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探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探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探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探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探析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方

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2例,其中包括4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记为A组,19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记为B组;同时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2例作为对照,记为C组,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组患者内膜中层厚度和血管异常率,同时比较三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A组、B组患者内膜中层厚度高于C组患者,血管异常率高于C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C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高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脑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标签: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特征

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多发于中老年人,此类病症会造成患者意识障碍、肢体偏瘫等症状,甚至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在脑血管病当中,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状,多发于颈动脉颅外段,而这一症状也是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应对此类疾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在临床上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2例,男41例,女21例,其中包括4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记为A组,19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记为B组;同时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2例作为对照,男39例,女23例,记为C组。所有患者年龄44~81岁,平均(58.5±2.4)岁,病程2 h~12 d,平均(3.9±2.1)d。所选患者中,不包括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的患者,不包括小脑梗死、脑干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三组患者疾病类型、病程、年龄、性别、治疗方法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二维超声检查的方式,对患者颈部动脉情况进行显示,对血管内膜情况以及管腔狭窄、斑块大小、斑块形态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患者斑块脂质含量进行检测,取患者颈动脉长轴切面,在距离分叉处1 cm的位置,对血管内径进行测量。如果内膜中层厚度超过了1 mm,则属于内膜增厚[1]。如果超过了1.2 mm 或是和相邻位置相比增厚超过0.5 mm,或达到相邻位置厚度的1.5倍则属于产生斑块。按照超声影像结果,将斑块划分为软斑、硬斑、溃疡斑、扁平斑等类型。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晓东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066600)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指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颅外段的管壁发生僵硬、内-中膜增厚、内膜下脂质沉积、斑块或溃疡形成以及管腔狭窄等病理变化。在众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CAS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斑块脱落形成栓子引起的远端动脉栓塞和严重狭窄引起的远端低灌注进而导致缺血性损害。近年来,国内外对CAS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 1 CAS的好发部位 颈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其次是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起始部,颈外动脉少见。乃因这些部位血液流动缓慢、紊乱、复杂、管径急速伸展,血液产生涡流使脂质易于沉积且会使血管壁受到损害,有利于斑块和附壁血栓形成[1]。 依据动脉狭窄程度分为5型[2]:Ⅰ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c thickness,IMT)大于或等于1.0mm,但小于1.2mm;Ⅱ型:管腔内有斑块形成,局部隆起增厚,向管腔内突出厚度大于1.2mm,并未造成明显狭窄;Ⅲ型:血管内径狭窄大于20%,小于50%,尚无明显血液动力学改变;Ⅳ型:血管内径狭窄大于50%,小于90%;Ⅴ型狭窄程度达到100%,无血流通过。根据斑块病理特征分为:扁平斑、软斑、硬斑、溃疡斑。 2 CAS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机制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内皮细胞损伤致使血液中一些大分子物质如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免疫球蛋白等沉积在血管壁的内膜下,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形成泡沫细胞,构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改变。内皮细胞损伤后分泌黏附因子和趋化因子,又造成血小板和白细胞的聚集形成硬化斑块和血栓[3] CAS是否引起脑缺血事件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其大小;斑块的表面形态(光滑、粗糙、溃疡及血栓形成);斑块的组织学性质(脂质性、纤维增生、钙化、有无炎症反应和斑块内出血);斑块的稳定性;及管腔狭窄的程度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斑块两种。稳定性斑块一般具备脂核小、纤维帽厚、炎症轻、无溃疡、不偏心、已钙化不易破裂等特点,故不易发生急性缺血事件。如果斑块是以脂质为主的软斑块,或者斑块表面有溃疡或有炎性反应,或有斑块内出血,则提示为不稳定性斑块,易造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4]。CAS引起缺血性卒中的机制有两种学说[5],血栓-栓塞学说和血流动力学性末梢低灌流学说。有人认为,严重神经缺陷和缺乏先兆症状的脑梗死多由血栓-栓塞所致;而神经缺陷轻微或表现为TIA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其发病机制多与末梢低灌流状态或血流动力学原因有关。 3 CAS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 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与血管管径的狭窄程度有关。卒中的发生更和斑块的性质相关,Park等分析了1252例颈动脉内膜剥离术患者的血管内膜标本后发现斑块溃疡与TIA和既往脑卒中的关系密切,而且狭窄越严重,斑块内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就越高。Dempsey等采用非侵入性双重超声扫描检测了286例患者的颈动脉分叉处斑块的厚度,发现斑块的厚度与血管狭窄的程度呈正相关(P<0.001)[7]。 4 CAS的治疗 CAS与血管重塑过程有关,血管重塑又可分为扩张性重塑和限制性重塑。前者通常与斑块内基质金属蛋白酶过度表达有关,血管狭窄并不严重,更多的是形成不稳定斑块,主要依靠内科治疗;后者更多的导致管腔狭窄和远端血流减少,主要依靠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 4.1 内科治疗对于活动性斑块的控制,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是最常用的措施,对于合并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可优先选择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起到稳定斑块和降低卒中风险的作用。另外还具有改善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和再灌注损伤以及抗氧化作用。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和血管炎等明确的危险因素也应采取各种治疗措施积极进行处理。尤其值得强调的是降压不能过

颅外颈动脉狭窄治疗指南

颅外颈动脉狭窄治疗指南 颅外颈动脉狭窄性疾病(extracranial carotid stenostic disease)指可引起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狭窄和/或闭塞。 一、流行病学资料 脑卒中(stroke)是目前我国人群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在总死亡中所占比例,城市为20% ,农村为19%。25~74 岁年龄组人群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平均年龄标化发病率男性为270/10 万,女性为161/10 万,平均年龄标化死亡率男性为89/10 万,女性为61/10 万,平均年龄标化病死率男性为33%,女性为38%[1]。在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病变和出血性病变的比例为4:1。其中颅外颈动脉狭窄与脑缺血性疾病特别是脑卒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约3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病变引起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2年卒中发生率可 以高达26% 二、病理与病理生理 ㈠发病原因 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90%的颈动脉狭窄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其余10%包括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动脉迂曲、外部压迫、创伤性闭塞、内膜分离、炎性血管病、放射性血管炎及淀粉样变性等。1.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形式是颈动脉形成硬化斑块造成狭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好发部位主要是颈总动脉的分叉处,特别是颈动脉球。按病变的不同发展阶段,斑 块可分为纤维性板块和复合性斑块两类。 (1)纤维性斑块,早期的动脉硬化斑块为附着于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其中主要成分是胆固 醇。同时斑块周围的炎症反应又伴发血管壁纤维增生,覆盖于斑块表面。 (2)复合性斑块,纤维性斑块经不断的变化最终成为复合性斑块。引起临床症状的颈动脉复合性斑块通常具有溃疡形成、附壁血栓或斑块内出血等特点。斑块进展造成血管内膜层破裂,粥样物质碎屑释放入血管腔内。随着粥样碎屑的不断脱落,在病变的中心可出现溃疡腔。该病灶可使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成为致栓物质不断脱落的出口。钙盐沉积参与斑块的形成过程,造成病变处有不同程度的钙化。随着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进展,斑块逐渐增大,有效血管腔不断缩小。粥样斑块内出血可导致斑块突然增大,引起血管腔急性闭塞。 2.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是一个非动脉硬化性的病变过程,主要影响中等大小的动脉。病变可以累及到颈动脉。30%的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瘤;65%的患者发生双侧病变; 25%的患者同时伴有动脉硬化改变。 3.颈动脉迂曲:颈动脉迂曲多为胚胎发育所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来。在胚胎过程的早期阶段,随着心脏及大血管从纵隔下降时,迂曲的颈动脉被拉直。如果这种发育过程没有完成,部分患者在儿童阶段即可发生颈动脉迂曲,大约50%为双侧病变。在成人,颅外段颈动脉迂曲多伴有动脉硬化。在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中,颅外段颈动脉迂曲的检出率为5%~16%。动脉迂曲由于血流减慢或斑块形成伴远端栓塞而产生症状,当两个动脉段之间角 度小于90度时可认定为动脉迂曲。 ㈡致病机理 颅外段颈动脉硬化病变引起脑缺血症状主要通过下述两种机制: 1.斑块或血栓脱落形成栓子,造成颅内动脉栓塞:颈动脉硬化斑块在进展过程中,表面可有碎屑不断脱落,碎屑本身可形成栓子流至远端颅内血管形成栓塞;碎屑脱落后,斑块内胶原等促血栓形成物质暴露,血栓形成后不断脱落导致远端血管反复栓塞。 2. 狭窄造成远端脑组织血流低灌注:既往认为颅外颈动脉直径减少50%时可以使压力降低,流向同侧半球的血流量减少,引起脑缺血症状。近年来研究表明,颈动脉管腔狭窄引起缺血、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粥样硬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越来越关注,体检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动脉粥样斑块非常普遍,尤其是老年人。今天就带大家来看一看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回事。 定义: 颈动脉粥样硬化(CAD):指颈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狭窄或者闭塞性疾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怎样形成的? 危险因素:高龄、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粥样斑块病变早期呈外向增生,逐渐进展为内向增生,侵犯动脉管腔、引起狭窄。斑块易形成于颈总动脉分叉处。 颈动脉硬化疾病程度分级

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怎么办? 轻度: 一般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无明显症状,不用担心,但是不能掉以轻心。关注危险因素。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注意定期复查。 中重度: 应到医院就诊,听专科医生建议。尤其是当颈动脉硬化狭窄出现以下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突然起病。迅速出现对侧肢体无力或偏身感觉障碍。同侧黑矇。持续时间一般10-15分钟,可在1小时之内恢复,最长不超过24小时。虽然可以完全恢复,不留神经功能缺损。可反复发作,需要及时就诊。 2.缺血性卒中 表现为大脑中动脉和(或)大脑前动脉缺血,或分水岭梗死。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

3.眼部缺血综合征 老年患者多见,男女比约为2:1。 ?一过性黑矇:是同侧颈动脉狭窄的特征性表现,占颈动脉狭窄的30-40%,表现为突发无痛性单眼视力丧失,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后视力可恢复正常。 ?低灌注视网膜病变:眼部长期慢性灌注不足引起,患者自觉视力下降。 ?眼前节缺血综合征:角膜上皮水肿,房角新生血管形成,晚期出现晶状体浑浊。 颈动脉狭窄需要完善的检查 1.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血脂、肝肾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 2.超声检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到85-90%。颈动脉超声是缺血性CAD高风险无症状患者的初始筛查手段,还可以评估已知狭窄的严重程度。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提供血液动力学变化和侧枝循环是否建立的客观信息,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法和判断预后。

《中国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诊治共识》要点

《中国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诊治共识》要点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原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中,不仅要重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等危险因素,还要重视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和治疗。 头颈部动脉狭窄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严重阶段。伴有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脑卒中是导致严重残疾与死亡的主要类型。 随着影像学检查与脑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对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观察越来越全面细致,与病理学诊断越来越接近。相比之下临床诊断却显得过于简单,也缺乏统一、公认的诊断分类。哪些需要治疗?怎样合理治疗?这些属于临床热点但争议很大的问题却无共识发表。 本项共识所提的头颈部动脉为:头部动脉包括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颈部动脉包括颈动脉与椎动脉颅外段,以及锁骨下动脉和头臂动脉。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主要包括动脉斑块形成、狭窄和闭塞,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一、头颈部动脉硬化的影像学诊断特点

1. 血管超声诊断方法:血管超声检查可以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以清楚显示颈动脉的斑块性质。颈动脉血管超声在评价血流动力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通过测定血管的血流速度来估计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在检测狭窄程度>50%的大脑中动脉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强,但准确性受骨窗和操作者技术影响较大。椎动脉颅外段解剖位置较深,血管超声可以检查椎动脉狭窄。 2. 血管造影诊断方法:CT血管造影(CTA)可以清楚显示头颈部动脉的斑块与狭窄程度。对头颈部斑块与狭窄进行MRI检查。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可以显示斑块形态、斑块体积,可以分析斑块性质、斑块纤维帽、脂质核心大小、斑块钙化、斑块内出血。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可以显示头颈部动脉狭窄,并测量狭窄程度。 3. DSA诊断方法:DSA一直被作为诊断头颈部动脉疾病的金标准。CTA 或MRA不能明确的头颈部动脉闭塞性病变,有头颈部动脉狭窄支架治疗指佂的患者应进行DSA检查。DSA作为有创检查,存在手术风险、造影剂过敏及辐射量较大等问题。 二、头颈部动脉硬化的分类原则 1. 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参考世界卒中组织指南制定方法,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了国际指南和常用标准。

(完整word版)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指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颅外段的管壁僵硬、内-中膜增厚、内膜下脂质沉积、斑块或溃疡形成以及管腔狭窄等病理变化而言。 任意点IMT≥1.0mm即为增厚;IMT≥1.3mm定义为斑块;发现IMT增厚或/和斑块者即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仅有IMT增厚而未达到斑块标准者定义为单纯IMT增厚;既有IMT增厚、又有斑块者归于斑块组;发现斑块但动脉狭窄<50%者定义为非狭窄性斑块fNP);发现斑块且动脉狭窄≥500,6者定义为狭窄性斑块(SP)。 综合斑块形态学及超声学特征,易损斑块定义为:表面不光滑、斑块50%以上区域回声不均质、低回声和不规则低回声暗区或/和溃疡斑块;稳定斑块定义为:表面光滑、斑块50%以上区域回声均质,或呈强回声,后方伴声影。 血管狭窄程度用“N"法,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法(NASCET),狭窄率(%)=(狭窄远端正常动脉的管腔内径-狭窄处残留管腔内径)/狭窄远端正常动脉的管腔内径%。将颈动脉狭窄分为<50%;50-69%;70-99%;完全闭塞四个等级。并制定不同狭窄程度超声评价标准:①<50%:PSV(峰值流速)<125cm /s,EDV(舒张末期流速)<40cm/s,PSV ICA/PSV CCA<2.O;②50-69%:125cm/s230cm/s、EDV>100cm /s、PSV ICA/PSV CCA>4.0;④闭塞,无血流信号。“C”法:将颈

动脉狭窄分为<50%;50-70%;70-99%;完全闭塞四个等级。并制定不同狭窄程度超声评价标准:①<50%:PSV(峰值流 速)<120cm/s,EDV(舒张末期流速)<40cm/s,PSV ICA/PSV CCA<1.5; ②50-70%:120cm/s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探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探析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方 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2例,其中包括4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记为A组,19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记为B组;同时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2例作为对照,记为C组,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组患者内膜中层厚度和血管异常率,同时比较三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A组、B组患者内膜中层厚度高于C组患者,血管异常率高于C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C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高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脑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标签: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特征 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多发于中老年人,此类病症会造成患者意识障碍、肢体偏瘫等症状,甚至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在脑血管病当中,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状,多发于颈动脉颅外段,而这一症状也是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应对此类疾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在临床上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2例,男41例,女21例,其中包括4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记为A组,19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记为B组;同时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2例作为对照,男39例,女23例,记为C组。所有患者年龄44~81岁,平均(58.5±2.4)岁,病程2 h~12 d,平均(3.9±2.1)d。所选患者中,不包括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的患者,不包括小脑梗死、脑干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三组患者疾病类型、病程、年龄、性别、治疗方法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二维超声检查的方式,对患者颈部动脉情况进行显示,对血管内膜情况以及管腔狭窄、斑块大小、斑块形态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患者斑块脂质含量进行检测,取患者颈动脉长轴切面,在距离分叉处1 cm的位置,对血管内径进行测量。如果内膜中层厚度超过了1 mm,则属于内膜增厚[1]。如果超过了1.2 mm 或是和相邻位置相比增厚超过0.5 mm,或达到相邻位置厚度的1.5倍则属于产生斑块。按照超声影像结果,将斑块划分为软斑、硬斑、溃疡斑、扁平斑等类型。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特性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特性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人民医院心脑科王安宁 动脉粥样硬化,目前来说还是一种不断进展的终生性疾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病理学改变过程。动脉粥样硬化可累及全身各个动脉,其常在广泛性血管病变的情况下累及脑动脉;相对颅外动脉血管,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出现较晚;现代影像学和侵入性检查手段的增强、发展和临床研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不断增多。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其他动脉或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有不同之处,应区别对待。 1.颅内动脉解剖生理学特点 颅内动脉(脑动脉)属肌型动脉,血管周围没有支持组织;由内膜、中膜和外膜构成。内膜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弹力膜组成,弹力层较厚,可缓冲动脉血对管壁的冲击,内膜的肌纤维和基质随年龄而增加。中膜由10 ~20层平滑肌环组成,随血管口径和血管延伸远端而减少,中膜弹力纤维很少。外膜由结缔组织、神经纤维和营养血管组成,弹力纤维稀少,没有弹力膜。颅内动脉与口径相同的颅外动脉相比,内膜相同,中膜和外膜明显较薄。穿入脑组织的动脉起自蛛网膜下腔内的中动脉和小动脉(管径在1000μm以下) ,进入脑皮质是微动脉(管径在300μm以下)。 颅内动脉壁腔比颅外动脉小,脑内皮细胞以紧密连接方式连接,形成了血液和大脑间的屏障。这些内皮细胞没有窗孔,以紧密连接方式连接,其选择性渗透的屏障作用阻止了大量的物质交换;该屏障即“血脑屏障”。 脑实质内的动脉缺乏外膜,脑动脉几乎无搏动;血循环依靠血管

内的压力对抗脑脊液而运行。 临床上常把脑动脉分为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两大类,以顶枕沟为界,脑的前3/5(大脑前部和部分间脑)由颈内动脉系供血,脑的后2/5(大脑后部和部分间脑、脑干、小脑)由椎-基底动脉系供血。 2.动脉粥样硬化基本特征 动脉粥样硬化硬化可累及全身的多处动脉,包括主动脉、冠状动脉、周围动脉和脑动脉等。病理改变起始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炎性细胞浸润引起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血管壁增厚;且血小板被激活,而聚集、粘附增加,促使血栓形成。其组织病理学改变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成分随病变进展,内含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细胞内及细胞外脂肪沉积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等不同表现;严重时期形成复合病变,纤维斑块发生钙化、坏死、破溃、出血、血栓形成,堵塞血管。 3.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及发病机制 脑动脉,由于有丰富的血循环和Willis环系统,脑动脉狭窄很少影响血流量;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一般低于颅外动脉。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资料明显少于颅外动脉,众知:白种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常发生在颅外动脉,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则更常见于亚洲人、非洲人。近十多年来,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症、感染和炎症反应、损伤等,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多和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诊断中的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诊断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17-07-07T15:25:34.30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作者:李双琼孙颖 [导读] 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体征,往往容易被患者忽视,随着疾病发展。 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Ⅰ级、Ⅳ级诊断符合率均为100%,Ⅱ级、Ⅲ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0%,94.1%,各分级诊断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Ⅰ级、Ⅱ级诊断符合率比对照组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整体诊断符合率为95.6%,对照组整体诊断符合率为80.0%,研究组整体诊断符合率比对照组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诊断中诊断符合率较高,能够评估血管狭窄程度,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ex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after diagnosis. Methods: January 2015 -2016 year in January in our hospital of ex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n 90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b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nalysis of the test results of two groups compared. Results: the study group of grade I, grade IV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was 100%, grade II, 90% respectively, with 94.1% grade III diagnosis,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study group grade,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high grade diagnosis, compared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the study group overall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was 95.6%, control group total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was 80%, the study group overall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ex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after diagnosis coincidence rate is high,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stenosis, and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clinical diagnosis. [Key words]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ex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stenosis; diagnostic 一般情况下,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体征,往往容易被患者忽视,随着疾病发展,狭窄血管段粥样沉积物逐渐增多,造成血管进一步狭窄、堵塞,严重者甚至破裂,继而引发缺血反应[1]。如果沉积物脱落随血液流动,将容易在其他血管段形成血栓,造成新血管出现堵塞、闭塞。早期诊断是及早干预的关键。本研究对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患者分组后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便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选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经CT和MRI证实为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并进行血管狭窄程度分级,两组均以已确诊的结果作为诊断参照标准。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35-75岁,平均(52.7±5.2)岁,血管狭窄程度分级:Ⅰ级:12例,Ⅱ级:10例,Ⅲ级:17例,Ⅳ级:6例;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36-74岁,平均(53.5±5.8)岁;血管狭窄程度分级:Ⅰ级15例,Ⅱ级9例,Ⅲ级16例,Ⅳ级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血管狭窄程度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仪器统一用德国DWL公司生产的脑血流仪,探头频率设置为4 MHz,扫查患者颈内动脉,观察颈部血管、双侧颈内动脉病变区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调整探头频率为2 MHz,扫查双侧颈内动脉虹吸段和眼动脉,记录血流流向、血管搏动指数、收缩期流速,舒张期流速,最大流速,最小流速,平均流速以及频谱状态。研究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仪器统一使用荷兰飞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超宽线阵式探头,调整频率5-12 MHz、4-8 MHz分别扫查颅外段颈内动脉病变区,扫查后改用凸阵式探头,调整频率2-5 MHz再次扫查颅外段颈内动脉病变区,记录病变范围、狭窄段血管内径、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狭窄段和狭窄远段流速比值。结合检测数据对颈内动脉硬化程度进行分级,统计诊断结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诊断情况。狭窄率=正常部位(正常部位血管内径-狭窄段血管内径)/正常部位血管内径;血管狭窄程度分级:Ⅰ级:狭窄率>30%;Ⅱ级:狭窄率30%-50%;Ⅲ级狭窄率:50%-75%;Ⅳ级:狭窄率>75%[2]。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5.0进行处理,并用(±s)和n(%)表示,组间比较数据采用t/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诊断结果与各自最终诊断参照情况 两组患者均经CT和MRI证实为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后狭窄,并作为最终诊断参照。研究组各分级诊断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分析 王柏勇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分析王柏勇 发表时间:2018-10-26T15:00:23.23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5期作者:王柏勇 [导读]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可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湖南江华 425500) 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6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组成A组,另择取同期接诊的63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组成B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结果在血管异常发生率、内膜中层厚度方面比较,A组患者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 (P<0.05);在斑块发生率方面比较,A组患者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可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这对预防脑卒中、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好发疾病,该类疾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肢体偏袒等,严重者可导致身体的残疾甚至死亡。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了脑血管疾病的威胁。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多好发于颈动脉。大量研究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诱因便包括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因此研究其病变特征及硬化程度,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1]。本研究针对近期我院接诊的6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接诊的63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间接诊的6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组成A组,该组患者均经临床及影像学MRI或CT 诊断确诊并符合全国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该组入选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61岁到83岁不等,平均年龄(66.8 8.4)岁;患者疾病病程3小时到13天不等,平均病程(4.1 3.7)天,其中缺血性脑梗死51例、短暂性脑梗死14例。另择取我院同期接诊的63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组成B组,该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60岁到81岁不等,平均年龄(65.8 7.4)岁,该组患者均经CT检查未发生脑卒中,同时排除了小脑梗死、脑干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及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应用二维彩超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颈部动脉情况进行检查显示,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管内膜情况、管腔狭窄情况、斑块大小及形态等。同时对患者的斑块脂质进行检测,去患者颈动脉长轴切面,在距离分叉处1cm位置进行血管内径的测量。当内膜中层厚度超过1mm时,则表示内膜增厚,对超过1.2mm或者与相邻位置相比厚度超过0.5mm,或达到相邻位置厚度的1.5倍则表示产生了斑块。根据超声检查结果,斑块可分为软斑、硬斑、溃疡斑、扁平斑等。将双侧颈动脉颅外段同类型的斑块数量之和作为各类型斑块的数量计数。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判断血流的方向、血管狭窄程度等信息。 1.3临床观察:观察两组患者的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异常发生率,另对比两组患者各类斑块的出现概率。其中斑块分类标准:其中表面有光滑纤维、连续回升轮廓,局部混合性回声、均匀弱回声的为软斑;局部强回声,后方声衰减显著,内有钙化、纤维化的斑块为硬斑;表面凹凸不平,部分壁龛表面、边缘具有低回声的为溃疡斑;动脉管内膜存在少量类脂质积聚,不具有光滑表面,存在均匀的低回声,动脉管壁发生偏心性增厚的为扁平斑[2]。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6进行处理,均数以(X S)表示,检验方式采取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B两组患者其内膜中层厚度分别为(1.22 0.44)mm、(0.88 0.32)mm,组间比较,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在血管异常发生率方面比较,A组患者中55例异常、异常率84.62%,B组患者中11例异常,异常率17.46%,组间比较,A组显著高于B组患者 (P<0.05);在斑块发生率方面比较,A组患者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详见表1。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也称为脑缺血性疾病,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但近年来正不断的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密切,且有研究显示,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颅外段病变发生率有着明显的升高趋势[3]。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早期表现为颈动脉中层内膜增厚,其主要的硬化病变过程就是中、大动脉内膜的不断增厚、粗糙,同时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斑块。这些斑块的形成会增强动脉璧的血流作用,从而加速血液流速,导致斑块的破裂,最终将脂质和胶原暴露出来[4]。胶原的暴露会激活血小板刺激机体产生凝血反应,从而在动脉内逐渐形成血栓、出血、斑块脱落、溃疡等症状,最终进一步发展至血管狭窄、脑梗死。因此,熟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对于疾病的预防干预是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的。本次研究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异常发生率及内膜中层厚度显著高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且研究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斑块发生率也显著的高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这说明斑块的形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在各类斑块中又以溃疡斑及软斑为主,软斑脂质含量高,易发生破裂出血,形成血栓;溃疡斑斑块内出血会加剧钙化的形成,导致表面组织崩裂,堵塞远端血管。此外,溃疡斑短期也会增大病突出动脉内膜,造成损伤内膜或动脉管狭窄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增加了脑梗死、脑卒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