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医内科学——肋痛

中医内科学——肋痛

中医内科学—肝胆系病症:肋痛

【定义】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属临床较常见自觉症状。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系结石、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等多种现代医学疾病以胁痛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胁痛的发生主要由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跌仆损伤、久病体虚等因素所致。

【病位】肝胆,亦与脾胃及肾有关。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可以诊断为胁痛。胁痛的性质可以表现为刺痛、胀痛、灼痛、隐痛、钝痛等不同特点。

2.部分病人可伴见胸闷、腹胀、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纳呆、厌食恶心等症。

3.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感受外湿、跌仆闪挫或劳欲久病等病史。

相关血液生化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二)鉴别诊断

1.悬饮悬饮亦可见胁肋疼痛,但其表现为饮留胁下,胸胁胀痛,持续不已,伴见咳嗽、咳痰,呼吸时疼痛加重,常喜向病侧睡卧,患侧肋间饱满,叩诊呈浊音,或兼见发热,一般不难鉴别。

2.胃痛一般来说,胁痛与胃痛的疼痛部位及伴随症状有别。胁痛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侧胸部,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口苦、目眩、善呕等肝胆病证症状;胃痛则表现为上腹部胃脘处胀痛为主,常伴有反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不适,多与饮食有关。肝气犯胃所致胃痛,有时可表现为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与胁痛有别。

3.胸痛胸痛以胸膺部疼痛为主,病位多在心、肺,存在相应心系、肺系表现,如伴有胸闷不舒、心悸短气、咳嗽喘息、痰多等症。肝郁气滞或邪郁少阳亦致胸胁满痛,表现为胸胁苦满,或胁肋胀痛延及胸背肩臂,范围较广,但仍以胁肋不适为主,与胸痛有别。

【辨证论治】

1.肝郁气滞

临床表现: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代表方: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

2.邪郁少阳

临床表现:胸胁苦满疼痛,兼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头痛目眩,心烦喜呕;舌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治法:和解少阳。

代表方:小柴胡汤。

3.肝胆湿热

临床表现: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剧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

4.瘀血阻络

临床表现: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癥块;舌质紫暗,脉象沉涩。

治法:祛瘀通络。

代表方:膈下逐瘀汤。

5.肝络失养

临床表现: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治法:养阴柔肝。

代表方:一贯煎。

【预防调护】

应针对胁痛的不同病因予以预防。在情绪方面,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及心情的愉快,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如过怒、过悲及过度紧张等;在饮食方面,注意饮食清淡,切忌过度饮酒或嗜食辛辣肥甘,以防止湿热内生、脾失健运,从而影响肝胆疏泄功能。

关于本病的调护,精神调护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安慰、鼓励等方式振奋患者精神、稳定情绪,有助于缓解和消除躯体疼痛感,减少因疼痛所带来的情绪波动,并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常,顺应四时变化。注意饮食卫生,忌食肥甘辛辣、生冷不洁的食物,勿嗜酒过度,脾虚湿热内蕴的胁痛患者,饮食调护更为关键。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气血运行,恢复正气。

中医内科学——肋痛

中医内科学—肝胆系病症:肋痛 【定义】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属临床较常见自觉症状。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系结石、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等多种现代医学疾病以胁痛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胁痛的发生主要由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跌仆损伤、久病体虚等因素所致。 【病位】肝胆,亦与脾胃及肾有关。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可以诊断为胁痛。胁痛的性质可以表现为刺痛、胀痛、灼痛、隐痛、钝痛等不同特点。 2.部分病人可伴见胸闷、腹胀、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纳呆、厌食恶心等症。 3.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感受外湿、跌仆闪挫或劳欲久病等病史。 相关血液生化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二)鉴别诊断 1.悬饮悬饮亦可见胁肋疼痛,但其表现为饮留胁下,胸胁胀痛,持续不已,伴见咳嗽、咳痰,呼吸时疼痛加重,常喜向病侧睡卧,患侧肋间饱满,叩诊呈浊音,或兼见发热,一般不难鉴别。 2.胃痛一般来说,胁痛与胃痛的疼痛部位及伴随症状有别。胁痛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侧胸部,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口苦、目眩、善呕等肝胆病证症状;胃痛则表现为上腹部胃脘处胀痛为主,常伴有反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不适,多与饮食有关。肝气犯胃所致胃痛,有时可表现为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与胁痛有别。 3.胸痛胸痛以胸膺部疼痛为主,病位多在心、肺,存在相应心系、肺系表现,如伴有胸闷不舒、心悸短气、咳嗽喘息、痰多等症。肝郁气滞或邪郁少阳亦致胸胁满痛,表现为胸胁苦满,或胁肋胀痛延及胸背肩臂,范围较广,但仍以胁肋不适为主,与胸痛有别。 【辨证论治】 1.肝郁气滞 临床表现: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代表方: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

治胁痛证精选的药方

治胁痛证精选的药方 治胁痛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胁痛病的症状,根据症状精选选了15个药方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 一.肝气郁结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因情绪变化而增减。胸闷不舒。饮食减少,喛气频作。苔薄脉弦。 1.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6克醋陈皮6克川芎4.5克白芍4.5克麦芽3克枳壳4.5克(麸炒)炙甘草1.5克香附4.5克 加减; 1.若胁肋疼痛较甚者,酌加当归、郁金、乌药等以增强行气活血之力 2.;若肝郁化火,口渴舌药,脉象弦数者,酌加山栀子、黄芩、川楝子等以清肝泻火。 胁痛加减: 1. 胁痛甚者,可加青皮、川楝子、郁金以增强理气止痛之力。 2. 若气郁化火,症见胁肋掣痛,心急烦躁,口干口苦,溺黄便秘,舌红苔黄,脉象弦数。 3. 可于原方中去辛温之川芎,加丹皮、栀子、黄连、川楝子、延胡索等以清肝理气,和络止痛。 4. 若气郁化火,耗伤阴液,症见胁肋隐痛,遇劳加重,心急烦躁,头晕寐差,舌红少津,脉弦细。 5. 仍于原方中去川芎,加何首乌、栀子、丹皮、枸杞子、菊花等以滋阴清热。 胁痛加减2: 1. 上方常加延胡索; 2. 胁痛重者,加川楝子、郁金;

3. 肝胃不和,嗳气脘胀者,加代代花、竹茹、半夏; 4. 肝郁脾虚,脘痞腹胀者,加白术、茯苓、厚朴; 5. 肝郁夹食见胁胀痛,稍食则胀甚,嗳腐吞酸,噫食臭味,苔黄腐者,去白芍、香附、川芎,加半夏、黄芩,或用平胃散加焦楂曲、党参; 6. 肝郁夹热见口苦,咽干,心烦,目眩者,去香附、川芎,加山栀子、菊花、桑叶。 肝为体阴用阳之脏,故辛温香燥之疏肝理气药,不宜多用、久用、重用。用量过大,疗程过长,可耗气伤阴,所谓过犹不及。对久治不愈者,应酌加白芍、鸡血藤、生地、当归、枸杞子等药以养肝之体则肝用自疏。对胁痛轻者,可选佛手、玫瑰花、香橼皮、合欢花、白蒺藜、橘络等力薄性缓之品。 肝郁气滞,常兼湿、食、痰、热、火、血郁,临床每每多见,治疗应在疏理肝气的同时,宜据证分别予健脾化湿、消食导滞、理气化痰、轻宣清热,行气化瘀之品施治。此外,还可见因肝阳不足,疏泄不及所见肝郁夹寒证,症见胸胁胀痛,右胁痞肿,纳差,舌淡,苔白润,左关弦迟,治疗以抑肝散加味,药用当归、川芎、钩藤、柴胡、白术、茯苓、法半夏、橘红、炙甘草。坚持服用月余,胁痛、右胁痞肿常可获愈。 1.若肺气横逆乘脾,导致肝脾不和,证见胁痛,肠鸣泄泻,腹胀纳差者,可用痛泻要方加减,以调和肝脾。 2.痛泻要方 炒白术12克炒白芍7.5克炒陈皮5.5克防风4克 加减: 1.久泻者,脾气虚馁,清阳下陷,可加炒升麻。 2.舌苔黄腻者,可加黄连。 2.若脚气横逆犯胃,导致肝胃不和,症见脘胁胀痛,恶心呕吐,喛气频作者,可用四七汤加减,以和胃止呕。 3.四七汤 半夏15克茯苓12克紫苏叶6克厚朴9克

中医内科学讲义(二十)胁痛

中医内科学讲义(二十)胁痛 胁痛 肝胆疾病 胁痛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统称。如《医宗金鉴·卷八十九》所言:“其两侧自腋而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曰胁”。 要点一概述 有关胁痛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内经》明确指出了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肝胆病变相关。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在《素问·刺热》篇中有“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的记载,《灵枢·五邪》篇言:“邪在肝,则两胁中痛……恶血在内。”此外,《灵枢·经脉》篇云:“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说明胆腑病变亦可导致胁痛。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胁痛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如《诸病源候论·胸胁痛候》言:“胸胁痛者,由胆与肝及肾之支脉虚,为寒所乘故也……此三经之支脉并循行胸胁,邪气乘于胸胁,故伤其经脉。邪气之与正气交击,故令胸胁相引而急痛也。”指出胁痛的发病脏腑主要与肝、胆、肾相关。严用和《济生方·胁痛评治》篇中认为胁痛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情志不遂所致,“夫胁痛之病……多因疲极嗔怒,悲哀烦恼,谋虑惊忧,致伤肝脏。肝脏既伤,积气攻注,攻于左,则左胁痛;攻于右,则右胁痛;移逆两胁,则两胁俱痛。”《景岳全书》中进一步指出,胁痛的病因主要与情志、饮食、房劳等关系最为紧切,并将胁痛分为外感与内伤的两大类。

如《景岳全书·胁痛》曰:“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凡寒邪在少阳经……然必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如无表证,悉属内伤。但内伤胁痛者十居八九,外感胁痛则间有之耳。”《证治汇补·胁痛》篇对胁痛的治疗原则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曰:“治宜伐肝泻火为要,不可骤用补气之剂,虽因于气虚者,亦宜补泻兼施……故凡木郁不舒,而气无所泄,火无所越,胀甚惧按者,又当疏散升发以达之,不可过用降气,致木愈郁而痛愈甚也。” 现代医学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寄生虫病、肝癌、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以及肋间神经痛等,若以胁痛为主要症状时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要点二病因病机 (一)胁痛的病因 1.情志不遂 若情志不舒,或抑郁,或暴怒气逆,均可导致肝脉不畅,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发为胁痛。如《金匮翼·胁痛统论》说:“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肝气郁结胁痛,日久有化火、伤阴、血瘀之变。故《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又说:“气郁,由大怒气逆,或谋虑不决,皆令肝火动甚,以致肤胁肋痛。” 2.跌仆损伤 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或因跌仆外伤,或因强力负重,致使胁络受伤,瘀血停留,阻塞胁藉,亦发为胁痛。《金匮翼·胁痛统论,污血胁痛》谓:“污血胁痛者,凡跌仆损伤,污血必归胁下故也。” 3.饮食所伤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如《景岳全书·胁痛》指出 损伤脾胃,湿热内生,郁于肝胆,肝胆失于疏泄,可发为胁痛。“:以饮食劳倦而致胁痛者,此脾胃之所传也”。 4.外感湿热 外感湿热之邪,侵袭肝胆,或嗜食肥甘醇酒辛辣,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湿蕴热,内外之湿热,均可蕴结于肝胆,导致肝胆疏泄不

名中医治肋间神经痛(胁痛)六个秘方

名中医治肋间神经痛(胁痛)六个秘方 治肋间神经痛(胁痛)秘方(6首) 36.1乙癸同源饮 【来源】周兰若,《浙江中医杂志》(6)1964年 【组成】北沙参(米炒)、生地、生鳖甲、制首乌各12克,麦冬、枸杞子、金铃子、生 白芍各9克,酒炒当归6克,牡蛎24克,藏红花1.5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滋肾养肝,活血软坚消肿。 【方解】本方系根据内经“乙癸同源”之理,参合前贤学说,采用魏玉璜一贯煎,并叶 天士治肝郁之法,结合临证实践经验,从育肾水以涵肝木,消肝肿入手制订而成。方用北 沙参、生地、麦冬、枸杞子滋肾阴;首乌、白芍、当归养肝血;生鳖甲、牡蛎软坚潜阳; 金铃子理肝气;配合红花、当归活血化瘀。诸药配伍为用,共奏滋肾养血、活血化瘀、软 坚消肿之功。 【主治】右胁肿痛,证见胁脘瞀闷、噫嗳矢气、右胁痞硬有形,遇劳即疼,或按之压

痛、纳少、神疲、溲时清时混、便时鞕时溏,脉弦细或濡细,舌苔薄腻,或质红而苔白糙。 【加减】阴虚及阳,证见畏冷、早泄、阳痿者,加鹿角霜、巴戟肉、锁阳等;腰膂酸 楚、俯仰不利者,加续断、杜仲、狗脊、龟板、菟丝子等;若肝病传脾、脾虚失运,证见 纳少、脘闷者,去首乌,加白术、茯苓、神曲,砂仁、蔻仁、陈皮、川朴、合欢皮等;若 胁脘掣痛、大便时溏者,去首乌、麦冬,加乌梅、姜汁炒川连、党参、白术等;倘肝阴久 虚、五志之火偏旺、君火妄动,证见心悸、不寐者,加枣仁、远志、丹参、防己、五味子 等;如有夜热、盗汗、脉弦数者,加阿胶,银柴胡、橹豆衣等;如兼挟外感,证见发热、 头胀、头痛、脉数者,加荆芥穗、菊花、金银花、银柴胡、黄芩、青蒿梗、连翘等;如湿 阻气滞,证见身热、溲赤、口苦腻,脉濡或细数者,去麦冬、首乌,加茵陈、滑石、黑山 栀、龙胆草、黄芩、泽泻、赤苓、清宁丸等;胸痹窒闷者,加栝蒌皮、杏仁、薤白头等。 其余随证加减药物,不再一一举列,可随证加减,灵活运用。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较好。

(中医内科学)泄泻、胁痛 (1)

[真题] (中医内科学)泄泻、胁痛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患者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治疗应首选 A.藿香正气散 B.黄芪汤 C.参苓白术散 D.枳实导滞丸 E.附子理中丸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2题: 泄泻腹痛,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证属 A.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脾虚泄泻 D.肾虚泄泻 E.伤食泄泻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3题: 治疗泄泻初起不宜 A.清化 B.疏解 C.固涩 D.消导 E.分利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4题: 治疗脾胃虚弱泄泻,应首选 A.补中益气汤 B.枳术丸 C.香砂六君子汤 D.参苓白术散 E.附子理中汤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5题: 导致泄泻发生的重要因素在于 A.肾阳虚衰 B.感受外邪 C.脾胃虚弱 D.食滞肠胃 E.脾虚湿盛 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6题: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泻后痛减,脘腹痞满,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题)纵览证属 A.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伤食泄泻 D.肝郁泄泻 E.脾虚泄泻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7题: 下列泄下粪便中辨出何为湿热泄泻的特点 A.泻下如水样便 B.泻下粪便臭如败卵 C.时溏时泄、水谷不化 D.泻下粪色黄褐而臭 E.泄泻清稀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8题: 患者刘某,每因情绪紧张时出现腹痛泄泻。且多伴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舌淡红,脉弦。治当 A.解郁疏肝 B.泄肝除湿 C.疏肝和胃 D.调和脾胃 E.抑肝扶脾 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9题: 患者泄泻清稀,甚者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应诊为何种证候 A.肝郁泄泻 B.肾虚泄泻 C.寒湿泄泻 D.暑湿泄泻 E.脾虚泄泻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10题: 王某,反复泄泻10余年,稍进油腻或生冷之品,大便次数增多,水谷不化,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纳食减少,舌淡苔白,脉细弱。此时选用何方最为适宜 A.附子理中汤 B.参苓白术散 C.胃苓汤 D.六君子汤 E.藿香正气散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中医内科学》》肝胆病证》胁痛

《中医内科学》》肝胆病证》胁痛 胁痛 《中医内科学》 >> 肝胆病证 >> 胁痛 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位的统称。「胁」在现代又指两侧下胸肋及肋缘部,肝胆胰所居之处。临床有许多病證都是依据胁痛来判断其为肝胆病或系与肝胆有关的疾病。 两胁为足厥阴、足少阳经循行所过,故胁肋疼痛多与肝胆疾患有关。《灵枢.五邪》篇日:「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證并治》篇称「胁下痛」。《丹台玉案》称「季肋痛」,《杂病广要》称「胠胁肋痛」,皆属胁痛范畴。

[定义] 凡以肝胆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一侧或两侧胁肋部位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称为胁痛。临床上多兼见有胃脘胀痛、胁下痞块、癥瘕。 [历史沿革] 一、本病证早在《素问·脏气法时论》、《灵枢·经脉》就有记载,并明确指出胁痛的发生主要是因于肝胆的病变。如《内经·邪气脏腑病形篇》:“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内经·举痛论》:“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于脉中,则血涩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其后历代医家对胁痛病因的认识,在《内经》的基础上,逐步有了发展。 二、《景岳全书》将胁痛的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并提出以内伤为多见。另外对相关病证也有所论述。《景岳全书·胁痛》:“但察其有形无形可知之矣。盖血积有形而不移或坚硬而拒按,气痛流行而无迹,或倏聚而倏散。” 三、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对胁痛属于久病入络者,倡导用辛香通络、甘缓补虚、辛泄祛瘀等法,立方遣药颇为实用,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四、林佩琴《类证治裁》在叶氏的基础上将胁痛分为肝郁、肝瘀、痰饮、食积、肝虚诸类,对胁痛的分类与辨证论治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范围] 现代医学的肝胆疾病,如病毒性甲、乙型肝炎,肝硬化,胆道感染,胆囊炎,胆结石,干性或渗出性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肋软骨膜炎等,上述疾病如出现以胁痛为主要症状的,即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 本病证以胁肋部疼痛,可发生在一侧或两侧为其中心证候。但由

中医内科学

中内 1感冒:凡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 2时行感冒:感冒病情较重,并且能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流行,不分男女老少,得病后症状多相类似。3体虚感冒:体质虚弱、年老或病后未复,抵抗太薄弱,卫外不固,容易感受风邪而发生感冒。 4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症。 5内伤咳嗽: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所致的咳嗽,表现为常反复发作,多属邪实正虚。 6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导致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 7喘症: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症。 8肺痈:是指由于热毒血於,壅滞于肺,以致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症。 9肺痨:是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临床主要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其特征。 10肺胀: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痰淤阻结,气道不畅。肺气壅滞,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临床以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11痰饮:是以三焦水化失常,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12心悸:是指气血阴阳方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13怔仲:由内因引起,自觉心中惕惕,动摇定而无休止,稍劳即发为特征,病来虽渐但病情较重,以虚证为多或虚实夹痛。 14心痛:因心脉挛急或闭塞引起的膻中部分及左胸膺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症。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突然疼痛如刺、如灼、如绞,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不温者,谓之胸痹。 15不寐: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16汗症:是指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 17鼻衄:凡不因外伤或女性不因逆经所致血以鼻腔溢出者。 18血证:凡是因外因为人体的阴阳平衡失调,造成血液不循经脉运行,上溢于口鼻、眼、耳诸窍,下泻于前后二阴或渗出肌肤之外的病症,统称血证。 19齿衄:血自牙龈齿缝间溢出,并可排除外伤所致者。 20痴呆:多由髓减脑消或痰瘀痹阻脑络,神机失用而引起的在无意识障碍状态下,以影响生活和社交能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脑功能减退性疾病。 21厥证:是由阴阳失调,气极逆乱所引起,以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四肢厥冷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22痫病:因气机逆乱,元神失控而致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后如常人的一类病症。 23癫狂:癫与狂,都是属于神智失常的疾病,皆因谈迷神窍、气机逆乱而致。(癫)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狂)或精神亢奋,狂躁刚暴,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24癫病:因情志所伤,或先天遗传,致使痰气郁结,痰迷心窍,阴阳失调,精神失常所引起的精神病。25狂病:因五志过极,或先天遗传,致使痰火壅盛,痰迷心窍,神机错乱所致的精神病。 26胃痛: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又称胃脘痛。 27真心痛:心痛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脉微等危重症。28痞满:是由于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常,出现以胸腹痞闷胀满不舒为主证的病症。 29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 30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证。 31噎膈:是由于食管干涩或食管狭窄而造成的以吞咽食物,哽咽不顺,甚至食物不得下咽入胃,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32噎:即噎塞,指食物下咽时噎塞不顺;膈:为格拒,指食管阻塞饮食格拒不能下咽入胃,食入即吐。33反胃: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的病证。 34梅核气:属痰气交阻于咽喉,自觉咽中有物梗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饮食咽下顺利,无噎塞感,系气逆痰阻于咽喉,为无形之邪。 35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多由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而成。 36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泄出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多指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 37痢疾:是因外感时行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证的病证。 38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

中医内科学病证分型

一、感冒: 【感冒分为①普通感冒②时行感冒。普通感冒分虚实。虚证分为气虚、阴虚。实证分风寒、风热、暑湿】 二、咳嗽: 【咳嗽分①外感②内伤。外感分风寒束肺、风热犯肺、燥热伤肺。内伤咳嗽分虚实。虚证分肺气虚、肺阴虚。 实证分痰湿阻肺、痰热壅肺、肝火犯肺。】 三、肺痈 四、哮证: 呼吸急促困难,喉间痰鸣有声【哮证分①发作期②缓解期。发作期分寒哮、热哮。缓解期分肺、脾、肾虚】 五、喘证: 呼吸困难而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喘证分实喘、虚喘。实喘分表里。表证分风寒束肺、表寒里热。 里证分痰湿阻肺、痰热壅肺、肺气郁痹。虚喘分肺虚、肾虚。】 小结: 咳嗽、喘证均有痰湿阻肺、痰热壅肺。 六、肺胀 七、肺痨 八、痰饮【痰饮虚为脾阳虚弱、实为饮留胃肠。支饮实为寒饮伏肺、虚为脾肾阳虚。悬饮分邪犯胸肺、饮停胸胁、络气不 通、xx热。溢饮为饮溢皮肤。】

九、自汗、盗汗【自汗分虚实。虚为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阳气虚弱。实为邪热蒸熏。盗汗分心血不足、肺肾阴虚。】 十、血证 十一、心悸【心悸分虚实。虚证分心血不足、心阳不振、心肾不交阴虚火旺、心胆气虚。虚中挟实分水汽凌心、心血瘀阻】 十二、胸痹: 胸中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胸痹分虚实。实证分心血瘀阻、痰浊壅塞、阴寒凝滞。虚证 分心肾不交、气阴两虚、阳气虚衰。】 十三、不寐【不寐分虚实。实证分肝郁化火、痰热上扰。虚证分心脾两虚、心肾不交阴虚火旺、心胆气虚。】 十四、厥证: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厥证分气血痰食厥证。气血分虚实。】 十五、xx: 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疼痛,易怒善哭等症状。 【郁证分虚实。实证分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滞痰郁。虚证分忧郁伤神、心脾两虚、阴虚火旺。】 十六、癫狂【癫狂均有虚实之分。癫证实为痰蒙心窍。虚为心脾两虚。狂证实为痰火上扰。虚为狂证日久火盛伤阴。】 十七、痫证: 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间痰鸣,四肢抽搐两目上视。

中医执业药师讲义-中医内科学

試題中的那些規律 ·中醫內科學題型 A1型題疾病概念、病因、病機、診斷、鑒別等 A2型題辨證、治法、方劑選擇等 B1型題上述內容均可作為B1型題考察 A3型題病案形式考察以上內容,+藥物加減試題 ·中醫內科學的那些“凡是” 唐飛老師原創 凡是疼痛病證,證候分型都有瘀血型。 □頭痛—瘀血頭痛—通竅活血湯 □胸痹—心血瘀阻—血府逐瘀湯 □胃痛—瘀血停胃—失笑散合丹參飲 □腹痛—瘀血內停—少腹逐瘀湯 □脅痛—瘀血阻絡—血府逐瘀湯 或複元活血湯 □腰痛—瘀血腰痛—身痛逐瘀湯 凡是脈象虛、細、弱、微、無力,均是虛證。 例外:瘀血證可見細脈,胸痹不可用。 □脅痛 肝鬱氣滯:……脈弦 肝膽濕熱:……脈弦滑數 瘀血阻絡:……脈沉澀 肝絡失養:……脈細弦而數 凡是脈浮或惡寒發熱,都是表證,證候名稱中常含“風”字。 □水腫 陽水: 風水相博:……脈浮滑或浮緊 濕毒浸淫:……脈浮數或滑數 水濕浸漬:……脈沉緩 濕熱壅盛:……脈沉數或濡數 陰水: 脾陽虛衰:……脈沉緩或沉弱 腎陽衰微:……脈沉細或沉遲無力 瘀水互結:……脈沉細澀 凡是“重”,都有濕。 例外:重墜、頭重腳輕 □腰痛(寒濕腰痛):腰部冷痛重著,轉側不利,逐漸加重,靜臥病痛不減,寒冷和陰雨天則加重,舌質淡,苔白膩,脈沉而遲緩。 □痹證(著痹):肢體關節、肌肉酸楚、重著、疼痛,腫脹散漫,關節活動不利,肌膚麻木不仁,舌質淡,舌苔白膩,脈濡緩。 凡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部位顏色淡,就是血虛。

注意:面色無(少)華=面色淡白 □內傷發熱(血虛發熱證):發熱,熱勢多為低熱,頭暈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寧,面白少華,唇甲色淡,舌質淡,脈細弱。 □頭痛(血虛頭痛):頭痛隱隱,時時昏暈,心悸失眠,面色少華,神疲乏力,遇勞加重,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心悸(心血不足證):心悸氣短,頭暈目眩,失眠健忘,面色無華,倦怠乏力,納呆食少,舌淡紅,脈細弱。 凡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部位“幹”,實證是燥邪,虛證是陰液虧虛。 □咳嗽(風燥傷肺證):乾咳,連聲作嗆,喉癢,咽喉幹痛,唇鼻乾燥,無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帶有血絲,口幹,初起或伴鼻塞、頭痛、微寒、身熱等表證,舌質紅幹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或小數。 □痿證(肺熱津傷證):發病急,病起發熱,或熱後突然出現肢體軟弱無力,可較快發生肌肉瘦削,皮膚乾燥,心煩口渴,咳嗆少痰,咽幹不利,小便黃赤或熱痛,大便乾燥,舌質紅,苔黃,脈細數。 凡是固定刺痛,黧黑,青紫,瘀斑瘀點,均是瘀血為患。 □積證 氣滯血阻證:腹部積塊質軟不堅,固定不移,脅肋疼痛,脘腹痞滿,舌暗苔薄白,脈弦。 瘀血內結證:腹部積塊明顯,質地較硬,固定不移,隱痛或刺痛,形體消瘦,納穀減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頸胸臂或有血痣赤縷,女子可見月事不下,舌質紫或有瘀斑瘀點,脈細澀。 正虛瘀結證:久病體弱,積塊堅硬,隱痛或劇痛,飲食大減,肌肉瘦削,神倦乏力,面色萎黃或黧黑,甚則面肢浮腫,舌質淡紫,或光剝無苔,脈細數或弦細。 凡是有“腐”的症狀,均為食積食滯。 □胃痛(飲食傷胃證):胃脘疼痛,脹滿拒按,噯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後痛減,不思飲食,大便不爽,得矢氣及便後稍舒,舌苔厚膩,脈滑□泄瀉(食滯腸胃證):腹痛腸鳴,瀉下糞便臭如敗卵,瀉後痛減,脘腹脹滿,噯腐酸臭,不思飲食,舌苔垢濁或厚膩,脈滑實。 凡是痰多、蒙、胸悶+苔膩+脈滑,則致病因素有痰,治法需祛痰。 □痹證(痰瘀痹阻證):痹證日久,肌肉關節刺痛,固定不移,或關節肌膚紫暗、腫脹,按之較硬,肢體頑麻或重著,或關節僵硬變形,屈伸不利,有硬結、瘀斑,面色黯黧,眼瞼浮腫,或胸悶痰多,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膩,脈弦澀。 □眩暈(痰濁上蒙證):眩暈,頭重昏蒙,或伴視物旋轉,胸悶噁心,嘔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膩,脈濡滑。 患者,男,54歲。咳嗽氣粗,痰多痰黃,面赤身熱,口幹欲飲,舌紅苔黃,脈滑數。 其證候是 A.痰熱鬱肺 B.肺陰虧耗 C.風燥傷肺

中医内科学——郁证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郁证 【定义】 郁证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郁,包括外邪、情志等因素所致之郁。狭义的郁,单指情志不舒之郁。本节所论之郁主要为狭义之郁。西医学中的抑郁症、焦虑症、癔症等均属于本病范畴。 【病因病机】 郁证多因郁怒、忧思、恐惧等七情内伤,使气机不畅,出现湿、痰、热、食、瘀等病理产物,进而损伤心、脾、肾,致使脏腑功能失调,加之机体脏气易郁,最终发为本病。 【病位】 病位主要在肝,可涉及心、脾、肾等脏。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胁肋胀满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或有易怒易哭,或有咽中如有异物感、吞之不下、咯之不出的特殊症状。 2.有愤怒、忧愁、焦虑、恐惧、悲哀等情志内伤的病史。 3.多发于中青年女性。无其他病证的症状及体征。 抑郁量表、焦虑量表测定有助于郁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吞之不下、咯之不出等以咽部症状为主要表现时,食道的X线及内窥镜检查有助于排除咽喉或食管类疾病。 (二)鉴别诊断 1.郁证梅核气与虚火喉痹、噎膈 梅核气为自觉咽中有物梗塞,咽之不下,咯之不出,但无咽痛,进食无阻塞,不影响吞咽。咽中梗塞的感觉与情绪波动有关,当心情抑郁或注意力集中于咽部时,则梗塞感觉加重。虚火喉痹,咽部除有异物感外,尚觉咽干、灼热、咽痒。咽部症状与情绪无关,但过度辛劳或感受外邪则易加剧。 噎膈以吞咽困难为主,吞咽困难的程度日渐加重,且梗塞的感觉主要在胸骨后而不在咽部。 2.郁证脏躁与癫证 脏躁多在精神因素刺激下呈间歇性发作,在不发作时可如常人,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宁、易激惹、易怒易哭、时作欠伸,但有自知自控能力。 而癫证则主要表现为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出言无序或喃喃自语、静而多喜、缺乏自知自控能力,病程迁延,心神失常的症状极少自行缓解。 【辨证论治】 1.肝气郁结 临床表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女子月事不行;舌质淡红,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和中。

胁痛(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方案

胁痛(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方案 (2020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周仲瑛等编《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2月第2版) (1)以右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 (2)部分病人可伴见胸闷、腹胀、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纳呆、厌食恶心等症, (3)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感受外湿或劳欲久病等病史。 2、西医诊断(吴在德等编《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七版) (1)症状:发作性上腹部不适,逐渐发展至呈阵发性绞痛;夜间发作常见,饱餐、进食肥腻食物常诱发发作。疼痛放射到右肩、肩胛和背部。伴恶心、呕吐、厌食、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2)体征:右上腹胆囊区域可有压痛,炎症波及浆膜时可有腹肌紧张及反跳痛,Murphy征阳性,有些病人可触及肿大胆囊并有触痛。如胆囊被大网膜包裹,则形成边界不清、固定压痛的肿块;如发生坏疽、穿孔则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表现。

(3)实验室检查:85%的病人白细胞增高,有时抗感染治疗后或老年人可不升高。血清丙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常升高,约有1/2的病人血清胆红素升高,1/3的病人血清淀粉酶升高。 (4)B超检查可见胆囊增大,囊壁增厚(>4mm),明显水肿时见“双边征”,囊内结石显示强回声,其后有声影。CT、MRCP均能协助诊断。 (二)证候诊断 1.肝郁气滞证 症候: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胆湿热证 症候: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3.肝络失养证 症候:胁肋部隐痛,喜按,口略苦,恶心纳呆,眼目干涩,腰膝酸痛不适,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弦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治疗原则 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予疏肝利胆、通络排石类中药结合抗炎、解痉止痛类西药以增强体质,减轻症状,控制炎症发展。

中医内科学肝胆病症试题

中医内科学肝胆病症 [单项选择题] 1、水肿的病位主要是() A.肺、脾、肾 B.肺、肝、肾 C.心、肝、肾 D.心、肺、肾 E.心、脾、肾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2、胁痛虽有虚实之分,但其病变主要涉及() A.气与血 B.寒与热 C.肝与胆 D.肝与肺 E.阴与阳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3、胁痛的病理特点是() A.肝胃不和,胃气郁滞 B.肝气郁结,胃失和降 C.肝胆湿热,络脉不和 D.饮停胁下,肝肺失司 E.肝失疏泄,络脉不和 参考答案:E [单项选择题] 4、胁痛的治疗,可选下列哪一种治法() A.理气和胃止痛 B.调和脾胃止痛 C.疏肝理气止痛 D.理气健脾止痛 E.养阴清热止痛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5、治疗瘀血停着胁痛的主方是() A.血府逐瘀汤 B.丹参饮 C.身痛逐瘀汤 D.膈下逐瘀汤 E.旋覆花汤 参考答案:E [单项选择题] 6、治疗胁痛瘀血阻络证,首选的方剂是() A.一贯煎 B.柴胡疏肝散 C.复元活血汤 D.龙胆泻肝汤 E.茵陈蒿汤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7、下列各项,不符合胁痛肝郁气滞证主症特点的是() A.胁肋胀痛 B.嗳气而胀痛稍舒 C.痛处拒按 D.胁痛部位走窜不定 E.胁痛因情志变化而增减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8、患者杨某,男,47岁。右胁下癥块,疼痛如刺,痛处不移,入夜更甚,舌质紫暗,脉沉涩。此证最佳治疗方剂是() A.硝石矾石散 B.丹参饮合失笑散 C.复元活血汤 D.少腹逐瘀汤 E.柴胡疏肝散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9、李某,既往有胆结石病史。昨日胁肋剧痛,连及肩背,恶心呕吐,纳食减退,舌红苔黄,脉弦。此时最佳治疗方剂是() A.硝石矾石散 B.失笑散 C.乌梅丸 D.柴胡疏肝散 E.少腹逐瘀汤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10、余某,女性,31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嗳气则胀痛稍舒,胸闷腹胀,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其诊断是() A.胁痛瘀血阻络证 B.胁痛肝郁气滞证 C.胁痛肝胆湿热证 D.胸痹气滞心胸证 E.痰饮病悬饮证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11、李某,女性,78岁。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治疗此病证首选的方剂是() A.生脉散 B.鳖甲煎丸 C.左归丸 D.一贯煎 E.天麻钩藤汤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12、丁某,女,53岁。昨日过食油腻食物,今日胁肋重着疼痛,痛有定处,触痛明显,口苦口黏,纳呆恶心,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该病证的治法是() A.消食导滞 B.健脾和胃 C.清热利湿 D.疏肝理气 E.祛瘀通络 参考答案:C

中医内科学分类模拟题5-(2)

中医内科学分类模拟题5-(2) B型题 A.肝络不和 B.络脉失养 C.胁络不畅 D.气阻络痹 E.瘀血阻络 1. 肝阴不足而致胁痛的发病机理是 答案:B 2. 湿热蕴结而致胁痛的发病机理是 答案:C A.柴胡疏肝散 B.茵陈蒿汤 C.龙胆泻肝汤 D.一贯煎 E.六味地黄丸 3. 胁痛中湿热蕴结型可选 答案:C 4. 胁痛中肝阴不足型可选 答案:D

A.柴胡 B.郁金 C.延胡 D.川芎 E.大黄 5. 治肝气郁结的主药醋炒尤胜的药物为 答案:A 6. 湿热蕴结型胁痛为肝胆实邪壅滞,宜用答案:E A.阳黄 B.阴黄 C.萎黄 D.黄胖 E.以上都不是 7. 病因由外感与湿热所致的黄疸为 答案:A 8. 病因由内伤与寒湿所致的黄疸为 答案:B A.《内经》 B.《诸病源候论》 C.《景岳全书》

E.《金匮要略》 9. 鼓胀最早见于 答案:A 10. 明确提出鼓胀的病因与寄生虫有关的是答案:B D型题 1. 阳黄热重于湿的治法是 A.清热解毒 B.清热利湿 C.利湿化浊 D.通腑泄下 E.疏肝理气 答案:BD 2. 黄疸如失治误冶,后期可转变为 A.鼓胀 B.胁痛 C.胃痛 D.水肿 E.积聚 答案:AE 3. 主要与胁痛相鉴别的病症为 A.痞满 B.黄疸

D.痹症 E.胃痛 答案:CE 4. 症见胁痛,喜叹息,气短胸闷,伴肠鸣腹泄者,其病机为 A.脾胃虚弱 B.肝气横逆 C.脾肾气虚 D.湿热困脾 E.脾运失常 答案:BE 5. 胆胀主要责之于胆,与之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A.心 B.胃 C.肝 D.脾 E.肾 答案:BC 6. 胆胀的治疗原则为 A.清热利湿 B.疏肝理气 C.疏肝利胆 D.和降通腑 E.通腑泄浊

中医内科学的复习重点

病名定义: 1.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其特征。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为多见。病情有轻重的不同,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一般通称伤风或冒风、冒寒;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时行感冒是感冒的一个特殊类型,主要感受时行疫毒,病情重而多变,在一个时期、一定区域内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者,且不限于季节,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2.咳嗽是指肺失宜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3.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4.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X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症。 5.肺痈是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血败肉腐,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于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6.肺痨是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7.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烦躁,心慌等。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日久则见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证候。 8.肺萎是指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证,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9.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同时并见。病情较轻为惊悸,病情较重为怔忡。10.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11.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有人寐困难,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寐。 12.癫狂是精神失常的疾患,癫证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狂证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因二者在症状上不能截然分开,又能相互转化,故癫狂并称。本证多见于青壮年。13.痫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又名“癫痫”或“羊痛风”。其特征为突然意识丧失,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一如常人。发作前可伴眩晕,胸闷等先兆,发作后常有疲倦无力等症状。14.痴呆是由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所导致的一种神志异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轻者可见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钝,善忘;重则表现为终日不语,或闭门独居。或口中喃喃,言辞颠倒,行为失常,忽笑忽哭,或不欲食,数日不知饥饿等。 15.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昏厥时间较短,自会逐渐苏醒,清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后遗症。严重者甚至一厥不醒而导致死亡16.胃痛又称胃脘痛,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症的病证。 17.痞满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按部位痞满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痞即胃脘部,又可称胃痞。 18.呕吐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19.噎膈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时哽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噎虽可单独出现,而又每为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往往以噎膈并称。20.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2019-2020学年中医内科学练习题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2019-2020学年中医内 科学练习题 您的姓名: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胁痛的基本治法是 [单选题] * A.和解少阳止痛 B.理气和胃止痛 C.疏肝和络止痛(正确答案) D.祛瘀通络止痛 E.养阴清热止痛 答案解析:胁痛治疗当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治则。实证之胁痛,宜理气、活血、清利湿热;虚证之胁痛,宜滋阴、养血、柔肝。 2.下列不是肝络失养型胁痛的主症的是 [单选题] * A.胁肋胀痛,走窜不定(正确答案) B.头晕,目眩 C.胁肋隐痛,悠悠不休 D.口干咽燥,心中烦热 E.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答案解析:胁痛之肝络失养证,症见胁肋隐痛,悠悠不休,劳累则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3.下列属于诊断黄疸的最重要的依据的是 [单选题] * A.齿垢黄

B.爪甲上黄 C.小便黄 D.目黄(正确答案) E.身黄 答案解析: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4.下列不属于阳黄与阴黄的鉴别要点的是 [单选题] * A.小便黄与不黄(正确答案) B.病程较长与较短 C.黄疸鲜明与晦暗 D.热证与寒证 E.虚证与实证 答案解析:黄疸主要表现为身黄、目黄、小便黄,根据其致病因素的不同可分为阳黄和阴黄。阳黄为湿邪为患,从热化所致,多为热证、实证,发病急,病程较短,黄色鲜明,常伴有发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弦数;阴黄为湿邪为患,从寒化所致,多为寒证、虚证,病势较缓,病程较长,黄色晦暗,常伴有形寒神疲、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迟。 5.下列对积证治则描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以行气散结为主(正确答案) B.治疗应分为初、中、末三期 C.末期应予养正除积 D.初期应予消散 E.中期应消补兼施 答案解析:A项为聚证的治则。 6.积证之正虚瘀结证的临床主症为 [单选题] *

中医内科学模拟试卷【卷3含答案】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 1、胁痛肝络失养证,若神疲乏力明显者,可加 A.太子参 B.玄参 C.五味子 D.女贞子 E.麦冬 【答案】A 2、呃逆是由哪些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 A.肝脾肾 B.胃肝脾肺肾 C.肝心脾肺 D.心脾胃肺 E.肺脾肾 【答案】B 3、痴呆痰浊蒙窍应使用 A.洗心汤 B.天麻钩藤饮 C.苓桂术甘汤

D.半夏白术天麻汤 E.归脾汤 【答案】A 4、厥证的辨证要点包括 A.辨病因 B.辨虚实 C.分气血 D.辨阴阳 E.分脏腑 【答案】A B C 5、最早记载呃逆相关论述的是哪一部医著 A.《金匮要略》 B.《医宗金鉴》 C.《黄帝内经》 D.《诸病源候论》 E.《脾胃论》 【答案】C 6、痹病的内在致病因素是 A.正气不足

B.感受风寒湿邪 C.情志不畅 D.饮食不节 E.瘀血阻滞 【答案】A 7、下列哪项是阳痿的常见原因 A.劳欲过度 B.情志失调 C.饮食不节 D.劳逸失度 E.禀赋不足 【答案】A B C D E 8、虚劳证,面色菱黄,食少,形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肠鸣腹痛,大便溏薄,舌质淡,脉弱。辨证应属 A.脾气虚证 B.脾阳虚证 C.脾胃阴虚证 D.肾阳虚证 E.肾气虚证 【答案】B

9、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病机是 A.胃阴不足,虚中有热 B.气逆痰阻,胃气上逆 C.脾胃阳虚,膈间不利 D.肝气上乘,胃气上冲 E.气不化津,食滞内阻 【答案】A 10、呃逆与呕吐在病机上的相同点为 A.胃失和降,气逆于上 B.胃阴不足,胃虚不降 C.食管狭隘,胃失和降 D.外邪犯胃,气逆于上 E.脾胃虚弱,食入不化 【答案】A 11、瘀阻脑络证的头痛特点是 A.冷痛 B.绵绵而痛 C.刺痛 D.胀痛

中医内科学(精选4附答案)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 1、阳虚秘的代表方为 A.四神丸 B.理中丸 C.济川煎 D.暖肝煎 E.金匮肾气丸 【答案】C 2、患者因恼怒致头痛而眩,心烦易怒,夜眠不宁,两胁胀痛,面红口苦,苔薄黄,脉弦有力。治法宜 A.疏散风热 B.平肝潜阳 C.养阴补肾 D.化痰降逆 E.祛风胜湿 【答案】B 3、低热,午后热甚,心内烦热,胸闷脘痞,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大便稀 薄或黏滞不爽,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宜选用 A.泻心汤 B.黄连温胆汤

C.平胃散 D.二陈汤 E.中和汤 【答案】B E 4、久疟不愈,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痰浊瘀血互结于左胁之下,形成痞块并兼气血亏虚者,在原方基础上可配以下哪些方剂治疗 A.八珍汤 B.十全大补汤 C.鳖甲煎丸 D.何人饮 E.清瘴汤 【答案】A B 5、具有明显季节性的证候是 A.外风证 B.内寒证 C.内湿证 D.暑证 E.外热证 【答案】D

6、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虚弱。当选用 A.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B.苓桂术甘汤 C.独参汤 D.天王补心丹 E.参附汤 【答案】A E 7、聚证患者,食滞痰阻,痰湿较重,服六磨汤后,腑气虽通,但症状未减,舌苔 白腻而不化。治疗应首选 A.三仁汤 B.藿朴夏苓汤 C.平胃散 D.五苓散 E.香苏散 【答案】C 8、患者,男,38岁。平素长期熬夜工作,自觉腰酸背痛多年,近期腰痛加重,遗精,阳痿,夜多尿,下利清谷,怕冷,手足不温,出冷汗,精神疲倦,面色苍白,舌质胖嫩,边有齿印,苔淡白而润,脉沉迟。本病的治法是 A.健脾益气 B.滋补肾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