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乡村治理的层级及其变迁

中国乡村治理的层级及其变迁

中国乡村治理的层级及其变迁
中国乡村治理的层级及其变迁

中国乡村治理的层级及其变迁

[容提要]本文对我国县以下乡村治理的层级及其变迁进行历史的考察, 指出传统的帝国时代, 县以下也存在多级组织与管理层级, 王权通过这些组织对乡村保持一定的监控。传统的乡村治理的常态既非“自治”, 也非“专制”, 而是实行“官督绅办”的体制。这是一种节约成本的制度安排; 二十世纪以来, 国家权力不断向乡村基层延伸并最终实现乡村组织与管理的国家化、行政化和官僚化。这也是一种代价高昂的方式。二十世纪末的村民自治改革中, 国家才开始从乡村一定程度地退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未来乡村体制改革及基层组织设置过程中, 国家对乡村社会的资源吸取能力、社会控制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都是基本的影响因素。当前人们争论乡镇政权是否退出乡村或者是“强化”还是“弱化”过于简单化和绝对化。从历史和现实来看, 乡镇政权组织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与功能如何改革, 哪些组织和功能应强化、哪些组织和功能必须弱化。

在当前乡村体制的改革中, 关于乡镇体制和村级组织改革的方向存在严重的分歧。有的学者提出应“撤销乡镇”, 有的则强调应“维持现状”, 有的认为应实行“乡镇自治”或“乡派镇治”, 有的则建议实行“乡公所制”。在村级组织的建制问题上,“撤村并组”、“乡派村治”及“乡治村政”种种主,不一而足。①不同的主源于人们对于乡村社会经济及政治发展的不同认识和判断。不过, 乡镇及村组的撤并直接涉及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的规模与层级, 对农村治理体系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乡镇规模扩大化及其限度》一文中, 笔者曾对乡镇村规模问题进行过专门讨论。②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组织层级的历史考察, 分析我国农村治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和在特征, 探讨农村治理体系演化的逻辑及值得吸取的历史经验,

对当前乡村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值得说明的是, 本文所称的乡村治理层级不限于政府组织体系及其层级结构, 也包括参与并承担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

务职能的农村基层组织。虽然这些组织不是“政府”或“行政”组织, 但它们执行政

府的指令, 完成政府的任务, 常常被视为“半官方”或“半政府”性组织, 与政府组织一道构成乡村的治理体系。

一、帝国时代的乡村治理体系与组织层级

我国农民人口众多、乡村地域辽阔, 如何对乡村社会进行有效治理, 一直是国家治理的难题。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以前的帝国时代, 交通和通讯不发达、各地文化和语言差异巨大, 中华帝国如何维系对幅员辽阔的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

中央政府及王权以何种方式深入乡村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深入乡村? 一直是令人

着迷也让人疑惑不解的问题。长期以来, 对于传统社会中乡村治理的方式, 最流行的看法是“皇( 国) 权不下县”、“县下行自治”。传统社会中农村的秩序主要由士绅与家族来承担,晖将此说概括为:“国权不下县, 县下惟宗族, 宗族皆自治, 自治

靠伦理, 伦理造乡绅。”③

对于传统社会中“皇权不下县、县下行自治”之说, 不少人提出了质疑。不少史家的研究表明,从历史上看, 我们在近代中国所见到的典型的家族制度主要形

成于宋代。支持家族的一些基本制度如围绕在家庭制度周边的族产制度、以房派为核心的家族制度、以及民间大规模的宗族组织等的出现, 大都可追溯到这个时期。④那么, 宋以前缺乏家族庶民化和平民化之前乡村治理的组织载体是什么呢? 另一方面, 晖通过对走马楼吴简的考证证实, 即使在我国历史上世家大族最盛行的时代, 吴简所反映的乡村也并非是宗族自治的乡村, 而是中央集权国家控制下

的乡村社会即所谓的“编户齐民”社会, 或者说是一种“非宗族的吏民社会”。在他看来,“国权归大族, 宗族不下县, 县下惟编户主, 户失则国危, 才是真实的传统。”

⑤与此类似的是, 吉尔伯特·罗兹曼也曾指出,“十九世纪以来某些西方观察家提出: 中国的村社是‘地方自治主义式的’或者是一种‘自由的、自我管理的社团’, 因为地方行政管理的正式结构并没有下伸到农村。这种想法已绝对不可信。所有城镇和农村的家庭, 以几十户或几百户为单位组织起来, 指派给一定的维持秩序和付税的任务, 这些任务通过有组织的集体行动来完成。”⑥

上述分歧和争论无疑需要更多的史家的研究来明晰。不过, 从现有的史料和研究来看, 越来越多的史料和研究表明,“皇( 国) 权不下县”仅仅表明在传统的帝国时代, 县是王朝和帝国最基层的官府。事实上, 官府衙门与百姓之间仍存在不同类型的、多层次的乡村组织, 它们协助并承担着乡村治理的职责。皇权通过这一组织体系对乡村社会保持着不同程度的干预和控制能力。⑦

在传说的黄帝时代, 史称“昔黄帝始经土设井, 以塞争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 井开四道而分八宅, 凿井于中。??故井一为邻, 邻三为朋, 朋三为里, 里五为邑, 邑十为都, 都十为师, 师七为州。”⑧西周时有“国”、“野”之别, 国是指国都地区; 野是指国都之外的地区。国中设有六乡, 野中设六遂。分别设有比、闾、族、党、州、乡和邻、里、、鄙、县、遂等组织与管理体系。春秋战国时代县以下地方基层组织的基本形式是乡、里( 或邑) 。《文献通考》载:“三十家为邑, 邑十为卒, 卒十为乡, 乡三为县, 县十为属”。⑨统一中国后, 对县以下乡里制度进行了调整, 史载:“大率十里一亭, 亭有长。十亭一乡, 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县大率方百里, 其民稠则减, 稀则旷, 乡、

亭亦如之。皆制也。”⑩汉代乡里组织最基层是什伍组织, 什主十家, 伍主五家, 分别设什长、伍长, 各负其责。百家为—里, 设里魁。十里为一亭,设亭长、主求。十亭为一乡, 乡置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国晋南北朝时期, 战乱频繁, 社会动荡。三国晋和南朝不少地方乡里组织废置, 即使保留也多因袭汉制。北、东、北齐、北周乡里制度多仿西周之制, 实行邻、里、族党三级制。北孝文帝时实行三长制。“宜准古, 五家立一邻长, 五邻立一里长, 五里立一党长。”

一般认为, 隋唐是乡里制度演变的转折点。乡里制度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隋初“颁新令, 制人五家为保、保有长。保五为闾, 闾四为族, 皆有正。畿外置里正, 比闾正, 党长比族正, 以相检察焉”。隋文帝开皇九年( 589 年) 颁布新令, 改“族、闾、保”三级乡里制为“乡、里”二级制,“五百家为乡, 正一人; 百里为里, 长一人”。"&$唐代“乡”的功能进一步弱化, 里村成为乡里组织的重要层次,《旧唐书》卷43 载:“百户为里, 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 分为坊, 郊外为村。里及坊村皆有正,以司督察。四家为邻, 五邻为保。保有长, 以相禁约。”宋代经历了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的演变过程,北宋初期实行乡里制, 中后期实行保甲制, 以五户为一保, 五小户为一大保, 十大户为都保。明代乡里制度分为两个时朝, 明初实行里甲制, 里甲组织除了设里长、甲首外, 还设有里书, 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设立了粮长制。明中后期实行保甲制。清代乡里制度基本沿用明代制度。顺治五年( 1648年) 在全国围推行里甲制, 其容是:“凡里百有十户, 推丁多者十人为长, 馀百户为十甲, 甲十人。岁除里长一, 管摄一里事。城中日坊, 近城日厢, 乡里日里。”"’$

上述史实表明, 汉以后, 许多朝代的乡里制度结构基本采用“三级制”, 如北的三长制, 北齐的“党、闾、邻里”, 北周的“党、闾、里”, 隋初的“族、闾、保”, 宋代的“牌、甲、保”, 以及明清两代的“乡、都、图”( 或乡、都、里, 或乡、都、村等) 。"($在一些时代, 乡村还曾出现过四甚至五级组织。如有的学者就指出,“明代的乡村行政机构, 据有关方志所载,多半是乡都图、乡都里三级, 也有的地方是乡保村里、乡保区图四级制。”")$另外, 在一些地区还有社、甲等层级。"*$清代也存在乡、都、里、甲组织。

其次, 传统的帝国时代, 乡村社会的基层组织与管理主要是地域性的组织, 如乡、里、保、甲等。这些组织的划分并非完全是按血缘关系划分, 而是按人口和地域来划分的。这些组织并不是按血缘关系自然形成或农民自发组织的, 而常常是依据官府指令而组建并得到县府的认可的。由此,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 乡村家族和宗族组织并不是传统社会中乡村治理体系的基本组织或正式的组织。

第三, 上述乡里组织建制的方式及其运行法则也显示, 传统社会中王权对于乡村社会组织与管理有深度的干预和较强的控制能力。也正因如此, 一些学者对于传统社会中的乡村自治或宗族自治持否定态度。K·C·肖就指出:“地方自我管理的想法是违背农村管理体制的。农村表现出来的任何地方政府的主动性或公社生活, 之所以能被政府容忍, 或者是为了便于控制, 或者是由于政府认为不必要进行干预。”"+$

第四, 我们强调传统社会中王权对于乡村社会组织与管理的干预和控制力并不否定家族等组织在乡村社会组织与管理中的作用。事实上, 在聚族而居的地

方, 乡里保甲等组织与乡村的家族和宗族组织存在密切的关系, 有的甚至是交叉重合的, 家族直接参与并承担部分管理和服务功能。林耀华先生对的义序的调查也发现,“当时的县衙门与乡村的关系, 只征收赋税, 其方法则假手于祠堂, 所以

官府从来是勉励祠堂的组织。”“宗族的族长和乡长, 乃全族的领袖, 两人同心合力, 共掌族政。族长的任务稍为偏重祠堂祭祀与族事宜,乡长职务则偏于官府往来, 在外代表本乡。地保任务在于奔波, 报告并庶务事宜, 临时案件发生, 由地保请命于族长或乡长。官府派差来乡, 先见地保, 由地保引见族长乡长。”“官府把纳粮税契事交给祠堂, 祠堂按房支征缴纳官府, 官府不自费力。”“官府与乡村的冲突, 可说等于零。族人存有奸人,官府则惟祠堂是问, 这可见全族族人的集体责任。官府任意擒人, 祠堂亦有权申辩。”!"#这表明, 时至二十世纪初, 家族组织在一些乡村地区依然有相当完备的组织, 有较强的凝聚力, 并承担着乡村基层社会的治理功能。

最后, 虽然传统社会中的乡里保甲等组织是受制于官府并协助官府从事乡

村社会的组织与管理, 但是, 它们毕竟不是正式的政府机构, 乡官、里甲长等通常无俸禄, 且常常由民间推举产生。可以说仍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因此, 传统帝国时代, 我国农村基层并不是完全的自治, 也非完全的官治或吏治, 而是一种“官督绅办”或“官督绅治”体制, 官府透过乡绅对村社会实行控制。而“官府与乡绅在长期的交往之中已达成一种默契, 即乡绅有配合官府治理乡村的义务和责任。”$%#

二、二十世纪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及组织层级

民国以降, 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屡有变动, 特别是清末维新变法之后,

乡镇自治开始引入中国农村。民国初年, 北方各省乡村制度曾沿袭清末旧制, 县下为城、镇和乡, 城、镇和乡地位同等;南方则自定新制, 县下设市和乡。县下的城、镇、市或乡均是自治组织, 均有议决机关、执行机关和监督机关, 办理本地方的教育、卫生、道路、工程、农业、商务、慈善以及公共营业等等。民国三年二月,北洋政府借口各地自治机关“良莠不齐”、“妨碍行政”, 下令停办自治。同年十二月又公布《地方自治试行条例》和《地方自治试行条例施行规则》, 复行地方自治。不过, 将县下城、镇和乡均改为区。民国四年八月, 北洋政府又公布《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规定县下编置区, 区住户分编牌甲。于是, 县下形成为区、甲、牌三级制。不过, 这一体制并未在实践中推行, 各省仍行旧制。民国十年七月, 北洋政府公布《市自治制》和《乡自治制》, 县下统一为市和乡, 实行市乡自治。

不过, 北洋军阀时期政局动荡, 基层自治有名无实, 有的事实上未能实施,

各地军阀各行其是。最为典型的是民国六年倡“村本政治”, 试行以村为自治单位, 村下编闾邻, 五家为邻, 设邻长,五邻为闾, 设闾长。民国十一年又行区村制, 县下设区、村、闾和邻。区为区公所, 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

1928 年9 月15 日, 政府公布《县组织法》, 县下实行四级制: 县下划区、区下设村里, 村里下编闾, 闾编邻。区虽然有自治职能, 但区长县长遴选, 呈请民政厅委任。此后为推行自治,1929 年3 月16 日公布《各县划区办法》, 后又公布重订的《县组织法》并制订《乡镇自治施行法》等一系列法规, 县下村里改为乡镇, 但仍维持四级制, 即区、乡或镇、闾、邻。新法规定区为自治团体,区长由选举产生。不过, 区长设区助理员, 从通过公务员考试等人员中录用。

在实行自治的同时, 从1931 年始, 政府为“剿匪”和“剿共”的需要, 在、鄂豫皖以及、、和等地推行保甲制度, 改闾邻为保甲, 后又行区、联保、保和甲。1939 年新县制实施, 正式确定县以下为区、乡或镇、保和甲四级制, 四级政权“逐级运用, 层层节制”, 农村组织与管理日趋严密, 自治名存实亡。

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及不同的根据地实行过不同的组织与管理体制。从组织层级上来看, 根据地除保持了区作为政府派出机构之外, 基层政府进一步下延到村一级。陕甘宁边区时就设立了村政府, 形成区、乡、行政村和自然村四级制。

从新中国成立以后, 县下管理层级也不断变化。建国初, 由于乡村规模较小, 根据《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区人民政府及区公所组织通则》、《乡( 行政村) 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和《( 行政村) 人民政府组织通则》, 县下管理层级基本上是两级制和三级制并存。一是县—区政府—乡( 村) 级政府体系, 另一种是县—区公所( 县派出机构) —乡( 村) 政府两级政府体系。前者“区”为一级政权, 而后者“区”为县派出机构,“区公所执行县人民政府交办事项, 并承县人民政府之命, 指导、监督与协助所辖乡人民政府的工作。”!"#这种区乡村体制是与小乡制相适应的。特别是1951 年之后随着区乡( 行政村) 划小, 县辖乡数量增加, 平均一个县辖百余乡, 县的管理负担加重, 为了便于管理, 各地在乡之上设立区。到1953 年, 全国共设18900 多个区公所。!$#

1954 年之后, 随着合作化过程中乡镇规模的合并, 县所辖乡镇数目也大幅度减小, 区作为一级政府或派出机构也失去了意义。为此, 从1955 年开始, 各地开始了扩乡、建社( 合作社) 、撤区工作。在人民公社化高潮时, 大部分公社由

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稿800字

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稿800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传奇和诗意的联想上,梦别具魅力。不管命运如何,中国梦包含着某种使我兴奋和活跃的东西。即使静止不动,梦仍前往思索。 废墟、大海、流浪,中国梦常从爱出发。 风雨雪能够阐述这中国大地的本质,这是中国梦的玄机。海啸激愤千钧一发,火山熔浆汶川地震的来临,街道、店铺、住房瞬时彻底毁灭,百姓的伤亡、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哭泣声阵阵传耳。灾难降临之时,中国处处闪烁着人性之光---爱。爱是中国人的责任。中华民族物质捐献,用行动送去温暖与关怀。这灾难正在考验着人性价值---爱。日本地震,核电站泄漏的事故,中国梦亦是绽放跨疆越界的大爱。 热闹、精致、发展,中国梦常在创新腾飞。 书籍——报刊——影视——互联网产业,是创新发展的思维。奥运会开幕式长卷舒展、活字跳跃、神火激荡,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精绝世界,创新震撼民族力量,神七航天,太空漫步、辽宁号航母服役等等事件中创新智慧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发展中国梦的规则。 爱是国家团结、凝聚力的核心;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的整体利益;创新是民族前途命运的艰巨事业。 作为大学生的我,不仅长大成人,更承担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的责任。中国梦,即使面对黑暗突临的黄昏,爱将托起明早的日光;中国梦,即使迷茫飘渺世界,文化将热血燃烧,中国梦,即使是生命之舟停止前行,创新发展未来。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传递爱,发扬保护文化,追求创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海阔天空是中国梦的地图,让爱、文化、创新抒写全新记录。 27 因为梦,我们的世界更加的多彩和美好。正是梦的存在才使我们拥有倍加前进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为此,我们不辞劳苦,自始至终的向着梦的彼岸前进。 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我们的青春,背负着一种责任,一种寄托,一种祖国对我们的期待。青春不是抱怨年华流逝而感慨万千,也不是趁着年轻而虚度光阴,我们还有很多事要为之奋斗。为此,我们应该努力的去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青年,勤奋努力,奋勇拼搏,去实现属于自己的中国梦。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美丽可爱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如今一提起梦,我们现在的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荒诞不经,如果说到要为之努力,周边的人除了会给予更多的白眼和不屑外,就不会再看第二眼了,至于梦中的机会和可能就永远地被淹没了。在我们的视野中梦只是孩童的天真和痴人的乱语,我们生活在聪明人的现实世界,我们要发展,我们要理性、我们要挣钱,我们要……我们究竟要什么,生活必须这样过吗?每当深夜来临的时候,当我们蘸着唾沫津津有味地数着红红的革命成果的时候,我们的心在哪里?当我们为了生存四处奔波,当我们为了金钱付出一切的时候,我们得到了什么,而又失去了什么呢?难道我们的欲望只有更多的钱才能满足?我们得到了钱,却失去了梦。“我有一个梦想”,这是马丁·路德金的着名演讲,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美国梦——一个没有歧视和偏见、追求公平和正义的梦想。正是有了这样的追求、这样的坚持,才成就了今日美国的强盛。 当我们现在醉心于美国的文明和富有的时候,是否曾经想过我们也曾经有过那样的辉煌,当我们现在耳边到处充斥美国梦的时候,可曾想过中国梦的存在。有人会问中国梦存在吗?我说美国梦一开始就存在吗,人清醒地时候是很难做梦的,时时刻刻只考虑现实性和可能性那还叫梦吗?

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

【内容提要】在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的风尚习俗也在不断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消费习俗的演变十分突出,并且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众所周知,近代中国的社会风俗之所以会发生变化,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许多方面的内外因素中探寻原因,而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以及近代商业文化的影响,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在近代经济发展影响之下消费习俗与消费观念的发展演变,借以了解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社会风尚的嬗变轨迹。【关键词】商业发展/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正文】一、商业发展与消费方式的变革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消费方式往往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在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换言之,消费方式的变化,也是经济与时代发展变迁的具体表现之一。美国学者罗斯托在其《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甚至将消费模式作为划分时代的一个基本标记。在不同的社会与时代中,消费方式的变化又呈现出诸多不同的特点。例如在近代中国,消费方式的变革与过去相比较,即表现出涉及面广、变化大、影响深的显著特点,称得上是消费领域中前所未有的一场革命。在近代之所以出现消费方式的重大变革,无疑是缘于新型经济也即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推动,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以及中国新式商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传统消费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进而直接导致了消费革命的出现。鸦片战争之后,洋货大量涌入中国,即逐渐对中国传统的消费方式产生了某些影响。例如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社会风气中已开始出现某种崇洋的倾向。“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衣有洋绉,帽有洋筒,挂灯曰洋灯,火锅名为洋锅,细而至于酱油之佳者亦名洋酱油,颜料之鲜明者亦呼洋红洋绿。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注:陈作霖:《炳烛里谈》,转引自陈登原《中国文化史》下册,第300页。)。不过,最初的这种变化主要还只是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尚不普遍。到19世纪末,中国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已增至70余个,清朝政府自开的口岸也有20多个。于是,洋货在中国的倾销更加畅通无阻,已深入到广大的中小城镇,甚至在某些乡村也不难见到洋货。例如在直隶的玉田,人们消费的洋货已“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矣”(注:姚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第1106页。);即使是在云南昭通偏避之区的商店里,也可见到不少洋货,包括各种哈刺呢、哔叽、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一应俱全,而且其售价“并非贵得惊人”(注:姚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第1106-1107页。),因而能够为普通民众所接受。除进口洋货日益增加之外,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各国又通过逼迫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攫取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设厂权,从而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就地生产和销售各种商品。在此之前,洋商虽已在中国的某些通商口岸建厂,但为数较少,也未取得合法权利;甲午战争后则不仅获取条约的认可,而且建厂数量急剧增加。于是,在中国本土制造的各种洋货更加充斥市场。由于其价格较诸进口洋货更低,所以也更易深入中国普通民众的家庭,以至于“人置家备,弃旧翻新,耗我赀财,何可悉数”(注: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三联书店1957年,第239页。)。洋货的日趋普及,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人消费方式的变革。[!--empirenews.page--] 不仅如此,洋商还将西方的生活与消费方式也直接引入到中国。包括在租界建西式洋楼和西式马路,参与赛马、赛船、网球、足球、业余剧社、公园或室内的音乐会等。同时,洋商还在中国创设许多与新生活与新消费方式直接相关的公用事业。例如在上海租界,1862年即出现了第一条西式马路——静安寺路;1865年首次安装了煤气路灯,并建立了第一条陆路电报线;1874年法国商人米拉从日本引进第一批人力车;1882年英国商人创办的上海电光公司开始设置路灯;次年又架设自来水管首次放水;1908年有轨电车通车,1914年无轨电车也开通。所有这些,最初虽主要是服务于租界的外国侨民,但也无不影响到中国人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的改变。不久之后,在上海南市的华界也相继出现了电灯、电话、汽车、自来水,并仿照租界改建和新建了多条马路。如徐家汇一带“市面大兴,既而电车行驶矣,邮政设局矣,电灯、路灯、

国际乡村治理模式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国际乡村治理模式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考察美国阿拉斯加州具有多元文化与充权色彩的乡村治理方案、加拿大纽布朗斯维克省充满实验性质的“新乡村地区治理模式”以及欧盟研究中心对欧洲乡村治理经验的比较,归纳出中国当前乡村治理所要强调的落实地方分权、尊重多元文化、增加地方居民参与基层政策决策机制以及凝聚力与动员乡村社区资本等建议。 「关键词」乡村治理/国际视野/基层组织 一、全球治理涵义的缘起及其观点解读 “治理”源自于古典拉丁文或古希腊语的“引导领航”(steering)一词,原意是指统理(govern)、引导或操纵之行动或方式,经常与“统治”(government)一词相互交叠使用。长期以来,“治理”一词主要被限用于与“国家事务”相关之宪法议题和法律活动,以及(或)限用于处理各类利害关系人的特定机构或专业单位[1].其中,世界银行在1989年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crisis in governance)一词,但现今治理已经超越政府运作范围,而强调权力关系、组织制度和公共事务管理等层面。 全球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詹姆斯·罗西瑙(James N.Rosenau )在其代表作《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和《21世纪的治理》等文章中明确指出:治理与政府统治不是同义语,它们之间有重大区别。他将治理定义为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与政府统治相比,治理的内涵更加丰富。它既包括政府机制,同时也包括非正式的、非政府的机制. 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最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注: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的初衷是要改善联合国处理国际事务所面临效率不高的问题,希望通过该委员会来增加联合国权限以解决日益纷争的经济与关税问题,讨论安理会否决权代表性,并增设公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诉愿委员会、犯罪与国际法庭以及提升秘书长职权等议题,不过在2003年美国悍然出兵伊拉克,完全不顾联合国反对的行径,已经粉碎了联合国在全球治理议题中所做的努力。)在《我们的全球之家》的研究报告中对治理做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从以上关于“治理”的论述,可以看出,“治理”概念相对于以前的那种强调权威由上往下、命令的贯彻与服从以及具有公权力政府行为的“统治”来讲,它跳出了政府作为主体的框架,而赋予各种民间组织活动更多的空间,于是治理的范围较政府行政宽泛了许多。至于它和一般的“管理”概念相比较,则又不仅仅限于“技术”层面,多了一些原则性的思考。 因此,在全球治理报告书的目标里,公民社会组织(CSOs)必须担任更大的责任来协助政府进行治理工作,其中各种非营利民间组织又成为了最具草根性的社会自治团体。于是,可由非政府组织(NGOs)共同分享和传递重要信息,运用象征和符号、故事和行动来使改革目标能让全球更多民众予以了解,并通过集体压力协助弱势团体对相关的政府、企业或国际组织产生影响力,以此来说服或迫使特定政府和其它权力对象改变其原有的立场和政策。 二、全球治理在农业部门的应用:乡村治理的崛起与实例 乡村治理是全球治理在乡村部门的具体应用。随着全球治理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乡村治理的实践形式也在居民生活中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自治性。 (一)赋予农业新价值的乡村治理:欧陆可持续发展的传承

2019届高三模拟政治

兴海中学高三模拟政治试卷一 一、选择题(48分) 12. 2018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改变相关商品的供求关系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若用S、D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其传导路径的是() A.①→③ B.④→③ C.①→④ D.②→③ 13.我国央行决定,从2019年1月起,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其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体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影响路径正确的是() ①向市场释放增量资金②防范金融风险③减轻民营企业融资压力 ④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⑤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⑥提高金融机构盈利能力 A.①→④→③→⑤ B.④→⑥→③→⑤ C.⑤→①→④→② D.④→③→②→⑥ 14.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个人所得税迎来自1980年出台以来的第七次修订。此次修订将个税起征点由3500元/月提高至6万元/年(5000元/月),优化调整税率结构,对四项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同时,设立专项附加扣除。本次个税改革带来的影响有() ①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强消费能力②扩大个人所得税征税的范围 ③大幅减少我国的税收收入④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5.2018年11月5-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通过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①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实现合作共赢 ②能让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展示贸易投资领域的发展成就,发挥比较优势 ③践行了开放发展理念,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和重要战略支撑 ④有利于推动国内消费结构升级,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6.某区借助乡贤评理堂,依托乡贤评理员,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乡村善治。乡贤评理员从群众中来,由群众推选,进得了家门、坐得下板凳、拉得起家常、建得起感情。乡贤评理堂让“大事共议、实事共商、好事共办”,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有机结合,打造乡贤评理堂() ①为创新乡村治理提供鲜活经验②有利于发挥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③赋予基层群众更多的民主权利④有利于挖掘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潜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7.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安庆市委高度重视改革试点工作,市、县(市区)均成立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2018年1月7日下午,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市监察委员会。至此,全市及10个县(市、区)监察委员会全部挂牌成立,实现了反腐败力量的有效整合,将对全市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实现全覆盖,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延伸() ①表明该机构将由同级党委选举产生,并对党委负责 ②有利于整台反腐败的资源力量,扩大监察的覆盖面③有利于通过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④表明监察委是代表党、国家行使监督权的国家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18年7月15日,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被发现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涉嫌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国家药监局会依法对涉案企业进行调查,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这说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A.严格做到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 B.履行经济职能,依法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C.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依法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D.依法打击经济违法犯罪,切实维护司法公平正义 19.中国国家航天局于2019年1月11日在北京宣布,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五战五捷,连战连捷”。现在,我们在太空中真的看到了着陆器“嫦娥”、巡视器“玉兔”、中继星“鹊桥”。我国以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或标志性符号来命名航天器或空问探测器的做法() 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②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④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0.近来,《平“语”近人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央视热播。总书记的用典实例既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也为我们树立了坚定文化自信的行动表率,在观众和网友中引发热议。由此可见() ①大众传媒是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主要途径②文化坚定了人的理想信念增强人的精神力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植文化自信的沃土④优秀传统文化能为国家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随着卫星科技的进步,我国气象部门对恶劣气象的预测也越来越准确。2018年9月13日,我国气象部门对超强台风“山竹”16日晚登陆粤西到琼东部的提前预报,为我国人民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重要帮助,减少了人民财产的损失。这说明( ) ①现代科技的进步是人们认识发展的重大动力 ②对自然界深入的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决定因素 ③利用现代科技,便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规律免遭自然灾害的伤害 ④借助现代科技,便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2.《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后,如何利用各种环保高科技帮“毒土”刮骨疗伤,成为环保业聚焦的重点。日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已经给江苏指定了216个点位,先行开展土壤重金属修复的试点工作。由此可见( ) ①做事情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③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造世界④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古人教诲我们要慎独、慎微、慎初,其实身处团队最难做到的还有“慎众”。有时候,在众人脚步的裹挟下,我们往往会在相互映衬的善恶含混中迷失自我。怎样“慎众”?要永存善念,不为众人裹挟,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内心始终有盏“良知”的明灯。材料表明( ) ①正确的价值判断往往来自多数人的意志②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个人的内心 ③坚守正确的价值观需要排除外界的不良干扰④团队成员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对团队建设十分重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中国政治变迁

中国70年政治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以1978年底的改革开放为界,前后经历了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比较这两个阶段的政治生活,可以清楚地看到新中国政治变迁的趋势,即从革命到改革,从斗争到和谐,从专政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集权到分权,从国家到社会。 一、从革命到改革 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推翻国民党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手段,是中国共产党人夺取政权的法宝。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胜利归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无疑是完全正确的。革命的基本意义就是开展武装斗争,以暴力手段推翻旧的统治秩序,对社会进行彻底的改造。 革命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新生的人民政权来说是极其神圣的。革命是新中国前30年最耀眼的政治术语、最高的政治价值和最大的政治权威。一切好的事、好的人、好的政策,都被冠以“革命”的名义;只要是出于“革命”的需要,无论做什么都是合法的。革命不仅是党夺取政权的法宝,也是其巩固新生政权的法宝;不仅是其政权合法性的根本源泉,也是其全部行为的合法性源泉。于是,革命成为新中国评判是非的根本政治标准。 然而,革命的根本作用毕竟在于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当革命者通过武装革命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后,如果继续不断地进行政治革命,革命对于历史的进步作用就会逐渐减弱,乃至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说,革命是一种政治行为,它对历史进步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打碎旧制度、解放社会生产力来实现的。但它本身并不是生产力,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绝不能替代经济发展。此外,革命是历史进程的非常态,它不受任何法制的束缚。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民主,但民主与法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法治,就不可能有民主。从这个意义上说,革命与民主很难兼容。 与革命不同,改革的主要目标不是打碎现存的秩序和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的完善。革命的主要功能是“破”,即摧毁旧秩序;改革的主要功能则是“立”,即建设新制度。作为改革的先声,邓小平领导了作为思想解放运动标志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并且亲自倡导解放思想。改革是一场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社会变革运动,它为中国社会带来的最重大变化,是创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世界历史性奇迹。伟大的改革运动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也挽救了中国共产党追求的社会主义事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从表面上看,改革似乎与革命相对立,是对革命的偏离。但是,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终极目标来看,改革恰恰是对革命事业的继续。 二、从斗争到和谐 革命是斗争的一种手段,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产生社会革命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人类自从进入文明社会后,便产生了私有制,产生了分工。在私有制和分工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阶级。因此,文明社会以来的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完全接受了上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并且在新中国建立后将阶级斗争理论推向极端。从理论上说,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的目标最终是为了实现“每个人都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斗争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应当是阶级和阶级差别日益缩小,直到完全消除,社会更加和谐,人性不断得到解放,个人变得更加

以中国梦为题的演讲稿(2)

中国梦,我的梦演讲稿_以中国梦为题的演讲稿(2) 记得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所以,我认为少年心怀梦想,则国充满希望。 伴随着我们生活的越来越好,在保证环境友好,卫生安全的大前提下,我们应该为我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让我们曾经的泱泱大国 更加的繁荣富强,让在近代史上饱受灾难的国家可以站在世界之巅,让我们这个沉睡中的雄狮可以展现他该有的风采。所以,随着祖国 的进步我们也应该对中国梦的提高,更应该有更高的理想。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班的xxx,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我的中国梦》。 从小我就爱做梦,梦中,天真蓝、水真清、草真绿、花真香。 这梦,就像目的地,等待着我们前往;这梦,就像是一座高峰, 等待着我们去攀登。 我的梦是当一名优秀的老师。因为老师像红烛,照亮了知识的路程。老师像春雨,把点点滴滴的知识撒在我们的心里。 我要穿上太空衣,乘坐太空船,飞到遥远的月球上,去探索神秘的星空,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去探索我们没有发现的领域,我要为 我的梦而努力。 我要成为科学家。我要发明一种“智能机器人”,它有着和人一样的智慧,会干许多事情。可以让妈妈轻松度过每一天!

我要发明一种时间隧道,让人们穿越未来与过去的梦想不再是神话。虽然不可逆转过去,但却能改变未来,要让年轻人知道时间无 法回头。要让乱砍乱伐的人看看他们所种下的恶果,已在未来酿成 灾祸。 我要成为一名飞行员,驾驶着祖国的战鹰,飞翔在蓝天,守护祖国的领空。 一个人一生中有许多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新的梦想,当你实现了这个梦想,下一个阶段的梦想随之而来。少年强,则国强。少 年富,则国富。少年与祖国息息相关,两者少了谁都不行。 因为有了梦,才有了四大发明。 有了梦,我们才能长大;有了梦,我们才能有未来;有了梦,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强大;有了梦,我们的世界才能更美丽! 我们大家要实现自己的每个梦想,都必须像蜜蜂那样付出辛勤的劳动,必须像雄鹰那样奋勇拼搏。 来吧,让我们大家从今天做起,一起努力学习吧!来实现我们自 己心中美丽、骄傲的梦!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梦,我的梦》,什么是梦?什么是中 国梦?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悄悄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宝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寄出一份梦想,蹲下投放。中国梦,流淌在岁月。 沙滩上有一颗饱经沧桑的贝壳,那是中国遥遥五千年的故事。从黄帝开创历史到如今的我们诵读历史,我看到太多太多的事迹,每 个中国人都拥有着同样的中国梦。富强!富强!中国梦的口号在继续。中国梦流淌过每个日日夜夜、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地震、泥石流、洪灾,还是会有饱经沧桑后成功的微笑。俱往

中国乡村治理的层级及其变迁

中国乡村治理的层级及其变迁 [容提要]本文对我国县以下乡村治理的层级及其变迁进行历史的考察, 指出传统的帝国时代, 县以下也存在多级组织与管理层级, 王权通过这些组织对乡村保持一定的监控。传统的乡村治理的常态既非“自治”, 也非“专制”, 而是实行“官督绅办”的体制。这是一种节约成本的制度安排; 二十世纪以来, 国家权力不断向乡村基层延伸并最终实现乡村组织与管理的国家化、行政化和官僚化。这也是一种代价高昂的方式。二十世纪末的村民自治改革中, 国家才开始从乡村一定程度地退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未来乡村体制改革及基层组织设置过程中, 国家对乡村社会的资源吸取能力、社会控制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都是基本的影响因素。当前人们争论乡镇政权是否退出乡村或者是“强化”还是“弱化”过于简单化和绝对化。从历史和现实来看, 乡镇政权组织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与功能如何改革, 哪些组织和功能应强化、哪些组织和功能必须弱化。 在当前乡村体制的改革中, 关于乡镇体制和村级组织改革的方向存在严重的分歧。有的学者提出应“撤销乡镇”, 有的则强调应“维持现状”, 有的认为应实行“乡镇自治”或“乡派镇治”, 有的则建议实行“乡公所制”。在村级组织的建制问题上,“撤村并组”、“乡派村治”及“乡治村政”种种主,不一而足。①不同的主源于人们对于乡村社会经济及政治发展的不同认识和判断。不过, 乡镇及村组的撤并直接涉及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的规模与层级, 对农村治理体系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乡镇规模扩大化及其限度》一文中, 笔者曾对乡镇村规模问题进行过专门讨论。②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组织层级的历史考察, 分析我国农村治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和在特征, 探讨农村治理体系演化的逻辑及值得吸取的历史经验,

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

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 ——基于Y村的历史社会学考察 一、冲突促成“整合”:传统社会的村治模式 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即使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统治,拥有庞大的官僚集团和体系,也难以直接统治乡村,即所谓的“政不下县”。而不得不依靠士绅地主和宗族制度来实施乡村治理,上传下达,维持秩序。这个处于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乡绅阶层,具有承上启下的职能。于建嵘在对清末乡村社会政治的研究中也指出:“传统乡村治理的主要特征是,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以体现族权组织为基础,以绅权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乡村自治政治”。传统的乡村治理由三部分组成,保甲制度的政府、家族权利和中间的地主乡绅,三者结合将乡村的各个层次衔接起来,实现了乡村社会的自治。 而这是传统乡村社会的普遍治理模式,但是一般之内必然存在着特殊。本文研究对象Y村是一个佃户村,也是一个移民村,村落建立的时间很晚,而且姓氏复杂。因此,它不像许多大的村落一样拥有一个主体的家族,尽管各个姓氏的家族意识很浓烈,但不能构成左右该村政治的大的家族权力,因此也就失去了乡级政权在此的统治基础。对这一时期的情形,一位村里九十三岁老人回忆: 记得俺十来岁的时侯,咱村人哪有这么多,住的也没这么

近,一个姓把着一个村角,不像今儿住得这么乱哄哄的。那时候谁也不欺负谁,都给地主种地,各家子(家族)自己解决。咱村人自来就生硬,现在也是有距离。 当时的村庄有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而在大姓的传统村庄里则不一样,一个村基本上就是一个家族,他们有共同的祖先。家族制是按家长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族长视宗子为一族之尊,掌管全族事务,对不守家法、违背教训者,随其轻重处罚。这种族权在明清时期与封建政权配合,起着基层政权的作用。而在Y村的宗族制度并没越过族界,成为一种村庄的政治权力,仅仅在各自的族内履行其职责。村里的老支书说: 以前咱村里人经常窝里斗,不像咱南村(南面的邻村),人家村里受欺负了那个团结。咱村的人还不打架,都在背后算计你。有人受欺负躲得老远,只有一家子的人才出来管管。据老人说,当时村里也没什么官管,地主就是头,而且听说还挺毒。村里人只有对付地主的时候才拧起绳来。 Y村的历史很短,而且村民大部分都是租种土地的佃户,文化水平很低,甚至大部分都是文盲,在这样一个村庄里基本上没有绅士阶层,从而也失去了与乡级政权沟通的渠道。中国传统村治的几个重要权力组成部分在这里基本都不存在,从而地主的权力突显出来了,本来作为一个单纯的经济阶层,而此时将权力与经济,甚至社会事务集于一身。在相

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小学生励志演讲稿10篇

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小学生励志演讲 稿10篇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让我们肩并肩,一起努力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做一个骄傲的中国人。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小学生励志演讲稿优秀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小学生励志演讲稿范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全体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5年2班的__。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梦想引领着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我们共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我们每个人的梦想都与国家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 曾经,我们的祖国因为闭关锁国、科技落后而饱经沧桑历尽磨难,她成了军阀混战的战场,成了帝国主义倾销鸦片的地方。翻开历史教科书,我清楚地看到,日寇无礼地践踏着中国的土地,八国联军无情地掠夺中国的财产。是怀着成立新中国这个梦想的

仁人志士站在时代的浪峰,指引着多灾多难的祖国一步一步站起来。 有梦才能使中国繁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母亲取得了一系列的伟大成就。香港、澳门的回归,经济特区的建立,祖国母亲已在世界民族之林强起来。当中国成功举办奥运的时候,当神九飞天的时候,当蛟龙入海的时候,当航母下水的时候,当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相信每个中国人都感觉到了无比的自豪。但是现在的祖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作为新一代的少年,难道不应该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心存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的梦想吗? 是的,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今天,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明天,我们是祖国的栋梁!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我一直有个梦想:我要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祖国的更加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怀揣着梦想努力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儿童,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好准备。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同学们,请跟我一起努力,昂起年轻的脸庞,挺起坚实的胸膛,让我们一起为梦想努力,因为我们将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理念与心理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理念与心理的演变 摘要:社会消费理念和消费心理的演变既是人民自身心理历程的反映,更是社会变迁的折射。从1978开始,从农村开始的改革迅速席卷到全国各行各业中去了。依据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状况的变化,我国人民的消费理念与消费行为也随之发生着重大变化。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消费理念和心理为依据,将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划分为较为清晰的三个时代,这三十余年经历了从1978年到80年代末的节俭型消费观变迁到90年代的消费主义出现,再到如今的消费主义和理性消费并存的局面,并分析了造成这种消费观念的经济、社会、文化原因,同时提出了树立健康消费观念的建议。 关键词:改革开放;消费理念;消费心理;演变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Consumption Psychology since its Reform and Opening-up Abstract: The evolution of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consumption psychology mirrored both people’s mental processes and social change. Reform which first took place in farming occurred in all walks of life since 1978. As economic condition and state of development got change, people’s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consumption psychology were likely to change. This paper divided the thirty years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into three ages with the time clue and the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consumption psychology basis. From 1978 to 1990s, people held frugal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transformed to consumerism in 1990s. From 2000s on, rational consumption concept appeared and coexist with consumerism. This paper also analyzed reason caused the evolution from aspect of the economic,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of erecting healthy consumption concept Keywords: reform and opening up; consumption concept; consumer psychology; evolution

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探索

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探索 王科 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向深入,乡村问题又一次引起政学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乡村治理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造成了乡村社会的全面紧张。如何在变动的时代环境中构建一种适应中国乡村的治理模式,已经成为解决中国乡村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一问题在民国时期也曾受到高度关注。其时,各种力量都对乡村治理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中包括政府、教会组织、大学、社会团体等等。据统计,在20世纪30年代全国就有600多个团体从事农村工作,有1000多处进行乡村建设实验。在这一时期的乡村建设中,由政府主导的“江宁实验县建设”尤为值得关注。 作为国民政府县政改革实验县试点之一,江宁实验县于1933年2月成立,实验期四年。实验期结束后,在政府的推动下,江宁实验县的多项举措在全国推广。 江宁实验县建设主要集中于三个层面。第一,重构基层行政制度,废闾邻改村里,建立起县—乡镇—村里的基层行政体制;改组地方保卫团,整顿警政,全面提升基层的行政管理能力。第二,设立农民合作组织,救济农村金融;推广新式农业科技,改良蚕桑业、农林业及其他农村副业;提升农民现代意识,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第三,重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修筑公路,兴修水利,先后疏浚河道50余公里,关系农田灌溉23万余亩;大力发展新式教育,在每一乡镇均设有一所学校,学生人数从1933年的3492人增加到1935年的21344人,入学率达到40.06%;全面推进乡村卫生事业,先后设立了4个卫生所和6个卫生分所,形成了一个融环境、医疗、学校、妇婴、宣传及防疫为一体的乡村卫生系统。 与之相应,江宁实验县建设也呈现三个重要特征。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是这一建设最显著的特征。江宁县不仅拥有较普通县政府更大的职权和更多的经费,而且其运作基本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正是由于有着政府力量的支持,江宁实验县才能够对旧有的县行政

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

912 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3 贺 雪 峰 内容提要 本文分别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概括出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对每一个层面主题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及其不足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三大主题之间的关系。本文尤其强调中观层面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理解了中国农村本身的非均衡性及其对自上而下政策的不同涵义,我们才能为不是一刀切的政策提出有用的建议,才不致不考虑具体情况地将一个地方的经验搬到另一个地方,也才可能具体理解自上而下政策在某一特定农村区域实践效果的原因。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研究主题 研究方法 中观理论 中国国情 一、引 论 当前乡村治理研究领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低水平重复,一是田野调查缺乏新材料和新视野,二是理论讨论缺乏基本沟通,难以形成学术积累。造成乡村治理研究低水平重复的原因,既与多学科介入乡村治理研究,而不同学科话语形式及话语体制不同的现实有关,也与乡村治理研究本身一直没有在学术方面形成集中的主题有关。本文试图通过对已有部分乡村治理研究的总结,提出若干乡村治理研究的主题,从而为乡村治理研究的推进作些基础性的工作。 在讨论具体主题之前,首先对乡村治理研究本身作出定位。乡村治理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乡村治理,一是学术研究。乡村治理是指如何对中国的乡村进行管理,或中国乡村如何可以自主管理,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乡村治理这个词有两个偏向性的所指,一是强调地方自主性,一是强调解决农村社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能力。学术研究是指进行可积累的概念化且学科化的工作,这种研究的材料可以是经验性的,核心却是概念化,并以概念为基础进行学术推演,从而可以进行学科对话和学术积累的。综合起来,乡村治理研究的目的是推进农村自主发展,这种研究既不同于纯粹的经验调查,也不同于一般的政策研究,而是以经验调查为基础,以理解农村政策实践后果,从而改善农村政策实施为目的的研究。 乡村治理研究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征,一是具有对中国农村发展强有力的实践关怀;二是以经验研究为基础,尤其以对当前中国农村乡村治理实践的调查作为研究的基础;三是注重对中国乡村治理现实的理论提炼,尤其是概念化的工作,以为乡村治理研究的学科化作出准备;四是注重形成学术积累,因此注重提炼乡村治理研究的主题。 笔者曾在“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提纲”一文中提出九个研究命题①,这些命题虽然也关照到3本文系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我国农村与农民问题”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中国变化与发展演讲稿

中国变化与发展演讲稿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历史进步的必然选择,中国的变化与发展是几代人的流血汗的结晶,整理了相关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变化与发展演讲稿各位领导、评委、朋友们,大家好,我来自市发展改革委。我演讲的题目是《改革,开启梦的新旅程》。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历史进步的必然选择。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从商鞅变法到胡服骑射,从百日维新到五四运动,每一次推动历史进步的重大变革,无不是直面束缚发展的沉疴宿疾,懂得除髀肉以顾大局,舍得弃短利而谋长远。高考改革、公车改革、户籍改革、资源税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鼓振人心的改革举措,如同一把尖刀,剔除了赘肉,舒活了筋骨,抖擞了精神;如同澎湃的海浪,拍打着礁石,涤荡着沙滩,迎接着朝阳;更如同一股持续吹来的劲风,带动中国这艘巨轮扬帆破浪,为中华儿女的梦之旅开辟了新的航线。 改革有痛,但我们坚定不移,因为屹立在东方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懂得,只有不断改革,一个国家才能凝聚源源不断的力量,只有持续推进改革,一个民族才能激发生生不息的活力。曾几何时,济宁这座资源城市,也曾遭遇黑色烟尘的侵袭,也曾面临矿竭城衰的诅咒,也曾无奈于煤炭黄金十

年的终结。但我们没有坐吃山空,没有竭泽而渔,而是未雨绸缪,在资源鼎盛时期主动转型,探索属于济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今天,我们的鲁西科学发展高地,正以日新月异的势头加速崛起。信息大腕云集落户,产业升级百舸争流,项目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来自我们推动转型的不懈努力,来自对改革创新的长期坚持。 身为一名发改人,能够为祖国的发展改革大局尽一份力量,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从计划委员会到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名称的每一次变化,都伴随着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深入认识,伴随着对计划体制的辩证扬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短短十五个字,却意味着进一步让利于民、藏富于民,用政府手中的权力,换来市场活力的再一次焕发,充分显示出了兴利除弊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勇气。 站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前线,我们发改委主动转变职能,率先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审批事项,优化服务流程,一项项创新举措的实施,提高了效率,改进了作风,方便了企业,服务了群众。耳濡目染之中,我也渐渐体会到了改革的深刻内涵。改革不是标语、不是口号、更不是空谈,改革就是要善谋善为、创新创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就是我们积极进取的姿态,奋发有为的精神,就是我们为民服务的宗旨,和踏踏实实的劳动。

学生关于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稿

学生关于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稿 梦境的亦真亦幻令人不胜惊叹、唏嘘不已,梦的飘渺、梦的美妙不断地陶醉着梦中人,这种精神现象曾经令多少文人骚客为之神往,多少志士仁人为之奋斗。正是梦的存在使我们倍加前进的勇气和取 胜的信心,因为梦,我们的世界更加多彩和美好。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环游世界不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还能提高自己与人沟通能力,在有限的生命里丰富我的人生,具体的说, 环游世界可以欣赏到各地美丽的风景,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品尝 到各地的美味,同时沿途,我会用相机和文字记录下所见所闻,这 一切的点点滴滴都会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记忆,让生命更加精彩。 我真心希望我可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自己的才华。雄关漫道真如铁,是对梦想的追求;而今迈步从头越, 是对梦想的执着!来吧,让我们携起手来,响应时代的号召,为了美 好的明天,为了光荣的未来,前进!我的梦,中国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中国梦》。当有人问,你的梦想是什么时?我会大声的说:我的梦想是我要成为一个科学家。尽管我没有 过人的才智,没有严密的思维,也没有特别准确的判断力,但是我 仍不会放弃努力。尽管这个梦想距我很遥远,但我仍不会停止追求。尽管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挫折和无数的磨难,但我仍不 会灰心丧气。因为我相信,只有经历困难和挫折,才能实现自己的 梦想。 以前,每当我看到科学家们令人瞩目的成就时,总会感到羡慕和敬佩。是他们,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是他们,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更是他们,为祖国的发展赢来了一个崭新的明天。因此,我想成

为一个科学家,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每当我看到浪费时间 的人时,我会为他们感到惋惜;每当我看到灰心丧气的人时,会为他 们感到悲哀;每当我看到不务正业的人时,我会感到愤恨。因为他们 没有看到自己的价值,没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这样的人生,是没有 意义的人生。而我,至少有一个梦想,一个目标。有了这个梦想, 我就会一直努力下去,永不放弃。有了这个梦想,就等于把握了自 己的人生航向,不会再迷失方向。有了这个梦想,就好象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一直通往胜利的顶峰。 雄关漫道真如铁,是对梦想的追求;而今迈步从头越,是对梦想 的执着!我有梦,中国也有梦,我的梦就是国的梦。来吧,让我们携 起手来,响应时代的号召,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光荣的未来,前 进!我的梦,中国梦! 因为梦,我们的世界更加的多彩和美好。正是梦的存在才使我们拥有倍加前进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为此,我们不辞劳苦,自始至 终的向着梦的彼岸前进。 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我们的青春,背负着一种责任,一种寄托,一种祖国对我们的期待。青春不是抱怨年华流逝而感慨万千, 也不是趁着年轻而虚度光阴,我们还有很多事要为之奋斗。为此, 我们应该努力的去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青年,勤奋努力,奋勇拼搏,去实现属于自己的中国梦。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民,以自己 的实际行动,为美丽可爱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难以创新的国家,因为中国没有梦和敢做梦的人,有人说中国人的处世风格是世界上最现实的,比一般的商人还 无利不起早。但是,在历史上,中国和中国人是历来不缺少梦的。 庄生梦蝶体现了思想的自由释放,嫦娥奔月更是表现了对未知世界 的大胆探索,从秦汉的明月到唐明的关城,中国人的梦不但一直在做,而且为了到达梦境的彼岸去不断地尝试和冲击,于是我们有了 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有了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成就了中国的伟 大和不同凡响。 可如今一提起梦,我们现在的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荒诞不经,如果说到要为之努力,周边的人除了会给予更多的白眼和不屑外,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