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秦_汉时期汉族的形成和发展

秦_汉时期汉族的形成和发展

秦_汉时期汉族的形成和发展
秦_汉时期汉族的形成和发展

《思想战线》1998年第9期秦、汉时期汉族的形成和发展

尤 中

秦朝的统一,使过去的华夏族与吴、越、巴、蜀、楚人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这个民族共同体在两汉期间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它就是汉族。

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使汉族中的经济趋于统一。

首先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土地所有制的统一。东周后半期,封建领主的大土地所有制与土地的个人私有制同时并存。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使黔首(按,百姓)自实田”。 即让私人占有土地的地主和农民自动陈报占有土地的实数,按规定交纳赋税,取得土地所有权。这就使以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基础的地主经济在汉族中确立了。在这种经济制度之下,“男乐其畴(农业),女修其业(纺织),事各有序。” 这种农业与小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秦朝时期确立,两汉时期得到巩固和发展,在汉族中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促进了共同的经济生活。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凡制造度量衡器,都必得刻上这40个字的诏书,以期全国物品计量的划一。战国时期,各国车轨宽窄不一,由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即发生交通滞碍。秦朝规定全国造车均宽六尺,于是一车可以通行全国各地。这些都是为了便于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同经济交流。还规定全国范围内货币和土地的计量。黄金称上币,重一镒(二十两);铜钱为下币,重半两。土地面积的计算则规定二百四十方步为一亩。这些有关经济方面的措施,促进了汉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至西汉中期,汉族中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都普遍发展起来了,商品经济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发达。正如《史记?平准书》所说的那样:“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又《史记?货殖列传》说:“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徒豪桀诸侯强族于京师。”这就形成了以京师为中心的汉族的共同经济生活。

“书同文字”是在统一文字的基础上促进了汉族中共同文化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与南方的吴、越、楚,西南的巴国和蜀国之间,“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甚至中原的各侯王国地区之间也存在方言和文化生活的地方性差别。周朝在商朝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原华夏族文字,笔划复杂,称为大篆或籀文。春秋中期以后,南方吴、越、楚的文字“鸟书”和“虫书”,又称鸟虫篆、鸟虫籀,是在中原华夏篆书影响的基础上形成的鸟、虫形美术字,是吴、越、楚人借华夏文字来标自己民族的语言。它接近华夏族文字,但也并不完全等于华夏族的篆、籀文。西南的巴族、蜀族也有自己的文字。秦朝统一之后,李斯订定文字,把中原华夏族的篆、籀文和南方吴、越、楚的鸟、虫书文以及西南的巴、蜀文综合取舍,按同一民族的标准使之规范化,笔划力求简略划一。这种改革规范化了的文字,称为秦篆或小篆。又程邈花了十年的工夫,造成比小篆笔划更为省便的隶书。隶书字形方整,便

于书写,至汉朝时期得到普遍推广,进一步促进了汉族文化的发展。

春秋时期的孔子总结了他以前华夏族的历史文化,他收集鲁、周、宋、杞等中原华夏族的故国文献,整理出《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六经”。“六经”是华夏族历史文化的总结。孔子在“六经”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创建了儒家学说。战国时期,孟子对孔子创建的儒家学说作了进一步发挥而使之更为完备。秦朝统一之后,秦始皇虽然焚书坑儒,但皇宫中仍藏有大量图书,朝廷上仍有博士官和儒生传经议政。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的琅邪台石刻说:“圣智仁义,显白道理。”而“仁义”正是儒家学说思想的核心。至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约生于公元前179年,死于公元前104年)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董仲舒把儒家的“尊王攘夷”之说发展成为大一统思想;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发展成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五常”(仁、义、礼、智、信),在汉族中得到普遍的传播。董仲舒说,孔子修《春秋》,把大一统当作首要大事,此乃天地的常道,古今的通义。为了维护这种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就必得“尊王攘夷”。这种大一统思想把汉族凝结在一起,一些兄弟民族逐步接受了这种思想,不断融入了汉族。此后,汉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多的兄弟民族被吸收加入了汉族。仁、义、礼、智、信则被宣扬和树立为理想的道德风貌,汉民族的精神支柱。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说和“天人感应”说。他把自然界的“天”塑造成为有意志的人格神,把人间的一切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的安排。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变化,国家的兴亡,都是上天意志的表现。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天以祥瑞灾异影响人,人的活动也能感应天。这就为两汉谶纬迷信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谶纬是一种庸俗经学和封建迷信的混合物。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人们昭告吉凶祸福、治乱兴衰的图书、符,如王莽的《金匮书》、刘秀的《赤伏符》,以及《河图》、《洛书》,所以又称符命或符。纬是用宗教迷信的观点对儒家经典所作的解释。因为经文不能随意改动,为了把儒学神学化,纬书就假托神意来解释经典,把它们说成是神的启示。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谶纬之学得以发展和兴盛,被称为“内学”,儒学生徒都要记诵谶纬,对策试文也要引用谶记。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乃立五经博士。不仅在都城设立太学,教授五经,同时也在郡、县设立学校,设置经师。博士教弟子的经书,都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故称“今文经”。而汉武帝所尊崇的儒术,乃儒家的今文经学派,当时太学里的五经博士都是传授今文经学的。至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刘余坏孔子宅,得《尚书》、《礼》、《论语》和《孝经》等数十篇,都是用汉以前的小篆写的,这些经书称之为“古文经”,传授古文经的学说叫古文经学。这就引起了经今古文学之争。经今古文学之争,不仅是书写文字和读法的问题,而且还随着经师源流的不同,传授的方法和对经义的解释也不同,因而形成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政治派别。经今文学派在封建统治集团的扶植之下,对儒家经典任意发挥,以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而经古文学派则把儒家经典看成是古代的历史资料,按字义解释经文,训诂简明,不凭空臆造,不用阴阳五行的天变灾异的说法,而是从实际上阐明儒家的道理,提倡实行儒家的道德。西汉平帝时(公元1至5年),王莽为大司马,执掌政权,招其好友刘歆入朝,封为红休侯,掌儒林史卜之官。刘歆大力提倡古文经学,为王莽代汉制造理论依据。王莽即以古文经中的《周礼》作为托古改制的依据。古文经得到王莽的支

持,《春秋左氏传》、《古文尚书》、《逸礼》、《毛诗》等都立为官学,每经博士增为5人,每一博士领弟子360人。于是,古文经学在王莽、刘歆的扶植之下,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东汉时期,今文经学仍是官方学术的主体,从洛阳的太学到州郡县所设的官学,传授的都是今文经。今文经学的弱点,一是妖妄,一是烦琐。今文经用谶纬说经,充斥着荒诞不经的迷信邪说;对经文的解释、支离蔓衍,浮词虚语,一经的经说、多则百余万言,少亦数十万。古文经学的特点是:“通训诂”,“举大义”,“不为(学)章句”。与经文经学比较、古文经学是一种简单明了、思想犀利的学说。由于这种特点,东汉时期古文经学发展很快,它虽然未立学官,却逐渐成了私学的主流。在学术方面、古文经学取得很大成就。东汉时期,古文经学的大师辈出、如桓谭、班固、王充、贾逵、张衡、许慎、马融、服虔、郑玄等人。在古文经学的训诂方面,以许慎、马融、郑玄成就最大。!

史学也成为了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54年,死于公元前93年至公元前87年之间)继孔子删订的鲁史《春秋》之后写《史记》。《史记》十二《本纪》,上起炎帝、黄帝、尧、舜,历夏、商、周三代以迄于秦朝和西汉前朝。明确了汉民族是炎黄子孙;以历代天子为主(《秦本纪》例外),建立起历史的统一观和正统观,反映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家的统一和人心的统一。这种统一观和正统观思想,发源于孔子删订的《春秋》,形成了司马迁的《史记》,十二《本纪》正是这个传统思想的正确反映。由于这个正确反映,传统的历史正统观更加巩固,成为以后的封建时期进行民族斗争的一个重大力量。?《史记》以后的“廿四史”的中国各部断代史,把这种思想延续了下来。

班固(公元32年至92年)继西汉司马迁之后,于东汉时期写成《汉书》。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班固是东汉扶风安陵(驻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他父亲班彪,生平好述作,专心史籍。当时有好些人做过司马迁《史记》的续篇,(按,《史记》本纪编年止于西汉武帝,其后的西汉六帝无纪。)班彪都觉得不满意,于是博采遗事异闻,作成后传65篇。班彪死于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班固回到家乡,有志完成父业,乃着手《汉书》的编著。东汉明帝任命班固为兰台令史(事在永平五年,公元62年)。兰台是汉朝皇家藏书之处,有6名官员称令史,班固乃其中之一。随后又升为郎,典校秘书,班固乃专心编著,连续20多年而成《汉书》百卷。

先秦古史《春秋》,是按年月记事的史书,称编年体。至于用“本纪”序帝王,“列传”志人物的纪传体,则始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作《汉书》沿袭《史记》,所不同的是《史记》有“世家”,《汉书》没有;《史记》记载典章制度的部分叫做“书”,《汉书》改称“志”。一部《汉书》由十二本纪、八表、十志和七十列传组成。《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通贯古今,不以一个朝代为限,所以称为通史。《汉书》纪传所记则断至汉高祖,止于王莽,都是西汉一代的史实,所以叫做断代史(表、志也有不限于西汉的,如《古今人表》就包括很多汉以前的人物,但这是个别的)。断代为史始于班固《汉书》,以后历朝的所谓“正史”,都是沿袭《汉书》的体裁,正如刘知几所说:“自尔讫今,无改斯道。”#

东汉末年,荀悦按照《春秋》和《左传》的体例,依据《汉书》的内容,编写出编年体裁的《汉纪》30篇。会稽人越晔编写的《吴越春秋》,无名氏撰写的《越绝书》,开创了编写地方志的先例,东汉朝廷陆续增修的官修史书《东观汉纪》,为后来各家《后汉书》提供了翔实的材料。《东观汉纪》已散失,当今流传的一个辑本,只保留了很少的一部分内容。

文学也继往开来地在汉族中发展起来和延续下去,同样成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

夏族的《诗》三百篇和楚国屈原等人的楚词,到秦、汉时期发展为汉族中的诗歌和赋。诗歌和赋词藻华丽,音韵铿锵,结构严谨,善于描写和抒发感情,秦、汉以后,一直在汉族中流传和发展。

赋是从楚辞发展来的一种长篇韵文。西汉时期的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骚体赋,西汉初年比较盛行;一种是散体大赋,形成于汉初,兴盛于武、昭、宣之世,并取代了骚体赋的地位。汉初的骚体赋作者虽多,但佳作少。主要作家以贾谊、枚乘为代表。贾谊的主要作品有《吊屈原赋》、《鸟赋》等。武帝至成帝间,散体大赋盛行,有名的作者是司马相如、杨雄、东方朔等,而以司马相如最负盛名。司马相如的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等。东汉时期的赋大都是模拟之作,流传较广的有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等;王逸选编屈原、宋玉及部分汉人的辞赋,进行注释,称《楚词章句》,使楚辞的音义句读得以流传后世。

诗歌主要是乐府诗。“乐府”作为掌管音乐的官署,始于秦,至汉武帝时,为了官廷娱乐和庙堂祭祀,开始大规模地采集民歌。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西汉时期乐府采集的民歌有138首。民歌的体裁多种多样,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形式生动灵活,其中以五言最多,是东汉以后五言诗的先声。五言诗是汉代新兴的文学体裁,西汉时期只流行于民间,至东汉时期,文人学士也开始作五言诗。古诗19首是五言诗创作中的杰作,对以后诗歌的发展影响很大。五言诗比先秦的四言诗虽然只多出一个字,但在音律上却增加了一个音符,在句法上多了一个词位,因而能表达更丰富的内容。

散文在汉代也有所发展,西汉时期留下了一些好的散文。贾谊的《过秦论》、《治安策》,晁错的《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刘向的《说苑》等,都是西汉散文的名篇。

绘画、雕刻等艺术,在秦、汉时期也有所发展。秦始皇陵兵马俑,是雕刻与绘画相结合的瑰宝。西汉时期,帝王将相们的宫殿、邸宅、坟墓中都有壁画。汉武帝时期的鲁灵光殿就是西汉最著名的大幅壁画,可惜没有保存下来。汉人还在生活用的缣帛锦绢、漆器、陶器上作画,有彩绘,有素默画,有刻缕画,内容题材都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也有渔猎、农事、宴会、乐舞等生活情景。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一幅彩绘帛画。此帛画全长二百零五厘米,上部宽九十二厘米,下部宽四十七点七厘米,全体呈T字形。画面内容丰富,有人物、有日月,有人身蛇尾的神像,有龙、蛇、鱼、虎、马和各种奇禽异兽,线条流畅,刻画生动,色彩鲜艳,布局和谐,是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罕见的珍品。又1979年,在江苏邗江县西湖公社汉墓中,出土两幅木板彩画和一件彩绘漆器,艺术水平都很高超。解放后在四川、山东、河北、辽宁、河南等地区的东汉墓里,也发现了不少壁画。

雕刻艺术是与绘画相辅而行的。汉代的统治者们利用石刻来装饰宫室、陵墓。西汉时期保留下来的石刻有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前的石人、石马、石牛、石虎等,这些雕像造形生动,神态逼真。现存东汉石刻画,著名的有山东嘉祥县的武梁祠石刻,肥城县的孝堂山石刻,沂南县东汉墓石刻等。武梁祠石刻用阳刻,是平面的浮雕;孝堂山石刻用阴刻,以线条钩画形象。

佛教的传入。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于印度。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定佛教为其国教,并致力于传播。佛教由印度向西北传入中亚,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时,已了解到西域有佛教存在。公元前2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信奉佛教的大月氏派遣使臣伊存到达长安,博士弟子秦景宪从伊存学浮屠经,从此以后,佛教就逐渐在汉族中流传开来。至东汉初年,佛教在汉族的统治阶级中受到信奉,如楚王刘英“学为浮屠(佛的音译),斋戒祭

祀”(《后汉书?楚王英传》),还供养了一些沙门(和尚)和伊蒲塞(即善男,居士,谓受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男子)。东汉明帝对此进行了表彰,以鼓励佛教的传播。东汉明帝(公元58至75年)派蔡到大月氏求佛经。蔡求得佛经,与大月氏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一起,用白马驮着佛经回到洛阳,在洛阳建白马寺以收藏佛经。白马寺是汉族中的第一所佛教寺院。至东汉桓帝(公元147至167年)在宫中建立黄老浮屠祠(当时黄老道与佛教不分),说明佛教影响已深入宫廷。桓帝、灵帝(公元168至189年)时代,西域名僧安世高、支谶等先后到达洛阳,翻译佛经多种,佛教影响扩大。从袁宏《后汉纪》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佛教所宣扬的教义如下:1、“神不灭”论,认为“人死精神不灭”,死后能够重新投生,精神亦“随复受形”;2、因果报应说,认为生时善恶,皆有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3、要求“行善”“修道”,布施功德,为来世积福;4、以慈悲为本,要求不杀生,清除欲念,专务清静,而归于无为。佛教所宣传的教义,比之当时儒学的天人感应说和东汉后期形成的原始道教的长生不老说,更容易迷惑人,因而影响越来越大。?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等,也在先秦时期的基础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天文学在西汉时期的汉族中已经发达起来了,在星象的观测和认识方面有重大的成就。《淮南子》一书中有“日中有乌”的记载。乌即黑子的形象。《汉书?五行志》载:“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四月,日黑居仄,大如丸”,说明太阳边侧有黑子形成倾斜形状,大小和弹丸差不多。《汉书?五行志》又载:“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己未(18日),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把黑子的位置、时间都叙述得十分详细,是现今世界公认的最早的黑子记录。欧洲直到公元807年8月19日才有黑子的记录。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中有五大行星运行的记载,是现存最早的天文著作。西汉时期汉族中不仅有详细的天象记录,且在天文学的研究方面也有成果。汉武帝时,落下闳造浑天仪,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立日晷仪、下漏刻(水钟),以求二十八宿的位置。西汉宣帝时(公元前73年至公元前49年),耿寿昌铸铜为像,以测天象。东汉在西汉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对天文学的研究,出现了伟大的科学家张衡。张衡(公元78至139年),南阳人,学识渊博,在文史方面著有《周官训诂》,写过著名的《二京赋》、《南都赋》,以及出色的五言诗《同声歌》。又精通数学,著有《算罔论》。而他最伟大的贡献则是在天文方面。张衡总结前人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创制了浑天仪、侯风仪和地动仪。浑天仪是用水力转动的浑象(即现在的天体仪),用铜铸成,球面上标出黄道、赤道,南极、北极,还刻上二十八宿及其它星座。以漏刻滴水转动浑象,每天有规律地回转一周,在室内观测星体的出没。浑天仪制成后,张衡又著《浑天仪图注》,以解释浑天仪制造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又写了一部专门的天文著作《灵宪》,讲述天体现象,记载了星座和微星数量,并正确地解释了日蚀、月蚀的原因。张衡制作的侯风仪不见著录,可能是一种预测大风的仪器。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的仪器。地动仪用精铜制成,圆径八尺,状如酒樽,中有立柱,连着八个方向的机械;外面有八个龙头,口衔铜丸;下有八个蟾蜍,口向上张。哪个方向有地震,那个方向的龙口就吐出铜丸,落在蟾蜍口内,发出清脆的声音,看守仪器的人就可以知道发生地震的方向,并能推测出地震源的距离。这架精巧的地震仪发明于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比欧洲创造的地震仪早1700年。

天文学的发展给历法的进步提供了条件。西汉初年,沿用秦朝时期的《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颛顼历》不精确,到汉武帝时即出现“朔晦月见,弦望满亏”(《汉书?律历志》的错乱现象。于是汉武帝令司马迁、落下闳、邓平等改《颛顼历》而作《太初历》,以正月为岁

首,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调整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使朔望晦弦较为正确,在历法上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至成帝时(公元前32至公元前7年),刘歆又依据

《太初历》作《三统历》,规定1年是365

385

1539

日,1月是29

43

81

日,19年有7个闰月,成为当

时最精密的历法。至东汉末年,刘洪造《乾象历》,有推测日蚀月蚀的算法。当时的天文学家已经观察到,日蚀发生在初二或上月晦日的原因,是因为月亮每天运行的速度不平均。刘洪考虑到这个原因,编了一张月亮运行速度表,后来的历法,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改进和提高。

数学在西汉时期也有很大的成就。约在公元前1世纪成书的《周髀算经》,是汉族中最早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是西汉以来许多数学家研究的结晶(此书正式成书约在公元1世纪的东汉时期)。西汉前期的著名数学家张苍、耿寿昌等人曾对它进行增删。全书共分9章,搜集246个数学问题的解法。其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和比例算法。还有各种面积、体积的算法和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的问题,以及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特别是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记载了负数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这部书不仅在中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影响及于朝鲜、日本。

医学在两汉时期的汉族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西汉时期主要是以阴阳五行来解释人的生理现象和病理现象,用这种理论来进行辩证治疗。西汉名医淳于意“为人治病,决生死多验”,“治病人,必先切其脉,乃治之。”脉理学在当时已经发展起来了。针灸疗法在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且有发展。1962年河北满城发现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墓中,不仅有“医工”专用的铜盆、铜药匙等医疗专用器械,而且有四根金针、五根银针,保存完好。此时还有《黄帝明堂经》等比较有系统的针灸学专著。防腐技术的巨大成就,则表现在长沙马王堆女尸和湖北江陵男尸上。这两具尸体在地下保存了两千多年,仍基本完好。至东汉时期,有张仲景(公元150至219年)著《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学的主要奠基人。张仲景总结前代医学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16卷,后代流传下来的,只有经过晋代名医王叔和改编过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种。张仲景被后代中医奉为“医圣”。东汉时期另一位著名的医生是华佗(约公元141至203年),他精于方药、针灸,特别是外科手术。在施行手术时,对病人使用他发明的麻沸散,进行麻醉。术后把伤口缝合,涂上膏药,即能痊愈。华佗能为病人剖腹破背,剪截冲洗肠胃,还能做需要高度精确而复杂的脑科手术。

药物学在东汉时期的汉族中也有出色的成就。它集中反映在东汉初年编成的《神农本草经》上面。《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古的一部药物学著作,记载了365种药物的性能和用途。在这部书中也包含着有关植物学、动物学和化学的一些知识。

造纸术的发明,是西汉时期汉族在科学技术上的伟大贡献。《汉书?孝成赵皇后传》说:“箧中有裹药二枚,赫蹄书”。《注》说:“应劭曰:‘赫蹄,薄小纸也’”。1933年,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燧遗址中发现一片麻纸残片(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同时出土的还有公元前49年的木简,由此断定麻纸残片是西汉时期的。1957年5月,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坝桥的西汉墓中,出土一批不晚于汉武帝时期的文物,并发现一些古纸残片。这些纸虽然是长宽不足十厘米的残片,但质地细薄匀称,制作技术相当成熟。经分析化验,断定它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坝桥纸。同时确认这具有中国早期麻纸的原始结构要素。足以说明,西汉时期,汉族已从敝帛恶茧制絮纸的经验中,摸索到更为廉价易得的麻头旧布等植物原料造纸的新途径。最近,又在居延汉代遗址中出土两片纸,较大的一片,色泽白净,薄而匀,一面

平整,一面起毛,质地细密坚韧,时间为公元前52年。另一片纸,暗黄色,似粗麻布,含麻筋、线头和碎麻布块,较稀松,属于公元前4至3年的文物(《文物》1978年第1期)。以上资料有力地说明,纸的发明创造,最迟在西汉前期,可能更早一些。但西汉时期纸的使用还不普遍,帛绢竹木简还是主要的书写工具,考古发现西汉大量竹木简和帛书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秦汉时期的汉族,已经创造了自己民族的全面、系统而完整的文化。这种文化使汉族作为一个富有优良文化传统的民族稳定下来,健步向前发展。

秦、汉时期,汉族的主要聚居区在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带。同时,它立即开始带着自己优良的文化传统,向四周边境的兄弟民族地区发出辐射,使自己的成员分布到边境的兄弟民族中去,密切了与四周边境兄弟民族之间的联系,起到了主体民族的积极作用。加强和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4年),于南方“百越”民族地区设桂林郡(在今广西东部)、南海郡(驻今广州市)象郡(驻今广西崇左县附近),发动50万汉族人口前往戍守。这部分汉族人口与土著的越人杂居,既巩固了南方边疆,也促进了越人中经济文化的发展。西汉时期更把这种局面扩大到极边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地区(今越南北方)去。汉武帝开“西南夷”(今云南、贵州等地的兄弟民族)设置郡县,也进行了汉族移民垦殖;后来设西域都护府(辖今新疆至中亚一带),同样迁移汉族人口前往西域屯田;漠南河套上下的汉族移民推动了牧区农业生产的发生和发展。

注 释:

见《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

见《史记?泰始皇本纪》三十二年。

见《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

!参见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第340—419页。

?见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第124—125页。

#参见中华书局:《汉书?出版说明》。

?参见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第415—416页。

%参见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第348—353页;421—424页。

作者尤 中,云南大学档案学系,教授。(昆明 邮编:650091)

(责任编辑 思 明)

百家姓的形成与发展

《百家姓》以“百家”为名,实收单姓个,复姓个,共计个 在中华民族这一大家族中,姓氏何止个,就是仅仅汉姓也不止这个数.据说,见之于文献地姓氏,可达之多.这其中不仅有单姓、复姓,还有三字姓、四字姓和五字姓.此外,还有地民族有名无姓,比如傣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百家姓》以“赵”姓打头,并非因为“赵”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为它是宋代钱塘儒生所作.宋代地皇帝是赵氏,“赵”自然成为“天下第一姓”;不排在首位,就有“欺君之罪”,会引祸上身.又宋时吴越王地后裔居浙江,所以,“钱”姓便排列第二,钱地妃子姓孙,借钱氏之威势,“孙”姓又排在第三.“李”姓排在第四,大约是因为南唐皇族为李氏之故.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一种,以祖先地图腾崇拜物为姓氏 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我国地百家姓,有些是由图腾演变而来地, 如:熊、马、牛、羊、龙、风、山、水、花、叶等. 但可惜这只是一些推测.由于年代久远,史前无据可考,到底哪些姓氏源于图腾崇拜,已不得而知.因为当今地“熊”、“马”、“牛”、“龙”、“花” 等姓氏,于史书及传说中均可查出源出,但并不与图腾有什么联系.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曾率领“熊、罴、貅、貔、虎”等.这些“熊、罴、貅、貔、虎”等可能就是图腾氏族地名号.但这些氏族地名号究竟是哪些传递下来,成为其后裔地姓氏,也已难寻蛛丝. 有案可查地是“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姜:相传炎帝(神农氏)姓,是少典之子,因生长在姜水(渭河支流)之滨,得姓为“姜”.又姜和羌虽同韵而不同声,但音特别相近.且两字都有“羊”字头.一个从羊从女,一个从羊从人.从“羌”字地组成看,羌即“羊人”.上古时代晚期,羌族居住在我国地北部,其部族或氏族地图腾可能是羊.而姜族则是羌族地一支,或许因为语音地误差而化“羌”为“姜”,或许是母系氏族地母权影响,羊下之“人”,化作了羊下之“女”.炎帝以“姜”为姓,不是偶然,炎帝恰恰是古羌族支系氏族部落地首领.以炎帝、黄帝为首地原居于陕、甘、青一带地古羌戎部族地一支,在东进中原地过程中,与东夷等部族融合,成为汉族地前身华夏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二种,以祖先名字中地字为姓氏. 年:春秋时,周灵王有子叫“王子年夫”(“年夫”应是其名,“王子”则是表明其身份地,如“公子”、“公孙”),年夫地后人以其名中地“年”字为姓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熊:上古五帝之一有颛顼(闹旭氏,姬姓),其后人重黎在帝喾时担任火官,被帝喾赐为“祝融氏”.共工氏作乱时,祝融奉命平叛.叛乱虽被平息,但祝融并未将共工氏成员全部消灭.祝融以此获罪,被帝喾杀掉.祝融死后,其弟吴回担任火官,依旧称祝融氏.吴回有子陆终,娶鬼方氏首领之妹女聩氏为妻,生八子,其中第六子叫季连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牛:西周宋征子之后有任司寇地牛文.牛文之后以其中地字“牛”为姓氏 鱼:系出子姓.春秋时,宋襄公地弟弟为“司马子鱼”(司马是官职,子鱼为其字).其后人以其字中地“鱼”为姓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井:春秋时,虞国有大夫井伯.井伯之后以其字“井”为姓氏.晋灭虞国之后,井伯地后代井奚逃入秦国.秦穆公以井奚为大夫,封邑于“百里”.井奚便号“百里奚”.百里奚地支子依旧以“井”为姓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牧:上古时代,黄帝以“力牧”为相.力牧地后人用其字“牧”为姓氏 终:上古时祝融弟吴回(后也称祝融氏)地儿子为“陆终”.陆终后代支系中,有地以其先祖名地“终”字为姓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汉族的发展和文化#精选

简单梳理汉族的发展和文化 班级:10政治(本)姓名:元通学号:20100304041091 如果问:“你是一个什么民族”?你可能说你是汉族,但对于汉族,你又了解什么?又知道一些什么呢?汉族在我们大家庭中是占大多数的,有多少人知道汉族的形成和汉文化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简单梳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一、汉族的形成: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炎黄集团是汉族的一个主源,正是因为炎黄集团与汉族有族源关系,汉族世代尊黄帝为鼻祖,称之为“人文初祖”;至今位在陕西中部的黄陵县,传说为黄帝之墓的黄帝陵,在数万株千年古柏的簇拥中耸立在桥山上,成为汉族起源的象征。 汉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又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

及部分蛮、夷、戎、狄融合成华夏民族的阶段,最后形成于汉代漫长而复杂的三个历史阶段。 1.夏、商、周、楚、越诸族的相继崛起,汉族的形成起始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 2.华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铸成,作为历史上发生的东西,民族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着,变化着。 3.汉族在“大一统”中形成。中央集权“大一统”封建国家更集中、更强大,使统一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使华夏民族完成了向汉族的发展和转化;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的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 总之,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潮流的席卷之下,杂居得愈久,民族心理沟通得愈深,汉族先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快,汉族这个由许多民族混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发展,终于成为世界第一大族。

秦砖汉瓦的由来和历史

xx瓦的由来和历史 中国建筑陶器的烧造和使用,是在商代早期开始的,最早的建筑陶器是陶水管。到西周初期又创新出了板瓦、筒瓦等建筑陶器。秦代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混战的局面,各地区、各民族得到了广泛交流,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到了汉代,社会生产力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突飞猛进。所以秦汉时期制陶业的生产规模、烧造技术、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秦汉时期建筑用陶在制陶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最富有特色的为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的瓦当,素有“秦砖汉瓦”之称。 在秦都咸阳宫殿建筑遗址,以及陕西临潼,风翔等地发现众多的秦代画像砖和铺地青砖,除铺地青砖为素面外,大多数砖面饰有太阳纹、米格纹、小方格纹、平行线纹等。用作踏步或砌于壁面的长方形空心砖,砖面或模印几何形花纹,或阴线刻划龙纹、凤纹,也有模射猎、宴客等场面的。最了不起的是秦代对万里长城的修筑工程,《史记·蒙恬传》载: “始皇二十六年,使蒙恬将三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至阳山,透蛇而北。”在高山峻岭之顶端筑起雄伟浩迈、气壮山河的万里长城,其工程之宏大,用砖之多,举世罕见。 空心砖,是战国时代中原地区劳动人民的一项创造,被用作宫殿、官署或陵园建筑。到西汉时期,空心砖的制作又有了新的发展,砖面上的纹饰图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图简练、形象生动、线条劲中有叶纹、莲瓣纹和葵花纹。云纹瓦当图案结构,基本上是边轮范围内,用弦纹把瓦当正回分为两圈,外圆间四等分内填以各种云纹,内圈则饰方格纹、网纹、点纹、四叶纹或树叶纹等。这种云纹瓦当汉代沿用,但汉代的纹样较秦代粗一些。秦瓦当,有文字的绝少。汉代瓦当纹饰更为精美,画面仪态生动,王莽时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形神兼备,姿态雄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汉代瓦当,除常见的云纹瓦当外,大量的则是文字瓦当,许多反映当时统治者的意识和愿望,如“干秋万岁”、“汉并天下”、“万寿无疆”、“长乐未央”、“大吉样富贵宜侯王”等。这些文字瓦当,字体有小篆、鸟虫篆、隶书、真书等,布局疏密有致,章法茂美、质朴醇厚,表现出独特的中国文字之美。秦汉瓦的断代和分期:

中国历史典籍概说

中国历史典籍概说 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许慎《说文解字》:記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一、历史典籍的主观与客观 1、几则材料 ●《孟子》: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公羊傳》:《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榖梁傳》:《春秋》為尊者諱恥,為賢者諱過,為親者諱疾。 ●《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信史良史: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

2、个人感悟两篇 当历史控制人的时候 一只蚂蚁在路上看见一头大象,蚂蚁钻进土里,只有一只腿露在外面。小兔子看见了,不解的问:“为什么把腿露在外面?”蚂蚁说:“嘘!别出声,老子绊他龟儿子一跤!” 看到这则令人忍俊不禁的网络笑话,悲凉顿生。蚍蜉撼大树,蝼蚁撼泰山,盘桓讲台既久,我常常萌生这种无助的感觉——面对三千年厚重的文学史,我能给予学生什么?我给予他们的是真实的文学的历史吗?我即使有能力复原秦砖汉瓦的色泽,还能复活唐宗宋祖们的生命吗?学生从书本和课堂上得到了真理吗?他们有追求真理和收获真理的快感吗?于是,工作并且检视自己的工作成了生活的常态,生活本身反倒是非常态。就像堂·吉珂德挥舞着锈迹斑斑的长矛和无形的风车战斗,悲壮而滑稽,我常常顾思想的阴影而自怜。 据说歌德读到堂·吉珂德与风车大战,

失声痛哭:“这是世上最纯粹的浪漫主义者。”悲观的浪漫主义者多迷惘。我的迷惘是从对历史的反思开始的。 历史是什么?古今中外先哲世贤议论煌煌,不妨抄它几段: 司马光:?实录正史未必皆可据,野史小说未必皆无凭。? 张岱:?有明一代,国史失诬,家史失谀,野史失臆,故以二百八十二年总成一个诬妄世界。? 梁启超:?有君史,有国史,有民史。西人近专重民史。中国如九通之类,可以谓之国史矣,然体裁犹未尽善也。若二十四史,则只能谓之廿四家谱耳!? 罗兰·巴尔特:?历史的话语,不按内容只按结构来看,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或者更准确些说,是想象的产物。? 卡尔·波普:?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对历史的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因此,每一代都有权来作出自己的解释。可是,它不仅有权利,而且也有义务来作出自己的解释,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其主要经典。道教是以先秦道家为思想渊源,吸收、融合其他理论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我国本土宗教。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道教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人渴求长生不死的心理和行为中。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八千余年前,中国的原始人类就已表现出他们对生命存在的顽强追求,如这一时期的“山顶洞人”曾在死去的同伴身上撒上一些象征生命之红色的赤铁粉,以图唤回逝者的生命。上古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历史记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记录古代先民生活的《山海经》中,也有关于“不死国”、“不死民”、“不死树”和“不死之药”的记载。战国时期,人们又多相信东海中有蓬莱等神山,由此出现了许多以追求不死成仙为务的方士,被称作“方仙道”。“方仙道”在秦汉时期曾活跃一时,是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方仙道”的活动,多属具体的实践行为,而较少有理论的成份。后世道教的思想理论,主要来自于先秦道家哲学。春秋时期,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阐发了一套关于宇宙

万物产生、存在及运动变化的理论,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及赖以存在的本体,主张人的活动应当遵循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由此开创了道家学派,并为后世道教的发展奠立了理论基础。战国时期,又有不少人依托黄帝、老子之名来阐发养生、治国理论,被称作“黄老道”。“黄老道”的学说,已不仅限于老子道家,同时还吸收了儒、墨、名、法诸家之长。这种融诸家学说于一炉的“新道家”,在秦汉时期影响很大,同属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东汉末年,张道陵作《道书》二十五篇,从而创立了天师道。在中原地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组织民众举行反抗东汉王朝的起义。天师道和太平道的出现,令道教开始成为有严密思想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教团,被认为是道教成熟宗教形态正式形成的标志。 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中涌现出了大批新的道经,并出现了许多新兴的道派,如灵宝派、上清派、三皇派,以及推崇外丹烧炼的金丹道等等。不仅如此,当时道教中还涌现出了葛洪、陆修静、寇谦之、陶弘景等一大批杰出的大师,对道教思想学说的发展、经典文书的整理、组织制度的完善、神仙谱系的制订等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些道教领袖的努力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无论是在思想观念方面、还是在行为仪范方面,都已显得较为完善。 唐宋时期,道教不仅信徒众多、宫观广布、倍受尊崇,而且在教理教义、修行方法、科仪制度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

汉族简介

汉族简介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是主体民族,约占全国人口92%。还有55个少数民族。汉族是外族对华夏族的称呼。称谓始于汉代,并沿用至今。汉族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民族迁徙和融合,使汉族不断得以发展兴旺,逐渐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民族。汉族是数个现代国家的主体族群,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在中国各地皆有分布。 汉族,即广义的汉人,“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华夏族称为“汉人”,始于汉朝。就史料记载汉族是起源于中国北方的远古的华夏部落,为当代中国主要民族。 在历史上, 中国上古史学专家许倬云认为,华夏部落经殷商周秦等等原位处中原边缘的夷人他者,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本部, 于汉朝形成自称为汉人的“文化共同体”。汉族又称为汉人、华人,唐人、秦人、桃花石。 汉族是数个现代国家的主体族群。占中国人口90%以上,占新加坡人口74%,占马来西亚人口24.5%。 汉族的人口如果从其族源夏民族算起开始约有200余万人,历经夏、商、周三代,到战国时已有2000万人左右了。在汉族形成的两汉之时,汉族人口已达5000余万人,到唐代前期达到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到北宋大观年间达

10441万余人(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汉族所用的汉语属汉藏语系。经过数千年的互动演化,现代汉语分为九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话、平话、晋语。 语言学界传统认为现代汉语分为七大方言,近几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广西的平话、山西的晋语应与其他七大方言并列。此外,有的学者还将闽方言分为闽南话和闽北话。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布通行地域,每个方言内部又可再分区划片,从而构成了汉语方言复杂,南北互不相通的语言状态。尽管如此,由于汉字的高度统一,对汉族具有强大的内聚作用,所以,我们似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汉字,就没有汉族。 汉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了齐鲁、中原、燕赵、关中、巴蜀、荆楚、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反映了汉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的主要传统观念。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 汉代以后,在中国统一的大趋势下,汉族人口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明万历二十八年(1601年)人口达1.5亿,(何炳棣

上海市黄浦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调研(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黄浦区2018年高中学业等级考调研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2018.4 (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合分析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右图是藏于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的秦砖,上刻“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飤人、践此万岁”,其中 “海内皆臣”反映的信息主要是: A.国家统一,皇帝集权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2.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B.设置刺使C.取消封国D.颁布推恩令 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开发的主观原因是: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南方的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 C.南方社会相对稳定D.统治者推行发展农业的政策 4.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

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 5.右图中两人交往产生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A.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传入中国 B.中国科技文化在欧洲广泛传播 C.中国人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为我国科技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6.年号纪年是中国文化的特有现象,下列历史概念与年号无关的是: 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绍兴和议D.康乾盛世 7.“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完成这两件创举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迪亚士B.麦哲伦/迪亚士C.哥伦布/达·伽马D.达·伽马/麦哲伦 8.“我以我自己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这个“宣言”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1787年宪法 9.《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2018年是其公开发表的:A.150周年B.160周年C.170周年D.180周年 10.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的相对清洁的能源是: A.煤炭B.石油C.电力D.核能 11.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则。实施该法的最主要目的是:A.实现经济复兴B.增加就业机会C.国家干预经济D.防止盲目竞争 12.下列文件中,反对日本独霸中国的是: A.《九国公约》B.《联合国家宣言》C.《大西洋宪章》D.《波茨坦公告》. 13.20世纪,国际社会为维持和平进行了不懈努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汉民族文化对楚辞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分析

汉民族文化对楚辞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分析 D工商082班施静 510832201 摘要:楚地西源东流、南下北承,接受四方百族文化洗礼和恩惠,楚辞便以博大的胸襟,开放的精神,兼容并蓄的态度,展现了中原四方、华夏蛮夷异彩纷呈的文化。因此,楚辞吸收汉民族文化的精髓,对其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介绍楚辞的形成与发展,楚辞形式层上与中原文化的渊源,楚辞内容层上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可以看出,汉民族文化对楚辞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楚辞汉文化形成发展影响 一、楚辞的形成与发展 春秋晚期,楚国就有了中原地区很少见的冶铁业,近年在河南淅川县发掘的楚墓中,发现了一支玉柄铁匕首,更说明楚国冶铁业的进步。经济的高度发展给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楚国发达的经济,只是给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而某种艺术形式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生根于传统文化,并受着社会、时代的制约。文学艺术的发展规律起着重要而直接的作用。首先,发达而又独具特色的楚文化孕育着伟大的诗人,它是楚辞产生的土壤。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一样,在原始时代有着丰富多彩的神话。当中原地区的正统经典把古代遗留下来的美丽神话一概加以“历史化”时,地处南方的楚国仍然存在着许多瑰丽的神话;《汉书》就说,“楚人信巫鬼而重淫祀”。这样的风俗,在神话传说的保存和流传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楚辞《九歌》是经屈原加工过的楚国民间祭神的乐歌,其中就可以看出楚地的风俗是如何富有神话的意味和色彩。 “楚辞”产生之前,北方诸子散文达到了鼎盛期,楚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原文化进行交流。中原地区传统的和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与屈原和楚辞的产生也有密切关系。《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多方面描写了现实生活,表现了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艺术手法上,它大量运用比、兴,获得了显著的艺术效果。在南北文化的交流中,《诗经》给楚辞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借鉴,楚辞中的比兴手法和面向现实的精神,显然继承了《诗经》的传统。国、积极奔波,在统治者中寻找“知音”;而列国君主也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发展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发展 中国自古就以交际礼仪之邦着称于世,其漫长的礼仪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的草创时期、礼仪的形成时期、礼仪的发展和变革时期、礼仪的强化时期、礼仪的衰落时期、现代礼仪时期和当代礼仪时期等8个时期。礼仪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 1、礼仪的萌芽时期(公元前5万年-公元前1万年)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在长达1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历史中,人类逐渐开化。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期)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例如,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已经知道打扮自己。他们用穿孔的兽齿、石珠作为装饰品,挂在脖子上。而他们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铁矿粉,举行原始宗教仪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葬仪。 2、礼仪的草创时期(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2世纪) 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不仅能制作精细的磨光石器,并且开始从事农耕和畜牧。在其后数千年岁月里,原始礼仪渐具雏形。例如在今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中,发现了生活距今约五千年前的半坡村人的公共墓地。墓地中坑位排列有序,死者的身份有所区别,有带殉葬品的仰身葬,还有无殉葬品的俯身葬等,此外,仰韶文化时期的其他遗址及有关资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尊卑有序、男女有别。而长辈坐上席,晚辈坐下席;男子坐左边,女子坐右边等礼仪日趋明确。 3、礼仪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中国由金石并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金属器的使用,使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除消费外有了剩余并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因而出现阶级对立,原始社会由此解体。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5 世纪的夏代,开始从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向早期奴隶社会过渡。在此期间,尊神活动升温。 在原始社会,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人们不理解一些自然现象。他们猜想,照耀大地的太阳是神,风有风神,河有河神……因此,他们敬畏“天神”,祭祀“天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礼仪包含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若干准则,又是原始社会宗教信仰的产物。礼的繁体字“礼”,左边代表神,右边是向神进贡的祭物。因此,汉代学者许慎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秦砖汉瓦,并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阅读附答案

秦砖汉瓦,并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阅读附答案秦砖汉瓦,并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而是泛指秦汉时期的青砖与 古瓦。它们历千年而不朽,以精美的文字、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景,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现实世界与美好愿景。秦兵马俑的千军万马与气势万钧,见证了秦代制陶技术的高超。用这种技术去制造宫殿上的陶瓦,不难想见它们的坚固与华戋。精美的陶瓦被广泛用于秦阿房宫的营建。因为瓦当向外,所以或印图案,或刻文字,兼具建筑与装饰的作用。它们承栽着精美而丰富的图文,就像秦汉建筑上的“徽章”,宣告着早期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营建法则。现在出土的泰代瓦当上,图像多为鹿、豹、鱼、鸟等动物纹。这种动物情结源自秦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此后,汉承秦制,国力更加强盛,建长乐等四十余座宫殿,瓦当图案的艺术性也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瓦当最为出色。四神兽瓦当的构图饱满得当,造型夸张,气势磅礴,雍容堂皇。时至今日,但凡在当代设计中使用到四兽形象,都无法摆脱瓦当神兽造型的影响。除了动物纹饰,云纹瓦当也广为使用。云纹瓦当成为图案瓦当的主流与秦皇汉武等帝王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思想不无关系。而瓦当纹饰发展到西汉时,又出现了文字瓦当。“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等文字瓦当就表达出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人们的普遍愿望。西汉留下的金石文字甚少,瓦文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极富意味的篆法变化丰富,又浑然天成,即使今天的篆刻、书法名家也要自叹不如。 在砖上印画、施彩,最早是在战国,但真正蔚为大观并成为一种艺术,则在两汉。这些砖,被称为“画像砖”,它们用于一般的建筑或墓室装饰。对后人而言,“画像砖”的“画像”意义更要大于“砖”。这些砖上,有的描绘的是人们的日常劳动与生活,宴飨、乐舞、狩猎、市集等等,有的描绘的则是骏马、龙、虎、鹿、飞禽等动物与神兽,从地上的农耕渔猎,到天上的天马行空,从现实生活,到历史故事,无所不包,宛如一部汉代“百科全书”。 因为砖块疏松,并不易精雕细刻,所以画像砖的画面往往疏朗简约,没有那么多的细节刻画,有的甚至进行了夸张变形。这些“画”表现在砖上,大多数是一些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然而简洁的造型并没有削弱其艺术表现力,反而集中的暗示、渲染出了一种情绪与气氛。汉画像砖里,很难看到完全静止或者构图均衡的作品。运动与韵律正是汉代艺术风格的真实写照。 壮丽的秦汉宫阙早已不知去向,但组成它们的青砖 古瓦却常见诸文人桌案。古人早期制砚,多为陶砚,所以陶制的秦砖汉瓦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注重文脉延续的文人的视野。早在唐宋时期,就有文人雅士把古代砖瓦做成砚台,到了清代,砖瓦砚更成为一时风尚。 (摘编自《一砖一瓦亦风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汉陶瓦的坚固与华美,得益于高超的制陶技术,而刻印其上的文字和图案,更能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了解到那一段历史。 B.秦瓦当上多印刻鹿、豹、鱼、鸟等动物纹,这反映出秦人具有动物情结,而这种情结来源于秦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 C.汉代画像砖的内容无所不包,既描绘了多种动物神兽,也再现了两汉时期人们的生活与美好愿景,堪称汉代“百科全书”。

舟曲历史资源

浅谈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历史课程是一门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文科课程,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决定了这门课程对课程资源的要求较高,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不仅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还要尽可能开发、利用好当地和本校的课程资源。 就历史课程来讲,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这其中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又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的网络、科技成果,另外历史教材、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等,都属于历史课程的资源。 本文结合舟曲县乡土历史就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一、舟曲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作用 所谓“乡土历史”,顾名思义,它是指家乡或故乡的历史,包括历史演变、历史遗迹、文化资源、人文景观等。舟曲是山的国度,水的世界。闻名遐迩的拉尕山,沙滩林区、大峡沟国家森林公园。“陇上名山”翠峰山高耸入云,藏乡博峪五月初五“采花节”、巴寨“朝水节”、天干“吉祥节”,藏民族原生态舞蹈、音乐、服饰和宗教活动异彩纷呈,引人入胜。还有元宵楹联灯会、跑马节、等。这里,肃穆的藏传佛教寺院传承着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欢快的朵迪舞演绎着格萨尔王的故事。悠久的历史为舟曲大地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存,除马家窑、齐家、寺洼文化遗存外,自先秦至明代的古城堡、烽火台遗迹有40多座,藏传佛教寺院20多座,道教寺庙30多座,

更有独特的“九十九眼泉水”等等。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作用(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新课程的理念,历史教科书仅是一种主要的课程资源,而乡土史和地方文化资源以其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参与等特点,给予了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加之许多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丰富了历史课的内容和情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高雅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这无疑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随着新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历史教学过程才能更多地成为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3)有利于学生形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运用各种课程资源的实际经验,去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与方法。二.舟曲县历史概况 舟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战国末期,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秦自陇西发兵联蜀灭楚,定陇西郡。二十八(前279)置陇西郡后,始置有羌道,今洮河以东地区,包括舟曲、武都县大部地方始入秦疆域。羌道治所 —前135年),羌道仍属陇西郡。舟曲历来是蜀道上兵家必争之地,史称“川陇钥匙”。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前111年),使当地农牧业、矿冶业空前发展。三国时,蜀汉征西将军姜维效仿武侯,引兵出阶、文,屯田沓中种麦,后被魏将邓艾所败。魏晋南北朝时,宕昌羌曾一度以白龙江上游为中心建立割据政权。宋时,王韶发起“熙河之役”,此地遂归宋。元代,蒙古元帅汪完者帖木耳进驻此地镇守。明时,徐达部将傅友德率兵灭元,于途中攻取此地后南下入川。明末,带领农民起义军转战于此,并抢得一批战马,使起义形势有了转机。悠久的历史为舟曲大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犹太教的起源及发展

犹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犹太教的主要诫命与教义,来自托拉(托辣),即圣经的前五卷书。 一经典和教规 经典 犹太教中有三部典籍:第一部是《西伯来圣经》(又称《塔纳赫》),所有犹太人都要绝对忠诚地信奉它;《西伯来圣经》的前五卷书称为《妥拉》,是其中最重要的著作。第二部是《塔木德》,第三部是《米德拉什》。除《妥拉》外。犹太教典籍多是一些阐释与评注式著作,由于编纂年代和地域的不同,常常出现相互包容和交叉评注现象。 基本教义 基本教义以摩西·迈蒙尼德于12世纪归纳的13条为核心: 1.创造主创造并主宰宇宙及一切受造之物。 2.创造主为独一无二真神。 3.创造主无形无体无相。 4.创造主是最先的,也是最后的。 5.创造主为唯一应受敬拜之主,此外别无可敬拜之物。 6.先知一切传述皆真实无妄。 7.摩西是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位。 8.律法为神向摩西所传,并无更改。 9.律法不可更易。10.创造主洞察世人一切思想行为。 11.创造主予遵守律法者奖赏,对践踏律法者惩罚。12.复国救主弥赛亚必将降临,应每日盼望,永不懈怠。13.人死后将复活。 犹太教最重要的教义,在于只有一位神,即无形并且永恒的上帝。他愿所有的人,行公义,好怜悯,因为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人,

所以人都应该有尊严且受到尊敬地对待。 二起源和形成 众所周知, 中东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之一。在那里, 早在公元前2300年, 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就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大约3800年前, 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已经趋于衰败时, 一位名叫亚伯拉罕的人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经巴比伦、马利、哈兰迁徙到被称作迦南的地方(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方), 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据《圣经》的描述, 亚伯兰的这次迁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耶和华对亚伯兰说, 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 叫你的名为王, 你也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 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在亚伯兰99岁时,耶和华又与他立约,令其子孙繁多,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此后,亚伯兰更名亚伯拉罕。亚伯拉罕生子以撒, 以撒生子雅各。他们就是通常所说的犹太人的列祖, 也是犹太教的最早奠基人。 雅各生有12个儿子, 他们的子嗣演化为12 个部落, 并称为“以色列人”。约公元前1720年, 以色列人为逃避饥荒从迦南来到埃及, 开始了长达约430年之久的寄人篱下、受人奴役的苦难史。公元前14世纪, 一个杰出的犹太人应运而生, 他就是摩西(Moses)。摩西和他的以色列同胞不堪忍受埃及法老和统治者的奴役, 决心离开埃及, 回到他们的祖先曾经居住过的迦南, 重新开始自由的生活。约公元前1290年, 摩西率领他的同胞成功地逃脱了法老军队的追击, 出埃及,

秦_汉时期汉族的形成和发展

《思想战线》1998年第9期秦、汉时期汉族的形成和发展 尤 中 秦朝的统一,使过去的华夏族与吴、越、巴、蜀、楚人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这个民族共同体在两汉期间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它就是汉族。 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使汉族中的经济趋于统一。 首先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土地所有制的统一。东周后半期,封建领主的大土地所有制与土地的个人私有制同时并存。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使黔首(按,百姓)自实田”。 即让私人占有土地的地主和农民自动陈报占有土地的实数,按规定交纳赋税,取得土地所有权。这就使以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基础的地主经济在汉族中确立了。在这种经济制度之下,“男乐其畴(农业),女修其业(纺织),事各有序。” 这种农业与小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秦朝时期确立,两汉时期得到巩固和发展,在汉族中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促进了共同的经济生活。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凡制造度量衡器,都必得刻上这40个字的诏书,以期全国物品计量的划一。战国时期,各国车轨宽窄不一,由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即发生交通滞碍。秦朝规定全国造车均宽六尺,于是一车可以通行全国各地。这些都是为了便于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同经济交流。还规定全国范围内货币和土地的计量。黄金称上币,重一镒(二十两);铜钱为下币,重半两。土地面积的计算则规定二百四十方步为一亩。这些有关经济方面的措施,促进了汉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至西汉中期,汉族中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都普遍发展起来了,商品经济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发达。正如《史记?平准书》所说的那样:“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又《史记?货殖列传》说:“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徒豪桀诸侯强族于京师。”这就形成了以京师为中心的汉族的共同经济生活。 “书同文字”是在统一文字的基础上促进了汉族中共同文化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与南方的吴、越、楚,西南的巴国和蜀国之间,“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甚至中原的各侯王国地区之间也存在方言和文化生活的地方性差别。周朝在商朝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原华夏族文字,笔划复杂,称为大篆或籀文。春秋中期以后,南方吴、越、楚的文字“鸟书”和“虫书”,又称鸟虫篆、鸟虫籀,是在中原华夏篆书影响的基础上形成的鸟、虫形美术字,是吴、越、楚人借华夏文字来标自己民族的语言。它接近华夏族文字,但也并不完全等于华夏族的篆、籀文。西南的巴族、蜀族也有自己的文字。秦朝统一之后,李斯订定文字,把中原华夏族的篆、籀文和南方吴、越、楚的鸟、虫书文以及西南的巴、蜀文综合取舍,按同一民族的标准使之规范化,笔划力求简略划一。这种改革规范化了的文字,称为秦篆或小篆。又程邈花了十年的工夫,造成比小篆笔划更为省便的隶书。隶书字形方整,便

简析民族唱法的形成与发展

简析民族唱法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是歌唱艺术中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民族唱法是三种唱法中最为复杂的一种。中国有56个民族,同时又有许多地方剧种,南北方也有很大的差距。在中国民族歌曲演唱界流传一句话说:北有李谷一,南有朱逢博。中国民族唱法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1945年由歌唱家王昆首演的新歌剧《白毛女》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新歌剧及民族唱法的形成。 【关键词】民族唱法;传统;基础;感情处理 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是歌唱艺术中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各种唱法实际上是由人体作为乐器,通过这个“乐器”而歌唱的技巧。民族唱法是相对于中国而言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汉族而言,由于各地区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思想感情的表达形式上的差异,唱法及风格也是不同的。民族唱法中语言表达力占了比较重要的位置。 民族唱法是三种唱法中最为复杂的一种。中国有56个民族,同时又有许多地方剧种,南北方也有很大的差距。在中国民族歌曲演唱界流传一句话说:北有李谷一,南有朱逢博。他们两个是南方与北方不同演唱风格的主要代表。 一、民族唱法的发音特点 汉语发音由于他的特殊性,一个字为一个音节,一个音节要有一至四个音素组成。针对发音的状态和特点的不同,又分为“声母”和“韵母”两大类,在声乐演唱中通常称作子音和母音。在吐字行腔和归韵方面又有“五音”与“四呼”。五音指唇、齿、舌、喉、牙的五个吐字发音触及的部位。四呼指四种口型:开、齐、撮、合。它的“四声”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吐字发音十三辙概括了全汉字的辙韵情况,如:发花、姑苏、良七等。吐字归韵注重“字头”,“字身”,“字尾”。“字韵声腔”是民族声乐的重要特征,主张腔随字走,字腔领行。民族唱法的发声理论及技术特征为:刚柔相济,上抗下坠,气沉声高,声前人后,抑扬顿挫,精气神意,沉浮提落。 二、民族唱法的形成基础 中国民族唱法源于中国民歌和戏剧曲艺,构成了歌唱、表演与一体,歌声、形体韵律统一的以“唱”、“念”、“做”、“打”为主的艺术风格特征,强调歌唱“韵味”,耐人回味。民族唱法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歌曲歌唱方法为基础,结合西方歌唱方法的精华,更加具体化、技术化、风格化的中国当代民族唱法的

浅谈秦汉砖瓦字文书法的特点

浅谈秦汉砖瓦字文书法的特点 郑州商标注册 【摘要】秦汉时代,国力富强,砖瓦的艺术在这个时期极为盛行,后世有“秦砖汉瓦”之称。常见的秦汉砖瓦上的纹饰分为图案与字文两种,秦砖瓦的图案纹饰较多,字文少;汉砖瓦的图案纹饰少,字文多。受历史背景的影响,秦砖汉瓦上的字文书法呈现出很多特点。 【关键词】秦汉;砖瓦;图案纹饰;书法 秦汉时代,国力富强,始皇图以享受,极度奢侈,大兴土木,所建宫观不可胜计。秦汉建筑虽然是木质结构,但是很讲究砖瓦的花饰,砖瓦的艺术在这个时期极为盛行,所以后世有“秦砖汉瓦”之称。砖瓦的艺术成为了我国古代流行的一种建筑装饰形式。所谓“秦砖汉瓦”之称,不是说秦有砖,汉有瓦,而是指秦汉时代的砖瓦具有纹饰之美。两个时代的砖瓦艺术,均是传世的瑰丽之宝。 常见的秦汉砖瓦上的纹饰分为图案与字文两种,秦砖瓦的图案纹饰较多字文较少。纹饰以莲纹、葵纹、云纹最多,还有米格纹、太阳小方格纹以及宴游的画面图案;因为国力富强,所以秦代的建筑是相当可观的,例如阿房宫,雕梁画栋,饰物充满了各个角落。秦砖瓦的字文少,十分少见的字文多瘦劲古朴,多为小篆字体,行款也比较固定。秦汉砖瓦的文字内容,主要是吉祥语、颂词和建筑物上的专用语,所写文字数多为双数,字数多至十二个字,瓦当上的用语是最为丰富的。秦砖瓦上字文的布局和排列,大体上有三种,一种是竖着写,一种是横着写,还有一种是旋转着写。大部分书写体为小篆和隶意, 也有小部分瓦当的书写体是杂体,如“鸟虫篆”。汉砖瓦的图案纹饰少,字文多。但汉代的瓦当纹饰很是精美,出现了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如:王莽时期的四神瓦当(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形神兼备、气度超凡。同时这一时期还出现

社会实践作业-探寻历史的足迹

社会实践 探寻历史的足迹 ——许由城遗址的介绍和保护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课题指导老师: 课题领域:政治、历史 第一部分:有关情况说明及课题研究过程 一、课题的来源及确定 “费县县委、县政府为保护境内古迹许由故城,增加20多万元投资,将滨河大道费县段在原建设方案的基础上整体北移,以绕过许由故城,使古城得到有效保护。许由故城遗址对考证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方军事、文化的交流以及战国时期楚国的疆域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滨河大道费县段原设计方案正好经过许由故城的西北角。考虑到许由故城的重要性,费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增加投资,将古城附近的滨河大道整体北移,绕过古城。这次北移距离平均为8至9米,最长为10.3米。”——《齐鲁晚报》 古遗址是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容之一,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保护包括古遗址在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对部分古遗址进行了抢修。作为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了解古遗址,保护古遗址。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调查及研究,激发对古遗址保护的热情,调动对历史、政治和有关法律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锻炼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方案设计 1、课题分工 查阅资料: 整理资料: 调查: 整理调查内容: 访问专家: 撰写结题报告: 2、具体方案 首先确定主题。然后通过实地调查,上网查资料,了解有关许由城和许由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归纳。访问了两位专家并了解了关于古遗址极其保护的有关知识。最后将信息整合,写成结题报告。 四、活动实施过程

内容摘要 许由故城位于临沂市费县探沂镇许由城村,建于春秋战国时期,1981年被费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古城的东墙北段和北墙的东段保存尚好,夯层明显,高4米到6米。历年来,在该城内发现了众多的墓葬、水井等,并发掘出陶片、陶罐、铜箭簇、石器、金币、五铢钱及部分宋代钱币等,其中的陈爰金币重达200余克。许由故城遗址对考证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方军事、文化的交流以及战国时期楚国的疆域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 许由城 古遗址 保护 许由人物介绍 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帝尧在位的时候,他率领许姓部落活动在今天颖水流域的登封、许昌、禹州、汝州、长葛、鄢陵一带,这一带后来便成了许国的封地,他从而也成为许姓的始祖。据说帝尧曾多次向他请教,后来想把君位传给他,遭到了他的严词拒绝。他逃到了登封的箕山隐居起来,再也不愿意与世俗社会交往。帝尧派人找到了他,想请他出任九州长官,他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这种话。许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赢得了后世的尊敬,从而被奉为隐士的鼻祖。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荀子就曾称赞说:“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 许由品德高尚,才智过人,很受部族崇敬。部落联盟领袖唐尧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四处寻访贤人,发现了许由,决定把天下让给他。许由说:“子治天下,天下即已治也。而我犹代之,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便连夜私奔岐山隐居。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耕自食的生活。一日他 沿山放牧,来到岐山西北部的山脚下,见这里山清水秀, 草丰树茂,土质肥沃,有一农夫正在耕地,便高兴地说: “此乃牛壮田肥之地也。”农夫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称这 里为牛田村,后来不断发展,形成了今天上牛田、下牛 田、中牛田三个自然村。许由洞对面有座陡峭的山头, 山上花草茂盛,树木葱笼。站立山头西望尼山逶迤起伏, 绵延数百里。近望群峰巍峨峻峭,苍翠欲滴,煞是迷人。 许由早晚常到这里观赏山光岚气,赞扬锦绣河山。因为 他经常在这里逛来逛去,人们便称这里为逛山头。历经 不断演化,便成了今天的光山头。后来,唐尧听说许由 隐居岐山,又派人来请他做九州长官。来人传达唐尧的旨意后,苦口婆心劝他立即上任。许由认为自己可为良 民,而不可任高官,决定不去就任,便到山下河里洗耳朵,表示不愿听,这条河就是现在清澈明丽、水质甘洌的洗耳河。 许由城遗址 春秋末故城,此遗址在今费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许由城村。早在两千多 年前的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先人已居住在此,古称“许田城”。地势平坦,北濒 祊河、滨河大道,西靠沂南县青驼至苍山县南坡公路,南1000米为327国道。 据史书记载,该城始建于春秋时期。新中国成立 之后,四周城墙还依晰可见,高处达8米许。60 年代末平整土地时,东、南两城墙平去许多,地 表上基本不见。至80年代初,西城墙及西南角被平去。现古城南、西城墙及 城内均被许由城村所压,仅故城的东墙北段和北墙的东段保存尚好。北望城 墙,高约四米,其东北角城墙现高约6米余。从其断面看城墙为夯筑,夯层 明显,夯打坚硬,层厚约20厘米,墙体宽度不明显。东墙外侧地势低洼,南、 西两面墙外侧平坦。城址南北400余米,东西约300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 米。发现的遗迹有城墙、城门、夯土、窑址、灰坑、墓葬、水井等;遗物有 许 由 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