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绘画心理学在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绘画心理学在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绘画心理学在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应用

1. 帮助学生表达情感

绘画是一种非常直观和直接的表达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而不需要依赖语言的表达。在心理辅导工作中,学生常常因为情感的抑制或者无法表达而

产生困扰,通过绘画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一种更加自然和舒适的表达方式,倾诉内心的痛苦

和困扰。

2.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绘画是一种艺术创作,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

美情感。在心理辅导中,通过绘画,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来表达内心的世界,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

3.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绘画可以成为学生情感管理的一种方式,通过绘画来释放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调

节情感和情绪,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绘画可以成为一种有

效的情感管理工具,帮助学生处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问题。

在心理辅导工作中,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主题或者情境,让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

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比如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张空白纸和油画棒,让他们用画笔来表达自己

对家庭、友情、学业、未来等方面的情感和期望,从而帮助他们找到内心的平衡和调节。

2. 绘画想象力训练

3. 绘画情感释放

在心理辅导工作中,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放松和舒缓的音乐,辅以一些简单的绘

画材料,让他们通过绘画来释放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

己的情感和情绪转化为画笔上的动作和线条,从而释放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找到心灵

的平静与宁静。

张老师是一位资深的心理辅导教师,她在实践中发现绘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辅导

工具。有一次,在课堂上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关于“家庭的表达”主题的绘画任务,让学

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家庭的情感和期望。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画笔来表达自

己的家庭观念,有的表达了对家庭的依恋和热爱,有的表达了对父母的期望和理解,有的

表达了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通过绘画的方式,学生们找到了表达情感和情绪的出口,从

而促进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绘画心理学在中小学心理辅导中的挑战和对策

在实际应用中,绘画心理学在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中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学生的绘画

水平和素养不一,有的学生可能没有绘画基础或者绘画技能,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和方法来指导学生,让他们通过简单的

线条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教师也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示范和范例,让他

们参考和借鉴,从而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和表达能力。

学生的情感和情绪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可能面临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

他们可能无法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教师也可

以通过一些专业的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来帮助学生调节情感和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绘画心理学在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中拥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它可以帮助学生表达

情感,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

些绘画情感表达的任务、绘画想象力训练的主题、绘画情感释放的活动,来引导学生通过

绘画来表达和释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教师也需要面对一些挑战,通过一些方法和技巧来

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希望绘画心理

学在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中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重视,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

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绘画艺术表达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

绘画艺术表达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 的应用 摘要:绘画艺术的本质是表达性艺术疗法,通过绘画的载体能够引导学生个体展开内心的自我探索,通过深化体验展开真实表达,真实的面对自己,这样才能促进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绘画艺术表达能够促进学生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心感受,教育工作者可以围绕着自由联想、认知提升和主题绘画三个不同的层次展开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处理好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获得情感共鸣,接受方法上的指导,促进学生身心理健康发育。本文围绕着绘画艺术表达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展开论述,希望能为有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绘画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引文:绘画艺术和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关系,通过绘画作品,心理治疗师能够感应到人的内心世界,如果能够把绘画艺术表达运用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就能够起到较强的辅助效果,突破传统心理咨询和沙盘疗法的局限性,帮助学生舒缓心理压力,降低心理的不适感,对心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义务教育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的情绪较为敏感,很多学生缺乏对外界事物的正确认知,在情绪上表现为较为低迷、焦虑和急躁,因此如果能够把绘画艺术表达运用在心理健康教学之中必然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1. 绘画艺术表达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作用与价值 把绘画艺术表达运用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中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第一个方面,它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效力,探索提高认知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个性化的思维开始觉醒,他们经常会思考我应该做什么,我当下是谁,我将要面向何方这一系列的具有哲学意味的话题,利用绘画表达这一

绘画疗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用性

绘画疗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用性 一、绘画疗法的优势 绘画疗法是一种潜意识的投射行为,不受患者语言、年龄、认知能力及绘画技巧的限制,让人们自由地、充分地表达自己,有利于真实信息的收集。绘画心理治疗过程包括心理治疗与创造两个平行的过程。除了心理治疗之外,创造过程也为患者提供一种看待、自己所面临问题的新方式,可以在一幅作品或系列作品上表现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事件,把不可调和的情感合成在一起。绘画疗法使心理治疗常态化,即可以在人们的所有日常生活情境中开展。 二、绘画疗法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绘画疗法的易操作性和反映问题的真实性等优势,使得其在高校心理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当中。如何有效地结合绘画疗法的特点,使其更好地发挥效用,笔者运用专业知识实践结合对大学生做的绘画辅导活动,探索总结出绘画疗法的几条应用经验。 第一,绘画疗法需要建立舒适、安逸的环境,营造放松、艺术的氛围。来访的学生中,有一些本身对心理辅导与咨询存在质疑和抵抗,还有些学生不善于表达,不知如何描述自我,两种情况都会使得学生无法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想。绘画疗法这一新的形式如何被学生所悦纳,首先就要从环境入手。进行绘画疗法的地方应该是独立的、封闭的,这样会使学生有足够的安全感;整体布置应当是放松的、安逸且温馨的,让学生在其中觉得舒适、不陌生,不会出现紧张感;虽然绘画本身的形式比语言更加没有局限性,但是出于学生羞于自我绘画水平或在老师面前展示作画过程这一顾虑,绘画室在布置时就应该在一个区域装扮出五彩缤纷的绘画专区,营造一种绘画的欲望。可以以同学们的绘画或者儿童简笔画等为主,让来访者感到绘画与现实自我并无距离感,勾起他们绘画的冲动;绘画工具应准备多种,画纸、画笔、水粉、油画、马克笔、剪刀、橡皮、橡皮泥,等等,尽可能种类繁多,满足学生的工具依赖。良好的环境会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减低阻抗,也会更多地接近学生的问题核心。 第二,绘画疗法需要咨询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咨询师在绘画疗法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面对来访学生不能生搬硬套,应当通过介绍绘画疗法或者营造绘画氛围来引导学生接受并主动愿意去绘画;在绘画过程中,咨询师可以同学生一起绘画,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绘画的深度;若不能一起绘画,切勿过多关注或漠不关心学生的作画过程,不要造成学生拘束或被轻视的错觉;绘画结束后,不能迅速下结论,应当给学生足够的缓冲时间,去赞美鼓励学生,以此为契机根据绘画表达出的个体特性与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绘画后的分享和分析有助于绘画者的自我探索,咨询师帮助学生能更好地对自己有一个新的思考和定位。 第三,绘画疗法的方式要灵活多变。绘画疗法并不是要求学生完整的创作,要根据学生的特质灵活掌握。若学生性格活泼,对绘画疗法接受性强,便可采取主题式完整创作,此主题多为学生感到陌生的事件,陌生会让学生没有经验可循,最能反映真我,完整的主题创作是他们想要展现的形式;对于性格内向,对绘画疗法接受性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答题式绘画,即限定具体的绘画事物,让其进行描绘,学生会按照给出的思路按照自我的性格特征绘画出具有个性的作品,同样有一定投射性;对于自尊心过强、自信心较低,对绘画疗法近乎抵触的学生,可以通过颜色、线条的单一涂鸦形式,让学生省去组织、创作的过程,利用绘画语言的象征性,去直接、单纯地表达当时的状态和想法,有助于学生真实的自我表达;也可根据学生特点指引学生欣赏绘画作品,取代生硬的说教,在观照和领悟中实现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塑造。学生三种形式可以灵活运用,使其有效认识自我,促进内心和谐。 第四,绘画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也是大学生容易接受的一种艺术方式。应当鼓励学生学会用绘画的方法写日记;用图画反映自己最主要的问题;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成长;用图画表达心声,将绘画看成是一位可靠的倾诉对象,减少心里消极情绪的积压,促进消极情绪的

艺术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最新教育文档

艺术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一、艺术治疗的原理 心理学家认为表达是人类的本能,人们可以通过艺术活动中的表达来达到身心和谐。而艺术治疗正是“以艺术活动为媒介,以心理理论和艺术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咨询师、来访者和艺术作品三者关系来发挥作用。” 艺术治疗( art therapy )最初仅包含绘画等视觉呈现方式,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研究者逐步将范围扩大至音乐、雕塑、舞蹈、沙盘、心理剧(角色扮演)、即兴创作等各类形式,此为广义的艺术治疗,统称为表达性艺术治疗( expressive therapy ),其中又以绘画和音乐两种最为常用。由于人们的思维大多以视觉为主,一些被压抑的创伤性经验用语言无法提取[1] 。这成为降低言语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作为非言语治疗( nonverbal therapy )的艺术治疗很好的突破了言语表达的限制。 早期的艺术治疗主要以治疗性为主,常用于精神疾病及严重心理问题的康复中,如医院、精神卫生康复中心、特殊学校等。随着人本主义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发展和实践,艺术治疗开始分化为治疗性和发展性两种取向。本文中的艺术治疗是指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与潜能开发为目标的发展性艺术治疗。 艺术治疗重视对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解读,认为从事艺术活动

的人会将情感和内心冲突投射至艺术成果中。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绘画分析技术,如续笔画、学校动态图、画人测验(DAP、房- 树-人测验(HTP、八张卡片重复绘画测验(8CRT等。通过对绘画作品比例、布局、线条特征、色彩使用、阴影描绘以及细节的分析来解读人的心理状态。而艺术治疗理论学家Eidth Kramer 认为,即使不对艺术治疗的成果进行投射技术的解释,艺术治疗操作过程本身也能导致积极的改变[2] 。如大声的歌唱与呼喊、对柔软沙具的抚触和摆弄、颜料的倾倒与挥洒、对硬质材料的折叠与搓揉等,从事艺术行为本身在较安全的氛围中使来访者重新面对冲突,重新整合人格,通过领悟与升华释放压抑的情绪和原本不太明了的思绪。 二、艺术治疗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教育部制订《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中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发展性艺术治疗正向、积极的取向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立足教育和发展的目的十分契合。 艺术治疗在国外学校心理咨询中应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显示出独特魅力。上世纪70 年代美国首先把艺术治疗理念引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干预性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针对有行为问题的学生采用绘画教学为主的艺术治疗,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和人际沟通能力。日本则为辍学儿童提供绘画、雕塑等艺术治疗,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并回到校园[3] 。 目前艺术治疗在我国发展较缓慢,部分教育者开始尝试在特殊

绘画疗法在高考考前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精品文档

绘画疗法在高考考前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每年的高考是对广大考生知识、能力和身心素质的巨大挑战。高三冲刺阶段长时间、高负荷的复习,使一部分考生出现自我评价低、烦躁不安、敏感脆弱、身心疲乏等所谓“考前压力症候群”。考生的心态直接影响复习的效率和考试的正常发挥,帮助他们摆脱和缓解考前焦虑状态非常重要。 一、团体辅导的独特价值心理辅导的实践证明,在帮助那些有共同成长课题的人时,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 首先,团体辅导是多向沟通的过程,感染力强,影响广泛。在团体情境中,可以同时学习模仿多个团体成员的适应行为,从多个角度洞察自己。成员之间相互支持,集思广益,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次,与个别辅导相比,团体辅导是一个辅导者对多个成员,不但增加了辅导的人数,而且节省了辅导的时间与人力。 因此,对出现“考前压力症候群”的考生,开展团体辅导,不失为有效的心理干预形式。 二、绘画心理治疗简述绘画疗法是让绘画者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言语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在绘画过程中获得缓解与满足,达到诊断与治疗的良好效果。绘画治疗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以视觉意象的活动方式,安全、自由地表达自我的机会和空间。

学校心理辅导中,具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往往不会轻易将自己的问题说出来,或者想说也表达不清,甚至过多地述说消极问题,容易形成消极暗示。绘画投射技术的运用改变了这种辅导中的被动局面。辅导者通过这一技术,以画作为突破口,探寻绘画者潜在的心理困扰,让绘画者宣泄负性情绪。因此,绘画疗法的运用,往往会起到良好的咨询、治疗作用。 三、绘画疗法在高考考前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具体运用鉴于高考考生考前心态调整的迫切需求、团体辅导的适用性及绘画疗法的独特功效,我们在高考前招募了15 名需要考前心 理辅导的考生,组成以绘画疗法为主要辅导手段的考前心态辅导团体。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单元:欢聚图 目标:(1)促进成员之间彼此熟悉;(2)营造真诚、开放的团体氛围。 时间和内容:(1)自我标识;(2)集体作画。 1.自我标识:鼓励成员选择能够代表自己的任何事物或形象,为自己设计标识和昵称,进行自我介绍,协助成员彼此了解,营造有趣的团体活动气氛。 2.集体作画:集体成员共同创作一幅画,并为作品命名,以此增强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第二单元:高考表情

绘画心理辅导在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探析

绘画心理辅导在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中 的应用探析 摘要:建构中小学校危机干预系统对提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预防自我伤害和犯罪事件都有积极深远的意义。绘画心理辅导具有表达内心深处 感受、适合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等特点,可用于中小 学生心理问题的筛查及危机发生前、中、后的全过程。 关键词:心理危机;绘画心理辅导;干预;中小学 一、引言 对于中小学校的青少年,危机事件可引起的心理问题包括孤独和悲伤、失去 娱乐欲望、过度做白日梦、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受到干扰、做噩梦、容易受到干扰、具有侵入性和令人不安的意象、分离焦虑和对死亡的恐惧等[1]。没有任何 应对资源,青少年就无法调节这种心理危机,几乎没有证据表明所遭受这种经历 的个体长大后能克服这些问题。 绘画对于情感上受到创伤、有情绪困扰和心理障碍的人来说,既是表达方式 又是宣泄的途径之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提供绘画心理干预,可以在一 个更大的系统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辅导环境,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对能力、继续成长的能力以及康复力。 二、心理危机及在我国中小学中的干预 学校危机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对处于危机情境中 的学生给予帮助和关心,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措施,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2]。 中小学生由于自身经验有限,认知易产生偏差,情感稳定性差,危机事件来 临时难以合理应对。通常被认为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也是在危机事件后发生的。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研究者提出了全员参与的预防模式。该模式是研究者在实

证基础上,提出以预防和降低自杀率为主要出发点的预防和危机干预模式[3]。从实际来说,中小学学生生活环境较单一,人际关系较简单,学习目的较统一,所以可将有效的危机反应根植于预防和准备,同时做好无法预防的危机反应准备,在平时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复原力, 让他们未来面对危机时能有效应对[4]。 三、绘画技术应用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可行性 根据樊富珉的学校危机干预模式(图一)[5],发现绘画参与心理复原过程的方式几乎可用于心理危机发生前、中、后的所有环节。 图一学校危机干预模式 (一)做筛查——提高成功率 我国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测量工具以借鉴国外的心理健康量表,通过在国内实验数据,修订后建立常模为主。这种反复回答问题的测试形式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影响测评结果的真实性。 美国心理学家巴克于1948年提出的房-树-人作为心理学著名的投射测验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个体测试及群体测试。绘画形式的心理测试不受年龄的影响,任何认知状况都可使用;在测试中的过程中被测者会更加放松,较少受限制及暗示;也不必考虑多次测试的有效性;最后共同沟通过程十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6]。 很多学生目睹了亲人离世、入狱,或是学生生活在高度冲突家庭中、目睹家庭暴力,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来自日常生活的创伤事件。成年人的角度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事,也会被孩子视为创伤[5]。这些事件及带来的情绪改变,孩子们并不会主动探讨,长期累积会带来不可改变的心理伤害,然而这些危机事件会有一些艺术绘画创作后的讨论被发现,可见绘画心理辅导可有预测筛查作用。

绘画心理技术在艺术教育专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绘画心理技术在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论述绘画心理技术在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专业的融合,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趣味性,从绘画心理技术在心理辅导中的作用入手,阐述其在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关键词】绘画心理技术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5C-0133-03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艺术根底理论知识和根本技能,能从事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艺术科学研究、学校艺术管理及社会艺术指导等一专多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学前教育、根底教育、特殊教育学校与机构输送从事儿童综合艺术教育的教师和社会工作者。热爱艺术,专注艺术,这是很多艺术教育专业类学生的共同特点。但是,他们绝大局部在中小学阶段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不具备艺术学科的技能,根本无学习艺术教育的专业根底,在进入高校接触艺术教育之后,他们大局部缺乏对专业的认识,缺乏自信。因此,如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发挥自身的潜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而做好准备,就变得尤为重要。一、绘画心理技术概述〔一〕绘画心理技术的概念。绘画心理技术是艺术心理治疗中最重要和普遍的一种形式,其主要是运用心理学中的投射技术,通过一幅幅绘画作品来准确地分析出画者的个性、情绪情感、人际交往、家庭观念等特质,并以此为根底帮助画者更好地认清自我,发现自我潜在优势,以便更好地改变自我。同时,画者许多隐藏的秘密也会在绘画作品中一一呈现,压抑的情绪也会在一根根线条中表达。绘画过程能帮助画者体会被自我压抑的感受,卸下自己的伪装,帮助画者放松自己,端正心态,做回真实的、全新的自己。〔二〕绘画心理技术的理论根底。绘画心理分析的理论来源主要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以及荣格在精神分析学根底上创立的分析心理学。其核心观点都强调绘画是潜意识的表达,通过分析探索绘画作品可以了解个体的潜意识世界。弗洛伊德强调压抑、升华、投射等机制对绘画过程的影响,通过探索分析潜意识在画面中的投射,可了解创作者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绘画创作的过程也能让这些欲望得到升华并以社会和自我意识能接受的形式表达出来。荣格更关注集体潜意识的作用,强调原型在绘画中的象征和作用。与绘画艺术相关的心理学理论流派除了精神分析学和分析心理学之外,还包括如行为主义取向、人本取向以及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大脑偏侧化理论等。行为主义强调强化和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艺术创作同样是强化和学习的结果,注重治疗目标的制定和靶行为;人本主义的观点运用到绘画心理治疗上时,强调绘画这一过程中来访者的主动性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大脑偏侧化理论认为绘画能够越过语言,直接将内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在处理一些情绪和创伤等方面时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二、绘画心理技术运用于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绘画心理技术是一种灵活方便的方法,既能运用于个体也能运用于团体。绘画作为一种测验工具,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格智力、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等方面。笔者在给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及课后接触当中均发现,他们无论在语言表达上是流利顺畅还是习惯于沉默寡言,当他们进入到艺术创作的状态时,总是愿意并且有能力去尽情地展现自我。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天赋或潜能所在,而恰巧艺术创作也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再者,绘画心理技术的运用本钱较低、容易操作且形式灵活,可以广泛运用于集体教学或个体咨询。因此,在

谈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谈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1. 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因此,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兴趣爱好来设计美术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更好地完成作品。 此外,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更好地完成作品。 此外,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更好地欣赏艺术。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接受自己,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 总之,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更好地指导学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2. 美术教育中的心理学原理

美术教育中的心理学原理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认知心理学原理,二是情绪心理学原理。认知心理学原理主要指的是学习者在获取、组织、储存和检索信息时的心理过程,它们可以帮助美术教师更好地设 计课程,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情绪心理学原理主要指的是学习者 在美术学习中的情感反应,它们可以帮助美术教师更好地认识学习者 的情绪反应,从而更好地指导学习者的学习。 认知心理学原理可以帮助美术教师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从 而更好地指导学习者。例如,美术教师可以利用认知心理学原理来改 善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此外,美术教师还可 以利用认知心理学原理来调整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情绪心理学原理可以帮助美术教师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情绪反应,从 而更好地指导学习者。例如,美术教师可以利用情绪心理学原理来改 善学习者的学习环境,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此外,美术教师还 可以利用情绪心理学原理来提高学习者的自我认知,以更好地满足学 习者的情感需求。 3. 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一、绘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益处 1. 释放情感:儿童在绘画过程中可以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自 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有利于情感的释放和情感的调节,避免情感积压导致的心理问题。 2. 增强自信: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儿童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 增强自信心,对自己有着更积极的认知和态度。 3. 培养审美情趣:绘画作品可以让儿童观察、感受、理解和欣赏美的东西,培养他 们对美的敏感性和审美情趣。 4. 锻炼专注力:绘画需要儿童长时间的专注和耐心,能够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提高学习效率。 1. 恐惧与焦虑:绘画可以让儿童通过画笔和色彩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焦虑,释 放心理压力,减轻情绪不安。 2. 自卑与自尊:通过绘画,儿童可以感受到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提高自我 认知和自信心,减少自卑感。 3. 情绪管理:儿童在绘画过程中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借助绘画缓解情绪,从而 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4. 孤独感:绘画可以成为儿童在孤独时的一种自我慰藉和精神寄托,减轻孤独感和 压抑情绪。 5. 自我调适:绘画可以使儿童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内心的均衡点,学会自我 调整和自我治愈。 1. 绘画作为课程内容:将绘画纳入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通过引导儿童绘画 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2. 绘画作为儿童心理辅导的手段:学校心理辅导员可以利用绘画来帮助儿童缓解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让他们通过绘画找到心理平衡。 3. 绘画作为心理健康活动的一部分:学校可以组织绘画比赛、展览等活动,让儿童 在绘画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 4. 家庭教育中的绘画:家长可以鼓励孩子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与孩子 共同创作绘画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浅析绘画疗法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帮助

浅析绘画疗法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帮助作者:李丽玲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27期 最近几十年来,以“房—树—人”为主题的绘画测验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常用的绘画心理测验之一。绘画心理分析最初是用来评判儿童的成熟度、智力,因为成年人人格相对稳定且自我部分形成,而儿童的人格还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自我意识不成熟,认知能力较低,焦虑很容易被激发。儿童倾向于用直接的行动和游戏来外显他的愉快、焦虑、混乱等,而绘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非常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他们通过绘画,能表达出他们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心深处的情感,能把自己的某些经历表达出来。绘画提供了一种手段,可以让人表达出用文字无法表达的信息。随着绘画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已经可以全面的评估作画者的人格。从儿童到大众,从研究到临床,绘画心理分析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前景可观。 当然,绘画疗法在特殊幼儿中的帮助具体体现有哪些?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该深挖的内容。就我浅薄的摸索,我认为,绘画疗法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帮助有: 一、绘画疗法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绘画治疗过程是心理咨询师和来访幼儿一起进行活动的过程。绘画活动是通过咨询师和来访幼儿一起讨论绘画作品,不仅可以打破来访幼儿与咨询师之间的僵化局面,还可以更容易被来访幼儿所接受,并揭示来访幼儿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一切。我平时在幼儿园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存在一些障碍:1.个别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表达能力还十分模糊,要求孩子们将自己的心理状态、情绪情感体验等,通过语言的方式准确地表达出来是很难实现的。2.大部分孩子的智力水平和自我省察能力往往达不到众多心理治疗体系的要求,这增加了心理游戏与治疗的难度,往往会影响治疗的效果。3.受孩子们的影响,个别特殊幼儿很难敞开心扉地倾诉和寻求帮助,主观求助意识不够,一般的心理交流很难达到治疗效果。 如何搭建适合与特殊孩子交流的沟通平台,一直困扰我。2012年11月第1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书中,健康领域里提出促进幼儿身心状况发展的区角活动——沙盘游戏,看似可以运用到与特殊幼儿的沟通中,但孩子爱玩的天性及须具有专业的沙盘分析能力,束缚了我在日常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个案跟踪。恰恰在这时,2013年1月中旬,我有幸参加叶存春教授绘画疗法督导班培训,终于给我的思考带来了一盏明灯。绘画疗法是与幼儿沟通的最好途径,而且绘画疗法是幼儿打开心门最直接的方法,不用解说、不用开导,顺应幼儿的思想、意识,就能很好地表达出来。 现有的研究也发现,绘画疗法在儿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具有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相对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绘画疗法更加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要求,更适合于儿童心理咨询与心

浅谈绘画心理学在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绘画心理学在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应用 绘画心理学在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它的巧妙运用能使心理 辅导工作卓有成效。 一、绘画心理学是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有效方式 相对生理的发育,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当出现心理創伤或有异常情 绪及行为表现时,常常无法很好地描述自己的状态和感受。若给孩子一支笔、一张纸,让 他花几分钟画一幅房树人画或者随意画,就能畅通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绘画是一种图形表达,它给我们提供了一幅心理世界的“认 知地图”。心理辅导老师若能从中读懂孩子的心里“画”,会让孩子找到“知己”的感觉,也是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最有效方式。 二、绘画心理学是了解辅导对象现状、评估辅导对象问题严重程度的有效手段。 绘画是儿童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绘画中有画者的内在逻辑,蕴含着孩子们 的思想与行为,是他们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 每个阶段的孩子在绘画中都会表现出该年龄阶段的特点。如何从细微处着手,分析 和解读孩子的画,是了解孩子心理状态的重要方式。 孩子的画中常常会出现“房、树、人”这三个元素。孩子们在画“房、树、人”这 一主题的时候,既能够反映出他的家庭关系中的情况,与家人之间的关系,在家庭中的地位,又能够透露出孩子的成长状态,交流能力和内心的想法等。房子是人们成长的场所, 投射内心的安全感。房子巨大无比,可能渴望亲情或是有难以抑制的冲动。像城堡一样的 房子,代表了自我保护意识。如果房子外观丑陋、面目可憎,孩子可能把家看做束缚自由 的牢笼。瓦片画得很仔细,追求细节和完美。把楼梯画得特别长特别大,孩子可能不想回家,亲子关系有待改善。 树木:树反映的是一个孩子的成长状态,可以展现出孩子的生命力。可以从树干、 树根、树冠、树枝和果实等方面来解读孩子关于树的绘画内容。树干的粗细代表生命力的 旺盛程度,过细的、像一根线一样的树干,往往代表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支持和支撑;树根 象征安全感;树叶是生命力的象征,茂盛的树叶代表生机勃勃,树叶稀少代表活力不足, 没有任何叶子的枯树代表生命的失落感。 人物:孩子经常画的那个人,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孩子在对他表达强 烈的爱和依恋。孩子为人物画的细节(帽子、腰带、头饰、鞋子等)越多,表明对那个人 的关注程度越高,感情越强烈。此外,孩子很多时候画的就是他自己,就算画的是卡通人物,其实也有他“理想自我”的表达成分在里面。

绘画教学中的心理辅导方法

绘画教学中的心理辅导方法 在绘画教学中,心理辅导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解决心理问题,提升自信心,改善情绪状态,促进情感体验的丰富,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质量和艺术表现力。 1. 解决技术问题 在绘画教学中,学生往往会遇到技术上的困难。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心理辅导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解决透视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心理图解的方法,分析观察物体的深度,理解透视原理。 2. 提升自信心 自信心是绘画创作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对自己的绘画能力缺乏自信,往往会导致创作的困难和拖延。此时,教师可以采用肯定的语言和行为,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例如,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表扬学生的优秀之处,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3. 改善情绪状态 艺术创作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的情绪状态往往会影响创作的效果。如果学生感到沮丧、焦躁、恐惧等负面情绪,往往会导致创作过程的困难,甚至无法继续。此时,教师可以采用心理辅导方法,帮助学生改善情绪状态。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冥想、拓展等方式,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放松心情。 4. 促进情感体验的丰富 情感体验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也是绘画教学中的重要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方法,帮助学生感知、理解、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讨论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情感,并通过绘画表达出来。 总的来说,在绘画教学中,心理辅导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解决心理问题,提升自信心,改善情绪状态,促进情感体验的丰富,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质量和艺术表现力。此外,在绘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心理辅导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艺术创作的过程。例如: 5. 解决学习障碍 有些学生在学习绘画时会遇到学习障碍,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谈话、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率。 6. 培养艺术审美能力 艺术审美能力是绘画创作的重要因素,也是绘画教学中的重要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艺术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讨论、模仿、批评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分析艺术作品,并学会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受创作艺术作品。 7. 培养创造力 创造力是绘画创作的重要因素,也是绘画教学中的重要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创造性挑战、给予创造性反馈、鼓励学生尝试新的绘画方法等方式,帮助学生发展创造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创造性想象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

绘画治疗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应用

绘画治疗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应用 绘画治疗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把绘画治疗引入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感,促使学生表达最原始、最真实的感知和体验。同伴的添加和帮助,让学生的认知重新整合加工,得以成长。 人类先创造图画再创造文字,儿童也是先学绘画再学文字。一幅图画胜似千言万语,任何一个涂鸦、画幅的大小、用笔的轻重、空间配置、颜色、涂抹等都有着特定的代表意义,都在传递着个体信息。读图是最简单、最直接了解内心世界的方法,可以读出画者的性格、智力、情绪状态、人格特点、人际交往能力。图画是最有效的直达内心的工具之一,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 一、绘画治疗概述 表达性艺术疗法,借助各种形式的艺术媒材来表達人们内心的思绪、感受及经验,通过绘画、沙游、音乐、舞蹈、戏剧等过程来经验各自的生命故事,是一个从抽象概念转化到生活具象的过程。表达,是人类的天性和生存的需求。在还没有形成文字和语言之前,人类就已经具备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最直接的情感和意念的能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表达性艺术疗法正是源自人类这一最原始、最真实的能力,在精神分析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绘画治疗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运用图像来呈现绘画者的心理内容,利用非语言工具,释放被言语所压抑的情绪情感,帮助来访者对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不同刺激有更正确的反应,重新接纳和整合外界刺激,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绘画治疗不限年纪,任何年龄层都可以通过绘画治疗,让来访者获得一定的帮助。 二、课堂实施过程 青春期异性交往团体辅导,离不开“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首先需要探讨“什么是爱情”。笔者设计用图画来描绘“爱情”,让学生的意识和潜意识相结合,把最原始的东西表达出来。因为学生对绘画阻抗较小,容易接受,有利于真实情感的表达。而且绘画所传递的信息量远比语言丰富,表现张力更强。具体步骤如下: (一)营造氛围 播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片段,男主角为了女主角被高中英语老师批评、惩罚,这一次的英雄救美,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引出爱情,确定基调。 (二)畅想爱情 1﹒冥想爱情

绘画解梦在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绘画解梦在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作者:陶新华 来源:《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20年第10期

【关键词】绘画;梦境;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0—0020—02 【作者简介】陶新华,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博士。 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中,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把解梦带人心理咨询和辅导中,提出“梦是通向潜意识的捷径”“释梦在分析性治疗中不应该仅仅被作为一种艺术,而是整个治疗中的技术组成部分”。 心理咨询大师在解梦方面有许多探索,也有许多不同的解梦方法和流派。弗洛伊德认为应由性动力理论来解释梦:“梦的重要功能在于满足潜意识欲望”,当人熟睡之时,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警卫”——道德约束或防御就会放松警戒,由此潜意识便偷偷溜出,来到意识的领地。阿德勒则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从自卑与超越的理论出发,认为人的梦都是有目的的,是自卑的释放和优越感的体验。荣格则提出了历史文化原型和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并做了许多探索和研究。不过,所有解梦方法的主要目的都是,通过对梦的理解来了解人们潜意识中的内容和启示,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 格式塔心理咨询流派有一套比较实用的解梦技术,它着重于来访者的个人感受,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探讨、构建梦境的意义和启示,这会给来访者带来非常有意义的启发,对咨询有很重要的帮助。格式塔咨询技术中有10种解梦方法,本文将其中部分方法与绘画艺术疗法相结合,形成绘画解梦的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操作过程 1.把自己常见的梦境或最近刚做过的梦用绘画的方法表达出来,把梦境中出现的人物、环境、事件和感觉尽可能地在白纸上画出来。运用的材料有:4B铅笔、橡皮、24色蜡笔和A4白纸。 2.根据自己画出的梦境图编一个故事,并给这个故事定一个标题。 3.与咨询师讨论这个梦境图和故事,分析梦境中的人、事、物、感觉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注意事项 解梦是最容易接近来访者潜意识的一种方法,如果仅仅运用象征性解释,会变成咨询师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来访者,用分析的研究成果给来访者贴标签。这样不仅不能帮助来访者了解

绘画心理技术在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绘画心理技术在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作者:喻玲艳 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0年第10期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高学生应对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青春期成长问题等。绘画心理技术是指咨询师(心理健康教师)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打开心灵,使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认识真实的自己的一种心理咨询技术。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际,介绍将绘画心理技术运用于中职生的心理辅导的几种常见做法。 一、我的自画像 人物画与人无意识的自我形象和人格完整性有关,直接反映了个体意识层面的自我认知。自画像相对于人物像更具体,直接反映了个体的自我形象和对自己的评价。观察者可以直接从画中发现画者的一些个性特点、思维特征、情绪情感以及对自己或他人的一些看法,感受到画者的迷茫、痛苦和烦恼,也可以体验到他们的快乐、兴奋与自信。 学生学完《认识自我》后,笔者让学生在画纸上画一幅“我的自画像”。笔者特别留意了一位平时不爱交流的女生的作品。从她的绘画特征中可以看出对应的投射涵义:①画面较小——缺乏自信,情绪低落。②位置偏左——较为感性、被动。③笔触较轻——自卑、犹豫不决、焦虑不安、抑郁、无力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能量较低或受到压抑。④全身比例较为合适,只是手背在后面,腿脚细弱——人际关系的逃避,缺乏自信,存在依赖感。⑤头部,细致描绘头发,戴头花,反复涂抹脸颊,眼睛大,眼珠朝下看,长睫毛,有耳朵,小小的鼻子和嘴巴——在意面子问题,在意他人的评价;过分关心自我形象,极其爱美;需要被关注、被重视;自恋,情绪化;缺乏主见和执行力。⑥脖子细长——依赖感强,行动力不够。⑦斜斜的肩膀——不愿承担责任和压力,好享乐。⑧仔细描绘的裙子——关注他人评价和外在形象。教师了解了这些,就可以针对画者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地分析与引导。 二、心理穴位图 “心理穴位图”是一项很实用且易操作的技术。在学生学完《如何调控情绪》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心理穴位图”的绘画作业,让学生画一棵代表自己的树,把自己从出生到现在所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甚至所到的每个地方,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物品等一切对自己有影响的部分作为果实画到树上,根据这些果实对自己造成的不同影响来决定它的颜色、品种、大小、位置。学生完成作品后,笔者再让学生去感受一下每一颗果子,看看自己是什么样的感觉,并从中挑出一颗最甜的果子,作一幅画或写点文字或跟同学分享。

绘画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中的实践应用

绘画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中的实践应用 绘画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中的实践应用 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受到广阔学生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欢送。绘画治疗技术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成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技术之一。通过分析绘画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中的实践应用,探索改善心理健康问题的多种途径。 团体辅导绘画心理健康 一、绘画治疗技术概述 绘画治疗技术,是以绘画为中介活动的一种艺术性表达治疗技术。它通过绘画的方式,让来访者产生自由联想来稳定和调节情感,在追求艺术美的过程中到达治愈心理问题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这种艺术表达的形式,得到展现或者心理能量的释放,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并能为人们提供一种看待自己所面临问题的新方式。绘画治疗技术应用广泛,并可以在不同的年龄层次中开展。例如,通过绘画治疗技术,能有效地对有明显攻击行为的儿童进行干预,在改善大学生抑郁病症方面也有显著效果。当以言语为媒介的现代心理治疗技术在对于情感、个人体验或情绪困扰方面显得缺乏效果时,绘画治疗技术手段便弥补了这一缺陷,成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技术之一。 二、绘画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中的实践应用 团体辅导对于治疗心理方面问题是有效的。例如,以人际互动为主的团体辅导,对电脑游戏成瘾大学生进行干预有着良好效果;通过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焦虑的干预也具有良好效果。对于个体的开展目标、发挥个人潜能、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的培养,团体心理辅导方式较传统的个体辅导或文化教育成效也更为明显。目前,对于团体辅导技术与方法的使用多采用游戏活动,并以测量量表及问卷调查等方式结合使用,而绘画治疗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还未很好的从心理治疗范围推广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自我意识这一拥有更多人数的范围,本文旨在通过一次自我探索的团体辅导实践课中引入绘画治疗技术,从而拓宽绘画治疗技术的应用的范围。 在一次名为“探索未知自我〞的团体辅导实践课程中,共有25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团体辅导小组活动,在活动中主要以绘画活动为主,通过绘画来实现学生之间、指导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通过绘画获得自我发现。这次团体辅导实践过程简介如下: 1.起始阶段。本阶段也可以称为热身阶段,主要目的是与团体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接纳的团体气氛,并向各成员介绍绘画治疗技术,让成员明白绘画可以作为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工具。在这一阶段,开展了名为“涂鸦画〞的热身活动,即要求成员随意涂鸦作画,画完后让他们从不同角度观察这幅画,鼓励他们在其中寻找其中熟悉的内容或任何吸引他们的局部,目的是让各成员体会绘画中自由表达的感觉,并尝试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与绘画联系起来。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是向团体各成员传达这样一个思想:人们如何去画是没有关系的,重要的是将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 2.探索阶段。经过热身活动对绘画的初步了解后,现在可以通过绘画来探索未知的自我,这一阶段,指导者通过开展“自画像〞活动来带着成员探索自我,即通过绘画一样事物来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