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紫苏,痛风的治疗

紫苏,痛风的治疗

紫苏,痛风的治疗

紫苏资料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来自于唇形科,紫苏属。别名臭苏,孜珠。frutescens:变成灌木状的。

一年生、直立草本。茎绿色或紫色,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长柔毛。叶阔卵形或圆形,两面绿色或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面被疏柔毛。花冠白色至紫红色,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本植物在我国栽培极广,供药用和香料用。入药部分以茎叶及子实为主,叶为发汗、镇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剂,有镇痛、镇静、解毒作用。

治感冒,因鱼蟹中毒之腹痛呕吐者有卓效;梗有平气安胎之功;子能镇咳、祛痰、平喘、发散精神之沉闷。

叶又供食用,和肉类煮熟可增加后者的香味。种子榨出的油,名苏子油,供食用,又有防腐作用,供工业用。

民族药

【达斡尔药】balei tos:果实熬油治肝炎。

【傣药】甲阿娘:全草治产妇发热,感冒头痛,咳嗽。

【毛难药】妈哈兰:茎、叶治感冒,咳嗽。

【蒙药】地上部分用于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鱼蟹中毒,恶心呕吐;老茎(紫苏梗)治疗胸闷不舒,脘腹胀满,妊娠呕吐,胎动不安;种子(紫苏子)治疗咳逆上气,痰多喘急《蒙植药志》。

【苗药】地哈:茎、叶治感冒,咳嗽。

开头

文中的紫苏是在贵州黔南遇见的,前面介绍回回苏的时候说了紫苏的开发利用方向。

所以这篇文章我们简单说一下紫苏的利用,再查找紫苏资料的时候,还出来了一篇关于痛风的资料。紫苏叶作为组方药之一来治疗痛

风,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痛风的中医疗法。

油用价值

苏籽出油率高达45%~55%,不饱和脂肪酸占总含油量的90%以上,其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50%~70%。

α-亚麻酸是人体重要的必需脂肪酸,紫苏籽油及α-亚麻酸具有调节免疫力、降血脂和血压、提高智力、延缓衰老、抗癌和预防多种疾病等保健功效,是高血压、血栓病患者的理想食疗油,可作为保健食用调和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在工业上,因其碘值高、挥发性强、易干燥,既可用于制备油漆和油布,又可用于制备阿立夫油、油墨,以及肥皂、涂料、人造革等。

此外,紫苏油中的亚油酸及其衍生物还可配制出具有各种功能的化妆品。

药用价值

紫苏籽、叶、苞和梗都可作为中药材,治疗多种疾病。

如籽可用于主治下气、消痰、润肺、宽肠和治疗肿瘤等;

叶可主治发表,散寒,理气,抗菌,升血糖,咳喘,安胎等;

苞可治血虚感冒;苏梗可理气、舒郁、止痛、安胎和治食滞等。

此外,紫苏还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及迷迭香酸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抗癌及增加免疫力及多功能医药中间体,研制抗过敏、抑制血小板凝聚药物,开发抗衰老、增强免疫功能的产品。

其它用途

紫苏叶片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类胡萝卜素,营养价值高又兼有药用功效,当鲜菜食用深受人们喜爱;

另外,还可加工成紫苏粥、紫苏酱、紫苏豆瓣酱、紫苏汁、蜜饯、果脯、糖果、叶粉、糕点等多种形式的食品,以及拼盘、腌制产品等调味品;

此外,还可用作色素、防腐剂、甜味剂和香料等食品添加剂的基料。

以紫苏为原料,日本相继开发出了保健食用油、保健食品(如饼干、点心等)、紫苏茶、紫苏饮料、紫苏酱油、紫苏增白霜、药品等。

痛风

痛风是以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疾病,以高尿酸血症为临床特点,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急性痛风

急性痛风的首发症状常见下肢远端单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病理变化主要为急性发作期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尿酸盐沉积组织局部坏死,继而细胞间质胶原纤维样变性、增生,形成异体肉芽肿。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滑囊液是炎性的,而慢性痛风则是非炎性的。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滑囊液中白细胞较多,特别是分叶核白细胞增多,可见白细胞内有针状尿酸盐结晶。

西医给予秋水仙碱治疗后,症状可迅速缓解,但由于秋水仙碱副作用大,改为其他止痛药治疗。

慢性痛风

慢性痛风是指患者经过急性痛风期治疗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也称痛风间歇期。

痛风石

痛风石的核心是尿酸钠,是痛风长期反复发作造成尿酸钠盐结晶,沉积的尿酸钠盐结晶周围可发生异物样的轻度慢性炎症反应。

尿酸钠结晶会引起组织的断裂和纤维变性,呈结节肿大。

痛风石常见于关节内及其附近组织,如软骨、滑膜、骨骼、肌腱、韧带、关节囊、皮下脂肪和皮肤等处,一旦形成痛风石,会造成关节

破坏性的改变,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

现代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过多的尿酸盐沉积、痛风石破坏和结缔组织反应。

西药治疗

结合临床表现,急性痛风期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治疗;

痛风间歇期可给予促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龙、磺吡酮)、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呤醇)治疗。

中医痛风

中医所指的“痛风”,是因风寒湿气乘虚侵袭,经络痹阻,气血凝滞而致的以肢体及关节疼痛、酸楚、麻木,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实为痹证的别名。

患者平素饮食不节,嗜酒恣饮,疲劳过度,导致正气亏虚,虚则致病致瘀,瘀血邪毒久聚成积;或湿热内生,久湿迁延,浊毒入络,血阻成瘀而发病。

本病初发在经络,以实为主,热痹为先;久则深入筋骨,可致关节畸形。浊热蕴结,流注络脉,关节灼红肿痛;湿浊瘀阻,凝滞经隧,故发骨节肿痛。

除湿清热,扶正祛邪,化瘀止痛适用于急性痛风发作期。

急性痛风治疗

趾处红肿、发热,疼痛难忍,活动严重受限。舌质暗红,舌胖大有齿痕,苔厚白腻,脉弦洪。

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补气祛湿、活血止痛为原则。主方:白茅根50g,老鹳草50g,络石藤50g,黄芪50g,金银花50g,连翘50g,车前子30g(包煎),泽泻30g,当归15g,丹参15g,白芍15g,白术15g,苍术15g,黄柏15g,红花15g,木通10g,陈皮10g,地龙10g,川芎5g,牛

膝5g,杜仲5g,续断片5g,醋乳香5g,醋没药5g。

水煎服,每日1剂。服用当日疼痛减轻,红肿消失。连服5d,舌质转红,齿痕变浅,苔白变薄。继续用此方加减连服15d,症状完全消失。

慢性痛风治疗

补肾养肝,健脾排酸适用于痛风间歇期。其主要症状为肝肾双亏,脾失运化。以补肾柔肝、健脾排酸为原则。

主方:土茯苓60g,金钱草60g,黄芪30g,熟地黄30g,山药30g,山萸肉30g,白术15g,白芍15g,大血藤15g,泽泻10g,牡丹皮10g,茯苓10g,秦皮10g,地龙10g,杜仲5g,续断片5g,当归5g,乌梅5g,防己5g,紫苏叶15g。水煎服,每日1剂。

用此方随症加减,连服20天。

痛风石治疗

调整气血,补肾溶石适用于痛风石期。该时期难以治愈,目前临床中没有此期患者来诊。但根据中医理论可以确定治疗法则。以调整气血、补肾溶石为原则进行组方。

主方:人参片1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片5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0g,熟地黄15g,老鹳草60g,络石藤60g,大血藤30g,三棱10g,杜仲10g,续断片10g,乌梅10g,莪术10g,昆布15g,海藻15g。水煎服,每日1剂。

痛风的治疗主要以健脾、养肝、补肾为主。健脾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形成。

急性痛风诱因一般为肝肾亏虚、饮酒食海鲜而发病。

发病部位迅速积聚大量炎症液体浸润关节及周围组织,造成患者突然发病,疼痛难忍。

老鹳草在《滇南本草》记载:“通行十二经络,治筋骨疼痛。”

若有历节疼痛,痛处红肿,老鹳草与防己、寻骨风、地龙、络石藤等配伍,有清热除湿止痛之效。

金银花、连翘、泽泻、车前子消炎利尿,清热消肿。杜仲甘温气和,专入肝肾,能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其功效与牛膝、续断片相佐而成。

在痛风间歇期,用补肾养肝药必加紫苏叶,《本草纲目》记载紫苏叶可解鱼蟹之毒,西医认为紫苏叶提取物有抗氧化作用。

白芍养肝,其用量在临床上可加至100g,补肾首选用六味地黄汤。

土茯苓能健脾胃,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祛则筋骨利,故诸证可愈。

金钱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利尿排石。大血藤活血散瘀,消肿止血,可治瘀血诸痛。

乌梅能把血液中疲劳物质乳酸分解为CO2和H2O排出体外,消除疲劳。

凡血瘀气滞而致癥瘕痞块者,常以三棱与莪术相须为用。昆布软坚散结,与海藻相须为用以增强疗效。

结尾

痛风的介绍就到这里啦,看中医的思路,突然觉得有趣。就像英文的26个字母,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成各个单词。

中医按照草药的不同性质,归纳分类,也把疾病病因归为几种原因,然后就按照症状给组合了一个方子。

上面提到了健脾药可以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是尿素生成中起关键作用的酶。

在治疗痛风的西药中,除了上面提到的,现在又多了一种西药,叫“非布司他”,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然后呢,对于痛风的患者,是选择西药疗法还是中医疗法?以及关于痛风的更多知识和药物治疗。可以加我同事的微信咨询:xhr591418070。

他现在负责这方面的疾病和药物,我负责的是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药物。

工作之后,对于疾病的认识从书本跳到现实,发现确实真真正正治疗疾病的是那些上市的有安全保障的药物,或药斗中经常使用的中药,而不是还未研究透彻的那些我想要开发的植物。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思路与方法韩秉谦吴亚辉(河北省保定中医中药养生研究会河北保定071000)

(2)国内外紫苏研究进展概述谭美莲严明芳汪磊王力军严兴初(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

紫苏,痛风的治疗

紫苏,痛风的治疗 紫苏资料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来自于唇形科,紫苏属。别名臭苏,孜珠。frutescens:变成灌木状的。 一年生、直立草本。茎绿色或紫色,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长柔毛。叶阔卵形或圆形,两面绿色或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面被疏柔毛。花冠白色至紫红色,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本植物在我国栽培极广,供药用和香料用。入药部分以茎叶及子实为主,叶为发汗、镇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剂,有镇痛、镇静、解毒作用。 治感冒,因鱼蟹中毒之腹痛呕吐者有卓效;梗有平气安胎之功;子能镇咳、祛痰、平喘、发散精神之沉闷。 叶又供食用,和肉类煮熟可增加后者的香味。种子榨出的油,名苏子油,供食用,又有防腐作用,供工业用。 民族药 【达斡尔药】balei tos:果实熬油治肝炎。 【傣药】甲阿娘:全草治产妇发热,感冒头痛,咳嗽。 【毛难药】妈哈兰:茎、叶治感冒,咳嗽。 【蒙药】地上部分用于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鱼蟹中毒,恶心呕吐;老茎(紫苏梗)治疗胸闷不舒,脘腹胀满,妊娠呕吐,胎动不安;种子(紫苏子)治疗咳逆上气,痰多喘急《蒙植药志》。 【苗药】地哈:茎、叶治感冒,咳嗽。 开头 文中的紫苏是在贵州黔南遇见的,前面介绍回回苏的时候说了紫苏的开发利用方向。 所以这篇文章我们简单说一下紫苏的利用,再查找紫苏资料的时候,还出来了一篇关于痛风的资料。紫苏叶作为组方药之一来治疗痛

风,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痛风的中医疗法。 油用价值 苏籽出油率高达45%~55%,不饱和脂肪酸占总含油量的90%以上,其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50%~70%。 α-亚麻酸是人体重要的必需脂肪酸,紫苏籽油及α-亚麻酸具有调节免疫力、降血脂和血压、提高智力、延缓衰老、抗癌和预防多种疾病等保健功效,是高血压、血栓病患者的理想食疗油,可作为保健食用调和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在工业上,因其碘值高、挥发性强、易干燥,既可用于制备油漆和油布,又可用于制备阿立夫油、油墨,以及肥皂、涂料、人造革等。 此外,紫苏油中的亚油酸及其衍生物还可配制出具有各种功能的化妆品。 药用价值 紫苏籽、叶、苞和梗都可作为中药材,治疗多种疾病。 如籽可用于主治下气、消痰、润肺、宽肠和治疗肿瘤等; 叶可主治发表,散寒,理气,抗菌,升血糖,咳喘,安胎等; 苞可治血虚感冒;苏梗可理气、舒郁、止痛、安胎和治食滞等。 此外,紫苏还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及迷迭香酸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抗癌及增加免疫力及多功能医药中间体,研制抗过敏、抑制血小板凝聚药物,开发抗衰老、增强免疫功能的产品。 其它用途 紫苏叶片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类胡萝卜素,营养价值高又兼有药用功效,当鲜菜食用深受人们喜爱; 另外,还可加工成紫苏粥、紫苏酱、紫苏豆瓣酱、紫苏汁、蜜饯、果脯、糖果、叶粉、糕点等多种形式的食品,以及拼盘、腌制产品等调味品;

石氏伤科运用牛蒡子组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特效

石氏伤科运用牛蒡子组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特效 石氏伤科是享誉海内外的一大中医骨伤流派。石氏倡导“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整体观念,立足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牢牢把握骨伤疾患的病理机制,吸取中医内外各科临床精华,融会贯通,广收博蓄,形成了以石氏特色理论、石氏特色诊治、石氏特色手法、石氏特色用药等为一体的学术体系。而牛蒡子便是石氏擅长运用于临床组方的一味君药,临证运用每获良效。现将石氏伤科运用牛蒡子组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介绍如下。 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与分型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临床常见与多发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临床上常见关节肿胀、形寒肢冷,或红肿热痛、经脉瘀阻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学认为,此疾病是外感风湿,或内伤久病化为痰浊,进而引起气滞血瘀造成的,由于关节内与关节周围筋脉与经络不通,随之出现了疼痛症状。 痛风性关节炎的常见基本分型有三。风湿热型:正气虚衰,涉水冒雨,感受风湿,邪入肾经,血脉瘀滞,导致痛风。关节疼痛剧烈、扪之发热,红肿明显,痛不可触,屈伸不利,得冷则舒,遇热则剧。风寒湿型: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肢

体关节疼痛,曲伸不利,冬春阴雨天气尤易发作;风偏胜者,疼痛游走不定或呈放射样,涉及多关节,尤上肢居多,或兼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缓。痰湿流注型:此乃素体肥胖,嗜食膏粱厚味,致脏腑气化功能受阻,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形成痰湿,流注关节而发病。伴有关节疼痛,或足心、足跟作痛,但坐久卧起则痛甚,行动迟缓,或兼胸闷眩呕,苔白滑,脉濡缓。 牛蒡子常见配伍的功效作用 牛蒡子,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恶实等,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中药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对牛蒡子的描述为:“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袪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等多种病症。” 笔者对牛蒡子功效的配伍规律及临床用药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研究,发现牛蒡子只要合理地配伍和炮制,其应用范围较广,疗效确切,特别是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领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对古人方剂运用的方法和配伍形式梳理,解析古人使用牛蒡子的用药思维,结合石氏伤科学术体系中针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经验之后,我们进行了遴选归纳,以便更清晰地看到它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上的用药机理。 1.疏风清热 牛蒡子最早见于魏晋时期著名医家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中,当时即有“恶实......主明目”的记载,之后许多本草书藉中都沿用此记载。金·李杲《兰室秘藏》卷五“风温”拟方(薄荷、牛蒡子、前胡、象贝、连翘、黑栀皮、赤芍、生甘草)治疗风火上郁,耳后结核,目眦痛之少阳风火证。方中牛蒡子配伍薄荷疏散上焦风热,疏肝解郁;配伍前胡、象贝(浙贝母)化痰散结,痰去热孤:配伍连翘、黑栀皮(炒栀子皮)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配伍赤芍、生甘草,凉血解毒,益气活血散结。 2.解毒消痈 牛蒡子具有解毒消痈的作用,这在多部本草书籍中都有记载。

痛风针灸治疗5种针法,附蔡德亨教授『痛风汤方剂』

痛风针灸治疗5种针法,附蔡德亨教授『痛风汤方剂』 痛风针灸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2、曲池。 配穴:分2组。1、内踝侧:太溪、太白、大敦;外踝侧:昆仑、丘墟、足临泣、束骨。2、合谷。 (二)治法 病变在下肢,均各取第一组;在上肢各取第二组。以主穴为主,据部位酌加配穴。以1~1.5寸28号毫针刺入,得气后采用捻转提插补泻手法;急性期用泻法,恢复期用平补平泻法,均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血尿酸降至正常,1~1.5年内未见复发;有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尿酸下降,发作间隙期明显延长者;无效:症状、体征及血尿酸检查均未见改善。 以上法共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上述标准,临床痊愈7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3%。 【刺血】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阿是穴、太冲、内庭、对应点;2、曲池、阳池、阳溪、太冲、丘墟、太溪、阳陵泉、血海。 阿是穴位置:红肿热痛最明显处。 对应点位置:健侧手部阿是穴的对应部位。 (二)治法 每次取一组,二组可交替应用,亦可单用一组。第一组每次均取,仅取患侧穴;第二组每次取2~3穴,交替选取,其中除阳池、太溪、血海取患侧外,余均取双侧。第一组穴刺法:先用三棱针点刺阿是穴,放血数滴,然后以26号1.5寸毫针,刺对应点1针,患侧太冲、内庭及以15度角三针围刺阿是穴(此三针针尖指向三棱针放血处),使用泻法,留针30分钟。第二组刺法:在所选穴区先用手指拍打数次,使局部充血,行常规消毒,押手按压穴位两旁,使皮肤绷紧,以小号三棱针,快速点刺穴位,深度视腧穴而定。挤压出血,部分穴中加拔火罐,出血量以3~10ml为宜。消毒局部,并加敷料包扎固定。上述二法每周治疗1~2次,3~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三)疗效评价 共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3例,按前述标准评定,临床痊愈31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达100%。 【火针法】 (一)取穴 主穴:行间、太冲、内庭、陷谷。 配穴:丘墟、大都、太白、血海、膈俞、丰隆、脾俞、太溪、三阴交。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2个,根据症情配穴酌取1~2个。足部腧穴用粗火针,踝关节以上腧穴用细火针。针足部穴位时,令患者取直立位或坐位,双足垂地,在足下垫几层草纸,穴位行碘酒、酒精严格消毒后,将火针在酒精灯上烧至通红转白亮时,对准穴位速刺疾出,深度为0.3~1寸左右,每穴刺1~3针,出针后即有暗红色血液从针孔喷出,待出血

民间绝妙治病单方

民间绝妙治病单方 内科: 1、紫苏、生姜等量煮水冲鸭蛋治感冒。 2、头痛:艾叶、生姜等量捣碎敷太阳穴治头痛,治全身疼痛(特效)。 3、失眠:仙人掌4—50克捣细加白糖治失眠。芦荟叶取汁睡前服半杯治失眠。 4、干咳:①黑木耳9克、冰糖9克泡水喝。②白萝卜挖个洞放蜂蜜加三片生姜煎水喝治干 咳。 5、咳嗽带血:白萝卜1000克,明矾10克,蜂蜜150克加水煎每日早晚各服30—50克。 6、久咳不愈:独蒜头11上,蜂蜜15克捣碎冲水喝。 7、肺气肿:海带泡开用白糖煎水喝治肺气肿。 8、胀气:艾叶捣细用棉布包好放在肚脐上敷治胀气。苍浦根、艾叶把点酒捣细敷肚脐治胀 气。 9、哮喘:仙人掌100克,蜂蜜适量治哮喘。 10、胃、十二指肠溃疡:墨鱼骨磨成粉用温水送下。

11、肠胃炎:大蒜三小片加美酒一杯喝下去治胃肠炎。茶叶250克、盐9克煎水当茶喝。 艾叶用酒炒热用布包敷肚脐治急性胃肠炎。 12、胃酸:用生姜8片、红枣8个煎水喝。 13、腹泻:石榴皮煎水喝治腹泻。将黄瓜叶晒干碾成末成人每次6克治腹泻。 14、高血压:大柿子树叶煎水当茶喝软化血管。 15、高血压、高血脂、高脂肪:海带150克、绿豆150克、红糖150克煮食治三高。 16、心律失常:灵芝3—5克每天二次开水冲服。 17、心脏病:每天喝一杯红萝卜汁。 18、黄胆肝炎:破铜钱(草药)煮鸡蛋吃每天2—3个共吃9天,吃蛋喝水,黄疸褪尽 就不吃。 19、肝炎:冬虫草、破铜钱煎水当茶喝,凤尾草、茵陈草煎水当茶喝。 20、口干舌燥:天冬、麦冬煎水喝。 21、尿毒症:苦瓜和茶叶泡水当茶喝。 22、慢性肾炎:生姜3片,大蒜3片。 23、大便下血:豆腐渣晒干磨粉用红糖调服。

治疗痛风古方-羌活续断汤

治疗痛风古方-羌活续断汤 羌活续断汤治一切白虎历节风,手足肢节肿痛如锥。 羌活川续断牛膝(酒洗)防风当归(酒洗)川芎(各一钱)薄桂(三分)秦艽川乌(各五分)苍术(米泔浸,炒)麻黄甘草节枳壳(麸炒)穿山甲(各七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葱一根,煎一盏,不拘时服,取汗。 《病源》云∶历节风是气血虚,由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或因调护之不谨,以致风寒湿之邪气偏历关节,与气血相搏而痛非常。或如虎之啮,故有白虎之名。 历节风因风寒湿袭于关节者多,亦或有湿痰流注,痛楚惟夜甚而昼稍轻者,为风寒胜也。痛楚无分昼夜皆剧者,为湿痰也。痰湿胜者,则恶饮食,而时作呕吐者是也。 治法 风寒搏于筋则不能屈伸,手指挛曲,关节疼痛不可忍。或肿如瓠,或痛如掣,或遍身走痒,四肢不举,此皆风寒湿之邪。宜辛温解表,以逐风寒,羌活汤、应效酒之属是也。湿痰壅滞、日夜不已者,宜胜湿导痰,如二陈汤、羌活胜湿汤、愈风化痰丸之属是也。 脉候 脉浮大者,为风寒之邪胜,弦细是湿胜,滑多者是痰。 羌活汤治白虎历节,风毒注骨,疼痛不定。 羌活(一钱)附子(炮)秦艽骨碎补桂心木香川芎当归牛膝(酒洗)桃仁(泡去皮尖)防风(各五分)甘草(炙,三分)上水二盏,姜五片,煎温服。 乌头汤治历节风痛,不可屈伸。 川乌(一枚,蜜四合,煮二合去乌)甘草(炙)麻黄芍药黄

(各等分) 上水煎蜜一合,再煎至八分,去渣。空心服,最治香港脚不屈伸。 千金防己汤治历节四肢。痛如锥刺。 防己黄汤去黄、大枣。本方中防己、白术、生姜各四钱。甘草三钱。加桂心、茯苓各四钱。乌头一枚。(去皮。熬。)人参二钱。以苦酒和水煮。日三夜一服。当觉焦热。痹忽忽然。慎勿怪也。若不觉。复服。以觉乃止。 《千金方》∶治历节风。松叶捣烂一升,酒三斗和浸之七日。每服一合,日三服。 诸风应效酒治白虎历节风,一切诸风瘫痪,寒湿痹,肢节疼痛,香港脚及紫白癜风,神效。 当归川芎白术(各三钱)苍术(五钱)白芷苦参(各二钱)川乌(一钱)何首乌木瓜牛膝(各二钱)木香(一钱)五加皮石楠藤僵蚕白芍药(各三钱)细辛黄柏知母大枫子薏苡仁生地黄(各二钱)穿山甲紫荆皮羌活独活威灵仙本防风(各钱半) 上为粗末,好酒一坛,将绢袋盛于坛内。密封口,文武火重汤煮一时取出,去火毒,过三日饮之。 又煮酒方治一切白虎历节疼痛。 当归(五钱)川芎(二钱)白术苍术(各一两)白芍药生地黄枳壳(各三钱)五加皮(五钱)陈皮半夏羌活独活(各三钱)乌药茯苓甘草桑寄生(各一两)牛膝黄芩木通薏苡仁木瓜(各二钱)海风藤(五钱)紫苏叶木香(一钱)麻黄金银花防己(各三钱)上煮法同前。

瑶族药浴配方

瑶族药浴配方 广西瑶族药浴配方 一、主治痛风药浴配方 方一来源于《证治准绳》,配方为樟木屑约15升(1斗半)。用法为将上药置于大桶内,桶边放一个凳子,以急流水一担熬沸泡之,桶内安一矮凳子,足放在桶内矮凳上,以草围桶外,勿令汤热气入眼。每日洗足1次,每次一小时,7-10日为一 疗程。 ___源于《中国民间疗法》,配方为当归、制乳香、制没 药各20克,川芎、牛膝、乌蛇、血竭儿茶各60克,红花30克、苏木川断狗脊防风独活羌活各100克、鸡血藤150克。用法为将上药加水煎液,倒入温度适宜的洗澡水中,浴身,每日一次,15-30日为一疗程。 方三配方为马钱子、生半夏、艾叶各20克,红花15克,王不留行40克,大黄、海桐皮各30克,葱须3根。用法为将

上药煎汤2000毫升,置于桶内,以热气熏蒸患部,待药液变温后,浸洗患处。每日两次,7日为一疗程。 二、主治高脂血症药浴方 配方为生山楂100克,决明子60克,泽泻30克,虎杖50克,海藻50克,没药30克,川芎30克,生大黄50克,银柴胡50克,龟板30克,仙灵脾30克,鬼箭羽50克,秦皮80克,片姜黄50克。方解为本方以清代外治大师___所拟降脂汤药浴治疗为基础组成,生山楂、决明子、泽泻虎杖共奏消痰化滞、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海藻利湿热软坚散结,姜黄、没药、川芎增强活血祛瘀,生大黄泻下,清利之外,乏银柴胡、龟板、仙灵脾等滋阴补阳之品,使泻不伤正,痰湿瘀热得支,正气生,精神复,久用轻身健体。 现代研究方中山楂、泽泻、龟板久用均有直接或间接降脂作用,作用分别为:1)促进肠道胆固醇排汇、抑制外源性胆固醇吸收如大黄、首乌、决明子、虎杖等;2)竞争性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如海藻所含植物固醇,可抑制肠内固醇的吸收。另外一些中药含果胶、琼脂成分与胆盐结合成复合物,阻碍胆

在以前,人都这样用生姜治病!偏头痛、痛风,生姜的民间疗法!

在以前,人都这样用生姜治病!偏头痛、痛风,生姜的民间疗 法! 生姜是我们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少有人知道生姜也能当药物使,后汉时期的药书《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那个时候就已经被百姓当药物使。 生姜的民间疗法归纳如下: (1)治疗口腔溃疡。 生姜煮水,用热姜水漱口,每日漱上两到三次,这样喝上两三天,口腔溃疡就能有所愈合。如果你的口腔溃疡很严重了,手边又没有什么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的话,可以把生姜切片,将生姜片贴在口腔溃疡的地方,这样也有一定的效果。 (2)治疗感冒。 用陈皮、紫苏、甘草、老姜一起煎熬服用即可治愈感冒,紫苏、甘草取上三钱,加水500CC即可。 (3)治疗咳嗽。 第一个法子,取两个酸梅用火烤至表皮焦时为止,接着取两个生姜用火烤,烤后研磨成姜汁,再用纱布把酸梅和姜汁挤出汁液,加入粗茶服用可治重咳嗽。 第二个法子,将生姜研磨成碎,加入蜂蜜和开水,乘热服用也可抑制咳嗽。 (4)治疗虚汗发热。 虚汗发热时,取姜汁一小杯、酱油一杯半、胡萝卜汁三小杯,400CC热浓茶搅匀服用,同时用纱布蘸取姜汁擦拭身体,即可治疗虚汗发热。 (5)治疗偏头痛。 当你的偏头痛发作时,可以将双手浸泡在热姜水中。大约浸泡个十五分钟左右,偏头痛的感觉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6)治疗咽喉炎。 治疗咽喉炎可以取蛋黄一个,二、三滴生姜汁,砂糖少许,一同

泡入热汤里,拿筷子搅拌均匀后趁热服用,对消除咽喉肿、咽喉炎有些许帮助。 (7)治疗痛风。 疼痛时,用萝卜叶的汁和姜汁混合均匀煎煮,然后再用煮出来的汁水擦拭疼痛的部位可以减轻痛苦。 (8)治疗面部暗疮。 如果你的脸上总是长一些暗疮,就煮生姜水洗脸,坚持每天早晚都这样做,坚持一个月就能看到显著的效果。后面如果不再长暗疮了,也可以每隔几天就用这种生姜水煮来洗脸,这样可以起到巩固的效果。 (9)治疗脚臭。 洗脚水换成热姜水,浸泡双脚在其中时可以加上一点醋和一点盐,泡上个十五分钟即可,有爽身粉也可以在泡完脚之后擦上一些,臭味就可以消除。 (10)治疗慢性胃炎。 治疗慢性胃炎,民间常用这个法子,将老姜片炒焦后放在碗里,往里头冲上些热开水,等它慢慢冷却后再饮用,或者将炒过的姜和水一起煎熬,熬煮后加上适量的砂糖即可。这样喝上三周,就有些许疗效。 (11)治疗慢性肠炎。 一般是将老姜熬成姜水后,整个人的下半身浸泡在姜水里,每次浸泡上十多分钟,这样就能暖和整个身体,不但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畅通无阻,还可以治疗慢性肠炎。如果煮姜水时加上一些萝葡的干叶效果更佳。 (12)治疗头痛和牙齿痛。 头痛的时候,就取上姜汁、麻油和蜂蜜混合在一起,擦在头痛的部位即可;牙痛的时候,就取姜汁和面粉混合在一起,将其涂抹在牙痛部位的脸颊面上也可以止痛。 (13)治冻伤。 将生姜切片装到布袋里,丢到浴缸,人进去泡上一个舒服澡即可。 (14)治晕车。

古代痛风治疗

古代痛风治疗 痛风,在古代称作“脚气病”。大家都知 道隋朝修了一本书,叫《诸病源候论》,在这 本书之中,主要探讨的就是疾病的病理病机, 但是基本不讲治法,只有导引之术。但是,有 一个例外,那就是所谓的脚气病,在《诸病源 候论》之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讨论如何治疗脚 气病的,也就是现代的痛风。 脚气病的由来 根据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记载,脚气病一开始并没有,但是永嘉之乱之后,很多北方的人跑到南方之后,这类疾病就开始流行开来,后来有几个和尚医生,治疗此病的疗效非常好,几乎百分百痊愈,这对于现代人来说几乎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呀。 脚气病为什么得之于脚 脚气病在古代也叫风毒,按照经络的循行,肝脾肾三脏都是从脚开始,而这三脏最容易被寒湿所中,所以此病一般都从脚开始。如果不断加重,才会上身,才会分布在四肢各个地方。 脚气病一般都是在其他病发作的时候一起发作,也有的是喝酒之后就发作了,一般是男人发病比较多,也有妇人发病的情形。开始时,脚气病有很多表现,但是主要表现在肝脾肾三脏上,一般都有小便不利的情形。 脚气病的原因 《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在湿冷的地方待久了,因醉酒入房做爱,汗出当风取凉,这三种情况都是得脚气病的原因。 所以,痛风也是历节病、黄汗病,张仲景治疗这个疾病有专方,比如黄芪桂枝芍药汤、桂枝附子汤等方。 脚气病如何治疗 古代治疗脚气病有多种方法,其中以鸡鸣散为主方,只要有便秘的情形,用鸡鸣散治疗一方一个准。组成如下:

槟榔7枚陈皮30克木瓜30克吴茱萸6克 桔梗15克生姜(不去皮)15克紫苏茎叶9克 7味,以水900毫升,煎取600毫升,分温日三服。 此方在鸡鸣时分冷服,一般第三天开始出现腹泻,医书记载“服此药至天明,大便当下一碗许黑粪”,腹泻完豁然如失,效果奇快! 此方来自何处 这个方是我家传用来治疗湿脚气的标准方,疗效显著,但是并不是祖上发明的,而是《朱氏集验方》中的一个方而已。这也再次证明了中国古代医学的伟大与不朽!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备用方: 第一种是对有阴虚热者,脉来细小、数,脚疼痛,用竹沥汤。 [竹沥汤] 竹沥200毫升甘草秦艽葛根黄芩麻黄防己 细辛桂心干姜各10克茯苓15克防风升麻各7克 附子20克杏仁15克 后14味药以水900毫升,煎取600毫升,趁热加入竹沥,分温日三服。 第二种则是对脉浮大,为表证者,用小续命汤,这个方效果非常好。 [小续命汤] 麻黄(去节)10克人参10克黄芩10克芍药10克 炙甘草10克川芎10克杏仁10克防己10克肉桂7克 防风15克附子20克 以上11味药以水900毫升,煎取600毫升,分温日三服。 第三种是对脉沉,但是有小便不利的情形者,这种情况下服用越婢汤。

痛风、高尿酸导致肾衰竭?小小1叶子,止痛降酸,还你一个健康肾

痛风、高尿酸导致肾衰竭?小小1叶子,止痛降酸,还你一个 健康肾 痛风来时如风,突然发作、疼痛难忍、苦不堪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痛风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据初步调查,在我国45岁以上的人群当中,痛风患者已达2%左右,痛风多发生于40—60岁的男性。另外又有统计指出,这些痛风患者40%可继发肾脏损害的表现!而且实际情况当中可比这个40%要高很多。到底怎么回事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痛风对肾的危害 痛风产生的尿酸结石等病变早期主要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使人体浓缩尿液的能力下降,这是在悄无声息损伤痛风患者的肾脏,而且并不一定会反应为血肌酐升高。所以,在肾内科一般都认为痛风都会百分百引发肾脏损害! 痛风患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如果长期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治疗,则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组织和肾脏中,形成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简称痛风肾)等,甚至危及生命。痛风患者往往有“五高一低”,即“高尿酸、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体重及肾功能低下”。 据有关报道,近15年来,我国城市医院住院的痛风及痛风肾病人数正在直线上升,而且南方的上升趋势比北方更为明显,已成国内

(尤其是广东等沿海开放地区)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痛风而伴有肾损害者占41%,25%死于肾功能衰竭,痛风肾是痛风致死的首要原因。 痛风肾脏损害的早期症状 1、轻度水肿:痛风肾患者早期会出现轻度水肿,因此痛风肾患者出现水肿时,应该警惕疾病的发生。 2、尿酸增高:尿酸增高是引起痛风性肾症的基础,控制血尿酸是预防尿酸性肾病的前提,故需选择百年清正膏使血尿酸维持在正常水平。 3、痛风肾起病隐匿早期可有腰酸背痛,痛风肾患者一般会出现尿酸结石、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症状及肾小管功能损害。 4、血压增高:痛风肾患者大部分血压增高,血压增高会加重患者肾脏负担,因此痛风肾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压。 5、贫血:痛风肾患者晚期会出现低蛋白血症导致贫血等不良反应。

鸡鸣散对痛风特效

鸡鸣散对痛风特效 鸡鸣散(来自喜马拉雅听书) 2020年2月25日发布 鸡鸣散:针对痛风立竿见影(针对寒湿型) 鸡鸣散是绝奇方,苏叶茱萸桔梗姜;瓜橘槟榔煎冷服,脚气浮肿效果良。 组成 槟榔七枚,陈皮、木瓜各16,吴茱萸6,桔梗8,生姜(和皮)8,紫苏茎叶三9。 用法用量 上为粗末,分作八服。隔宿用水三大碗,慢火煎,留一碗半,去滓;用水二碗,煎滓取一小碗,两次以煎相和,安顿床头,次日五更分二三服,只是冷服,冬月、略温亦得,服了用饼饵压下。如服不尽,留次日渐渐吃亦可。服此药至天明,大便当下一碗许黑粪水,即是肾家感寒湿毒气下来也。至早饭前后,痛住肿消,但只是放迟迟吃物,候药力过。 功用:行气降浊,温化寒湿。 主治: 主治脚气。人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用索悬吊,叫声不绝,筋脉肿大。 方义 方中以槟榔为君,质重下达,行气逐湿。臣以木瓜舒筋活络,并能化湿,陈皮健脾燥湿,更能理气。佐以紫苏叶、桔梗宜通气机,外散表邪,内开郁结,吴茱萸、生姜温化寒湿,降逆止呕。诸药相合,祛湿化浊,宜通以散邪,温散寒湿,行气开壅。但总以宣通为要,适用于湿脚气而偏寒者。 运用 1、临床应用以足胫重着无力,发热恶寒,足痛不可忍,筋脉水肿为辨证特点。

2、现代本方主要运用于单纯性下肢水肿、特发性浮肿、丝虫病象皮肿、不安腿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属寒湿下阻者。 使用注意 1、孕妇慎用。 2、属于脚气、湿热脚气者忌用。 3、方中槟榔易耗正气,不宜久服。 附方 名称:鸡鸣散 组成:牵牛子末、胡粉、大黄、朴消 用法:上为散。鸡鸣时,以井华水调服三钱匕,以利为度,不利再服 主治:气疬疼痛及热毒结核,或多烦闷,热而不寒者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名称:鸡鸣散 组成:大黄、杏仁 用法:上为细末。酒一碗,煎至六分,去滓,鸡鸣时服。次日取下瘀血,即愈。若便觉气绝不能言,取药不及,急擘开口,以热小便灌之 主治:从高坠下,及木石所压。凡是伤损,血瘀凝积,气绝欲死,并久积瘀血,烦躁疼痛,叫呼不得。跌扑损伤,血瘀停积胁内,日久作痛 出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功用:利去瘀血,推陈致新 名称:鸡鸣散 组成:大黄、当归、桃仁 用法:上锉,作一帖。酒煎,鸡鸣时服。次日下瘀血即愈 主治:金刃伤,打扑伤,血瘀凝积,烦闷欲绝。胸腹蓄血 出处:《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九引《三因》 功用:推陈致新 名称:鸡鸣散

老中医从100个痛风治疗方中,得出1个验方,加减治痛风

老中医从100个痛风治疗方中,得出1个验方,加减治痛风 痛风是因为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引发的一组关节炎症。医生在梳理治疗痛风临床报道的100篇文献的100个治疗专方中,共出现165种中药,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清热药: 包括黄柏、土茯苓、忍冬藤、石膏、黄芩、知母、赤芍、丹皮、金银花、生地等。 2.祛风湿药: 包括威灵仙、防己、藤类药(青风藤、雷公藤、海风藤、鸡血藤等)、木瓜、秦艽等。 3.祛湿药: 包括苍术、萆薢、车前子、泽泻、滑石等。 4.通络活血药: 包括牛膝、地龙、丹参、川芎、桃仁、红花、泽兰、延胡索等。 5.补益药: 包括滋补肝肾的续断、骨碎补、山茱萸等。 医生所参考的100篇临床报道的治疗痛风关节炎症的经验方中,大多是以四妙散(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加减后的组方,或者是以四妙散为组方原则来加减组方,方法是:祛湿药+清热药+活血通经药(+补益药)。 基于此,医生得出治疗痛风的基本方,暂命名为四妙散加味,组方由牛膝、薏苡仁、黄柏、苍术、萆薢、威灵仙、赤芍药、忍冬藤、山慈菇、甘草。 那为什么要用上面的四妙散加减方来组成基本方呢? 我们知道,痛风在中医为痹症范畴,也有白虎历节病的称谓。大多是因为脾肾亏虚功能失常,导致的痰浊湿毒壅塞,气虚血瘀是痛风的主要病机。 而且,痛风治病好发于形体丰腴之中老年人,而且平常生活还好

食辛辣肥甘厚味醇酒,还喜静恶动,导致脏气渐衰,功能失调,特别是脾肾两脏清升浊降的代谢功能紊乱为主。 脾失健运则升清浊降失司,肾气匮乏则分清别浊无权,导致痰浊、湿毒、瘀热内生,壅滞经络和关节,使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而骨节肿痛。 痛风病还有本虚标实,反复发作的特点。 本着痛风发病的“急则治标”的原则,上述基本方以四妙散为组方基础。 而四妙散的组方立义有恰恰符合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的“痰浊壅塞、热瘀互结”的病理特点,方中二妙(苍术、就黄柏)具有清热燥湿,以除湿热下注之红肿热痛。 可是湿热随下注,但根在脾,所以方中以苍术燥湿健脾,又合黄柏苦寒沉降,助药清下焦湿热,以解湿热浊毒,二药相合清流结源,标本兼顾,共同作为君药。 薏苡仁,甘淡微寒,主降泄,既能健脾利湿,还擅长于祛除肌肉筋骨所困的湿邪,主治筋脉拘急的湿热痹阻筋骨疾病。 湿浊导致的疾病,都以治阳明为基本,苍术、薏苡仁组合正合这个需求。 以牛膝其补肝肾、强筋骨,而且还能活血通经的功效,引导上述三位药物直达病所。 四妙散基础上加味后的萆薢,味苦性平,入肝胃膀胱经,具有升清化浊、利湿清热的功效。 土茯苓,甘淡入脾胃经,不经能清热除湿解毒,还能升清化浊,它的利尿作用还有利于血中浊毒(尿酸)随尿排出。 方中威灵仙,性猛,善走而不守,能宣通十二经络,让痛风者经络中的瘀滞开通。 忍冬藤,味甘性寒,擅长清解经络中之热毒,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的功效,可消除经络中之风热而止痛疗痹。 山慈菇,消肿散结,含有秋水仙碱,缓解痛风关节疼痛。 赤芍药,行瘀、止痛、凉血、消肿,可以通血脉、散恶血、逐贼

痛风其实是“脚气病”,一个方子,七味药,...

痛风其实是“脚气病”,一个方子,七味药,... 痛风其实是“脚气病”,一个方子,七味药,竟能化解不可言说的痛。 有次我回家路上,旁边坐了两位三十岁左右的乘客。我并不是有意听,但无奈他们说话声音太大。说是他们另外的共友,前天喝酒痛风犯了,这位朋友去找中医看,就此展开下面的对话。 ——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痛风去看中医。 ——疼傻了吧,到时候喝一个月中药,脚才不疼了,不是药效好,是自愈了。 ——中医恐怕都没痛风这个病,他们顶多治治啥也不懂的古代人。 ——谁知道呢,用些中草药,偏方说不定能歪打正着呢! 其实这些话,我听了是什么感受?没什么感受,只是更觉得中医科普十分必要,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之所以有这些想法都源于不了解。 所以来讲痛风,其实在古代就已经有痛风这个病。但当时叫“脚气病”。 不是我们理解的单纯有味道的脚气,足廯,而是说因为古代痛风石多长在患者脚上,脚就会变臭所以叫“脚气病”。 我接诊过一位痛风患者,除了左脚趾肿胀热痛,还体型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面色淡黄而暗,心情烦躁,平时脾气大,现在更甚。舌体胖大暗淡,苔滑腻,脉濡而滑。

我给他说了个方子:槟榔,陈皮,木瓜,吴茱萸,桔梗,生姜,紫苏茎叶。 结果,药用三剂,腹泻后,疼痛已然减轻,一周后还发现自己体重减轻2公斤。 那这个方子为什么能有这样好的效果? 知道这之前我们得先知道患者是什么情况,因患者平日饮食喜好肥甘厚腻,饮酒此为湿热之品,痰湿脾虚,郁而化热,形成痰热,痰热郁积日久形成痛风。 而此方在《医方概要》:脚气之病,乃胃有湿痰积饮,肝胆之气不能升化而郁塞,下走三阴之络,致足肚胫中胀痛,故名脚气。 但用此方,需在五更服之,趁阳升阴未逆之际则药力行,胀痛除也。 其实我们接受到的数据是个资料库,你接受不到的数据,你也不能认为不存在。这就和中医一样,不能因为不了解,就认为中医不行。 要知道在古代对中医的要求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和”都毫不夸张。 而我发现,现在的中医最起码具备两点,一方面靠用药医术,另一方面还得多和患者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了解更多症状,和解除心结,这样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长路漫漫,我给我座位旁边的两位乘客讲了中医说痛风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该中药的药材组成为车前子和紫苏梗。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痛风的中药安全有效,生产成本低,服用方法简单,价格低廉,能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致使人体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人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痛风已由既往的少见病发展为现在的常见病,同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改变密切相关。其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血尿酸增高。急性期多数患者于半夜或清晨起病,初起多为单个关节发炎,约半数为第一跖趾关节、足背,其次常累及足跟、趾指关节及其他中小关节,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并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加速,夜间往往剧痛不能人睡,约数周后症状逐渐消退,数月或数年后再发,转入慢性期,引起关节肿大畸形,僵硬。大部分痛风患者发作时就治疗,平时根本不重视,由于其病史长、反复发作,呈现一种终身性疾病形式。其实血尿酸升高,不仅仅可以引起急性关节炎的发作,还可造成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损害,故不仅要重视急性发作期的积极治疗,亦要重视缓解期的治疗,开展得好可以大大减少痛风关节炎发作,延缓病情进展,防止并发症。 [0003]目前痛风的治疗以消炎止痛、降尿酸为主,常用抗痛风药物副作用多,很多患者不能耐受。痛风患者在急性期过后,往往不愿意再服用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好且副作用较少,易被患者接受,但内服中药,煎煮麻烦,影响了中药的临床

超实用药浴配方

广西瑶族药浴配方 一、主治痛风药浴配方 方一来源:《证治准绳》 配方:樟木屑约15升(1斗半) 用法:将上药置大桶内,桶边放一个凳子,以急流水一担熬沸泡之,桶内安一矮凳子,足放在桶内矮凳上,以草围桶外,勿令汤热气入眼。每日洗足1次,每次一小时,7-10日为一疗程. ·方二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配方:当归、制乳香、制没药各20克,川芎、牛膝、乌蛇、血竭儿茶各60克,红花30克、苏木川断狗脊防风独活羌活各100克、鸡血藤150克. 用法:将上药加水煎液,倒入温度适宜的洗澡水中,浴身,每日一次,15-30日为一疗程。 ·方三 配方:马钱子、生半夏、艾叶各20克,红花15克,王不留行40克,大黄、海桐皮各30克,葱须3根。 用法:上药煎汤2000毫升,置于桶内,以热气熏蒸患部,待药液变温后,浸洗患处。每日两次,7日为一疗程. 二、主治高脂血症药浴方 配方:生山楂100克,决明子60克,泽泻30克,虎杖50克,海藻50克,没药30克,川芎30克,生大黄50克,银柴胡50克,龟板30克,仙灵脾30克,鬼箭羽50克,秦皮80克,片姜黄50克. 方解:本方以清代外治大师吴尚先所拟降脂汤药浴治疗为基础组成,生山楂、决明子、泽泻虎杖共奏消痰化滞、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海藻利湿热软坚散结,姜黄、没药、川芎增强活血祛瘀,生大黄泻下,清利之外,乏银柴胡、龟板、仙灵脾等滋阴补阳之品,使泻不伤正,痰湿瘀热得支,正气生,精神复,久用轻身健体. 现代研究方中山楂、泽泻、龟板久用均有直接或间接降脂作用,作用分别为:1)促进肠道胆固醇排汇、抑制外源性胆固醇吸收如大黄、首乌、决明子、虎杖等;2)竞争性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如海藻所含植物固醇,可抑制肠内固醇的吸收。另外一些中药含果胶、琼脂成分与胆盐结合成复合物,阻碍胆固醇吸收.3)抑制胆固醇,甘油三酯合成,如泽泻、姜黄;4)影响血脂分布、运转与清除,如丹参、女贞子使肝内氧化代谢加强;5)降低血胆固醇,如首乌汉不饱和脂肪酸. 三、治疗肩周炎药浴方 洗剂Ⅰ号 药物组成:防己30g,威灵仙30g,五加皮30g,羌活30g,独活30g,川芎30g,赤芍30g,红花30g,木瓜30g,鸡血藤30g,千年健30g,海风藤30g,青风藤30g,桑枝30g,马钱子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 功效:温经活络,祛风散寒。主治:肩周炎。 用法:将上药用冷水浸泡于铁瓷盆内,2小时后,文火煎熬20分钟,不去渣,待放置温度适宜后,用毛巾蘸药液热敷患处,或直接用药液洗浴患处,再次用时加温即可,加温前可续水。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每剂药可用1周。

四位中医治痛风经验分享(非常实用)

四位中医治痛风经验分享(非常实用) ▲痛风多见于30~45岁的男性患者,起病急骤,且多在午夜突然因足痛惊醒,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中医认为过食甜味及油腻食物与酒是致病之因,并非单一饮酒造成,必须少吃甜食,少吃油腻食物。 导读 山东省名老中医刘启廷教授认为,本病好发于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人,并有嗜酒、喜啖之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因痰湿滞阻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 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治疗白虎历节风(痛风),针金门穴。金门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微信 文章一 泄浊化瘀治痛风 作者:刘荔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刘启 廷名医工作室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贵病”也应运而生,痛风病就是其中之一,古代将痛风称为“宫廷贵族病”,究其发病原因与暴饮暴食、肥甘酒醇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认为痛风病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本病多见于30~45岁的男性患者,起病急骤,且多在午夜突然因足痛惊醒,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明朝虞抟所著《医学正传·卷四》云:“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诸方书又谓之白虎历节风,以其走痛于四肢骨节,如虎咬之状,而以其名名之耳”。 本病一般呈间歇性发作,急性发作时多出现关节剧烈红肿热痛,夜间加剧,70%以上的患者首发关节为足跖趾关节,其次累及踝、膝、指、腕、肘等关节,且有结节形成,甚或溃流脂液。患者常因疼痛难忍来就医,急性缓解后,即转为慢性期,虽关节红肿消失,但仍疼痛或剧痛。 本病病因复杂多样,如脾失健运、肾失气化等原因造成体内水湿积聚,浊毒内蕴,流于关节,阻于筋脉;或过食肥甘酒醇,滋生湿热痰浊,流注关节筋骨,痰阻脉络;或过度劳累或风邪诱触,致使浊毒凝聚,气血瘀滞,运行不畅,以致关节、肌肉疼痛、肿胀、屈伸不利而形成痹证。国医大师朱良春将其命名为“浊瘀痹”。若病情日久或反复发作,多有瘀血阻滞经脉、气血亏虚的表现,若正虚邪实,痰瘀交阻,深入筋骨,病情加重,则见关节僵硬变形;若痰浊凝结局部,则有痛风石形成。 ▲山东省名老中医刘启廷教授认为,本病好发于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人,并有嗜酒、喜啖之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因痰湿滞阻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 山东省名老中医刘启廷教授认为,本病好发于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人,并有嗜酒、喜啖之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因痰湿滞阻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浊瘀,滞留于经脉,则骨节肿痛,结节畸形。故治宜益气温阳、泄化浊瘀为大法,审证加减,待气血调和、气化正常、分清泌浊之功能恢复,浊瘀即可逐渐泄化,而血尿酸亦将随之下降。自拟利湿泄浊散瘀汤加减治疗痛风病,短期效果明显,长期疗效巩固。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生活指导。

民间万能中药验方225个(下)

民间万能中药验方225个(下) 110.缓解痛风方:陈皮15克、生黄芪10克、枳壳10克、秦皮10克(泡水喝)。 111.补益活血茶饮方:黄芪3克,红花1克,枸杞子2克,枣仁2克。 112.治白内障极效方:蜗牛几个冰片少许捣碎,左眼敷右涌泉,右眼敷左涌泉一晚上,极效。 113.洗眼仙方:中药青皮15克,皮硝15克,加六碗水煎至两碗水,装在瓶内,洗时倒点碗内,用小纱布棉花沾药眼天 三次,白内障和一切眼病洗之即愈。 114.治腱鞘炎方:伸筋草,透骨草,桃树根,蒲公英,桑枝,地丁,丹参各50克,就买一副。水煎洗手。 115.治白内障(晶体混浊视力下降)方:蛇壳1克,蝉衣3只,白菊花5克,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三次连用20天可退翳 明目,同时用早上露水滴眼,效果更佳。忌喝酒吃羊肉狗肉。 116.治高尿酸血症方:玉米须30克,丝瓜络30克。水煎分2次服。主治:高尿酸血症。 117.治乳糜尿方:玉米须30克,糯稻根60克。水煎分2次服。 118.治愈糖尿病方:生黄芪18克、生山药、麦门冬各15克、元参30克、肥 知母12克、干地黄10克、北五味、天花粉各9克、生鸡内金6克、生葛 根、丹皮各4.5克、陈皮少许、竹叶30片。毎日一剂,水煎2次共一大 碗分2次服。 119.治糖尿病秘方:葛根15克、陈皮、半夏、茯苓、竹茹、胆南星各9

克、黄连、枳实各6克、升麻、甘草各3克。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 120.治疗肾结石的方:鸡内金,核桃仁,蜂蜜各适量。把鸡内金粉碎,核 桃仁捣碎配蜂蜜搅拌一起放到锅里蒸熟,用法每天早晚各一次一勺, 核桃仁和鸡内金各样等份,蜂蜜要多一点。 121.治疗各种囊肿方:海藻12克,白芥子10克,三棱10克,苡仁20克,桃 仁10克,夏枯草20克,南星6克,赤芍12克。每日1剂水煎服,药液为 600毫升,分2次服,10天为1疗程,理气行滞、活血祛痰、化瘀散结、 软坚消肿。 122.治疗小孩扁桃体肥大的药方: 牡蛎10克,夏枯草10克,浙贝5克,法夏5克,生甘草3克,桔梗3克,紫苏子5克, 另外牡蛎10克应先煎,就是先煮,煮开后10分钟再加其余的药,一剂药煎 了两次后,两次的药液加在一起,浓缩,浓缩至不超过100ML,就行 了,注意不要煮干了,晚上服一次就行了。 123.特效哮喘胶囊配方:紫河车粉500克、川贝母80克、蜈蚣50克、蛤蚧 160克、桔梗15O克、陈皮12克。 1、按其成份重量配比,分别制取紫河车粉、川贝母、蜈蚣、蛤蚧、 桔梗、陈皮。 2、将上述中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为0.3克。装瓶、消毒、密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