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盾构区间地层加固施工方案

盾构区间地层加固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 1 -

1.1、工程简介 ........................................................................................................................ - 1 -

1.2、区间地层加固设计要求................................................................................................. - 2 -

1.3、区间地层加固目的......................................................................................................... - 4 -

1.4、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 4 -

二、编制依据 .................................................................................................................................. - 5 -

三、施工组织筹划 .......................................................................................................................... - 6 -

3.1、场地布置 ........................................................................................................................ - 6 -

3.2、施工准备 ........................................................................................................................ - 7 -

3.3、施工工期 ........................................................................................................................ - 7 -

3.4、资源配置 ........................................................................................................................ - 7 -

四、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 - 9 -

4.1、施工管线探查................................................................................................................. - 9 -

4.2、素混凝土桩施工方案..................................................................................................... - 9 -

4.2.1、素混凝土桩设计...............................................................................................- 10 -

4.2.2、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10 -

4.2.3、素混凝土桩施工工艺.......................................................................................- 10 -

4.2.4、桩基检测...........................................................................................................- 12 -

4.3、旋喷桩施工方案...........................................................................................................- 13 -

4.3.1、旋喷桩设计.......................................................................................................- 13 -

4.3.2、主要施工参数...................................................................................................- 13 -

4.3.3、施工工艺...........................................................................................................- 13 -

4.3.4、质量标准及检查措施.......................................................................................- 16 -

五、安全保证措施 ........................................................................................................................- 17 -

5.1、安全生产目标...............................................................................................................- 17 -

5.2、安全保障体系...............................................................................................................- 18 -

5.3、安全保证措施...............................................................................................................- 20 -

六、质量保证措施 ........................................................................................................................- 22 -

6.1、质量保证措施原则.......................................................................................................- 22 -

6.2、质量保证措施组织机构及程序...................................................................................- 22 -

6.3、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23 -

七、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24 -

7.1、文明施工目标...............................................................................................................- 24 -

7.2、环境保护目标...............................................................................................................- 24 -

7.3、建立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体系...................................................................................- 24 -

7.4、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24 -

盾构区间地层加固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本工程主要包括云梦站~长发站,长发站~大板站共2个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

区间线路平面图

云梦站位于凤凰大道与芷阳二路交叉口,沿凤凰大道呈南北走向布置。车站为地下三层双跨闭合箱型框架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车站设计起点里程YDK16+945.75,设计终点里程YDK17+107.55,长度161.8m,车站标准宽度21.4m,东、西端盾构端头井宽度为25.3m,基坑深度为22.8m~24.1m。

长发站位于陕鼓大道与芷阳路交叉路口西侧,沿陕鼓大道北侧布置,车站为地下两层二层双柱三跨(局部单柱双跨)框架结构型式岛式站台车站,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车站起点里程YDK18+180.279,终点里程YDK18+420.779,长239.5 m,车站标准段宽20.7 m,基坑最大开挖深度约18.3m。

大板站位于迎宾大道、康复北路、西关正街、华清路、康复南路五条道路交汇口处,沿华清路东西向布置。车站设计起点里程YDK19+279.631,设计终点里程YDK19+494.635,车站长度215m,车站标准宽度19m,东、西端盾构端头井宽度为24m,基坑深度为16.8~18.3m。

云梦站~长发站区间起于云梦站,沿凤凰大道地下敷设,向东沿陕鼓大道到达长发站小里程端接收。区间左线隧道长1050.213m,右线隧道长1043.206m;线路平面有二处曲线,曲线半径为1200/450m,洞顶覆土5.4~17.2m,线间距13~15.5m,最大纵坡为14.818‰。

长发站~大板站区间,盾构从长发站和站后暗挖隧道空推通过后,在暗挖隧道端头和车站大里程端二次始发,沿陕鼓大道地下向东行进后,转向东南方向沿迎宾大道地下进行,到达大板站小里程端接收吊出。区间左线隧道长637.377m,右线隧道长858.852m,区间含一处平曲线,曲线半径为450m,洞顶覆土6.3~13.2m,左右线间距为15~15.6m,线路纵坡为V形坡,最大坡度为22‰。

1.2、区间地层加固设计要求

云梦站~长发站区间在盾构始发和接收时端头采用素混凝土桩加固,素混凝土桩采用双排φ1000@1250mm,桩身分为C20素混凝土和C10素混凝土,隧道底2米至隧道顶4米范围内采用C20素混凝土,隧道顶4米范围以外采用C10素混凝土。

长发站~大板站区间在盾构接收端头采用素混凝土桩加固,素混凝土桩采用双排φ1000@1250mm,桩身分为C20素混凝土和C10素混凝土,隧道底2米至隧道顶4米范围内采用C20素混凝土,隧道顶4米范围以外采用C10素混凝土。

云梦站~长发站区间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采用地面二重管旋喷桩加固,旋喷桩桩径φ800mm,间距600mm,加固范围横向宽度为14.4m,纵向宽度为9.4m,深度为泵房底板以下3m至联络通道顶板以上3m,共计384根旋喷桩。

旋喷桩加固位置平面图

1.3、区间地层加固目的

1) 防止开洞门时土体坍塌

洞门支挡结构拆除前,端头加固的土体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整体稳定性,使端头土体满足自立性要求。

2) 防止水土流失

端头加固土体不仅要满足强度、整体稳定性要求,还必须满足均匀性、止水性要求。以防止在盾构始发时水土从盾尾流失、盾构到达时水土从刀盘处流失。

3) 满足端头土体地面活荷载承载力要求

端头土体与盾构工作井紧邻,盾构重型设备的吊装及拆卸工作往往处在端头位置,这就要求端头土体有良好的地面承载力,一方面可保障吊机的安全,另一方面可有效扩散附加应力,有利于深层端头土体的稳定。

1.4、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1) 地形地貌情况

云梦站~长发站区间场地地面高程介于368.240~375.100m之间,地面起伏较大,总体南高北低,地貌跨黄土塬洪积台地和洪积扇。

长发站~大板站区间场地地貌单元属二级冲洪积扇上发育的山前一级冲洪积扇。场地地形总体东高西低,勘探点地面高程437.38~440.46m,高差3.08m,目前现状为陕鼓大道,交通流量大。

2) 岩土分层特性

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云梦站~长发站区间主要穿越4-1-1和4-1-2老黄土地层、2-1黄土状土、4-3-2粉质黏土、3-2古土壤和3-3粉质黏土地层。

长发站~大板站区间主要穿越2-1黄土状土、3-2古土壤、2-9粗角砾土和3-3粉质黏土地层。

3) 水文条件

云梦站~长发站区间根据地勘钻探揭露的场地地下水属潜水类型,2016年5~6月勘察钻孔内量测水位埋深14~19.2m,相应高程为412.77~420.17m,沿线场地潜水赋存于中更新统风积黄土和冲积粉质黏土及其砂夹层中,该层透水性好,赋水性强,该段含水层性质表现相对较均匀。潜水补给主要由地下径流及大气降水等地表水渗入补给。潜水主要流向NE。潜水排泄方式为地下迳流、人工开采及蒸发消耗等。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沿线场地环境类型为II类。按现轨道及水位埋深,区间部分隧道底板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长发站~大板站区间根据勘察及区域地质资料,覆盖层为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主要为弱透水的黏性土,潜水含水层厚度大于50m。潜水补给来源主要来自侧向径流补给、大气降水入渗及绿化带灌溉水的入渗补给。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均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三里河河水对混凝土结构均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场地水位以上土质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根据区间轨面埋深情况,区间隧道位于地下水位位以上。

二、编制依据

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106-2002)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8、施工合同文件

9、施工图设计文件

10、岩土工程勘查报告

11、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组织筹划

3.1、场地布置

云梦站及大板站素桩施工,利用车站主体施工期间的围挡,与车站围护结构同期施工。

长发站端头素桩加固需进行交通疏解,施工期间交通疏解围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先施工北侧20根桩,围挡东西向长度30m,南北向宽度15m,围挡占用北侧2条辅道+1条出城主车道,将通行主车道导改至南侧辅道及主道上通行。

第二部分为施工南侧24根桩,围挡东西向长度30m,南北向宽度15m,围挡占用北侧2条出城主道+南侧1条进城主车道,将通行主车道导改至南北2侧通行。

云梦站~长发站联络通道旋喷桩加固因位置处于陕鼓大道与凤凰大道交叉口

西南角围墙内,因此施工期间只需在临路附近设置出入大门。

3.2、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①项目技术人员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理会设计意图,确定相关参数,编写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并对相关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培训。

②项目测量人员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编写测量方案,对其进行放桩定位。

③通过探沟了解地下障碍物情况,并妥善处理。

④确定素桩及旋喷桩的施工技术参数。

2) 材料准备

制浆材料(膨润土)、C20、C10商品混凝土,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3.3、施工工期

大板站车站端头素混凝土桩加固在围护桩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计划工期为20天,于2017年11月25日~2017年12月15日施工完成。

云梦站车站端头素混凝土桩加固与围护桩同期施工,因部分桩位与改迁的雨水管冲突,计划先施工无管线影响的部分素桩,剩余桩在车站管线改迁完成工期为60天,于2017年12月15日~2018年2月15日施工完成。

长发站车站小里程端端头素混凝土桩因前期车站交通疏解期间未施工,需进行再次交通疏解,交通疏解分为二期施工,先施工北侧24根桩,再施工南侧20根桩,计划工期为45天,于2018年5月10日~2018年6月15日施工完成。

联络通道旋喷桩加固计划在临时用地手续完成后进行,工期计划50天,于2018年5月10日~6月30日施工完成。

3.4、资源配置

(1)现场管理人员配置

组织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指导施工,根据工程需要,配备足够操作人员,保证满足施工生产要求。现场配置生产经理1人,技术主管1人,安全员1人,质检员1人,测量人员4人。

(2)施工劳动力配置

施工劳动力配置

(3)设备配置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旋喷桩主要机具性能要求:

①旋转钻机转速:20r-25r/min;

②旋喷管:采用外径φ65mm地质钻杆;

③喷嘴:采用两个收敛圆锥形喷嘴,喷嘴孔径φ2-φ2.5mm;

④高压泵:压力20-35Mpa,流量10-130L/min;

⑤注浆管:采用内径φ25mm无缝钢管和软管,工作压力50Mpa。

四、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

4.1、施工管线探查

(1) 车站端头素桩施工管线探查

区间盾构施工始发和接收端采用素混凝土桩加固,因长发站围护结构及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成,且车站回填期间无管线迁回,不存在东西向管线穿越钻孔加固范围,因此在端头素混凝土施工时,只需要对加固的钻孔桩两侧进行管线探查,管线探查采用人工挖孔上部2m范围,然后用洛阳铲探查孔下5m范围,对素桩施工有管线影响的桩位进行避让。

(2)旋喷桩施工区域管线探测及场地布置

人工清除地面绿化残留物后,沿联络通道加固外轮廓上部2m范围人工开挖探查管线,探槽开挖宽度为1.5m,槽底再用洛阳铲间距15cm探测5m深,探明的管线(管线用途、材质、管径、埋深等)做好记录并对管线做好标识及保护。

4.2、素混凝土桩施工方案

4.2.1、素混凝土桩设计

素桩工程数量表

4.2.2、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施工的工艺流程如下:

测量放线→定孔位→钻机就位→钻孔至设计深度→水下混凝土灌注→移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为防止塌孔,采取分批跳孔施作,钻孔桩施工时跳一打一,相邻两桩施工间隔时间不小于24小时。

素混凝土桩施工顺序示意图

4.2.3、素混凝土桩施工工艺

(1) 测量放线

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导线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测定桩位,根据地质情况直接定点或打入水泥钉定点,并以“十字交叉法”引到四周作好护桩点;

(2) 障碍物开挖

为保证顺利连续施工,钻孔施工前应挖探沟确保加固区无坚硬地下障碍物,若存在障碍物,挖除障碍物后进行回填压实。

(3) 安装钢护筒

根据桩位点设置护筒,护筒采用5mm 厚钢护筒护壁,护筒埋深不宜小于1m ,护筒应高出地面300mm ,保证钻孔施工孔口不塌孔。

护筒内径应大于设计孔径200mm ,护筒位置应埋设正确稳定,护筒中心和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倾斜度的偏差不大于1%,护筒与坑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

①②③④⑤⑥

钻孔桩施工顺序:①→③→⑤→②→④→⑥

围护桩

施工中,护筒的埋设采用旋挖钻机静压法来完成。

(4) 对位

旋挖钻机利用自身履带移至桩位处,通过操作室内电脑控制系统准确的把钻头对准桩位。同时,把钻杆通过操作室内钻杆垂直、倾斜控制仪调至垂直状态。

(5) 泥浆制备指标

选用粘土泥浆,粘土含胶体率不低于95%,含砂率不大于4%,造浆能力不低于2.5L/kg。制浆前,先将粘土打碎,使其易于成浆,缩短搅拌时间,粘土在水中浸透并用拌合机搅拌均匀。对新制泥浆及再生泥浆均设专人采用专用仪器进行质量控制。新拌制的泥浆应储放24小时后方可使用,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桩径、垂直度、泥浆比重和地质情况,并及时填写钻孔记录。

其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泥浆使用过程中,每班要抽取样品,测试泥浆性能指标,在钻进过程中,随时注意泥浆液面,发现漏失和粘度下降及时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使用后的泥浆存放在沉淀储浆池内,循环使用后的废弃泥浆经泥浆处理系统处理,晾晒后用汽车运至指定地点弃置。

(6) 旋挖钻进

①钻孔前:应仔细查阅地质钻探资料,明确地层情况,确定钻头、钻速以及护壁泥浆的浓度等,为快速钻进作好准备。

②钻进:当钻机就位准确,即开始钻进,钻进时每回次进尺控制在60cm左右,刚开始要放慢旋挖速度,并注意放斗要稳,提斗要慢,特别是在孔口5~8m段旋挖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控制盘来监控垂直度,如有偏差及时进行纠正,且必须保证护壁的质量。

操作人员随时观察钻杆是否垂直,并通过深度计数器控制钻孔深度。当旋挖斗

钻头顺时针旋转钻进时,底板的切削板和筒体翻板的后边对齐。钻屑进入筒体,装满一斗后,钻头逆时针旋转,底板由定位块定位并封死底部的开口,之后,提升钻头到地面卸土。开始钻进时采用低速钻进,主卷扬机钢丝绳承担不低于钻杆、钻具重量之和的20%,以保证孔位不产生偏差。钻进护筒以下3m可以采用高速钻进,钻进速度与压力有关,采用钻头与钻杆自重磨擦加压,15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20cm∕min ;20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30cm∕min;26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50cm∕min。

钻进过程中要随时不断补充泥浆,使孔内始终保持高于地下水位1~1.5m的水头高度,同时应根据土质情况调整泥浆配方和比重。钻至设计标高时用带有活门的筒形钻清理沉渣。当孔壁泥浆皮沉淀较厚时,可用扫孔钻头上下往复,扫刷孔壁。

(7) 清孔

钻机成孔后,进行沉渣厚度量测,沉渣厚度小于100mm,若沉渣厚度不满足要求,需进行清孔,清孔时应注意对成孔深度的控制,严禁出现成孔深度超出规范要求的现象。

(8) 水下混凝土灌注

钻孔开始前应进行导管密闭性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清孔、导管安装完成后,立即灌注C20、C10商品混凝土。为使混凝土有较好的和易性,混凝土拌和物从拌和机卸出到进入导管时的坍落度为18cm~22cm,灌注应尽量缩短时间,连续作业。

①导管安装

首先安设导管,用25t吊车将导管(直径不小于300mm,每节长2~4米)吊入孔内,位置保持居中,导管下口与孔底留30~50cm左右。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连续,浇注混凝土时,导管埋入混凝土内深度2~6m,拆卸导管时详细测量导管埋深,防止因拔导管时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造成断桩事故。

②施工过程中原材料见证取样

在工程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现场试验人员对每根钻孔灌注桩的试块进行现场取样。标明工作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和样品数量,并有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签字。见证人员应制作见证记录,并将见证记录归入记录档案。

4.2.4、桩基检测

素混凝土桩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桩数不少于总桩数的

20%,且不得少于5根。桩身混凝土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70%,且不小于15Mpa。

4.3、旋喷桩施工方案

4.3.1、旋喷桩设计

云梦站~长发站区间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采用地面二重管旋喷桩加固,旋喷桩桩径φ800mm,间距600mm,总根数为384根,实桩长度为4788m,空桩长度为1605m。

4.3.2、主要施工参数

旋喷桩施工主要技术参数参考表

旋喷桩施工前进行试桩,根据实际情况以确定预定的浆液配比、喷射压力、喷浆量等技术参数。试桩数量不少于3根,具体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监理一同确定。

浆量计算:以单位时间喷射的浆量及喷射持续时间,计算出浆量,计算公式为: Q=(H/v)q(1+β)

式中 Q—浆量(m3);

H—喷射长度(m);

q—单位时间喷浆量(m3/min);

β—损失系数,通常0.1~0.2;

v—提升速度(m/min)。

根据试桩参数计算所需的喷浆量,以确定水泥使用数量。

4.3.3、施工工艺

4.3.3.1、施工流程

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4.3.3.2、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

① 管线探测及场地布置

正式进场施工前,进行管线调查,人工配合机械清除施工场地杂物、树木后,地面下2米范围内由人工挖设管线探槽,探明管线并进行标识及保护,以下部位洛阳铲进行管线探测,探孔深度不小于4m ;同时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机械、输送管路和电力线路位置,确保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

② 桩位放样

施工前用全站仪测定旋喷桩施工的控制点,埋石标记,经过复测验线合格后,用钢尺和测线实地布设桩位,并用钉入木桩,保证桩孔中心移位偏差小于50mm 。

③ 修建排污和灰浆拌制系统

旋喷桩施工过程中将会产生10~20%的返浆量,将废浆液引入沉淀池中,沉淀后进行无公害排放。沉淀的泥土及时清理外运。沉淀和排污统一纳入全场污水处理系统。

灰浆拌制系统主要设置在水泥堆放场及高压输送泵附近,便于作业,主要由灰浆拌制设备、灰浆储存设备、灰浆输送设备组成。

2、钻机就位

钻进成孔 启动高压泵泵送浆液

启动空压机送风

浆液配制泵送

施工前准备

测放桩位 钻机就位

射水试验

高喷作业

回灌

观察高喷参数

孔内保持满浆

移至下一桩位

泥浆及废水处

钻机就位后,对桩机进行调平、对中,调整桩机的垂直度,保证钻杆应与桩位一致,偏差应在10mm以内,钻孔垂直度误差小于0.3%;钻孔前应调试空压机、泥浆泵,使设备运转正常;校验钻杆长度,并用红油漆在钻塔旁标注深度线,保证孔底标高满足设计深度待设备调整完毕后进行射水试验保证各个喷嘴管道都畅通。

3、引孔钻进

钻进前应首先进行射水试验,射水压力0.5MPa~1.0MPa,在钻孔机械试运转正常后,开始引孔钻进,在钻进过程中,为防止泥砂堵塞喷嘴,边射水边钻进,水压力一般不超过1Mpa。水压过大,易将孔壁射塌。

当第一根钻杆钻进后,停止射水待压力下降后,接长钻杆,再继续射水钻进,直到钻至设计桩底位置。钻孔过程中要详细记录好钻杆节数,保证钻孔深度的准确。钻孔深度允许偏差为±200mm。

4、制浆

①采用合格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用水采用自来水,按选定的配合比进行配制, 配合比由试验人员现场标定,控制水灰比0.9~1.1。

②拌制浆液时,首先将水加入搅拌桶内,开动搅拌设备后再加入水泥,搅拌时间10~20min,经过滤网流入泥浆池;再用泥浆泵抽进第二次过滤筛,第二次过滤后,流入泥浆桶的浆液,经过高压泵加压,用高压管送至钻机即可进行旋喷。

5、旋喷作业

当钻孔至设计深度后,拧下上节钻杆,放入钢球,堵住射水孔,再将钻杆连接,接通泥浆泵,即可向钻机输送高压水泥浆,待液浆从孔底冒出后,钻杆开始旋转和提升,由下而上进行旋喷作业,直至设计的桩顶深度。当遇特殊土层,如砾石土等,为保证桩径和质量,必须进行复喷。在提升到桩顶设计标高时,为了避免浆液与土在拌合机混合后,因浆液出现缩水而造成旋喷桩顶部凹穴,需要进行1~2min的低压补喷。

6、钻机移位

旋喷提升到设计桩顶标高时停止旋喷,提升钻头出孔口,清洗注浆泵及输送管道,然后将钻机移至新的孔位,重复上述步骤完成下一个桩的旋喷工作。

7、泥浆及废水处理

待钻机移位后废弃泥浆必须经过沉淀池沉淀,等沉淀彻底后方可将液体排放,废浆沉碴必须用密封的槽车外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置。

4.3.3.3、主要技术要求

(1) 钻机或旋喷机就位时机座要平稳,立轴和转盘与孔位对中,倾角误差不得大于1%。

(2) 喷射注浆前要检查高压设备管线系统,设备的压力和排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管路系统的密封必须良好。

(3) 为保证桩底端的质量,喷嘴下沉到设计深度时,在原位置旋转10秒钟左右,待孔口冒浆正常后再旋喷提升。钻杆的旋转和提升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4) 旋喷过程中注意检查注浆压力、注浆的流量、浆液的水灰比、旋喷机的旋转速度、提升速度、浆液的初凝时间等,并做好施工记录。

(5) 喷射注浆的前段与后段应搭接0.4m以上,防止固结体脱节。

(6) 为了加大固结体尺寸或遇深层硬土,可以提高喷射压力或降低提升速度。

(7) 冒浆的处理,在旋喷桩处理中,往往有一部分土粒随着一部分浆液沿着孔壁冒出地面。通过对冒浆的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土层情况、旋喷的大致效果和旋喷参数的合理性。冒浆量小于20%为正常现象,超过20%或完全不冒浆,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若地层中由于空隙引起的不冒浆,要在浆液中掺入适量的速凝剂或增加注浆量填充空隙后继续正常旋喷。若冒浆量很大时,应提高喷射压力、缩小喷嘴直径。

4.3.4、质量标准及检查措施

4.3.4.1、旋喷桩施工技术标准

旋喷桩施工技术检查表

4.3.4.2、施工检查内容

(1) 施工前检查

在施工前对原材料、机械设备及喷射工艺等进行检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原材料的质量合格证及复验报告,拌和用水的鉴定结果;

②浆液配合比是否合适工程实际土质条件;

③机械设备是否正常,在施工前应对高压旋喷设备、旋喷钻机、高压泥浆泵、水泵等作试机运行,同时确保钻杆(特别是多重钻杆)、钻头及导流器畅通无阻;

④检查喷射工艺是否适合地质条件,在施工前也应作工艺试喷,试喷在原桩位位置试喷,试喷桩孔数量不得少于3孔,必要时调整喷射工艺参数。

⑤施工前还应对地下障碍情况统一排查,以保证钻进及喷射达到设计要求。

⑥施工前检查桩位、压力表、流量表的精度和灵敏度。

(2) 施工中检查

施工中重点检查内容有:

①钻杆的垂直度及钻头定位;

②水泥浆液配合比及材料称量;

③钻机转速、沉钻速度、提钻速度及旋转速度等;

④喷射注浆时喷浆(喷水、喷气)的压力、注浆速度及注浆量;

⑤孔位处的冒浆状况;

⑥喷嘴下沉标高及注浆管分段提升时的搭接长度;

⑦施工记录是否完备,施工记录应在每提升1m或土层变化交界处记录一次压力流量数据。

4.3.4.3、成桩质量检查

(1) 质量检验时间、内容

施工对喷射施工质量的检验,应在高压喷射注浆结束后28天,检查内容主要为加固区域内取芯实验等。

(2) 检验方法

旋喷桩的检验采用钻孔取芯方法进行,取芯加固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少于1.0~1.5MPa。

钻孔取芯:在已施工好的固结体中钻取岩芯,并将其做成标准试件进行室内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检查内部桩体的均匀程度,及其抗渗能力。

五、安全保证措施

5.1、安全生产目标

本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生产目标承诺“三无、三消灭,一控一建一杜绝”:

(1)“三无”:无工伤死亡和重伤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无火灾、坍塌事故。

(2) “三消灭”: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操作、消灭惯性事故。

(3)“一控”:控制年负伤频率在5‰以下。

(4) “一创建”: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5) “一杜绝”:杜绝重大机械设备安全事故。

5.2、安全保障体系

5.2.1、安全保证体系及管理组织

①建立安全生产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②本项目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

一级管理由经理负责,二级管理由安全环保部负责,三级管理由作业队负责。

5.2.2、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经理、生产副经理为副组长,项目部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部设置1个专职安全员,各作业班组设置1名兼职安全员,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体系。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

安全总监总工程师

5.2.3、安全管理措施

1) 按照项目部颁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自作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2) 本项目在开工前,由安全总监结合本工程特点(机械操作、起吊运输、施工用电等)编制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实施细则、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书,并组织岗前培训和安全考核,经考试合格方可安排上岗。

3) 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由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技术员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再由技术人员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

4)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①针对工程特点,对所有从事管理和生产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重点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从事特种作业的架子工、起重工、电工、焊接工、机械工、混凝土工、普工、机械操作手、机动车辆驾驶等进行培训教育。

②未经安全教育的施工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不准上岗。未进行三级教育的新工人不准上岗。变换工种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而没有进行培训的人员不准上岗。

③特种工种的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考核、复验,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执行。经过培训考核合格,获取操作证方能持证上岗。对已取得上岗证的特种作业人员,要进行登记存档,对上岗证要按期复审,并要设专人管理。

④通过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并提高职工遵守施工安全纪律的自觉性,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不违章指

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加固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加固方案 (1) 2.1建筑物加固 (1) 2.2管线保护 (3) 2.3建筑物拆迁、临迁 (3) 3、加固施工方法 (4) 3.1施工工艺流程 (4) 3.2施工方法 (5) 3.3袖阀管注浆技术保证措施 (8) 3.4特殊情况处理 (8) 3.5袖阀管注浆质量保证措施 (9) 4、监控量测 (10) 4.1房屋监测 (10) 4.2管线监测 (12) 5、施工组织计划 (13) 5.1设备人员计划 (13) 5.2施工计划 (14) 6、质量保证措施 (14) 6.1组织措施 (14) 6.2 技术措施 (15) 7、安全保证措施 (16) 7.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16) 7.2安全生产责任制 (17) 7.3安全生产制度 (17) 7.4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18) 8、文明施工、环境保护 (18) 8.1环境保护措施 (18) 8.2文明施工措施 (19) 9、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20)

GZH-12标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 加固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标段盾构区间采用德国进口的两台直径8.8米的海瑞克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盾构区间跨越惠州最繁华的新老城区,隧道穿越东江和地面条件复杂、建(构)筑物和管线分布密集的城区。 盾构区间穿越大量房屋、道路等重要建、构筑物,下穿道路地段管线密集。隧道下穿地段,房屋多为砖房和框架结构,基础形式多为天然基础和桩基础,天然基础埋深多为1~4m,桩基础埋深多为4~15m。 盾构隧道穿越的地层以第三系不同风化程度的含砾砂岩为主,局部存在砾土层和砂层。地下水主要以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形式,并通过大气降水渗透补给,地下稳定水位埋深1.20~5.60m,略具承压性,水质一般良好。 盾构隧道在掘进过程中,由于围岩可能受到被扰动、破坏、失稳以及地下水流失而导致地表变形、沉降,使建(构)筑物受到影响,甚至破坏。因此,须对沿线建(构)筑物采取加固措施。 2、加固方案 2.1建筑物加固 根据建(构)筑物结构形式与隧道关系,建立完善的变位监控系统,在隧道两侧、房屋基础周边和管线范围布设沉降、倾斜观测点,进行跟踪测量,信息化施工,及时调整盾构施工参数,保持掌子面稳定,减少建筑物变形。同时根据房屋的结构形式及与隧道的关系,制定房屋最大沉降量、沉降差的警戒值和控制值。 盾构隧道开挖影响范围内,在建(构)筑物基础下方布置竖向或斜向袖阀注浆管,进行地表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浆,以加固建筑物基础,同时根据量测信

7401人防隧道前盾构停机地层加固方案(市政改)

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土建工程02标段 7401人防工程盾构停机地层加固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审批: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土建工程02合同段 二○一○年十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编制原则 (2) 3、工程概况及加固措施 (2) 3.1 工程概况 (2) 3.2 工程水文地质情况 (3) 3.3 盾构停机点地层加固措施 (5) 4、施工人员、机械准备及工期计划 (8) 4.1 人员准备情况 (8) 4.2机械设备情况 (8) 4.3 工期计划 (9) 5、盾构停机地层加固施工方案 (9) 5.1施工参数 (9) 5.2施工工艺流程 (9) 5.3施工方法 (10) 6、质量控制措施 (12) 7、安全保证措施 (13) 8 环境保护措施 (15)

7401人防工程盾构停机地层加固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碧沙岗站~郑州大学站区间初步设计》(2009.7); (2)《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技术要求》(2010.1); (3)《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1标段碧沙岗站~郑州大学站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2008.12); (4)《建筑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7)我公司在盾构施工过程中的类似施工经验。 2、编制原则 (1)本着“安全可靠,环保卫生,快速施工,降低造价”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 (2)加固方案切实可行,施工方便快速,加固效果符合停机要求,加固施工过程中不影响地下管线正常使用。 (3)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停机期间及恢复掘进后盾构设备安全可靠,成型隧道不受影响,加固区域及周边路面无沉降及裂缝。 3、工程概况及加固措施 3.1 工程概况 我单位承建的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土建工程02合同段,包括三站三区间,线路总长为3227.308m。标段内含桐柏路站~碧沙岗站盾构区间和碧沙岗站~郑州大学站两个盾构区间。碧沙岗站~郑州大学站盾构区间左线长度为1198.039m,右线长度1199.468m,线间距为13m,中间设1处联络通道。区间由郑州大学站西端头以330m小半径始发向西北方向延伸,下穿机械研究所家属院8号楼与青少年宫后,进入碧沙岗公

盾构端头加固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1.1、编制依据 (1) 1.2、加固原则和要求 (1) 二、工程概况 (2) 2.1、工程设计概况 (2) 2.2、工程地质概况 (2) 2.3、水文地质概况 (3) 三、施工方案 (3) 四、施工工艺 (6) 4.1、端头素地连墙施工 (6) 4.2、高压旋喷施工 (16) 4.3、洞门水平注浆 (18) 4.4、降水井施工工艺 (20) 五、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3) 六、安全与文明施工 (24)

一、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区间平、纵断面图》; 2、《盾构吊出井结构施工指导图》; 3、《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行业标准《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1); 6、近似地层端头加固施工经验。 1.2、加固原则和要求 1.2.1、到达端头土体加固的原则 1、根据隧道埋深及盾构隧道穿越地层的地质水文情况,确定加固方法和范围。 2、充分考虑洞门破除的时间和方法,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方法和范围,确保盾构机到达端的安全和洞门破除的安全。 3、施工方案应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条件下具备优化能力。 4、施工方案及措施必须满足城市环保及节能要求。 1.2.2、加固要求 1、加固后的土体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自立稳定性。 2、加固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1.2Mpa以上。 3、渗透系数≤1.0×10-8cm/sce,能够阻止地下承压水进入开挖面。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设计概况 区间线路左线长为1195.408m,右线长为1188.321m,总长度为2383.729m。设一个联络通道,与泵房合建,里程;设有三个曲线,曲线半径分别为700m、500m、700m,线间距13m,线路最大纵坡坡度17.89‰,最小坡度2‰,最大埋深15.94m,最小埋深9.1m。 区间隧道为外径6m,内径5.4m,管片拼装衬砌的单洞圆形隧道,管片环宽1.5m,管片砼C50,S12。 2.2、工程地质概况 该端头隧道断面内地层情况从上到下依次为: (3-4)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褐灰~深灰色,软~流塑,高压缩性,夹少许有机质土; 垂直渗透系数1.2×10-5, 水平渗透系数2.5×10-3 ,层厚3.0m; (3-5)粉质粘土、粉土、粉砂夹层:褐灰色,中压缩性,以粉质粘土、粉土为主,粉质粘土呈软塑状态,粉砂呈松散状态,垂直渗透系数1×10-5, 水平渗透系数5×10-3,层厚2.4; (4-1)粉细沙层:灰色,稍~中密,中压缩性,层中多夹粉土、粉质粘土薄层,含长石、石英、云母等,层厚0.6; 隧道上部覆土情况为: (1-1)杂填土:松散,由粘性土、砂土与砖块、碎石、块石、片石、炉渣等建筑及生活垃圾混成,层厚1.1m; (1-2)素填土:松散,以粘性土及砂土为主组成,混少量碎石、砖瓦片等,层厚3.9m; (3-1a)粘土:褐黄色,软~可塑,中偏高压缩性,含铁锰氧化物,层厚1.3m; (3-3)淤泥质粉质粘土:褐灰~深灰色粉土层,软~流塑,高压缩性,夹少许有机

地铁盾构施工方案-区间盾构法隧道施工方案分享

a-b区间盾构法隧道施工 第一节工程概况 a-b 区间盾构隧道自c 站北侧端头至b 站南侧端头,里程为K8+352.550~K9+276.606,全长924.056m,隧道内径为5.5m,埋深10~15m 左右。盾构从b 站出发偏向i 路东侧然后过渡到i 路路中推进,盾构推进到c 端进行调头,回推至b 站,其间上行线要穿过i 大厦裙楼桩基,同时在K8+800 处两线间有联络通道及泵房。隧道内用预制混凝土管片衬砌,且随盾构推进后,衬砌拱背外与土体之间的环形间隙要进行同步注浆填充。 第一节工程特点 1、本区段隧道一出洞就进入了房屋,且穿过i 大厦裙楼桩基群。 2、在隧道上、下行线间的K8+800 处有联络通道及泵房。 3、管线及地质情况同本标试验段类似。 第一节盾构施工中的技术措施 针对上述工程特点,为确保盾构安全,顺利推进及周围建筑物等的安全,在施工中采取一些加固、保护措施。 14.3.1 管线及地质不良段 盾构穿越空间的管线保护及地质不良段的加固处理,参见本标 第十三章第三节。 14.3.2 盾构穿越房屋基础施工 盾构在K9+210 附近上行线穿越i 大厦裙楼桩基群,桩径为35×35cm,桩长为9~14m 的静压预制桩,为此,在隧道通过前要进行桩基托换加固处理,确保隧道通过时不会对i 大厦裙房产生影响,同时也保证盾构推进的顺利进行。 桩基托换施工应在盾构机到达前一个月结束,其施工方法详见本标“第十七章桩基托换处理技术”。 盾构通过时的具体施工方法详见13.3.4。 14.3.3 盾构施工中的加固技术措施 1、地层处理、地基加固的区段 根据区间隧道所处位置的地面环境、地质构造、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特征以及隧道结构特征,拟对以下区段进行地层处理及地基加固: ⑴c 站、b 站盾构进出洞区段的加固; ⑵隧道与联络通道连接区段的加固处理; ⑶为控制地面沉及为保护隧道相邻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进行的加固处理。 2、地层处理、加固方案 ⑴c 站、b 站盾构进、出洞区段的加固

盾构区间地层加固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 1 - 1.1、工程简介 ........................................................................................................................ - 1 - 1.2、区间地层加固设计要求................................................................................................. - 2 - 1.3、区间地层加固目的......................................................................................................... - 4 - 1.4、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 4 - 二、编制依据 .................................................................................................................................. - 5 - 三、施工组织筹划 .......................................................................................................................... - 6 - 3.1、场地布置 ........................................................................................................................ - 6 - 3.2、施工准备 ........................................................................................................................ - 7 - 3.3、施工工期 ........................................................................................................................ - 7 - 3.4、资源配置 ........................................................................................................................ - 7 - 四、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 - 9 - 4.1、施工管线探查................................................................................................................. - 9 - 4.2、素混凝土桩施工方案..................................................................................................... - 9 - 4.2.1、素混凝土桩设计...............................................................................................- 10 - 4.2.2、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10 - 4.2.3、素混凝土桩施工工艺.......................................................................................- 10 - 4.2.4、桩基检测...........................................................................................................- 12 - 4.3、旋喷桩施工方案...........................................................................................................- 13 - 4.3.1、旋喷桩设计.......................................................................................................- 13 - 4.3.2、主要施工参数...................................................................................................- 13 - 4.3.3、施工工艺...........................................................................................................- 13 - 4.3.4、质量标准及检查措施.......................................................................................- 16 - 五、安全保证措施 ........................................................................................................................- 17 - 5.1、安全生产目标...............................................................................................................- 17 - 5.2、安全保障体系...............................................................................................................- 18 - 5.3、安全保证措施...............................................................................................................- 20 - 六、质量保证措施 ........................................................................................................................- 22 - 6.1、质量保证措施原则.......................................................................................................- 22 - 6.2、质量保证措施组织机构及程序...................................................................................- 22 - 6.3、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23 - 七、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24 - 7.1、文明施工目标...............................................................................................................- 24 - 7.2、环境保护目标...............................................................................................................- 24 - 7.3、建立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体系...................................................................................- 24 - 7.4、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24 -

盾构区间总体施工方案

盾构区间总体施工方案 一、总体施工方案 xx线工程共采用21台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盾构区间推进施工,管片内径5.4m,宽度为1.5m、厚度为30cm,管片拼装均采用错缝拼装方式,螺栓连接。 盾构隧道施工水平运输为单线有轨运输,每台盾构机掘进中材料和碴土运输分别由一列编组列车承担,编组形式为:机车1+矿车4+砂浆车1+管片车2。垂直运输采用一台45t龙门吊和一台16t门吊共用配合吊装。劳动组织采用2+1班组形式,两个掘进班每班工作8小时,维修班每天对盾构机进行4小时的强制性维修保养。 洞门端头地层加固采用搅拌桩或旋喷桩进行。联络通道等采用“地面旋喷桩加固,洞内矿山法开挖”的施工方案,地面加固工作在盾构到达前完成,开挖在区间隧道贯通后作业。洞门施工采用钢模板,泵送灌筑的施工工艺。盾构施工过程坚持监控量测跟踪,实施信息化施工,以控制地层变形和确保施工安全。二、施工方法 盾构法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1。

图1 盾构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1)施工准备 在盾构机进场前,完成施工用水用电的接入、临时设施等;完成沿线的重要建构筑物调查工作;完成地质补勘工作,对于可能出现球状风化岩、孤石、基岩突起、长距离硬岩段的部位加密补勘,尽可能准确揭示盾构穿越的地层,为施工做好准备工作。 (2)盾构始发、到达端头加固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和工程实际情况端头加固长度取8~10m,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桩配合压密注浆的方式进行加固,加固宽度横、竖向范围为盾构隧道结构外3m。并在加固区外侧设计备用降水井,井底标高位于加固区底部5m。始发井在盾构机掘进前2个月加固完。接收井在盾构到达洞门前完成。 (3)盾构机组装与调试 本工程盾构机组装采用整机一次组装始发的方式进行。盾构机的组装按各区间施工总体筹划的时间进行,每台盾构机计划组装调试工期为30天。 吊装设备为:250t吊机一台,100t吊机一台,80t液压千斤顶两台,小型泵

区间盾构主要施工方案

区间盾构主要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重难点概述 三、方案概述 四、实施性方案 1、端头加固 1.1地层情况 本工程始发和到达共计12次。为确保盾构始发和到达时施工安全,确保地层稳定,防止端头地层发生坍塌或涌漏水等意外情况,结合各端头粉细砂、粉质粘土、粉土及卵石层的地质情况(见图1-1-图1-6),每个端头都需要进行加固。 图1-1 平北区间始发端头地质情况图图1-2 平北区间到达端头地质情况图图1-3 北南区间始发端头地质情况图图1-4 北南区间到达端头地质情况图

图1-5 南东区间始发端头地质情况图图1-6 南东区间到达端头地质情况图 1.2加固方案 (1)平安里站东侧始发端头 始发端头加固纵向长度为8m,垂直线路隧道外侧3m,上下各3m。加固范围见图1-7。 图1-7 端头加固范围示意图 平安里站东端头在地面有施工条件,采用从地面打设旋喷桩进行加固。旋喷桩采用三重管施工。旋喷桩直径为800mm,间距为650mm。 (2)北海北站西侧到达端头 北海北站西端管线密集,地面无施工条件,故在站端进行地层水平注浆加固。加固范围同始发端头。采用袖阀管分段后退式注浆。 (3)根据地面条件其它始发端头采用旋喷桩加固,到达端头采用水平注浆加固。 2、盾构机平移吊出 平~后区间、后~南区间以及南~隆区间右线盾构机到达后不能直接吊出,需要平移至明挖附属结构才能吊出。盾构机平移的指导思路是使用液压油缸顶推托架。下面以平~后区间为例介绍盾构机平移方案。

2.1准备工作 进行盾构机平移作业前,需做要好以下准备工作: (1)清理盾构机平移场地,将暗挖风道及明挖附属结构部分的底板先回填部分混凝土。回填至轨面下1480mm。复核混凝土顶标高并确保场地平整。混凝土混凝土过程中注意对预留钢筋的保护; (2)在回填的混凝土表面铺设一层20mm厚的钢板,钢板锚固必须牢固,接缝焊接必须打磨平整,钢板上抹黄油以减少移动托架和钢板之间的摩阻力; (3)在钢板上安装并固定接收托架,托架底部须用钢板找平并连成整体。 2.2平移方法及步骤 见图2-1。 图2-1 盾构机平移步骤图 3、刀具更换方案

盾构隧道底地层加固施工工法

盾构隧道底地层加固施工工法 一、前言隧道是现代交通运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底地层在隧道工程中起着承载和稳定的作用。然而,底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进行加固处理。盾构隧道底地层加固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的加固底地层的方法。本文将从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以及经济技术分析等方面对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旨在提供为读者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指导。 二、工法特点盾构隧道底地层加固施工工法以其高效、低成本、可靠性强等特点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特点包括:1. 工期短:相对于传统的开挖法,盾构隧道底地层加固施工工法可以大大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进度。2. 施工成本低:采用盾 构隧道底地层加固施工工法可以减少人工投入、缩小施工规模,从而大大降低施工成本。3. 环保节能:盾构隧道底地层加固 施工工法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破坏,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振动和粉尘等污染。4. 施工质量高: 该工法采用先进的加固 材料和技术手段,保证了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适应范围盾构隧道底地层加固施工工法适用于软土、淤泥、粉砂等地层,能够有效地提高底地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尤其在水下隧道、高速公路、铁路和地铁等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工艺原理盾构隧道底地层加固施工工法的原理是通过钻孔、注浆、灌浆等技术手段,将加固材料注入底地层中,形成强固的加固体。具体工艺原理如下:1. 钻孔:首先对底地 层进行钻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孔距和孔径。2. 注浆:将注 浆泵注浆液注入孔道中,通过压力将注浆液输送到底地层中,请保证注浆液充分填充和渗透底地层。3. 灌浆:经过一定时 间的等待,注浆液会在底地层中形成固结体。灌浆完毕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后续的施工。 五、施工工艺盾构隧道底地层加固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的施工:1. 前期准备:包括现场勘察、设计方案制定、机具设备的布置和调试等工作。2. 钻孔施工:按照设计 要求进行钻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监控和质量控制。3. 注浆施工:通过注浆泵将注浆液注入孔道中,确保注浆液充分渗透和固结。4. 灌浆施工:待注浆液固化后,进行灌浆作业,形成强固的加固体。5. 后期整理:包括对施工现场的清理、 机具设备的归库以及工程资料的整理。 六、劳动组织在盾构隧道底地层加固施工中,需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主要人员包括技术负责人、施工队长、钻孔操作人员、注浆施工人员、灌浆施工人员等。 七、机具设备在盾构隧道底地层加固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机具设备主要有:注浆泵、钻孔机、灌浆机、注浆液储罐等。这些机具设备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可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八、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盾构隧道底地层加固施工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监

盾构施工方案

盾构施工方案 1. 补充地质勘察施工方案 在详细分析地质勘察资料的基础上,进场后对隧道部分地段进行补充勘测,以进一步增强对地质情况的了解,为工程的顺利施工做充分的准备。 结合地质勘察资料,对补充勘探成果进行分析,细化隧道的工程地质图,按细化后的地质图进行施工组织优化,以确保施工依据的地质资料的准确性,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2. 盾构进、出洞端头加固施工方案 本标段四台盾构施工始发和到达各6次,即盾构工作井始发、盾构到达井到达左右线各1次。 机场T2站~机场T1站区间,机场T1站盾构工作井端头加固及其余区间盾构工作井端头加固均采用,地基加固采用600mm素砼地下连续墙+φ800@600高压旋喷桩形式,砼地下连续墙强度等级为C30,厚度600mm,墙底嵌入弱风化岩层不少于0.5m,地下连续墙接头形式采用锁口管接头。地下连续墙导墙采用C25砼,HPB300级钢筋,采用跳槽施工方式进行施工。高压旋喷桩土体加固采用三重管法,φ800@600,加固沿隧道向长15m,隧道结构外侧加固厚度4m。高压旋喷桩土体加固强度指标:水泥掺量不小于30%,无侧限抗压强度qu ≥1.2Mpa,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 m/s。为确保加固土体的均匀性、密封性和自立性,盾构井端头加固区应在机场车站围护结构施工前施做。 T2站盾构工作井端头加固详见下图《T2站盾构工作井端头加固图》所示;T1站盾构工作井端头加固详见下图《T1站小里程(大里程)盾构工作井端头加固图》所示;T3站盾构工作井端头加固详见下图《T3站小里程盾构工作井端头加固图》

T2站盾构工作井端头加固图 T1站小里程盾构工作井端头加固图

富水卵漂石地层大盾构区间下穿既有运营盾构区间加固方案分析

富水卵漂石地层大盾构区间下穿既有运营盾构区间加固方案分析 摘要:本文以轨道交通大盾构区间下穿既有盾构区间隧道工程实例为背景,分析了在高含量大粒径富水卵漂石地层下穿既有线采取的各种加固措施的实际效果,在素桩区采用了地面袖阀管注浆、中盾注浆、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等综合注浆加固措施确保了下穿既有线的安全,其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盾构;大管棚;地层加固;下穿;注浆;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也正在加速成网,在此背景下新建线路穿越既有运营线的情况越来越多,对既有线的保护是工程技术的一个难题,针对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部分地段含大漂石地层,常规预加固措施质量难以保障加固效果,对大管棚(管幕)的加固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但目前成都既有大管棚的打设长度有限,施工精度差,施工工艺急需改进,此外需考虑其他加固措施以满足下穿既有既有地铁、既有铁路、高速公路和市政工程等长距离安全的要求。 1.工程背景 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凤溪河站~温泉大道站盾构区间在YDK60+825~YDK60+850段下穿既有运营4号线盾构隧道,17号线盾构隧道外径8.3m,管片厚度0.4m,水平线间距为16.2m,隧道顶覆土厚度为19.55m。4号线为外径6m的盾构隧道,左右线间距15.6m,隧道顶部覆土9.986m,17号线隧道与4号线隧道最小垂直距离为3.564m。

图1 下穿隧道平面关系图 凤溪河站~温泉大道站区间靠近凤溪河站接收端17号线盾构通过区域地层主要为<2-9-3>密实卵石土层,17号线穿越4号线区域地层为<2-9-3>密实卵石土层,4号线与 17号线重叠区域设有素桩。车站施工期间降水至基坑底部以下,施工区域无水施工。 1.设计方案及采取的控制措施 3.1管棚设计方案 既有4号线盾构隧道在下穿节点重叠区域预留了素桩加固措施,素桩群沿管 棚打设方向布置有六排(隧道掘进方向),17号线隧道横向布置五排;素桩直径 采用1米,间距1.35米,群桩长度7.75米,相邻群桩间距约7.816米,素桩从 地面打设至17号线隧道底以下888mm。群桩之间采用地面袖阀管注浆加固。 管棚共设置两排,沿下穿隧道顶部120°角范围内布置,管棚采用 Φ194×16mm规格,管棚长度38m,孔口环向间距400mm,上扬角度为1.5°,上、下两排管棚呈梅花形布置。下排管棚25根,上排管棚27根,管棚路径理论离既 有线最小竖向距离为1.85m。 图2 下穿隧道剖面关系图

北京地铁14号线上穿10号线盾构区间施工方法及加固措施

北京地铁14号线上穿10号线盾构区间施工方法及加固措施 北京地铁14号线上穿10号线盾构区间施工方法及加固措施 摘要:地铁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平安、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对于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有非常大的作用,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建设好北京地铁乃是重中之重,不容有失。以下就以北京市地铁14号线十里河站~南八里庄站暗挖区间上穿地铁10号线盾构区间为例,介绍暗挖区间上穿既有线区间采取的施工方法和加固措施。 关键词:地铁施工;暗挖;加固措施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开展,各个大中城市都在修建地铁,地铁一般都位于城市的中心区,由于城市中心区用地紧张,拆迁难度和本钱都非常大;暗挖施工由于占地面积小,区间竖井位置设置比拟灵活,所以在城市地铁的建设中,越来越多的采用暗挖法施工。 2、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十四号线十里河站~南八里庄站区间由十里河站向北,下穿东三环,并向东沿弘燕路下方至南八里庄站。区间起讫里程为K25+723.000~K26+704.95,总长度981.95m。本区间隧道覆土约7.5~17m。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复合式衬砌结构,区间断面为单线单洞形式。 区间在右K26+164.500处设施工竖井及横通道一处。采用格栅支护,倒挂井壁法施工。区间在左线K25+910~K25+940,右线K25+900~K25+930范围内上穿10号线盾构区间,区间顶覆土约7~8m,距离10号线盾构隧道最小净距约2.0m。穿越土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层,按照?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平安风险技术管理体系?的分级原那么进行分级,风险等级为一级,平安风险比拟大。 3、施工要求 1、区间开挖采用台阶法施工,暗挖施工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那么,做到随挖随支,及时成环。 采用人工配合风镐进行开挖,循环进尺为0.5m。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初期支护作业,封闭成环。开挖时,循环进尺不大于0.5m,以保证施工平安。上台阶开挖时预留核心土,核心土为梯形断面,核心土断面尺寸不小于开挖掌子面的一半。 2、区间上穿10号线盾构区间土层以粉质粘土层为主,只在下断面对新建区间与既有结构之间的土体进行加固; 3、隧道应按设计尺寸严格控制开挖断面,不得欠挖,严格控制超挖值,允许超挖值应符合标准要求,拱部不得大于100mm,边墙和仰拱均不得大于80mm。 4、隧道断面开挖,上半拱格栅架设时,做好拱脚的支垫工作。拱架定位好以后及时打设锁脚锚杆,每根锁脚锚杆长3.0m,每侧拱脚打设1根,有效控制开挖初期沉降。 5、由于地层中可能存在上层滞水,开挖前做好人工超前探测工作;如有渗漏,做好引排或应急处理工作。 6、在初期支护与围岩之间经常出现空隙,甚至出现地表沉降量大于洞内拱顶沉降量,因此

盾构专项施工方案

盾构专项施工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和利用,盾构工程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地下工程建设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管网、地铁、隧道等工 程项目中。本方案旨在对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操作流程进行细致 规划,确保施工工艺的稳定和施工质量的提高。 二、施工目标 1.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杜绝事故发生; 2.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3.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三、关键技术及操作流程 1.空气压力平衡控制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空气压力平衡控制是关键环节。通过合理调整空 气流量,确保盾构工作环境中空气压力不低于设计值,避免工人中毒或其 他安全问题的发生。 2.土压平衡控制 土压平衡控制是盾构施工的核心技术,其目的是保持盾构机前后的土 压差,以防止地面塌陷和隧道变形。通过控制顶土压力和尾土压力的平衡,使盾构机平稳推进,同时保证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3.导向系统控制

导向系统是盾构机运行的关键部分,它能够确保盾构机沿着设计轨道稳定地行进,并避免水平偏移和垂直偏移。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随时监测导向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4.注浆技术应用 盾构施工过程中,注浆技术的应用可以加固地层,防止地层松动和管道渗漏。通过合理选取注浆材料和注浆参数,以及采用合适的注浆方式,提高盾构隧道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5.结构安装 盾构施工完成后,需要对隧道进行结构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准确安装隧道衬砌、轨道、排水系统等设施,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四、施工措施 1.安全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加强工人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施工场地的安全。 2.质量控制 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计划,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进度管理 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人员,严格控制时间节点,确保工期的正常进行。 4.环境保护

盾构法施工方案

盾构法施工方案 1. 引言 盾构法是一种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先进技术。它通过在地下钻孔的同时进行支 护和开挖,以实现地下隧道的建设。本文档将介绍盾构法的施工方案,包括工程准备、钻探和注浆、安装和拆卸盾构机以及隧道段的施工等内容。 2. 工程准备 在进行盾构法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工程准备工作。 2.1 勘察与设计 首先,需要进行勘察与设计工作。通过地质勘察和地下水勘察,确定隧道的地 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然后,根据勘察结果,进行隧道的设计,确定隧道的尺寸、线路和曲线半径等参数。 2.2 装备和材料准备 接下来,需要准备所需的施工装备和材料。包括盾构机、支护设备、注浆设备、运输设备等。同时,还需要准备合适的工程材料,如隧道段预制体、混凝土和钢筋等。 2.3 安全措施 在进行盾构法施工前,需制定和实施安全措施。包括制定施工安全规范、安排 施工人员培训、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等。 3. 钻探与注浆 在盾构法施工过程中,钻探与注浆是关键步骤,用于确定地层情况和进行地层 加固。 3.1 钻探 钻探是为了了解隧道地质条件以及确定隧道地层的稳定性。在钻探过程中,需 要使用钻机进行钻孔,并获取钻孔岩芯样本进行地质分析。 3.2 注浆 注浆是为了加固地层,提高地质的稳定性。在盾构法施工中,常使用水泥浆或 化学浆液进行注浆。通过注浆,可以填充地层空隙,提高地层的强度。

4. 盾构机安装与拆卸 在钻探和注浆完成后,需要安装盾构机进行隧道的开挖。 4.1 盾构机安装 盾构机安装是将盾构机拖入盾构坑并进行组装。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确保 盾构机的稳定性和正确性。同时,还需要连接电源、控制系统和输送设备等。 4.2 盾构机拆卸 隧道开挖完成后,需要拆卸盾构机。拆卸盾构机时,需要注意保存好各个组件,以备下一次施工使用。 5. 隧道段施工 在盾构机安装完成后,可以进行隧道段的施工。 5.1 预制体安装 首先,将预制的隧道段安装在盾构机前方。通过盾构机的推进和土层的螺旋输送,将隧道段送入到掘进面。 5.2 掘进和支护 隧道段安装完成后,盾构机开始进行掘进和支护工作。盾构机内的刀盘通过旋 转和推进的方式进行土层的开挖和推进,同时进行支护工作,保持隧道的安全稳定。 5.3 注浆和封固 隧道段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注浆和封固,加固隧道的地质条件。通常使用水 泥浆或化学浆液进行注浆。在注浆结束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使注浆固化。 6. 总结 盾构法是一种有效的地下隧道施工方法。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工程准备,包括 勘察与设计、装备和材料准备以及安全措施的落实。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钻探与注浆的合理进行,盾构机的安装与拆卸,以及隧道段的预制体安装、掘进和支护以及注浆和封固等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实施,可以保证盾构法施工的高效和安全。

盾构开仓地面加固专项施工方案

盾构开仓地面加固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背景和目标: 盾构开仓是地铁、隧道等工程中,盾构机开挖隧道时,首先需对地面 进行开挖以便机头进入地下施工。为了保证开挖过程中地表的稳定和安全,需要进行地面加固。本方案的目标是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盾构开仓地面 加固方案,确保施工期间地面的稳定和安全。 二、施工方法: 1.地面预处理: (1)对地面进行勘察,并设计合理的基坑开挖方案,确定开挖范围和 深度。 (2)清理工地周边的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确保施工空间的畅通。 (3)对地面进行表测、裂缝测量和土层探测等工作,了解地层结构和 土质情况,为后续工程确定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2.开挖方案: (1)根据地层情况和土质特性,设计合理的开挖方案,包括开挖深度、开挖形式(如削减式开挖、支护开挖等)。 (2)采用盾构机激活开挖方式,通过推进盾构机头,进行地下开挖。 (3)在开挖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开挖参数,确保施工过程 的安全性。 3.地面加固方案:

(1)表层加固:在盾构机头进入施工区域之前,对表层进行加固处理,包括挖土墙、地锚和土工布等。挖土墙的目的是固定周边土体,减小地表 沉降和塌陷的风险;地锚是通过固定锚索将土体与机井连接起来,提高地 表的稳定性;土工布则可加固地表土体,增强地表承载力。 (2)深层加固:根据地层情况和土质特性,选择适当的加固方法,如 加固桩、预应力锚杆等。这些加固措施可以提供更强的支撑力和抗冲刷能力,确保施工过程的稳定性。 4.施工周期: 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和土层特点,预计开挖周期为3个月左右,其中地 面加固工期约为1个月。 5.安全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定,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设置密封围护结构,防止土壤涌入开挖区域,确保施工区域的干 燥和稳定。 (3)进行定期巡视和监测,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 决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三、预期效果: 1.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盾构开仓地面加固方案,确保施工期间地面 的稳定和安全。 2.减小地表沉降和塌陷的风险,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盾构始发加固方案

盾构始发加固方案 1. 引言 盾构始发是盾构隧道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盾构机在施工过程中的 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受到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的限制,盾构机在始发区域可能面临挤压与扭转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加固措施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将详细介绍盾构始发加固的方案及相关技术。 2. 盾构始发加固的必要性 在盾构机开始掘进之前,始发区域需要进行加固,以确保盾构机能够在变化多 端的地质环境中安全地运行。盾构始发区域通常是地质条件最为复杂和不稳定的地区,所以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固始发区域。盾构始发加固的目的是增强始发区域的稳定性,防止地质灾害发生,提高盾构机的施工效率。 3. 盾构始发加固的常见方法 3.1 地层加固 地层加固是盾构始发加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始发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 全面的调查和分析,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进行注浆灌浆,提高地层的稳定性。常用的加固材料包括水泥浆、膨润土和有机胶。 3.2 增加盾构机刚度 在盾构始发区域,增加盾构机的刚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可以通过增加钢材的规格、增加钢板的厚度以及加强盾构机的内部支撑结构等方式来增加盾构机的刚度。 3.3 设计合理的导向系统 盾构始发区域的导向系统对盾构机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设计合理的导向 系统可以减小始发区域的变形,减少挤压和扭转的发生。合理的导向系统应符合盾构机的工作原理,并能够适应地层变化。 3.4 排水处理 在盾构始发加固中,排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措施。通过合理的排水处理方案, 可以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层的液化和塌陷。排水处理可以采用井点排水、随机渗流控制和长管排水等方法。

4. 盾构始发加固的施工流程 4.1 前期准备 在盾构始发加固之前,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对始发区域的勘察和调查,分析地质条件,确定加固方案和施工计划等。 4.2 加固施工 根据加固方案,进行加固材料的配制,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施工。根据施工计划,逐步进行地层加固、增加盾构机刚度、设计合理的导向系统和排水处理等工作。 4.3 质量检验 加固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主要包括对 加固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测试,以及对盾构机的刚度和导向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检查。 4.4 收尾工作 最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整理设备和材料。完成施工的文件归档工作,并 进行总结和评估。 5. 总结 盾构始发加固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保障盾构隧道工程安全稳定进行的关键。通 过地层加固、增加盾构机刚度、设计合理的导向系统和排水处理等方法,可以提高始发区域的稳定性,保证盾构机的顺利施工。加固施工流程的合理安排和质量检验的严格要求,有助于保证盾构始发加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