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分组对话,说说你知道的。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明确要求。 (4)总结与板书。 内容:我的一家人 要求:给家里每个人写一段话。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提建议,然后认真改。 2、交流素材,确定内容。 (1)交流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有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2)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确定写的内容。(如果多数学生说的内容相似,教师要加以引导) 三、整理思路,点拨写法 1、整理思路,拟写提纲。 (1)你想怎么写?在脑海里列出一个框架,先打算写什么,再打算写什么,最后想写什么。和你的同桌交谈。 (2)然后全班同学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3)学生尝试自己写提纲。教师巡逻指导。(强调:不要统一学生的思想,老师要鼓励创新的想法) 2、重点指导,点拨写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