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全身体格检查流程

全身体格检查流程

全身体格检查项目

一、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1.检查者站于患者右侧,一般以右手进行检查;查体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

面洗手。

2.准备和清点器械:

3.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别针、棉签、

卷尺、直尺(两把)、记号笔。

4.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5.获取一般生命体征:

1)体温测量:

a)交代体温目的,安静休息30min,移走冷热物体

b)观察并确认体温计的读数低于35度

c)擦干腋窝汗液后将体温计置于腋窝深处,并用上臂夹紧,10min后读数2)血压测量

a)安静休息5min,正常数值:收缩压90-139,舒张压60-89mmHg

b)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c)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下缘在肘窝上

2~3cm处。

d)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博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e)向气袖内充气,肱动脉博动声消失后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

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3)脉搏检查:

a)挠动脉在腕横纹上方约2cm处,食指中指环指三指并拢置于腕部挠动处,

适当压力触诊,

b)检查脉率、节律、强度、紧张度及动脉壁弹性、波形(水冲脉、迟脉、

重搏脉、交替脉、奇脉、)的变化

c)时间30s,计数心跳频率,应该将两挠动脉结果进行对比测量

4)呼吸测量

a)正常12-20次/分,患者充分暴露前胸部观察至少30s

b)三凹征:上呼吸道阻塞,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

6.观察发育、营养、面容、体位、步态、表情和意识

(1)营养状态的判定。

①良好:②不良:③中等:介于二者之间。

(2)面容与表情(急性病容、垂危病容、二尖瓣面容、伤寒面容、贫血面容)的特征。

(3)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4)慌张步态的特征和临床意义。由于肌张力增高,起步后小步急速趋行,重心前移,身体前倾,有难以止步之势。见于震颤性麻痹患者。

(5)意识障碍。

①嗜睡:②意识模糊:③昏睡:④昏迷:⑤谵妄,患者在意识模糊的基础上,精神症状更显著,表现为急性精神运动兴奋状态、定向力丧失、错觉或幻觉明显、兴奋躁动、语言紊乱。

二、皮肤和粘膜

1)水肿:轻(仅见眼部、颈骨前、踝部皮下组织,压之平复快)、中(全身可见,压之平复慢)、重(皮肤肿胀发亮,甚至渗液)

2)皮疹:斑疹、玫瑰疹、丘疹、斑丘疹、荨麻疹

3)出血点和紫癜

4)蜘蛛痣

三、淋巴结触诊

1)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颏下、颈前三角、颈后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

2)观察部位、数目、大小、表面情况、压痛、波动、硬度、活动度、与组织有无粘连。

四、头部检查

1)头部观察:外形、头位、毛发分布及异常运动

2)头颅触诊:有无隆起、包块、压痛、卤门的情况,并测量头围

3)双眼视诊:眉毛有无脱落、眼睑对称性、内外翻、下垂、闭合不全、包块、压痛、倒睫等。

4)近视力检查:遮盖一眼,视力表距眼33cm处,看清1.0

5)睑结膜:双大拇指分别置于双下睑皮肤,被检者向上看,同时向下牵拉睑缘,观察球结膜、睑结膜、穹窿部结膜及巩膜,有无苍白、充血、黄染、出血点、颗粒及滤泡等

6)泪囊检查:被检者向上看,双手拇指轻压双眼内眦下方,挤压泪囊,观察有无分泌物泪液自上、下泪点溢出。

7)翻转上睑:用食指与拇指捏住上睑中外1/3交界处皮肤,嘱下看,向外、前牵拉,食指向下压迫睑板上缘,与拇指配合捻转,观察同上。

8)面神经运动功能

a)观察双侧额纹、眼裂、鼻唇沟、口角是否对称

b)嘱其皱眉、闭眼、露齿、鼓腮、吹口哨

9)眼球运动(六个方位):检查时嘱患者眼球随医生手示方向作左一左上一左下,右一右上一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和旋转运动,当动眼、滑车、外展三对脑神经麻痹时,将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

10)瞳孔对光反射:

a)瞳孔观察:正常瞳孔为圆形,双侧等大,直径约为3~4mm。

b)对光反射分直接与间接对光反射两种检查方法。直接对光反射是用手电

筒光直接照射瞳孔观察其动态变化,正常人受到光刺激后双瞳孔立即缩

小,光源移开后迅速复原。间接对光反射是用手隔开两眼,照射一侧瞳

孔,观察对侧瞳孔变化,正常人对侧瞳孔应缩小。

11)集合反射:嘱检查者被视注1m外的食指,然后将食指较快眼球方向移向动眼球距约0.1cm处,观察两瞳孔缩小,两眼球同时内向聚合。

12)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a)耳廓有无畸形、结节、触痛、红肿等,嘱被检者头转右侧,右手拇指放

在左耳屏前向前牵拉,食指和中指将耳廓向后上方牵拉,左手持手电观

察外耳道有皮肤及有无溢液。先左后右。

b)触摸乳突有无压痛

13)颞颌关节及其运动:

a)检查面部左右是否对称,关节区、下颌角、下颌支和下颌体的大小和长

度是否正常,两侧是否一致和协调,注意面部有无压痛和髁状突活动度

的异常。

b)咀嚼肌检查:检查颞肌、咬肌等咀嚼肌群的收缩力,触压其有否疼痛。

c)下颌运动检查:开闭颌运动、前伸运动和侧方运动,检查其关节功能是

否正常,有无疼痛、弹响或杂音,两侧关节动度是否一致,有无偏斜;

开口度和开口型是否正常,以及在开闭口运动时是否出现关带绞锁等异

常现象。

d)咬颌关系检查:检查咬颌关系是否正常、有无紊乱;覆盖程度及曲线是

否正常;磨耗情况是否均匀一致,程度如何。

14)双耳听力:在安静环境下,嘱患者闭目静坐,用手指阻塞一侧耳道,以拇指与食指互相摩擦,自一米以外逐渐移近患者,直到患者听到声音为止,正常者一般约在一米处可听到表声或捻指声。

15)外鼻:

a)观察:鼻部皮肤颜色及外形(酒糟鼻、鞍鼻、蛙鼻等),鼻翼煽动。

b)触诊:患鼻疖或鼻前庭炎时,鼻翼变硬,触痛明显;患鼻硬结病时,鼻

翼变硬而无触痛;鼻中隔脓肿者,鼻尖可有触痛或按压痛;鼻骨骨折错

位时,鼻梁有触痛,并可感觉到下陷、鼻骨移位等畸形;如果形成了皮

下气肿,触之有捻发感。

16)鼻腔检查:

a)观察鼻前庭皮肤、鼻腔分泌物,鼻甲形状,鼻粘膜色泽和鼻中隔有无偏

曲;

b)手指压闭一侧鼻翼,嘱被检者呼吸,判断通气状况。同法检查另一侧。17)上颌窦检查:医生双手四指固定于患者耳后,将拇指分别置于左右颧部向后按压。右手指指腹中击颧骨,询问有无叩击痛。

18)额窦:一手托持患者顶部,另一手食指按压眼眶顶面内侧。右手指指腹中击该区,询问有无叩击痛。

19)筛窦:一手托持患者枕部,用另一手拇指置于鼻根部与眶内角之间向筛窦方向按压。

20)口唇、牙、上腭、舌体和舌苔

口唇:检查有无苍白、发绀、干燥、皲裂、疱疹、唇裂、红斑、肿胀、硬结、口腔气味等。

用手电筒和压舌板配合,观察:口腔粘膜(溃疡、出血、色素沉着、充血、肿胀)、牙齿及牙龈(缺齿、义齿、龋齿、残根、牙龈水肿、出血、溢脓、色素沉着、铅线)、舌体(外形、颜色、干燥、肿大、裂纹、舌乳头肿胀、舌震颤)

21)咽部及扁桃体:病人头向后仰,张口说“啊”,或同时将压舌板放于舌前2/3与后1/3交界处,并下压,在自然光线或照明配合下观察软腭、悬雍垂、舌腭弓、扁桃体与咽后壁等。

22)舌下神经检查:被检者伸舌,观察有无舌偏斜、萎缩及肌束颤动。

23)面神经运动功能

c)观察双侧额纹、眼裂、鼻唇沟、口角是否对称

d)嘱其皱眉、闭眼、露齿、鼓腮、吹口哨

24)三叉神经运动功能:

a)面部感觉检查方法:可用针、棉絮及放入试管中的热水(40-45℃)或冷

水(5-10℃),按三叉神经感觉根三个分支在面部分布区域,做左右两侧

感觉检查的比较,并注意痛觉和触觉是否都有障碍,及其分布范围,若

为周围性损害,痛觉、温度觉和触觉应同时发生障碍。若为中枢性损害,

往往只有痛觉、温度觉障碍,而触觉存在。

b)运动检查方法:首先观察者两侧颞部及颌部是否对称,有无肌萎缩,然

后让患者用力反复咬住磨牙,检查者用双手掌握触两侧咬肌和颞肌,另

外,当嘱患者张大口,观察下颌骨是否偏移,两侧错动下颌,检查者加

以阻力,观察翼肌的收缩力。患者将其下颌前伸(翼肌)和后缩(颞肌、二腹肌),注意有无偏斜。

25)暴露颈部,观察颈部皮肤、有无包块、颈静脉怒张、搏动及颈动脉搏动,先左后右。

26)颈椎检查: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

27)副神经检查:观察胸乳肌及斜方肌情况,有无萎缩,被检者耸肩及转头,给一定阻力,比较两侧肌力。

28)颈淋巴结检查:注意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波动、活动度、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痿管等。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颏下、颌下、颈前三角、颈后三角、锁骨上窝

29)甲状腺检查:

视诊:观察甲状腺大小及对称性,吞咽动作是否可见上下移动

触诊:

甲状腺峡部:站于被检者前面或背面,用拇指或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气管前软组织即为峡部。

甲状腺侧叶触诊:

前面:一手拇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受检者配合吞咽动作,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注意在前位检查时,检查者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即右拇指查左侧,左拇指检查右侧。

后面: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后面,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表述甲状腺肿大程度、对称性、硬度、表面光滑或有无结节、压痛感等。

30)甲状软骨:触诊甲状软骨完整性,有无畸形,活动喉体,关节弹响

31)颈动脉触诊:触诊颈动脉,感受搏动,是否对称

32)气管检查: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颈部处于自然的正中位,医生将食指与无名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视中指是否在食指与无名指的正中间,如中指距食指与中指距无名指的距离不等则提示有气管偏位。33)颈部听诊:

血管听诊:把听诊器体件放到颈部大血管区及锁骨上窝听诊。颈部大血管区若听到血管性(收缩期)杂音,考虑为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若右锁骨上窝听到连续性“嗡鸣”样杂音,可能为颈静脉流入上腔静脉口径较宽的球部所产生,系生理性的,用手指压迫颈静脉后可消失。注意部位、强度、性质、音调、传播方向和出现时间,以及被检者姿势改变和呼吸等对杂音的影响。

甲状腺听诊:当触及甲状腺肿大时,听诊器直接放在肿大甲状腺上,有无连续性静脉“嗡鸣音”或收缩期动脉杂音

五、胸部检查

1)暴露胸部

2)观察胸廓: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情况及呼吸运动(频率、节律、深度)

3)乳房检查:

视诊:取坐位,观察两乳房的对称性;皮肤有无发红、水肿、橘皮样、静脉扩张、溃疡和瘘管;乳头状态(隆起、凹陷、移位)及有无溢液;

触诊:先健侧再患侧,手指和手掌平置在乳房上,轻施压力,旋转或来回滑动触诊,外上、外下、内下、内上、最后乳头。注意有无红、肿、热、痛和包块,乳头分泌物、弹性和硬结。

4)右手触诊左侧腋窝淋巴结,左手触诊右侧腋窝淋巴结。检查者右手握被检查者右手,使其前臂稍外展,左手四指并拢稍弯曲,自被检查者右上臂后方插入右侧腋窝,直达腋窝顶部,自腋窝顶部沿胸壁自上而下进行触摸,依次检查右侧腋窝的内壁、外壁、前壁和后壁。

5)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皮肤颜色与蜘蛛痣;双侧呼吸动度(双手放在胸廓下方。拇指放在肋缘指向剑突。将皮肤用力向中间推的隆起,嘱用力吸气。)6)语颤检查:检查上胸部时,令受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立于病人背后,两手从其肩部按在上胸部触诊。检查前胸部时,以仰卧位比较合适,也可取坐位。检查背部时,令受检者取坐位,检查者位于病人背后触诊较方便。检查者以两手掌或两手掌尺侧缘轻轻平放于受检者胸壁两侧的对称部位,令病人反复说1-2-3,或发长声“衣”,两侧交叉对比。

7)胸膜摩擦感:检查者以手掌平放于前胸下前侧部或腋中线第5、6肋间,嘱被检查者深慢呼吸。触到吸气和呼气双相的粗糙摩擦感为阳性,常见于纤维素性胸膜炎。

8)胸部叩诊:肺上界即肺尖的上界,检查方法自斜方肌前缘中央部开始叩诊为清音,移向外侧,当清音变为浊音时用笔作一记号,再由外叩向内侧,至清音变为浊音,此清音范围即为肺尖的宽度。通常检查锁骨中线和肩胛下角线上的肺下界。叩诊音由清音区移向浊/实音区时为肺下界。肺底移动度。

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抬起与体表接触;右手各指自然弯曲,中指指端垂直地叩击左手中指的第二指骨上,称为间接叩诊。

叩诊时的注意事项:

①叩诊以腕关节与指掌关节的活动为主,避免肘关节与肩关节参加运动。

②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音响的振幅与频率。叩击力量要均匀适中,使产生的音响一致,以正确地判断叩诊音有无变化。

③一个部位叩诊时,每次只需连续叩击2~3下;如未辨清可再连续2~3下,切忌不间断地连续叩击,以免影响叩诊音的分辨。

④叩诊中应注意与对称部位比较叩诊,以期判断有无叩诊音变化,同时应注意叩诊时的指感震动差异,以辅助确定或校对叩诊音有无变化。

⑤叩诊力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可用轻、中、重度叩诊法。如检查范围大、部位较深的病灶时用重度叩诊法;对范围小,部位较浅的病灶用轻叩诊法。

⑥叩诊时病人须采取适宜部位,如叩诊胸部时取坐位或卧位;叩诊腹部时常取仰卧位,为确定有无少量腹水取肘膝位等。

9)肺听诊:听诊时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对称部位进行对比。被检者微张口均匀呼吸,深呼吸有助于发现不明显的体征,如听到少量或不对称的啰音,可嘱患者咳嗽数声后听诊。听诊音分呼吸音、啰音、语音共振和胸膜摩擦音。语音共振检查同语音震颤。

六、心脏检查:

1)心前区视诊: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双眼与胸廓同高,观察有无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的位置与范围,有无心前区其他部位的搏动等。正常人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约0.5~1.0cm处,搏动范围的直径约2.0—2.5cm。

2)心脏触诊:包括心尖搏动、震颤和心包摩擦感等内容。心脏触诊时首先用手掌感觉心脏搏动的大体位置,然后用示指、中指与环指对心尖搏动进行详细触诊。搏动位置、范围、强度、有无震颤。触诊心前区震颤和心包摩擦感时用小鱼际检查。震颤的时相可以通过同时触诊心尖搏动或颈动脉搏动来确定,心尖搏动时冲击手掌或颈动脉搏动后出现的为收缩期震颤,而在之前出现的为舒张期震颤。心包摩擦感:部位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特征为收缩期和舒张期双相的粗糙摩擦感,3)叩诊心脏浊音界:从心尖搏动最强点所在肋间的外侧2cm处开始叩诊,其余各肋间可从锁骨中线开始。心尖搏动不能触及时一般从第5肋间开始。右侧从肝上界上一肋间开始,均向上叩至第2肋间。板指每次移动的距离不超过0.5cm,当叩诊音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做标记,为心脏的相对浊音界。叩诊结束后用直尺测量心脏外缘到前正中线的投影距离,精确到0.5cm并记录。同时记录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的距离。

4)心脏听诊:先用胸件听诊,再用钟型件补充。心脏瓣膜听诊区和听诊顺序:依次听诊二尖瓣区(心尖部)、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三尖瓣区(胸骨左缘第4、5肋间)。正常心音:可听到第一心音(S1)和第二心音(S2)。S1是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时瓣叶振动所致,是心室收缩开始的标志,心尖部听诊最清晰。S2是血流在主动脉与肺动脉内突然减速,半月瓣突然关闭引起瓣膜振动所致,是心室舒张开始的标志,在心尖搏动后出现,心底部听诊最清晰。

七、胸背部检查

1)受检者坐位,充分暴露背部,观察脊柱、胸廓及呼吸运动。观察胸廓活动度及其对称性,检查双侧触觉语颤及胸膜摩擦感,受检者双上肢交叉,叩诊后胸部,肩胛下角线叩诊肺下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听诊双后胸部呼吸音、胸膜摩擦音、语音共振,

2)脊柱触诊:触诊脊柱有无畸形、压痛。检查者用示指、中指置于脊柱棘突两侧,自上而下以适当压力划压,沿棘突皮肤可出现一条轻度充血线,观察此线是否正直,以判断脊柱有无侧凸。脊柱活动度:正常脊柱活动包括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四种。检查颈段脊柱时应固定被检查者双肩,检查腰段脊柱须用双手固定被检查者骨盆,然后作脊柱旋转活动检查。检查脊柱压痛时,被检者取端坐位,轻度前屈。检查者用拇指或示指指腹,自上而下依次按压脊柱棘突和横突部、椎旁肌肉。正常应不出现压痛,发现压痛点,常须反复三次加以确认,并根据解剖标志,确认压痛点位置。

3)脊柱叩诊:

(1)直接叩击法:用手指尖或叩诊锤直接叩击各个脊椎棘突,常用于胸椎、腰椎病变检查。

(2)间接叩击法:检查者左手掌置于被检查者背部,右手握拳以尺侧缘叩左手背。

4)双侧肋脊点及肋腰点有无压痛:肋脊点:第12肋骨与脊柱夹角的顶点;肋腰点:第12肋骨与腰肌外缘的夹角。

5)双侧肋脊角有无叩击痛:被检查者采取坐位或侧卧位,选定肋脊点(第12肋

与脊柱夹角顶点),检查者用左手掌平放在被检查者肋脊角处,右手握拳,用由轻到中等力量叩击左手背,每叩1-2下,停一停,反复2-3次,同时问被检查者感觉,两侧均叩进行对比。

八、腹部检查

正确暴露腹部,受检者屈膝、放疗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

1)腹部视诊:腹部的形态或轮廓,腹部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注意检查静脉有无怒张及血流方向),腹壁皮肤(注意皮疹、色素沉着、腹纹、疤痕、疝、皮肤弹性、水肿、脐及体毛分布等),胃型、肠型或蠕动波,上腹部搏动(见于右室肥大、腹主动脉瘤及三尖瓣关闭不全)。

2)腹部听诊:

1.肠鸣音:肠蠕动时,由于肠内液体和气体的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称为肠鸣音。听诊时间不应少于5min。

2.振水音:医生将听诊器体件置于患者上腹部,用微曲的手指连续迅速地冲击患者上腹部,可听到水与气体冲撞的声音,称为振水音。

3.血管杂音:

(1)左、右上腹部的收缩期血管杂音,常提示肾动脉的狭窄,可见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

(2)中腹部的收缩期血管杂音(喷射性杂音) 常提示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前者可在该部位触到搏动的包块;后者则搏动减弱,下肢血压低于上肢,严重者触不到足背动脉搏动。

(3)下腹两侧的杂音,应考虑髂动脉狭窄。

(4)当左叶肝癌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时,亦可在包块部位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3)腹部叩诊:

(1)腹部叩诊有直接叩诊和间接叩诊,一般多采用间接叩诊法,因其较为可靠,检查震水音及叩击痛时,也用直接叩诊法。

(2)腹部叩诊内容:

从左下腹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叩诊。正常腹部叩诊除肝、脾区呈浊音或实音外,其余部位均为鼓音。鼓音的程度与胃肠道的气体有直接关系,与液体和固体含量多少有一定影响。

(3)肝脏叩诊:叩诊肝脏上、下界时,一般沿右侧锁骨中线自上而下,叩指用力要适当,勿过轻或过重,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相当于肺遮盖的肝顶部,故又称为肝脏相对浊音界;继续向下叩诊由浊音转为实音处,即为肝脏绝对浊音界,相当肺下缘的位置,继续向下叩,由实音转变鼓音处,即为肝下界。定肝下界时,也可由腹部鼓音区沿锁骨中线向上叩诊。

肝区、胆囊区叩击痛:将左手掌平放在左季肋区,右手握拳由轻到中力量叩击左

手背,询问受检者有无疼痛。

(4)移动性浊音:检查时先让被检查者仰卧,由脐部开始向左侧叩诊,直到出现浊音,叩诊板指不动,嘱被检查者右侧卧,再次叩诊变为鼓音即为移动性浊音阳性。为避免腹腔内脏器或包块移动造成移动性浊音的假象,可在右侧卧位的情况下,向右叩诊直至再次出现浊音,然后嘱患者左侧卧位,叩诊板指不动,再次叩诊该部位转为鼓音,向右侧继续叩诊均呈鼓音,则确定为移动性浊音阳性。临床意义为腹腔存在游离液体,且液体量超过l000ml。

4)腹部触诊:

A: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前臂应在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触诊。从左下腹开始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触诊时手指必须并拢,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不能停留在整个腹壁上移动。

B:深部触诊:患者张口平静呼吸,检查者以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逐渐加压以达深部。使腹壁压陷至少2cm以上,以了解腹腔内脏器情况,用于检查压痛、反跳痛和腹内肿物等。深部触诊包括:探压触诊、滑动触诊、双手触诊、浮沉触诊。

1深压触诊:以拇指或并拢的2~3个手指逐渐深压以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和反跳痛。

2滑动触诊:检查者以并拢的2、3、4指端.逐渐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上作上下、左右的滑动触摸.以探知脏器或肿块的部位大、小、性质.表面是否光滑及肿块移动度。

3双手触诊:将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查部位或脏器向右手方向推动,常用于肝、脾、肾和腹腔内肿块的检查.检查盆腔的双合诊亦属此列。

4浮沉触诊:亦称冲击触诊.以3-4个并拢的手指取70—90角,置于腹壁上相应部位.作急速冲击动作,用于大量腹水时检查深部的脏器和肿物。

5)肝脏触诊:训练患者做腹式呼吸2~3次,触及肝脏时注意肝脏的大小、质地.边缘及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压痛及搏动。

(1)单手触诊:检查者右手掌关节伸直.4指井拢。置手于右中下腹脐水平.向上触诊,患者作腹式呼吸.患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探部,吸气时手指随腹上抬.如此向边缘移动,触及肝缘时止。

(2)双手触诊:检查者右手手法同单手触诊,左手托住被检者右腰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推。

(3)前正中线上双手法触仍肝脏

6)肝颈静脉返流征:用手持续按压被检者腹部30-60秒,颈静脉充盈明显,为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7)胆囊点压痛(Murphy征):检查者左手掌平放于右肋下部,拇指放在腹直肌外缘和肋弓交界处,余四指与肋骨垂直交叉,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弓下,让被检查者缓慢深吸气,发炎的胆囊碰到拇指,出现剧烈疼痛,被检查者突然终止呼吸,表情痛苦,称为Murphy征阳性,见于胆囊炎。

8)双手法触诊脾脏:检查者左手放在被检查者左下胸的后侧方肋缘以上部位,并稍用力向前方压迫脾脏。右手手指略向前弯,平放在左侧腹部腋前线内侧肋缘下,使示指和中指指尖连线平行于肋缘。让被检查者做深大的腹式呼吸,检查者

的手随被检查者呼吸进行触诊(见肝脏触诊)。脾脏肿大,在吸气时可触到脾脏下缘提示脾大。如果平卧位触不到,可让被检查者右侧卧位进行触诊(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使腹壁放松)。检查方法同上。

9)双手肾脏触诊:

1.如触诊右肾时.医师立于患者右侧,左手托住病人右侧腰部.右手放在右上腹.于患者吸气时双手夹触肾脏。

2.触诊左肾时,医师左手越过患者前方托住左腰部,右手掌横置于患者左上腹依前法双手触诊左肾。

10)检查腹部触觉:请受检者闭眼,对称的用牙签轻刺腹壁上、中、下各部皮肤,令受检者做出反应,注意双侧及上下比较。

11)腹壁反射:用钝头竹签按上、中、下三个部位,自外向内轻划腹壁皮肤。先左后右,两侧对比。

九、上肢检查

1)正确暴露上肢,观察上肢皮肤、关节(双上肢是否对称,皮肤有无黄染、皮损、淤斑、皮下节结及肿胀、畸形),观察双手及指甲(甲床有无苍白、紫绀。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有无肿胀畸形。用手指轻压受检者指甲末端观察有无红白交替现象的毛细血管搏动)

2)触诊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用拇指和食指逐个按捏各指间关节侧面、掌面和背面

3)检查指关节运动:展开手指,弯曲呈爪状,握拳、拇指对掌运动

4)上肢远端肌力:要求受检者紧握检查者两个手指,然后用力回抽,对比两侧肌力

5)触诊腕关节:用拇指和食指按压腕关节掌面、背面、两侧。

6)腕关节运动:请受检者主动背伸、掌屈,也可请受检者主动合掌对比两腕充分背伸之角度,令其双手背贴近,对比双腕充分掌屈之角度

7)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状突:检查者用手握住前臂,请受检者屈肘,另一拇指与其四指触摸鹰嘴、髁状突及周围组织。

8)触诊滑车上淋巴结:

左侧;医生用左手提起受检者左手腕,提向头端。使肘部抬高。右手拇指按压肱骨内髁、中指按压肱骨外髁、食指按压鹰嘴,呈三角形,将受检者手腕再提高使上肢伸直,后呈一条直线。右手顺势触摸左滑车上淋巴结。(尺神经沟之上) 右侧;医生右手提起受检者右手手腕,提起前臂。左手拇指按压肱骨内髁、中指按压肱骨外髁、食指按压鹰嘴,呈三角形,使检者伸直上肢,后呈一条直线。左手顺势触摸左滑车上淋巴结。

9)检查肘关节运动及肌力:请受检者尽量主动屈曲或前伸双肘关节,并对抗检查者的阻力,对比双侧肌力是否一致

10)暴露肩部,患者双肩应充分暴露,观察肩关节的轮廓,有无外伤、手术改变,有无肌肉萎缩,畸形、肿块等。呈肩峰状突出,称“方肩”,见关节脱位或三角肌萎缩。

11)肩关节及周围触诊:分别于肩锁关节、喙突、喙肱韧带、肱骨大结节、肱二头肌长头腱等部位检查有无压痛。为了与颈椎病鉴别,还需了解颈椎有无压痛。12)肩关节运动:主要观察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度。通常检查肩前屈(上肢保持内收位,肘关节伸直,上肢自前方向上举直至超过头顶,前屈至最上方时掌心向前。)、外展(上肢保持肘关节伸直,自身体侧方向上举直至超过头顶,外展

至最上方时掌心向外。)、外旋(患者肩内收位,肘部贴紧身体,屈肘90度,前臂旋转中立位。肩关节外旋使手向侧方移动。)、内旋(肩关节内旋,使手从后下方向上方摸背,保持手心向后。以拇指尖所能触及到最高的脊椎棘突,作为内旋活动度的衡量标志。)四个方向的活动度。

13)检查上肢触觉:嘱受检者闭眼,用牙签轻刺双手臂、前臂、上臂,令受检者做出反应,注意双侧上下的对比。

14)肱二头肌反射:检查者拇指臵于受检者肱二头肌肌腱上,然后用叩诊锤叩击拇指,观察前臂有无屈曲,两侧对比。

15)肱三头肌反射:叩击鹰嘴池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观察前臂有无伸展,两侧对比。

16)检查桡骨骨膜反射:叩击桡骨茎突,观察前臂有无屈曲和旋后运动,两侧对比。

17)Hoffmann征:中指及食指夹持受检者的中指,稍向上提,使腕关节背伸,拇指迅速弹刮中指指甲

十、下肢检查

1)正确暴露下肢,观察双下肢对称性、有无畸形。皮肤有无黄染、色素沉着、皮疹、静脉曲张、窦道疤痕。

2)腹股沟区触诊:

a)皮肤有无肿块、疝等。

b)被检查者平卧,腿伸直,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右手四指并拢,

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滑动触诊,先触膜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

淋巴结,再触膜腹股沟大隐静脉处和垂直组淋巴结。左、右腹股沟对比

检查。

3)股动脉搏动(必要时听诊):检查者可在髂前上棘至耻骨联合联线中点处触摸股动脉搏动,注意双侧对比。

4)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运动:左手托起受检者右膝腘窝,右手握住受检者踝关节,屈膝屈髋各90度。向外旋转右足(足向外、膝关节转向中线)。向内旋转右足(足向中线、膝关节转向外)

5)双下肢近端肌力:嘱受检者对抗阻力屈髋、伸膝,注意双侧对比

6)触诊膝关节和浮髌试验:双手手指触摸在膝关节前、后、两侧、腘窝,关节周围软组织。并略施加压力。左手虎口压在髌骨之上的股四肌腱上,右手拇指、中指固定,食指按压膑骨。

7)膝关节屈曲运动:双下肢伸直,双手压住两大腿中部,令受检者屈髋,对抗受检者抬膝动作。受检者屈膝,双手压住胫骨下端,令受检者伸直腿,对抗受检者伸膝动作。

8)踝关节及跟腱:观察有无肿胀、局限性隆起、畸形、压痛。触压内踝上方有无凹陷性水肿。

9)触诊双足背动脉:触摸踝关节前方第1、2跖骨间的足背动脉,双手触诊。10)检查踝关节背屈、跖屈运动:检查者将双手置于受检者足背及足底,请受检者对抗阻力。并检测肌力。

11)踝关节内外翻运动,屈趾、伸趾运动。

12)检查下肢触觉(或痛觉):检查者用牙签轻刺双下肢上、中、下各部,令受检者做出反应,或观察其反应

13)膝腱反射:用左手在腘窝处托起受检者双下肢,右手持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

股四头肌腱,注意小腿伸直运动及强度

14)跟腱反射:令受检者屈膝屈髋、大腿外展,踝关节平放在床上。左手握住足掌部,叩击跟腱。

15)检查Babinski征;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划,然后拐向拇指底部。

16)检查Oppenheim征;奥喷汉姆征。手法;左手拇指和示指胫骨前缘用力向下划。

17)检查Kernig征;克尼格征阴性。手法;左手托左腘窝下、右手托左踝后,使髋膝关节屈曲各90度。抬高小腿,使小腿伸直,正常大于135度

18)检查Brudzinski征;布鲁津斯基征阴性。手法;受检者去枕平卧,医生左手托颈,医生右手按压胸骨,左手用力抬头使头前屈。观察下肢是否屈膝屈髋。19)检查lasegue征。拉塞格氏征阴性。手法;受检者下肢伸直平卧,医生左手放在膝关节之上,右手放在踝关节之下,将伸直的下肢逐渐抬高至>70度。观察受检者有无下肢疼痛。

20)直肠肛门检查(必要时):检查时患者采取肘膝位或侧卧位,检查者戴手套,涂以润滑剂。轻柔地插入肛门、直肠内。先后检查括约肌的紧张度、肛管及直肠内壁。了解黏膜是否光滑,有无肿块及搏动感。直肠触痛多见于感染,坚硬而凹凸不平的包块多为直肠癌,柔软而光滑的包块多为息肉。指套带有黏液、脓液或血液时应进行内镜检查。

21)外生殖器检查(必要时):

22)共济运动:

1、指鼻试验:嘱被检者先以示指接触距其前方0.5m检查者的示指,再以示指触自己的鼻尖,由慢到快,先睁眼、后闭眼,重复进行。

2.跟-膝-胫试验:嘱患者仰卧,上抬一侧下肢,将足跟置于另一下肢膝盖下端,再沿胫骨前缘向下移动,先睁眼、后闭眼重复进行。

3、快速轮替动作:嘱患者伸直手掌并以前臂作快速旋前旋后动作,或一手用手掌、手背连续交替拍打对侧手掌,共济失调者动作缓慢、不协调。

4、闭目难立征:嘱患者足跟并拢站立,双手向前平伸,若出现身体摇晃或倾斜则为阳性。先闭目,后睁眼。

23)步态观察:

1.痉挛性偏瘫步态:上肢内收、旋前,指、肘、腕关节屈曲,无正常摆动,下肢伸直并外旋

2.剪刀步态:双下肢内收,交叉到对侧,行如剪刀

3.小脑性步态:行走时双腿分开较宽,左右摇晃,向侧方倾斜,走直线困难

4.慌张步态:头及躯干前倾,行走时步态小,越走越快,难以止步

5.蹒跚步态:走路左右摇晃似鸭行。

24)颈椎、腰椎活动度检查(前屈、左右侧弯、后弯、旋转)。:

全身体格检查顺序

全身体格检查要则 全身体格检查是指面对具体患者或被检者从头到脚、全面系统、井然有序地进行全身各部分的体格检查,要突出区域性的特点,检查的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强调合理、规范的逻辑顺序,既可最大限度地保证体格检查的效率和速度,也可大大减少被检者的不适和体位更动,同时也方便检查者操作。 以卧位患者为例,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是: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部→颈部→前、侧胸部(包括胸廓、胸壁、肺、心脏)→(被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被检者取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按此顺序,卧位患者只需坐起1次,即可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 全身体格检查基本项目: 一般检查/生命体征: 准备和清点器械→自我介绍→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洗手→测体温(腋温,10min)→测脉搏(触诊桡动脉,1min;触诊双侧桡动脉,比较其对称性)→测呼吸(计数呼吸频率,1min)→测血压(右上肢,2-3次)。 头颈部: 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触诊头颅→头围测量→视诊双眼及眉毛→近视力→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面神经运动功能(颞支、颧支--皱额、闭目)→眼球运动→瞳孔对光反射(直接、间接)→集合反射(辐辏、调节)→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双耳听力→观察外鼻→触诊外鼻→观察鼻前庭、鼻中隔→左右鼻道通气状态→副鼻窦(上颌窦、额窦、筛窦)→观察口唇、牙、上颚、舌→口咽、扁桃体→舌下神经→面神经运动功能(颊支、下颌缘支—露齿、鼓腮、吹口哨)→三叉神经运动支(触诊双侧咀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嘴动作)→三叉神经感觉支(眼支、上颌支、下颌支)→观察颈部外形、皮肤、颈静脉充盈、颈动脉搏动→观察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副神经(对抗阻力耸肩及转头运动)→头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触诊甲状软骨→触诊甲状腺(峡部、侧叶)→触诊左右颈动脉→触诊气管→听诊颈部(甲状腺、血管)杂音。 前、侧胸部: 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和呼吸运动等→触诊乳房→触诊腋窝淋巴结→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胸骨压痛→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叩诊肺尖→叩诊前胸、侧

全身体格检查流程

全身体格检查项目 一、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1.检查者站于患者右侧,一般以右手进行检查;查体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 面洗手。 2.准备和清点器械: 3.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别针、棉签、 卷尺、直尺(两把)、记号笔。 4.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5.获取一般生命体征: 1)体温测量: a)交代体温目的,安静休息30min,移走冷热物体 b)观察并确认体温计的读数低于35度 c)擦干腋窝汗液后将体温计置于腋窝深处,并用上臂夹紧,10min后读数2)血压测量 a)安静休息5min,正常数值:收缩压90-139,舒张压60-89mmHg b)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c)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下缘在肘窝上 2~3cm处。 d)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博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e)向气袖内充气,肱动脉博动声消失后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 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3)脉搏检查: a)挠动脉在腕横纹上方约2cm处,食指中指环指三指并拢置于腕部挠动处, 适当压力触诊, b)检查脉率、节律、强度、紧张度及动脉壁弹性、波形(水冲脉、迟脉、 重搏脉、交替脉、奇脉、)的变化 c)时间30s,计数心跳频率,应该将两挠动脉结果进行对比测量 4)呼吸测量 a)正常12-20次/分,患者充分暴露前胸部观察至少30s b)三凹征:上呼吸道阻塞,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 6.观察发育、营养、面容、体位、步态、表情和意识 (1)营养状态的判定。 ①良好:②不良:③中等:介于二者之间。 (2)面容与表情(急性病容、垂危病容、二尖瓣面容、伤寒面容、贫血面容)的特征。 (3)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4)慌张步态的特征和临床意义。由于肌张力增高,起步后小步急速趋行,重心前移,身体前倾,有难以止步之势。见于震颤性麻痹患者。 (5)意识障碍。 ①嗜睡:②意识模糊:③昏睡:④昏迷:⑤谵妄,患者在意识模糊的基础上,精神症状更显著,表现为急性精神运动兴奋状态、定向力丧失、错觉或幻觉明显、兴奋躁动、语言紊乱。 二、皮肤和粘膜 1)水肿:轻(仅见眼部、颈骨前、踝部皮下组织,压之平复快)、中(全身可见,压之平复慢)、重(皮肤肿胀发亮,甚至渗液)

全身体格检查过程

全身体格检查过程 一、一般检查/生命体征: 1、准备和清点器械(要求齐备)。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及自我介绍.告之查体注意事项并当着受检者的面洗手。 说: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生张国刚。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家庭住址在哪?工作单位?结婚了没有?您是什么民族的?籍贯?好了.现在为了能够更加详细深入的了解您的身体状况.因此我下面将会为您做全身体格检查.希望能得到您的配合好吗? 2、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形、面容表情、意识和体位。 说:患者发育良好.营养中等.正力体型.面容安静.无急性病容、慢性病容、贫血面容、肝病面容、肾病面容.无甲亢面容、黏液性水肿面容、二尖瓣面容、伤寒面容、苦笑面容、满月面容等病理面容。表情自然.意识清晰.自主体位.无被动体位、强迫体位等病理性体位。(注:面容是指面部呈现的状态。表情是指在面部或姿态上思想感情的表现。意识是指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也就是对环境的知觉状态。各种体型有正力、无力(瘦长型)、超力(矮胖型)等体型。) 3、测量体温。 注:应测腋温.10分钟。测之前应将腋窝搽干.水银柱应该甩在35以下.注意被检者周围无致冷致热无存在。附:体温的分级:正常;36----37.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4、检查脉搏.至少30s.检查双侧对称性。 脉率:60---100次每分。脉律规则。无水冲脉、奇脉、迟脉等病理脉。 5、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记数呼吸30s。 说:呼吸节律均匀整齐。频率正常为16---18次每分。儿:20—30。无潮式呼吸、间断呼吸、叹气样呼吸。 6、测由右上臂血压。 注意:打气应该慢在停不到声音后在上升20――30mmHg即可.但测2次。正常血压:小于130/85。 7、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二、头部: 8、观察头颅外形、头发、运动。 说:头颅外形正常.无小颅、方颅、巨颅、尖颅等异常头颅。头发浓密分布均匀.头颅运动自

护理体检全身查体顺序

护理体检全身查体顺序 体格检查-全身查体 在卧位下,进行全身查体,包括头颈部、前侧胸部(肺、心)、腹部、坐位后背部(肺、脊柱、肾)、卧位上肢和下肢以及神经系统。 一般检查/生命体征 1)准备和清点器械。 2)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3)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4)当受检者在场时洗手。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 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8)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 9)测右上肢血压。 头颈部 10)触诊耳前、耳后、枕后淋巴结。 11)触诊颌下、颏下淋巴结。 12)触诊颈前、颈后淋巴结。 13)触诊锁骨上淋巴结。 14)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

15)触诊头颅。 16)视诊眉毛、眼睑。 17)检查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18)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六个方位),甲亢眼征。19)检查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 20)检查辐辏反射、调节反射。 21)翻转上睑,检查上睑、球结膜和巩膜。 22)观察双侧耳廓及耳后区。 23)观察外耳道。 24)触诊双侧耳廓,乳突压痛。

2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磨擦手指或用手表)。 26)观察外鼻。 27)观察鼻前庭、鼻中隔、鼻腔。 28)检查额窦、筛窦、上颌窦压痛。 29)观察口唇、牙齿。 30)观察上腭、舌质和舌苔。 31)借助压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口底、腮腺导管开口。 32)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 颈部

33)暴露颈部。 34)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 35)观察左右颈静脉、颈动脉。36)分别触诊左右颈动脉。 37)触诊气管位置。 38)听诊颈部血管杂音。 前、侧胸部 39)用右手触诊左侧腋窝淋巴结。40)用左手触诊右侧腋窝淋巴结。41)触诊滑车上淋巴结。

全身体格检查的步骤及答案

全身体格检查的步骤及答案 全身体格检查 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 个别顺序可作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补充检查。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总的原则是; 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由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 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 ①卧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

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 ②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上肢→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魄检查顺遂完成。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更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二、全身体魄检查的基本工程(以卧位受检者为例)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1)查体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 (2)准备和盘点器械;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别针、棉签、卷尺、直尺(两把)、暗号笔 (3)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生。我姓张。为了对您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需要对您进行一次全身的体格检查。请您配合

全身体格检查步骤

全身体格检查步骤 1.病史询问: 病史询问是体格检查的第一步,其中医生或护士会询问患者的病史、 症状、家族病史、过去的疾病、手术历史、过敏史等等。这有助于医生了 解患者的个人和家族背景,以及可能的潜在问题。 2.生命体征检查: 生命体征检查包括血压、脉搏、体温和呼吸率的测量。这些指标反映 着一个人的基本生理状况,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 3.头部和颈部检查: 头部和颈部检查包括观察头部外形、大小和对称性,检查头皮、头发、眼睛、鼻子、口腔、牙齿、喉咙、淋巴结、甲状腺等部位。这有助于发现 头部和颈部相关的问题,如头皮感染、眼疾、口腔健康等。 4.胸部检查: 胸部检查通常包括观察胸廓和肋骨的形状和对称性,听诊心脏和肺部 的声音,触诊胸部表面以检查有无肿块、包块或皮肤变化。这有助于评估 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5.腹部检查: 腹部检查通常包括观察腹部形状、颜色和皮肤变化,触诊腹部以检查 有无肿块、包块或压痛。医生可能还会敲击腹部以检查有无腹水或肿块。 这有助于评估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功能。 6.下肢检查:

下肢检查通常包括观察腿部的形状和对称性,检查膝盖、踝关节和足部的活动性和稳定性,触诊下肢表面以检查有无肿块、包块或皮肤变化。这有助于评估下肢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7.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通常包括检查大脑、脊髓、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的功能。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运动、协调、感觉、反射和平衡来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这有助于发现神经系统相关的问题,如中风、帕金森病等。 8.皮肤检查: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检查有助于评估全身健康情况。医生会观察和检查皮肤的颜色、湿润程度、弹性、温度和有无异常的病变。这有助于发现皮肤疾病、感染、过敏等问题。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全身体格检查步骤,它涵盖了整个身体各个系统的检查。具体的检查步骤可能因个体差异和医疗需求而有所不同。及早检查并保持定期体格检查可有助于预防疾病和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全身体格检查的重要性。

全身体格检查步骤

全身体格检查 1、洗手; 2、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3、确定病人身份,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了解病人年龄。 一般状况检查: 1、体温(观瞧刻度,甩至35度以下,面巾纸擦干腋窝,测腋温,10min) 2、血压(第一次,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方2-3cm,胶管避开肱动脉,触右上肢肱动脉搏动,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声消失,再升高20-30mmHg,放气时缓慢,双眼平视汞柱表面,2-3mm/s),关闭时血压计向右倾斜45度角)。 3、脉搏(三指触诊,至少30s,再双手触诊、节律、频率、再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4、呼吸(胸或腹、至少30s,节律、频率)。 头颅 1、视诊:大小、形态、头发(疏密、色泽、分布、损伤)。 2、触诊:询问头部压痛、包块。 3、头部器官 (1)眼:视(眉毛有无脱落、睫毛有无倒睫、眼睑有无水肿及下垂、眼球有无突出、凹陷)、视力(遮未检查眼,判断检查者手指数进行初测,嘱夹好体温计)、睑结膜、球结膜、巩膜(有无充血、水肿、苍白、出血、滤泡、黄染等);角膜(有无混浊、疤痕)、瞳孔(大小、形态、就是否对称)、眼球运动(左手固定被检查者头部,右手食指距被检者左眼前30-40cm处,眼球随目标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顺序进行。反射(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正常人,当眼受到光线刺激后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间接对光反射就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检查间接对光反射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免对检查眼受照射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检查集合反射:嘱病人注视1m以外得目标(通常就是检查者得示指尖),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距眼球约5~10cm),正常人此时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称为集合反射convetgence rellex)。 (2)耳:双侧耳廓有无畸形,外耳道分泌物(手电筒)、乳突区压痛、听力(分别检查双耳听力:在静室内嘱被检查者闭目坐于椅子上,并用手指堵塞一侧耳道,医师持手表或以拇指与示指互相摩擦,自1m以外逐渐移近被检查者耳部,直到被检查者听到声音为止,测量距离,同样方法检查另一耳。比较两耳得测试结果并与检查者(正常人)得听力进行对照。正常人一般在1m处可闻机械表声或捻指声。嘱夹好体温计)。

全身查体顺序

一、体格检查 1、血压(间接测量法) 被测者安静休息5分钟。正常血压数值: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 mmHg. (1)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2)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4)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轴幅反射 (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 对光反射(间接、直接):瞳孔反应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 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1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1分)。(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 (1)颈部淋巴结检查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腋窝淋巴结检查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3)锁骨上淋巴结检查: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4)腹股沟 在被检查者后面,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在②③检查方法中可以任选一种,如:在检查过程中,如果没有令被检查作吞咽动作的,应扣1分。 表述甲状腺肿大程度、对称性、硬度、表面光滑或有无结节、压痛感等 分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为Ⅰ度;能看到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内侧为Ⅱ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为Ⅲ度。见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旁腺腺瘤。 (2)检查气管方法、三手指放置部位正确并能表达气管正中或偏移。检查时让受检查者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置,检查者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 5、外周血管检查 (1)脉搏:测试脉率、脉律方法正确;检查者以示指、中指,环指指腹平放于被检查者手腕桡动脉处,数其每分钟搏动次数和感知其律。 (2)测毛细血管搏动征及水冲脉方法正确;①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被检查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被检查者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 ②水冲脉:检查方法是握紧被检查者手腕掌面,示指、中指、环指指腹触于桡动脉上,遂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有水冲脉者可使检查者明显感知犹如水冲的脉搏。 (3)射枪音检查,操作正确。 枪击音: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常选择股动脉),轻放听诊器胸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抢的声音。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机能亢进 (二)胸(肺)、心、腹、神经(大项目)[胸部] 6、胸部视诊 (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肋脊角、剑突、胸骨角、肋间隙)、主要垂直标志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及主要自然陷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 (2)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能提到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等。(3)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内容时,能提到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者7、胸(肺)部触诊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

全身体格检查步骤

【全身体格检查纲要】(一)1. 一般检查/生命体征 (1)准备和清点器械 (2)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3)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4)当受检者在场时洗手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 (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8)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 (9)测右上肢血压二次 2. 头颈部 (10)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 (11)触诊头颅 (12)视诊双眼及眉毛 (13)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 (14)检查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15)检查泪囊 (16)翻转上睑,检查上睑、球结膜和巩膜 (17)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皱额、闭目) (18)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六个方位) (19)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 (20)检查瞳孔间接对光反射 (21)检查集合反射 (22)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23)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24)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

(2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摩擦手指或用手表) (26)观察外鼻 (27)触诊外鼻 (28)观察鼻前庭、鼻中隔 (29)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 (30)检查上颌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 (31)检查额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 (32)检查筛窦,注意压痛 (33)观察口唇、牙齿、上腭、舌质和舌苔 (34)借助压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口底 (35)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 (36)检查舌下神经(伸舌) (37)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露齿、鼓腮或吹口哨) (38)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 (39)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 (40)暴露颈部 (41)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 (42)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 (43)检查副神经(耸肩及对抗头部旋转) (44)触诊耳前淋巴结 (45)触诊耳后淋巴结 (46)触诊枕后淋巴结 (47)触诊颌下淋巴结 (48)触诊颏下淋巴结 (49)触诊颈前淋巴结浅组 (50)触诊颈后淋巴结 (51)触诊锁骨上淋巴结 (52)触诊甲状腺软骨

全身体格检查基本项目操作规范标准[详]

全身体格检查基本项目操作规 检查器械: 棉签、直尺2把、手电筒、压舌板、体温计、叩诊锤、近视力表、血压计、检查针、听诊器。检查流程: 1、以卧位患者为例: 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颈部→前、侧胸部(心、肺)→(患者取坐位)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 →(卧位)腹部→上肢、下肢、神经系统→肛门直肠→外生殖器→(最后站立位)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 2、以坐位患者为例: 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颈部→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 →(患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 →腹部→上肢、下肢、神经系统→肛门直肠→外生殖器→(最后站立位)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 备注:为了方便患者,检查某些器官系统,如皮肤、淋巴结、神经系统,采取分段检查,统一记录。 查体开始: 一般检查/生命征: 准备和清点器械; 自我介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观察性别、年龄(询问和观察)、发育、体型、营养、意识、语调与语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步态和皮肤等一般状态; 当受检者之面清洗双手; 1、测量体温:腋温10min; 2、触诊桡动脉,至少30s, 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3、检查呼吸频率,至少30s; 4、测量右上肢血压。 头颈部检查: 头颅视、触诊:应注意大小、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用双手分开头发,观察头皮;触诊头颅有无压痛、包块等。 颜面视、触诊:视诊颜面、双眼(含角膜、瞳孔)和眉毛; 分别检查左、右眼近视力(用近视力表放在眼前33cm处,能看清“1.0”行视标者为正常视力)。 请受检者向上看,检查下睑睫膜、球睫膜和巩膜,检查泪囊; 翻转上睑,请受检者向下看,检查上睑结膜、球结膜与巩膜。 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请受检者皱额和闭眼。 检查眼球运动功能:置目标物于受检者眼前约40cm,请受检者头部固定,一般先查左眼,后查右眼。眼球随目标方向移动,检查顺序: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上→下,共六个方向。检查每个方向时,都要从中位开始(即两眼平视前方)。 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 检查瞳孔间接对光反射; 检查集合反射(或近反射)。 耳与耳后区视、触诊:视诊双侧外耳与耳后区,用手将耳廓向后向上牵拉,观察外耳道;触诊双侧外耳与耳后区。 触诊颞颌关节与其运动:请受检者口、闭口,检查颞颌关节运动。 请受检者掩耳、闭目,分别检查双耳听力(磨擦手指)。

全身体格检查顺序

:〔 1〕卧位: 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颈部——前、侧胸部〔心肺〕——患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回到卧位——腹部——四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 2〕坐位: 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患者取卧位——前、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全身 xx 准备和清点器械: 常用的器具具有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软尺、直尺手电筒、 消毒棉签、压舌板、标记笔等。 病房内查体,病人多取卧位。医师站在病人右侧。 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的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通过 简短的交流,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信任感,并了解病人的应答和言语情 况,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测量体温: 先检查体温表内水银柱是否已甩至以下,然后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如有汗液那么须擦干后测体温,并嘱病人用上臂将体温表夹紧,测试 10分钟。 检查脉搏时手指并拢,以示指和环指指腹平放在病人右手桡动脉近手腕 处,至少计数 30 秒脉搏搏动次数。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 性。观察病人呼吸,计算胸廓起伏频率,计数 30 秒。 测量右上肢血压两次。先翻开血压计开关,检查水银柱液面是否与0 点对 齐。使病人右上肢裸露。伸直并外展约45 度,气袖中部对准肱动脉,袖带紧贴 1 / 14

皮肤缚于上臂,下缘距肘弯横纹上 2—3 厘米。袖带不宜过紧或过松,一般以能伸进一指为宜。在肘窝肱二头肌内侧触及肱动脉,将听诊器膜式体件置于肱动脉上,不宜将体件塞在袖带下,并使测量点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以适当速度向气袖内注气,待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 20-30 毫米汞柱。然后缓慢放气,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以每秒 2 毫米速度为宜。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听到的第一个搏动声为收缩压,水银柱继续下降至声音突然变消沉,直至消失,此时所示压力值为舒张压,同样方法测定两次,间歇一分钟左右,取较低值为血压值。 观察头颅外形,异常运动。用双手拨开头发,检查整个头颅有无压痛、包块、损伤等。 视诊颜面及双眼。观察眉毛分布有无脱落,眼睑有无下垂、水肿。用双手拇指置于下眼睑中部,请受检者向上看,同时向下牵拉睑边缘,观察下眼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及巩膜。 请受检者再向上看,检查者用双手拇指轻压双眼內眦下方,挤压泪囊,观察有无分泌物或泪液自上、下泪点溢出。 嘱被检者眼睛下视,用右手示指和拇指捏住左上眼睑中部的边缘,轻轻向前牵拉,然后示指向下压,并与拇指配合将睑缘向上捻转,翻转上眼睑。观察眼睑结膜和穹窿结膜。提起上眼睑皮肤,使眼睑翻转复原。按同样方法检查右上眼睑。 嘱受检者皱额、闭目,比拟两侧额纹及眼裂是否对称,以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观察眼球的外形有否突出或下陷。检查者竖示指于受检者眼前30-50 厘米处,嘱受检者固定头部,眼球随示指方向移动。示指按水平向左——左上—— 左下,右——右上——右下 6 个方向的顺序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 开始,观察有无眼球运动障碍和眼球震颤。 检查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取手电筒,聚光圈后检查对光反射。在较暗处令被检者眼向前看,先查左瞳孔,手电光线自侧方向内迅速移动,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左瞳孔是否缩小。 移开光源后,用手隔开双眼,再次用手电光直接照射左瞳孔并观察右侧瞳孔的动态反响。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右侧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2 / 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