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 仪器法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 仪器法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仪器法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仪器法》

细菌培养及鉴定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细菌进行培养和鉴定,可以了解其形态、生长特性、代谢途径等,从而为疾病诊断、药物研发以及环境监测等方面提供支持。在传统的细菌培养与鉴定方法中,一些基础实验仍然采用手工操作,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仪器法在细菌培养和鉴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一般细菌培养仪器法主要包括自动化培养设备、自动化鉴定系统以及基因测序技术等。自动化培养设备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自动进行菌种的筛选、分离和培养。这些设备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模拟出合适的培养环境,从而提高培养的效率和成功率,缩短培养时间。自动化鉴定系统则能够通过检测细菌的生理特征、代谢产物以及遗传物质等,来鉴定细菌的种属和特性。这些系统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鉴定标准,快速准确地完成对细菌的鉴定工作,并且可以进行数据的自动处理和记录,大大提高了鉴定的精确性和效率。基因测序技术则是一种新兴的细菌鉴定方法,通过对细菌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细菌的种属、亚种、基因型以及与其他细菌的关系等。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细菌鉴定信息,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细菌的遗传特征和进化关系。

细菌培养及鉴定仪器法的应用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临床医学中,自动化培养设备和自动化鉴定系统可以帮助医院快速准确地鉴定出导致感染或疾病的致病菌,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在食品与农业领域,细菌培养及鉴定仪器法可以用于食品卫生监测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以保障食品安全和农产品的质量。此外,细菌培养及鉴定仪器法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生物兵器防御、药物研发等领域。

总之,细菌培养及鉴定仪器法在微生物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细菌培养及鉴定仪器法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细菌培养及鉴定仪器法会变得更加高效、准确和智能化。

微生物检验技术介绍

微生物检验技术介绍 微生物检验技术是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前沿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等进行观察、测定和分析,为疾病诊断、病原体鉴定、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以下是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主要内容: 一、传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传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建立在经典微生物学的基础上,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该方法具有简单、直观、快速等优点,但易受主观因素和经验限制,且无法对某些微生物进行准确鉴定。 1、显微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是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结构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初步鉴定。该方法主要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观察。 2、培养基培养 培养基培养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通过在培养基中接种

微生物,观察其生长情况,进行分离、鉴定和计数。该方法可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培养。 3、生化鉴定 生化鉴定是通过测定微生物对各种生化试剂的反应,了解其生理生化特性,从而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该方法可用于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鉴定。 二、现代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快速化和高精度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现代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1、免疫学检测技术 免疫学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通过制备特异性抗体,对样本中的抗原进行检测。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等领域。 2、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DNA或RNA等核酸分子的检测方法,通过分析核酸分子的序列、结构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 yi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 yi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 引言: 细菌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环境中,包括水体、土壤、空气等。它们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对人类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培养和鉴定细菌,在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是指将细菌分离于自然环境或患者样品中,通过合适的培养基和环境条件,培养细菌使其生长繁殖。常用的培养基有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两种。 一、固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是以琼脂作为凝胶剂制成,通常为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基础培养基,如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肉膏蛋白琼脂培养基等。它们透明或半透明,适合于分离单个细菌菌落并鉴定。制备固体培养基时,需要先将琼脂与所需的营养物加入适量的水中,经加热至溶解,然后热纯化,最后倒入培养皿中,等待凝胶化。在接种菌落时,可用支架将细菌接种环插入琼脂中,在清洁环境条件下进行。 二、液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是指无琼脂的培养基,通常为糖和蛋白质组成的溶液,如普通液体培养基、牛肉膏培养基等。液体培养基适合于大量培养,为细菌提供了较好的营养环境。制备液体培养基时,

需要将所需的营养物加入适量的水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各种营养物质,然后进行煮沸和杀菌,最后配制成适合细菌生长的pH值。 二、细菌鉴定 细菌鉴定是指通过一系列检测和实验手段,确定从样品中分离出的细菌的种类和特性。细菌鉴定主要包括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免疫学性质和分子特征等几个方面。 一、形态学特征 形态学特征是指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形态特点以及细菌间的排列方式进行鉴定。包括细菌的形状、大小、胞内结构等。常用的显微镜观察方法有普通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显微镜观察。 二、生理生化特性 生理生化特性是指通过生物化学实验,了解细菌的生长特性、代谢能力和对不同物质的反应性。常用的生理生化鉴定实验有氧气需氧性实验、产酸性实验、芳香化合物降解实验等。 三、免疫学性质 免疫学性质是指通过免疫学实验,检测细菌对特定抗原的反应和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有血清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蛋白质印迹分析等。 四、分子特征 分子特征是指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检测细菌的DNA序列、

细菌鉴定及检测方法

细菌鉴定及检测方法 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其病原性和耐药性等特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准确的细菌鉴定和检测方法对于疾病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以及抗生素治疗等领域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常用的细菌鉴定和检测方法。 一、细菌鉴定方法 1.形态学鉴定: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如细胞形状、大小、颜色等,可以初步判断其属于哪一类菌。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形态特征非常典型的细菌。 2.染色法鉴定: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有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等。革兰氏染色可以根据细菌的细胞壁特性将其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抗酸染色适用于检测酸忍受性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等。 3.生理生化特性鉴定:这是一种常用的鉴定细菌的方法,通过观察细菌对特定物质的代谢反应,例如对糖、气体等的发酵、氧要求等,可以初步确定细菌的鉴定组。 4.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通过提取细菌基因组DNA或RNA,利用PCR扩增、序列分析、16SrRNA测序等技术,从而精确确定细菌的鉴定种属。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广泛应用于细菌鉴定中。 二、细菌检测方法 1.培养法:这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检测方法,通过在富含营养物的培养基上培养细菌,并根据菌落形态、色素、气体产生等进行初步鉴定。培养

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水源、空气中的细菌等。然而,一些特殊的细菌可 能无法在常规培养条件下生长,所以培养法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有限制。 2.免疫学方法:包括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技术。这些方法利用细菌表面特异的抗原与特定抗体的结合反应来检测细菌,并 通过检测结果的颜色或荧光信号来判断细菌是否存在。免疫学方法具有高 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适用于检测特定细菌的存在或细菌相关的抗体等。 3.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细菌检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PCR和实时荧光PCR是常用的检测细菌DNA的方法,可以通过特定引物和 探针分别扩增和检测目标细菌的DNA。此外,基于DNA测序技术的全基因 组测序也可用于快速鉴定和检测细菌。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和敏感性,适用于细菌的快速检测和筛查。 综上所述,细菌鉴定和检测方法有多种选择,不同方法的应用取决于 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鉴定和 检测细菌,从而为疾病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 仪器法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仪器法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仪器法》 细菌培养及鉴定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细菌进行培养和鉴定,可以了解其形态、生长特性、代谢途径等,从而为疾病诊断、药物研发以及环境监测等方面提供支持。在传统的细菌培养与鉴定方法中,一些基础实验仍然采用手工操作,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仪器法在细菌培养和鉴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一般细菌培养仪器法主要包括自动化培养设备、自动化鉴定系统以及基因测序技术等。自动化培养设备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自动进行菌种的筛选、分离和培养。这些设备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模拟出合适的培养环境,从而提高培养的效率和成功率,缩短培养时间。自动化鉴定系统则能够通过检测细菌的生理特征、代谢产物以及遗传物质等,来鉴定细菌的种属和特性。这些系统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鉴定标准,快速准确地完成对细菌的鉴定工作,并且可以进行数据的自动处理和记录,大大提高了鉴定的精确性和效率。基因测序技术则是一种新兴的细菌鉴定方法,通过对细菌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细菌的种属、亚种、基因型以及与其他细菌的关系等。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细菌鉴定信息,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细菌的遗传特征和进化关系。 细菌培养及鉴定仪器法的应用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临床医学中,自动化培养设备和自动化鉴定系统可以帮助医院快速准确地鉴定出导致感染或疾病的致病菌,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在食品与农业领域,细菌培养及鉴定仪器法可以用于食品卫生监测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以保障食品安全和农产品的质量。此外,细菌培养及鉴定仪器法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生物兵器防御、药物研发等领域。 总之,细菌培养及鉴定仪器法在微生物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细菌培养及鉴定仪器法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细菌培养及鉴定仪器法会变得更加高效、准确和智能化。

细菌培养鉴定

细菌培养鉴定 细菌培养鉴定是微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技术,它可以帮 助科学家们准确鉴定细菌的种类,并且渗透细菌的性质和特征。下面 将详细介绍细菌培养鉴定的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给正在探 索微生物的同学们带来一些指导与帮助。 首先我们来简要介绍一下细菌培养的意义。细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它们数量庞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环境中,有些细菌对人 类和生态系统有益,有些则会引起疾病。通过细菌培养鉴定,我们能 够准确了解菌落的形态、生长速度、色素产生、代谢产物等特征,进 而确定细菌属、种类以及其病原性。 细菌培养鉴定的步骤相对复杂,但只要仔细操作,就可以得到准 确可靠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准备菌液样本,这可以是从环境中采 集到的细菌,也可以是临床患者体液中的细菌。样本收集后,需要进 行前处理,如稀释、离心、加入抑菌剂等步骤,以确保每次培养的开 始纯净。 接下来是选用适当的培养基,不同的细菌可能对不同成分和pH值 的培养基有不同的反应。培养基可以是液体的,也可以是固体的。液 体培养基适合观察细菌液体培养平均生长量和产生的代谢产物,固体 培养基则适合观察菌落形态、大小和色素产生等。 培养基准备好后,我们需要使用无菌技术将样本接种在培养基上。接种可以通过传递接触、划线法、点菌法等方法进行。划线法适合于

探测革兰氏阳性菌的固体培养基,点菌法适合于分离菌落的操作。接 种后,需要将培养皿、试管等进行标记,以便后续的鉴定分析。 接种完毕后,我们需要放置培养皿在恰当的温度下进行培养。不 同的细菌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常见的细菌在37摄氏度下可以得 到较好的生长。在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定期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 如形态、颜色、大小、边缘等。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细菌鉴定。这可以通过形态观察、染色反应、生理和代谢试验等方法来实现。形态观察主要包括菌落形状、大小、 边缘等特征,染色反应可以使用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等方法,生理 和代谢试验则可以通过酶活性、产气能力、酸碱反应等指标来判断。 总之,细菌培养鉴定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实验技术,通过仔细的 操作和观察,我们可以准确鉴定各种细菌的种类和特征,并为疾病的 防控提供有力的支持。希望同学们在实验中能够严谨细致,发现更多 微生物的奥秘,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

细菌鉴定方法范文

细菌鉴定方法范文 细菌鉴定是确诊细菌种类的过程,通常用于医学诊断、食品卫生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细菌鉴定的主要目标是确定细菌属、种,并了解它们的 特性和致病性。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细菌鉴定方法。 1.形态学鉴定法 形态学鉴定法是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比如形状、大小、旋转、 着色、胞壁、胞内结构等来进行鉴定。实验室通常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镜 检表型,然后使用染色和培养等技术对其进行进一步确认。例如,革兰氏 染色方法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两类,细菌的颜色和形 态可以提供一些信息。 2.生理生化鉴定法 生理生化鉴定法通过检测细菌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理和代谢特性, 来鉴定细菌。常见的方法包括营养需求、产酶反应、氧气需求、乳酸发酵、蛋白质降解以及酵素浓度等的检测。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并提 供一些初步的信息,例如细菌的营养类型和代谢能力。 3.免疫学鉴定法 免疫学鉴定法主要是利用细菌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来进行鉴定。常用的方法包括免疫沉淀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凝试验和凝胶 免疫扩散试验等。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其中一种细菌是否具有特定的抗原, 从而确定其种属和亚型。 4.分子生物学鉴定法

分子生物学鉴定法是通过检测细菌的核酸序列来进行鉴定。这些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核酸杂交、DNA测序等。通过扩增和测序研究细菌的特定基因或基因区域,可以得到更精确的细菌鉴定结果,并可以用于分子进化分析和种间关系研究。 5.质谱鉴定法 质谱鉴定法是使用质谱仪来检测细菌样品中的分子和离子,并通过比较其质谱图与数据库中已知细菌的质谱图来进行鉴定。这种方法可以快速鉴定大量样品,并且对细菌种类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是细菌培养鉴定的基本技术,用于识别细菌的类型,估计细菌的 数量以及研究某种感染、病原性或其它细螺旋体的病因和性状。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包括标本取样、富集培养、筛选及识别、检测抗药性和其它生物 学性状。标本取样是进行细菌学鉴定的第一步,常用的方法有火药棉花抽吸法、龋牙的抽样、剖腹、穿刺细胞和细菌抽血等,旨在取得有代表性的标本,以便获得足够的细菌数量 进行研究,同时避免获得的标本受标本的环境影响而失真。 富集培养是提高细菌数量的重要技术,是根据有利于细螺旋体增殖的培养基配制和均 质化,使标本内细螺旋体数量达到一定水平以识别和筛选细螺旋体的一种方法。一般细菌 培养环境除菌用7.5%碳酸钠气压灭菌外,还可以采用紫外线、氮蒸汽、电离辐射等灭菌 手段。 筛选及识别是按照常用的细菌分类标准对细螺旋体进行鉴定的过程,它要求在培养的 细菌中,以形态和生物学性状来鉴定细菌的种类。细菌鉴定还要求确定红细胞凝集现象,判断其对碳源的需求,识别其对某种记号物的反应等,从而对不同的细菌进行分类鉴定。 抗药性检测是研究细螺旋体对抗生素的抗性能力。细菌表现出抗药性,意味着采用抗 药性判断抗生素所采用的抗生素可以杀死细菌,而抗药性细螺旋体可以产生高抗药性的酶,从而耐药。此外,对其它生物学性状的测试和分析也是细菌鉴定的重要内容,不同细菌的 生物学性状也有不同,如酶分泌,胆汁溶解能力,氧化还原能力,假丝酵母等等。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是细菌学研究领域中最基本的技术,它可用于根据标本中细螺旋 体的形状、性状及抗药性对细螺旋体进行鉴定,同时可以用于估计细螺旋体数量,研究病 原体的感染、病原性和生物学性质,为临床医学提供重要的参考,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和无菌体液细菌培养鉴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和无菌体液细菌培养鉴定-概述 说明以及解释 1.引言 1.1 概述 概述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背景。文章将分别探讨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和无菌体液细菌培养的鉴定技术。在当今医学领域,对于细菌的培养和鉴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培养和鉴定细菌,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指导临床治疗,并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在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方面,我们将关注培养基和条件的选择,以及常用的鉴定方法。通过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和提供合适的培养条件,可以为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鉴定方法,如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来确定细菌的种类和特征。 在无菌体液细菌培养鉴定方面,我们将重点讨论采样技术、培养方法和鉴定技术。无菌体液包括血液、尿液、脑脊液等,对于这些细菌的培养和鉴定,需要特殊的操作和技术。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采样技术,如血液培养和尿液培养的方法,并探讨细菌培养和鉴定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术,为医学领域中的细菌培养和鉴定工作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进一步,我们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疾病预防和控制等方面也可以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 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会按以下结构进行内容展开: 引言部分将对细菌培养及鉴定以及无菌体液细菌培养鉴定的概述进行介绍,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正文中,将会详细探讨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和无菌体液细菌培养鉴定这两个主题。 首先,在2.1节,我们将介绍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的相关内容。其中,2.1.1小节将讨论培养基和条件,包括常见的培养基种类和其配制方法,以及细菌培养的温度、湿度和氧气要求等条件。2.1.2小节将介绍一般细菌的鉴定方法,如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接下来,在2.2节,我们将关注无菌体液细菌培养鉴定。2.2.1小节将讨论采样技术,包括无菌采样的操作步骤和常用的采样工具。2.2.2小节将涉及培养方法和鉴定技术,包括对无菌体液样本进行培养的步骤和要点,以及常用的细菌鉴定技术,如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细菌的一般检验方法

细菌的一般检验方法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生物体内等。细菌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作用,有益细菌可以促进环境的生物平衡,而有害细菌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对细菌进行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检测和鉴定细菌的种 类和数量。以下是一些关于细菌一般检验方法的详细介绍: 1. 培养法:培养法是最常用的细菌检验方法之一。通过将样品置 于适宜的培养基上,并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可以让细菌在体外生 长和繁殖。培养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菌的形态、生长速度、代谢特 性等信息,从而为后续的检验和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2. 鉴定法:鉴定法是确定细菌种类的关键方法。通过观察细菌的 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对不同细菌的特异性试验(如生化反应、酶活性测定、生物学特性等),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鉴定不同的细菌种类。 3. PCR法:PCR法是一种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检测出细菌的DNA序列。通过PCR法,我们可以迅速确定细菌的种类和数

量,同时还可以进行基因序列比对和分析,为临床诊断和药物治疗提 供有力支持。 4. 免疫学法:免疫学法是一种通过检测细菌特异性抗体和抗原反 应来确定细菌种类的方法。通过免疫学法,我们可以检测出细菌感染 的相关抗体,从而帮助诊断和治疗相应的疾病。 5. 荧光显微镜法:荧光显微镜法是一种直接观察细菌在样品中的 分布和数量的方法。通过染色和荧光标记,可以使细菌在显微镜下呈 现出特定的荧光信号,从而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识别和计数细菌。 细菌的一般检验方法包括培养法、鉴定法、PCR法、免疫学法和 荧光显微镜法等。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可以全面了解细菌 的种类、数量和特性,为环境监测、疾病诊断和药物研发提供重要参考。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第二篇示例: 细菌是一种微生物,常见于自然界的各个环境中,有些对人类健 康有害,有些可以利用于生产和科研。细菌的检验方法对于保障公共 卫生和生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细菌的一般检验方法。 一、细菌的采样 细菌检验的第一步是采样。采样的目的是获取被检测物体中的细 菌样本。采样的方法会因被检测物体的种类和检验的目的而有所不同,

普通细菌培养鉴定操作规程

普通细菌培养鉴定操作规程 1检验目的 做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查找于疾病有关的病原菌以及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2原理 人体很多部位与外界相通,存在栖息菌群,但不致病,当菌群失调或分离到致病菌则具有临床意义;另外机体某些部位是无菌的,如检出细菌则视为致病菌。并排除采样及操作污染。3标本要求 (1)标本类型:血液,骨髓,脑脊液,胸水,腹水,尿液,等体液;痰液,前列腺液,脓液,组织分泌物或穿刺液等。 (2)标本采集:见标本采集手册 (3)标本储存和运输:室温放置,室温运输并立即送检。人泌尿生殖道标本如白带前列腺液等需临床标本接种于巧克力平板或特殊的运送培养基并置保温设备中送检。 (4)标本拒收状态:非无菌方式采集的标本或未按要求部位采取的标本。 4容器和添加剂类型 均使用灭菌器InI盛放标本 5试剂 (1)试剂名称:革兰氏染液、氧化酶试剂、3%触酶、血平板、麦康凯平板、相关生化试剂等 (2)试剂生产厂家:XX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6仪器设备: (1)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 (2)BACTTST黑马微生物鉴定系统。 (3)显微镜、GNP-P270隔水式恒温培养箱、SWYJTF超净工作台、MCoT5A三洋牌二氧化碳培养箱、0414-1台式离心机、FA1004电子天平 7校准程序 (送XX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校准) 8操作步骤 (1)血液、骨髓、脑脊液等标本按照培养目的增菌培养12T8小时后盲目接种或待自动分析仪报警后接种。

(2)接种:以上增菌标本及其他临床标本用接种环取标本接种环划线血平板及其他选择性培养基上,35℃培养过夜,观察结果。 (3)涂片:肉眼见细菌生长,取生长物涂片做革兰氏染色; (4)纯培养:根据需要接种血平板、巧克力、中国蓝/麦康凯或厌氧平板过夜培养以获得纯培养。 (5)鉴定:按照鉴定仪要求调配菌液浓度,细菌的鉴定见BACTTST黑马微生物鉴定系统10质量控制: 参加我科质量管理小组组织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 11生物参考区间 血液,骨髓,脑脊液等无菌部位采取的标本未见细菌生长;其他标本如大便,痰液为正常菌群或未见致病菌。 12患者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 细菌鉴定到种或属;菌群调查报告比例。 13临床意义: 为医生提供病原学诊断,并为进一步药敏实验提供依据。

细菌试验方法

细菌体外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 1.37℃恒温箱:容积可容50个培养皿 2.无菌操作台 3.VORTEX振荡器 4.高温高压消毒锅 5.微波炉及手套 6.冰箱 7.玻璃器皿:细菌培养皿100个及消毒筒6个,10ml试管及盖100个及试管架2个,锥形瓶及盖(20个),酒精灯1个,玻璃涂布棒3个。 8.其它耗材:微量移液器枪头及盒,细菌培养液配制原料,Ep管及架。 细菌体内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 1.动物饲养房:动物饲养笼,通风设备 2.组织切片:切片机、烘片机、滩片机、电炉、恒温箱、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 (一)实验目的:学习细菌的简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 (二)实验原理:用于生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碱性染料、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三大类。碱性染料的离子带正电荷,能和带负电荷的物质结合。因细菌蛋白质等电点较低,当它生长于中性、碱性或弱酸性的溶液中时常带负电荷,所以通常采用碱性染料(如美蓝、结晶紫、碱性复红或孔雀绿等)使其着色。酸性染料的离子带负电荷,能与带正电荷的物质结合。当细菌分解糖类产酸使培养基pH下降时,细菌所带正电荷增加,因此易被伊红、酸性复红或刚果红等酸性染料着色。中性染料是前两者的结合物又称复合染料,如伊红美蓝、伊红天青等。 简单染色法是只用一种染料使细菌着色以显示其形态,简单染色不能辨别细菌细胞的构造。 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Gram所创立的。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 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就成红色。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三)实验器材 1、活材料:培养12-16h的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或者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培养24小时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2、染色液和试剂:结晶紫(附二、(一)、3)、卢哥氏碘液(附二、(一)、4)、95%酒精、蕃红(附二、(一)、5)、复红(附二(一)、2)、二甲苯、香柏油 3、器材:废液缸、洗瓶、载玻片、接种杯、酒精灯、擦镜纸、显微镜 (四)实验方法: 1、简单染色: (1)涂片:取干净载玻片一块,在载玻片的左、右各加一滴蒸馏水,按无菌操作法取菌涂片,左边涂苏云金杆菌,右边涂大肠杆菌,做成浓菌液。再取干净载玻片一块将刚制成的苏云金杆菌

院感细菌培养操作

1.目的: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较集中,抵抗力低的人群密集的地方,加之化疗、放疗等手段的采用,影响病人免疫机能下降,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耐药菌株增多,菌群失调,以及先进医疗仪器广泛应用等原因,增加消毒灭菌的难度,致使院内感染已成为当前医疗实践的严重障碍,直接影响医疗效果。进一步规范院内感染监测标本的程序,更好、更快检测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2.设备、试剂与材料 2.1 VITEK 2 compact鉴定药敏分析系统 2.2 VITEK 32鉴定药敏分析系统 2.3美国FORMAⅡ级生物安全柜 2.4显微镜 2.5酒精灯 2.6接种环 2.7恒温培养箱 2.8各种培养基 2.9 革兰氏染色液 2.10触酶试剂 2.11氧化酶试剂 2.12移液器 2.13无菌吸嘴 3.院感标本采集 3.1空气的采样 3.1.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3.1.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3.1.3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三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 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 3.1.4采样方法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后送检。 3.2物体表面采样 3.2.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 3.2.2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则取100cm2。3.2.3采样方法用5×5 cm2的标准来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无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支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3.3医护人员手采样

细菌鉴定仪操作sop

X K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 一、XK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概况及检测原理 1.XK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是快速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能对临床大多数的细菌进行快速鉴定和药敏分析。 2.鉴定实验:是经过各种反应底物的发酵,氧化,降解,水解反应,利用显色进行细菌的鉴定。 3.药敏实验:应用微量肉汤对倍稀释的方法检测细菌的药物敏感实验,能精确地检测出细菌的MIC 浓度。 4.专家系统、对细菌耐药机制检测包括: (1)产ESBL的肠杆菌科细菌; (2)万古霉素耐药(VRE)的肠球菌; (3)高度的氨基糖肽类抗生素耐药(HLAR)的肠球菌;(4)甲氧西林耐药(MRS)的葡萄球菌。 二、开机: 1.检查电源系统:XK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相连的输出电压220±2V; 2.开机: 1.接通打印机开关;

2.接通显示器开关; 3.接通主机开关(前面板右侧); 4.自动判读前十分钟,接通判读仪开关(后面板右侧)。 三、操作: 1.1双击桌面快捷方式图标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用户名进入XK 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软件界面; 1.2患者信息输入: 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或点击“操作”菜单中的“检验申请”菜单项,进入检验申请操作界面。依次录入相应的申请信息并按【添加】或回车,完成检验申请信息的录入保存; 1.2.1录入【病历号】后按回车键,系统将首先按病历号检索。如果系统中已有该病历号的申请信息则自动加载,用户进行信息确认后便可完成【添加】;否则,光标自动移至【姓名】框,继续当前录入操作。 1.2.2录入【姓名】后按回车,光标自动移至【性别】框,可通过点击其右边的倒三角选定性别,也可通过“上/下光标”键进行性别选定。 1.2.3通过信息录入、回车键和“上/下光标”键的操作结合,将依次完成【年龄】、【年龄单位】、【住址】、【病房-床号】、【检验标本】、【检

实验一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实验一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实验目的主要了解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 一、火焰灯 火焰灯是接种工具灭菌及试管等物品无菌化处理的必备器材。 酒精灯、煤气灯是较理想的接种环灭菌器材,火焰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自行调节。火焰柱可分为两层:外焰和内焰。外焰由于接触氧气丰富,热度很高,所以烧灼接种环或物品时应使用外焰。 近年来,市场上有电热接种环灭菌器,使用比较安全,特别适于结核杆菌实验操作。 二、接种工具 可以分为接种环和接种针两类。接种环用来挑取标本、菌液及划菌落涂平板等,直径一般为2~4mm,也可依需要自定。接种针则用来挑取单个菌落,穿刺高层琼脂等。为了适应不同的需要,接种器可以做成各种形式(见图1-1) 图1-1细菌接种工具 (有环者为接种环或称白金耳,无环者为接种针或称白金针) 三、显微镜 显微镜用于观察某些病原微生物和人体寄生虫的形态(包括病毒包涵体形态)。 一般的光学显微镜就可满足常规要求,其目镜常用5×、8×、10×,物镜常有10×、40×和100×(油镜),细菌和某些寄生虫虫卵等检验常用油镜,应注意保护油镜头。有条件的实验室还可装备暗视野显微镜、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甚至能观察病毒等形态的电子显微镜。 四、温箱 温箱是进行细菌培养的基本设备,可调控温度范围一般在20℃~60℃,其容积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选择,温箱有隔水式和非隔水式两种类型。 培养一般的细菌时,温箱的温度应定在37℃。温箱应由控温仪进行温度控制,以避免由于温箱偶然升温使细菌死亡,或发育受影响。另外,温箱也可依需要设定其它温度,如26℃、43℃等。 五、CO2培养设备 用于分离和培养需要CO2气体才能生长的病原微生物。 市售专用的CO2培养箱但对于常规实验室来说成本太高,一般用蜡烛罐亦可满足要求以真空干燥罐、标本缸、甚至厌氧培养罐作为蜡烛罐,将接种的平板和试管放在罐内,然后放入点燃的蜡烛,再将罐盖盖好并用凡士林密闭,待蜡烛耗尽罐内的氧气,自行熄灭,即达到了所需的5~10%的CO2浓度。将蜡烛罐放入普通温箱孵育便可。也可用化学试剂产气法,如每升体积需枸椽酸(CeksO7,)9.3g、Na2HCO30.37g,两试剂混合置一小烧杯中然后置于罐内。向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立即将罐封闭,如此产生的CO2环境也比较理想。 六、高压灭菌设备 高压灭菌器是微生物学实验室必备的设备,用于培养基及其它物品的灭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