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发展内热串接石墨化工艺的必要性

发展内热串接石墨化工艺的必要性

发展内热串接石墨化工艺的必要性
发展内热串接石墨化工艺的必要性

发展内热串接石墨化工艺的必要性

1 从石墨化工艺发展过程看“内串”的必然趋势

石墨化是人造石墨的关键工序之一,人造石墨制品的物理化学性质、生产成本都与石墨化工序有直接关系,所以人们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研究解决石墨化工序问题。随着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石墨化工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小容量的交流石墨化、大功率直流石墨化,一直到当今的内热串接石墨化(简称内串)工艺。我国石墨化工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小容量交流石墨化工艺为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各炭素厂一般均采用交流石墨化炉完成石墨化工序生产。设备容量在5000kVA;输出电流在40kA左右。后期有的厂家将设备增容到8820kVA;输出电流在80kA。生产实践中该石墨化工艺有许多弊病,且很难解决。如电损热损大,单耗高,效率低,炉芯温度低,产品质量不佳,功率因数低,三相不平衡等。人们虽然想了不少的补救措施,如采用低压补偿提高设备效率,进而提高炉芯温度;工艺上由传统的卧式装炉改为立式装炉;送电曲线逐渐加快,送电时间由80多h改为65~75h等,使产品用电单耗有所下降,产量也有所提高,但没有办法彻底解决交流炉所存在的问题。在这段时间,我国的电炉钢产量不多,电炉容量也相对较小,对电极质量要求不太高,加之原料资源比较丰富,质量也很好,特别是油页岩釜式焦对石墨化炉温要求不高,一般石墨化炉均可满足。但到70年代,用户对电极质量要求日趋严格。另外,石油工业的发展,焦化工艺发生了变化,由延迟焦取代釜式焦,对石墨化炉的温度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装备和工艺方法已经满足不了生产的要求,必须寻找提高炉温的措施。此时新的石墨化供电机组应运而生。

(2)直流石墨化机组的兴起和发展为石墨化工艺发展的第二阶段。从1976年开始,交流石墨化炉在我国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直流石墨化机组和强化石墨化工艺。在这二十几年的发展中,人们采用了大容量整流机组为石墨化炉供电,创造出了“两高一快”的工艺方法,即高功率、高电密、快曲线的强化石墨化新工艺,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促进了炭素生产

从表1中可以看出,采用直流石墨化机组对石墨制品的产量、质量、综合能源利用率和效益都较交流石墨化炉有明显提高。在这期间,人们重点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装备,二是强化石墨化工艺。

新的装备主要是大容量的有载调压整流变压器与大功率变流技术的结合,构成了直流供电机组,为石墨化炉供电。直流供电机组容量由小变大,多级有载调压、主调合一、高压直降,采用适合石墨化工艺特点的双反星形整流电路,实现同相逆并联。整流元件也由200A 增大到3000A,每臂并联元件大为减少,加之采用一些其他有利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使得大容量直流供电机组较好地满足了石墨化炉的工艺要求。特别在最近几年,人们不断重视直流石墨化机组与石墨化炉匹配的技术问题,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匹配方案。在石墨化工艺方

面也有很大突破,采用强化石墨化工艺就是例证。

所谓强化石墨化是指对艾其逊石墨化炉实行强化石墨化过程。其核心是提高变压器容量,通常每立方米炉芯占有容量在160kVA左右;提高炉芯电流密度,使炉芯电流密度保持在2.0A/cm2左右,这是强化石墨化工艺的必备条件。采用低电阻的石墨化焦作电阻料可降低毛坯受热的不均匀性,即可以适当地改善毛坯在石墨化过程中的加热条件;采用导热率和导电率低、含水分少的保温料,不论从保温性能,还是对电绝缘性能都要好些,因而提高了炉子热效率,在快速升温的情况下电极毛坯也不易产生裂纹,当然电极毛坯本身质量也要符合标准。实践表明,强化石墨化工艺过程中有不少难以克服的弱点,制约着石墨化工艺的再发展。首先,艾其逊炉的主要加热方式是外热,电阻料从外面为电极毛坯加热(在电极内部,电流产生的热量很少),这种加热过程毛坯本身就存在温度梯度和热应力。改变装炉方法,只能使电阻料温度不均匀性有所改善,但其不均匀性不能彻底消除,使得送电曲线不能过快,炉芯升温速率不能过高,因而送电时间较长,热损较大,产品质量不够均匀,也不稳定。其次,艾其逊炉由于电阻料耗去大量电能,使电耗增高。即使是最好的强化石墨化工艺,电耗也是理论电耗(1500kW.h/t)的2.5~3倍〔1〕。因此应用“内串”石墨化新工艺就标志着石墨化工艺发展到了第三阶段。

2 内串石墨化工艺的主要特点与优越性

内串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内热和串接。“内热”是不用电阻料,电流沿焙烧电极的轴向通入电极,以电极本身作为发热体。“串接”是把电极沿其轴线头对头地串接起来。内串工艺从根本上克服了艾其逊炉的弊端,与艾其逊炉相比,显示出许多优越性。表2是“直流”艾其逊与“内串”两种工艺的对比。

表2“直流”艾其逊与“内串”两种工艺的对比

1)内串炉升温速率高,送电周期短。由于它利用焙烧电极本身作发热体,电极内部电流及温度分布比较均匀,热应力很小,这就使得内串工艺比直流艾其逊工艺有高得多的升温速率而不致产生裂纹。内串炉工艺升温速率最快可达600℃/h,这就大大缩短了通电加热时间。

2)电耗很低。由于内串炉送电时间短,不用电阻料,这两者使得内串工艺热损小,电耗大幅度降低,仅为2500~3200kW.h/t。比直流艾其逊炉用电单耗每吨至少节省1000kW.h。对于年产5000t的中小炭素厂每年可节电500万kW.h,每年还可节省大量的用于作电阻料的冶金焦和石墨化焦,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3)电极质量均匀而且稳定。在内串石墨化过程中,电极温度可达3000℃,电极边缘和中心间温度差别很小,所以质量分布都很均匀。

4)特别适合生产大规格产品。用内串炉生产Φ400mm以上的石墨化电极,一是使单炉产量提高;二是电极直径越大工艺技术指标越好;三是可降低热损。内串工艺最主要的热损是通过电极表面传给保温层的那一部分损耗,可称之为“保温热损”。保温热损是与电极的比侧表面(m2/t)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保温热损随电极比侧表面的缩小而减少。而电极直径越大比侧表面越小,因而热损越低。我国将在今年陆续取缔10t以下小容量高能耗的电弧炼钢炉,Φ350mm以下小规格石墨化电极的用量将会减少。大型高功率、超高功率电弧炼钢炉将会发展很快,大规格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将增大需求。而内串石墨化工艺恰恰能满足生产大规格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需求。内串炉通电最高电流密度在30~50A/cm2,而电炉炼钢使用电极的最高电流密度也不大于此。所以采用内串石墨化工艺与装备是我国石墨电极厂的必然趋势。

3 内串工艺技术的成熟情况

内串工艺现在应该说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了,在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都已广泛应用,有的国家已有二十几年的生产历史。中国吉林炭素厂在80年代初开始研究内串工艺,并且于1985年建设了内串炉进行试生产,当时设备容量为16000kVA;直流输出电流为125kA,电压170V,生产Φ400mm以上的石墨电极,效果不错,用电单耗3210kW.h/t,送电时间0.568h/t,功率因数0.99,产品质量很好。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内串工艺在某些环节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现在经过有关人员的努力研究和探索,这些问题都有能力得到合理的解决。供电机组与内串炉的匹配、炉体结构、压力控制系统、电极间的添加物、工艺操作技术都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应该说在国内推广内串技术的条件已经成熟。

有关内串炉的投资,与相同生产能力的直流艾其逊炉供电设备类同,投资相当。内串炉供电短网所用的铝材还比艾其逊炉少些。就单台炉室的投资而言,内串炉比艾其逊炉还要少一些,只不过内串炉为了生产循环要多建几台。

总之,我国炭素生产发展到今天,直流艾其逊炉强化石墨化工艺已经满足不了优质、高效、低耗的生产要求。大力发展内串新工艺势在必行。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几年里内串工艺技术将在我国普遍推广。

灰铸铁件石墨化退火工艺守则

灰铸铁件石墨化退火工艺守则 1热处理设备 1.1采用电阻加热炉,炉温均匀性及炉温精度满足工艺要求。 1.2加热和冷却的测温、控温和自动记录装置完好。 1.3热电偶和炉温仪表每年定期校验,并保存有关记录。 2热处理前准备 2.1检测热处理铸件外观、形状尺寸,不得有影响性能的气孔、缩孔、裂纹等缺陷。 2.2根据热处理铸件的化学成分、牌号、原始组织和技术要求确定采用高温石墨化退火工艺或低温石墨化退火工艺。当铸件中共晶渗碳体不多时,石墨化的目的是使共析渗碳体分解,此时可选用低温石墨化退火。当铸件中含有自由渗碳体或共晶渗碳体时,石墨化的目的是消除自由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此时进行高温石墨化退火。 2.3检查加热、起重、机械、电器等完好情况,如发现故障,应及时采取措施修复。 3装炉 3.1热处理铸件装在有效加热区内,试棒随同炉铸件放在规定位置。 3.2同炉热处理铸件牌号、壁厚相近,将薄件、小件或复杂的件装在离热源较远处。 3.3装炉不要过载。 4工艺规范 4.1升温速度

以铸件厚薄和结构复杂程度选择升温速度,结构复杂铸件升温速度慢些,一般实体或形状简单铸件升温速度快些。 4.2加热温度 根据铸件牌号、铸态组织、铸件形状尺寸和工艺方法等因素确定加热温度。高温石墨化退火工艺温度900℃-950℃,保温2h-4h。低温石墨化退火温度650℃-750℃,保温2h-4h。炉温精度控制高温石墨化退火±20℃,低温石墨化退火±15℃。 4.3保温时间 必须保证铸件各部分均匀加热到所需温度,使组织均匀化,保温时间根据铸件的配合、壁厚、装炉量确定。 4.4冷却速度 退火冷却速度根据铸件精度、装炉量和基体组织确定。高精度铸件慢冷,厚壁铸件冷速较快。 5出炉 5.1退火出炉温度在180℃-250℃以下,复杂件出炉温度低些,出炉铸件未降到室温之前不得受雨、雪及水浸淋。出炉后铸件应摆放平稳,小铸件可以堆放。 5.2热处理后铸件,必要时抛丸处理,去除氧化皮。 6记录 记录热处理过程中的设备故障异常、工艺执行异常等,并保存备查。 7热处理铸件质量检验

大直流改内串炉

关于大直流艾奇逊石墨化炉改造为内串石墨化炉 的实践总结 李锦祥郭梅安曹祖良 (新乡华能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新乡453621) 大直流艾奇逊石墨化炉是我国目前石墨电极制造企业对电极进行石墨化加工的基本技术设备。直流炉比原来的交流炉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炉温也有所提高。多年来,为我国的石墨电极质量稳定和改进起了较好的作用。艾奇逊石墨化炉的主要加热方式是外加热。电阻料从外面的电极毛胚加热(在电极内部,电流产生的热量很少)这种加热过程电极毛胚本身就存在温度梯度的热应力。使得送电梯度不能过快,炉芯升温速度不能过快,因而送电时间过长,热量损失较大,单位电流密度低,炉温分布不均匀,尤其是炉子上下和两边的温度同炉子中间的温度相差很多。保温料和电阻料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这些不足之处造成我国石墨电极的质量不够稳定。严重影响了我国碳素企业的经济效益。 内串石墨化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内热合串接,内热—是不用电阻料,电流沿着电极的轴向通入电极,以电极本身做发热体。串接—是把电极沿其轴线头对头地串接起来,内串工艺从根本上克服了艾奇逊石墨化炉的弊病。内串石墨化炉的关键技术难题是串接的可靠性和电极在升温是的线膨胀问题,与艾奇逊石墨化工艺相比内串石墨化工艺显示出许多优越性。 内串石墨化炉升温速率高。送电周期短.由于内串工艺利用电极本身作为发热体,电极内部电流和温度分布比较均匀,热应力小,

这就使得内串工艺可以用比艾奇逊炉快多的升温曲线而不致产生裂纹。 电耗较低.由于内串炉送电时间短.不用加热电阻料,这使内串炉的工艺电耗大大降低.一般可节电25%左右,每年还可节省大量的用于作电阻料的冶金焦和石墨化焦,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电极质量均匀而且稳定。在内串石墨化过程中电极温度可达3000℃,电极边缘和中心间的温度差别很小,两头与中间的温度差别更小。因此,电极质量稳定,炉电极的比电阻比较一致。 特别适合生产大规格的石墨电极。用内串炉生产直径400mm以上的石墨化电极,一是能提高单炉产量:二是电极直径越大工艺技术指标越好;三是能满足大规格高功率,超高功率电极石墨化的需要。 所以采用内串石墨化工艺与装备是我国石墨电极生产的必然趋势。 新乡华能碳素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于1996年完成了内串石墨化炉的改造工作。并顺利地投入了试生产和小批量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7年6月通过了河南省计划委员会科技成果处组织的国内专家评审。1998年该项技术成果获河南省冶金建材工业厅科技成果一等奖。内串石墨化工艺专用的液压加压装置.同时获国家专利局授于的实用新型专利.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和探索.目前华能碳素公司已基本掌握了内串石墨化炉的设计标准和普通功率石墨电极的基本送电规律,为我国自主发展内串石墨化工艺技术摸索了一条成功之路。

年产5500吨高纯石墨生产工艺流程

年产5500吨高纯石墨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章产品市场预测及改造规模 3.1石墨国内市场预测 3.1.1石墨级石墨制品的性质、用途及其制品 石墨是典型的层状结构物质,碳原子成层排列,每个碳原子与相邻碳原子之间等距相连,每一层中的碳原子按六方形环状排列,上下相邻层的碳六方环通过平行网面方向相互位移后再叠置形成层状结构,位移的方向和距离不同就导致不同的结构。上下两层的碳原子之间距离比同一层内的碳之间的距离大(层内C-C 间=0.142nm,层间C-C间距=0.340nm)。石墨由于其结构而具有以下性质: 1、耐高温型:石墨的熔点为3850±50℃,沸点为4250℃,即使经超高温电弧灼烧,重量的损失也很小。其热膨胀系数很小,石墨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强,在2000℃时,石墨强度比提高一倍。 2、导电、导热性:石墨的导电性比一般非金属矿高一百倍。导热性超过钢、铁、铅等金属材料。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甚至在极高的温度下,石墨成绝热体。石墨能够导电是因为石墨中每个碳原子与其他碳原子之间只形成3个共价键,每个碳原子仍然保留1个自由电子来传输电荷。 3、润滑性:石墨的润滑性能取决于石墨鳞片的大小,鳞片越大,摩擦系数越小,润滑性能也就越好。

4、化学稳定性:石墨在常温下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耐酸、碱有机溶剂的腐蚀。 5、可塑性:石墨的韧性好,可碾成很薄的薄片。 6、抗热震性:石墨在常温下使用时能经受住温度的剧烈变化而不致破坏,温度突变时,石墨的体积变化不大,不会产生裂纹。 石墨因其独特的性能而广泛运用于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电子、建材、地质、轻工等领域,主要有以下用途: 1、作耐火材料:石墨及其制品具有耐高温、高强度的性质,在冶金工业中主要用来制造石墨坩埚,在炼钢中常用石墨作钢锭保护剂、冶金炉的内衬。 2、作导电材料:在电气工业上用来制造电刷、碳棒、碳管、水银整流器的正极、石墨垫圈、电话零件,电视机显像管的涂层等。 3、作耐磨润滑材料:石墨在机械工业中常作为润滑剂。润滑油往往不能在高速、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使用,而石墨耐磨材料可以在200-2000 ℃温度和很高的滑动速度下不使用润滑油工作。许多输送腐蚀介质的设备广泛采用石墨材料制成的活塞环、密封圈和轴承,它们运转时不需要加入润滑油。石墨乳也是许多金属加工(拔丝、拉管)时的良好润滑剂。 4、石墨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经过特殊加工的石墨,具有耐腐蚀、导热性好、渗透率低等特点,大量用于制作热交换器,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8-11-15T12:40:55.95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作者:刘峰 [导读] 建筑工业化是指充分利用工业化、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管理的科学技术代替传统建筑业的手工作业生产方式。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建筑工作化发展情况,其次,提出了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问题,并且进行了一些思考,最后针对当前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情况提出有关建议,希望对我国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1建筑工业化的概况 建筑工业化是指充分利用工业化、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管理的科学技术代替传统建筑业的手工作业生产方式。它的主要标志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流水化、施工机械化和管理控制科学化,但建筑工业化不是建筑工厂化,并非要求所有构件都是工厂制作,只要是高效、节能、环保并且利用现代工业化技术成果的方法措施都可以归为建筑工业化。 建筑业传统手工生产方式存在生产率低下、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质量控制水平低等问题,易引发社会矛盾。建筑工业化采用工厂化、流程化的施工方法,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产品质量按科学的方法控制;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还可降低造价,真正做到物美价廉;建筑工业化技术更新快、节能环保、可持续化,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首选方式。建筑工业化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起步晚,发展比较慢,在施工技术方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2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特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2.1.1建造成本 考虑到市场需求,相比于一般的制造业产品,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市场需求量较小,所以它没有被大批量地加工生产,无法享受“工厂化”带来的优惠,这也就带来了居高不下的生产费用,不仅如此,生产预制构件的企业还需缴纳17%的增值税,相比于土建施工领域的税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在上述因素的制约下,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比传统的现浇施工成本还要高。此外,装配式结构对现场施工设备和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还会产生额外的运输费用和构件节点连接成本。所以,相比于现浇结构,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成本较高。 2.1.2标准化、模数化和多样性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为加工生产预制构件提供便利,装配式建筑必须具备标准化、模数化特点,有利于项目设计和施工工作的开展。和民用建筑不同的是,在工业建筑中很容易实现模数化、标准化,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力度研究如何在民用建筑中实现模数化、标准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一味追求建筑标准化,很容易忽视建筑的差异性,由于建筑兼具工业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点,所以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推广时,一方面要做好模数化、标准化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恰当处理好标准化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追求建筑的标准化而忽略了建筑的多样化,也不能因追求多样化而不要求标准化,应该使建筑成为能够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艺术品。 2.1.3预制率和装配率 就目前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来看,装配率和预制率是重点的考核对象,它们只有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够称之为工业化建筑,但是,应该在综合考虑建筑特性的基础上,来确定预制率和装配率的比例,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将装配和现浇结合在一起,在预制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预制率,如果预制率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和费用。 2.2钢结构体系在工业化方面面临的问题 2.2.1建造成本 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建造成本略高,因为钢结构构件制作时基本都采用按工程设计进行订单式加工制作,需要进行二次深化设计,由于构件为非标形式,构件加工不能实现标准化、定型化与批量化,导致加工成本稍高。对钢结构施工安装,其吊装设备相对投入较大,对安装技术工人的素质要求严,同时对项目管理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这也带来 工程费用的增加。但考虑到目前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钢材价格持续保持低位的情况下,钢结构应具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2.2.2钢结构设计队伍 与传统混凝土结构设计力量相比,国内能较好进行钢结构设计的工程技术队伍还是稍微薄弱,特别是钢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结构与构件的整体稳定与局部稳定验算、构件的节点连接设计等,这些工作相对较复杂,使得结构设计人员更偏爱设计混凝土结构,导致在建筑工程中采用钢结构的比例还是较低。 2.2.3现场焊接作业 钢结构体系采用最多的是框架体系,对梁柱连接节点,目前工程应用中均采用栓焊连接节点,即梁的腹板与柱用高强螺栓连接,梁的翼缘与柱采用坡口焊接,施工现场需要进行大量焊接作业,应研发减少现场施工焊接作业量的连接方式。此外超高层建筑钢柱均采用厚钢板,对厚钢板的连接,其焊接量更大、对焊工要求更高。另外现场焊接对环境污染较大,质量控制也有一定难度。 2.2.4钢结构住宅 要推广应用钢结构,必须将发展钢结构住宅作为一个重点。但由于钢材材料自身的特性,推广应用钢结构住宅必须解决防火与防腐问题,然而目前这方面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另外钢结构住宅通常采用框架体系,其房间内梁柱存在影响了使用性能与视觉效果;对于钢结构住宅还必须研发集结构、保温与外饰面功能于一体的外围护结构体系,但这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上述几个方面是制约钢结构住宅大面积应用推广的主要原因。 3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建议 我国推广建筑工业化具有独特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主体地位对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3.1在加大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上,严控建筑质量标准。 当前我国建筑工业化水平不高,集约化生产方式的经济效益得不到体现,建筑企业习惯于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国家政策扶持成了建

石墨化氯气供气工艺介绍

石墨化炉纯化系统工艺要求 在石墨化炉通电过程中,向石墨化炉内通入净化气体以提高石墨化制品的纯度的过程叫通气提纯。通气石墨化炉与一般石墨化炉略有区别,通气石墨化炉需要在炉底放置数排表面钻有小孔的石墨管,净化气体通过石墨管向上滲入炉芯,炉外供气系统由高压储气瓶,流量计、管道、控制阀门等组成。 一般在石墨化炉温达到1800±50℃,首先向炉内通入氮气,在1900±50℃时通入氯气,此时不能通入氟。因为在这一温度区域内会生成四氟化碳,使制品受损。在2350±50℃时通入五氟乙烷与氯气共吹。炉子停电后还要继续通净化气体,目的是防止杂质气体反方向向炉芯扩散。石墨化炉温降至2000℃以下,要用氮气吹洗炉芯,把残留在炉内的净化气体驱除干净,以便于出炉操作和保障人身安全。在高温下通氮应注意可能发生剧毒的氰酸((HCH)或氰化物)。 在石墨化过程中,通入净化气体可以使产品的灰分残留总量降低到0.01%以下,因此,通入净化气体是降低杂质灰分的最有效方法。 1、采用单侧通气,通气管布置图如下:

2、气体来源说明:氯气来自钢瓶氯气;高纯氮气来自管网氮气,五氟乙烷来自瓶装。 3、石墨炉具体通气工艺: 石墨化炉供气采用同一管道供气,氯气单独供气的流量区间在10~60kg/h的区间,氮气单独供气的流量区间在15~18kg/h;五氟乙烷单独供气流量区间在10~60kg/h。氯气和五氟乙烷同时供气的流量最大流量50kg/h。 所有的气体实际供应压力≤0.05Mpa。 计量:氯气和五氟乙烷以重量计量;氮气换算成标方后以流量计计量。 4、借鉴方案:流程及简述 A、气瓶钢制平台,使吨装氯气,氟里昂钢瓶就位,方便于管件的连接,使钢瓶按要求到送气位置。 B、流量控制和调节、校正系统,设备为氯气系统和氟里昂系统各一组,系统主要包括数量计量记录仪,转子流量显示装置,调节阀连接件等。 C、钢瓶除霜和气体释放调节系统。

内串石墨化炉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实施方案范文)

内串石墨化炉项目 立项申请报告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一)项目单位名称 xxx实业发展公司 (二)法定代表人 汤xx (三)项目单位简介 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了基础设施较为先进的技术中心,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和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途径,不断推动产品技术升级。公司主导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公司根据市场调研,结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在大力发展相关产业的同时,积极实施以“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清洁生产”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将以全国性的销售网络、现代化的物流运作、科学的管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客户双赢的经营方针,努力把公司发展成为国内综合实力较强的相关行业领军企业之一。

公司以生产运行部、规划发展部等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依托各单位 生产技术人员,组建了技术研发团队。研发团队现有核心技术骨干十余人,均有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及实践经验。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 问题导向,面向未来发展,服务公司战略,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及年度实施 计划,进行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了包括项目立项审批、实施监督、效果评价、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管理机制。未来公司将加强人 力资源建设,根据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规模,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发 展机制,制定人力资源总体发展规划,优化现有人力资源整体布局,明确 人力资源引进、开发、使用、培养、考核、激励等制度和流程,实现人力 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鉴于未来三年公司业务规模 将会持续扩大,公司已制定了未来三年期的人才发展规划,明确各岗位的 职责权限和任职要求,并通过内部培养、外部招聘、竞争上岗的多种方式 储备了管理、生产、销售等各种领域优秀人才。同时,公司将不断完善绩 效管理体系,设置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对各级员工进行合理的考核与评价。 (四)项目咨询规划单位 泓域企业管理机构 (五)项目单位经营情况

高纯石墨的原材料及生产工艺简介

高纯石墨的原材料及生产工艺简介 1.原材料石油焦、针状焦、煤沥青 (1)、石油焦:是石油渣油、石油沥青经焦化后得到的可燃固体产物,黑色多空。主要元素为碳,灰分含量很低。石油焦属于易石墨化碳一类,石油焦在化工、冶金中广泛应用,是生产人造石墨制品及电解铝用碳素制品的主要原材料。 石油焦按热处理温度分为:生焦和煅烧焦2种。前者由延迟焦化所得的石油焦,含有大量灰分,机械强度低,煅烧焦是生焦经煅烧而得。中国多数炼油厂只生产生焦,煅烧作业在碳素厂进行。 石油焦按硫分的高低区分,可分为高硫焦(含硫%以上)、中硫焦(含硫)、和低硫焦(含硫%以下)三种。人造石墨生产一般使用低硫焦。 (2)、针状焦 针状焦是外观具有明显纤维纹理,热膨胀系数特别低和容易石墨化的一种优质焦炭,焦块破裂时能按纹理分裂成细长条状颗粒。在偏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各项异性的纤维状结构,因而称之为针状焦。 针状焦物理机械性制的各项异性十分明显,平行于颗粒长轴方向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热膨胀系数小,抗热震性能好。 针状焦分为以石油油渣为原料生产的油系针状焦和以精制煤沥青原料生产的煤系针状焦。(3)、煤沥青 煤沥青是煤焦油深加工的主要产品之一。为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常温下为黑色高粘度半固体或固体,无固定的熔点,受热后软化,继而融化,密度为克每平方厘米。(g/cm3)按其软化点的高低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三种。中温沥青的产量为煤焦油的54-56%。煤沥青的组成极为复杂,与煤焦油的性质及杂原子的含量有关,又受炼焦工艺制度和煤焦油加工条件的影响。表征煤沥青特性的指标很多,如沥青的软化点、甲苯不溶物、结焦值和煤沥青流变性等。 煤沥青在他素工业中作为粘结剂和浸渍剂使用,其性能对碳素制品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品质影响极大。粘结剂沥青一般使用软化点适中、结焦值高的中温或中温改质沥青,浸渍剂使用软化点较低、流变性好的中温沥青。 2.制作工艺 (1)、煅烧 碳质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排除所含水分和挥发分,并相应提高原料理化性能的生产工序称为煅烧。一般碳质原料采用燃气及自身挥发分作为热源进行煅烧,最高温度为1250℃-1350℃。 ①、煅烧使碳质原料的组织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发生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提高了焦炭的密度、机械强度和导电性,提高了焦炭的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为后续工序奠定了基础。煅烧设备主要有罐式煅烧炉、回转窑和电煅烧炉。煅烧质量控制指标是石油焦真密度不小于cm3,电阻率不大于550μΩ.m,针状焦真密度不小于cm3,电阻率不大于500μΩ.m。 ②、原料的破碎处理和配料 在配料之前,须对大块煅后石油焦和针状焦进行中碎、磨粉、筛分处理 中碎:通常是将50mm左右的物料通过颚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等破碎设备进一步破碎到配料所需的

建筑业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969643189.html, 建筑业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王成和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年第11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个行业领域都进入了转型发展新阶段,建筑行业也随之 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业化已经成为新型产业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总结阐述了当前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根据当前建筑业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工业化;问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为当前社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用工荒”以及“招工难”问题,使得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建筑企业对于劳动生产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全国范围内,严重的雾霾天气成为人们心头之患,建筑行业同样需要紧跟潮流,建造节能环保、舒适宜居的绿色建筑。可见,传统的以现浇为主的高耗能的污染建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绿色建筑的需要,建筑工业化的推动便是这样一种发展方式进行转变的突破口及切入点,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充分认识和了解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研究以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1.相关政策的不健全 在国家层面来说,并未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来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各个地方政府所制定的相应扶持政策,也仍然不够完善,依然存在着产业激励措施不够明确、技术体系集成研发不够重视以及装配式的建筑预制率较低等问题,对于建筑工业化未来的发展趋势没有明确的规划。 建筑工业化进行项目招投标、质量检测以及竣工验收等施工环节中,缺乏完善的监管流程和机制,未形成对于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有益的创新机制。由于工程项目施工设计一体化的招投标机制暂未实施,不能实现设计、生产以及装配等施工环节的一体化,造成这些原本应当连贯的施工环节出现了脱节,则施工项目不能从规划设计以及施工管理等整个产业链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另外,针对施工许可、施工图纸审查等监督机制缺失也造成工业化建筑在其建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质量得不到保障,使得项目进行标准化管理更加困难。

《炭素世界》:石墨化炉变压器的运行经验小结

《炭素世界》:石墨化炉变压器的运行经验小结 石墨化炉变压器的运行经验小结前言目前在石墨化生产工艺中最主要的运行设备无外乎是整流变压器了,石墨化生产运行中,能保证整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成为保证正常生产的核心问题,近几年来,也时不时传出变压器运行中出现问题的案例,今天,我们就我公司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来和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能多交流,希望通过互动交流使石墨化行业能有所进步。 一、变压器的安装方式目前在我国运行的石墨化系统中有移运式变压器和固定式变压器两种,串接石墨化炉中采用移运式变压器的安装方式较多,而艾奇逊石墨化炉的运行中又偏重于采用固定式变压器的安装方式。偶然的情况中也可以看到某些生产厂家采用移动式变压器的安装方式。两种方式的安装从原理上说均可以达到石墨化生产的目得,但是,从管理上来说,移动式变压器的安装方式在生产管理上稍麻烦一些,而固定式变压器的生产中又显得更方便一些。左图可以看出来移动式变压器安装的外形图无论哪种安装方式进行生产,最关键的还是要对整流变压器进行实时的维护才能达到正常运行生产的目的。二、整流变压器的运行在电力的传输与配送中,电力变压器是能量交换、传输的枢纽,在生产实际中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它。而在石墨化生产中,由电力的

输入到调压变压器再到整流变压器直至输入到石墨化炉的一系列过程中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各种事故是最重要的保障。碳素生产尤其是石墨化整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更是最重要的一环,变压器的事故不仅影响生产继续进行还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所以石墨化炉变压器的运行维护十分重要,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可避免事故的发生并将风险降至最低。整流变压器相线出排后整流二极管的冷却这个命题似乎和变压器运行无关,其实不然,这可能是变压器安全运中最重要的一环,只有硅整流管(二极管)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整流变压器的安全。我们更多的知道硅材料具有单向导通的性能,但是这却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我们想说的是硅片材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导热性能会急剧的下降,下表列出了温度和硅片导热数据。 在石墨化生产实践中,硅整流管的温度应低于45,上表中的数据便可以分析出我们要保证硅整流管在安全温度下才能使整流变压器正常工作,当温度越高硅片越不易将热量导出,而这种现像正是破坏整流变压器的主要原因,可以想象一下,温度升高—破坏了硅整流管--随着变压器的直接导通(相当于短路)会将变压器内部击穿。 右图为计算机中的硅片热场分析和二极管冷却原理是一样的,区别在于石墨化炉用二极来整流,而机算机用硅片来做芯片罢了综上所述,各个厂家均采用水冷硅整流管的方式来

关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

关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 的实施意见(试行)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建筑工业化工作,促进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意见》(浙政办发…2012?152号)、《浙江省深化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4?151号)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若干意见的通知》(甬政办〔2015〕99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意见。 一、明确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发展重点 (一)推广重点适用建筑技术 本意见所指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主要是指建筑物主体部分采用工厂标准化制作的预制构件或部件,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居住建筑和商业、办公等房屋建筑项目。本市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主要鼓励三大类建筑体系:一是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建筑体系;二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三是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同时围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和运行管理”,大力推广适合工业化项目建设的集成装修技术、整体厨卫技术以及其他实用技术。 (二)确定重点推进区域

按照突出重点和不同区域分类推进的原则,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应将中心城区和大型居住社区等列为新型建筑工业化重点推进区域,并根据需要,逐步扩大重点区域范围。 (三)确定重点推进项目 以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房地产住宅项目为新型建筑工业化重点推进方向,其他政府投资的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公共建筑和房地产商业项目积极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 二、确保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有序推进 (一)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土地划拨、出让条件 对于国有投资的人才公寓、公租房、廉租房和其他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土地出让或划拨前由规划部门向住建部门征询意见,住建部门应将工程项目是否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意见反馈规划部门,规划部门在土地规划设计条件中应将《宁波市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范围及类型和最低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详见附件1)作为条件之一,国土部门在土地划拨决定书或土地出让合同中应将《技术要求》作为附件。 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土地出让前由规划部门向住建部门征询意见,住建部门应将工程项目是否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意见反馈规划部门,国土、规划部门在规划设计条件、土地出让公告、招拍挂文本、土地出让合同中应将《技术要求》作为附件,并注明“对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建造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建设项目,预制外墙、叠合外墙墙体预制部分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但是超过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各单体正负零以上地面计容

石墨化

1 直流石墨化炉 直流石墨化炉(DC graphitization furhace) 以炭素焙烧品和电阻料为炉芯,通入直流电,生产人造石墨制品的一种电阻炉。由于炉芯的电阻(主要是电阻料的电阻),电流流过时电能即转变为热能,而将炭素焙烧品加热到2000~3000℃的高温,完成石墨化过程而成为人造石墨。它与交流石墨化炉都同属于艾奇逊炉。 简史20世纪60年代,直流石墨化技术在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发展起来,它与交流石墨化炉比较,具有容量大、产品质量好、能耗低等显著优点,因而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兴趣和关注。中国直流石墨化炉的起步稍晚。1972年10月北京炭紊厂用3000kV?A整流变压器配9m 的炉子首先应用在生产上,与交流炉相比,不仅送电时间短,而且节电25%以上。1973年1月南通炭素厂用13500kV?A整流变压器配18m的炉子投入生产后,也取得了缩短通电时间20h,电耗降到4000kW?h/t以下的成绩。1975年9月吉林炭素厂16000kV?A的大直流和石家庄石墨电极厂的3340kV?A直流炉同时投产。截止到1986年中国原来拥有的13.6万kV?A的交流石墨化炉,只占当年石墨化炉总装机容量的27%。而直流石墨化炉,装机容量达到了17.5万kV?A,占73%。使中国石墨化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炉子结构及特点直流石墨化炉和交流石墨化炉除了供电设备不同外,炉子本体的结构完全一样。直流石墨化炉的供电设备由三相交流主调和一变压器及相应的整流设备组成。 以直流电的方式向炉子供电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采用的供电变压器是三相的,对电网不会产生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影响。可以增大变压器的容量,可强化石墨化工艺,增大石墨化炉容量。(2)整个供电线路上的功率因数较高,达到0.9以上,对电能的有效利用率得到提高。 (3)直流电没有交变磁场和电感损失,也没有表面效应及l临近效应等电的损失,电效率较高。 石墨化过程的强化直流石墨化炉供电条件的改善为强化石墨化过程创造了条件。由于电网对使用变压器的容量没有限制,可以采用大功率的变压器和整流机组,直流电的损失小,利用率高,所以炉芯可以得到更多的电能。如以适当大小的炉芯相配合,单位体积的功率达到160kW/m3(比交流炉大60%)以上,电流密度达到2.0A/cm2(比交流炉大100%) 以上,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可以实现快速送电,使石墨化的温度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2700℃(比交流炉提高约400℃)。由于送电时间缩短,便可以提高炉子产能,降低石墨化的电耗,一般可降到4000kW?h/t以下(比交流炉降低约20%),石墨化温度的提高,使石墨化进行得更完全,因此提高了产品质量。总之,在直流石墨化炉上可以实现大功率、高电密、快曲线的操作,使石墨化生产达到高产、优质、节电的目标,这便是石墨化过程的强化。以16000kV?A的直流石墨化炉与5000kV?A的交流石墨化炉为例.其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石墨化过程的强化,除了在设备上要采用大容量的整流变压机组,炉子的长度和炉芯面积要适当增加并与变压器匹配外,在工艺操作上还要采取如下措施:(1)采用低电阻率的电阻料

球形石墨及高纯石墨生产工艺

球形石墨及高纯石墨生产工艺4.1原材料条件 球形石墨及高纯石墨生产的主要原料是鳞片石墨干精矿,是天然鳞片石墨经选矿后成品,符合石墨牌号LG(-)147-95,粒度为100目筛下物,含碳量95%(高碳范围)。 生产球形石墨及高纯石墨(各为10000t/a)时,年需要LG(-)147-95石墨干精矿44238t。 4.2产品方案 根据要求石墨干精矿经过加工形成球形石墨后需要进行高温及高温化学提纯形成高纯成分。高纯石墨则采用石墨干精矿直接进行高温及高温化学提纯形成高纯石墨。其产品方案如下表: 序号产品名称 年产量 (t/a) 含碳量(%) 需要原料量 (t/a) 备注 1 球形石 墨 初始产 品 11060 95 33178 石墨干精矿最终产 品 10000 99.9,99.99 11060 球形石墨初始 产品 2 高纯石墨10000 99.9,99.99 11060 石墨干精矿 为确保球形石墨初始产品颗粒为球形,应采取如下方式: 限于原料粒度为(-)147mm,确定球形石墨初始产品粒度为d50=30mm,碳含量95%。石墨粉料的平均颗粒大小用体积累积值达50%的值表示,可用激 光衍射法得出,其平均粒径在10μm-40μm之间。 确保石墨颗粒为球形,可采用比表面积法进行测定。单位质量(体积)的样本中所有的颗粒表面积和所有颗粒体积和,得出总面积S,总体积V。则可得出 比表面积值。SSA=S/V,球形颗粒质量(体积)比表面积值SSA=6/9ds。 生产球形石墨需要在相应严格的检验制度下进行。其产品率约在35%左右。 其余经加工、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可作为冶金工业的增炭剂,或作为其他行业的 原料。但在生产球形石墨过程中成为废弃物料。 生产的初始产品球形石墨和部分石墨干精矿,经过在纯化炉高温提纯后,可成为高纯球形石墨及高纯石墨成品。 4.3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如下框图: (1)球形石墨 石墨干精矿粗碎、分级修整、分级磁选、分级高温纯化分散包装

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与展望

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与展望 引言 2015年是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年,行业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发起的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2015年正式成立并全面开展工作。本文结合行业发展与联盟工作,介绍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情况,并对十三五及今后建筑工业化有关工作进行展望。 本文收录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的《中国绿色建筑2016》。 1 建筑工业化解析 1.1 什么是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是指采用减少人工作业的高效建造方式,并以“四节一环保”及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的建筑业发展途径。建筑工业化的实施手段主要有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等。建筑工业化的建造方式主要包括:传统作业方式的工业化改进,如泵送混凝土、新型模板与模架、钢筋集中加工配送、各类新型机械设备等;装配式建筑,如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体系与工业化的外墙及内墙墙板结合、新型木结构等;建筑、精装、厨卫等非结构技术。新型建筑工业化,主要是针对目前国家与建筑业的新形势,继续推广优势技术、产品与作业方式,开发新领域、满足新需求。 1.2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动力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同时,不断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将维持大量的建设需求。建筑业的劳动力问题不仅是劳动力价格提高,还包括与其他行业竞争劳动力而促进改善作业环境、劳动强度带来的成本提升,甚至要考虑机械化代替劳动力所增加的投入,这些都是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国家大力推广以“四节一环保”为目标的绿色建筑,建筑业在国家节能减排工作中承担重要任务,社会对空气、噪音等环保问题日益重视,房屋建造质量从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经济效益两个角度出发均应不断提高,这些都需要通过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推广建筑工业化来实现。 1.3 政策支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也将“推动建筑工业化”作为重点任务;《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国办发〔2014〕23号),明确提出要“以住宅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各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也出台多项鼓励发展政策。 最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关于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关于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之势十分迅猛,从这一发展势态来看在建筑行业不断 进步发展过程中必然趋势已然成为建筑工业化发展。但从现阶段建筑工业化发展 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相应的发展效果和优势也并不十分显著,基于此,为确保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就需要针对其进行深入 的分析和探究,进而更好的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本文就我国工业化发展现状为 出发点,探索了相应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研究人员提供可 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思考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其产业类型属于劳动密集型,加之此种产业具有较大的劳动力需求 以及较低的技术水平需求,因而使得我国建筑行业技术含量较为低下,随之而来的严重污染 以及较大浪费现象已然发展为阻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对我国经 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基于此,对于建筑行业来说,现阶段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推 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现,这不仅是我国建筑行业革新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借助建筑工业 化发展的有效实现,对我国建筑技术含量的提高以及建筑能耗与污染的降低等也能起到重要 积极作用,进而为能够更好发展的我国建筑行业提供良好保障。 一、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 对比发达国家技术水平来说,我国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已然逐渐与其持平, 为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发展,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以建筑技术可持续发展需要为依据, 对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进行积极探索,而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筑 工业化[1]。建筑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被提出的。这 一号召和指引使得我国在对一些先进国家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对标准化以及机械化的预制构 件与装配式建筑积极推行,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在20世纪中后期得到了充分体现,与此同时这一过程中也开始逐渐有效运用各种装配式体系,使得那一时期高层建筑建设需要 得到了充分满足。在此之后,随着装配式建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建筑行业的不断更新,建筑 行业中开始逐渐广泛应用现浇结构体系以及钢结构体系等,更好的保障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在当前建筑行业并未充分且正确理解建筑工业化的情况下,使得我国建筑工业发展受到 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影响而产生了一定阻碍和束缚,如过于局限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建筑 工业化发展现象,仅以这一结构来发展建筑工业化必然会对建筑工业化更好的发展造成不良 影响,诸如墙板接缝渗漏和较差的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建筑工业化发 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在当前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和发展效果并不良好,需要进行积 极不断的探究,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对现较体系工业化的不断研发和推进,借此才能为钢结 构应用和推广加强力度。 二、建筑工业化发展建议 (一)全面推进多模式建筑工业化工作 现阶段社会中建筑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已然成为建筑工业化,因此对建筑工业化发展不断 推动现实意义十分重大。为确保建筑工业化发展得以良好实现,在发展过程中就需要与全新 观念和建筑行业发展现状相结合,进而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以及现浇结构和钢结构等多个体

湖州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

湖州市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 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实施意见》(湖政办发〔2016〕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建筑业提升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湖政办发〔2017〕98号)的相关规定,保障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顺利实施,切实推动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发展重点 (一)重点推广技术 本管理办法所指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主要是指建筑物主体部分采用工厂标准化制作的预制构件或部件,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等房屋建筑项目。其他房屋建筑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建造的范围,可根据需要逐步扩大。本市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主要鼓励三大类建筑体系:一是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二是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三是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加强研究和探索木结构体系,并积极推广应用。同时围绕“四节一环保”(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大力推广适合工业化项目建设的集成装修技术、整体厨卫技术以及其他实用技术。新建住宅要率先实行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配式装修,积极推广应用现代技术和整体集成式设施设备。积极推进BIM(建设工程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规划、勘察、

设计、生产、施工、装修、运行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 (二)重点推进区域 按照突出重点和不同区域分类推进的原则,各县区政府,开发区、度假区管委会应依据市、县《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将中心城市封闭式控制范围列为新型建筑工业化重点推进区域,并根据需要,逐步扩大重点区域范围和面积比例。 (三)重点推进项目 政府投资的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公共建筑积极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房地产开发项目(房地产住宅项目、房地产商服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为新型建筑工业化重点推进方向,特别是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农房集中改造等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要率先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 二、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责任落实 (一)明确责任主体 各县区政府,开发区、度假区管委会是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组织制订本区域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各地应根据《实施意见》中关于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的有关指标,结合所辖区域当年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编制、面积落实比例要求等,按照不同类型建设项目,从项目规划和土地源头管理着手,做好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确认工作,做到早统筹、早安排、早落实。各地应于每年1月份编制经统筹的当年度《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实施计划表》(详见附件1)并提供给市

新型建筑工业化内涵及其发展

新型建筑工业化内涵及其发展 引言: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是关系到住房和城乡建设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在推动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要对新型建筑工业化有一个较全面的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明确方向、只有理解了才能下定决心、只有理解了才能科学发展。谁对新型建筑工业化理解得深、认识得早、行动得快、落实得好,谁就会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先机、赢得未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 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文件,将推 动建筑工业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关系到住房和城乡建设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指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并在设计、生产、施工、开发等环节形成完整的、有机的产业链,实现房屋建造全过程的工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实现节能减排与资源节约。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住房和城乡建设的传统模式和生产方式的 深刻变革,是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住房和城乡建设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第一,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新型”主要是新在信息化,体现在信息化与建筑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在技术上是一种革命性的跨越式发展,从建设行业的未来发展看,信息技术将成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主要表现在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BIM作为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数字化建设和运维的基础性技术工具,其强大的信息共享能力、协同工作能力、专业任务能力的作用正在日益显现。BIM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我国工程建设逐步向工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促使工程建设各阶段、各专业主体之间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共享资源,有效地避免各专业、各行业间不协调问题,有效地解决了设计与施工脱节、部品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