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双周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双周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双周练

高三历史 2023.03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周之后,能演奏、聆听雅乐之人减少,墨子等人认为雅乐只是“先王陈迹”,无法教化百姓。与此同时,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大量进入王室宫廷。这反映出A.社会变迁导致乐教衰落B.墨家思想顺应时代风潮

C.政治动荡促进艺术传播D.世俗音乐成为文化主流

2.东晋南朝时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远超前代。东晋与大秦、波斯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贸易往来:南朝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还同天竺以及西亚、欧洲、非洲等地区有商品贸易交往。这种现象主要缘于

A.抑商政策的松动B.造船技术的进步

C.江南经济的发展D.丝绸之路的开通

3.宋代文官选任中,由中书门下负责选任的职位称为“堂阙”,由吏部负责选任的职位称为“部阙”。下表是北宋元祐与南宋绍兴初期的知州、通判堂阙、部阙数额对比统计,大致如下:

知州、通判堂阙、部阙数额对比

(按:括号内的数字,是该次分阙之前部注阙数。)

这表明,宋代

A.文官决策的科学性提高B.文官行政效率大大提升

C.文官选任权力发生异变D.地方行政权力遭到削弱

4.明清君臣、官民关系与父子关系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法律上的拟制血亲

关系。但黄宗羲从“父子一气”而“君臣不同气”的气本论哲学层面否定了君臣之间的天然血缘联系,王夫之同样也认识到了君臣关系的非血属性。他们的认识

A.推动传统伦理秩序的崩解B.体现了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C.缘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D.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5.下表是晚清时期中国翻译日文书籍情况统计表。这一变化的出现反映出当时中国对外学习

A.方向由西方转向日本B.领域由自然科技转向社会科学

C.主题由器物转向制度D.目标由求强求富转向文化革新6.1916年12月21日,北洋政府公布《民国纪念日修正案》规定: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应举行之事如下:一、放假休息;二、悬旗结彩;三、大阅;

四、追祭;五、赏功;六、停刑;七、恤贫;八、宴会。北洋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文明开化的新风尚B.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C.重构国民对政权的认同D.重建民主共和制度

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通过了《关于苏维埃经济建设的决议》《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等一系列经济建设的决议,并颁布法律文件规定:“苏维埃应保证商业自由,不应干涉经常的商品市场关系”等。这些措施

A.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打破了日军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解决了根据地的物资短缺问题

8.下图为1945年12月画家丁聪创作的漫画,它呈现了国民政府制造的镇压各校师生和社会人士反内战、呼吁和平的“昆明惨案”,刻画了政府需要的“良民”形象。作品旨在揭示

A.国民政府实行独裁B.知识界以静默形式继续抗议

C.人民渴望民族独立D.被奴化的国民成了东亚病夫

9.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生产资料服务公司成立。它的功能是承办信托服务、组织推销积压物资,以及代购、代销、代加工、代托运和调剂余缺等业务。在经营期间,共处理积压物资3亿多元,代办各类物资1亿元。该公司的成立

A.旨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改变了工业物资匮乏局面D.得益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政策10.1978年2月,邓小平在四川的讲话中说到:“农村和城市都有个政策问题。我在广东听说,有些地方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怪得很!农民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怎么能行?”这表明邓小平

A.主张促进市场经济发展B.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C.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D.推动改革开放稳步开展

11.希腊半岛上的水、土地和其他资源与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相比几乎不值一提,即使古代希腊人将当地的资源利用到极致,也不足以创造出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文明。由此推知,古希腊文明的发展

A.吸收了文明古国的成果B.未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

C.受益于海外贸易的开拓D.改变了世界文明的走向

12.欧洲中古时代晚期,港口城市从远洋贸易中获取巨利,由于跨海远程运输风险巨大,且集中投入巨大资金的需求和长期的耽搁、等待,使这些海运城市中的商人逐渐发展了以银行贷款作为基础的信用制度以及分摊风险的保险制度。这两个经济制度

A.避免了远洋贸易的风险B.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

C.引发了西欧的价格革命D.迟滞了欧洲殖民扩张的进程

13.蔗糖起源于亚洲,1430年,葡萄牙与意大利商人将蔗糖种植引入到马德拉群岛(非洲西海岸),随后扩展到其他大西洋岛屿。16世纪初蔗糖被引入到巴西,从而使其在整个近代早期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商品。这反映出

A.新航路开辟促进早期全球化发展B.物种的跨洲际传播具有单向性

C.物种交流改变了殖民地经济结构D.欧洲殖民者开始主导世界市场14.19世纪中叶以来,闽江上游的茶叶生产使福州成为“世界茶都”,厦门则是当时最大的契约劳工出洋中心。这体现了当时

A.中国传统商业经营形式的变化B.列强加紧对华的商品输出

C.国人积极加入全球劳动力市场D.世界市场国际分工的需要

15.1971年,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的著作《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阐述了“地球的富有造成人类的贫困”“发展是遇难者多于航行者的航行”。它揭示了当时拉丁美洲A.民族民主革命任重而道远B.自殖民统治以来长期的贫困落后C.成为欧洲国家的原料产地D.政局动荡与经济发展停滞的现状16.1914-1945年,欧洲经历了历史上最可怕的噩梦,欧洲文明几乎被摧毁。“我们必须建立欧罗巴合众国!”丘吉尔在1946年苏黎世一次令人难忘的演讲中表态说。促使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因素主要是

A.战争对国家与生命价值观的摧毁B.马歇尔计划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C.欧洲政治和外交精英的积极努力D.美苏争霸威胁欧洲各国国家安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4题,共计52分。

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仕”与“隐”是自士阶层出现便困扰士人身心的两难选择。孔孟二人都有过看似机变,通达的仕隐观念,实际上“隐”不过是一种暂时的退避策略,最终目的还是“仕”。汉代大一统确立后,由于国家的强大,士人深受鼓舞,投身庙堂成为自然选择。但东汉中后期一直到南北朝,由于时局动荡,士人或归隐山林放浪形骸,或欲隐却仕苟且偷生,在生存和内心自由之间痛苦挣扎。唐朝科举兴盛,思想开放,仗进之风大起,乐于高卧山林者凤毛麟角。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转衰,时令人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注催生了白居易的“中隐”思想。他更愿意选择远离朝廷政治权力中心,到州郡做地方官或闲职散官,似官似隐,同享世俗享乐与精神自由。白居易以儒修身以佛道修形成了更为成熟、圆融的处世心态和行为。

——引用自微博作者《传统心态与行为》(1)根据材料概括儒家仕隐观念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白居易的“中隐”思想。(7分)

18.(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97年,西班牙王室颁布法律,发布国家铸币标准,开始在西班牙本土铸造比索银币1550年新的炼银技术-汞齐化法传入美洲,使得西班牙在西属关洲能够轻松冶炼出高纯度的白银。1579年,英国海盗头子德雷克捕获了一艘西班牙小型货船,船上有14箱比索和中国瓷器等。1600年后,英国人在银币正面西班牙国王脖子的位子加

盖英国乔治三世半身像小印戳、供英国东印度公司贸易使用,同时在国内流通。随着17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和1788年英属新南威尔士州的建立,比索银币先后流入这些地区,西班牙比索银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流通。

——摘编自王晓利《西班牙比索银币的流通与世界贸易的形成》材料二从秦朝至清初,圆形方孔钱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其制作均是由手工雕刻出“母钱”之后,再作为样本翻砂制造。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银元成为西方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之一,清末外国金属币和钞票占到了中国流通货币的65.71%。清政府不得不调整币制与之竞争。1886年,张之洞购进了英国的造币机,开始铸造广东银币,引起各省效仿/1900年,清政府开始铸造无孔铜圆,各省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样式,1910年清政府将银币造币权收归中央(部分省份也可以代中央铸造银币并标明省份名称),开始铸造统一的“大清银币”,其主体形制与铜圆相似。全国的行用银元形制基本上得到了统一。

——摘编自李钰《浅析晚清货币形制变革的原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班牙比索银元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原因,并分析其历史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货币变化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晚清币制改革的认识。(6分)

19.(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核心是层级的变化。作为地方高层的道、省、州等统县政区,主要由原监察区或军事区等虚区转化而来,其总体上幅员缩减。例如,郡的幅员不断缩小而至消失,但后人常把州、府主官雅称为郡太守。

民国初期,在省县之间设道,但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被取消。因管理困难,省之下临时设置专员公署,后推广并加以固定。另外,还设有约150个市,大部分相当于县级,大多数集中在沿海地区。民国时期,地方区划的层级、数目更改频繁,幅度也较大。

表:秦汉以来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的变迁概况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材料二国外发达国家的行政区划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变动也比较频繁,同时由于经济、人口的集聚,纷纷建立大都市区,加强协调。……绝大部分的城市,不论大小,地位平等。信息时代,社会结构非群体化、高度差异化,这也使得传统中央集权国家表现出分权化趋势。

——摘编自王开泳、陈田《国外行政区划调整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近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传统行政区划相比发达国家行政区划的不同,并简析其影响。(6分)

20.(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类历史上处于中心位置的是各种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的网络。以下是《麦克尼尔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的部分目录:

第一章人类的成长岁月

第二章向食物生产的转变(距今11000—3000年前)

第三章旧大陆的各种网络和文明(公元前3500年—公元200年)

第四章旧大陆和美洲地区网络体系的成长(200—1000年)

第五章不断密集化的网络(1000—1500年)

第六章世界性网络的编织(1450—1800年)

第七章打破旧链条,拉紧新网络(1750—1914年)

第八章世界性网络的张力(1890年以来的世界)

根据材料,任选其中两章目录,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两章目录名称和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命题:张娟娟

审核、校对:吴云

二、材料解析题:

17.(1)特点:隐为仕服务(仕主隐辅);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2分)

因素:政治环境;儒家社会责任感;士人的探索反思;佛道思想的融合。(4分)

(2)述:白居易的“中隐”思想指的是亦官亦隐,与现实政治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是中唐时期政治环境恶化、国力衰弱的背景之下士人吸收传统仕隐思想和佛道思想的产物。(3分)

评:积极:调和了仕与隐之间的矛盾,为后世文人心态的成熟作了铺垫,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2分)

消极:弱化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一定程度上促使士大夫价值观庸俗化发展。(2分)

18.(1)原因:法律化、标准化提升货币信用;炼银技术的进步和对美洲白银的掠夺;世界性贸易和海盗劫掠等殖民活动的推动;英国对比索进行改铸和推广使用。(4分)影响:加别对美洲等殖民地国家的经济掠夺;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白银在世界范围内的货币化;促成了世界贸易发展。(任答3点得3分)

(2)特点:方式从手工制作到机器铸造;形糕从圆形方孔到无孔的铜圆、银元;铸币权由地方自行铸造到部分收归中央。(3分)

认识:晚清的币制改革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是面对西方经济人侵的制度调整;是中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的产物;推动中国货币制度逐步转向近代化。(任答3点得3分)

19.(1)特点:县级政区最稳定,统县政区变化频繁;层级数量反复增减,但总体以二、三级为主;高层政区、统县政区由虚而实(原监察区或军事区转化为行政区);体现历史传承,逐渐制度化、法制化;乡镇自治;近代变动频繁,设置市级行政区划。(任答3点得3分)

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疆域的扩大和社会发展加大了国家治理难度(现实社会的需要和制约);古代中国政治传统的影响;近代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等。(4分)

(2)不同:中央和地方适当分权;层级总体较少;与经济因素(城市化)联系密切;弱化政治等级。(4分)

影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基本国情,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稳定;对其他国家有借鉴意义。(2分)

20.示例1:

第二章向食物生产的转变(距今11000—3000年前)

第三章旧大陆的各种网络和文明(公元前3500年—公元200年)(2分)

论题:远古时期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孕育出古代世界地域性文明。(2分)

阐述:随着农业的出现,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这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转变标志之一。(2分)农业的出现使人口数量增长,使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形成聚落村落。(2分)随之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不同地区产品出于互通有无,促进交换和贸易。(2分)生产力水平提高促使剩余产品增加,私有制出现,产生了阶级和国家。(2分)出于记事和管理需要,文字产生,文明出现。(2分)(任答2点得4分)

人类曾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发明了农业,孕育着不同地域的文明。(2分)古代西亚两河流域、非洲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灌溉农业发达,孕育出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2分)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具有地方性和地域性的特征,且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限制,古代各地区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1分)

示例2:

第四章旧大陆和美洲地区网络体系的成长(200—1000年)

第五章不断密集化的网络(1000—1500年)(2分)

论题:中古时期世界文明呈现封建化、密集化趋势。(2分)

阐述:中古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强大中央集权帝国的建立,世界主要区域文明趋于封建化。(2分)欧洲封建经济发展和城市产生,推动王权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形成,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2分)俄罗斯逐渐深受拜占庭影响巩固逐渐成为中央集权大帝国。(2分)中古时期印度先后建立及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2分)古代日本和朝鲜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2分)(任答2点得4分)

中古时世界文明日趋密集化,随着农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东非出现一系列国家,西非的马里和桑海一度强大。(2分)中美洲、南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创造了辉煌的古代美洲文明。(2分)由于交通发展、贸易发展、人口迁徙和战争,欧洲亚洲非洲间联系更为紧密,但美洲发展相对独立。(2分)丝绸之路扩展推动东西方商贸发展和技术文化交流;(2分)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推动新兴国家崛起和民族交融文明互动。(2分)(任答2点得4分)

综上所述,中古时期,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世界各主要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文明呈现封建化、密集化趋势。(1分)

示例3:

第六章世界性网络的编织(1450—1800年)

第七章打破旧链条,拉紧新网络(1750—1914年)(2分)

论题: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推动世界从区域性走向全球性。(2分)

阐述:近代以来航海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改进,人们对海洋的探索从区域扩展到全球,全球航路得以建立。(2分)新航路开辟让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2分)此后,美洲物种传播到欧洲、亚洲、非洲,其他地区物种传入美洲。(2分)欧洲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欧洲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分)(任答2点得4分)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交通和通讯迅速发展,轮船、铁路、飞机、电报、电揽使世界各区域文明紧密联系,欧洲殖民者将亚非拉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分)全球贸易网络的形成,推动商品和文化的交流传播。(2分)此外,殖民改变了美洲和大洋洲人口结构,人口迁徙带来文化重构,形成了文化认同。(2分)(任答2点得4分)

综上所述,文明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区域的文明彼此之间通过不断接触、交流和互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1分)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双周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双周练 高三历史 2023.03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周之后,能演奏、聆听雅乐之人减少,墨子等人认为雅乐只是“先王陈迹”,无法教化百姓。与此同时,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大量进入王室宫廷。这反映出A.社会变迁导致乐教衰落B.墨家思想顺应时代风潮 C.政治动荡促进艺术传播D.世俗音乐成为文化主流 2.东晋南朝时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远超前代。东晋与大秦、波斯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贸易往来:南朝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还同天竺以及西亚、欧洲、非洲等地区有商品贸易交往。这种现象主要缘于 A.抑商政策的松动B.造船技术的进步 C.江南经济的发展D.丝绸之路的开通 3.宋代文官选任中,由中书门下负责选任的职位称为“堂阙”,由吏部负责选任的职位称为“部阙”。下表是北宋元祐与南宋绍兴初期的知州、通判堂阙、部阙数额对比统计,大致如下: 知州、通判堂阙、部阙数额对比 (按:括号内的数字,是该次分阙之前部注阙数。) 这表明,宋代 A.文官决策的科学性提高B.文官行政效率大大提升 C.文官选任权力发生异变D.地方行政权力遭到削弱 4.明清君臣、官民关系与父子关系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法律上的拟制血亲

关系。但黄宗羲从“父子一气”而“君臣不同气”的气本论哲学层面否定了君臣之间的天然血缘联系,王夫之同样也认识到了君臣关系的非血属性。他们的认识 A.推动传统伦理秩序的崩解B.体现了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C.缘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D.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5.下表是晚清时期中国翻译日文书籍情况统计表。这一变化的出现反映出当时中国对外学习 A.方向由西方转向日本B.领域由自然科技转向社会科学 C.主题由器物转向制度D.目标由求强求富转向文化革新6.1916年12月21日,北洋政府公布《民国纪念日修正案》规定: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应举行之事如下:一、放假休息;二、悬旗结彩;三、大阅; 四、追祭;五、赏功;六、停刑;七、恤贫;八、宴会。北洋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文明开化的新风尚B.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C.重构国民对政权的认同D.重建民主共和制度 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通过了《关于苏维埃经济建设的决议》《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等一系列经济建设的决议,并颁布法律文件规定:“苏维埃应保证商业自由,不应干涉经常的商品市场关系”等。这些措施 A.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打破了日军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解决了根据地的物资短缺问题 8.下图为1945年12月画家丁聪创作的漫画,它呈现了国民政府制造的镇压各校师生和社会人士反内战、呼吁和平的“昆明惨案”,刻画了政府需要的“良民”形象。作品旨在揭示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 2023.04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作答第Ⅰ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 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1.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和阶级产生,最终国家形成,人类文明产生。人类文明产生之初呈现的基本特点是 A.同一地点扩散,多元一体 B.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 C.都是大河文明,中央集权 D.都是城市国家,商业发达 2.世界古代某一地区的文明成就包括“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金字 塔”“莎草纸”。这一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 ④ 3.古希腊神话中,无论是阿伽门农儿子弑母案还是达奈俄斯女儿违抗父命案,雅典娜女神的一票在审判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城邦民众的投票成了不可或缺的基础票数。这反映出 A.寡头政治影响司法审判 B.宗教势力左右社会公正 C.神话传说蕴含民主观念 D.法律注重维护血缘伦理 4.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在征服过程中,在被征服地区修复神殿、实行相当宽容的宗教

政策,赢得了僧侣的支持;在政府机构中,不仅用波斯人而且也用当地人为官;修建宫殿时也注意吸取亚述人、巴比伦人和埃及人的做法。这说明波斯帝国 A.试图同化被征服地区文明 B.采取灵活变通的统治政策 C.重视用神权维系王权秩序 D.建立起了完善的治理体系 5.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以希腊—马其顿联军统帅的身份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亚历山大将原来波斯帝国的版图据为已有,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同时,他还把东方大量的学术资料带到希腊。这反映出 A.不同地区文明碰撞交流 B.东西方文明呈现开放性 C.人们不断反思本土文化 D.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6.公元2世纪,罗马的道路系统几乎遍及帝国全境,东起幼发拉底河,北达苏格兰低地,穿越不列颠、欧洲、北非、小亚细亚和阿拉伯、叙利亚及美索不达米亚的沙漠。罗马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A.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C.消除了帝国民族间差异 D.加快了罗马城市化进程 7.“希腊文明与西亚北非文明的冲突,推动的是两大文明的融合,而不是一个文明消灭另一个文明。”最能体现“两大文明的融合”成果的是 A.雅典城邦制 B.波斯帝国的行省制度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初期的雕刻艺术 8.在中世纪时期的西欧,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掌握着庄园法庭的司法权,他们对庄园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在这种体制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据此可知,封君封臣制度下 A.庄园成为独立的国家 B.封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君主制遭到一定限制 D.教权的威胁已不复存在 9.下面是西欧中世纪庄园平面示意图。据此可知,西欧中世纪庄园 A.领主与村民间和谐共处 B.经济形态具有一定封闭性 C.村民实行集体劳作方式 D.为城市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10.高丽成宗时代(981年—997年),某大臣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双周练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周练试题 高三历史(选修) 2022.11 注意事项: 1、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 2、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制定了详细的朝觐制度,“是故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率长幼之序,训上下之责,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殆”。西周朝觐制度旨在 A.缓和贵族之间矛盾B.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C.优化官僚政治体系D.维系宗法分封秩序 2.赵绍祖在《新旧唐书互证》中说:“唐中叶以后,节镇加宰相衔者极多,谓之使相,亦称外宰相,非真宰相也。唐朝的外宰相名号多以节度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如天宝十五载六月,授剑南节度使”崔圆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据此可知,唐朝后期的外宰相名号制度 A.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B.体现了朝廷对节度使的笼络 C.完善了中枢权力运行机制D.为以后宦官擅权埋下了隐患 3.唐朝两税法把以往的“非法赋敛”并入两税,纳入中央的控制范围;中央没有确定全国统一的税率,而是改用摊派赋税的办法;中央派人确定各州税额并划分其上供、送使、留州份额,两税法的这些规定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财权的控制B.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C.强化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解决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 4.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朱熹研究上述问题的出发点是 A.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B.实现经世致用的儒家理想 C.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D.达到知行合一的精神境界 5.下图为宋代到清代中期江南25个市镇桥梁建造情况统计。(单位∶座)对该图反映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双周测历史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周练 高三历史(选修) 2022.9 注意事项: 1、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 2、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裴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磁山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和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出土了大量的石质工具,即石磨盘和石磨棒,石磨盘不但制作精良,而且形制也规整多样,同时发现的还有一定数量的谷物粟、稷及油菜籽等。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黄河中上游地区 A.经济文明一体化发展B.已出现粮食加工技术 C.农作物种植种类繁多D.家庭手工业较为发达 2.据载:西周时期“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由此可见,当时“礼” A.是早期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B.起到维护君主集权的作用 C.成为了国家施政的指导准则D.促成了政权与族权的结合 3.西汉初期,女子颇有先秦遗风,并无妇人之贞节等方面的要求。西汉中期以后,不仅男尊女卑之风愈演愈烈,而且对女子“从一而终”“守节”等伦理要求也呈增强之势。西汉女性伦理的变化A.说明国家统一利于家庭稳定B.表明女性道德自律意识增强 C.反映了女性婚姻观念的增强D.是社会主流思想影响的结果 4.汉代《盐铁论·水旱》中提到,"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覆(农具)淡食”。这说明汉代 A.铁农具便利但使用范围有限B.传统工商食官制度得到恢复 C.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极端低下D.手工业发展滞后于农业生产 5.南宋时期,北方的面食在南方推广开来。专门制作与贩售糕饼的面食店在临安随处可见。店内饼类食物种类很多,有开炉饼、甘露饼、糖榧饼、薄脆饼、玉延饼、通神饼、菊花饼等。这反映出当时 A.南北经济贸易联系密切B.临安饮食文化地域性强 C.南方粮食种植结构变化D.权贵阶层追求健康养生 6.明代徐一夔居于杭州相安里,那里不少富人组织手工作坊,“居工以织”。据其《织工对》所记,织工们以日之所入养家糊口,各坊主高价竞相雇请技艺出众者,“倍其值不吝也”。这说明当时A.新的经营方式已经出现B.雇佣关系在纺织业逐渐普及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月考 高三历史 2023.03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良渚文化在约5300年前发源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沿岸。在相关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一件黑陶罐腹部发现了四个连成一排、仿若句子、与后来的甲骨文有相似之处的符号(见下图)。对此合理的理解是 A.有助于破解古文字起源之谜B.甲骨文并非中国最早的文字 C.中国已开始系统地使用文字D.彰显了中华文明的高度发达 2.《文选•思玄赋》李善注引《淮南子》记载:“汤时大旱七年,卜用人祀天。汤曰:‘我本卜祭为民,岂乎自当之。’乃使人积薪,剪发及爪,自洁,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火将燃,即降大雨。”商汤拯救万民,被万世颂扬。这说明 A.祭祀活动确具实效性B.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C.商汤以仁德治理天下D.神权与王权开始结合 3.汉魏以来,经学进入学童课程的情况虽错杂不一,但士人在幼童阶段已通《诗经》《尚书》的例子在记载中不断增多,《列女传》《女诫》《女孝经》《女论语》等书也不断涌现。据此可知A.官方教育体系日益完善B.儒学常识化的趋势明显 C.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社会动荡引发思想巨变 4.六朝时期,江南世家大族、高官和文人士大夫喜好到深山中探寻美景。而到了唐朝尤其是中唐以后,苏州的太湖、金陵的秦淮河、杭州的西湖等则成为江南闻名天下的旅游名胜。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城市经济的进步B.经济重心的南移 C.坊市制度的变革D.国家统一的实现 5.有学者指出,皇帝亲自下发公文的情况历代均有,唐宋时期,不经中书、门下程序的制敕(称为墨敕或中旨)是不合法的;皇帝的秘密谕旨不经正常程序发布,在明代开始较多使用,但是到了清代才开始制度化。这说明 A.三省体制有利于公文正规化B.权力集中促进公文制度演化 C.明代公文体系缺乏制度建设D.中央集权加强改变公文发布 6.《天津条约》规定:对进入中国内地的外国商品需征税,数额相当于进口关税(5%)的一半,称为子口半税,外商可根据地方厘金税收和子口半税的轻重择其一缴纳。许多华商便将货物依附于外商进行运送和销售。这反映出当时 A.封建剥削阻碍经济发展B.民族经济发展环境恶劣 C.清廷试图挽回关税损失D.列强侵略势力深人内地 试卷第1页,共6页

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扬州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检测试题 高三历史 2021.11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春秋时期大国作战主要是为了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作战时讲究阵行、程序、礼节,多少带有“文质彬彬”的色彩。战国时期作战大多是为了歼灭对方主力,予敌军以毁灭性打击,“文质彬彬”的色彩基本消失。这一变化 A淡化了原有宗法关系 B.宣告了贵族政治的崩溃 C.表明了王权开始衰微 D.加速了国家统一的进程 2.《汉书》记载文景时期循吏“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尤其是蜀守文翁“仁爱好教化”,通过“选郡县开敏有材者”到京师受业博士,“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所以“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这说明汉代 A.儒学已经取得正统地位 B.循吏自觉担负教化之责

C.地方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D.巴蜀成为全国文化中心 3.以招牌作为广告开始于唐代,市场要求“建标立候,陈肆辨物”,市内分肆,悬挂店名、行名或商品名称经营,以及对上市的商晶每月估价三次,然后由经营者悬牌销售。据此可知当时的商业, A.经营范围宽泛 B.宣传形式多样 C.广告管理严格 D.文化氛围浓郁 4.图1为元朝画家王冕的《墨梅图》,题有诗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 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该作品表现出 A.超脱世俗的人格理想 B.豪迈勇进的时代风貌 C,细致逼真的写实风格 D.宏阔深邃的创作意象 5.明清时期,专业市镇如雨后春笋涌 现。江南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市 镇,如棉花及棉纺织业市镇、蚕桑及丝织 业市镇、粮食贸易市镇等。长江中游地区即有陶瓷业市镇、茶叶市镇、造纸业市镇等。这些专业市镇的出现,表明了 A.重农抑商政策被弱化 B.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 D.区域经济商品化程度较高 6.1903 年,梁启超撰文严厉批判当时流行的“野蛮人尚力,文明人尚智”的迁腐思想,大声疾呼“柔弱之文明,卒不能抵野蛮之,武力。....立国者苟无尚武之国民, 铁血之主义,则虽有文 明,虽有知识,虽有众民, 虽有广土,必无以自立于 竞争剧烈之舞台。”其意 重在 A.批判中国传统文 化 B.宣传西方铁血思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 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 西周初年,周公告诫子弟臣僚说:“自时厥后(商代祖甲王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周公此论() A.强调对小农经济的重视B.体现出一定的民本色彩 C.指出了商朝政令不畅的原因D.反映了儒家的以德治国思想 2. 春秋时期,诸侯国君朝觐周王的事例已不多见,中小侯国“聘问”霸君的事例却很多。例如,鲁国“聘问”晋君12次、楚君1次。公元前545年,齐、陈、蔡、燕等 国国君曾共同“聘问”晋平公。由此可知() A.传统政治秩序渐趋瓦解B.诸侯争霸现象严重 C.宗法血缘关系受到冲击D.晋国实力最为强大 3. 近代以来,魏源讲“师夷长技”,洋务派讲“中体西用”,严复则在《论世变之亟》 中写道:“我四千年文物声明(名),已涣然有不终日之虑。”据此可知,当时()A.文化忧患意识增强B.发展洋务成时代之需 C.传统观念根深蒂固D.政治改良被提上日程 4. 不同时期的古埃及文献对边疆有不同的记述。最初,边疆用来区分埃及疆域内不同区域的界限;随着古埃及人对地理认知的增强,边疆则更多用于埃及和外族疆域的划分,埃及人由最初对边疆的恐惧发展为对边疆扩展的期待。这种变化()A.肇始于古埃及国家专制集权体制建立B.说明地理知识进步是对外扩展的动力C.映射出埃及人对周边地区影响力增强D.源于古埃及国家实现了国家最终统一 5.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给美洲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自认为比土著文化优越……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江苏省南通等五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摸底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模拟试卷 历史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02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工作者在江苏无锡发掘出七座战国早期的越国贵族墓,出土了青瓷礼器、玉器等 2 000余件随葬器物。其中出土成组成套的越国青瓷乐器,既有越式的缶、鼓座等,亦有成套的仿中原青铜乐器的编钟和编磬。这说明() A. 诸侯权威遭到贵族严重挑战 B. 越国未能掌握青铜铸造技术 C. 青瓷礼器成为越国墓葬的必备品 D. 华夏文化对越国的影响较为明显 2. 西汉时,朝廷的主计机构是丞相与御史府。皇帝想要向郡国上计吏了解情况,则要遣近臣问询。东汉初年,计吏到京向司徒、司空上计后,还要面见皇帝应对提问,还有可能被授予官职,部分计吏还要负责转呈刺史的奏事。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察举选官制度日益完善 B. 大一统国家治理的优化 C. 官员考核程序渐趋复杂 D. 郡国计吏获得了监察权 3. 南宋绍兴初年,小麦一时成为紧俏食品,麦一斛至万二千钱。为了满足需求,南宋朝廷多次下诏劝民种麦,出现种麦之后“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是,当时() A. 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B. 稻麦复种制尚未出现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绍兴和议的负担沉重 4. 顺治二年,清朝祭祀历代帝王增入明太祖、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元太祖。乾隆四年,更议历代帝王庙祀典,增祀两晋、元魏、前后五代各帝王。这一做法() A. 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 B. 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C. 出于平定西北的现实需要 D. 强调清朝承辽金元为正统 5. 右图反映的是上海轮船招商局的部分负债情况。这一情况可以用来说明() A. 官办企业缺乏资本原始积累 B. 洋务工业难以获得政府资金支持 C. 中国近代造船工业揭开序幕 D. 传统金融机构支持近代企业发展 6. 1922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一文中写道:“虽然自1916年以来就有意主张白话文学但白话文真以‘一日千里’之势传播,是1919年以后。各地的学生团体忽然办了约400种白话报刊。”胡适的描述反映出() A. 五四运动促进了青年学生觉醒 B.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C. 新文化运动推动白话文学兴起 D. 各地报刊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双周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届高三下3月双周检测政治试卷 2023.3 一、选择题(共45分) 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找到适合自己条件的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向世人展现出一幅又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令世人惊叹的成绩单。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②中国共产党勇于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 ③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和最强力量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图为中国联通混改前后股权结构变化对比。 图中企业混改前后股权结构变化能够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①引入战略投资者持股,推动所有制结构变革②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企业影响力 ③完善股权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④减少公众股东,使股权相对集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年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银行对外汇的结售保持顺差格局,这为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稳固的物质基础。以下正确反映我国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传导机制是() A.国际收支平衡—加大对外投资—境内对外汇的需求上升—外汇市场供不应求 B.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境内外汇增长—外汇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C.经济持续恢复—外贸出口强劲—境内对外汇的需求下降—外汇市场供过于求 D.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产业质量—境外对人民币需求下降—外汇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4.1月11日,司法部党组会议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会议精神时要求,要强化政治监督,紧扣党的二十大对全面依法治国和司法行政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力保障其部署落地见效。材料表明() ①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②全面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③司法和行政工作必须接受党的监督④党对司法部的组织领导助力党的政策实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右图是数字政府内涵的认识维度。由 此可见,建设数字政府能() ①更科学地决策,提高履职能力 ②推动数据共享,繁荣信息交易 ③体现全民决策,彰显人民至上 ④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治理效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大事会议室,小事小板凳”,高邮市 三垛镇茆吴村开展“援法议事”活动,组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初考试 高三历史 2023.09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地区、距今8000多年的兴隆洼村落遗址之房址示意图。这种村落的出现() A.使非农业社会阶层人士得到了政治庇护B.是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发展的结果C.标志着我国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原始村落D.推动生产资料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2.商鞅把户籍档案细分为“故秦”和“新秦”两种。“故秦”是指秦的土著居民,“新秦”则指三晋的移民与新征服地区的人民。秦人具有尚武善战的传统,三晋的人民则掌握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商鞅的这一做法() A.体现了户籍制度的严苛B.有利于国家合理调配人民 C.严格限制了人口的迁徙D.体现了国家控制力的弱化 A.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B.中央行政制度发生了调整 C.南匈奴内迁数量不断增加D.异姓诸侯王势力逐渐壮大

4.贞观年间,分置十道,设按察使、采访使等官职。开元年间“按察、采访等使以理州县,节度、团练等使以督府军事。租庸、转运、盐铁等使以毓财货。其余细务因事置使者,不可悉数。”这说明() A.道开始负责各个州县行政事务B.中央对地方管理力度不断增强 C.地方的行政区划不断走向细化D.民政与司法职权分离趋向明显 5.下面为明洪武年间部分防区卫所数量统计图(单位:个),据此可知,明初() A.海防安全受到重视B.海防重心在御内而非防外 C.政府保障漕运安全D.政府加强陆上边境的防御 6.明清时期,许多地主由农村迁居城镇从事工商业经营,在拥有土地的所有权的前提下把土地的经营使用权转给他人,坐收地租。佃农可以把土地的经营使用权自由转让、出卖、转顶以及传给子孙后代,地主也不再干预佃农的生产行为。这种现象()A.冲击了原有的生产关系B.固化了农村的阶级结构 C.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程度D.减轻了农民的封建负担 7.19世纪中叶,中国茶商在宁州茶区用原来制作绿茶的茶叶制出了一批红茶运往广州销售,颇受广州外商赞赏,宝顺洋行买下这批红茶运往英国,销路甚佳。这使原产绿茶的宁州变成了专门生产红茶的茶区,宁州红茶的贸易增加。这反映了() A.近代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B.农产品商品化的区域差异 C.中国产品积极适应世界市场D.自然经济主导地位的丧失 8.自1865年起,各通商口岸按照总税务司的要求,在年度贸易统计之外,另外编制年度贸易报告。海关总税务司专门发布通令,要求各关务必按时寄送年度贸易报告,如果延误,各关必须向总税务司呈递公文,说明缘由。由此可见,当时中国()A.关税被列强所掌控B.内政外交丧失独立性 C.外贸管理趋向规范D.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高三历史 2023.11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晋昭侯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七年,晋大臣潘父弑其君昭侯而迎桓叔。桓叔欲入晋,晋人发兵攻桓叔,共立昭侯子平为君,是为孝侯。诛潘父。”材料中“晋人”的行为 A.维护了原有政治秩序 B.强化了周天子的权威 C.明确了诸侯继承关系 D.重塑了嫡长子继承制 2.“韩非者……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於黄老。非……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儒法两家思想同源 B.法家思想胜于道家 C.诸子学说交融发展 D.韩非李斯自成学派 3.西晋末年起,江南地区出现由流民领袖率领流民从事农耕的流民农业。流民多根据所处不同地理条件从事单一或多元化农业开发。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江南地区 A.偃武修文政局相对稳定 B.生产技术明显进步 C.经济发展带有时代特点 D.粮食产量有所提高 4.有学者认为:“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不务去天理上着功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由此可知,该学者的主张 A.强调格物致知 B.带有主观唯心色彩 C.倡导个性自由 D.蕴含经世致用思想 5.右图为明清时期福建侯官县部分农民的从 业情况。据此可知该地区 A.农业生产受到冲击 B.出现新的从业模式 C.形成专业化的市镇 D.经济结构有多样性 6.梁启超“笔锋常带感情”的文字,深深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他是一个“流质善变”的人,往往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梁启超思想多变源自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8月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选修) 注意事项: 1、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 2、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A.郡县的主要功能是守边防B.县制具有分封食邑的特征 C.国君的权威进一步被削弱D.分封制受到郡县制的冲击 2.西汉前期,流民多为豪族商人所用,是谓“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汉武帝后期,“诸铁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铜铁,一岁功十万人已上”,流民与日俱增,以致“田地日荒,城郭空虚”之事频繁发生。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社会救济与优抚机制的失灵B.地方行政管理效能日渐削弱 C.国家专营政策存在一定弊端D.人地矛盾加剧导致流民增多 3.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说:“扬州有四十余寺。”在扬州求法、传法的众多僧徒是主要的素食消费群体。城市饮食业为满足僧徒之需,开发了各种素肴佳馔。这反映出 A.市镇服务功能增强B.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 C.统治思想发生转变D.社会生活受佛教影响 C.百姓负担十分沉重D.社会统治秩序渐趋稳定 5.清中期起,各地官员积极“劝农”:鼓励全面发展农业,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及林、牧、渔等副业生产。朝廷对棉花种植的推广可谓不遗余力,遍及内地十八省,同时大力推行家庭纺织加工业。政府的这些举措A.实现了小农经济模式的转型B.有利于缓和突出的人地矛盾 C.导致了传统经济格局的逆转D.维护了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

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考试高三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考试 高三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辉映遗址发掘区北部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水井和灰坑多个,出土器物中有石镞、V 字形石刀、砺石、陶壶、陶罐等。由此可知该遗存 A.是黄河下游聚落形态典型代表 B.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 C.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高度发达 D.聚居生活推动社会发展 2.《礼记》记载了先秦时期天子到大臣家的礼仪。登堂时,主人虽然该走东阶,但因天子来访,则不敢以主人自居而须从西阶上堂。这主要反映出 A.权力与社会秩序的联结 B.宾主礼仪的一般要求 C.民俗与宗法观念的交融 D.皇权至上的社会体现 3.表1中诗句反应出两税法 表1 A.简化税目,统一税制 B.将役折钱,赋役合并 C.制度缺陷,现实困境 D.取消户税,夏秋两征

A.暂时放弃闭关锁国 B.粮食商品化的趋势增强 C.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D.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5.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一书虽以转述西方历史地理为主旨却代表了中国人在时代嬗递之际的认真思考,它是中国人用一场失败了的血战所换来的醒悟与警觉。其意在说明该书 A.破解了中国近代化道路问题 B.反映了士人挽救危局的努力 C.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本质要求D改变了清廷对西洋人的态度 6.晚清《大公报》所刊载的一则西医广告中写到:“世界上的人,本是精气血肉长成的,身体不似金石的坚固,牙齿就是人之一生紧要开口,此处不保养好了,恐怕周身的病即因之而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宣传拓展医疗业务 B.传播西医基础理论 C.普及公共卫生知识 D.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7.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发布命令,宣布立即废除高等以上学校中《大清会典》《大清律例》等“有碍民国精神”的科目。这反映了南京临时政府 A.始终把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B.革除了封建旧教育的积弊 C.重塑国人信仰的迫切愿望 D.崇尚实利主义的教育主张 8.图1是创作于1957年的油画《红军到川北》。其意在 图1 A.反映红军胜利会师场景 B.宣传土改主张和鼓舞革命热情 C.表现主题油画写意风格 D.重温历史记忆与弘扬民族精神 9.1947年7月初,美国特使魏德迈来华考察后,对国民党大失所望。他警告国民党政府应该立刻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并且强调:大中国的恢复“有待于令人振奋的领导”。

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暨 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 A.农业发展迅速B.早期国家形成 C.手工技术领先D.文化多元并生 2. 二里头遗址中心区域由宫殿区、官营作坊区、祭祀活动区和贵族聚居区组成,大多数建筑都有统一的方向,这种营建规制对后世历代都城建设影响很大。据此判断该遗址() A.显现了权力中心倾向B.是夏朝都城的历史遗存 C.凸显了阶级矛盾尖锐D.呈现出中央集权的形态 3. 晋文公即位之初就下令“通商宽农?懋穑劝分”;卫文公制定了“务财训农?通商惠工”等政策;齐桓公主持的葵丘之盟也有保护客商,不阻碍粮食流通的内容。材料表明() A.各国统治者放弃抑商政策B.商人的政治地位普遍提高 C.诸侯国较为重视商业活动D.重商政策有利于兼并战争 4. 《论语·学而篇》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意在() A.倡导重视家庭孝悌观念B.表明家庭和谐已成为共识 C.宣扬贵贱有序等级秩序D.强调血缘纽带是做人根本

5. 《中国通史简明教程》写道:“就思想领域来说,当时学派之多,争论问题之广,道理之深刻,空气之活跃,都是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的出现,是和当时历史环境相联系的。”这表明百家争鸣() A.具有相同的政治诉求B.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发展变化 C.具有相似的思想内涵D.为平民和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 6. 据考证,秦王朝设置的36郡,大致有三种情况:因袭战国时期各国故郡17个,征服六国新旧国都改置的郡9个,重要地区或交通要道新置郡10个,据此推断秦 朝地方管理机构的设置() A.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结合B.实现了各地均衡分布 C.凸显了秦国故地优先原则D.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 7. 西汉王朝册封西南各族内部头领为王为侯,通过他们实现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据此可知西汉地方治理() A.改土归流,巩固统治B.因地制宜,政策灵活 C.强化举措,民族自治D.重视边疆,注重公平 8. 不同时期的文献对江南地区的描述出入较大,究其原因() A.两位作者所处阶级立场不同B.文献资料的记载都无法考证 C.成书时间江南实际情况不同D.文献史料不如考古实物真实 9.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到余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据此推断大运河的修建() A.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B.开始了南方的经济开发 C.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D.导致了隋朝统治的灭亡 10. 观音菩萨在印度的时候,不但是一个男性的角色,而且还很有男子汉气概。传 入中国后,观音逐渐转变成了和蔼可亲的女性形象,成为慈悲善良的化身。这种变化说明() A.佛教在中国拥有信徒以女性居多B.佛教传入中国后背离基本教义 C.佛教传入提高中国女性社会地位D.佛教在传入中国后渐趋本土化

2023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考前模拟 高三历史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1.1954年发现的盘龙城遗址说明商王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 13世纪)的政治版图已到达了长江流域 ,并在长江流域形成中心城市。这一现象 A.折射出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 B.体现出商王朝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C.有利于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表明历史真伪的印证必须通过考古实证 2.战国时期各国大多先于边地设郡,齐国却始终没有设郡,而是将全国划分为五都;各国的官僚机构基本都走上了“官分文武”的道路,但楚国仍沿袭春秋旧制,以令尹为最高官职,其他官职设置更加五花八门,异多于同。这一现象反映了各国 A.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求同存异谋发展的趋势 C.民族交往交融程度不一 D.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 3.“若夫终日驰骋,劳神苦形,罢车马之用,抏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亡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出自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这段文字的特点是 A.恬静安宁,朴素绮丽 B.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C.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D.快炙人口、千古绝唱 4.有学者指出:“实施《地令》或《田令》时,北魏、北齐采用双轨制:对待北鲜卑拓跋族聚居区来说确实是普遍授田制。对汉族为主聚居区,则只是限田制,同时也是一种户籍登记制度。隋唐未见按《田令》规定给吏民实际授田与土地还受的实例;相反,可直接反映未曾实际授田与土地还受的实例却很多。”材料主要反映了 A.均田制缺乏实施的社会基础B.土地所有权的变更趋于频繁 C.土地归属观念影响制度实践 D.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5.清代,合会、行会、善会等经济性会社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广志绎》载:“告助者,亲朋或征逋追负而贫不能办,则为草具,召诸友善者各助以数十百而脱之。”由此可见,清代经济性会社 A.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开创了基层经济互助的良风 C.增加了政府基层治理成本 D.为社会治理贡献了民间力量 6.1895年8月2日,光绪帝下诏:“中国原有局厂经营累岁,所费不赀,办理并无大效;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方不致有名无实。……一切仿照西例,商总其事,官为保护。若商力稍有不足,亦可借官款维持。”由此可知,光绪帝意在 A.引进西方的股份制度 B.变革官办企业的经营方式 C.加强对洋务企业控制 D.大力扶持私营企业的发展 7.南京临时政府实行“平和主义”外交政策,明确宣布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所借之外债”、“所让与各国国家、各国之个人种种权利”继续有效。这表明南京临时政府 A.继承清政府外交政策 B.急于扩大统治基础 C.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 D.对现实的必要妥协 8.1932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苏区发行不同面值的纸币、银币和铜币,即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12月阶段检测 高二历史2022.12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公众号高中僧试题下载 A.分封制使周文化扩展至黄河流域 B.秦汉有些县渊源于先秦的封国国名 C.春秋战国时列国已经出现郡县制 D.县是古代最低层级的地方治理单位 2.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关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搭配 3. B.缴纳赋税由以实物为主到全部征收货币 C.征税标准由以土地财产为主向以人丁为主转变 D.赋税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 4.下表数据从侧面反映了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部分地区粮仓统计(单位:个)

A. C.都城是救灾备荒的唯一重点 D.社会救济仍然依赖于封建政府 5.明朝万历年间的《歙志》(安徽省歙县)记载:“成、弘以前,民间重土著,勤穑事,敦愿让,崇节俭。而今家弦户诵,夤缘(攀附)进取,流寓五方,轻本重末。”当地甚至出现一些士大夫纷纷外出经商的现象,“人庶仰贾而食,即阀阅家,不惮为贾”。材料表明 A.封建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B.商品经济影响人们观念 C.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D.经世致用思想广泛流行 6.从清代中期开始,“石骨尽露、山头无复有土”的情况已屡见不鲜。为解决此类问题,嘉庆初年,浙江开始下令“不得仍种苞芦”;道光初年,陕西西乡下令“永将北山封禁”,以“禁止玉米种植”;道光十三年,更有御史上奏朝廷,请求通过禁止“棚民开山”“种植包米”。这些做法表明 A.玉米种植开始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B.物种交流促进世界经济联系增强 C.新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关注 D.官员有效遏制了玉米种植的危害 7. A. B.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 C.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伟大尝试 D.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B.反映了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 C.激发了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D.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

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学者认为,已知中国年代最早的铜器出现在黄河流域,但在夏、商、周三朝统治 的黄河流域地区内至今不曾发现当时已经开采的铜矿,长江中下游则接二连三地发现 了古铜矿遗址。他意在说明( ) A.不同区域文明存在交流 B.黄河流域铜器铸造技术高超 C.早期文明呈现多元发展 D.铜器是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2、下表是战国时期部分诸侯国兵器铸造业中的三级监造制度。据此可知当时( ) C.管理机制渐趋体系化 D.工匠的技术水平提高 3、汉代民族关系的特点是由大一统政权通过制定和推行民族政策来主导着民族关系的 发展和走向,各少数民族则起着一种互动的作用。这反映了汉代( ) A.边疆治理趋于完善 B.加强了民族一体性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淡化夷夏之辨思想 4、“并省侨立郡县,用确立黄、白籍以分辨土、侨的办法来重新规划行政区域、整顿 户籍,是东晋及以后的南朝政府实施‘土断’的重要原因……政府推行‘土断’,就 是要把侨户、流民和‘浮浪人’实为编户。”这一措施( ) A.为国家提供租税赋役 B.利于激发社会生产活力 C.维护了世家豪族利益 D.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 5、隋唐时期,全国范围内的公私商船、南北杂货都经过两淮商运枢纽运销四方。广州 的犀角、象牙,两湖的稻米、木材,四川的蜀锦等都沿江东下,集散于江淮,或者继 续北运。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 A.长途贩运的快速发展 B.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C.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D.大运河加强南北沟通

相关主题